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2024-06-15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12篇)

1.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篇一

丹寨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度

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

年级:八年级上册

备课内容:湘教版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学科可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主备人:徐俊

集体备课人员:陈通伟、王桂花

授课人:徐俊

备课时间:2013年9月19日

《中国的人口》——集体备课: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在课标中蕴含着对学生各种数据及统计图表、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能力的要求,也蕴含着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渗透将成为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也涉及到了新课标的总课程目标中的一些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增强 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知识与技能要求中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来自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同时学生的讨学思想已渐渐表露出来,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本人主要采用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三导式”(导学、导疑、导练)教学模式,即先利用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进行心要的学法指导后,学生围绕教材开始自学,并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教师从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大部分学生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重难点知识精讲,之后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进行小结全课;最后用一页16开的练习进行巩固。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

(五)、学科可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第二十三条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 奖励。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情况,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概况。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

三、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国人满为患的图片和漫画,问:学生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从而[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1、分发学习资料,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人口的数量、增长、产生问题及对策、分布概况等四点,记忆为主;技能与能力要求:学会看各种统计图表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①复习读图的三步骤(图名、图例与注记、主图)

②要求:先通读课本相关内容及教材中所配的各种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划起来;再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3分钟左右)

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导学练习。

教师巡视,督促个别学生进行自学,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在预习情况,为下一环节的精讲导入本课。

做好准备。对一些速度快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催促一些较慢的学生抓紧时间。

布置一些完成任务的学生思考:①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1949年前后变化明显?②你能估计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吗?③课本第13页图1-10“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分析我国1990年、2005年农村、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趋势。④阅读课本第12页和阅读材料《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并完成之后的阅读练习。

[教师精讲](18分钟左右)

1、全班学生齐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的人口总数。结合图1-7“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要求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读出世界人口前三位的国家,并请另一位成绩较差的同学说出中国

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教师解析21.2%的含义:世界平均每5位人中就有1位是中国人,从而说明中国人口众多。

2、由学生回答导学练习的第一大题的第2、3题。介绍世界通常将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称为人口大国,全球只有20个左右,而中国有9个省区人口超过5000万,说明我国是人口大国中的大国。

3、结合导学练习中的第二大题第2题,引导学生归纳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坡度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4、问:①1949年前后中国人口增长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请一位中等生回答)

②现在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对于“人口基数大”这一特点,可能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归纳出来)

③1982年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的原因是什么?(全班齐答,介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少生了4亿的人口,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省了约6万多亿元)

④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请一位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并结合课本第14页的图做少量的讲析)

⑤社会上存在 “现在孩子越来越少,计划生育政策可以不实行了”观点,这种观点对吗?(学生会出现两种观点,教师应利用导学练习第二大题的图、前面所得的结论和课前所展示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压力依然巨大,还必须继续坚持实行。)

5、请一位中等生说出导学练习的的第三大题的练习1的答案,并说明是如何得到答案的,从中让学生明确人口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及至分层设色图的判读方法。

练习:我国人口最稀疏的是什么地区?(用做检查人口分布图的判读方法掌握情况)

6、请学生回答课本活动2的答案,并要求说出计算公式,巩固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7、学生阅读课本第12页的阅读材料《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并思考所附问题,说明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

8、课本第13页图1-10“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由学生分析我国1990年、2005年农村、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趋势。

[小结本课]

结合学习目标,将板书中的划线部分内容删除,让学生一起再填一遍,进行总结。[当堂巩固](10分钟左右)

学生先独立完成巩固练习,之后对答案。因练习很基础,没有准备讲析的,但仍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学生提出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评。

[学科可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第二十三条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 奖励。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板书设计

§1.3中国的人口

一、数量世界第一 2000年 12.95亿

二、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持续增长

3、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四、分布不均:

1、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2、农村、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农村人口多,但大量向城市迁移

五、学科可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十、教后反思

按此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精讲内容较多,导致上课节奏过于快,学生巩固练习时间偏少。上课气氛比较沉闷;且学生自学速度不一,常出现大部分学生已完成,在等一小部分学生的情况,上课时效性不高,下次可改用分散学、分散教的方式,即展示一个目标,指导学法后,学生针对这一目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学,再精讲这样的顺序展开教学,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本堂课教学中,对学生比较好的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数量日趋庞大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流动人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背井离乡之后的生活状况和她们在流入地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更是构建“幸福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幸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一)流动人口的界定

流动人口是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对于离开的时间和空间尚无统一的定义。国际上类似的群体被称为“移民”( migration) 。在中国,流动人口的统计口径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国家统计局和原国家计生委的统计口径。国家统计局流动人口的统计口径[1]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而原国家计生委2012年对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统计口径为调查前一个月前来本地居住、非本区( 县、市) 户口并且调查年龄在15 ~ 59岁( 即劳动年龄人口) 的流入人口,不包括配偶或子女为本地户籍人口以及调查时在车站、码头、机场、旅馆、医院等地点的流入人口。本文采用的是原国家计生委的统计口径。

(二)数据来源及主观幸福感测量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原国家计生委组织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其调查对象为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 县、市) 户口的15 ~ 59周岁流动人口;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居住和医保、婚育情况与计划生育服务、生活与感受四部分; 该调查以全国各地区流动人口的年报数据为基本抽样框,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进行抽样,在全国31个省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抽取样本15. 9万人,其中男性83140人,占比52. 4% ,女性75416人,占比47. 6% 。问卷中衡量幸福感1的问题是“总的来说,您觉得自己幸福吗?”回答选项为“1. 很幸福2. 幸福3. 一般4. 不幸福5. 很不幸福”。 由于回答选项的赋值是反向的( 1代表很幸福,…,5代表很不幸福) ,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将赋值调整为1代表很不幸福,…,5代表很幸福,调整之后,赋值越大表明幸福感越强。

(三)幸福感现状

为了考察女性流动人口幸福感现状,我们将男性的情况作为参照对比。从性别与主观幸福感的分布情况看( 表1) ,感觉自己很幸福的男性有10011人,占男性总人口的12. 1% ,而女性这一比例为12. 8% ,女性流动人口感觉自己很幸福的比例略高于男性; 感觉自己幸福的男性比例为43. 7% ,女性为46. 0% ,女性该比例依然高于男性。综合来看,女性觉得自己幸福的比例高于男性3个百分点,而感觉自己不幸福的比例则是男性高于女性,从这个角度看,流动人口中女性比男性更幸福。如果从主观幸福感的均值来看( 表2) ,男性幸福感均值为3. 65,女性为3. 70,女性高于男性,流动人口中女性比男性更幸福的结论得到进一步证实。

(四)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到目前为止,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仍然是经验性的。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3,4,5,6]。本文将这些因素总结为两大类: 第一类因素为“经济因素”,包含个人绝对收入、 个人相对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等变量,第二类因素为“非经济因素”,包含个人特征( 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变量) 、住房状况、工作状况、小孩数量、闲暇生活、政治权利等六个方面的变量。

经济因素被很多文献证实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收入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尤其对于相对弱势的流动人口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非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见仁见智,结论存在分歧,故接下来我们考察女性流动人口的非经济因素的现状,并通过卡方独立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否显著。

首先我们分析个人特征因素。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将年龄按照每5岁一组分为9组,具体分组情况见表3。从分布情况看,女性流动人口年龄分布比较均衡,20 ~ 44岁的人口较多,45岁以下的人口超过总样本的90% ,表明中国女性流动人口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从主观幸福感来看,在劳动年龄范围内,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趋势。原始问卷中婚姻状况一共分为五类,分别为未婚、初婚、再婚、离婚、丧偶。为了简化描述,根据各类别的特点,本文将其合并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 “独身”,包含未婚、离婚和丧偶三类,第二大类为“在婚”,包含初婚和再婚两类。从统计结果看,在婚的女性流动人口达到近80% ,而独身的仅占21. 4% ,在婚女性的幸福感为3. 74,显著高于独身群体的3. 55,这表明婚姻可以促进幸福感的提升。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超过一半的女性流动人口是初中学历,其比例达到51. 7% ,其次是高中及中专,比例超过20% ,而大专学历以上的不到10% ,这表明中国流动女性的文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幸福感是最高的,其它群体则相差不大。

注: 表中主观幸福感为各类群体的均值,卡方检验括号内数据为 p 值。

从住房因素来看,问卷中将住房分为9类,分别为租住雇主房、租住私房、政府提供廉租房、雇主提供免费住房、借住房、就业场所、自购房、自建房、其他非正规居所。这里我们按照是否拥有住房产权重新分类,将 “自购房”和“自建房”合并为“有产权住房”,用“自购房”表示,其它7类合并为“无产权住房”类,用“租住房”表示。结果表明,流动女性人口拥有自购房的比例仅为10% ,近9成属于租住状况,而拥有自购房群体的主观幸福感4. 01,远高于租住房群体的3. 66。住房产权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尤其在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住房的财富效应更是得到加强。

从工作因素来看,女性就业群体人数占比达到76. 9% ,失业人口数量仅占1. 7% ,其它群体包括在学、退休、无业、操持家务和务农群体,女性就业群体的幸福感为3. 67,高于失业群体的幸福感3. 63。值得关注的是,其它群体的幸福感为3. 79,明显高于就业和失业群体。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类群体虽然没有工作,但是他们都有合理的原因不工作,他们没有工作压力,幸福感较高便不难理解。我们进一步比较就业群体工作单位的性质,发现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工作的人幸福感( 3. 84) 远高于在其它单位就业的群体 ( 3. 69) 。我们不难推断,在国家机关等单位工作的人往往有较高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等等,这无疑对于提升幸福感有显著作用。然而在国家机关等单位工作的女性流动人口比例非常低,仅为1. 5% ,可见非常好的工作单位对于流动人口存在排挤现象。

从生育小孩情况看,超过一半的人生育1个小孩,生育2个小孩的比例也超过30% ,无小孩和生育3个以上小孩的群体人数相对较少。从幸福感来看,无小孩群体的幸福感较低,为3. 66,而有小孩的女性幸福感均在3. 70以上。这表明对于女性流动人口而言,有小孩的人感觉更幸福。

从闲暇生活来看,仅有17. 2% 的女性参加文艺体育活动,超过8成的人不参加活动,这表明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状况不佳。参加文艺体育活动的女性幸福感为3. 83,远远高于不参加文体活动群体。而看电视看电影的群体人数占比非常大,当然这也体现出看电视作为闲暇时间最基本的生活方式非常受欢迎。 不看电视电影群体的幸福感仅为3. 59,可见如果连最基本的娱乐方式都无法实现,幸福感就会偏低。平时有读书看报习惯的女性流动人口比例为43. 9% ,接近一半,她们的幸福感明显高于不读书看报学习的群体, 可见,读书看报可以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与时俱进,这对于提升幸福感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从政治权利来看,参与选举的人非常少,仅为7. 3% ,绝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无法参与选举。这表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政治权利非常薄弱,选举几乎和她们不相关。而从幸福感来看,参与选举的人幸福感为3. 88,远高于没有参与选举群体的3. 68。参与选举不仅是政治权利的一种体现,更是一个人在当地综合社会地位的体现,能参与选举的人显然具有较高的地位。

从卡方独立性检验可以看出,上述所有非经济因素的卡方统计量均显著,这表明这些因素对女性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下面我们分析女性流动人口的经济因素现状。我们从个人绝对收入、个人相对收入、家庭月收入和家庭月支出四个方面考虑经济因素。其中个人绝对收入采用的变量为个人每月的平均收入; 对于个人相对收入, 本文的处理方法为: 个人相对收入等于个人每月的绝对收入除以当地( 同一个省份) 流动人口的月平均收入; 家庭月收入和家庭月支出分别指个人所在的家庭平均每月的总收入和总支出。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女性流动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2784. 81元; 而个人相对收入均值为0. 87,小于1,这表明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低于整体流动人口的平均水平; 家庭月收入的均值为5523. 64元; 家庭月支出的均值为2622. 37元。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女性的经济现状,此处我们依然将男性的情况作为对比( 表4最后一列) 。可以看出,男性流动人口的个人月平均收入高于女性大约700元; 男性的相对收入均值大于1,这表明男性的收入整体上高于平均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流动人口家庭的月收入和月支出却略低于女性家庭,这更加体现出男性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重要地位。综合经济因素来看,女性流动人口在收入上与男性存在明显差距。

二、实证分析

上述描述性统计可以简单地揭示各解释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然而要定量考察解释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以及其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仍然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分析方法

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要求因变量是连续的。由于本文的因变量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离散有序因变量,故采用OLS法估计将出现偏差。而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技术的有序因变量回归( Ordinal regression) 方法通常可以较好地处理此类问题。下面简单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假设有N个人( 标号为i = 1,2…,N) ,每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可以用Di的取值表示,Di的取值越高代表幸福程度越高。而一个人的幸福感取值取决于这个人既有的多种因素。假设幸福感取值Di是K个因素的线性函数,这K个因素的取值对于某个人i来说,分别记Xi1,Xi2,…,Xik,那么这个人的幸福感可以表示为:

其中,βk是第k个变量的系数,如果 βk> 0,表示第k个因素取值的增加会导致某个人幸福感的提升; εi为随机扰动项,包含了一些未被捕捉到的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然而一个人的幸福感取值Di是一个潜在变量,是难以观测的,我们能观测到的是一个人的幸福感处于某个等级Yi。我们将幸福感分为3个等级,以此为例来说明: 如Yi= 1,表示此人感觉不幸福,Yi= 2,表示此人幸福感一般,Yi= 3,表示此人感觉幸福,那么一个人的幸福感究竟处于哪个幸福感等级实际上是看潜在变量Di的值是否超过临界值 δi。方程( 2) 中的临界值 δi也是需要估计的参数。

Y1的取值概率分别为:

我们令F( x) = P( εi< x) 为误差项的累积概率分布,则( 3) 式可以写为:

这时我们只要知道误差项的概率分布就可以通过极大似然法来估计出使样本出现概率最大的值。通常假设误差项的分布服从逻辑分布或正态分布,正如计量经济学家Green( 2000) 所说,逻辑分布除了在末尾部分比正态分布大很多之外,其他部分与正态分布相似,要在理论上证明选择哪一种分布更好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在大部分时候,它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本文假设误差项服从逻辑分布,即有序logit模型,其表达式为:

此式表达的是某个事件发生和不发生的比,也叫比数比。在通常的实证分析中,每个分类变量都会设置一个参照组,而非参照组的系数表示和参照组相比落入到因变量更高等级的概率。以幸福感为例,如果系数为正,则非参照组的群体比参照组群体更幸福,反之亦反。

(二)实证结果

根据前文描述性统计结论,可以发现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变量均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故我们将上述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变量均作为解释变量引入ordinal回归模型。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年龄变量与主观幸福感不是线性关系,而是U型或者倒U型关系。因此,本文在处理年龄变量时,引入了年龄平方项检验女性流动人口年龄与主观幸福感的U型关系。另外,众多研究表明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故本文构建模型一和模型二对该问题进行验证。本文拟构建三个模型。模型一中,经济因素只考虑个人绝对收入,模型二则引入了个人相对收入,而模型三则进一步考察家庭支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用以检验消费能否作为收入的一种效应影响幸福感。由于家庭总收入和个人总收入有紧密的关系,为避免解释变量出现多重共线性,故没有将家庭总收入引入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注: * 、**、***分别代表在 10% 、5% 、1% 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系数为 0 的类别为参照组。

首先我们分析模型一。从表中可以看出个人绝对收入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女性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影响。我们发现该系数非常小,其原因是因变量为有序变量,当绝对收入每增加一元时,幸福感提升一个档次的概率非常小,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从非经济因素来看: ( 1) 年龄以及年龄平方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表明对于女性流动人口而言,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2)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群体幸福感最低,小学及以下群体的幸福感最高,这和前文描述性统计结论一致。原因在于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通常能获得更高的收入、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追求幸福的能力也更强,但是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预期也会提升。当预期和实际存在差距时,反而会降低幸福感。( 3) 从婚姻状况来看,在婚群体的幸福感显著高于独身群体,这证明婚姻可以促进幸福感的提升。对于漂泊在外的流动人口,有一个关爱自己的伴侣,对于提升幸福感有非常显著的效应。( 4) 从住房状况来看,拥有住房产权的人更幸福。正如前文提到的,在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拥有住房产权实际上是拥有财富的象征, 更多的财富对于提升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 5) 从工作因素来看,失业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最低,在就业群体中,就职于国家机关部门的人显著更加幸福。( 6) 从生育小孩数量来看,没有小孩的群体幸福感显著最低。 小孩是爱情的结晶,在婚育年龄内,生育小孩是正常情况,而没有小孩则表明或许工作忙、或许收入较低养不起小孩、或许存在其它原因导致没有生育小孩。上述各种原因显然都不利于提升女性的幸福感。( 7) 从闲暇活动来看,参加文体活动、看电视电影、读书看报的人比不参与各种活动的人显著更幸福。这表明在工作之余,拓展业余爱好、劳逸结合有利于增强幸福感。( 8) 从政治权利来看,参与选举的人感觉更幸福。参与选举表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得到认可,较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这不仅对于幸福感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为长期居住于此奠定了基础。

模型二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引入相对收入。结果显示,绝对收入系数由正转变为负,而相对收入显著为正,模型检验统计量伪R2从0. 036提升到0. 038,表明相对收入弱化了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且相对收入的引入提升了模型的解释力,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人们更看重相对收入的观点。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引入家庭总支出。结果显示,家庭总支出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支出越高的家庭,幸福感越强。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收入的系数在模型三中比模型二中大,这表明在家庭支出等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收入较高的群体幸福感提升更多,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家庭支出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但引入该变量之后,除相对收入系数提高外,其它变量变化不大,而且伪R2并没有提升,这表明家庭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没有相对收入明显。模型二和模型三中的非经济因素和模型一相比变化不大,故不再赘述。

三、结论

通过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较高,觉得自己不幸福的仅占2% 。不论是从分布情况看,还是从幸福感均值进行比较,女性流动人口的幸福感都高于男性。女性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解释。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发现这两类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ordinal回归,我们发现: 诸多文献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年龄与主观幸福感呈U型关系并没有在女性流动人口群体中得到印证; 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幸福感较低; 而诸如婚姻状况、工作因素、住房状况、闲暇生活、政治权利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表现出积极效应,即在婚群体、在国家机关就业、拥有住房产权、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参与选举的人感觉更幸福。

尽管女性流动人口幸福感较高,但依然掩盖不了存在的问题。首先,在自评幸福感状况时,有接近40% 的女性流动人口回答为“一般”。考虑到流动人口在回答时,会将现在的生活情况与流出地进行比较,回答 “一般”意味着目前现状和流出地相比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由于流动人口中有超过80% 的人从农村流入城市,这表明她们在城市的感受并没有比在农村好。其次,和男性相比,女性流动人口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个人绝对收入比男性平均每月低700元。考虑到女性流动人口每月的平均收入只有2784元,即男性流动人口比女性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高25% ,这表明就业时可能存在性别歧视。第三,女性流动人口在受教育程度、 住房情况、工作单位性质、闲暇活动、政治权利等方面的状况普遍不佳,各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 值得思考的是,女性流动人口在大多数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主观幸福感却高于男性。笔者对男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后发现,男性主观幸福感的阈值高于女性。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情况下甚至在更劣势的条件下,女性幸福感高于男性。这也表明女性的幸福感较男性高是由于其期望低。

如果老百姓感觉幸福是由于期望低,那么这种幸福只是一种“伪幸福”。只有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感到幸福。

摘要:本文根据原国家计生委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描述分析了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幸福感状况,并采用有序因变量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较高;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影响,相对收入弱化了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婚姻状况、工作因素、住房状况、闲暇生活、政治权利等因素有正影响,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则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3.中国的“人口红利”何时结束? 篇三

一国经济增长,短期看,与人口基本无关;长期看,绝对与人口的数量、结构、品质有关。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1965—2005)、日本(1955—1995)、“四小龙”(1970-2000)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正好也都是人口的青壮期;中国大陆也不例外,改革开放的30年,也正是中国的青壮期。日本自1991年迄今,历经了失落的20年,经济一蹶不振,主要原因之一,与人口老化有关。美国战后婴儿潮(约800万人,占总人口近三成)2010年后将陆续退休。“四小龙”除新加坡外亦均开始跨入“老国”的门槛,中国大陆稍晚一些,但估计15~20年后,亦将进入老龄化。

全球人口世纪性的演变,除了战后婴儿潮(其形成原因有二:(1)和平氛围;(2)生育控制尚不普遍)外,亦与工业化、都市化、信息化之后,因工作压力增高、价值观念改变。致出生率下降有关。中国则多加一政策因素,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胎化生育政策。

“一胎化”政策实施迄今约30年,估计少生了几亿人口,将生育高峰压了下来。这一段时期,教育成本大幅减轻,医疗成本尚未增加,是所谓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提供了显著贡献。但负面效应不少,除了执行面临各种困难(仍有超生现象,不是罚,就是躲),也有人道、人权的争议,最大的隐忧则是(1)人口结构将提前出现老化,(2)性别明显失衡,(3)家庭组织异化。

这些现象与隐忧,终于开始引起注意。上海目前鼓励符合条件(如(1)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2)生育了残障子女的父母;(3)再婚男女;(4)少数民族……等)的夫妻生两个弦子。目前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超过300万人,占总人口两成以上,高于全国一倍,接近日本与瑞典。情况如不改善,20年之后,将逐渐失去活力与创新力。上海此举,应该说,是有前瞻性的。

就经济理论而言,中国当年的生育管制政策其实存在着一个误区。兹以数理关系说明。令y=人均所得,y=GDP,N=总人口,则y=Y/N,两边取对数,则log,r=log Y-log N,然后两边微分,得dy/y=dY/Y-dN/N,即人均所得增长率等于整体经济增长减去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般情况下,一国人口自然增加率大约为1%至2%,因此,只要经济增长率大于2%以上,该国人均所得增长率即为正数。以中国为例,过去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9.8%,远超过百分之一点多的人口增加率。换言之,即便未采取一胎化的生育管制政策,即便过去30年的人口增长率达到2%或更多一些,只要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5%以上,吸收人口增长即绰绰有余。我判断改革开放初期所以有生育管制政策的思维与政策,与长期以来计划管制经济下一般人民还未能温饱有关,以致“误认”为,这是人口过多造成的负担。其实不是。改革开放,农业作为第一步,走上以市场经济为内涵的承包制,6年不到,1984年,绝大多数百姓就吃饱了。所以关键在于体制。没有30年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仍是计划管制经济的话,再严格的生育控制,恐怕还是未必吃得饱。

很多人隐约感受到印度正在崛起的压力,别的不说,人口的青壮化确实是它最大优势之一。目前印度人口14岁以下的占32%,65岁以上仅约5%,全国年龄中位数只有25.1岁。

4.中国的人口 篇四

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华侨政策,通过了解华侨的爱国行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述我国人口特点、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的特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难点是进行关于“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的人口观教育。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具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投影片“人口迁移图”讲授提纲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为12.6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二、人口分布不均

l.我国的人口密度:131人/平方千米。

2.我国人口的分布

(l)界限:黑河—腾冲一线

(2)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平原,西部人口密度小。

(3)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开发时间长短等原因。

三、我国人口的迁移

四、华人与华侨

1.概念

我国对华侨的政策

[第二课时]

五、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

②增长速度快

2.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①解放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降低

3.人口问题:

(l)人口与经济 资源 环境的关系

(2)问题

①人民生活水平低

②交通、住房、教育等社会问题

③对环境破坏程度大

④人均资源量少

六、对策

1.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具体要求:晚婚、晚肯、少生、优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中国有多少亿人口?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入新课]

学习新教材

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

[教师讲授并指导学生计算] 199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1.6亿,世界人口为53亿。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为:1l.6/53X100%≈22%,因此,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读图] 引导学生读课本的“面积与人口比较表”,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 由此可知,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人口总数排在世界第一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46倍,因此,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读课本第2页《读一读》及补充资料] 如果全国的人手拉手连成一列队伍,两人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4米,那么,这列11.6亿人的队伍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美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

二、人口分布不均 [板书]

1.我国的人口密度:

[计算]

12.6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31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30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

2.我国人口的分布;

[阅读和分析图] 在课本第2页《中国人口分布图》上让学生用彩笔标出黑河—腾冲一线,待熟悉图例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西的人口密度各大约是多少?

[学生回答] 此线以东约200人/平方千米,以西小于10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 东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部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6%。由此得出结论: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

[学生回答] 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这些地区多属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等等。

[教师小结] 由此可知,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区,西部密度小。其原因主要是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长短等等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三、人口的迁移 [板书]

[分析图] 根据“人口迁移路线图”请同学们说出迁移路线,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 概括成下表

四、华人与华侨 [板书]

1.概念 [板书]

[教师讲授]

①华侨:由我国向海外的移民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如印尼华侨。

②华人:由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已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称为外籍华人等。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华侨和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及他们支援祖国建设的事迹)

2.我国对华侨的政策 [板书]

赞成和鼓励华侨依自愿原则选择居住国国籍,并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

[教师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并从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两个方面了解了中国人口的大致状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问题将有很大帮助。

[第二课时]

巩固复习

通过提问我国人口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及分布特点引出新课。

学习新教材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板书]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板书]

[读图]读课本第4页“我国人口的增长图”,通过观察,按时间进程比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①人口基数大:1949年就达到5.3亿人口,1990年达到11.6亿。

②增长速度快: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40年时间人口就增长1倍多,达到了11.6亿,增长速度太快。

[教师提问] 我们计算一下,若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为10‰。,那么人口为10亿人与100万人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长多少人口?

[学生回答] 10亿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100万人每年增长1万人口。

[教师小结] 由此看出,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所起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2.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板书]

[教师提问] 我国人口为什么增长快呢?

[学生讨论] 主要是因为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②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③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3.人口问题 [板书]

[教师讲授]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只要活着的人,从出生到老死,始终要消费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而作为生产者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这就决定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贤源、环境相协调。

[教师提问]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一下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 结合课本第5页图讨论。

[教师总结]

①每年我国的粮食、肉类、布匹、住房等都有增长,但由于新增长人口太多,增长财富大部分被增加的人口消费掉了。因此,人民生活水平将得不到改善。

②人口多,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教育差等社会问题

③对环境破坏程度大。

④人均资源量少(读第5页下图分析)我国各种资源量都很丰富,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排在后面。

[教师小结,并引出下文] 上述社会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归根结蒂都是由于人口多而产生的,那么根据我国人口多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六、对策 [板书]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对策:

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2.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条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为实施这一项国策履行自己的义务。

5.中国的人口_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1)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投影(2)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3)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4)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6.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篇六

一次成功的人口普查--简述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进展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这标志着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取得了阶段性的`、决定性的胜利.普查公报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作 者:张为民 ZHANG Wei-min  作者单位: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100826 刊 名:市场与人口分析  PKU CSSCI英文刊名:MARKET & DEMOGRAPHIC ANALYSIS 年,卷(期):2001 7(4) 分类号:C829.2 关键词: 

7.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将开始收缩 篇七

据《华盛顿邮报》2011年5月31日的一篇报道, 过去30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正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过去看起来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已经发生了转变, 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根据人口学家的预测, 以及新近发布的人口调查数据,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不再增长;在今后5年的某个时间, 这个数字将开始变小, 并且中国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力资源正在从沿海加工工业基地向内陆地区回流。这个趋势对过去几十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形成了冲击。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形成深刻的影响。过去一年间, 廉价劳力短缺已经让沿海加工企业老板尝到了苦头。由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沿海地区正在迅速失去对农村廉价劳动人口的吸引力。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增长, 甚至也对通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东南沿海地区, 已经开始积极地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 而中央政府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发展以技术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进行转变。

美国智囊机构大西洋理事会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盖保德就认为, 中国的工资水平在过去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这是因为中国更多地将资本与技术、培训和教育结合起来, 并且中国将会针对劳动力的供给不断调整劳动生产效率。同时,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相当成功:既有长期教育投入, 也有资本设备和人员培训方面的投资, 这是很好的投入组合方式。

8.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中国;人口红利;问题;思考

毋容置疑,体制红利、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红利”,而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红利的实现是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面对多元化的内外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口红利的理解,应置于二元经济发展的框架之内,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是我国人口红利问题探讨的重点。在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记忆城乡轉移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在在诸多现实的元素之下,已经基本确定。我国人口红利问题也日益凸显,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人口红利的“拐点”提前而至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于控制人口快速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几十年的“计划生育之下”,我国人口结构已逐步发生改变。如下图1所示,是2010年——2014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把

2011年看作是我国人口红利的“转折元年”。这与预期的2015年提前了4年,人口红利“拐点”提前而至。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转型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截止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161万人,“失能老人”超过3700万人。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让“后人口红利”的经济推动力日显疲软,“人口红利”的枯竭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之下,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一方面让中国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老龄化将导致若干年后,中国的“人口红利”的窗口关闭,这就强调,我国应着力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进而抵消和弥补人口红利“窗口”关闭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图1:2010年-2014年,人口总量中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情况

二、城乡劳动力转移放缓,人口红利“拐点”渐行渐近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城乡劳动力转移也逐步放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较大变化。于是,大城市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日益普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转移步伐逐步放缓,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人口红利”逐步衰减的重要体现。如下图2、3所示,分别是2010年-2014年,我国农民工年增长率及月收入的变化情况。从中图2.3所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逐年下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显然不成立。

三、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口红利的作用受制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确保“人口红利”作用充分发挥的有力保障。如下表1所示,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情况。从表的数据可知,(1)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正逐年增加。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红利作用的充分体现。首先,人力资源欠开发,劳动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教育发达程度与社会进步有直接关系,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不足,说明社会进步缓慢,这不利于人口红利的作用发挥;再次,人力资本投入的逐步增加,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表1: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情况

总而言之,处于转型发展的中国,正面诸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人口红利是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助推力,但人口红利的渐行渐近,提前而至的现实窘境,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人口红利问题中,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虽然,我国人口红利的作用逐步衰减,但人口红利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笔者看来,当前为延缓我国人口红利衰减,关键在于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推进体制改革等方式,狠抓落实人口红利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

9.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2021 篇九

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2021

1.排名第一

是广东省,总人口数为12601251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21709378人。男性占比53.07%,女性占比46.93%。

2.排名第二

是山东省,总人口数为为10152745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5734388人。男性占比50.66%,女性占比49.34%。

3.排名第三

是河南省,总人口数为为9936551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5341952人。男性占比51.16%,女性占比48.84%。

4.排名第四

是江苏省,总人口数为847480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6088113人。男性占比50.78%,女性占比49.22%。

5.排名第五

是四川省,总人口数为83674866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四川常住人口数量增加3256666人。男性人口占比50.54%,女性人口占比49.46%。

6.排名第六

是河北省,总人口数为74610235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下降0.08%。在男女比例方面,男性占比50.50%,女性占比49.50%。

7.排名第七

是湖南省,总人口数为6644486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新增常住人口76.1万人。男性占比51.16%、女性占比48.84%,较十年前下降1.04个百分点,男女比例更趋平衡。

8.排名第八

是浙江省,总人口数为64567588人,占全国人口的4.57%,比2010年增长0.51%。在男女比例方面,男性占比52.16%,女性占比47.84%。

9.排名第九

是安徽省,总人口数为61027171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0.97%,女性人口占49.03%。0—14岁的人口比重是19.24%,15—59岁的人口比重是61.96%,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是18.79%,65岁及以上的占比15.01%。

10.排名第十

是湖北省,总人口数为577525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负0.18%。其男性占比51.42%,女性占比48.58%。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德昂族

人口数20556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德昂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中国一侧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错而居。

保安族

人口数20074

保安族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北临黄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

俄罗斯族

人口数15393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裕固族

人口数14378

裕固族是分布于中国甘肃的少数民族,约14378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回鹘人的后裔。有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信藏传佛教;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裕固族崇尚骑马和射箭。

门巴族

人口数10561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错那县境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察隅县有小部分),属于珞瑜地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

鄂伦春族

人口数8659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独龙族

人口数6930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赫哲族

人口数5354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市。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住在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住在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奥”。

珞巴族

人口数3682

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

第一名:李姓 9530万人口

第二名:王姓 8890万人口

第三名:张姓 8480万人口

第四名:刘姓 6460万人口

第五名:陈姓 5540万人口

(数据来源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中国姓氏榜单》)

10.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篇十

一、读中国及其周围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临海:A B C D Ⅴ

2、半岛:⑸ ⑹ ⑺

3、岛屿:⑻ ⑼ ⑽

4、海峡:Ⅰ Ⅱ

5、陆上邻国: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

6、海上邻国:㈠ ㈡ ㈡

二、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填写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简称:

A图: 族 B图: 族 C图: 族 D图: 族

四、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填写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

三、读中华民族风情图回答下列问题:

五、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城市:A B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名称是:

4、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的原因是:

11.看懂中国的“人口金字塔” 篇十一

身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长期的人口控制舆论导向下人们对于人口的数量非常敏感。每当看到拥挤(如春运时的火车)或短缺(如人均GDP的低下),就会马上认为是人口太多之果。比起人口数量,整个社会对人口结构的关注仍显不足。

2006年世界著名人口学家John Bongaarts在北京的演讲后,有人提问,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哪个更重要?他回答:人口结构。这些年中国人口的变化使人们不能不越来越感到他的回答的深意。

人口金字塔显示“底部萎缩”

人口结构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考察,如职业、教育、城乡、民族结构等,但最根本的是年龄性别结构。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就是“人口金字塔”———以年龄为纵轴,以人口数为横轴,左男右女绘制图形,该图表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人口结构的过去,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预见未来。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社会需求不同,对社会产生的贡献也不同,甚至所产生的垃圾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在过去的30年中,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出生高峰时期的出生人群比较大,给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年轻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使出生人群缩小,为经济起飞带来了有利的人口结构。

但人口结构不是静态的,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所绘制的我国人口的金字塔明显显示“底部萎缩”,即20岁以下的人群大幅减少。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公报报告,我国0~14岁的人口为2.2亿,只占全国人口的16.60%,比十年前的2000年第五次普查结果下降了6.29%。在短短十年中,我国少年人口从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降为六分之一,萎缩严重。

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亿,占全国人口的13.26%,比第五次普查结果上升2.93%。但仔细观察人口金字塔就会发现,现在还不是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因为目前30~50岁的人群是金字塔上的最大年龄人群,在今后10~20年中他们将汹涌地进入老年行列,而那时的劳动人群将由目前萎缩了的少年人群来担当。

一个预测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每不到2个劳动力要抚养1个老人,人口的中位年龄将达45岁以上,即中国人口的一半将在中年人群以上了。

这是一个必然的、渐变的过程

在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下,“人口红利”时代的消失顺理成章。但就像“人口红利”不会突然到来一样,它也不会突然退去,这是一个必然的、渐变的过程。近年来各地纷纷扬扬的“民工荒”就是人口结构变化在招工问题上的反映。

“民工荒”初现,舆论先解释为只是沿海部分地区的局部现象,或是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形势变动的一时现象,又说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待遇挑肥拣瘦所致,又说是由于在家乡创业的吸引力使农村青年返回老家。

所有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它掩盖了最根本的原因,即由于持续20年的低生育率造成出生人群的多年萎缩而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群不断减少。劳动力的短缺将首先表现在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劳动力的减少。随着年长的劳动人群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队伍就将不仅是年龄上老化而且也进入数量上萎缩阶段了,这是从现在开始的10~20年中在中国大地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同样的道理也可说明近年来的“生源荒”。高考报考人数几年来的减少现象也引来多种解释,如出国留学的潮流及就业难使人们的升学意愿减弱等,但最根本的还是由于适龄报考人群的减少。今年生的孩子少,6年后的小学入学人数就少,18年后报考大学的生源就少,20年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就小。

这是一个非常固板的完全可以预见的人口变动规律。但在我国的现状是,由于意识不足或有意回避,结果是前几年在农村刚建起来的希望小学因生源不足转而关闭,前几年还在拼命扩招的一些大学陷入尴尬的境地。如果了解到少年人口的不断萎缩,就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到此为止。

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具有决策的前瞻性

在关于老龄化的讨论中关注最多的是养老问题,由于我国在历史上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實践将表明,养老对社会的挑战远比今天的认识要严重得多。

近来北京热议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没有电梯的六层楼要不要加装电梯,据统计,仅北京市这样的小高楼就有3万座。假设每座楼上有10位老人居住高层,就有30万老人因为没有电梯而难以下楼。这还不涉及养老金、医疗保障,就已经是一个严峻而棘手的问题了。

最近因为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引起舆论一时大哗。应该说,今天终于提出这个问题是形势比人强的结果。如果我们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就知道这是一件迟早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开始工作的时间被推迟,而预期寿命的提高又预示着养老期的延长。如果退休年龄不变,就意味着人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在缩短,而养老期在拉长。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对于退休年龄推延的反应难免不同,但总体来看必须从人口结构变化的总趋势看到它的必然性而逐步适应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当然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具有决策的前瞻性,使社会对此有一个习惯的过程。

在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关注中,往往将之归结为老年人增多,继而归结为老年抚养问题,再归结为老年救助问题,结果是把老龄化缩小为民政工作的一部分。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整个社会变老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在最近梁建章和李建新合著的《中国人太多了吗?》一书中,梁建章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指出,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缺乏活力/缺乏创新精神的局面。这对于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中国不啻是一个严重的警告。

流动和迁移产生巨大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动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大有关系,在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尤其如此。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亿。据四川省第六次人口六普公报,全省2010年的常住人口为8000万,比十年前减少了近300万,人口减少了3.45%,居然成了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份。而四川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却有近9000万。

四川省的数据说明,这种所谓的人口“负增长”,并不是由于出生率的降低和死亡率的上升,而是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迁所致。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贵州等地。反过来,也可以理解广东省在2000至2010年的十年中,常住人口竟增长了20.69%。

同样,在老年人口比例方面,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56%,居然高出上海市的10.12%,这是由于大量的重庆年轻劳动力外流造成的老年人口比例的相对升高。而上海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不仅比重庆低,而且比十年前下降了1.34%。

上海从1993年以来就一直处于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已长达近20年,为什么在全国人口快速走向老龄化之时,上海的老年人口比例反而下降了呢?道理很简单,不是由于上海的出生人口增多了,而是由于大量的外来年轻人群填补了上海人口金字塔的“腰部”而已。随着我国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越来越频繁,对于各地的人口结构的影响必然变得越来越显著,而这种趋势在今后还将继续增强。

12.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中国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两大原因

2006年2月23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首次公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但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份报告表明, 21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从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 可以划分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 老年人口峰值将分别达到2.48亿、超过4亿、3亿至4亿, 80岁及以上的将分别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2.37%、21.78%、25%至30%。可见, 中国的老龄社会在人们漫不经意中悄然到来了。究其原因, 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普及, 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人口的老龄化。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条件改善, 普遍提高了人们的寿命。据2006年统计, 我国人均寿命女性为71岁, 男性为70岁, 比改革开放前整整提高了十岁,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迅速提高到十分之一, 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现实。

二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负效应。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近40年, 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 使中国少生了3亿人口, 减少了人口对资源、生态的压力, 但是带来两个负面效应, 一是中青年劳动力开始短缺;二是人口提前老龄化, 社会上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

中国1970年代末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生育率开始迅速下降。与此同时,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 由1964年4.00%上升到1982年的4.90%, 2000年升至6.98%。任何人口体系, 只要它的出生率长期下降就会导致人口老龄化, 也就是说, 任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中国家, 迟早都会出现人口老龄化。中国已经实行了长达近40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更替水平,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为什么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西方国家的问题作出了解释。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压力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以下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据预测, 到205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最大值, 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至4亿的规模。同时联合国预测, 21世纪上半叶,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下半叶, 我国将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老年人口大国。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 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我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 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三是未富先老。许多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 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 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 属于未富先老。目前我国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中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特征,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一, 老龄人口中的富贵一族, 在中国倡导了生活生态化, 催生了一批候鸟族。他们大批退休后夏天到北方渡假 (如东北三省) , 冬天去南方过冬, 每年春节海南三亚的海滩上有60%是东北人, 候鸟生活为人口老龄化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也挤压了旅游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 增大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事业起步晚、覆盖低、资金短缺、负债运营, 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 无疑增加了社会养老成本, 突显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的矛盾。现在不少老年人个人养老账户是零账户, 中国财政为三代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支出缺口在2万亿元以上, 人口越加速老龄化, 这个财政支出缺口的亏空就越大。对此,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资金准备。

第三, 家庭养老成本也在增大。过去是几个儿女养两个老人, 现在是一个儿女养两个老人, 小两口要养四个老人。现在社会上已有两代独生子女, 使不少家庭出现了“四、二、一”结构, 即四个老人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 、二个中年夫妇、一个子女 (小皇帝) , 将来再过20年, 这些小皇帝要组成家庭时, 同时要面对2×6=12个老人, 到那时小两口如何工作生活?如何服侍老人?将来要成为躲不去的现实!由此可见, 两代独生子女政策的负效应需要我们这代人承担, 人口老龄化的成本需要我们买单,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破解了。

三、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及政策经验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 近些年来经济上由于通货紧缩影响, 社会上为人口过度老龄化而困扰, 呈现了低物价、高储蓄、零利率、慢增长之势, 历时15年一直在低谷中徘徊难有大的起色, 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日本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 日本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是亚洲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 日本总人口数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的12 774万人以后, 将进入一个长期减少的过程, 预计2013年将大致回落到2000年的人口水平, 2050年将减少至1亿零50万人左右。然而, 总人口中的老龄人口今后还会继续增加, 预计2013年将突破3 000万人, 2018年将达到3 417万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由于1947——1949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龄期所致。而后, 老龄人口数量还将缓慢上升, 预计2050年将达到3 586万人。届时, 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5.7%, 即平均2.8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

日本政府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福利支出多和社会负担加重等诸多不利的情况下, 积极采取有关对策,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主要政策经验有四个方面。

第一, 提前进行理论研究。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经验, 是对迎接老龄化挑战有超前意识, 提前在物资、精神、法律、理论、管理与服务人员等方面作准备, 而且始终把理论研究放在首位, 一个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的老年科学研究网络已趋于完善, 为有效处理老龄化问题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 通过改革不断加强有关制度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日本政府针对人口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以及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诸多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多层次、立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与改革等。养老、医疗和护理是老龄化社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日本在这方面的改革与完善, 对于促进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 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日本政府为减轻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采取了鼓励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措施。2005年, 日本政府修改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 将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法定化, 规定从2006年4月以后, 雇主必须在如下的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 将其选择的方式制定为企业的制度。一是比照养老金开始年龄的推迟 (60岁) , 把退休年龄提升到65岁, 到2013年必须达到65岁。二是废除退休制。三是维持现有退休制度, 但员工退休后如仍有工作意愿, 原企业必须对所有愿意继续工作的员工重新雇佣或延续合同, 给老年人就业创造机会。

第四, 鼓励生育, 延缓老龄化进程。在预防人口老龄化过快方面, 日本政府采取了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日本政府于1990年在内阁建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 采取两个措施来提高生育率, 一是直接增加儿童生育及抚养补贴, 二是改善生育环境, 促进婚姻、生育及养育。为此,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幼儿保育法案》和《幼儿保育及家庭假法案》, 从1994年开始, 又以5年为一期开始实施“天使计划”, 1999年制定“新天使计划”, 2004年又制定了“新新天使计划”。以上措施的宗旨, 就是加大财政投入, 增强育儿和保育措施, 鼓励女性生育, 帮助女性就业。

四、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思路对策

中日两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但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却很相似。借鉴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应注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 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是在2000年后才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时间较短, 政府和学术界对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认识肤浅, 更谈不上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充足准备。因此,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把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基本国情层次来把握和宣传, 努力在全国上下建立并弘扬尊老、敬老、扶老的社会人文环境, 营造“夕阳红”的文化氛围, 以支撑老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及早建立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 组织相关科研力量, 加强对老龄化社会事业的调查研究。通过立项攻关研究, 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变化规律, 为老龄化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制定全国性老年学研究规划, 对现有的老年学科研部门和学术团体进行统一组织, 分工协作。

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 提高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 实现健康的老龄化。在综合性的大专院校设立老年学系或老年学专业, 培养这方面的中高级人才, 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志愿力量, 承担起社区、敬老院为老年人服务的有关工作, 发动居委会、村委会组织低龄老年人开展自助服务。

广泛开展老年事业慈善、救助和社区服务活动。建立老年事业慈善、救助中心, 接受并妥善使用国内外公司、企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成立扶助老年人 (或老龄人口) 志愿者协会, 组织大中专学生和社会上其他青年参加, 对老龄人口尤其是高龄、病残老年人进行定期志愿服务。进一步拓展老龄人口照料服务社区化和老龄健康服务社区化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

(二) 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具有老龄化速度比较快、达到水平比较高和时间、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适应这样的特点, 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 走渐进式、逐步完善的发展道路。

为此, 我们要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 财政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 尽快补齐养老支出缺口, 提升社会的养老承担能力。其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 对所有的老人, 不管参没参加工作, 都有一份养老津贴, 或者叫基本养老金。然后再实行职业性的、和工资挂钩的养老金。实行过去那种单一的、政府全包的养老金制度是行不通的, 既不符合现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验, 也不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只有实行多层次的养老对策, 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老龄化危机。

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 有利于统筹社会财富, 补充社保基金长期存在的约二万亿元支出缺口, 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社保基金只有5000亿元, 长期入不敷出。6月19日, 国务院决定将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 将增加社保基金实力, 打开国有股转持通道, 随着未来新股的不断上市发行, 还会有更多的国有股源源不断地转入社保基金, 这给社保基金解除了后顾之忧,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筹措更多的社会养老成本。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和平均寿命的继续提高, 适当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 男女均延长到63岁或65岁, 甚至是更高的年龄。对个体、私营从业者的退休年龄不作限制。可以先从各类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公务员开始, 进而在全社会逐步推广。这样做既可以减少退休人员总数和养老金支付总额, 也可以提高实际劳动力供给量, 提高劳动就业参与率, 增加全社会的财富总量。

面对不同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 建立不同层次的托老所和敬老院, 健全保养健身、休闲娱乐场所, 创立更多更好的老年大学, 培育扩大老年人消费市场, 打造“老人经济”新形态, 拉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有选择地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现在人口仍处在生长高峰期, 社会就业压力大, 独生子女政策不宜马上放开。这也是连续两年的北京“两会”对此难以作出抉择的真实原因。

笔者认为, 现在虽是两难的选择, 待将来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则选择适当时机, 区分不同地区逐步放开独生子女政策, 以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人口加速老龄化问题。这是一个严肃而又严峻的社会学课题, 等待政府和专家来立项破题, 尽早应对, 以免步日本之后尘, 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建议各级管理层克服短期行为, 尽快架构适应老年社会的政策和体制平台, 真正为中国的后代担负社会责任, 从根本上落实科学发展观。

摘要:改革开放政策的正效应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负效应, 使我国较早地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其特点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和国未富人先老, 增大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 增大了家庭养老成本。借鉴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时, 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有选择地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计划生育

参考文献

[1]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2]王桂新.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之比较[J].人口与经济, 2003 (2) .

[3]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J].统计研究, 2004 (8) .

[4]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7 (3) .

[5]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钢筋桁架楼承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下一篇:差生高中学生手册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