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2024-10-20

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11篇)

1.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一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

查评估指南》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此外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为了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相关方法、流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6年立项《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国家标准,2016年7月,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下达《<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国家标准制定》委托任务书,委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该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将本项目标识为WG7 组重点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名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1.2 主要工作过程

2017年1月至3月,《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讨论,讨论研究指南的编制,并形成标准讨论稿,向中央网信办领导汇报标准编制进展,并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项目申请。

2017年4月,标准通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WG7组会议讨论。2017年4月,本标准获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2017年4月,向中央网信办领导汇报标准进展工作,拟作为中央网信办布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的参考标准。

2016年5月,正式成立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由五家主要参与单位共同组成,集中讨论集中办公,讨论标准的框架、方法论、具体的内容等。

2016年5月25日,召开第一次专家会,地点在中央网信办,由项目组向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杨春艳副局长、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及WG7专家进行了汇报,5位WG7专家对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

2016年6-7月,标准编制组继续集中办公,集中讨论,并根据第一次专家会意见逐一进行修订,此外与其他安全厂商、科研单位进行交流,就本标准指标方法听取意见,并最终形成标准第二稿。

2016年7月18日,召开第二次WG7专家会,由项目组向专家汇报了标准项目进展,以及根据第一次专家会议的专家意见修订情况,5位WG7专家对标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随后项目组召开标准讨论封闭会议,根据此次专家会意见对草案作了进一步修订,形成了第三稿。

2017年7月21日,参加WG7组会议,汇报了项目进展和标准修订情况,会议决议最终该标准可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并根据标准周答辩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部分修订,完善草案内容。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制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此外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是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相关方法、流程,定义了检测评估的主要内容,从而提升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本标准提供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的方法、流程和内容,定义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准备、实施、总结各环节的流程要求,以及在检查评估具体要求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相关的人员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相关工作。

本标准可用于: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自行开展安全检测评估工作参考。2)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工作参考。3)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研发机构研发检查工具,创新安全应用参考。本标准适用对象是关键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者和其他实施安全检测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

2.2 主要内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与法规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要求,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流程,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最后给出检查评估对象的整体安全状况的报告。

检查评估工作由合规检查、技术检测和分析评估三个主要方法组成,每个方法包含若干内容和项目。

合规检查

合规检查是通过一定的手段验证检查评估对象是否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强制要求,输出是否合规的结论,对不合规的具体项目进行说明,采取的方法包括现场资料核实、人员访谈、配置核查等形式。

技术检测

技术检测分为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主动方式是采用专业安全工具,配合专业安全人员,选取合适的技术检测接入点,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社会工程学等常用的安全测试手段,采取远程检测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其安全 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也可参考其他安全检测资料和报告,对技术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被动方式是辅助监测分析手段,通过选取合适的监测接入点,部署相应的监测工具,实时监测并分析检查评估对象的安全状况,发现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隐患。

两种技术检测方式最终输出技术检测结果。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是围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业务特点,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属性进行识别和分析,依据技术检测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参考风险评估方法,对关键属性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进而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安全状况的评估。

标准充分考虑了当前已有的等级保护相关标准、风险评估标准、及其他行业安全标准,与正在制定的其他WG7系列标准一起,共同形成了支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标准体系。本标准与其他国内标准的关联性分析:

GB/T 22081-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是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之一,本标准在编制之初就深刻理解网络安全法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的要求,在合规检查的内容中重点强调了对等级保护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也是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之一,本标准在第9节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方法论,通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分析,并根据合规检查和技术检测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定性分析出整体安全状况的评价。

此外,正在制订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要求》定义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本标准中有专门的项是对改要求的验证,强调的是评估流程的标准化、评估内容标准化,以及评估结果的标准化。

此外,正在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指 标体系》与该标准关联,该标准的输出评估结果可以用于标准的量化计算。

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专门分析了美国NIST的安全评估方法,参考我国已有相关信息安全标准,综合考虑制定了本标准。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其他详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五、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六、其他事项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标准编制组 2017年7月

2.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二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城市“聚集效应”的增强, 如何解决城市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建立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进入21世纪以来,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促使经济社会由数字化、智能化进入到了智慧化的发展道路, “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并逐渐映入城市决策者的视野[1,2,3]。

智慧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形态, 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新型城市, 主要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等方式, 延伸人的智慧, 促进体制机制及运营模式创新,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及城市运营成本最低、效率更高、价值最大, 使人们幸福感最强。目前,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受到了普遍关注,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展开了实践探索, 如美国、欧盟、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 都展开了智慧城市建设, 并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此不断提振本国的经济信心。与此同时,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战略影响下, 智慧城市自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旅游局、测绘局等相关国家部委也出台了一些智慧城市管理办法, 并展开了试点示范。据统计,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150多个城市已陆续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 为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市演进带来的机遇。

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评估

2.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及运营特点和实现流程, 其需要通过布局完善的感知设备及智能终端对物理世界的人和物的信息进行全面感知, 再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加工中心, 并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挖掘, 然后才能对城市做出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决策, 进而不断显示出智慧城市的创造性和“智慧”。显然, 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来自于对信息的传输、来自于对数据的有效挖掘处理等, 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首要职责, 也是智慧城市运营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 这是一项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工作, 其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及最终成败。

经过系统研究, 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民生、智慧人群、智慧产业、智慧环境等6个部分, 其中智慧基础设施也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它是智慧城市的DNA, 是智慧城市健康运转的生命线。在整个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中, 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第一, 信息网络设施, 包括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市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 这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传输系统;第二, 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包括云计算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及测试中心等, 这是智慧城市的公共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及运营支撑平台;第三, 经过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础设施, 主要是对包括水、电、气、热管网, 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感知化与智能化建设, 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由上可知,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公共性、智能化的特点。首先, 基础性是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基础, 没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就好比人缺少了五官和四肢一样, 就不能对外界进行感知, 从而失去生命。其次, 公共性是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共有财产, 不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单位, 必须进行共建共享。再次, 智能化是指智慧基础设施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对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打下基础。所以,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 造成浪费, 同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科学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以保障其公共性的地位, 实现共建共享, 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2.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

目前,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 由于基础条件普遍较弱, 所以各地都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列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 并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推进包括信息网络、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建设。但是, 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基础建设目前存在轻规划、重技术, 轻共享、重建设, 轻整合、重拥有, 轻运营、重投入等问题, 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 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信息孤岛”现象。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要做好顶层设计, 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估指标标准体系引导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国脉互联经过科学研究, 设计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以此来客观反映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并总结经验, 推广先进做法, 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提升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关于对智慧基础设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脉互联主要从智慧基础设施包含的3个方面进行体系化设计, 并保证具有可采集性及对比性, 切实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引领、指导的作用, 具体评估指标内容如下:

1) 信息网络设施, 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基础设施从宽带网络及三网融合进行评价, 以此来衡量宽带网络建设及城市网络的融合情况,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

2) 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主要反映利用新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解决资源共享、集约建设的能力, 也是智慧城市数据处理能力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基础设施从政务云、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服务设施等建设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以此来评价智慧城市的平台支撑能力,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

3) 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 主要反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水平, 也是实现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便民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包括交通设施、地下管网、安防设施、楼宇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等, 以此来评价智慧城市管理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3所示。

3 总结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基, 直接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 并且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 改造重建难度都比较大。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就要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 并进行系统化的建设, 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建设基础。为了保障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的规划建设, 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规范、指导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冰之, 郑爱军.智慧城市发展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毛光烈.智慧城市建设实务研究[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3.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三

—信息技术教学汇报

双王城卧铺小学

双王城卧铺小学位于寿光市西北部,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7人,教职工48人,学历达标率为100%。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的培训和应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化学校”、“寿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根据市局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始终坚持“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宗旨,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把学校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卧铺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介绍

一、建制度,确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战略地位。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指导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决策,包括软硬件建设。学校把智创客空间建设、中小学编程教育、慧化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组建学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的各类技术保障,包括校园网络的维护,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与考核等。

二、配资源,提供教育现代化物质保障。

我校在硬件上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建设各种功能室:多媒体教室8个,一体触摸机教室4个,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还创建了科学探究1个实验室及数字图书室。各功能室配备了触摸一体机等设备。

二是学校在2016年8月底,邀请寿光移动公司对学校网络硬件升级改造,同时接入移动100兆光纤,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功能室都有节点,100兆有线到桌面,真正实现了全校网络化,同时办公室都进行了无线覆盖。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教师用机比已达到1:1,教师更方便使用学校网络资源及市局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实现了班班通。

三是学校对1-6年级的4个教室进行了教学多媒体终端的配备,主要包括触摸一体机等数字化设备。

在软件设施方面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一是学校网站建设,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建立好了适合自己的学校网站,网站内容丰富,设有新闻频道,教师频道,学生频道,家长学校,德育园地等栏目,各职能科室负责内容更新工作,完善了网络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到位。

二是学校充分利用家校通在搭建了家校通平台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都建设了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进一步提升了家校互通水平。

三是校本资源库建设。几年来学校通过自制、收集、购置,上级配置等多种形式,拥有200G以上的教学网络资源。平时要求老师把收集或者制作好的资源传到学校服务器资源库平台,达到资源共享。

四是教师充分利用市局提供的“精品课程、微课资源、备授课系统”等优秀教育资源平台,借助班班通及班级教学多媒体把教学搞的有声有色。

三、具体工作

(一)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创客空间建设这是我校梦寐以求的办学目标,但因我校条件限制,资金薄弱,因此学校错失了“创科空间”这样的创新加工厂,但我们期待能有这样一个提升学校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结束水平、释放学生创新潜力的空间。虽然我们很落后,但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开设的三级课程,我们尽多地给学生多一些感兴趣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科学小制作。我们鼓励用图画、陶泥、布头、冰条棒、木材、铁罐、塑料瓶、铝型材等器材制作出自己的创客作品。如:科学课上,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垃圾袋、绳子和轻重量的塑制品等材料,动手制作降落伞,再进行试飞训练等,最后由试飞成功的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不仅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更给同龄孩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见识,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不再陌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使其跃跃欲试,爱动手、爱动脑。

(二)中小学编程教育情况

一是充分利用好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教育资源,进行“编程一小时”活动与社团活动、学校信息技术等课程相结合,使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二是制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重点,创新活动形式,确保活动成效。

三是“编程一小时”让学生在一小时内学习到基本的编程知识。虽然很多同学们进行编程才刚刚有起色,但从学生专注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了编程的快乐,科技的光芒。

(三)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伴随着智慧化校园项目的推进。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持续关注利用新技术创新式教学,因此学校提出“一三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若干种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进行组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管理、环境、评价等创新建设与应用。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课堂评测、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展示交流、个体检测反馈、统计评价分析的基础功能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谐互助和探究合作中,快乐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根据卧铺小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点,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紧紧围绕着“硬件”和“软件平台”两个方面双轨建设。

我校根据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和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着手进行建设了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完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微课制作、课件管理、教务管理、成绩管理、课堂直播、智能考勤等”提供全面支持,全面满足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2.建设标准的网络中心机房,满足校内网络空间、各应用系统实现互通、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3.建设网络中心机房同时学校加快搭建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步伐,该平台为学校师生们打造了云环境下的网络学习空间,以“人人通,云教学”网络空间为突破口并与电子书包班班通紧密结合,使平台能够整合各种方法与手段,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通过平台空间网络教研、网络集备,发挥优质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教师合作交流;通过空间自主学习、评价反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通过资源平台共享机制,加强师生家校沟通交流,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堂网络化,教室现代化,讲授交互化,课件资源化,人人空间化” 4.继续完善学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通过公众号与家校通app结合,搭建多角色客户端平台,用户关注公众号即可体验学生端、家长端、教师端、校长端。公众号可以实时推送作业通知,支持图文,语音方式发布,减少教师工作量。学校充分利用大数据,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信息化。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师生间,家校间流程通畅,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及家长和学生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并可让家长方便快捷的了解校园动态及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效的形成家校互通。

5.创建智慧教室:为能充分发挥学校提出的“一三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智慧教室是学校创建的首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创建和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课前预习、课中自习、课后复习环境均可以使用,支持多种翻转课堂模式,教师通过直观展示分享预习收获、全员互动共享学习成果、自选资源拓展阅读等形式,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路径的多样化,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教师及时查看学情反馈,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并随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

4.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四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尹沿技,李晶 日期:

2010-07-20

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而信息化进程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相信,正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样,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将为信息产业带来新的推动力,也为智慧城市打开广阔市场空间。

随着各种智能化应用的兴起,城市信息化正向智能化发展,我们已进入智慧城市时代。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随之而来引发交通拥堵、能耗增加、社会治安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问题,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城市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有效途径。

在智慧城市各领域,根据受益于城镇化加速的程度,以及市场发展前景,我们看好以下领域:

1)智能交通: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预计城市交通行业IT 应用市场在2011年达到93.3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在25%以上。

2)节能建筑:中国建筑耗能已超过经济可负荷程度,节能市场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服务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

3)医疗信息化: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疗信息化市场需求庞大,2011年医疗信息化的市场容量预计达到179亿元,且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

4)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需求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3-5年中国数字城管的市场容量每年可达到120亿元,且后续维护与升级的市场潜力巨大。

5)B2B 电子商务: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的重要程度日渐凸显,预计未来几年B2B 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复合增长可达到39%。

6)城市安防:伴随着“平安城市”和“3111”工程的推进,国内各行业对安防监控需求激增,其中视频监控市场规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可达到24%。

在从事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中,依次推荐:数字政通(开创数字化城管模式)、银江股份(智能交通与医疗信息化领先厂商)、达实智能(节能建筑开拓者)、焦点科技(B2B 领先厂商)、同方股份(智能建筑领先企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视频监控DVR 领导企业)、浙大网新(杭州市民卡系统建设者,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5.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五

2 设施农业中引入物联网技术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物联网,其工程实现较为复杂,在我国仍处于探索与试验阶段,农业物联网实现仍存在着一定制约性因素,具体为:①缺乏高水平的农业专用传感器。从国内传感器市场来分析,传感器种类较少,国产化程度低,且适用性与覆盖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专用传感器质量整体不高,运行性能无法保障,一些监测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程度低,无法达到互联网应用目标;②投资大。构建农业物联网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大,且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维护工作。我国农业以分散经营为主,农村经济水平偏低,多无法承担较高的`物联网设备价格;③缺乏相配套的软件产品。在农业物联网建设中,其工作的重心仍为网络接入与设备采购,互联网作用以监测与初步分析为主。缺乏配套软件产品,无法整合与挖掘数据信息,无法面向智能控制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基于此,需要关注数据分析与应用软件研究。

3 设施农业中引入物联网技术的思路与应用分析

综合农业互联网建设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需要明确物联网技术与设施农业兼容发展的具体思路,具体表现如下。

3.1 依托科技创新、提高设备性价比

加大互联网相关设备研发力度,特别是互联网农业传感器,应提高其整体性能,保障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降低传感器功耗,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设备成本。物联网设备研发需要结合设施农业实际,面向不同作物栽培,提供差异化的设备,做好设施农业网络节点布控工作,提高物联网监控效果。如借助高性价比传感器,可以构建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可以对环境信息、农作物叶片温湿度等进行监控。

3.2 政府引导与投资多元化、降低兼容成本

考虑到我国农业分散经营的客观实际,推动设施农业物联网建设,需要坚持政府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与扶持政策,如建立农业信息化补贴机制,将物联网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之中。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如科研单位、电信运营商、相关企业等,构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切实降低农业物联网构建成本,有序推进设施农业物联网建设,实现农业物联网效益。

3.3 关注应用顶层设计

在设施农业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其核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服务于设施农业,切实提高设施农业效益与质量。然而当前农业物联网建设普遍局限于数据监测与初级分析上,缺乏深度应用研究。关注应用顶层设计,开发容易操作、具备扩展性的物联网软件,为农业物联网数据分析提供支持。此外,还应关注农业物联网标准制定问题,如针对不同设施蔬菜种植,应构建物联网管理标准,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如开发远程专家系统,通过远程功能可以观察设施农业作物环境数据,获取视频图像信息,专家依据这些现场传来的数据信息,诊断农作物生长状态,分析病虫害问题,并将结果反馈给种植人员,及时采取管控措施,保障设施农业生产质量。

4 结束语

6.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智慧 篇六

● 不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言产生负面效应——引起警示和思考

1.讥讽扼杀学习兴趣

案例1:一堂伤心的信息技术课 (李再) 。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上, 我在关键的一步操作中错按了一个回车键, 以前的信息技术老师看到后说:“回车什么回车, 我看你长得像回车!”当时的我万念俱灰, 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了恐惧的心理。我怕一做错操作, 老师又会说我。因此,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敢自己尝试操作。

污辱性的语言像一把利剑, 摧毁了学生本该有的自尊、自信, 使其因害怕再遭遇类似的伤害而诚惶诚恐, 导致逐渐失去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学生错按一个回车键, 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 教师不应采用过激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 而要出于爱护的本意, 多一些包容和鼓励, 保护青少年特有年龄段的羞涩及脆弱的自尊, 选择温和恰当的语言让学生意识到错误, 改正缺点与不足,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训斥让人不安

案例2:恶作剧的后果 (郭丽) 。

初中信息技术课上, 在老师讲解Photoshop用法时, 我把他照片的头部改到一只动物身上, 老师当场大发雷霆, 并训斥说:“像你这样的学生只能派动物来教!”那学期, 我的信息技术学科成绩是“不合格”。当时我的确不懂事, 但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现在想起来仍感觉很遗憾……

在该案例中, 学生表现出的不仅是淘气、好奇, 也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尝试, 但这位教师并没有看到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事后的后悔和歉意, 而是紧盯着学生对他的污辱, 于是那张成绩不合格的报告单一直是学生心中的遗憾和伤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教师若能换一种评价语言, 如“亲, 用你的Photoshop技术为我提高颜值吧”!同时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对教师是不尊重的, 也许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俯下身去, 用平等的眼光去理解学生, 合理应用评价智慧, 选择个性、独特的有意思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回应或批评指正。

● 正确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案例

1.个性化评价——打破公式化语言

案例3: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谈丽娜) 。

“下面这个作品风格清新, 内容充实, 把我讲的很多技巧都用上了, 如果能把冷色调的部分再改暖一些, 就更符合主题了, 修改后看看能否参加这次的比赛。”这是信息技术老师对我的电子小报的一次评价。这在老师看来或许是再简单不过的话语, 但对我却是莫大的鼓励, 使我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意义, 也让我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充满信心。

没有哪句评价语言是放之四海皆合适的, 评价语言要富于变化。个性化的评价语言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表现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价。个性化的评价语言应打破模式化的评价, 不能用“很好”“真棒”等单一的语言一评到底, 这好比让学生喝香甜的蜜, 尽管好喝, 但天天喝也乏味了。

在该案例中, 教师对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首先是肯定它的好——“风格清新, 内容充实, 用了许多教师讲过的技巧”, 这是从作品的整体风格、内容、技术等层面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点评, 让学生明白了作品好在哪里;其次是指出了作品的不足——“冷色调运用与主题不符”, 让学生明白了提升作品的方向。教师言之凿凿, 即使是简单不过的鼓励, 也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真诚亲切, 进而深受鼓舞。教师用他的教学机智——因材施评, 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商榷探讨式评价——平等民主

案例4:那一课, 那句话 (朱杨云) 。

我从小就是个后进生, 学习东西总是比别人慢, 久而久之, 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在那节信息技术课上, 高老师让我们写一些代码, 这可难坏了我。对英语一窍不通的我, 面对那些代码无从下手, 做了好久也做不出来。高老师还让我给大家展示, 我站起来一言不发, 等着老师批评我。可高老师却说:“这确实有难度, 很多同学都做不出来, 我们一起做好吗?”我答应了老师试一试, 最后还真做出来了。从那以后, 我认为我不是笨小孩了, 学习上也更用心了。

其实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并不是他主观不努力、不认真, 而是由于他没有达到一定的思维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仍坚持惯性思维, 以高高在上的师长口气对学生进行批评、责备, 那学生肯定会更坚信“自己是个笨小孩, 学习比别人慢”的心理暗示, 这对他的成长毫无益处。而如果换之以商量的口气“我们一起做好吗”, 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民主与平等, 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敞开思想后进行互动与交流。对于需要修改的内容, 教师应以问句的形式、征询意见的口吻与学生商量探讨, 并选择各类句式和语气来调控否定性、批评性评语的力度, 这样就能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商榷性, 让学生即使回答错了也不会太难堪, 继续无压力地与教师进行课堂交流。

3.启发引导式评价——促进成长

案例5:我的转变 (巢珺) 。

我一直都不喜欢信息技术课, 感觉那些知识在生活中用不到。结果那天, 高老师突然提了一个问题, 请我回答。我愣愣地站起来, 一句话也说不出, 高老师提示说:“你可以对照电脑上的分析图进行分析。”她引导我一步步地分析问题, 我终于将正确答案脱口而出。她对我说:“如果仔细听讲, 你有没有发现信息技术课其实很有意思。你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呢!”我听了很高兴, 也有很多感悟, 并下决心以后要好好上信息技术课。

案例中, 学生从“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到“下决心以后好好上信息技术课”这种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是因为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式评价, 帮助学生拨开了重重迷雾,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的趣味, 体会学习的乐趣, 感悟成功的快乐。从表面上看,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一种评定, 实际上每次评价都有它的目的和作用, 即不仅是调节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使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优势, 进而提高自信心。同时, 教师通过评价也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从而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7.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七

施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FIDIC土木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条件中,业主对分包合同的管理主要表现为__。A.对分包商发布指令 B.对分包工程的批准 C.向分包商支付工程款 D.审查分包商的资质

2、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__。A.0.50 B.0.45 C.0.40 D.以上都不正确

3、一项工程直接工程费为180万元,间接费为30万元,计划利润为10万元,税率为3%,则该工程的税金为__。A.6.6万元 B.5.6万元 C.6.3万元 D.5.3万元

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规定,除非合同专用条款另有规定,凡是合同预期工期在__个月以上者,在合同执行期间,由于人工和材料的价格涨落因素应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调价时,应按合同给出的公式计算,每年进行一次调整。A.12 B.18 C.24 D.32

5、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应从__即无法律约束力。A.双方发生争议时 B.合同订立时

C.当事人一方提出时 D.被法院确认时

6、按照《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规定,开工预付款一般分__次支付。A.一 B.二 C.三 D.四

7、职能部门与指挥部门易产生矛盾的监理组织形式是__监理组织。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矩阵制

8、我国《合同法》对__采用严格责任原则。A.缔约过失 B.违约责任 C.无效合同 D.可撤销合同

9、当承包人提出索赔要求后,工程师无权就__作出决定。A.费用索赔

B.要求承包人缩短合同工期 C.合同内索赔 D.工期延误索赔

10、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当合同文件发生矛盾时,应按顺序进行解释。下列排序中正确的是__。

A.合同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 B.中标通知书、专用条款、协议书 C.中标通知书、专用条款、投标书 D.中标通知书、专用条款、标准

11、可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水平,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的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是()。A.单价法

B.分项详细估算法 C.实物法

D.综合指标法

12、签发工程暂停令和复工指令是监理工程师在__方面的职责。A.工程质量监理 B.工程进度监理 C.工程费用监理

D.合同其他事项管理

13、当混凝土抗压试件少于10组时,合格的抗压强度标准应是__。A.所有各组强度均大于设计强度

B.平均强度大于设计强度,最小强度大于0.85倍

C.平均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1.15倍,最小组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0.95倍 D.平均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1.15倍,最小组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0.85倍

14、标准属于__。A.工程外部环境资料 B.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C.政府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 D.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

15、价值工程中,功能评价值指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成本 A.最高 B.适中 C.最低 D.最优

16、某银行年贷款利率为r,一年计算利息m次,如果折算为一年计算一次,则对应的年计息率i为__。A.mr B.rm C.(1+mm-1 D.(1+r/m-1

17、合同双方发生争议后,不妥的解决方式是__。A.首先双方协商

B.向协议条款约定的单位或人员要求调解 C.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立即向人民法院起诉

18、价值工程的核心是__。A.总功能提高 B.使用成本下降 C.生产成本下降 D.功能分析

19、承包人__。

A.可将主体和重要的单位工程分包 B.不可将主体和重要的单位工程分包 C.经业主同意可将主体和重要工程分包

D.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将主体和重要单位工程分包 20、基层材料强度试验中,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为()。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21、施工监理的原则是__。

A.各负其责,独立工作,互相尊重,密切合作 B.协商为主,调解优先,独立公正,廉洁奉公 C.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 D.服从监督,忠于业主,严守机密,热情服务

22、台阶形式路基的每层台阶的高度及宽度为__。A.高度不宜小于30cm,宽度不应小于1.0m B.高度不宜大于30cm,宽度不应大于1.0m C.高度不宜小于30cm,宽度不应大于1.0m D.高度不宜大于30cm,宽度不应小于1.0cm

23、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应反映__全过程的全部实际的支出费用。A.从开工到竣工投产 B.从筹建到竣工验收 C.从开工到竣工

D.从筹建到竣工投产

24、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的,解决施工合同争议应由__申请仲裁。A.业主 B.承包人

C.业主和承包人任伺一方 D.业主和承包人双方共同

25、在功能成本表达式V=F/C中,V代表__。A.成本系数 B.价值功能 C.价值系数

D.价值功能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沥青混合料的__。A.沥青用量 B.矿料级配 C.沥青的标号

D.矿料与沥青的黏附性 E.沥青的温度

2、__是进度偏差的计算公式。

A.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B.进度偏差=拟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C.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D.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E.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

3、评定沥青与石料黏附性能的方法有()。A.酒精燃烧法 B.水煮法 C.水浸法 D.表干法

4、对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__。A.建筑物稳定、安全 B.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C.施工图纸满足规定的设计深度 D.不得超过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 E.不得低于消防规定的强制性标准

5、社会监理的主要任务是__。A.质量监理 B.安全监理 C.进度监理 D.合同管理 E.信息反馈

6、承包商的索赔要求成立必须同时具备__。

A.与合同相比较已经造成了实际的额外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 B.造成了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不是承包商的过失 C.按合同规定不应由承包商承担的风险

D.承包商在事件发生后的规定时间提出了书面索赔意向通知 E.承包商提供的证据足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7、基础倾覆稳定性与合力的偏心距关系是__。

A.合力偏心距越小,则基础抗倾覆的安全储备越小 B.合力偏心距越小,则基础抗倾覆的安全储备越大

C.在设计中,可以用限制合力偏心距来保证基础的倾覆稳定性 D.在设计中,可以用增大合力偏心距来保证基础的倾覆稳定性 E.在设计中,可以用减小合力偏心距来保证基础的倾覆稳定性

8、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目标包括__。A.达到高温稳定性 B.达到高温抗裂性 C.达到耐久性 D.达到抗滑性 E.达到抗疲劳性

9、合同的订立应具备的条件有__,合同依法订立才具有法律效力。A.当事人要有合法的资格 B.内容要合法

C.形式和程序要合法

D.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批准

10、承包人应交纳的税金为__。A.营业税 B.增值税 C.所得税

D.城市建设维护税 E.教育附加

11、管理跨度是指__。

A.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地指挥和协调下级的人数 B.一个上级职位指挥和协调下级职位的数目 C.组织形式 D.组织要素 E.管理层的人数

12、遇到__情况下,承包商可以向业主要求既延长工期,又索赔费用。A.设计文件有缺陷

B.由于业主原因造成临时停工 C.业主供应的设备和材料推迟到货 D.当地气候恶劣,造成施工停顿 E.一周停水、停电累计超过8h

13、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可以由第三者出面为当事人担保的方式有__。A.保证 B.定金 C.质押 D.留置 E.抵押

1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规定,由承包人办理并支付费用的保险是__。A.工程一切险 B.施工装备险 C.第三方责任险

D.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 E.业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

15、仲裁协议包括如下__内容。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不向法院起诉的承诺 C.仲裁事项

D.双方争议的解决方式

E.所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争议调解人

16、某常规现金流量模型的投资方案,如果投资方案的BCR>1,则有__。A.NPV>0 B.NPV<0 C.IRR>0 D.IRR<i0 E.IRR>i0

17、工程师可以将自己的权力以书面的形式委托给工程师代表,该委托送达到__后开始生效。A.业主 B.监理

C.上级主管部门 D.承包人

18、对建设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是__。A.减少不确定性对经济效果评价的影响 B.预测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 C.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

D.确定项目财务上的可靠性 E.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19、下列属于高级路面的有__。A.路拌沥青碎石路面 B.整齐块石路面 C.水泥混凝土路面 D.砂石路面

20、粒料类基层,通常分为嵌锁型和级配型,嵌锁型结构强度主要取决于__。A.颗粒间的黏聚力 B.石料的强度

C.石料的形状、尺寸、均匀性、表面粗糙度 D.施工时的压实程度

21、下列哪些费用属于建安工程间接费__。A.未来企业生产职工培训费 B.企业管理人员劳动保护费 C.劳动保险费

D.企业筹集资金发生的利息支出 E.施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22、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时,喷射环节应注事的事项有__。A.钢筋网宜在壁面喷射两层混凝土后铺设

B.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清除脱落在钢筋网上的混凝土

C.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混凝土的密实性

D.分层喷射时,可上下两层同时进行

E.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23、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招标方式主要有__。A.公开招标 B.内定招标 C.邀请招标 D.委托招标 E.法定招标

24、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对__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A.平面位置 B.顶部标高 C.节点连接

D.纵横向稳定性 E.强度

8.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八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

第四章 信息基础设施监督与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向公众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传输光(电)缆、基站、微波站、交换机、接入设备、室内分布系统等通信线路、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通信管道(孔)、杆路、机房、铁塔、配电设备等设备设施。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责】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区(功能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宣传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城市管理、价格、公安、交通运输、公路、环境保护、市政园林和林业、海洋农业和水务、安监、工商、电力、无线电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的相关工作。

督办部门负责做好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履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职责的督促检查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做好对违反本办法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的调查处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第五条【依法建设原则】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资源合理利用和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依法接受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依法保护原则】 信息基础设施属于公共基础设施。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管理制度,对所管理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巡查、维护和检修,预防可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对正在发生损害、破坏信息基础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的义务,不得阻碍和破坏依法进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对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信息化主管部门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报告。

第七条【正面宣传原则】信息化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电信业务经营者、新闻媒体等应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客观真实的宣传,向公众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电磁辐射等方面的知识,正确引导舆论,消除民众误解。

第二章 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统一规划要求】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电信管道、光(电)缆、基站、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统筹安排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结合信息行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逐步完善通信基站、室内分布系统、管道、光(电)缆、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报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九条【同步建设要求】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规划建设车站、机场、港口、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旅游度假、文化、体育、教育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时,应当事前通知电信业务经营者,协商配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宜,确保建设项目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新建民用建筑建设项目应同步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官网、电信间、设备间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配套建设标准、工程施工和验收等强制性规范。向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报批的管线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应当包含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内容。

第十条【入地要求】通信线路具备入地条件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架空通信线路,城市建成区内已有的架空通信线路应当逐步入地。

第十一条【综合管廊配套要求】市、区(功能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时,应当为通信线路进入管廊提供条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在已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内建设通信管道和架空通信线路

第十二条【共建共享要求】与新建民用建筑建设项目配套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信息基础设施全部实行项目建设方或开发商建设、各电信业务经营者共享,以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第十三条【不得排他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与民用建筑的开发者、所有者和管理者签订具有排他性条款的协议,阻挠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该区域提供服务。

第十四条 【验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对新建民用建筑内配套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验收,并于验收合格后30日内,将验收文件报市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备案。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将其接入公用通信网。

第十五条 【美观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可在商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通信线路、设置小型天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但事先应当与建筑物产权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协商,并按照规定向该建筑物的产权人或管理人或使用人支付使用费或管理费。在建筑物上附挂通信线路、设置小型天线、通信基站等通信设施,应当与城市和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发射天线采用小型化、隐蔽化的建设方案。

在建筑物上设置小型天线、通信基站等通信设施,应当符合建筑物的荷载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公共物业支持】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市、区(功能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免费开放所属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用于支持通信管线、基站、室内分布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七条【建设资格管理】从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人员,应当具备法定资质或者资格,依法在资质或者资格规定的等级范围内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未取得相应资质或者资格的单位和人员,不得从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活动。

第三章 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

第十八条【安全运行职责】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保障信息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安全运行的管理职责:

(一)定期检修和维护信息基础设施,落实安全保护责任,完善应急措施,为开展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二)根据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的需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或者周围设置标志,标明信息基础设施产权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根据保护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或者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电磁辐射指标标识、围墙、栅栏等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九条【禁止性行为】禁止实施下列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通信线路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

(二)擅自断开信息供电系统,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三)对通信基站及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侵害或者破坏;

(四)擅自在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挖沙、采石、取土、堆土、钻探、挖沟等;

(五)在埋有地下管道、通信光(电)缆的地面上倾倒含酸、碱、盐等腐蚀性的废液、废渣;

(六)在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范围内点火烧荒、爆破、堆放或者停放易燃易爆物品;

(七)偷接通信线路、电力或者设备;

(八)向信息基础设施投掷物体,私自攀爬电信设施,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悬挂物品;

(九)擅自在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抛锚、拖网、采砂以及从事其他危及水底、海底电缆安全作业的;

(十)其他危害或者损坏信息基础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应对】

信息基础设施出现故障、不可抗力等突发事件,导致发生严重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通信质量等紧急情况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在充分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在城市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上先行施工,并及时通知有关管理部门。依法需要办理审批手续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或突发事情结束后24小时内提出补办审批手续申请。

执行应急通信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抢修任务的车辆和人员,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在公路、城市道路优先通行。

第二十一条【安全保护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家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经依法批准实施下列可能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通信质量行为的,应当事先告知电信业务经营者,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新建、改建或者扩建车站、机场、港口、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

(三)铺设电力线路、电气管道、煤气管道、供水管道、下水道、广播电视传输线路、电信线路以及设置干扰性设备;

(四)实施爆破、采矿活动;

(五)建设生产易燃易爆物品、排放腐蚀性物体的工厂;

(六)其他可能影响电信设施安全或者电信质量的行为。

在国家规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以外实施前款规定行为,可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通信质量的,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因建设施工活动造成信息基础设施毁坏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保护性规定】 从事施工、生产、种植树木等活动,不得危及通信线路或者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可能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时,从事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通知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并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损坏信息基础设施、阻断通信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予以修复,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二十三条【迁改要求】因新建、改建、扩建车站、机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等设施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管线设施,确需改动或者搬迁信息基础设施的,应当按照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改动搬迁补偿协议。

第二十四条【迁改赔偿】因新建、改建、扩建信息基础设施,确需其他设施迁移或者造成其他设施产权人经济损失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无补偿规定的,由电信业务经营者与相关设施产权人协商解决。

第二十五条【安全距离】 架空或者地下油、气、水、电等管线需要与通信管线交叉穿越、平行建设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间隔距离。不符合的,后建单位应当与先建单位协商,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先建设施的安全,并承担相关费用。

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各自的主管部门协助协调解决。

第二十六条【配合义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进行信息基础设施维护和保护活动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配合,提供便利,不得非法阻挠和干扰。

第二十七条【收购废旧规定】禁止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通信设备、器材。

从事废旧物资收购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收购废旧通信设备、器材,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依法保护规定】 公安部门应当依法及时查处阻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坏、盗窃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章 信息基础设施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市、区(功能区)、镇(街道办)、村(居委会)有关政府机关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汇总后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纳入督办事项,由市政府督办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市政府督办部门给予通报批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同级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市、区(功能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拒绝开放所属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本级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者或物业管理者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阻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

(二)拒绝为信息基础设施权属者使用通信配套设施提供平等接入和使用条件的;

(三)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造成信息基础设施损坏或者阻断通信的;

(四)与电信运营企业签署排他性协议,向其非法索要进场费、接入费、使用费或者其他名目各种费用的。

第三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违反本办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四规定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项目所在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业内进行通报批评,并抄报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将其行为列入诚信体系黑名单。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与民用建筑的开发者、所有者和管理者签订具有排他性条款的协议,阻挠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该区域提供服务的,由市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批评并上报至省通信管理局处理。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未履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职责的,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向省通信管理局通报处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实施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危害行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电信设施、器材,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相关事项未作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附搭通信设施的广播电视设施,除适用广播电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同时使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2017年

日起施行。

9.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 篇九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采用的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再结合经典云平台的设计思路, 利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平台共有六个层, 细分可以划分为4 个核心层次即以云服务管理层、云服务层、基础数据层和运行支持层为基础, 这四个核心层也就是完成数据的采集, 数据的传输, 数据存储,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数据管理, 数据输出这一系列步骤的处理器。外加2 个支持体系, 结合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可行性和安全性, 就是这两大板块六个部分组成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主体架构。将智慧城市时空云信息技术在探索中将其完善, 最后将其实际应用到生活生产中, 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管理, 同时也会对工业生产, 科技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解决在智慧城市时空云信息技术中的技术难题对于当今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2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的总体框架

2.1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以提供的地图是三维地图再加上时间维度而成的四维地图, 遥感技术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3S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数字城市的主要是中心城区、重点建筑、重点街道等地方加大监测力度, 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感应器嵌入到明显的地物或建筑物上, 运用特定的技术, 将地理数据和时间数据或者是以视屏的形式将实时的数据传到互联网上, 实现透彻的感知, 重点获取他们的地理时间数据。之后在服务器上进行云服务全面升级, 云技术实际上算是一种虚拟的平台,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对云平台的要求相对更高, 在这种要求下, 无论是应用软件, 还是系统构架都会相应的发生一些变化, 软件的运算适应能力, 存储的动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将要面对大量的用户群, 因此对于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可使用的终端性的多样性都应该满足, 由于游戏写特殊的行业使用的情况下开发的应用技术应该满足存在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使用的Web Service接口使得所获取的数据拥有合法性。互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 属于是在数据和用户之间建立的桥梁作用, 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送到云平台上, 经过处理后经互联网传送到客户端。

2.2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应用方向

智慧城市主要会在医疗、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食品制造与安全, 社会安全等方面有大的发展前景。传统的医疗方面不仅会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 还存在时间方面的麻烦问题, 在交通不方便抑或是网络不便的郊外经常会出现有因为交通问题和时间问题直接延误病人最佳救援时间的事故发生, 除此之外, 医院里挂号和医生的选择也存在盲目性,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以的实时的特点及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改变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改变医院和医疗机构, 医院里护士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这样一来在人民健康的保障上又更近了一步,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交通运输主要是以警察为主要力量, 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上的交通图像来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正常的交通网络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同时对于违规违法的车辆进行严厉打击, 形成集打击、控制、预防三位一体的管理功能的交警管理平台。在交通运输商还可以将通信系统、列车监控、自动化售票统一化, 最大程度的覆盖城市主要交通方式, 还可以将高铁、航空等集为一体方便民众的出行。环境保护方面重点应该落实在环境监测上面, 通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技术平台对于生产企业的尾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警告, 到了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责令其停产。对于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地点和方式也实时的跟踪, 并建立应急指挥处理部门全面跟进进行指挥。食品安全现在是全民关注的焦点, 应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以从原料的生产地、食品的加工过程、对于过期食品的处理等一系列建立一个透明的监督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监管, 对于存在食品安全的生产企业或者是原料加工地进行严厉的惩处, 追溯问题的源头。社会安全则需要全民通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技术平台与负责国家安全的各部门进行相互监督, 共同来解决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影响公众的安全事件, 将其及时扼杀在萌芽时期。

3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系统方案

3.1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的基础数据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技术平台是建立在数字城市上加上时间维度而成的, 那么在数据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或者是数据的获取到反馈给用户应该经历怎样的步骤是需要做的前期工作。在这项技术中的基础数据主要是地理数据, 要包括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包含无人机正射影像数据) 、数据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等, 经过配准等一系列工作就可以使用了。地上空间数据主要是指思维数据及标志物的三维以及时间维度的结合, 实现数据从空间维度到时空维度的升级。地下数据亦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水排水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是人们生活中必须解决的公共基础问题之一。物联网会结合三维数据以及时间维度来分成动态和静态数据库, 之后把这些基础数据的信息结合互联网实时的传送到云平台, 进行统一的组织化管理。

3.2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的平台与管理

时空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是时空云信息共享技术, 开发智慧城市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不方便, 智慧城市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有真正的被人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是真正的解决了问题。一个系统想要运行必须要有一个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人员、信息的分享、系统的维护, 对于需要在生活中长期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开拓业务, 不断的开创新的领域, 对之前的技术进行改进才能根本的服务于人, 服务于社会。

4 结束语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为城市发展提供的平台, 它必须要拥有这项功能。在平台的管理上应该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故障有一个好的检测机制, 方便问题的排查, 还提供可修复接口来保障系统能长期稳定运行。

摘要:根据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科技的不断发达,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大的前景:医疗、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食品制造与安全, 社会安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主要有三个关键的技术:物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 云技术平台, 在这三个关键基础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外加上时间要素及构建智慧成熟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

关键词:时间维度,实时监测,系统维护

参考文献

[1]刘恒飞, 张庆全, 周源, 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成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数字城市建设为例[J].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 2015, 38 (2) :150-152.

10.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篇十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视频展示台、扩音器、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网络系统、语音教学系统、广播系统及其它电子教学设施。

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各副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各功能室、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责任。

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四、各室主要责任人负责保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钥匙和密码,离职换岗者需在办理手续时移交钥匙和密码。

五、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

六、学校信息化管理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责任不变。

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人为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由视具体情况由相关人员承担;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

八、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

九、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或存储器。

十、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一、下班时一定要安全关闭信息化基础设施,拉下场室的电源总闸。

十二、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每学期组织一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

学校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一、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发给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办公室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办公设备,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相应责任。

三、办公室计算机定人使用,办公室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电脑、偷看他人资料;因教学任务的变更,办公室需要搬动,基本上坚持“机随人走”,特殊原因要报学校批准。

四、不得在办公室利用计算机上网聊天,玩打牌、下棋等游戏或浏览反动、黄色站点。

五、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

六、办公室内不得随意调换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七、机箱后有封条,使用教师不得擅自拆开机箱,如机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添加新硬件,须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专人报告。

八、学生一律不准进入办公室使用电脑,特殊原因需使用电脑,教师必须在场指导。

九、办公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设备损坏。

十、离开办公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普通教室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

二、各班班主任为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可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电教设备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使用的监督(包括:录音机、电子白板),并协助教师上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三、对信息化基础设备做到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以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所有任课教师应掌握各种电教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完好程度,使用时严格按不同设备的操作要求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五、未经班级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卸电教设备,不准擅自把电教设备拿出教室外使用。

六、因操作失误造成人为损坏及不良影响者要照章赔偿,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收集教学成果。

八、离开教室要关好门窗,断开总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新营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2013年8月25日

11.信息技术与智慧设施 篇十一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

2013年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

2013年4月25日

目录

一、智慧城市项目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二、智慧城市项目2013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报告

三、智慧城市项目相关调整建议

材料1:

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统筹管理和协调下,在各课题承担单位和示范工程单位大力支持下,全体研究人员分工协作、集智攻关,基本圆满完成2012年既定目标,项目实施第一年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为2013年全面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顶层设计、各课题任务攻关和经费规范使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总体情况(经费待修)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于5月10日获得科学技术部办公厅批复,7月20日通过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各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展开。9月2日项目牵头单位发文正式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11月9日正式发布《“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了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

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本项目财政专项经费共到位999万元,自筹经费到位1,183.64万元,财政经费总支出 6,213,875.89元,自筹经费总支出9,118,142.86元。其中:课题一财政经费到位184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5,420,061.53元。课题二财政经费到位97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960,720.68元。课题三财政经费到位98万元,自筹经费到位733.56万元,财政经费支出582,800.00元,自筹经费支出7,335,600.00元。课题四财政经费到位106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741,400.00元。课题五财政经费到位139万元,自筹经费到位60.08万元,财政经费支出381745.08元,自筹经费支出600,800.00元。课题六财政经费到位95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403,441.45元。课题七财政经费到位280万元,自筹经费到位390万元,财政经费支出1,560,288.32元,自筹经费支出1,181,742.86元。

9月21-22日,项目管理办公室在武汉召开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项目总体研讨会,在项目顶层设计、技术路线和课题成果对接等方面进一步统一了思想。2013年4月9日,项目管理办公室就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技术对接召开了专题技术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

12月13-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12监督检查会议,检验了项目(课 题)的任务执行、经费执行和组织管理三条主线工作开展情况。任务专家及时修正了项目总体和课题分系统研究偏差;财务专家对各课题经费使用规范性做了检查,在各课题单位财务人员参加部科技司统一组织的财务培训会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致的讲解;各课题就课题组织实施管理经验,以及课题与项目管理办公室协同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不少好的管理经验和措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了软件科研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并在2013年第一季度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实践。

二、各课题研究进展及阶段成果

(一)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软件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第一版本原型系统研发,完成地名智能定位、GPS导航定位、视频集成等接口研发并测试,完成建模信息模型(BIM)集成研发和集成测试,形成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相关标准规范草案初稿。2013年初,对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服务子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子系统、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子系统、平台门户子系统等进行了重点研发和集成。

(二)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系统

2012年底,强化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总体设计,完成城市多维数据资源管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转换、应用构建、配臵管理4个子系统的原型系统研 发并进行集成测试,形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技术标准规范初稿。2013年初,对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和产品制作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并形成用于指导下一步系统研发的设计文档。

(三)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韶关市规划局、韶关市城建档案馆和韶关市代建局等示范相关用户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完成韶关市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原型框架构建。2013年初,继续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三维建筑模型批量自动化构建,基本开发完成重要公共设施选址规划、建筑物合法性凭证参考、道路通达性分析等功能模块。在韶关开展了城市建设综合信息数字化加工等工作,为后期示范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

(四)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信息原型系统开发研究报告,完成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研究报告,完成停车指数评价体系标准研究报告初稿,发表论文1篇。2013年初,基本建立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WEB电子地图检索框架,对即将建设的五棵松大型停车楼项目采用的智能停车技术方式以及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和车位智能化管理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五)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北京市上地智慧出行示范区的实地调研工作,完成数据集成整合与分析挖掘平台的构建,完成北京上地居民出行基础数据库的总体框架设计和长时段典型人群出行调查子数据库基础数据收集,发表论文4篇。2013年初,完成北京上地居民出行基础数据库中交通网络、市政数据的采集;完成个人时空出行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框架设计和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研发。

(六)智慧社区民生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了智慧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调研报告和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系统需求设计书,完成基于实有人口数据库和社区地理信息库的构建,实现跨社区物业、社区医院、民政管理等部门的社区信息资源的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和社区服务协同调度机制建立,并研发个人健康网关、智能家庭网关、跌倒检测地毯等多种信息终端,完成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香花桥小区示范的广域网和智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并逐户进行家庭内部网络改造和相关设备的部署,取得5项发明专利。2013年初,完成了一批应用于养老环境的、具有泛在化和非干预特性的物联网终端试制,包括“跌倒检测地毯”75套、“睡眠质量传感设备”70套、“智能门锁”24套,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香花桥小区开展了“幸福养老”典型业务36户试点,“城市安全”22户试点。

(七)公共住房与保障对象智能撮合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黄石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公共住房公平分配、保障对象信息等需求调研和数据收集,完成智能撮合分系统前期公共住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的开发,完成公共住房信息库和保障对象信息库的集成和上线,发表论文2篇。2013年初,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共同探讨需求识别算法和智能匹配算法的研究,完成对黄石市保障用户第一次满意度调查和影响满意度因素的初步研究,并完成需求识别算法和智能匹配算法的雏形方案,学术论文1篇已录用,1篇审核中。

(八)智慧街道公共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智慧街道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总体设计、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智能感知与接入技术、智慧城市管理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与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两代继承性编码方法、基于TGC的智慧街道物联网数据处理与交换技术等研究报告,完成TGC通用标识编码技术行业标准规范初稿,完成TGC通用标识编码管理系统及万物网系统的集成、测试和部署,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2013年初,完成智慧街道精细化管理业务子系统、社区安全预警及管理子系统、TGC通用业务子系统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联调,完成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需求分析及详细实施方案,发表论文2篇。材料2:

2013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

2013年是“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最为关键的一年,各课题任务进入深化研究阶段,组织实施进入“各分系统研发、集成测试、示范落地”同步开展的新阶段。

一、工作目标

根据“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总体实施进度的安排,依据各课题任务书中201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的要求,加强项目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加快各项研究,加大系统集成力度,确保示范工程落地。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与任务进度的匹配度。

二、工作要点与计划安排

(一)项目总体集成

从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专家委员会和各课题抽调专人,组成项目总体集成技术小组。6月基本完成各课题应用示范软件和数据库阶段研究成果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集中部署;7月项目总体集成取得阶段成果,形成项目总体演示汇报方案;10月落实项目各示范工程落地具体方案;12月形成示范落地典型案例。

(二)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软件分系统 4月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对BIM数据的兼容;5月进一步提高BIM数据的加载效率;6月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视频开发接口;7月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GPS开发接口;7-12月协助课题单位开展应用示范工作,完成支撑示范工程的应用接口扩展。

(三)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系统

深化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原型系统设计,完成剩余子系统的设计工作。7月完成城市地理信息产品制作子系统的研发;9月完成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的研发;10月份完成对原型系统的集成测试以及第三方测试工作;12月落实北京市示范应用工程相关工作。

(四)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

4月完成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主要功能组件的原型系统开发;5月基于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韶关市开展示范,制订相关标准化方案;6月完成应用示范系统开发设计和数据管理与交换方案设计;12月完成韶关示范工程建设。

(五)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分系统 2月完成泊位传感器的研发;3月完成WEB电子地图检索模式发布动态数据的研究;4月完成应用示范系统设计研究报告,各功能组件初步设计报告一份;5月完成信息原型 系统一套;8月完成停车场泊位数据采集和接口标准草案一份;12月完成示范工程的具体方案。

(六)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分系统

5月根据课题研究需求补充、完善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功能;8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出行行为特征研究;10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日常行为规律研究;11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出行模拟研究,完成基于个人时空出行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12月撰写居民出行行为时空模式与决策分析研究报告,完成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平台软件著作权申请、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软件著作权申请、交通规划与分析软件著作权申请。

(七)智慧社区民生服务分系统

2月完成上海长宁香花街道全覆盖,在独居老人家安装跌倒检测地毯和床垫式生命监测仪,使用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系统进行照看服务,进入系统试点工作;6月完成系统试点过程中问题的整理与解决,为更大规模的试点做好准备工作;9月完成与公共信息平台对接方案的讨论及初步开发完成工作;12月完成系统对接及产品化打包解决方案。

(八)公共住房与保障对象智能撮合分系统

2013年主要任务是完成需求识别和智能算法的研制、开发和集成,目前工作仍处在算法研制阶段。计划本7月完成该算法的开发,10月完成与前期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12月完成软件著作权的申请。

(九)智慧街道公共服务分系统

3月完成智慧街道精细化管理业务系统以及社区安全预警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完成2篇论文的发表;6月完成TGC通用业务系统的开发,完成2项专利的申请以及3篇论文的发表;9月完成TGC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以及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完成3项软件著作权的申请;12月完成智慧街道公共服务系统、空巢老人远程健康监测及管理系统以及残疾人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并进行集成整合,形成完整的智慧城市应用集成系统和智慧民生服务系统。

三、主要措施

2013年是项目组织实施的关键一年,按照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决策部署,项目管理办公室将重点在进度节点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示范工程质量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

针对项目组织实施进入“各分系统研发、集成测试、示范落地”同步开展阶段的特点,着眼“示范工程出亮点”,加强各课题间的工作协调,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分系统和各业务应用分系统之间的集成。进一步强化日常工作调度和协调机制建立,确保项目各分系统协同推进。

(二)注重节点控制

项目管理办公室以季度为节点,加强对各课题任务研究进度和经费执行规范度控制,加强课题间协同推进;课题牵头单位以月度为节点,加强课题内部组织管理和分系统集成。

(三)规范组织管理

进一步加强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计划和预算执行,确保经费合规使用、项目实施管理规范,争取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费过半”目标。

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信通过各课题单位的齐心努力,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好各项工作。材料3:

相关调整建议

本项目第五课题“智慧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实施期间,由于课题参与单位长宁区信息中心无法按规定执行预算,导致专项经费无法下拨,拖延示范工程建设,课题经费执行缓慢。针对该情况,经课题组拟更换课题参与单位,建议由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承担智慧社区应用示范任务。

上一篇:电子时代的利弊范文下一篇:小学生防溺水班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