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

2024-06-20

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 篇一

《题西林壁》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美丽画面用手中的笔描写出来,等会我们比一比,谁刻画的图景最美丽!

学生赶紧拿起笔头奋奋而写......

我巡视课堂,给予指导。三分钟左右:把你所描画的庐山和大家分享吧~

生1:从侧面看就看不到掩面起伏的山岭了,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陡峭的山峰。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伫立在天地之间!

师:那该是多高的山峰呀!

学生马上喊出:直入云霄!根本就看不到山顶了!山头上全被云雾遮住了!

师:这就叫雾?

生马上齐答:雾索山头山所雾!

(这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高处看有看不到山脚下,一片云海,更有学生不赞同云雾缭绕,说在山上感觉心情舒爽,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从远处看学生把庐山比喻成一位绿色巨人,近出看,山脚下看,庐山更像一位高不可攀的巨人,有的学生说站在上脚下觉得连爬山的信心都没有了...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在这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除了这些方位看庐山是不同的,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

在引导下学生逐渐活跃起来“冬天去看!”“雨天也可以!”...逐渐学生思维拓展开来,分别从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等等方面去描画他们心目中美丽的庐山美景。

师:谢谢同学们向老师推介了这个的千变万化的庐山,真是不同的角度庐山就变得不同了,不愧是苏轼笔下那个“远近?...”

生齐背: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如果让你把庐山比作一个人,你会选择?(哲学家 艺术家...科学家)

几乎是一致的答案:艺术家!

生1:我觉得庐山是一位艺术家,因为她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身段!

生2:肯定是艺术家!她是那样的美丽,神秘。婀娜多姿!

师:你能把这位“艺术家”的特点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我们吗?

生读,个别读,小组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师:随同同学们从这么多的角度去欣赏了庐山,每一面展现给我们都是不一样的精彩呀,如果我们只站在山中去欣赏庐山,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吗?

生: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好一个只缘身在此山中呀,所以我们看事物能从一方面认识他吗?(不能!)应该怎么去看?(从各个方位去看!)光看就行了吗?也许有许多人都看过这庐山的不同面目,为什么只有苏轼写出这蕴含意义的诗句?找到问题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他爱动脑经! 因为他善于思考!)如果前面的庐山是一位艺术家,那后面这两句蕴含深意的庐山会是一位什么角色?

(大部分学生认同是哲学家,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有小部分学生赞同是科学家,因为科学家最会发现问题,并且善于思考。)总之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我都表示赞同!再让学生试练读,读出艺术家千姿百态的美丽和神秘,哲学家的哲理,或是科学家的睿气。个人展示读,同桌合作展示读,小组展示读)

师:大诗人苏轼用睿智的目光来审视庐山,写出如此令人深思的哲理诗句,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揪根问底的全面思考。以后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的同学也该全面的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

2.题西林壁 篇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峰—岭—丘—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互动小贴士

晚饭后,妈妈对奇奇说:“明天有英语比赛!你去参加吗?”

奇奇说:“不参加,我要去参加围棋兴趣班,这个学期有围棋比赛,我要争取拿第一,所以不能落下。”

妈妈说:“什么?整天围棋围棋,围棋有英语重要?不许去!”

奇奇说:“我不管!我就不要去参加英语比赛,要去就去围棋兴趣班!”

就这样,妈妈和奇奇争吵了起来。

奇奇暴跳如雷,像一头小豹子。说妈妈强迫他参加比赛,闹得不可开交。妈妈则一再坚持,要让奇奇参加英语比赛。

第二天早上,妈妈看到一封信放在餐桌上,那封信是奇奇写给妈妈的。妈妈看了之后很是感动!

你能猜猜,奇奇信中的内容吗?可以从相互理解的方面想。

3.《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篇三

一、如何带领学生品味字句,领会意境,获得美感?

推敲重点字词,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但是仍然不透彻。我只是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感受峰和岭的不同,这时如果能引入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或其它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峰的高、险,课堂的诗味会更浓些。

二、教学机智欠缺

欣赏完庐山的风光片后,我让学生谈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有些误导:用一个字来概括。其实我想说: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再如作者仅仅在说庐山吗?一个学生没有按我的思路去说,而是介绍作者的背景资料,我应该鼓励学生说下去,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答案打断学生的回答。

三、为了让学生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我设计了看“地球”环节,把本来不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化了,王老师的建议很好: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橘子等,学生的直观感受更真切,化难为易。

4.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乐平九小

方群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唤醒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的意识。教学重点:品味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教学难点:初步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学习铺垫

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乐平九小的方老师,很高兴能认识亲爱的、可爱的三()班的小朋友。老师想问问你们喜欢语文吗?语文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今天方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语文,去感受语文的魅力。在上课前,我先来做个小测试,看哪位小朋友最厉害,请看大屏幕——

1.有意思的看

师:你的语文功底很深哪!掌声鼓励!不同的字能表达出相同的意思,是不是很有趣呢?我呀,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 2.有意思的故事

师:他们四个说对了吗?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样子呢?

师:看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因为有观察才会有发现,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否则就要闹笑话了。(板书:观察、发现)

二、导入新课,揭题、解题

1、揭示课题,教师板书,生读题,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观察和发现有关的一首哲理诗——《题西林壁》(板书,指导写“题、壁”),读题。

2、解题 题:题写、书写。西林:西林寺。壁:墙上。

小结题意: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全班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出节奏)

在墙壁上题写诗词是古人的一大雅事,那这首诗是谁题写的呢?(苏轼)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大诗人。

3、简介苏轼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有人说,学习古诗很难,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再难的事咱也不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学诗的锦囊妙计,想不想知道?——读、品、悟、背、用。只要你们扎扎实实走好这五步,就一定能把诗学好。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迈开第一步吧——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字正腔圆。2 指名读

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听?

师适时评价:声音响亮,这是读诗的先决条件,让大家都听到

有没有同学听出了他不足的地方?

字正腔圆,这是读诗不可缺少的素质,让人听清 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出了自己对诗的理解

师:读诗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读出节奏, 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小窍门:读诗要不紧不慢,有的字可读轻些,有的可以读重些,有的可以读短促些,有的还可以把声音拉长些。谁再来试试?

嗯,不紧不慢,有诗人的潜质。老师都想当你的粉丝了。

你不仅读的字正腔圆,而且读出了古诗特有的韵味。

四、品读古诗,感受“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学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品。请大家一句一句地读古诗,想想诗人是从哪些角度观察庐山的?

(板书:横、侧)横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侧看呢? 出示课件,请生猜图片

请你看看,哪幅是横看到的景象,哪幅是侧看到的?你能把诗人看到 的不同景象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师:请大家再想想诗人还从哪些角度观察庐山?(板书:远、近、高、低)

出示图片,请生猜图理解

师:诗人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请你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猜猜图片中的景色分别是从哪个角度看到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不一样)这就叫——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了观赏庐山,诗人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了看清庐山,诗人不停地变换角度,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即使如此,诗人还是乐此不疲,多次拜访,让我们沿着苏老的踪迹再次走近庐山,去感受它的不同姿态。

师:看到庐山的千般面貌,诗人不禁吟诵道——不识庐山真面目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苏轼,你就身在庐山中,看到庐山的万般变化,你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

师:苏轼啊苏轼,你如此迷恋庐山,但却不能全面了解庐山,于是你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慨——唉,不识庐山真面目

师:可是,我们都知道,你在庐山之中反反复复、仔仔细细的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请你告诉诗人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你告诉诗人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发挥想象,领悟“不识”

‘缘”你怎么理解?(因为)哦,诗人恍然大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啊!

师:那请你告诉诗人,想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呢? 欲(想要)识庐山真面目,()。(生畅所欲言)

师:(从你的发言中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从你的建议中我的脑海闪现了一句古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师:从刚刚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明白了诗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也懂得了:欲识庐山真面目,还须身在庐山外。

师:看来,我们平时不仅要多观察,还要掌握观察的方法,那就是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这样才能了解得准确、清楚 看来看庐山和摸象是一个道理呀。

六、背诵全诗,内化积累 出示课件,请生情景填空

师:瞧同学们多棒,不仅会读诗、品诗、还会从诗中悟出道理。老师给你们1分钟时间,看看能不能把诗背下来,计时开始!(指名、男女生比赛、齐背)瞧,四年级的古诗,三年级的你们却学得这样好,了不起!给自己点掌声。

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用今天学的诗填空,2.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截取诗中的几个字来填空。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觉得学诗难吗?还是那句话,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八、课外链接,丰富学识

师:课堂接近声了,老师给大家留点作业,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古诗中,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更多的诗。下课!1.有感情的朗诵并默写古诗

2.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学习《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5.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五

城关中心小学 吕桃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进一步教学生解读诗歌。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基本功训练

结合描写山岳的古诗名句幻灯片展示山岳图片,让学生观赏名山佳句,感受诗文魅力,同时引出庐山,介绍庐山

一、课前导入。1.引入

同学们,了解了庐山,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游庐山呢?(带领学生一起观赏庐山图片)游玩了庐山,谁能说说你眼中的庐山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庐山留给自己的印象)那么,在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题西林壁》,去了解诗人苏轼游庐山的所见所感。

2.在学习古诗之前,共同温习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 释诗句,明诗题 入诗境,悟诗情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了解诗人资料。

(1)在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诗人苏轼的一首古诗,谁能尝试把它背诵出来?(请学生回答,最好鼓励学生诵读出饱满的 2

情感,为下面朗诵古诗作以铺垫。)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这回大家肯定回忆起了诗人的资料,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诗人?

A.请学生回答。(若不完整,相互补充。)

B.幻灯片出示诗人资料,学生一起朗读,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促进学困生对诗人的认知。

2.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解读诗题《题西林壁》。

图片展示“庐山西林寺”“西林寺壁”以及题有《题西林壁》的“西林寺壁”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诗题中的“西林”“壁”,并引导学生解读“题”的意思。促使学生能自然而然的明白诗题告诉我们: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是诗人即兴写在西林寺的一面墙壁上的诗。

三、释诗句,明诗意

1.出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优美,典雅的画卷,只要反复朗读,就一定会读出诗情画意,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优美画卷。(幻灯片展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优美画卷。)

A.学生自由读古诗。

B.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同学评价、挑战。

C.在读诗展示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读音(特别强调“横”的读音),纠正学生读诗的节奏,学生齐读古诗,达到读书故事的效果。

(2)结合图片景象,逐句理解诗意,并小组内交流,讨论重点字词的意思:

横看、岭、峰、不识、真面目、缘、身 2.汇报交流,感悟美

(1)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横看成岭”要读出连绵起伏的意境,“侧成峰”要读出巍然耸立,先要挺拔的味道。“各”要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气势,以显示出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都是不相同的。)

(3)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理解“不识”“真面目” “缘”“身”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5)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不识”“真”加重语气,读出诗人的感慨,“此山中”要逐字读清,读沉一点,4

读出诗人的明悟。)

(6)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四、入诗境,悟诗情

1.通过“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进行提问,找出学习的难点进行突破。

(1)学生自由提问,问出迷惑,问出难点。

(2)引导学生看图片,理解“横”“侧”“远”“近”“高”低”这都是看庐山的不同角度,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揭示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3)结合对 “真面目”的理解用诗中的原句来回答“不识”的原因。

(4)拓展讨论:

再读古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我们不仅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还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5)老师进行点拨总结:诗人身处庐山之中,关注了庐山不同角度的美,反而感叹没能看清庐山的全貌,正如下棋的人,关注每一个棋子,却不能像看棋的人那样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棋局一样。所以说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揭示的道理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个性诵读,表达美

(1)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 5

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自由练习朗读,班内展示。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读《盲人摸象》的故事,说说国王为什么哈哈大笑? 生活中有许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小故事《盲人摸象》,大家畅所欲言说说国王为什么哈哈大笑?

六、小结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要真正了解事物,不仅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实物,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七、课末检测

1.尝试背诵《题西林壁》。2.填一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宋)苏轼

6.《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 题西林壁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课件

★ 五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 题西林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信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苏轼:题西林壁

7.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篇七

我先从诗人苏轼入手引出课题《题西林壁》,然后通过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悟,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不仅说出诗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还说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我顺势抓住“横 侧 远近高 低”体会诗人观察的角度都是什么?然后指导朗读,在体会本诗蕴含的人生哲理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

一、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今后在过渡语言上还得锤炼。向窦桂梅的激情,大气学习。

二、在朗读古诗的环节上虽在“岭”和“峰”“高”和“低”上做了比较读,但在“岭”的引导上有点狭隘,只画出平缓,如再让学生上去画出岭的连绵起伏,还有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如果能划分节奏,突出重音,并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更能读出古诗的韵味,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8.《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推荐) 篇八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9.《题西林壁》优质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石壁,看,石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指导读题。

点评: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进入到古诗描述的意境中。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既让学生对庐山有一定的了解,又使其对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山的形貌有一定的体验,为学习“远近高低各不同”做准备。最后一幅画面定格在西林寺的石壁,自然引到诗题,又有助于学生对诗题的理解。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如:教师读完一句,学生重复这一句的后三个字;教师读诗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重复后三个字。)

点评:初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读通,读出韵律。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引导想象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边体会诗意,边读出节奏韵律。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借助注释,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本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为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精心选择问“点”,抓一个“身”字,“身不同,景不同。”抓住问题的源头,通过让学生站立在不同的位置加深理解,进一步感受“不同”,领悟“不识”。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图片,教师引读。

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补充、扩展后再提供丰富的比较直观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形象,体会到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的“不识”。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引导学生在诗句前加上叹词“唉”进行感叹。把“唉”字留在心底,我们再来感慨。

点评:感情朗读注重一个“情”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一声长叹,来自心底,韵味皆出。

2.出示《初入庐山》:“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学生自读。引导对比苏轼“要识庐山面”的初衷与结果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3.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4.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6.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点评:通过对比苏轼“要识”的初衷与最终“不识”的结果,引发学生心底的疑问;通过创设情境让苏轼与学生对话,最终在对话中明白“在山中”与“不同”“不识”之间的关系,并揭示道理。拓展和作者简介的链接点选择恰当,降低了学生“悟诗理”的难度。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课堂练习。

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链接其他诗人歌咏庐山的诗句:(出示图片,诗句,学生诵读)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引导学生感悟:同是庐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题西林壁》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5.练习背诵。

点评: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情与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出于心,在诵读中通晓诗中理趣。

六、拓展,升华延伸

1.以诗比诗,出示《登飞来峰》,学生自读。

2.谁能猜猜,为什么老师每次读《题西林壁》时,就会想起这首《登飞来峰》?

引导比较《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

3.小结:像《题西林壁》《登飞来峰》这样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就叫寓理诗,常读能让我们的头脑充满智慧。

4.作业:推荐阅读《游山西村》《观书有感》。

点评:通过链接形式、题材相似的古诗,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总评】

在众多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抒写了浏览庐山的总印象,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启发读者思考和领悟。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教师的教学设计也独具匠心。

首先,教师以精当的问题建构课堂,前两行抓住一个“身”字,将一二行诗的学习指向从整体到细节,并充分发挥想象在感悟、理解古诗文意境与情理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将“横、侧、远、近”等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画面的时候,意境美就更加具体形象了。

10.t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篇十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教学难点:领悟古诗的哲理美。教学准备:交互式白板课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请同学们各自从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蓝!绿!白……

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生:都对。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体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指名学生说)

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师:非常好!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其实啊,这个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诗人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

生:(想!)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苏轼。(出示苏轼简介)师:苏轼是古代的大文学家,大书画家就,920年前的一天,他在启程去上班的路上路过了庐山,他听闻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就想去散散心。

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苏轼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他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顿时心胸开阔,情不自禁的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名句,现在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生:《题西林壁》(板书:题目,作者)师:请看课下注释,谁能告诉老师题目的意思? 生: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师:好,咱们一起来读两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师:1.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一学生朗读!(读得不错,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味会更好。)

3、听老师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再请一名学生范读。(已经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了)

5、全班同学跟老师齐读,并默记古诗。

6、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三、再学古诗,感悟理解

师:同学们,老师开头说苏轼在这首诗中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那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也就不同”,咱们刚才也读了好几遍这首诗,那你能知道诗中哪句诗是说明这个道理的吗?谁能告诉我? 生:答

(指名学生回答后明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师: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都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板书)

师:横看是怎么看呢?(引导是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的意思)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西看。侧看: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师:2:作者从这些角度看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这些景色的不一样? 生:(不一样 “各”字!)师:谁能说说横看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师:侧看看到了什么?

生:侧着看是高高耸立的山峰。师:远看呢?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师: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是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呢?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师:俯下身又看到了泉水叮咚。

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两句诗来表现的?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

3、好,咱们一起大声把这两句诗读一读,把他们不一样的感觉给读出来!(齐读)

师:

4、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去看庐山,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给大家两分钟小组讨论一下)生:(讨论,举手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等方面展开联想)

师:

5、同学们真的很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诗中所说——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师:这两句诗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咱们还学过哪篇课文也告诉过我们这个道理?

生:《画杨桃》,这篇课文里老师说的话。(出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

6、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

7、大家想想,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

师:这叫做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师:

8、那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看清地球的真面目,我们应站哪看?是在地球上看吗?

生:(不是,应该在太空。)

师:非常好,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就曾经看到了地球的真面目,而我们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众笑)。

四、归纳小结,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咱们就学到这,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带着感悟诵读课文。(配乐)师:男、女生分别读。

师:大家读得真美,对于这首诗我们不仅要体会它的语言美,还要体会他所富含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两个小道理,一个是“同一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或看法,这就要求我们以后无论判断什么人,或看待什么事情,都要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多听取他人意见,这样才能更全面点。”另一个小道理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要求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古诗赏析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有读起来激情澎湃的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来跟我一起感受古诗的美妙!

师:(音乐)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大诗人苏轼,一起走进庐山,横看庐山,山岭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庐山,山峰高耸直插云天;远远地看云雾缭绕;挨近了看悬崖峭壁;抬头仰望飞流直下;低头俯视深谷幽潭。庐山美,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我们感慨万千。

师:好,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回家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听。能做到吗?

生:能!

11.《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十一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上一篇:《陋室铭》朗读与鉴赏下一篇:新人入场浪漫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