高二上学期文数学考试

2024-08-21

高二上学期文数学考试(共5篇)

1.高二上学期文数学考试 篇一

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

题 文

第I卷(选择题)

1.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 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D. 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2.被誉为“生物学中的牛顿”,第一次把生物学完全放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家是 A. 瓦特B. 达尔文C. 爱迪生D. 爱因斯坦

3.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D. “平均地权”

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 5.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在 A. 战国B. 秦朝C. 西汉D. 明朝

6.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

A. 《四洲志》B. 《海国图志》C. 《资政新篇》D. 《新青年》

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颂下列哪位诗人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8.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她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化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 克己复礼 B. 仁者爱人C. 为政以德 D. 施行仁政 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 墨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

10.“中国古代文明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文中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主要是指 A.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B. 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C.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 中国的古代发明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原因

11.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 知之为知之B. 因材施教C. 学而不思则罔D. 有教无类

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其共同点是

A. 关注理性B. 注重修养C. 重视智慧D. 强调等级

13.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提出三权分立思想,对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 伏尔泰B. 孟德斯鸠C. 卢梭D. 洛克 14.下列研究成果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的是 A. 伽利略的天文学发现 B. 牛顿的经典力学 C. 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D.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15.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A. 讴歌自然的人性B. 追求伦理道德C. 批判古典主义D. 反对专制王权

16.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 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 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C. 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D. 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17.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 A. 上帝的权威 B. 传播人文主义 C. 否认上帝 D. 因信称义

18.“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 普罗塔哥拉 B. 苏格拉底 C. 伏尔泰 D. 王阳明 19.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20.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 “知识即美德”B. 拯救人类心灵C. “认识你自己D. 追求生命价值

21.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行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 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 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 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 力主以革命方式实现其政治构想

2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本质相同 B. 主张改造儒学C.主张向西方学习D. 向西方学习的层次是一致的 23.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A. 自强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中国成立

24.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新中国成立后D.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25.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 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 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26.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 政治的民主化B. 救亡图存C. 经济的工业化D. 思想的自由化

27.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 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B.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 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D. 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8.恩格斯说这些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学到的东西多。”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A. 拜伦 B. 巴尔扎克 C. 托尔斯泰 D. 贝克特

29.联合国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1905年这个科学史上的“奇迹之年”。这年一位青年人发表的几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学,为造福后世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这位“青年人”是

A. 伽利略B. 普朗克C. 爱因斯坦D. 霍金

30.北宋时期,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瓦舍出现、柳永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 城市经济繁荣B.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C. 文化的平民化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③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思想的历史作用。(3)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五 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

参考答案

1.C2.B3.D4.C5.C6.B7.C8.C9.D10.B11.D12.B13.B14.B15.A16.D17.D18.A19.C20.C21.C22.C23.B24.D25.C26.B27.C28.B29.C30.A 31.(1)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2)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原因: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利于开展革命。32.(1)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4)①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 ②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

③卢梭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

2.高二上学期文数学考试 篇二

(2)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点的横坐标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交抛物线于两点,求线段的长. 19.(本小题满分12分)从某小组的5名女生和4名男生中任选3人去参加一项公益活动.(1)求所选3人中恰有一名男生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求所选3人中男生人数的分布列.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平面,为中点.(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的离心率是,抛物线E:的焦点是的一个顶点.(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是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在点处的切线与交与不同的两点,线段的中点为,直线与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交于点.(ⅰ)求证:点在定直线上;(ⅱ)直线与轴交于点,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的坐标.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若在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函数在的最小值为,求的值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B.,C.,D.,【答案】C 【分析】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来对各选项中的特称或全称命题的真假进行判断.【详解】对于选项A,,A选项错误;

对于B选项,,所以,不存在,使得,B选项错误;

对于C选项,,所以,,C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常用逻辑推证法或特例法来进行判断,考查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2.是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A.2 B.-2 C. D. 【答案】A 【解析】 故选:A.3.“”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解不等式,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可对两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详解】由得,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断,一般转化为两集合的包含关系,同时也可以逻辑关系来进行判断,考查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4.长轴长为8,以抛物线的焦点为一个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 B. C. D. 【答案】D 【分析】求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利用椭圆的长轴,求出b,即可得到椭圆方程. 【详解】抛物线的焦点(0,3),长轴长为8,所以椭圆的长半轴为:4,半焦距为3,则. 所以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5.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函数的导数,再把代入求出切线的斜率,代入点斜式后,整理成一般式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所求的切线方程为,即,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切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该点处的导数值,以及直线方程点斜式的应用. 6.如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 的直线与双曲线 交于两点.若,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 【答案】A 【分析】设,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和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由得到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详解】设,由双曲线的定义得:,解得:,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渐近线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如果题干出现焦半径,一般会用到双曲线的定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7.3男2女共5名同学站成一排合影,则2名女生相邻且不站两端的概率为()A.20 B.24 C.30 D.40 【答案】B 【分析】算出基本事件总数,算出2名女生相邻且不站两端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能求出2名女生相邻且不站两端的概率. 【详解】解:3男2女共5名同学站成一排合影,2名女生相邻且不站两端的不同排法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8.若(2-3x)6=a0+a1x+a2x2+…+a6x6,则a1+a2+a3+…+a6等于()A. B.1 C. D. 【答案】D 【分析】令可以得到的值,令得到的值,从而得到答案.【详解】因为 所以令得到,令,得到 所以可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求二项展开式的常数项和项的系数和,属于简单题.9.已知F为抛物线的焦点,点E在射线上,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为直线m,若m与l交于点,m与抛物线C交于点P,则的面积为()A.2 B. C. D. 【答案】B 【分析】由抛物线方程求出焦点坐标,设出的坐标,利用和垂直求得的值,则、的方程可求,求出的长度,求出的坐标,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的面积. 【详解】如图,由抛物线方程为,得,设,则中点为,又,所以,由,得,解得.所以,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联立,得,即,则的面积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考查了抛物线的与平面解析式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已知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将异面直线转化共面的相交直线,再进行求解 【详解】 如图:

作的中点,连接,由题设可知,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或其补角,设正方体的边长为4,由几何关系可得,,得,即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1.已知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不同两点在椭圆上,且关于轴对称,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当取最小值时,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则,=.A(−a,0),B(a,0),则m=,n=,,∴mn==,∴+++ln|m|+ln|n|=+++ln=f(),令=t>1,则f(t)=+t+t2−2lnt.f′(t)=−+1+t−=,可知:当t=时,函数f(t)取得最小值f()=++×()2−2ln=2+1−ln2.∴=.∴e==.故选:D.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b,c的关系消掉b得到a,c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 12.函数存在两个不同零点,函数存在两个不同零点,且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求导根据有两个零点得到;

再根据二次函数有两个解得到,根据零点的大小关系得到,消元得到,构造函数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当时,恒成立,单调递增,最多有一个零点,不满足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 满足,解得 综上所述:

函数存在两个不同零点,则或 故 零点满足,则且 又因为,代换得到 考虑函数,验证知,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 故,解得 此时,满足 综上所述: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问题,综合性强,计算量大,通过消元得到函数是解题的关键,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二、填空题 13.若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则__________ 【答案】-2 【分析】由题意可知,解出即可.【详解】 解: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解得.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14.已知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圆(其中)相交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bx+ay=0,圆的圆心(c,0),半径为:a,为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与圆(其中c2=a2+b2)相交于A,B两点,若|AB|=a,可得 ,可得,可得4(c2−a2)=3a2,解得.故答案为:.15.已知:如图,在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点,直线分别在这个二面用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已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所以,所以,故填:.【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面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方法,所求的向量用已知向量表示以后,转化为数量积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法则的推论,用表示.16.定义在区间上函数使不等式恒成立,(为的导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 【分析】 令,求出的导数,得到的单调性,可得,由,即可得到,得到结果.【详解】令,则,因为,即,所以在恒成立,即在上单调递减,可得,即,由,可得,则;

令,因为,即,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可得,即,则,即有,故答案是:.【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中构造函数的应用,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属于较难题目.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1)求实数的值;

(2)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答案】(1);

(2).【分析】(1)求导,根据极值的定义可以求出实数的值;

(2)求导,求出时的极值,比较极值和之间的大小的关系,最后求出函数的最小值.【详解】(1),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所以有;

(2)由(1)可知:,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故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因此,,故函数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小值,考查了极值的定义,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18.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且点的横坐标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交抛物线于两点,求线段的长. 【答案】(1);

(2).【分析】(1)先由题意得,求出,即可得出抛物线方程;

(2)先由题意,得到直线的方程为,与抛物线联立,根据抛物线的焦点弦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由题意得,∴,故抛物线方程为.(2)直线的方程为,即.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消,整理得,其两根为,且.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所以,线段的长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方程,以及抛物线中的弦长问题,熟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以及抛物线的焦点弦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19.从某小组的5名女生和4名男生中任选3人去参加一项公益活动.(1)求所选3人中恰有一名男生的不同排列方式有多少种;

(2)求所选3人中男生人数ξ的分布列. 【答案】(1)10;

(2)0 1 2 3 【解析】 【分析】(2)的可能取值为0,1,2,3,分别求出相应取值时的概率,最后列出分布列.【详解】(1)所选3人中恰有一名男生的排列方式;

(2)的可能取值为0,1,2,3.∴ξ的分布列为: 0 1 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20.如图,在四棱锥中,,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平面,为中点.(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分析】(1)可证平面,从而得到要证的线面垂直;

(2)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结,可证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其余弦值后可得其正弦值.我们也可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后可求它们的夹角的余弦值,从而得到二面角的正弦值.【详解】(1)证明:因为,所以,又∵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 所以,∵为中点,且为等边三角形,∴,又∵,∴平面.(2)【法一】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结,取中点为,连接.因为为等边三角形,所以,由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由条件知,又,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又,所以,所以,由二面角的定义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在中,由,所以,同理可得,又,在中,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法二】取中点为,连接,因为为等边三角形,所以,由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由,可知,所以,以中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所以,所以,由(1)知,可以为平面的法向量,因为为的中点,所以,由(1)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取,则,所以,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点睛】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由线线垂直得到,注意线线是相交的,也可由面面垂直得到,注意线在面内且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而面面垂直的证明可以通过线面垂直得到,也可以通过证明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得到.空间中的角的计算,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角的计算归结为向量的夹角的计算,也可以构建空间角,把角的计算归结平面图形中的角的计算.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的离心率是,抛物线E:的焦点F是C的一个顶点.(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P是E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E在点P处的切线与C交与不同的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D,直线OD与过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M.(ⅰ)求证:点M在定直线上;(ⅱ)直线与y轴交于点G,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答案】(Ⅰ);(Ⅱ)(Ⅰ)见解析;

(Ⅱ)的最大值为,此时点的坐标为 【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椭圆的离心率和焦点求方程;

(Ⅱ)(Ⅰ)由点P的坐标和斜率设出直线l的方程和抛物线联立,进而判断点M在定直线上;

(Ⅱ)分别列出,面积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求最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试题解析:

(Ⅰ)由题意知,可得:.因为抛物线的焦点为,所以,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Ⅱ)(Ⅰ)设,由可得,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因此直线的方程为,即.设,联立方程 得,由,得且,因此, 将其代入得,因为,所以直线方程为.联立方程,得点的纵坐标为,即点在定直线上.(Ⅱ)由(Ⅰ)知直线方程为,令得,所以,又,所以,所以,令,则,当,即时,取得最大值,此时,满足,所以点的坐标为,因此的最大值为,此时点的坐标为.【考点】椭圆方程;

直线和抛物线的关系;

二次函数求最值;

运算求解能力.【名师点睛】本题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难题.解答此类题目,利用的关系,确定椭圆(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应用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性质、基本不等式、导数等)求“目标函数”的最值.本题的易错点是对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漏百出..本题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2.已知函数.(1)若在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函数在的最小值为,求的值域. 【答案】(1).(2).【解析】分析:(1)原问题等价于在上恒成立,据此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由函数的解析式二次求导可得在上是增函数,则存在唯一实数,使得,据此可得的最小值构造函数,讨论可得其值域为.详解:(1)在上恒成立,设 则在为增函数,.(2),可得在上是增函数,又,则存在唯一实数,使得即, 则有在上递减;

在上递增;

故当时,有最小值 则的最小值,又,令,求导得,故在上递增,而,故可等价转化为, 故求的最小值的值域,可转化为:

求在上的值域.易得在上为减函数,则其值域为.点睛: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最有效的工具,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历届高考中,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都非常突出,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命题方向及命题角度 从高考来看,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往往与解析几何、微积分相联系.(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

3.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篇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其中1、4、7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答案的得0分)

1.下面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D.纽曼和韦伯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值为()

A.5VB.5VC.10VD.10V

3.如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4.如图所示,在射线OA以下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正电粒子a和b以不同的速率由坐标原点O沿着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已知,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

B.粒子a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比b长

C.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等

D.两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相同

5.如图,矩形闭合金属框abcd的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若ab边受竖直向上的磁场力的作用,则可知线框的运动情况是()

A.沿竖直方向向上平动B.向右平动退出磁场

C.向左平动进入磁场D.沿竖直方向向下平动

6.如图所示,一电阻为R的导线弯成半径为的半圆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CD始络与MN垂直。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圆心到达磁场边界时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B.CD段直线始终不受安培力作用

C.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D.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7.如图所示是街头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的电阻用R0表示,变阻器R表示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1表和A2表的示数都变大

B.输电线的电阻用R0上的损失功率减小

C.V2表的示数变大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8.如图所示,比荷为的电子以速度沿AB边射入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中.为使电子从BC边穿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为()

A.B.

C.D.

9.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A.电源的内阻较大B.小灯泡电阻偏大

C.线圈电阻偏大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

10.空间中存在一个有竖直边界的水平方向匀强磁场区域,现将一个等腰梯形闭合导线圈,从图示位置垂直于磁场方向匀速拉过这个区域,尺寸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线圈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计27分)

11.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单匝矩形线框置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通过导线与灵敏电流表相连,并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以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图中线框平面处于竖直面内,经过此位置时回路中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E=;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900的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经过水平位置前后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12.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框边长为0.2m,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当磁场以10T/s的变化率增强时,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线框中、两点间的电势差=V.

13.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竖直平行金属导轨位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电阻不计,另外两根与上述光滑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的金属杆ab、cd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若要使cd静止不动,则ab杆应沿导轨向___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作用于ab杆上竖直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1分,共33分)

14.(10分)某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5W,输出电压为U=1.0×103V,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通过远距离输电,再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后供用户使用。假如输电线的总电阻R=10Ω,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等于输电功率的5%,用户使用电压U=380V,所使用的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求:所用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各为多少?

15.(12分)一匀强磁场分布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方向与纸面垂直,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q的带正电的质点,经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沿半径MO方向进入磁场,沿圆弧运动到N点,然后离开磁场,∠MON=120?,质点所受重力不计,求:

(1)判断磁场的方向;

(2)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带电质点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16.(11分)如图甲所示,一对足够长的平行粗糙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1m,左端之间用R=3Ω的电阻连接,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一根质量m=0.5kg、电阻r=1Ω的导体杆静止置于两导轨上,并与两导轨垂直。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导体杆,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导体杆恰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内拉力F所做的功为W=J,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导体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高二上学期文数学考试 篇四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3《文化生活》。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

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13年8月26日,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成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也是中国唯一当选的城市,这对于提升泉州文化底蕴、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国外文化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文化竞争力 C.树立文化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D.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4.“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13年10月23日,南安一中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生。大家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原因在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据此回答6—7题。6.“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右图《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C.文化要与政治相互交融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7.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皇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8.某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由此可见()

①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于信息传递过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文化交流是永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13年10月18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紧张的决赛,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陆佳蕾夺得冠军。这次活动掀起了汉字听写书写讨论热潮。据此回答9-10题。

9.甲认为,应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图11“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其艺术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不断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成果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篆刻艺术历久弥新 铁观音是中华茶文化百花园中亮丽的一朵奇葩。据此回答10-12题。11.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A.为中华文化所特有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12.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

华文化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不但有其它乌龙茶茶汤过喉徐徐生津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的“喉韵”感受,而且有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的独特韵味,被称之为“观音韵”。从中可以悟出()

A.铁观音的特有韵味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B.不同茶种之间的联系是促进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 C.铁观音的特有韵味通过乌龙茶的共有韵味表现出来 D.铁观音等茶种的特有韵味之和构成乌龙茶的共有韵味

福建传统文化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映入你的眼帘,走进你的心里。据此回答14—15题。

14.闽剧,已有400 年的悠久历史。明朝末年,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与福州地区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发展为十二角色的规模,其班社被称为“闽班”。清末,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彼此渗透,民国13 年(1924 年),郑振铎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闽剧”取代“闽班”之称,从此“闽剧” 成为福州地方戏的统一名称。闽剧的成长体现了()A.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 B.中华文化创新要立足大众文化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D.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15.2013年福建省第二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霞浦县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畲族同胞穿着“风凰装”、吃着乌米饭,看着畲俗表演,唱着原生态畲歌,共度佳节。这体现()

①两岸人民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②两岸交流使两岸文化逐渐趋同

③民族节日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16.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17.2013年3月5日,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0周年,集邮总公司发行纪念邮票(图11),倡导“把握时代脉搏”挖掘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永记民族的精神脊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这有利于()

①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②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④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

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19.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代中国,感动无处不在!据此回答20—23题。

20.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女公交司机”付秀丽,再到“最美孕妇”彭伟平,这一系列的“最美”平凡英雄身上展现出的爱和善良,让大家为之感动。这些“最美”人物的感动事迹充分说明()

A.传统道德与当今时代结合,彰显巨大生命力 B.中华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21.2013年5月17日,一场暴雨奇袭厦门,在无情的天灾面前,许多厦门人表现出了高尚的文明品质,开着闽DY6060的88路公交车的吕战锋师傅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面对齐腰的积水,吕师傅主动将乘客背到高处,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2013年3月22日,福建农林大学一位学生在福州西湖公园见到一名小女孩落水,危急时刻,他二话不说跳入水中将落水的小女孩救起。这一行为广受社会赞誉,福建农林大学也特意组织召开座谈会,向该学生颁发了奖金。这表明()A.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C.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23.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感动中国》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发挥现代大众传

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几天,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国人类似“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再次引发了关注。据此回答24—25题。24.我们之所以强调对古建筑的保护,是因为()①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反映的是一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继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写到此一游到一张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的照片,都引来关于国人文明素养的热烈讨论。人民日报评论国人陋习:若不改正,或面临“开除球籍”的危险。这说明()A.应坚持个人的合法权利 B.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公共意识

C.应消除国际文化差距 D.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图4为鼓浪屿文化遗产形象标识,它通过鼓浪屿特

色的三大元素,日光岩、八卦楼和钢琴的剪影,将鼓浪屿清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浓缩于一方画面之中。

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鼓浪屿,至今留存千余幢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中外文化在这里跨越地域与现实的困境,多种文化超乎寻常的融合,造就了鼓浪屿独特的魅力。而如今,年久失修的老建筑,使得鼓浪屿的人文特色日渐消退如何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神韵”,延续中外文化交融特色,焕发鼓浪屿新的魅力和风采成了人们的期盼。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角度,说明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神韵”,延续中外文化交融特色的理由。(8分)

27.山西省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年久失修,建筑遗产出现“冰棍现象”:“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都是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表现。由于不合理的修缮、过度的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权威专家和民间人士对建筑遗产的利用存在强烈抵触情绪。一些人士认为,建筑遗产必须“原汁原味”,甚至强调“只许看不许动”,把建筑当成花瓶,加以冷冻式的保护,这致使建筑遗产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等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认识。(10分)

28.习近平同志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分)

2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材料一:经过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8分)

材料二:中华民族精神,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基固本。

(2)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8分)

材料三: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请你从中华文化特征的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28.①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分)

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们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2分)

④公民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厉行节约,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之风。(2分)

29.(1)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②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添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全国各民族人民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④ 文化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每点2分,共8分)

5.高二上学期文数学考试 篇五

高 二 语 文

(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5分)

1、下列四组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栏楯(xǔn)

茭(jiāo)白

衍(yǎn)生物

棨(qǐ)戟遥临 ....B.缂(kè)丝

婆娑(suō)

框(kuàng)架图

长歌当(dāng)哭 ....C.萌蘖(niè)

修葺(qì)

宿舂(chūn)粮

期(jī)功强近....D.攒(cuán)射

谂(shěn)知

抟(tuán)扶摇

门衰祚(zuò)薄 ....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①元旦假期过后,十几名高二年级的学生聚集到校长室门口,______学校元旦美食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②当地时间11月5日,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市发生了______的汽车炸弹袭击案,约40名平民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③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一些职能丧失或者明显________的政府部门将被撤销。A.反映

骇人听闻

退化

B.反映

耸人听闻

蜕化 C.反应

骇人听闻

蜕化

D.反应

耸人听闻

退化

3、下列四句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然学者们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常常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

B.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多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

C.“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非有恒心不能抓到底,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再厉,再干五年,拆出一片新天地,治出一番新气象。

D.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显示,国有企业养老储备总指数最高,民营企业最低。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8

A.《滕王阁序》作者是王勃,初唐诗人,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B.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崇尚唐宋散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C.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组成。《报任安书》即选自其中的“书”部分。

D.《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世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

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与《欧也妮·葛朗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人间喜剧》。

B.《三国演义》中,鲁肃“巧设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作准备。

C.赵云(子龙)为了保护刘备二位夫人与阿斗,过五关斩六将,冒尽风险。刘备感动之下,把阿斗扔到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D.《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6-9题。

见村楼记

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

/ 8

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②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注】①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②挽父:人名,孔子不知父葬何处,是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相告后,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娄江已湮

湮:堵塞。.B.生平犹昧之

昧:不清楚。.C.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

卜:料想,打算 .D.造故人方思曾

造:拜访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江之将南折也

先妣抚之甚厚 ..B.延实为具饭

难为俗人言也 ..C.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余常与中丞出郭

与蝼蚁何以异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简洁而不乏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

B.本文在回忆时注重细节,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

C.作者以长辈身份为楼题记,追述往事,缅怀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树”的大臣子孙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

D.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自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要概括李中丞的性格特点(2分)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文后三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6)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7)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欲以_____________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横八字巷的人们

/ 8

黄蓓佳

①奈保尔在《米格尔街》中写道: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横八字巷里的人们也是。他们生活在那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随波逐流地游荡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从来没有“希望”这个奢华的词语,却也竭尽所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出了动静。

②横八字巷长仅有50 米,窄到至多二人并行,还得是两个瘦子。巷子阴暗潮湿,青苔漫地,碎砖嵯峨。外婆家就在横八字巷里。

③外婆家曾是小城里的富裕家族,可惜好景不长,外公50岁上染病离世,儿女们一个接一个夭折,亲戚们觊觎外公的遗产,之后是日本人来了……可怜我的孤寡外婆,半个世纪风雨飘摇,拐着一双半大的“解放脚”,养大了我母亲,顺带养大了小叔子遗下的孤女,还为她寡苦的妯娌和小叔子送了终。外婆最后落下横八字巷里一套宽敞院落,以为能终老在此,谁料“文革”中被扫地出门,带着我和弟弟蜗居在曾是门房的两间小屋。

④家中斑驳潮湿的墙壁,墙缝里手一抠便簌簌掉落的石灰,梅雨天满天井的积水,睡一觉起来鞋子里的粘粘虫,冬天屋顶瓦楞上瑟瑟抖缩的草,屋檐下细溜溜的晶莹剔透的冰凌,满脚满手的冻疮……

⑤即便如此,春节时父母回家,家里必定要晒腊肉灌香肠,做馒头蒸米糕,自制花生糖芝麻糖。清明摊一锅杨柳叶子油香饼。端午包粽子,熏艾草。中秋吃月饼。重阳买一块枣泥糕。立冬要吃汤圆。腊八肯定煮腊八粥。此外,春天要吃杨梅,夏天用井水冰西瓜,秋天菱角上市,冬天萝卜赛梨。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新鲜,一样下市了,另一样再上桌,有板有眼,纹丝不乱。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寒酸,我们却过得一丝不苟,庄严排场。

⑥我有个四叔公,膝下无子,解放后摆小人书摊为生。“文革”开始,书摊不让摆了,靠一点微薄积蓄过日子;母亲隔三差五给他们十块八块钱。叔公家也住横八字巷,春节去拜年,两位老人穿戴得格格正正,裤缝都用搪瓷缸子盛了热水熨得笔挺。桌上一碟糕一碟糖是再也少不了的,甭管是不是做个样子。

⑦邻居的一个姐姐会踩缝纫机,买块花布就能裁剪出各种合体衣服。有一回她用立体裁剪法帮我做了两条花短裤,我左看右看,惊叹世界上有这等聪明之人!我恨自己不及她十分之一的心灵手巧。

⑧横八字巷头上,高门楼儿里,黑漆大门偶尔打开,走出来一位斜眼的退休私塾老先生。他年轻时教过我母亲,因为这层关系,他在巷子里惟一走动的就是我们家。他是头一个欣赏我的人,大概在那个年代,我是个比较少见的喜欢看书写字的女孩子吧。他总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出门,拄着拐杖,踱进我家小院,靠壁坐下,跟外婆聊几句,再询问我几句。他有一张十分自负的沧桑的脸,还有斜视的眼睛——看起来望向别处,实际上却是紧盯住我,这让我觉得像是被别人偷窥,心里一阵阵发紧。

/ 8

⑨还有位麻脸老太太,是外婆的好朋友,她有一双粽子大的小脚,真正的三寸金莲。老太太和外婆有一桩共同爱好:看戏。像什么越剧、锡剧、扬剧、沪剧、京剧,不挑不拣,来者不拒。《珍珠塔》《打金枝》《西厢记》《白蛇传》这些传统剧目,她俩讲起来头头是道,余味悠长。

⑩六七十年代横八字巷的往事,没有多少让人兴奋的瞬间,是我那些兴高采烈的长辈和伙伴们,他们喜笑怒骂皆成趣味的家常琐事,让我的童年记忆五彩缤纷。成年后,走过很多国家,结识过很多人,能够让我刻骨铭心的,深夜想起来心里发紧发疼的,真是没有,实实在在都是过眼云烟。

(原载《新华日报》,有删改)

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第⑤段中“庄严排场”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全文,探究横八字巷的往事让“我”“刻骨铭心”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

/ 8

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7、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概括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青花瓷让我们对明代有了哪些认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 8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有人说,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 8

1、D

A栏楯(shǔn)

B长歌当(dàng)哭

C宿舂(chōng)粮

2、A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还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而“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引申为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②句是指学生把情况、意见等告诉校长,该用“反映”。

“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的话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本语境说的是真实的事,该用“骇人听闻”。

“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弱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也比喻腐化堕落。句③说的是某些政府部门的职能减弱,该用“退化”。

3、C

A.语序不当,“常常”应在“把”前。

B.“近”与“多”自相矛盾。

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

4、B

A.陈子昂错,应为卢照邻

C.《报任安书》是一篇独立的书信,与《史记》中的“书”无关。D.“元曲四大家”没有王实甫

5、A

B.“鲁肃”应为“庞统” C.“过五关斩六将”错,是关羽 D.徐庶和司马徽的位置应对调。

6、C

C项“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前面说“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此处如把“卜”解释为“料想、打算”就与语境不合,因为这是具体行为,并不是“打算”,此处“卜”应为“选择(处所)”之意

7、D

A项,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独;第二个“之”,代词,她。B项,第一个“为”,替;第二个“为”,对。C项,第一个“者”,定后标志;第二个“者”,……的原因。D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

8、C

C项,“以孔子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错。文章第三段说“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 父之母乎”,意思是“孔子年少的时候不知道父亲被埋葬的地方,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知道后告诉了他我可以做挽父的母亲吗”。

9、(1)(4分)从古到今大臣的子孙年少丧父却能够自强不息、有年建树的,史书占有很多这样的人。

(2)(4分)我长久生病卧床没有寄托,就让人再次修整南阁子,它的规制格局与之前稍有不同。

10、(2分)意趣高雅、重视友情

11、(1)(4分)“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 “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

/ 8

(2)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

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答对两点即可。

(3)(4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1分)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1分)

12、(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茕茕独立(3)齐彭殇为妄作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淡烟暮霭相遮蔽(7)落霞与孤鹜齐飞(8)究天人之际

13、(4分)①内容上,指出那个时代横八字巷人们生活贫穷却努力把日子过出动静的特点;②结构上,领起下文对横八字巷往事的叙写。

(每点2分)

14、选取典型景物(1分),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注重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横八字巷阴冷潮湿、萧条破败的特点(1分),表现了横八字巷人们生活的贫困艰难(1分);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

15、(4分)①生活态度:不苟且,不绝望;②生活方式:有板有眼,恪守传统。

(每点2分)

16、(6分)①那些充满趣味的家常琐事,使我童年的记忆色彩缤纷;②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让我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③人们在清贫中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让我体悟到了生命的尊严;④人们在艰难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7、(6分)首先,提出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是否仅是历史偶然的问题;接着依据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并指出中外交往的重要作用。(评分标准,每点2分,每点中实际各含两小点,具体见参考答案中提示。)

18、(6分)•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ƒ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风格相融合,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时尚。(评分标准,每点2分。可从商业化、民窑崛起、风格变化三个角度评判。)

19、(6分)•明初文化具有兼容性。‚明代中国通过与海外交流走向开放和进步,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ƒ明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期。

(评分标准:每点2分。)20、作文(略)

上一篇:学校防溺水的宣传标语下一篇: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