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2024-10-27

如何掌控课堂纪律(共16篇)

1.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一

如何管理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纪律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纪律教育。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指出:“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可见,课堂纪律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更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要搞好课堂纪律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管理观

一般来讲,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他对课堂纪律的要求和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判。所谓课堂纪律好,就是课堂上学生必须的自由讨论和活动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的真正体现,这是我们所提倡的;而有的老师则认为,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就必须加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实施惩罚。但实践证明,过分强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是不正确的。过多的惩罚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只能有表面的效应,但无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实际上,良好的课堂纪律并不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的经过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答案的情绪。

二、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特征

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应该是自觉的纪律教育,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自尊心,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人格相结合。第二,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积极的纪律教育为主。第三,培养良好的纪律行为为主,惩罚不良行为为辅。第四,实行民主管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纪律管理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意识到教师本身和学生一样是构成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课堂纪律。因此,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心理相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教师能了解与满足学生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学生了解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自由活动范围,师生行动协调一致,良好的课堂纪律自然容易形成。

2.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二

要实现上述目的, 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摆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遵守纪律是为了保护自由。真正持久的纪律是从自由中建立起来的, 而不是在拒绝和管束中建立的。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 是积极快乐的纪律, 是即使没有人监督学生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因为遵守纪律, 恰恰是为了保护所有人 (包括自己) 的自由, 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所以, 守纪律对于每个人来说, 既应是一种常识, 也应是一种常态。

二、靠智慧进行课堂纪律调控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良好的、发乎于学生内心坚守的课堂“规矩”是圆满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 课堂纪律的管理调控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实践性智慧之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 课堂更自主、更灵活, 教师的权威已如多云天气中的阳光, 耀眼与温和并存, 炎热与温暖共生。这是变革带来的必然之一, 但变革中的我们也不能失去自我。如果课堂放得太广, 而收得太散, 就会导致教学低效。教师应将课堂民主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把握好度, 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课堂纪律的内核是什么?应该是相互尊重, 相互约束和自我约束。真正有效的纪律是自我控制。纪律约束的理想境界, 必定是形成学生内在的约束力。

在实践层面上如何进行课堂纪律调控?笔者有以下建议。

1. 第一印象, 良好有度

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它将决定教师今后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板着脸孔、和颜悦色……都是“第一印象”, 学生往往会根据教师呈现的第一印象, 给教师一个最初的定位。笔者认为第一印象应侧重“可敬”——更具尊重气息与人文关怀的见面方式让学生感觉您值得敬重。我们需要的是教育与引导, 而不是震慑与张狂!

2. 群体氛围, 熏陶感染

这是部分教师易忽略的问题:在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上, 只满足于一些基本的课堂常规, 未能把纪律要求转变为学生群体的共同需求。其实, 我们非常有必要组织学生群体参与制定自己的课堂规矩, 把这些约束细化到一些具体的行为上, 使个人行为受到群体的监督, 让集体的意志真正在学生的相互要求中得到落实。这样, 发挥集体智慧, 彰显民主与尊重, 有利于日后的课堂纪律约束,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 对于今后的社会道德约束, 也大有裨益。熏陶感染与空洞说教,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效果大相径庭。“润物细无声”, 纪律约束应追求这样的境界。

3. 赏罚分明, 有张有弛

对个人的纪律行为进行奖励与处罚, 这些均可纳入群体决策范围。试想, 只有规矩的制定而无行为监督与反馈, 这样的课堂调控, 是不完善的。高明的教师懂得组织调控, 有效地利用群体的舆论来惩罚 (表扬) 学生, 教师要把教师个体对学生个体的惩罚 (表扬) , 转化为学生集体对学生个体的惩罚 (表扬) , 转化为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这种方式, 会让个体感觉行为的偏差, 从而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

3.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三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99-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新教育理念。新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新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一、积极转变数学教学手段

首先,将新教育理念的精神逐渐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之前要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设置最佳的教学方案。为了使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事先设想好学生可能掌握不到位的地方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所依靠,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讲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况以及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创设不同的教学试题来锻炼学生。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让学生的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高。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较低,在安排试题练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简单一些,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而不感觉吃力。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二、打破固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顺利开展创新型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关键,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因,是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数学的有力保证。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可以采用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制造悬念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兴趣。

三、丰富学生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应用是提高,教师要在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丰富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探究实践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例如,在探究圆的性质时,我采用了探究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深化理解。首先,过一个点能作几个圆;其次,过两个点能做几个圆,探究圆心和两点间的位置关系;最后,如果三点不在一条直线,那么怎样过这三点做圆?能做几个圆?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对圆的性质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深化对细节知识的理解。再如,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教师可以列举运动会中测量跳远比赛的成绩,要求学生画出图形,并思考怎样才能进行准确测量?这样一来,需要做出“垂线”的要点就会深入人心了。同时,这一实例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钝角三角形的高”这一难点,可以将钝角三角形的边看作跳板,将顶点看作落脚点,而高的长度就是学生跳远的成绩。丰富实践活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能力同步发展,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前提之一,当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时,应注重新颖有趣、难度适中,并保证情境具有相应的启发性和开放性,所以将要被解决的问题都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之上。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这一部分时,要根据学生之前所学的“平方差公式”,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出来,并逆用“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将其转变为“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公式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这一技术手段下的学习方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拓展,体现出了自主性和互动性;教学内容也呈现出了多样性与多元化;学习范围也变得更加开放。因此,利用这一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达到比常规情境更富有生命力和创新性的目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鼓励学生发现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还要给予学生一个释放奇思妙想的空間,尊重他们的创新——即使他们的想法看起来有些无聊和乏味。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习中不要顾虑太多,不懂就问;还要敢于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于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放到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学函数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函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发展求异思维的目的。平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等教学模式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优化数学教学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的网络设备逐渐融入课堂。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要求。初中数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其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约以往的板书时间,教师可以提前总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做成课件。另外,多媒体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查到更多的数学资源,多媒体以动画演示等动态效果,将复杂的几何结构呈现直观化让学生容易理解。这就要求作为任课教师要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与时俱进。

总之,新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恰当地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努力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左长荣.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0)

[2]左桂花.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4.【原创】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 篇四

现在人们都在宣扬对孩子要鼓励、要表扬,孩子犯了错,不要严厉批评,伤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体罚学生。自古以来,无论是军队到地方,还是大人到孩子,无论是从法律还是社会道德,都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做事情时总要受到一定的约束。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法必依,国家才会安宁,军队才会强大,人们才会遵纪守法。对于学生来说,道理也是一样,学校制定了校规,学生必须遵守,违反就要受罚。只奖不罚,有法不执行,那学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学生还会遵守纪律吗?

一个纪律差,上课乱成一锅粥的班级,我们又该如何去组织上课呢?

1:边教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聚焦点,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2:如果学生都想得到一个小红旗,我们就可以采取法律中的连带责任,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回答问题正确得一个√,听写全对的得一个√,错的得一个×,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得一个×,不专心听讲的也得一个×。快下课时进行评比,哪个小组得的√最多,每个学生都得一个小旗,哪个小组得的×最多,每个学生都扣一个小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人上课的举动都关系着整个组的荣誉,差生的不良行为会遭到好学生的指责,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可以得到好学生的帮助,久而久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越来越强,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

3: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差生的个性和爱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抓住差生的亮点及时鼓励,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4:所教学课的所有老师共同合作,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所有学科都参与评比,对学生采取相同的措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所有问题共同解决,差生在强大的老师的外力作用下慢慢定性,慢慢转化。

5.如何管理好初中课堂纪律 篇五

当学生坐下后,可能还有人一时静不下来,此时老师不要立即忙于开始讲课,而是要用平静和善的目光环视一下全班的学生,等待学生完全安静下来,然后带着愉悦和欣赏的心情引入新课。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个别同学讲讲小话,玩玩动作,没打开书本,手撑下巴,想着别的心思,懒得动手做笔记等不投入学习的种种状况。此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不让其他绝大部分学生感到异常,老师可一边不露痕迹地继续上课,一边用善意的眼神提醒这一部分学生,从而收到了既不影响课堂,又暗示了开小差的同学这样一举两得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巧用眼神是老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基本功。

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它可以收到有声的效果;它可以让师生产生共鸣、发出碰撞;它暗示着老师的拳拳之心、语重心长;它能安顿学生、平静躁动;它可以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眼神是一种希冀,是一种企盼,是一种召唤。

6.如何处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问题 篇六

主题:如何处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问题发言人:张敏

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吸引他人关注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过失。

第二,一种基于自我防御机制的行为表现。

第三,对外在控制形成的逆反和抗拒心理的表现。

对于学生课堂违纪问题,我们仅采取传统的教师导向的纪律约束方式,对出现的纪律行为进行事后的惩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为了用更具教育性的方式解决课堂的纪律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取新的模式,即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我负责的纪律约束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 在学生有能力调节自己的学习和行为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模式着力于构建积极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基本的情感和价值需要得到满足,学生能够得到尊重和拥有归属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建立自信,能够获得信赖并建立自己的责任感。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这样的积极课堂,减少纪律问题的发生。

第一,给予每个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尤其重视对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规范行为的关注和认可,使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有价值的事情上。第三,用责任感和纪律意识的培养替代单纯的惩罚。

在具体的模式建立过程中,可以借鉴参考以下六个方面的准则:

第一,尽量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第二,处理当前的事,而不是过去的事。

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判和反思。

第四,引导学生制订行为改进计划。

第五,通过给学生反馈和督促,使他们信守计划。

7.巧妙预设提问,轻松掌控课堂 篇七

一、课堂调控困境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 教学场景。

上课铃响, 我兴致盎然地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开始上课, 不过,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学生态度的麻木, 他们的表情告诉我, 他们对我讲的内容并不感兴趣, 有人发呆, 有人小声议论, 有人玩鼠标, 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这堂课学习的一个内容是Word中字符间距的调整。我以一段周杰伦的歌词为素材, 设置了一个情境:老爷爷想要看看孙子的歌词, 大家觉得有什么方法呢?接着用调整字符间距的方式改变文档, 直观呈现了文字的显示效果, 最后引出“在Word中字符间距的调整”这个主题。难道创设的情境不贴近学生的生活, 素材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啊?

下课之后, 我专门了解了几位学生的想法。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 我们不是对您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是您讲得越多, 我们担心自己操作的时间就越少。”另一位接着说:“老师, 每次上课您都绕着弯子讲, 可到最后还是讲操作。这样, 大家就觉得您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教我们操作步骤好了。”“老师, 很多时候都是您一个人在讲, 我们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学生的回答让我沉思良久。

2. 课堂调控困境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调控出现困境的原因有很多, 但我通过调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尤其突出。

(1) 政策标准上的不完善。虽然信息技术在高中是必修课程, 但还是缺乏统一的、贯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所以各个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及教学内容差异较大, 导致入学的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上参差不齐。

(2) 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单一。不少教师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每节课都让学生完成一个操作任务, 导致学生固化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就是学习软件操作而已, 课程变成了一项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已, 降低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课堂中提问少, 囿于教学进度, 学困生参与机会少, 更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让这一部分学生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 课堂参与程度自然较低。

(3)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兴趣爱好自然不一, 而且个体的学习基础自然不同, 这都会给课堂调控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课堂提问预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课程教学论认为, 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努力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适时性原则。

提问时机的选择要合适, 即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进行有效提问。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关、切合实际的提问,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2. 适度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让所有学生答不出, 又不能简单地答“对”或“不对”, 要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 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一系列小的问题进行铺垫。

3. 逻辑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 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 循序渐进,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使学生积极思考, 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

4. 开放性原则。

教师提出的问题按思维层次, 可以分为封闭的问题和开放的问题, 也称收敛型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所谓开放性即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具有一定的跨度, 避免出现那些零碎的、机械性的小问题。

5. 灵活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灵活把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灵活选用不同的语法进行提问, 如疑问、设问、反问等,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使课堂妙趣横生, 真正体现课堂的灵活性, 其次对于课堂上的丰富复杂的情况, 教师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从容应对, 灵活处理。

三、课堂实践与总结

我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设课堂提问, 以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课堂调控的质量。

1. 精研教材, 踩点设问。

问题包括“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显性问题”是指教材或参考书上预先设置的;“隐性问题”是指隐含在教材或参考书之外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显性问题”, 教师都会向学生发问, 但对于“隐性问题”教师往往容易忽略, 缺乏细心考虑, 因此在设问时, 教师的首要目标是精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意识, 绝不能把问题局限于“显性问题”, 尽量避免直线思维性的提问, 例如我在讲授《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中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时, 在讲解折线图的例题时, 设问:“假设你要表达2007年各项收入情况时, 如何选择呢?”学生马上自己动手实践, 发现就是要选择不相邻的两列, 这样就比直接问“不相邻的两列如何选择”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定要注意我们是要问问题, 而不是问题目, 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 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否则学生也会弱化自己的读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审时度势, 择时设问。

提出问题的时机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确定。过早, 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过迟, 就会失去提问的价值。“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已充分说明了提问时机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提问时, 必须做到审时度势, 择时而问。

教师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实践练习, 在学生的这个练习过程中, 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留有发挥的自由, 不要在巡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的操作与自己的要求有出入就马上反诘, 总是试图把学生往自己预定的轨道上引导, 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的积极性。因为, 一些我们看来貌似错误的操作, 也许是学生的一个大胆的想法、一次新奇的尝试。如果我们马上予以纠正, 可能就把学生脑海中正在燃起的创新火花给浇灭了。这时, 教师不妨宽容点, 让学生尽可以先自己去尝试。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时候问呢?对哪些行为去设问呢?我觉得, 最需要我们教师去提醒的是学生急躁的心理、错误的习惯及细节的规范。例如, 在文字处理Word练习中, 有些学生经常还没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操作范围就急于操作, 虽然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操作的结果却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主动及时去点醒他, 学生会一直“沉醉”在自以为是的这种错误操作中而悠然自得。这时, 教师不妨等学生把错误的操作完成后再予以设问, 通过结果的对比,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

3. 面向全体, 分层设问。

《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 则小呜, 叩之以大者, 则大呜, 待其以容, 然后尽其声。”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就要敲, 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不足的学生, 就要敲大锤, 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 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 要容易一点, 否则容易使他们丧失信心,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 绝不只是优生的舞台, 如此课堂的节奏好调控, 学生也能在不同层次的问题解答中体验到成功, 不仅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而且也会感觉到自己所采取的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 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激励评价, 赏识成功。

课堂中学生的个人基础不同, 能力难免参差不齐, 即使教师课前预设了各类问题, 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回答,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来, 或者回答得不全或是答偏了, 教师这时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安慰学生, 评价提问的结果, 一定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 尤其是对待平时基础差的学生和胆子小的学生, 在学生说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适当补充完善答案内容。提问多用“请”、“说说看”、“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语言, 消除学生答问的心理障碍;当学生迅速而坚定地说出正确答案时, 应当充分肯定, 给予表扬。在教学中, 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单一的学习结果, 否则会导致程度好的学生沾沾自喜, 不求进步;程度差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牢记教育以人为本, 课堂以学生为本, 学生发展了, 课堂才是成功的, 要多赏识, 如不慎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高中阶段显得尤为明显) , 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那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四、结语

虽然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堂提问预设加强课堂调控, 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但并非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存在一些不足, 试列举如下: (1) 每一项实验都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来验证, 由于高中阶段课时特别珍贵, 实验研究的时间更是非常有限, 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方法也许很有新鲜感, 因为好奇心的驱使, 投入学习, 等过了一段时间, 新鲜感没有了, 是否还能像现在这般的参与课堂教学, 不得而知。 (2) 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方法的适应有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持久的训练过程, 又需要不断地克服原先学习中对于提问的消极态度, 等等, 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3)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是不是每一知识点、每节课都能预设合理的课堂提问, 对于理论性知识和操作性技能而言, 提问又有何区别呢, 但囿于精力与能力的不足, 未能展开深入研究, 较为遗憾。总之, 如何实现课堂的合理调控, 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课堂提问预设只是我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次积极尝试, 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将逐渐完善, 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斌兴.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G.Ivan Hannel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

[4]徐轶.改进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08-25.

[5]喻译萱.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南通小数网, 2010-3-5.

[6]李华.有效课堂提问的五个关键点.新课程, 2010-7.

8.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八

一、高中语文课堂纪律问题成因的复杂性

(一)从教师的角度看待课堂纪律问题

老师是课堂的管理者,一节课堂纪律的好坏,往往决定于老师自己的管理和要求。一个教师要想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忽视下面几个点:

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技艺是否精湛;教学态度是否端正;

检测自己的人格心理:是否宽厚、仁慈、有耐心,是否公平、公正、有威信;

对待课堂违纪问题:遇事是否冷静;是否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否缺乏原则、处事不公;

日常教学活动中:是否经常对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进行教育,防患于未然;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改变自己传统的认识和观念,放下身上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等光环,以一个朋友或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跟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遇事的时候多冷静、多反思,这样不仅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同时也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铺平了以后的教师道路。课堂教学我们要力求技巧,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讲解如果是空洞而乏味的,这样就会让学生讨厌你的讲课,导致课堂纪律难于管理。作为一堂好的语文课,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课,纪律自然会好。

(二)从学生的角度看待课堂纪律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情感经历和家庭背景,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这也使得课堂纪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老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在意识上要有“求同存异”的观念和多一点包容的心态。

“分分是学生的命根”,高考无形的指挥棒使得学生经常感觉疲倦,学生往往要承受很多来自外界的压力。高中阶段一旦学习受挫,往往会表现出厌学情绪甚至一蹶不振,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动、浮躁,影响课堂纪律。

鉴于此,作为教师就应当更积极地进行变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将干扰课堂的行为转变为积极的课堂行为,以身作则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三)从环境的角度看待课堂纪律问题

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班级人数、座位编排、环境温度和色彩、大众传媒、家庭因素等等都可能产生课堂纪律问题,还有就是学校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纪律性和学生的观念。

二、基于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堂纪律构建

我们正处于教育转型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普洛克拉底斯”之床式教育显然满足不了当前学生对于多样化课堂的需求。课堂的生命活力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高度活跃,因此应构建新型的课堂纪律。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已不单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虽然主要任务还是传授学生知识,但是侧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学,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也需要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因此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去跟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上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管得太死,适度为宜,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心灵。多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理解爱护他们,以正确的课堂纪律哲学观来对待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律习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想教育卡片”的方式多次对反复违纪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每次教育后老师要记录好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及时对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并且把他们的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的家长,我们语文老师要与班主任、学生的家长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并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那里了解违纪学生的另一面,我们共同对表现差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密切地形成三者的“互动”关系。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减少课堂违纪,对语文老师上好自己的课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应当把握好主动权,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应当意识到学习是为了铺平将来成长的道路,从而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乐学、好问、主动学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依赖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而是自主、有个性化、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地去学习,形成一种正确的课堂纪律哲学观。课堂纪律是学生自由的前提条件,自由不等于自流,不是“怎么样都行”,可以存在无学生自由的课堂纪律,但绝不存在无课堂纪律的学生自由。学生应树立自我控制的课堂纪律哲学观,懂得自我控制才真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课堂上应充分把握好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要求,明确课堂纪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纪律的过程,这样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堂纪律表达了需求者的意愿。课堂纪律的语言表达应该准确,内容表述应以正向引导为主,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课堂纪律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具有情境性、偶发性与随机性,为此,教师应抓住课堂纪律的随机性及时制止,并进行积极引导。

9.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九

课堂纪律是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保障。体育课,主要是以室外教学为主,教学场地大,对如何抓好课堂纪律的要求则更高。课堂纪律差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没有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和运动中的帮助与保护导致运动损伤;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停留在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那么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听课效率,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必然不存在。因此,如何抓好学生上课的课堂纪律成为我们教师管理班级的一门必修课。那么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学生的课堂纪律呢?

本文就是从本人的个案出发,从我从事体育教师以来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方法来阐述新教师如何保证体育课的课堂纪律。

我来到瑞虹中学从事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也已有近一年半的时间,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让我收获了不少东西。作为一名新教师,难免会觉得有些紧张,更何况我之前没有在学校参加过教学实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刚开始总觉得磕磕绊绊,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幸好有两位老教师经常在旁给我指点,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校虽说是一所民办高中,但在行为规范方面一直要求甚严,这一点在暑期里我给那些孩子们军训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我校严谨的校风学风使我充满信心,一定能做好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可开了学,在体育课上,学生们的课堂纪律和军训时完全变了样。当然,我也知道军训的要求和上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可是也不能差到不听从老师的安排,想干什么干什么。我经常观摩其他老师上课,看他们如何管理那些学生,我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综合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还没有完全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学生到教师中转换过来。可能是刚毕业的关系,而且又还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总会有学生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你是新来的吗?”“老师,你才刚刚毕业吧?”“老师,你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嘛?”等等。因为这样,让学生们感觉我的资质似乎还不够。根本管不住他们。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不能够完全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尽管教学内容受教学场地因素的一定影响,但主观因素还在于不能合理利用,创新不够,没有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去发现现在学生喜欢什么,爱玩什么。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体育课学习价值观取向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课的学科作用。总以为体育课就是应该让我们玩的,让我们放松就行了,学没学

到东西无所谓,最主要是能让我们自由活动。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去正确的引导学生。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遇到为最大问题就是管不住那些孩子。认真反思了以上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一直就琢磨着如何解决当下的难题。每学期学校都会有教学研讨会,上学期学校的教学研讨主题是“学有所获”,借着这股东风,我常翻阅一些关于学校体育的书籍,闲时就观摩其他两位老师的体育教学课,常到他们那儿去取取经,也确实收获不少。我知道我必须改变一下自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刚毕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要自己清楚地给自己一个角色定位:我现在是一名教师,而不在是一名学生。要上好课,就要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来。该拿出教师威严的时候决不能向学生妥协。妥协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以往,就更难管理好一个班级了。刚开始就是应该给学生们制定好上体育课的上课要求。现在我每次上课前总是花2~3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们强调每次上课的要求。上课时就是要严肃一点,下了课,可以是朋友相待。在课上,要注重自己的教资教态,教师在课上的表情、服装、行为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服装整洁、表情丰富、动作规范则容易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你这名老师,喜欢上你的课。

课中活动时经常和学生们聊聊天,了解他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在内,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喜欢的东西。比如:我在训练学生跑的练习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迎面接力加入了篮球的上篮或投篮,是男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不少。女生喜欢打排球,打羽毛球,则在安排男生自由活动篮球的同时,教授女生一些排球的垫球和羽毛球的发球。这样的男女分组教学,使他们在放松的同时也确实学到了东西,学会了怎么玩,也避免了女生喜欢“插蜡烛”的现象。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当然我在整一堂课中也不可能对每个同学,每分钟都注意到。因此我在每个班级实施了一套“排长管理制度”。在排队时,我指定每一排有一名学生担任排长一职,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其所在排的课堂纪律,包括每次集合队伍时要带领其所在排以最快速度到指定地点集合,做练习时要负责此排组员认真练习,不说话。我安排的小排长不是固定的一名学生,而是看谁在班级里表现不太积极,平时爱扰乱班级秩序的学生,让他做排长。每个人都有攀比竞争的心理,这样一来,不但班级的纪律问题改善了,平时不认真的同学上课表现也积极了起来。当然也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体育成绩较好,上课表现积极的学生活动时间自然也多一些,而那些上课不认真,成绩较差的学生理所当然做练习的时间要长一些,相对活动的时间要少一些。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让学生确实“学有所获”。

体育课所追求的形式是学生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但不能单纯的为追求气氛活跃,而就放弃必要的纪律要求,对明显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指出,提醒学生注意,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新教师必须多看、多听、多学、多运用,才能将老教师的经验变为己用,不断进取,反思,找到更好的管理学生的方法。

孙晓萍

上海市民办瑞虹高级中学

10.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十

本书的一个关键概念就是:掌控,由于很难找到一个跟“掌控”具有相同含义的单词,所以我不得不在这里首先详细解释一下它的具体内涵。

双手握成拳头。尽量用力,注意体会由此产生的紧张感。你会发现,当双手用力的时候,即便只有几分钟时间,你也会感到有些疼痛。而且当双手紧绷的时候,你很难用它们去完成任何工作。

接下来,将双手放到身体两侧。全身肌肉尽量放松。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会感到任何压力,但你也知道,在这种状态下,你也很难用双手去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工作。

现在把你的双手慢慢举起,开始活动你的十指,注意体会肌肉运动时的节奏感和控制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手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手,你也才可以真正用它们去做些有用的事情。

我在本书中谈到的“掌控”就是指这种感觉。我会建议你如何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以及你的生活),让你不必总是神经紧绷(比如说让你不会总是感觉“必须”要做什么事情或者感觉心里总有什么事情放不下),也不会总是精神松懈(比如说对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者甚至是过于懒惰)。这种掌控感不仅可以使你更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还可以让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灵活,更加富有主动性。

平衡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留意时间狂

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你变成一个“按部就班”的强迫症患者,也不是要让你变成忙碌地追求“高效率”的人。具体来说,我并不希望你成为以下三种人当中的任何一种,因为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

第一种是那些执着于“井井有条”的人。他们总是在不停地列出任务清单,更新清单,并忘记清单。一旦接到一件任务,他们就会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规划,仔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规划好所有的细节,确保自己照顾到了问题的方方面面。除非连哪怕是最微妙的细节都规划好了,否则他们绝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结果到了最后,他们可能根本还没有开始自己的工作。这种人追求的是那种井井有条的感觉,而不是去具体地完成自己的计划。如果他们今天没有完成计划――那没关系,他们明天可以制定出一套更好的计划。这种人经常过于痴迷规划,以至于经常对眼前发生的变化、新的机会,或者其他人的需要都视而不见。

第二种是那些“做得太多”的人。他们总是让自己忙个不停,结果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大价值。这种人很难打交道――即便你只是想跟他交流一下如何更好地节约时间。因为他总是在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所以这种人通常不会很受欢迎。他们一般做事都非常高效,但也容易犯错误,而一旦选错了方向,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由于从不肯停下哪怕一分钟,这种人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从来不会让自己放松片刻。

时间狂是那些过于关心时间的人。他们从不肯浪费任何时间,结果总是搞得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非常紧张。他们总是在忙来忙去,总是为自己定下过高的工作量。在参加会议的时候,如果会议比预定时间晚开始了一分钟,他们也会大吵大叫,气得七窍生烟,

他们会清楚详细地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活动,甚至知道怎样从喝燕麦粥的时间里节约11秒钟!很少有人会喜欢跟这种人共事或相处。

如果你觉得“掌控”时间和生活就是要变得“凡事井井有条”、“让自己忙个不停”,或者是“把握住每一秒时间”的话,那我可以向你保证,事实并非如此。我在上面列出的三种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把本来可以成为优势的特点变成了缺点。在我看来,这些人并不比那些总是在救火、总是在赶时间、总是只说不做的人好到哪里去。

显然,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可取。过于讲求条理的人做事效率往往很低。但另一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事风格,所以我们很难说哪一种风格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而言,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是在一年当中不同的时间,甚至是在不同的形势下)做事的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那些在工作上非常讲究条理的人很可能在非工作活动上极为松散。而对于一个在30岁的时候能够做到目标明确的人来说,可能到了40岁的时候就会想打破自己的那些目标。你自己来决定吧

我的这套系统中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僵化的。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解除自己的内部或外部局限性,而不是损害你的丝毫自由和个性。

时间的利用是一件非常私人、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所以你必须自己决定如何使用我在本书中提出的方法。我建议你把我的方法跟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你可以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进行一下评估。考虑一下自己的时间问题,然后给自己排定优先次序,逐个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不要害怕在书上做记号,建议你拿上一支笔,这样就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写下自己的感想。你可以勾出那些关键的语句,也可以在书白上做一些简短的笔记,或者你还可以在书的扉页上写下那些对你来说最为重要的页码,以方便将来参考。

值得提醒你注意的是,不同的技巧适合于不同的人群,对某些人非常有用的技巧可能对其他人毫无用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选出那些对自己比较适合的技巧,用它们来帮助你自己过上更加舒心、更加满足的生活。

你的工作内容并不重要,无论你是需要办公、处理家庭事务,还是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可以教会你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将帮助你学会区分那些重要和不重要的活动。相信我:你可以完成那些重要的活动,即便你并不喜欢它们,或者感觉它们过于困难。

你已经厌倦了毫无成就的生活了吗?我将教会你如何停止拖拉,立即开始行动。

你希望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消除干扰因素,更加持之以恒吗?我可以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些。你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跟周围的人交往吗?我将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

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技巧,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在压力下工作,并教会你如何完整、准确而及时地完成一项计划。

如果你愿意的话,本书还可以帮助你学会更好地赚钱。更好地利用时间可以使你为自己的老板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你自己就是老板的话,本书中的技巧还能够帮助你为自己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最为重要的是,本书将教会你如何更加聪明(而不是更加努力)地工作,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或朋友在一起,或者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你以前因为“没有时间”而一直推迟的梦想。你会感觉自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制于外界因素。你将开始逐渐学会控制这些因素,使其能够更加符合你的个性、你的人生目标,或者你对于未来的规划。

11.课堂效能管理与掌控 篇十一

摘要:有效教学离不开课堂效能的管理与掌控,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得有效、“学”得有效、“管”

得有效,才能达到课堂效能高效,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提高,只有实现了课堂效能管理与掌控,才能实现

有效行为的改变。

关键词:课堂效能 有效管理 有效行为

行为有效,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中的有

效行为是通过有效的“教”,从而达到有效的“学”。

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时,课堂教学才会

有效,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其学习行为才会有效,课

堂才能变成“学生知道自己受到怎样期望的地方,

成为学生接受引导、完成目标的地方”。

一、关于有效教学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广泛

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宋秋前在其《有效教学的含义

和特征》一文中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

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

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

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

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通

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并结合一线实际课堂的观察

和研究,我们认为,所谓的有效教学,即是达到教的

有效和学的有效,教学才能有效。教学的有效性还

体现在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了

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将

课堂作为学生成长和向往的地方,通过师生的互动

和交流,产生行为改变的强烈欲望,从而引发行为

的改变,这样的教学才属于有效教学,才会对学生

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论及有效教学时,我们不得不特别提出教学

的道德目标——“对学生的一生有影响”,相对于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教学道德目标的描述来

说,它更形象、更具人文性。迈克尔·富兰认为:“如

果教师自己没有相应的发展,实现教学的道德目

标——对学生的一生有影响简直是不可能的。”在

当前功利化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投入

到学生的升学上,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因素、心理因

素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这种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

“有效教学”其实只不过是“有效应试”的一个“美

丽”的外衣,离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还相去甚远。

有效教学效果实现的评价依据应指向学生能

力和精神层面的成长和成熟,通过教与学的有效行

为培养学生顽强的心理品质,塑造尽可能完美的品

格,形成富有正能量的个性。

二、“教”的有效性

教育、教学、教诲等词语,无不以“教”字开头,

首先讲的是“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的本意进

行溯根求源。百度词典对“教”的解释为:“教”本意

为教育、指导,会意字,从攴(pu),从孝,孝亦声。

“孝”义为“全天在家侍奉父母”,转义为“全脱产”。

“攴”,篆体像是手持杖或执鞭,指“执行”“力促”。

“孝”与“支”联合起来表示“全天听命于老师”。这个

解释说明“教”的造字本义表示“学生对待老师要像

在家里尊奉父母一样”。旧社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

父”的说法,即视老师为父母。按照教的字义来理

解,“教”最初的意思侧重于德义上的教化和教育,

而现实意义上的“教”则明显脱离了“教”的本意,很

大程度上成为“教知识”的“教”,而对于“教做人”则

明显的有所偏离,所以回归“教”的原点,真正发挥

教的功能,才能让“教”有目的,“教”之有效。

1.掌握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古人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之说,伴随

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

快,曾经很多被认为是“真理”性的知识,在科技飞

速发展的今天,也不断地被重新解构,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很可能会成为“谬误”,所以在

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方法应该成为我们首要的教学

任务,只有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在学生今

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助推的作用。当然关于学

习方法的问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

习类型也有其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

学科的特点和学习类型以及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

进行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2.养成习惯比硬性要求更有效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和“学”有效的保证,是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教”的有效性不仅

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

学会参与小组讨论等,学会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

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才会真

正有效。比如,课前准备上,教师可以在小预备铃之

后到达教室,督促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文本、笔记endprint

本、课上要用到的资料等,并将与本课无关的东西

收起来,以免分散注意力。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重点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

疑难和困惑,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要养成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的习惯,课前预习,能够

保证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复习则是知识巩固

和再现的过程,及时的复习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与掌握,也能让学生处理作业具有针对性。

3.培养兴趣比强行灌输更成功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海洋的最

有效的途径。当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时,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

产生创造灵感的火花。因此,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

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抑扬顿

挫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实际生

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满激情,以激情

点燃激情,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

喜欢上了老师,才会在其学科的学习上产生浓厚的

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学”的有效性

所谓“学”,即是“学习”“学得”,通过学习而获

得。要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有目标的引导,注重

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讲究策略,评价得当。

1.目标明确,要求到位

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是在“教”

中必须要明确的,带着问题和任务的“学”,才会在

“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才会在“学”的环

节上步步紧跟、环环相扣,“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最初

阶段,教师要将教学任务具体化,强调小组目标,使

小组任务具体化。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

要对时间安排加以调控,不要让学生的交流讨论变

成无意义的争吵,也不能为节约时间,草草收场,使

合作学习变为‘缩微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学”离不了目标的指引,离不开小组的合作,离不

开积极的参与和不懈的努力,因此作为“学”的指导

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掌控好时间,把握好过程,引导

学生有效的“学”。如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文相关内容

时,应明确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包括页码、标题等

项目,预习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通过预习达到什么

目标或者完成的具体的任务等。在明确目标要求

下,学生会带着任务参与预习、讨论,并能积极地进

行自主思考。

2.方法得当,操作到位

“学”的有效性不是以学生对知识掌握多少为

目的,而是通过学生的“学”,来检验学生到底“学”

到了什么,通过学习,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收获,通过

反思,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会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引

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的掌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路径。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规则系统;学习策略是学习过

程或步骤;学习策略是学习活动”,“凡是有助于提

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

调控方式均属学习策略范畴。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

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

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会不会学习的标志”。因此在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学

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处理疑难问题的思

路和技巧,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方法

上的引导,变死的知识为活的内容,这样不仅能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为今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

方法。

3.积极参与,创造性生成

“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

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参与

度,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理解、剖析中生成

的个性化的知识体悟,教学行为的每一个阶段个体

创造性生成的量的多寡与质的深浅。这是一个过程

性评价,也是一个结果性评价。“教学”的最终目的

偏向于“学”,“学”的主体的行为有效才是“教学”的

真正落脚点,学习绝不等同于“会”,不仅仅是记忆,

不仅仅是累积,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的产生和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思考在过程中“行

走”,学生真正获得的往往是内在的提升,而非是外

在的生成。

4.合作竞学,评价得当

合作竞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

在小组竞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

之中,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在

小组合作竞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合理的分

组,而且还要掌控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不能让小

组合作竞学变成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上效果不

佳的“热闹场”。同时,对于小组合作竞学的效果,要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可以有教师对小组的总endprint

体的评价,也可以有小组成员间的评价,既可以有

书面的评价,比如教师对每个小组学习效果检测后

在黑板上得出一定的评价指标,可以是分层评价,

如A、B、C、D,也可以是分数评价。对于小组间出现

的差距,教师可以采取激励激将等方式进行协调,

让不同的小组在回答问题、思考问题等方面展开竞

争、相互比学。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

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

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四、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课堂管理是建立有效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

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建

立起对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的自尊,并要求学生

从重复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从学会服从转为学

会思考,从个人学习转为协同学习,从掌握单一技

能转为掌握多重技能,这就需要有生气和充满智慧

与活力的课堂。”因此,保证“教”和“学”的有效性,

课堂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教育的现实告诉我们:“管”的效果如何直接与

“教”和“学”的效果相关联,只重“教”而忽视了

“管”,“教”和“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中

小学阶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

“管”的意义将更重要,正所谓“管理”,有管才有理,

只有进行了有效的“管”,学生才会在愉快的气氛中

自主地接受“理”。

而“管理”重在“管”,不仅要讲究“管”的手段和

方法,而且更要关注“管”的内容和效果。“管”的手

段科学、方法得当、内容具体、效果明显,才能达到

“管”的目的,即学生“理”教师的“管”,尊重教师的

“管”,一旦“管”与“理”达到有机的结合,管理才会

有效。

教学中的“管”重点是对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

过程中的“管”,如课前准备的检查与督促,听课的

专注和做笔记的习惯,讨论与合作等。课前的准备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基础,如果学生准备充分,可

以及时进入上课状态,减少不必要的精力分散,同

时,课前的准备也包括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测,如课

前预习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会

高。听课时的专注,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一环,教师要

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对于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

要及时地制止与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行为改变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次会

议,而是实实在在的抓“管”促“理”,抓细节,重落

实,否则根本谈不上有效行为的改变。因此,在课堂

教学中,“教”有效果,“学”得踏实,“管”而有方时,

学生就会在不断的进步中发现成功的愉悦,长此以

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效行为改变将会变

12.用导学稿掌控高效政治课堂 篇十二

关键词:导学稿,掌控,高效,政治课堂

长期以来, 由于受各种因素及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过于理论化、抽象化、教条化等因素的影响, 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呆板、沉闷, 致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 严重弱化了思想政治课德智双收的重要地位。据此,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 以导学稿为载体, 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开发课堂的生成性资源, 将新课改要求及考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 就必须保证导学稿的质量, 科学编写导学稿,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导学稿的预设展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让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 实现最佳效果。

一目标前置, 提高知识转化的效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起点, 学习目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率。目标设置科学, 学习效率就高, 目标设置不科学, 要完成学习任务都难, 更不用说高效课堂了。“国内外的学习实践都证明,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一些研究表明, 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 如果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在编写导学稿的过程中, 本人非常重视目标的确立与说明。在导学稿的第一项, 就以陈述性的语言展示课堂学习的目标。如在讲《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内容时, 我通过导学稿展示了以下教学目标:准确说出并理解物质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明确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准确概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并尝试在具体的解题中运用。同时, 通过注释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重难点。这样, 学生在预习时就已对学习目标了如指掌, 在课堂上, 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 极大地提高了知识转化的效率,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难点知识问题情境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把重难点知识问题情境化符合新课改精神, 以问题情境为基础的政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实践证明, 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 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在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 我通过导学稿展示了白居易一首著名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看到这首诗时感到非常惊讶, 他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说:“既然‘四月芳菲尽’了, 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会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 可谓‘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呀!”后来, 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 沈括去游山, 见到了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四月的天气, 山下众花已经凋谢, 而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 一片灿烂, 这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 也从中发现了海拔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 春季的到来也就晚于山下。

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导学稿可以大容量地承载探究情境材料, 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 这样, 在课堂上, 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材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远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效果来得更明显。同时,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中有趣的诗文及名人事迹,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三巧用生成性资源, 善于捕捉课堂的“意外效果”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导学稿有较强的预设功能, 但在课堂上, 学生不一定会朝着教师预测的方向前进, 很多时候往往容易“节外生枝”, 导致教师对课堂的暂时性“失控”。而一堂精彩的课、一堂真正有效的课, 有很多时候往往就是由学生的“节外生枝”和教师对课堂的暂时性“失控”造就的。

在讲《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这一知识点时, 我利用课本的探究材料“木桶效应”说明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重要性, 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弱科会严重影响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大部分同学听后都感同身受, 频频点头。在刚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时, 突然有一个学生说了一句:“为什么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板决定的呢?”我本想假装没有听见, 可是旁边的同学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了, 有些声音大得让我没有办法再“假装”, 于是我趁机询问:“是呀!为什么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经过讨论最终形成两种观点:一种维持原来的观点:由最短的决定, 并说明了理由;另一种认为:由最长的决定, 如把木桶斜着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看问题、做事情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显然, 课堂上的这个“小插曲”不是教师预定的, 但教师通过对“失控”的掌控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不经意间也顺便探讨了传统“木桶原理”和创新的“木桶原理”, 让学生明白了“优势互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道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也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不谋而合, 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对课堂不经意生成的教育资源的掌控够“高效”吧!

四针对性设置自主探究题, 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导学稿在学习内容的承载量方面比传统教学和单纯的多媒体教学都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导学稿的设置过程中, 教师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及学生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题目供学生自学后完成。特别是哲学理论和哲学术语相对较抽象, 学生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导学稿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透过迷雾把问题看得真真切切。

在讲《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这一知识点时, 我通过导学稿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自主探究题。通过练习, 让学生得出规律, 从而明确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三种方法, 并识记常用的关键词区分法, 即:如果题目中带有“重点”“中心”“关键”“要害”“突破口”“突出任务”“核心问题”等词语时, 表明该题目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矛盾;如果题目中带有“主流”“主体”“绝大多数”“总体上说”“性质”“形势”等词语时, 则表明该题目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清主流和支流, 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 通过导学稿这个大容量的载体, 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五引导学生提疑解惑, 及时反馈课堂教学

“信息反馈是教师掌握教学效果和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学习指导的质量。”在课堂上, 要按照教学内容及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及时反思学习内容, 针对疑难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疑问, 如果不是很难, 可以引导学习小组成员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同时, 在做导学稿时也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填写疑难问题, 制作好疑难卡, 这些问题同样可先在小组内解决, 如果解决不了可向其他的学习小组请教, 然后再由科代表上交科任。科任教师可以在下节课开始时利用时间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 保证了教师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并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 准确、有效地掌控教学过程,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13.如何面试才能掌控主动权? 篇十三

第二:多发布简历,可以将自己的简历多发布几个点击率比较高的网站,或者直接登录到用人单位的网站发布自己的简历,这样就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更加节省时间。

第三:不要急着问待遇,有很多面试者一开始就急着问待遇的问题,这会让对方很反感,虽然谈论工资报酬是应该的,但是自己也要学会把握时机,还要委婉的提出来,不要用太直接不容易被对方的接受的方式。

第四:学会随机应变,在面试的过程中有很多面试官都会故意提出一些问题来看面试者的应变能力,这个时候要学会随机应变,最好是平常心对待。在面试的时候要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要因为自己这方面了解的比较薄弱,就不敢回答,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没有信心。

第五:不要不懂装懂,其实面试官都比较讨厌一些不懂装懂的人,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你的真诚,以及诚实。如果有不了解的问题,可以直接说出来,或者与他们进行探讨,这远远比欺骗要好的多。

第六:学会推销自己,在生活中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然后在面试中把自己推销出去,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提到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得到面试官的肯定才是最重要。最好不要谈及自己的弱势,如果没有办法避免,自己也不要过于强调。

第七:学会把握机会,每一次面试时间都不是很多,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人在等,所以要学会把握每一次的面试机会。虽然在这么短的时间没有办法让面试官全面的你了解,但是你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让面试官认可你,对你印象深刻才能够从众多人中脱颖而出。

即将参加面试的你需要提前准备,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在面试中掌控主动权。

14.谈谈如何掌控网站关键词的密度 篇十四

关键词对于一个网站来说是一个基本的东西,是研究SEO的基础,也是SEO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好的关键词,就是给网站一个好的定位。而关键词密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站在搜索引擎的排名,所以想要拥有一个好的排名,一定要掌控好关键词密度。

何为关键词密度?就是指该关键词在网页中的字符数在整个网页总字符数的比例。关键词密度通常建议控制在2%-8%,太低,则无法体现关键词在网页中的地位,太高,则搜索引擎会认为你是在作弊,直接将你K掉。所以掌控好关键词密度,很重要网络推广。

那么如何来控制关键词的密度?我们在设置关键词的时候,一般是围绕标题展开的,因为搜索引擎,特别是百度,对标题(TITLE)特别的重视,于是很多朋友觉得,在标题中多放点关键词是不错的选择。放到以前,这样做确实可行,毕竟当时技术不高。但是现在就不好了,搜索引擎很讨厌这样,你在标题里堆积关键词,或者标题太长了,都无法得到搜索引擎的认可,

标题里关键词不要太多,也尽量别重复。

再谈谈关键词和描述两个标签。KEYWORDS标签现在搜索引擎已经不怎么关注了,在排名的时候不会考虑KEYWORDS标签,不过加上去也没啥坏处,不需要设置太多,只要把标题里的关键词放进去就行。至于描述,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首先必须要是原创,因为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是会显示DESCRIPTION的内容的,应该仔细设置,一般应该把标题里的关键词放进去,并且自己考虑将它们做成通顺符合逻辑的话,不要太长,120字符左右网站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内页的关键词密度比较容易控制,因为内页发布后一般不会有变化,但是网站的主页关键词密度不是很好控制,因为每天都更新,新的文章的标题长度不同,就会造成主页的关键词密度变化。一些地方是固定的,比如主页的导航,地步,还有图片的ALT属性(切记不可堆积),设置好关键词后就不要动了。而新的文章标题,如果没有主页的关键词,那么主页关键词密度就降低了,所以有时候需要我们特意的增加关键词密度。

15.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十五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 新闻类节目最具影响力, 而新闻播音主持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新闻播音主持的播音质量、效果, 直接影响了节目的收视率。只有熟练掌控播音技巧的播音主持, 才能使信息传播更加生动、有效, 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具体化、生动化,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由此可见, 播音主持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还要熟练地掌握播音技巧, 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度,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效果, 增加新闻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技巧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 要认识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技巧的重要性。随着电视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电视节目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如今, 在电视行业发展的强大竞争下, 电视新闻节目固守以往严谨的播音主持风格, 导致在新形式下压力剧增。[1]大多数观众逐渐倾向于轻松的综艺节目, 而新闻类节目的关注人群与日俱减。电视播音主持是电视节目保障收视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当下的状况, 转变电视行业的发展格局与新闻播音主持调整自身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主持风格、播音技巧等决定了新闻节目的播音效果。优秀的播音主持通过高超的播音技巧以及良好的专业素质, 调动观众的求知欲, 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使新闻节目能重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三、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技巧的方法

(一) 注重语言运用的规范性

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是向观众传递信息, 更是将有关精神进行传达, 也是大众接收最新消息的重要途径;只要打开电视, 受众就能接收信息, 这种及时、有效的方法被广大受众接受。在电视新闻的播音中, 播音主持是广大群众接收信息的重要传递者, 其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化, 不仅体现了自身的素质, 更代表了新闻类节目的整体水平。[2]因此, 新闻播音主持应较为重视播音主持的技巧, 注重语言运用的规范化。人们接收信息时是在视觉和听觉的配合下完成的, 主持人通过声音与观众进行交流。在有限的时间里, 播音主持在播报时, 要注重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现象, 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备稿期间做好充足的准备, 将稿件内容进行熟读, 对难解的字音进行辨析, 争取将最规范、最标准的播音主持仪态展示给广大观众。

(二) 具备积极的播音状态

播音主持只有保持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 才能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才能将新闻稿件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 增加节目的收视率。播音主持应具备积极的播音状态, 首先, 是要保证对新闻稿件的熟悉度, 在播报时, 对新闻稿件内容越熟悉, 播报时自信心就越强, 出现的失误就越少;相反, 如果对稿件内容不熟, 就会出现语速过快、吐字不清晰的问题。因此, 播音主持在接到新闻稿件时, 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这样既有利于整体把握播音的节奏, 也能缓解播报时的紧张情绪。其次, 播音主持应具备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在播报时注重对稿件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 并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生动地将其表达出来, 转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播音气氛。最后, 播音主持是隔着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 播音主持应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 在屏幕前要集中注意力, 保持端庄的播音仪态, 以自然的状态向观众播报, 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3]

(三) 掌控播音主持的语调语速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语速、语调的掌控, 既体现了播音主持的专业素质, 也影响了节目的收视效果。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语速是一个相对概念, 应与新闻的内容进行结合, 比如对于那些内容量大、综合感强的新闻节目, 播音主持就应当适当调整语速, 使观众能够接收更多的信息;对于那些只是播报新闻消息、气氛庄重的节目, 播音主持就应该调整语速, 将播音速度放平缓, 使观众更能准确地掌握新闻内容。[4]此外, 播音主持的语调也是新闻播音的重要环节, 如若主持人在整档节目中保持一个播音语调, 节目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 针对不同的新闻内容、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 播音主持要注意把握播音时的语调, 重点突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将新闻内容有感情地表达, 使观众能有选择地接收新闻内容。

(四) 播音主持重点把握语气与重音

新闻稿件内容丰富、结构复杂, 播音主持应重点把握播音时的语气与重音, 使观众能够深入理解新闻内容。播音主持在备稿过程中, 应将新闻稿件的重点内容做好标记, 注意重音的音量以及表达方式。此外, 播音主持还应注重把握播音的语气, 正确运用语气可以增强新闻稿件内容的说服力;不同播音主持在语气的把握方式上有所不同, 要想准确地把握语气, 就应该提高播音主持对播音语言的驾驭能力, 提高其专业素质。

四、结语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作为公众人物, 是广大观众关注的焦点。掌控播音技巧需要播音主持从自身做起, 通过不断学习来展示播音主持的专业魅力。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门精湛的语言艺术, 播音主持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进行不断练习, 掌控电视新闻播音的主持技巧;需要注重语言运用的规范性, 具备积极的播音状态, 掌握好语速语调, 把握好语气与重音;不断地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专业素质, 提高我国电视新闻的播音质量, 为我国的电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其收视率。

参考文献

[1]高宇.播音主持如何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之技巧[J].视听, 2015, 01 (06) :77.

[2]索朗达瓦.播音主持人如何掌握电视新闻播音技巧[J].新闻传播, 2015, 24 (08) :61-62.

[3]张可心.播音主持如何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之技巧[J].新闻传播, 2016, 03 (09) :83-84.

16.如何掌控一天24小时 篇十六

你或许讨厌工作、厌倦生活;你或许无所事事、心灵空虚;你一定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会发现自己在浪费时间,也在浪费生命;你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并合理规划时间和生活;你开始轻松而愉快地面对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功。

you can’t satisfy it at first; it wants more and more; it is eager to move mountains and divert the course of rivers. It isn’t content till it 8)perspires. And then, too often, when it feels the perspiration on its brow, it wearies all of a sudden and dies, without even putting itself to the trouble of saying, “I’ve had enough of this.”

Beware of undertaking too much at the start. Be content with quite a little. Allow for accidents. Allow for human nature, especially your own.

A failure or so, in itself, would not matter, if it did not 9)incur a loss of self-esteem and of selfconfidence. But just as 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 so nothing fails like failure. Most people who are ruined are ruined by attempting too much. Therefore, in setting out on the immense enterprise of living fully and comfortably within the narrow limits of 24 hours a day, let us avoid at any cost the risk of an early failure. I will not agree that, in this business at any rate, a glorious failure is better than a 10)petty success. I am all for the petty success. A glorious failure leads to nothing; a petty success may lead to a success that is not petty.

So let us begin to examine the budget of the day’s time. You say your day is already full to 11)overflowing. How? You actually spend in earning your livelihood—how much? Seven hours, on the average? And in actual sleep, seven? I will add two hours, and be generous. And I will 12)defy you to 13)account to me on the spur of the moment for the other eight hours.

劲十足,一旦对所收获的感到不满足,就会要求得到更多,甚至于想要大山移动,江河改道,不干到汗水涔涔就难以满足。但在多数时候,在你感到汗流浃背、精疲力尽的瞬间,最初的干劲便一落千丈,转眼间荡然无存。在挣扎之中甚至来不及说上一句:“我受够了。”

勿在起初着手时要求过多,要满足于任何微小的收获。要预料到一切可能的变故,估计人类固有的特性,尤其是你自己的。

遇到一两次失败时,只要这种挫折不至于损害你的自尊与自信,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恰如“一事如意,事事顺利;一事失败,事事不利”。大多数陷于崩溃的人往往是由于贪求过多而造成的。因此,在一天24小时短暂而有限的时间里,在你着手创建一个充实而舒畅的生活这个庞大的事业中,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导致过早的失败。我从不赞同那种“光荣的失败胜于渺小的成功”的说法。我更倾向于获得渺小的成功。因为看似光彩的失败带来的是一无所获,而渺小的胜利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成功。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每日时间的分配方案。你也许会说你每天的时间已经安排得满满的了。怎么个满法?为维持生计用来工作的时间平均算起来有多少?一般不是7小时吗?睡眠时间有多少?也是7个小时吧,宽限一点,索性再加2个小时。那么,剩下的8个小时如何打发呢?我倒想听听你的高见。译文参考自新世界出版社版本

上一篇:校园美化绿化总结下一篇: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