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哪些民间习俗

2024-10-15

立秋有哪些民间习俗(8篇)

1.立秋有哪些民间习俗 篇一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相关文章推荐:

1.盘点各地立秋习俗

2.立秋的习俗汇集

3.立秋有哪些习俗

4.民间立秋的习俗

5.立秋贴秋膘是什么

6.立秋习俗有哪些

7.立秋啃秋是什么

8.立秋习俗:什么是秋收互助

9.解读立秋习俗:晒秋

10.立秋习俗之秋社是什么

2.春分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篇二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竖蛋的奥秘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虽然说法颇多,但其中的科学道理真不少。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

“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 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此外,最好要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竖立鸡蛋不仅有许多科学道理,而且还包含很多丰富深邃的哲学思想。意大利著名 航海家 哥伦布横渡茫茫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有人对其发现不以为然,甚至讥其为“纯属偶然”。在一次庆功大会上,哥伦布提议宴会上的先生女士小姐尝试一下,能不能把桌上的鸡蛋竖立起来,结果没有一个成功。哥伦布说,看我表演。他把鸡蛋磕下去,鸡蛋壳破了,蛋也就竖立起来了。然后他说,这就是我的发现,的确十分容易,但是,为什么你们不会?

鸡蛋匀称光滑的曲线是它难以竖立起来的原因,也是它的 魅力所在。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 达芬奇,曾经废寝忘食两年多,天天练画蛋曲线,这为他后来成功地塑造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民间把脸庞称为“脸蛋”,并以蛋形作为脸庞美丽与否的标准,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民高超的美学鉴赏水平和蛋形的美学属性。

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找不到蛋形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就连数学家也只能凭借直尺和圆规来近似作出蛋曲线。难怪画了成千上万个蛋圆的画家也说,没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

直到现代,数学家才找到下列蛋曲线的数学方程:x^2/a^2 + y^2/(ky+b)^2 = 1,其中|k|>1,终于解开了蛋曲线作图这个困惑几代人的难题。今天,造型为蛋形的汽车、飞艇、桥梁、隧道、体育馆、音乐厅和其他建筑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们完善地实现了科学与文化、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学的结合。

二、吃春菜

岭南风俗

昔日 四邑(加上 鹤山为 五邑)的 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 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三、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 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四、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五、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六、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 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七、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 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 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 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 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 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 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八、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 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 甲、丙、 戊、 庚、 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北京在元朝时就建有 日坛,北京的这座日坛建于明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它被正方形的外墙围护,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坛门内的 具服殿休息,然后更衣到 朝日坛行祭礼。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 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 东方行礼的缘故。

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周围砌有矮形围墙,东南北各有棂星门1座。西边为正门,有3座棂星门,以示区别。墙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坛,高1.89米,周围64米。明朝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这本是一种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却改用方砖铺墁,使日坛逊色不少。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 迎神、奠玉帛、 初献、亚鲜、 终献、答福胙、车馔、 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的 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返回目录

春分时节进补养生吃什么

黄豆芽

春分时,正是黄豆芽大量上市的季节。黄豆芽性寒味甘,可以健脾养肝,恰好符合春季养肝补脾的特点。同时,春天不少人会缺乏维生素B2,出现口角发炎的情况,黄豆芽中富含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

香椿

春分这个时候的香椿,香味浓郁,鲜嫩清脆,口感和营养都是最好。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香椿还是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疾病的良药。

大红枣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适当吃些甜食。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选,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暖还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返回目录

春分养生的饮食禁忌

饮食宜少酸增甘以养脾气

据悉,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专家建议,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

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补充炖汤食品,如胡萝卜排骨汤、白果乌鸡汤等,既可补充人体在季节过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3.除夕的传说和民间习俗有哪些 篇三

除夕的习俗之守岁

除夕晚上,大人带着孩子到亲朋好友家里送礼,拜年,叫做“馈岁”;邀请别人到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饭,叫做“别岁”;叫完饭,大家互相祝贺道谢一番,各自回家,叫做“散岁”;在家里,晚辈要向长辈行礼,长辈对晚辈嘱托几句,还要给没有工作的小孩子压岁钱,并互相祝贺,叫“辞岁”;这时,大家都不愿去睡觉,一家人或看电视、或打牌等等,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新一年的到来,叫做“守岁”。

4.传统节日春节都有哪些民间习俗 篇四

1、贴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2、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扫尘的意义在于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希望来年的生活过得更加的美好。

3、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4、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5、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客家人春节习俗

除夕

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接财神

年三十临晨要接财神,每年有具体财神来的时辰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春节过年禁忌

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

5.立秋有哪些民间习俗 篇五

1.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2.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4.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5.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6.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7. 一场秋雨一场寒

8. 十场秋雨要穿棉

9.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10.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有立秋的诗句

1. 秋天宜收不宜散

2.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3. 六月立秋紧'丢丢',七月立秋秋里游.(闽南)

4.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5.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6.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7.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8.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

9. 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

10.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11. 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

12. 立秋下雨件件丢,处暑下雨件件收。

13. 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14.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15.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16.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17.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18. 六月立秋紧‘丢丢’,七月立秋秋里游。

19.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20.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带立秋的诗句

1.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2.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3.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4.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5.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6.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7.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8.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9.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10.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11.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2.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13.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14.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15.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16. 立了秋,凉飕飕。

17.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18. 立了秋,把扇丢。

19.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20.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21.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22.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23. 立了秋,凉飕飕。

24.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25. 立了秋,把扇丢。

26.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27.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28.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29.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6.中秋节有什么民间习俗 篇六

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其对象是月神——也称作太阴星主、月姑或月宫娘娘。每当中秋月上时,人们设案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祭品拜月亮。祭拜完毕,焚烧月光纸,撤下供月食品,散给家人。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时,男子只能在一旁观看,不得参与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为月亮是阴象之物,所以拜月纯属女人之事。

云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来以前,在小土房顶上置一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圆饼上插一炷冷香,月亮升起时点燃冷香,对空鸣放火药枪,男女老幼行拜月礼,然后围坐在一起吃饼赏月,直至半夜。

江苏苏州地区,人们称赏月叫“走月”。中秋月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外出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的妇女们走街串巷,互拜亲朋,寓月圆人亦圆之意,是中秋节的来历。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地上的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多姿多彩的“走月图”。

湖南侗乡人的中秋“偷月”更别有风趣。晚上,姑娘们打着花伞,悄悄地来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园里,借着月光采摘菜园里的瓜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若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那姑娘就会喜上眉梢,因为这预兆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江南等地的农村,还有中秋送瓜的趣俗。倘若结婚后数年不育,其亲友就会去菜园里“偷”冬瓜一个,以彩色绘成人面的形状,再以衣服扎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请寿长命好的人抱着,敲锣打鼓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盖上,口称“得瓜得瓜”,以期“种瓜得娃”。摘冬瓜时,不能让瓜主知道,否则就不灵验了:瓜钱可以留在瓜田里,或是事后补交。有些地方则希望别人送南瓜,“南瓜”谐音“男娃”。

到了魏晋,已有中秋赏月之举。据《晋书》记载:“谕尚书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中秋赏月,最盛的要数宋朝。《东京梦华录》云:“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目睹柔和淡雅的月色,历代文人墨客诗兴勃发,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李白旷达豪放,笔下的月色意境开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使人击节三叹。杜甫抱负远大,他笔下的月色气势恢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遁迹空门,向往佛事,笔下的月色清寂超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一生不得志,苦闷中寻求解脱,发出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慨叹。

古人赏月,一往情深,以至于发展到听月。明代翰林编修黄志清,曾建台阁“听月楼”,有人间他何以能“听”,其夫人邱应仪赋诗答道:

夜静高楼接太清,倚栏听月正分明。

摩空倪兀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声。

曲罢霓裳声细细,斧柯丹桂韵丁丁。

忽然一阵天风鼓。

吹下婢娥笑语声。

相传,清代大学士张玉书也写过《听月诗》,其诗云:

明月高楼接太清,楼高听月分外明。

扶车咿呀冰轮转,捣药丁冬玉杵声。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修丹桂响铮铮。

无云天际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这两首听月诗,均化无为有,由形言声,将月宫里的传说融于一体,摹写出真切的“听月”感受。你听,扶车冰轮辗转吱呀吱呀,蟾蜍玉杵捣药叮叮咚咚,广寒宫宫女婆娑起舞,霓裳羽衣曲婉转悠扬,高大的桂树下吴刚挥斧砍伐,嗵嗵声震荡山野,一阵清风,又送来嫦娥银铃般的笑声,如此热闹欢快的音响,交织成一场月宫大合唱,怎能不叫多情善感的文人墨客勃发诗兴呢?

谈到听月,还真是妇女们的一项神秘的活动。人们叫“听香”,也有的地方叫“听响”。其方法是妇女在家中所供奉的神像前,点上香烛,向月神祷告,或卜财运,或问子息,如此这般请示过后,再拈香出门,根据在路途窃听到的声音卜测某项事情。此种风俗,在台湾及闽南较为盛行。

中秋节有什么民间习俗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7.冬至有哪些习俗 篇七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3、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6、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7、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冬至的习俗

很多地方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而形成了很多习俗,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有些地方还要冬至祭祖。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地方对冬至很重视,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很多习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也多见于唐宋,并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比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

吃饺子、馄饨或汤圆。冬至这一天,北方时兴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喜欢吃汤圆和麻松。冬至的汤圆又称“冬至团”,有粉团和粉圆两种,里面要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清嘉录》记载道:“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有一个故事。相传汉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其中有两个部族首领分别姓浑和屯,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把它们叫做“馄饨”,然后恨恨地全部吃掉。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希望早点把他们消灭。因为做馄饨最初是在冬至这一天,于是就流行冬至吃馄饨。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时,当时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一个叫周密的人说,杭州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

说到祭祖,就不得不说说广东一些地方,那里冬至祭祖的习俗很盛,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因此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者,都要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一般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老少把甜丸汤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录》所说的“无馅而小者”,类似现在商场卖的小丸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俗称“敬门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称为“头丸(圆)”,冬至丸称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圆满。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荤素五味;晚上还得祭祖,供品中必须有嫩饼菜。

饺子,相传起源于医圣张仲景。(可以参看前面“12.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现在北方的习俗,一般在冬至和春节都要吃饺子,有些人还把饺子称为“扁食”或“烫面饺”,并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怕冻了。

江南一带还有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也有一个故事。相传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这样就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很多地方时兴冬至吃狗肉。据说这从汉代就开始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于是,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先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靠,冬天吃一点狗肉,确实可以驱寒暖身。

客家人则喜欢在冬至时酿酒,认为冬至时的水味道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以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冬至节气

8.2020立秋有什么习俗 篇八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通常就会出现大麻烦: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2、咬秋

“咬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啃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郊县人民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心情舒畅的啃秋行为,所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4、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5、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立秋是几月几日

立秋时间:8月7日09:06:03,农历20六月(小)十八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上一篇:中国关于学问的谚语下一篇:高层次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