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共13篇)
1.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 篇一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用于地下回灌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采用混凝沉降-砂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的SBR中试系统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处理后的出水所检测的浊度、pH、COD、NH3-N、细茵总数等5项指标已经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作 者:王允妹 Wang Yun-mei 作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110016 期 刊:环境保护科学 ISTIC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年,卷(期):, 34(1) 分类号:X7 关键词:城市污水 二级处理 深度处理
2.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 篇二
1.1 国外城市污水回用的概况
在美国, 污水再生利用范围很广, 涉及了城市回用, 农业回用, 娱乐回用, 环境回用, 工业回用, 回灌地下水等各个方面。美国现有357个城市实行了污水回用, 1980年的污水回用工程已达536项, 年回用水量9.37×109m3。其中农业占62%、工业占31.5%、地下回用占5%、娱乐等占1.5%[4]。
在日本, 由于国土狭小, 人口众多, 人均年降水量仅为世界平均降水量的1/5, 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污水回用起步较早, 1962年就开始污水回用的研究, 促进了日本20世纪60至70年代工业的复兴, 处理后的污水直接再用于城市给水、工业用水或生活卫生杂用。1991年日本有876个公共污水处理厂在运行, 其中每年大约有四个污水处理厂出水得到再利用, 其中工业用途占41%、环境用水占32%, 农业灌溉占13%, 非饮用市政用水占8%[4]。
1.2 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发展及实例
我国第一个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大连市春柳河水质净化厂于1992年投产运行[5]。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水源, 增建深度处理设施和输水管道, 处理水量为5000m3/d, 其中2000m3/d供给红星化工厂回用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直流及循环冷却水;1500m3/d供给煤气二厂, 用于洗焦水、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稀释水和循环冷却补充水;1500m3/d供给造纸厂、热电厂、橡胶三厂等工厂作为基建, 消防冷却用水。再生水售价0.30元/吨, 比大连市的工业水价0.60元/吨低一倍, 污水回用比直接从碧流河里引水节省投资2/3。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浇洒道路和景观用水, 也取得了成效。某污水厂, 设计规模为4万m3/d[6]。利用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 用于厂区清扫和绿化用水, 并计划应用于附近的热电厂、港务局以及其他一些工业企业。泰安市污水处理厂是我国首批引进外国政府贷款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设计处理能力为5万m3/d, 其中2万m3/d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景观用水、河流的补充水以及工业用水[6]。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扩大, 作为解决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和事业, 必将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2 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经传统二级处理后, 虽然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除, 但还残留有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氮和磷化合物、不可沉淀的固体颗粒、致病微生物以及无机盐等污染物质。含有这些污染物质的处理水, 如排放湖泊, 水库等缓流水体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排放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水体, 如养鱼水体, 则会使该水体生态遭到破坏。
2.1 悬浮物的去除
经二级处理后, 处理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是粒径从数毫米到几十毫米的生物絮凝体和未被凝聚的胶体颗粒。这些颗粒几乎全部都是有机性的, 为了提高二级处理水的稳定度, 去除这些颗粒是非常必要的。
(1)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是污水深度处理常用的一种技术。混凝沉淀去除的对象是二级处理水中呈胶体和微小悬浮状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从表观而言, 就是去除污水的色度和浊度。混凝沉淀还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某些溶解性物质, 如砷, 汞等。也能有效地去除能够导致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氮, 磷等。
(2) 过滤
在污水的深度处理中, 过滤技术是得到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技术, 是产生高质量出水的一个关键措施。二级处理水过滤的主要去除对象是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残留生物污泥絮体, 一般不需投加药剂。滤后水SS值可达10mg/L, COD去除率可达10%~30%[7]。对于胶体污染物, 由于难以通过过滤法去除, 应考虑投加一定的药剂。如处理水中含有溶解性有机物, 则应考虑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
2.2 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有效的二级处理是主要去除污水中所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 其去除率一般为90%左右, 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二级处理过程中一般不能被去除。
这些难降解有机物多为木质素、黑腐酸、醚类、多环芳烃、联苯胺、卤代甲烷、除草剂和杀虫剂等, 对这些物质的去除, 至今还无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当前, 从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方面考虑, 采用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法是适宜的。
2.3 溶解性无机盐类的去除
回用水中如含有溶解性无机盐类物质可能会产生腐蚀作用, 或形成水垢, 或产生硫化氢臭气, 因此, 含有大量溶解性无机盐类物质的二级处理出水, 在回用前应进行脱盐深度处理。常用的脱盐技术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
(1)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与水中离子交换以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 它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技术。离子交换法脱盐处理主要是以含盐浓度为100-300mg/L的污水作为对象的[7]。含高盐浓度的污水也可以考虑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处理, 由于树脂的交换容量有限, 只能用于小水量, 而且需要进行频繁的再生处理, 因此设备费, 再生药品费都较高。
(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 (离子交换膜或半透膜) 的选择透过性, 对溶剂 (通常是水) 中的溶质或微粒进行分离或浓缩方法的统称。膜分离技术由于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相变, 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率及分离率, 且可在常温下进行, 因而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4 污水消毒处理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 水质大为改善, 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绝对值仍很可观, 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常规污水处理厂一定要对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消毒, 尤其对于回用水来说, 必须符合回用水细菌数量的标准。
2.5 氮、磷的去除
城市污水的回用往往离不开脱氮除磷技术, 这是因为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 旨在降低城市污水中以BOD、COD表示的含碳有机物和悬浮固体的浓度, 对于氮、磷, 只能去除细菌细胞由于生理上的需要而摄取的数量。
氮、磷含量较高的再生污水回用时将会造成以下危害: (1) 氮和磷是藻类和水生植物的营养源, 会造成城市水体的富营养化, 有损水体外观, 降低旅游价值; (2) 回用水中的氮、磷会导致生物黏膜在输水管道、用水设备表面过量增殖, 从而造成堵塞或影响效率; (3) 氨氮的氧化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降低和碱度的消耗; (4) 氨氮能与氯反应生成氯胺, 因此会增加消毒所需的投氯量, 提高水处理成本。
因此, 当城市污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开发时, 必须对氮和磷的含量加以控制。目前脱氮工艺主要有四种[8]:氨吹脱法、折点加氯法、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除磷工艺主要有[8]:化学混凝沉淀法和厌氧-好氧生物法 (即A/O工艺) 。
随着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深入研究, 最近出现了两种新技术“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 这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9]。
(1) 厌氧氨氧化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简称ANAMMOX) 是指在厌氧条件下, 氨氮以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直接被氧化为氮气的过程, 其反应式:NH4++NO2-→N2+2H2O。该反应适宜的p H为6.7~8.3, 温度10~43℃。
(2) 反硝化除磷是指在缺氧 (无氧但存在硝酸盐氮) 的条件下, 反硝化除磷细菌DPB (Denifying Phosphorus-removing Bacteria) 能够像在好氧条件下一样, 利用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 产生生物摄磷作用, 在生物摄磷的同时, 硝酸氮被还原为氮气。与传统的专性好氧聚磷菌去除工艺相比较, 反硝化除磷工艺能分别节省50%和30%的COD与氧的消耗量, 剩余污泥相应减少50%。
参考文献
[1]建设部, 国家环保总局, 科技部.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M].2000
3.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 篇三
关键词:电吸附 电极 脱盐 中水回用
1 原理
1.1 电吸附原理
电吸附技术(ElectroSorb Technology,简称EST),又称电容性除盐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项新兴水处理技术。
基本原理[1]是基于电化学中的双电层理论,利用带电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来实现水中带电粒子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等目的。原水从一端进入正负极组成的空间,从另一端流出。原水在正、负极之间流动时受到电场的作用,水中带电粒子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迁移,被该电极吸附并储存在双电层内。随着电极吸附带电粒子的增多,带电粒子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最终实现与水的分离,使水中的溶解盐类滞留在电极表面,获得净化/淡化的出水。
1.2 电吸附技术工艺流程
电吸附技术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工作流程,排污流程,再生流程,其典型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工作流程:储存在原水池中的原水通过提升泵打入保安过滤器,大于5μm的残留固体悬浮物或沉淀物在此道工序被截流,水再被送入电吸附(EST)模块。水中溶解性的盐类被吸附,水质被净化。
排污过程:排污过程其本质和再生一样,是模块的一个反冲洗程序,但水源有区别,排污过程用的是中间水池的水,即再生之后的浓水,这是一个有效的节水过程,因为经过再生之后的浓水尚未达到饱和,所以用再生后产生的浓水再次冲洗模块,就节省了冲洗过程中的用水量,提高了产水率。
再生流程:就是模块的反冲洗过程,用原水冲洗经过短接静置的模块,使电极再生。反冲洗后的水被送入中间水池,进入中水池的水等待下一个周期排污用。
2 电吸附技术的影响因素
2.1 电极材料
2.1.1 石墨电极
石墨作为一种经典的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可加工性,在电吸附初级阶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新型碳材料的出现,石墨电极逐渐被取代。
2.1.2 活性炭电极
2.1.2.1 颗粒活性炭(GAC)
GAC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吸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中。活性炭是微晶碳的变型,晶体表面的碳原子与体相碳原子处于不同的电子能级状态。与石墨相比,活性炭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而且,它的大规模生产使其成为一种方便易得相对廉价的电极材料。
2.1.2.2 活性炭纤维材料(ACF)
用ACF做电吸附剂的研究是近几年兴起的[2]。与GAC相比,ACF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吸附质在ACF内的扩散阻力更小,ACF比GAC具有更大的外表面积,使更多的微孔可以直接与吸附质接触,吸附质也可以直接再暴露于纤维表面的孔上进行吸附和脱附,更有效地利用微孔,迅速达到吸附平衡,并且更易于被加工成为各种形状,如碳布、碳毯等。
2.1.2.3 炭气凝胶电极
炭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2],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炭气凝胶由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研制,它是由间苯二酚--甲醛聚合物凝胶裂解而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如块状、珠状和薄膜纸状。炭气凝胶由许多纳米开孔(3-30nm)和中间孔(<50nm)构成,比表面积通常很大(400-1100m2/g),电导率很高(10-100s/cm)
2.2 电压
从理论上分析,电极上电压越高,双电层将越厚,出水离子浓度(以电导率的高低表示)也越低。但当电压过高时,则有可能导致电解反应的发生,增加能耗。所以极限电极电压应根据不同电极及不同处理溶液实验而定,因为不同离子浓度溶液导电能力不一样,因而发生电解电流,所对应的电压也就会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2.3 产水率与盐浓度
电吸附除盐效果与产水率有关。通常在大流量情况下,除盐效果比小流量差,这可能是因为在大流量情况下,离子到达电极被吸附的时间长于离子在吸附设备中停留时间所致。 说明在一定情况下,传质过程控制着除盐效果。因此,改善离子在溶液中的传质过程将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电极的吸附量是恒定的,它不随溶液流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出水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小流量处理方式,相反在处理量大而出水要求相对较低时则采用较大流量,以节约设备及时间。
3 电吸附在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应用
尽管电吸附深度处理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脱除水中的盐度,但人们在应用过程中却发现,电吸附技术在去除水中COD浓度也有较好的效率[3]。推测COD去除的主要机理是:在电场作用下,原水中构成COD的盐类、胶体颗粒及其他带电污染物质在电极表面吸附富集浓缩,从而使产水COD浓度降低。应用实践证明,电吸附技术在除盐的同时可以去除部分COD,排放污水的COD浓度几乎不浓缩,可以达标排放,无二次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工艺。
目前,爱思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电吸附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单位,也在一些企业建立相应的处理装置。表1、2为爱思特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处理某些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排污水、钢厂综合废水、造纸废水、合成氨废水、钢厂冷轧废水、石化油废水的生化尾水的中试研究结果[1]。表1和2的结果表明,电吸附技术在脱盐的同时,其对COD的浓度也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去除效率对进水水质有一定的依赖作用。
4 发展方向
4.1 电极材料的突破
寻找新型的电极材料,兼顾化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考虑,提高电吸附系统的抗污染性能和脱盐效率。
4.2 工艺结构的突破
优化工艺设计,调整内部模块的构成,使流态分布更均匀,减少水头损失,提高电吸附工程的可应用性。
4.3 适用水质的突破
针对多种代表性的水质,开发出更具工程应用型的电吸附模块和系统,为大规模应用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韩 寒、陈新春、尚海利.电吸附技术的发展及应用[M].工业水处理,2010,30(2):20-23
[2] 陈兆林、宋存义、孙晓慰等.电吸附除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M].工业水处理,2011,,3(4):11-14
4.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 篇四
摘要:因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化学剂以及油田生产中采用油井酸化、压裂等措施,使污水中的乳化油浓度增加,处理难度加大,经过初级处理后,仍含有大量有机物而不能达标.本文通过对离子液体性质及其在含有机物废水处理中应用的文献综述,论述了离子液体作为油田含油污水深度处理剂的可行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作 者:范洪富 张红香 陈少鸿 Fan Hongfu Zhang Hongxiang Chen Shaohong 作者单位:范洪富,张红香,Fan Hongfu,Zhang Hongxiang(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陈少鸿,Chen Shaohong(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5.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 篇五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随着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我国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力度继续加大,国家对于环境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污水处理产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整个规模高速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对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提出具体规划指标,总投资规模近4300亿元。从建设规模上看,国家污水处理政策体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重点仍在东南,重心移向中部”,二是“重点仍在城市,重心移向县镇”。这两个趋势将带来市场格局的转变,对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污水处理行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污水处理市场的主力军,使污水处理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技术发展路线与趋势分析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现状、细分行业、区域市场、投融资模式、优势企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污水处理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6.油田采油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篇六
低渗透油田具有储集层孔隙小、喉道细, 渗流阻力大, 传导能力差等特点, 因此对注入水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油田主要采用重力除油+混凝+粗滤+精滤工艺、压力除油 (旋流、粗粒化) +混凝+粗滤+精滤工艺、气浮选+粗滤+精滤工艺三套方法来控制含油污水的油含量、悬浮物固体含量、悬浮颗粒粒径中值, 但以上工艺具有工艺环节多, 不能有效去除乳化油及有机物、不能稳定地把油含量、悬浮物固体含量、悬浮颗粒粒径中值控制在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标准范围内。近年来, 随着国内水处理技术的进步, 物化除油+纤维球过滤、物化除油+纤维束过滤、生物法+超滤膜工艺在油田水处理系统逐渐开始应用,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普通的物化工艺不能有效去除乳化油及有机物, 纤维球、纤维束被油及有机物污染后, 再生难度大, 使用寿命短。
二是在生物法+超滤膜工艺中, 胞外聚合物是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更严重的膜污染, 膜污染加剧造成频繁清洗更换膜组件, 这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成本, 还延长了污水处理时间, 从而限制了微生物+膜法在低渗透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1 工艺内容介绍
步骤1) 预处理:来自于地层的含油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池, 其中预处理池底安装有空气曝气装置, 对进水进行曝气处理, 使含油污水中的硫化物被充分氧化;预处理的目的在于使含油污水中具有还原性的硫化物被氧化, 可减轻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对除油菌剂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的抑制, 保证微生物对原油及其它有机物的降解效果不至于降低;同时, 预处理池中浮选去除部分浮油;
步骤2)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经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 对含油污水中原油进行降解;其中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包括串联的至少两级生化池, 生化池中设置亲水性组合填料, 经该步骤处理后的含油污水, 可达到如下效果:在进口含油≤200mg/L、COD≤400mg/L、BOD≤200mg/L时, 出口含油0~2mg/L、COD≤100mg/L、BOD≤30mg/L。
步骤3) 含油污水经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后, 进入高效曝气沉降池, 高效曝气沉降池包括曝气室和斜板沉降室两部分;其中曝气室内底部设置有空气曝气装置, 污水在曝气室内停留时间0.5~1h, 曝气装置工作使含油污水中的溶解氧维持在1.0~2.0mg/L;经曝气室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斜板沉降室, 在斜板沉降室内停留时间3.0~4h, 斜板沉降室内底部沉降的残渣定期卸放, 沉降室内的上层清液进入超滤膜过滤系统内;其效果在于:曝气室中COD≤100mg/L、BOD≤30mg/L, 微生物需要的碳源匮乏, 污水中游离微生物处于饥饿状态, 此时, 游离微生物细胞外的胞外聚合物以及分散在污水中的胞外聚合物是微生物内源呼吸的主要碳源, 因此, 当溶解氧维持在1.0~2.0mg/L时, 胞外聚合物能得到有效降解;胞外聚合物及其它可生化降解有机物在曝气室被微生物消耗后, 微生物在斜板沉降室开始老化、自溶, 并随其它固体颗粒在斜板沉降段沉降沉降下来;经本级处理后, 出口含油≤1mg/L、COD≤80mg/L、BOD≤10mg/L, 胞外聚合物及其它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 减轻了油及胞外聚合物对后续的超滤膜的污染程度, 可使超滤膜化学清洗周期及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步骤4) 超滤膜过滤系统处理:其中超滤膜过滤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管状超滤膜, 污水从超滤膜的一端的进口进入, 再从超滤膜另一端的出口离开, 其中超滤膜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循环泵, 流过超滤膜的污水, 有一部分穿过超滤膜的渗透水经渗透水出水阀进入注水罐, 另一部分回流至超滤膜的进口进行反复过滤, 其中超滤膜的滤孔孔径20~30nm, 膜面流速2.8~3.5m/s, 经超滤膜反复过滤后, 残留在超滤膜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浓缩水送至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进行循环处理;膜面流速2.8~3.5m/s时, 可维持较好的渗透压, 以利于发挥超滤膜的渗透作用。
2 结论
(1) 本工艺特点:胞外聚合物的其它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 减轻了油及胞外聚合物对超滤膜污染程度, 使超滤膜化学清洗周期及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超滤膜通量稳定, 化学清洗周期延长到60d以上, 斜板沉降室只需要3~4月进行一次排污, 不需要反冲洗, 整个装置易于现场管理。
(2) 本工艺出水水质指标达到低渗透油田A级注水水质指标, 其中悬浮物固体含量≤3mg/L、粒径中值≤2μm、含油量≤1mg/L。
摘要:介绍一种能有效去除油田含油污水中油含量及胞外聚合物等有机物、有效减轻管式超滤膜污染的一种低渗透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方法。
7.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篇七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开发
中图分类号: TU9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91-1
1 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分期建设,分期运行
小区的污水处理站应该分阶段施工,分期建设。工程分期实施时,在每阶段遇到实际情况及问题就可以及时做出调整。所以小区的污水处理系统也应该分期建设,建设与设计同步、同时运行。可以避免一次性的投资使前期设计与后期建设不符造成的财力,人力的浪费。
1.2 入住率的运行成本
所有的楼盘开发都很难保证建设完成后在短期内入住率达到设计居住人口,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在短时期内的处理水量也就不可能达到设计水量。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处理的污水处理过程,降低运营成本。
1.3 投标报价的评估
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一般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下水管道,化粪池,土方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厂家往往会遗漏报价土方工程,导致整体项目投资估算不准确。需要确保供应商清楚地提出土方工程、土木工程的范围。不能在投标中只报出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又提出土方工程等问题。
1.4 经营成本
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成本决定未来处理系统是否都可以正常运行。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技术由于运行成本过高,导致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系统被关闭。
1.5 配套项目投资
污水处理系统由污水管线和处理设备装置两部分构成。在这个过程中,投标单位往往只考虑加工设备和设备安装的成本,没有考虑到污水管线投资,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每一部分的投资都将影响住宅发展项目的结果。所以在选择工艺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仅仅以设备投资的高低来评价工程投资的高低。
1.6 处理系统
二次污染是我们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污水处理系统发出的噪声,污水散发的气味,污水处理站对小区美化的影响,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等,这些都可能会造成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
1.7 对小区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方法选择的过程中应避免占用更大空间。比如地下室属于可用空间,可以选择在绿地下建设管道等系统,能有效利用空间。而处理水能就近作为绿化用水,节省了水资源。
2 污水处理方法
2.1 物理处理方法
2.1.1 网格法 可分为手工清洗的格栅(适用于小型和中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机械清洗的格栅(适用于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2.1.2筛网法 筛网沉淀,可相当于初沉池的效果。
2.1.3 过滤 指用具有孔隙的介质过滤颗粒,如石英砂,截留水中的杂质使水变得清澈。
2.1.4 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主要是将水中悬浮物和水分离开,主要是靠二者之间的密度不同而实现的,主要设备有:离心机,水力旋流器,旋流池等。
2.1.5 沉淀法 废水初级沉淀,生物处理设备前二次沉淀和污泥处理阶段前的沉淀。
2.1.6浮上法 主要用于颗粒径比较小,难以用沉淀法去除,主要用电解浮上法。
2.2 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微生物分解出来的酶,氧化分解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其中细菌发挥主要作用,细菌可以直接吸收的水溶性有机物质,此外胶体和固体吸附在菌体上,菌细胞分泌出的胞外酶分解出的可溶性物质,再次被细菌吸收。
2.3 化学处理方法
中和法: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2.4 城市污水处理的模式
2.4.1 粉末活性炭 吸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使用粉末活性炭大约有70年的历史。由于美国首次使用的粉状活性炭去除氯酚产生的气味,活性炭已成为去除水中色嗅味及有机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对粉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含有有机化合物,三氯甲烷前体,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酸,二氯乙酸和卤乙腈等均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用于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2.4.2 曝气生物滤池法 该方法是一个浸没式生物滤器,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的方式使水质变清洁,它的容量比活性污泥法高很多,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排放水质标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其恶臭污泥问题持续发作,你可以尝试污泥填埋从而得到有机肥。
3 总结
城市居住区污水处理站,以防止居民区的水污染以及对水环境的保护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尽管集中式水处理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分散式的处理模式还是会存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应高度重视其技术发展和设备的开发,以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静,张大群.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特性分析[J].给水排水,1997(4).
[2] 曹瑞钰,顾国维,黄菊文,胡国林,张克勤.组合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与分析. 中国给水排水,1997(4).
8.浅析污水处理生物技术 篇八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技术;应用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污水处理的事业,比外国晚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事业起步晚,但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可是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的数量与规模也快速地增加与扩张,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出现了严重不足的情况。而新建的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甚至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防止城市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想提升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建设足够数量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特别是污水处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手段相比,运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具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双重优点。笔者列举了以下几点用生物技术方法来处理污水。
1.生物膜法
1.1生物膜法的特点
生物膜法是令微生物附着在惰性滤料上,形成膜状的生物污泥,从而对污水起到净化效果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方便的特点,对进水的水质与水量变化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克服了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丝状膨胀的缺点,剩余污泥量也有了显著的减少。但生物膜法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物膜的活性,引起生物膜的坏死和脱落。另外,由于生物膜需要附着在滤料上才能够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因此载体的比表面积对生物膜处理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选用的滤料比表面积达不到要求,想要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就需要增加处理池的面积,使投资费用增大。生物膜法中使用的滤料属于消耗品,需要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更新,增大了运行期间的管理费用。同时,生物膜法对工艺设计和运行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一旦发生问题,便会引起滤料的破损和堵塞,降低出水的水质。
1.2生物膜法的应用前景
起初生物膜法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包括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方面,后来扩展到接触氧化法,并广泛运用在纺织、印染、化纤等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但是接触氧化法因填料做不到经久耐用和成本低廉,且对大型池的均匀布水布气存在技术困难等,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法和生物曝气滤池法等生物膜法技术的突破和投入使用,表明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上的良好应用前景。
2.活性污泥法
2.1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活性污泥技术近20年来正朝着高效快速、低耗节能和多功能方面发展,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污水中的活性污泥颗粒将有机污染物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是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提高单位体积内好氧性微生物的浓度及其与其他活性生物的比例,控制好系统的污泥循环速度、回用以及溶氧浓度是确保和提高该技术处理效果的关键。在活性污泥法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管理中,由于水质、水量水温的随时变化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的变化,再加上操作不当或设计本身存在缺陷,都可能引起诸如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气池中产生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将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下降,出水水质变差以至于出水不达标,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失败。所以,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应严格规范管理,加强预防,避免问题的出现。
2.2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不足之处是对进水负荷的突变不易适应,从而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采用中等污泥负荷,曝气池为连续推流式。目前仍有大批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处理厂在运行。若只要求去除有机污染物时,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进行的各种改进,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活性污泥工艺。一些工艺较传统工艺处理功能增强,一些工艺运行更加稳定,而另外一些工艺的费用大大降低或运行更加方便。这些工艺上的改进,充分满足了各种不同的处理要求。
3.生物强化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治理废水的高效技术,在废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强化技术更体现出易于操作、针对性强等优点,这种废水处理技术主要研究并投放特殊菌种进入污水,通过其新陈代谢,将分解并吸收废水中的一些物质,净化污水,具有明显的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所以在近期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首先来看其技术原理。所谓生物强化技术,就是以生物制住生物,以菌制菌,向自然菌群中投入特殊的微生物以增强生物力量,并对污水等特定环境或特殊污染物加以反应。按投入菌种与底质之间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与共代谢作用两种方式。其中,直接作用是以驯化、筛选、诱变、基因重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实施,获得一批以污水为主要能源的微生物,然后复制投入一定数量,对目标物质进行降解,达到去除污染的目标,这种技术方法使用的菌株大多通过质粒育种和基因工程获取。共代谢作用则是针对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改变其化学结构,从而降低物质的有害性,主要包括菌株通过新陈代谢将二级基质共同氧化、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休眠细胞对污染物降解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所采取的原理有所不同,例如不同微生物协同,是因为有些污染物的降解必须以两种甚至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才能完成,通过几种微生物的交替作用,微生物制造氧化物,然后氧化物再被另一种微生物降解,多次作用后彻底消除污染物。再如休眠细胞降解,由于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在含有不同有机物的污水中会产生不同的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降解废水中的不同有机物。
其次,生物强化技术作用用于焦化废水、印染废水和制药废水等几个领域。焦化废水因成分复杂,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种类多,被列为难以降解工业废水,一般通过投放高效菌种,以固定化、高效降解微生物法等强化技术来进行处理。而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非常大,以前采用生物膜法来处理,无法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机物,通过应用高效脱氧色菌和pva降解菌,加快生物膜的形成速度,稳定性好,效率高。对于制药废水,近年通常以混合菌种加以处理,并得到广泛推广。因为混合菌比单一菌种具备更强的降解能力,降解速度和降解效率明显提升,并且在稳定性和抑制其他杂菌生长等方面有大幅改善,这些特性单靠单一菌种根本无法完成。
4.细胞固定化技术
细胞固定化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要点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游离细胞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使其成为一种既保持本身代谢活性,又可在连续反应后回收和反复利用的生物体系。其特点是高效、经济、简易实用、选择性好。通常用作固定细胞的载体材料有:藻蛋白酸钙、琼脂、角叉藻胶、聚丙烯酞胺、多孔硅石,以及聚乙烯或聚氨醋泡沫等,被固定对象有细菌或藻类,依实际条件选定。细胞被固定后,其合成代谢活性和光合强度提高,平均呼吸速率降低,对毒物、有机污染物的耐受力增强,对N,P及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去除能力提高,这些优点确保了细胞固定化技术广泛用于燃料、肥料、印染、选矿和啤酒等生产废水和城镇污水的处理。
5.结束语
9.高含聚浓度下深度污水处理初探 篇九
1 存在问题
1.1 腐蚀性问题
腐蚀性问题是石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个顽固性问题,由于腐蚀性物质的特殊性以及容易结垢的特点,更是加大了油田污水的处理难度。虽然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受到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仍旧没有一个较为妥善的处理方案。
1.2 二次污染的问题
由于当前油田污水的处理工艺复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水体二次污染。此外,由于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药剂及设备,造成了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了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良好运行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目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主要以膜分离技术、过滤器技术、重力分离技术、粗粒化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重力分离技术和过滤器技术。
(2)化学处理法是另一种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其主要特征就是借助化学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化学转化法、化学絮凝法。油田应用较多的是化学絮凝法,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这样的特征是其成为在油田企业中推广程度比较高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油田污水处理方法,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和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方法的使用存在诸如运行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3 现场试验及效果
3.1 平稳集输,提高一段脱水率,控制来水含油指标
平稳集输,确保系统稳定。油水集输系统是否平稳,对水质处理效果和指标是否稳定有直接的影响。为此,要求相关岗位协调做好系统稳定工作。
3.2 系统清污,高效絮凝,合理收油,控制污水含油、悬浮物指标
(1)药剂优选,提高絮凝效果。絮凝剂药效对悬浮物指标有较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药剂优化试验,当加入处理浓度为0.55 mg/L的干粉絮凝剂,外输污水含油可稳定在7.9~9.6 mg/L,悬浮物可稳定在7.2~8.9 mg/L。含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比较理想。
(2)合理收油,确保系统良性运行。
3.3 添加滤料,强化反冲洗,提高过滤系统净水效果
(1)滤料流失,填加滤料。由于筛管损坏,滤料流失严重,需对滤罐筛管进行维修,更换,并且重新补料。
(2)确定反冲洗强度及时间,提高反冲洗效果。反冲洗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过滤效果,由于含聚浓度高,滤水效果差,加上跑料等问题,我们将反冲洗强度从16L/s.m2,调整到11 L/s.m2,反冲洗流量由原来的633 m3/h,降低到480 m3/h,反冲洗时间为20 min,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跑料问题得到解决,反冲洗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优化杀菌技术,提高菌类指标合格率
采取杀菌剂冲击方式投加。每8天加一次,每次加入处理浓度为60 mg/L,结合物理杀菌杀菌装置能发挥最佳效果。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水质指标有了较大改善,污水两项指标全部合格。
4 结论
(1)技术指标达到水平。处理后的含油污水含油由13.6 mg/L降至9.2 mg/L(标准≤10 mg/L),悬浮物由12.4 mg/L降至8.9 mg/L(标准≤10 mg/L),达到规定指标。
(2)取得社会效益。处理后的污水全部达标回注油田,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原油损失;减缓设备及管线的腐蚀;避免了对低渗透油层造成的污染及伤害;防止地层堵塞造成注水压力上升,减缓套损。
(3)解决生产主要技术关键。(1)平稳集输,提高一段脱水率,控制来水含油指标;(2)系统清污,高效絮凝,合理收油,控制污水含油、悬浮物指标;(3)添加滤料,强化反冲洗,提高过滤系统净水效果;(4)优化杀菌技术,提高菌类指标合格率。
参考文献
[1]]侯腱膨,陈东明,付晓.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新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0:55~59.
10.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 篇十
1 混凝沉淀法的污水深度处理试验过程
该文在试验过程中,主要采用消石灰对二沉池的出水情况进行混凝沉淀技术处理,从而使优化之后的水质可以达到城市景观用水的标准。在化学反应试验中,通过在水样中投入一定量的石灰试剂,并快速地搅拌,持续1 min,然后再慢速均匀搅拌,持续5 min,最后将其静置30 min,然后取水样中的上层清液,对处理之后水样的TP值、COD值以及p H值和细菌等指标值进行检测,最后分别对水样处理之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比对。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同样的操作步骤投加不同剂量的Fe Cl3、PAC以及消石灰,并添加一定量的Fe Cl3和消石灰的混合物,然后再次对其化学反应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找到最佳的试剂投放量以及投放的化学反应试剂。因此,结合上述化学反应流程,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如下的技术处理步骤进行操作[1],如图1所示。
2 混凝沉淀法的污水深度处理试验结果
2.1 混凝沉淀法的污水深度处理试验中消石灰的最佳投加量
从图2中可以看出,水样在化学处理过程中,当消石灰的投加量不断增加时,TP以及CODCr的的剩余浓度会不断下降,从而使污水深度处理的去除率大大上升[2]。因此,从上述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消石灰的投放量越大,水样的技术处理效果就越好,此时化学反应的p H值也会上升。但是,这一变化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则会导致更多的后续处理问题出现。因此,在水质的回收利用以及排放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该文分析后得到结论:单独投放消石灰进行水样处理,其最佳的投放量为500mg/L,此时可以达到试验处理的目的。
2.2 混凝沉淀法的污水深度处理试验中PAC的最佳投加量
随着PAC数值的不断增大,TP与CODCr的剩余浓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PAC数值进一步增大时,TP与CODCr的剩余浓度由原来的下降趋势逐渐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因此可以断定,当PAC的最佳投加量处于600 mg/L这一数值时,水样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TP与CODCr的剩余浓度分别降至0.15 mg/L和30 mg/L,TP与CODCr的实际去除率分别为92%和67.5%,但是二者在此变化过程中,p H值却保持不变。
2.3 混凝沉淀法的污水深度处理试验中Fe Cl3的最佳投加量
Fe Cl3的最佳投加量变化情况与PAC的变化情况相似。随着Fe Cl3投加量的不断增加,TP与CODCr的剩余浓度会不断降低。当Fe Cl3的最佳投加量不断上升时,TP与CODCr的剩余浓度也会不断上升。此时,通过观察发现,Fe Cl3的最佳投加量为350 mg/L。在此变化过程中,CODCr及TP的剩余浓度均分别降至48.2 mg/L和0.06 mg/L,CODCr及TP的实际去除率分别为47.6%和96.8%,而在此变化过程中,p H的值一直为6。
2.4 混凝沉淀法污水深度处理试验中消石灰与Fe Cl3联合最佳投加量
该文在试验之后,通过对上述3种不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Fe Cl3的处理效果以及最佳投加量与其他两种技术方案相比,单独投加试剂作用更加明显,如果单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投加500 mg/L消石灰与400 mg/L Fe Cl3产生的效果相比,前者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通过分析,发现Fe Cl3与消石灰两种混凝剂在联合投加过程中并不会对TP的剩余浓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联合投加CODCr和TP的剩余浓度要比单独投加CODCr和TP的作用更加明显。在此过程中,CODCr的剩余浓度可由原来的60 mg/L降至28 mg/L,而TP的剩余浓度可降至0.2 mg/L左右。因此,实践证明,这一联合投加方式可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从而使其达到景观用水的技术标准。所以,最后试验结果确定,最为理想的二沉池出水水质优化方案为,联合投加15 mg/L的Fe Cl3和300 mg/L的消石灰进行深度处理。
2.5 混凝沉淀法污水深度处理试验中水样处理最佳静置时间
该文在对污水深度处理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分析过程中,发现水样中的细菌菌群总数会受到诸如放置时间及试验温度等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实践结果中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为了不断减小试验结果中的技术误差,在处理过程中该试验主要采用处理效果相对良好的一组反应试剂进行科学处理并测定,通过联合投加15 mg/L的Fe Cl3和300 mg/L的消石灰,将其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对不同时段的水样进行测定,观测分析水样中的细菌菌群总数。可以看出,联合投加15 mg/L的Fe Cl3和300 mg/L消石灰能够将水样中的细菌杀死,而且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静置处理时间越长,水样中细菌的去除率就越高。因此,经过30 min的静置观测,最终测定水样中细菌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8.4%。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在试验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通过混凝沉淀对二沉池出水水质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将Fe Cl3、PAC以及消石灰3种处理反应试剂投入到反应池中,经过对试验中的试剂用量进行控制。最终发现,在混凝沉淀法污水深度处理试验过程中,不同消石灰投加量、不同PAC投加量、不同Fe Cl3投加量以及消石灰和Fe Cl3的混合投加量都会对TP和CODCr剩余浓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试剂不同静置时间会对细菌菌群总数及水样污染物去除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该文通过对这些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结果表明,经过技术处理之后的水质都可以达到既定的要求和处理标准。
摘要:该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混凝土沉淀技术工艺对二沉池出水进行处理,从而科学将水样中的细菌以及磷和有机物等去除。在试验过程中主要将三氯化钠以及聚合氯化铝和消石灰等作为化学反应处理试剂投入到处理池中,然后对总磷以及试剂的p H值和化学需氧量及细菌总指标等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投加量以及处理试剂。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对混凝沉淀法的污水深度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
关键词:混凝沉淀法,污水深度处理,条件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杨赛,华涛.污水处理工艺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3(5):1468-1478.
11.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浅析 篇十一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现状;新技术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环境的恶化,导致我国的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超负荷运作,根本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业的需要,导致水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导致污水处理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多、工业的迅速发展等,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手段的落后。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但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在污水处理投资方面还是欠缺的。在英国,平均每8000人就拥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在美国,平均每1万人就能享用一座污水处理厂,而在中国要150万人才能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
二、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选择的原则
1.指标先进。指标先进是指具备高效的处理效果,达到或者高于国家规定的处理指标,这是处理污水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产品达标的质量要求。
2.经济节能。城市污水处理厂要以节省工程投资为前提,合理制定处理指标,尽可能安排简易且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做到少占地、耗时少、省人力和物力,节约电能和耗药量,减少支出费用,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至关重要的。
3.成熟可靠。城市的污水处理工程不同于其他的一般性的项目,它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工程,具有投资大和规模大等特点,关系着城市的整体运作,必须确保百分百的成功。因此对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一定要成熟可靠,保证技术先进的同时确保技术的合理性。
4.易于管理。城市污水处理是目前我国较为重视的项目,但由于这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在专业人才方面还有所欠缺,对技术的掌握还不是很娴熟,因而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方面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如完全自动化的污水处理厂对于一些中小城镇还无法驾驭,要恰当选择一些有效的易于管理的手段。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应用
1.超声水处理技术。超声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强化微污染水的生物处理,主要针对于城市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等造成的水污染。当城市污水经过超声处理后,就会增强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活性,也会增加反应器的有机负荷,从而促使有机物的净化效率得以提高。这种技术是较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不仅能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率,若加入光敏半导体,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来净化城市污水。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就是指活性污泥均匀分散、悬浮于反应器中,与污水充分接触,在有溶解氧的的情况下,除去污水中的废物的方法。
3.膜生化处理器。膜生化处理主要用于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效果较好。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技术与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工艺,使用膜分化技术代替了泥水分离技术,提高了生化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提高了生化处理的效率,增强了抗冲击负荷能力,此外系统占地面积也小于传统工艺。
4.二級处理过程中的一级处理强化技术。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一级处理强化技术是进行二级处理的前置处理办法,主要功能是出去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具有投资小和耗能低的优点,在有效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同时,还能对后续的二级处理产生影响。在处理重金属材料导致的污水效果更明显。二级处理过程中的一级处理强化技术在处理过程中,具备成熟稳定、操作过程简单、投资小、环境收益和投资收益较好。。
5.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应用。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塘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具备运行安全、节省资源、能最大化实现污水资源化。近年来,从我国修建的氧化塘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氧化塘的出水质量已经可以达到二级处理标准了,再通过一定的强化措施,就可以达到甚至超出国家规定的指标了,而且修建氧化塘的费用仅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0.3。
6.高级氧化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具备一定氧化能力的自由基,强化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种技术可以运用于较严重的污水处理中,但由于处理费用较高,因此并不是较为常用的处理技术。
7.SBR工艺的革新。SBR技术是通过确立合理的污水体积,设立高效连续的工艺流程,准确的设立溶解氧,更新SBR的配套设施,确定污水水质中脱氮、脱磷的关键参数,以达到尽量简化城市污水处理的流程、降低处理费用,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和灵活度。
四、对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的期望
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应该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克服传统工艺的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操作繁琐、技术不稳定以及不够灵活等弊端,创新新工艺或引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的及时和安全。但不能一味地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而引用大量的先进设备,要符合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立合理数量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运用恰当的新技术进行强化,以促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质的飞跃。
五、结语
随着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会越来越少,水污染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水的处理也会倍加关注,包括水处理后的质量安全等。因此如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加大了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关注和投资力度,鼓励研发城市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环保事业的伟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勇亮.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59
[2]禹燕琴,张丽霞.浅谈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1(14):63
[3]凡广生,李多松.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01):33
[4]向君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8):198
12.城市污水COD深度降解技术研究 篇十二
1 选择性氧化原理
含印染、化纤、造纸废水等工业废水比例比较高的城市污水含有大量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其较易溶于水而构成可溶性COD。这些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大多含有不饱和双键, 如偶氮基、亚硝基、硫化羟基亚氨基等。含有这些基团的有机物大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 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差, 另外, 这些基团也会使废水的色度过高。这类物质, 由于其较差的可生化性, 经过常规生物处理后, 往往不能达到很好地降解效果, 致使污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5,6]。
二氧化氯分子中的氯原子为正四价, 其在化学反应时可得5个电子变为负一价的氯离子,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其氧化还原电位高于1.5v, 是一种强氧化剂, 可氧化包括不饱和有机物在内的大量还原性物质,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和二氧化氯溶液混合反应时, 经过氧化后, 其中的不饱和键易被Cl O2氧化, 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或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7]。
二氧化氯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方程式如下:
2 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的生物处理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8]。在活性污泥工艺中, 微生物群体悬浮在污水中生长, 也称谓悬浮增长工艺, 是水体自净 (包括氧化塘) 的人工强化[9]。活性污泥工艺产生于20世纪, 由于其较高的处理效率, 且运行稳定可靠, 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普遍应用, 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也有很多形式: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氧化沟工艺、AB工艺、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等等[10,11]。
因此提出了生物处理技术与选择性氧化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 即在污水处理厂现有生物处理工艺后, 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特点选择性地加入相对应的氧化剂, 利用所加入氧化剂的强氧化性来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强氧化, 使其成为稳定性物质而使污水COD达到深度降解的目的。
3 试验部分
3.1 实验设计
取污水处理厂现有生化处理后过滤池出水段污水, 然后分别采用复合二氧化氯 (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混合气体) 、高纯二氧化氯对其进行氧化实验, 检测药剂加入前后污水的COD数据, 分析出这两种药剂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污水取自取处理厂现有生化处理后过滤池出水段污水。
实验试剂:氯酸钠、盐酸、双氧水、硫酸、硫代硫酸钠。
实验仪器:瑞特牌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瑞特牌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循环吸收器、DR6000型多参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RB20型通用消解器、搅拌器、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50ml碱式滴定管等。
3.3 实验方法
(1) 氧化剂的制备。采用瑞特牌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瑞特牌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分别连接循环吸收器, 设备开启后采用碘量法测试循环吸收器内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至2000mg/L, 分别制备出浓度为2000mg/L的复合二氧化氯溶液和浓度为2000mg/L的高纯二氧化氯溶液。
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复合二氧化氯反应原理:
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高纯二氧化氯反应原理:
(2) 复合二氧化氯处理效果试验。取100ml试验污水于250m锥形瓶中, 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2000mg/L的复合二氧化氯溶液, 放置在搅拌器上搅拌30min后, 采用DRB20型通用消解器和DR600型多参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COD浓度变化。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 高纯二氧化氯处理效果试验。取100ml试验污水于250m锥形瓶中, 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2000mg/L的高纯二氧化氯溶液, 放置在搅拌器上搅拌30min后, 采用DRB20型通用消解器和DR600型多参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COD浓度变化。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4) 高纯二氧化氯处理不同浓度污水的效果试验。取100ml不同COD浓度的试验污水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相同量的浓度为2000mg/L的高纯二氧化氯溶液, 放置在搅拌器上搅拌30min后, 采用DRB20型通用消解器和DR6000型多参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COD浓度变化。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4 结果与讨论
4.1 复合二氧化氯用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取15个250ml的锥形瓶, 每组3个, 共5组。在每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ml试验污水和不同剂量的复合二氧化氯溶液, 反应30min后测定出污水的COD, 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 在过滤池出水段污水COD所测浓度为87 mg/L, 投加复合二氧化氯后污水的COD浓度基本没有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复合二氧化氯中的氯气同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了氯代反应, 致使COD数据不降反升。投加复合二氧化氯对污水的COD降解几乎没有效果。
4.2 高纯二氧化氯用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取15个250ml的锥形瓶, 每组3个, 共5组。在每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ml试验污水和不同剂量的高纯二氧化氯溶液, 反应30min后测定出污水的COD, 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 在过滤池出水段污水COD所测浓度为87 mg/L, 高纯二氧化氯投加量小于30mg/L时, 过滤池出水段污水的COD数值随氧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快速减少, 在高纯二氧化氯投加量为30mg/L时, 污水COD的数值降为47mg/L, 继续加大高纯二氧化氯投加浓度为40mg/L时, 污水COD的数值降为45mg/L, COD的数值降幅减少。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高纯二氧化氯的最佳投加浓度为30mg/L。
4.3 高纯二氧化氯用量对不同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
取18个250ml的锥形瓶, 每组3个, 共6组。在每组中加入含有不同浓度的COD试验污水和投加浓度为30mg/L的高纯二氧化氯溶液, 反应30min后测定出污水的COD, 如图3。
从图3可知, 高纯二氧化氯投加量为30mg/L时, 过滤池出水段污水的COD数值在106 mg/L以下时, 投加高纯二氧化氯后污水的COD数值都能降到50mg/L以下;当过滤池出水段污水的COD数值在129 mg/L以上时, 投加高纯二氧化氯后污水的COD浓度能降低, 但均高于50mg/L。结果表明, 采用高纯二氧化氯对于深度降解COD有很好的效果, 前提是需要上一阶段的生物处理工艺要使污水的COD浓度降到106 mg/L以下。
5 结论
本文应用高纯二氧化氯和复合二氧化氯处理含有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城市污水, 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和工程案例,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采用高纯二氧化氯处理试验污水时, 30mg/L的投加量, 常温条件下反应30min, 可使污水的COD从87mg/L降到50mg/L以下, 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A的要求;采用复合二氧化氯处理试验污水时, 10-50mg/L的投加量, 常温条件下反应30min, 对于COD降解效果并不明显。
(2) 针对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城市污水, 研究采用生物处理和选择性氧化处理组合工艺, 可以实现了COD的深度降解。因此, 生物处理与选择性氧化组合技术, 是一种拥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含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城市污水的深度降解技术, 特别适合此类污水经过大规模升级改造后COD数值仍不能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后续处理工艺。
摘要:为了对经过生物处理后COD仍不能达标排放的含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城市污水进行深度降解, 采用高纯二氧化氯和复合二氧化氯对该类污水进行选择性氧化, 试验结果和工程案例表明:采用高纯二氧化氯处理试验污水时, 30mg/L的投加量, 常温条件下反应30min, 可使污水的COD从87mg/L降到50mg/L以下;采用复合二氧化氯处理试验污水时, 10-50mg/L的投加量, 常温条件下反应30min, 对于去除COD效果并不明显, 且去除率在10%以下。经济技术评估表明, 采用生物处理和选择性氧化处理组合工艺来处理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城市污水, 有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城市污水,COD,选择性氧化,高纯二氧化氯
参考文献
[1]金兆丰.21世纪的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2003.
[2]张建林.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修复技术[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31 (A01) :104-106.
[3]方旭, 付振强, 韩宏大.复合式好氧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J].环境保护科学, 2004, 30 (123) :20-23.
[4]王志飞.松华坝水源区水污染与保护对策分析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 2005, 24 (A01) :89-92.
[5]徐美娟, 刘秋娟, 谢来苏.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J].国际造纸, 2003, 22 (01) .
[6]高丹, 王英刚, 林静文.造纸工业废水治理技术进展[J].有色矿冶, 2003, 19 (03) .
[7]肖光参.水和废水中二氧化氯的氧化还原反应评述[J].无机盐工业, 2001 (04) :16-18.
[8]王晓莲, 彭永臻, 王淑滢.城市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技术[J].水处理技术, 2004, 30 (02) :106-109.
[9]李健, 高沛峻, 污水处理技术[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魏海涛, 刘响江, 李涛.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综述[J].河北电力技术, 2005 (04) :36-38.
13.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初探 篇十三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超声;SBR
0.前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水量越来越大,污水成分也更加复杂,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政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而且一些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实际应用,给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因此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样的发展情况造成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据统计,在我国大约六百多个城市中,仅有一百多个城市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且平均每个城市拥有的数量不足3个,无论是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上,还是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面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容纳能力、構筑物的占地面积、工艺的水处理效率等方面都亟待改善,因此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和应用耐冲击负荷更强、占地面积更小、处理效率更高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势在必行。
2.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2.1超声水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用量的增加,在城市中对于农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中化学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的量急剧增加,使用传统水处理技术处理这类城市污水会面临化学反应速率低的问题,从而污水处理效率不高。而超声水处理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声空化过程中可将声场中的能量集中起来,然后在极小的空间内将空化泡崩溃形成的能量释放出来,这样就使得其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局部产生高温高压环境,形成“热点”,从而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因此超声处理技术常与膜反应器等联合使用,利用超声技术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后可有效增加膜反应器的有机负荷,提高对化学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超声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反应快速等优点,对于微污染水、高度东难降解有机废水、以及对污泥的杀菌等方面均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2.2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同时国家对于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有效去除城市污水中的色、嗅、浊,常采用氧化法,常用的氧化剂为臭氧,臭氧的标准电极电势为2.07V,可去除污水中酚类、农药、石油类等,但对于甘油、乙酸、乙醇等却无能为力,此时可采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就是在紫外线照射等特定条件下使臭氧转化为氧化能力更强的自由基,从而将难氧化降解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相当好,但同时其使用成本较高,因此当前一般只用于对水质具有高要求或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场合。
2.3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技术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曝气池的功能集成到一个曝气生物滤池里,使其兼具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的功能,因此有效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一次性投资。目前常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包括BIOSTYR工艺、Biofor工艺、BIOSMEDI工艺等,虽然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总体上来说都是在滤池中添加大孔隙率的滤料,使微生物在滤料上生长,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条件下被除去,同时污水中的ss被滤料拦截捕集下来。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具有较大的有机负荷,且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水力停留时间短,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因此是当前技术可行性较高、经济效益较高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2.4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将生物处理与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反应单元组合而成,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水井、格栅、调节池、MBR反应池、消毒装置、计量装置等。在MBR中采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的二沉池等泥水分离技术,对水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有效的截留,因此可为生物处理单元提供更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因此膜生物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大大提高,同时污泥龄更高,可达30天以上,因此更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污水的深度硝化具有很好的效果。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同时由于MBR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易于根据工艺需求进行快速的组合安装,因此设计非常灵活,尤其适用于对既有旧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2.5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利用天然精华能力对净化污水的处理工艺,可利用当地的地形特点,通过修筑防渗层和围堤等形成的池塘作为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将污水引入到池塘内,利用塘内自生长的各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处理的方法,由于整个处理过程只有一个池塘作为构筑物,因此其一次投资和运转费用较低,且具有流程简单、处理能耗低、维护成本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但稳定塘的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恶臭、滋生蝇虫等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水处理效果对于当地的气候较为依赖,对设计、施工和日常管理精度要求较高,一旦防渗层出现泄漏就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已经应用的较为成熟,但却不足以满足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发展更为高效、投资更低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王凯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效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给水排水,2005,31,(2):32-35.
[2]文武,贾丽艳,刘洪波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53-56.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标书】推荐阅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06-17
聚合物污水处理技术10-09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规范10-18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10-29
污水处理厂十大运营技术01-03
探析油田污水处理的技术论文06-27
污水处理技术综述与方案比选11-28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处理技术探讨论文12-29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与污水处理12-07
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技术在文中油田的应用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