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14篇)
1.儿童心理 篇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年龄趋于低龄化,其实这主要是儿童心理不健康造成的,你们知道哪些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呢?儿童心理辅导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家长们平时要注意给儿童做好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十项注意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儿童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1、放松训练,以便随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2、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通过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
3、合理情绪疗法。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4、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恐惧症。
5、冲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
6、厌恶疗法。常用于戒烟、戒酒、戒除网瘾,治疗强迫症等。
7、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4、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5、过度怕羞: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6、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7、语言表达较差: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8、恶劣的人际关系: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 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结语: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年龄不是过于成熟的孩子来说,大家平时要多多了解这些儿童心理健康常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2.儿童心理 篇二
1 色彩感知与儿童心理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对色彩给予的影响和刺激是不同的, 感知的效果也存在差异, 他是一种就色彩的物理特性而作用于人们身上的心理反应。色彩对儿童心理产生的不同效果往往体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我们一般情况下把儿童分成婴儿期 (0岁~3岁) 、幼儿期 (3岁~6岁) 、学龄期 (6岁~12岁) 、青春期 (12岁~18岁) , 尽管都是儿童, 但每个阶段表现出对色彩的感知并不相同, 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色彩认知效果。研究显示,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色彩的喜好表现为纯度上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 明度上表现为逐渐增高的趋势, 而色相上也是趋于由暖色向冷色过渡的情况。但个别儿童表现出不同的个例, 这与个别儿童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因此在色彩设计应用上, 尤其室内设计方面, 要多与房间的主人沟通, 了解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儿童房设计根据儿童对色彩感知表现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针对低龄期儿童 (包括婴儿期和幼儿期) 的儿童设计丰富的现象, 因为多数低龄儿童无法准确说明自己对色彩的喜好, 婴儿期儿童喜欢的色彩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白、黑、紫[1]。幼儿期儿童喜欢橙、白、红、蓝、绿、紫等颜色, 这个时期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欢的颜色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差别, 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对色彩的性别辨识度已经出现, 男孩一般偏爱两种色彩, 调查显示以黄色和蓝色为主, 还有一部分偏爱绿色;女孩在这个年龄中绝大部分喜欢暖色系的红色和黄色, 还有部分女孩子喜欢橙色、白色等[2]。但任何一种色彩都会产生视觉疲劳, 因此色彩的运用要考虑到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就儿童房常用色彩绿色、蓝色、粉色、紫色进行联想与想象分析, 绿色让居室的儿童联想到草地、树叶、农田、希望、青春、健康;蓝色让居室的儿童联想到天空、大海、广阔, 使人心绪稳定, 而当蓝色明度提高后, 淡淡的蓝色又能让人们想到抽象的词汇, 如理想、独立以及希望, 而明度偏低的蓝色与高明度蓝则不同, 它会使人感觉到高冷, 微微体会到忧郁的内在, 同时它的象征词汇会与诚实、忠诚等连在一起, 可见, 单纯一种色相由于明度不同, 依然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心理反应, 如粉色 (高明度的红色) 则表现为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因此每一种颜色的使用都会与不同的心理感知相结合, 应在设计中慎重使用色彩的这种内在变化与影响。
2 儿童房色彩设计现状
现今中国家庭以独生子女以及二孩的三口和四口之家为主, 儿童房的设计相对于之前有了新的要求。选择激发儿童心理发展的色彩设计方案, 满足家长、独生子女和两个孩子的心理要求, 成为现今中国室内设计中儿童房设计新要求。但事实上, 设计师并没能及时的转变思想, 加之现在关于室内设计中材料环保问题的负面报道, 使得家长对于儿童房的设计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儿童房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要最先考虑儿童房的功能要求, 这个阶段家长经常会忽略色彩对儿童的影响因素;其次, 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开始考虑色彩因素对于儿童房各个功能的要求和布置问题, 但实质上, 大部分家长是缺乏这些相关知识的, 所以会出现根据家长的喜好而选择局部和整体色彩的现象;最后, 在与设计师沟通后, 结合家长的主观需求, 设计师给予一定的专业知识, 两者相互迎合, 最后确定方案。儿童房的色彩是由墙壁色彩、地面色彩、家具色彩以及布艺色彩构成的。设计师常常对儿童房色彩设计单纯从儿童的性别来区分, 一种是男孩的儿童房色彩选择, 另一种则是女孩的儿童房色彩运用, 绿色及蓝色设计针对于男孩子, 女孩选择的粉色和紫色房间设计, 这样划分过于单调。另外一种常规色彩方案运用是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 如婴儿期儿童房设计, 多用纯度较高的色彩, 营造出变幻莫测, 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但色彩运用是否安全、可靠, 是否能够在柔和的色彩运用下刺激儿童对色彩的敏感度考虑不够周到[3]。据相关报道, 孩子的成长在特定的时期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而儿童房是孩子生活的主要空间, 如果在六岁之前不进行应有的刺激和培养, 会错过孩子天性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相反丰富的色彩空间会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对特定时期至关重要[3]。
3 儿童心理与儿童房色彩创新设计
儿童心理与室内设计二者应结合使用, 不能单纯从年龄上划分, 也不能单纯进行性别划分, 而应该在不同的年龄中结合居室的各种功能分区、材质选择以及物品排放等综合运用。将儿童房室内色彩中主体环境色、中间过渡色和少量事物点缀色等进行结合运用, 做到色彩的和谐统一与个性突出。要想做出良好的室内效果, 在设计中采用墙面、地面、房顶的色彩为主体环境色设计, 做大面积色彩选择;加之家具等色彩与环境色的和谐设计;最后用小物件进行色彩点缀, 如画、饰品、玩具等, 突出设计色彩个性。虽然色彩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表现不同, 但无论怎样, 长期的受一种色彩的刺激对儿童的身心是不利的, 因此在色彩运用上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单一色彩, 如大面积的环境色设计, 无论墙面是绿色还是粉色, 屋顶的色彩一般都为墙面色彩的高明度色系, 或者应用白色, 提高屋顶视觉高度。另外, 设计时当三面为统一色彩时, 可以在另一面适当增加图案或者肌理, 增加同一环境色中的变化, 使封闭环境中打破单一视觉感受产生的视觉乏味感。经过专家研究表明, 各个色彩的运用不应该采用单一方案, 在各个色彩设计中, 黄色和绿色对于儿童视力伤害最大, 而且难以恢复, 所以在设计时, 注重环境色大面积使用的同时, 结合中间过渡色彩, 适当增加点缀色的方案最为适合, 而且尽量做到色彩面积的分割, 采用黄金分割比方法应用最为适宜。三部分颜色搭配的最佳方案则是环境色的大面积使用与中间过渡色的协调统一, 另外增加少量点缀色彩的使用, 点缀色尽量做到对比的突出效果, 打破单调的氛围, 增加色彩新意。这样运用到儿童房的室内设计中, 会让空间协调、丰富、明快又舒适。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观念的进步, 儿童房的设计更加注重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儿童房的色彩设计成为室内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家长希望通过儿童房的色彩变化改善和调整儿童心理和情绪, 使儿童房的色彩设计起到多元化的作用。实质上, 设计师已经开始探索并实践着这种理念和想法, 希望能够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要求。可见, 好的儿童房色彩设计是能够提升儿童色彩认知, 激发个性潜能发挥, 以及提升性格修养的。因此, 设计师本着不断追求完美的理念, 为打造出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合理的色彩运用、愉悦的儿童室内空间而努力。
摘要:对色彩效应作用于儿童心理影响理论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目前儿童房所采用的色彩设计方案, 提出符合儿童心理的房间设计方法, 使儿童房的色彩设计能够激发儿童天生的美感与求知欲, 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色彩设计,儿童心理,儿童房
参考文献
[1]张增慧, 林仲贤, 茅于燕.1.5岁~3岁幼儿的同色配对、颜色爱好及颜色命名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 1984 (1) :7-12.
[2]王秀彩.儿童房色彩设计指要[J].文教资料, 2009 (1) :84-85.
3.儿童心理偏离种种 篇三
儿童心理偏离,是指儿童种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孩子的行为、情绪表现异常,注意力难以集中,性格非常孤僻等。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挑食、挑穿、爱发脾气、不团结友爱、胆小、不尊重长辈、生活能力差等等,均属精神卫生不良现象。
许多儿童教育工作者经常这样提醒家长;对孩子千万不能放纵,不能溺爱。可不少家长却是我行我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欲望,认为自己的“爱”会在孩子的心灵上撒下一片智慧和希望,结果是无原则的爱、无止境的满足、百依百顺,造成幼儿心理发育不良。
教育方法不当的另一种偏向是对孩子一贯采用打、骂、吓、关的方法,导致幼儿说谎、脾气粗暴、欺软怕硬、胆小懦怯、恐惧心理等。
不和睦家庭和父母离异,也会使幼儿不知所措。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情绪抑郁、性格古怪或种种反常心理,如现代医学称“儿童缄默症”,小儿表现过分胆小,到幼儿园或学校不敢开口说话,甚至连老师提问题也不愿回答,长时间呆坐着,有时还伴有大小便失禁等,引起这些症状,有先天遗传因素,也与后天教养缺陷有关。
除此而外,母亲怀孕期间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以及小儿出生时窒息、严重缺氧、难产或产伤,均会影响幼儿的精神及神经系统发育。如:当代的一种儿童新病——感觉统合失常,多属这种原因引起。患儿主要症状是:思维迟缓,注意力分散,行动呆笨、不灵活,常常心到手不到,眼到心不到。这是由于患者从眼、耳、手、身体宋的感觉信息没有组合统一所致。
还有老一辈与年轻父母之间的教诲缺乏一致性及居住生活环境不良也会导致儿童心理偏离,如;噪音、空气有害成份高,居住区域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等等,均使儿童常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精神状态之中。
孩子患了心理疾病,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贻害终生。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首先应该从父母言行、教育和养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轻度的心理偏离,只要注意改变教育、教养方式,便可纠正。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启发教育,既要关心孩子,又要严格要求,不要给予孩子特殊地位,要培养孩子习惯与别人平等生活,养成尊敬老人、客人和礼让的好习惯。
4.关注聋哑儿童心理 篇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宣传、教学、训练、咨询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起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在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得以充分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聋哑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和掌握聋哑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聋哑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1、判断是非的能力差,易上当受骗。由于聋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刻地理解,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偏低,造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片面主观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无法正确地、深刻地判断是非、好坏、善恶、美丑,易于受到社会上坏人的引诱,模仿了社会上不良的道德行为,并把其作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来效仿。
2、意志力薄弱,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学校里,老师的批评,可能导致聋哑学生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可能导致聋哑孩子离家出走,对父母不理不睬。在社会上,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生怕别人嘲笑,对自己没有信心。
3、依赖性强,不善于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不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坐等老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
4、自私自利,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关系疏远,常发生冲突。
5、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容易遗忘。
二、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多数聋哑学生都是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身体多病,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造成的或是在出生后的婴幼儿时期注射各种有损听觉的针药导致。生理上的耳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如因听觉受损,致使他们上课时容易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2、家庭教育的影响。一是无教育现象。大多残疾儿童要么闲散于社会、整天无所事、到处闲逛、自生自灭,要么被锁在家中,与外界隔离,更有少数残疾少儿整天跟着父母出入庙宇,求神拜佛,听信江湖郎中的信口雌黄,神丹妙药,延误学习的时机。二是教育不当。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的残疾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残疾少儿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有的盲目追高,按正常儿童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有的对孩子百般呵护,要什么给什么或者悲观失望,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如此种种不但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残疾少儿的自信心、自尊心,滋生了娇生惯养等陋习,形成任性、自私、孤傲、胆怯、自卑、撒谎等异常心理。
3、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是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不面对现实,带着孩子东奔西跑,让孩子一会儿上小学,一会儿上特殊教育学校,搞得学生身心疲劳、精神紧张;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不顾孩子的生理条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总希望孩子能创造奇迹,能和健全人一样生活,致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加大。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是引起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方面
1、教师心理惩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负责任,或缺乏理智,或不懂得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2、教育成效的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得特别重,对自身所付出的劳动,希望能有较高的回报率,盼望个个学生取得好成绩,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如对常受教师表扬的聋生,一旦受到教师的过重批评,他们就会在心理上造成创伤,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有的甚至离校出走。
4、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高年级的聋哑学生的行为和各种习惯,直接影响着低年级的聋哑学生,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如高年级的个别同学,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就哭闹、拒食甚至告诉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回家!”低年级的个别学生对这种行为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盲目效从。
(三)社会方面
1、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聋哑学生虽然听不见、说不出,但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同样也受到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他们更易受到拜金主义浪潮的冲击,盲目追求高水平的物质享受,滋长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
5.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篇五
一、基本情况
鲁梦雨,女,11岁。蓼泉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亲常年外出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年老的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中下。
鲁梦雨,在幼儿园和学前班里是出了名的懒孩子。进入小学后,也没多大改进。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向后就是向右跟同学讲话,要不就是坐在位置上不知道想什么出神,心不在焉。写作业不爱动脑,经常拖拖拉拉,得过且过,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书写不好。课后多动调皮,常招惹别人,星期六,日常去网吧玩游戏。在家里,不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
二、调查访谈结果
经我仔细调查、家访和对其本人的访谈,我了解到他有两个姐姐,父母中年得子,爷爷奶奶自然很宠他。加上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文化素质较低,对孙子学习方面和行为方面管教疏松,也无从管教,久而久之,由于家长监督处于空白状态,就养成了他的惰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多一点也不愿意做。在家里,不愿干家务,好吃懒做。自制能力差,抵制不了社会上一些腐朽现象的诱惑。
三、个案分析 针对鲁梦玉的个性心理特点,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视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懒惰的心理。
2、在班级里,由于懒惰,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自主性,知识掌握不牢固,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
四、辅导过程
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根据鲁梦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会有所改变的。首先,我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跟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我多次跟他的父母、爷爷奶奶进行诚恳的谈话。并让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他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与老师更好地配合,严格管教孩子。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爷爷奶奶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那时他们学习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其次家长要多进行校访,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的情况。
2、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老师主动和孩子亲近,和他做朋友。对他的情绪表示理解。当他调皮时,不要直接批评,要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课堂上,鼓励他积极回答容易的问题,激发他的上进心,改变他学习上的懒惰的态度。
3、针对张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五、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辅导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家庭教育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变,其家庭成员经常与学校进行联系,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有了改变,不过于溺爱孩子,对其严格管教,并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6.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 篇六
名:高XX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1+1”播出的《“虐童”的女教师》的综合新闻节目进行认真观看。看完后写好心得体会。对我们教师而言我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儿童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儿童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促进儿童心身健康和谐发展。关 键 词: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虐童、儿童虐待定义、暴力伤害、精神虐待
正
文:
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
——浅谈儿童园的心理虐待问题
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1+1”播出的《“虐童”的女教师》的综合新闻节目。对我们教师而言我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
儿童虐待定义: 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抚养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对待儿童,造成儿童身心伤害的行为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儿童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儿童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促进儿童心身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儿童教师,我们必须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同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应努力让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理解、赞赏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于自身素质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在不经意中给儿童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形成了对儿童的“心理虐待”。然而,我们的这些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儿童的成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后果,所谓“心理虐待”是指那种在对儿童实施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习惯性的语言、行动、从而导致儿童心理健康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儿童教师,你可曾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游戏时,某儿童对老师说:“老师,×××把我推到了,”因该儿童经常犯错误,所以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情况,张口就说:“×××,你怎么又推小朋友了,去,到一边呆着去,我们的游戏你就不要参加了。而后,不由分说便将儿童拉到了一边。由于教师的不经意,×××小朋友急红的小脸,欲言又止的细节却被教师忽略了。这看来似乎很寻常的一个场面,但却已经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构成了伤害,原因是他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儿童的辩解机会和游戏的权利。再如,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偶尔有个别儿童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儿童叫起来说:“×××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儿童拽到门外。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儿童不守规则,儿童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儿童无条件的顺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我们认为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教师要尊重儿童这一权力,并善于将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应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生成和渗透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儿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儿童,有时成人处于某种原因和想法阻止儿童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儿童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儿童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他会不相信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只能是心灵深处的伤害,这将直接影响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以上的事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经对儿童造成了‘心理虐待’”。心理虐待给儿童造成的伤害往往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心理虐待在幼儿教育中的集中表现。
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儿童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儿童,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儿童的心理伤害。
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儿童,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斥责、如“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班去!”有的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其他班的教师还很配合,一起对儿童进行批评,并以此警示本班小朋友。“见了吧,谁不听话,就去××班。或者某儿童经常打人,教师就说再打人把你送到公安局,交给警察叔叔。甚至,有些儿童打了小朋友之后,教师会恐吓他说:“再打人找把刀切掉你的手。久而久之,虽然这些教师能把儿童管的服服贴贴,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3、有些教师在处理儿童间的一些纠纷时,主观臆断,“对人不对事”一些较顽皮的儿童常常被误解、对号入座。这些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根除“心理虐待”的对策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儿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把握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2、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独立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所说的尊重和平等不只是态度上的和蔼、亲切、而是要尊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3、建立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常规,让儿童在和谐有序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会自主、自信、自尊、和自律。且常规不应是僵死的,只要有利于儿童发展,不妨碍他人、教师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4、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儿童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迫切想做好孩子的愿望。
5、做好家园共育,构建家园共育的桥梁。一位优秀的儿童教师应该具备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发扬高姿态,对于家长所提的意见应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态度。绝不能把对家长的成见带到工作中,拿儿童出气。
渴望爱是儿童最基本的需求,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应该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是儿童心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信任、理解能使他们变的自信,有助于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教育方向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方向,儿童的未来发展依赖与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如何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辱使命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光荣、伟大、而神圣的职责。我们每一位儿童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不能只重视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感到快乐。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更多孩子赢的尊严、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参考资料
《观《“虐童”的女教师》后的心得体会》 《虐童事件》
7.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篇七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特征, 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水平, 营造良好环境, 科学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 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 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包括健康儿童、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一) 健康儿童。
在儿童健康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
1. 监测方法
在健康检查时,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 结合家长需要, 至少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1)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8项儿童行为发育指标 (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扶栏上楼梯、双脚跳) , 了解儿童在监测图中相应月龄的运动发育情况。如果某项运动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仍未通过, 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2) 预警征象:根据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表1) , 检查有无相应月龄的发育偏异, 并在“□”内打“√”。出现任何一条预警征象应及当时登记并转诊。
(3) 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筛查量表, 如小儿智能发育筛查量表 (DDST) 、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 (DST) 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筛查评估。
2. 转诊
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应当登记 (附件1) 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 并进行随访。
3. 预见性指导
在儿童定期健康检查过程中, 应当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为基础, 根据个体化原则, 注重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 给予科学的心理行为发育的预见性指导。
(1) 新生儿期
1) 强调母婴交流的重要性, 鼓励父母多与新生儿接触, 如说话、微笑、怀抱等。
2) 学会辨识新生婴儿哭声, 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其需求, 如按需哺乳。
3) 新生儿喂奶1小时后可进行俯卧练习, 每天可进行1~2次婴儿被动操。
4) 给新生儿抚触, 让新生儿看人脸或鲜艳玩具、听悦耳铃声和音乐等, 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2) 1~3个月
1) 注重亲子交流, 在哺喂、护理过程中多与婴儿带有情感的说话、逗弄, 对婴儿发声要用微笑、声音或点头应答, 强调目光交流。
2) 通过俯卧、竖抱练习、被动操等, 锻炼婴儿头颈部的运动和控制能力。
3) 增加适度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刺激, 听悦耳的音乐或带响声的玩具, 用鲜艳的玩具吸引婴儿注视和跟踪。
(3) 3~6个月
1) 鼓励父母亲自养育婴儿, 主动识别并及时有效的应答婴儿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逐渐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2) 培养规律的进食、睡眠等生活习惯, 多与婴儿玩看镜子、藏猫猫、寻找声音来源等亲子游戏。
3) 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多与婴儿说话、模仿婴儿发声以鼓励婴儿发音, 达到“交流应答”的目的。
4) 鼓励婴儿自由翻身、适当练习扶坐;让婴儿多伸手抓握不同质地的玩具和物品, 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4) 6~8个月
1) 父母多陪伴和关注婴儿, 在保证婴儿安全的情况下扩大活动范围, 鼓励与外界环境和人接触。
2) 经常叫婴儿名字, 说家中物品名称, 培养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引导婴儿发“ba ba”、“ma ma”等语音, 提高其对发音的兴趣。
3) 帮助婴儿练习独坐和匍匐爬行, 扶腋下蹦跳;练习伸手够远处玩具、双手传递玩具、撕纸等双手配合和手指抓捏动作, 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5) 8~1 2个月
1) 帮助婴儿识别他人的不同表情;当婴儿出现生气、厌烦、不愉快等负性情绪时, 转移其注意力;受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 丰富婴儿语言环境, 经常同婴儿讲话、看图画。让婴儿按指令做出动作和表情, 如叫名字有应答, 懂得挥手“再见”。
3) 帮助婴儿多练习手-膝爬行, 学习扶着物品站立和行走;给婴儿提供杯子、积木、球等安全玩具玩耍, 发展手眼协调和相对准确的操作能力。
4) 增加模仿性游戏, 如拍手“欢迎”、捏有响声的玩具、拍娃娃、拖动毯子取得玩具等。
(6) 1 2~1 8个月
1) 给予幼儿探索环境、表达愿望和情绪的机会。经常带幼儿玩亲子互动游戏, 如相互滚球、爬行比赛等;引导幼儿玩功能性游戏, 如模仿给娃娃喂饭、拍睡觉等。
2) 多给幼儿讲故事、说儿歌, 教幼儿指认书中图画和身体部位, 引导幼儿将语言与实物联系起来, 鼓励幼儿有意识地用语言表达。
3) 给幼儿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 通过练习独立行走、扔球、踢球、拉着玩具走等活动, 提高控制平衡的能力。
4) 鼓励幼儿多做翻书页、盖瓶盖、用笔涂鸦、垒积木等游戏, 提高认知及手眼协调能力。
(7) 1 8~2 4个月
1) 家长对待幼儿的养育态度和行为要一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给幼儿自主做事情的机会, 对幼儿每一次的努力都给予鼓励和赞扬, 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信心。
2) 学习更多词汇, 说出身边物品名称、短语, 鼓励用语言表达需求和简单对话;学习区分大小, 匹配形状和颜色等。
3)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协调能力, 学习扶着栏杆上下楼梯、踢皮球、踮着脚尖走和跑, 握笔模仿画线, 积木叠高等。
4)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如用匙进食、用杯子喝水, 学习脱袜子、脱鞋;固定大小便场所, 练习示意大小便。
(8) 2 4~3 0个月
1) 鼓励幼儿帮助家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 如收拾玩具、扫地、帮忙拿东西等, 促进自信心的发展, 激发参与热情。
2) 当幼儿企图做危险的活动时, 应当及时制止;出现无理哭闹等不适宜的行为时, 可采用消退 (不予理睬) 或转移等行为矫正方法, 让幼儿懂得日常行为的对与错,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教幼儿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体部位以及一些短句和歌谣。学习执行指令, 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需求;培养幼儿理解“里外”、“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
4) 学习独自上下楼梯、单腿站, 提高身体协调及大运动能力;通过搭积木、串珠子、系扣子、画画等游戏, 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9) 3 0~3 6个月
1) 提供与小朋友玩耍的机会, 鼓励幼儿发展同伴关系, 学习轮流、等待、合作、互助与分享, 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2) 通过与小朋友玩“开火车”、“骑竹竿”、“过家家”等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游戏, 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3) 经常给幼儿讲故事, 并鼓励幼儿复述简单故事, 教幼儿说歌谣、唱儿歌、讲述图画, 不断地丰富词汇,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练习双脚交替上楼梯、走脚印、跳远等, 提高身体协调能力。通过画水平线、画圆形、扣扣子、穿鞋子等, 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5) 逐步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学习自己洗手、进食、穿衣、大小便等生活技能。帮助幼儿学会适应新环境, 做好入园准备。
(10) 3~4岁
1) 允许儿童在成长中犯错, 让其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以正确方法纠正不良行为, 避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
2) 帮助儿童适应集体环境, 逐渐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关注分离焦虑情绪, 引导适当的表达, 妥善处理和缓解消极情绪。
3) 采用丰富的词句与儿童对话、看图讲故事, 耐心听其说话及复述故事, 鼓励儿童发现、提出问题并认真回答。交流时注意与儿童眼睛平视。
4)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鼓励儿童练习走直线、走和跑交替、攀登、骑三轮车等, 学习折纸、剪纸、画画、玩橡皮泥、使用筷子等。
5) 通过有主题的角色扮演等团体游戏, 鼓励儿童自由联想、保持其好奇心。培养儿童注意力及对事物的观察力, 引导和培养兴趣爱好。
6) 帮助儿童学会遵守生活、游戏和学习的规则, 鼓励儿童独立完成进食、穿衣、入厕大小便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11) 4~5岁
1) 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性别差异, 建立自我性别认同。
2) 引导儿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 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鼓励儿童多接触社会, 遵守各种规则, 强化其乐于助人的意识。
3) 增加猜谜语等简单的抽象思维游戏, 学习按形状、大小、颜色、性质、用途等将物品进行归类, 帮助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4) 学习儿歌、讲故事、表演节目;练习跳绳、扔球、接球;练习复杂图形剪纸、摆拼图、搭积木等。
5) 注重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整理和保管自己的玩具和图书。
(12) 5~6岁
1) 给儿童设立适当的行为规范, 引导儿童遵守社会与家庭生活规则和要求, 对儿童的各种努力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促进儿童的自尊和自信的发展。
2) 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 适度、适量体验挫折, 并为克服困难做出努力, 培养其坚持和忍耐的品质。
3) 逐渐学会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懂得与人相处所需的宽容、谦让、共享与合作, 同情、抚慰、关心和帮助他人。
4) 鼓励儿童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多与儿童交流幼儿园及周围发生的事情, 积极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
5) 练习跳绳、单脚跳、拍皮球等;经常画图画、做手工、玩创造性游戏。学会整理书包、文具及图书等物品, 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二) 高危儿童。
1. 管理对象
(1) 早产 (胎龄<3 7周) 或低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2500克) 。
(2) 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3)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惊厥, 持续性低血糖。
(4) 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 (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
(5) 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 (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
(6) 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 (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等。
2. 管理方法
(1) 登记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时, 通过询问家长或查阅围产保健手册, 确定高危儿童。填写“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 (附件1) , 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 并进行随访。
(2) 专案管理:区 (县) 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接诊高危儿童, 并填写“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附件2) , 纳入到专案管理。
(3) 结案与转诊:连续两次评估正常并年满1周岁的高危儿童可结案。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转诊到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进行诊断和早期干预。
3. 专案管理内容
(1) 监测次数:对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评估, 每季度至少1次, 可根据监测手段和实际情况决定发育监测密度。
(2) 监测方法:应当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量表 (如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NBNA) 、DDST、DST等) 以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评估。
(3) 咨询指导
1) 根据筛查结果对儿童养育人进行结果解释。
2) 针对筛查中发现的养育及发育问题进行咨询指导。
3) 对需要转诊进行诊断和干预的儿童家长解释转诊原因及目的。
(三) 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
1. 管理对象
(1) 一般心理行为发育问题:不适当的吸吮行为、咬指 (趾) 甲、饮食行为问题、睡眠问题、遗尿、过度依赖、退缩行为、屏气发作、暴怒发作、习惯性摩擦综合征等。
(2)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和语言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异食癖、拔毛癖、口吃、睡眠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儿童心理障碍还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等, 遇到此类儿童应当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门诊或专科医院。
2. 管理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儿童健康检查时发现的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 转诊至区 (县) 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的心理行为发育门诊。心理行为发育门诊接诊一般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和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儿童, 进行评估、初步诊断和咨询指导。诊断困难者应当及时转诊至心理相关专科门诊或专科医院, 并协助康复治疗。
四、
服务流程
五、工作要求
(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儿童健康检查基础上, 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和预见性指导, 早期发现高危儿童, 及时登记转诊。区 (县) 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设立高危儿童监测管理门诊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门诊, 负责辖区内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和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的评估识别、咨询指导和转诊。
(二) 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儿童心理保健及精神医学专业技术培训, 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三) 开展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应掌握心理行为发育监测方法, 注重个体化差异, 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强调保密原则。根据结果给予科学指导。
(四) 区 (县) 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应有环境适宜的高危儿童监测管理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门诊用房, 配备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量表和工具。
六、考核指标
8.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忧思 篇八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模式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及其缺陷
1.单亲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离异或者由于疾病、自然灾害、车祸等原因导致父母一方独自抚养、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大多是“严”“慈”失衡的,从而失却了成功家庭教育中严慈相济、相契的特质。“严”、“慈”失衡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更大的危害是造成孩子心理的阴影和伤害,最终成为心理上的问题。
2.单方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一方(大多数为父亲)外出,由一方(母亲)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这是一种“严”“慈”失衡状况更为严重的现象。
3.隔代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双方外出,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目前有逐渐增多趋势)。隔代间巨大的思想差异,严重的代沟问题,祖辈对孩子的溺爱以及教育思想的缺失,使其教育力度与效度极其有限。所谓的教育也只是放纵或看管,更多的仅止于抚养的层面,缺乏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
4.撫帮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除父母双方外,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由亲戚、朋友代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跟单亲家庭教育相类似的问题。一方面他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要照看被抚帮的孩子,所以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一般只能采用“看守”的方式。他们大多数是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孩子一旦出现教育问题,家长之间产生矛盾,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会给孩子造成人际关系处理的心理影响。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家庭教育模式。
5.合伙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指父母双方外出,多个孩子合伙租房,多名家长委托一名家长教育的一种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别,孩子之间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如果受委托的家长,能把这种攀比的心理引入学习能力的竞争、良好习惯养成的竞争,那可以使孩子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将给孩子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6.“真空”家庭教育模式。这里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只留下孩子长时间在家里自己生活、学习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孩子放任自流,无人管教,极易形成孩子懒惰、责任心缺失的人格品质。他们遇事不知所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种“真空”家庭教育模式更应引起家长、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模式的多样化直接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的变化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压力。留守儿童在人格、品行、情绪、个性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学习和成长,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上多出现哪些症状呢?
1.烦躁焦虑。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稳定、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中。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缺少这种家庭氛围,特别是抚帮家庭,孩子感觉寄人篱下,被父母遗忘或不重视,有了问题也无法解决,整天惶惶不安,忧心忡忡,无心学习,极易烦躁,自暴自弃,做事缺乏条理。这些孩子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打击,遇事不冷静,为人处世缩手缩脚,缺乏自信。
2.自私自卑。自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为主的心理状态;自卑则是自感处处不如人的心理状态。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自我期望得不到满足同时感觉不如人的心理状态。在他们自己看来,则只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别人不能占有其利益,当别人占有他们的利益时,会感到自己无能、渺小,因此,自闭、孤僻,难与他人沟通,更没有勇气挑战失败。本应健康向上、乐观主动的少年儿童却因父母的长期缺位,儿童应有的家庭温暖、教育监管缺失,致使其自私自卑的心理逐渐形成。成天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孤僻自我,自信缺失,自私自卑渐成这一类儿童常见的心理特征,致使他们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
3.缩手缩脚。很多孩子原本聪明、机灵、活泼,却因为学习、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变得茫然无措、冷漠无情、悲观无望,遇事无所适从,内心压抑痛苦,再加上诉说无望,人际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出现抑郁、自闭的心理问题。
4.过分任性。和谐健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则性,通常刚柔相济,严慈相辅。但是在隔代家庭教育模式中,祖辈对孙儿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溺爱,希望从孙子身上找回未曾得到过的温馨,故而对孙辈无原则地娇纵,导致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叛逆孤行,甚至出现攻击的倾向性。
5.难以满足。父母长期外出,孩子长时间失去了父爱母爱,缺少家庭的温暖,不能享有精神和物质上的快乐,内心空虚无聊,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则逃学、泡网吧,有的失学与社会闲散人员勾结,干偷鸡摸狗之事;有的在学校无心向学,课堂上玩手机游戏;有的拿父母寄回的血汗钱请哥们大吃大喝等。这多是孩子在精神、物质上得不到适度的关注关爱而导致的一种异常表现。
6.提前进入青春期。这是指儿童超越了实际年龄及生理界限,在心理上表现出近似成人的倾向和特征。父母长期外出,辛苦创业,拼命挣钱,要求孩子在家省吃俭用,多做事,认真学习,在校表现好。一个天真可爱、活泼伶俐的孩子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已够繁重,又要承担家务劳动,弄得孩子不堪重负。现在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孩子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使孩子超越生理阶段,提前进入青春期。
9.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简报 篇九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11月16日,XXX一小XXX分校举办“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XXX老师通过PPT解说、播放视频、组织问答、现场连线等多种形式围绕“认识感恩”“体验感恩”“回报感恩”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讲解,分享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现场气氛热烈、轻松幽默、互动频繁。讲座让学生们了解到“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感恩不仅仅是一次行动,更应该一种习惯。
本次讲座让学生们知道父母生养他们长大,培育他们成才,父母之爱深如海,父母之恩重如山。在这个文字清冷的时代,要学会多与父母直接表露爱意,学会感恩,让爱传递。
1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简报 篇十
本次讲座共计45名留守儿童参加,由我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陈丽仙老师主讲。X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健康?”、“为谁而学习”、“心理健康表现”、“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并告诉同学们,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社会的关注,留守并不孤单,幸福就在身旁。整场讲座中,同学们认真聆听并积极互动,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讲座的最后,X老师用心理小游戏进行结尾。轻松而有趣的舒尔特方格,不仅能让孩子在产生焦虑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进行练习、放松,还能与同伴一起玩,增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温暖,并更好地主动去结交朋友。
11.隔代抚养有害儿童心理 篇十一
1.隔代抚养较之父母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的心都比较慈、比较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祖辈抚养,祖辈们更是备加关爱,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这实际上给孩子培植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
另外,隔代抚养也会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笔者的一位老师,因觉得上海的教育条件较好,就将孩子送到在上海的父母家,一直到孩子14岁时,才接回到身边。可孩子回来后,与父母好像是陌路人似的。开始孩子的父母以为与孩子还处于磨合期,就想尽一切方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然而四五年过去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仍处在开始的状态,令他们后悔不迭,痛苦不已。
3.隔代抚养最严重的危害在于这种抚养方式极可能导致小孩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隔代抚养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首先,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第二,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使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使孩子长大后,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怪异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的偏离、暴力倾向加剧等等。
第四,老年人抚养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产生依赖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产生心理与行为的障碍。
12.儿童心理 篇十二
从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发力, 构建精神家园、提供人文关怀是解决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通心密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留守岁月, 阳光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励志丛书》 (以下简称《丛书》) , 由国内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红教授等担当主编, 是国内第一套走进留守孩子心理世界的励志读物, 是送给留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也是家长和教师理解留守孩子们烦恼困惑的心灵读本。
首先, 《丛书》以孩子自我阅读、自我教育的方式, 弥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丛书》包含了《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留守儿童阳光情绪手册》《留守儿童安全成长手册》《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手册》《留守儿童高效学习手册》《留守的童年不孤独·小学版》《留守的少年不烦恼·初中版》《留守的青春不迷茫·高中版》9册图书。《丛书》从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出发, 涵盖了留守孩子安全成长、生活学习、个性完善、困惑应对等方方面面, 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编著者对留守儿童的殷殷关爱, 这些积极的教育与引导, 从问题出发, 针对性强、指导性强,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家庭教育的缺位状态, 不光适合留守的孩子们自我阅读和自我教育, 对于留守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来说, 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其次, 《丛书》为留守儿童量身订制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话语方式。笔者认为, 这套丛书最具魅力和人性光芒之处就根植于此。《丛书》采用留守儿童的叙事视角, 从留守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出发, 字里行间投射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让孩子们倍感亲切, 比如《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就以丫丫、豆包、江哥、娜娜和他们的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线索构成长篇故事集, 而每篇设有“心路迷程”、“通心密钥”、“攻心秘典”、“阳关心语”等板块, 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案例分析。《丛书》图文并茂, 以生动鲜活的故事走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感悟留守儿童的成长烦恼, 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融审美性、可读性和励志性于一体。
第三, 《丛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系统的关怀和指引。《丛书》从留守儿童面临的常见问题出发, 以引领留守儿童人格、个性和智力全面发展系统构建主题。系列图书主题涵盖了留守儿童安全成长、学习提升、个性完善、情绪调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等。每册图书主题既是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所在, 也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 整套丛书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留守儿童自助成长体系, 无论是处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留守孩子, 还是在学习、交往、青春期等方面面临困惑与烦恼的孩子, 都能够从中获得系统的自我教育与引导。
第四, 《丛书》用心与留守孩子交流, 彰显了教育引导的润物无声。《丛书》精心设计, 处处体现出为留守儿童自助成长提供知识体系的实用性和教育引导的潜移默化。每册图书在开篇设计的“给孩子们的信”是套书的亮点之一, 如《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中写到:“只要我们擦亮眼睛, 拭去心灵的尘埃, 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拥抱真实的自己, 就可以让自己的小宇宙散发七彩光芒。”《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中写到:“要自我警醒: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却不一定照进每个人心里。冷, 可以取暖;尘, 可以拂去;你, 要尽可能在别人的世界里留下明朗。”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本套丛书无疑是理解自己成长烦恼的心灵读本, 是陪伴自己成长的最好礼物。
第五, 《丛书》开启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心理问题是留守孩子们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心灵的空虚迷茫比物质条件的简单匮乏更为可怕, 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是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自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分享他们的烦恼与困惑, 与他们感同身受, 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丛书》给家长、教师和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生存境况特别是心理世界的窗口, 为更好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的关爱力量, 形成合力, 着眼于留守孩子们真正所需、提高教育帮扶的有效性, 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 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相信, 依靠全社会的群策群力和留守儿童的自立自强、自助成长, 留守儿童一定能在充满人文关爱的教育环境下获得尊严, 拥有健康、自信和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海飞.让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阅读起跑线上——我国少儿出版与农村儿童阅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2011 (12) .
13.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三
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有专家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几点标准: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能够适应学习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往往比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水平相差悬殊,我们当然不能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智障儿童。但在特教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就无法绕开“还给智障儿童一个健康心理”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深入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虽然这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容易被忽视的课题,但这个课题的落实,对智障儿童的实效价值,却极其重要。因为智力的康复、情绪的稳定、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同时,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落实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径之一。
在方法上,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中,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亲和的态度,影响熏陶学生;同时要结合授课科目的特点,挖掘出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通过对学生心理各层面施行积极影响,补偿其心理缺陷,以培养出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他们的一切行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具体作法阐述如下:
一、开发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特教学校只有推行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才能系统、稳步地开展对学生的智力康复训练,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儿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编写,已经有20多年,现在看来,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智障教育的多维目标;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视学生智力差异的多样性;注重教师的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因此,它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已经不适合当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系统、复杂的知识,而在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开发、行为得到多少矫正、自我服务水平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张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既要使学生在实用生活知识、技能以及习惯等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又要让学生体验愉快的学习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学习的东西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适应。现在,许多特教学校都在开发、整合新的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教育效益大大提高。我们通过实践与对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认为,落实“以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教育过程,就是最好的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坚持好创造情感情境原则、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创造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保持愉快的情绪,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趣味性原则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动机明确,始终在欢乐的情绪中自我要求,进行学习。成功性原则就是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成功的期待,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这一原则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机会
我们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种情绪具有固定化、持续化、依赖化的特点。就是说,学生很愿意接受并服从于他心目中的领袖式的老师!
一般来说,培智班师生比不大,这为每个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尽可能多地接近、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儿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当他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时,他就会尝试主动走近你,期望在你这里得到帮助和解脱,表现出无限的真诚。
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小到一次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都能充分满足学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获得成功等各种情感需要,继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幸福”体验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这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号召力、管理力、“诱惑”力明显增强。这样,在和学生愉悦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既可以感觉到师生情谊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创造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特教学校,有的老师善于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彼此亲昵,和谐融洽,所以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学生进步快。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认知、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三、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和谐发展 个别化教育原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为他们设计出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目标,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实现。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很明显,既有量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内在或外在需要的差异,因此,“因材补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通过集体教学提供方法、材料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个别辅导、编组辅导的方式来“开小灶”,加深知识印象,巩固生活技能。虽然个别辅导的目标、内容、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师有耐心,但越是个别化,教育效果就越可能成功。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不仅直接有利于所有学生智力缺陷的补偿,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对自我事务的处理,是智障教育的出发点,不管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智力缺陷儿童,都应当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顾或较少需要别人照顾。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关怀、慈爱是应当的,但我们不可以对他们一味迁就、容忍。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道德准则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严格的尺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补偿缺陷贯彻在教育活动的始终,该放松的绝不严格,该严格的绝不放松。如果因为学生有缺陷,起了怜悯之心,那么很可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发现,降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更加懒散;降低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混乱„„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道德准则等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一定要严字当头,不可疏忽。所以课内课外,教师都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反复给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循生活准则或规范的行为习惯。从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严格,越是容易培养出学生良好(健康)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和性格。
五、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智障学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如学生通过玩 “过家家”、“超市”、“儿童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智障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在生活活动中,通过洗手、穿衣、做值日、整理衣物等活动,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也培养了智障学生住校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三)教育形式、方法应多种多样
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心理辅导课、个别心理辅导和主题活动等。心理辅导课是在近年推动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这种形式也被特殊学校所采用.同样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个别辅导是特殊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个别心理困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在辅导内容、具体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探讨。主题活动形式多样,人人可以参与,很受学生欢迎。无论采用何种教育形式,都要针对不同智障儿童的特点进行,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培智学校在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训练方面还缺乏教育经验,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矫正技术也不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及时纠正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能力。
另外,心理辅导方法尽量简单易行。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智力障碍儿童,选择心理疏导方法时要注意简单易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
情绪晴雨表。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情绪,让学生每人记录、理解自己的情绪。
音乐放松法。在团体活动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音乐,做一些放松训练,能有效安抚学生过激的情绪行为,使兴奋的学生感到镇静,焦虑的学生感到轻松,愤怒的学生感到怒火在逐渐熄灭。
美术心理健康课。学生自由绘画,教师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疏导。
14.陈倩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篇十四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策略
姓
名: 单
位: 联系电话:
——阳光成长 促进和谐
陈 倩
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明德小学 ***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策略
陈
倩
(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明德小学,372604182@qq.com)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下子女和老人们待在家里,成为“留守家庭”,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儿童长期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障碍
特点 策略
一、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偏僻农村,实在是太匮乏了,根本无法跟上当今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心理需求,当今的社会化心理问题诸多,学生家庭问题、学校的教育等各种新时代所出现的问题,都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2)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3)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初三女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哭,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4)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5)孤僻心理。
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间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因此,留守儿童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典型。
2.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1)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
亲情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尽管大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
(2)隔代教育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有近半数的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对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而缺少对孩子精神的约束。另外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承担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都显得力不从心。(3)家庭和学校配合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上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了解情况,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教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这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去年我班有一留守儿童家长把孩子领到学校对我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我们没有时间管,不听话你就打!这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从哪去配合?
(4)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二、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多方面的共同关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相互配合、彼此信任、协同作业、完美链接,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首先,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社会人的共同职责。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甚至青少年犯罪等,都必须依赖政府制订更有利措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相当大,娱乐场所的文明、健康程度又是令人堪忧的。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特别是娱乐场所的业主,不能只顾个人私利,不能蒙着眼睛赚昧良心的钱,应以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着眼点,以学生心理能健康发展为目标。美化社会环境,规范娱乐场所,引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每个社会人的共同职责。2.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在学校,因此学校更应该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学校应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其个人情况,尤其是心理现状。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除了相关的自然情况外,还要统计留守儿童现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多长时间回来一次,每月与父母通几次电话,父母除了给孩子寄生活费外,是否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等,相关材料应一式三份,班主任、心理教师、档案室各备一份。
(2)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真情关爱,让孩子们能够有另一个家的感觉,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和安全感的缺失。活动上优先安排,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留守儿童之家里设立亲情热线,孩子经常跟父母打电话或视频聊天,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3)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课,成立定期召开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省教育厅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有专职教师,定期聘请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开设相关专题的讲座,特别是要针对留守儿童在特定时期所特有的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教育。
(4)重视个别咨询指导。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于个别心理已有较严重障碍的学生,学校要派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根据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分别采取诸如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叙事疗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治疗,直至学生完全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学校千万不要将这类学生推向社会。
3.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
(1)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家长应该转变观念,留守儿童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2)家长应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定期到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认 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家长会之类。孩子尽量不要送给他人抚养,外出打工者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或至少父母有一方能在孩子身边,即使父母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也不能只知道定期往家里寄钱,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成长,应定期给孩子以各种方式的沟通和交流,并定期给班主任老师通电话,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哪一方的职责,应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社会更要响应三农政策,真正关心外出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尽快解决留守儿童在异地上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5。
[2] 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吴飞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儿童心理】推荐阅读:
儿童心理过程发展07-04
关注聋哑儿童心理12-16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06-22
留守儿童心理课教案08-08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初探10-25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12-2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2-06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08-09
读书心得读《儿童绘画心理学》有感09-11
自闭症儿童心理:听说我是自闭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