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

2024-10-26

道家文化(精选12篇)

1.道家文化 篇一

中国道家文化及起源

道家文化,以先秦时代的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

正是这种道教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愈来愈繁荣昌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一定贡献。

所以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互补的`,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

在这个多元互补的复合体中,儒、释、道三家又为其主干,是它的三大支柱。

这里所谓的“道”,是包括道家和道教而言的。

道家正式形成于东汉后期,距今已有近的历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为老子,著有五千言《道德经》。

三元宫为仿古式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

三元宫的“三元”是根据上关日赐福、地关日消灾、水关日解祸而来。

来到庙门前,首先看到的是高有5米的宝鼎。

前院中间是桔音殿,供奉着圣观音、吉祥观音、杨枝观音等众位神仙;东侧是截帝殿,供奉着关圣帝君关羽,因关帝站姿为护法、坐姿为财神,此殿又称为财神殿;八仙殿供奉着传说中的救苦救难、点化凡人的八位神仙;三宵殿供着琼宵娘娘、云宵娘娘、碧宵娘娘;药王殿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和中国古时历代名医;龙王殿供奉着海龙王;马祖殿内供奉着马老祖师。

中院东侧有娘娘殿,殿内供奉着海神娘娘、厚土娘娘、女娲娘娘。

后院的三清殿供奉着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这里也是道士们诵经的圣殿;三皇殿供奉着伏羲、黄帝、神农三位华夏民族的祖先;三星殿供奉着福、禄、寿三位神仙;藏经阁位于三元宫的最高处。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不过早于春秋就有了道术。

老子出生于春秋之末,却很早就来到过人世间。

本次文明之初,三皇五帝之黄帝轩辕氏、帝喾高辛氏都曾经分别在峨嵋、牧德从老子那里得道,还有后来的大禹以及最后的尹喜。

自黄帝之始的三皇五帝,莫不倡导臣民尊道重德、勤力修炼。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春秋时期老子以前,有道家修炼却没有世间的师父,大家都是你我口言相传、自守清修,并没有系统的经典指导大家修炼。

虽然有易经,但是按照易经却是主要从言行上符合修炼人的标准。

不过那个时候的人率真纯朴、心静欲清,原本就自在道中。

有言曰,上古之人,竞于道德。

根据史料记载,因为道德高尚和勤于修炼,当时的人都很长寿。

比如,三皇五帝的大多数都是在位百年左右,个个都是度百岁乃终。

是以三皇五帝方去,千年已过矣。

根据有记载的发端,道术始自黄帝,所以自秦汉之古又代称道家为黄老之术。

老子之道是纯粹的修炼,而黄帝之术却还包括采药炼丹、施展神通法术、兵法、医药、符箓、占卜等。

一个是大道,一个是中士之道、小道,二者各自流传并不相干,合称黄老之术确实是有点儿混淆视听。

只是后来在东汉末年道教产生之后,才有很多真正的大道修炼人到处施展神通术类的东西。

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 庸,常也。

中庸之道就是中和可常行之道。

(《梁书/处士》)君子坦坦,堂堂正正、平平淡淡的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才是正道。

上士之出世间者,垢名耻利,远避红尘深居山林,常人罕有知见者;上士之在世间者,隐忍以行简居求志,处污而不愧其色,常人也很少能够知道他们。

兵法、医药、奇门遁甲等这些术类的东西,都是只有修道之人才能掌控得了的。

由于他们这些东西的承传都很秘密,秘而不宣,常常是一般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是修道人,只知道他们行兵问卜等之前都要做法事、举行一些仪式等。

而在整个的中华历史上,他们不但修道,很多人还出将入相,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神仙故事、历史故事就是他们在表演。

孔子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任性放荡精神失常叫狂,孤僻冷漠不作为叫狷,二者是两个相对立的极端。

历来的乱法坏道者,莫不是狂狷之辈、下士之徒。

下士之徒,或隐居以求名,或消灾灭祸以博利,或佯狂以骇俗,莫不喧嚣于尘世,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超凡脱俗的人。

可是因为他们会折腾,常人知道最多的,反而是这些人。

结果真正的道,就因此而越来越不为人知了。

再加上那些下士里面的下士、俗士,不知道本,多离以迂怪,假托变幻乱于世,搞得很多常人都对此诟病甚多,给道家带来了污损的名声。

而真正对道家的败坏则来自修炼弟子自身,或者是那些以弟子或者传人自居的人士,他们比其他什么人都更具有迷惑性。

2.道家文化 篇二

企业文化是基于各种文化系统之上的。企业文化基石模型包括五大层次:世界文化、民族文化、行业文化、区域文化、职业文化。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特点、培育独具特色并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制定出相应的企业战略, 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 有着深远浓厚的文化根基, 这种传统文化根基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如何建设适应时代趋势的企业文化, 并制定出相应的企业竞争战略, 从而使企业实现国际化、持续化, 是每一个优秀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道家文化的竞争观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宝库中, 留下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辉煌灿烂的文化。其中,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 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文化以“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的柔性管理为特征。道家文化关于竞争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强调“不争大争”、“为而不争”。

道家认为人世间的残杀和失败, 皆由一个“争”字引起, 为争私利遭到惨败而失利, 不如与世无争。《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夫唯不争, 故无尤” (第八章)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六章)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第七十三章)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等等。道家之用如水, 水有不争之德, 不去争功利, 反而能保持功利不失。

企业作为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 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 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根本属性是创造价值。韩国现代财团创始人郑周永说:“企业不是赚钱的集团, 而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引导国民奋发向上的特殊团体。”根据“为而不争”等道家文化理念, 可以更好地运用独特的竞争战略, “立于不争而无尤, 立于不争而有成”,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 创造独特的客户价值, 取得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裁薛永新提出:立业当立于无竞争领域。现代商业竞争中, 表现的趋势则是多方竞争, 是比“两个”还要多得多的竞争局面。这是竞争的本质特征之一。竞争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则是:争斗必须是在同一领域, 或者说, 竞争各方所争的应是同一个东西, 否则, 就没有竞争可言。回避有竞争的领域, 寻找“无竞争点”, 就是研究万众的潜在需要, 即未被满足的需要。由于没有别的企业向人们输送他们所需要的利益, 因此也就没有竞争, 为社会和公众创造的才是真利益。对别人、对别的企业而言, 没有去骚扰, 没有去争夺, 别人和别的企业没有什么怨尤;对自己、对自身企业而言, 不费心争斗, 专心一意干实在的事业, 自己和自身企业也“一帆风顺”, 没有什么烦忧。企业才可以安安然然地尽其企业的天职──造福于人类, 服务于社会。

二为而不争的企业竞争战略

道家文化“为而不争”、“不争大争”的竞争理念, 对于企业制定独特的竞争战略, 从而形成超出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最常见的是采取差异化战略, 企业设法向顾客提供与竞争者存在差异的产品和服务, 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 以特色来取得竞争优势。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关键是在消费者感兴趣的方面和环节上树立起自己的特色。一方面, 外部条件存在很多途径创造企业与竞争对手产品之间的差异, 而且这种差异被顾客认为是有价值的;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要求是多种多样的, 即顾客需求是有差异的;采用差异化策略后竞争对手很少, 即真正能够保证企业是“差异化”的;企业技术变革很快, 市场上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不断地推出新的特色产品上。另一方面, 内部条件企业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且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企业在行业中具有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后自成一体;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企业能够得到各种销售渠道强有力的合作;企业的研发部门, 市场营销部门等职能部门能够实现密切协作;企业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基础和良好氛围。

实施差异化战略常见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 技术革新战略

这种战略要求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的生产技术, 通过技术革新和首创求得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导地位。如果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水平很高,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都可以凭借这一优势, 在国内或国际市场抢占制高点, 领导产品新潮流, 以新取胜。此战略适用于投入期的产品即刚投放市场的新产品。追求这种类型战略的企业需要较多的投资, 因此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生物制药、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企业一般采取这种战略。

2. 新品改良战略

新产品刚投入生产或投放市场, 顾客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缺陷, 因而提出种种意见。企业应根据顾客的反映认真研究, 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使之更符合顾客的需要, 达到满意的程度。此战略适用于投入期的产品即刚投放市场的新产品。

3. 新品形象战略

新产品要突出其“新”, 从产品的造型、色彩、包装设计上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同时通过广告宣传, 传递新产品的独特功能信息, 吸引顾客, 促使其购买, 如果用户用后感觉满意, 便树立起产品在顾客心目中良好的形象。此战略适用于投入期的产品, 即刚投放市场的新产品。

4. 名牌战略

名牌即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 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之逐步成为名牌产品。在产品成长期进行创名牌的宣传活动是十分关键的。制定有效的名牌战略, 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 并为企业带来活力。此战略适用于成长期的产品。

5. 产品更新战略

老产品相对于新产品而言, 在某些方面已经落后。因此, 需要吸收新产品的长处或按照顾客新的需求进行改进, 改善产品性能, 增加新功能, 提高质量, 扩大用途, 从而开辟新的市场, 以延长老产品的寿命周期,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此战略适用于成熟期的产品。

6. 产品差异化战略

针对成熟期阶段竞争对手多、竞争激烈的特点, 努力改变企业产品单一化的状况, 改进老产品, 发展新品种, 使企业的产品有自己的特色, 并与对手的产品相区别。能够满足老顾客的新需求, 能以新的产品、新的品种和优异的服务争取新的顾客, 从而获得产品和市场的优势。适用于成熟期的产品。

7. 见好即收战略

预测到产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以至无人购买时, 果断采取削减各项费用、不再追加投资等措施。对于已经投入的资源, 尽可能取得效益并迅速收回投资, 减少损失。此战略适用于衰退期的产品。

8. 缩减、淘汰战略

当产品连续多年销量呈下降趋势, 顾客的需求也逐步下降并把需求目标转向功能更好的新产品时, 企业应采取逐步减产至最后停产的措施, 对落后产品果断淘汰, 避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亏损。此战略适用于衰退期的产品。

三为而不争的竞争战略实例

当今社会, 采取为而不争的竞争战略而取胜的企业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是那些具有一定科研实力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不断发明技术专利而抢占市场先机。数码相机生产企业取代光学相机生产企业, 彩色电视机生产企业淘汰黑白电视机生产企业, 电热灭蚊器取代蚊帐等等, 都是通过在新产品上“为”而不是靠在同类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上的“争”取胜。国内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也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 引进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 将国际知名品牌的生产线搬到中国来, 所生产的产品再按照比这些品牌企业自己在本国生产的成本价更低的售价卖给对方, 由对方利用自己的品牌、网络在国外销售。通过受让国际知名企业先进生产线的做法, 使自己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 并将数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工厂从世界各地搬到中国, 将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从世界各地搬到中国。每受让一家国外企业的生产线, 等于消灭了一个国外竞争对手, 增加了一个合作伙伴。

四结语

道家文化“为而不争”的竞争理念需要企业在“为”上下工夫, 采取多种途径实现差异化竞争, 把无差异产品转化为差异化产品, 在顾客心目中确立起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产品差异化的主要切入点包括:特色、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风格和设计等, 竞争成功的关键还取决于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包括订货、送货、安装、顾客培训、咨询服务、维修及其他。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涌入, 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制定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中国道家文化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关系入手, 建议中国企业应增强对发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并强调了中国道家文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与重要性, 在借鉴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基础上建议中国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

关键词:道家文化,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胡大立、陈明等.战略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叶生.企业灵魂—企业文化管理完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4][韩]朴正雄、郑周永[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4

[5]薛永新.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10

[6][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3.道家文化的现代转换及价值 篇三

【关键词】道德经 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38-01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要保持国家的持久强大,既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同时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为此,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必须修完12个学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不仅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结合自身经历,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献,从中摘取智慧的果实给他们,帮助其健康成长。本文以《道德经》为例,略述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几桶,唾手可得。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出《道德经》33章,是指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才可能在学习生活中少犯或不犯错误,所谓量力而行正是基于自知者明这个原因。当代大学生只有做到了自知之明,才不会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最近社会上关于明星片酬天价的讨论沸沸扬扬,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星,更有学生中途弃学从影,有可能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悲剧。一个普通的人有自知之明,便能耳聪目明,和睦相邻,安居乐业,巧避灾祸。普通人若没有自知之明,也许还危害不到他人,而领导者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便会殃及城池。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苦苦的为中国探索出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最终都未能彻底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完全把握好中国的国情。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完全认清自我。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认清国情,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一个革命家有自知之明,那便是国之幸,民之福。

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语出《道德经》64章,此句大意是做事情要在尚未发生前就处理得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预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要有忧患意识,其实质就是要有未雨绸缪的预防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国家层面的角度来说就是对困难估计不足,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就是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对就业市场缺乏足够的分析和学习过程中准备不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宏觀的也好,微观的也罢,总之和缺乏预防意识或多或少有关系。“良医者,常治病无病之病,故无大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从治未病到治未患,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这些不仅是优美的语言,是思想的升华,更是智慧的体现,平常人需吸取这些智慧,大学生更需要吸取这些智慧,因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还有一些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旦远离这些智慧,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危险随时可能降临。从中国历代王朝更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规律。是规律,我们就必须遵循。否则违背规律,铸成大错,想亡羊补牢,无异于痴人说梦。古人云: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清王朝后期,大厦将倾,统治者竭尽全力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力挽狂澜,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如果在军事上强大怎么有会后面一系列的悲惨遭遇?这里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如果”。正如古人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因此,预防思想应该成为一个强大民族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这种思想需要教育者一次又一次传授给受教育者,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

三、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想要建一所高楼大厦就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把根基打好。根基不稳固,大楼就会非常危险。需要告诉我们的大学生,学业成功是需要是踏踏实实把基本工作做好,厚积薄发,从细节入手,不要眼高手低,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功到自然成。对大学生个人来说,细节体现着综合素质;对整个部门来讲,细节代表着形象;对事业来说,细节决定着成败。而“细节”又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有谁会真正注意到这小小的细节的存在。我们都知道消防队员行动特别迅速,如果象我们一样慢吞吞,一幢房子早烧光了。可是一般人可能有所不知,我们的消防队员所有工具都必须非常严谨地合理放置;晚上入睡,消防队员的衣物的穿脱和摆放,都有十分明确的规范。否则,警报响起来,靴子找不到鞋带,裤子配不着皮带,怎么办?大多数人会忽略细节的存在,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习惯,因为人的行为大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

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语出《道德经》64章,大意是说谨慎的做事,坚持到最后,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很难做好事情。“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当代大学生需要有这种心理准备。现代世界各种诱惑扑面而来,毅力稍有不够,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的大学生身负复兴祖国大业的使命,其间必有定会遭受许多挫折,必须要慎终如始的思想,有行百里者事九十的心理准备,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才有可能完成他们的使命。

《道德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还有很多,比如说“上善若水,知足常乐,谦虚处下等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要古为今用,把古代智慧现代化,西方智慧中国化,抽象智慧具体化,更好的为我们大学生服务,让他们尽可能成为国家未来的优秀的建设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著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简介:

4.道家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篇四

目前无论是从中国范围或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我们利用先进的技术与工具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与人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和谐都遭到了破环。

构建和谐社会是个长期性、系统性的伟大工程。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和深刻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主要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提供了使社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成员身心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只有人与人之间及人的身心和谐了,才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两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应充分挖掘道家思想的精髓,对它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诠释,并使其落实于操作层面,这可以说对当今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世界的本源,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创造万物的“道”是否凌驾于万物之上呢?老子对道的特征很重要的描述是“道法自然”,也即道性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道的自性显示创生万物时的无目的性、无意识性,对万物不加干涉而任其自然。“道”对其生化之物,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已有,兴旺万物而不恃为己能,长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是自然无为的典范,也是万物“和”的体现。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同出于一,这就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为了消解人类在自然面前妄自尊大的主宰意识,庄子又说:“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虽然很多人据此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我却认为这是庄子对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的深刻体认。在整个自然面前,人是十分渺小的,因此不应妄自尊大,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受到西方自然科学主义的影响,我们更多的强调了开发、利用、征服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确利用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提上日程。

其次,道家强调人心灵的超脱与平和。其实现代社会的很多不和谐,大多属于人内心的不和谐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人的心灵被大多数的欲望充斥,稍微有某一方面的不满意,就会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焦躁感。人们把自己的价值全部维系在外在的名利上面,权力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试想,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没有了,其他的一切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在对待物我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体悟方面,我们应多吸取一点老庄的思想。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后亡。知足不辱,知至不殆,可以长久。”声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过分的爱名就会付出重大的消耗,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在老子看来,与外物比起来,生命才是根本,人们应该珍视自然赋予的宝贵生命,不应沉迷于万物而伤害性命。同样庄子有“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思想,即在人与物的关系上要保持清醒,即利用于物又超脱于物,不能因外物而迷失自己的本性。

5.道家文化 篇五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 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

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

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

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

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

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

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

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

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

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

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

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流传,已成为我

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时代的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有原始、朴素的性质,包含着机械、片面的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的必要条件等等。

《老子》还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的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的“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

有余”;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的根本原

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

食,财货有余”的贵族们是十足的“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

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

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的途径却是消极的。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

导“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的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 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苏拭始,怀疑其中的一些篇目不是庄周所作,但至今未得信据。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天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从“道”的观念出 发,认为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虽有差异,其本质却是同一的,所谓“通天下一气”(《知北游》),“万物一齐”(《私水》),“道通为一”(《齐物论》)。这就是事物的总体性、同一性。同时,庄子又认为各种事物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即“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且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们,各自都向着相对立的方面转化,所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在事物的认知问题上,庄子十分强调认知的相对性,认为“知有所侍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而且“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这样就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导向不可知,并由此而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口的观点,得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上)的片面结论。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局限性。

“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皙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筐》)的社会现实。为此,庄子提出了斥责仁义和圣贤、弃绝智巧和技艺的治世方针,主张退回到原始蒙昧的社会去,认为“绝圣弃知,天下大治”(《在宥》),因而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即是最大的作为。这固然是庄子明察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却又看不到出路的哀叹。庄子的社会观同老子简直如出一辙。庄子在人生哲学上倡导“无己”,忘掉自我,不追逐外物,不谴责是非曲直,这才“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才能凝神寂志,恬淡自适,达到顺应自然的境界。但过分强调顺应自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命之行也”(《德充符》),这就走向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6.【道家】所有典籍名字 篇六

冷无霜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8-08-16 20:36 检举

《管子》 《老子》 《列子》 《清戒》

《庄子》 《百字碑》 《翠虚篇》 《翠虚吟》

《大道论》 《道窍谈》 《地理说》 《福寿论》

《关尹子》 《管窥编》 《淮南子》 《还源篇》

《黄庭经》 《慧命经》 《金丹歌》 《楞严经》

《七破论》 《敲爻歌》 《日用经》 《入药镜》

《十二叹》 《十二笑》 《说戒喻》 《胎息经》

《太玄经》 《天口篇》 《通关文》 《悟道录》

《悟真篇》 《西升经》 《下苦歌》 《泄天机》

《修道辩》 《玄肤论》 《玄要篇》 《玄珠录》

《训世文》 《阴骘文》 《玉皇经》 《指玄篇》

《坐忘论》 《韬光歌》 《百回详注》 《百字碑注》

《碧苑坛经》 《常清静经》 《唱道真言》 《初真十戒》

《大成捷要》 《大丹直指》 《大道真传》 《道门语要》

《恨六贼歌》 《黄帝四经》 《既济真经》 《金丹妙诀》

《金丹问答》 《金丹要诀》 《金丹真传》 《金华宗旨》

《金仙证论》 《敬日月文》 《孔易阐真》 《炼阴精歌》

《灵宝毕法》 《吕祖心经》 《七言律诗》 《青华秘文》

《三车秘旨》 《神室八法》 《水石闲谈》 《谭子化书》

《天仙心传》 《通玄真经》 《铜符铁卷》 《五篇灵文》

《五言律诗》 《悟真直指》 《西游原旨》 《西游箴言》

《象言破疑》 《修真辩难》 《修真后辨》 《修真后辩》

《修真九要》 《玄机直讲》 《玄科戒律》 《玄谭全集》

《延生心经》 《玉井奥诀》 《云笈七签》 《蛰龙睡功》

《正易心法》 《周易阐真》 《?i冠子》 《赤文洞古经》

《道德经真义》 《得道了身经》 《洞天福地记》 《还丹复命篇》

《还源篇阐微》 《黄帝阴符经》 《金丹就正篇》 《金丹四百字》

《金丹直指歌》 《金关玉锁诀》 《老君说十戒》 《老君说五戒》

《乐育堂语录》 《礼经祝三首》 《灵宝度人经》 《灵源大道歌》

《吕祖鼎器歌》 《吕祖黄鹤赋》 《吕祖修养经》 《吕祖真经歌》

《梅华问答编》 《破迷正道歌》 《奇经八脉考》 《敲爻歌直解》

《四百字真义》 《太平经合校》 《太上感应篇》 《养性延命录》

《指玄访道篇》 《钟吕传道集》 《周易参同契》 《紫清指玄集》

《参同契三相类》 《赤松子中诫经》 《丹阳修真语录》 《丹阳真人语录》

《道情诗词杂著》 《二懒开关心话》 《涵三语录节选》 《化胡经十二戒》

《金丹四百字解》 《九鼎神丹经诀》 《酒色财气四调》 《老君二十七戒》

《内炼金丹心法》 《栖云真人语录》 《三宝大有金书》 《上品丹法节次》

《受持八戒斋文》 《太乙金华宗旨》 《天仙道程宝则》 《天隐子养生书》

《无根树词注解》 《悟元仙师二说》 《仙佛合宗语录》 《消灾护命妙经》

《性命法诀明指》 《修真辩难参证》 《又戒道者四词》 《中极三百大戒》

《抱朴子(内篇)》 《参同契经文直指》 《参同契直指笺注》 《洞玄灵宝定观经》

《海内十洲三岛记》 《黄庭遁甲缘身经》 《金丹四百字注释》 《吕祖泌园春丹词》

《妙林经二十七戒》 《劝世修理坟墓文》 《上阳子金丹大要》 《思微定志经十戒》

《孙不二元君法语》 《琐言续太虚集录》 《太上老君内观经》 《太上十三经注解》

《天仙道戒忌须知》 《养生十三则阐微》 《阴真君还丹歌注》 《重阳立教十五论》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 《如是我闻关窍要旨》

《太霄琅书十善十恶》 《天仙正理直论增注》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修斋求道当奉十戒》

《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 《吕祖师三尼医世功诀》 《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 《西王母女修正余十则》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经》 《证道一贯真机易简录》 《大通祖师训诫门人之说》 《吕祖三尼医世说述管窥》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太上说南斗延寿度人妙经》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并叙)》

7.道家文化 篇七

1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以“道”为核心, 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道是阴阳, 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道是过程[1]。道其目的在于顺应人和事物的本性[2]。道家文化深深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中国鞋靴设计师处于这个大环境中其设计思想中潜移默化的加入了道家哲学的身影。

2 道家文化中隐含的设计观

遍览道家著作就设计方面未留下任何言论。但深入剖析引申就会发现老子、庄子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在于其思想理念, 并指导着设计师整个创作思维过程。

2.1“天人合一”设计观

道家重和谐,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也是道家文化的思想基础。《道德经》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3]”其思想告诫设计师只有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材料因素和人为设计因素和谐统一起来, 才会产生经典的设计。道法自然, 意为顺其自然, 不违背自然。道本是自然而然, 以“无为”为法则。

2.1.1 顺其自然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即“自然而然”。好的“设计”并不是完全抛开自然法则而人为的去故意造作, 应该顺应自然, 在顺应中彰显设计思想。

2.1.2 融于自然

“天人合一”即为:人化于自然, 自然融于人。老子提倡“道法自然”说明人可以突破自我约束与自然达到不可分割的和谐程度。天人合一即融于自然。

2.2“简约素朴”设计观

2.2.1 有无相生

《道德经》十四章曰:视之不见, 名曰夷;听之不闻, 名曰希;搏之不得, 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世间万物, 都是在对立与统一中存在的。“有”和“无”延伸了视觉与思想, 创造出空间。道家的有无观念在现代设计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完整充分的表达, 丰富拓展了道家的“有”、“无”观念, 使道家“有”“无”的抽象观念以一种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2.2.2 见素抱朴

《老子》曰:“见素抱朴”。以“素”赋“朴”的无为之道, 是一种自然的流露。道家文化中的“至简”, 在太极图中表现的淋漓极致。太极图是道家文化的一个高度集合体。太极图中的点线面构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 看似简单, 却蕴含了丰富思想内涵, 简单但不简约的思想对现代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道家文化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经典的设计是文化的设计。道家思想蕴含了大量的设计文化, 其思想精髓本身就是丰富的设计文化, 将这一传统美学运用到鞋靴设计中, 是一种理念的创新, 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3.1“天人合一”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道家思想主张的“无为”, 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 不背道而为。符合道的则必须有为而为之, 有为即顺乎自然, 自然而为之。从设计理念上讲就是说人类的一切造物活动要“以自然为本”, “以人为本”。

3.1.1“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设计思想

古人认为好的设计是尽量尊重材料本身特征, 同时也尊重使用者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人们基于长期的“类比”思维, 形成了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审美观[4]。“清新、自然、朴实、不过分雕饰而浑然天成”的鞋靴风格, 成为许多鞋靴设计师苦心追求的最高境界。例如木鞋 (图1) , 设计师充分利用木头的色彩和纹理, 自然的“物性”与设计师的“匠心”相结合, 从而达到“自然天成、天作人合”的感觉, 创造出别具匠心的款式。

3.1.2“师法自然”的仿生造物设计思想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都尊道而行, 而道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可以激发设计灵感, 为设计师提供大量科学的设计素材。

仿生设计学是通过研究事物形态及其象征意蕴, 通过相应的艺术处理手法将其应用于设计的学科。鞋靴可以模仿其他生物形态改变原有的造型模式, 运用概括和抽象的方法结合鞋靴特点进行多次加工, 从而得到新的鞋款。如图2这款高科技鞋装有弹簧, 设计师Keahi Seym our利用了鸵鸟和袋鼠的跟腱原型设计出了这款“仿生鞋”, 可以让穿上这双鞋的人拥有惊人的速度。鸵鸟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走禽, 它的最高时速可达到每小时45英里, 所以设计师以鸵鸟为原型设计这款鞋。

3.1.3“和谐共生”的设计指导原则

和谐不仅是美学的范畴, 同样也是指引设计师思维重要原则, 设计师必须做到“人—鞋—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道家思想指出, 在鞋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穿着环境。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消费者对鞋靴穿着要求不同, 使鞋靴自身能够真正融入所处的环境中, 与环境“和谐”相处是设计师思考重要方面。

任何一种设计都不是离开社会文化孤立存在, 它必然会受到该社会的风尚和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的不同导致鞋靴设计思想的差异也十分突出, 例如图3这款融入中国文化的鞋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注重“中国风”的艺术表现和工艺表现; (2) 注重端庄大气的氛围, 它给人以感观高雅的效果; (3) 注重营造含蓄内敛的气氛 (4) 鲜明的民族性。

3.2“简约素朴”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3.2.1 无中生有

道家哲学理论中, 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皆法有无。建造房屋, 屋内的空虚成就了房间的功用, 容器的“空”才能收藏东西, “有”带来的功利, 是因为“无”在起作用。这样的哲学观反映的是素朴、实用的价值取向, 通过最小的变化来改变产品的设计, 获得最大的功能需求。这种“无中生有”它与“虚实”观是想通的, 追求的是更为深远的意蕴。以条带式凉鞋为例 (如图4) , 镂空实际意义是以“无”代有, 以“虚”代实, 是为道家文化中“无为”之道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虚”“无”的空间感, 引导消费者的无限想象, 丰富其意味、内涵。

3.2.2 色彩之极

《道德经》中:“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5]。老子对色彩进行了高度概括, 认为黑白是色彩的极致是其他颜色无法比拟的。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个颜色但是却具有非同寻常的表达效果。二者又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黑与白存在于强烈视觉对比冲突之中。

黑与白是相辅相成的, 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图5这款鞋靴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具象表达。款式中的黑并没有“隐”反而更好地“显”和“露”。黑中有白, 白中有黑体现出道家思想中的对立统一思想。

3.2.3 见素抱朴

《老子》第二十二章讲:“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多, 多则感”。道家提倡设计以简约为美, 反对过多无用的装饰与功能。对于鞋靴设计来说, 楦型、材料、款式、色彩等如同语言文字一样承载了准确明了的信息, 而非华而不实的装饰。如果要想鞋靴一下就吸引住消费者, 让人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 就要做到简约不简单, 以少胜多, “至简”“至朴”的表达方式更易被观者所接受和感染。同时“至朴”, “至简”、“见素抱朴”, 都是“无为之道”在设计法则中的体现, 并使设计感更加意味深长。

4 小结

儒道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引导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者通过对道家典籍的理解, 总结归纳出道家文化中所蕴含的设计思想, 再通过搜集大量图片, 对其进行筛选对比, 发现道家哲学中的简约素朴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现代鞋靴设计已被充分利用。道家文化博大精深, 对现代鞋靴设计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因作者精力与能力有限对道家文化的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和完善, 对市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在后续研究中会更多深入市场, 用实践来检验理论, 进而使课题逐渐走向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9284.htm.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21.

[3]李聃.道德经.乙力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8:49.

[4]王学雷.浅析道家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 2009, (1) :20.

8.道家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琐掇 篇八

【关键词】 道家;中国画;水墨;虚实;虚静

道家思想是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最早由老子提出,它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所谓的 “道”,即是天道,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原理,宇宙中一切事物运行的法则。作为宇宙的本源,道生万物,道在物中,是以道作为世界的普遍法则。老庄思想作为道家的主要思想,在认识论上都提倡以辩证的思想来看待世间万物,老子注重天道的无为而有序,而庄子则更注重内心的逍遥自由。道家思想是中国古典主义哲学,反映和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各个层面。道家哲学所建构的美学观一直影响着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的审美观,它强调“美”与“真”的和谐统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人天合一视为最高境界的美。

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文化的核心。正如潘天寿所言:“中国画的基础是哲学。”而中国画是中国的哲学思想的艺术反馈。在中国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文化对它的影响,道家思想所推崇的玄、真、静等艺术境界,正是老庄哲学在绘画艺术中的充分体现。

一、黑白的水墨世界

中国的绘画艺术经历了早期的彩绘艺术,演变到利用笔墨绢纸进行的青绿赋色,及到后来占据主流地位的水墨黑白。水墨世界寄寓着道家的思想理念。到了魏晋时期,玄学思想确立,这种朴素的古代哲学,赋予中国画以自然的诗意,并逐渐形成了以“水墨色彩”为特中征的基本色彩元素。而中国画的水墨黑白世界,并不是中国画的色彩起源,也非其唯一特征,那末中国画为何在相当长的时间中选择了由这黑白两色作为画面色彩?

从唐代起青绿山水渐废而文人水墨山水兴起,道家美学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中国画的黑白世界的理念可以在道家思想中找到源头。老子提到“素”和“玄”,这里“素”是白色,“玄”为黑色,即后世水墨依据色彩来源,它们与宇宙的生命是一体的。黑是未开化的漆黑混沌的世界,白是盘古开天地所凿出的混沌气孔,黑白是阴阳,黑白是天地,黑白是有无,黑白是虚实,黑白是正反,黑白是矛盾的对抗体。在中国画的画面中,黑白不仅仅代表着颜色,更是寄寓着宇宙本质的概念,超越了其狭义的色彩本身,表现出一种更高、更深,也更普遍的哲学内涵。唐代王摩诘的《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而张彦远亦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墨分五色”认为黑白涵盖了五色的基本特性,把黑白两种色彩提高到道的层面,这与中国早期的文化价值观相契合。在早期儒家重视“礼”的繁琐背景下,老子提出了从简去繁的要求。黑与白在画面中的表现也是老子的这种至简追求的直接表现。中国画的“简”,希求的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在道家美学所构建的色彩世界里,黑与白两色高度涵盖了其他色彩。黑白是阴阳,虚实的集中体现,二者有机统一在一起,,拥有了更重要的其他美学延伸内涵。凭借道家的哲学理念,才会产生“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来突破认识主体对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作为道家最基本的色彩之道,其本质是无,是虚,但表现是有,是实,是有无相生,虚实之间体现正是道家的思辩哲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是典型的老子的色彩观。这一色彩观念贯穿了整个道家美学的发展过程,庄子在《天地》篇指出“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被认为是对老子色彩观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道家美学崇尚黑白反对五彩,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此所谓“大音无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地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取舍,摈弃令人盲的“五色”,直接追求自然本色。因为道家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自然的,人为的追求会破坏自然本质的“美”。这种直面自然的精神,与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内涵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绘画道家哲学影响下,以黑白为主要表现手段就显得更为自然。简而言之,以墨实现的黑白世界超越了颜色的基本概念,形成了水墨绘画特有的文化内涵,从文化源头确立了水墨绘画审美的概念依据。

二、虚实相生构图哲学

虚实最早见于《老子》、《庄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之生,寂寂寥寥,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认为有阳(实)的存在,才出现了阴(虚)。而阴在后守虚,也就衬托出了阳实在前,虚实是相对的,虚实会互相转化的,虚实无处不在。

清人笪重光云:“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实成为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秉承了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相一致的脉络。

虚实是中国画的构图哲学。在构图中,无论是物象的虚实或意境的虚实,都是通过笔墨的虚实来完成的。前者是表现手法,后者是要达到的效果,都是通过笔墨来完成的。恽寿平说:“虚处实则通体皆灵,愈多而愈不厌。”中国画构图是基于阴阳论来把握构图各要素之间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运动规律。“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而阴阳变化是不断对立,不断统一的过程。反映到中国画的构图中,则体现为虚实的变化。虚实的构图观反映了道家虚实相生,有无相生观来营造画面构图的理念。在虚实的矛盾对立的关系中,一正一反,一阴一阳,矛盾在不断对立与不断统一中,不断生发,表现着无穷的生命力。

中国画构图中的虚实不仅表现在物象上,而且在物象之外的空间中也体现着虚实之分。中国画构图中的“虚”并非空无,它充满着气,正是这样的虚空,使得万物在其间流动,运动,拥有生命的迹象。画面中的空或白,不仅仅是一个有用的空间,还是一个充满想象的、丰富的、意味深远的存在。留出必要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可使画面更空灵。清代华琳言:“白,既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门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自,并非纸素之白,乃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真道出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空可容纳万境,万镜可有空处生,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nlc202309030743

“实”则是相对虚一种体验。“以实带虚”矛盾对立统一实现的一条途径,要体会出虚空之妙尽可以从实处得来。实处之妙往往是因虚而生,也即“以虚名实”。将不着笔墨处的虚空衬托成美妙的境地, 画面上的虚空是中国画家真正的画底, 这就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表现形式“虚实结合”,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艺术的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有生命。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体现了“道”的变化,具有强烈的精神性。中国画虚实构图法则反映了中国古老的宇宙观,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主张阴阳变化、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由主观意识出发,随意生发,同时也不缺乏纯理性的体现。

三、虚静的精神境界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本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推究起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并且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二是,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而静。“虚”与“静”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静始于虚,虚表现于静,虚中有静,静中有虚。换言之,虚就是要人们摒弃自身的主观成见和外在的干扰,在心灵平静清和、心智专一的静的状态。在审美心理学角度上,虚静是指创造一个适合主体进入审美活动的心理状态。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虚静”作为“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度显示及其对宁静状态的追求。在《庄子·天道》中他说到:“圣人之静也,非日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可见,庄子的“虚静”是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的,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方式,都是要求主体摆脱外界一切因素干扰和影响,最终达到空虚明净、超脱自由的审美心境。即人在主体精神上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虚静是主体排除了世俗功利的主观好恶,使其精神超脱于物质与现实的种种束缚,变得自然清净无为,从而进人到一种自有精神自由的境界,它是艺术创作活动进行的基础。“虚静”之于艺术家的心灵体验,不仅是达到审美极致状态的精神主体,它也是艺术家进入审美创作的理前提和根本特征。虚静切入艺术体验的人格和生命本体,它消除了主客体的对立矛盾,融合了物我的界限。规律即目的、人即自然,最终体验到真正的生命秩序;其次它获得艺术创造的心灵自由,这是一种纯白不备的婴儿之心,自然之心,是“自然无为”的艺术回归,最后达到与大自然合的精神喜悦,使主体最放松的心境下得到最大自由发挥。道家美学通过对“虚静”的挖掘,在人心内部开辟出一种审美的境界。

虚静不仅是一种创作的心态,也是艺术创作的目的,即达到营造虚静的艺术意境。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可以称作是“以静写静”的审美感受。清代汤贻汾在《画筌析览》提到:“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笔下之静境,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画家以静来进行表达,则是心之静与宇宙本体之静合而为一;是道家“天人合一”极致表现。只有“致虚极,守静笃”(老子《道德经》),画家的境界才会与道融为一体,与万物融为一体,那么,便可从万物兴衰的表象中,看到循环往复的规律。这种规律所产生的独有主体艺术体验的境界,对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9.道家语录 篇九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9、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20、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21、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8、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9、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3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3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9、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40、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4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4、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5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5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5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4、治大国,若烹小鲜。

7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7、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7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0.道家思想 篇十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

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3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1.道家养生话补肾 篇十一

——庄子《逍遥游》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将长寿作为教义,将实现长寿作为主要修行目的和修行内容的宗教。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逍遥游》中所写的“神人”,其实就是抒发自己对长生不老的憧憬。道家典籍《西升经》更声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说明道家相信人类可以通过主动的养生来延长自己的寿命。为了实现长生的梦想,历代道家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并成为我国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人养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肾精——让精、气、神充沛的源泉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道家养生文化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人始生,先成精”,“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精”指的可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它还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推动和调节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使人具备生殖功能的原动力;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和功能;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精、气、神无论哪一样出现虚乏,都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精、气、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能养神。精气神三者中,精是根本,一个人缺乏了精,自然就缺乏气,缺乏了精与气,自然神也振作不起来,所以才有“精神”之说。只有“精”保持充足,“气”和“神”化生有源,人才会活得神气活现、神采飞扬。可见,在精、气、神三者之中,精是人体的根本,也是养生的根本。

道家养生文化认为“肾藏精”,就是说肾精是人身之精的根本源泉,人体每一处脏腑、气血、骨骼的生成、发育和运行,以及生殖行为,都会消耗肾精。如果肾精充足,就能保证精、气、神三宝充沛,让人体健康长寿;如果肾精亏虚,精、气、神三宝随之虚乏,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衰老一肾精过度消耗的结果

人一过四十,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转向下坡路,进入衰老阶段,道家养生文化认为,衰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肾精的过度消耗。

肾精为什么会消耗呢?道家养生文化认为,每个人在刚形成胚胎时就已经拥有肾精,无论是在婴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还是老年时期,都必须靠消耗肾精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所以说,肾精被消耗是正常、必要的生理变化。为了不让肾精消耗的太快,人体每天都从饮食中吸取水谷之精来补充肾精,但终究不能改变肾精逐渐减少的趋势,只不过在四十岁之前肾精消耗程度不严重,所以人体各项生理机能都还保持旺盛。

人进入四十岁,就必须对肾精消耗开始关注了。我国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说的就是人在四十岁左右时肾精消耗已经过半,体力、精力都会衰退,并且出现健忘脱发、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生殖能力下降等众多退行性病变。道家说“古仙人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意思就是肾精直接关系着生命,如果放任肾精耗损以致枯竭的地步,人的生命之火也就离熄灭不远了。道家认为,“若勤修炼,时时采药,时时裁接,则阴极而能生阳,穷上而能反下,革柔为刚,还老为强矣”,就是说只有及时充养肾精,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各项生理机能的颓势,恢复生命的动力。

充养肾精——寻求长生的“众妙之门”

充养肾精在道家养生文化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道家最崇尚“道”,“道”是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律,老子在《道德经》里把“道”称作是“众妙之门”,谁要是掌握了“道”,就可以做到无往不利。在道家养生文化里,充养肾精就是“道”,就是寻求长生的“众妙之门”,谁要是能找到让肾精保持充盈的方法,使人身三宝精、气、神长存,谁就能更接近于“长生”的境界。元代道人张三丰说“人得正传,且先积精累气”,就是指出了充养。肾精是养生的根本。

为了充养肾精,古代道家尝试了多种养生方法,其中的存思、气功、导引、吐纳、按摩、静坐、服食药物、太极拳等,都是现代公认有效的保健方法。比如气功,具有养精蓄锐、疏通经络、保健强身、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等保健功能。在道家服食的药物里,鹿茸、海马、淫羊藿、枸杞子等都是现在常用的补精要药,能起到滋养精血、补养元气、调理五脏等疗效,唐代“药王”孙思邈寿数过百,就和他坚持服食枸杞酒等补肾填精药物有很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道家强调精神内守、清心寡欲、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这在生活节奏紧张的今天更加值得现代人借鉴。

12.道家文化 篇十二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古代圣贤通过总结推理出一系列的理论并成功地得到应用, 这些理论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 今天, 在我们面临新的情况时, 我们也不能忽略古代理论的重要性, 在管理领域, 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 而应认真梳理, 去粗取精, 为我所用。

现在各行各业都强调管理方面要大力加强洋为中用, 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方面, 我们不该数典忘祖, 应该重视古为今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二、道家思想的概述

(一) 道家思想的起源

道家学说由老子开创。老子,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县) 人, 曾任周藏书室史官, 著《道德经》, 凡五千字, 作为经典传于后世一, 后庄子秉承道家思想之主流, 成为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因此道家学说又称老庄之学。黄老之学与老庄之学是有区别的, 前者所关心的是如何把握和应对人世间的祸福利弊, 后者追求的则是如何摆脱现实束缚以求精神上的超脱。

道家创始者老子从女性生殖崇拜而推及天地万物的产生和成长。从元气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出发, 本着天人合一、国身相同的观点, 力图用自然法则来论述治国养人之道, 寻求能使国家太平长治、个人成功长生的方法。不论是治国还是治身, 都是人之所为, 都足有规律可循的。如《道德经》第一章所述:“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这就表明了天、地、人三者, 人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表明了老子对经验的自然、社会、人生现象本质的探索。从人出发, 又回归到人, 并以成道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道贯天、地、人则是道学的核心逻辑结构。显然黄老之学一脉相承, 而且人本思想存老子那里得剑更深刻的表达和全面的发展。

(二) 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无为”, 决不是一无所为, 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 不随意而为, 不违道而为。相反, 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 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 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 无为之为发自自然, 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 而不是人为而为。无为要求人们不要妄为而要善于抓住本质,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标本兼治, 治本为主, 从无为到无不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 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只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妄为, 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管理”作一种实践的原则, 乃是透过消除掉不必要的干预, 以及任意的决策手段, 而达到使组织能有效运作的实践原则。所谓的无为, 作为一种管理原则, 是一种去掉人为造作的修养功夫与管理法则。由此, 无为是屏弃决策者的有为妄作, 达到万物皆能自身自长的无为境界。

(三) 道家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无为而治的应用

“无为而治”在现代管理中多被应用于管理的领导理论。“无为而治”是凭借“顺其自然”的哲学智慧进行科学领导和管理, 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益的高超管理艺术。“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领导者肩负着比一般人更多、更重的责任, 因此他们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大政方针、谋划单位的发展策略, 而不应是事无巨细, 全部亲自动手, 在大的原则下, 不应去过多干涉部下的具体做法。也就是常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思想在管理上的应用, 就是管理者在原则和规章的指导下, 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给每一级部下与其职责相应的充分的自主权, 使每一个层次的人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能自主决策、自主经营。除宏观的、全局性的决策外, 不必凡事都请示上级。这对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很有意义的。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 企业管理亦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进一步具体表述, 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展开。具体说的是一个关于“治理”的思想。字面上讲的是关于“治国”, 实质上可从理解为治理社会、企业, 而这个有关“治理”的思想的精华就在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包含的思想方法和道理。这个方法和道理就是要大厨烹调小鱼那样, 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社会和企业。而在这里, 我们领悟出来的思路即是“无为”就是“道”的运用, 而运用的结果就是“无不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思想运用在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中, 情形和原理也是一样, 治企如治国。就企业而言, 企业规章、大原则不能变, 只能因时间的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 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 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 在通常情况下, 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 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完善的, 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则指导下, 规章、制度等企业的基础软件系统应当是正确、坚定而长期不变的。把这些归结到质量标准上, 制定出相应的操作规程——即工作标准。然后, 针对工作目标, 制定操作方法, 让企业的每个岗位都具有可操作性, 可控制性。让员工竞选自己喜欢干的, 有能力干好的岗位, 保证员工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和最高的积极性。同时员工上岗位以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都得到了加强。于是, 员工在企业的内部运行中实现了“自化”。

建立了这样的渠道之后, 日常管理工作中问题就不会太多了。剩下的问题主要就在于“疏导”了。

“疏导”或者更直接点说的“沟通”往往是情感性的、思想性的, 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员工有了差错, 要耐心教导, 让其充分理解和认识错误的原因;同时, 关心员工的生活等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增强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更会使员工从情感上对企业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感, 从而安心的、自愿的留在企业为企业服务、贡献、以企业为家, 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这是企业“无为”的一种内部模式, 它能让每一个员工都尽情发挥他们的热情和能力。

“无为”的思想并不赞成所谓“商战”的提法, 并不主张“竞争”。道家认为, 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那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在“无为”之中顺应了规律、顺应了“道”的缘故, 不是“争”的缘故。现代商界中所言的市场繁荣与否, 其道理也是一样。要紧的并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彼此“斗争”, 而是看谁更能顺应社会规律, 市场规律, 需求规律。要找到这些规律、顺应这些规律, 要紧的并不是在市场上去找对手与之“相争”, 而是要各自去认识这些规律, 从而做到自觉的服从、顺应这些规律。

回避有竞争的领域, 寻找“无竞争点”。这种对“无竞争点”的寻觅与探索, 就是研究消费者的潜在需要。这种需要必须是从未被满足的需要, 这样的需要就意味着广阔的市场。而这时由于还没有别的企业向人们输送他们所需要的利益, 因此, 也就还没有竞争。“天下”就在这样的“无事” (不争) 中取得了。

事实上, 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考虑, 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 强调:“我并没有什么秘诀, 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从另外一方面对老子的“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一说的充分肯定。

另外, 从惠普公司可以看出无为而治的体现, 仅仅以下两个事实就足以令惠普公司无比自豪:一个是, 在美国惠普被人们称为“使硅谷诞生的公司”;另一个是, 1983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美国时, 只提出参观一家公司——这就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惠普公司。是什么为惠普赢得了如此崇高的声望呢?你如果以这个问题来请教任何一个惠普公司员工, 无论是来自中国惠普还是惠普公司美国总部, 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惠普之道。”那么, “惠普之道”究竟是什么?它配得上这么高的赞誉吗?其中“惠普之道”之中明显的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是:惠普公司无为而治的最突出表现, 是灵活的上班时间。这种制度最初于1967年在惠普设在德国伯布林根的工厂中实行, 继而推广到惠普在全球的所有企业。根据惠普公司的做法, 个人可以上午很早来上班, 或是上午9点来上班, 然后在干完了规定的工时后离去。惠普创始人之一的戴维·帕卡德评价说:“在我看来, 灵活工作时间表明, 我们既看到了我们的职员个人生活很繁忙, 同时也相信他们能够同其上司和工作群体一起制订一个既方便个人, 又公道合理的时间表。”这并非对所有的工作都适合, 但肯定对绝大多数工作是合适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开放实验室备用品库”。实验室备用品库就是存放电气和机械零件的地方。开放政策就是说, 工程师们不但在工作中可以随意取用, 而且在实际上还鼓励他们拿回自己家里去供个人使用。惠普公司的想法是, 不管工程师们拿这些设备所做的事是不是跟他们手头从事的工作项目有关, 反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里摆弄这些玩意时总能学到一点东西, 公司因而加强了对革新的赞助。据说这一政策起源于惠普的另一个创始人比尔·休莱特先生。可见, 惠普公司的领导者的管理理论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十分契合。

上一篇:作文 心中的蛋糕师下一篇:大学生就业观念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