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2024-07-14

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精选11篇)

1.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篇一

一.阶段考察意见

第一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自进入入党培养考察以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莲山课 件>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四中全会精神,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该同志在班级担任 职务,工作认真负责在各项活动中起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习生活中 同志能努力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生活俭朴,处世得当,具有较好群众基础,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学习态度端正,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入党动机端正。积极表现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与方针政策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找出自身的缺点,多多团结身边的同志,争取共同进步。

第二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在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学习生活中,能够联系群众,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助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刻苦努力,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是,还应该看到 同志在自身性格的历练方面应多多加强,待人接物应更加热情开朗,做事也应更加大胆泼辣,争取自身的全面突破

第三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较前段有更大的进步,这段时间内 同志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莲山课 件>应用先进的方法论指导实践,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学,热爱生活,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应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多关注时事,政治敏锐性与把握大局的能力有待加强同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表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素质,继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在学习与生活中,全面学习习近平衡提高,继续发扬自身的优点,团结同志,共同进步,希望能持之以恒,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多做自我剖析。该同志入党动机端正,政历及现实表现清楚,没发现任何问题,团组织推荐和群众座谈会意见反映良好,基本具备共产党员标准。

第四阶段:

长期以来,该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党的性质、宗旨,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业务文化知识,学习刻苦努力。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该同志一直以来,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学习,该同志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努力争取在思想上入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重大的思想政治斗争中,都能够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踏实肯干,担任教导主任,认真负责,工作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

该同志平时能团结同志,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经过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召开群众座谈会,群众一致反映该同志在广大教师中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能够把党性锻炼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能够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和条件。根据党员大会讨论、表决,一致同意接收XXX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特此报告,请批示。

第一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自进入入党培养考察以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院发展观,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该同志在担任××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在各项活动中起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同志能努力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生活俭朴,具有较好群众基础,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态度端正,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入党动机端正。

第二阶段考察意见

×××同志较前段有更大的进步,这段时间来×××同志积极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热爱生活,在群众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表现积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

有的基本素质。该同志入党动机端正,政历及现实表现清楚,没发现任何问题,群众反映良好,基本具备共产党员标准。

二.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能否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格式注意:

XXX同学自X年X月X日递交入党申请书,X年X月X日列为入党积极分子,X年X月X日参加分党校培训班并结业。

自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该同学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方面把握、辨别力、敏锐性等),思想上(是否健康、上进心、作风等),工作上(担任职务、能力、责任心、工作成绩、集体荣誉感、奉献服务精神等),学习上(学风、课堂纪律、学习成绩等)。

曾获XXXXXX荣誉称号或奖学金。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经考察,其入党动机端正,对党的认识明确,已基本符合入党条件。经函调,其家庭及主要社会关系政历清白。

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意见范文

1)确定为积极分子当时的主要表现。当申请入党人经支委会研究被

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由支部组织委员或支部书记根据其当时的表现,概括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优缺点。

(2)“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意见”。由培养人、党小组和党支部填写

对积极分子半年来的情况进行考察的结论。培养人的考察意见,应尽可能客观、准确,以写实的方法填写。

(3)接受培训和吸收参加党内活动的情况。由党支部逐项记录党组织

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有关情况。

(4)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意见和培训情况。由党支部记载经党小组和党

支部讨论积极分子具备条件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理由及考察认定的意见以及党委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培训的情况和其参加培训考核的情况。

**同志经过党组织的考察 光荣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这充分显示了其在本阶段在思想认识与实践基础上的进步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于翠同志能努力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向党组织靠拢 积极表现 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与方针政策 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 同时 也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找出自身的缺点 多多团结身边的同志 争取共同进步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 **同志在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学习生活中 能够联系群众 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热心助人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刻苦努力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但是 还应该看到 **同志在自身性格的历练方面应多多加强 待人接物应更加热情开朗 做事也应更加大胆泼辣 争取自身的全面突破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 **同志较前段有更大的进步 这段时间内 **同志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应用先进的方法论指导实践 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在学习生活中 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团结同学 热爱生活 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今后的学习当中 应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多关注时事 政治敏锐性与把握大局的能力有待加强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 **同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段时期内 **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积极表现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继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 在学习与生活中 全面学习习近平衡提高 继续发扬自身的优点 团结同志 共同进步 希望能持之以恒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应多做自我剖析

**同志在考察期内 自我发展稳定 一方面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 应用先进的方法论指导实践 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关心时事 另一方面 在学习生活当中 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团结同志 共同进步 全面学习习近平衡提高 综合全方面 **同志已符合发展

本文档材料整理自网络,如果有相关商业用途请自行注明,此文档请下载后与24小时之内删除,非法使用后果自负。

2.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篇二

在母子公司的每一个发展时期, 母子公司都要有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法, 这些管理方法关系到母子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对于大部分的母子公司财务管理者来说, 不仅具有环节失去控制的一些情况, 还可能会有环节的控制过度的一些问题, 这些情况都是由财务管理方式造成的。母子公司在成长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母子公司的一些具体情况来分别处理。

一、两种财务管理的具体控制方式

(一) 权威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权威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有以下三个方式, 权益性财务控制、制度性财务控制、协议性财务控制。当然还包括间接财务控制的一些手段, 比如母公司统一财务制度, 还可以派监督员来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具体的查核, 然后采取直接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手段, 比如母公司对子公司执行例行性或者一般性的财务监督如审计, 通过培训或者选派子公司的一些财务人员, 任免子公司高层财务人员。

(二) 非权威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非权威财务控制机制包括:子公司自我财务控制、子公司利益相关方财务控制及信任性财务控制。作为权威财务控制机制的部分替代其实并不是说忽视基础性财务控制功能在功能上这两类不同的财务控制机制是存在一个互补关系的。非权威财务控制机制强调信任、分权等因素, 具有软约束特征。

二、母子公司财务管理方式的适度安排

对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适度性, 指的就是在各个成长阶段上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要保持适当的程度。适度的组合不仅仅可以解决在各个成长阶段的财务控制问题, 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母子公司成长。

财务管理模式应现实选择集权与分权的适当融合管理模式, 必须实现四大平衡决策权:一是平衡的对内投资决策权二是平衡的财务预算管理权;三是平衡的资产处置权;四是平衡的利润分配权。

随着技术进步, 一般企业都实现了电算化。作为母公司财务系统一个子系统, 子公司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受制于母公司财务管理控制系统, 特别是ERP系统或财务软件必须和母公司一致。才能更好地确保集团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杜绝财务信息的不对称。为了做到令行禁止, 母公司应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实施统一管理, 需要时可以对关键岗位如子公司CFO或财务经理直接派出, 并将其收入由母公司进行考核。

母公司财务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检查, 来实现对下属单位财务行为的监控。母公司审计部通过内部审计, 需要时也可以聘用外部审计对子公司财务核算全部或专项进行审计, 都可以达到财务监控的目的。

制定集团统一财务会计制度。母公司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 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 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监控。

(一) 母子公司初创期财务管理方式的适度安排

在母子公司的初创阶段, 公司还不够成熟, 所以母子公司还需要通过兼并或并购等形式来组建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规模, 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其规模还不大, 各种关系还是需要整合:二是在战略意图上子公司对母公司没有完全的了解, 这与成熟的企业相比主要缺乏了一股合力, 这种合力是由企业核心文化和资金合理配置等方面产生的, 有了这种合力子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认同母公司的层级权威, 母公司还会有足够的领导力来领导控制子公司。

这个阶段主要可采取派出主要岗位财务人员、子公司实施母公司财务制度和采用ERP系统或财务软件等方式进行安排。

(二) 母子公司成长期财务管理方式的适度安排

在母子公司的成长阶段, 子公司逐渐的了解了市场定位和母公司的战略地位, 子公司的资产、利润和销售额会有一些增加, 还有一些子公司可能会超过母公司, 这个时候子公司的一些管理者就要多多的关注母公司的战略发展结构, 形成认同感。如果这样, 子公司管理者素质就会有很大的提高。随着子公司财务活动分工的明细度的加深,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今后的规划与发展前景也会有一些了解, 协调好子公司财务活动分工, 是母子公司将要面临的新问题。当然如果母子公司规模远远超过承受能力, 以前建立起来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虽然对各子公司间和母子公司间有利, 但是按长远的考虑, 还是会对以后的母子公司整体的财务创新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所以是需要有适度的安排。

这个阶段依然建议派出主要岗位财务人员、子公司实施母公司财务制度和采用ERP糸统或财务软件, 至少也要实施母公司财务制度和采用ERP系统或财务软件。

(三) 母子公司成熟期财务管理方式的适度安排

当母子公司形有比较优秀的的子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和一套比较好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很好的发展战略时, 母子公司的分权时机就成熟了。到了这个阶段, 不仅要采取公平和合理的分配机制维系母子公司的关系, 还要用激励的手段激励员工, 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所以当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 过分控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 其管理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 财务控制的权威性要改变, 也就是要将刚性改为柔性的层级结构。但这个阶段也不是说财务管理方式完全放任, 建议至少也要采用统一的ERP系统或财务软件。

(四) 母子公司衰退期财务管理方式的适度安排

当母子公司处于衰退阶段时, 公司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务管理经验, 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管理者, 都会产生不同的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如果想要避开这个时期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 就要进行再生产。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时, 组织特性就有很大的提高, 柔性化的层级结构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权威财务控制机制比同一阶段成长过程的作用低一些, 如果要采取新形式的财务控制机制, 和以前相比, 母子公司会取得新的进步。但从财务安全的角度, 这个阶段建议要比成熟期要稍加强财务控制。程度要比成熟期和成长期强化。

三、影响母子公司财务管理方式的其他问题

在各个时期财务管理方式的适度安排要根据母子公司不同行业和地理分布特点进行。

对不同产业, 在分属于不同产业的子公司关系的处理, 有些子公司现金流可能更强劲, 有些子公司可能挣来更多的利润, 有些子公司可能给公司获取更多的公共资源、公关资源, 有些子公司可能能够担负起公司的改革的阵痛, 担负更多的破产公司或亏损公司, 而有些子公司可能给公司培育未来的种子业务, 通过各个子公司承担不同的责任, 局部有亏有赚, 局部有得有失, 但是整体价值最大化。

众所周知, 地理因素是决定公司发展的一种很重要的因素, 地理因素既代表着某个地区的经济发达与否, 某个地区它的技术结构, 是否适合于某个产业的发展, 包括它的政策, 它的法律环境, 和它的产业基础, 是否适合该行业。

总之, 每一个母子公司在成长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财务问题往往出现在缺少控制力和灵活性上。但是只要母公司结合自己的财务能力, 多注意财务管理控制问题, 就可以为自己注入活力, 这样企业就可以保持可持续成长, 那么企业就能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3.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篇三

摘 要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個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4]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前线.2008(3):10-12.

[5]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理论学刊.2009(9).54-59.

4.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阶段总结 篇四

阶段性总结

单位:阳信县商店镇第一中学 时间:2009.3.16

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小组管理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两个主要内容,现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小组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是门艺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在民主,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是班级的主人,特别是魏书生老师提出的,明确责任,分级管理,包干到人。对我们的班级管理具有很的启发。课题小组一直在不断探索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对班级进行精细化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他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制定班级“小组化”管理模式,并在全校推广。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班级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所有事务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评比、奖惩,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体。这种管理模式共分为《班委成员及其职责》、《班规细则》、《小组管理细则》、《小组管理流程》四个规定和《小组考评记录表》、《个人考评记录表》、《本值周》、《小组值日示意图》、《个人分工明细表》、《小组成员分工明细表》、《小秘书日志》七个表格。

1、二、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探讨学生对于小组教学的认识。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小组教学,但是对小组教学是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存在着隐忧。

2、明确小组的概念。小组,并不是随意地几个人加在一起,那样只能叫做“乌合之众”。几十个学生组建在一个班主任之下,几个人分成一组,并不见得就是小组,甚至可以说,有些班级的学生同学两三年,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组,甚至是在分数、名次的激励下,成年累月地“窝里斗”,往往不是一盘散沙就是一群死对头。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小组,关键就是看群体之间是否有共同的目标,是否是在进行着共同的活动,是否产生着相互促进的、积极的正面作用。

3、组建学习小组。异质分组就是将学习状况、性别、年龄、性格等不同资质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资质不同的学生一起,比较有利于性格互补,学习互助,工作分工,发挥特长,共同进步,会起到真正的合作互动作用。分组,可按照期中或者期末的学业测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分配到每个小组之中,个别特殊情况,在一起可能会直接引起冲突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分组一般不能让学生自己选择,那样容易形成资质相同的情况,不利于学习。根据现在学校班额过大、学生合作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小组6人。小组的座位安排,以既方便面向讲台听讲,又便于集中讨论为宜。开始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的时候,合作学习次数不多,最好利用原来的前后排座位,前后排各2、3人,相对起来,就是传统式的4到6人的学习小组。当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较快较好的集中时,或者合作学习次数较多,可以把课桌组合起来,形成规范式的6人小组,让学生面对面而坐。

4、分工明确。学习小组的组建,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个成员的日常的学习活动具体分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也要明确自己在这一活动中应该担当的角色。

角色分工一般可以根据人数确定。如果是六人小组的话,可以安排主持人、观察员、记录员、发言人、裁判员、联络员等职务,如果人员不够,可以安排兼职,如果小组成员过多还可以设置保管员、计时员等等。

分工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各项职责的任务,可以采取自荐、推荐,同学表决确定职务人选,当有争议的时候,可以让同学表决,多数即通过。最好采用轮转的形式,使所有学生都有负责各项工作的机会。

各项职责的要求:

主持人;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主持交流、讨论和检查,总结小组活动情况。

观察员:根据老师或者活动的要求,观察本小组的同学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当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如说话声音过大、违反纪律、注意力不集中、转移话题等,可以示意小组成员注意或者停止。

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本小组在交流发言中的具体内容,以备汇总和整理,负责记录本小组的每次活动情况,小组活动日记。

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级交流中发言。发言时以小组的代表身份,不能说“我认为„„”、“我感觉„„”等,要说“我们小组认为„„”等。联络员:主要在小组主持人的指派下,负责和老师、或者其他小组进行练习,问明要求,请示,交流,学习等等,然后回到小组进行报告。

裁判员:主要负责小组的争议裁决和对班级竞赛和检查中的评比,打分,然后交小组同意,上报。

计时员:主要负责交流计时,在小组交流中,给每人计时,提示到时、超时,制止超时的小组成员继续发言,并提示小组全员注意时间,根据老师要求,还剩1分钟时要提醒。

保管员:负责保管小组的所有材料、财务、档案等等。老师在交待每个职务的责任时,要特别强调,承担每一项责任的需要的条件,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仅仅感觉的自己的权利。

5、制定队规

队规是约束小组成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规定。队规应该由小组成员自己规定。老师可以给与提示,约法三章。如:

一、讨论发言有秩序:由小组长规定发言的次序,大家顺序发言,不抢先发言;

二、别人发言要倾听:注视发言人,理解发言的内容,对发言的内容不说不;

三、每人都要发言:发言前要有准备,不重复被人讲过的内容,发言时要轻声,只要组内能够听到就可以,不要影响其他小组。有违反规定的情形,小组中相应的负责人就应进行提示和制止。制定队规的目的就是统一步骤,目标一致,快捷行动。队规可以在活动中不断修改,完善。小组一旦建立,就应该尽量地让小组开展工作,而且其中的各项内容应该马上启用,如小组的分工,老师要马上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6、探索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形式、内容与程序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程序一般是:(1)结合预习指导,先学后教。教师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介绍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分析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式,把握好时间分配,设计并制定出本节课的作业练习单及答案,掌握学生的活动方式与时间。(2)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小组学习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自学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自学的时候,可以有重点帮助后进学生学习新内容。也可以指定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或者是现行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和指导。一般10分钟左右。(3)教师讲授、解释、示范、演示。教师的讲授,力求条理清楚,语言简练直白,有较强的启发探究价值,能够为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留有足够的空间。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式,通过努力和合作来充分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讲授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小组学习,强调以个人自学和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力求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统一。(4)个人尝试、小组纠正。此时,教师要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或者运用优生,对差生进行辅导和检查。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材料后才能算真正完成学习任务;(5)个人熟练、小组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体在对所学知识及技能进行初步理解和练习的基础上,利用同学的资源进行再认识和再提高、深化的过程。在每个学生完成任务后,在小组展开讨论、检查、练习和纠正,统一答案。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6)班级测验、小组评价、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下发当堂测验题,开始对全班学生进行测验,不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互助活动,测验必须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测验结束后,由小组长收齐上交,教师组织批阅订正答案。

5.青年教师工作小组阶段小结 篇五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校的青年教师工作小组成立已有五年光景。在这五年里,一批批青年教师在校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指导下,在前辈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成长团队。“青春充满朝气,青春迸发活力”,我校的年轻老师们通过工作小组这个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回想几年来,我们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现如今的融洽,从工作的缺乏经验到现在的成长和收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能以“小组”为中心,团结一致、坦诚交流、协作共进。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回顾近阶段青年小组的历程,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机制,保证落实:

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由校长室和党支部直接领导,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并与各部门合作为依托,与青年教师一同学习、一同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迅速成长。我们青年教师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邀请校领导与会,制定每个阶段的基本工作计划和要求。我们工作小组给每位成员配制了一本青年教师成长记录手册,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学习机会,这本成长手册让青年教师们将成长过程中的收获、随笔、感想记录于此,对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也可以通过记录手册与学校领导进行交流。我们的书记与校长也定期阅读这本成长手册,用真切的字语给予点评与指导,它成了我们青年教师与校领导间沟通的一根很好的纽带。

二、落实实践,锤炼成长:

1.青年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在青年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求青年党员明确党员职责,起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我们青年党员确实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对其他青年教师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如:在党员教师的发起与带动下,开展了与退休老教师的结对活动。做到对结对退休教师在学期结束前上门慰问、在平时的节假日打电话关心、日常生活中主动联系。与孤老结对,不仅仅是服务问题,更是师德建设的一项主要举措。此外,在与地区单位共建中,青年党员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以此感染和带动了其他青年教师。在“创先争

优”学习中,我们的青年党员教师也表现出色,两人被评为“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 “五带头”共产党员。

2.青年党团员的志愿者服务

发挥青年党团员的特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每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校青年党团员都会在学校大厅或309多功能厅举行学科、心理上的咨询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提供义务服务,解答学习上和学科上的问题,深受学生喜欢。每次活动都是门庭若市,令党团员志愿者应接不暇。此外青年团员吴迪老师还在中午成立心理咨询室,为学习和生活上有困扰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在上海举行。我校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世博园区内外的志愿者工作。特别是三名园区志愿者、两名城市站点志愿者和一名城市站点管理者,是我校服务世博的主力军,并被评为“世博之星”。其中,胡文娴老师作为城市站点的管理者,服务世博长达七个多月,每天辗转于各服务站点,她的个人工作小结被刊登在了区党工委的简报上,个人获得两次上海市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之星”、一次黄浦区世博工作优秀个人、一次黄浦区世博志愿者月度之星。我们的青年教师用出色的表现为世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2012学第一学期中,我校的十二名青年党团员在沈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南京路步行街开展“蓝天下的挚爱”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老师们手执学校的志愿者旗帜,头戴爱心志愿者帽,在冬意已浓的街头募集爱心善款。活动共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大家不断高喊着“好心人帮好心人”的宣传口号,路人纷纷慷慨解囊。有推着婴儿车带着孩子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着下一代;也有途径南京路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让人们感受着爱心不分地域;也有许多莘莘学子,尽管他们没有工作,但也慷慨地捐出自己的零用钱„„短短活动过后,我校的青年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一种大爱无疆的社会氛围,“人间有真爱,人间有真情”,我们传递爱的行动仍将持续下去,关爱我们的学生,温暖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

3.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依赖于自身努力之外,也离不开专家、同行的指导与帮助。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以区里和学校各项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德育方面,学校始终坚持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育人重在育德,育德重在育心,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坚持“爱”、“严”、“宽”、“育”相结合的原则,把德育工作抓好、抓实。多名青年班主任在参加区教育能力的评比中获得了等第奖。

同时,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依托名师工作室和青年教师带教工作,为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在化学名师工作室的带教下,我校的戈凯怿老师面向全区开展了一节展示课,受到区内教师的好评,并以各方面都不错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我校最年轻的理化组教研组长。同时,英语组的刘炜老师、数学组的陈骋老师都在各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分别成为以上各组的年轻的教研组长。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青年小组还鼓励青年教师多搞研究、多写论文,并积极为校刊投稿,已有多位青年老师的优秀作品被选登在校刊上。2013年6月,小组内一半以上的青年老师参加了黄浦论坛征文的撰写。组内胡文娴老师的课题被评为区级课题,金珠老师关于生生之间伙伴关系的研究参加了市级课题的评比。小组还定期为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系列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课题论文撰写与专业业务知识上的能力。

三、不断创新,形成特色:

每学年的上半学期,青年小组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大奖赛活动,并已形成常态机制,意在通过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加大家在业务能力上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凝聚力。

大奖赛活动分为教案评比与课堂教学评比两个方面,并分别评出等第奖。在开课过程中,参赛老师向全校教师展示出了自己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给听课者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回忆。

我们青年小组还利用校园网开展青年教师论坛,以论坛为平台,为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和全体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舞台。在论坛上,大家讨论着不同的话题,如假期旅游攻略以及旅游感受大公开;推荐读物《第56号教室》读后感交流;教学比赛后课堂教学的交流讨论;专题讲座后个人体会的分享等等…… 论坛成了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相互交流的一个温馨的家。

通过以上系列学习活动,青年教师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青年教师工作小组真正起到了组织青年、带动青年、提高

青年的作用。广大青年教师也积极投身其中,把工作小组看作自己学习、成长的平台,相信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6.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篇六

一、问题提出

实际的教学课堂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多数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小组学习中,往往是优生参与比较积极,学困生无事可干,只能充当一个旁观者,据此我们提出研究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在小组差异教学中能真正融入到集体中,既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又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

二、基本设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我们应该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一定的方法,制订符合每个学生的差异的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发挥,能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在试验过程中遵循主动性原则,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使学生积极参与。

2、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鼓励性原则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小组合作探讨更加热烈。

3、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小组间形成良性的竞争,集体性原则就是为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4、在学习中要注意体现情感性原则,不论是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还是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好的情感基础,更有利于小组的合作。

四、基本做法:

1、深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提高认识。课题的研究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组织参与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使参与教师都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基础上,再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常用做法,进行课题的实验,使我们有的放矢,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制订有效的方法,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参与小组合作的切入点,不使合作成为空话。

3、以课堂为载体来进行有效的研究,采取多位教师共讲一堂课,从而找出差异,并能找出课堂中有效的方式,大家共同探讨,把好的方法进行试验,总结出适用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4、在教学中,特别是地理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体验,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提供小组合作的切入点,能够给学生提供参与合作的契机,有效的帮助学生参与,循序渐进,慢慢使学生能够自主进入小组的合作讨论中。

五、实验成果和体会

经过这一阶段的实验,本课题的研究有了以下成效:

1.小组差异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组差异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极的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中,使很多学生从局外人转化为局内人,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全面的投入到小组学习中,互帮互助,既提高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小组差异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集思广益,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所无法想到的想法,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两相对比,更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3.小组差异学习有利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小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7.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篇七

关键词:城镇化 历史阶段 特点 安徽

一、城乡户籍分割的波动发展阶段(1952—1978年)

改革开放前,安徽受户口迁移、粮油供应、劳动用工等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受阻,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曲折反复的特点。

(一)1952—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

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辖有7个专员公署、5个省辖市、67个县和3个县级市。1953年,安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较快,“一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随着城市经济的和工业化的迅速恢复,安徽城镇化开始起步,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8.7%提高到1957年的9.0%,非农业人口由1952年的179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356万人。

(二)1958—1965年大跃进及调整阶段

1958—1965年,安徽城镇化出现了快速上升、下降的过程。其中,1958—1960年呈现大跃进状态,城镇化率从1957年的9.0%快速提高到1960年的16.1%;1961—1965年,转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主线的调整期,城市人口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11.6%。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此后20年,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城市之外,这是改革开放前,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没有互动的根本原因。

(三)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

文革10年,安徽城镇化陷入停滞,城镇化率从1965年的11.6%小幅提高到1978年的12.4%。这一时期,我国推行重工业道路,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工业化无法形成对城镇化的拉动,城市待业青年快速增加。从城市建设看,国家推行“三线”建设,缺乏规划,城市建设强调分散布局,甚至不主张建设城市,违背了城市经济追求聚集的本质要求,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二、小城镇和民工潮带动下由低速向高速的平稳过渡阶段(1979—2000年)

(一)1979—199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启动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和沿海地区,安徽城镇化发展较为滞后。1978—1995年,安徽城镇化率从12.6%提高到19.1%,与全国的差距从1978年的5.3个百分点扩大到9.95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项改革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经济体制、投资体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破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城镇综合承载力有所提高,新的就业制度彻底突破了非农产业只面向城镇居民的门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二是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大量城镇人口。安徽改变了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强了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三是区划调整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1979年,重启停滞多年的行政区划调整, 宿州、滁州、巢湖、黄山、亳州、宣城以及天长、明光、界首等市相继成立,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1996—2000年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安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1996—2000年,城镇化率从21.8%提高到28.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8.8个百分点缩小到8.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293.3万人增加到1706.0万人;设市城市由18个提高到22个。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城镇产业承载力提高。1996—2000年,第三产业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构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扩张。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弥补。1997—2000年,安徽新增一级以上公路420公里、城市道路1100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5万吨,显著改善了市政基础设施状况。三是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1993—2000年,安徽合并了约一半乡镇。1996—2000年,安徽小城镇建设投入达到390.2亿元,推动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步伐。1990年安徽市、镇人口比例为69:31,2000年发展为53.5:46.5,农村城镇化是这个时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三、大中城市引领的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安徽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带动了安徽城镇化快速发展。2001—2012年,城镇化率由29.3%提高到46.5%,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进入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与全国的差距从8.4个百分点缩小到6.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795.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784.4万人;城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不断壮大;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城镇群“一带一圈一群”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将城镇化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2000年,安徽提出把推动城镇化进程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增长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6年,进一步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2年,提出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二是区划调整带动了城镇化进程。2005年以来,安徽大规模开展农村区划调整,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三是半城镇化问题突出。2012年,安徽城镇化率为46.5%,其中包括了约1000万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员。扣除这部分“半城镇居民”,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仅22.9%,这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四、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安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必须妥善解决“半城镇化”问题。要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二)走四化同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纽带,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城镇化要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产城一体发展。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促进信息化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

(三)走生态优良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以耕地大量减少、资源大量消耗、牺牲农业、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妥善解决皖北地区和皖江地区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切实做好皖西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四)走城镇功能完善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完善城镇功能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镇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贫困、住宅紧张等城市病。未来,安徽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更要传承优秀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彰显徽风皖韵魅力。

(五)走区域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安徽要立足多元地域文化特点,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皖北城镇群等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推动芜马、铜池(枞)、蚌淮(南)、宿淮(北)城市联动发展。打造一批功能完备、集聚力强的小城市,鼓励一批符合条件的镇升级为市。■

参考文献: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3]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

8.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 篇八

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全球会展业焦点转向亚洲,这将为中国会展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会展业正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为会展业创造条件;中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会展数量、规模等持续扩大、中国形成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中小城市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新特色;中国会展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其中中国同类展会的主办单位联合办展,形成规模效益;国外展览公司改变策略,由展会移植变为并购展会或者与中国展会主办单位合作办展;中国展会水平和会展设施进一步提高,其中品牌展会数量增加、会展观众组织等服务方式改进、会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中国会展主办者多元发展;中国会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展览活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近几年来,展览业在以年均20%(估计数)速度发展。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展览业的直接产值约6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5%。如果按照德国科隆的一项分析计算标准,展览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为9%,那么,中国展览业的间接产值约为500-600亿人民币。1 会展城市

目前,中国展览业是遍地开花。就展览规模和实力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的展览中心城市,分别占全国展览市场份额的25%、18%和8%;大连、长春、青岛、南京、苏州、合肥、杭州、宁波、厦门、西安、武汉、南宁、昆明、重庆等成为地区展览中心城市;此外,一些地、县、镇也兴建展览场馆、举办展览会,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展览城市,比如潍坊、义乌、顺德、乐从、东莞等。

据北京统计,北京会展业每年解决1.76万人就业,人均产值3.1 万美元(是北京人均产值水平的10 倍)。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项目的250家展览公司中约130 家在北京,北京注册的展览公司约200 家、展览施工公司200 家,为展览服务的设计、广告公司约800 家。另据统计,2002年北京共举办会议71053个,举办展览1298个,展览总面积为339.9 万平方米,会展业直接总收入20.8亿元。据上海统计,上海目前平均每周办展6 个。

2002 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18 亿人民币,交易额达500 亿。据广东统计,2002 年规模会展就有200多个,单向成交额达3000 多亿元(不含广交会)。

考察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会展产业带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使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形成了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为会展中心城市组成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它们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级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以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上述五个区域的发展要齐头并进并不现实,以梯度形式进行则不失为一种相互竞争和相互拉动的良好策略;而从各区域来看,则应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会展产业带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构筑各自的区域创新系统,以促进区域会展经济的腾飞,以促进我国会展产业进一步发展。2 会展项目

中国的展览会项目数量据有人统计已达8000 个,其中“中等规模”以上的展览会有3000 个。仅从数量上看,可能已居世界第一。其中一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综合性质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以及一批专业性质的展览会比如中国国际机床展。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号称中国第一展,在可以称作世界第一大国际贸易展。最近一届广交会规模达36万平方米(两期两地合计),参展的有48 个交易团、10195家企业,展位18400个,参展商品达12万种,海外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总额超过200亿美元。每届“广交会”可为广州带来约30亿元的收益。(数据来源:文涛咨询)3 展览场馆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展览场馆建设不多,著名的有苏联援助的4 大展馆: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已被拆除),此外,还有中国农展馆以及一些地方展馆。这些展馆主要用于举办宣传性展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兴建了一大批展览场馆。目前广东建成展览场馆最多。广州广交会展馆面积约17 万平方米,并正在兴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展馆,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15万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广东的深圳、东莞等地也建有一批展览场馆。上海目前已建有5 处展览场馆,今年扩建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此外,许多地方有一大批在建和将建项目,据称,潍坊市将建设超大型展览场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约有150个展览场馆,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而据德国统计,德国仅有展览场馆24个,总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场馆是汉诺威展览中心,展馆面积约47万平方米。国际博览联盟主席安格斯去年末在日本展览业年会上发言,预计中国展览场馆的规模将在5年内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会展产业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原来简单的市场交换,逐步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科技功能、教育功能等。

所谓会展政治功能,是指会展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宣扬一定的政治主张与观点。

现代会展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会展与政治有紧密联系,但并非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具有政治功能。特别是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除政治性会议外,会展活动更多地体现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经济特性,目的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即便是举办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也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会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使得会展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我国目前的会展活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根据展会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地把我国具有政治功能的会展分为3类。

1.政治性会展。主要是指那些纯粹以政治为主题或是带有政治题材的,并以获取政治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展活动。这类政治性会展包括政治成果展、政党集会、英模报告会等,其政治功能显而易见。目前国际会展大部分是科学和商业性的,与政治等方面关系不大,但在我国政治性会展所占比例稍高一些。

2.公益性会展。主要是指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特定领域的效益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包括国庆庆典、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其目的在于获取政治效益。大型体育活动包括奥运会、全运会等,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尽管活动本身排斥政治,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政治的影响。

3.商业性会展。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之所以说其具有政治功能,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少商业性会展,多有政府的参与和介入。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商业性会展活动中的种种政府行为,反映出其政治功能的作用。因此,具有很强政治功能的商业性会展是我们研究分析的重点。4 会展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会展产业正在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报告从前瞻的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会展经济与其他经济类型互为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要达到行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会展经济发展应包含这一产业所有链条、环节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建设会展场馆,培育会展公司等单方面的进步;它应该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会展经济发展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会展是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的整合形态,它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体现对利益的追求,它同时也是社会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向往。

二、发挥政府对会展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此报告提出三点具体建议:第一,建议政府部门能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中国会展业进行宏观规范,同时减少对会展活动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使会展业各个主体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竞争。第二,共同研究制定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第

三,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会展中心场馆、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业能有积极性办好会展活动。

三、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

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就会展城市而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速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和竞争实力的会展公司。就展览项目而言,会展企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会展协会,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化。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行政机关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则主要依靠由企业构成的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中国应该借鉴那些展览发达国家的行业管理经验,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会展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尽早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充分发挥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大协调和服务力度,加强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会展活动。

五、有意识有目的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这其中包括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会展项目运作的专业化。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带来的契机。个制约因素影响中国会展业发展

处于新兴产业阶段的中国会展业,在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就会展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结合采集的数据和报告研究结果,报告认为中国会展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第 一,当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仍然是粗放型量的扩张,亟待实现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第二,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行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调整。第三,中国会展业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会展业全国体系的形成。

第四,中国会展业相对低下__________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9.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征 篇九

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征

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和合作阶段。

1、创业阶段

该阶段侧重生产和销售,组织结构是非正式的,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往往创业者本人就可以控制整个团队。高层管理风格崇尚个人主义和创业精神,管理控制体系以追求市场结果为导向,管理人员的报酬也很简单,创业者拥有所有权。

经过1-3年的发展,企业可能会出现剧烈振荡。因为随着员工日益增加,更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控制。这时,要么是创业者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要么创业者找到一个更职业化的经理人进行管理控制。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和信息基础平台去迎接这个变革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有一段浅显的话可以说明这个转换过程:请来一个好人,好好地对待他,把他留住,告诉他你做事的方法,然后坐在那里看着他干活。请来一个好人就是说在这个人入门之前有一个选择;好好对待他就是尊重员工,包括精神和其它方面的;告诉他你做事的方法就是他不能脱离你的体系去工作,应该是这样的;然后你别事事插手,让他放不开,你坐着看他做。你要放手让他做,但是在做的过程当中你要监控。

2、集体化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集体化阶段。重点是强调经营的效率,组织结构一般是集中式或职能型,指导型风格成为高层管理的普遍特征,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来实现,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进行薪金和绩效的挂钩考核。随着企业的发展,由于指导作用和员工的具体实践使其工作经验和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员工需要获得自主权,中、基层经理希望增加自主权。此时,企业就需要合理授权,并建立一个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规范化阶段。

3、规范化阶段

企业发展到规范化阶段,市场开始快速扩张,组织衍变成一种分散式和以地域为责任中心的结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广泛授权,并采取定期述职报告和利润中心的手段来考核下属机构,此时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强调个人绩效奖金。随着员工人数迅速膨胀,部门快速分拆,销售地域和网络越来越分散,此时需要更多的授权。但授权过多就会导致自作主张,出现本位主义,控制过多就会出现不协调、合作困难的现象,因此,必须通过协调解决新的问题,化解新的危机。

4、精细化阶段

在第四个阶段,通过组织的重新整合,把基层人员分成若干产品组,按产品设立适宜的部门,高层管理者在广泛授权后,又重新开始强调监督,企业的控制体系是通过新型的计划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来组成,管理人员更加融入到企业,参与利润分享,并拥有股票期权。但随着企业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分散,官僚主义开始出现,管理层次过多,决策周期拉长,人员冗余,需要加强合作,通过按产品、地域设立适宜的部门和团队才能增强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5、合作阶段

第五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要解决复杂化问题和进行创新,要有小公司思维。组织结构更多强调团队和矩阵式管理,高层管理者的风格是参与式的,与下属共同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过多干预,合作的方式一般是充分协商,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团队奖金。当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反应也越来越迟缓,需要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适当拆分和多元化运作,以小公司思维恢复创业阶段的创新意识和激情作风。

10.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篇十

“结合本课题的实际,经过实验准备阶段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学习,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实验班级。现已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的研究当中,实验时间从2013年9月开始到2014年9月结束,周期为一年。在本阶段,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课题实验,特将本学期试验工作计划如下:

一、依托课堂教学、建立合作支架。

我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树立了 “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课题组成员积极投入课题研究,使校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教改的氛围,通过落实新理念,着力抓训练,促进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三性五要素”课堂教学模式成功构建的组织关键。它基于学生的成绩、智能、责任心、兴趣特长等因素,我校各班在本学期初,完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小组的分组,把全班学生按“优、良、一般、待进”进行合理分配。一个班级分成7至9个学习小组,四个等级状况的学生均衡组合,强弱搭配,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同座,努力做到组与组之间学力均衡,并对小组长做好合作学习的培训,他们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响亮的名字和口号,“奋飞组”“超越组”“快乐组”“给力组”等等,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们准备通过多次尝试,多次调整,然后通过考试成绩对比、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小组长会议等多种方式获得反馈信息,再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找出所尝试的种种分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反复对比,不断调整,找到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法。

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全面开展评课议课,投入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比如:简单一些的内容,问题同桌之间交流;较难一些的内容,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于难或有争议的内容,全班进行讨论,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合作,而答案的获得又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课题组成员都是本年级的语文、数学老师,本学期都要精心准备1—2节公开课,围绕合作学习举行公开课观摩交流活动。

3、课外活动。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展现合作学习极好的阵地,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态度。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都要让学生自行组织编排,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得收益。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研水平。

要实施科研兴校,更好地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课题组成员加强培训,提升教科研水平。为此,除了要学习合作学习理论、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教学设计原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还要围绕合作学习搜集资料,积极参加校、区级组织的各项教学基本功比赛,以充实理论水平。

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人人上研究课,同伴互助;记载详实学科组内研究活动;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要求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勤思考,多动笔,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逐步形成论文案例集。

开展好课题组理论学习活动,建立合作学习试验课题交流网站,组织教师上传资料案例,提供研究成员交流平台,营造交流探讨的学术氛围。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们还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而我们采取的竞争办法是:评选“优秀学习小组”,每天一小评,每周一大评,半期一总评。衡量优秀学习小组的具体标准是:①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提出问题,大胆回答问题,每举手1人次给该组加1分。②大胆回答问题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答案正确者加2分。只要大胆,声音宏亮,语言清晰,即使答错了也可以加1分。③当天各科作业全部完成的小组,每人每科各加1分。有某人一科未完成的小组,此项一分不加,还必须扣1分每科。④不遵守课堂纪律,该安静地独立学习的时候讲小话,每人次扣1分。⑤上课打瞌睡、吃零食等课堂违纪行为,每人次扣1分。⑥其它未尽事宜由 任课 老师当场评定。

班主任根据各小组一周的得分情况,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进行精神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

三、深化课题研究,探索有效模式。

“三性五要素”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课前重目标引导,自学探究;课中重自主学习,精讲巧练;课后重拓展延伸,迁移应用。课题组成员主动探索课堂教学,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为我校合作学习的全面推广总结有价值的经验,初步拟订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向如下:第一步、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质疑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第三步、精讲点拨、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第四步、效果呈现,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第五步、总结延展,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学方式多样化,把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和新课程理念融合并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以上计划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充实。有优良的教研氛围、精细的管理和各位教师的实践钻研,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这一阶段的实质性进展。

西眉小学课题组

11.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篇十一

许忠露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必然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并使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自我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得到提高。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2、组内互评

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及时做出评价。除了老师的肯定,更重要是组内成员热情的鼓励。通过小组评价,共同进步。

互评时,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找出优、缺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在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中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家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如:以小组为单位默写古诗,默写后给小组长修改或同桌互改,在小组评价中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位置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在这些实践中让学生既体会到老师的艰辛,又可以尝到其中的乐趣,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互相启发,全体参与,使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中增强信心,在实践中相互提高。继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中的每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从而树立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信念。

3、组际互评

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应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评价内容包括: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探究的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等。设

四个奖项:⑴最佳沟通奖;⑵配合默契奖;⑶共同进步奖;⑷集体智慧奖。

4、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方面着手: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例如对于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并善于带领其他成员共同探究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他们:“你们真是同学们的领头羊,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会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你在小组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而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能学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吗?”对于那些成绩中下等,平时胆小慎微,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可以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那有多好呀!相信自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愿意给你帮助。你会成功的,加油吧!”

(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际合作状况。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对于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表扬。可以这样进行评价:“你们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动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学习!”从而为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积极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讨的结论。

上一篇:我要奋起的六年级作文下一篇:2024开学工作检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