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成熟起来散文

2025-02-18

我们要成熟起来散文(精选6篇)

1.我们要成熟起来散文 篇一

我们要幸福散文

在人类眼里,莫莫显然是一条幸福无边的狗了,吃肉,啃骨头,喝奶,有清水,有玩具,允许它在床上打滚,允许它在沙发上睡觉,甚至允许它在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时候对着你吼叫,当然,最主要的是,它有个温暖的栖息之所。

当它很放肆地仰天躺下来,打着呼噜睡觉的时候,我喜欢注视着它无比放松的样子,感觉它的幸福与我有关,没有我的收留,它或许就不可能在暖气充足的屋子里渡过这个漫长的冬天,没有我们的呵护,它可能连一顿饱食都成奢望,所以它喜欢趴在我怀里,或者卧在我的腿上,跟我一起看电视,或者看书。

我在打开电脑后,它总是很服帖地卧在我身后,它或者知道这个时间会很长,可以抓紧时间睡一个好觉,但多半我只要一回头,它就会抬起头来与你对视。我不大敢长久地跟它对视,它的眼睛里有一种悲怜的清澈,好似它一直在乞求什么,但你一直也未曾满足或成全过它,我会生出一丝哀伤,想象我的眼神逐渐融进它的眼神,我们都是心怀忧郁的动物。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看它打滚,肆意而陶醉,若一个小孩子凭空得了一件宝物那般,我想,活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概已经不会这样张扬而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的得意了,大家更喜欢安静地把那些该快乐的事情放在心里,不苟言笑。某种意义上,不苟言笑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人的成熟,便意味着他可把握机会得到幻想中的幸福,跟莫莫一般,无烦恼的幸福,大概每个劳累的人都有向往过。起码,我们全家人都向往自己可以生而为莫莫一样的`狗,做爸爸的不必每天为了挣些养家糊口的钱而奔波,做儿子的也不必为赔上一个好觉捧上一本厚书而劳累,做妈妈的更不必为父母的身体和家人的饭食而忧心,大家都想做莫莫,吃饱了便打滚,用很大的声音啃骨头,或者滚球,吧喳吧喳地喝水,陶醉地撒尿,之后睡觉。

莫莫是条爱动的犬,它喜欢站起来把前腿举的高高地跳到你面前,这时候,它多半是在渴望你的怀抱了,我们通常会放下手里的活,去抱它一会,感觉,给它幸福,原来我们也会幸福。

我常不忍在出门的时候看它的样子,一家人一起出门,它会很兴奋,它等在门口,希望谁能抱它一下,然后去往风里的世界。若是一个人出门,它会很失望地掉转回头,连看都懒得看你一眼,好似要委屈地掉眼泪。它的眼光,会一直盯着某处,或者是地毯上的一截线头,或者是椅子的腿,总之它绝不会看你的脸,它无比委屈地卧在那儿,让我感到自己的残忍。外面有许多条狗,它们群聚在一处,打架或者流浪,它们在冬天喜欢找一片有阳光的空地晒太阳,舔试它们的伤口,它们的毛打着结,肮脏而可怜。我常想,莫莫要是跟它们在一起,在风里奔跑,在大太阳下眯觉,会不会觉得也是幸福无边的事呢?

或许莫莫的幸福,是牺牲了它的自由为代价的。

选择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同,但显然,要幸福,都是要牺牲一部分我们渴望的东西才可获得。幸福是个笼统的概念,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他们理解的幸福。足够的金钱,稳定的婚姻,家人健康,或者在年轻的时候浪迹天涯,老年的时候儿孙绕膝,这些都是幸福的可能。

昨天去建安特专卖修车,遇见一个人,他有豪华的骄车,却愿意骑车百里去五台山,他说,感觉骑在车上,呼吸着满满的空气,流汗,劳累,还有抵达时的狂喜,这就是他理解的幸福。

而我,却觉得一个人在屋里,一茗茶,一品果,一段音乐,一本书,间隙中感受时光静静地游走流动,这才是幸福。

还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一直被父母圈在家里,他悄悄地跟我说,他想出去打工,去青岛,大连,或者广州,厦门, 他要感受流浪给他的幸福。

最好的朋友,她失败的婚姻之后那些纠缠不休的遗留问题,她说,只要父母健在,自己能好好睡一觉,就是她要的幸福。

但这些幸福,看似简单,达成却很难。有车的那位,没有时间骑车。那个年轻人,没有勇气背叛父母的溺爱,只要风吹草动,他的父母便会感到大难来临,他父母感觉的幸福,不过跟他在一起。我朋友的问题永远在纠缠,最不幸的是,她的母亲在她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撒手人寰,她的幸福已经折了一只翅膀。

比起成年人,可能小孩的幸福更唾手可得,所以我们都会怀念小时候的时光,尽管吃很差的菜,穿很旧的衣,可是,一块饼干的幸福,一块手帕的幸福,一个亲吻的幸福,一场雨的幸福,一段梦的幸福,都可被我们感受和挖掘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幸福渐渐不足以满足我们无限扩大的空洞,我们需要爱情,需要金钱,需要身体健康,需要稳定的婚姻,需要别人的肯定,需要不择手段的获得,可是,我们要幸福,却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

我们不是智力只有人类五岁的莫莫,我们不可能为了温暖而丧失自由之身,不可能为了一根骨头而卑恭曲膝,也不可能因为肚子不再饥饿而放大着自己的快乐。于是,我们要的幸福,遥远而难得。

莫莫摇着尾巴在我身后,我们听到远处的几条狗纠集在一处,打架或者在春天的风里做它们想做的事,但我们只是听了听,然后,莫莫叼着它的球,向我走过来,我伸出手,想,我也要幸福,像莫莫一样的幸福,不想过去,不念未来,不求自由,只要安逸。

2.总有一天我们要学会孤独散文 篇二

我曾把纯粹的朋友当成是一生的追求,可没想到,那时这般“坚定”的信念,到如今回想起来也不过尔尔。

当初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夸下海口要担起“大哥”的责任照顾好身边的人,可没想到现在却连自己都自顾不暇。

世事难料,在走出故乡襁褓的时候无数次憧憬世俗的美好,后来走过一段路之后,也发现世事也确实美好,只不过每个人能够体会到的不同罢了。

有人觉得灯红酒绿下的城市虚伪、罪恶、卑鄙、野心、奸诈、贪婪……也有人觉得层层叠叠的楼层在教会我们坚强、独立、勇敢、勤奋、果断……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

我其实从未放弃过对朋友的相信,我一直对他们满怀感情,也感谢他们陪我走过那么长的一段路。可是于我而言而今仅仅只依靠感情、回忆去卑微的维持这段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太脆弱了,也太累了。

且不说天各一方遥远距离的阻隔,就是天天搅在一起,做不到互帮互助,互相进步那这样的感情维系起来又有什么意义。

付出与回报不一定要同等,但是要呈一定的正相关的。我希望的是我的朋友或者我自己都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有不甘于平凡溃败的志向,而不是像个羊羔眼巴巴的只能等待屠宰。

人当然是自私的,我不想自己在前进的路上成为孤寡人,我当然也想在某个艰难的时刻能够出现一个人可以给我足够解决问题的物质支持,又或者要求再低一点,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慰藉。

当然,在渴望能够得到帮助的同时我也需要使自己独立起来,让自己拥有能够在各个地方都能站住脚跟的能力,不然我的所求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不求回报的付出本身就是错的。

万物都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所以想要在这个物欲纵横的世界里不被淹没、淘汰就必须不断的汲取养分,砥砺前行。我极其害怕自己活成别人的累赘,也不希望被自己被其拖累。如果活到事事都要劳烦旁人的地步,与其过这样的人生,真还不如死了算了。

过去我们总是碍于面子,不断的跟自己说,: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要一生一起走。现可在却对这样的忠贞一点儿也不感冒。

在分隔两地后,能与过去的朋友能够保持联系已经是实属不易了,因为有的人早就把你忘得九霄云外了。

不过我也不怨恨,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在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后,我变成了这样,所以我能够体会到那是怎样一种心理。

有那么一些人总以为我在外面过得有多自在,想尽各种借口的对我辛苦得来的钱财进行套取。早些时候我还顾及彼此的面子,与他们还做着表面的寒暄与推脱。后来想明白了,就干脆狠下心把那些长期以来与我毫无用处还得寸进尺的人直接拉黑或者是删了。

我本以为我内心会受到谴责,事实上这样做了以后我反到如释重负,总算不用披着“老好人”伪善的外衣了。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救赎。

每个人几乎都会有那么一段难以熬过的时刻,想有一个人能够陪自己说说话或者听自己说说话,这样会让日子过得不至于那么的乏味、孤独。可是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想要找到一个愿意停下脚步听你说说话的人何其难。

那天我向单位的一个前辈倾诉了我现在的一种状态,他跟我说了很多,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尤为清楚就是“要成长就必须学会享受孤独”,这句话直戳我心。

离开家以后的好长时间里我不断的接受来自各个地方的批评,从开始的心生愤恨,到现在的忍耐接受,我好像生起了一种自己看起来已经强大无畏的假象。

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有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但每当谈到孤独这个词汇的时候竟然如此自思惶恐,原来,自己还是那么的怯懦。

我其实知道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只是为了让自己佯装的强大些不被欺负才不得已触摸黑暗生存。

陌生人,你们的是否也与我一样遭遇着同样的困境?

你的孤独 终有回响

3.我们要成熟起来散文 篇三

夜已深沉,虽然戴着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但依旧听到窗外的雨滴不停敲打窗台房顶的噼里啪啦声。

耳边传来陈奕迅的最佳损友,心中思绪万千,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是啊,与多少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变成了过客。坐靠在窗前,心随雨落激起往事一幕幕,太多的在乎,太多的纠结,所以会无视阳光的温暖,所以会冰霜了内心,所以会这么圈固着自已。为寻求掩耳盗铃的安宁,丢了自已。飞扬的灰尘迷了看世界的眼晴,让目光只停留在自已的世界里,那些喜怒哀乐似乎与别人无关。不愿让自已再示于人前,那个习惯了的隐身背后,隐藏着一颗茫然不知所措的心。

打开房门,看着远处矗立在雨中的楼群,无言的坚守着那份淡然的安宁,在黑暗的雨夜中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没有雨水的天空,让城市浮躁的.人群在这寂寞的雨夜享受一种别样的安宁。

雨天适合睡觉,没有了工作上的烦心事与压力,有的只是身心的彻底放松。躺在床上,在漫无头绪的思考中回味着那些过往或憧憬着那无比渺茫的未来。慢慢积蓄着在生命中行走的力量。

雨天可以让我忘却漂泊的感觉。年少轻狂的我们当年总是在羡慕可以在外漂泊的人儿,可当我们独自漂泊在异乡的时候才发现,漂泊已经不再浪漫,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莫名的心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别人的城市里我们如行尸走肉一般的行走,为了生存,逐渐的丧失对生命,对自尊,对人格,对友情对许许多多的宝贵东西的敏感程度。逐渐变得麻木起来。渐渐地我们变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模样,渐渐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可悲的是我们却不曾发现,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经历了的总会有痕迹,云过的痕迹,雨落的痕迹,也许,只有太阳出来时,才会温暖起来,才会消失了痕迹,那潮湿的心也会在雨后慢慢干爽起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4.我们可以不成熟吗? 篇四

我们可以不成熟吗?也许在我们成长的某一个时刻,我们的内心会有这样一个声音。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吗?不成熟的人生完整吗?

渐渐地,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渐渐地,我们从父母羽翼的呵护下走出;渐渐地,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蓝天.

在那里,我无须伪装,无须顾念,因为在那里有自由的空气尽情吮吸,有热烈的阳光让我们酣畅淋漓.

天空懂得大海的深情,所以化身为湛蓝色的幕字;落叶懂得大树的执着,所以化身为养料,落在大树的脚下;飞鸟懂得自由的幸福,所以它化身为灵动的音符自由歌唱……

小时候喜欢在连环画中找寻天真的快乐.《辛巴达历险记》让我读懂了勇敢,《白雪公主》让我懂得了关怀,《彼诺曹》让我懂得了诚实.在积累中我学会思考.

到了电视上热播《花季·雨季》时,我还只是一只青涩的苹果.林晓旭的忧郁、陈明的傲气、王笑天的傻气、刘夏的才气、谢欣然的灵气,当然也少不了捣浆糊的王同学啦.在青涩中我读懂了感悟.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那屋也只有爱读书、读好书的`人才能有本事觅到.

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但又或取将其套上数学公式,方程连列一下,兴许能找到答案.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解释着它的奥妙.

当今的生活变成了离不开电脑、电视、手机、DV等等一系列电子产品,不是人格分裂化而是人格智能化.《手机》这部闹得沸沸腾腾的片子,主角人物何首一可谓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剧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便是:做人,要厚道.也让闻者啼笑皆非.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在变化,也有许多东西需要人去审视,观其微忽.

人们常把青春比喻成烈火,比喻为朝阳,而正是这些青春年少的人更是得到了太多的庇护.

只有在风雨中,我们才能学会坚强,只有在接触中,我们才会懂得取舍;只有在经历中我们才体会得到人生百味;因此我们努力地张开翅膀,等待飞翔.

只有在挫折中我们才感悟得到坚韧;只有在失败中,我们才能够站起;只有一次次地放手尝试,才会成功,才能成才.

5.理智未成熟散文 篇五

成熟的理想主义者用讽刺来表达批判心理,只是讥讽的艺术内涵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题记

什么叫做理智,什么又叫做情感?生活在一种不易想象的社会当中,日子过得难免充满些胭脂粉气,渐渐地,这胭粉气既成为生活之一部分,积久也就会成为生命中不可少的一份。爱好装饰处,原只重在增加对人的效果,毫无自发的较深远的理想。然性情上的温雅,抑或者文学爱好,也可说是足为装饰之一种。

理智告诉我,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要做。而情感告诉我,我要做的事,就可以做,无论谁人都不能阻挡。理智与情感的博弈,我早已试验过了,当然或许还该从别人那一方面作作试验。

人们有条理地对现实的批判是产生理智的源泉,当然这也是人主观能动性、不断进取的意识、批判精神、忧患意识的源泉。它构成了人们创造性本能的心理实质,也是一个人思维的体现,可以说,一个人的批判性与他的创造性成正比。但是,奇妙的是,最懂得现实批判艺术的,往往会做出理智完全丧失的行为,在某些事情上,情感不单单充当着支配者的.角色。

嗯,这样说可能有些抽象吧,似乎太空虚了点,正像一个人在抽象中游泳,这样游来游去,自然不会到达那个实际边缘的。不过,理智的人会思考,既然如果是海水,那就可以推测得出本身沉浮和位置。但是如今的种种皆为抽象,一切的一切都超越常识感觉以上。这样未免有点恐怖了。

其实,当整个世界被容纳在一个人的想象中时,无论是这种抽象,还是那种细节都是很容易获取的。只不过对于一个发现并置身于这种现实中的真正游客,这样的感觉根本就无处可觅了。

所以,还是承认吧,不要找任何的借口和理由,一切的失言失行都是你的不成熟造成的,不要推到所谓的那些无法抑制的情感。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说过:“生命中曾经拥有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上天对你的恩赐已经够多了,谁让你没有好好把握住呢?你说你现在懂了,后悔了,想用这段时间来清除思想上的阴霾?但是,没有机会了,真的,当你规避理智,情感也不开窍的时候,逝去的都已经逝去了,再也回不来咯。现在的你不过宇宙间的一个赘物罢了,想通过不满于既已发生的惨淡现实使自己分割于理智与情感的交界线,成为一个残缺的存在立于社会的边缘,怎么能就这么让你称心如意呢!

好吧,好吧,这样的行为着实太狡猾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主宰灵魂的理智,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肉体的活动所骚扰,愉悦的、苦痛的,这些都曾参加过情感意见表示的东西,正慢慢消蚀着灵魂,不可抗拒。

6.人生—成熟散文 篇六

其实,我们并不成熟。在我们眼中的成熟即是成年人的幼稚。你成熟了吗?你真的成熟了吗?我们装的再想也抹杀不了我们未成熟的事实。一味的追求非主流那是成熟吗?抽烟、染发……我们真的成熟了?你认为那是。但是,那不是,或许那只是我们初到青春的恐慌表现吧!

我们总是说自己尽力了。真的吗?真的尽力了吗?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挥霍?在你登QQ时,你可想过学习?没有吧!我们总是说忘了。真的吗?是你选择性失忆去忘记它的吧!我们总是说……

上一篇:中外电影史课感悟下一篇:羽毛球俱乐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