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读后感(精选11篇)
1.胡适传读后感 篇一
《胡适散文》读后感
《胡适散文》。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绕过一个人。这个人掀起了一场白话文革命,有趣的是,这场革命的起因竟然是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产生的。胡适将中国的文字分为死的文字(书面的文言)与活的文字(口头的白话),而书面的活文字必须替代死文字,这样才可以使得文化普及,古代的白话小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我们所阅读与学习的大量书籍就变成了浅显易懂的白话,也有了标点的断句,至于那些彰显文化的古文,自然可以留给爱好者们沾沾自喜去了。有意识的是,这么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竟然在我们的所有文化学习中消失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主义”,而胡适的著名文章之一就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靠主义发家之人必视之为大敌,封锁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么这篇《胡适散文》又是如何出土的呢?编者狡猾的在前言中提到:他的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政治上的主张改良和反对革命,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会在所选文章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了保留历史原貌,我们收入了作者的主要散文创作,并将收入的作品全文出版,相信读者对文中的错误观点能够加以鉴别和批判。(2001年出版)于是我们就有机会,以批判的精神,拜读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危险和弱点,就在这里。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含在里面),“名教”(口号标语正是名教的正传嫡派。名教扫地,中国有望!),“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孔圣人是无法帮忙的。开倒车也绝不能引你们回到那个本来就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的),“差不多先生传”(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就从此成为一个懒人国了),“漫游的感想”(世间的大问题绝不是一两个抽象名词(如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等)所能完全包括的),“我的信仰”。捂住双眼,不仅看不见世界,甚至看不见自己了。
2.胡适与《胡适全集》 篇二
此后,大陆学者在中华书局“胡适学术文集”的基础上,全面利用《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编纂出版《胡适全集》,大概首先推出的就是曹伯言先生整理的《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出版十年后,我陆续购得这部分册定价的日记,近来因查材料而翻阅他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日记,不料一读即不想放手,于是决定从二十年代开始,通读一过。读的过程中,又不时取胡颂平先生所编《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联经出版1984)及《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重印本)相关部分加以核查,望着堆在地上的小山似的四十多本《全集》,心中总有种莫名的情绪。
胡适写文章,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时评,都是正正经经立说、辩论,从不嬉笑怒骂,语出刻薄。他常说写文章态度要严正,不可流于轻薄。所以他对刘半农当年在《新青年》化名“调侃”林琴南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他有很多名言,比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拿证据来”,比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等等,征引率极高。但随着《胡适全集》的出版,随着学术界对胡适研究的日渐深入,我们今天会不会有些新的理解和认识呢?比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长期被视作他的治学名言。事实上,胡适的确也是这么强调的,他认为这是他所提倡的科学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但我们觉得将此仅限定于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实在是有些“矮化”了这句话在当时的作用和意义。
胡适回国不久,一九一九年于《新青年》发表《新思潮的意义》(《全集》第1卷),其中说,“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随后他又引用尼采的话,说“‘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他还举了文学、贞操、旧戏、礼教、政府与无政府、财产私有与公有等例,认为都需要重新估定、重新评判,“能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材料”。要质疑成说,要推翻成说,一切未经论证、未经验证的东西,都不可以盲从—这哪里仅仅是一种治学的方法呢?这分明是要鼓励人们建立起一个理性、思考、质疑的态度。怀疑一切、研究一切(拿证据来),建立理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即以治学方法而言,有学者称,胡适提倡以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但成绩主要是在中国文史研究方面,对自然科学似乎作用不大,起效也不明显。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完全需向西方学习,不存在体用的问题(或者说,在鼓吹中国文化本位的人眼中,自然科学本来就属于器、属于用,而不属于体)。晚清,政府已开始派学生出洋学习,但真正大规模的留学,大概要到民国初年,除利用庚款外,各地方也有公费派遣等,而要等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并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更要往后推延了。所以,在胡适大力提倡科学方法的时候,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还不见很有起色,那是当然的了,况且胡适所提倡的科学方法,主要是针对整理国故,而不是针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胡氏日记,久播人口的一句,就是胡氏是为了给人看才写的。读完了日记,我才认识到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胡适很重视史料的收集、保存和流传,经常劝人写回忆录、编年谱,因此他写日记,也有着保存史料的目的。但与他同辈人竺可桢、学生辈顾颉刚的日记一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他并没有认真地坚持写日记,所以他常常劝自己坚持写日记,还劝自己写得要详细一些,否则用处不大云。我们现在看他的日记,经常是几天、一二十天乃至几个月不写,已写下的,又有相当数量的读书札记和对时事的一些想法,而这些读书札记和对时事的想法,绝大多数日后都敷衍成文,公开发表了。如果他返国之前,还有写日记以待后人来读、为自己树碑立传之念的话,他回国暴得大名,成为社会贤达,长期担任中基会董事,前后办过几种有相当影响力的刊物,对当时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他哪里还需要借日记为自己身后扬名呢?即使他在日记中说了他自己的种种善行,那也是他已经做出来的。我们在他的日记里还很少发现只有在他日记里我们才能了解到的他的嘉言善行。
我认为,这部《胡适全集》是大陆出版的整理得最好的文集,但也不无瑕疵。比如,《问题与主义》收入《胡适文存》一集卷二,中华书局《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收此文,注明此文见《胡适文存》一集和《胡适文选》,却没有指明《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最初发表于何时何刊。《全集》注明了胡适该文最初发表的时间(误标为1917年)和刊物,但对“问题与主义”的标题没有作出说明(中华本作了说明,这是胡适在编《胡适文存》时,将自己这篇文章以及与此相关的蓝志先、李大钊以及自己的三论、四论一并收入时,起的一个总名)。又如第三卷收《胡适文存》三集,但没有标出每篇的出处,这很奇怪,有悖于《全集》的通例。第四卷收入的是《胡适论学近著》,但改称为《胡适文存四集》,问题是这个“四集”的名称,是一九五三年远东出版社重印胡适论著集时的名字,在篇目上,胡适也作了不少删削。选《胡适论学近著》为底本,是正确的,但有两点需要斟酌,一是既以论学近著为底本,则书名就不必也不能改为“四集”,二是应标出哪些篇目已被胡适删去。当然,如胡适有文字上的改动,能够标出则更好。
此外,“日记”应有人名索引,但遗憾的是没有(台湾联经版的日记全集有索引)。最后两卷是胡适的著译年表,每篇文章都标出了现已出版的胡适著作被收入的情况,遗憾的是,却没有标出它们在《全集》里的册、页数。而如果能编制一份胡适论著篇目主题索引,会更好。还有,《全集》有没有因敏感避讳而被删削呢?我没有细细核对,不清楚。如果有,最好能作一标示,如此处有删减之类。
胡适的手稿已经出版。将来可以将他已发表的论著,找到原刊的报纸杂志,照原样将其论文影印出来,以反映最初发生影响的他的论著的原貌。—从学术观点和认识上说,我们尽可以他最后的定稿为准,但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是需要了解他发生作用时的论著原貌的。
我一向认为,学者不必出全集,因为并不是每一篇文字都是精心之作,也不是每一篇文字都能站得住、都值得存下来,在篇末附一较为详尽的简谱和论著目录即可。但胡适的东西,不仅值得出全集,而且值得认真整理,即像日本学者校勘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那样,选定一个本子(或是作者最初发表本,或是作者最后审定本)作底本,将前后的文字改动一一标识出来,为我们研究胡适的学术、思想提供最详尽最可靠的材料。
3.关于胡适怎样读书读后感 篇三
二、阅读速度.根据不同的书选择浏览、细读、选读、反复读等不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与收获,选择什么样的速度,参考第一条;
三、勤读书.以书为师,自学一门知识、一种语言等等,主动的学习效果远胜学校的教育.当一个人有了读书的兴趣与方法,这个人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强大得让你刮目相看,就像这本书中的作者们通过自学而成为各种大师一样;
四、勤笔.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人都是有惰性的,接受知识总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摘录一些书上的东西乃至于写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就可能会出现一万种不去做的理由.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你记忆,总结,还可以帮助你思考,没有一种严肃的学问是通过泛泛的阅读得来的;
4.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 篇四
大抵人都有这么一个心理上的规律,就是虽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事后回想的时候,已经跟当时的感觉不一样了。这是身在局中和身在局外的区别,也是感同身受和切肤之痛的不一样。所以,以胡老先生当时的地位年龄,虽然想尽力去体会年轻人的处境,结合自己曾经的经历,做到感同身受,来给他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但是建议的是否有用却最终还是要看听他讲座的人的自身领会了。所以尽管胡老先生说了一些对的,有益的,应该的话,却未必是有用的话。时过境迁,现在的环境与当时显然已经有很大区别了,这些话读起来,却还是有些有益的可以供人领会理解的,尽管他说的方法未必有用。
人应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创造了,也许我们可以不信上帝创造了人,但显然的是人的产生是被动的,而不是人类自己设计和规划的。上百万年前的猿人们并不曾设计如何才能变成今天的人,但他们因为总总原因终究走到了今天,达尔文说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的研究成果也许会有其它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冥冥之中有着某些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的。一个人的自身的发展也是如此,自身已经成形的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等内因,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互动,这种互动伴随着内化和顺应,相互加强,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这个进程往往不会因为一段讲话而就发生重大改变的。而人的有趣则在于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的,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即有自由意志,但很多时候又是由不得你选择的。
胡先生希望告诉毕业生们在踏入社会后如何学习的问题,如何坚持曾经的梦想。胡先生没有像过去和现在的许多教育者一样,简单的去说许多应该,正确的格言,因为他明白,有个东西,它的名字叫现实。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尊重,所以胡先生设身处地的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处境假设了几种情况,然后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他希望他能够告诉这些毕业生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但是我们也可以设身处地的想,当时的毕业生毕业后,因为生存的压力,或者因为其它的各种事情,人事匆忙,也许许多人都很少还记得他给的这些叮嘱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即便有些人记得,而实际进入社会后,却发现有许多情况是他给的药方所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渐渐的,他们还是迷茫了、困惑了,最终该如何还是如何了。就像人们并不会因为读了四书五经就全变成了书中要求的君子了。这一点以胡先生当时的学识想来也是明白的,所以他设想了一些现实场景,但是参禅毕竟未到究竟处。所以今日读起来,却总觉得有些不够。而究竟该是什么样子,胡先生说的是彼时的事情,彼时的事情已成往事,不必复议,就谈谈此时的事情吧,谈谈当下。
如果说那时候还是一个知识相对匮乏的时代,现在恰恰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要有一个计算机,一根网线,就可以阅读到海量的信息,可以调查到大量的资料和文件,而对于社科类的研究来说,网络和各种的图书馆,书店的存在,使所需要的资料包括调查也往往可以在这个市场经济里以相对容易的方式拿到,读后感《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所以,对于很多人的学习来说,其实学习条件只是一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时间的分配和自己的意愿。而意愿的问题却是胡老先生所忽视了的。如果一个人就是不愿学习,再好的方法又当如何,胡老先生没有说,而这也是此时与彼时不一样的地方了(其实当时的大学生就真的这么的热爱学问、真理么,存疑吧)。当毕业N年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去获得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问题,而是N年后的此时,还是否能有彼时的心。
要学习,首先是要有学习的意愿。一个将要毕业的人,虽然还是青年,但也是一个成年人了。在未来的不久的时间里,他将成为社会中的某个角色,还会是一个家庭里的丈夫、父亲或者妻子、母亲,他将面临许多的责任,他还不得不去努力的生存。除此之外他还将发现许多或许曾经未曾遇到的欲望和困惑。他发现了名和利是多么的有吸引力,那么多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或者没有能力去玩过的,他还得整天为许多工作中生活中的琐事去烦恼,而这一切都是由不得人的。这些事情日复一日的迎面而来,最终在某个时刻才发现,时光已经打磨掉了这个人曾经的模样,或许会有梦想失去的惋惜,但谁又能说不会有今是而作非的感觉呢。而这就要看是否还能坚持当年的追求了。
坚持曾经的追求的前提是我们假设曾经的追求是对的,而现实最喜欢开的玩笑是,让你某天发现曾经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是错的,从而顿有一种今是昨非,要改邪归正的冲动。于是在这场梦想与现实的争斗中最终现实战胜了梦想,就像曾经的许多基因变异的出来的怪物被自然法则消灭掉一样。而之所以有些梦想和追求最终实现了,只是因为他们顺应了现实,没那么离谱。
所以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要做的和能做的是什么呢,既不是刻意的去寻找问题,也不是刻意的去塑造自己的兴趣。更没有必要去刻意的坚持某种理想吧,因为就是最顶尖的数学家也无法去模拟出未来的世界,去辨别理想和狂想的区别。我们能做的是生活在当下,让自己更随性一些,让心更开放一些。一个人生下来就是有好奇心的,人们总喜欢去问一个为什么,总有一种追求因果关系的冲动。这是本能,是自然的赐予,所以即使不用去刻意问问题,问题本来就在那。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寻找答案,用理性和逻辑去找出别人曾经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如此就可以了。业余的兴趣也是不需要塑造的,一个人,有钱,没有生存的顾虑,有闲,总会滋生出许多的业余爱好来,这种“无事生非”也是天性。而至于是什么爱好,总是要跟一个人的性格、观念、和生性的偏好有关系的。至于梦想和追求,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是如何通过积累对现实的知识和经验,去修订曾经的梦想和追求。因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知道的人似乎本来就知道,而不知道的人也很难通过思议而得,这需要反省和领悟。
5.《名人传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篇五
在爱情的萌庇下,他又陆续写出了威临着十九世纪全部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是罗曼·罗兰那个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战争与和平》一开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两部发表于1865年——1866年间。它是描写军队和民众,是描写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时的悲壮情景。《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和和平》是这个成熟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妇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过了男子。
正当列夫·托尔斯泰在趁兴奋笔疾书之时,噩耗却随之传来了。三个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尔斯泰的义母、彼拉格娅姑母相继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他的生活受着家庭中许多丧事的影响变得阴沉暗淡。“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他写道。这时,列夫·托尔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种悲苦十分骇人,等他起来时又完全恢复了。就在这如此艰苦的环境里1899年,列夫·托尔斯泰又写出了巨著《复活》。在这本书中,令人赞叹的是他真切的观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丰富。
6.胡适:三个愿望 篇六
1937年元旦那天,胡适一定想了很多,否则,一篇三千多字的新年祝辞,怎会耗去一代文豪七个半小时?
他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宣言:“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
那是在1917年, 27岁的胡适,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出于书生的“洁癖”不屑于谈“那种”政治。不出意外,胡适只坚持了不过两年。更为有趣的是,这个宏愿当时就遭到了左右两面的夹击。
左的一面,陈独秀专门著文《谈政治》,说:“在现实社会中,谈政治也罢,不谈也罢,谁都逃离不了政治,除非躲在深山人迹绝对不到的地方,政治总会寻着你的。”
右的一面,丁文江尖锐地批判,“你的主张是一种妄想:你们的文学革命,思想改革,文化建设,都经不起腐败政治的摧残。良好的政治是一切和平的社会改善的必要条件。”
他们都是对的——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永远会来关心你;除了改造政治,你哪里还有路可寻?
胡适一生,以学术和政治为两个主题。大致看来,学术的一条曲折下行,政治的一条却昂然向上。两者的交汇点,恰好是1937年。
元旦这天晚上,他也许会想到1922年,当他决心开办《努力周报》时,一班好友建议——“专心著书,那是上策;教授是中策;办报是下策”。这一条可以和十年后傅斯年另一句名言对照——“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
虽然都是建议,但是很明显,当年的“下策”办报,已变为最优选项,而胡适的底线也完全不同。当年他还有“干不干”的选择,而到了1947年,他好像只能计较“怎么干”了。
说到“干政治”,胡适大概还会想起当年研究系老人林长民的话:“适之……是个处女,不愿意同我们做过妓女的人往来。”林当过段祺瑞内阁的司法总长,如果坐过这个位子算作“妓女”,那十年后胡适差点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该算什么?
当然,站在1937年的门槛上,残酷图像还是未知。
胡适是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新年祝辞最终还是写完了,题为《新年的几个期望》。期望只有三个——结果只实现了一个,还是在八年之后;另两个,倾胡适毕生之力,都没有看到。
艰难的自由,夭折的独立
1937年胡适的第一个期望是:“今年必须做到宪政的实行”。
“必须”二字,似乎透着些许不耐烦。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对胡适来说,所谓“宪政”,就是《新青年》时代的“德先生”。这面大旗他扛了差不多二十年,翻来覆去就是那一点常识。
在《新年的几个期望》里,胡适认为,宪政就是法治。这个定义他已经用了至少五年——1932年《独立评论》创刊号上,胡适著《宪政问题》一文,写道:“宪政论无甚玄秘,只是政治必须依据法律,和政府对于人民应负责任,两个原则而已。”
再倒推十年,1922年胡适在《我们的政治主张》中提出著名的“好政府主义”时说:“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因为这是使政治上轨道的第一步。”
“好政府”是胡适的思想脉络中值得一叙的概念,其涵义是:“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治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⑴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 ⑵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这哪里是什么“好政府”,明明只是一个“正常”的政府。
而所谓“个人的自由”,排在首位自然是言论自由。问题是,如何实现?
胡适的答案很简单——自己去争。早在1920年,《争自由的宣言》就断言:“没有肯为自由而战的人民,绝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出现。这几年军阀政党胆敢这样横行,便是国民缺乏自由思想自由评判的真精神的表现。”
胡适自己也是这样“争”的,从《每周评论》,到《努力周刊》,再到《新月》和《独立评论》,都是胡适自己在身体力行“争自由”。其中尤以《独立评论》的发刊辞最能表达胡适的自由理念。后有研究者列出四个要点,分别是:“公平的态度”、“根据事实的批评和讨论”、“负责任的言论”和“独立的精神”。后来胡适还在《丁文江的传记》中加了一条:“说一般人不肯说,或不敢说的老实话”。
媒体要说老实话,恐怕和“好政府”其实是正常政府一样,只是常识,可在当时居然独树一帜。创刊两年后,蒋廷黻对胡适说:“觉得我们做的文章至少总可以算是认真想过才做的。只此一点,《独立》当然是今日国内第一个好杂志!”
除了“争自由”,对主编胡适而言,这还是他的“报国方式”。他曾不止一次在日记中记下,每到发刊前,总得搭上所有时间编稿,每每弄到凌晨。而他总是自励道:“这是做国家的事!”
无怪乎迟至1947年,有北大学生来信倾诉对时局的绝望,胡适还回答:“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努力不够的当然结果。”然后又翻出自己在30年前《易卜生主义》中的话作为赠言:“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这就是胡适的自由主义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最好的概括,莫过于《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这段话——
现在有人对你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争个人的自由”,只是问题的第一步。穷胡适一生,都止于第一步。他做的媒体基本没有善终,大都在政治风浪中颠覆。胡适反对“空谈主义”而要“研究具体的问题”。但在“第二步”这个具体的问题上,胡适无法回答。他的艰难尝试,隐含在他和蒋介石长达30年的交往中。
先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所谓第一步,也就是胡适的“独立”、“自由”,统统是脆弱的。胡适一介书生,治学也罢,论政也罢,其独立的程度,只取决于政治对他关心到什么程度。就在1937年的这个元旦,胡适冥思苦想如何落笔时,《独立评论》已经因为张奚若一篇雄文,被河北省主席宋哲元停刊近一个月。
不过,毕竟到了1937年,积二十年“谈政治”之功,脆弱的“独立”,总算攒出几块筹码。现在是胡适个人声望的顶峰。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居然是当年的流行语之一,不亚于今天的“PK”之类。而《独立评论》同仁,此时已有四位入阁,居部长衔。政治要来“关心”胡适,自己先得掂量一下。几经斡旋,《独立评论》居然在当年4月复刊了。此时胡适很可能正“不可救药地乐观”起来。这恐怕也是民国肇造以来,胡适最有理由乐观的时候。
岂料,这竟是回光返照。复刊仅三个月,卢沟桥枪响,更大也更野蛮的政治恶涛袭来,《独立评论》即寿终正寝。这是胡适主持的最后一个媒体。为政治而始,最后也终于政治。所谓“独立”,终究无法和政治较力。
“独裁无胆,民主无量”
1937年,胡适的第二个期望是:“我们期望蒋介石先生努力做一个‘宪政的中国’的领袖”。他进一步阐释说:“宪政的精神是情愿造起法律来束缚自己。不但束缚自己不许作恶事,并且束缚自己不许在法定职权之外做好事。”
此时的蒋,侥幸从“西安事变”中全身而退,大概正在琢磨如何处置张学良。以后来张一生囹圄而观之,“用法律来束缚自己”不啻为对牛弹琴。
终胡适一生,人际关系中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大概就是蒋介石。两人的交情不是善始,最后也谈不上善终,而且都是因为胡适要“争自由”。
1926年,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势如破竹。胡适在日记中有如下评价:“介石之能在军事上建功,是无疑的。但他有眼光识力做政治上的大事业吗?此事我很关心。我深盼他能有政治上的手腕与见解。”
仅一年后,他就在日记中哀叹:“上海的报纸都死了,被革命政府压死了。”于是胡适披挂上阵,以《总理遗训》和《建国大纲》为依据,对国民政府痛加批判。
言辞最为尖刻的,是《国民党和新文化运动》,针对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的复古文章,胡适推导出一个惊人结论:“我们从新文化运动者的立场,不能不宣告叶部长在思想上是一个反动分子,他所代表的思想是反动的思想。”
下一个推理也就顺理成章:“国民政府所代表的国民党是反动的。”
这段时间的成果,是小册子《人权论集》。其中火药味之浓郁,为胡适一生为文所少有。虽然胡适大量引用孙中山语录,但以国民党式的政教合一的性质,信仰什么,甚至是如何信仰,都是禁脔。到了1930年,迫于压力,胡适黯然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一职。那边蒋介石却不罢休,一年后还公开说:“胡适系反党。”
1932年,两人第一次见面。胡适送给蒋一本《淮南王书》,因为他认为:“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王书》又集道家的大成。道家兼收并蓄,但其中心思想终是那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道’。”
蒋也回赠其亲著的《力行丛书》。胡适发现,书中对孙中山“知难行易”的解释,容纳了不少自己的见解。到1934年,胡适做出新判断:“他(指蒋介石)不是不能改过的人,只可惜他没有诤友肯时时指摘他的过举。”
又一年后,两人已往来数次。胡适的结论更进一步,在给罗隆基的信里写道:“依我的观察,蒋先生是一个天才,气度也很广阔,但微嫌近于细碎,终不能‘小事糊涂’。”
“小事糊涂”的解决方法,自然就是“无为而治”。既然,蒋先生缺乏“诤友”,那么由自己来扮演这个角色又有何不可?短短几年,胡适的观感发生了两次180度转变。固然是两人建立私谊后,胡适的观察更细致,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九一八”,它扭转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救亡正在压倒启蒙,成为当务之急。
待到“西安事变”,胡适写《张学良的叛国》,大概是第一次正式尊蒋为“领袖”。当然在这个领袖头顶,胡适还不忘戴上一顶“宪政”的帽子。
后人读来恐怕会觉得荒诞——“宪政”和“领袖”其实是天生的死对头。宪政的国家长不出领袖,而领袖治下哪里会容许宪政?把这个荒诞还原到1937年初胡适的眼光中去,却是尴尬而辛酸:一方面,胡适在修内政和御外侮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内政优先,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宪政;而另一方面外侮日甚一日,却又必须有一个领袖。
再仔细分析“宪政的领袖”,和“开明专制”已相去不远。而胡适作为“诤友”,“诤”了一辈子就“诤”那四个字——“无为而治”。品咂这四个字,目的虽然是“治”,但还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作为主宰力量的政治权威能够不惧于“无为”而屹立。在彼时的乱局下,这四个字和“开明专制”也就颇有契合了。
胡适的心里其实是明镜一般,所谓“开明专制”,弄到最后大都只剩一个“专制”而没有“开明”,否则他就不会在1934年时就写道:“中国今日若真走上独裁的政治,所得决不会是新式的独裁,而一定是那残民以逞的旧式专制。”
因此,期望蒋介石做“宪政的领袖”,不是胡适揣着明白装糊涂,恐怕是在内外双重煎熬中,逼出来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后人读史,不能不感慨胡适的煞费苦心和一厢情愿。
后辈唐德刚对胡适的评价是:“他是不能搞政治的。他缺乏搞中国政治主观和客观的一切条件。”
主观条件,依唐德刚的说法,“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或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
胡适的客观条件缺陷,莫过于蒋介石。后人评价蒋介石的政治人格,为“独裁无胆,民主无量”。
以“双无人格”为筹码,以“宪政的领袖”为骰子,未必不能掷出一个“无为而治”的满堂红吧?——事实上这场豪赌早已开锣,由不得胡适说不。况且有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敲敲边鼓,也许真能险中求胜,侥幸一把?
不过在1937年元旦,胡适还看不到赌局的结果。
待到7月,全面抗战打响,外侮主动杀将过来,压倒内政。“宪政的领袖”之赌中场休息——“领袖”优于“宪政”。
最终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只有“领袖”,没有“宪政”。不过下半场的进程就慢得多,因为胡适一直坚守到生命末期才认输。那是1960年,胡适眼睁睁看着《自由中国》重蹈自己早年政论杂志的覆辙,而雷震因组织反对党下狱。但他无能为力,只能愤然向蒋当面历陈:“十年前总统曾对我说,如果我组织一个政党,他不反对,并且可以支持我……我今天盼望的是:总统和国民党的其他领袖能不能把那十年前对我的雅量分一点来对待今日要组织一个新党的人?”
身为一代自由主义宗师,胡适留下最后一句传世名言:“宁可不自由,也就自由了。”此间凄凉,后人已不忍置评。
过河卒子过了海
1937年元旦,胡适的第三个期望是:“我们期盼政府今年能做到整个华北的疆土的收复和主权的重建。”这个期望被排在最后,也是“内政优先”的表现。他给《独立评论》写下的最后一篇政论是《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写于7月2日,刊发于11日。这时南苑的炮声隆隆已四天。
“七七事变”引爆全面抗战,在当年其实是个“意外”。自“九一八事变”起,每每中日冲突,乃至几次正式交战,都是“局部战争”。国民政府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方针实际已行有六年。外界认为,此次冲突,很可能还会局限于平津一地,而终将以外交途径解决。
不过,早在1935给王世杰的三封著名长信中,胡适就提出了中日之间的和平底线是保有平津。信中,胡适设想了如下战略:⑴我们如可以得着十年的喘息时间,就应该不顾一切谋得这喘息时间;⑵我们如认定,无论如何屈辱,总得不到这十年的喘气时间,则必须不顾一切苦痛与毁灭,准备作三四年的乱战,从那长期痛苦里谋得一个民族翻身的机会。
这个翻身的机会,是 “在一个不很远的将来,太平洋上必有一度最可惨的大战。”
后来时事发展,果然印证了全部猜想。
“七七事变”第二天,胡适未及转移家眷,即南下参加第一期“庐山谈话会”。上山当天,蒋就请胡茶叙。胡历陈北方的民情激愤和中央不能放弃河北。据说谈得少有的慷慨激动,令蒋为之动容。
当晚,蒋长考后决定对日作战。这场战争的真相,是“一个尚未完成统一的中世纪国家和一个第一等的现代化国家之间的殊死较量”(黄仁宇语)。
如此局面已经容不得胡适洁身自好。去美国寻求援助,并把汤姆大叔拖下水来打“太平洋上的大战”,举国之内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很快以特使身份赴美,并于翌年就任中国大使。受命当天,胡适的日记中颇有些悲壮——“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
胡适揶揄自己是“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往前”。但情况之复杂远超过想象。他过的不是河,而是“海”,不仅是太平洋,而且是风云诡谲的“宦海”。
为劝他就任驻美大使,蒋介石连发两封电报。胡适回复受命之后,旁人却提醒道,你还没回电呢。胡适不解。答曰,还要回前一封电报,因为 “委员长给你的第一封电报,你总得谦辞一番。你怎么没有经过谦辞的手续就答应下来?”官场里潜规则的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胡适就任大使之后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争取美援,最大的成果是在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当晚,获得了美国的桐油贷款2500万美元,给国内的低迷人心打上一针强心剂。
另一项,自然就是拖美国人下水。胡适运用其知名度,和在美国的广泛人脉,四处巡回演讲,以图刺破盛行于当时的孤立主义。仅1938年就任驻美大使之前,胡适就创下了51天行10600英里,演讲56场的纪录。累得48岁的胡适在当年底就心脏病发作而住院休养。
胡适在美数百场演讲的主题是:“第一,日本是世界文明的公敌;第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牺牲,是在为美国而战;第三,美国的和平必不长久,太平洋这一战无法避免。”
一个外交使节,在所驻国四处巡游距离之长,演说次数之多,而目的就是鼓动所在国参战,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观。日本那边,对美国国务院支持“战争贩子”到处巡讲,极表愤怒;另有一日文报纸在获知胡适任大使后,忧虑道:“日本需要派三个人一同使美,才可抵挡得住胡适。”而美国这边,直到战后,还有史学大家愤愤然著书说,美日之战本可避免,罗斯福不幸上了那位颇为干练的中国大使的圈套,所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就是胡适!
假设这个论点真能成立,胡适岂不是挽救中国国运的第一功臣?可怜这位“第一功臣”在国人的眼中却是另一番模样。宋子文就当面对胡适说过:“你莫怪我直言。国内很有人说你讲演太多,太不管事了。你还是多管管正事罢!”
至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胡适的预测一一实现。美国宣战当天,胡适就认为自己使命完成,决定辞职。不过,为什么之后他又在美国滞留了四年呢?
根据余英时先生的研究,除了私人原因,更重要的是,“过河卒子”被“过河拆桥”了。其中内幕无法展开,不过就1942年10月外交部长郭泰祺给胡适的密函中,已可见中国政坛的浓浓黑烟。信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目前情况下,兄果返国,公私两面或均感觉困难,于公于私,恐无何裨益。”
大儒胡适,对于那潭浑水的厌恶,也可想而知。至今让国人津津乐道的宋美龄访美旋风,透过胡适那副深度眼镜的近距离观察,却有另一番景象:“一会儿她(蒋夫人)出来了,风头很健,气色很好,坐下来就向孔令侃要纸烟点着吸!”总体观感是:“一股虚骄之气,使我作恶心。”
胡适下海,好歹全身而退,羽毛虽然湿了一下,在大洋彼岸也很快晒干。而政治,却不肯善罢甘休。
抗战甫定,内战三年,胡适五次辞官不就。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诱人,分别是国务委员、再任驻美大使、考试院长、外交部长。最惊人的,当然是蒋介石亲自推举胡适为总统候选人。
时为1948年国民党制宪召开国大,蒋介石嫌这部宪法规定的总统权限小,因此愿意出任握有实权的行政院长,并推举无党派又素有清誉的胡适出任“虚君”。胡适在日记中记下:“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的耳目。我也承认蒋公是很诚恳的。
他说:‘请适之先生拿出勇气来。’但我实无此勇气。“
一年后,胡适流亡再去美国,还有一股翻腾于太平洋两岸的潜流想以他替蒋 “领导救国事业”,连宋子文都来当说客,胡适自然是哭笑不得的再次拒绝了。
挣扎出政治魔爪的胡适晚境却颇有些凄凉。纽约的房子小,而夫人惟有打牌为娱乐,弄得他连寓公都当不安稳。他只能时常去图书馆,研究海峡两岸正齐头并进的批胡材料。尤为有趣的是,1956年老友陈源从大陆邀请胡适“回来看看”,并致信说,大批判“是对你的思想,并不是对你个人。”
胡适在这句话下划线,旁注道:“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
这个思想之外的胡适,不就是从1937年开始发育成形,并最后和思想之内的胡适纠结在一起,变成一道至今都解不完的难题吗?
梦碎的时候
到1937年,到二十年前批评自己“不谈政治”的陈独秀,正关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另一个批评自己“不谈政治”的丁文江,和先是战友,后为论敌的鲁迅一起在去年病死;而此时距离老友王国维和李大钊的西去,正好十年……
他们和胡适一样,学贯中西,又行走于政治和学术之间,构成民国政治黑云密雨中,一道若隐若现的斑斓彩虹。
就胡适个人,其思想和行为,就有很多矛盾至今让人兴味盎然。这些矛盾可以归结到一个疑问——他到底是一个古代的儒生,还是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还是两者都是,却两者都不得要领?
这是一个必须回放到历史现场去看的问题。
社会层面,胡适曾将中国分为四条线:第一线为南方和西南三省,第二线为长江流域,第三线为东三省与北五省,第四线为边疆——蒙古到西藏。这四线代表四种文化程度,又可代表四种历史的区分。第一线与第四线的文化程度向去至少有一千年。
在社会之上,矗立着这样一个政治乱局:它是一个最原始的角斗场——军阀割据,陈列着最肮脏和丑恶的黑金裙带——四大家族,却模仿出最现代化的政局结构——五权宪法,上演着最时髦的政治理想赛跑——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夹在中间的胡适,不得不缝合上下,去圆一个20世纪的美梦。
7.胡适传读后感 篇七
但他,却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一次次地拿起笔,一次次的谱写出动人的乐曲,《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紧接着是三、四、五、六、七、八直至他人生中最后一篇《第九交响曲》。他是伟大的,他是不羁的,他不相信命运,他要自己谱写人生,所以他拿起笔,将自己的命运判下了死刑。1827年3月26日,这位音乐巨人倒下了,留给世人的是悲怆的背影与千古绝唱。
我戴上耳机,放出《命运交响曲》,强烈的鼓点一下下的敲击着我的耳膜,在我的太阳穴上舞蹈,那些音符仿佛承载了他的所有绝决,那时的他应该已经下定决心要和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了吧。
8.名人传读后感 篇八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人传读后感1读了《名人传》这本书后,我对这些名人的敬佩之情有加深了一层。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他们的一生都是在为真理而奋斗。他们不畏艰险,冲破束缚,让自己的灵魂达到最高境界。他们将自己的精神融入了作品之中,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伟人是如何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吧!
1789年法国革命大爆发,贝多芬更明确地看到了自己的志向。但是,此时一个危机却正向贝多芬袭来,他的听觉在退化!这一点对刚刚树立了远大志向的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一个人的心灵是否沸腾是看他有没有斗志。贝多芬的心灵之火,无疑是熄灭了许多。但是,只要心灵有那么一丝星火,也能使一个人重新点燃心中的火焰,对黑暗、对命运发出挑战!贝多芬就是这么一个重新点燃心灵之火的人。贝多芬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为贝多芬的人生之冠镶嵌上了一颗又一颗璀璨的宝石。但是,幸运的顶点往往也是悲剧的开始。由于过度的劳累,贝多芬的耳朵全聋了。这给他的身体和心灵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是,就算如此,他却并未停下辛勤创作的脚步,明珠般的《欢乐颂》为他带来最后的辉煌,此时贝多芬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有一位陌生人帮他合上了双眼。贝多芬的生命结束了,同烟花一样短暂却又十分壮丽,这正是伟人应该有的风度!
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也一样,在志向的征途中,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和他人一起燃烧着希望火焰,我们又何尝不认为这是一次伟大大崛起呢?
名人传读后感2《名人传》里的贝多芬由于他出身贫寒所以很小就辍学在家,他的一生很坎坷不平但他没有放弃勇敢的同命运做斗争,虽然他的一生很孤独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却在这看似痛苦的中创作了一首又一首经典名曲,这些经典名曲是在他耳聋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都是他不懈努力完成的,他战胜了疾病,战胜了痛苦,战胜了听众的平庸,战胜了困难与障碍,战胜了命运,登上了生命的顶峰。
又比如说故事里的托尔斯泰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聪明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虽然获得成功但他并不满足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愿享受生活,不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有些作为来体现自己的生活价值,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名人传读后感3只有勇敢地面对苦难,才能笑着看待自己的人生,感到欢乐与幸福
——题记
他们三位不是走遍手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也不是一呼百应的政坛高手。但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用他们的勇敢与坚强去面对困难,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自己送向成功。
贝多芬;这位伟人,他顶着耳聋的痛苦,婚姻的失败,侄子的无能,向人们大声呼喊:“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他努力,他奋斗,他不向命运低头,所以,《田野》闻名世界,《英雄》百年传唱,《命运》让人深思。他用音乐为人类造福,已经在人类音乐史上创造了奇迹,写下了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米开朗琪罗生性忧郁,柔弱,这是他心中的魔鬼,他一生与其奋斗,终于成就了一代雕刻大师。
托斯泰,这位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用笔尖向我们展示出了他的才华:史诗篇的恢弘气魄与明亮读意的《战争与和平》,波澜与不安骚动的《安娜·卡列尼娜》,还有悲天悯人的《复活》。他曾有过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但他为了寻找真理与信仰,毅然决然离家出走。
他们都用艺术之花让自己欢乐。他们都痛苦过;但他们也都坚强过,都努力过,都勇敢过所以他们让苦难都变成了欢乐,让自己的一生充满价值。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却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怨天尤人,现在,看了名人们的事迹,我忽然觉得我们太脆弱了。
苦难,无论谁都无法逃避,只有迎战苦难,勇敢坚强地去战胜它,我们才能收获欢乐。如果不能坚强地去战胜,那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弱者。请相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勇敢,坚强过后,必能收获欢乐。
名人传读后感4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不少本好书,《名人传》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这本书描述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美,让我感觉到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吃苦难的经历。
这整本书讲述了三个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在那不平等的社会中怎么样挣扎与存活。
贝多芬,一个在音乐范围德高望重的人,但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
米开朗琪罗,一个著名的雕塑家,为我们的作品挥洒了无数不朽的杰作。
托尔斯泰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文字传播爱的种子。
他们三个虽然在不同范围进步,却有一个一同的特征,就是在苦难中坚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这是多么让人敬仰啊!
在这三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众人皆知的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畔的小城———波思。他出生于佛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爸爸一直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爸爸就把他和一把小提琴关在一块。11岁时,他加入了剧院的乐团。13岁时,他当上了管风琴手。
后来,贝多芬发现我们的耳朵听力愈加弱,直至完全失聪。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放弃,他依旧追逐着他的音乐梦想,创造了是他的一个无声的音乐世界。在这个音乐世界里,他谱写了很多闻名中外的作品。
贝多芬告诉大家:“热爱与坚持是成功的秘籍。”他还说过:“艺术是高于所有的上帝!”可见贝多芬对艺术发自内心的崇敬。
贝多芬过世了,他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丰富的音乐遗产,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从这本《名人传》里我受益良多。原来,在这部分大人物的风光背后有着很多难以描述的苦难和艰辛。
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将来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把握好目前,把理想化为宏图,把计划付诸行动,荡起理想的双浆,与同学们同舟共济,破浪前行!
名人传读后感5读《名人传》让我与传记中的三位大师交流。让我体会到贝多芬早年辍学、身体残疾的痛苦;让我体会到米开朗琪罗理想破灭来自精神上的折磨;让我体会到托尔斯泰为贫民凄惨处境、为自己不劳而获的优裕生活、为难以摆脱家庭的羁绊而烦恼。但凭借他们伟大而坚定的意志,他们都收获了成功。
贝多芬曾这样说:“善事应尽力而为,爱自由胜于一切,即使为了帝王的宝座,也绝不出卖真理。”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艰辛,缺少温暖。父亲向开发他的音乐天赋,在贝多芬四岁时,当同龄孩子在玩耍时,他却一连数小时在羽管键琴前,或是被关在小房子里,被逼着练提琴。在他十六岁那年,贝多芬失去了他所热爱的母亲。当他十七岁时,他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后来,贝多芬被迫离开波恩,在维也纳度过了整个一生。虽在他乡,但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依旧不减,在8年贝多芬患上了耳聋症,对常人来说这已是非常不幸了,更何况贝多芬是名音乐家?但病魔不能阻止贝多芬喜爱音乐的步伐,他努力着,坚持着,试了一遍又一遍。他的快乐来自音乐,贝多芬从中感受到压倒一切的意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将烦恼一扫而空。
贝多芬所处的那个时代,精神物质贫乏,人们只顾追求名利禄,而忘记丰富其精神世界。此传记的三位大师,是三位手艺精湛的裁缝,弥补我们精神上的缺口。传记中的托尔斯泰,可能很多人认为他傻,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却因看不见摸不着的什么真理而放弃优裕的生活。因为托尔斯泰不是有虚荣心的精英,不是律法家那一派,不是有这样那样信仰的法利赛人。他是自由基督教最崇高的典型,终其一生都努力追求真理。
如今,对比《名人传》可以发现我们的许多问题,《名人传》是一面镜子,对照它,可以发现许多不足,能够让我们及时改正。西汉刘向曾说过:“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现在可以说:“书如镜也,善读之可以见缺。”
《名人传》让我知道了成功的秘诀,坚持、坚持、坚持定能成功。
名人传读后感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阴沉一片,下了几天的雨仍旧不肯停。
一个人静静地趴在窗边,耳边想着一首首动听的乐曲,“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给我力量,是你让我变坚强……“望着窗外的毛毛细雨与那挺拔的竹,不禁让我想起了《名人传》中的主角。
曾经的我多次抱怨,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可现在想想,老天是无法让每个人都公平的,如同《名人传》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一样。贝多芬是读完《名人传》后一位让我从心底肃然起敬的人物。他有着一颗执着的心,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震撼人心的交响乐。从小学到初中,我虽然了解到贝多芬追梦之路的执著,但我却从不知面对双耳失聪的现实打击,贝多芬是如何坚持的,也许现在我才渐渐地懂了:他有着一颗从未放弃过理想的心。贝多芬经历磨难,所以取得成功。但我呢?面对每次考试的失利,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去努力。
“考这么差呀,怎么会这样呢?”“我也不知道,我努力了。”这是最常见的对话,也是我最不喜欢听到的对话,虽然读书很重要,但是没有目标的读书还是如平常一样。读书有目标,且要努力去完成。
贝多芬的不懈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因为他说过:“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他成功了。
谁也无法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坎坷与磨难,现在我要把磨难当成最好的礼物,磨难也许会让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越战越勇。
贝多芬的人生告诉我,没有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理想离我并不远,只要努力,成功近在眼前。
名人传读后感7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不管世界给你多少苦难,只要努力,就能逆袭,发光。
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命运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可他仍然热爱音乐,不顾人们的世俗的眼光,热衷于创作。在失明的压力下,创作出了不朽的《欢乐颂》,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当你被他乐章的轻柔所感染,被乐章激情的部分所打动;为乐章的升华所感叹时,你就会理解,为何他那句“唯其痛苦,才有欢乐”的名言会鼓舞了不少人,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只要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没有不可能!米开朗.琪罗
他是一位雕塑家,《名人传》中有一个对他描写的片断:“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厂去选料,还要修建一条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自己动手,独自一人建起供电,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就是这样追求完美的他,创作的《大卫》让后人钦佩.在他的身上我知道了,虽然”人无完人“但可”追求完美“,做自己心中的完美自己,尽力做到最好!
列夫托尔斯泰
作为小说家的他,认真对待文学,写出了《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书,那就是他给这个世界的礼物,曾有罗曼.罗兰说她的眼睛像强盗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玻璃了.虽然有人这样评价他,不要以为只有伟人才可以给这个世界以礼物,只要愿意,有时,一个微笑就是礼物,让世界,春暖花开。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责任,尽职尽责就像世界最好的礼物!
从《名人传》中我学到了许多,你也读读吧,一定会感触许多.希望你的感触会化做动力,用你的青春去拼,让你的未来,这世界的未来更美好!
名人传读后感8打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61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61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61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名人传读后感9首先承认凭我的修养要读完一本公认的名著,着实是件考验意志的事,尤其是拜读这类洋溢着浓厚的西方精神追求的人物传记。或许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习惯了看传记就像读一个故事或是看一段传奇,猛然发现罗曼罗兰是个思想控时,就像是一向在一条平坦的马路上走啊走,走的近乎昏睡时,忽然掉进路边的一个深坑里,那一分钟的惊悸和随后而来的因爬不出深坑而感到的苦闷简直如出一辙。
当然话虽如此,待静静看了一遍后,才发现这书绝不是一本有名的”作文素材“,人类精神的伟大和人性的真实往往令人惊叹。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往往这个世界给予天才的是苦难的一生,而他们自我带给世界的却是无尽的荣耀,唏嘘不已。或许真的,对于顶级的艺术家,不疯魔,不成活。至于疯魔,是我们的评判标准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自我没有勇气去勇敢,没有真心去应对真诚?
就从贝多芬来谈谈吧,他的一生被罗曼罗兰比作一天暴风雨的日子,”先是平静的的早晨偶有微风,但在空气中沉重的预感后,忽然巨大的阴影卷过,开始了悲壮的雷吼与不止的暴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正像他一生的倒影与写真。我们读这句话时,总不免充满敬佩,可想想,谁经历这样的一场暴风雨?看看开篇各类人物对于贝多芬的肖像描述,就不免感慨,是的,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我还是选择“既然命运扼住了你,你就挠挠它的胳肢窝”好啦。读《贝多芬传》时,还有一个细节令我差点笑喷了:贝多芬情感鲜明、敢爱敢恨,原本他十分钦佩拿破仑,但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之后又不屑地评论道:“原先他也可是是个凡夫俗子!哈哈,真才子,真性情也!
总言之,人生路途上总免不了坎坷,既然如此,学会坦然应对即是:轻轻一笑挫折再用功。至于先贤们的人格品质,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名人传读后感10贝多芬强横的推翻所有的音乐爆发力、米开朗琪罗懦弱天性中成长出的奇才之葩、托尔斯泰多变强硬的文风mdash;mdash;罗兰先生在《名人传》写下了自己对这三位偶像狂热但带有理性的崇拜之情。三人之中,我最知道的是托尔斯泰。我拜读过他的大作,甚至感觉自己与他有几分相似。他文字传递来的温厚关怀的温暖,又怎是那些风花雪月的文字所能比的?
娜塔莎的楚楚可人和善良可爱,是荒芜岁月中长出的一朵玫瑰花;玛丽公主的爱情是百花凋谢之后的寒梅;战争与秘密谋划的一波三折,皮埃尔一直坚持自己高尚的信仰,是一个完美的革命者;堕落的贵族贪于享乐,视宗教虚伪的神父高于伟大的神,在战争时借以麻醉自己,耽上一颗枯朽的心。《战争与和平》中的爱是最后所有人的团结,会让我生发出强烈的感动。
安娜的煎熬是痛苦的。她就好似一块被身体、家庭、世俗狠狠拉扯的吸满了脏水的干净海绵。她出身高贵,但生活却比农奴还不快乐。“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是在分裂的混沌中一步步挨近峭壁的。这次托尔斯泰寄托在《安娜middot;卡列尼娜》中的爱是在失败的列维形象中对我们的同情,对与自己相类似的一类人的悲悯。
玛丝洛娃的传奇经历在当时的俄国社会上,前半部分数见不鲜,可最后找到真爱的少之又少。虚伪做作、携带丑恶嘴脸的绅士才合适与之相仿的社会,心回意转或秉性善良的则是千载难逢了。《复活》中的形象,不再沉溺于不可终日的幻想,不再过分黯淡,他们有血有肉,会呼吸,会心跳,也就更牵动人的神经。托尔斯泰的爱是对那些能重寻美好的大家的赞许,是对迷途中没出路的公子哥的最好警示,同时也给了他们摆脱这所有的勇气。
同样的,贝多芬谱的曲传递出的深郁的生命力、米开朗琪罗绘的画与雕的像,都体现出对普罗大家的无私的爱。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就是如此。伟大的灵魂,这般百忙淬炼的强壮的灵魂,做永远的引路人,做一盏勇气的长明灯。
名人传读后感11刚看了题目便明白了此书是要通过写名人与他们的伟绩来告诉我们道理,以此教导我们要学习这些人的品质。
书中选的三个名人都是名扬四海但饱受苦难的人。例如贝多芬,他的音乐无人不晓,可在其成为音乐家的过程中,他却受尽折磨。自己患病在身,做了多次手术均不见效,遭到妻子背叛,还因为侄子对自己脑门开枪而差点吓死。他曾说过:“上帝啊!哪怕是给我一天快乐的日子也好哇,我已好久没尝到幸福是什么滋味了!”但还远不止这些,他身为音乐家,却不幸耳聋,还穷困潦倒,自己呕心沥血几个月做出来的作品分文不值,况且还会遭到敌人攻击,可他硬是努力着,一直撑到死亡的前一秒。我懂得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信念!
米开朗基罗则是没日没夜的雕刻那些不可能完成的雕像,还频遭诽谤。想想名人也只是普通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十全十美,成功也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份坚持,多了一份热爱罢了!看看托尔斯泰也是个性格怪异的人,与许多人处不来且遭人反感,但他却写出了不朽的巨作,是不是作家的思想有异于普通人呢?
看完这本书好像自己在上一堂思品课一样,从中汲取了许多东西。它使我对这些熟悉的名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它还让我悟出了一些道理:那些名人之所以成功,自有他的道理,虽然才华横溢,也要通过苦难的磨炼,逆境中的坚持,坚定不决的毅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只有在困难中锻炼自己,才能突破自我,而不是畏难而退,当缩头乌龟。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能闯过难关,这是我的`理解!
名人传读后感12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大家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向运势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后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运势和生活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很多出色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即将来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我的听力障碍已经没办法治愈,并且会非常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可以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可以顽强的和运势抗争,这或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样多不朽作品是什么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运势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大家应当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期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非常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姑娘。在她的世界里,没色彩,没声音,也没办法表达自我的想法。但运势的不公没让她失去期望,她渴望知道所有,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后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日常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运势屈服!这不只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考虑。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角逐愈加的激烈,大家的功课愈加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应付重重的困难与重压,大家是否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见难点时,在学习成绩降低时,让大家“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大家的双眼。”用坚定的信念去应付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达成梦想。
名人传读后感13《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书中写了三个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琪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一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父亲发现了,可是,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的父亲天天让贝多芬练琴,完全不顾及他的感受,有时还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关在一个屋子里,这一关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练琴,贝多芬的童年十分悲哀。
贝多芬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是个挥霍的酒鬼,这些,在贝多芬的心里,划上了一道深深地伤。但是,贝多芬由于天分和勤奋,很快成名,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贝多芬的耳朵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但是,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成功了。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不测,贝多芬就能够打败他,贝多芬用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困难,我们也一定可以!
这本《名人传》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他教会了我贝多芬的坚强,教会了我米开朗琪罗的正面面对困难,教会了我托尔斯泰的诚实和不屈的精神。
《名人传》这本书里的人,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所有精神!
名人传读后感14“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这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卷首语中所说的一句话,可以看做是他对自己的作品所做的一种诠释。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世界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历程,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在罗曼。罗兰笔下,这些伟人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们能够克服自爱神的缺陷和环境的阻碍,战胜痛苦与孤独,从而获得超越。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用他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需仰视才可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凭借对人类的爱和信心,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光辉的艺术杰作,而罗曼。罗兰则使这三位艺术大师的形象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作品告诉我们,任何成就都伴随着艰辛的拼搏和痛苦的考验,只有与一切痛苦,磨难,阻碍以及自身的弱点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在伟人身上。当我们遭受磨难与痛苦时,要想到许多杰出的灵魂与我们同在,与我们承受着同样的苦难,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担苦难的伟大情怀,会鼓舞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进。
《名人传》是人类心灵的三份手稿,是一曲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让我们走进三位大师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与这些伟人进行心的交流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名人传读后感15读完《名人传》,我深切的感受到名人是怎样炼成的鲜活的人物,生动的语言把三位名人诠释的栩栩如生。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名人在作者罗曼罗兰动人心魄的笔尖下谱写了一首华美的“英雄交响曲”。
三位名人中,最熟悉的莫过于音乐天才贝多芬了。我们都知道在他耀眼的光华下,隐藏着的是他的不幸和努力。《名人传》让我对贝多芬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他有着悲惨的童年,从小便被父亲用暴力逼迫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他的童年没有快乐。但是他的悲惨并没有随着他的长大而结束,母亲的去世给贝多芬巨大的打击。悲痛欲绝的贝多芬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与贝多芬灵敏而活跃的音乐细胞相比,他的身体却是不堪一击。也许,是命运的捉弄,是上天的不公,贝贝多芬被病魔缠身,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听力的下降对贝多芬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执着追求音乐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就算当自己的听力完全失去的时候,还是没能扑灭他对音乐如火的热情。除了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惊人的天赋外,他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确,贝多芬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是成为天才的根本。
9.胡适的面子 篇九
胡适不是没有自己的爱情追求,他爱的第一个女人叫曹诚英。至今在胡适旧居中还有他们的照片和书信。曹诚英当时在某女子师范大学就读,后来也成为文化精英式的人物。在胡适结婚的时候,她给江冬秀做伴娘,一见钟情地爱上初为人夫的胡适。在后来多次的文化探讨中,他们的感情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让江冬秀逮到了风声,她一把剪刀摔向胡适,又拉开门,让街坊邻居们都进来给评理。胡适很爱面子,哪经得住丑事外扬,赶紧连连告饶,息事宁人。
胡适的弱点被聪明的江冬秀摸得一清二楚:胡適爱名,爱面子,爱保持他那做国人导师的圣人形象。所以,一发现胡适的婚外恋情,江氏就要拉着胡适到大街上找街坊邻居们评理,这招屡试不爽,吓得胡适噤若寒蝉。
10.《腾讯传》读后感 篇十
新年新气象 新年即将来到,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只有利用这假期的时间多读读书来平复我激动的心,首先感谢我们公司廖董事长,向我们推荐了《腾讯传》这本书,它向我们讲述腾讯的核心团队和人才策略的方式,通过阅读《腾讯传》这本书可以积累横向的经验,避免类似的错误和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读企业史是大有利益的。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本身的发展过程涵盖了一个典型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进化历程。昨天一下午,今天一整天,这本书算是完完整整的读完了,读完了让我有种不想立马转入下一本书而是停下来思考,感触自己的领悟与见解,一气读完,很是精彩,而又有些意犹未尽,总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不太好评价,只能说:这是一本互联网行业必读的企业史。而我作为国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后端大家庭的一员,每一天都必须接触互联网,每一笔账目都要经过电脑系统,这让我们更近地去接触到了互联网。我觉得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腾讯传》这本书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读的书籍。
读完这本书,首先,没想到吴晓波把一部企业创业史写的这么栩栩如生,非常的生动,虽然看到的是文字,在我内心却呈现出一幅幅画面,给我的感觉十分震撼,必须先给作者点赞。通过《腾讯传》使我了解到了一些互联网方面的事情,比如QQ的诞生,新浪、网易、雅虎、搜狐、联通、移动、上市、股票,这些零零散散的东西,似乎跟他们又熟悉了一些。看完这本书,作为互联网里的一小部分,以后在谈到这些互联网大佬,鼻祖们,我也算是听过的,尤其是小马哥(马化腾),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他的创业之路也充满了艰辛,尤其是互联网这个充满变数的行业,直到今天,小马哥都不敢大意,因为明天也许就有另外一个牛人将你颠覆。我们普通人大多数都是后知后觉的,星星之火的时候,我们都不以为然,总是要等到熊熊燃烧的烈火之时,才会注意那么几下。注意了也就是注意下吧,比别人懂一点点,没有技术,没有朋友,没有资金,一句话没有资源,想想就是想想了,不过今天的局面都是昨天的选择造就的,所以未来自己想要什么的工作,生活,今天就应该好好选择了。再说说人生吧,我觉得小马哥创造了腾讯,很了不起,可是他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晓,我只是知道直到今天他都不敢掉以轻心,他每天也跟我们一样要吃饭、睡觉、上厕所、还要思考,每个人每天基本都要做这些事情,可是人与人为什么就那么不同呢?或许因为他是幸运的宠儿,早早的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目标,执着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或许不是为钱,但却赚到了很多钱,也许真正让他开心的当然有钱带给他的充裕的物质享受,更多的可能是挑战自己那种精神满足。
11.李白传读后感 篇十一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传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白传读后感1一千年前的大唐国境里,大匡山上微弱的灯光,那正是李白读书的影像,那时的他已经心系天下。
《李白传》这本书讲述了李白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离世,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感到悲伤啊,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眼中那个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诗仙,原来也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李白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挫折。从他小的时候,他在大匡山上挑灯读书,这让他有了一个梦想:成为宰相,匡扶天下,为大唐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之后,便在森林或湖边隐居,于是他苦练剑术,期望有朝一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他对朝廷有很大的误解,许多人都说地痞流氓令唾弃。但他们不知道朝廷官员比他们更令人厌恶,在那里你要像韩信一样能屈能伸。也要像许多人一样对官大的人低声咽气。但李白做不到,他的性格直爽想与人平辈而交,但这样只会让人对他憎恨,说他狂妄自大,他不惧强权,就算皇帝也不给面子。这让他四处碰壁,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他有了期望,但因为自己的狂妄,背叛和逆反的罪名在他的身上呈现,他只好流放在外,当他归来之际,事情才就此了结,但李白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他只好含恨而亡。
诗仙的一生中,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匡扶天下,但他不是治世之才,因为他天生只是一个诗人。
李白传读后感2暑假,于琐事之余,闲暇之时,有心出游,不如读书。余读李白传,感其宏伟,叹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辉,千载即逝唯李白一人。他是唐代诗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给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宝藏。他本身也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贯,他的一生......都是一个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虽然不能完全解开,但我们还能,在这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发现珍宝。自古以来,凡有志气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为侠客的梦想。仗剑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二肋插刀。可叹,许多人都被残酷的现实困扰后击败。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五岁时牵至蜀地彰明县青莲乡。幼时李白和小伙伴们在桃树下舞动桃木剑厮杀,行侠仗义,除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无一不体现了李白的侠客精神。实际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师访道学艺练剑,而且剑术有极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爱的地方莫过于他的侠客性。侠客的高洁孤寂让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侠客的洒脱,让他畅意挥毫写下了“人在世间不顺意,明月散发弄扁舟”。侠客的自信让他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涌现了一个侠客的不凡洒脱之气。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单从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败的甚至是极不负责的人。从第一任妻子许氏开始说起。许氏可谓是名门之秀,但是李白拜师出游,游览名胜,一去就半个月一年多,照顾孩子操持家事全归许氏一个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离世,直到临终也没等到丈夫的归来。第二任鲁女虽无名分,但甘愿为李白照顾孩子,可最后等来的却是李白与宗氏结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达理。
呜呼!如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或许伟大的人物总要牺牲家庭来换得成就。哀哉!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为官,清除天下的恶人恶事,扫除大唐的乱臣贼子,精忠报国。可是无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偌大的大唐帝国竟没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许是生世使然,或许是造化所为,最后几经周折弄了个翰林待诏之职。虽受人羡慕,礼遇,但李白是思想主义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现实中来,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总是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管仲这类贤才,所以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李白感到,纵使宫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动请辞。李白终究是孤寂的,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捞月溺水而亡,“相期邈云汉”了。李白死后,他的诗句为世人世代传诵,成为千古绝句。李白也被世人誉为诗仙。也许这是对李白和他的.家人最大的眷慰。
李白传读后感3他,把生命化作一曲乐章,乐章华丽的戛然而止后,动人的韵律却久久缭绕……——题记
年少气盛的他,提着一把剑,带着治理天下的狂气,告别了“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来到了长安。
他的才情很快震动京城,皇帝把他留在身边作翰林。他以为自己的报国忠心很快就能实现,可皇帝只把他当成消遣是写诗的工具,他又一次沉醉在酒中。
一个春日的午后,他又在长安街的酒铺里喝醉了,几个宫里的人匆忙来找他,七手八脚的把她抬进轿子。他揉了揉双眼,见天子正微笑着磨墨,贵妃正亲自调着醒酒的羹,带着几分醉意,他请旁边的一个宦官帮他脱下靴子,便提手写道:“……莫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天子贵妃大臣们相互传看无不点头称赞。
这三首《华清宫》却被小人当做把柄,他只得辞别了长安,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可他真的对政治生涯失望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就去“散发弄扁舟”吧!
还是一把长剑,一身白衫,可心里有的却只是看透凡尘的念想。轻舟一日便飘过万重山的快乐,月下花间一壶浊酒的惆怅,汪伦踏歌送行的悲伤,见胡姬压酒劝客人品尝时的思乡,遇杜甫这位知音后的欣喜……站在盛唐风尖浪口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他!
一个月冷风清的晚上,他又醉了,一个人走到湖边,沿着湖前青青的蔓草,他恍惚看见月亮就掉在他眼前……民间都传说他是抱月而去,只有自称是“酒中仙”的他才配得上如此华美而又哀伤的离去。
他,就是李白。繁华的长安城不留他,他就归隐到山岳河川中;残酷的现实不留他,他就沉醉在酒之中。他本身就是盛唐最绮丽的乐章,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醉人的乐音在人们心里缭绕着,缭绕着,已有千年了……
李白传读后感4“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本着对诗仙李白的敬仰,我研读了《李白评传》一书,感慨颇丰。
李白生于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唐代,其诗歌情绪高昂,境界开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反映了美学家艳称的盛唐气象。唐初形成了了宽松的空气,有助于种族之间的交流,很多反映异族风光与异族兴味的文艺作品,与华夏文化交相融会,呈现出璀璨多姿的风貌。这时唐代文坛上多姿多态的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厚的沃土。悟得人不能改变环境,但环境可以改变人。
正如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如果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里,受到周围的人的感染,他也会努力勤奋起来,并且做得到自己的最好,成功的人或许成了这个群体的领导者,或者开创了他自己的新事业,或者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是权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如果呆在一个散漫懒惰的群体里,同样也会让一个优秀的人变成懒汉。如果他不能改变这个群体,那么就要被这个群体给同化。人总是有惰性的,当周围的人都不思进取沉迷于安乐,对工作得过且过,没有计划性,没有长远性,没有良好的执行力,组织框架松散无序,在这种环境感染下,再有天赋的人也会庸碌无为。
唐代环境造就了唐诗,也造就了李白。而李白自身的经历也十分重要。李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又至尚道术,为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他不屑于走一般的仕宦道路,一步一步地求得升迁。他要像诸葛亮,陶弘景那样,以隐士起家而立抵卿相;像管仲,乐毅一样,干一番旋乾转坤的大事。
李白传读后感5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年7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快满十五了。”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他五岁发蒙识字,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著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李白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他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我们从书中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李白的雄心壮志,还有那份掩饰不住的自信!
若说李白能成为诗仙只是因为他从小饱读诗书,还有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并不全面。其实他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来自他四处游历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不光是为了欣访胜迹,更是为了拜访得道高僧、隐士、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他为听渔歌还特地找了一家清雅的酒楼,听两个歌女为他唱曲。听着听着,他会觉得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子就是歌女自己心里的歌;听着听着,李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地击节赞赏不已,并将其中一首歌词反复咏哦;更会感叹“民间竟有如此优美的天籁!如此动人的绝妙好词!这一支支曲子都是浑金璞玉啊!……”李白加倍给了歌女赏钱,临走时,她们再三道谢,李白却说:“该我谢你们哩!”两人大惑不解。李白又说:“我给你们的是铜钱,你们给我的是黄金。”是啊,李白在游历中不断地搜集“黄金”,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诗仙的重要原因啊!
其实,读《李白传》一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李白游历的一生,几经波折的一生,才华尽现的一生……也让我明白了诗仙是怎样炼成的。另外,这本书让我赞叹不已的还有作者安旗的语言功力,此书以李白游历的过程一一道来,而作者所述李白游历景观之词无一重复,而且一词一句都妙不可言,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极度贫乏;所记李白拜访的名人,形容才华横溢之词也总是让人倍感绝佳且新鲜,简直就是词库大全啊!
【胡适传读后感】推荐阅读:
有关胡适的随笔09-21
读胡适文有感09-21
胡适政治思想研究述评06-09
胡适的部分名言语录06-24
历史 胡适 介绍 人物 简介07-16
《范仲淹传》《王安石传》的读后感06-16
读后感普京传10-09
腾讯传读后感10-13
名人传优秀读后感06-20
小学名人传读后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