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2024-09-27

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精选14篇)

1.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英语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课堂内容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教育。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努力,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打破传统教学,引导学生思维转变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应当调整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是一对多、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不利于学生自身英语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应当敢于打破传统,在制定课堂教学任务和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一个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完成教师教学任务相契合的教学计划,提高了学生对课堂英语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和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转变教学观念,塑造核心素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责任,相比于教书,育人更加重要。由于受到国家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教学的重点依然是在学生的分数上,课堂教学的目标依然是课堂知识内容的教授上,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初中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验英语、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语言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教学文本中的思想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能够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核心素养养成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课堂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的方式去完成课堂学习,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文化和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特点,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的语境和语感,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英语小游戏或者一些精选的英语歌曲等,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结语

阶段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语言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总结和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二

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创造, 才能保证其学科素养的生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应实现英语育人、立人的课程思想。

1. 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有利于增强其教学动力

教育是文化事业,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还是灵魂工程师。教师教学展现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对教学的热爱程度。

高素养有利于增强教师对专业的深化了解, 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事业, 对教育事业保持长久的热爱, 以强大的育人动机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2. 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身上的学科素养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源泉。而提升英语教学学科素养, 让教师在教学中拥有渊博的知识, 丰富的教学内容, 课堂中能从容地旁征博引, 给予学生更多有益的心理暗示, 促使学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二、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的策略

首先, 我们要明确学科素养并不与其它素质的培养矛盾。学科素养不光是学科内的专业知识, 很多能够促进个人学科发展的知识、技能甚至思想都可以纳入到学科素养的范畴。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 扩充自身知识量, 增强英语的表述能力。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培养个人兴趣, 吸收国外优秀文化

英语教师必须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在课外, 英语教师要积极拓展自身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英语知识, 比如保持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的习惯, 定期阅读一定数量的外国名著;时常浏览国外主流媒体网站, 了解国外的网络文化, 流行词等等;通过收听训练自己的听译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自身视野。了解国外的文化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中引证真实的国外语言现象, 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给学生教导更为正确的语言组织习惯, 语言思维方式, 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2. 转变汉语思维模式, 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以及从小受到的母语熏陶, 在学习英语中总是用汉语的思维去解读英语。我们教师也一样, 有时会受汉语的思维束缚。所以, 灵活运用英语思维来表达意思, 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将有利于专业水平的提升和日常教学的有序进行, 只有教师的英语逻辑更为科学合理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3. 敢于探索研究教学成果, 积极实践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 经常涉及一些新的教学方式, 好的教学方法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出来的。教师必须保证对英语教学的持久热爱,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才能在英语教学战线上迸发更为持久的光芒。

4. 英语教学要“扬长”而不“避短”, 鼓励教师个性教学

五指尚有长短, 何况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尽管我们的英语教学有大纲, 有课标要求, 但是每位教师的个人情况不同, 优势与不足也互有差异, 教学方式更为悬殊, 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有了出入, 英语教师应该抛弃一些陈旧观念, 不要一味追求中规中矩、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 部分教师深知自己的专业优势所在, 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由于担心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 选择了照搬大纲, 按照主流教学方式施行灌输式教育, 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学任务无重大延误, 教学无亮点, 学生没热情, 老师越来越没信心。

鉴于上述情况, 我们就应该倡导教师积极“扬长”而不“避短”, 发挥自己的优势, 让学生也受益, 享受教师的专业特长带来的教学效果。同时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要刻意避讳, 要查漏补缺, 积极学习, 探索将之完善。如果专业的特长发挥利用得好, 可以塑造一名个性色彩鲜明, 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例如:某教师英语口语特别优秀, 但他的劣势在于英语语法的讲解上不够清晰, 自己能领会而无法透彻的传输给学生, 但是该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探索了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他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情景教学, 将一些语法知识融入到一些国外时事、名著、古神话甚至自编故事, 利用口语优势, 在讲解这些生动情节的过程中再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 由于有了具体的故事案例, 有了参照, 以及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以往的语法讲解劣势随之化解。

三、总结

英语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 广大教师应该本着终生学习的态度去实施和探索, 随着英语在我国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 教学需求随着提高, 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顶住压力, 抓住机遇, 积极发展自我, 努力提升科学素养, 挖掘自身潜力, 实现个性化发展, 早日成为有素养、有特色、有思想的优秀教师, 在英语教学战线上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聚凯.浅谈英语朗读教学的体会[J].考试周刊, 2009 (8)

[2]张淑丽.中学英语教育对老师提出新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3)

[3]张欲锐.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策略[J].教育探索.2012 (4)

3.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习惯英语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43

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上课倾听的习惯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知识和能力增长的重要时期,而他们较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于学习上,由此需要采取一定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运用手势语言、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在正确发音引导下,以幽默化、趣味化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教师声音、嘴型上的微小区别,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倾听习惯。

2.培养学生倾听录音的习惯

倾听录音对于学生英语语音、语调的规范和纠正具有非常实用的帮助。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倾听录音习惯的培养,在课前和课下,利用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静下心来倾听录音,将录音中的重点词汇、句子记录下来,或者标出来,并与同桌、教师进行交流。倾听录音时可以跟读,掌握语音、语调、停顿与重音等,每次录音都会有收获,鼓励学生模仿对话,收获更多英语知识与技巧。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

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引入表演、比赛、音乐等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课堂枯燥。同时,结合点名与集体活动交替进行,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表达内容与方式,参与到其中。

二、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1.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鼓励学生课上积极发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科学性、亲近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抓住时机积极发言。提问时充分运用教材内容,以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表达为目标,结合多媒体、图片、实物创设的轻松氛围,运用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由会话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桌是最佳的学习搭档,小组同学、教师与家长也可以是学习搭档。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自由会话,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喜怒哀乐、喜好与问题等,或者用英语表达小故事,说出Amazing things、Teenage problems等。引入角色表演、歌曲比赛、趣味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自由会话的兴趣。如关于films、pets、friends、TV programmes的话题会话等,学习love doing sth、how to do sth等重要短语。在自由会话氛围中,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3.培养学生日常交流的习惯

英语听说读写,每个元素都是英语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就需要加强对学生日常交流习惯的培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英语课上用全英文进行对话,教师进行组织、引导与鼓励。在课下和日常生活之中,多用英语交流对话。通过鼓励学生日常交流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英语交流习惯。

三、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1.培养学生录音跟读的习惯

录音中包含着英语课本、英文读物中较规范的英文表达,跟着录音跟读,能够在纠正学生发音,鼓励学生动口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要鼓励学生积极跟着录音跟读,模仿录音中原汁原味的语调、语音进行读书学习,自觉规范自身音标、音调,纠正音调错误,奠定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

2.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正如李阳先生的疯狂英语一样,大声说英语具有一定的学习效果。需要克服哑巴英语坏的学习习惯,加强朗读记忆,如对Shopping、Finding your way的对话朗读,学生大声朗读,运用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刺激脑部神经,多建立一条条件反射,由此加强巩固与记忆,提升朗读能力,扎实掌握英语知识。

3.培养学生全心投入的习惯

读书需要眼耳口鼻与心都到,如果学生心飞到窗外,而嘴巴一直在念念叨叨,那么读书就没有效果,学生不会深入理解知识。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避免初中学生读书随心所欲,不注意群体读书等问题。集中初中学生全身心注意力,教授初中学生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停顿、重音、语气都需要注意,记录下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反复练习、拓展运用,建构知识网络。

总之,初中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结合初中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与个性差异,认真领悟新课改教学理念,践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从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出发,促进学生爱学、乐学并会学。由此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与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4.浅析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四

浅析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 陈爱华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放在重要位置。“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理念,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

一、课堂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语文学科因其丰富的内涵而对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堂中素养教学作用,重视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导向作用。把学生带进语文天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体验中,形成独立的语文素养。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领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魅力。比如,学习的《华南虎》以后,可以让学生找同类文章阅读,通过比较,对华南虎的刚毅不屈特点产生深刻认识。时间久了,学生会因此喜欢上语文课,语文素养也就日渐养成。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二、习惯是培养语文素养的源泉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语文素养的源泉。

1.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语文阅读学习需要教师放手,阅读不能局限于课本,要鼓励广泛阅读。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文作为例子来学习,然后让学生用大量时间去阅读他感兴趣的文章著作。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美文佳作,要放声朗读,吟诵,要读出感情,方可感悟和领略情味。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记忆阅读,每篇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最好都要求背诵。比如,《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中“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一段,《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一段。

课外阅读时,精彩文段要摘抄、背诵。比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文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可以帮助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新的思考。对文言文、古典诗词,更是要反复朗读、背诵、品味。丰富的阅读积累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思想觉悟水平,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从而影响他们的写作风格。

3.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

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的体验过程,只有袒诚面对,积极解读生活的时候,才会透过丰富而复杂的现象接近生活的本质。比如,有人写一个迟到的学生:“教室很安静,大家都在自习,只听见教室的后门吱吱吱吱,断断续续地响,他弯下身子,从门缝里挤了进来,以最后一排学生为屏障,迈着小碎步,猫腰溜到了自己的座位,跨过凳子,趴在了桌子上,还不时抬眼朝老师瞥……”。这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动作、神态,也写出了人物的心理。

4.培养学生自日练笔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每学年自由练笔不少于10000字。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拓展广阔的写作时间和空间,除了常规习作外,每周应让学生写作,可以采用日记、周记、生活点滴、心得体会等形式,只要能反映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做到抒发真情实感,行文自然,就值得肯定。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当一个人自己想写的时候,必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迸发出更多的写作灵感,天长日久,所写文章自然变得清晰、顺畅、丰富。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多元、流动、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自身更好更快地提高语文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杂家”,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切人点,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主阵地,才能使学生的心田流淌出汩汩清泉。

5.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五

摘 要: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重心逐渐由课本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发展和时代趋势,更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理论实践与社会关系等等。从中可以发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质的理解。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正式接触物理学科,存在着一定的新鲜感,但是对物理的学习方式和探索方向又比较茫然。因而,在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物理教师应当注重前期引导和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这样对于学生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的物理学习将大有裨益。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一)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物理教学任务较重,物理教师承担了较多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以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课和教学设计中,对自身的学习和提升逐渐疏忽,这将导致教师逐渐以自身经验进行教学讲授,课堂变得死板固化,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翻来覆去就是知识的灌输。因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应当改变观念,不断加强学习,与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接轨,从新知识中获得更广阔的教学视野,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和信息成为了社会中最宝贵的财富。教师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物理学知识,从新的知识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使物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物理学教师应当为初中的学生打开一扇科学之窗,而教师的科学素养将决定学生核心素养高低。为此,物理学教师应当多学习、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传授课本上的物理学知识。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之一,在生活中物理学现象和应用,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利用生活经验等旧的知识体系,不断构建新的知识架构,从而奠定物理学知识大厦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科学素养。比如,最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有着这样的表现:在煮熟鸡蛋之后,人们往往会将鸡蛋捞出,并迅速放入冷水之中几分钟,这样鸡蛋壳会非常容易与蛋白分离。如果不这样做,鸡蛋就很会与蛋白联系起来,十分难剥离。这样的情况就鲜明的体现了热胀冷缩的特性,并且告诉大家,不同的物质热胀冷缩的系数不同,其胀缩的速度也不同,这就导致将刚煮熟的鸡蛋捞出之后,放入冷水之中,蛋壳和蛋白的收缩速度不同,这导致二者的分离。当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物理学知识联系起来之后,将对物理学知识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打下自主探究的学习基础。

(三)关注科学前沿和物理教学结合

物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并且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物理教学应当将前沿知识和技术理念引入课堂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单一知识和旧的理论体系。传统教学中,物理知识的构建往往比较死板,使学生思维僵化,难以对物理学产生兴趣。而引入前沿物理学技术案例,将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增加,满足未来发展和学习需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十分有利。为此,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热爱物理学的人,密切关注前沿物理学进展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二,教师要根据新的技术案例和新的知识理论,结合课堂实际进行教学设计,避免知识传授的死板和僵化。三,教师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在知识上不断反问和研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深入生活、家庭、工厂等单位的细节之中,从中观察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

(四)与多门学科相结合

物理学虽然是注重物质的科学,但是由于科学范围很广,不同领域之间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比如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等。由于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联合其他学科教师,从多角度对学科进行整合,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加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传统教学中,往往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在实验教学方面不外乎是教师演示或者课本实验验证。这样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并且使教师产生了浪费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印象,因而更加不注重实验教学,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无疑是抑制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提升。学生成为了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师则为了学生成绩提升,只追求理论教学的高效,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学生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核心素养难以杨成。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式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完善,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学校重视

学校领导层作为统领教育方向和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引导者,只有学校方面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才能够使实验教学受到更多的重视和资源分配。为了保障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学校的硬件设施应当能够跟上初中阶段的自主探究实验,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

(二)教师主动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设计探究目标,减少验证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次数,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放在自主探究实验之中,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经验和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印象深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教师要重视实验方向和研究目标,保障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为学生提供辅助和引导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

实验教学应当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解答疑惑,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以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问题,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从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和求知欲的满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物理实验社团,通过设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做喜欢的研究。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电子,可以做一些收音机项目,有的学生喜欢力学理论,可以让他们研究各种情况下的受力分析,有的喜欢生活实验,可以让学生多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社团,将带领学生进入更加奇妙的科学世界,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还使得学生接触到正确的科学探究研究体系,亲身体会到生活、科学和社会的联系,以及物理学科在生活和科学界的实际地位,对学生的物理学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好处。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吸收知识,使物理课堂更加有活力,提高了物理教学效果。

三、核心素养培养方案设计分析

为了能够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以课程为载体,通过制定培养方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等。

(一)概念教学课

概念教学也就是物理学基本概念教学,教师要明确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对概念的意义和范围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物理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利用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在概念教学中,学生往往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理论而感受到物理学科的神器和精彩,教师应当抓住概念教学中的新意,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能力,观察和探索意识等多方面的科学精神素养。

(二)规律教学课

规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规律结论传授,而是重视规律的发现过程,向学生讲授规律的发现历史和著名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无不是经过前人努力和漫长的历史逐渐完善的。教师应当融入历史和人文教育,让学生重走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规律的发现和推演过程中,从而领学生感受到知识发现的乐趣,提升核心素养。

(三)习题教学课

初中物理学科的习题课必不可少,是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互联网搜集优秀习题,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发散思维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逐渐形成应用实践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四)课题研究课

课题研究主要是从物理学史和科普等两个方面着手。物理学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中很多几百年前的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榜样。并且,在史学研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十分有利。而科普知识研究,则包含了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和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对科普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W习自信。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习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物理学科的系统性学习阶段,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探究精神,不能够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抹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要想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使学生与物理学历史和前沿紧密联系,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6.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六

有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停止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今天,有幸学校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聆听了几位老师关于“初中英语学科素养与提升”的分享,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黄老师和刘老师对于初中英语学科素养的概述,我了解到初中英语的学科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包括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大方面,具体如下:1.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2.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五方面.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3.情感态度:指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等.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5.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明白初中英语学科素养后,我认为在平常英语教育中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其次,通过黎老师分享英语阅读对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推动,我学习到以下阅读教学策略:第一,阅读有效题材,助推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表达。第二,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感。第三,选择有效信息,升华学生的情感与文化。第四,开展课后活动,展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了达到有效阅读,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带领学生沉入文本,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现文章的脉络,引发学生与作者、教师之间“三向”的思维碰撞和交流。这样的阅读课堂,才是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七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素养,运用能力,习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上看, 也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这一特点, 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语言训练体现出来的。我们英语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特点研究教学方法, 整合优质的语言教学资源, 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感觉语言学习是有趣的、是快乐的, 在语言学习中, 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提高英语语言素养。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详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交流的情境, 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和意识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学也是一样, 学生很喜欢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创设情境, 或者是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创设情境, 让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年龄特点, 贴近教材内容, 更贴近课程标准, 这样教学, 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积极性, 刺激学生产生用英语交流的欲望。尤其是在英语复习课的教学中, 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交流积极性, 并在45分钟的学习状态中始终保持它, 是一线教师最应该解决的问题。要想在复习课上的语言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 在设置教学情境这一环节上下足工夫。通过情境设置, 让学生把通过交流互动发现的疑难汇集到组长手里, 再经过学生集体讨论,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交流的习惯, 并使之成为一种自然, 并在交流讨论中突出互助学习的意识, 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赢, 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 在进行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清洁工打扫城市公园的视频, 视频中涉及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 如动词、短语、句型等等。学生观看完视频后, 教师让学生结合视频谈一下动词的用法, 学生通过思考和对视频的感悟得出:动词+副词/介词/名词等多种方式, 对每种用法都用句子进行说明, 从而灵活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通过对视频的理解深刻感悟出spend...doing, Not only...but (also) ...等短语的搭配技巧, 并能够运用一句话进行解释。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 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今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完成相同的任务或者是不同的任务, 之后进行小组汇报, 交流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发现问题, 师生在讨论中完善学习任务, 最终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 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进行自主合作与交流, 在交流中完成知识点的认知, 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语言实践技巧。

例如, 在进行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进行Step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环节的教学中, 通过group work方式进行语言教学点的巩固与检测, 通过group work这个环节的教学, 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基本句型进行机械操练, 做到够脱口而出, 句式、语法、短语、发音等准确规范。尤其是通过对“A: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B: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这样的核心句型训练, 使学生轻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并能够熟记于心, 运用自如, 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为学生搭建英语交流活动的平台, 将语言教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积淀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开展英语实践活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最好载体。学生愿意参加英语展演活动, 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很多学生具有独特的表演才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 适时开展英语展演活动, 活动内容要紧贴教学实际, 要适合学生的表演, 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活动的频数要高, 活动要有总结, 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点, 丰富知识视野, 延伸课堂深度, 积淀语言素养。每次活动之后, 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 在进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教学时, 教师让学生进行购物的情景剧表演, 通过表演展示本节课的学习资源,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习效果很好。通过表演, 教师发现的语言运用规范性和科学性等问题, 在表演之后统一更正, 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尤其是通过表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how much”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以及“Can I help you?”和“Let me help you.”的用法等, 理解了“What color do you want?”“I want a blue sweater.”等多种句式的表达方法, 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 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另外,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QQ聊天室进行英语交流, 或者是在线与英语教师进行对话, 收看英文原版电影, 阅读英文书籍等。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与交流方式, 提高英语运用和实践能力。

总之,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有长远意识, 将语言教学作为常规教学任务来抓, 坚持每节课都要有语言教学环节, 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 提高应用技巧, 让英语交流成为一种语言习惯, 在不断交流和感悟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语言素养, 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瑞英.浅析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小学教育, 2011 (12) .

[2]白凤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策略初探.群文天地, 2012 (12) .

[3]李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苑教育, 2012 (12) .

8.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培养;人文素养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以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宽广视野来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与落实,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没有涉及人文素养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班级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出现初中英语教学难以兼顾到所有学生,学生接受英语教学的程度也难以得到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得到充分的考虑,所制定出来的人文素养培养方法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在初中英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重视到对于教师情感抒发方法的制定,并在课堂上将学生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表达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太多,英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了解,这就很容易导致英语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方法制定不够规范的情况的产生。

2、学生缺乏人文素养教学环境。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即使进行了人文素养培养,往往也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的,而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设定,学生并不感兴趣,也就谈不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善于提炼初中英语人文精神培养教学方法。首先,在进行英语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出合适的英语情感教学方法。例如,进行《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英语背景故事等项目,让每个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感悟到英语背后的人文精神魅力,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欲望,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如果在该教学方法的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学生不远倾听教师讲述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交流的方式来打开学生的心扉,通过对学生的循循善诱的引导,将学生指引回正确的道路,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其次,在进行英语人文精神培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的来说,进行英语情感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觉悟,让学生的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形成英语观念。由于英语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进步的,因此,英语教学要尊重英语教学动态变化的性质,并要求在英语情感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共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2、为学生创造英语人文素养熏陶环境。具体的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学校英语人文素养培养环境的缺失严重的制约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英语人文素养环境的欠缺,初中学生也难以运用英语进行熟练的交流,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快速提升。

首先,针对初中学生英语人文素养培养环境相对比较有限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创造英语情感交流的环境。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月拿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来让学生的英语交流,让学生进行交流内容的自主编创,充分的鼓励学生参与进英语人文素养交流过程中来;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在学校内部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英语沙龙等,鼓励学生熟练的运行英语知识,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这些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为了充分的激发起学生进行英语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宣布激励政策,并为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让学生充分的感悟到英语的魅力。

其次,为了保证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进行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到对于学生英语人文思想的练习,保证学生在进行英语人文精神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交流语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并帮助学生在进行英语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养成英语思维方式的思维习惯,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对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特点总结。我国英语教学尚存各种困难,其彻底的解决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水平,通过英语人文素养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英语实践练习的督促,为学生创造一个优异的英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建红.中学英语人文素养及其考试评价导向[J].考试.2009.07.

[2] 杨行胜.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25.

9.培养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刍议 篇九

培养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刍议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语言培训,而是以语言的习得为主体,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交流的需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认为,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应该以对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适应性以及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作为基本着眼点,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及流行文化等不同手段和方式的综合利用来获得较好效果.

作 者:孙颖  作者单位: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外语系 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文化素养   跨文化交际   英汉文化差异  

10.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十

摘要:以复习“物质组成的表示”为例,阐述了在小专题复习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学情境创设等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青蒿素;化学式;学科素养;物质组成;三重表征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6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021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系统化。马宏佳教授在《化学教学论》中提出:“化学复习要从知识层面飞跃到能力层面”。自学科核心素养观念提出以后,笔者开始关注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马宏佳教授的观点及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学习,本文以“物质组成的表示”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复习课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1.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组成的表示”是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内容包括化合价、化学式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都停留在知识层面,对认识物质组成的视角及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几乎一无所知,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分析,确定本节主要教学内容如下:巩固化学式表示的含义、认识物质组成的视角及探究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用PPT展示材料:青蒿素是什么、有什么用?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

设计意图: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一社会热点新闻为素材,引出本节课重点研究物质――青蒿素。

3.板块1-巩固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教师]青蒿素能治??疟疾,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说出由青蒿素的组成和结构决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用途反映性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核心素养观念。

[教师]根据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得到如下信息:

(1)表示青蒿素这种物质;

(2)表示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3)表示青蒿素分子且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4)表示1个青蒿素分子且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5)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82;

(6)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90:11:40:

(7)可计算出青蒿素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计意图:巩固“双基”。为下一板块学习打下伏笔。

4.板块2-认识物质组成的视角

[教师]同学们根据青蒿素化学式【C15H2O5】所获得的7个信息,能否给它们分几个组?分组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组汇报交流结果。

师生共同小结:化学式的含义可从宏观、微观、量三个视角分析如下: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设计意图:以马宏佳教授提出的“化学复习要从知识层面飞跃到能力层面”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合作能力素养等。

5.板块3-探究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

[教师]用PPT展示材料:190次失败之后,发现青蒿素。

[学生]阅读材料。

设计意图:以《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为依据,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受产地、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化学家已经发明了通过化学方法合成青蒿素。引导学生思考新物质合成的思路。

[学生]根据电解水实验:V氢气:V氧气=2:1,推测水的化学式。交流讨论推测物质组成的一般思路。

师生小结:化学方法合成青蒿素,要通过实验测定它的组成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从而得出它的化学式。

设计意图: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只有在“最佳期限”内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最佳的教学。

[学生]自主完成下列习题,进一步明确测定青蒿素化学式的过程。

习题:28.2g青蒿素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66.0g二氧化碳和19.8g水,经计算,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有哪几种?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则青蒿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下图比较青蒿素和水的化学式。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青蒿素的结构比较复杂,欲化学方法合成青蒿素,还要测定青蒿素的结构式。

[教师]科普性介绍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初中化学知识琐碎,系统性不强,许多知识的理解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在高中化学学习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总之,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主动为学生架构初、高中化学学习的桥梁,切不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否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

三、教学反思

1.关于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

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说明顺序。从学生认知逻辑顺序考虑,本节课学习内容顺序应为:(1)探究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如何通过实验测定青蒿素的化学式);(2)认识化学式的含义(青蒿素的化学式有何含义);(3)认识物质组成的视角(从宏观、微观及符号三重表征认识化学式)。试讲时我用了上述顺序,发现教学效果远不如文中调整后的顺序,主要原因有两个:(1)忽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化学式表示的含义)组织教学;(2)没有遵循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2.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倡导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教师是课堂情境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本节课我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为教学情境,用与“青蒿素化学式”相?P的化学知识组织教学,将枯燥的化学知识通过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事件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把原本枯燥的教材内容活化为有趣的教学情境。

3.关于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本节课我设计的一条主线是:化学式→元素→分子→原子,该主线是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一条副线是: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该副线是从定量的角度对物质组成进行有关计算。两条线渗透了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进行研究物质的化学思维方法,它的学习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即微粒观、元素观、符号观,形成化学科学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即化学所提倡的“三重表征”。

4.关于小专题复习

每年进入三、四月份后,初三化学开始进行全面复习,许多老师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小专题复习的形式可以使复习课变得有效甚至高效。但是如果小专题所选择的知识水平仅仅停留在学生原有的水平(如本专题复习板块1的学习),复习课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复习课除了巩固“双基”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巩固“双基”这个再学习的过程中,升华对既有知识的应用程度(如本专题复习板块2、3的复习),从而让学生始终处于摄入“新知识”的亢奋状态,而不会感到传统复习课的枯燥和乏味。

5.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11.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93-02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能使其在形成理性感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学习认知体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英语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需要其在阅读基础上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并在不断自我转化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英语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自我思考质疑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本主题大意,能促使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感悟思维,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阅读来深化理解和感知,能使其将阅读理解转化为整体感知印象,积淀一定的感性认知。在阅读感知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一方面能够深入感知文章表达的主题大意,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信息点,形成一定的思维认识;另一方面深入揣摩作者的意图,特别是文本所揭示的内涵意义。这样的自主预习阅读,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感悟,积淀丰富的文化知识。

学生以自主预习阅读来感知文本的整体思路,能在丰富认知的基础上发展思维、培养语感。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1 Dream homes的“Reading Homes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阅读的过程中,围绕问题“Can you say characters about the homes around the world”,找出相关信息,形成认知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学习要求来深入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活化学生的认知和感悟。

二、建议学生阅读质疑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使语言信息输出和输入相平衡。在自主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感知将变得更有深度和广度,形成深刻的感知印象。学生在阅读质疑中,应遵循自我品读和多元思考的原则。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能够针对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向和理解策略;多关注文本中的相关词汇、短语,通过上下文对比、语境表达以及生词猜测等途径来深入理解文本。

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不断活化认知理解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有重点、有整体的感知思维方法。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trip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教师可用问题“Why do the people like to go to Hong Kong Disneyland”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找出作者所表达的重点和核心。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围绕“What do I learn from the article”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知,进行重点突出的思维感知活动。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思维是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素材的输入转化,是一个信息解码、接受和复制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深入感知文本,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进行阅读理解,增强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深化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和感知,把握核心表达内涵意义。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题材以及文章所表达的内容,突出6个“W”,即在阅读过程中紧扣文本表达的“为何(Why)、什么(What)、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怎样(How)”来深入体味文本所表达的主旨意图。同时,教师可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尝试使用以下阅读方法:朗读,调动多种语言学习感官共同参与;默读,全盘考虑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大意;略读,准确定位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在理解中转化和生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语言表达思维。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zoo”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味“How can we get around Sunshine Zoo”以深化认知,并运用默读的方法,围绕问题“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Sunshine Zoo”来了解文本中所描述的动物。

四、鼓励学生多样表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样化的表述来延伸阅读感知,这一方面能够起到总结概括的作用,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果的转化过程,促使其在语言运用中发展逻辑表达思维。多样化的表述不仅是对阅读的升华,更是学生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的直观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一方面能营造自由、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素材和表达需要,进行口语交际、故事讲述、书面表达等,以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多样化表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多元化的、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1 Past and pre-sent的“Reading Times have changed”时,教师可设计以下三个主题:“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Sunshine Town”“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our hometown”和“Write a report on the changes in our hometown”。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后,任意选择一个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教师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并据此制定多元化的指导策略,能在有效激活学生阅读感知和综合运用潜能的基础上,提高其语言表达的敏锐性和逻辑性。初中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探究,推动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12.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十二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成绩

自2007 年起, 高中英语进行了新课程改革, 在这期间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第一, 教学目标由掌握语言系统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使学生学习英语不再只为考试服务, 而是更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二, 教学性质由工具性向工具与人文的统一转变。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教材, 通过课程的改革, 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 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在英语课堂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教师应转变自身观念, 及时转换并定位自己的角色, 由“教”向“导”进行转变。第四, 教学内容由知识点的讲授向技能、知识、策略、情感、文化的综合转变。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五, 教学方式由死记硬背向多种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就要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鞭下出高徒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 利用现代化科技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其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最后, 教学评价由终结性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结合转变。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终结性与形成性教学评价相结合, 可以实现教学的一体化, 使评价更为客观与全面,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理念, 使得教坛更为百花齐放。但是, 在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传统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教师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 缺乏整合, 难以形成能力;忽视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 导致思维培养缺失;缺乏针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为贴标签;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导致学科价值的错位。英语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本质上的成功, 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仍然需要不断改变和调整, 以适应21 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

三、高中英语课标修订的思路

高中英语课标修订要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 以语篇为载体, 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 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 构建结构化知识,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 形成文化理解, 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在课程目标确定之后, 构建与课程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成为关键, 教学改革必须突破考试评价方式的束缚, 解决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 现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需要改变。学习内容方面, 通过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 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 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方式上应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 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 “任务型”教学在中国水土不服。

五、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教师应对教学设计再思考, 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首先, 设计主题引导下的内容教学。教学力求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 依托语篇, 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 在提炼、整合、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 学习语言, 形成结构化知识, 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发展。其次, 教师要力求教学设计的情境化、问题化和活动化。赋予静态的已有知识以动态的激发, 为新知识增长做准备,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加工和认知, 还是其面对新问题, 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产生情感和思维共鸣的过程, 达到知行合一。最后,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前提。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因此,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六、构建英语学科活动观的意义

通过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碎片化学习向整合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学习的转变, 学科知识为本向学科育人为本的转变。为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和解决问题, 基于语篇, 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与他人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个人对话, 形成新认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提高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塑造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协调发展。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的不断改革, 教学任务逐渐围绕着“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展开,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服务。

13.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十三

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值偏低,不能只把责任推到语文学科身上,英语学科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同为人文学科,英语不仅仅是讲授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还应该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人文素养;英语教学

高中阶段不仅是青少年阶段的求知旺盛期,还是理想塑造期。

因此,作文人文学科的英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不仅只重视知识方面的培养,还应当关注精神理想方面的培养。

如今新课程在全国实施已经数年,进行得如火如荼,突出精神品格和人文素养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指向。

也许是一种狭隘观念的影响,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总是落在语文这门学科身上。

人文素养的培养,本来就是现代教育中各学科共同的目标。

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英语一科,更不能排除在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也要体现人文精神,凸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关于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语法、词汇等内容涵盖了高中英语课堂。

在课堂中,能把人文性体现在教学中的学校实在很少。

英语课大多是以老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其次就是搞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后就是大量地做题巩固。

但这些能全怪老师吗?在背后遥控老师的是期末考、中考、高考这些无形的指挥棒。

而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所考的无非就是听力、单项填空(也就是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写作这几大类型。

这些题型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时就耳熟能详。

这种考核方法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误认为英语就是由词汇,语法,技能构成的。

会做题,会写点简单的应用文,会说几句英语就是把英语学好了。

老师教点别的都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浪费学生的大脑储存空间。

我们这一代人上了大学专攻英语后才知道英语这门语言是美的,英语是可以欣赏的,才知道什么叫莎士比亚,什么叫十四行诗,才知道讲英语的世界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

我们是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的,有些地方是从小学开始,对于一门语言,难道我们非得用6年甚至的时间去研究它的语法词汇,才能去真正接触和了解这门语言吗?因此,只把知识点教给学生,却不引导学生感受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本身魅力,无疑是对英语教学的狭隘理解。

二、教师要在改进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增添人文精神的内容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而且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出各种交际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习得语言,又学会用英语做事,并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

任务可以围绕教材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来设计。

设计的任务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任务中的问题要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即跳一跳就能够得上的地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提高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多元价值。

其次,用诗歌、音乐教学,陶冶审美情操。

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背诵一些原版的英语诗歌,并注意督促检查。

这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语感,而且可以进一步感受语言的美感。

教师可在课时前后几分钟里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如经典歌曲《Edelweiss》,或流行歌《YesterdayOnceMore》,《MyHeartWillGoOn》等。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教唱几首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英文歌曲,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诗歌和音乐都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因素,将这些内容引入英语教学,可使学生欣赏到语言的意境美、节奏美,同时,产生学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人文修养,真可谓事半功倍。

再次,英语写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笔,记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有时可能是课堂上讨论过的一个话题,有时可能是对所看过的英文作品或英文电影的体会、评论,有时可能是对一次集体活动或任务完成的记录等。

学生不受题材、体裁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写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等,可以是诗歌、散文、短剧、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然后,评出词汇最丰富、内容最充实、观点最新颖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欣赏。

教师也要让学生经常写日记,用英文记下生命中的感动,但教师没有翻阅其日记的权力。

于是,学生就能在自由的受尊重的关怀中书写丰富多彩的篇章,从而发展他们完善的人格。

总而言之,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

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

如何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这也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当然,作为实施教育的具体老师,只要心怀理念,逐步改善,提高自身的思想重视程度,就能在教育过程中取得或大或小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2】

摘要: 职校英语教学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东西方文化交际能力和技能, 又是强化文学熏陶、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将带来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增强, 进而促进职校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职校英语教学; 人文素质;专业教学研究

14.初中英语语言素养培养 篇十四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广大高校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文教育渗透,提升学生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和自主性,能在使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形成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他们的人格。因此,本文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等。加强对广大高校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实现审美情趣和审美辨别能力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讲,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精神的培养,是希望人类能够对真理形成清醒的认识,进而能够追求进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人文素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兴趣,但英语教师仍然需要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强化,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英语学习中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人文性功能的发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施加一种“隐形”的影响,进而能够促进学生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学生对国外文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学英语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中的文化元素,这也是英语教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文化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提升和强化,能够让学生对语言的真谛产生真正的领悟,强化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水平,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再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文本,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互动学习,指导他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二、构建英语文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中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教育渗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方针,其旨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鉴别能力和包容能力,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创设情景教学,培育人文知识底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最大程度的进行情境教学环境创设,通过设置不同的话题、主题让学生现场模拟跨文化交际操练,利用教师收集到的或者教学教材中自带的视听材料创设形式不同的文化交际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讨论、辩论、表演配音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跨文化境域的体验获得丰富的语言交流技能。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的体验,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提升自身对体态语、手势语的认识。

(二)变更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在为学生讲授基本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教育教学目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听说内容的重要性,加强对英语口语的运用,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知识运用。同时,英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英语学习内容绝非仅限于教材上那些有隔阂的基本知识,英语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他们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目的进行英语学习。通过教学思想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改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必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这对他们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广大青年学生必须积极改变自身的学习思想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认为他们只要学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就可以了,就能在考试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也能在后续的升学中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致使学生尽管掌握了老师教授的和教材中要求的基本英语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因此,大学生必须在思想上变更自身的学习观念,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操作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只是单纯的进行学习。学生必须注重自身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的学习,不能对教师的引导和督促过于依赖,而是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英语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质量和效果。只有在认识上和心理上能够切实转变学习思想,大学生才能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更大提升,进而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

三、结语

人文素养培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体验人文精神,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在教学实践中营造积极的人文学习氛围;以及如何让高校英语教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是广大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工作人员和关心英语教学的研究者们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强化文化意识、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的教育,重视对学生高尚人格、和谐身心和高雅志趣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内涵更加丰富、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东方园林公司章程下一篇:感悟失败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