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设备选择原则

2024-09-01

厨房设备选择原则(12篇)

1.厨房设备选择原则 篇一

煤场常见防尘解决方案的比较

摘要:

煤场的粉尘污染和煤的损失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目前煤场防尘几种常见解决方案的对比,指出水雾喷淋降尘系统是煤储存时最经济最有效的防尘解决方案。

关键词:粉尘

污染

损失

水雾喷淋降尘系统

抑尘墙

覆盖剂

露天煤场扬尘不但对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威胁着在附近工作的员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大量煤炭在不知不觉中损失。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节能降耗概念的提高,粉尘治理已越来越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并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煤场扬尘治理主要有以下解决方案。

一、防尘覆盖剂

防尘覆盖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由基料和辅料组成。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类似于我们平常用的啫喱水,工作原理也和啫喱水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用喷雾器、水枪、洒水车等喷洒工具,将防尘剂喷洒在需要覆盖的粉尘表面,然后防尘覆盖剂就会在粉尘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依靠这层保护膜来抵御风力的侵害起到防尘的效果。据调查防尘覆盖剂在一些小型局部降尘领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在一些大型的降尘领域如煤矿储煤场、电厂储煤场却达不到有效的推广,这主要 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

1、煤矿和电厂的储煤场面积都比较大而且堆积比较高,一般都有二十米左右,如果采用防尘覆盖剂来对煤场一点一点进行覆盖非常的不方便,基本是不可实现的。

2、煤矿和电厂的储煤场的煤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只要生产不停煤场的煤就会无时无刻的在变化,对于这样的场所,如果采用防尘覆盖剂来进行降尘就要不停的对煤场进行覆盖,这也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

3、喷洒过防尘覆盖剂的地方不能踩踏、车轧,否则,会破坏已形成的防尘薄膜,影响防尘效果。

由于防尘覆盖剂具有很强的黏结性,使用完的喷洒工具需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以免影响喷洒工具的再次使用,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麻烦.有以上几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防尘覆盖剂在煤矿煤场和电厂煤场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二、抑尘墙

抑尘墙又叫防尘网,抑尘墙是采用复合材料,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挡风板,使流通的空从外通过墙体时,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目前抑尘网在煤矿储煤场和电厂储煤场有应用,但是降尘效果和推广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抑尘墙采用的是隔离的思想,就是把煤场和周围环境隔离开了,目的很简单就是煤场的粉尘只能在抑尘墙内部,这样一来周围的环境确实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却忽视了另外一点就是煤场内部的粉尘污染依然很严重。因为煤场内落煤口的粉尘污染依然很严重,运煤卡车行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强的粉尘污染,这样的污染抑尘墙是根本解决不了的,但是粉尘却对煤场员工的身体危害很大,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所以说抑尘墙的降尘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2、抑尘墙的成本非常的高,我们拿一个中型煤矿或电厂的储煤场来做一个造价看看,假如煤场的长200米宽180米,抑尘墙的高度做14米,目前普通抑尘墙的造价是500元/m2,这样下来整个煤场的造价就需要532万,这样的投资对于一个中小型的煤矿或电厂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有的煤场做下来甚至需要高达上千万,这样高昂的成本也严重影响了抑尘墙的推广。

3、煤场由于煤料含有一定的硫分和挥发分,是一个酸性环境,腐蚀性较强,抑尘墙是采用的是复合材料,非常容易被无机酸侵蚀,故也不适于用在煤场等酸性环境中,且紫外线强度高的地区会加速其老化进程。

这样一来抑尘墙的后期维修费用也是非常高的,这也限制了抑尘墙的发展,对煤矿和电厂来说也是很不经济的。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抑尘墙应用在储煤场还是受单位经济效益、实际使用效果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的。

三、水雾喷淋降尘系统 水雾喷淋降尘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在粉尘的表面覆盖一层水雾保护膜,来起到降尘的效果,本系统主要有水源、泵房、手自一体化控制系统、管路、喷枪站和电伴热装置系统等几个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水雾喷淋降尘系统非常适合应用在煤矿、电厂等企业的储煤场。

1、防尘、降尘净化工作环境

当代社会企业基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视,水雾防尘系统可以提高煤矿和电厂的储煤场的环境质量,减少粉尘类的污染,从而对员工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进而减少了企业的损失和成本,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

2、减少因自然因素带来的原料损失,净化周边环境

煤矿和电厂的储煤场难免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原料的损失,主要是自然风的影响。水雾防尘系统工作后可以在粉状类原料的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最大程度的阻碍自然风对粉状类原料的影响。从而减少损失,换言之增加了公司效益,也很好的改善了煤场周边的环境。

3、水雾喷淋降尘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本喷淋系统采用手/自一体化控制系统控制,有多种设定程序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行,操作设置极为方便;也可手动控制。由于采用了最新的设计方案,系统运行更加的稳定,在寒冷的冬天也一样可以使用,可以说是全天候的。说以现在一些安装有抑尘网的用户也在积极的安装水雾喷淋降尘系统,来改善煤场的工作环境。

4、废水循环利用,减少排放量 水雾防尘系统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一般像煤矿的矿井水和经过一级处理过的生活水等都可以。这实现了废水循环使用和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对企业本身和对整个社会环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水雾降尘、抑尘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取得非常理想的防尘效果。水雾降尘方法操作起来简单、经济实用,是目前解决煤场扬尘的最佳方法。露天堆放的各种储煤场、矿石等散堆料货物在堆层或工作作业中,造成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大型喷枪喷水压尘、降尘、固尘,高压水流经由特别设计的喷嘴,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旋转雨雾覆盖到堆场表面,达到非常理想防尘效果,是扬尘治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工矿防尘系统的特点:

1、喷枪、喷头洒水均匀,雨雾效果好,避免盲区出现,可有效地对堆场进行防尘、固尘;

2、远程全自动控制,有多种设定程序,无需人工参予,遇降雨可自动停止;

3、临时需要可以手动控制,电磁阀自带手动开关功能;

4、大喷枪喷射距离远,半径可达20-106米,减少管道铺设、方便施工;

5、大喷枪和喷头相结合的设计,可以覆盖所有扬尘区域治理扬尘效果显著;

6、设自动泄水阀,维护简便,避免冬季冻害发生;

行业包括电厂、港口煤码头、铁路货场、矿山、煤矿、钢铁厂、煤焦化工等工业企业的煤场、煤堆、堆料场、原料场、矿石等堆场及运输卡车道洒水喷淋防尘、降尘等领域,及冲洗卷盘箱、输煤皮带喷雾除尘。

2.厨房设备选择原则 篇二

工程1:无锡342-7标跨钱威路工程一共有34孔,总长为1.03km。其中31孔为组合箱梁,预制梁共计270片跨径30米的组合箱梁(自重115吨);跨钱威路为3孔现浇连续箱梁。342-7标工期控制环节就是箱梁安装的施工,安装工期要求5个月。

工程2:锡宜高速西九河大桥为38跨总长900米,河面宽500多米,主桥为5孔45米预制梁(自重145吨),引桥为20米标准空心先张板792片。安全防护重点为45米梁的移运和吊装。工期要求主桥安装60天。

工程3:无锡惠山大道跨沪宁高速桥为35米组合箱梁(重120吨),24片,工期要求30天。

以上工程的施工重点是预制梁运运输、安装,项目必须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节点工期。所以选择合理的安装方案是项目管理者达到预期工期管理要求的关键。

1 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编制安装技术方案

编制安装施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全盘考虑预制、运输、吊装工序之间的衔接,方法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设备的适用性,重点环节严密可操作性。主要工作内容有:现场的详细调查,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选择合适的安装设备,合理组织施工工序。而工程的复杂性和单一性决定了安装施工方案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现场详细调查是表现遵循这原则的最基础的工作。

现场调查:详细查勘现场、熟悉施工现场是第一步工作。查看施工现场主要河流、沟塘、管道、高压线及障碍物的具体位置,结构物的具体尺寸等,特别是河流和高压电线是必须测量其与桥梁的相对位置,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便于及早考虑采用合适的安装方法或及早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

在无锡S342-7标有一条110KVA的高压线斜跨在建桥梁,由于当时测量时间为春天温度相对较低,电线与桥面的相对高度大于10米,扣除架桥机的高度5米,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5米的要求,没有及时提出改移申请。而到夏季由于温度影响,导致电线下垂度增大,高压线和架桥机的垂直距离不足4米导致安全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而再提出改移高压线,最后影响桥梁的架设工期。所以查勘现场必须详细翔实且要求要有电力、管道等专业人员的参与,考虑可能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的施工有利无害。

2 按照安全可靠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安装设备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障碍物的具体位置确定安装方法构想,根据预制梁的重量、结构形式、跨度选择相适应的具有符合起重安全规定安装设备。常规的安装设备有:门式架桥机,桥式架桥机,吊车,浮吊,塔吊等,也有各个施工企业自己拼装的起重设备。

在锡宜高速西久河大桥,由于主桥桥北头400米远还有一条200米长的新街河,预制场设在两桥之间的“半岛”上,大型架桥机无法进场,自制导梁设备难以保证安装45米跨径的T梁刚度要求。最后根据施工桥梁跨越的河面比较宽的因素选择主桥45米T梁采用浮吊吊装,选用最大吊装重为120吨的浮吊2台,抬运安装。浮吊方法适合河面宽的桥梁或湖泊中桥梁的安装,方便灵活,缺点是对水位要求高,对于锚点的安排,河道的通行,对两浮吊的配合都要做严密组织安排。

每种安装设备都有各自特点,结合具体构件的特点经过计算选择起重设备,尤其是自制的大型龙门吊要求有专门的设计计算书,设计荷载要考虑可能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强度、稳定性必须符合钢结构规范。

西久大桥有20米的预制梁(约35吨),采用跨径27米四路加强贝雷梁组成的单龙门吊装出坑装车(龙门轴线和梁长方向正交,跑车运出到桥头采用35吨的吊车抬吊安装,设备的安全系数大于1.2),而45米的预制梁(约145吨)采用净跨度15米的两幅自制贝雷梁龙门吊抬吊出坑(安全系数>2),轨道平车平移上路基中线,用火车钢轨轨道、平车卷扬机拖运到引桥和主桥相接处,然后采用浮吊安装。

3 按照效率优先原则组织施工顺序控制施工周期

正常的安装顺序为逐跨安装,西九大桥的引桥板梁安装采用的由第一跨向第二跨逐孔吊装的方法。引桥安装周期很容易控制,进度控制在预制环节。现在的长桥比较多,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经常无法采用逐跨推进的安装顺序。有的要采用两头向中间合龙的安装顺序,或跳装的工序。采用设备的数量则要根据工期要求来确定。

非正常安装施工要深入探讨安装顺序,否则成本会较大幅度增加,施工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增加安全风险。惠山大道跨沪宁高速桥由于要配合沪宁拓宽的封闭施工期限,工期严格要求,引桥施工之前就必须要安装主桥的组合箱梁,而引桥又是主桥安装的必要的施工平台。技术人员最后决定采用设置临时空中的运梁通道(采用贝雷梁首先贯通引桥,作为主桥安装的运输通道和工作平台),用跨墩门式吊机“喂梁”,成功保证30天的半车道封闭期间完成了跨沪宁高速的桥梁安装。

无锡342-7标为陆上高架桥,由于采用桥式架桥机安装第一孔需要设置临时的支腿,所以进度会很慢。为了加快进度,决定第一孔采用两抬160吨的吊车抬吊安装重量115吨的混凝土组合箱梁。另外由于下部结构施工受拆迁影响,整个标段分成4块,最后为了保证每天两片梁的安装,采用增加一台桥式架桥机分别安装,确保150天完成270片梁的架设任务。因前期忽略了高压电线的影响,导致安装受阻,多了一次转运架桥机的工序,成本显著增加,安全风险也大大增。

4 按照经济的原则合理规划预制场衔接预制梁出坑、运输、安装方法之间关系

(1)采用跨墩双龙门安装,预制场一般在桥梁主线上设置预制场,预制梁必须顺桥向预制,且要求逐孔预制。该方法主要的缺点是龙门基础必须处理,跨越障碍物难度大。

(2)采用吊车抬吊安装一般25米以下的空心板较实用。缺点是对运输道路的质量要求高,优点是工期短,安装灵活方便,比较环保。大跨径或自重大的梁不适合,不经济。

(3)单独设置预制场,采用架桥机安装,大型运输车运梁,该方法方便较灵活,多跨安装经济合理,缺点是对便道强度要求高。无锡342-7标用于便道的投入远超出清单列出的费用。

综合考虑预制场的布置、运梁方法、吊装方法,合理衔接是预制梁施工方案编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保障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

5 结语

任何安装方法都有优缺点,充分利用其优点,组合使用,是桥梁安装施工安全高效的关键。

摘要:预制梁安装是桥梁项目施工中重要施工环节,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阐述预制梁安装方案选择要注意的事项和遵循的原则。

3.事实论据的选择原则 篇三

典型性

“典型”指选择的材料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论据才有说服力。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吴晗先生的这篇《谈骨气》是论据典型的典范文章。文章中的三个事实论据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从历史角度看,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个人的地位看,有高官,有平民,也有民主战士;从个人所处的环境看,有在“富贵”面前的骨气,有在“贫穷”面前的骨气,有在“恶势力”面前的骨气。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事实论据的选择切忌只选取身边琐事、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如写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与人发生口角,我同桌A同学、张三李四等不典型的事例,往往缺乏说服力,论辩性不强。

当然,典型论据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需要我们平时大量阅读的积累、积淀,只有阅读的濡染才有可能博收素材,才有可能在诸多材料中精选出“典型”来。此外,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修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从而获得鉴别材料的眼光,有了准确、犀利的眼光,才能推陈出新、平中见奇。

真实性

事实论据既称为“事实”,就必须准确、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不能有半分虚假,切忌胡编乱造,这是论据的最基本要求。

我不去羡慕郑亚旗幼年辍学、自学成才;我不因马克离校建脸谱网站大获成功而盲目效仿;我不因李娜网球场上的英姿而弃学从体;我不因夏达漫画独绝纵横画坛而决意学画。他人的成功因时因地而异,我却有自己的轨迹。过去教会我认清航向,现在要求我笔直向前,不因他物改变人生方向,白白蹉跎这贵如春雨的青春。春生秋实的自然规律不改,我亦执守我成长的轨迹,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我人生的荒田也会长出金麦穗,嘹亮的赶车谣声声不绝。

读这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我的时间》中这一段时,我不由得为考生能够举出如此丰富而切合题意的材料而击节大赞。郑亚旗、马克、李娜、夏达……考生对典型、新颖、翔实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从而层层铺垫,有力地论述了无须复制别人的成功:我要把握我的时间。

然而,在平常的写作中,不少同学因为材料记忆不准确,又懒于去核实查证,凭着模糊记忆作文,甚至有把爱迪生发明电灯写成了爱因斯坦,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诺贝尔奖章说成是金表;甚至还有同学说唐太宗勤于政事,多次派郑和下西洋等。这些张冠李戴的、大违事实的荒谬的论据,这些“假”的论据往往会引出假的结论,论证的效果当然大打折扣。阅卷老师看出其中破绽,发现作为论据而使用的事实性材料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就会把它作为文章的“硬伤”,进而怀疑整篇文章的论点,因此给出低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此,必须树立一个写作议论文的理念:事实论据必须真实可信,才有辩驳力和说服力。

针对性

“针对性”指事实材料要符合论点的需要。具体地说,论据和论点之间应该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论据要能够证明论点,为阐明论点服务,必须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选择有力的论据,做到有的放矢。那些与论点相游离相悖反的论据,就不能进入“这一个”观点统率下的文章。这样的“事实”不但无助于突出论点,稍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论据根本站不住脚,反而有自相矛盾的负面影响。

下面这篇《水的智慧》运用的事实材料非常有“针对性”:

古语有云:“水滴石穿。”水,乃至柔之物,却偏能以柔克刚。因为它懂得坚韧,懂得持久,更重要的是,它懂得方法,再陡峭高峻的重山,它也能九曲十八弯绕出群山环抱,在弯曲中求得生存,在弯曲中发展壮大。它警醒我们:即便险阻重重,你也可以避其锋芒,突破弱点,不必在现实的礁石上撞个粉碎。

被鲁迅称过“有点迂”的方孝孺,确实迂得可以。作为饱学之士,让他治经修书可,让他运筹帷幄却大大不可。一根筋的书生不懂兵不厌诈,使他的学生建文皇帝在“靖难之役”中引火自焚。面对明成祖的招降,他的硬气倒的确使他保全了气节,可却连累十族数百条人命。试想他如能假意投降,暗中联络旧部,壮大势力,再给明成祖奋力一击,说不定历史也要被改写。如此难道不是替建文帝尽忠的更好方式?须知大丈夫应能伸能屈。伸,是为了给敌人雷霆一击;屈,则为那一击蓄积力量。只有先韬光养晦使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作无谓的抗争。

曾看过报道,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蹲踞俑,作蹲下射箭姿势,保存得相当完好,衣饰条纹都清晰可见。而一同出土的站立俑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据考古人员介绍,因为坑顶为土木结构,一旦塌陷,较高的站立俑便首当其冲受到较大撞击,而较矮的蹲踞俑可少受损害。另外,由于蹲踞俑重心较低,立得比较安稳。这使我联想到,人在生活中也不妨保持低姿态。是啊,这是一种弯腰的艺术,就像饱满的稻穗谦虚地低下头来,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nlc202309040752

作者深悟水的智慧并以之作为标题,并用作论点——要像水那样能屈能伸,用方孝孺“迂”连累十族数百条人命作为反面例子明证“不屈”之大害,用蹲踞俑因作蹲姿势少受损害作为正面例子有力地阐释“屈”而“全”的低姿态。

要注意的是,许多材料都有表意的多向性,这虽给我们选择论据提供了广泛性、灵活性,但若利用不好,常使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与论点背离脱节,反而使观点和材料相去甚远。选择材料主旨时,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在叙述材料时,根据所论证论点的需要,应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述事实论据与论点一致的地方。

新颖性

典型论据的选取一般要求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每年高考评卷老师都会开玩笑说,考生在熟悉的“死人堆”里钻进又钻出。这种戏谑指的就是考生作文运用的素材大多都是已经盖棺定论的伟大的精英人物,而缺乏当下的鲜活的新颖素材。所谓“新”“今”,是指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新观点等。“新”可以从旧材料中挖出新意,再就是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尽量不选大家都能想到的例子,不选众人耳熟能详的例子,要采用别人没有或很少用到的材料,为文章注入“活水”。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有明确要求:“材料新鲜”。然而,当下作文普遍存在的弊病是,许多同学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然后把这些老掉牙的事例,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作万金油。这些论据就算典型,却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既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也不能引人注目。如果选取新的论据换角度来说理,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那么,论证效果自然会更好。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评卷组把考生作文中具有“材料烂熟化”“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三要素的文章称为“套话作文”,并对“套话作文”的打分执行“严打”的评分政策。评卷组明确指出:“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可称为‘套话’作文中的‘三巨头’。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柳宗元等,不管你出的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他们都可以用上述这些材料敷衍。”一般情况下,这类“套话作文”最高分不超过39分。

选用紧扣时代脉搏的事例作为论据辅助说理,可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试看《谁的眼泪在飞》一文如何紧扣时代脉搏来选取新颖的论据的:

冰封雪冻,鄂西某县农民刘某,竟将生养自己的老母赶出门外,致使老母一气之下喝了农药,死在儿子家门口。

宾朋满座。李氏夫妇为20岁的儿子做生日,儿子竟当众逼迫他的母亲跪下来喊“爸爸”,致使母亲昏倒在地。

社会上,经常出现子女因继承房屋、财产等问题与父母闹翻的情形……

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把父母分别列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把父母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大陆中学生则把父母分别排在第十位和第十一位!这结果似一颗重磅炸弹,轰毁了至今仍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的糊涂观念……

选用材料的新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拾人牙慧的素材一定程度上也能证明观点,但行文缺少了写作者的灵气和情怀。这篇文章一开篇落笔于子女不孝的现状,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文章对现实社会的“丑行”一一披露,加上自我的强烈的情感投入,犀利泼辣、字字凝重。文段的可贵之处还在于,纵深横阔的新颖材料的运用,还有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问卷调查数据的拓展,开合有度,舒卷自如。

那么,新颖的论据从哪里来呢?显然,必须在平时积累材料,自觉地关注社会。日常生活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都是很好的信息来源:大学生“蚁族”生存状态、“毒奶粉”事件拷问食品安全、名人代言、志愿者服务、网上争议等。只有引入现实生活这一“活水”,才能使文章“清如许”。

4.做历史选择题答题原则 篇四

做历史选择题答题原则

原则一:从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入手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就决定了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形散神聚”,粗略一看与教材不一样,而实际上考查的却是教材知识;二是“貌合神离”,看起来跟教材差不多,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前一种情况必须要联系教材,不借助教材知识很难得出答案。后一种情况却不能受教材知识的束缚,一旦把教材知识引入,就容易错选。那么,什么情况下该引入教材知识,什么情况下不能受教材知识干扰呢?这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判断。

原则二:从材料与问题的关系入手

题干材料提供了多个信息,但设问可能只针对某一个信息,这时就应该特别注意。设问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一样。所以准确判断命题者的问题指向是避免出错的重要前提。

原则三:从材料与结论的关系入手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是解答问题的重要依据。既不能完全不顾材料,无中生有;也不能任意扩展材料,生搬硬套。

原则四:从选项与选项的关系入手

正确认识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得出答案。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是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对抗关系等。

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高考状元的历史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历史学习方法:“死”去“活”来法

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2高考状元历史学习方法:专题笔记法

笔记对于历史这门科目来说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做笔记也要有技巧。历史总共有5本教材,每本教材都要有详细的笔记。比如中国古代史在做笔记时将每个朝代分成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5个方面认真进行笔记,这样,在复习时可以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归纳到一起变成5个专题进行复习。例如:“变法”,古代所有的变法全部归纳到一起,起因、过程、对当时的结果、历史影响等。在专题复习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部署,认真记录老师的板书和强调的要点。以上是2007年吉林省文科状元总结的他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3高考状元高中历史“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高中历史。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高中历史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4高考状元文综学习三大法宝

第一、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5.厨房设备选择原则 篇五

每个组织都想选好人,但实际操作过程又很艰难,无章可循,无据可依,使选人问题成了许多组织的一大困扰,也是领导者的一个心头大患。在很多实事中,由于选人不当给国家及其组织带来不可弥补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才的选择已经成了各组织决策未来战略的头等大事。

目前,在社会主义特色的建设中,各个组织要想在竞争中长盛不衰,人才的选择已经成了决定命运的头等大事。人才选择恰当与否严重影响着组织的深度运营与发展。面对选人问题众说纷纭,究竟如何选人,选好人,很多组织及领导仍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尚无章法可循。

本文针对目前各组织选人难的问题,借鉴姜太公的选人“六守”法则,达到对人才选择的融会贯通,希望为各组织以及领导提供一个选人的依据,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及影响。

对于如何科学的选择人才,姜太公首先对周文王如此回答:选人就是要坚持“六守”选人的方法,即“仁、义、忠、信、勇、谋”。文王有问姜太公:“怎样才能慎重选择具有这六种操守的人才呢?”太公说:使他富裕,看他能否不逾越礼法;给他高位看他是否傲慢狂妄;委以重任,看他是否改变忠诚之心;使之办事看他是否隐瞒欺骗;遇见危难,看他是否临危不惧;遇到突发事件看到是否能随机应变,

如给他财富而又谦虚守礼,就是仁爱的人;如果他地位高贵而又不傲慢专横,就是正义的人;委之重任而又心志不改。就是忠实的人;使之办事而又忠实可靠,就是诚信的人;临危不惧,就是勇敢的人;能够对应突发事件应付自如,就是智谋的人。

人才是决定事业的成败的关键,如选择恰当,则事业发展一帆风顺,如选择不好,组织将会蒙受巨大损失。

任何组织在对人才的选用过程中,如果能够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并借鉴姜太公“六守”之法,对备选人才加以观察和考核,尽量避免选择过程中盲目的主观臆断和感情用事,则其选对人,选好人的几率将会大大提升。解决了组织选人的困扰,也就为其后续的发展荡涤了许多障碍,则组织会更容易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迅速腾飞。

------ MBA智库Q Q群----------------

企业Q Q:800018212

MBA智库1群:35456499

MBA智库2群:34521181

MBA智库3群:42541411

MBA智库4群:36311984

MBA智库5群:50767490

MBA智库5群:48477304

MBA智库6群:153692865

MBA智库7群:103189787

MBA智库8群:248416732

6.机械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篇六

一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要求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特别注意要尽快获得精基面。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为保证工件上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所谓重要表面一般是工件上加工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如床身的导轨面,车床主轴箱的主轴孔,都是各自的重要表面。因此,加工床身和主轴箱时,应以导轨面或主轴孔为粗基准。如图1所示。

图1                                                                              图2

(2)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如果工件上有多个不加工面,则应选其中与加工面位置要求较高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以便保证要求,使外形对称等。如图2所示的工件,毛坯孔与外圆之间偏心较大,应当选择不加工的外圆为粗基准,将工件装夹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中,把毛坯的同轴度误差在镗孔时切除,从而保证其壁厚均匀。

(3)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在没有要求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下,如果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择其中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以避免该表面在加工时因余量不足而留下部分毛坯面,造成工件废品。

(4)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以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5)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因为粗基准本身都是未经机械加工的毛坯面,其表面粗糙且精度低,若重复使用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二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 基准重合原则      即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 基准统一原则      应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这就是基准统一原则。这样做可以简化工艺规程的制订工作,减少夹具设计、制造工作量和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由于减少了基准转换,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例如加工轴类零件时,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加工各外圆表面,就符合基准统一原则。箱体零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齿轮的齿坯和齿形加工多采用齿轮的内孔及一端面为定位基准,均属于基准统一原则。

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的选择合理与否决定零件质量的好坏,对能否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以及对零件各表面间的加工顺序安排都有很大影响,当用夹具安装工件时,定位基准的选择还会影响到夹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因此,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问题。

一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要求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特别注意要尽快获得精基面,

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为保证工件上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所谓重要表面一般是工件上加工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如床身的导轨面,车床主轴箱的主轴孔,都是各自的重要表面。因此,加工床身和主轴箱时,应以导轨面或主轴孔为粗基准。如图1所示。

图1                                                                              图2

(2)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如果工件上有多个不加工面,则应选其中与加工面位置要求较高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以便保证要求,使外形对称等。如图2所示的工件,毛坯孔与外圆之间偏心较大,应当选择不加工的外圆为粗基准,将工件装夹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中,把毛坯的同轴度误差在镗孔时切除,从而保证其壁厚均匀。

(3)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在没有要求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下,如果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择其中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以避免该表面在加工时因余量不足而留下部分毛坯面,造成工件废品。

(4)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以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5)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因为粗基准本身都是未经机械加工的毛坯面,其表面粗糙且精度低,若重复使用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二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 基准重合原则      即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 基准统一原则      应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这就是基准统一原则。这样做可以简化工艺规程的制订工作,减少夹具设计、制造工作量和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由于减少了基准转换,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例如加工轴类零件时,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加工各外圆表面,就符合基准统一原则。箱体零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齿轮的齿坯和齿形加工多采用齿轮的内孔及一端面为定位基准,均属于基准统一原则。(3) 自为基准原则     某些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精加工工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称为自为基准原则。如图3所示,磨削车床导轨面,用可调支承支承床身零件,在导轨磨床上,用百分表找正导轨面相对机床运动方向的正确位置,然后加工导轨面以保证其余量均匀,满足对导轨面的质量要求。还有浮动镗刀镗孔、珩磨孔、拉孔、无心磨外圆等也都是自为基准的实例。(4) 互为基准原则 当对工件上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进行加工时,需要用两个表面互相作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以保证位置精度要求。例如要保证精密齿轮的齿圈跳动精度,在齿面淬硬后,先以齿面定位磨内孔,再以内孔定位磨齿面,从而保证位置精度。再如车床主轴的前锥孔与主轴支承轴颈间有严格的同轴度要求,加工时就是先以轴颈外圆为定位基准加工锥孔,再以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如此反复多次,最终达到加工要求。这都是互为基准的典型实例。

7.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的原则 篇七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是不能够重现的。要了解和研究历史, 就必须借助于史料。史料, 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傅斯年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梁启超也提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 史料不具或不确, 则无复史之可言。”历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 有合理的史料才会有鲜活的历史。为了使历史恢复原来的面貌, 使学生能够了解历史、想象历史和深化历史, 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史料资源,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史料教学不是单纯的史料堆积, 而是从教学目标出发, 借助史料来认识历史、感悟历史研究的过程。史料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无法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史料进行选择, 要注意史料选取的角度和对史料的取舍。

二、史料选择的原则

1.权威性

史料的来源应以权威性为第一要义, 即在现有条件下, 尽量从有权威性的专著或史论中选取史料, 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展现历史原貌。比如在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分封制和郡县制, 我选取了《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君臣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讨论。通过阅读材料, 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认识加深了。

2.真实性和准确性

历史学注重“以史为证”, 论述问题必须要以真实的史料作依据。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提到:“无论做什么研究, 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所以在选取史料时要特别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历史知识的普及过程。“历史知识的普及决不能以牺牲历史学的科学性、实证性和准确性为代价。”

3.多样性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应体现多样性, 多角度、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史料的选择要体现多样性。史料的多样性指的是要运用多种形式的史料。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图片史料、照片史料、表格资料、口碑史料、口述史料、艺术作品、名言警句、诗词楹联、民间传说等都属于史料, 将各种形式的史料结合起来使用, 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

4.典型性和针对性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 但历史教学不能滥用史料。”因此, 在教学时,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情况, 选用那些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史料作为素材。“所谓典型性, 就是选取那些经典的、大众化的且具有说服力的史料。”“所谓针对性, 就是选取的材料最好是能集中说明要论述的观点, 最好能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 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史料。”典型的、有针对性的史料能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地解决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德国的第斯多惠就曾经提出过:“课堂教学内容要精当, 教给学生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 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切切实实掌握教材。”

5.渐进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 对同一史料的感知程度也不同, 在运用史料教学时, 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 还要做到因“生”施教。低年级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非文字史料;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原始的、第一手的史料。

8.五大原则智取政治选择题 篇八

做选择题需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一、唯一性原则(或最佳性原则)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他选项从切题上看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或者题肢中有一个或者多个选项与题干有关联,但是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条件、与题意最吻合的选项。该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分析、比较、概括及辨析能力。

试题特点:该类试题的最大特点是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之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题干中常有“最”“主要”“根本”“全面”等限制词语。这类题的迷惑度比较大,失分率比较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1 (2011·江苏· 13)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解析】本题以人大常委会立法公开为切入点,考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的相关权利两大重要知识点。对于本题,我们要抓住“根本原因”这个关键词。我们知道,人大常委会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是为了立法为民,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根本原因,它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当家作主,A项正确。人大属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B、D两项错误。这项举措是在听取民意,是公民行使权利、表达意愿、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佳途径,而不是要求公民监督,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解题对策】(1)运用优选法,选择最直接、最贴近的题肢。首先是要抓住关键词,然后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理解题意,确定最佳标准,逐个比较、分析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肆意延伸。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就不能选。

(2)将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首先,看题肢的观点、原理表述得是否正确,如果错误或仅是题干的同义重复,则应当首先排除。其次,看题肢是否符合题意。这时,要审清题干的问题要求,如“正确的是”“错误在于”“原因是”“两(三)者的关系是”等,题干的问题要求不同,答案就不同;还要抓住中心词和关键词,弄清材料中的主体做了什么,特别是当题肢分别是某一知识点的不同层次时,一定要结合题干情境,准确把握题肢与题干的关系,才能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题肢。

二、对应性原则(或一致性原则)

对应性原则是指选择题的题肢强调的意思要和题干的意思对应或一致,否则不能选。题干强调这个方面,题肢强调另一个方面,造成意思“错位”,则该题肢不能选。审题时,要斟酌、揣摩,分别找准题干和题肢各自所强调的中心意思,然后进行对照,看看是否吻合,方可确定。

试题特点:该类型试题一般在设问时往往出现“上述材料体现了”“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与上述材料体现相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道理的是”“与题干体现相同意思的是”等。

例2 (2011·福建·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别情绪。这体现了 (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③④

【解析】先要理解题中引文所表达的意思,再根据其体现的高中政治原理加以选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现在“愁明月”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但是由于主体的各方面情况不同,小时候和现在对“明月”的认识自然也就不同,所以①②应选;③认识对象——月亮是客观的;④认识是主观的,不能实现认识对象(客体)的创新。

【答案】A

【解题对策】

第一步:审材料。抓住关键词语,如本题小时和现在对“明月”的不同认识。把复杂的题干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提取有效信息,弄清材料的主旨(中心意思)和层次。

第二步:审设问。认真分析引导词,把握设问角度(是正向提问还是逆向提问),明确命题意图。

第三步:审题肢。首先,判断每个题肢是否正确。如本题可以判断③④本身说法错误,可直接排除(逆向型选择题除外)。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将干肢一一对照,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应选内在的、本质的、直接的联系,舍去臆想的、表面的、间接的联系。

三、角度性原则(或限制性原则)

所谓角度性原则就是说在选择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符合材料的意思,符合设问角度者入选。

试题特点:常见的设问角度有“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从唯物论角度看”“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等。

例3 (原创)2011年11月14日20时整,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试验的成功,进一步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B.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C.认识的无限性与反复性的关系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解析】首先要明确本题要求从“认识论”上加以分析,这样可以排除A(历史唯物主义)项;其次排除观点错误选项,如本题B项;最后分析题意:试验成功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选D项。

【答案】D

【解题对策】首先,要确定设问的范围,确定设问的范围就确定了答题的方向,然后用排除法把不属于该范围内的选项删除;其次,再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可以采用比较法、演绎法等加以选择。

四、直接性原则

直接性原则是指要选择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这类题要求考生对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做出判断,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选项。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题肢一般均不宜选。

试题特点:该类试题的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不成立的)”,而其选项可能是不同的知识点,也可能是同一知识点的不同侧面。此类试题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出现“是”“正确”“属于”“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要求选出符合题中观点的题肢。

例4 (2011·福建·31)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 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 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 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解析】通常以CPI涨幅为3%作为通货膨胀的警戒线。在A点时,宜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B点到C点,宜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B项正确;从C点到D点,需要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E点时,市场出现通货膨胀预期,宜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的观点。

【答案】B

【解题对策】(1)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首先,解答判断正误型选择题时要明辨是非,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是进行正确判断、正确选择的前提;其次,我们应把题干与每一个题肢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判断,凡是与题干要求一致的或属本质联系的就是正确选项,否则就应排除。

(2)排除思维定式的影响。解答选择题时,一定要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其指向。

五、逻辑性原则(或合理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出现逻辑矛盾(A或者非A),保证协调性。思维过程不允许出现逻辑矛盾,不能颠倒因果关系,要保持合理性和逻辑一致性,否则就是不正确的思维。在做这类选择题时,不能机械套用某一原则,而要灵活运用几项原则才可解决问题。

试题特点:这类选择题往往由材料、题干(设问)和题肢构成,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这类题的材料都是现象,考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5 (2011·安徽·1)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

①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③调整经济结果,优化资源配置

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解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关键词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次要知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意义。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要求对存贷款利率灵活调整,避免过高利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又不能让利率过低,否则会带来通胀。据此,①说法不符合题意,这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②正确;③正确,这是我们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目的;④不符合题意,这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要求。故选C。

【答案】C

【解题对策】(1)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弄清材料的主旨(中心意思)和层次。在解读图表材料时,要注意时间限制和附加的说明,既要横向分析,也要纵向分析。

(2)把握命题者的提问角度,分析命题意图。要注意题干的引导词,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关键,决定着答题方向,如“这说明”“由此可见”等。

9.防火墙设计原则及重点方案选择 篇九

现在防火墙的功能越来越多越花哨,如此多的功能必然要求系统有一个高效的处理能力,

防火墙从实现上可以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以checkpoint公司的Firewall-I为代表,其实现是通过 dev_add_pack的办法加载过滤函数(Linux,其他操作系统没有作分析,估计类似),通过在操作系统底层做工作来实现防火墙的各种功能和优化。国内也有一些所谓的软件防火墙,但据了解大多是所谓“个人”防火墙,而且功能及其有限,故不在此讨论范围。

在国内目前已通过公安部检验的防火墙中,硬件防火墙占绝大多数。硬件防火墙一种是从硬件到软件都单独设计,典型如Netscreen防火墙不但软件部分单独设计,硬件部分也采用专门的ASIC集成电路。

另外一种就是基于PC架构的使用经过定制的通用操作系统的所谓硬件防火墙。目前国内绝大

多数防火墙都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都号称硬件防火墙,国内厂家和国外厂家还是存在着巨大区别。硬件防火墙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下功夫,国外厂家的通常做法是软件运算硬件化,其所设计或选用的运行平台本身的性能可能并不高,但它将主要的运算程序(查表运算是防火墙的主要工作)做成芯片,以减少主机CPU的运算压力。国内厂家的防火墙硬件平台基本上采用通用PC系统或工业PC架构(直接原因是可以节省硬件开发成本),在提高硬件性能方面所能做的工作仅仅是提升系统CPU的处理能力,增大内存容量而已。现在国内防火墙的一个典型结构就是:工业主板+x86+128(256)M内存+DOC/DOM+硬盘(或不要硬盘而另增加一个日志服务器)+百兆网卡这样一个工业PC结构。

在软件性能方面,国内外厂家的差别就更大了,国外(一些著名)厂家均是采用专用的操作系统,自行设计防火墙。而国内所有厂家操作系统系统都是基于通用的Linux,无一例外。各厂家的区别仅仅在于对Linux系统本身和防火墙部分(2.2内核为ipchains,2.4以后内核为netfilter)所作的改动量有多大。

事实上,Linux只是一个通用操作系统,它并没有针对防火墙功能做什么优化,而且其处理大数据量通信方面的能力一直并不突出,甚至比较低下(这也是 Linux一直只是低端服务器的宠儿的重要原因,我自己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还不如BSD系列,据说国外有用BSD做防火墙的,国内尚未见到)。现在绝大部分厂家,甚至包括号称国内最大的天融信,在软件方面所作的工作无非也就是系统有针对性的裁减、防火墙部分代码的少量改动(绝大部分还是没有什么改动)和少量的系统补丁。而且我们在分析各厂家产品时可以注意这一点,如果哪个厂家对系统本身做了什么大的改动,它肯定会把这个视为一个重要的卖点,大吹特吹,遗憾的是似乎还没有什么厂家有能力去做宣传(天融信似乎有一个类似于checkpoint的功能:开放式的安全应用接口 TOPSEC,但它究竟做了多少工作,还需要去仔细了解)。

目前国内厂家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有些在做一些底层的工作,但有明显成效的,似乎还没有。

在此我们仅针对以Linux(或其他通用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以PC架构为硬件载体的防火墙做讨论,以下如不特别提出,均同。

2.内核和防火墙设计

现在有一种商业卖点,即所谓“建立在安全操作系统之上的第四代防火墙”(关于防火墙分代的问题,目前有很多讨论,比较一致的是把包过滤防火墙称为第一代防火墙,把应用型防火墙(一般结合了包过滤功能,因此也成为混合型防火墙)称为第二代防火墙,有些厂家把增加了检测通信信息、状态检测和应用监测的防火墙称为第三代防火墙,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安全操作系统的防火墙,并把这个称为第四代防火墙)。所谓安全操作系统,其实大多用的还是Linux,所不同的是需要做一些内核加固和简单改造的工作,主要有以下: 取消危险的系统调用,或者截获系统调用,稍加改动(如加载一些llkm);

限制命令执行权限;

取消IP转发功能;

检查每个分组的接口;

采用随机连接序号;

驻留分组过滤模块;

取消动态路由功能;

采用多个安全内核(这个只见有人提出,但未见到实例,对此不是很清楚)。

以上诸多工作,其实基本上都没有对内核源码做太大改动,因此从个人角度来看算不上可以太夸大的地方。

对于防火墙部分,国内大部分已经升级到2.4内核所支持的netfilter。netfilter已经是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防火墙框架,它已经支持基于状态的监测(通过connection track模块实现)。而且netfilter是一个设计很合理的框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上登记一些需要的处理函数,正式代码中已经登记了许多处理函数,如在NF_IP_FORWARD点上登记了装发的包过滤功能(包过滤等功能便是由这些正式登记的函数实现的)。我们也可以登记自己的处理函数,在功能上作扩展(如加入简单的IDS功能等等)。这一点是国内厂家可以做文章的地方,至于netfilter源码的修改,对国内厂家来说似乎不太现实,

至于采用其它防火墙模型的,目前还没有看到(可能是netfilter已经设计的很成功,不需要我们再去做太多工作)。

3.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性)

由于防火墙的特殊功能和特殊位置,它自然是众多攻击者的目标,因此它的自我包括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

A.管理上的安全性

防火墙需要一个管理界面,而管理过程如何设计的更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有两种方案。

a.设置专门的服务端口

为了减少管理上的风险和降低设计上的难度,有一些防火墙(如东方龙马)在防火墙上专门添加了一个服务端口,这个端口只是用来和管理主机连接。除了专用的服务口外,防火墙不接受来自任何其它端口的直接访问。这样做的显著特点就是降低了设计上的难度,由于管理通信是单独的通道,无论是内网主机、外网主机还是DMZ内主机都无法 到该通信,安全性显然很高,而且设计时也无需考虑通信过程加密的问题。

然而这样做,我们需要单独设置一台管理主机,显然太过浪费,而且这样管理起来的灵活性也不好。

b.通信过程加密

这样无需一个专门的端口,内网任意一台主机都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成为管理主机,管理主

机和防火墙之间采用加密的方式通信。

目前国内有采用的是使用自定义协议、一次性口令认证。对加密这个领域了解不多,不做详

细讨论。

B.对来自外部(和内部)攻击的反应能力

目前常见的来自外部的攻击方式主要有:

a.DOS(DDOS)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目前一种很普遍的攻击方式,在预防上也是非常困难的。目前防火墙对于这种攻击似乎没有太多的解决办法,主要是提高防火墙本身的健壮性(如增加缓冲区大小)。在Linux内核中有一个防止Syn flooding攻击的选项:CONFIG_SYN_COOKIES,它是通过为每一个Syn建立一个缓冲(cookie)来分辨可信请求和不可信请求。另外对于ICMP攻击,可以通过关闭ICMP 回应来实现。

b.IP假冒(IP spoofing)

IP假冒是指一个非法的主机假冒内部的主机地址,骗取服务器的“信任”,从而达到对网络的攻击目的。

第一,防火墙设计上应该知道网络内外的IP地址分配,从而丢弃所有来自网络外部但却有内部地址的数据包。实际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在内核中打开rp_filter功能即可。

第二,防火墙将内网的实际地址隐蔽起来,外网很难知道内部的IP地址,攻击难度加大。IP假冒主要来自外部,对内网无需考虑此问题(其实同时内网的IP假冒情况也可以得到遏制)。

c.特洛伊木马

防火墙本身预防木马比较简单,只要不让系统不能执行下载的程序即可。

一个需要说明的地方是必须指出的是,防火墙能抗特洛伊木马的攻击并不意味着内网主机也能防止木马攻击。事实上,内网主机可能会透过防火墙下载执行携带木马的程序而感染。内网主机的在预防木马方面的安全性仍然需要主机自己解决(防火墙只能在内网主机感染木马以后起一定的防范作用)。

d.口令字攻击

口令字攻击既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主要是来自内部。(在管理主机与防火墙通过单独接口通信的情况下,口令字攻击是不存在的)

来自外部的攻击即用穷举的办法猜测防火墙管理的口令字,这个很容易解决,只要不把管理部分提供给外部接口即可。

内部的口令字攻击主要是穷举和嗅探,其中以嗅探危害最大。嗅探指监测网络截获管理主机给防火墙的口令字,如果口令字已加密,则解密得到口令字。目前一般采用一次性口令和禁止直接登录防火墙的措施来防止对口令字的攻击。

e.邮件诈骗

邮件诈骗是目前越来越突出的攻击方式。防火墙本身防止邮件诈骗非常简单,不接收任何邮件就可以了。然而象木马攻击一样,内网主机仍可收发邮件,邮件诈骗的危险仍然存在,其解决办法一个是内网主机本身采取措施防止邮件诈骗,另一个是在防火墙上做过滤。

f.对抗防火墙(anti-firewall)

目前一个网络安全中一个研究的热点就是对抗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一种是分析防火墙功能和探测防火墙内部网络结构,典型的如Firewalk。另外有一些其他的网络安全性分析工具本身具有双刃性,这类工具用于攻击网络,也可能会很有效的探测到防火墙和内部网络的安全缺陷,典型的如SATAN和ISS公司的 Internet Security Scanner。目前对于这种探测(攻击)手段,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因为防火墙本身是一个被动的东西,它只能靠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和提高自身的安全性来对抗这些攻击。

C.透明代理的采用

10.选择旋风除尘器时的参考原则 篇十

选择旋风除尘器时的参考原则有哪些?

1、旋风除尘器净化气体量应与实际需要处量一致。

选择旋风除尘器时,直径时应尽量小些;如果要求通过的风量较大,可采用若干个小直径的旋风除尘器并联;如果处理气量与多管旋风除尘器相符,以选多管旋风除尘器为宜。

2、旋风除尘器的入口风速要保持在18-23 m/s,低于18m/s时,其除尘效率将会下降;高于23m/s时,除尘效率提高不明显,但阻力损失增加,能耗增大。

3、选择旋风除尘器时,要根据实际工况条件,考虑阻力损失和结构形式,尽可能做到节省动力消耗,同时以便于维护管理。

4、旋风除尘器能捕集到的最小尘粒应等于或稍小被处理气体的粉尘粒度。

5、当含尘气体温度很高时,要注意保温,避免水分在除尘器内凝结。假如粉尘不吸收水分,除尘器的工作温度要比露点温度高出30度左右。假如粉尘吸水性较强,除尘器的工作温度要比露点温度高出40-50度,以避免露点腐蚀。

6、旋风除尘器结构的密封要好,确保不漏风,尤其是负压操作,更应该注意卸料锁风装置的可靠性。

7、针对易燃易爆特性粉尘,应设有防爆装置。防爆装置的通常做法是在入口管道上加一个安全防爆阀门。

11.责任原则会否成为全球选择 篇十一

奥巴马政府通过激励、说服乃至强制的手段,追求以美国为首的集体行动,这成为其对外政策的显著特点。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无论振兴全球经济、防止核扩散、应对气候变化、扶助贫困,还是反恐,美国都需要合作伙伴。奥巴马政府寻求名为“责任原则”的战略,旨在推动其他有影响力的国家——尤其是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分担责任,建立起能够保障安全与繁荣,稳定和平的世界秩序。

督促别国出力,并非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创新项目。但时至今日,该政策的强制意味和实施难度大大增加。毕竟,有影响力的大國实力增强后,就不那么言听计从了。但无论如何,奥巴马政府取得的成果,已经超出了普遍的预期。在深入、持续性的合作方面,大国间并没有给出太多示范,而且它们彼此间还存在许多严重分歧。不过,大国间为达成共同目标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空想。

一方面,对国际合作的需求显而易见,但另一方面,国际合作显然不足。这是一体化时代的主要困境之一。在应对妨碍全球繁荣安定的主要威胁上,各大国确实有共同的利益。但落实到决策和行动方面,则又另当别论了。

如果责任原则发挥作用,那么,新兴的和中等力量的国家作为利益相关国,将内化随之而来的责任。目前,面对重大的全球性挑战,这些国家正逐步形成一种主人翁的态度——他们越来越确信必须解决这些共同面对的问题。在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一些地方,都在讨论本国的国际角色和责任,这是积极的迹象。

责任原则在现实世界中取得的进步虽然微小,但意义重大。这包括在阻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干预利比亚局势,打击索马里海盗,对基地组织开展斩首行动,美俄从第三国回收近900公斤的浓缩铀,对伊朗实施前所未有的孤立政策等方面的合作。

但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取得的很多进步还只是局部性的,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的人员为减缓全球变暖,正在制定新的框架和减排承诺,但距离达预期目标仍遥遥无期。

一些挑战依旧悬而未决。大国通常在重大问题上目标一致,如阻止伊朗和朝鲜发展核武器计划,平衡全球经济,重启世界贸易对话,减缓周期性饥饿贫困等。但是,涉及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协作以达成目标,则耗时费力而没有结果。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国际社会集体回避责任,而拖延数年乃至数十年无法根治。

此外,责任原则主导的政治行为被公认为效果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么一个问题:虽然需要及时应对挑战,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当今领导人无法复制战后领袖在布雷顿森林或敦巴顿橡树园大刀阔斧的共建秩序之举。前者建立了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后者则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如今考验领导力的是,能否依靠勤政和敏锐来保持稳步发展。因此,在当今媒体前所未有的反应速度之下,政府需要劝告民众保持耐心,控制不切实际的期望,提醒美国民众和全球公民将目光放得更为远大。

应用责任原则还需要美国人民(尤其是他们选举出来的代表)进行讨论、评估,让他们接受对于国际领导地位更全面的定义。假如“后台指挥”一说,只是出于政治利益,那是因为它触碰到了美国政客渴望发号施令的敏感神经。美国只有具备激励别人与其共同协作的能力,才能证明自己仍是世界“不可缺少的力量”。美国无法依靠阻止他国发展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相反,美国应继续制定国际事务的规划,首先要阐明如何才是真正的成功,然后再通过各种手段来推行它。总而言之,给全球重大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比维护美国作为唯一最强大领袖地位更重要。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有如此表述:领导力体现在能够召集伙伴和并肩行动。

12.厨房设备选择原则 篇十二

里奇认为反讽原则是说人们说话时为了避免对听话者的直接批评, 而采用说反话的方式, 而逗乐原则为了表示与对方的亲密关系, 说一些明显不真实和不礼貌的话语。至于逗趣原则与乐观原则则是与它们自身的名字直接相关的, 在此对其解释不做赘述。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违背了以上任何标准, 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虽然能找到符合的例子, 但有很多情况下是违反的, 也就是说无论格莱斯还是里奇提出的这些原则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并且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交际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可如果违背了这两者其中的任何一点, 交际是否无法发展, 或者说人际关系会不会因此破裂,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研究这样的问题不得不谈到会话含义, 这个定义的四个特征里就有一条是说明话语含义离开不了语境。而以上疑虑产生的话语效果的原因就应该从认知语用学的一些理论加以探讨。

一、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当中的关联最大化是一条“无穷尽”条款, 也是语用学研究者的众矢之的, 对于合作原则的违反叫做flouting, 这个词的原本意思就是藐视, 是对于最大原则的藐视。

在Gillian Brown和George Yule编写的Discourse Analysis一书中对会话含义有这样的定义: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事实, 会话含义指的是语用中的语义, 并且有着特定的自身特点。它们有一部分来自于约定俗成的或者话语的直接表达, 在语境中由说话者和听者共同参与, 并且在合作原则和最大原则下, 说话者和听者能够共同识别……”

冉永平也在《语用学:现象与分析》一书中做了解释:“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听话人需要根据相关的语境因素进行推理, 由此获取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该信息就是一种隐含的话语信息, 可简称为‘含义’ (implicature) 。它是一种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比较以上两个定义, Brown和Yule强调了derive一词, 强调了会话含义是来自于交际话语之中的, 并且与语境相关联, 这个语境是特定的:会话要有两个参与者“说话人”与“听话人”, 并且与合作原则中的最大原则相连。冉永平在其对会话含义的解释中认为会话含义更是一种交际信息, 当听话人听到说话者发出一连串的音组成话语时, 也同样传递了信息, 信息在接受之后, 大脑对其进行推理, 得出的结论就是“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了, 他更强调了“听者有心”, 与大脑的处理更加紧密, 这是更加直白但很容易切题的解释。

1. 合作原则中疑问

这样的回答从字面上看符合了合作原则, A问了, B也回答了, 他们的会话进行了下去, 并没有出现A请求之后B不理不睬。可是这样的对话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么?这样的对话符合了合作原则, 信息充足, 没有废话, 简洁完整, 没有歧义, 而且符合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通过大脑分析, 会话含义就能被猜测推理出) , 可是它却真真正正地违反了合作原则, 而且某种程度上几个最大化原则都违反了。

这样的结论不是无端的推测, 因为回到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的初衷是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 更重要的是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如果A和B的对话是一种顺利对话的话, A在这样的对话之后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有待考虑, 他可能会觉得世态炎凉, 人心冷淡, 不对此进行研究的话, CP (合作) 原则将只是一个理论, 无法用于实践。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语境对会话含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冉永平指出:“……第三, 违背准则可以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上面的例子就是对这一解释的有力证明。然而, 作者又说:“合作原则极其准则是有关人类交际的总原则, 但不同于涉及文化特征的礼貌等现象。”

重新考虑A与B的对话, 研究者认为CP (合作) 原则在一定情况下是牵涉到PP (礼貌) 原则的。

2. 合作原则违反礼貌原则

在谈到合作原则对礼貌原则的违反之前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不是所有的情况下合作原则都是违反礼貌原则的。在约定俗成的对话当中, 合作原则不违反礼貌原则, 可是违反的现象比比皆是, 叫做非常规性。例如在日语中, 丈夫下班会说:我回来了。那么妻子就会回答:你回来了。这样的对话属于传统的, 约定俗成的, 即约定俗成的对话, 如果丈夫回家说:我回来了, 而妻子的回答却是:你走好, 或者是:欢迎光临, 劳累了一天的丈夫回家如果听到妻子的回答是“你走好” (言外之意就是说, 你不要回来了) , 或者是“欢迎光临” (意思是说老公把家就当做一个旅店, 或者是在外面的小酒馆里已经有了别的女人, “欢迎光临”是服务生说的话, 并且日本男人喜欢到小店里喝酒, 不免认识别的女人) 这样, 丈夫肯定会非常生气。

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违背原因探析

首先要清楚的是合作原则并不是永远都与礼貌原则相违背, 这也是在上文中提到的, 在日语的寒暄语种, 或者在中文当中, 为了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和正常交往, 大家都和气交谈。因此当探讨与礼貌原则的违背这一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单单只从话语表面考虑, 要结合认知的层面。

1. 从会话含义的主要特征层面探讨

会话含义的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语境依赖性”。在里奇的书中有一段话是关于话语语篇的:“语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例如将肢体或者社会话语设定的‘关联’性包含在内, 我会把语境当做说话者和听者共同知晓的背景知识, 而这种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听者解读出说话者话语中的含义。”

这段话中里奇对语境做了解释, 他提到了个体与社会的关联, 并且谈到话语发出者与话语接受者之间共享的背景知识, 而且听话者要对信息进行一个解读。所以依赖语境可以帮听者了解说话人的意图, 并迅速判断用什么语言来回敬。

第二个特征, 可取消性。可取消性的意思是说某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但该含义也可能因为语境因素的变化而消失, 因而是可取消的。它的产生有两种愿意:一是说话人在原来的话语中通过附加信息来取消原来说话的语用含义;而是在特定语境中话语表明 (或暗示) 说话人意欲取消该话语的语用含义。

第三个特征是不可分离性:

不可分离性是说相同的语境下, 不管用什么方式表达, 所表达的会话含义都不会发生改变, 那么这个对话中的“报告厅”换成“灯”照样能起到相同的语用效果, 即是说“你的报告索然寡味”。

第四个特征是可推导性, 不言而喻, 会话含义是可以推导的, 即听话者可以理解字面意义下的隐含意义。

然而这并不能解释清原因, 虽然会话含义的四个特征解释了语境在我们话语选择上的应用方法, 但人们话语选择是自由的。

2. 从语言选择的顺应性层面探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陈春华的《顺应论与关联轮——两种语用观的比较》中使用的图显示两个倒的三角交叉在心智世界, 这一点是不对的。

发话人与听话人所共享的有物理世界, 社交世界和心智世界, 而这是不可能的。在何自然主编, 由冉永平、莫爱萍和王寅编著的《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这本书中的第479页详细画出了Verschueren的语用关系图, 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共享的世界只有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两个倒三角的所相交的焦点只能能在社交世界下面的那根线上。而这幅图才是正确的。首先, 一个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物理世界是相同的, 他们都活在当下, 当说话人对听话人说:“看这本书。”他们共享的物理世界就是这本书, 社交世界就是相同的语境, 所有的对话在这个语境中发生交际, 但是看到相同东西的心理世界不可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们在一定的规定范围内会根据交际的需求而选择自己想表达的心理, 你的喜怒哀乐会根据心理活动的变化而发生话语的改变。虽然听话者所说出的话顺应了说话者的问题, 但是回答出的效果是绝对不相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合作原则会与礼貌原则有些情况下会产生背离的原因所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语用学里两个重要的理论, 本论文是建立在合作理论的特殊例子上研究这两种原则理论上的违背现象的。虽然这些现象发生在很多情况之下, 但寻找其违背原因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从会话特征方面可以追寻其原因, 但更应该从认知的角度切入, 它牵涉人类在接收到信息之后的一个大脑运作的过程, 通过判断推理找出对方索要表达的意思, 再进一步决定自己回答的选择。

参考文献

[1]Geoffrey 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New York, 1983.

[2]Gillian Brown, 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Authoriz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Jenny Thomas.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Authorized by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0.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何自然主编.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2017《建设法与合同管理》离线作业参考答案专科下一篇:寒假一件事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