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染纸教学实录

2024-07-24

美丽的染纸教学实录(精选4篇)

1.美丽的染纸教学实录 篇一

《美丽的染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掌握折染纸的原理及方法。

3、体验美的不同形式,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折染纸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表现。教学难点:

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以及理解单色染纸的艺术风格。教学准备:

多媒体、宣纸、彩色墨水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水滴赛跑的游戏——。我手上拿着两张纸,普通白纸和宣纸,请两位同学在两张纸上分别滴上彩色墨水,比比哪张纸上的墨水跑得快?(宣纸)为什么?

[以游戏入手,既接近儿童生活,又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小结:对,你真厉害,因为宣纸的吸水性比较强。看老师手上是一张空白的宣纸,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大家闭上眼睛。好请睁开眼睛(展示染纸作品),漂亮吗?(漂亮)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染纸。[再次以小魔术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揭示课题——美丽的染纸。

二、掌握染纸的过程和方法

1、欣赏染纸

师: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染纸作品,想看吗?(想)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1)欣赏染纸作品(课件展示美丽的染纸)

(2)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染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这些染纸作品实在是太漂亮了!)(生:染纸作品的图案非常的丰富、漂亮。)„„

师:好,说得很好,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生:这么漂亮的染纸,我们能学会吗?)(生:染纸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2、了解染纸的过程

师:那如此精美的染纸作品,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同桌讨论一下。谁愿意来猜一猜?(生:可能是用毛笔点上去的。)(生:应该是画上去的。)„„

师:注意它的名称——“染纸”,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它应该是“染”出来的。根据刚才欣赏到的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案有没有规律?(有,四边图案都一样)好,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规律的图案?谁来说说?(生:要先折起来再染)

3、师生共同操作,验证猜测

师:到底是不是先折起来再进行染色呢?我们大家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将纸横竖对折四次,再将折好的纸随便哪一个角浸入彩色墨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墨水迅速沿纸角往上跑)再小心将纸打开,观察是否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在纸上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小点图案)

师:通过实验的验证,染纸的方法是什么呢?(先折后染)

4、学习折纸方法

我们手工课上经常用到折纸,学会很多折纸方法。不同的折纸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染纸效果。刚才我们将纸反复对折的方法,我们叫它“田字折”,(课件展示染纸的折法示意图)小组讨论一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谁愿意上来教教大家(生上台折,师再讲解并出示其他折法)

师:好折得很有创意。每种折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就等我们到实践中去探索、发现。

[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5、学习染纸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这种方法叫浸染法 我们也可以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示范),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帮它 取个名叫什么呢?(滴染法)

师:我们还可以用点染法用毛笔涂点上去。(示范再张开)为什么有的地方染到了色,有的地方没有染到色呢?

生:(总结原因)

一、纸太厚;

二、毛笔里含的彩色墨水少

小结:说得太好了。不管是哪种染法, 染时笔里要蘸满彩色墨水必须将纸染透,这样才能染的好

[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演示中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三、学生尝试练习染色

师:学了这么多的染法,同学们肯定很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张漂亮的染纸了吧? 老师一会儿要举办一个染纸展览会,但是老师这里的染纸不多,你们愿意帮忙吗?(愿意)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动手吧。

四、师巡回辅导

1.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

2.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五、作品展示

请学生将作品贴在展览板上,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喜欢?说说它好在哪儿。

六、发散思维

师:染纸的工艺可以用来干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其他作品并讲解)同学们,只要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作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

2.美丽的染纸教学实录 篇二

现代作家梁衡在其《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把握到居里夫人胸怀大志, 不被自己美丽容颜所累, 抓住“美丽”二字深挖细掘。居里夫人对美的追寻, 会令学生在愉悦审美过程中形成共鸣, 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1. 破题:领悟“美丽”表达的巧妙性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现代作家梁衡的文章, 大家翻开课本, 读一遍文章的标题。

(教师板书文章标题, 学生朗读文章标题)

教师:从文章标题来看, 这篇文章是写居里夫人什么特点——

学生: (齐声回答) 美丽。

教师:请同学们再读一次文章标题, 且将“美丽”这个重点词。

(学生朗读文章标题)

教师:同学们, 坚持不懈、执着、坚毅端庄的居里夫人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 但是《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写居里夫人的角度跟我们脑海中的居里夫人一样吗?

(有的学生回答一样, 有的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这就是梁衡表达的巧妙之处, 所有巧妙的点都蕴含在“美丽”二字中。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 就是要探寻作者美丽的注脚, 发现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2. 说“镭”:领悟文章表达的个性

教师:通过预习大家肯定对居里夫人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有所了解, 是哪种元素呢?

学生:是镭。

教师:同学们想想这篇文章的题目, 再联系一下“镭”, 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的吗?

学生:怎么作者不在题目中体现出“镭”呢?

学生:是呀?这是为什么呢?而“美丽”与“镭”又有什么联系呢?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美丽”与“镭”又有什么联系呢?作者为什么不在题目中体现出“镭”呢?作者这样表达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待会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寻。

教师:同学们, 我们先来找“美丽”与“镭”之间的联系,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将课文快速阅读一遍, 先将文章中带有“镭”字的句子标记出来。

(学生边阅读边标记, 一共找到9句带有“镭”字的句子。教师请9位同学分别将这九句话读出来。)

教师:大家想想这9句带有“镭”字的句子分散在文章的几个段落之中, 作者依靠这点是不是想表达些什么。大家现在将这9句话连起来读读看, 试试看是不是发现了作者的什么秘密?

学生:我觉得从这几句话中可以发现居里夫人从镭的发现, 到镭的研究, 再到提炼镭的整个过程。

教师:是的, 文章虽然长, 但是我们把握好这九句话之后也就可以很好把握住全文的内容, 这是这位同学的发现。其他同学有别的发现吗?大家看看第二自然段, 在这段中有没有将居里夫妇报告的内容写清楚呢?

学生:没有。

教师:那么在这个段落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学生:居里夫人的容貌。

教师:是的 (板书“形”) , 这段就是围绕居里夫人的“形”展开的。

教师:第三自然段里面有多少句是含有“镭”的句子。这些句子概括起来说的是什么?

学生:四句, 这些句子概括起来是表达居里夫妇提炼镭的事情。

教师: (在黑板上将“事”板书出来) 真厉害, 作者的小秘密都让你给发现了, 剩下带“镭”的句子所在的段落, 总的是评论居里夫人什么方面?

(将“情”“理”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3. 品味“言”, 在领悟作者表达之妙中解读居里夫人

教师:同学们, 这是一个说理性的课文, 与其他文章不同, 它有“形”“理”, 还有“情”“理”。现在我们细细品味居里夫人提炼镭的小故事, 大家赶紧找找看在文中有哪些片段?那些自然段是写居里夫人提炼镭的事情?

学生:在第三段写了这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

学生:“为了提炼纯净的镭……”

教师:是的, 那在这里作者写居里夫妇花费了多长时间才将0.1克的镭提炼出来呢?

学生:三年又九个月。

教师:同学们真棒, 确实他们花费了三年又九个月才提炼出0.1克的镭, 上课之前我仔细点过这个自然段, 总共有248个字, 这两百多个却可以讲居里夫妇这三年又九个月的艰辛完全写清楚吗?

学生:不可以。

教师:然而在这个自然段梁衡的确仅用了两百多个字, 大家默默读一读这个段落, 想想在这个段落中哪个字, 哪个词最震撼到你的心灵。

学生:“0.1克”这个数字最震撼我, “0.1克”与“成吨”形成明显的对比, 从中可以体会居里夫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是的, 你不但领悟到居里夫人的坚持不懈, 还明白了梁衡作家的写作意图。大家想想, 三年又九个月那可是1000多天呀, 同学们居里夫人提炼镭艰辛吗?

学生:艰辛!

教师:课文中哪个词语还可以看出距离夫人提炼镭的艰辛?

学生:终于。

教师:文章中还有哪些词背后蕴含着感人的小故事?

学生:我觉得“终日”这个词同样可以感受到居里夫人提炼的艰辛。

教师:请你再读一次这句话, 让大家听得更清楚。

学生:“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教师:“终日”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

学生:一整天。

教师:是的, 从早上到晚上,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居里夫人在……

学生:“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教师:当落日洒下余晖的时候, 居里夫人在……

学生:“衣裙上, 双手上, 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教师:从这句简单的话, 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么多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表达的奥妙。从这句话里面还有没有什么词语感动到你呢?

学生:烟熏火燎。

教师:这个成语四个字都是什么部首呢?

学生:火字旁。

教师:确定?那“熏”字的部首是什么呢?

学生:四点底。

教师:确定?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小小声说是“四点水”, 是不是呀?

学生:不对, 在旁边的叫“四点水”, 在下面的是“四点底”。

教师:回答正确。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中研究, 从“烟熏火燎”这个成语中, 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很热, 就像是被烤一样。

教师:我们说了那么多的镭, 那镭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一种放射性元素。

教师:居里夫人在做研究的时候, 她有戴面具吗?

学生:没有。

教师:那会有什么后果吗?

学生:会中毒。

教师:那电风扇呢?有吗?

学生:也没有。

教师:确实是的, 同学们, 居里夫妇就是在一个没有电风扇, 没有面具的工作环境之下做研究, 现在请大家再认真读这句话, 细细品味话中隐含的情感。

4. 动动手, 写随笔:试着从多个角度将人物的“形”表达出来

教师:同学们, 根据你们以前接触到的, 像化学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之类, 通常都会有什么设备呢?

学生:有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

教师:但是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却跟大家描述的有很大的区别。在这样的实验室中居里夫妇工作了三年又九个月, 整整1360天, 才成功提炼出0.1克镭。在提炼出来之前可以确保一定成功吗?

学生:不可以。

教师:那文章中有哪个词说明了呢?

学生:“可能”。

教师:对的, 请同学们将这个句子读一遍。

学生:“为了提炼纯净的镭, 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教师:要是文章中“可能”这个词没有的话, 会有影响吗?

学生:有, 这个词不能少, 少了就不能说明问题了。

教师:所以说文章这个片段是不是一个字也不能少, 字字是黄金。在这样的实验室里面, 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大雨滂沱时, 大雪纷飞时, 狂风怒号时, 居里夫人工作的场景。同学们, 拿起你的笔, 写在练习卡上。

(学生练笔)

教师:同学们, 有没有同学愿意将自己读的念给大家听。

(同学念)

教师:写得太棒啦!大家鼓掌鼓励一下他!

5. 还原:探寻“美丽”的注脚

教师:同学们学到这里, 大家发现什么吗?我们说那么多, 怎么好像跟文章标题没什么关联呢?

学生:对啊, 好像没提到“美丽”呢?

教师:那接下来的这段话会写到“美丽”了吗?

学生:有, 有体现居里夫人的心灵美。

教师:这就是阅读, 这说明你懂得了作者起文章标题的用意了。同学们, 青春易逝, 美丽的容貌是暂时的, 居里夫人因为长期辛劳工作, 她变了:

(出示: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 ……浑身乏力。)

教师:读到这句话, 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觉得有点难过。

教师:但是她还在变呀, 读接下来一段。

(出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教师:这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千年之后, 就跨越了……

学生:千年。

教师:可是镭的作用仅仅是千年吗?

学生:不止。

教师:那会有多少年?

学生:永远。

教师:用另外一个词看看。

学生:永恒。

教师:是的, 永恒的美丽。文章中有哪句证明了“永远”?

学生:“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历史上, 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教师:同学们, 居里夫人值得我们一生好的读。最后, 有句话想送给大家, 尤其是班上的女同学。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 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泰戈尔)

三、评析

1. 结合“美丽”, 板块推进

此刻紧紧结合课文注脚, 重点放在“美丽”二字, 从浅入深, 一步步推进, 教学思路清晰。从整体上将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如此, 在学生心中居里夫人的形象也就更为鲜活、全面、立体。

2. 以学生为本

3.美丽的染纸教学实录 篇三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

生:(齐)丹顶鹤。

师: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把它的名字写到黑板上。“丹”要注意笔顺,先写撇、横折钩点,再写“横”。“顶”和“鹤”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略微收紧一些。

师:课文的生字新词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小朋友们拿出听写本——【生听写:yáo( )远 yǐn( )吭高歌 无忧无lǜ( )】

师:都默对了吗?字,不光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没把“遥”和“虑”这两个字写规范。(出示学生的书写)“遥”是个走之底。注意这一捺是个平捺。“虑”,上边是我们新学的虎字头。横构不要太短,钩要指向字的中心。请小朋友们对照老师的书写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再写一遍。(生写)

【评析】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书写训练要“严”和“实”。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和习惯。

师:通过读书,说说丹顶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丹顶鹤很可爱。

生:丹顶鹤很美丽。

生:丹顶鹤很高雅。

师:(补题。“美丽的”丹顶鹤)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不少人没见过丹顶鹤呢。如果有人问你丹顶鹤美在哪儿呢?你能具体向他们介绍一下吗?

二、 深入探究,感悟品味

师:不着急,请大家打开语文书,到课文里去发现。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1自然段。谁来读?丹顶鹤美在哪儿呢?我们要边听边想。(板书:边听边想)

(生读)

师:丹顶鹤美在哪儿呢?把你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丹顶鹤的歌声很嘹亮。

师:(出示:嘹亮)“嘹亮”的意思就是——

生:很响亮。

生:很洪亮。

师:(板书:歌声美)丹顶鹤的歌声多美呀,就像一个出色的歌唱家。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个词——

生:(齐)嘹亮。

师:再甜甜地读——

生:(齐)嘹亮。

师:我们完整地把这一自然段读一遍,读出丹顶鹤的歌声美。

(生读)

师:丹顶鹤不仅歌声美,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出它更多的美来。请你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看看丹顶鹤还美在哪儿?如果你有了发现,不妨用笔把它画出来。(板书:边读边画)注意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生读、想、画)

【评析】带着发现去读书,去思考,那么读书的过程,就是在欣赏风景,就是在滋养心灵。

师:丹顶鹤还美在哪儿呢?下面,就请你抓住所画的词句来说一说。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丹顶鹤的颜色很美。

师:(板书:颜色美)具体说说有哪些颜色?

生:羽毛是洁白的,脖子和翅膀边儿是黑的。头顶是鲜红鲜红的,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看上去很美。

师:洁白的羽毛,黑色的脖子和翅膀边儿,红宝石一样的头顶。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丹顶鹤太会打扮自己了,简直就像一位漂亮的小公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美丽的丹顶鹤。谁能通过朗读,带着大家再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丹顶鹤?

(生读)

师:丹顶鹤头顶的颜色,我还没有看清楚。听我读——

(生听)

师:看清楚了吗?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一下丹顶鹤。出示:丹顶鹤有一身___________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___________。它的头顶就像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生介绍)

师: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你知道这种鸟为什么叫“丹顶鹤”了吗?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跟大家说一说。

生:因为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所以人们叫它丹顶鹤。

师:“丹顶鹤”的“丹”意思是——

生:(齐)红。

师:丹顶鹤的颜色的确很美。再看看第3自然段,你还发现丹顶鹤美在哪儿呢?

生:丹顶鹤“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师:连用了三个“长”,可见它的身材很苗条。(板书:体型美)站在那里,多么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呀!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写出了丹顶鹤姿态美?(板书:姿态美)

生:高雅。

师:高雅是种举止,是种姿态,是有文化、有教养的表现。想一想,在电视里、舞台上和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高雅”的举止或者艺术表演?

生:模特在演出时就显得很高雅。

生:芭蕾舞演员在演出时也显得很高雅。

生:我和爸爸坐飞机,看见飞机上的空姐举止很高雅。

……

师:看看丹顶鹤会有哪些高雅举止和姿态呢?(出示图片)课文里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姿态,是——

生:展翅飞翔。

师:这种姿态,是——

生:引吭高歌。

师:“引”字的意思是——

生:伸长脖子。

师:“引吭高歌“的意思是——

生:朝着蓝天伸长脖子放声歌唱。

师:这种姿态就是一种高雅的美。我们一齐读这句话——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丹顶鹤还有许多高雅的举止和姿态。(出示图片)仔细地观察一下,想想,丹顶鹤是在哪里?做什么?然后用上下列的句式给大家介绍一下。(出示:“不论是在 ,还是在 ,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草地上散步,还是在水塘边觅食,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聊天,还是在雪地上跳舞,都显得那么高雅。

……

【评析】在低年级,词语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词语的意蕴和情感,还要努力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加以运用。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丹顶鹤不仅歌声美、颜色美,而且体型美、姿态美。难怪传说连神仙都很喜爱它。

师:让我们把第2、3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让美丽的丹顶鹤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读)

师:丹顶鹤美在哪儿呢?请你选择一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说)

三、 前后联系,课外延伸

师:课文的最后一段,又写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读)

生:我知道黄淮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生:我知道丹顶鹤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从“无忧无虑”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无忧无虑“的意思就是——

生: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

师:看来,丹顶鹤生活的真快乐。我们一齐读这个词——

生:(齐)无忧无虑。

师:愿无忧无虑美丽的丹顶鹤快乐地栖息在黄海滩涂。会学习的孩子,还能够从学习中发现一些问题。(板书:边学边问)再读读最后一段,看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课文里说“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我想知道丹顶鹤的“第一故乡”在哪?

生:丹顶鹤是珍稀动物。全世界共有多少只丹顶鹤?

师:看来,同学们对美丽的丹顶鹤非常感兴趣。课外,我们可以动手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4.3《色晕丰富的染纸》 篇四

教材分析:

“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孔卷、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罩、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先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玩。本课就是借助意趣横生的染纸练习,使孩子们进一步体会色彩的美妙,了解染纸的基本技法。教学思路:

1、认识染纸的特点;

2、纸的折法;

3、染法。

教学方法:折、夹、挤、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喜欢染纸的过程。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教学难点: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教学准备:扎染的连衣裙、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等。教学流程:

一、感受材料、探索技法(引导学生观察花纹的对称性,从而发现折法:米字折法、井字折法、十字折法、平行折法、放射折法等。)

二、自主创作、运用技法(师生共同总结染纸的制作步骤,教师板书:折、染等关键词。在学生熟练掌握染纸的方法后,进一步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三、欣赏感悟、拓展应用(我们创作的染纸作品太美了,就这样把它们收藏起来有点遗憾,还能有些什么用途呢?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一定想出好办法来。)

四、作业要求:

1、每人三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五、小结:

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上一篇:商业秘密保护所涉及的法律有哪些下一篇: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