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精选8篇)
1.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一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那么究竟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意义及所存在的矛盾进行讨论,进而寻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价值呢?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工具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其次,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扩大,是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语文的交际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第三,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语文知识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
(二)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1.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2.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3.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⑤
④③②①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的矛盾
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还有的观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问题,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五花八门,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数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其实,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工具的掌握远未到位。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⑥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鲜活的语言,闪烁着灵动的智慧。在一次次成功而愉悦的对话中,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他们在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受到了感染,思想得到了升华。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等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表达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自读感悟中,扩充文本的内涵。情感型文章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往往很传神。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着力点,通过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境界中,让学生反复咀嚼、诵读,那么,学生就能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个文本言语、意义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互动的过程。单独经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都不是完整的语文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⑨
⑧
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教师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有的语文教师却用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践来代替语文成为教学内容;有的教师离开对文本的基本理解,离开言语实践,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无限制的延伸;有的教师对文本进行不着边际的挑剔、批判,造成文本解读的浅化;还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阶段应该是工具性,然后再逐渐增强人文性(思想性);更有甚者将语文课演变成 “品德课”、“历史课”„„泛化了“人文性”,冷落了“工具性”。如何找回两者的平衡,实现两者的统一,已历史地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的面前。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形成此文,以期广大小语教师在观念上形成新的整合,这是本文的初衷。
一、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的原因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个有待完善的命题
一是学科性质的定义并不严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倪文锦先生认为,首先,这一表述放在“课程性质”一节,但讲的却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与本质属性恐怕不能直接等同起来。其次,这一表述不能解释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中的许多现象,因而并不严密。文化有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语文既可以表达人文文化,也可以表达科学文化,最典型的是语文教材有一部分课文是以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文化方法论,培养科学意识、科学精神为目的的科普文、科技文等,这些课文及其教学恐怕要强调工具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了,因而不能简单地归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命题本身就预社设了一个错误的命题──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分离的。如“国共统一”,“大陆与台湾的统一”,言外之意含有不统一,可是课标制定者方智范先生却这样解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好比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照这个比喻来看,它们不光是统一,而且应该是一个一元化的统一体,一个相互包融的统一体。所以,在表述上有待进一步斟酌。
三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属于一对哲学范畴。人文性相对与科学性,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一样,因而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属于一对范畴。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淡化与模糊的课程宗旨,造成工具性的消减 “语文”是什么,对它内涵的理解有许多分歧。有叶圣陶先生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说,吕叔湘先生的‘语言文字’说,以及“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等等之说。从1963年到1999年制定(或修订)的所有教学大纲来看,指的都是“语言文字”,强调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到2000年小学的教学大纲却把原来的“语言文字”改为“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沿用这个说法。为什么这样改?王尚文教授这样推测,很可能是以为明确“语文”一词指的就是语言文字或有偏向工具性一面之嫌,于是就让“语文”一词留下不同理解的巨大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模糊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2]
(三)不明确的课程定位,引发语文教育的迷茫
截止目前为止,语文学界还存在“语文教育定位在哪里”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杨桦指出“语文是一种工具,这是完全正确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于语言文字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而具有“客观性”;一是较为特殊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这种客观的语言文字符号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渗透着人的主观意识,蕴含着人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因此,“在语文性质中,‘工具性’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3]
屠锦红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征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人文性是工具性进行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可以在一个层次上界定”,“不可以损害‘工具性’这一根本前提!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也是语文学科的安身立命之本”。
[4]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李寰英认为,“语文教育的性质绝对不是语言工具训练的教育而是心学教育”,因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语言及语言作品,而语言是心灵的符号,语言作品是心灵的肖像。他指出,为了纠正语文教育“工具”说的偏失,要以“心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走向,以“着眼心灵”作为语文教育的母题去施教。丁永忠则从历史学、文化学、词源学等诸多角度先对“人文”一词追本溯源,进行了细致严谨的梳理,并结合当今国际教育大背景进行归纳,认为新课标中提出的人文内涵指的是“语文课程所体现的大量‘文化现象’所包蕴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人文内涵’是指‘人文精神内涵’”。它的落实体现为那些“既有语言的典范性,又在形式和内容上颇有特色,具有丰富‘人文文化内容’的语文教材选文”。[6]
[5]
还有人侧重强调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强调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等等。新课标虽然将语文课程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但对怎样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未作出明确的说明。关于定位问题的诸多争议,致使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比较迷茫,跟着潮流走,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
(四)拉锯式的论争,带来“泛语文化”的倾向
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实际是文道之争的延续。“文”与“道”的说法最早是由唐代韩愈和柳宗元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古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现代语文教育的“文道之争”,其焦点在于“如何处理文与道的关系”。文道之争,在具体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在不同的语文老师那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在这二者之间取舍并有所偏向。于是就形成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拉锯式的争论。
上个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是“新语文”与“旧语文”的一次交锋。“新语文”对“旧语文”的批判,最主要的矛头就是“旧语文”的“技术化”倾向。这种批判对语文教育改革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批判并不是语文教育内部的“学理”批判,它的立场并不是“语文”的,而是“教育”的甚至“哲学”的。陆志平先生说:“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出发,结论也许会更科学”(《中小学语文教改若干问题的思考》)。王富仁教授也说:“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回归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来思考,回到语文教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来思考’”(《当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依据》)。钱理群先生的一段话则更具有代表性:
“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应该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所有这些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可以概括为‘青春的精神’。它既符合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人的健全生命的基础。”
从钱理群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语文教育直接等同了精神教育,文化教育。这种“泛语文化”的倾向立即在语文教材及教学中表现出来。
[7]精神毕竟不是语文,文化也毕竟不是语文。新语文这种“泛语文化”的倾向很快引起了人们的警惕。王尚文先生强调:“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 钱梦龙老师则大声疾呼“语文教学,魂兮归来”,明确指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 „„这些无疑都是极有见地的。但问题是:什么是语文教学之“魂”,“语文教学的本体”指的是什么呢?
针对语文教学出现的“非语文”现象,于是,一个新的命题出现了──“语文性”。
(五)“语文性”:一个穿新鞋走老路的新术语
何谓“语文性”? “当我们把一篇课文、一则语言材料或一道语文试题看做一个系统进行教学时,我们便会发现,这个系统的内部必然要发生着这样的运动,即: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到语言,这样语言和人文内容不断地互逆。”(其实,这个观点就是张志公先生提出的阅读教学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即: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言和人文之间‘双向’运动的特点,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它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姓氏’,或者说语文学科的属性。这样的属性,我称之‘语文性’”。保持“语文性”,就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得“意”,也要做到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8]
“‘语文性’指的就是语文教学的特性,俗称‘语文味儿’,即在字、词、句、篇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最重要的标识”。
[9]
朱瑛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实现“两性”的统一必须要有一个支点:语文性。“只有把‘语文性’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才会使“工具性没有‘沦落’,人文性也得到了重视”。之所以把语文性当作语文学科的属性是由“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的语文学习过程或规律决定的。
[10]
“语文性”的提出,好像给沉闷的语文教坛带来了一线生机,但就目前所看到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人们研究的思路又绕回到老路:一方面,人们把矛头指向了对人文教育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立足点收回到原先的视角,那就是加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除了“解释加点的字词”、“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等等传统的方法外,很少有新的方法出现。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旧的语文观,一个花样翻新的术语。像这样的“语文性”就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吗?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二、如何看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于语文课是什么的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经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讨论,语文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很好地体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当然,这个理念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语文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大家们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解读
说语文具有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学科还要让学生逐渐形成尊崇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就是所谓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或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系、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塑造,其目标是追求美和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11]
魏江南教授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附着在字、词、句、篇上的,而不是靠凭空的说教。
“语文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体现,要通过言语实践来实现,否则,只能是空谈人文”。[12] “作为学科教学内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主干要素,离开了这一主干,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好,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好,都无所附丽,语文也就消泯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界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历史上曾将语文课从属于政治课的教训应该记取。在教学中,应该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思想观念出发,防止离开语言文字的学习,架空讨论人文内涵;对课文人文内涵的解读,应该从文本里面呈现出来,而不是从文本外面加进去。” “语文教学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
[13]
“语文教学要坚持思想性,要弘扬人文精神,是无法饶过语文训练这道坎的。”“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文化传承工具的语文,对它的掌握并臻于熟练始终不能脱离语言的工具性,重视语言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换句话说,脱离或忽略语言工具性特点的语文课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没有工具性,何来思想性或人文性?”
(二)笔者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
[14]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其“质的规定性”。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你只要弱化“工具性”,它就没有了“语文味儿”:“文革”时期的语文教学遭遇“非科学化”,语文变成了政治口号;上世纪80-90年代的语文教学遭遇“科学主义化”,语文落入了实证主义繁琐分析的窠臼„„历史始终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语文教学去掉“语文味”就会无“根”地生长,无“魂”地漂游。乔姆斯基的语文“转换生成”理论认为,人进行言语活动时,先是在深层心理平面中形成书面语的雏形,然后再转化为语言表层平面上的语言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先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需求,然后再帮助他们克服表达的困难,提高表情达意的技巧。有的专家、学者之所以不满足“工具说”,则是因为有些持“工具论”观点的同志在通常的情况下,总是把深层心理和语言表层平面之间的转化仅仅处理为言语表层问题。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更要求“工具说”能够解决语言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指一篇文章上下文的环境,而是把语言放置在人与人交往的特殊环境中,即应明确话是谁说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说给谁听的,为什么这样说。只有这时,语文这一工具在人文的观照下,才会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工具性与人文性才会达到和谐的统一、人文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语文的人文性不是胡椒粉,在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上都得撒点儿。重要的是拓展得自然,升华得巧妙。人文性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应包括:第一,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课文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越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鼓励、尊重。只有学生的童心经受爱的洗礼,教师的心受到童心的感召,师生才会一起感应来自文本的力量,才会达到交融的境界。第三,教师的真情要自然流露。让孩子们在欢笑与泪水中历经情感的波澜和哲理的启迪。2002年在成都召开的“新课标研讨会”上,来自台湾的语文教育家谈卫娜女士教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她把自己对祖国故乡的思念静静地化作了两行热泪。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听课的所有老师,致使课堂效果相当好。第四,要煽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理想的追求。大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时的数学老师沈元(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他的一堂触及灵魂的课,促使陈景润矢志不渝的奋斗了一生。作为语文教师应朝这方面努力。
虽然语文课程的功能很多,但是语文的任何功能都是通过语文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是意识、思维的载体,也是心灵、情感、人格的投射,语言和思维、情感同时发生,把语言与它表达的内涵剥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进而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感情和旨趣。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对策 在过去,我们过于追求工具性,把“人文性”忘却了。而现在语文又演变成了“品德课”、“历史课”等,泛化了“人文性”,冷落了“工具性”。如何找回两者的平衡,实现两者的统一,笔者认为,“两性统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
(一)统一的主要途径。
1.从领悟人文内涵入手,有机进行语文形式的学习
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同时,研究文本的语文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相机进行言语训练。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史铁生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也是“忍得最苦的母亲”,对于这样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母亲,清华附小的窦老师为了让孩子们体味母亲的这句“好好活!”以“忍”字为眼,和孩子们一起用整个心去感悟文章的“扑”、“抓”的内涵,有机进行语文形式的学习。她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母亲‚扑‛过来,扑住的究竟是什么?(母亲扑下去的是儿子想要去死的念头。)(2)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究竟是什么?(母亲抓住的是让我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
(3)母亲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母亲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母亲忍住的是孩子暴怒无常的脾气,母亲忍住的是生活给自己的打击„„)
当学生懂得 “好好活”的含义后,于是,她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改造课文的训练:
越是怀念,越是深深的自责啊,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用这种语文形式人文内涵的理解,使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2. 以学习语文形式入手研读文本,相机渗透人文教育。深圳的赵志祥老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他这样引导: 我拿到课文的时候,读了一遍就深受感动了,读了第二遍就注意到叹号特别多。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一是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二是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好吗?
孩子们就这样在研读文本的言语形式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了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领悟到了这对父子间的深情。
(二)统一的主要抓手。
语文形式是二性统一的“抓手”。因为语文形式是思想、情感的物质外壳,是人文的附着点。离开具体内容、人文内涵,抽象讲析语文形式,语文课程就失去了灵魂;不顾语文形式,空谈人文,语文课程就失去了根基而成为空中楼阁。语文形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那么,我们怎样来抓语文形式呢?
1.独特地解读教材
作家林文询说,“文学就如同掠过大地的云,以它虚幻的美丽把一切真实的存在都笼罩其间”。作家有画龙点睛之笔,讲的人要把握住那双眼睛。一篇文章是紧闭的眼帘,我们的教师要能掀开它,作出独特的解读,让它露出晶光闪耀的双眸,露出美的精髓来。作为教师,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细细品读,不要去看教参。那些最先映入你眼帘的、最打动你的词句,你一定不要放过它,这些词句往往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地方。然后根据你心灵上的印记,再看教参,再选取教学方法。
如,孙双金在执教古诗《泊船瓜洲》时,没有采用通常的以“绿”字统领全文的做法,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充满人文情怀的“还”字上。首先,他让学生通读全诗,让学生找出一个字来,这个字可以概括全诗的思想内容。于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就凸现出来了。然后便顺着“还”的线索,让学生看到离家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应该“还”;离家久(“春风又绿江南岸”),更该“还”;思家切(“明月何时照我还要”),不得“还”。一个北宋重臣王安石“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便跃然纸上。
2.细细地揣摩文句
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基础功夫就是“咬文嚼字”,即课程目标中提出的“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具体语境的辨析,去领悟课文词句中的言外之声、文外之意和作者基本的表达方法。
有些文句表面平实,其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有的文句在表达上的重要性和妙处,要成段、成片联系起来思考;有些课文的语言须通盘把握,只抽出片言只语,难以体会其中的意味。“倾国宜通体,谁肯独赏眉”,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是“通体”的美,如果只是眉毛美丽,谁愿意去欣赏她呢?当我们强调对课文要整体感悟的时候,同时不要忘记,学生感悟应以理解语言文字为基础,关键词句、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咀嚼、品味,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怎样揣摩文句?
(1)讲解鲜活词语。如《鸬鹚》一文 “悠然”的理解。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悠闲、自由自在、舒服、无忧无虑、从容、轻松自如),然后再描述:大家看,轻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风景,无忧无虑地吸着土烟,这种感觉、这种情景,就是“悠然”呀。
(2)咀嚼传神字眼。《理想的风筝》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描写: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我县一位老师这样引导:你从这一“转”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急速地一转,转向黑板,又一急速地一转,转向讲台,一天不知道有多少次这样的旋转!这一转,是刘老师全身力量的迸发,转动的是刘老师对生活的信念,迸发的是刘老师对生活的向往。这个“转”字,不仅写出了刘老师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还写出了刘老师生命的顽强„„
(3)琢磨个性言语。《田忌赛马》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田忌没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这段话,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的词句和诱发深思的哲理,但是,你只要细细琢磨,孙膑的胸有成竹,齐威王的得意洋洋与高傲,田忌的疑惑、没信心与不服气便会跃然纸上。在这简洁的对话中,我县一位教师没有对这段话大事解读,而是通过角色朗读与表演让学生细细琢磨,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感悟人物形象。
3.灵活地积累篇章
我们教语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据心理学家研究,4-14岁是人一生中机械记忆最旺盛的时期,我们当教师的应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记住必备的字词、语段和篇章,为他一生做准备。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江郎才尽,钟永泯然,都是积而不厚的表现。要想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必须加强积累。
积累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读读背背,有抄抄写写,有在情境中品味语言,让学生内化表达等等。背诵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大多教师使用不得法。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识记的积极性,必须寻求最佳的记忆时机和有效的记忆方法。我们不妨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诱导。针对学生表达上的迫切需要,不断地提出某些记忆内容。(2)编顺口溜。将记忆内容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住。
(3)层层剥笋。就是诱导学生对一篇或一段文字,化整为零或由表及里地层层深入记忆,在记忆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
(4)师生对答。课上课下,有时煞有介事地装着记不清楚而望学生接下去,让学生背诵。
(5)过电影。就是把规定背诵的课文以及未规定背诵而有借鉴意义的篇章,在某些相似课文的教学中,充分创造时机让学生像放电影似的引用或背诵。
(6)图形板书。就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或片段)的关键词语,设计成一副形象的板书画面,让学生照图记忆。
4.恰当地促其运用
(1)诱其仿写。让学生走进文本,学习模仿言语形式,可以是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篇章。经常诱导学生依葫芦画瓢,既能提高表达能力,也在学习表达的同时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是借鉴文本的语言形式表达,相机渗透人文内涵。如四川的崔雪梅老师执教《伯牙绝弦》。该篇的语言形式是:
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崔老师她这样引导:伯牙除了志在高山、流水,还会志在很多地方。这么多的景物,让我们在音乐中想一想。此刻你们就是善听的子期,请把你听音乐的感受写下来。学生仿照文本形式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生1: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晨雾。‛ 生2: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摇摇兮若丝带。‛‛ „„
二是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广东汪秀梅执教《鸟的天堂》,让学生设想,假如自己是第一只飞来的仙鹤,发现了这株南国的树,请你把召唤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的话写下来。再如,学了《白杨 》,学生初步懂得了怎样阅读借物喻人的文章,在学习《桃花心木》时,可以告诉学生,白杨特点和边疆建设者有相近的地方,给树苗浇水和培养教育孩子,有没有相近的地方呢?怎样去发现它们相近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把《白杨》的学习方法借鉴到《桃花心木》的学习上来。
(2)导其变通。要尽力引导学生学会变通,力求一法通而百法通。
①转化语言。就是把文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基本方法是复述,但经常运用,学生容易厌倦。我们必须变换形式让学生转化语言。如,人物类的课文,可以用模拟法,用角色朗读,也可以演课本剧;写景的课文,可以用导游法,让学生写导游词;写物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推荐参评△△奖。此外,缩写、扩写的方法也可应用。
②比较阅读。教材中许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课文,都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可以是同一篇文章中的遣词造句的比较,思想内容的比较,也可以是同别的文章的内容上、形式上的比较。如,《秋天的雨》有这样一个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可以让学生想想去掉“扇哪扇哪”和保留“扇哪扇哪”这词,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去掉“扇哪扇哪”,就没有扇的动作,怎么能扇走夏天的炎热呢?有了 “扇哪扇哪”就说明在不断地扇,很有动态感。黄黄的银杏叶多像一把小扇子呀,秋风婆婆轻轻一吹,它们就左右摇晃着,像在扇凉呢!)。
③还原语境。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感悟、体验、理解恢复言语的当时语境。如,《加了一句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很平实,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有着强大的表现力。如何从这句话想象到当时的语境,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北京的李明新老师以“文中有哪些变和哪些不变”为问题,引导学生对“变”与“不变”进行探讨:乞讨人没有变,乞讨方式没有变,乞讨地点也没有变,只是乞讨牌子上多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与牌子上原来的话“我什么也看不见”形成强大的对比,从而强烈地叩击着人们的心,唤起人们的同情。
④补白转化。补白,就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有的是连续叙述的中断,有的是嘎然而止的结尾,还有的只给读者提供几个或众多的意象,全凭读者来补白丰富。转化,就是将简约概括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
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基本方法是想象。如《白杨》第十六自然段有三个“知道”,蕴含着相对应的三个“不知道”,而孩子的这几个不知道,正是爸爸(边疆建设者)想让孩子知道的。这一自然段是开启从“物”(白杨特点)到“人”(边疆建设者)的一把钥匙,这就需要想象来补白。
(3)引发表达。武凤霞老师在执教《生命生命》一文时,她这样引导: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课堂上看到你们的张张笑脸,生命就是同学们如花的笑靥;听到黄鹂在柳枝间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吧,拿起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事,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于是,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生1:生命是海里游动的小鱼儿,生命是天上展翅飞翔的大雁,生命是不毛之地里勇敢前行的骆驼,生命是在茫茫沙漠里翠绿的灌木丛,生命是夏天里漫天飞舞的杨絮,生命是我们心目中追求的生命之树。
生2::生命是我们在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生命是同学们在课堂上朗朗的书声,生命是马路旁一棵棵白杨,生命是被人们踩踏后又直起身来的的小草,生命是墙角不起眼的蚂蚁,生命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灿烂之花。„„
(4)延伸拓展。沿着文章的主题,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结合进行表达训练。一位老师在讲读完《可爱的草塘》后,启发学生:“你们就要和小丽分手了,你不想对她说几句话吗?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吧。可以写赞美草塘的,可以写感谢小丽的,也可写赞美家乡并邀请小丽来做客的„„” 清华附小的窦老师在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课前和结尾部分都引用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两首词的对比,有利于使画面立体起来,将其内涵拓宽。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对名利的淡薄之情。所以,孩子们自然而然由“安居乐业”又想到了“居安思危”。在整节课中,她还充分重视课外诗词的积累。出现了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和髙鼎《村居》中的名句等。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宽广的视野是不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
古人云: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根主线,不断进行言语实践,带领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的建构,语文教学中的“泛化”现象就会消失,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正确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这个语文教育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文”的根本转化,是改革纲要所传输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生动体现。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围绕语文教学的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一篇完整的文章往往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于是出现了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语法修辞,学会分析写作特色,却忽略了整体把握、思想感悟,忽略实际运用的现象,这就造成析与赏、学与用的严重隔离。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它实质性的意义。但如果一味强调“人文性”,片面“挖掘”思想意义,过多渲染文学色彩,必将会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那又将出现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起来“寸步难行”的现象。语文教学岂不是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
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问题上,本人通过平时的学习及在教学工作中的尝试,探索作如下三点阐述:
一、正确认识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正如列宁所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自然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如果脱离工具性“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那就更谈不上“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将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将是不变的教学内容与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发挥语文工具作用的明显标志,这些也是学生其他能力培养的起点与基础。
二、正确认识人文性
语文虽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题材不同,体裁各异的文章无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题,即使是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句子也无一不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优势理所当然地要求它应发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
三、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打破单
一、沉闷的课堂,改革以往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以老师讲解代替学生问答,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思考的单一做法。本人认为改革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二)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丰富、活泼的语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观的思想教育,《全日制义务教成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运用、提高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而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体现为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所以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对语文性质有了更准确、更成熟地认识与把握,然而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容还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思考与建议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崔 峦
前提是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认识:成绩是主要的,问题不少,语文教育在前进。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问题,要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一)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推动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地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宋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我们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要防止左右摇摆,避免大的曲折,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处理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的关系
“语文素养”是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应过程、方法目标;
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超群──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融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程既教做人,又教学习语文;学生既学做人,又学语文。1.学习做人。(见《小学生从语文课程学什么》)当前重点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践行“为大众服务”这一做人基本准则; 守住“诚信”这一道德底线; 培养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
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2.习得方法,培养能力。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强化“导学”功能,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教师频繁地讲、问的弊端。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靠基础教育、靠各门课程齐抓共管。
当今世界已进入学习化社会,任何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
基于上述三点,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个基本理念不能动摇。
在学习理论上,我国并不落后。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叶圣陶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可以说,中国是最先启发式,最先主张自主学习的。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长期推行应试教育,教学不得不几乎完全采取师传生承的教学方式。课改以来,教学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在教学发展中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的苗头。这不是课改期望中的处主学习。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的方式决定“学”的方式。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起着关键的导航、定向的作用。首先,要坚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主人才能主动,才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诸如,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氛围,保证学习时间,尊重个体差异。
再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自主是基础,是前提,是重点,没有充分地自主学习──自己识字、自己读书、自己思才、自己投身于各项语文实践活动,合作、探究则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自学能力是关键。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尽自己的所能感悟、理解,能读懂的读懂了,读不懂的提出来向别人请教。这是阅读教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课文还没怎么读,就分析,甚至就合作学习,是不可取的。不是初读课文阶段,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要激励人人投入、个个实践,使每个人教学有所得。
第四,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键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是怎样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包括内容的、情感的、写法的),并且自自然然地把它们纳入到教学思路中,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中,在逐惭深入地对课文的研读中,逐一得到圆满的解决。既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仍然按预先的设计“走教案”,此为“教师牵着学生走”;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失去了教学目标,搞乱了教学思路,此为“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能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设计“两张皮”,一会儿解决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又想起了教案,又照着教案教,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此为“师生一起钻进了暗胡同”,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如果觉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到教学思路中,需要比较高的应变能力,比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可以先来讨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字词之类的小问题可随问随答;课上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留到课后解决);而后,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全班同学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不宜多,一般是围绕课文内容、表达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的问题,且被学生忽略的。这样处理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教学中也会遇到启而不发的时候,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知、还不懂且有必要在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好的讲解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同样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我们要在教学中强化“导学”的功能,用启发式地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不应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立起来。该自主的自主,该合作的合作,该讲解的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做到两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四)增强资源意识,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与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课程,在内容上“窄”,教师只是“教教材”;在途径上“封闭”,与现实生活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教好教科书”。要克服教科书所承载的课程资源的有限性(还有滞后性),要改变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不够紧密的状况,一定不能囿于教科书,要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
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无论是东部、西部,无论是城市农村,语文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国内外的重要事件、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日常生活等等都是课程资源。多地区、多学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重视开发、利用当地、本校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有一些隐性资源,容易被忽略,我们要善于开发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比如,人的资源──师生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生与生、师与生对话中产生的火花,包括有启发性的问题,独到的精辟的见解,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的经验、体会,查找到的有用的资料等等。还有在课改过程中本地区、本学校、某位老师在解决带普遍性问题之中(如,低年级怎样巩固认字)生成的课程资源。
其次,要适时、适量地利用课程资源。拿阅读教学来说,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以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的文字、声像资料,特别是引进相关段篇让学生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课后推荐读物或引导观察、调查等,以拓展学习内容,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及实践能力。这样的做法就比较切实可行。对城市学生来说,观察、调查、动手、体验的活动可以多一些。除了开发、利用相关资源以丰富语文教学以外,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的、人文的资源创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如,泰山脚下的学校可开设《泰山》的课程,丽江地区的学校可开设《东巴文化》的课程。
第三,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例如,可以因时制宜,调整不合当地时令内容的教学时间;可以因地制宜,删去少量不适合当地学习的内容,增加乡土教材;可以因生制宜,灵活处理课后的选作题、综合性学习中的语文活动以及书后的选读课文;可以在教材编排框架之内,创造性地进行一组教材的教学,包括增删课文,实验“一篇带多篇”,安排课外阅读、练笔,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腾出一定课时学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但是,每组教材、每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要保证达到。如,规定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保底的课文篇数,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不应因教材的调整而削弱。即教材内容甚至编排可以调整,但保底的各项教学要求一定要达到。目前在课改实验中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忽略对识字写字、研读课文等时间的保证,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课程资源(包括文字的、音像的课件),或者过多地安排与学习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如,画画、唱歌、制作、表演)。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机会主要在语文课上。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2.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二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
“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 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 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 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才是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 才是提升素养。以“生”为本, 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 学生最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以“生”为本, 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以“生”为本, 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关注他的思想, 关注他的情感, 关注他的个性等。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 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 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 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 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 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 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重视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 完善人格,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走近史铁生、司马迁, 感受生命的顽强, 体悟生命的意义;学生走近艾青、屈原, 理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走近朱自清、陶渊明, 品味高洁的情操……利用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学生领会海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 普希金自由的渴盼, 马丁·路德金对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语文老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让学生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实现文化的传递, 精神的传递。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 在潜移默化中, 心灵的尘垢得以涤荡, 灵魂得以升华, 素养得以提升, 人格得以逐步完善。
三、教师要重视构建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堂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因此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就需要老师构建人文精神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推新弃旧, 那种简单的“灌输”、“填鸭”、“说教”、“训练”的教学方法要坚决摈弃, 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更为人文的教学方法, 营造一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自主合作平等对话的课堂。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 强调情感的优化。“文章不是无情物”, 要披文入情, 以情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是诗意的, 富有诗意的导语营造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富有诗意的朗诵, 让学生走近文本, 走近作者的心理;富有诗意的赏析, 让学生由作者走向自己, 学生在诗意中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 师生对话, 教师放下架子, 共同参悟文理文趣;生生对话, 互助合作, 不仅解决问题, 还学会了倾听与吸纳、宽容与沟通、协作与共享;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进文本世界, 探讨文本内涵, 获得情感共鸣;生与作者的对话, 感悟作者独特体验、气质, 从而把作者的人文气质内化为自己的。
四、教师要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 有人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 语文学习处处有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材外、课堂外的人文价值。学生的活动主要在学校, 因此要重视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校园内文化内蕴浓厚的人文景象, 影响、激励着学生。校园的壁画、标语等无一不熏陶渐染着学生。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学生有奉献精神;林则徐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让学生懂得宽容和抵御一己私欲。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辩论赛、演讲赛,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另外, 学校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也不可忽视,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等人文资源异常丰富的地方。学生通过阅读, 拓宽了视野, 了解了生活, 认识了社会, 培养了人格。
3.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三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英语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以外,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了?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深刻体会。
一、善于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学生情感态度教育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思想,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人文渗透意识和水平,在读前先围绕相关的主题,选取适当角度切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这样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不同的诱导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大家的学习体会、感悟和经验得到讨论、交流和分享,相关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例如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本单元紧扣“女性”这一中心话题,通过介绍在不同国度的杰出女性,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贡献,关注她们所面对的困难,讴歌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本单元Warming up 这个环节中给出了世界上几位著名女性的简介及图片,包括宋庆龄、圣女贞德、林巧稚及这个单元阅读课文的主角—Jane Goodall,我设计的活动是分小组讨论三个问题:(1)Are they great people or just important people? (2) Which famous woman do you admire most? Why?(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m? 学生讨论热烈并踊跃发言,发言的内容涉及到许多领域的知名女性,并用简单的英语讲述她们的一些事迹和她们所取得的成就,这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good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great woman should have?让学生们例举出一些好的品质,并学会用句型表达。接着,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ane Goodall? Is she a great woman? 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阅读课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了解Jane Goodall 的兴趣( 多数学生对她了解甚少)。通过问题的讨论和信息的查找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和周围的情况,谈谈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教育的魅力。
二、密切联系实际,让学习不再脱离生活
外语教学,对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即除了能让学生应对考试以外,还要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相对而言,后者的难度较大。但是,我们仍在不断地摸索中为此努力。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可以设计角色表演这样的活动,再现课文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助于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我经常也会与我的学生进行课外的口语交流,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已经教学过的语言知识。我要求他们大胆开口,这样才能孰能生巧。另外,每次的课前5分钟的Talk show以及每天一条英语谚语,都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实现外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其工具性是首位的,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真实的任务模拟各种情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在不断地训练中得到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也要适应各种需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多种语言教学环境中接受英语学习。
总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就是在加强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传授人文知识,传承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使用人文方法、体现人文关怀,进而使我们的受教育者真正拥有人文素养。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也必须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四
忠路民族小学 姚云香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语文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然而,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也无法存在。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五)、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
(1)重视课内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小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让学生多进行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的口语对话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为小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可见,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在小学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同时,渗入人文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工具性技能知识的掌握、吸收,同时有利于小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没有或缺乏人文精神,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他也不会造福于社会,甚至于会利用知识危害社会。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与学习知识和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的。
只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语文课程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倾向都是违背小学语文基本特点的。
参考文献:
5.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五
一备课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
备课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它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备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备课只关注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需求。一节课有哪些教学内容?有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这些在教学大纲里有明确地阐述。但我们的教学决不能是死板地教学,学生已经会的可以不讲或少讲;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知识,教师就不要过多地干预;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为学生的学习搭建适合学生在最邻近发展区的发展平台,使学生在平台上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互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少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备课中教师只是注重如何把知识讲给学生听,求的是自身的思路清晰,而学生感觉怎样,是否能真正掌握都不明确。因此,教师所讲的,学生并非能听、会想、能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即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强化知识及思维习惯的自然形成过程。通过教和学,实现学生知识的自发构建、科学素养的主动养成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二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我从教多年一直坚持的育人原则。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接受训练,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且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学生,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确实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他们端正态度。
有的学生成绩不良是由于学习信心的不足或丧失;有的则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如缺乏足够的坚韧性、自制力等。使学生对课程中某些知识或技能掌握不完全或不牢固,跟不上班级的共同作业。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学习丧失信心,并且可能形成自信心不足。在这种消极情绪支配下,不再认真刻苦地学习,学习成绩自然不好。有的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动机;有的是因为有某种特殊爱好,迷恋某种爱好;有的是兴趣分散,不专心学习;有的是由于学习或生活方面的一时不顺利,改变了学习的积极态度。这后一类学生多半由于有强烈荣誉感和自尊心,对学习上的失败特别敏感,由于条件不利,遭遇困难,就常以“不在乎”的表现掩饰自己的失败,久而久之,形成不正确对待学习的习惯。
此外,身体健康情况不良也可能使某些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坚持到底。对待这些学生,应通过克服学习或其他困难,来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对身体弱的学生指导他们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这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可以使其意志力得到锻炼。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的弊端,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所以,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地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
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能被充分激发和持久保持的求知欲环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求知意向,推荐适宜其阅读的书籍,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小书架”,把学生引入到充满知识奥秘的海洋,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求知的乐趣。
同时,用热情和耐心,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敢于克服困难、勤学好问,以好学乐学的情绪感染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望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勇于求知、乐于求知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把有相同求知意向的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学有专长教师的传、帮、带,帮助学生实现求知的愿望,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向更高层次发展,养成稳定、持久的求知兴趣。针对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和家长应及时表扬,并积极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以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使学生的求知欲受到鼓舞。同时,营造氛围,扩大其在同学中的影响,来带动其他同学,以促进充满求知欲的班风、学风的形成。
作为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成长中的求知欲,必须充分发挥学科的引人入胜之处。例如:运用语文学科所蕴含的文情诗意,使学生陶醉其中,唤起他对语文知识的渴望。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给学生讲清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给学生创设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疑惑中积极求知,然后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当教学过程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时,要根据学生的求趣心理,及时转变教育思路,变换知识的呈现形式,融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学生的求知兴趣,常常会因他自己觉得已经学会的时候而消失。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及时放弃那种为了使学生牢固识记而继续教学的做法,立即开展新内容的教学,融旧知识的复习于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的求知欲长久保持。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因为幼稚而加以阻止,应引导学生去探究,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找到其智慧所在,增强其进一步求知的自信。要有童心,尽量用充满智慧的幽默代替严肃的说教,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朋友关系,以消除学生对教师和家长的惧怕心理,敢于向教师和家长提出求知的问题。在与学生讨论问题时,切忌急躁,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因为学生一时不能正确理解而说出伤害其自尊心的话,而是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尽可能地报以欣赏的目光,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给他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为他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求知欲是由问题开始的。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真正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要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注意尊重学生,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使课堂变成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
四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就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在人本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主动自觉的掌握知识。改变“满堂灌”方式,把教学变成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教师讲授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自己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知识,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然后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这样,抽象而晦涩的东西就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变得简单易懂了,学生们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6.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六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在小学思品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作
者:黄美红
通讯地址: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大坪镇新地房小学
作者简介:
黄美红,女,傣族,中共党员,生于1979年10月,麻栗坡县天保镇南温河人。1998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文山分校普师专业,同年9月参加工作,1998年9月——2009年8月在大坪镇瓦渣小学任教2009年9月至今在大坪镇新地房小学任教。通过从教后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现已取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联系电话:***
0 教育质量征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品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黄美红
【内容摘要】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如何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问题,文章从新课标对小学思品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出发,首先从课堂教学中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方法进行阐述;接着,从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进行阐述;最后,归纳总结在综性学习中体现人文精神。从而解决了如何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问题。
【关键词】
人文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标对小学思品课教学明确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正确把握小学思品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小学生的人文内涵”。这就给我们的小学思品课教学发出了一个信号,要充分体现小学思品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然而,小学思品学科作为人文科学最基础的一部分,体现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小学思品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 1 立足于小学思品学科优势,充分弘扬人文精神。
然而,现行教材进行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有所变化,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的活动中来,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一)寓教育于情感之中
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不应作过多的抽象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小学思品课教师,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最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心,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调整和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思品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品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思品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比如,我们根据思品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多组织学生去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访问革命功臣们的事迹,对照家乡的发展变化。这样,学生们感受很深,回校后,写心得体会,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所写的文章质量提高了,思品课的人文教育效果也达到了。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交流,是师生互动,是平等对话,课堂上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的“话语霸权”被子要彻底屏弃,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得到尊重和爱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现,共同探究,共同创造,教学相长等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本身潜在的精神和能力得以发挥,学生的个体力量得以充分释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这样,在学生学习讨论的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众所周知,新时代不需要那种书架型或工匠型的人才,而需要具有全面素质能适应未来的人才。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会改变学生的思品课学习现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做到“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使人文精神得以充分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思品课程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思品课程是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它涵容伦理、道德、情感、思想于一体。在思品课本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发展变化状况,也可以感受到书中伟人的心灵美和人格美,体会他们思想和情感„„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学生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每一个鲜活事例中人物的思想情操,从而学会正确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乐观豁达地对待人生。
当然,新课标对小学生为人处事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培养“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审视自我。例如,把“竞争上岗”这个热门话题引入课堂,要求学生从思想的角度去思考,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们情绪高涨,讨论激烈。有的说:“真的竞争不上了,又没技术,那该怎么办?”有的说:“为了能竞争上,我们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有的说:“竞争落了并不可怕,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抓住机遇,重新开始。”„„通过学生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社会“危机”的思考,学生也会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生命中去。总之,作为思品课教师,我们要多创设条件,多搜集资料,多阅读名作,多关心政治,引领学生在阅读、欣赏、思考中不断提高自我品位,丰富人文内涵,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感悟真理。为此,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充分运用主体教材的作用
思品课,在学校全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有着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任务,那就是针对学生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品课的教育性,这是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的关键。现有的教材经改革以后,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确定教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性,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好教材、教法,还要备好学生的思想情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确定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人文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个人的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爱集体情操。现有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是否充分注意落实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加强时事信息教育
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信息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风云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事信息教育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变化性,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行贿受贿方面的时事信息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信息充实教学内容,落实人文教育的要点。如,在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5 等时,列举了一些贪污行贿受贿被判刑的案例,使学生既懂得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接受了一次公民要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教育。
(三)充分利用辅助教材
目前编写成册的辅助教材,具有可读性和可行性。它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较强,避免了成人化的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深受学生喜爱。通过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查找差距,谈认识,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启发。从而,让学生弘扬正气,争做时代新人。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人文精神
新课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内容——“综合性学习”,是在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深远意义。综合性学习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屏弃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做法,使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聚中到学生的“学”上,让学生独立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促进能力和思维的发展,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从而张扬个性,健全人格,为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发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近“人文”,真正撑起思想品德人文教育的大旗,树立思想品德教育的开放教学观,只有这样,实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才能真正有望。【注释】
[1]“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2]“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参考文献】
7.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七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 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主体, 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给学生以人文关照, 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 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 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 使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 从而促进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并能和谐地统一呢?
一、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 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 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 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 达成和谐统一, 积淀在人的意识里, 才可塑造成“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 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流弊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 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 学习行为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 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天长日久, 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 新课标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 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参与交际者的主体介入, 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又是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 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 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因此, 即使从“工具”的意义上切入教学, 课堂教学也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一) 扎根字词句实现二者的统一
字词句是语文构成的基础, 字词句经典处, 集中体现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 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是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就在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的理解。
对一篇课文来说, 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内在的、是客观的。对阅读教学来说, 重要的是二者内在的统一, 寻找并准确地把握二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 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这是阅读教学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
品词品句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 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词品句, 品味出内含的滋味, 积淀学生的语感。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训练, 不是机械枯燥的程序化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 不但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反而会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扼杀学生的灵性。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生动有趣、充满激情、富有创造性的训练, 是工具性与人文的和谐的统一。
(二) 在朗读中追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朗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 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统一在一起的。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 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逐渐形成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朗读, 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 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小学语文课文, 形式多样, 文质兼美, 时代气息浓烈, 人文内涵丰富, 整篇课文充满美的魅力, 孕育着美的情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达到语言文字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的统一。
(三) 依托情境想象, 在品味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创设情境, 想象体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放飞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充分利用形象, 创设典型场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激起和借用学生的“情感储备”, 让学生的情感与内心去触摸、碰撞作者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从而生发出由衷的、真切的体验, 获得心灵的震颤与智慧的启迪。
三、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不断塑造美的自我
对学生而言, 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让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塑造的自我。语文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适度宽容,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 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 让学生展现其个性, 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作品。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 激发学生开动脑筋, 引导学生, 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用真诚的人文情怀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 用平等的心做他们真正的朋友,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 从而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8.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篇八
一、要进行多形式的课堂“朗读”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要有声有色,一定要让学生适时开金口,带着情感进行课文朗读,因为大声朗读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生朗读课文,实际上是对课文中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进行一种多种器官协同活动的自觉而又非常细致的再现和再认识活动,这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读错、写错、用错。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借助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形、义,以保证朗读流利、通畅。与此同时,我又借助课文中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语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句式的特点等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语气语调,并通过朗读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这种以“读”带动对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效果远远超过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专题讲解。其次,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些文体的教学,朗读更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既是一个语言艺术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仔细“倾听”作者心声,与作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进行的感情、思想交流就越深入,越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比如教学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我根据情节的发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借助朗读时不同的语气语调、轻重缓急来把握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教学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并指导他们掌握好人物对话中大量出现的省略号的阅读技巧,通过朗读,学生一下子就把握了主人翁的形象特点。所以我认为,只有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为基础,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感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并真正领会课文内容。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朗读课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他们对语句意思的领会能力,对语句中语病的辨析能力,对实词、虚词、熟语的使用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整体提高。真正使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到实处。
二、要紧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品读”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艺术进行审美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高度体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去具体领会课文的语言文字是怎样把文章的思想意义深刻而生动地表达出来的,真正体会到作者是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多种生动的描述的。譬如,在教学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时,我让学生找出并大声朗读文中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如“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一段,然后又引导他们抓住典型化的动词进行鉴赏。正因为基于文字本身来阅读分析,学生不仅对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品格印象深刻,同时也真正掌握了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等记叙性文体当中的作用。
三、要创设“活动型”的教学模式
广义上的阅读应该包括课外阅读和研究性学习。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实践。所以,“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课余,我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精选出自认为很好的文章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精练的点评,每天由一名学生在读报时间登台朗读、评论。所选的文章由科代表汇集成册,由大家自己命名,写序,设计封面。这样既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评论能力,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在教学宋词之前,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要求他们查找资料,分别对“豪放派”和“婉约派”进行专题研究。这次活动为后面宋词的阅读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多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有效训练和快速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口头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语文能力。如此,才能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责任编辑 潘孟良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10-21
新课程高中语文小说课堂教学的探索08-16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10-25
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06-2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06-09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09-08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07-09
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08-25
高中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探究论文10-1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体现“四性”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