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婚礼习俗(共12篇)(共12篇)
1.泉州婚礼习俗 篇一
泉州冬至习俗
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约当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2.泉州婚礼习俗 篇二
满族的婚礼习俗强调吉祥二字, 所以满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迎娶新娘的花轿和汉族的有所区别, 使用的是马拉花轿而不用人抬。媒人和娶亲婆以及压轿男孩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必不可少。迎亲时, 新郎骑马, 领花轿至女家, 新娘上轿后, 骑马领花轿返回。新娘娶到家之后, 新郎、新娘拜堂, 新娘开脸并改梳发型, 再出来拜神及亲友。新郎新娘结婚当日行完各种礼仪后, 需吃子孙饽饽 (水饺) , 寓意为子孙满堂。新娘被搀到屋里后, 还要"坐福"。"坐福"时不能下地, 到了晚上由伴娘和亲友们送新娘子入洞房。新婚夫妇入洞房上炕时那花烛不能吹灭, 要用扇子扇灭。
2满族婚礼习俗的英译原则及示例
由于满族婚姻礼仪繁琐, 所以在做英文翻译时倍感困难, 采用传统翻译无法向目的语读者讲述清楚, 所以在满族婚礼习俗的翻译上采用直译加意译的原则。对于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采用直译加集注的方法, 而对于一些象征意义则采用意译的方法。这样的翻译容易为西方人所理解, 具体翻译示例如下:
Picking up brides for Manchu will choose a lucky day.The first day, the persons who go to the bride's family to pick the bride up are bridegroom, match-maker, two women of wedding servers and a boy acting as"yajiao".
On the next day the bride will be invited to go to the sedan after the good occasion is chosen.The bride will say goodbye to her family members with tears accompanied by the musical voice of drum and trumpet, while the bride's mother will pour the water that the bride has used for washing face into the place where the bridal sedan stopped.Manchu mostly will choose sedan to pick up the bride which is dragged by horses instead of men.When picking up the bride, a boy aged between 8-9 and the wedding-serving old woman-whose fate belongs to the earth life (a kind of astrology) , with a husband as well as sons and daughters should sit in the sedan in advance.When picking up the bride, the bridegroom must ride on the horse and lead the bridal sedan into the bride's house.After the bride arrived at the bridegroom's house, the new couple will perform the formal wedding ceremony and the bride's face should be cleaned and her hair style should be changed.The following ritual is to worship some gods and father-in-law together with mother-in-law.In addition, the newly-married should serve for the relatives and friends.After finishing the rituals, the bride and bridegroom should eat dumplings which should be prepared by the bride's family and should be sent to the bridegroom's house together with the dowry by the old woman seeing the bride off.
After entering the room, the bride should sit on the southern kang for the whole day, which is called"zuofu" (happiness can be brought by sitting on the kang) .When the night is coming, the bride entered the bridal chamber accompanied by bridesmaid and close relatives and friends.Newly-married couples can't blow out the fancy candles but fan out them when they want to enjoy the melody of bridal chamber.
摘要:满族的婚礼非常讲究, 礼节繁杂。在整个婚礼中主要主题为"吉祥"。因此, 在对其进行英译中, "吉祥"的气氛应该充斥在英文的字里行间, 同时要提供给目的语读者更多的认知语境, 减小理解的难度。这种翻译的技巧作者用英文示例加以呈现。
关键词:习俗,英译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 (英语国家) 文化习俗比较》,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3.疯狂的婚礼习俗 篇三
印度:树婚
印度一些地区的迷信认为,有些女孩生而成为“芒里克”(即火星、土星同时位于第七宫时出生的人),受到诅咒,将要克夫。为了破除诅咒,必须在结婚前先和一棵香蕉树举办婚礼,然后砍倒那棵树。
印度:偷鞋
印度一些地区在举办婚礼前,新郎必须把鞋脱下来藏好,让新娘及其家人去“偷”。如果新娘“偷走”了新郎的鞋,那么新郎必须花点小钱把鞋“要回来”。
韩国:敲打新郎的脚
在一些韩国婚礼中,新郎的脚着实要受到一番“折磨”,人们用冻鱼或棍子敲打新郎的脚。
法国:喝泔水
法国一些地区的婚礼结束后,宾客会把各种剩菜兑水送到新房中,让新郎喝下去。新郎不喝,宾客就不走。
俄罗斯:假扮新娘
俄罗斯婚礼上,新郎见到新娘之前,要给点钱,如果彩礼够多,新娘就会出现。如果彩礼不够,新娘的朋友就会假扮新娘出来迎接新郎,直到新郎追加彩礼。
中国裕固族:新郎向新娘射箭
中国裕固族婚礼上,新郎会向新娘射箭,当然,这种箭是没有尖头的。射箭完毕,新郎把箭折断,寓意新婚夫妇永结同心。
瑞典:宾客吻新人
在瑞典的婚礼中,如果新郎或新娘离开对方单独行动的话,宾客就会趁机亲吻另一方。
罗马尼亚:绑架新娘
罗马尼亚曾有“绑架新娘”的传统。男人可以诱惑自己喜欢的女人和他私奔或是“绑架”她,如果两三天内,女人的家人没有找到他们,那么这个女人就可以成为男人的合法妻子。
德国:打碎碗盘
德国婚礼上,宾客赠送给新婚夫妇碗盘。然后新人将它们打碎,碗盘摔碎的声音能驱散恶灵,保佑婚姻生活美满幸福。
4.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篇四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情侣们采取的结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西式婚礼的方式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了,今天,中国婚庆礼仪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古代婚礼的一些流程和习俗。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5.各国婚礼习俗 篇五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但是,男子必须结婚生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因 此,在结婚仪式上,夫妇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以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寺庙祭祀到花园广场
丹麦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筹办婚姻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德国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埋头苦干,讲求踏实,重实惠而不尚浮夸的民族,这些特征从他们的婚礼习俗中也可明显地反映。
小伙求爱姑娘家 扛来一株白桦树
德国人选择配偶的方式别句具一格。在波恩地区,小伙子爱上一位姑娘,便于4月30日或5月1日将一株白桦树放置在姑娘的家门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爱慕之意,便将白桦树放到家中的客厅里。小伙于得知后,立刻给姑娘送一枚宝石戒指,姑娘收下戒指,并亲吻小伙子,以表示对他的谢意,接受他的求爱。当双方情投意合、难分难舍之时,便互相赠送一枚银戒指,表示订婚。举行婚礼时,双方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感情永远象金子一样纯真。
位于柏林西南面有一个名叫希乔贝克的城镇,因全镇酷爱国际象棋比赛,素有“棋镇”之称。在这个地方,棋艺高强者,倍受人们敬重。年青小伙子们总是刻苦钻研棋艺,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棋艺能够更胜一筹,以此讨取姑娘的欢心。小伙子欲向某位姑娘求爱,便捎信给姑娘,希望能同她的父亲对弈一盘。姑娘如果对小伙子怀有好感,便约定一个时间,邀请小伙子到家里来。当小仪子同未来的“泰山大人”比赛时,姑娘及全家人都在一边观战。小伙子使出自己十八般武艺,“泰山大人”认认真真地对待。经过一番较量,小伙子取胜了,“泰山大人”不但不会生气,反而表示祝贺。于是,伙子会受到姑娘全家的厚待,求爱的事情也就大功告成了。德国结婚习俗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撒米粒:婚礼后,客人要向新人身上撒米粒。
据古老传说,撒米粒象征丰收。
抛花束:新娘将其手中的花束抛向周围尚未结婚的姑娘,谁接到花束,将是下一个新娘。
新娘伴娘:新娘伴娘须是未婚女孩,她陪新娘走进教堂,其作用是把妄图加害新娘的恶鬼引开。为此,她的着装要与新娘相似。
花束送子:将鲜花置于花瓶中,这是一种非基督教的古***俗。因花的香气可引来丰收女神,预示新婚夫妇将来多子多孙。
车挂铁盒:在新娘的花车上,挂许多铁皮盒子,开车时便发出叮当声响,告诉路人,有对新婚夫妇由此经过。
劫持新娘:婚礼队伍行进途中,由一位要好的男性朋友带人将新娘“劫”走。当然,这都是在客人的陪伴下进行的。若新郎未能立刻找到新娘,他必须花些小小的代价赎回新娘,如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唱一首歌,或保证婚后头4个星期洗碗等。
跳面纱舞:午夜时分,面纱舞开始。这时,大家争抢新娘的面纱并将其撕成碎片,分给伴娘和每位嘉宾,象征着分享新人的新婚祝福。
背新娘过门槛:传说,恶鬼会躲在门槛下,当新娘迈过门槛时,则伺机夺去她的幸福。因此,由新郎把新娘背过门槛。
零钞买鞋:婚礼上,新娘要着一双用零钱买的鞋子。此源于过去生活艰苦、人们为准备嫁妆精打细算的习俗。用零钱买鞋,也是向丈夫保证,他娶到的是一位既节俭又忠诚的好太太。
四样物品:举行教堂婚礼时,新娘需穿戴四样物品,即一样新的,一样旧的,一样借的,一样蓝色的。如一个新的结婚戒指,一个老的家庭装饰品,一条借来的项链及一对蓝色吊袜带。俄罗斯
婚宴上会有人大喊“苦啊!苦啊!”每当有人带头喊时,在场的所有人便会齐声附和,这时新人便会站起来,当众深情地一吻。没过几分钟,又会有人大声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来,再次用甜蜜的吻来平息亲友们的叫“苦”声„„这样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复十几次亲友们才会罢休。原来,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酒是苦的,不好喝,应该用新人的吻把它变甜。在俄罗斯,结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名媒正娶,二是私奔。只有头婚或鳏夫同姑娘结婚时才举行隆重的仪式,寡妇或离过婚的妇女结婚时不举行仪式。私奔通常是父母不同意造成的结果,私奔者往往在夜间选择邻居或朋友家举行简单的仪式,等“大功告成”之后方去父母家通知并请求宽恕。
法国
浪漫简单的法国婚礼
白色婚姻白色是浪漫的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的服饰,乃至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是纯洁无暇的。婚礼上,新娘子必会准备名为“Weddingarmosre”的柜子作嫁妆,柜上刻有手工精细、象征健康以及繁荣的图案,是以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称;而新人才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称,名为“Coupdemarriage”意思为“婚礼之杯”
过程: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它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
礼服:
用白色的长礼服做新娘服装的风俗可以追溯到拿破仑三世的妻子约瑟尼皇后。1499年,路易十二和安妮结婚时,安妮穿了一条白色的礼服,以示她的纯洁。几百年来,法国延续了用白色的长礼服做新娘服装的风俗。他们非常喜欢采用蕾斯材料,但同时也强调能突出穿着礼服的女性的魅力。对法国人来说,任何女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肤色是黑是白,是满脸雀斑还是金发碧眼,在她们结婚的那一天,绝对是美丽的。犹太
祝福完毕后,新郎以右脚打破酒杯,象征对当年(公元70年)圣殿的毁灭的怀念以及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了当年耶路撒冷圣殿毁灭时的悲伤时刻。但在现代婚礼中,人们则以此风俗来表示人类关系的脆弱,新生活的开始以及摈弃一切偏见和无知。
日本
日本传统婚礼仪式大致分为神前式,教会式,佛前式,人前式四种。
前式结婚仪式起始于日本室町时代,是当时武官家庭最为盛行的一种结婚典礼。礼节较为繁多,婚礼上男女双方需通过339次交杯酒来盟誓相爱一生,白头偕老!因此整个婚礼上最为重要的一道程序那便是喝这339杯交杯酒了!客人给新郎倒酒时,每杯酒必须分三次喝光。然后再互相交换酒杯,给双方倒酒。整个婚宴上,就这样不停的相互敬酒,而整个喝交杯酒的过程则意味着男女双方喜结良缘的过程!
佛前式婚礼上,男女双方在佛像面前宣读婚约,向祖先报告两人结为百年之好,相守一生。婚礼上还把一种叫“纸垂”的白色纸剪成又细又薄的纸条,然后把台他缠在 BICIGI树枝上,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意味着把已故的亲人的魂招回来,永保平安!在婚礼上进行玉串奉奠仪式时,必须由和男女双方血缘亲近的人主持!
人前式婚礼是在一种特定的神面前举行,不用受男女双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约束,而只是在亲戚,朋友面前签定一个结婚合约书就行了!然后一起大声朗读婚约书,宣读自己对对方的爱,整个过程仅需10到15分钟。
教会式婚礼根据教派的不同而又分为几种。原则上本来只有信徒才能在教堂举行婚礼,特别是天主教派对这要求更为严格!但最近以来,即使不是信徒,只要在教堂里接受简单的培训也可和信徒一样在庄严的气氛中,走进神圣的教堂和心爱的人约定终身。
印第安
6.西方婚礼习俗 篇六
西方婚礼习俗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一般有以下若干步骤:1.来宾入席。2.同时开始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主席或者牧师)宣布婚礼开始。伴郎、新郎、伴娘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3.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父亲的手,款款步入礼堂,伴娘及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郑重地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入座。4.唱诗班吟唱圣歌祷告、献诗。5.牧师(祖父)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妇,不论疾病窘困,永结同心。6.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伴郎及伴娘捧上结婚戒指予新郎新娘,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新人在结婚证书上签名。7.献诗(祝福的话)。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8.礼成。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二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及其他来宾亦随后退场,礼成。12.茶会或晚宴。新娘可于室外抛花束及拍摄留念。一般有茶会或晚宴。在杭州索菲亚婚庆就有办这样的西式婚礼。
西方婚礼的特殊习俗包括婚纱:西方婚礼上突出的特点就是,新娘圣洁纯白的婚纱,是婚礼上最为关注的焦点。在西方,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但在19世纪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并没有统一颜色规格。
7.东台婚礼习俗介绍 篇七
我们那里结婚一般分两天进行。头一天是发嫁妆,女方把嫁妆拉到男方家或者新房。东台土话叫发轿。这里有几个细节:(1)“绳被(pi)毯”,这是个方言说法,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缝新人床上盖的被子。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在整个婚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搀(can)妈”,在这里解释一下“搀(can)妈”,其实是一对夫妇,一般是村里儿孙满堂,日子过得比较顺心得意同时在村里公认的也有一定威信的一对夫妇。有点类似于现代婚礼中的司仪,因为他们负责的是对农村千百年来一些风俗仪式的继承和发扬。说回“绳被(pi)毯”吧,这里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虽然现在到超市里购买什么样的被子都有,但是在我们那里新人的被子还是采用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地里产的棉花,拿去加工成棉胎。第二,“绳被(pi)毯”的时间,就只是在结婚前一天。第三,“绳被(pi)毯”的主角是“搀(can)妈”,就是请他们来缝好被单。第四,被子的数量为两条,一般为红绿缎面各一条。当然如果冷的话,多盖几条也是有必要的。第五,“绳被(pi)毯”的线一般是棉线,这里要注意的是:缝一条被子一般是一根线从头缝到尾,中间不可以打结,最末尾收针也不可以打结,这个就是“搀(can)妈”的技术活了。这里的说法呢,就是如果打结呢,婚后日子会过的结结巴巴的。第六,在被子的一头的中间要留一个口,不缝上。就好像形成一个口袋子那样。从造型上看有点类似形成一个可以放下婴幼儿的一个小袋子。其实寓意也就是早生贵子的意思。
(2)布臵新房,一般在“绳被(pi)毯”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这里主要的讲究是:
第一,主要工作从铺床开始,床上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包括垫的和盖的。
第二,对房间进行清洁卫生。
第三,放臵硬币和红花生,硬币为“1元”的,为此我还特意跑银行换的。听我爸妈说他们结婚那时候,放的是“5分”的,可见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呵呵。红花生即是染红的带壳的花生,这个是提前准备好的。放臵的地方为房间里所有可以打开的抽屉、橱柜里。每个抽屉里面放臵硬币及红花生的数量各为4个(也有放6个的,数量随便只要双数就可以)。这里要注意的是:放臵的红花生及硬币是不可以拿走的,只能任其在里面,直到久远。我还记得小时候不懂事,还偷偷拿过我妈妈那个箱子里面的“5分”硬币的,呵呵。
第四,对房间里面的所有的镜子蒙上红纸,包括车的后视镜子等,总之,新人不可以照新房的镜子以及陪嫁的新车的镜子,期限是一个月,满月之后这个规矩自动消除。至于为什么,我也没搞懂。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说了,那不照镜子,新娘那一个月就不化妆吗?非也,只是限制不照新房的镜子,别的还是可以照的。另外对于车后视镜不也蒙上红纸了吗?那司机怎么开车,是不是好容易发生事故。这里我可以说,凡是后视镜蒙了红纸的车,出门的时候都会很顺的,即使没上牌照,交警都不会拦车,任其畅通无阻,别的车司机看到也会很主动的礼让,这也许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吧!(3)填子孙桶,这里先说说子孙桶吧,子孙桶作为江苏东台新娘陪嫁的嫁妆,其作用非同一般。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桶其实有三件:马桶(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面桶(也就是脚盆)(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被称子孙三宝,是旧时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常用的“子孙桶”是“子孙宝桶”,形状是一个大的圆型木桶,上大下小,上口有盖子,旧时结婚时“子孙桶”其实就是老式的木质马桶,婚后当作便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桶。在部分农民眼里,马桶的作用比较特殊,孕妇分娩把孩子生在马桶里是常有的事,这似乎也成了众多农村孕妇较为“安全”的生育之法。于是,马桶就有了“子孙桶”的美名,每逢女儿出嫁,哪怕嫁妆再具有现代气息,这马桶仍要捎上。当然,现在这个作用早已消失。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卫生间的家庭越来越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马桶(或者痰盂)的人也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卧室里基本都有马桶。在苏浙沪地区的大街小巷偶尔也能看到晒马桶的景象。
在我的记忆里面,我的老太即曾祖母,就一直使用这一类的木质马桶。那个马桶经年累月的使用,也许对旧式女人来说是一份沉淀淀的回忆。到我妈那时候陪嫁仍然有,不过已经不使用了,到现在还放臵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
说到现时的子孙桶,市面上大多被制成工艺品,取聚宝盆和财势桶之意。但是这种工艺品,里面填不了东西的,而且这些东西又是必须填的,这个在后面我还会详细介绍。所以我还是决定寻找旧时的那种木制马桶。但是近年来,随着民间木匠手艺的渐渐失传,以前的那种传统的木制马桶已经非常罕见了。我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找到一件出来。这个只能属于一个遗憾。可能是我执着追求对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传承吧。后来只能买了我们那里市面上可以买的那种子孙桶,现在的材质已经变成纯塑料的了,所幸的是样式仍然保持了旧时的感觉。这也可以弥补下小小的遗憾。包括前面所说的面桶(脚盆)以及水桶全都是塑料的了。
最后再补充一个物件 – “痰盂”(一大一小两件,小的必须放臵在大的里面),这个大痰盂一般是新人在房内方便使用,小痰盂是备给以后的儿子用的,小痰盂必须放臵在大痰盂之内,俗称内胆。也是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孙的意思。相对于马桶,痰盂在目前的农村,其使用率还是蛮高的。
现在开始说填子孙桶,这里有讲究的以下:
第一,填的材料,这个可能各个地方有点差别,不过寓意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早得贵子、长生不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保佑子孙万代等等。我们家填的主要材料有:红花生、桂圆、开心果、蜜枣、红枣、红带子2卷、红筷子2扎、红卫生纸2卷、柏枝2枝、万年青1株、红鸡蛋13个、年糕(点红的)13块、粽子(挂红条的)13个。共计13个品种。
第二,填的主角-“搀(can)妈”,将上面这13种材料依照一定的次序填进子孙桶里面。填好之后会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仪式,简单又神秘。以及如何传递子孙桶在后面会提及。
(4)填红木箱,在上面已经提及到红木箱柜,旧时作为姑娘的嫁妆三宝之一,这个在陪嫁时候必不可少。这在以前都会请木匠到家里现场制作。现在都有加工厂了,不过质量就不如过去的那种了。所谓红木箱,材料当然不是红木的,那得多贵啊,农村可买不起。其实一般是樟木或者其他常见的木质材料,现在市面上买的那种,好在五金配件上一概保留了原汁原味。
这里说下填红木箱,这里可是有文章做的呢,可以说成是有个整蛊的玩意存在。这个整蛊的对象是“婆婆”。为什么呢?听我慢慢说与您听:
第一,红木箱子里面一般放臵的都是姑娘的陪嫁物件,都是比较值钱的,不过也会放臵姑娘穿过的衣物,这里要注意的是姑娘穿过的衣物。
第二,红木箱子作为陪嫁物到了婆家之后,是谁第一个开启呢,答案就是“婆婆”。因为婆婆会查看下儿媳妇家的陪嫁都有些什么东西的。
第三,整蛊事件,这个听起来有点迷信,也小小有点恐怖,不过就听下吧。旧时呢,父母担心女儿出嫁到了婆家会受到婆婆的虐待或者欺辱。就在红木箱子里面做文章,主要道具就是姑娘穿过的衣物-裤子。就是在填这个箱子的时候,将这条裤子放臵在最上一层,这条裤子折叠的方式是裤裆朝外,形成一个M形状。当婆婆打开箱子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媳妇的裤裆。这可不是个小事,预示着,结婚后婆婆会生活在媳妇的裤裆下,意思就是婆婆会翻不了身,也就不可能欺负不到儿媳妇了。至于用穿过的衣物也就不难理解了。旧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有时候因为这个,厉害的婆婆会闹的第二天结不成婚的。不过说法是这样,其实这个整蛊也很少人家会做的。毕竟最受伤害的是新人的感情。
第四,说是整蛊,倒也有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婆婆不去开启这个箱子,换成是给儿媳妇一个红包,一般几百到几千不等(不过数目可是之前媒人都谈定了的),给媳妇的时候说一下,这个是给开箱子的钱。这样的结果呢,媳妇开箱子,儿子也知道了是什么陪嫁,再说个妈妈听,婆婆也知道了什么陪嫁,又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儿媳妇也因为这个得一大红包。呵呵,倒也蛮好。其实说到这个,就有一个千古年来,怎么都处理不好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呵呵。
(5)子孙对碗,作为姑娘的嫁妆三宝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新人进入房间之后“吃富贵茶”,这个“吃富贵茶”的过程在后面会提及,这里要说的是,我们那里的喝茶,也有用茶碗喝的,所以也有的人家就买一般的茶杯就可以了。主要要注意的是看起来像一对就可以了。倒没其他讲究了。(6)“青布余裙”,其实就是一块1米见方青布+一块10公分见方的青布缝合在一起,一端穿有一根红绳子,方便可以束在腰间。这个青布余裙,主要作用是:一是填好子孙桶之后包裹之用,二是亲友在吃糖饭的时候,新娘子束在腰间去收钱放钱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名词的意思了。
(7)送“待礼”,这里所谓的“待礼”,就是指:在发嫁妆这天,新郎倌带到新娘家送给新娘家所有亲戚的礼物。所以经常听到人们之间这样开玩笑:以后你家女儿出嫁,我可是要吃“待礼”的哦。当然亲友也不是白吃这个“待礼”的,那是要给红包的。
现时的“待礼”一般包括以下几样:13斤重的猪后腿一只、8斤多重鲤鱼两条、白酒2瓶、红酒2瓶、红糖2包、大糕2条、其他不同茶点果子4样,总共10样东西,这10样东西便组成了一份“待礼”。当然这个“待礼”的样数和品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改变。毕竟生活在发展嘛。
送“待礼”,一般提前会计算好新娘家里有多少亲戚(包括内亲和外亲戚),按照家庭为单位,一个家庭备一份。一般算下来都不少份的,这里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送“待礼”那天,一般由新郎倌的兄弟或堂/表兄弟一起过去。当然他们到时候发嫁妆的时候也是作为劳动力使用的,呵呵。(8)辟邪仪式,这个仪式一般发生了发嫁妆之前,发生的地点在堂屋正中位臵,仪式开始前,还需要准备的道具有:红纸捻子及箩筛。这里先解释下:
“红纸捻子”,就是指用红纸卷起来拿在手上可以点火的一根东西。
“箩筛”,其实就是筛子,这个可能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够明白是个什么东西,说起筛子,其制作材料是竹子,一般为圆形,边框大约10cm高,手可以握住进行劳作,中间圆形为竹子编制成的孔隙状。大致上按照这个孔隙的疏密分为:漏筛、箩筛。漏筛一般是比较疏一点,其作用类似与漏斗,起到过滤的作用,在收拾那些颗粒状农作物时候,可以将农作物中杂物筛出来。箩筛呢,就是很密的那种。
好了,介绍完这些,现在开始说说整个这个仪式的过程:
首先就是要点烛、焚上香案,由北向南依次摆上填好衣物的红木箱子、填好的子孙桶、脚盆、水桶以及“痰盂”(为一大一小两件)。并且所有物件均需要打开。准备好之后,整个仪式的主角-“搀(can)妈”就出场了,左手拿着“箩筛”,右手拿着点着的“红纸捻子”,然后在以上所有物件上用这个火罩一遍,罩的先后次序便是由南向北,向左及向右分别罩三圈,在整个过程中,“搀(can)妈”嘴中也是念念有词,大都是一些保佑辟邪、顺顺利利的吉祥话。大致的过程就是这些。“搀(can)妈”熄灭手上的“红纸捻子”。至此,整个辟邪的仪式就结束了。
这里还要说一下对“妆新衣裳”的辟邪,这里所谓的“妆新衣裳”就是指:新人结婚那天穿的里里外外的一套新衣服。这个辟邪过程和上面这个是一致的。这里主要说下关于“四眼钱”。
何谓“四眼钱”呢,就是在方孔圆形古钱币上,在钻出四个小孔,称作“四眼钱”,制作好“四眼钱”之后,仍然是由“搀(can)妈”将这两枚“四眼钱”缝制在新郎和新娘的“妆新衣裳”里面。位臵一般是贴背部。这里的说法呢,新人身上的这枚“四眼钱”可以保佑他行万里路,起到壮胆之作用,走到哪里都不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四眼钱”放臵在衣物内的期限只是一个月,到新婚满月之后,必须拆下来,用红布包起来并且妥当放臵好。据传这个东西也是有传世之作用。呵呵
(9)“捏锁”仪式,在上面说到,做完了那些辟邪仪式之后,进行下一个“捏锁”仪式,这个“捏锁”的主要对象是刚才打开的红木箱子,主要参与人是:新郎和新娘的弟弟,同样的“搀(can)妈”是组织者。现如今啊,实行计划生育,好多独生女家庭就没有弟弟,那只能按照由堂至表的顺序寻找一个男生来参加。这个是必须的。
首先是,新郎在箱子的四个角落放上预先准备好的红包(几十到几百不等,一般为吉利数字)。接着新娘的弟弟出场了,拿走其中一个角的红包,我们那里叫做“捏(ni)箱旮旯”。接下来,新郎就要在刚才她弟弟拿走红包的那个角落再放臵一个红包,这个我们那叫做“满箱旮旯”。再然后,新郎就被支开一边,新娘的弟弟再次上场,进行“捏锁”(之前我说的那个整蛊游戏一般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所谓“捏锁”就是合上刚才打开的红木箱子,同时锁上箱子上的锁,并且把钥匙交给新郎。这个操作过程是由新娘的弟弟完成。至此“捏锁”仪式完成。
(10)传递子孙桶仪式,前面已经很详细的叙述了子孙桶在嫁妆里面非同小可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来传递,也是有一个固定的仪式的。这个传递子孙桶的主要对象是上面说到的:子孙桶、脚盆、水桶及痰盂。主要参与人是:新郎和新娘的弟弟,同样的“搀(can)妈”是组织者。
这个仪式其实比较简单,就是“搀(can)妈”先盖上子孙桶的盖子,子孙桶是放在脚盆里面的,然后用“青布余裙”包裹好子孙桶,用红带子系好。再盖上水桶及痰盂的盖子。接着新娘的弟弟出场,双手端起子孙桶由新郎接着。新娘弟弟从姐夫手里接过一个大红包(几百到上千不等,一般为吉利数字)。接着就是端出水桶及痰盂。至此,整个传递子孙桶的仪式完成。
这里解释下,新娘的弟弟的作用,在我们那里娘家舅,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是由母亲承担着延续家族香火的重任。因此对女方家的娘舅显得格外的尊重。在后面安排酒宴席位上,我会再一次说到这一点。呵呵。
周树人(公元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去世),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4月2日为《新青年》写稿(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笔名之多,堪称我国著名作家之最,在世界伟大作家中也是极少见的。
笔者最新收集到的鲁迅笔名共计181个:
一字笔名有16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L 干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苇索 杜斐 何干 一尊 余铭 译者 张沛 阿二 阿法 苗挺 直入 明瑟 罗怃 佩韦 周树 周悼 庚辰 庚言 孟弧 封余 荀继 茹莼 树人 候堂 飞斐 冬华 乐文 洛文 乐贲 乐雯 品音 记者 家斡 宴教 冥昭 焉于 黄棘 梦文 雪之 常庚 曼雪 崇巽 符灵 康郁 隋文 越丁 越山 越侨 越容 楮冠 鲁迅 尊古 游光 遐观 编者 虞明 豫才 燕客 霍冲 孺牛L.S.丁珰 丁萌 士繇 E.L.及锋 之达 子明 丰瑜 元艮 元期 不堂 中头 中拉 长庚 公汗 风声 巴人 龙刚 尤刚 且介 且文 史赉 史癖 白舌 白道 令飞 自树 许遐 许霞 鲁行 迅行 独立 姜珂 洛丈 神飞 敖者 莫朕 桃椎 索士 索子 晓角 动轩 仲度 华圉 阿张 豫山 樟寿 豫亭 符买 俟堂;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期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编纂者 纂述者 杜德机 何家干 何家斡 即鲁迅 张承禄 张禄如 周玉才 周动轩 小孩子 丰之余(瑜)韦士繇 邓当世 白在宣 周树人 周樟寿 周豫才 宓子章 赵令仪 某生者 倪朔尔 栾廷石 孺子牛 ;
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 宴之敖者 ELEF 旅沪记者 楮冠病叟;
五字笔名有7个: 朝花社同人 中国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诸夏怀霜社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
其中的笔名注解:
阿张、周豫才、豫山、周树人、樟寿: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
豫亭、豫才: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豫山”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名豫才。
树人: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鲁行:鲁迅在1907年他曾用过“鲁行”做笔名,“鲁”是因他母亲姓鲁,“行”是奋发勇进之意。
苇索、桃椎、符买:他有苇索、桃椎、符买等笔名,据《黄帝书》记载:上古时代有神荼、郁垒两位神仙弟兄,有捉鬼的本事,二人常在度朔山的桃树下检阅百鬼,并将一些无道之鬼用苇索绑起来喂老虎。根据这个传说,我国民间有了如此一习俗:在门上悬两块桃木木板,上荼神佘,符买二神大名,用来镇邪怯恶。这两块桃木,就叫桃椎或桃符。显然,先生以苇索、桃椎、符买为笔名,正表明他为民除害、声张正义的理想。苇索:“坚韧不折”义。桃椎:“驱邪除害”义。
雪之:鲁迅先生还有个笔名“雪之”,立意颇深。其时,教育总长章士钊赞美文言,反对白话运动,并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为例撰文立说,可惜,他把勇士的“士”误解为读书人,为此,鲁迅写了篇杂文,题目就叫《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并以笔名“雪之”发表,意思和文章相互通联:为三位被“误杀”的读书人昭雪。
俟堂:《俟堂专文杂集》,题记鲁迅所藏古砖拓本的辑集,收汉魏六朝一七○件,隋二件,唐一件。鲁迅生前编定,但未印行。俟堂,鲁迅早年的别号。
鲁迅、迅行:1907年又因鲁迅先生的慈母姓鲁,所以他取其母姓,又录“迅行”,取其“迅”字,含二而一,谓之“鲁迅”。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鲁迅”这个广为人知的笔名,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使用的,据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先生解析,“鲁”是他母亲姓氏,我国春秋时期,“周”与“鲁”是同姓之国,取“鲁”则在于纪念感怀母亲养育教诲之恩。“迅”原是他幼时乳名,又含迅捷进取之意,表明他誓与反动腐朽的旧时代彻底决裂,积极进取的鸿鹄之志。他的母亲叫鲁瑞。“愚鲁而迅速”是他笔名的主要缘由。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
(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迅行”的含意是奋发、勇进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唐俟:鲁迅读佛经抄古碑取笔名“唐俟”,意为“待死堂”。1918年5月15日,鲁迅以唐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梦》、《爱之神》和《桃花》三首白话诗,以后又发表过三首。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以后,胡适便给予热烈的赞赏与高度的评价,称誉鲁迅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
宴之敖者:鲁迅曾用过“宴之敖者”这个奇怪的笔名,它源于:1919年底,鲁迅全家搬进了北京的一个大院子,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治家时挥霍无度,月月亏空,家庭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鲁迅在家里竟连饭也吃不到,只得自备饭菜。鲁迅解释说:“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其中包含多少无奈、痛苦和辛酸。据许广平《欣慰的纪念》:“先生说:‘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说文》作欪„„);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按周作人之妻为日本人。《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孺子牛:为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他从自己著名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摘取“孺子牛”、“孺牛”为笔名,意即坚持站在劳动者一边。
阿二:“阿二”原是旧社会统治阶级对下层拉黄包车车夫的贬称,他就选用“阿二”作笔名,意即坚决站在劳动者一边。
巴人:在发表不朽名著《阿Q正传》时,他取笔名为“巴人”,喻意十分清楚,即“下里巴人”。以示他对标榜所谓“阳春白雪”的封建正统文艺的嘲笑,坚定不移、立场鲜明的公开站在劳苦大众一边。
旅隼:为了向恶毒攻击他的政敌表示坚决回击、应战的大无畏精神,他用“旅隼”作笔名,“隼”是一种可以捕猎的勇猛的雄鹰,“旅隼”就表明自己具有搏击长空、克敌制胜的信念和勇气。
许遐:许广平的小名叫许霞,鲁迅干脆取“许遐”作笔名。
唐丰瑜、丰之瑜:针对文坛某些人攻击鲁迅是“封建余孽”,他又取笔名“唐丰瑜”、“丰之瑜”;
尤刚:“刚强不屈”义。
敬一尊:“回敬一杯”义。
白在宣:“公开宣战”义。
华圉: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
何家干:在与敌人斗争周旋中,鲁迅既沉着应战,又鄙夷幽默地对敌人进行辛辣嘲讽。当时,国民党的“检查官”四处伸出触角,寻查迫害鲁迅,可他并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他用“何家干”作笔名发表文章,嘲弄反动派及其所豢养的鹰犬:“你知道是何家所为?”
隋洛文、洛文:隋洛文是“堕落文人”义。193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遂取笔名为“隋洛文”、“洛文”以示抗议。鲁迅也用“隋洛文”作笔名,用以影射浙江党老爷许绍棣通缉他的罪名“堕落文人”。
公汗:1934年,叭儿狗纷纷狂吠,处心积虑地攻击、诽谤鲁迅是“汉奸”,于是鲁迅就针锋相对,巧妙的以“叭云汉奸”四字各一半组成“公汗”作笔名,戏弄、正告反动派及其奴才走狗:“你对这个‘汉奸’如之奈何”?
虞明、余铭:“虞明”、“余铭”系“愚民”之谐音。
韦士繇:“韦士繇”系“伪自由”之谐音。
丰之余:“封建余孽”义。他也用过“丰之余”,这是他对创造社人定他为“封建余孽”的反嘲。
康白度:他用过“康白度”(Comprador)作笔名,这是回敬林默讥他为“洋行买办”的即兴反攻。
晓角:是早晨报晓的嘹亮的号角,它是鲁迅生前所用的最后一个笔名,表明他晚年在病魔缠身,自知不久于人世间,仍念念不忘唤醒国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去冲破旧社会重重阴云霾雾,为迎接黎明的到来而奋勇斗争。
栾廷石:鲁迅先生写杂文曾用个笔名叫“栾廷石”,含有瞧不起栾廷玉之意。
诸夏怀霜社:1936年10月18日,鲁迅已经生命垂危,当时任《译文》杂志主编的黄源前来看望,并诉他托他在《译文》刊登的广告登出来了。这则广告是《介绍〈海上述林〉》一文。《海上述林》是鲁迅为瞿秋白烈士所编的一部译文集,他还用了“诸夏怀霜社”的名义出版。“霜”是秋白的原名,“诸夏怀霜”意即全中国都怀念瞿秋白。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成为鲁迅先生一生中最后看过的文字。第二天(即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就不幸与世长辞了。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
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
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鲁迅平生用过一百多个笔名,是现代作家中笔名用得最多的人之一。他自己曾经有所说明,例如他二十年代中叶在《〈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中说过:“近几年《呐喊》有这许多人看,当初是万料不到的,而且连料也没有料„„我所用的笔名也不止一个:LS,神飞,唐俟,某生者,雪之,风声;更以前还有:自树,索士,令飞,迅行。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那时的《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
这大批的笔名中有些仅为谐音,如“虞明”、“余铭”,用浙江、上海一带的口音念起来,同于“愚民”,“康伯度”则是英文的买办(Comprador)之音译;但更多的笔名另有深义。例如后来最为通用以至取代了原名的“鲁迅”开始用于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等小说之时,而同时发表新诗与杂文则署名“唐俟”。他当年曾经与一度离别的老朋友许寿裳交谈过这两个笔名的含义,许先生在《鲁迅的生活》一文中写道——
他说:“„„(署名鲁迅)理由是:
(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至于唐俟呢?”“哦!因为陈师曾(衡恪)那时送我一方石章,并问刻作何字,我想了一想,对他说,你叫作槐堂,我就叫俟堂罢。”我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这“俟”字的涵义,那时部里的长官想挤掉鲁迅,他就安静地等着,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也。把“俟堂”两个字颠到过来,堂和唐这两个字同声可以互易,于是成名曰“唐俟”。周、鲁、唐又都是同姓之国也。
可见虽然即使是临时使用的笔名,其中也很有些典故,颇有意思的。而且这一课题似乎尚非题无剩义。试举三个例子来看。
即如“唐俟”及其简化的用法“俟”,乃是五四时代鲁迅的重要笔名之一,鲁迅用这一笔名发表了若干新诗、随感录和论文。据当年的北大学生孙伏园说,那时“青年们常常互相询问:‘唐俟到底是谁呢?谁的文章有这样深刻呢?’”“‘唐俟’和‘鲁迅’会不会是一个人?唐俟大抵写论文,写新诗,写随感;鲁迅则写小说,也写随感,而两个人的用词选句和思想内容又很有相像之处,也许这两个人只是一个人的笔名吧?”一直到《热风》出版后,“唐俟”与“鲁迅”确为同一人才大白于天下。
李允经先生说:“‘唐’这个字,也含有‘中国’的意思。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后来海外各国便称中国人为唐人。这样,‘唐俟’便可以理解为‘中国等待着’或‘中国人期待着’的意思”。鲁迅让中国等待什么呢,这恐怕属于求之过深了。鲁迅的著作尚且不可以过度诠释,笔名更不宜从中寻求过多的微言大义。既然“唐俟”为“俟堂”之倒文,则“唐”只是一个姓。
又例如,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用过一个“黄棘”的笔名,高信先生解释为“黄帝子孙所居住之地布满了荆棘”,此说恐亦不确。我们知道民国元年(1912年)时的鲁迅对形势的看法比较乐观,“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国人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前途非常光明,所以他这一笔名的含义或不至于那样悲愤。按“黄棘”典出屈原的《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王逸《楚辞章句》云:“黄棘,棘刺也。枉,曲也。己愿借神光电景,飞注往来,施黄棘之刺,以为马策。”可知“黄棘”乃是用棘刺当作鞭子,打马快跑。这与《〈越铎〉出世辞》大声疾呼的“纾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等等,完全合拍。解释鲁迅的笔名应顾及他当时的思想状态,而不宜望文生意,作脱离实际的联想和发挥。
鲁迅笔名中用典故最见曲折的大约是“杜德机”。这三个字出于《庄子·应帝王》,其中说,季咸是一位会相面算命的神巫,预卜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无不灵验。列子把这个人的情况说给他的老师壶子听,壶子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这种灵验与问卜者跟他积极配合有关,如果不配合,季咸就无能为力。于是壶子让列子把季咸带来给自己相面:
明日,列子与之(季咸)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沾巾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壶子明明活得很正常,而季咸却以为他马上就要死,其原因即在于壶子故意示之以假象,让季咸看到某种预示着死亡的迹象,而这种假象其实乃是壶子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故意 “杜”其“德机”制造出来的。“杜”是闭塞之意(即“防微杜渐”、“杜绝”之“杜”),“德机”就是生机,在庄子的语汇里,“物得之以生谓之德”。壶子故意闭塞(“杜”)自己的生(“德”)机,季咸据此做出判断,结果大大失误。庄子的意思大约是说,一个人要站得住脚,就要“立乎不测”,让别人摸不到自己的底,臣下对付帝王得用这个办法,帝王对付臣下也得用这个办法。庄子貌似一味旷达不问世事,其实却极端深于世故。
8.越南婚礼习俗 篇八
婚礼是指男女双边两家给自己儿女选好吉日并举行,具有法律与大家公正的仪式,用来庆祝男女两个人开始有自己的生活。
越南婚礼的由来
按照历史记载的资料,婚礼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母系关系转向父系关系的过渡时期已经存在了婚礼仪式。当时男女双方走在一起时,只通过礼物,后来是礼制然后逐渐至今就是婚礼。
婚礼的意义
以前也是现在,婚礼是越南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道德的表现。它既继承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稍微有些改善。在越南人的婚礼中槟榔和蒌叶 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代表了夫妻之间一辈子在一起,互相始终的象征。
婚礼不仅是双边的父母能有机会坐在一起而还是家里的家属、亲戚和朋友聚会祝贺新娘新郎白头偕老的机会等等。婚礼是生活上不能缺少的一个仪式。
越南婚礼的风俗习惯
越南的婚礼习俗趋于多样化,以前因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婚礼上的诸多理解很讲究。儿女婚姻大事是父母的事,俗有句话说“父母放在哪就坐在哪”,基本上都是父母作主、父母说了算。家里有20-22岁左右的男孩就开始准备婚事,一般男方的父母看中哪家的女儿之后会请一个媒婆,媒婆向女嫁提亲,看好女方的基本上均是门当户对。媒婆向女方提亲时要对未来的媳妇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等等各方面得了解。双方的家庭一致同意后,男方父母会向女方的父母相亲,相亲时一般会带上一些茶、酒等礼物,之后男女2个人开始有一段互相了解对方,如果感觉合得来的话、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办理婚礼的一些仪式。以前婆婆非常重视自己未来的媳妇是否处女,如果婚前怀上了孩子的话那么以后男方的很看不起女方,更加看不起未来的媳妇,家里不幸遭遇上什么不顺的事情、那么他们的眼里都把这事看成是这个媳妇造成的,因此女方的父母对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之前有很多要求。结婚之前,基本上是不允许晚上单独两个人一起去玩,想去的话一定要有另外一个陪同,而且不管是跟谁去、去哪,晚上10点之前都要回到家里来。的发展,再加上受到西方的影响,结婚之前的男女2个人的关系和来往没有以前那么拘束。现在男女2个人的婚姻大事不是父母的事了、不是父母说了算、也不是父母作主,都是由男女两人主动互相了解、而且现在长辈他们几乎也不干涉自己儿女的婚姻,主要是他们儿女以后的生活过得好那么比什么都好。不过不管怎么样未来的婆婆还一样看重未来的媳妇是否处女的,反正双方的父母都要面子。越南女孩子本身也是很保守、大多数还是比较传统,婚前怀孕的是很少见的,或者婚前发生夫妻关系仍然是少见的事,特别是在农村。
当男女2的父母进行提亲,相亲。
相亲是越南传统婚礼中不能缺少的一个仪式之一,相亲的目的为正式化男女两个家庭的关系。男方父母通过自己的儿子跟未来的丈母娘通知哪天他们来相亲,表示着请女方父母允许自己的儿子跟他们的女儿有正式的男女关系,给他们正式的来往、互相了解,顺便看看自己未来的媳妇长得怎么样、大家互相了解。这天女的一般穿着越南传统的服装奥黛,男的也穿一些正派点的服装。
参加相亲的双边家庭可能是自己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都可以,来相亲时男方当然是不会空手来看,一般会带上一些茶、酒等礼物。
20个人左右会到女方家送礼,参加的有一部分是年轻人负责端、抗一些送给女方的礼物和走在前面的是2个小孩手拿着2个红龙灯,一般走到离女方家100m左右他们要停留以再一次安排前后的队伍,然后走到女方家门口的时候又要留步一会儿,等女方的一个年龄比较老的人出来请他们进来和放鞭炮迎接他们时,他们才能进来(现在越南政府不允许放鞭炮了,这个细节可以放过)。他们送来的这些礼物中主要有蒌叶、生石灰和100个槟榔、代表着未来的新娘新郎能够活到100岁,因这3种混在一起吃的话会产生一种红色、又甜又香的水、而红色就是爱情的代表,因此这三种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之中的还有2根蜡烛、绿豆饼、酒、茶等等。到了女方家里之后,在女方家神台前面把礼物摆出来,排在两边的是两家庭的家属和亲戚、站在中间的是新娘和新郎,这时候两个家庭会有两个老人家(一般是男的)出来吧那些礼物放好和上香,接下来是新娘和新郎会按照站在旁边的一个人所说的照办和互相给对方戴上戒指等等,在举行这个仪式的过程当中,女方会摆出来一些已经准备好的饭菜来接待男方的人,这个时候男的可以对岳父、岳母叫爸爸和妈妈,女的也一样叫婆婆和公共是爸爸和妈妈了。
订婚仪式结束之后的几个月,按照双方的协商的日期就进行举行婚礼仪式。在结婚这天之前,男方负责提前选好黄道吉日然后又一次跑到女方家向他们提起婚姻大事。这次他们会给女的一些现金用来买一些个人需要用品和婚礼需要的费用。
结婚那天之前的一段时间的双边家庭都比较匆忙,他们要写好请帖、发请帖、要计划好出什么菜,到那天谁负责那份工作等诸多工作。结婚的那天基本上是在家组织的,女方的就需要三天的时间,第一天请人来帐棚和把棚里面装饰的很漂亮,需要的桌子、凳子、碟、碗都要放好、排好,那天煮菜的就有人专门帮煮,还有大鼓队是不可缺少的,因他们对婚礼更加热闹作出很大的贡献。第一天晚上是很热闹的,有亲戚朋友来凑热闹,唱歌,聊天等等。
第二天是接待客人来的一天,当天早上新娘和新郎要站在神台前面进行祭拜,谁送什么给新娘就送,剩下来的时间是接待客人的,这天新娘和新郎比较匆忙,整天都要接待客人。接待客人的这一天女方家的跟男方家的一样一般分成3次,上午8-9点是年龄比较老的亲戚和邻居,这时候新娘要穿越南新娘的传统服装奥黛,中午11-12点是年龄年轻的亲戚,下午3-5点左右是朋友,来参加婚礼的人都要穿好看的衣服、新衣服、这样对新娘和新郎表示尊重、来参加的客人会赠送礼物说着钱,每次会有人上来介绍、唱歌,照相、拍摄等等,这两次新娘就可以穿婚纱了、新娘就穿西服。
到第三天早上是男方家来迎接新娘的仪式,当天新娘又要穿越南新娘的传统服装奥黛。男方家过来迎娶新娘的时候、如果相隔比较远的话就坐车、近的就走路。男方来迎娶新娘的人数有25-30个人左右、寡妇和怀孕的就不能参加。这次男方家带来的礼物跟订婚仪式一样,有槟榔、蒌叶、生石灰和一些其他的,在女方家作礼时,婆婆会送给新娘黄金项链或者耳环,接着是新郎为新娘戴上戒指、新娘为新娘戴上戒指,最后是新娘在她家属、亲戚一起陪同下到男方家,出门的时候新娘一般哭得很厉害以表示对父母的孝顺、舍不得离开。在男方家,新娘和新郎从大门走进去,然后也要在神台前面作礼,之后男方家会把饭菜摆出来接待女方的人。这一天男方家跟女方家一样要请客,新娘和新郎当天再忙着接待客人一天,当天下午的客人都是新郎的朋友来祝福,一起唱歌、喝酒、祝福等等,到下午5-6 越南人的婚礼到迄今还保存的那些比较讲究的礼节。有一些家庭,房子前面没有小院子用来帐棚的话,或者想简单一点的、那么他们会在酒店、大餐馆等地方举行婚礼,男方家和女方家的所有亲朋友一起来庆祝,不过一些比如新娘新郎互相戴上戒指、婆婆送给新娘的礼物还照样不可缺少。
以前按照越南的风俗习惯,新娘和新郎当天只能穿越南国服奥黛和头巾,而现在的穿着就比较自由了、新娘可以穿婚纱、奥黛、或者裙子,新郎穿西服。
9.常州的婚礼习俗 篇九
1、结婚当天的子孙桶
该桶一般用红色塑料桶,外面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8样物品。分别为: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有的人放莲心)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一小捆
2、结婚当天准备两个红塑料盆、两个红塑料桶
①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帮阿公、阿婆买的各一双的皮鞋和袜子及两双拖鞋。(我觉得这么多盆里放不下,)另一个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万年青一盆。;两盆中均放置些红枣子、桂圆及柏树枝(小捆)。并覆盖红喜字在上面。
②红塑料桶两个各放置8斤米。一个桶中上面放置的是小孩的鞋子、帽子及小兜肚。另一个桶的上面放置的是红枣、桂圆。两桶上面均放置柏树枝(小捆)和红喜字。
3、结婚当天准备筛子
婚礼迎亲当天新房门口(或单元门门口)放置两捆用毛豆节杆,(现在用节节高)并用红绳扎制,放置红纸。新人从燃烧着的通道中走过
4、随车的有一床红色百子图被子、一床绿色龙凤图被子、一对婚鞋。
5、新房的床要由双方父母都健在并养有男孩的女性铺床。铺床人要送喜封。铺床的人是男方亲属,缝被子的是女方亲属,所封被子不能打结。
6、迎亲车辆所走路线在来和去为不同线路。车辆及人员去为单数,回为双数。迎回新娘入新房时不直入洞房,需一对新人先向坐在客厅的男方父母敬茶并改口。父母喝茶后表示祝福并给一对新人喜封。新人方始在众人祝福中进入洞房。并在洞房中饮食端入的红枣或汤圆。
7、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带个半只猪或几只鸡和鸭子,以及糖和香烟(紫南京和芙蓉王)。
8、订团子、粽子,各堆成“山”状,再用红盆装好,用红丝巾遮住。被子、镜箱、官箱里面都放红蛋。到了老公家,要把头床被子里的鸡蛋先摸出来。
9、新娘家应为顺手方向,只能从正门进,侧门就算开着也不能进,新郎要给开门钱,还有梳头钱(女方的没结婚的哪个用梳子意思下),拎子孙桶也要包喜封,女方还要买镜箱的,脚盆里还要放化妆品的,被子里要放鸡蛋,床上一般有压床娃娃。
10、新人结婚当天不能碰剪刀、菜刀之类,会不吉利。
11、女方家中有哥哥或弟弟,新娘从出门就要由新郎背着到车上,脚不能落地。意思是不带走娘家的财气!独生子女就不用了。
12、男方在从姑娘房里接新娘出来的时候要先在客厅和新娘一起跪拜新娘家长,听了训话,喝了早生贵子汤才能走。新娘离开娘家不可以回头看,代表不走回头路。
13、结婚当天,生肖属虎的和侧身人(死了老公或老婆的,或是离婚的)不能进新房。因为有晦气。被子里和马桶里的鸡蛋和瓜果不能被新郎和新娘以外的人吃,因为那是不吉利的,意思是叫人断子绝孙。结婚当天找个属相好的,夫妻都健在的长辈先进新房压压气场。以后夫妻双方能白头到老。
常州婚礼习俗 婚礼需用物件
必备:喜品五件:子孙桶、和合碗、镜箱、官箱、压床娃娃。1.子孙桶:子孙桶里一般用红色塑料桶,外面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8样物品。分别为: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一小捆。
枣子,寓意早生贵子。爆米花,寓意发财。桶里还有两包餐巾纸,代替旧时用的卫生纸;5个熟鸭蛋,寓意“五子登科”;一把红筷,一般由五双组成,寓意“快生快养”;万年青松柏枝,取义“百子千孙”。2.和合碗:内含一对碗筷、勺子、碟子,共8件。有些和合碗套系中还会自带敬茶碗,凑成十件装。结婚当天,和合碗里一般会象征性的放上红枣、爆米花。
3.镜箱:一般会放3样物品:篦箕(寓意“辟邪”)、梳子、针线包。一些讲究的人家,会在结婚时用红纱仔细包好。婚后,镜箱可当女方首饰盒使用。
4.官箱:如果说镜箱是女方自留的喜品,那么官箱就是女方的陪嫁,个体都比较大。官箱主要是放压箱钱。此外,还放新郎新娘的贴身衣物各一套,内衣或睡衣均可,以及小孩子使用的小枕头。在本土习俗中,放入小孩的小枕头,寓意“头枕官箱”,祝愿孩子以后能当官。5.压床娃娃:童男童女的玩偶娃娃一对。
其他喜品:面盆、脚盆、红桶等,还有龙凤被和百子被是单独的喜品。1.脸盆和脚盆:脸盆一般都用铜质的材料,象征聚宝盆。红脚盆配一对,里面放上牙刷、毛巾等细数用品,以及6-8双的拖鞋,包括新人和双方父母的。(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帮公婆买的两双皮鞋和袜子及两双拖鞋。另一个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万年青一盆。两盆中均有红枣、桂圆及柏树枝(小捆)。并覆盖红喜字在上面。)2.塑料红桶:两个。分别装一桶米和一桶麦,取义:一桶金、一桶银。(两个红塑料桶各放置8斤米。一个桶中上面放置的是小孩的鞋子、帽子及小兜肚。另一个桶的上面放置的是红枣、桂圆。两桶上面均放置柏树枝(小捆)和红喜字。)3.脚炉和“汤婆子”:过去的结婚必备喜品,现在也是选配物品。象征从头热到脚。
4.热水瓶和痰盂:取义平平安安、平平淡淡。5.门帘:取义一代连一代,香火不断的意思。
6.子孙三宝:里面包括小孩子的鞋子、袜子、帽子,三个肚兜,取义代代兴旺。一般是订婚时使用,结婚的新人买的也不少。
7.敬茶碗:一般推荐购买一份即可。一般在女方家敬完茶,再带到男方家敬茶。
8.小金猪摆件、喜字贴纸、礼炮等等都是结婚会使用到的喜品。
喜品使用小细节:
1.子孙桶,在接新娘过程中使用,而且全程要走在新娘的前面走入新郎家,并由童子拎入男方家。2.官箱,由新郎或伴郎拎入男方家。
3.头床被,即龙凤被和百子被,由男方的亲戚拿到男方家。如果要铺床,一般要请父母公婆均健在,且生了儿子的女性为其铺床,也算是对新人今后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婚礼必须注意事项:
1、婚礼迎亲当天,新房门口放两捆毛豆节杆,并用红绳扎制,放置红纸。新人从燃烧着的通道中走过。
2、随车的有一床红色百子图被子、一床绿色龙凤图被子、一对婚鞋。
3、新房的床要由双方父母都健在并养有男孩的女性铺床。铺床人要送喜封。铺床的人是男方亲属,缝被子的是女方亲属,被子不能打结。
4、迎亲车辆所走路线在来和去为不同线路。车辆及人员去为单数,回为双数。
5、迎回新娘入新房时不直入洞房,需一对新人先向坐在客厅的男方父母敬茶并改口。父母喝茶后表示祝福并给一对新人喜封。新人方始在众人祝福中进入洞房。并在洞房中饮食端入的红枣或汤圆。
6、现在一般习俗是每桌桌上几包香烟外另外加上一条中华或芙蓉王。
7、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带个半只猪或几只鸡和鸭子,也有带60几斤糖和6条香烟(紫南京和芙蓉王)发给对方亲戚朋友。
8、用团子和粽子各堆出来的“小山”,用红盆装的,然后在用红的丝巾遮住。被子、镜箱、官箱里面都放红蛋。到了男方家,新娘先要把头床被子里的鸡蛋先摸出来。
9、婚车到新娘家应为顺手方向,只能从正门进,侧门就算开着也不能进,新郎要给开门钱,还有梳头钱(女方的没结婚的哪个用梳子意思下),拎子孙桶也要包喜封,女方还要 买镜箱的,脚盆里还要
10、新人结婚那天不能碰剪刀、菜刀之类的东西吗,不吉利。
11、女方家中有哥哥或弟弟的,新娘从出门就要由新郎背着到车上,脚不能落地。意思是不带走娘家的财气!(独生子女例外)
男方在从姑娘房里接新娘出来的时候要先在客厅和新娘一起跪拜新娘家长,听了训话,喝了早生贵子汤才能走。新娘离开娘家不可以回头看,代表不走回头路。结婚当天,生肖属虎的和侧身人(死了老公或老婆的,或是离婚的)不能进新房.因为有晦气。被子里和马桶里的鸡蛋和瓜果不能被新郎和新娘以外的人吃,因为那是不吉利的,意思是叫人断子绝孙。结婚当天找个属相好的,夫妻都健在的长辈先进新房压压气场,以后夫妻双方能白头到老。
10.恩施婚礼习俗礼仪 篇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恩施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
恩施山大人稀,交通闭塞,恩施人民具有剽悍顽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繁琐的礼仪中还保持着“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娶妇之家三日应举乐”等古老遗风。一般有讨口气、讨红庚、择大香、送期单、上红、过礼、陪十弟兄、陪十姊妹、迎亲、拦门、发亲、拗礼、拦车马、铺床、迎上亲、结蜡、圆亲、闹房、新人跪拜、接风、拜茶、面花、回门等礼俗。讨口气就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允婚叫“放话”。
男方看中后,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如女方同意,就约定日子“过门”。男方即各好衣物、酒、肉、茶点等,由父或母带着儿子请媒人陪同至女家燃放鞭炮。双方父母互称“亲家”。从此常来常往,叫做“不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
男到女家后,女方再择吉日由哥嫂或弟妹与媒人同去男方家“看廊场”(看家庭条件),有的事前通告男方,有的不通知男方,由女方秘查暗访。
事 后如女方认为满意,同意婚事,才进行下一步,否则到此终断。这是青年男女订亲的初期程序。讨红庚有的地方也叫择稳香,择稳香后男方再各些礼物专程去女方家 讨“红庚”,要求女方父母“发女方八字”。即女方允婚后,由男家择期各衣物、糕点、酒、肉,置于台盒中,并预各“庚书”,笔墨、香、蜡烛、纸钱于台盒内, 请媒人随礼物到女方正式订婚。讨红庚也叫“讨八字”。
婚俗
婚日,男方在接亲时,要备猪肉一块、鸡一只,还要香蜡纸烛,先敬女方家先。女方家一般设有“拦门礼”,男方迎亲花轿(现改为小车)一般停在院坝,由男方“都官”与女方“都官”用歌或话一问一答对讲起来,如男方“都官”讲输了,须三茶六礼或罚酒,出尽洋相方能进门。到看定的时辰,男方“都官”请岳父母“发亲”,经女方父母首肯,先将嫁奁抬出。
嫁奁以前分“台”,捆扎极为精致,两人一抬,一路晃晃悠悠,以表示新娘家陪嫁物的丰盛,现时用车装。然后,迎新队伍鞭炮齐鸣,在喜庆气氛中,新姑娘穿“露水衣”(红衣裤),打“露水伞”,由其兄弟背出来,辞别父母亲人然后上轿或登车。最后是“高亲客”,即由新娘的兄嫂或婶娘舅娘作女方代表送亲。这时,新娘要撒两束“筷子”,男女双方各抢一束,称“不家食”。轿出门时,男方点燃两把以竹片做成外包红纸的“喜把”,女方抢去一束,意即“财喜”不能全部带走,各留一半。迎新路上,接亲队伍变着花样戏弄考验新郎新娘,索要糖果香烟。
到了男家,先将新姑娘陪嫁的被盖由男方儿女双全的嫂子或婶娘、舅娘铺好,再请新姑娘下轿,由喜娘接过门。婿家陈香烛酒醴和一只鸡,祀护送神于门外,曰“堵刹于门”。门内张七星灯,罩以筛子,喜娘二人扶新娘从筛上过,叫“触邪”。拜天地家神父母后,须拜诸亲,叫“分大小”,然后才送入洞房。
新郎新娘进新房的第一个动作是“抢床”,即夫妇双方争相跑向床边,谁先坐上“大边”(左),意味谁以后当家作主。片刻后,送亲娘子进新房给新娘更衣,然后新郎引新娘与客人见面敬酒。
新婚之夜,山寨里男女老少三三两两到新郎家闹新房,来得越多,主人家越高兴,俗称“越闹越发,人财两旺”。闹新房时,没有年龄大小、辈份高低之分,俗称“新姑娘三天无大小”。闹房内容主要是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小辈还要新娘给糖果及小礼品,整个气氛热烈诙谐。
婚后三日,新娘偕新郎往省父母,称“回门”。娘家筵客宴婿,叫“陪郞膳”,赠以礼品,叫“插带”。“回门”无论远近,一般要当天赶回。回夫家时,娘家还要送粑粑之类礼品。
回门风俗
经历了送亲以后,整个宴席就已经告一段落了,客人们基本上都散了,但是整个婚嫁的程序并没有结束。根据传统,新娘要在来新郎家的前三天连续起三个早床,不然的话就会被认为懒散。有的婆婆比较强势的话,就会在前天晚上把火用水浇湿,新娘在第二天早上要想办法把火烧燃起来且不能去别人家取火种。
11.少数民族婚礼习俗 篇十一
中国有56个民族,如此多的民族自然也有着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婚俗也更是各不相同。新人们想了解的话就一起来看一下几个民族的婚庆婚俗吧!
瑶族婚俗
“耍望节”是瑶族男女青年选择意中人的一个民俗活动,如果最后郎有情妾有意,那么双方的家长就要用新鲜猪肉和酒作为礼品,请媒人上门说亲了。在举行婚礼时,更要大摆宴席,如果按照传统习惯来办的话,婚宴必须请寨老来参加,见证新人喝交杯酒哦!
傣族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傣族的男女青年的传情方式,具体是指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去售卖,当买者是姑娘中意的人的时候,姑娘就会拿出凳子,让买者坐在自己身旁进行交谈,交谈结束以后,如果双方都相互满意,情投意合,那么两人就会端着鸡,拎着凳子进到树林里互吐衷肠;如果买者不是姑娘的中意的人,那姑娘就可能会把价钱加倍来卖了。在订婚的时候,还会有个环节叫做“吃小酒”。“吃小酒”意思就是吃三道菜:第一道要是热菜,第二道要盐多的菜,第三道要有甜食。这三道菜分别代表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建成的时候还要贺新房,先由小伙子抬着牛头上楼,唱祝福歌,由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则是抱被褥上楼,最后姑娘们把饭菜端着依次而上,最后在火塘上支好支架,把酒菜摆上桌,开始唱贺新房歌,来吃饭的乡亲们还会给主人送一些吉祥的礼物。
如果是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家里都要举行婚礼,不过现在大多是只在女方家举行了。举办婚宴时,饭桌上要用绿芭蕉叶铺上,菜肴也多是寓意很吉祥的菜式。在宴席正式开始前,新郎、新娘要做一个拴线仪式,就是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两人的肩,再用两根白线各自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这个举动象征纯洁,然后由一位高龄老人把糯米饭捏成三角形后沾上盐巴,放在火塘上三脚架的最上方,让他被火烧化后自然掉下,这一举动象征新郎新娘的爱情像铁一样坚固。
苗族婚俗
在苗族中,糯米饭是男女婚姻恋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在举行婚礼时,新人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会请新娘和新郎吃一种上面画有奉娃娃和龙凤图案的糯米粑粑。
彝族婚俗
12.沈阳婚礼习俗简述 篇十二
沈阳婚礼习俗简述
1.“喜车”出发
新郎由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一般来说,去时人员是单数,回来则是双数。
2.“喜车”到达新娘家
(1)敲头道门;
(2)进门后,向女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3)敲二道门,此时新娘的同学和朋友可“堵门”逗趣;
(4)进二道门后,向新娘献手捧花(也可摆出单膝跪地造型);
(5)互相佩带胸花(一般双方都将胸花佩带至对方左侧胸前);
(6)新郎、新娘吃“喜面”,(一碗面条、两双筷子、两个荷包蛋);
(7)新郎、新娘与女方父母及亲属合影留念;
(8)抱起新娘上“喜车”,在“喜车”上,新郎给新娘穿“踩堂”鞋。
3.“喜车”返回新房
(1)“喜车”在前,新娘的父母、亲属、宾客按顺序坐随后车,沿另一条行车路线开往新房;
(2)新郎、新娘下“喜车”后,燃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3)新郎母亲将新娘手中的鲜花或“喜盆”接过(俗称聚宝盆);
(4)新娘向男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5)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男方父母合影;
(6)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双方父母合影;
4.参观新房
(1)进入新房后,新郎、新娘喝红糖水;
(2)新娘坐在“喜床”上,俗称“坐福”
(3)新郎、新娘在“喜床“上合影
(4)邀请双方亲属、朋友参观新房,并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
5.“喜车”抵达酒店
(1)新郎亲朋在酒店门前迎候,再次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2)新郎、新娘在宴厅门前迎宾;
(3)主持人选择吉时主持典礼。
6.拜席及四彩礼
(1)新郎、新娘,在“拜”席时按照先娘家席,后婆家席,先亲属,再领导、再同志、再邻居,后同学、朋友之顺序进行敬烟或献花;
(2)敬娘家烟时,由新娘持烟,新郎点火,新娘要加以介绍。给婆家花敬烟时,新人角色互换;
(3)新郎父母或兄长在新郎、新娘“拜”席一段时间后,向客人敬酒,顺序同上;
(4)宴席中,有客人离开时,新郎、新娘相送至酒店门口;
(5)男方父母适时给女方来宾中的小孩赏钱;
(6)如果酒店给老丈人桌加菜时,新娘父亲要给厨师赏钱;
(7)新娘父母要离开时,新郎父母应为其送上四彩礼: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两根肋骨);鱼品一份;粉条一把;大葱数棵,用红丝线系活结。
7.团圆饭
新郎父母和家人接受新娘、新郎的敬酒,并对他的婚姻表示祝福。
婚礼流程及所需要的物品
先是婚礼当天需要的人员:
1。婚礼主管:协调安排落实具体事情、各项环节连接及相关联系人,尤为重要的是为来宾引座[建议找男方的哥哥或长辈]
2。后勤主管:负责提前带糖果、酒水、烟等物品到酒店,安排服务员进行摆盘及桌卡摆放,如是酒店提供酒水,还要在婚宴过程中控制酒水开瓶率(有的酒店很恶心,没人要酒也会开瓶,这样不管你喝没喝都要收钱)
3。伴郎:接亲、挡酒、迎宾递烟,作为新郎的联系人(新郎别忘了把电话交给伴郎)
4。伴娘:陪新娘化妆,婚宴中帮新娘拿包、手机,帮新娘带好给女宾的小礼物
5。司机负责:安排车的先后顺序及行车路线等,给司机发糖包、喜烟
6。礼服负责:负责带好新娘、新郎当天要换的衣服、首饰[建议找女方的姐妹]
7。放鞭炮:娘家、新房、酒店各一人
8。下喜面:通常就是丈母娘完成啦!
9。锁门:一定要安排好一个可靠的亲戚,负责给新房锁门,千万别一窝风都消失了
10。敬酒引导:男女方各安排一个熟悉大部分亲戚、朋友的长辈或兄长,负责带领新人敬酒点烟
建议将上述人员确定后,打印出姓名、电话,然后纷发给各项负责人,以便婚礼当天进行沟通
别忘了还有化妆师、跟拍师、婚庆负责人的电话哦!
婚礼流程和所需物品:
一。送行李:
1。婚礼前一天下午进行,新郎带三个亲戚(要单数)到女方家接行李
2。新娘带上弟弟、妹妹跟新郎去新房,注意这时双方人数加到一起要为双数!(也有说新娘不去的)
所需物品:新娘的嫁妆、新娘的换洗衣物
3。在新房挂窗帘(新娘妹妹)、挂钟(新娘弟弟)、贴喜字、铺床、在床上撒硬币所需物品:窗帘、钟、喜字、床上用品、硬币、装饰新房用的鲜花、摆设等
二。婚礼当天准备
1。娘家、新房大门贴喜字
所需物品:喜字
2。新娘:梳洗—吃早餐—化妆—整理房间(把换下的衣服收好)
所需物品:礼服、首饰[更换的衣物此时也要打好包,首饰交给新娘放在随身包里!]
3。新郎:梳洗—吃早餐—换衣服
三。迎亲
涉及人员:新郎、伴郎、跟拍、司机负责、迎亲人员[3、5、7名男方女性亲戚,要单数哦]所需物品:新娘手捧花、主宾胸花、行车路线图
四。接亲
1。新娘在床上坐好,与亲朋好友拍照,伴娘藏鞋
所需物品:红鞋
2。新郎车到,娘家放鞭迎接
所需物品:礼花或鞭炮
3。新郎进门,给岳父母戴胸花,改口,收红包(父母各给一个)
所需物品:新郎准备胸花、岳父母准备红包
4。新郎到新娘门前,女方朋友拦门
所需物品:红包(十块、二十块的零钱即可,但个数要多)
5。新朗进门,单膝跪地献花
所需物品:手捧花
6。新人吃喜面,各挑起一根面条喂对方,然后一起咬鸡蛋
所需物品:面条+卧鸡蛋,面条一定要用切面,不容易坨,也不容易折,挂面不行哦!
7。新郎找鞋
8。新郎和新娘出门,新娘妹妹拿红鞋,伴娘拿喜盆
所需物品:红鞋、喜盆(盆内放苹果、大米、旺旺等吉祥寓意的东西,还要有个针线盒,寓意不详)
9。新郎和新娘上车,新郎给新娘穿鞋
五。新房
1。婚车到达时放鞭炮
所需物品:礼花或者鞭炮
2。伴郎下车给新郎开车门,新郎下车给新娘开车门
3。新娘进门,喝可乐或红糖水
所需物品:可乐或红糖水(最好也找个专人负责,进门就递上)
4。新娘将喜盆给婆婆,给公婆戴胸花,改口,收红包(父母各给一个)
所需要物品:喜盆、胸花、红包
5。新娘到床上坐福,其他亲朋参观新房
所需物品:鲜花、喜糖、喜烟
六。酒店
1。抵达酒店,放鞭炮
所需物品:礼花或者鞭炮
2。新人与亲朋好友合影
3。新娘新郎进休息室,补妆,将婚礼需要物品准备好,交给伴郎伴娘保管
所需物品:礼服、婚戒或其他信物
4。新人与主持人进行最后沟通,确定婚礼流程
5。新人入场,准备婚礼开始
七。典礼
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安排
八。敬酒
通常先敬女方亲朋,之后男方,最后新人朋友
超级详细的沈阳结婚婚礼全流程!
结婚前一天准备
1.接送行李
女方成员:一位长辈,其他是平辈,哥哥,嫂子,弟弟,妹妹.
程序:男方接,或者女方送.娘家长辈和嫂子铺床.弟弟挂钟(婆家给红包),妹妹挂窗帘(婆家给红包).最后婆家备酒席一桌招待娘家宾客.
2.新房装饰最终完成。
装饰新房,吹气球等.
结婚当天
1.接服务人员
(1)5点钟新人化妆;
(2)装饰花车,取回花束、胸花、头花。接来摄相师、照相师。
2.家里准备
(1)张贴室久喜字盈联;张贴新房室内喜字(2)用大红纸将新房门前井盖盖上
3.6点10分接车队,同时装饰车队(系彩带,挂气球)
4.6点40分摄像师拍摄迎新队伍。
5.6点58分迎亲车队出发。娘家准备百年面一碗加荷包蛋两个(新人进门食用)。备赏金若干(童男、童女)女婿改口赏金,新娘备挡驾人员(新郎接亲时被挡在门外,请岳母请新娘把门打开)。
6.迎亲队伍到达娘家,迎亲活动开始,摄像师拍下双方认亲、新娘的姐妹们的挡架,新郎进门改口,给岳父母戴花,新人戴花,吃百年面,亲友团合影等画面。
7.出门、新郎抱着(或挽着)新娘走出娘家,新娘将一束鲜花背对众亲友抛向未婚的年青人(抢到这束鲜花者便是下一对新人),花车上新郎给新娘换上新鞋,童男、童女(或伴郎、伴娘)陪同,亲友团上车,车队出发。
8、7点58分迎亲车队回到新房,迎亲礼节活动开始:(1)燃放鞭炮、礼炮;(2)奏乐、拉花、彩喷等。
9、迎盆、接花,婆婆接过儿媳手中的金盆(或花束)儿媳给婆婆戴上头花(或胸花),儿媳改口叫妈妈,婆婆给儿媳赏金(或手饰),新房外合影留念。
10.入洞房,新人进入洞房各抓起一张床上的大红喜字(抓喜),新郎把新娘扶到床上新娘盘坐中央身下一把装饰木斧(坐福)婆家司仪端过一杯红糖水给新娘喝下(甜甜美美)。婆婆拉新娘下床认亲,娘家亲友团出代表给新房挂上新窗帘、门帘、挂钟、装箱、叠被等活动。婆婆分别给赏金,新娘化妆台前摆好化妆饰品,亲友在新房合影留念。
11.8时48分车队到达酒店,燃放礼炮,鞭炮、拉花、彩喷、放鸽、放飞气球、奏乐、迎宾。
12.9时58分典礼仪式:
(1)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奏婚礼进行曲;
(2)新人步入典礼大厅,点燃雪花喷筒2个,大拉花两个,花瓣雨一盘,同时伴随;
(3)点燃婚礼蛋糕;
(4)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5)主婚人讲话;
(6)来宾代表讲话;
(7)交换信物;
(8)饮交杯酒;
(9)典礼结尾,抛洒吉祥物。
13.宴席开始:新人点烟、敬酒,婆家主婚人敬酒,答谢来宾。
14.12点。娘家亲友团退席,婆家回赠四财礼
(1)大葱四根(婆家拽回二棵,给娘家带走二棵);
(2)粉条二把;
(3)鱼两条(半熟成品);
(4)离娘肉(2根肋骨肉),赚席面一桌(八道菜)白酒二瓶。
15.团圆饭:家人共进。
16。洞房:红枣、栗子、花生、糖块各四两。(晚间入洞房休息前放于床上)。
一、订婚
男方选择良辰吉日,带聘金、聘礼拜访女方,女方回赠男方礼金和礼品,双方家庭共同商定儿女的喜日及各项事宜。
二、结婚前一天
1、新娘的嫁妆送到新房,一般都系上红绳
2、新床要由新郎的一位女性亲属来铺,一般为嫂子
3、双方整理被褥一般是新娘带来的被褥放在新郎的被褥上面,以示敬重,然后,新床的四周撒上一些钱币。
4、新郎的小舅子或小姨子给新房挂窗帘及挂钟
5、新郎招待双方的亲友,落实明日结婚事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结婚当天
1、“喜车”出发
新郎和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一般来说,去时人员应该是单数,回来是双数。庆典公司的工作人员除外。
2、“喜车”到达新娘家
(1)敲头道门
(2)进门后,向女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3)敲二道门,此时新娘的同学和朋友可以“堵门”逗趣,新郎应给堵门的朋友红包。
(4)进二道门后,向新娘献手捧花(也可以摆单腿跪地造型)
(5)互相佩带胸花(一般双方都将胸花佩带到对方左侧胸前)
(6)新郎、新娘吃“喜面”(一碗面条、两双筷子、两个荷包蛋)
(7)新郎、新娘与女方父母及亲属合影留念
(8)抱起新娘上“喜车”,在“喜车”上新郎给新娘穿“踩堂”鞋
3、“喜车”返回新房
(1)“喜车”在前,新娘的父母、亲属、宾客按顺序坐随后车
(2)新郎新娘下“喜车”后,燃放礼宾炮(花),踩响球等
(3)新郎母亲将新娘手中的鲜花或“喜盆”接过(俗称接聚宝盆)
(4)新娘向男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5)新郎新娘在“喜车”前同新郎父母合影留念
(6)新郎新娘在“喜车”前同双方父母合影留念
4、参观新房
(1)进入新房后,新郎新娘喝红塘水
(2)新娘坐在“喜床”上,俗称“坐福”
(3)新郎新娘在“喜床”上合影留念
(4)邀请双方亲属朋友参观新房,并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
5、“喜车”抵达酒店
(1)新郎亲朋在酒店门前迎接,再次放礼宾炮(花)、踩响球等
(2)新郎新娘在宴会厅门前迎宾
(3)主持人选择吉时主持典礼
6、拜席及四彩礼
(1)新郎新娘在拜席时按照先娘家席,后婆家席,先亲属,再领导、再同志、再邻居、后同学、朋友之顺序进行点烟或献花
(2)敬娘家烟时,由新娘持烟,新郎点烟,新娘要加以介绍;给婆家敬烟时,新人角色互换
(3)新郎新娘拜席一段时间后,新郎父母或兄长向客人敬酒,顺序同上
(4)喜宴中,有客人离开时,新郎新娘相送至门口
(5)男方父母适时的给女方来宾中的小孩红包
(6)如果酒店给新娘父亲加菜时,新娘父亲要给厨师红包
(7)新娘父母要离开时,新郎父母应该为其送上四彩礼: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两根肋骨);鱼品一份;粉条一把;大葱数根,用红丝线系活扣
7、团圆饭
新郎父母与家人接受新娘、新郎的敬酒,并对他们的婚姻表示祝福
四、结婚第三天
新娘新郎一起回娘家,称作“回门”,要准备四样礼品
【泉州婚礼习俗】推荐阅读:
老北京的婚礼习俗10-19
美国文化之婚礼习俗11-17
泉州八景作文06-15
泉州职工医疗互助09-13
泉州导游词11-28
2024泉州中考满分作文06-26
泉州一中校园网10-19
泉州旅游景点简介11-21
泉州历史文化论文11-21
泉州水暖行业调研报告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