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2024-07-29

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共8篇)

1.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一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 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5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1 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D、抛锚式)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创新思维的培养 3.)创新技能的培养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3)、尊重教育者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五)解放学生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七)开设创新课程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试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7.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8.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1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D)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1.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13.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14.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5.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6.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7.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9.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0.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1.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2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2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 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C)A.因材施教 B.实践与思考 C.民主化 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24.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B)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5.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A)

①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2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2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29.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30.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31.学科教学要以 为本。(C)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2.课程不是教学的(A)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33.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A.嘴 B.耳 C.心 D.眼

34.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第2/5页 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 35.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36.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 时间的活动。(B)A.1/3 B.2/3 C.1/2 D.1/4 3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38.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9.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 4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42.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C)

A.教学大纲 B.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

43.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D)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 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 D.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4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C)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45.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4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47.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第3/5页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48.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49.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50.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A)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51.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A)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52.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B)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识 53.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 54.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5.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 56.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57.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C)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②德育目标 ③过程与方法目标 ④能力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58.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D)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②教师观的转变 ③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 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9.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C)

第4/5页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②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 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④ 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外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2.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二

1. 体现考试大纲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内容比例、试卷结构、题型、难度与考试说明一致。

2. 凸现学科应用性、时代性, 渗透STS思想。

新课程中强调将概念原理知识功能化。化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 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强化实验的考查。

近四年高考实验题的命题形式多种多样, 但从试题的信息、命题的形式以及涉及的内容上看, 我们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影子, 因此, 加大对教材中实验的分析研究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向。

4. 体现新课程理念, 考查基本能力, 落实三维目标。

关注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的考查。如2007年宁夏卷3题, 2008年宁夏卷34题, 2009年宁夏卷8、9、39题。新课程要求学生“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高考试题表现形式主要是信息题、数据分析对比归纳题, 主要考查考生利用数据获取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关注新增内容的考查。

如2009年宁夏卷第28题等。新增内容在高考中引起了高度关注, 如盖斯定律、平衡常数、物质结构等。这四年的宁夏高考中都涉及到了, 而且占的比重也逐渐提高。

二、思考甘肃新课程教学方法

1. 要深入理解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在形式上是独立和平行的, 但实际上是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 它们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由浅入深的递进、事实材料的串联, 更重要的是相互间的联系和渗透, 是一个立体网络的统一整体, 因此, 对必修模块教材内容的定位问题, 我是这样认识和把握的:

(1) 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在各知识点都作“蜻蜓点水”似的介绍, 为高二各选修模块留下了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接口”。

(2) 要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 倡导建构性、结构性和整合性的多样性教学方式, 更要充分注意每章节的核心内容与选修模块相关内容的联系。紧紧围绕核心内容有梯度地进行教学设计, 更好地体现必修模块的基础性和选择性。

2. 要把好教辅资料关, 选择适合学生的习题。

化学作为理科学科,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训练, 这是老师们的共识, 也是学科特点决定的。由于新课标实施时间短, 可供选择的适合新课标要求的配套练习很少。如我校本学年所订《教材全练 (必修1) 》虽然标以“配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字样, 实际根本不配套, 所选内容大多为前几年高考题或省、市高考模拟题, 要求高, 难度大。出现了学生学完一节课程, 《教材全练》上的练习题有很多不会做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干脆不做, 无所事事;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也是“啃硬骨头”, 非常吃力。

3. 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和使用新教材中丰富的栏目设置。

必修1中共设置“思考与交流”15次、“学与问”6次、“资料卡片”13次、“提示”5次、“科学探究”7次、“科学视野”7次、“实践活动”6次、“归纳与整理”4次, “科学话史”1次, 这么多学习栏目的设置都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三

[关键词]高考数学 新课程 试题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22

对高中生而言,高考是通往未来成功之路的有效捷径,也是学习的动力和目的.所以高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是最引人关注的.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课程的改革方案以来,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也逐渐影响现在的教学.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它的考试模式及考试内容一直受瞩目.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考数学的试题命题模式自然会随之发生改变.本文简述新课程下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社会,把“算法内容以及基本的数据处理和统计知识”也加入了“双基”的内容.因此,给高考的考查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在实际的教学大纲中还保留有许多传统教材的知识和相关的方法技能,这些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也理所当然成了“双基”的范畴.“双基”的考查是为了鼓励学生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因为“双基”是学生在高等院校中继续学习深造的基础,也是日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为此,高考数学考查的内容当中,必定少不了考查学生掌握“双基”的程度.新课程下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方向应是更全面、更丰富的.因此在扩大命题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要注重“双基”的内涵,可以综合考查原有的知识,也可以独立考查.

二、突出学科特点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逻辑要求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空间和时间的学科.因此,抽象性和灵活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数学命题中,应该更为凸显数学学科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数学概念的深刻性、数学解法的多样性和逻辑思维的灵活性.

1.概念的深刻性.概念是了解数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数学整体上各个部分的枢纽.要是无法深刻了解数学的概念,就等于无法了解数学的基本内涵.因此高考数学在命题中要从整体高度出发,体现高考对数学概念的考查力度和要求.但是除了考查概念的本质外,还要着重对概念应用的考察,这样才能达到对概念的考查要求.

2.解法的多样性.人们观察的角度、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的不同都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但是对于同一道题,当存在多种解法的时候,也许大部分学生都只会采用课本上或者教师上课时教授的解法.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部限制.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数学命题中,要注意设计一些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分析的试题,考察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洞察力.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由于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和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就会出现繁简不一的解法.这就是考查学生“知识内存库”的最好办法.

3.思维逻辑的灵活性.数学这门学科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为了培养学生在思维逻辑上的能力和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推理上的严密性,数学教学上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思辨价值的教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在高考的考查里面,也能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想.

三、强化数学的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也与时俱进.数学思想是认识数学、领悟数学真谛,学习数学本质的基础.近年来,数学高考非常注重对数学思想方面的考查.例如在200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里面,命题的视角都聚集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应用上.就是要求考生根据数学解析式,画出相应的图形或者示意图,结合解析式和图形得出解题的答案.这样的考试形式,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因此,在高考数学命题时应多一些命制这种类型的试题,尤其是选择填空题,更能形象地考查学生“心中有图”的意识.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在高一的时候打好基础,在高三的“题海战”中掌握解题的思路,让自己头脑清晰、逻辑思维能力更强.

[参考文献]

[1]贾锦钰.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衔接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2]何家军.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D].郑州: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篇四

一、单选(30分)

1、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D)

A.测试

B.翻译

C.天赋

D.实践

2、在我国,英语被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C)

A.必考课程

B.网络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3、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

(A)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观作用

D.客观作用

4、在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外,还有更加广泛的(C)

A.联系资料

B.教辅资料

C.课程资源

D.网络资源

5、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是

(B)

A.小学1年级

B.小学3年级

C.初中1年级

D.高中1年级

6、国家课程三级管理机制是

(A)

A.教育部、省和地区

B.国家、地方和学校

C.省/自治区、市和县

D.地区、学校和教师

7、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和

(B)

A.输入信息的能力

B.输出信息的能力

C.辨认语言的技巧

D.理解话语的技能

8、检验学生语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观标准是

(D)

A.书面语

B.口头语

C.语言形式

D.语言表达

9、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英语的形式是

(B)

A.读写

B.听说

C.画画

D.唱歌

10、英语课程标准四级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

(B)

A.4万词以上

B.10万词以上

C.15万词以上

D.20万词以上

11、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是

(C)

A.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

12、能够使语言发挥其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的是其

(B)

A.稳定性

B.有声性

C.符号性

D.语法性

1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B)

A.语言理解分析能力

B.语言综合运用能力C.真实阅读写作能力D.语音语汇语法能力

14、早期的研究把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

(C)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融入型动机

D.附属型动机

15、学校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是

(A)

A.业绩考试

B.水平考试

C.分级考试

D.诊断考

填空:(20分)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3《标准》对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

4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等。

5、《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2、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判断:(10分)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正确)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

(错误)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

(正确)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错误)

名词解释:(10分)

1、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2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任何材料和物质条件。它包括: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以及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

3、新作业观

作业不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是师生、学生之间多种多样的互动。作业不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4、新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精神教练.5、新教材观

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新教材表面看来简单了,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简答:(30分)

1、在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该注意哪几点?(8分)

1)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

2)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3)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4)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特点,正确把握语言基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8分)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3)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3、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8分)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

4)对学生的平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应做到哪几点?(6分)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六、论述题(15分)

依据《标准》,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些内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运用《英语课程标准》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在活动中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其价值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的直接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

(5)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有利于培养责任心。

(6)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7)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8)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更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9)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

(10)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40分)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有:

1).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__兴趣_______,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合作精神______。

2).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_____创新精神___。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____想象能力_____和创新精神。

4).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_健康________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如下:

_____听__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__说______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__读______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___写_____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__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__________

4.《标准》以人为本,遵循“__为用而学,___在用中学______,____学了就用___”的原则,对各级目标以学生“___能做什么(can

do)______”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5.教育评价包括教育测量与___教育评估______两部分。

6.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_九____个级别?其中三、四年级应完成___一__级目标,五、六年级就完成____二_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要完成____三、四、五_级目标,高中阶段要完成____六、七、八_级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30分)

1.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a

b

c

d

e

f)

A.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B.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C.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D.

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E.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F.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几个方面?(a

b

c

d)

A.

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B.

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

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D.

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a

b

c   d

e)

A、学生语言技能

B、语言知识

C、情感态度、D、学习策略

E、文化意识

F、自主学习能力

4.      下面几项哪些是二级课程总体目标的描述?(b

c

d

e

f)

A、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B、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C、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D、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

E、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F、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5.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a  c

d

e)

A.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B.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

C.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D.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E、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6.英语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a

b

c

d

e)

A.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益于保护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

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

C.

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合作的原则,提倡教师与同学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

D.

课程评价要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E.

要注意评价的过程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7.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a

b

c

d)

A、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B、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C、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D、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8.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a

bc)

A.

使用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B.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C.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D、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9.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abcd)

A.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C.

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D.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10.《标准》中学习策略可分为哪几类?(abcd)

A、认知策略

B、调控策略

C、交际策略

D、资源策略

11.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abcd)

A.

加强反思和监控。B.

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

C.

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D.

教师要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12.下面哪些是任务活动的类型介绍:(abc)

A.

信息传递型B.

推理决定型C.

观点阐述型D.

理论分析型

13.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abc)

A.

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B.

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C.

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14.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有什么重要意义?(abcd)

A.

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活动。B.

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D.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是,有助于激发自己完善的欲望。

15.以下几点,哪些能体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abcd)

A.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B.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

C.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D.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

三、判断题。

(20分)

1.情感态度指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x)

2.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x)

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v)

4.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v)

5.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顺利地应用于虚拟交际中。(x)

6.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较重大的语言实践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v)

7.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v)

8.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v)

9.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v)

10.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v)

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3)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4、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4)对学生的平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5、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填空题(46分,每空2分)

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___必修____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2.《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__五_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__八__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3.《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___能够做某事________”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中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___形成性

____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___终结性____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5.7—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

___四____课时。

6.____听力测试_______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___主观题____。

7.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综合语言应用_________能力。

8、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9、《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二、判断题:10分)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T)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T)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F)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T)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F)

6、听和读是由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说和写是由外部语言转换成内部语言。(F)

7、少年儿童具有成年人不可比拟的语言学习优势。(T)

8、我们提倡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素质以及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评价。(T)

9、评价就是指考试。(F)

10、考试成绩统计常常要做的是通过计算集中趋势,了解考生的典型的或是普遍的应试表现。平均数是计算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方法。(T)

一、填空题(52分)

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__________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1、英语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___________,使学生树立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______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兴趣,自信心,合作,英语基础知识,世界和中西方

3、《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_______个级别,并以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3、九,能够做某事

4、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___________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_____________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六、七级为第二、五、八级之间的过渡级。4、3年级,6年级,第五级(累计11分)

5、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5、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6、语言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_____________是理解的技能,_____________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6、听、说、读、写,听和读,说和写

(累计20分)

7、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7、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8、《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8、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9、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如下:

_____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_____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_____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______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9、听,说,读,写

10、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2课时。班容量一般不超过______人/班。7~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

_______课时。10、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40,411、______测试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_______题。11、听力,主观(累计40分)

12、语言技能一级目标:能唱英语儿童歌曲____________,说歌谣_____________,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语言技能二级目标: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____________(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______________(含一级要求),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12、15一20首,15一20首,30-40首,30-40首

13、语言技能三级目标: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________以上。语言技能四级目标: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___________以上。语言技能五级目标: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_________以上。13、4万词,10万词,15万词

14、语言知识二级目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________________单词和_______左右的习惯用语。语言知识五级目标:学习使用______________单词和_____________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语言知识八级目标:学会使用_________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14、600~700个,50个,1500~1600个,200~300个,3000个(累计52分)

二、多项选择题(12分)

1、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a

b

cd

e

f)

A、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B、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C、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D、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E、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F、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下面几项哪些是二级课程总体目标的描述?(b

c

d

e

f)

A、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B、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C、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D、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

E、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F、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3、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a

b

c

d)

A、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B、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C、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D、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4、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a

b

c

d)

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C、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

D、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5、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是(a

b

c)

A、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B、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C、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6、以下几点,哪些能体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a

b

c

d)

A、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

B、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

C、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D、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

三、判断题(16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T)

2、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F)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F)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T)

5、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T)

6、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T)

7、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F)

8、少年儿童具有成年人不可比拟的语言学习优势。(T)

四、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1、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学习成果或教学成效。

2、你认为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哪些?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什么作用?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还包括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还包括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多媒体光盘、配套读物等。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增强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5.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五

一、填空题(20)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_______和_______双重性质。

2.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_______为起点

3.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_______

应完成一级目标,_______完成二级目标。

4.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_______分钟。

5.评价应采用_______与_______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6.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_______和

_______是理解的技能,_______和_______是表达的技能。

7.英语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二、多项选择题

1.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有什么重要意义?()

A.

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活动

B.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

积极性

D.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是,有助于激发自己完善的欲望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A.

加强反思和监控

B、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

C.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

D、教师要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C.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

D.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4.以下几点,哪些能体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

A.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

B.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

C.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D.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

5.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

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几个方面?()

A.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

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B.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D.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

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

标的实现。

三、判断题20

1.情感态度指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2.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

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4.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

5.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顺利地应用于虚拟交际中。()

6.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较重大的语言实践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7.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8.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

9.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10.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

四、问答题

1.英语课程的评价建议

2.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五、简要说明你本人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哪些?(10分)

(个人结合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和自己评价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发挥)

答案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人文性

2、小学3年级3、4年级

6年级4、80~905、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6、说、读、写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二选择题

全是ABCD

三判断题

X

x

x

四问答题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二)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三)依据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四)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五)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六)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八)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一)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台语言运用能力

(六)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6.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六

高二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折线(zhé)/折磨(zhé)边塞(sài)/搪塞(sè)挑选(tiāo)/挑灯夜战(tiǎo)

B.漂白(piǎo)/漂泊(piāo)强横(hèng)/倔强(jiàng)擂台(lèi)/自吹自擂(léi

C.倩影(qiàn)/靓妆(jìng)缟素(gǎo)/枯槁(gǎo)训诂(gǔ)/沽(gū)名钓誉

D.调(diào)查/倜(tì)傥匍(pú)匐/铺(pū)垫分娩(miǎn)/冠冕(miǎn)堂皇】

2.B【A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B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C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D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很多】

3.A【B应为“我对虫子并不陌生”,主客颠倒;C项句式杂糅,应该去掉“由……造成的”。D语序不当,“我”应该放在“虽然”之后】

4.D 【③为观点,①以“因为”连接③,⑤②④以“日月” “自由”连在一起】)

5.D【责:指责】

6.C【A.他,代词; B.因为,介词; C.与,连词到,介词;D.相当于“之”,代词】

7.B【②③是侧面描写】

8.A 【“对品行不端的胶西王刘贺多方规劝”一句应为“对品行不端的昌邑王刘贺多方规劝”】

9.(1)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 者与王起居∕坐则通《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

(错一处扣0.5分,扣完4分为止)

(2)①龚遂进去拜见昌邑王,哭泣着用膝盖爬行,左右侍从们见此情景都禁不住流下眼泪。(得分点:膝:用膝盖,1分;涕:流泪,1分; 句子大意1分)

②今天却不能辞去;如果假装疯狂又恐怕被知道,落个身死而被世人耻笑的下场。我 该怎么办啊?

(得分点:阳狂:假装疯狂,1分;奈何:怎么办?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龚遂字少卿,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凭借明经做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侍奉国王刘贺。刘贺行为举止大多不合正道,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在内向国王进谏,在外指责昌邑王太傅与相,引经据义,痛陈祸福,以至于涕泣。直言相谏没有丝毫懈怠。当面指责国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掩耳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以至国中人都害怕畏忌他。

昌邑王曾经长期与驾车马的奴仆和炊事人员一起饮酒作乐,随意赏赐,没有节度,龚遂进去拜见昌邑王,哭泣着用膝盖爬行,左右侍从们见此情景都禁不住流下眼泪。昌邑王说:“郎中令为什么哭 ?”龚遂说:“我为社稷危亡而痛惜!希望给我机会诉说我的看法。” 昌邑王让手下人回避,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之事而灭亡的原因吗?”昌邑王说:“不知道。”龚遂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个谀臣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与桀纣一样,而侯得却认为可以与尧舜相比。胶西王很喜欢他的谄谀之辞,曾经与他起居一处,只听侯得的1话,以至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如今大王亲近众小人,沾染上各种恶习,这是存亡的关键所在,您不可以不谨慎啊。请允许我选择一些通经术有品行的侍从郎官与您共处,平时起居多诵读《诗》《书》,熟悉礼仪,应该大有益处。”昌邑王答应了。龚遂就选举郎中张安等十人侍奉国王起居。过了一段时间,昌邑王把张安等人全都赶走了。

.后来赶上昭帝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昌邑王刘贺承嗣即位,他原先的官属都被征召入京。原王相安乐升迁为长乐卫尉。龚遂拜见安乐,流着泪对安乐说:“大王即位为天子,一天比一天骄奢淫逸,提意见他也不再听得进了。如今丧期还未完,每天与宠臣们饮食作乐,斗虎豹,驾着虎皮车,举着九旒旗,驰驱于道,所作所为不合礼法。古代官制比较宽容,大臣可以辞官隐退,而今天却不能辞去;如果假装疯狂又恐怕被知道,落个身死而被世人耻笑的下场。我该怎么办啊?您是陛下原先的相国,理应极力劝谏。”

昌邑王即位二十七天,最终因淫乱而被废黜。原昌邑群臣因犯让大王陷于恶行不道之

罪,都被处死,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因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

--------皇上因为龚遂年老,授予水衡都尉,皇上非常器重他,龚遂在官任上寿终。

10.(1)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让人回味无穷。它的感人,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答出诗人胸怀得1分,对朋友的勉励得2分。)

(2)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答出语言特点得2分,分析得2分。)

11.(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2.BE 【B符合第四段中所提到的“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

趋势”和“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

E符合第五段所提到的“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统治,就应当尊重人民自己的自愿选择。”

和“无论是国内专制还是国际专制,都与民主的本质背道而驰”。

A 第二段中说的是民主“不能取代其他制度去规范人类的全部生活„„不可能解决

人类的所有问题。” C 第三段说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错。”D 第五段中提到“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权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义下去强迫人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13.C 【原文是“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法治,需要权威,也需要暴力来维护正常的秩序”。可见,该句说的是实现民主的必须条件,不是民主的负面效应】

14.民主是一种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保证基本人权,提供平等的机会,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

(每一要点0.5分,8个要点合共4分)

15.①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②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③需要启蒙、法治、权威,④也需要暴力来维护正常的秩序。⑤推行民主的基本手段应当是人民的同意。⑥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照搬他国的政治模式。⑦密切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

(答对其中4点则可,每一点1分,共4分)

16.(1)交替运用第二和第三人称(1分)。(2)便于与父亲直接直接对话(1分),便于抒发感情(1分),有助于表现主题(1分)。

17.(1)父亲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女一直在怀念他(1分),就像他在世时祈盼他回家一样(1分)。

(2)因为对父亲的记忆几乎是空的(或:对父亲几乎没有一点共同的记忆)(1分),五个儿女各自构想出一个父亲(1分),以自己的方式怀念这个自己创造的父亲(1分)。

18.物质价值:

(1)给儿女提供生活保障。

父亲去世之后,作者的生活失去了保障,剩下的只是艰难的生存。

精神价值:

(2)向儿女展示人生的全部历程,用自己的经验指引儿女的人生之路。

作者认为“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父亲是儿女人生的趟路者和见证者。

(3)呵护儿女健全成长。

因为失去父亲的呵护,作者身心的一部分永远地长不大了。

情感价值:

(4)是儿女情感的依靠和寄托。

父亲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女在情感上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和创痛,他们对父亲的思念从未停止。

(5)给儿女天伦之乐。

父亲在我幼年时教我说话,逗我玩,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在院子里走。让作者享受到天伦之乐。

【评分标准】以上五点答出任一点2分,其中概括价值1分,联系文本分析1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3点6分。

19.交代乔布斯的特殊身世和家庭关系(2分),为下文写乔布斯的控制欲及苹果公司的封闭性做铺垫(2分)。

20.因为乔布斯并没有致力于不断向外扩张,成为计算机界的老大(2分);他历来主张构建自成一体的“宇宙”,他致力于在他封闭的“小王国”中严格控制他的产品,追求产品自身的完美(3分)。

21.(1)赞同乔布斯的主张和做法。(1分)

人类物质文明诚然需要人类的合力不断推陈出新,但这需要每个个体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作为基础和前提;(1分)“不朽”是难以达到的,但对它的不懈追求会使“工具”更接近完美。(1分)

乔布斯“构建自成一体的‘宇宙’”的主张和制造“不朽的工具”的做法正体现了潜心研究、精益求精,不断超越的精神。(1分)小到插槽和端口、螺钉,他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因为担心苹果软件在其他公司蹩脚的硬件设备上运行,以及那些未经批准的程序或内容出现在苹果设备上,玷污了苹果的完美,他将硬件、软件和内容整合为统一的苹果体系。事实证明,苹果问世以来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臻于完美的伟大产品。(结合文本分析2分)

(2)质疑乔布斯的主张和做法。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物质文明是在人类的合力作用下不断推陈出新的,“工具”也是如此。(1分)所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合作精神最关键。(1分)

乔布斯“构建自成一体的‘宇宙’”的主张和制造“不朽的工具”的做法实际是狭隘封闭的表现。(1分)乔布斯对苹果公司实行高度的封闭和严格的技术保密,强制性地控制苹果产品,把产品绝对地分为两种——“极其伟大”和“垃圾”,属下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从长远看,这样的做法难于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不利于更有效地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结合文本分析2分)

22.(1)“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引发社会热议(2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1分,“引发社会热议”1分)

(2)答案示例一: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1分)。当初简化文字,倡导写简化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1分),使汉字学习、掌握更加容易(1分),现在重提小学开始学习繁体字会使汉字的发展“开倒车”,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1分)。

答案示例二: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1分)。繁体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1分),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大家从小知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由来(1分),进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1分)。

23.答案参考: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们民间传统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1分)正如王维诗句里所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分)此时正值金秋九月,秋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望远,观赏菊花,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效果。(2分)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义。(1分)祝阿伯阿姨们今天登了山身份健壮,健康长寿,一年比一年年轻有活力。(1分)(这段话必须包含重阳节的习俗,登高的意义,对老人们的祝愿,如果能加上重阳节的来历、诗句、九九的谐音更好,衔接自然、语意连贯均可酌情给高分。)

六、作文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有人认为耐心是苦的,为了结果必须忍受;有人很有耐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享受这一过程。耐心可以是一种处事态度,也可以是一种为人性格;有的人没有耐心,有的人又是漫不经心;有些事情虽然看似无聊繁琐,却必须具备耐心才能完成……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以“耐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7.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七

现在语文课的一般教法, 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编写用意, 结合教参资料或者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确立特定的教学目标, 再围绕这个目标设计若干问题, 上课时, 主要带领学生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并没有错, 但这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所要学生寻找的, 是教师自己早已明确了的标准答案。语文的阅读不应该设立标准答案, 或者说, 语文新课程拒绝标准答案。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标准答案是对语文学科的一种误解

1.标准答案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中, 特别强调“独立阅读的能力”“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强调阅读中的交流与切磋,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见, 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尤其是一种动态的信息接受与表达能力。

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提倡的是多角度思维, 不追求标准答案、统一口径和僵死的笔记。而标准答案, 强调的则是统一性、规范性、固定性、唯一指向性。这正是妨碍实现新课程教育目标的一个强大的阻力。

2.标准答案与语文学科规律特点相违逆

答案的标准化, 是对语文学科特点误读的产物。

语文学科属于文科。文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情感、陶冶优良的人格, 提升生命的质量, 所以“文科课首先是欣赏课, 在欣赏中有所感受, 在欣赏中获得陶冶, 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同时, 文科的知识又具有主观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因此, “文科本身的多样性、个性化特点要求文科教育承认多样性, 认同个性化”。[1]

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 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最好的注解。同样面对杜甫的“落花时节又逢君”, 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而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读者都能解读出最丰富的意思来。如果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真情的感悟, 即使将所有的解读答案都记录下来, 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感受、领悟、欣赏的过程被简单的讲解、记录、背诵所取代, 那实在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悲哀。任何统一化、标准化、固着化的做法对语文学习来说, 都是一种灾难。

当然, 我们承认, 语文学科的知识具有二元性:一类是属于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即语文“工具性”一面的内容;另一类是属于语文的升华运用的能力, 即语文“人文性”一面的内容, 是个人的生命体验、情感性格、文化底蕴、智慧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前者, 因为是要讲求科学性的知识, 所以可以用“对与错”来辨别的, 也可以用“标准答案”来检验的;对于后者, 就不好用“对与错”来辨别, 而要用“好与不好”来评判, 也即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

3.标准答案是对语文教材误读的产物

这种对语文教材的误读, 在于把教材当成了学习的目的本身。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是说, 教材只是教授某种教学内容的一个范例, 不能把教材看做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 更不能把教材看做是对教育内容的限定。“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 所以我们用不着把一本教材嚼烂了, 更不能把一篇篇的课文分解了, 而是要以教材为核心, 感悟人文精神。”[1]

而我们现在常见的教材处理方式是:提出问题——讨论研究——确立标准答案——课外练习及解答。这种把教材分解成若干问题, 并一一确立标准答案的解读方式, 是对教材使用目的的一种误解, 也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扭曲。更何况, 标准答案不等于标准解读。标准答案, 只能代表一家之说, 只能代表出题人的见解, 只能代表教师的观点, 却不能也不应替代了学生的观点和理解。我们应当承认, 在语文阅读中, 问题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发问, 允许学生怀疑, 允许学生挑战。对待教材, 我们需要改变详讲详练的模式, 激励阅读, 激励自读, 激励学生拥有自己的评价与观点。

二、标准答案是对学生的一种戕害

语文新课程下的文本解读, 应该主要体现为“激惑”和“解惑”。阅读应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自主行为。阅读模式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自圆其说, 最后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培养了独立性, 拥有了自信心, 也增强了合作意识。

而标准答案, 是最无情的杀手, 它无情的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主动性、热情心。

1.标准答案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孙绍振说:“目前语文课堂之所以沉闷, 主要在于是老师和学生难以提出问题。由于难以提出问题, 也就难以深入思考、投入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2] 而难以提出问题的关键, 在于标准答案的干扰。固化在学生心中的观念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就不是有价值的问题;不拥有标准答案, 就不能回答问题。标准答案意味着唯一性。因而, 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 总要先揣测教师提问的用意, 总要思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教师的既定要求, 等等。没有一定的把握, 他们不会轻易出手。而且, 常常地, 由于视野不同、出发点不同, 学生的不同观点往往遭到无情的封杀。这不但扭曲了阅读教学的本来目的, 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回答的主动性、研讨的创造性。

所以, 学生必须在消除了因“标准答案”带来的恐惧之后, 在情绪思想得到完全解放的情况下, 才可以真正进入积极的、自由的、自主的文本研读状态, 才可以自己动手, 用有关材料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理解, 才可以真正得到“自己的结论”。

2.标准答案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标准答案对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危害, 就是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有标准答案, 学生只要记下标准答案就可以了, 而不再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久而久之, 当学生们遇到问题时, 他们最关心的是“标准答案是什么”, 而不是去思考“我自己的答案是什么”。长此以往, 学生就将缺少独立性, 丧失创造性。

由于学生没有话语权, 丧失了研讨的主动权, 语文教学活动也就成了一种单向传输、单向诱导的过程。结果我们只培养了被动接受的习惯, 只培养了死记硬背的能力。久而久之, 学生就变成了“答题机器”。有人说中国的学习方式是“圈养式” (西方的是“放养式”) , 正是对这种学习现状的形象比喻——当然, 这里的批评意味也是不言而喻的。

顺便提一句, 现在市面上有太多的分析详尽的参考书和学习资料, 对语文学习来讲, 这些书籍资料非但不是帮助, 反而是一种戕害、是一种扼杀。

三、标准答案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羁绊

1.标准答案使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产生误解

标准答案对语文教师的一个严重影响, 就是对语文教学产生误解, 把引领学生寻找标准答案当成教学的唯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 追求的往往是做题的能力——即寻求标准答案的能力, 而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前者, 正是新课程所要摒弃的“屠龙之术”。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所谓的“教”, 其实只是一个核实、验证的过程, 一个说明、演示的过程, 一切活动的主题都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标准答案。为了标准答案, 教师甚至要摒弃自己的观点感受, 去接受理解容纳标准答案, 并去灌输给学生。结果, 标准答案将教师紧紧地束缚于对教材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学情的研究, 语文教育变成了语文知识的教学, 教师之间比拼的只是谁灌输得更加精细、更加到位。这实在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这实际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 是对语文学习资源的浪费。

柏格森说, 其实, 学习时, 答案并不是第一位的, 关键是要懂得学习的方法。索菲亚认为, 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 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苏舟子说, 提问任何问题都不会是愚蠢的, 不会提问题才是真正的愚蠢, 甚至是可怕的。[3] 这些话都指向一个核心:传知已不重要, 启智才是良师。

所以, 老师在课堂上需要了解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并不应该只注重答案。“以往, 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 应该怎样做;今天, 要求教师启发学生, 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 应该怎样想, 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1]

2.标准答案使教师不能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按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和学生平等对话”。而标准答案, 却使语文教师变成了“全能的先知”, 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评判者”, 从而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 改变了自己的角色。如果摒弃标准答案, 教师就可以不再一味地灌输, 就可以与学生真正平等地讨论交流, 就可以改变教学方法, 真正实现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而评判课堂教学水平高低的尺度就不再是老师能否给出一系列周全完美的答案, 而是教师能否提出合适的话题,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触动、思想活跃起来, 处于潜在状态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激发。

综上所述, 标准答案严重地束缚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手脚, 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新课标环境下, 语文课拒绝标准答案已经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2:54-63, 60, 78.

[2]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91.

8.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 篇八

一、总结旧经验——物理常规试题的优劣

笔试命题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看,笔试命题试题可分成许多不同的种类。根据评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常见的有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选配题等,主观性试题常见的有问答题、证明题、计算题、实验题、操作题、论述题等。根据试题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卷型试题和开卷型试题;根据考生作答的方式划分,笔试命题的题型设计主要有:选择题(含选配题)、填空题、作图(表)题、实验探究与设计题、计算题和简答题六种题型,并在部分题型中渗透了考查思维方式的题型,如创意型试题、发散型试题、科学探究型试题、项目设计型试题等。

不同种类试题的优劣:客观性试题适合于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能力,主要根据应答结果反映考生对考核知识的掌握情況,而不偏重于考查具体的思维过程;客观性试题的题量大、分值小,有利于提高试题覆盖面和考试信度;主观性试题适合于考查考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根据考生对试题的解答过程来反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过程;主观性试题在表述格式上虽然也有标准化的要求,但相对比较灵活,题量小、分值大,有利于提高考试效度。

二、掌握新要求——物理新课程标准

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在命题过程中,考查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的表现往往不容易做到真实、全面,因此,笔试考卷应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表现为基础。某一具体的试题就可能同时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涉及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于某一具体的题目而言,就会成为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交叉点。新课标下的笔试试题应当既重视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识记、理解,又重视考查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应着重加强对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新课标的笔试命题可以从双基、探究、创造、意识等四个方面去具体操作。具体的试题可以看作是四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即该题目应该同时具有考查双基、探究、创造、意识的功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习题都要同时包含上述四个方面的功能,有的题可能只包含一个、两个或三个方面。要想使新课标中笔试的每一个题目同时具备考查四个方面的功能是较为困难的。首先是编制题目不易,另外也容易使题目本身失去物理问题的科学特点。因此,不妨将四维空间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四个相对独立的一维空间,即将某个具体的题目侧重于考查上述四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意识表现及倾向,这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过程与方法目标”处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逐渐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关键是要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也即紧紧抓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方法这一点。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的过程,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质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以,新课程对应的教学目标下,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考查就应该成为笔试命题的中心内容。

三、把握结合点——物理试题的编写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物理课程标准》所构建的课程基本理念是: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应注重理解和应用,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命题的着眼点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纠缠;命题应该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要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避免在概念的严密性上做文章,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通过选择、作图、问答、实验、计算等题型对双基知识进行考查,从而实现考查的功能。

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简单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信息题,考查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及能否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3)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书面表达能力。对应探究的思维程序、探究各要素的具体方法及实际探究的考察,“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可以设计为:探究方法题、阅读探究题、探究设计题。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较困难,不过,适当拓展一下题目,考查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意识,不断加强学生物理知识与文学、自然等学科知识的渗透。为学生创设一个物理情景,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试题的编制和设计要有效的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渗透,同时还突出在探索自然现象过程中学生所表达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考查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而要考查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或解决问题的水平,就应该从创造思维能力的角度去进行。其中考查可以从联想力、想象力、应用方法解决问题以及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进行考查。因此,我们将命题分为应用联想题、想象能力题、设计与制作题三个题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它不能脱离物理知识与过程,否则成为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另外,也不能只强调物理本身,否则又和其他的试题无本质区别。因此,必须将物理知识与思想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分为现象评论题、阅读感受题、写作体会题。

上一篇:团代会发言稿下一篇: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