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2024-08-06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17篇)

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一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法制通常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法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代表着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意志,是全国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法制宣传就是通过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理论文章、文艺演出、新闻报道等宣传手段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传播给全国公民,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的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手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群众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行依法治国重要保证。

经过三十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普法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法律还没有真正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遵守。

一、法制宣传的目的对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要求政府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普通民众守法有机结合。开展法制法制宣传教育,普通民众是主要对象,是法制宣传的接受者。目的让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每个民众都能依法办事,有好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我们依法治国的步伐就会更快一些。长期以来,老百姓整体的法律素养和意识并不强,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全社会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经过三十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普法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意义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益;才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才能使公民懂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保障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有利

于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一步营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弘扬法治文化,把法治精神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去,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三、法制宣传教育创新和探索

(一)整合资源,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程 首先,整合人力资源,壮大法制宣传队伍。法制宣传教育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参与人员的社会性。在法制宣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动员组建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利用热爱普法公益事业,长期扎根基层益现有的资源和优势,义务为法制宣传作贡献。

其次,整合设施资源,不断巩固和扩大法制宣传阵地。法制宣传要有阵地、有载体,当群众需要了解法律的时候,能够看到、听到、找到法律的有关知识或者满足他们的法律需求,提供解决利益诉求的途径和方法。建设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只靠司法行政一家是不够的,只有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一切具有宣传教育职能的部门优势,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宣传阵地。

第三,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行业法

宣传。政府各职能部门有开展法制宣传的责任和义务,有得天独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但是他们的宣传活动只强调行业系统的需要,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和效应。因此,法制宣传教育主管机关应从宏观层面进行规划,搭建平台,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提供一个舞台。

(二)做到“四个结合”,拓展宣传教育面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充分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基础上,更需要适应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宣传教育的形式,占领新兴的宣传领域和阵地。随着家用计算机的普及,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络在普法活动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今后,更要拓展新闻媒体法制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强对报刊广播电视特别是影视、网络等传媒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关传媒阵地办好现有的法制栏目,通过以案释法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

二是集中宣传教育与日常宣传教育相结合。利用各种纪念日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宣传手段,效果明显。另一方面,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这一工作重在平时、点滴渗透、潜移默化的特点,只有重视日常法制宣传教育,才能实现公民法律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提高。

三是普遍教育与特别教育的结合。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

价值在于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普遍教育是基础,但某些特定人群如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工等,或因其在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或因其对法制宣传教育的特殊、迫切需求,而成为特定时期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特别教育,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速工作的全面推进。

四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的结合。学法的目的最终在于运用法律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把执法和司法的过程变成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在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办理公证事务、调解纠纷矛盾的过程中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的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其效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总之,法制宣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备,法制宣传的手段和途径就要创新,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就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法律素质。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二

一、将法律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法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

笔者建议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 增加关于中小学法治安全教育的相关课程, 或在原有的课程的基础将法治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拓展。设立公益性的全国教育普法网站, 利用网络手段, 汇集、编辑各种法治教育资源, 形成法制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 为各地开展远程学习与培训提供支持。另外, 建议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针对常见案件的个案剖析, 定期、有针对地在中小学开展安全预防教育, 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风险自身防护能力和鉴别能力, 减少乃至杜绝校园犯罪案件的发生。此外, 法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掌握层面, 还要结合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教育, 使学生明确法治的价值和原则, 了解法律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宪法和公民权利观念,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树立社会责任感。从在校学生抓起, 逐步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教育形式要进一步多元化, 增强校园法治教育的灵活性

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 法治教育应力求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活泼多样, 为此, 须拓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途径和形式。通过笔者走访发现, 学生们希望的法治教育形式是:参观访问、与有关人员座谈、组织模拟法庭、小律师活动、观看电视电影等形式, 仅有少数的学生选择了听讲座。这充分说明只有增强直观性, 才能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才能有实效。为此, 应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可以根据中小学法治课程教育内容为主题, 举办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比赛、课件评选、知识竞赛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读书活动,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主动投入到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当中。

三、建立健全中小学法治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制度, 是推进校园法治教育的前提

建设高素质法治教师队伍,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是做好学校法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法治学会制定专门计划, 聘请为中小学负责开展法治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 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能力培训, 切实提高教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 完善法律知识结构, 提高开展法治教育的教学能力。也可采取国家和地方分级培训的方式, 保证每所中小学校至少一名教师接受法治教育能力培训。同时继续推动和规范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的建设, 加强对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培训。建议在校内法治教育老师的培训中, 应当积极争取校外司法机关、地方高校等实践和理论资源丰富的部门和机构的人员参与其中。

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其中, 保证校园法治教育取得实效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法官协会、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法律职业群体间对学校法治教育的协调和沟通, 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通过“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 也是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落实。对地方中小学校法治教育, 可由地级市法学会牵头, 市司法局、地方高校及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地方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 各区县法学会负责监督检查, 各区县司法局、教育局具体落实。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三

关键词:文学教育;高校教育;文学素养;人文素质

近年来,受到社会上实用风气的影响,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愈加明显,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体现出文学视野狭窄、文学素养不高的特点。在课堂上提起《围城》《飘》等名著,或者沈从文、奥斯卡·王尔德等中外文学大家,换来的经常是学生茫然的表情;诺贝尔奖虽然让莫言“火”了一把,看过电视剧《红高粱》的学生或许不少,但读过原著的却没有几人。“高学历、低文化”的标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不是讽刺,而是事实。尽管正在接受或者已经完成高等教育,但文学、历史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者不在少数。因此,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仍然是各级院校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

正如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所说:“当学术书汗牛充栋而文学书被挤到角落时,当文学变成‘他们的文学、学术反而变成‘我们的学术时,这时代的总体文化将极其糟糕,而我们大家竟然熟视无睹,甚至正舒服地享受着学术‘繁荣带来的‘好处。我们都是文学的背叛者。”[1]大学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格发展、情感健康都能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着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建构。加强大学文学教育,直接的目标即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学习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大学生在文学领域的能力既包括输入能力,也包括输出能力;既包括文学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包括文学创作能力。文学作品为阅读者提供大量的词汇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阅读者提高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习者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感知。文学教育或许不像其他一些大学学科教育一样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但通过接受文学教育形成并提高文学素养,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是影响深远并终身受益的。

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对于学识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文学作为各民族文化历史的悠久积淀,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完善学科,能够以其覆盖的浩瀚知识领域满足大学生求知好学的精神需求。古今中外的作家将自己的经历与见闻书写成册,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深入研究或有所涉猎的领域中的知识与信息,提供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索、去吸收。《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接受文学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取间接经验,无疑是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学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文精神的最大载体。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 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 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就是说,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发掘人生的奥秘,揭示人生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科学做不到的。而所谓奥秘,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我们说“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章可以说明道理。不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作品之中,并借助作品将自己的思想广为传播。歌德、萨克雷、鲁迅,都凭借着自己的文学著作针砭时弊、辨析善恶。也因此,文学教育具备帮助人脱离庸俗、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沉淀思想的功能。对于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令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外国文学则向读者介绍外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其内容的广袤性、多元性以及经典性[3],为学生拓宽眼界,增加文化底蕴。

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文学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与风气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教育不仅是要进行语篇分析和背景介绍,更需要对文学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进行传承与发扬。文学经典是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作品中常常有着明确的伦理道德倾向,或者蕴含着对于真善美的宣扬和讴歌,使读者从中寻找和体会生活之美,进而心灵受到净化。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是个人素质,一群人的修养则会成为社会的小缩影。大学生的文学教育只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小分子,然而积少可以成多,由小可以见大,高校依托自身平台,推进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不仅是使学生受益,从长远来看更可以惠及全社会。

二、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

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4]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文学教育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怎样才能得到提高,时至今日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培养真正优秀的、全面的,既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能够造福社会的人才,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与付出。

高校管理层需要真正将“文学树人”由口号内化为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将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办学重点任务来抓。改变文科专业和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以文史哲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探索文学类课程在模式上的更多可能。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文学教育仅停留在“大学语文”这一门公共课上,且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并没有开设这一课程。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与外国文学沾边的必修课,更是大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语言教学和相关考试的通过上。文学类的选修课则受众相当少,并且课程内容多偏向理论和批评,并不要求学生对于原著作品本身进行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效果甚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现代语言学院为学生提供两门选修课程,分别为“十九世纪欧洲小说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o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和“二十世纪文学中的传统与实验(Tradi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两门课程分别要求学生每一至两周读完一本小说原著的英译版,包括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左拉的《妇女乐园》、卡夫卡的《审判》、萨特的《恶心》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等。学生按照课程大纲每周提前进行阅读,并在研讨会形式的小班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小说进行讨论和反思。由此,学生在十周的学期内,可以读完六至七本小说,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扩充了阅读量;又通过教师带领的讨论,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我国高校的现状在多方面存在着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差距,比如班级规模、师生比、图书馆藏书量等等,但有国外高校课程珠玉在前,我们的高校是否可以借鉴其思路,改换其模式,或尝试以试点、实验班等方式设置能够更直接地加强学生文学教育的课程。同时推进以文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对于育人的宣传促进作用。高校管理层可以以文学为主题、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优化软硬件设施,完善图书馆等相关场所,鼓励开办文学类的社团或读书小组,开展文化节、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向全校师生提供推荐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书目,依靠多种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文学教育、自愿参与文学活动。endprint

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学教育的加强,需要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对学生加以引导。诚然,现今的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越来越多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然而,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和科研之中,是否还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对自身再进行文学教育,可能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想要加强高校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并不只是文学课教师这一个小群体的任务,师资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都需要得到提高,才能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时间里对学生产生影响。具体到与文学相关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并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由此,学生可以主动地品味文学之美,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他人的审美观。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联的文学作品作为扩展阅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作家视角、更多体裁、更多风格、更多语言特点,深化理解某一文学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丰富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影视资料吸引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接触最新的文学成果并进行交流。

学生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将被动接受教育培养转化为主动寻求素质的提高。要想文学教育收效良好、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确实得以提高,学生必须意识到文学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摒弃量化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将接受文学教育,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重视名著阅读,在阅读中潜心感知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院校、社团等各级机构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包括讲座、征文比赛、读书小组等等。与老师、同学甚至更多人交流读书思想。

任何素质的提高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漫长的时间、巨大的投入和坚定的决心,人文素质的提高当然也不例外。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于全民人文素质的进步而言,范围虽然有限,作用却不可小觑。重视文学教育,长期开展并不断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必将有助于全社会的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郜元宝.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涂险峰,张箭飞. 外国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5.

[4] 张志公. 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46.

4.加强诗文诵读提高人文素养 篇四

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小学

高雄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有着灿烂的优秀文化。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古诗词所蕴藏的深沉的思想、宽广的胸怀、婉约的情致,挺拔的风骨,永远放射出璀璨的人文魅力,多读一点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思想、提高人文素养。

心理学研究证明,童年阶段是最好的记忆时期,也是良好的人格品行形成的关键期。“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行为重”,童年时候能够多背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名篇,其意义不仅仅是识字和记忆,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将会转化为人的素养和能力。

自2002年秋季开学以来,我校在全体师生中开了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活动。在研究中,我们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活动”为主要策略,探索出了一些古诗词诵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1、保障诵时间。必要的时间,是进行古诗词诵读的有效保障。为了让古诗词诵读落到实处,我们在诵读活动时间安排上做到“四个一”:

一周至少读一首诗(词)。充分利用前两分钟的时间,把“课前一支歌”和“课前一首诗词”相结合。各班推选“古诗词小博士”,引导同学们诵读古诗词,每周固定读一首,或指名读,或听读,或一起诵读。到了周五,再由“古诗小博士”来检查同学们的诵读情

况,不能达到诵读要求的,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上来。诵读情况还要在我校特制的《古诗词诵读登记表》上做好登记,一月进行一次班内评比,凡本月诵读最多者便成为当月“古诗词诵读小博士”。一周诵读一首诗词,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背诵20首古诗词,一年就要以诵读40首,古诗词诵读任务自然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一月至少上一次古诗(词)活动课。每个班每月必须上一节以古诗词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如:漫步古诗园,唐诗拾趣,古诗巧接对,四季诗会等。

一学期至少开一次赛诗会。赛诗会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如一、二年级的“古诗,你能背多少”,三年级的“古诗巧接对”,四年级的“读古诗学成语”,五年级的“中秋节赏诗会”,六年级的“春联比赛”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既诱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教学得到有益的扩展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一年举行一次古诗词读书节。读书活动包括必须内容和选修内容,必修内容就是全校学生必须参加的“古诗词考段。”最低为1段,最高为10段,学校为此特地制定了相应的考段量标。选修项目是学生可以通过才艺表演来加分。读书节上,有的同学根据古诗词意境现场演唱;有的边读古诗,边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简笔画;有的学生和着轻盈的曲子,手舞足蹈;有的学生摇头晃脑、拖腔拉调学古人吟诗诵词等等。这样做不但较好地理解了古诗的意境,而且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2、营造诵读氛围。营造良好的古诗词诵读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途径。我们利用校园各处设宣传牌,学校、班级黑板报设专栏,校门口设“好诗词快递”。红领巾广播、班队活动围绕古诗词诵读开展主题活动。学校领导和值周教师每周校会上率先背诵一首古诗或引用一句古诗词讲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力求引用古诗词表情达意,并鼓励学生的习作中引用古诗词,力求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够受到诗词诵读的浓厚气氛。

3、开发诵读资源。学校拨出专项经费,购臵与古诗词诵读相关的图书及音像资料;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学生捐赠和购买古诗词书籍;倡导学生节约每一分零花钱,自行购买古诗文书籍;鼓励学生上网查询、向社会饱学之士请教、到寺庙园林摘抄等等。学校还专门组织骨干教师,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乘着楚风飞翔》一书供学生诵读,这样为开展诵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4、建立诵读组织。除学校建立诵读领导和研究组织外,学校及各班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诵读、唱诗、画诗、舞诗、演诗等兴趣小组,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参与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另外学校还成立了“红枫”诗社,各班也成立了相应的诗社,许多学生都有个人诗歌创作集。每班均编辑有班级诗歌创作集,学校诗社每月出刊校园诗歌创作集。并鼓励学生将优秀诗歌向各级刊物投稿。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个性特长的自由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5、认定诵成果。认定只是一种督促激励手段,认定以活动为载体,如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背诵大王评选、办诗词手抄报、妙言佳句连珠等。通过认定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诵读的快乐,激发深入诵读的信心,提高诗词诵读效果。

5.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五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中学

李秋军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重要性

改进措施

语文课改已经快十二年了,但在教学中,我们感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低了。经调查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太少、太窄。

我们都知道,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对今天身在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道德情操与超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重视。

然而当前农村中学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语文素养不高,人文精神缺失严重,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语文新课改在农村的有效实施。

农村学生在课余时间大多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很少看课外书,看书也只看童话故事漫画等趣味底下的书或作文书,读文学名著和诗歌散文的极少,有限的名著知识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也都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读原著的极少。

出现上述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很难读到好书

农村学校条件差,经费紧张,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条件对学生开放,学生很难得到好的图书读。

二、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读经典名著觉得没有趣味,对那些幽默漫画故事特别是手机、游戏感兴趣,很少有人读名著。

三、学生没有时间读书

新课改虽已实施十几年,但评价制度依旧,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学生课业负担超重,作业超时超量,学生忙于应付,哪有时间读书。

四、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引导

老师和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关心学生能否考上重点高中,都不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不认真引导孩子读书,很多家长还反对读课外书,说那是野书,对学习无用。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潜藏着很大的危机——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说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品味的低下,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重要原因。其实,学生人文素养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语文课改已全面实施十几年,但在农村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待时日,语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思想熏陶和人文精神仍然十分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能否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阅读,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可是,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危机最终只能靠学生自己整体阅读的单调,使他们缺乏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造成个性缺失和创新不足。阅读还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印照,没有阅读就难有个体心灵的成长,难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为紧张的读书生活减负的“良药”。读书有“谋生”与“谋心”之分,前者是“学以致用”,后者是“心有所安”,即获得精神的愉悦。如果读书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心有所安”,他们又如何获得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实现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飞跃呢?

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这个建议向我们提供了化解课外阅读危机,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那就是真正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采取措施让学生喜爱阅读,学生一定会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在阅读中扩张知识,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在阅读中享受生命的甘醇。为了切实推进农村语文新课改,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创造条件,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的开展。

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做到:

1、加强新课改阅读理念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根据教学实际制定阅读计划和目标。

3、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图书室,有选择地订阅、购买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图书和报刊,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地提供读书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

二、加强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阅读兴趣。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爱阅读?为什么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文字在他们那里却是一派漠然?为什么粗糙的快餐文化的吸引力远胜于名家经典?为什么花哨的画面和故事反而能吸引他们的眼球?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缺少对文字的感觉,阅读在他们内心难以产生美好波动的感觉。文字于他们,无法成为目光的牵引,更无法成为心灵的牵引。19世纪的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任何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可在阅读中,很多学生无法收获这种美好的感觉。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对文字的美好感觉,抓住并迷恋上这种感觉,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学生有了对文字的感觉,就会在阅读里收获幸福和快乐,感受生活的美,自然会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在课外阅读中下功夫外,老师还可以经常准备一段动人的文字、一首动人的小诗、一篇让自己流过泪的散文、抑或简单的几句话,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在学生疲倦时、或是课尾多出的几分钟、偶尔一堂完整的课上,和学生分享。长期坚持,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好感悟。

三、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管理和阅读方法指导

1、学校可组织成立读书会,班级组织读书小组,学校广播可在课余时间播放诗歌散文等朗读节目,熏陶学生,营造好的读书氛围。

2、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3、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读书,老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学会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家长也要更新观念,鼓励孩子多读好书,给孩子买健康有益的课外书。

4、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组织一些县区级学生读书活动,并开展到农村学校,为学生课外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6.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六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最值得人们珍藏的,不是她的经济发达和人均生活水平有多高,也不是绮丽的风光和家用小汽车,而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文精神。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比较缺乏。据一家权威机构最近的调查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达标率仅为7.5%,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警惕和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从小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要求非常有限或处于较低层次;从学校方面看,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文明修养程度较低;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教师侧重理论、学生侧重书本,而且是侧重少数几门“主科”,而蕴含了丰厚人文资源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则被边缘化,长期处于“副课”的地位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不仅占据了大量的课时,而且这三门课的作业也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学生有限的一点课余时间不是忙补习,就是上网吧,根本无暇充实人文知识。

根据目前高中学生选科的情况来看,都是先选理科,后选文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体、音、美。在课时分配上,各学科之间呈现出鲜明的主次地位,这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等级化,这种等级化的结果,必然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以及各类知识间的平衡,也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并导致群体偏科现象,即将所有学生的精力集中导向少数学科,构成群体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缺陷。从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大多学校注重数理训练,热衷于各种竞赛培优班,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即使是语文,尽管课时并不少,但社会普遍认为它是一门“软”学科,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

如此看来,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否则高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如何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提几点粗浅的想法,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 长期以来,工具性主宰了语文课堂,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了重新界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践也证明:语文在实施人文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人文精神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

在语文学科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树立文化语文观念。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就能打破传统的语文观念,进一步提升语文的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分量、通过文化积淀实施人文教育。语文不是单纯的关于语言和文学和文字的学科。它是以汉民族语言为载体和学习对象的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只注重工具性训练是没有灵魂的语文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全面渗透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是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作用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要切实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要充分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兴趣和爱好。要借助文学作品激情育情,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细腻而丰沛,健康而真挚,成为性情中人。要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通过文学了解人道主义和人性,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这样,语文教学就实现了由单纯注重工具主义向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并重的转移。

二、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

历史教育处境悲惨,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历史教育正在越来越被自然科学的教育所同化,从“精讲多练”到“少讲多练”再到“以练代讲”,本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成了一个个枯燥无味的一问一答。这样的训练榨干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奶汁,使历史学习味同嚼蜡。

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对同一内容设置的考题即不难发现我们在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失。如对“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我国的教师一般设题为: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教科书上规定的条条。我们强调的是知识,极少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本的教师却这样设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见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

如果说上述分析出于一个政治家之口,我们都还好理解。而它偏偏出于一个高中生之手,这就使我们的老师汗颜了。历史学科中的众多人文因素未被发现,未被开掘,作为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事。

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当前的历史教材,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往往已使历史教师无从招架。如何从繁杂的历史知识中脱身,增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必须精心处理教材,大胆取舍。线索性的知识用年表、简述即可,把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加以放大、特写、渲染,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说充分。千方百计还历史真面目,设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历史之间产生思想共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真正了解历史并产生热诚的感情;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感悟到那些蕴藏在人文知识中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宽广仁厚的传统美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涤,领悟人文精神的真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扩大课堂内存。历史教材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即历史材料非常丰富。要精心处理教材,扩充材料,妥善处理教历史中智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应多多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一是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历史教学软件,通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比传统历史教学更有吸引力的手段,向学生再现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从而强化史实,强化情境教学效果。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历史章节体系,简化历史内容,为历史的人文教育节省大量可供利用的时间。

三、促进思想品德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贯彻人文素养教育也有其内在的优势: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文素质中占首要地位,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其学科理论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其教学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理应站在品德教育的前沿,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促进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着眼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规范,提高人文素养。一个人的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起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的作用,就不能“以本为本”,脱离他们的实际。在教学中,就应摒弃长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发展,锻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在授课中就应把目光从以书本为中心转向中学生日益扩展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烦恼,解决他们的困惑,为学生适应现实世界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能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优化课堂氛围,营造良性沟通,构建平等课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体现价值,增强学生人文意识。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讲解,学会和他人的良性沟通,正是人文素养的良好体现,也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爱国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革新评价机制,达到知行的有机统一,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中,卷面分数是唯一的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往往一个卷面很好的学生可能在真正面对同类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心怀胆怯。这种情况的广泛存在,使得我们同龄青少年在与西方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知行的不统一还会给成长中的个体造成潜移默化的恶性影响,从小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作风,会使人丢失掉忠诚、宽容、诚实、守信等一系列的美德,根据“蝴蝶效应”学说,若干年后我们就会看到由此带来的可怕后果,即整个社会道德的全面滑坡乃至沦丧。我们教师担负的不仅仅是学生在校几年的发展,而是他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甚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必须为他的一生负责,必须为社会负责。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之际,应大胆革新评价体制,避免改革轰轰烈烈,最后还是看一个分数的结局。评价机制可由多种因素构成,卷面的考察可作为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决非唯一的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我们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促进思想品德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使人文学科的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进而为塑造国民精神和民族品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7.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七

目前已有一部主体法即《安全生产法》。在《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十余部专门法律中, 都有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50多部行政法规, 上百个部门规章。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 21个省 (区、市) 也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条例》。目前安全生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 大致上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企业进新工人都要通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 播放安全教育影片, 上安全知识教育课等。而机械加工专业的实训安全教育, 存在安全体系不够完善, 内容不够深入具体, 没有播放安全教育的影片, 进行有效的电化安全教育等。所以, 面对对象、内容突出的针对性, 安全教育要有创新、有思路、有成效, 在执行实习任务之前提供安全信息, 要求学生牢记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要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安全意识, 教育好学生, 改进现有的安全知识教育方式。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机制, 制定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理念。针对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特点, 选定一套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与安全生产教育影像片, 制定车工、钳工法律与安全操作规程, 理论逐条讲解、考核和笔答, 实践逐个过关, 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易实施、能考核, 使安全教育收到实效, 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二、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 完善各种体制, 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企业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 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就会各自为战, 我行我素, 形不成工作的合力, 工作就难以保证, 安全就难以保障。在学校车工、数控、模具以及机械类专业中, 学生大都要经过普车的实习训练。在他们掌握车工技术的同时, 首先要做到严格遵守普车的安全操作规程。技工学校学生在车工实习中的安全事故隐患、设备使用与维护的问题以及预防是学校实习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如进行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案例教育:车工七班学生薛海涛在低速加工梯形螺纹时, 用手触摸低速旋转的工件, 检验加工效果, 由于工件表面有毛刺, 袖口没有扎紧, 被工件卷住手臂, 造成脱臼。幸亏在他身后操作的同学发现及时, 采取紧急措施、停车,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发生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违反操作规程, 用手接触旋转的工件, 并且袖口没有扎紧, 属于违章操作。一旦学生出现安全事故, 将对学生、家庭、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教师教育学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显得尤为重要。

三、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及岗位责任制、劳保用品穿戴、厂规厂纪、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的维护、保养、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现场处理能力和文明卫生工作等, 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安全教育培训要自始至终贯穿安全工作的全过程, 做到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作好记录, 使安全教育培训能够制度化、长效化,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解决安全事故发生的方法:实习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安全, 主要是在示范操作中重点提示注意事项, 务必让学生明白其原理, 做到多示范, 勤巡视, 发现学生有危险问题时及时纠正, 从而消除事故隐患。

例如, 学生练习加工锥度零件时, 由于退出小拖板凹形V型槽过长, 在自动进给中, 只看着车刀的切削点, 没有注意小拖板凸形V型槽突出的部位而碰伤机床, 影响了车床的精度。在车锥度工件车好后, 小拖板角度复O原位, 有的学生只是紧固了一边的螺丝, 有的学生甚至两边的螺丝都没有紧固就交给下一个班级的学生使用, 埋下了安全隐患。当切削力大时, 把中、小拖板的连接处翻起, 导致车床损坏不能使用, 造成经济损失。为预防和解决上述的事故隐患, 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在操作示范中重点提示注意各事项和要求, 强调设备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建立经济赔偿、扣除实习分数等有效制度。

四、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 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是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的重要手段, 也是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减少职业病的有效方法, 以便及时发现隐患, 及时加以整改, 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检查内容包括职工的遵章守纪情况、安全规程执行情况、劳防用品穿戴情况、安全措施的落实、设备的安全状况等。通过经常性地检查, 可以了解安全状况, 以便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杜绝事故隐患的发生。在车工实习中, 常有学生校正零件时, 当卡盘扳手还插在卡盘上就启动车床旋转, 甚至有学生手握卡盘扳手就启动车床主轴旋转检查, 导致车床导轨和卡盘扳手击伤手指, 直接打断卡盘扳手反弹射向人;也有学生不注意或不小心碰压到控制杆, 使主车床轴突然旋转, 这样一来, 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按照安全生产规程管理要求, 认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依法治安、重点治乱, 建立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利用《法律基础知识》课堂对学生进行《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法律基础知识讲解和宣传。在学生实习时期, 学校或企业应与学生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协议书》, 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不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消防、交通、治安管理政策、法规, 不违反学校或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 同时切实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如在实习期内, 要爱护车间的各种设施、设备, 严禁偷盗、挪用、破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消防器材等。凡违反本条款, 一经发现加倍处罚, 严肃处理, 情节严重的送公安机关处理。教师要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 也不被别人伤害, 真正提高他们的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 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长治久安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为他们迈入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全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 面广量大, 它关系着每个生产者的生命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而且安全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学生在实习中必须正确认识, 认真对待安全教育, 决不能懈怠和松懈。同时, 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 也是生产者和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8.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八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法律素养;提高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占据了全国高校的半壁江山。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公民素质尤其是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就成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一系统工程的应有之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有其鲜明的特点,既有高中的应、往届毕业生,又有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因此,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摸索出一条具有针对性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当前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也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事件频繁发生就是高职学生法律素养整体上仍然较低的证明。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法律知识匮乏。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困扰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大问题,高职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能力普遍较低,并且缺乏兴趣。加之受一些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改革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中功利主义思想的滋长,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对一些基础课程缺乏兴趣。不少学生只喜欢听案例分析,对理论性较强的法律知识不感兴趣。事实上,理论性法律知识是实用性法律知识的基础。②法律信仰缺失。法律信仰是人们出于对法律的依赖感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在行为上则体现为对法律过程的参与。当前高职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他们普遍崇尚权力、过分看重“关系”,法律至上的观念尚未形成。当前大学生中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有的并不是没有学习法律知识,而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养成依法思考、依法办事的习惯,归根到底是法律信仰缺失。③法律能力水平低。高职学生的法律能力是指其在长期的法律知识学习和法治实践中形成的,运用法律来规范和指导行为,解决矛盾冲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究违法行为的能力。当前高职学生法律能力水平低不仅表现在这一群体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出现,还表现在他们用法能力较弱,不善于将法律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二、当前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造成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律信仰缺失、法律能力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高职院院校的生源质量是制约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考生和“三校生”(中专、职高、技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较低,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②法律课教学目标的错位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误区是不少老师把法律课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单纯的法律知识的传授,把法治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法律观念、法律信仰的培养,使法律课教学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③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因素直接制约了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当前,社会上及校园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对高职学生造成直接的侵蚀。以权压法现象及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使得法律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下降,导致他们法律信仰缺失。

三、提升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

(1)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将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切实纳入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薄弱,一般是通过课堂教学或法治讲座的形式组织进行,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都用于满足专业建设、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诚然,高职教育作为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类型,重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是其应有之义。但如果只有专业技术知识而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素养水平低,专业技术知识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甚至难免遭受失败的命运。新时期的依法治国方略需要树立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强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是重视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2)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环境教育人,环境培养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会使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坚持依法治校,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规范各种办学和管理行为,明确学校和教师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在解决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有关纠纷时,要依法办事,让学生切身体验法律的公平。同时,要努力克服学校管理中的官本位思想和泛行政化现象。此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和广播等舆论阵地,构建学校学法、知法、守法的氛围。

(3)走出法治课教学目标的误区,切实增强法治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后,除个别学校设置的法律专业外,目前高职院校(法律院校或专业除外)的法治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二是一些专业的法律课,如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法规”等。法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因此,法律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法治观念的培育,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素养培养的关系,应将法律知识传授作为一个中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总之,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重要、系统、长期的工程,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切实把对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落到实处,使法治教育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入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邓秀华.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高职院校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 .

9.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九

莫让遗憾的历史成为历史的遗憾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它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就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亚夫先生曾说:“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文明教育是相对于一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历史教育的重心应以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国近现代的民主思想和实践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观、公民观、民主观、法律观、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教育,又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遭受的屈辱史、血泪史和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从1840年至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起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日本大举侵华战争等等侵略战,任意践踏和蹂躏中国土地和人民,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挽救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曾有许多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付出过艰辛的探索,他们在黑暗中执著勇敢地前行,尝尽了失败的痛苦,但他们从没有放弃过,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找到了解救中国的良方,中国革命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整个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这些探索包括: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瓜分的英勇斗争,在救国救民的探索中,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洋务运动;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胡适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素材,深刻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挖掘在这其中蕴含的教育要素,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历史在学生身上转化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勇于并善于开放创新的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仁人志士对民主思想的的探索,从而对学生进行革命发展前途的教育,激励学生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这样就教育学生认识到了人生的全部意义,积极体验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感受。追求精神上的至高境界,会使学生感到做人的尊严和高贵。近代史上的林则徐、洪秀全、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有着崇高的生命品质。中国近现代史的民主思想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这些历史人物的典范,对学生的人格会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感染。中学生人格可塑性强,在学生求知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人格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使学生在学习中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确立学生的健全人格。

10.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说课 篇十

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我执教的这一课的题目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它是鲁人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七课的第二节。本课是在继上一节《走依法治国之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法制教育。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虽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围绕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而展开的。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让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认识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2、能力方面:提高辨别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3、知识方面: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和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将依法治国、法律监督与中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肩负起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护法的重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

1、全面落实我县当前实施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强化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2、运用好情境教学和案例分析。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结合当前时政热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领悟法制教育。

说教学过程:

一是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自我展示。在此环节中,学生主要在小组内展示预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小组内互相检查,相互帮助。

二是情景导入。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毒奶粉的视频材料,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三是合作学习,创设一个王小凡系列求助的情境进入学习。

第一封信,用王小凡的困惑引导同学们说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并认清其地位,让学生当堂记忆,强化训练,第二封信,用王小凡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监督和公民监督,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突破难点。第三封信,用王小凡的行动引导学生说出依法治国对青少年的要求和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四是归纳总结,让学生小组总结,班级交流,锻炼其表达能力和勇敢精神。五是达标测试,设计了填空题和选择题共10分,考查本课的重难点。

六是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我县实际,找到我县和谐东平建设中的不和谐之音,并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寄语,用“公民知法、学法、守法、护法,共建和谐社会”组成“法” 字,希望学生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郑强

11.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篇十一

【关键词】培养;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其中第三条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第十四条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第十五条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三条要求集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课外阅读量很少,写作能力差,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这里谈谈自己在培养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方面的见解并和同行商榷。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便会自觉地涉猎作品,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利用学生自身的因素激发求知欲

随着中学生年龄增大,他们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就欲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欲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即阅读的积累能提高说话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最终能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利用教师的因素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阅读环境,由教师一步步引导而产生,这需要教师创设生动活泼的阅读情景。如提出一系列的阅读主题,让学生在阅读后对阅读主题作自由讨论;或者设置阅读疑问,让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和网上查询等手段,来解答阅读疑问;或者创设阅读材料的虚拟环境或亲临阅读材料的真实环境,获得阅读的真实感受;或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看谁的视野最广阔,知识最丰富,实行成果交流,资源共享,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反馈学生的阅读效果。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阅读情景,吸引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学生在这样的阅读学习中体验到了阅读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逐渐巩固了原来的求知欲,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阅读兴趣。中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高涨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中学生的求知欲迅速增强。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为学生寻找书源,让他们有书可读

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的条件有限,他们不可能象城市的孩子那样,可以经常去书店、图书馆,为了保证孩子们在课外有书读。我的作法是:

1.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开展课外阅读。学校的图书室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园地。图书室不仅仅是用来借书的,更应该是用来品书的。我们应积极利用学校图书室,开发现有资源,推荐名著、时文美文。

2.利用学生藏书,设立班级“阅览角”,组建读书互助小组,在班级中开展合作性阅读。动员每位学生每月向班级“阅览角”提供一册图书。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每隔1-2个月更换一次,这样就解决了阅读图书少的难题。我们可以在班级设计几个小小“讨论角”,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以增强读书氛围。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群体效应。这样就可以形成浓厚的 “阅读组合”。

3.利用读报课、班会课推介优秀书报、期刊、读书网站。如《语文报》、《中学生阅读报》、《读者》、《青年博览》、《杂文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等。

4.利用校园网、广播室、黑板报开辟《好书推荐》栏目,《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每周每月由家长、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精品读物。这些图书有散文、杂文、诗歌、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传统精品,如《科学博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四大名著、《名人传》等;也可以是热销图书等。

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现实中,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学生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并让学生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时间的阅读实践中形成的。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做到:一要定书,即要读的书,一经选定,就要从头读到尾,养成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自己读书的时间;三要定量,即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做到有计划地读;四是定记,凡读到精彩的词语、优美的句子都要勤摘录、勤记忆。这些习惯需逐步形成。因此老师要经常提醒督促学生。

2.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由于现在可读的课外读物太多,而农村学生除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内外作业外,可用来阅读的时间还是很多的,所以要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才能博览群书。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等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的书可用略读,还可浏览一些报纸、信息资料等。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1)多动手。要求学生读书时,动手标出文中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查阅工具书,弄懂了再读。

(2)多动脑。一是联系上下文想想不理解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二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句子、精彩场景、片断等,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好在哪里。

(3)动手动脑写一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积累好词好句并读一读,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的文章或课外书,还可练练笔、写一写心得体会,或者选精彩片断写一写。只要坚持这样做,收效肯定会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课外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理解思维能力、文学写作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12.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素养 篇十二

一、深度挖掘教材, 把学生引向生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范例, 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能够及时巧妙地发现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间的共通点, 再利用这样的共通点有效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能够轻松、自由、自主地进行高效的学习。

一位教师在教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时, 教学内容是一组比较简单的词串:小鸟、早餐、太阳、闹钟、洗脸、刷牙六个词语, 于是教师利用这组词语的特点, 把它们组合成了生活中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早上起床后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于是当老师提问学生用几个词串中的词语说话时, 小朋友们说出“小闹钟轻轻地把我叫醒, 告诉我要起床了, 太阳公公和蔼地对我微笑着, 小鸟站在枝头快乐地唱歌。”这样精彩的内容也就很自然了。

教师利用自己的经验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起来, 营造了欢娱的课堂教学情境, 触发了学生想象的思维, 让学生在语言上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学生既学会了使用教学内容中的词串, 还能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一些做人的道理。可谓有效地达成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二、充分开放课堂, 让学生走进生活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理念, 他的“社会即学校”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教学的广阔天地是何其之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 要利用教材因地制宜地向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延伸。

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去研究“洋快餐”为什么受欢迎。学生们利用双休日去“肯德基”、“麦当劳”调查顾客的年龄、性别、客流量, 并实地拍照、采访, 了解洋快餐的特色及口味, 通过亲身的调查研究, 学生发现了洋快餐店切实把顾客作为上帝的一流的服务理念。在获得了丰富的素材,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 教师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整理, 撰写报告, 交流评价, 效果显著, 学生快乐地汲取着综合的素养。可见, 生活的课堂, 实践的课堂, 让学生真实地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进行各种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 既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兴趣, 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独立的个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走进自然, 让学生体验生活

语文学习是与自然生活相联系的,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恰当地让学生融入自然, 在自然中感悟生活, 在这种独特的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所以,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适时地接触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融于生活, 感悟生活, 体验生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在春天里带领学生去郊外踏青, 在和煦的大好春光里感受大自然的亲切;还可以带领学生在秋天走进田野, 在秋风中领略硕果累累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也可以让学生去参观革命纪念馆, 游览历史名胜古迹, 让学生在其中接受祖国广博文化和悠远历史的熏陶。

让学生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让祖国灿烂的文化、深邃的历史、宜人的风景, 浸润学生的心灵, 这样不仅让学生汲取了广泛的语文知识, 而且又让学生受到鲜活的人文熏陶, 这也正是孩子们最想要的语文生活。

四、积极运用知识, 让学生创造生活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只有在积极的知识运用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素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让学生运用别人的经验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实践, 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在创造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展示自己的个性。

一位教师上语文活动课“我为家乡做广告”, 教师抓住家乡的特点, 在课前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旅游景点等信息,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维的互动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用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描绘出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家乡。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而且让学生实践了语文知识, 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十三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对于目前的高职药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教育标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所以本文将针对高职药学教育中提高职业素养这一课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素养 教育发展

在目前的高职药学教育改革过程之中,还存在着不能够明确高职药学人才的培养定位等问题,并且在课程设计上也存在着与现实职业应用相脱节的状况,所以下文将对高职药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此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在理论层面上推动高职药学教育变革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延伸与推广。

一、高职药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高职药学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高职药学教育还停留在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定位之中,而忽视了对于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无法正确认识学生们的教学教育成长需要,并且对于未来学生们的岗位发展以及培养需求缺乏正确认识。

另外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原有的教学中会开设医学基础课程以及药理课程,还有一些实用型不强的课程,所以综合来看目前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上,往往会与实际的医学用药现状产生脱节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深化素质教育,不能够正确认识药品市场营销以及药物分析现状,其教?W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课程内容也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就业需求[1]。

所以高职院校如何在明确学生们职业素养提升标准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手段、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以及教学目标制定进行相应的改进,是目前高职院校在药学教育中所需要攻克的重要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明确高职药学教育发展现状,实现教育改进与优化,才能够让药学专业教育能够真正与社会岗位接轨,培养出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二、高职药学教育中提高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在目前的医药领域的发展过程之中,医药人员仅仅具备职业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是不能够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标准的,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增强其人文关怀能力,以此来实现医药领域的职业和谐建设与医患关系的缓解。

从学生培养的角度上来看,是学生提升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健全人格的必然选择;而从社会发展上来看,也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才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和谐建设,是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的有效深化的必然选择[2]。

三、在高职药学教育中提高职业素养的具体策略

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

在目前的高职药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需要充分明确学生们未来的就业情形,虽然仍然以职业教育内容为主,但同时也需要注重岗业的人文性与文化类教育。

根据我国的医学教育职业调查上来看,医药类院校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药品科研人员、医院的药剂药检人员以及医药的销售人员,但针对就业比例上来看,真正进入医疗卫生单位的仅仅占一小部分,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是被各个医药公司以及制药厂吸收,另外我国对于健康服务产业与医药工业的发展方面上也有相应的规划,所以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之中,也该有效地结合学生们的就业形势以及国家规划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以此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3]。

首先从开设的学科上来看,可以结合国外的药学教育案例,开设多类学科,分别是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及其相关实验、普通教育、以及生物医学制药及健康服务等学科,这些学科能够充分锻炼学生们的药学研究能力、增强其对于药品生产技能的理解与运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将药品临床应用。

在课程的考核之中也不能够仅仅将职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的考核与评判标准,需要强调学生们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药学教育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药学理论技术以及药学技能,另外还需要突出文化特征,落实好保健教育;学生在参与协调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之上,明确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倡导。学校只有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高职药学教育的始终,并且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高职人才的有效培养。

2.优化高职药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在职业素养的提升上,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够满足教学标准的,所以需要通过优化高职药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这里可以借鉴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教学形式以及“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与医疗事业单位以及医药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的形式,从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职能需求处进行着手,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们能够明确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技术能力,促进学生们合理运用所学习到教学知识[4]。

另外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也体现在了师资队伍的扩大上,可以聘请医疗卫生单位的医药师或是医院科研人员进行讲座,或是担任科任教师,从而给予学生们更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丰富其教学体验,而这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也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让目前的在校教师能够向技术型、实践型方向进行转变,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推动高职药学教育的发展与建设[5]。

结语

高职药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以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为依托,从技能培养、素质培养等多个角度,实现教学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在明确药学教学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正确认识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优化高职药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构建完善的高职药学教学课程体系,从而为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基础,推动我国药学事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4.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十四

为了提高作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电子信息工程系借鉴优秀院校的经验,在实验实训中努力探索,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职业素养内涵及其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而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客观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正如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立业创业的创造能力。否则,不但就业理想不能实现,可能还会面临就业困扰。

二、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适应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诞生的一种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全方位地有效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破冰”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惯性地影响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迫使高考机制仍在延续。因此,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主动培养自己综合素质的意识差,这使得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难度加大。同时,应试教育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贯彻落实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冲击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模式影响,主要面向教育与科研单位,培养科研型、工程型专业人才的学科型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方式较为成型和完善。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实施的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不是尖端智商,而是全面的职业素养。由于这种类型教育的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在创建、探索、改革和管理这种类型的教育过程中,传统高等教育理念极易影响对这类人才职业素养的构建和培育。

(三)原计划经济运行习惯阻扰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供需强调的是政府职能部门根据各专业部门提出的人才需求计划,对教育机构作指令性要求,采取计划调剂,不需要学校研究市场。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在人才的培养与运用层面,更多的是由人才市场来调剂。尤其是伴随高新

技术的发展,新型经济的出现及其劳动组织的重构,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工的自由度增加,活跃性加剧。而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及时进行市场调研、切实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形成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不去主动了解用人企业的人才需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致使大量的毕业生不具备当前各类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造成了一方面是广大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企业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的尴尬局面。

(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环节建设存在问题。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不健全,这样,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和职业适应上欠缺某些素质,或是各种素质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如专业技能很高,但是职业道德意识缺乏,心态不好,诚信缺乏,人际交往沟通很差等。第二,从职业素养培养内容上,看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的学校还是极少数。第三,从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看,形式多样,但缺乏有效的统合,各部门各行其是,重复活动多,偏重文艺活动,学生疲于参加大量的活动,质量高有价值的职业素养培养活动少,且参与面不广。第四,从职业素养培养手段看,偏重学校教育,企业、社会和自我教育少,对企业、社会和自我的认识非常欠缺,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发展潜力不大。第五,缺乏系统、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考核机制,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隐形课程。如何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培养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参与积极性,以及做好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这都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可量化操作的机制和办法。另外,学校作为一个教育部门,更多的精力都专注在在校生身上,企业和已毕业学生不属于学校的管理范围,造成职业素养培养教育反馈机制不健全,反馈时间滞后,导致反馈信息提到的问题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三、在学生实验实训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为了提高我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系部实验实训集中实习的几周时间内,学生管理办公室和系团总支、学生分会积极组织在实训课余和晚自习时间对实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训。

1、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首先,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职业道德可以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调节企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企业的发展。针对当前高职学生正处在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养成阶段,职业道德意识尚未完善,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忠诚勤奋、诚实守信、节俭责任、热情服务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职商意识,引导学生探索提高职商的有效途径。通常来讲,提高职商的有效途径包括以下几点: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以热情和执着打动别人;乐于思考,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积极主动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用行动创造机遇,敢于冒险;树立主人翁意识,处处为公司着想,关注企业发展;敢于竞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效利用时间,用大脑去工作等

3、着力培养学生六大职场必备的个人职业素质。

(1)、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坚持原则、主动服务、勤奋努力是职场中最关键的三大态度。具体的说就是按公司的规定做事;在工作中必须有服务的意识,不论是外边的客户还是内部的同事;把本职工作做好后,才有可能去做更多的工作,才有可能得到领导的重视从而得到提升。

(2)、品牌形象。个人形象指的主要是容貌、气质、妆饰、谈吐等外在的、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源。职业形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标点,对职业成功有着重大意义。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自信心。职业形象要达到与个人职业气质相契合、与个人年龄相契合、与办公室风格相契合、与工作特点相契合、与行业要求相契合。个人的举止更要在标准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个人的装扮上也要做到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尊重他人。

(3)、职业礼仪。学会正确运用常用的商务礼仪,找准自身在商务活动中礼仪上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最佳方法,使自身的职业特征和外在魅力得以强化,必将对个人的工作绩效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4)、有效沟通。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不断地与同事沟通以达成共识。企业中的大部分矛盾是由于大家没有沟通或不懂得如何沟通所引起的。有效沟通能够解决冲突,达成共识,从而提高效率。能否与同事、领导有效沟通,是职场新人适应职场的重要保证。

(5)、团队合作。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团队有着自己的特征和合作的原则。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团队当中,冲突是永远存在的,而冲突恰恰是团队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一个推动力量。

(6)时间管理。如何根据价值观和目标取向管理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它能使人控制生活,善用时间,朝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而不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

四、效果与总结

15.加强听说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 篇十五

关键词:听说,提高,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 “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学生日常活动和语言交流谈中, 倾听与诉说是基本的交流方式, 所占比重很大。听是小学生输入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 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出, 听说是小学生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语文教学中, 听说训练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训练:现代传声技术的发展, 声音直接代替了许多过去必须依靠文字来传递的信息, 语音录入即将代替键盘输入。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是未来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 所以现在必须把听说训练的重要性提到应有的高度, 听、说、读、写并重。下面笔者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谈加强听说训练的几点尝试和设想。

一、增强训练意识, 营造训练氛围

1.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 通过大量阅读充实自我, 丰富语言。用规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

2.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训练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并注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循序渐进地搞好训练, 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强化朗读训练, 提高听说水平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是听说训练的起步, 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指点,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常听、常读好文章, 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 积累佳词好句、精彩的段落, 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胸藏万江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领悟文章的中心及写作技巧、方法, 培养语感, 受到情感的熏陶, 不仅听、说的能力得到足够训练, 写的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 训练听说能力

依托教材, 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编小语教材中, 听话、说话训练内容以口语交际的方式编入课本, 内容多样, 形式活泼生动, 如问题类、故事类、看图说话类等。训练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并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 人教版第二册中“你养过动物吗?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说一说。”“自己画一张画, 给同学讲讲你的画, 说说你喜欢哪幅画, 为什么?”“在学雷锋活动中, 你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选一件说一说。”等。从这些可以看出, 教材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 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教师要深入教材, 按照不同的训练内容, 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如问答式或谈话式。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得清楚、准确, 进而有条理地说一段话、一件事情。最终达到让学生说明白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 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将这些训练内容放弃不练, 只是让学生自己思考, 或者仅让学生同位或小组之间互相说说, 有的教师干脆念几段话给学生听, 没有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这样做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四、抓实课堂教学, 多渠道听说训练

1. 课堂练听说。

没有听与说的阅读教学也就等于放弃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的教师在思想认识上, 往往把阅读教学中的听说活动当做例行的教学步骤, 忽视了听说训练的作用, 没有听说方面的要求, 以致错失了语言训练的时机。语文课堂教学为我们进行听说训练提供了有效的“训练场”, 特别是阅读教学中, 听讲、朗读、回答、讨论、复述等课堂活动, 同时又是听说的真实训练。

作文教学与听说训练密切关系, 也应充分重视。教师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在学生理解了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后,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青蛙从井中跳出来看一看, 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它会说什么?然后请学生说一说, 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2. 活动促听说。

教师可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如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小记者现场采访、结合学生的文艺演出等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汇报给大家听,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实践, 在活动中检验, 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3. 竞赛比听说。

经常开展学生间的听说竞赛, 注意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在竞争、评比中鼓励学生敢说、愿说、会听、会说。充分利用有效的竞争机制, 观众的反馈效应, 使听说训练落到实处。

4. 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

提高师生交谈、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要求, 注意用词的准确、语言的规范, 做到互相纠正, 提高说话水平。运用教师的示范效应, 同学间的相互督促, 将语言的训练落实到生活中。

16.加强语感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篇十六

一、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

阅读。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二、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1.听的训练

培养听话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1)听后复述

每节课,教师范读或学生自学认为好的文章朗读,然后复述。

(2)说感想

学生就听听文章说说文章的主题、写法及所受到的启发。

(3)回答问题

有意设计一些问题,以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这样学生既注意了文章的整体思想和写法,又注意了文章的遣词造句。通过听话训练学生的语感明显敏锐,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读的训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朗读是“从文字到语音、语意、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前面感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朗读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在课内读,还要在课外读。在朗读形式上采取多样性:自由朗读、模仿朗读、表演朗读、师生合作朗读等等,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朗读。

3.比较辨析训练

语感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现的。在长期的读写中,让学生在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语感。

三、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

如,《安塞腰鼓》一文,教师上课时可播放安塞腰鼓的多媒体音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再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语言的铿锵、激越、汪洋恣肆之美,从而感悟到作者是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的,是学生“感”的结晶。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握语感的特征,还要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7.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篇十七

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从节俭的角度出发返璞归真地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生活理念还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教育

首先,课堂上适当延伸,讲清讲活低碳生活知识,让学生树立低碳生活意识。生物课堂中一些内容与低碳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应着重分析这些联系,并做适当的延伸、补充。如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我特别补充了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做法。

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所谓碳补偿就是你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就补偿多少。树木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最好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千克二氧化碳。因此,除了过低碳生活外,还要多种树。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另外,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重复利用单面纸,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等都可以降低碳排量。

通过如此具体实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低碳生活并不抽象,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节粮,节约一切能源和资源。让学生明白,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

其次,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节能、环保、减排,据此归纳整理,拓展延伸,挖掘低碳生活的素材,形成低碳生活知识的体系。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与低碳生活教学相关的延伸内容。(见表1)

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低碳生活教育

通过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一是低碳生活在校园。如以“低碳达人我最棒”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切身感受。活动形式可以是低碳生活知识讲座、上海世博高科技低碳场馆介绍、低碳生活知识竞赛、学生演讲辩论赛、校园板报赛、校园广播有奖征文、低碳达人博客、低碳生活网上论坛及创办诸如《低碳生活我支招》等网络刊物,等等。再如组织“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的主题班队会,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学校低碳公约》或《师生节能环保行为规范》,并在校园网宣传发布和实施,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节能低碳环保意识,关注学习生活中的节能形式,学习和寻找节能低碳小窍门,培育学生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低碳生活进社区。如以“低碳社区我争先”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师要搞好策划,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组织学生与街道办和社区物业联系,进行低碳生活知识资料发放、低碳生活咨询、低碳生活倡议签名,参与小区板报制作、废物利用作品展,征集社区低碳改善建议等活动,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扩大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感受是最好的教育,通过活动,密切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锻炼和教育了学生,使低碳生活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理解、配合与支持。

三是低碳生活人家庭。如以“低碳家庭我做主”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落实行动,养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践行低碳生活的同时,也可以督促其他家庭成员革除生活中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等陋习,逐步养成减碳的行为习惯。另外,还可通过追寻家庭一周碳足迹、低碳生活家长意见反馈卡、低碳生活家长交流会、低碳生活模范家庭评比等活动,将低碳生活教育长久地开展下去,使减碳行为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低碳生活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的延展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并持之以恒,因材、因地、因人施教,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灵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上一篇: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下一篇: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