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千字文》教学设计

2024-07-15

国学《千字文》教学设计(12篇)

1.国学《千字文》教学设计 篇一

《千字文》这本书是南北朝时的周兴嗣所编,四字一句,一共250句,刚好一千个字,简称千字文。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诸多方面,读起来押韵上口。下面是关于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一、教学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教学目标

1.教学“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课前准备

1.录制配乐故事:《盘古开天地》。

2.《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古琴乐曲。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第14页)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2.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玄”、“洪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8)同桌对读。

(9)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全班齐读。

3.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全班齐读。

(3)发现“黄、荒、张”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韵母都是ang,这四句都是押ang韵。大家把古文的声韵美读出来了!古人读书时常常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读读吧!

① 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

② 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节奏:xxxx/xxxx/xxxx/xxxx/)

③ 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

④ 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例: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4)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

4.三读解文意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出示“经典解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我们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后的情景。老师和你们一起背一背这四句话,好吗?师说一、三句,生对二、四句。师说前两个字,生说后两个字。

(5)指名背诵四句。

(6)全班齐背。

5.练习延伸

(1)“天”、“地”、“日”、“月”、“星”这五个字常常出现在成语里,比如“开天辟地”、“日积月累”、“披星戴月”。

(2)学生思考练习。

(3)全班交流,相机理解。

6.作业布置

(1)把今天学的四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千字文》第14-15页“经典链接”:《女娲》、《太阳系出现重大变化》。

(3)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宇宙知识,把脑海中宇宙的样子画下来。

2.国学《千字文》教学设计 篇二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 地是黄色的, 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 月亮圆了又缺, 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译文】寒暑循环变换, 来了又去, 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 冬天储藏粮食。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 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译文】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 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黄金产在金沙江, 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译文】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 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 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译文】海水是咸的, 河水是淡的, 鱼儿在水中潜游, 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译文】仓颉创制了文字, 嫘祖制作了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 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译文】安抚百姓, 讨伐暴君, 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 垂衣拱手, 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 功绩彰著。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译文】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 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 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帖帖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译文】凤凰在树上中欢乐的鸣叫, 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 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译文】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 (指地、水、风、火) , 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指仁、义、礼、智、信) , 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 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译文】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妇洁女, 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过错, 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 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

【译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 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 器度要大, 让人难以估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译文】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 《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要仰慕圣贤的德行, 要克制私欲, 努力仿效圣人。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译文】养成了好的道德, 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 仪表就正直了一样。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 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译文】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 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 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译文】奉养父亲, 侍奉君主, 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 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译文】要“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 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 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译文】还能延及子孙, 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 像碧潭清澄照人。仪容举止要沉静安详, 言语措辞要稳重, 显得从容沉静。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荣业所基, 藉甚无竟。

【译文】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 认真去做, 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这是一生荣誉的事业的基础, 有此根基, 发展就没有止境。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译文】书读好了就能做官, 可以行使职权参加国政。周人怀念召伯的德政, 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 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译文】音乐要根据人们身份的贵贱而有所不同, 礼节要根据人们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上下要和睦相处, 夫妇要一唱一随, 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译文】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 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 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孔怀兄弟, 同气连根。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译文】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 因为同受父母血气, 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 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 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译文】仁义、慈爱, 对人的恻隐之心, 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 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译文】保持内心清静平定, 情绪就会安逸舒适, 心为外物所动, 精神就会疲惫困倦。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 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 追求物欲享受, 善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3.千字文教学设计2 篇三

马焕英

指导思想:

开展千字文诵读,从诵读方法的指导,从通晓其意的探索到深入文本的感悟,循序渐进,师与生一起走进文本,让学生读的开心,悟得浅出。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背诵《千字文》13,14,15,16段;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明白“寸阴是竞”的道理。教学准备:

国学经典诵读本《千字文》,小印章 教学重点: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1.介绍今天的奖励图标,以激起学生的好胜热情; 2.复习《千字文》9,10,11,12段; 3.教师伴乐有感情的范读所学内容两遍; 4.教师伴乐领读,学生跟读初步熟悉所学内容;

5.让学生认真朗诵所学内容,并找出多音字,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

6.提出“寸阴是竞”,让学生自行感悟并议论,最后教师进行讲解,并列举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词句;

7.分组朗诵,学生自由背诵;

4.《千字文》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单位:城中区仲泰小学

设计人:谭汝敏

教材分析:《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

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下面我们把背诵的《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注意打好节拍。(生齐背)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二、整体感知

(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我们要开始读书了,大家要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并皆要。

1.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每一个字的发音。)2.师领读:(要求:学会每一个字的发音。)

3.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要求: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借助拼音读文,可指读,也可以滑读。)

4.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6.生齐读:(要求:注意语气,不喊读也不唱读。)7.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

(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发、常、养、伤„„”都有一个“ɑ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盖此身发(男:身发)女:四大五常(男:五常)

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 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踏脚)(踏脚)(踏脚)(踏脚)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盖①此身发,四大②五常③。恭维鞠养④,岂敢毁伤。【注释】

① 盖:发语词,无实义。② 四大:指地、水、风、火。③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④ 鞠(jū)养:抚养,养育。【译文】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译文】

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来

讲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发言)(自由练读)游戏背诵:(1)领背:(一生做动作领背: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那样做。)(2)转呼拉圈背诵。(3)转舞球背诵。

三、课堂小结:

古人的诗唱出来更好听呢!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唱出来的《千字文》真好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

5.千字文教学计划[推荐] 篇五

一、指导思想: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3、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4、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5、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6、认识常用汉字,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低幼读物。

7、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本学期五年级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此篇《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

《千字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

三、百、千”启蒙读物。不仅汉民族用作儿童启蒙教材,一些兄弟民族也使用,甚至传到了日本。《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正因为如此,我把《千字文》诵读与赏析定位五年级学生“国学经典进课堂”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二)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三)在读背古文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学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四)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语言、想象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 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 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 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 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 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教学形式多样化。

1.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诵读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次:诵读“天地玄黄——律吕调阳”

第二次:诵读“云腾致雨——菜重芥姜”

第三次:诵读“海咸河淡——有虞陶唐” 第四次:诵读“吊民伐罪——率宾归王” 第五次:诵读“鸣凤在竹——岂敢毁伤”

第六次:诵读“女慕贞洁——器欲难量”

第七次:诵读“墨悲丝染——虚堂习听”

第八次:诵读“祸因恶积—— 忠则尽命” 第九次:诵读“临深履薄——言辞安定” 第十次:诵读“笃初诚美——去而益咏” 十一次:诵读“乐殊贵贱——犹子比儿”

十二次:诵读“孔怀兄弟——颠沛匪亏”

十三次:诵读“性静情逸——东西二京”

十四次:诵读“背邙面洛——甲帐对楹”

十五次:诵读“肆筵设席——亦聚群英”十六次:诵读“杜稿钟隶——驱毂振缨”

2014—2015学第二学期五年级

“国学经典进课堂”

教 学 计 划

6.关于《千字文》中的几个问题 篇六

关键词:《千字文》,问题,解读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诵读《千字文》的今天,有几个问题, 尤其是在学术上有争议或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来,以抛砖引玉,也就教于方家。

一、《千字文》是否千言不重?

有的学者认为,《千字文》共1000字,其中只有一个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有的学者认为,《千字文》实录九百九十四个相异汉字,有6个重复汉字。现以伏俊连、李占鹏注释的《〈千字文〉 〈弟子规〉助读》[1]为例,把这6个汉字翻检出来: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昆——玉出昆岗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并——百郡秦并并皆佳妙洁——女慕贞洁纨扇圆洁

那么,《千字文》到底有没有重复字形呢?笔者认为原版的《千字文》没有重复字形,《千字文》是真真正正的千言不重。

首先,从文献记载来看,《千字文》不可能有重字。《太平广记》、《刘公嘉话录》中引用《尚书故实》中的说法:“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这段话大意是说梁武帝教诸位王子王孙书法,让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每字一张纸,没有顺序地杂乱放在一起,所以他召来周兴嗣说:“你很有才思,请为我将它们有顺序地编在一起,还要讲究押韵。”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一夜之间鬓发全白,武帝重重地奖赏了他。

其次,从字形来看,重字的误解,来源于汉字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是文字因简化和规范化所导致的繁体字(含异体字的归属)与简化字的合并、分野。简言之,如果从《千字文》 的简化字版本来看,会发现有重字,但如果还原其繁体字字形,就没有重字。下面对上述6个字分别加以分析。

发:“周发殷汤”的“发”,读阴平,其繁体字为“發”。“盖此身发”的“发”, 读去声,其繁体字为“髪”。所以,繁体字版本为“周發殷汤”、“盖此身髪”。

昆:“玉出昆岗”的“昆”,为昆仑之意,其繁体字为“崑”(异体字为“崐”) “昆池碣石”的“昆”为昆明之意,其繁体字仍为“昆”。所以,繁体字版本为“玉出崑岡”、“ 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中的“戚”,其意为忧愁、悲伤,其繁体字为“慼”,而“亲戚故旧”中的“戚”,其意为亲属,其繁体字仍为“戚”。

云:“云腾致雨”中的“云”,其意为乌云,其繁体字为 “雲”,“禅主云亭”中的“云”,其意为云山(山之名),其繁体字仍为“云”。

并:“百郡秦并”中的“并”,为合并之意,其繁体字仍为“并”,“并皆佳妙”中的“并”, 为副词,表示不同事物的同时存在,其繁体字为“並”(该字的异体字写作“竝”。)

洁:“女慕贞洁”的“洁”,其繁体字为“絜”,“纨扇圆洁” 中的“洁”, 其繁体字为“潔”。此二字意义相同,互为异体字, 但在古本中,写法不同。

除以上这6个重字外,有的《千字文》现代简化字版本, 还有2个字也有类似情况,那就是“巨”和“实”。

巨:“剑号巨阙”的“巨”,用于名称,其繁体字仍为“巨”, “巨野洞庭”的“巨”,为巨大之意,其繁体字为“钜”。

实:“策功茂实”的“实”字,其意义为事实,其繁体字字形为“實” 。“多士实宁”的“实”字,其繁体字字形为“寔”。 “寔”是通假字,既通“实”字,也通“是”字, 此地的“寔”为代词 “是”字,有兹、此的意思。“多士寔宁” 的意思就是:天下赖此多士得以安宁。

再次,从读音来看,今天我们看到的《千字文》现代简化字版本的所谓重字,今天读音相同,但在周兴嗣所生活的时代,即梁武帝时代,这些字的读音并不相同。如:两个“洁” 字,“女慕贞洁”的“洁”字,应读古平声;“纨扇圆洁” 的 “洁”字,应读古入声。“周发殷汤”的“发”,读古平声,“盖此身发”的“发”, 也读古入声,再考虑到他们的字形不同, 意义不同,故实为两字。

最后,从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来看,可以确认:《千字文》中并没有重字。误解的来源缘于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二、《千字文》的结尾是“自谦之词”“无意义的句子”吗?

在《刘宏毅博士< 千字文> 讲记》[2]中,刘先生对结尾这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的注释为:“‘谓’是说起来,说到的意思。这两句话与上两句都是自谦之词,意思是说:“说到我的学识嘛,也就是知道几个助词,焉、哉、乎、 也,仅此而已。”

笔者认为,这两句不是自谦之词,也不是有些学者所说的“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或“凑字数的无意义的句子”,应译为:说到古书中的语气助词嘛,那就是“焉”、 “哉”、“乎”、“也”了。因为:第一,这两句是从教育学童的角度而言的。语气助词“焉”、“哉”、“乎”、“也”作为古汉语中的常用虚词,是学童们应该掌握的常识之一。它们虽无实际词义,却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暗示作者某种情感、 态度、补全语义的作用。语气助词是虚的,但虚实相生、虚实相形,文章才有节奏,有韵味。第二,正是因为助词是虚的, 无所寓意,故无所不寓。《千字文》的开头太宏大了,宏大得令结尾成为一件难事。若用“愚蒙等诮”就结尾了,难免有虎头蛇尾之感,然而,虚而又虚的“焉哉乎也”正好与实而又实、玄而又玄的“天地玄黄”形成呼应,使得整篇文章虚实相映,形成一个整体。第三,“焉哉乎也”四个字仿佛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据说周兴嗣领过皇命,一晚上才思泉涌,讲一千个拓出来的汉字巧妙组合而成文,清晨对镜自照, 却发现鬓发尽白。这也许只是个虚构的故事,然而,却笼上了一层传奇色彩。那一夜仿佛已不再是普通的夜了,而是周兴嗣生命的挥洒与缩影;那一夜而成的《千字文》,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与排列了,而是周兴嗣用毕生的才情、人世的沧桑阅历与对儒家经典语句信手拈来而上演的绝妙舞蹈。周兴嗣就这样悄然完结了舞蹈,只余一声叹息。这一声叹息,语音绕梁,回味无穷,变成了最完美的谢幕。

三、怎样理解《千字文》中最具玩味的四句话?

人们一向认为,《千字文》中最具玩味的四句话是“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这四句话,该怎样正确理解?能否从哲学角度来解读呢?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多样性。在这四句中,“性静”与“情逸”、 “心动”与“神疲”、“守真”与“志满”、“逐物”与“意移” 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且处于条件性联系链条中:因为“性静” ( 内心的淡泊宁静),才有了“情逸” (情绪、情感上的闲适安逸);因为“心动”(心猿意马、心神不宁),才有了“神疲”( 精神上的疲倦不堪);因为“守真”(保持纯真的本性), 才会“志满”( 意愿得到实现);因为“逐物”( 追求外物), 才会“意移”( 志向被改变、转移)。在这四句中,“性静情逸”与“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与“逐物意移”之间还存在另一种联系,那就是相对相反的关系: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才有情绪、情感的闲适安逸;相反,心猿意马、心神不宁, 精神就会感到疲倦不堪。保持纯真的本性,你的意愿终将得到实现;相反,追求外物,意志、志向就会被改变、转移。

子思在《中庸》里面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凌下; 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 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命,下不抱怨别人。所以, 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靶子, 应该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子思在《中庸》中的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不攀比、不比富,不拍马溜须,不怨天尤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守着这样的真性情,你会志满, 你会情逸,你会得到属于你的一切!

有人说,我们所处的社会在急遽变化,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每个人的生存状况都在发生变化,这么多不确定性天天围绕着我们,我们很难做到“性静”、“守真”的;还有人说,现代人身上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前充斥着光怪陆离的诱惑,谁能做到“性静”而心不动、“守真”而不逐物呢?

面对心动还是不动、逐物还是不逐物这种矛盾现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看待。 比如,有一次,我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于是,感叹道:“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这是他性不静的表现,也是他不能守真的表现。其实,这位司机不该“心动”,不能“逐物”(改换工作),不该抱怨命运,也不该这山望着那山高,而应坚信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艰辛与汗水,应坚信路在自己的脚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太多的爱恨情仇,太多的无可奈何, 太多的事与愿违,太多的身不由己,面对这些,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浮躁好动的,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如果我们能做到品性淡泊,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世间纷杂的一切,那么, 我们的情绪、情感也许真的会安逸自在,从而达到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种超然物外的高度。

再以关颖珊赢得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时的精彩表现为例:她一心想赢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只排在第三位,怎么办?在最后的比赛项目上,她 “心动”了,“逐物”了,她选择了突破,而不是求稳。在4分钟的长曲中,她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这样做,她有可能连第三也保不住,甚至败得很惨,但她毕竟成功了。她说:“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关颖珊的成功告诉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逐物时就逐物,该动心时不犹豫,才是我们应有的素养。那种该出手时不出手,心该动时老犹豫,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大胆创新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不要把“心动”仅仅理解为内心浮躁妄动、 心神不宁、想入非非、心猿意马等贬义词,还可以把它理解为追求新理想、探求新方法、获得新生活等褒义概念。同样的,不要把“逐物” 仅仅理解为对声、色、犬、马等具体的物的追求,还可以把它理解为对理想、目标等抽象物的追求。 我们不要把“逃避”美化成了“性静情逸”,也不要把“不作为”奉为“守真志满”。其实,生活中若一味地静性而心不动,则情更难逸;若一味地“守真”而不逐物,则志更难满, 应该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新的层面获得新的境界的“性静情逸”、“守真志满”。

7.千字文 篇七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藉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千字文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藉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8.千字文故事 篇八

经典故事-方仲永

宋朝时,在金溪有一个小孩名叫方仲永(钦声希语),他虽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天资聪慧。在五岁的时候,这个从未见过书本的小孩,突然哭泣着向父亲要笔墨纸砚。他父亲十分惊异,便向别人借了这些东西,只见小仲永随即写了四句诗文,并且自己标上了诗名(钦声希语)。别人一看,写得还真不错,像他这样年龄的小孩是很难写出来的。大家都很惊奇,于是随便指了一件物品,叫小仲永以此再作一首诗。小仲永很快就做完了,文辞很优美。当地人对此都啧啧称奇,纷纷邀请仲永和他父亲去家里做客(钦声希语),有的.还用钱来买仲永的诗文。仲永的父亲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天天带着孩子四处走动,使仲永根本就没时间学习。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仲永到了十二三岁时,文才就大不如从前了,等到他二十岁时,就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了(钦声希语)。

经典故事-夜明珠

从前,分封在随地的一个诸侯国君从随地出使齐国,路过深水的沙滩边,他看见了一条小蛇,在沙滩上痛苦地扭曲身子,头部受伤流血。随侯怜悯它,下马用马鞭将它拨入水中。一夜,随侯梦见一个山中的孩子拿着宝珠,觐见随侯,他边拜边说:“当初我受你极大的恩惠,救了我使我能够生存下去,现在我用宝珠来报答你,请不要拒绝。”到了早晨,随侯看到床头有一颗宝珠,美丽璀璨,光彩夺目,世称为“随侯珠”,是稀世珍宝。

经典故事-剑号巨阙

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

《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人送外号“百兵之王”,在短兵相接时,剑的优劣能够决定一个士兵的生死,进而关系到一个国家军事的强弱。

由于剑具有长短可选、软硬兼施(有缠在腰间的软剑)、贵贱由人(好剑贵、一般的便宜)、携带方便等特点,成为古人居家旅游、打架斗殴的必备兵器。

这句的意思是:质量最上乘的剑,要数“巨阙”了。

“巨阙”是把什么样的剑呢?请继续往下看。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最早制造宝剑的记载,主要是在《吴越春秋》、《越绝书》中。

铸剑界的鼻祖欧冶子是春秋时期越国人。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青铜宝剑,分别是巨阙、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巨阙”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巨阙剑刃长三尺有三,柄长七寸,刃宽约五寸,重约十五斤(也有人说是三十二斤),挥动时剑气纵横,当然一般人是挥不动的,弄不好还会把胳膊挥脱臼了。

这把剑刚铸好的时候也不知道叫什么名,估计是太笨重,没有被领导重视。后来允常的儿子句践当上了越王,有一天在外面坐着打麻将(那时候还没有这玩意,反正就是在娱乐吧),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撞,句践惊慌之中,随手拔出一把剑,指向马车,想叫人赶紧去拦住惊马,但就这么一指,剑气已经把马车砍为两段。

9.读千字文有感 篇九

----“读经典、强自信、同发展”读书活动演讲稿

长汀腾飞希望小学

程金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品读〈千字文〉》

初读《千字文》让我感到实在拗口与无味,但对着释文再读时,发现《千字文》还是挺有意思的,甚有收获。

这部经典4字为一句,共有250句,整本书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深厚。书中的知识与内容丰富多彩: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今天来读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既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

今天,我想从《千字文》中的第二部分有关“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以及《千字文》中关于做学问的语句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指出人要懂得孝顺父母,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人的一生短暂,应该活的精彩,应该让自己的人生没有污点,作一个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的人,同时还要莫以自己的长处笑话别人的短处,正所谓“己所不欲,莫施于人”,想想如果别人时常笑话你的缺点,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所以做人还是应该厚道一点,这样才不失一个君子的作为.“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告诉我们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在工作中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千字文》里有许多关于做学问的语句,对我有深深的启发。“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我记得读师范时曾有过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眼取之不尽的泉水。这泉水从何而来,我想与时俱进的学习、接受新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定能给我们注入这一眼泉水。学习是前进的动力,知识是自信的源泉。自信与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成正比关系,因此,在平时加强知识的汲取是十分重要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读经典、强自信、同发展”读书活动中多读、多背,享受这些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让“读经典、强自信、同发展”这个读书活动能在我们的今后的工作中延续。

10.千字文经典故事 篇十

今天我们给孩子们讲的是《千字文》里的一则小故事——隋侯获珠。隋侯是一个人的名字,珠是指宝珠宝物。那让就我们来读一读这则经典小故事吧!

【小故事】

古时候的隋侯出使齐国,经过一片竹林时,在路上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大蛇的腹部开了一道伤口,看得出像是被什么利器所割导致的。由于伤口太大,大蛇呆在路边一动不动。出于怜悯,隋侯就给它包扎了伤口,并把它带到时有水草的地方放生。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隋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山民打扮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 床前,并且送给了它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说道:“感谢你的救命之恩!”说着便化成了一道白烟飞走了。

隋侯当即就醒来了,长呼了一口气,心想原来是在做梦,忽然感觉身旁有亮光,只看见床头上,果真有一颗闪闪发亮的大珠子,发出的光芒照得整个屋子如同白昼。

隋侯刚用手碰到这个大宝珠,珠子里就显像出影像。一条大蛇在高高的山崖上,缠绕着崖边的树枝要去吃枝头上那野果,此时缠绕着的树枝突然折断了,大蛇便掉入崖底,重重的摔在地上,腹部也被山石割伤了,当时正值中午,阳光炙热,它勉强爬到旁边的竹林,便奄奄一息了。这时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一个人给蛇包扎......

隋侯一看,这就是半年前他救大蛇时的影像。原来,这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是那条大蛇送给隋侯的,是来感谢隋侯当时的救命之恩啊!

【原文】

这个小故事,对应的《千字文》原文是“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最为锋利的宝剑是吴王阖闾所使用的巨阙剑,最为难得的宝物就是夜明珠,最为珍贵的果品是李子和柰子,最为重要的蔬菜是芥菜和生姜。

11.读千字文有感 篇十一

最近学年晨读打卡内容是《千字文》,《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周兴嗣奉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写成文,叫《千字文》。全文共有250句,行文流畅,内容丰富。《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读完《千字文》,我也懂得了很多,其中的一句“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是我最喜欢的,这句的意思是,奉养父母,侍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对父母孝,当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我们要努力做到文字中写的那样,做个真正爱国,爱父母的有为少年,它也让我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字的美。

12.千字文 篇十二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①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②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③密勿 多士④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巨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治本于农 务资稼穑 ⑤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⑥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易⑦攸畏 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⑧ 银烛炜煌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嫡后嗣续 祭祀⑨尝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 ⑩皆佳妙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资料

《千字文》,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

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

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一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千字文》的第三部份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是第三部份的第二层意思,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这部份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千字文》第四部份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汪啸尹、孙谦益的《千字文释义》认为这部份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其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所以不加采用。《千字文》第三部份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份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千字文》与“

上一篇:行政人事部近期工作计划安排下一篇:朱买臣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