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诗歌

2024-08-20

情怀诗歌(共18篇)

1.情怀诗歌 篇一

冬日晨曦

薄雾

走在路上,有点儿凉

如你的突然间转身离去

仿佛一切变得空无

明知是短暂的休憩

却怎么也放不下心底最深的情怀

你在远方

也是一个人在走

一样的天空一样的世界

也一个人在孤独

愡如昨天

也似明日憧憬

而实在的正是当下

当下正在远方为你祈福

无眠

想着你超负荷地忙碌

而我却无法给你更多的关怀

所有的岁月你都在一个人面对

都在一个人在风中飘扬

明天

明天是什么时候

许是一个永远也摸不到的希望

或是一个只能遥远的时光

此时

惟有两处时空一样情怀

会不会不变

就会成为陈旧的模样

是不是变化

就一定会褪去更多的雍装

和执着有关吗

与永恒相连吧

一切

在这初冬里开始蜇伏

等待明春的发芽

2.情怀诗歌 篇二

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把长江两岸壁立高耸的连绵不断的青山、浩渺无际的滔滔江水、星星点点的片片白帆一笔勾出,让你领略这奇山异水,大好风光。

李白在咏江诗里,不仅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表现了长江的明媚秀丽,而更多的是以豪壮奔放的风格表现了长江的阔大雄伟。

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中所展现的是长江广阔无边的远景和雄浑博大的意境,反映了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显示了清新流丽,境界开阔的崭新特点。就此而言,它比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艺术境界,就更为壮阔。

而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表现长江三峡风光的《早发白帝城》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当时诗人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三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

除此之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夜发清溪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是李白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留下的杰作。“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荆门浮舟望蜀江》),阅读这些诗句,我们就仿佛是游客,跟随李白一起在长江中泛舟穿行,留连忘返。

在近四十年的漫游生涯中,李白究竟写了多少首长江诗歌?不得而知,只知道李白的诗大多与长江有关。在他笔下,有挟持九派、滔滔东逝的长江;有横冲直撞、冲断天门的长江;有波平如镜、明朗开阔的长江……李白用他的如椽巨笔、以他豪迈的诗篇给我们展示了长江的千姿百态。

那么,在李白的诗歌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长江诗歌呢?

首先,李白的人生经历许多时间是与长江有关的。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他将近40年的漫游旅途中,除前后总计不到5年时间是在长安、洛阳及东鲁等地栖身之外,其余时间均是在长江中下游辗转漫游。他在三峡里穿行;他在江面上高歌;他在长江边送别好友;他取道长江前往流放地夜郎;就连他的死也与长江有关,据说是喝醉了酒到长江边的采石矶上捉月亮而溺水身亡,李白把他发光的生命交给了壮阔的长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滔滔江水孕育着他的万丈豪情,丰富的长江经历成为李白诗歌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

其次,宽广浩瀚、奔腾不息的长江与李白的洒脱浪漫、飘逸豪放的精神特征不谋而合。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一个自由的人物,他有一种天上地下独往来的气概,他向往的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反而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的反权贵精神。而长江一往无前、冲破险阻、奔腾不息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李白的这种洒脱浪漫、飘逸豪放的精神特征无疑具有一种相似性。两者形成了一种“同构互感”的呼应关系。

探究李白诗歌中的长江情怀,我们不能不感叹于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和诗人精神的豪放不羁。可以说长江因李白而浪漫多彩,李白因长江而豪迈飘逸。

摘要:在李白的诗歌中, 有许多作品与长江有关。这些诗作风格多样, 内容丰富, 写于李白人生中的不同阶段。探究这些作品, 我们会发现, 李白的长江情怀, 一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二是宽广浩瀚、奔腾不息的长江与李白的洒脱浪漫、飘逸豪放的精神特征叠合。李白的长江诗歌作品不仅使原本豪放不羁的长江增添了一笔浪漫的色彩, 也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

3.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篇三

关键词:穆旦 诗歌 家国情怀

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的土地、生灵遭到残酷的践踏,对于忧患深重的中国来说,抗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事件,抗战给国人带来流亡、屈辱、受难,同时也带来奋起、热情与抗争。许多诗人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将文学的社会化转换为文学的政治化,主流诗歌以人民、时代为本位,坚持对现实的关注。时代容不得任何有良心的诗人超然世外,诗歌创作亦不可能仅仅向内思考自我、艺术的意义和价值,还必须向外探索自我、艺术和时代的联系。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穆旦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首先把目光聚焦到了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他的思考始终指向他们所生活的那片土地。穆旦积极应和着时代风云的呼唤,以知识分子视角透视、感受着现实,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意识主动地融入了人民意识,其诗歌深层的文化意蕴是以家国为本的入世情感和心理,从中人们可以触摸到现代中国人灵魂的骚动不安,感受中华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痛苦与艰辛。

一、西南联大南迁苦,莘莘学子爱国情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7月29日、30日北平和天津沦陷,战火烧到了平津。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北方最著名的学府决定南迁,在湖南长沙建立国立长沙联合大学,简称“长沙临大”(即后来西南联大的前身)。校园并非世外桃源,动荡的现实生活时时激荡着穆旦的心:

然而,那是一团猛烈的火焰,

是对死亡蕴积的野性的凶残,

在狂暴的原野和荆棘的山谷里,

像一阵怒涛绞着无边的海浪,

它拧起全身的力。

在黑暗中,随着一声凄厉的号叫,

它是以如星的锐利的眼睛,

射出那可怕的复仇的光芒。

——(《野兽》)

写于1937年的这首诗,恰是诗人在战乱离散之际,感受民族的痛苦,在自我灵魂深处挣扎、搏斗的心灵历程。他以野兽的受伤和不屈作为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反抗意识之觉醒的象征,在诗歌深处回响着民族抗战的有力呼唤。这类关注民族苦难现实的诗作还有《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古墙》《出发》《原野上走路》,等等。

1938年,长沙陷入危机。1938年2月29日,穆旦与西南联大的师生开始了步行迁校的“世界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这次长征全程350华里,历时68天,跨越了湘、黔、滇三个省份,最终到达昆明。诗人的双脚从此真正地踏上了广裹而坚实的中国大地,感受着祖国母亲的苦难,触摸着她累累的伤痕。惨遭铁蹄践踏的祖国,千万个家园被无情地毁灭,到处是战乱,人民已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些个残酷的,为死亡恫吓的人们,/像是蜂拥的昆虫,向我们的洞里挤。”(《防空洞里的抒情诗》)饱尝战乱之痛的中国人民的险恶处境,使穆旦深刻地体会到人的生命“像一只逃奔的鸟,我们的生活/孤单着,永远在恐惧下进行,/如果这里集腋起一点温暖,/一定的,我们会在那里得到憎恨,/然而在漫长的梦魔惊破的地方,/一切的不幸汇合,像汹涌的海浪,/我们的大陆将被残酷来冲洗。”(《不幸的人们》)踏过了处于艰苦岁月的三千国土,如此跋涉回来的诗人,不会是在象牙塔里抒写风花雪月的文学青年,而是让自己贴到泥土里,与社会、与现实相融。

战争使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双重的考验,其在诗人眼前展开的不仅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更有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使得穆旦的诗一触及祖国和人民,其笔墨就蕴涵着无限深情,《赞美》就是一部典范之作。“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作者宛如胜利的预言家在高声欢唱:“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诗人穆旦在痛苦中并没有彷徨,他从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潜在的巨大力量,由此发出了反复的咏叹:“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他真诚地赞美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民,赞美他们的坚忍,赞美他们由苦难走向抗争,赞美整个民族的崛起!

二、缅甸远征不归路,一腔热血照汗青

如果说,从1937年到1942年,穆旦还是在局外感受战争带来的苦难,那么参加远征军并经历惨绝人寰的野人山战役,则是真正意义上用生命体察和咀嚼苦难。联大毕业不久的24岁的穆旦投笔从戎,毅然参加中国远征军,任随军翻译,出征缅甸抗日战场。仅仅三个月后,诗人便亲历了一场无比残酷的战斗:“那是一九四二年的缅甸撤退,他从事自杀性的殿后战。日本人穷追,他的马倒了地,传令兵死了,不知多少天,他被死去战友的直瞪的眼睛追赶着,在热带的毒雨里,他的腿肿了。疲倦得从来没有想到人能够这样疲倦,放逐在时间和空间之外,胡康河谷的森林的阴暗和死寂一天比一天沉重了,他更不能支撑了,带着一种致命性的痢疾,让蚂蟥和大得可怕的蚊子咬着。而在这一切之上,是叫人发疯的饥饿。他曾经一次断粮到八日之久。但是这个二十四岁的年青人,在五个月的失踪之后,结果是拖着他的身体到达印度。虽然他从此变了一个人,以后在印度三个月的休养里又几乎因为饥饿之后的过饱而死去,这个瘦长的,外表脆弱的诗人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坚韧。”整个战斗中,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把穆旦推向绝望的边缘,无情地把他置于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命的极限状态,穆旦的这次死亡临界点的体验,这番特殊的经历和深重的苦难,使得其诗歌真实地描写饥饿、灾难、病痛、死亡,表达出非同常人的切身感受和丰富体验。在1945年,穆旦曾写了这么一首诗来追念战争中那些倒下去的伙伴——《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抗日战士“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而捐躯,而他们的归宿则是“原始的自然”——这个人类最初的“故乡”。这是对出国作战的众多野人山胡康河谷的白骨的献祭,是对死者的悲歌与礼赞,也是对众多无名英雄、农民战士的悼歌,更是诗人对残酷战争决绝的反抗。

对战争中个体的复杂感受的关注是这一时期穆旦很多诗歌的主题,《出发》里这样写道:“告诉我们和平又必需杀戮,/而那可厌的我们先得去欢喜。/知道了‘人不够,我们再学习/蹂躏它的方法,排成机械的阵式,/智力体力蠕动着像一群野兽,”“给我们善感的心灵又要它歌唱/僵硬的声音。个人的哀喜/被大量制造又被蔑视/被否定,被僵化,是人生底意义;/在你的计划里有毒害的一环。”战争服从鲜明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当个人并不是麻木地服从战争时,个体会用理性审视战争的残酷。战争里也有人性的复杂,有死亡的威胁,战争的过程成了每个个体经历炼狱的一个过程,而战争的意义和结果还是未知的,所以穆旦鼓励个体在残酷的现实中“活下去”:“活下去,在这片危险的土地上,/活在成群死亡的降临中,/当所在的幻象已变狰狞,所有的力量已经/如同暴露的大海/凶残摧毁凶残,/如同你和我都渐渐强壮了却又死去,/那永恒的人。”穆旦的这种现实关怀延续了鲁迅关注个体生命的思考,他告诉我们在战争年代的语境里需要对个体精神的关注,亲历了战争的诗人,其笔下的战争从来不是英雄主义的凯旋之歌,也不止于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式的对侵略者的浮泛谴责。在穆旦看来,战争是“一次人类的错误”,在战争当中,真正的敌人是罪恶的战争“本身”。换言之,穆旦对战争的怀疑与抗拒不仅仅是基于单纯的民族感情,更是基于对人类的博爱。观照战争,穆旦己超越了政治派别的意识,而站在“人”的立场上,以个体之良心见证这血和肉的搏斗。

三、流离辗转生计艰,心忧国难悯苍生

1943年初,穆旦在印度养病,撤回国内后,他没有重新回到联大外文系任教,而是颠沛于昆明、重庆、贵阳、桂林等地,先后在中国航空公司、重庆新闻学院、西南航空公司等处做翻译、学员或雇员,时而失业,生活困顿。一直到1946年,曾经一起在缅甸抗日战场共事的罗又伦将军邀请穆旦去沈阳创办《新报》,穆旦才结束了辗转于大西南各地的生活,到了东北。长期生活于社会底层,穆旦与劳苦大众有了更广泛的接触,也真切地了解到了底层贫民的喜怒哀乐。在这一时期穆旦经常面向时代、现实、人民、民族命运等宽阔的情思地带,为忧患的人生担待,表达出对芸芸众生的终极关怀。像《农民兵》,从普通的生命看到人间的不公,从生命对生命的压迫发掘社会良心:“他们是工人而没有劳资,/他们取得而无权享受,/他们是春天而没有种子,/他们被谋害从未曾控诉。”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感叹牵念。同时,和爱相对应的与生俱来的批判意识被激发得强悍无比,不遗余力地发掘现实的黑暗、丑恶与荒谬。“我们站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上/我们是廿世纪的众生骚动在它的黑暗里,/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我们有复杂的感情却无处归依/我们有很多的声音而没有真理/我们来自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隐现》)。中国人处于怎样失语和黑暗的环境中?真理还有人坚守么?文明还有人追寻么?良心在变质么?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陈述表达了对现实生存的批判和否定。穆旦这种“拥抱人民”的姿态,这种寻找诗与现实、时代契合的精神立场,注定了他的诗骨子里永远镌刻着典型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经验。

1945年,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一年:抗日战争胜利了!穆旦亲身感受了这一伟大时代的气息。亲历了战争,对战争有着深深的恐惧与抗拒的诗人,自然会感到振奋与喜悦,在《轰炸东京》中他深切感怀着抗日战争胜利的欣喜,情不自禁地呐喊着,“我们的思想炽热已不能等待”“一个合理的世界就要投下来”,在诗中穆旦亦有力地谴责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要把你们长期的罪恶提醒”,显示出其鲜明的反法西斯的立场。

血火交迸、纷乱异常的20世纪40年代,战乱、灾难、死亡,他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身心,最敏锐地感受着中华民族的痛苦与磨难。在诗歌创作方面,穆旦自始至终坚持着诗歌艺术责任和现实责任的统一,尽管他没有用他全部诗作加入到集体的为民族前进的鼓动呐喊中来,但是穆旦的诗歌是深深地扎根于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而且他始终不忘用诗歌来表现民族的苦难和人民水深火热的处境。穆旦身上的这种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穆旦所葆有的这种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也正是当代知识分子所缺失的,他留给我们的思考至今仍然闪现着智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中国现代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杜运燮,周与良,李方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20 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79.

[3]穆旦.穆旦诗文集(二卷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穆旦.穆旦译文集(八卷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辛笛,陈敬容,杜运燮等编.九叶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6]杆运燮,袁可嘉,周与良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4.雪花情怀诗歌 篇四

(一)雪落窗台

雪静静地落在窗外

房子上,地上,渐渐变白

慢慢覆盖了树杈

田野,村庄

许是期待的太久

隔窗望雪

居然没有了那份欢呼雀跃

静静地看着雪花

落在窗台

就像看一副素白的山水画

山是雪花,水是雪花

心里全是雪花

纷纷扬扬徐徐而下

诉说一个美丽的童话,

田埂上,小河边,那角旮旯

雪花想去哪就去哪

带着一颗洁白的心,走天涯

一片,一片,全是牵挂

(二)最初的爱

内心深处,一朵孤独的花

在午夜静静地开,想你

总是不期而来

占据心海,默默无言

任思绪徘徊,多想告诉你

我还保留最初的爱

一次遇见,美丽了岁月

留下唯美忧伤的情怀

咫尺天涯,天涯咫尺

雪花开在你的心窗外

(三)那么爱

雪花悄悄盛开

在山谷,在小河,在我的心海

一朵一朵的飞舞

在枝头,在岁月的末尾

是冬天最深情的表白

依然那么爱,在深冬

在每一寸光阴里

我把思念凝固成雪

只为地等你来

隔开的是距离,是时间

隔不断的是那份思念的.情怀

你看见雪花,是否会想起远方的我

依然那么爱

依然在岁月里遥望等待

等懂我的人儿,路过我的天涯

5.家的情怀诗歌 篇五

你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

走到哪儿,你都在

你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梦外

想起你的时候

一股温暖在心间慢慢漾开

想起你的时候

仿佛看见了

年迈的.父亲

在村口久久把我等待

想起你的时候

仿佛看见了

白发苍苍的母亲

在为我做一顿拿手的饭莱

想起你的时候

仿佛看见了

儿时的伙伴在小河边等我归来

春雨飘落

在大地母亲的胸怀

白云悠然

在天空的怀抱自由自在

我何时能重温那份欢快

眼泪啊,为什么比我还难奈

还没有确定回家的消息

你就落下来

心跳啊,为什么比我还急不可待

回家的路,一步没迈

你就把速度加快

满怀感慨

只想早点感受走在

6.老屋情怀诗歌欣赏 篇六

窗,象没了眼球的空洞

失明了,还在张望

你还记得我吗

你能听出我是谁吗

我的生我养我的老屋

你唤的乳名

是我,是我

你残砖碎瓦

破墙朽木

你丑 ,你穷

我的亲我暖我的老屋

俺是你的`儿,你的狗

再讲一次你诞生的故事吧

俺想再听一听

听那哎嗨吆哎嗨吆协力打夯的号子声

为了你的落成

乡亲们谁不出把力

哪个不加把手

我满眼乡情的老屋

那时人与人多近

篱笆墙上都落满了喜笑声

再升起一次你的炊烟吧

俺想,梦里都想

想母亲灶台前的身姿

想爷爷弯驼的背影

和他声如洪钟的家训

走出这个门

就得象个人

还记得吗

饭桌上父亲捡起了一粒米

他说,到什么时候

都不能忘了勤俭

丢了本分

看看现在,

奢靡之风,

过度消费

雾霾何时才能消除

环境哪年才得治理

让我再好好的看你一眼

你就要被拆除了

你若有灵

就附在我的诗里

和我一道呼喊

家风,回来吧

7.情怀诗歌 篇七

关键词:李白,诗歌,明月情怀

历史的长河浩荡流淌,时光转瞬更迭,月却是亘古不变的那一轮明月。这清明夜空中的一轮皎皎明月,引发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幽思。有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有五柳先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南山闲适;有南唐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失国愁肠;有清人张潮“月下听蝉,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真意笃”的无边遐想。其中与月结下不解之缘、视明月为知己的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现存的九百余首诗歌中,有关明月(秋月)的诗就有七十四首,据花房英树《李白诗歌索引》统计,“月”及其同义词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过四百次之多。李白对明月是情有独钟的,皎皎明月是他寂寥失意时对酒当歌的知己,是他惬意人生时引吭高歌的听者,是他思家怀乡时寄寓愁心的鸿雁,这一轮千古明月见证了李白诗歌的雄奇飘逸,也承载了诗人浪漫奔放的情思。

一、相思之月

人们所接触的自然万物之中,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月亮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什么东西都有变化,唯独月亮没有变化,因此很容易由月亮引起各种念旧的感情,在夜明如洗的夜晚,想起遥远的故乡、朋友、亲人,甚至古人,产生真挚而美好的怀念之情。

1. 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静夜思》是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一,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更深夜静,月光清冷,远客思乡,亲人游子同沐一轮明月,怎不勾起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全诗由“疑”而“望”再及“思”,因之思乡之切,才情思恍惚,眼且迷离;也因之思乡之切才仰望既久,望眼欲穿只得低头沉思,且思念愈深。凡此种种情愫在这三个字中淋漓地向我们渲染开来。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这种浓厚的思乡之情,在《游秋浦白苛陂二首》中足见一斑。“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由碧云端的一轮明月,引发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隔着重重的山水,“故乡不可见”,满腔愁肠寸断,只能远远朝着故乡的方向久久凝望,感情是多么深沉绵长。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数·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2. 怀念友人。

除却对家乡的思念外,李白的明月诗歌寄予了对友人的深挚情怀,其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千年来便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于是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关切安慰寄托给天上这轮澄澈的明月,愿这祝福能通过明月遥寄友人。此句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其中那如明月般纯粹的友情也是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艳羡的。诗人还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自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忆东山》之一)等诗句,同样寄予了对亲人友人的思念。“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这是无言的相思化作空中玲珑秋月。“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夜泊牛渚怀古》),秋月当空,知音难觅,无限的惆怅向谁诉?

3. 歌咏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

最著名的要数那首《关山月》:“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又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此时的明月不但有相思之意,更蕴涵悲凉凄婉。征人思妇,两地相思,共看一轮明月,岂不叫人苦颜叹息?秋风吹不尽玉关情,但愿早日平胡虏,罢远征。

二、孤独诗意之月

1. 孤独之月。

巴蜀秀美的山川滋养了诗人的慷慨激情和勃发才情,然而在京城长安他却沦为一个御用文人,不得已常在皇帝妃子和达官贵人们的酒宴上作附庸风雅的助兴一用。当时,诗人这种有志难申、知音难遇的苦闷可想而知,于是写下那首孤独凄清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年来的漂泊,与他朝夕相伴的只有酒,在这无尽的寂寥中能知他懂他的唯有这亘古不变的一轮明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写尽他的失意人生,月影无情,相约无期,纵豪逸一世,竟凄清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就是清狂的李白,一直骄傲地不肯低头,对污浊的现实表示轻蔑,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同样善解人意的明月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诗中也出现过:“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翠微横沉,绿竹幽径,青萝袅娜,景色恬静优美。暮色已临,月儿逐渐升上天幕,脉脉含情,善解人意,用她的清辉给诗人照亮,相伴归还。还有《送杨山人归嵩山》中对明月的依恋:“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在深重的孤苦中,难得一知己,而这知己却是高挂在万里之遥天际之上的同样孤苦的明月,这却是诗人的悲哀。

2. 诗意之月。

月亮是那么美丽皎洁,月光是那么清辉朦胧,谪仙人李白很自然地把诗情画意寄托在明月上,描绘了一幅幅美丽诗意的图画。绿水素净月,月明白鹭飞,是那么清新明丽,宛如淡彩尺幅一般,碧水,素月,白鹭,色彩及其明快清新,意境如许恬淡明丽。这样的诗句全然不输于王魔诘诗中有画的清幽明丽。又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游泰山》其六),“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等等,里面的诗情画意,怎能让读者不为之倾倒?又如“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初月》),“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这些诗句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一不具有一种童话般的幻想色彩,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像是在梦幻中看见的,给人一种清辉朦胧的诗意感觉。李白有时显露出童稚般天真的性格,最有趣的要数赊月: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昔日绣衣何足容,今宵酒与君倾。且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送韩侍御之广德》)李白诗中从无赊酒,却有赊月。酒是要用钱买的,没钱的时候就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交换。同自然打交道要容易得多,“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即使要买,也可以赊。这种妙趣横生的想象,表现出诗人以天地为衾枕的浪漫情怀。

三、见证哲理之月

1. 见证之月。

明月在带给人们无限柔情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深深的思索,让人抚今追昔,感怀历史人事的沧桑变迁。这时,那一轮明月既是自然之物,又是历史兴亡的见证人,还是诗人感叹世事的代言人。以月咏史,月依旧是旧时的月色,而历史却发生了变化,冷月无声。“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人间社会历史盛衰兴败变化,只有照射在西江水上的月光依旧,以时空永恒的月亮意象表现深沉的历史人生悲慨。此诗与“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汝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借助永恒的时空意象——月亮,传达了对于历史短暂无常的人生一次次对比,把人生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含蓄深绵,以此寄予悲剧意识。诗人用月亮观照历史的变迁,注入深沉的历史感慨,抒发对朝代兴亡的哀伤之感和对宇宙永恒的感叹。水月常圆,冷月无声,悬挂在天空中的那轮明月亘古不变,而人生短暂和古今盛衰之感慨然而出.

2. 哲理之月。

望月怀远,感悟思人,使人浮想联翩。有时那孤独的明月似乎就是诗人处境的写照,月亮的清纯又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反映。那清纯的明月里没有一点点污浊与黑暗,这与诗人的理想追求何等相似。当物是人非之时,历经沧桑之后,抬头一望,那月亮还是原来的模样,依旧在高空俯瞰下面的世界,这常会引起人们对宇宙永恒而人生有限的感慨,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就说明一个哲理,其艺术成就与后世苏轼问月词堪称合璧。“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若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朦胧醉意中追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哲理,生发“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从而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这一永恒的自然规律宣泄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除中间两句用神话点缀之外,整首句句写实,语言朴素犹如儿歌,却又通篇贯穿哲学的沉思。造化的无穷与人生的短暂,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李白问月诗表述的正是这种人人都能理解的矛盾并由此产生的苦恼,表现得巧妙生动,又极为质朴,从而使我们对诗人倍感亲切。我们读诗时想起李白,正如李白写诗时想起在他之前的古人一样,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伤感,同时也能得到难以言喻的慰藉。既然古人今人以至未来的人都要面对同样的矛盾和苦恼,就使世世代代的人彼此沟通,产生某种感情的共鸣,沟通的媒介便是大家都能见到并会由它引起遐想的月亮。诗的奥妙就在把人人都可以理解的感受用独特的方式说出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月亮象征宇宙的永恒,寄予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宇宙中的月亮代表人生的追求与哲理的升华。月亮时晦时明,时缺时圆,周而复始,它一直在运动中,是永恒的象征。人生和历史的历程却不会恒守常态,因此象征永恒的月亮便常常作为生命有限的对照物出现在诗人的创作构思中。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从月与人的关系中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月亮的永恒性,从而促使人们追求生命的沉醉与审美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 0.

[2]吴宏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3][清]王琦.李太白全集注.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9.

[4]王运熙.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

8.情怀诗歌 篇八

【关键词】诗歌解读;古代文人;贬谪情怀

中国人讲究不平则鸣,生活的坎坷、政坛生涯的暗淡,这些苦难成为贬官文人的一笔财富,成为他们创作的绝好素材。官职被贬之后,他们自然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写作上,由于不需再迎合朝廷之意,不再受思维定势和艺术教条的约束,因此他们感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但因个性、遭遇及时代不同,作品中流露出的贬谪后的情怀也不完全相同。现以诗人为例,解读如下:

一、眷顾故国,心系君王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三次遭流放,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虽放逐,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与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是屈原被放逐时期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对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的情怀有明确的体现。“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远离朝廷,但仍担心楚国国君不能趁年富力强励精图治,一旦如“草木之零落”就悔之不及了。“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之为证兮,夫为灵修之故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痛心的表明心迹,永不把忠心抛弃。

二、寄情山水,垂青佛老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登江中孤屿》)诗人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出身豪门,又天资聪慧,所以自恃甚高,但刘宋建立之后屡遭排挤,外任永嘉太守,不得志而肆意遨游山水。永嘉风景,不到一年便已游遍,因而产生探寻新异胜景的急切心情。“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白色的云朵与金色的阳光交相辉映,蓝天倒映在江水之中,水天一色。玄学盛行于晋,诗人早年颇受影响,政治失意时,佛学成为他克制内心燥热的镇定剂。因此诗人在结尾写道:“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我现在终于相信了,领悟了安期术的长生之道,从此可安心养生,以终天年了。

三、坚守节操,不改初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任职期间,曾多次遭贬。元和十四年因上《论佛骨表》谏阻宪宗迎佛骨入禁中,被贬为潮州刺史。此诗即为赴潮州途经蓝关时所作。诗中诗人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屈,但他坚持说自己是“欲为圣明除弊事”,可见其无悔且不屈。后四句虽沉痛凄楚,却又慷慨激昂,不卑不亢。

四、洒脱达观,善于解脱

9.古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篇九

班级:历史

091

姓名:徐艳秋

学号:2009043016

《诗词鉴赏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

2、分析古诗的意境

3、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4、分析古诗的炼字技巧

5、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

6、分析句意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注意题目。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把握所写的内容。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聚聚写相约而亡。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2.关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意象。意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I.诗中写了那些景物形象(即意象)

II.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思乡,水、秋——愁绪,莲花——恋情,酒、柳、长亭——惜别,兰花——君子,菊花——隐士,梅花、蝉——高洁之士。常见 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5.领悟深层含义。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穷无尽的“闲愁”。《约客》前两句描写江南水乡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为下文“闲”情作衬托,渲染气氛,只是它不露痕迹罢了。“闲敲棋子”这一特写镜头,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巧妙而含蓄地解释了侯客不至时寂寞、无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现时间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侯客时间之长和候人者怅惘失望的情绪。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杜甫《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忧乱伤时,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诗即景伤春,以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无限悲愤之情。将国仇与家恨融为一体来进行表现,写得字字血,声声泪。读之令人低徊欲绝。在杜甫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众多诗作中,这一首是情最浓、意最深、格最高的现实主义绝唱之一。好诗都是诗人高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间虫鸣似的叹息,而是应合着时代悲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郁悲壮的哀时之歌。前人称杜诗为“诗史”,是因为他“善陈时事”,颇多“敷陈时事如史”的叙事之作。如果我们把“诗史”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矛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诗史”之篇。

诗作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陷入长安城贼营之时。它的中心,可用颔联的“感时”与“恨别”二语来概括。诗本以含蓄蕴藉为贵。可是此时杜甫投奔肃宗以赴国难之愿未偿,反而身陷贼中,内心悲愤至极,满腔心事透过春日意象喷薄而出。不过,由于感情内涵很丰富而句子又高度凝炼,加上并非一空依傍地歌哭而是融眼前之景入情,因而纵然开头就说“国破”,后文又出现直指时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余言外、耐人回味的诗意美。

10.家乡情怀是一种地理情怀 篇十

家乡情怀是一种地理情怀。我们从家乡走向世界,用时间地理学的术语来说,它是我们人生路径的出发点,属于我们人生的地理。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来讲,家乡是我们的文化摇篮,对那里的饮食歌风,我们要偏爱一辈子。天下的地方千千万,家乡叫什么,在哪里,自然风景怎样,人文景观如何,不需看书,我们都能从容而谈,且至死不忘。可以说我们脑袋里,最牢固的地理知识是家乡的。

家乡的环境是每个人最早认知的地理。开始,如果家乡是农村,可能只是些小桥流水人家,意义平常。但走南闯北,知世态炎凉之后,家乡则日渐成为我们心头的一块“热土”,成为我们心中人文地理世界永恒的坐标点,其山水皆生情。讲人文地理,不讲家乡不行。人文地理的内容,不能仅仅是矿山、工厂、道路、市场之类依理性和功能组合而成的冷冰冰的地面结构。我们常说“大地深情”,在由“人文”构成的地理世界里,要给情感一席之地。家乡,是大地之上每一个人相对应的情感载体。

“月是故乡圆”,家乡的风光总是亲切的,但还不只这些,我们从家乡还获得了重要的人生意义和行为依据。有位历史学家说,有三首歌曲改变过人类历史。最早的是两千多年前,刘邦手下人围在项羽军队的四面所唱的“楚歌”;再一个是法国革命时高唱的《马赛曲》;然后是中国抗战初期响彻关内的《松花江上》。这三首歌,两首歌都与家乡情怀有关,都是中国的。人在异地,家乡的概念有时会使人产生思乡之哀情,从而瓦解人的斗志。而在家乡有难的情况下,却又激发人们保卫家园的斗志,去构筑新的长城。

除家乡之外,我们一生之中可能另有一处地方,我们在那里长期磨炼奋斗,苦乐动人。为形容这样一类地方,我们会说“某某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故乡”是表达我们对那处地方感情的最佳词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思考,对一个地方故乡感的酝酿,其实就是一个地理过程,即一个特殊地点的形成过程。这同工业地理中一处工业基地的形成一样,只不过工业基地是大家的,而故乡只是个人的。根据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看法,个人的地理同样大有意义,同样值得研究。

个人与家乡之间,不总是动情的,也有无情的,我们还记得这样一句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四年不愿回家乡”,这说的是当年进城忘本的大学生,但它多少反映了“现代化”的一个问题——社会步入现代化,青年人涌入都市,涌入市场,这是人生地理中的潮流动向。对很多青年人来说,只有离开家乡,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在这些青年人心中的地图上,市场比家乡更具吸引力。

家乡不止在人们的心头失落,家乡的老景观也在丧失,“少小离家老大回”,已找不到昔日的情调,而眼前尽是由水泥、塑料、不锈钢拼合起来的建筑,这些建筑形式正在一步步、一片片地“统一天下”。照此下去,大地上的文化景观将是重复、单调、乏味的。眼下,后现代人文地理学家们在呼吁保卫“家乡”的价值,爱护家乡的文化景观,只要这些景观还在,就会山水有情,游子梦牵。

11.荠菜情怀 篇十一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每到春天, 荠菜长出来了, 开着白色的小花, 在春风中摇曳着绿色的身姿。听母亲说, 地上的每种植物都与人有关有情, 而家乡人对荠菜的情感是缘于那三年困难时期, 正是有了它, 乡亲们才熬过饥荒。童年时的每年春天, 我常带着弟弟一起到田地里去挖荠菜的嫩苗。我用小锄头挖断荠菜的根, 递给弟弟, 他接过后甩掉上面的泥土就放进篮子里。回家后, 母亲已经开始生火做饭, 我和弟弟则忙着清洗野菜, 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想起来, 虽然那些日子很清苦, 但我总觉得有一种淡淡的幸福在流淌、在奔泻, 氤氲在每个人的脸上……

年幼的我刚开始一点也不喜欢野菜那苦涩的味道, 可母亲总是微笑着鼓励我们, “小孩要多吃点”, 她说春天的野菜能解毒, 治百病, 保一年健康平安。母亲的声音轻轻的、柔柔的, 看到我们装着顺从吃得香甜的样子, 她的脸上便漾着和蔼又幸福的笑容。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慢慢爱上它, 并且知道它不仅营养丰富, 可以凉拌、炒肉、做馅包水饺, 而且还是一味药用价值很高的良药, 具有止血明目、和脾健胃等功效。用荠菜汤加米面做成的“百岁羹”, 是老年人防中风、益寿延年的“寿食”。

12.颔首玫瑰情怀的现代诗歌 篇十二

你把最后的一缕光拔走了

就像拔一根长在山坳里的白萝卜

那唯一的一根萝卜啊

不知道是哪只鸟儿衔来的一颗籽

也不知道,在这颗籽远征的旅途中

有没有过短暂的`恐慌或者幻想

你拔走的那一缕光和萝卜一样水渍饱满

我一直想从你赋予的光影里游过去

那么碎的光影,细小而疏散

我却把它想像成碧海汪洋

波涛滚滚,不断地在我的眼前闪现

你拔走就拔走吧

为什么还要把我的眼睛弄瞎

还要给我的心灵抹黑

从此,我再也看不到世界的多彩

再也洗不尽心灵的挫伤

你是上帝布控的深渊啊

我一直在往下坠、往下坠

你渐行渐远的身影已经成一个白点了

它就刻印在我眼眸的中心

不大不小,不偏不倚

且永远无法改变

有人说,你其实是一轮太阳

只是高悬在我前世的天空

那遗漏到今生的一点点光亮

与我,其实没有丝毫关联

可我为何还要耿耿于怀于你留下的空洞

每天苦思冥想要以怎样的方式

把它修补成一朵铿锵玫瑰

13.情怀诗歌 篇十三

《狼之子》的一大主线可说是对母亲的一首颂歌,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她自打当了母亲她就得了灵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来自于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由衷的颤栗与祈祷,由衷的镇定和激情。在你幼小的时候她只是带着你走,走在家里,走在街上,走到市场,走到郊外,她难得给你什么命令,从不有目的地给你一个方向。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所爱的这个世界。等你长大了,她就放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她深信你会爱这个世界,至于其他她不管,至于其他那是你的自由你自己负责。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你能常常回来,你能有时候回来一下。”(节选自《好运设计》)。头一次看到这段话,我就想起了《狼之子》的女主,然而史铁生这篇散文旨在设计一个理想化的生活,反过来说,现实中的母亲不会完全达到女主那种理想的程度,在现在这个年代歌颂伟光正的东西往往会受到嘲讽,善良慷慨无私的设定往往会被盖上“圣母”的帽子,然而对于《狼之子》的女主乃至全片,大多数人都是持赞美之辞的,我曾想过为什么现在的人大多讨厌美好的人设,后来我想通了——现在的人不是讨厌完人,而是讨厌假人。假人的人生是没有细节的,

于是考验编剧和导演的真本事的时候来了,《狼之子》的剧本是简单的,全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女主角小花在狼人丈夫突然去世后,笑对艰苦的生活抚养两个狼孩子并帮助他们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就像高木正胜的配乐,像是一首咿咿呀呀的童谣;这样的剧本又是及其琐碎的,琐碎的叙事是极见功力的。

对于我而言,我喜欢片子的前四分之三胜过结尾部分的高潮,正是因为这一段琐碎的生活被导演和高超的作画刻画的乐趣无穷,细田守无疑是个很懂得运用细节的导演。平淡温馨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很考验说故事的人,小时候我妈教我练书法问我是复杂的字好写还是简单的字好写,我答是简单的字好写——当然不是,越简单的字越难写,尤其是“一”,我直到长大才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再打个比方,我上大学的时候,对原画(作画)很有兴趣,最初喜欢的都是“酷炫爽,大特效”,然而后来我才发现最考验功力的恰恰是走路跑步,细节表演;说跑偏了,在《狼的孩子雨与雪里》表现这段的岁月静好使用了好几个细节:蘸酱烤串(特写往下滴的酱汁),男主做给小花的野鸡汤米线,窗口的玻璃瓶里插着花(注意:不是买的花瓶而是牛奶瓶,不是鲜花是路边的野花。)更不要说他们搬到大山生活以后,在女主的擦洗下蒙尘的玻璃窗居然也是有窗花的,破旧的洗碗池底焕发出宝石般的光彩;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就是如此。

说起《狼之子雨与雪》的导演细田守,我看他的第一个片子是海贼王剧场版《祭典男爵与神秘岛》,当时的感想是:哎呀,这个导演色指定做的真好,人物没阴影都不违和!那时的我想的还是太简单,正如动画评论人马小褂所说:要说细田守,从《穿越时空的少女》开始就是耍流氓,就像聊宫崎骏如果不提他早期的《鲁邦三世》TV集数,《未来少年柯南》与剧场版《鲁邦三世:卡利欧斯特罗之城》等等,直接从《风之谷》说起一样,同样是耍流氓。细田守在表演方面是很厉害的,在自己做导演之前也参与了很多动画的制作*,之前我看过一个日本动画系列讲座,介绍叙事与作画的一集就大大夸赞了细田守,说他是一个懂得运用动画的力量去表现关键场景的人,这也是他的作品如此细腻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是他在业内的厚积薄发。

之前听人说,现在的细田守给人一种“小众导演混出头”的感觉,殊不知在日本动画高强度且前后辈明确的培养模式下,他走到现在也是一部部作品累积出来的,正如同日本二维动画也是一步一步积累来的,像我们这样动画学院的学生总是进学院学习前满腔热血,一副要拯救中国动画于己任的架势,一做片子就疲软,许多人毕设还做不完呢,熬过短片练习,参与动画项目更是考验,才知道为什么日本的动画新人一上手只能给前辈画分色线,加动画就要好几年,因为仅仅是“不跑形”这一点就有多少人做不到。记不清谁之前说过,有天分的动画人总是经历这样一个路子“少年成名,大器晚成”,因为少年时候展露的才华所以少年成名,然而让自己的才华在业内有用武之地还需要多年的磨练,所以大器晚成。这和才能无关,很多都是经验的事,而经验只能靠多做来积累,这是身为动画人的一种情怀。

14.眷恋故土的情怀 篇十四

邱立新,1941年9月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主任、美术学院院长。画家创作出大批的优秀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画展,得到美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并多次获奖。其中国画《牧趣图》入选第8届全国美展,《秋韵》入选《纪念毛泽东诞生100周年全国名人名作书画邀请展》,获一等奖,《祁连秋牧》参加泰国主办的世界14国家地区名家作品展,获得金奖,《荷韵》参加海峡两岸第四届王子杯展览,获特别金奖。画家的中国画《黄山晨晖》、《塞上秋色》等多件作品分别编入国内外《当代中国书画选》、《当代中国画掇英》、《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名匠集》等大型画册。他出版了艺术美学文集《艺海漫语》、《邱立新画集》等专著、多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

邱立新涉猎的山水、动物和花鸟画系列作品很多,主要精力放在对传统山水画的承传衍变艺术创作探索上。画家的花鸟画带有徐渭的墨色雅风,主要着眼于笔墨色彩淋漓浸渍的即兴写意畅达表现。笔下的山水画风格精致细微,层次分明,却不是重复前人的传统技法,在吸纳李唐、王蒙、沈周、梅清等古代山水画大家笔意的基础上,以传统书法笔力入画,大量使用中锋细线勾勒山峦岩石结构为主,辅以少量侧锋皴擦组合,有少数作品的侧锋皴擦墨色较重,行笔长短拙巧并用,展现出自己点线苍劲有力的绘画特色,着色以墨色韵味为基调。画家喜欢使用复合型的厚重颜色,彰显出自己认知社会自然生活的情感色彩。

邱立新从四川美院毕业后虽然长期工作生活在西北地区,但是童年和青年时期深藏在脑海里那份眷恋南方故土的情感,在创作山水画时却自然地涌现出来。我们观赏画家的《九寨迎秋色》、《秋山云水图》、《秦岭古道》、《西峡秋色》、《云峰图》系列山水画作品,哪怕是一幅扇面山水画,这些鲜明的南派故土风貌情节,以及细腻入微的艺术特点比比皆是。沉甸甸厚实的金秋,金黄、土黄、灰黄、古黄、赭石、熟褐等炙热的色彩内涵十分丰富,这是画家的精神写照,也是他情感释放的故园。画家在《巴山秋雨图》、《山峡黄昏图》、《峡江秋色》系列山水画作品中,又采取了大胆泼洒淡雅彩墨的技法,形成一种雨后朦胧滋润的神秘魅力,增加了作品的内涵韵味,描绘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诗情画意景色。

邱立新笔下的山云不是我们常见的云雾,景色也不是我们常见的翠绿青色。画家在山水画中倾注了自己深深的情感,将平凡的风景,自然的景色,全部赋予自己对成熟生命感悟的光辉。作品追求格高俊逸的古韵,传递清新雅致的淳朴,体现墨色雄奇苍润的情调。令人在欣赏他精细入微观察力的同时,也清晰地体味到他源于生活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真情,注重自己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倾泄。

15.情怀诗歌 篇十五

有一首草原歌曲这样唱到:“草原在哪里?草原在我的心里,草原在我的梦里。在席慕容的诗歌里,大家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真实美好,也让人们对草原多了几分敬仰之情。席慕容满载着对草原文化的深情与渴望,她的诗歌让现在心冷如铁的人们在很久以前曾经纯净如新月。内蒙古是席慕容的故乡,她曾经说:“内蒙古是我的故乡,我缺席了46年。她对内蒙古、对故乡的感情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份如此深厚的故乡情,让她在描写草原的过程中多了几分亲切、几分随意,让人们对草原文化多了几分别样的理解与感受。席慕容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这样写到:“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草原的美曾经令无数人倾倒,也让很多人对草原多了几分敬畏。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与其他诗人描述的感情不同,她似乎在构建一个一个的生命现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草原文化能够给她心灵的启发,让她的诗歌绽放生命的光彩。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还有几分与众不同的沧桑,就像一个从未受到保护的婴儿,看到的人们渴望去抚摸她、保护她。对于草原,席慕容诗歌中总是掺杂着淡淡的忧伤。她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草原,用美丽的诗篇向人们叙述各个角度的草原,让人们走向草原,拥有草原般的胸怀与灵魂。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草原永远不会消失,希望草原永存。对故乡的情愁,她用自己的诗歌这样叙述着,“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二、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席慕容的诗歌题材很广,内容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她写爱情、写人生、写乡愁、写随想,只要她想写的,她就都写。她的诗歌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让人们感动、流泪。例如,在爱情上,她用短暂绚丽、温柔缠绵、美丽动人的诗歌向人们诠释着“爱”,这样的“爱”给人希望,并让人们充满遐想。例如,《无怨的青春》中这样写道: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在《流星雨》中,她这样写道:“年轻的爱,原来只能像一场流星雨”她的诗歌温柔细腻,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人文情怀。在写青春的诗歌中,诗人席慕容时而感叹青春的短暂,时而赞扬青春的勇敢,时而抒发青春的惆怅。在席慕容的诗歌里,人们随着她的思绪飞扬,在青春与爱中思考人生。席慕容的诗歌不论从内容上还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都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她的诗歌情调温馨柔和,风格娇倩婉约。她的诗就像她喜欢的.荷花,既鲜明又柔美,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恬淡,意蕴深长,洋溢着清新婉约的柔美情调。总的而言,席慕容的诗字字含情,皆有感而发,处处充满着人文情怀。席慕容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情真意切,温柔委婉,让读者如浴春风。她的诗充满柔情,但是柔中也有着刚强,让人们无可抗拒。例如,她在诗歌《白鸟之死》中,她这样写到,“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羽箭破空而来”,“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爱情如火山爆发,我就是火中的凤凰,超越生死。她的诗非常空灵,让人们感受到超凡脱俗以及灵动,在感受清新淡泊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里面深层的韵味,具有让人们无法抵抗的一种魅力。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还体现在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她的诗让人们感受到无可抵抗的美,温柔委婉,而且诗的形象感十分强。例如在她的诗歌《山月》中写到:“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山风拂发,拂颈,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华裳”这样一幅美丽清新的图画立刻映入大家的眼帘,皎洁的月光,柔情似水,明月照透的山林,让人感觉到温馨与甜蜜。最能体现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的诗篇大概是《影子叠上影子》,诗歌中虽然马路是冰冷的,但是心中涌动中的爱恋却是温暖人心的。“我来了站在这一边,影子默默地叠上影子”“任西风刮不走,任落雪盖不住”,这首诗歌让心灵与心灵进行自然的拥抱,不需要任何语言和行动,只需要静静的感受,静静的体会,就会看到风雨中屹立不倒的爱的雕塑。

尽管席慕容出生在四川,早年在很多城市漂泊辗转,但是她对家乡、对草原的情和对民族的爱却浓烈的像草原上的马奶酒,让人回味无穷。席慕容诗歌《暮歌》中写道:“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而黑暗尚未来临。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这是一个奔波和浮沉多年的流浪者对草原、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和人文情怀不轰轰烈烈,但是情真意切,让人们难以忘怀。当人们青春年少的时候,总喜欢在席慕容的诗歌中随意的畅想自己的人生,让人们在诗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情怀。席慕容的诗歌让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自己的青春岁月,让人们依然可以聆听自己的心跳声,感受生命的悸动。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不仅仅只是实体的土地,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她让人们在草原文化中感受到心灵的一方净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她用自己的文字,给人们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暖暖的底色。在她的诗歌里面,内蒙古草原是那样的神圣。在她的诗歌中,似乎有某种力量召唤流着异乡的游子,让人们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愫,也从原先的唯美转向了更加沧桑厚重的美。

参考文献:

16.爱国情怀自创诗歌押韵 篇十六

华夏英气,浩然无边。行温雅之礼仪,唯刚正之国风。成五洲之典范,树四海之楷宗。

神州才俊,横溢辈出,千秋万载,枚不胜数。古有传世之瑰宝,今有傲世之青锋。修养治世,交友融通。

与世无争,非我羽林无能,忍气吞声,是我虎贲不逞。堂堂威武雄师,岂愿与鼠辈相争。

封干将莫邪,隐我雄韬伟略,跨星云神舟,展我通天之能。撼世武功,不齿与鸡犬抗衡。

仁,义,礼,智,信,人之根本,国之基石。回首往昔,仁德,昨日滔天大恨,尚能一笔勾销,大度之仁,世间少有。

可笑蛮蛮小夷,忘恩负义,世所鄙弃,篡改史实,颠覆正义,藏不世之野心,匿无耻之嘴脸,如疯似癫。

离经叛道,恶习难变,终得四面楚歌,犹自摇尾乞怜,愚之至者,大败求和,

不知仰人鼻息,是为彼之探石,望其华美,不知其空。执着利美之形,终成缘木求鱼。

须知鸟尽弓藏,从不留情,兔死狗烹,不变初衷。昨日之行,今朝之语,毁汝二城,何见仁慈。

浮夸小儿,漫谈约定,一纸相许,却是画皮,唯无知之痴,信豺狼之语,不知其得则目空云天,失却丧家之犬,究本溯源,失德至远。

人立于世在诚,国立于世在信,中华诚信,一诺亿金,身处风暴,坚持不变,义高信重,谁能比肩?

17.教育要培养悲悯情怀 篇十七

这种以嗜血为方式, 以生命作代价的惨烈行为, 应该足以惊醒我们对教育病症的麻木。毕竟, 当教育有病, 教师心理就难以健康, 学生就有可能走向沉沦或疯狂。在功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教育只能以其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 制造出一株株畸形的“病梅”。不对这种教育痼疾进行彻底疗治, 学校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的学生, 我们的未来一代自然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民主与权利意识的现代公民。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海狮的项圈》:旧金山的渔人码头, 有一处海狮聚集的地方, 游客只能远距离地观赏, 码头上贴着布告:“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 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 移送法办。”美国在保护野生动物这方面, 确实是先进国家, 连“恐吓”动物都会被法办哩!正出神观看海狮的时候, 一群小孩子吱吱喳喳地走到码头, 由两位年轻的女老师带领, 原来是幼稚园的老师带小朋友来看海狮, 户外教学。在码头边的大人纷纷把最佳的观赏位置让出来给小朋友———在礼让和疼惜老弱妇孺这方面, 美国也是先进国家。我听到幼稚园的老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有没有看到右边那只海狮脖子上有一个圈?”“有!”“那不是它的项链, 而是它的伤痕, 这只海狮小时候在海里玩, 看到一个项圈, 它就钻进去玩, 没想到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小海狮一直在长大, 项圈愈来愈紧, 就陷进肉里, 流血、痛苦, 就在它快被勒死前被人们发现了, 把项圈剪断才救了它。”小朋友听得入神, 脸上都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所以, 你们以后千万不要乱丢东西到海里, 可能会害死一只海狮。”老师带着小朋友走了。我在清晨的渔人码头深受感动,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但愿我们的老师也都能这样地教育孩子。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确, 这真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从小朋友那脸上十分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已经真正明白:千万不能乱丢东西到海里!而且, 不是一时的, 而是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那倒不是因为害怕会被“法办”, 而是出于对海狮的爱,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相比之下, 那一块“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 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 移送法办”的牌子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无力。

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由于相对的和平,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所以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懂得“拿来”, 不懂得“送去”。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不懂得如何抒写, 他们懂得关注自己的衣食感受却不懂得关注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他们懂得自己的喜怒哀乐却不懂得如何顾及他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赵梅女士说, 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许多人成功以后, 认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别人都是阻力, 所以很难有感恩的心;而没有成功的人怨天尤人, 更是很少想到去感激别人。因此, 如何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感恩、不忘感恩, 是门学问。

18.军嫂的情怀 篇十八

陈巧云平凡而非凡的事迹、朴素而崇高的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她的家庭曾荣膺全国十大“情系国防”好家庭称号。她曾被评为“感动扬州十佳母亲”。今年5月,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作出向陈巧云学习的决定,江苏省委宣传部将陈巧云作为重大典型进行了集中宣传。陈巧云的事迹和精神,正激励着江都人民积极投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的伟大实践。

“我想嫁给你,照顾你,分担你的痛苦和不幸!”

陈巧云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嫁给特等伤残军人,为丈夫分担伤痛。她用爱心,演绎人间真情,谱写和谐乐章。她悉心相夫教子,夫妻相互鼓励,比翼双飞,儿子承继“光荣”,成人成才;她孝敬公婆,主动帮助姑嫂解决困难;弟弟车祸去世后,她义无反顾地担起抚养弟弟儿子的责任;她与邻里和谐相处,亲如家人;她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总是想方设法提供帮助。

“爱心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学习陈巧云同志,就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爱心促和谐,善待他人,关爱社会,积极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作贡献。

“失去很多的英雄如果无人去爱。谁还去当兵?谁还去保家卫国?”

陈巧云把爱情献给特级残疾军人,把支持国防事业看作应尽的责任,把服务军人作为永远的义务。她将爱国、爱军队与爱家有机统一起来,将亲情、友情和爱情融汇成拥军之情,将爱我中华、强我国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并升华为坚定的报国信念和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

爱国拥军精神,是陈巧云精神价值的核心所在。学习陈巧云同志,就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穷力量;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宽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江都;以关爱军队、固我长城为己任,增强国防意识,支持国防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

“只要肯努力、有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陈巧云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心态,笑对人生,自尊自强,创造生活,创造幸福。她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伤残的丈夫,使其精神振起来,肢体站起来。家庭旺起来,事业兴起来。她勇于争先,全力创优:在家是好妻子、好母亲;在镇办企业,是抓食堂伙食改善、职工租房落实的先进工作者;在居委会,是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的群众贴心人;在双拥办,是联系优抚对象的拥军模范;当人大代表,是反映群众心声的代言人。

自强不息,是人生向上的力量源泉。学习陈巧云同志,就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大力弘扬“三创”精神,争创一流,争先进位,推进“强市强镇、三年倍增”,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

“为群众、为社会出点力、做点事,我感到很快乐。”

陈巧云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她把青春献给了最可爱的人,22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伤残丈夫,无怨无悔。她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多作奉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党需要她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讲任何价钱,不提任何条件。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时时为集体着想、为群众谋利、为社会奉献;对金钱和名利看得很轻、很淡,从不计较;在荣誉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守着淳朴的农家本色。

光荣的底色是奉献。学习陈巧云同志。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平凡岗位写非凡,立足本职做贡献。

“我要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关心陈巧云家庭。陈巧云把这些关怀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始终怀着一腔感激之情、一片感谢之意、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组织、感谢同事、感恩社会。感动于心,回报于行。面对艰辛,陈巧云又用自己感恩苦难的人生态度,赢得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创造了令人羡慕的生命质量。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巨大链条上。每个人有意无意间都在为他人付出,常怀“感恩”之心,尤显重要。学习陈巧云同志,就要大力弘扬感恩精神,培育人们的感恩之心,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感谢生活,感谢他人,感谢父母,感谢社会,感谢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

(作者系中共江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上一篇:融化的冰晶花征文下一篇:小学生中秋节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