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校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

2025-02-02

计量校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精选8篇)

1.计量校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 篇一

计量人员培训内容(计量基础篇)

一、计量室的职能

1、为生产检测配置并满足生产工艺检测要求的检测器具;

2、对生产检测器具的可靠性实行有效的监控和维护;

3、为生产及辅助生产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服务;

4、负责公司量值的溯源和传递;

5、提供涉及计量和检测的各种服务并做好计量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计量室文件管理架构

三、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计量室人员的工作内容)

Ⅰ、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工作内容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1、切实执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2、做好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的管理工作,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

3、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

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

5、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

6、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Ⅱ、计量的分类

1、科学计量--代表计量的基础性;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

2、工程计量(工业计量)--代表计量的应用性;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

3、法制计量--代表计量的公益性;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

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测量工作的公正和可靠性。

Ⅲ、计量的特点

1、计量的特点可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四个方面。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是在一定的测量不确定或误差极限

或允许误差范围内,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

比较的。

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的不

间断的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法制性是指计量必须的法制保障方面的特性。

2、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一般不具备也不必完全具备上述特点。

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测量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规范化的测量。Ⅳ、量值的溯源、校准和检定

1、量值溯源—见上

2、校准--⑴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参考测量标准给包括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

仪器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

⑵将测量仪器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比较链或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测量标准

所复现的量值上。

校准的主要目的是:

⑴确定示值误差,有时(根据需要)也可确定其是否处于预期的允差范围内;⑵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并调整测量仪器或对其示值加以修正;

⑶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或给参考物质的特性赋值;

⑷实现溯源性。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对其应作统一规定,特殊情况下也可自行制定。

3、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

检定证书。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测量仪器。管理形式上分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均受法律的约束。不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要负法律责任。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

四、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其使用方法,包括量及单位的名称、符号及其使用、书写规则,与国际标准的规定一致。

计量人员必须了解(自学为主)。

五、测量仪器

Ⅰ、测量仪器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又称计量器具。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测量仪器称之为实物量具。如砝码、量块、标准电阻箱、标准硬度块等。

测量仪器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四种:

1、显示式又称指示式,它能直接或间接显示出被测量的示值。如温度计、密度计、压力表、千分尺、测长仪等。

2、比较式,它能使被测量具或使被测量与标准量具相互比较。如机械天平、气、电量仪、测量电桥等

3、积分式,它通过一个量对另一个量的积分来确定被测量值。如电能表、层间测

试仪等。

4、累积式,它通过对来自一个或多个源中,同时或依次得到的被测量的部分值求

和。如累积式皮带秤、总加式电功率等,我司目前应该是没有这类仪器。

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

Ⅱ、测量设备是指本身不能给出量值而没有它又不能正常测量的设备,以及作为检测手段用的工具、工装、模具等,是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舞自己辅助设备的组合。它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Ⅲ、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

计量特性是指其影响测量结果的一些明显特征,其中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

性、稳定性、分辨力和示值误差等

测量仪器的控制包括:形式批准—检定—检验。

所谓形式是指某种测量仪器的样机及它的技术文件(如图纸、设计资料等),实质

上就是该种测量仪器的结构、技术条件和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前面已讲过检定,现讲一下我们使用最多的检验。

检验是对使用中测量仪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检查测量仪器的检定

标记或鉴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示是否损坏、鉴定后测量仪器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等。

1、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

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称为标称范围。如万用表、电阻箱等档位调整。这里引入另一个名词,测量范围或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也就是能确保测量仪器规定准确度的被测量值的范围。这里需要区分一下示值范围、标称范围、测量范围和量程的概念: 示值范围是指测量仪器标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范围,可用标在标尺或显示器上的单位表示。

标称范围是对测量仪器整体而言的,通常用被测量的单位表示。如电阻箱、万用表、浮标量仪等

测量范围见上

量程则是指标称范围上、下限之差的绝对值。

2、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

额定操作条件是指测量仪器的正常工作条件,也就是使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处于给定极限内的使用条件。

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称为极限条件。

参考条件是指测量仪器在性能试验或进行检定、校准、比队时的使用条件,即标准工作条件或称为标准条件。

3、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

示值误差是指测量仪器某一示值的误差的实际大小,它是通过检定、校准所得到的一个值或一组值,用以评价测量仪器是否满足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从而判断其是否合格,或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修正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仪器示值与对应的输入量的真值之差,它是测量仪器最主要的计量特性之一,本质上反映了测量仪器准确

度的大小,即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相应的能力。

最大允许误差是指技术规范(如标准、检定规程、校准规程)所规定的允许的误差极限值,它是一个判定测量仪器合格与否的规定要求。

4、灵敏度

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即被测量的变化所引起示值的变化。

5、分辨力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简称分辨力。其作用是减少读数误差。

6、稳定性和漂移

稳定性通常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以两种方式定量表证: ⑴计量特性变化某个规定的量所经历的时间。如标准电池的年变化幅度及3~5天的变化幅度;量块稳定性则已规定长度每年的允许最大变化(微米/年)进行考核。

对测量仪器进行周期检定或定期校准,就是对其稳定性的一种考核。

⑵漂移是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它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的能力。如零点漂移、静态特性随时间变化的量程漂移。

漂移往往是由于温度、压力、湿度等外界变化所致,或由于仪器本身性能的不稳定所致。故精密测量采取预热、等温等措施。

Ⅳ、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

1、技术性--在选择仪器最大允许误差时,通常应为测量对象所要求误差的1/3~1/5。若

条件不允许,也可为1/2,此时测量结果的置信水平就相应下降了。

2、经济性--是指仪器的成本,它包括基本成本、安装成本及维护成本。规定,首次检

定费应计入安装成本,周期检定费应计入维护成本。

六、测量结果

Ⅰ、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1、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移植程度。它是以定性的概念,不宜将其

量化。如说准确度的高低、等级或准确度符合XX标准等。不宜使用准确度为0.25%或±0.01mm等。

2、测量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各个独立观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反应的是测量的分散程度。

Ⅱ、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

1、测量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

得到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2、测量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

间的一致性。又称复现性、重现性。

他们间的区别显而易见,就是测量的前提条件不同。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变更不同的操作者而其它条件不变来确定再现性。

七、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Ⅰ、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的修正

1、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之差。任意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

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即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其来源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预知的,其效应导致了重复观测中的分散性。

系统误差是指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

差。其来源的影响量对测量结果已识别,该效应的大小若是显著的,则可通过估计的修正值予以补偿。

2、测量结果的修正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系统误差可以用适当的修正值来估计并予以补偿,但这种补偿是不完全的,也即修正值本身就含有不确定度。即修正后的系统误差的绝对值会比修正前的小,但不可能为零,即是有限度的补偿。

Ⅱ、测量不确定度

1、表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称为测量不确定度。

--也即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

--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测量结果的质量(品质)是量度测量结果可信程度的重要依据。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证。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义。

--误差与不确定度不能混为一谈。测量不确定度是表明赋予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是通过测量过程的分析和评定得出的一个区间。测量误差则是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差值。

测量不确定度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⑴标准不确定度是指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用μ表示)有A、B类评定方法。它不是由测量标准引起的不确定度,而是指不确定度以标准差来表证被测量之值的分散

性。

⑵扩展不确定度是指用标准差的背书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用U表示)

--它确定的是测量结果的一个区间,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部的大部分可望包含于此区间。它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了k倍得到的,即U=kμ(合成),k称为包含因子,根据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k取2(或3)。

2、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⑴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如测量一根标称值为1m的钢棒长度,要求准确度为微米级。就缺少了条件定义。

⑵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即条件不具备时的测量

⑶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如材料的成分分布不均导致的采样测量偏差,因零件形状公差引起的测量偏差等。⑷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如上述钢棒为例,除温度外,湿度和测量的支撑方式对测量的准确度都有明显影响,由于认识不足所致。

⑸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⑹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⑺赋予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⑻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如线胀系数因素

⑼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⑽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实际工作中,无论怎样努力控制一切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最终测量结果总

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随机效应。Ⅲ、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本节是纯理论计算部分,不详述(有兴趣者可自学)。这里再补充一下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取值区间的半宽,该区间可期望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

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概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称为该区间的置信水平或置信概率,符号p表示。与置信水平相联系的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р表示。如,若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区间包含95%的被测量之值,则此区间称为置信

概率为р=95%的置信区间,其半宽就是扩展不确定度U95。

八、测量控制体系

Ⅰ、测量控制体系是指为实现测量过程的连续控制和测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求。

----其目标在于控制由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及其影响。

----采用的方法不仅是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还包括应用统计技术对测量过程的变异作出评价。

测量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⑴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⑵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测量控制体系

Ⅱ、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计量确认是指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进行的一组操作。即测量设备

必须经过确认,并在受控条件下使用,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测量设备的特性通常是通过一次或多次校准或检定确定的。而校准证书或校准报

告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关于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它将用于使用该设备的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评价。

Ⅲ、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测量过程控制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间隔监控测量过程的实施,以确保能够及时

发现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采取改进措施,避免偏离预期的要求。

--测量过程的失控,如核查标准的退化或观测者技能的不同等引起的问题,可通过

一系列后过程活动来揭示,其中包括:控制图分析、趋势图分析、后续试验、实验时间比队、内部审核、顾客反馈等,特别是统计分析技术在测量控制体系中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篇二

第 105 号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经2007年12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公布的《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 长李长江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素质,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计量检定人员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计量检定人员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级及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检定人员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计量检定人员从事计量检定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准,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

第五条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中专(含高中)或相当于中专(含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二)连续从事计量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并具备6个月以上本项目工作经历;

(三)具备相应的计量法律法规以及计量专业知识;

(四)熟练掌握所从事项目的计量检定规程等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五)经有关组织机构依照计量检定员考核规则等要求考核合格。

第六条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资格申请书;

(二)考核合格证明。

第七条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其主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即时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八条 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作出核准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计量检定员证》;作出不予核准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计量检定员从事新的检定项目,应当另行申请新增项目考核和许可。

第十条 《计量检定员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原颁发《计量检定员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核换证申请。原颁发《计量检定员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复核换证。

第十一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申请和核准等有关资料整理归档。

前款规定的档案保存期限为自作出核准决定之日起7年。

第十二条 具备相应条件,并按规定要求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注册计量师注册证》的,可以从事计量检定活动。

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依照注册计量师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计量检定员证》或者《注册计量师注册证》。

第十四条 计量检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职责范围内依法从事计量检定活动;

(二)依法使用计量检定设施,并获得相关技术文件;

(三)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

第十五条 计量检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照有关规定和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活动,恪守职业道德;

(二)保证计量检定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真实完整;

(三)正确保存、维护、使用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四)承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的与计量检定有关的任务;

(五)保守在计量检定活动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十六条 计量检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篡改数据、报告、证书或技术档案等资料;

(二)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

(三)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

(四)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计量检定员证》或《注册计量师注册证》。

第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计量检定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档案,并将计量检定人员有关情况逐级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十八条 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计量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等,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者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不得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执行任务。

第二十条 未取得计量检定人员资格,擅自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是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授权的其他技术机构。

本办法所称计量检定活动,是指法律规定的或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活动。

第二十四条 计量检定员资格申请书、考核合格证明和《计量检定员证》的式样以及计量检定员考核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3.计量校准实验室 篇三

企业单位中最早通过国家实验室和国防实验室认可的计量校准实验室之一。全国地区同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国防实验室认可、军用实验室认可的8家计量校准实验室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指定量值溯源单位。

国内计量校准能力最强的专业机构之一

计量校准中心建立了无线电计量室、电学计量室、长度计量室、力学计量室、热工计量室、理化计量室等6大专业实验室,目前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和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DILAC)认可的计量校准项目268项,涵盖了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磁、长度、力学、热学、物理化学、光学、声学等计量领域,可对数千种仪器仪表开展计量校准工作,是华南地区计量校准能力最强的专业机构之一,特别在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磁等领域的计量标准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

计量校准中心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精密仪器标准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国防计量技术研究、国家鉴定规程编写、自动测试软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广电计量开发的标准电感器、罗兰 C 授时接收机、大功率计量装置、跳频参数测试系统、数字通信测试系统、网络设备测试系统、数据电缆线测试系统、滤波器带外互调测试系统等计量测试标准在我国均属首次研制,填补我国相应领域的空白,对我国的国防计量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时,广电计量还开展计量测试技术方法的研究,主持编写了多项国家和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http://

行业计量测试规范,其中音频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七个行业检定规程沿用至今。

人员配备

计量校准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包括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评审员、信息产业部电子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防电子计量审核员、广东省计量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等技术专家组成的100多人的专业技术队伍。

设备能力

计量校准中心通过近年的技术改造项目,建立了电容、电感、阻抗、时间频率、信号源、脉冲参数、失真度、调制度、抖晃、电压、电流、长度等主要参数的计量标准,拥有国际国内先进的精密标准装置和仪器1000多台套。

测量仪表精确性

您有停下来思考过关于每条使用的仪表矫正的重要性吗?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我们确实有很多要读数及测量的设备。就如同每家的水表、天然气表、电表,超市里的磅秤、燃油泵、甚至是赌场的游艺机都需要完美、准确的数值。这些仪表的精确性对每位客户都至关重要。(毕竟,没人希望他的油泵以负荷10加仑运行计量,而它其实只分配了9.5加仑)大型公司对这也很感兴趣。制药公司及食品公司需要精确测量各锅炉配料量,而供应商和制造商应当准确地测量读数,以确保发送及接收适量的原材料。

当然,政府也非常重视仪表的校正,而这主要是由于税收问题。如果加油站或事业单位给客户提供低于或高于常规的价格,政府行政部门就很难估算、协调并征收税款。因此,在每个国家,政府筹建的计量实验室负责校正所有与财政相关的仪表设备。

计量实验室

计量,是一门科学测量的学问。尽管,制造商对产量、校准负责,遵从设备要求,计量实验室必须证实制造商说明书上关于仪器仪表的准确度。以配备专用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http://

控制系统及实时数据库的专业测试站,记录并存储测试数据。控制系统调控测试站,以精确的步骤逐条执行,以便证实制造商说明书中的精准度。控制系统也必须详细记录每条测试,并评估每台仪表。

西班牙马德里地区唯一得到认证的计量实验室是Centro de Laboratorios de Madrid(CLM),该实验室每年为250,000套仪表做鉴定,包括马德里当地的52,000套工业煤气仪表。顾客包括各家公司、公共服务单位、公共机构、服务站、制造商、游艺机,甚至是觉得仪表不准确的普通老百姓。

测试站与鉴定程序

在CLM实验室,煤气表测试站由精确设计的主活塞测定体积,取代了气体从汽缸流向八个相连接的气体仪表。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尽管这两者使用的仪表没有区别,通过主活塞的推动,却取代了相同体积的煤气量。活塞的推动和所有其他站点的控制、测量、数据检测,业内知名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及I/O模块生产厂家Opto 22公司的SNAP PAC系统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大量I/O模块与测试站点的传感器、变频器、脉冲发射器、读数设备相连。

l电压输出模块----与变速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调节测试过程中控制器的速度。同时,数字量输出模块控制多极管,以便关闭及排除气体。

l高速数字输入模块----通过光学记录脉冲输入,活塞每移动0.001mm,发射出一个低压脉冲,技术人员能够精确测出有多少气体通过泵传送到仪表上。为了得到证实,对通过仪表的气体量也进行脉冲计数。

l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每个仪表的生产商条形码,一系列通讯模块与条形码扫描器相连接,再将信息传送给PAC。

l本地串口打印机----也是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PAC连接的,测试结果直接打印下来并保存。提供了安全措施,以避免资料库记录的任何潜在的误动作。

l温度输入模块----为PAC显示提供环境温度及测试时的温度,任何微小的温度变化将影响测试结果,这个错误会由软件纠正。

l电流输入模块----测试过程中,各压力传感器的接口。PAC必须为气压波动提供精确的校正。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http://

测试过程中,所有仪表的读数(和仪表间读数的差异)都被记录下来,用五种不同的气体流量不断重复测试。只有当这些仪表都毫无差异了,所有仪表的测试结果得到认可,则系统将仪表标示为精确、已校正。然而,所有仪表的误差测试结果,也是被记录并保存的。需进行气体容积密闭性检查(增加了一个独立的 预先监测的仪表),以防止另外三部仪表在备测状态同时进行测试。

软件及通讯

由PAC Display软件提供的HMI人机界面,可清晰直观了解系统情况,保障安全性(可直观了解到任何测试因素的改变)。整个过程的实时数据曲线、测试步骤、测试结果以及数据趋势,都可从PAC Display软件中获得,当特定情况发生,或超过了设定值,就能从人机界面中看到警报。系统配置数据库需要计算机联网,它包含了所有测试站所有的参数与数据。测试过程中,每台仪表的控制指令可以简易快速地通过TCP/IP协议下载到PAC中。PAC内存中保存所有测试数据、序列号、计算数值、测试结果,并且也可插入SD卡扩展内存。在测试结束后,所有信息可通过FTP上传到计算机数据库中。

硬件及系统集成CLM实验室的仪表分配经理Luis Blanco Estrecha说:我们实验室考虑使用基于PLC的解决方案,对测试站进行控制。最终,选择了PAC系统,因为它更适用于多传感器连接,可实时处理复杂运算。PAC系统也也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记录能力,通过以太网,数据可打包在例如Microsoft Office上显示。

Estrecha说:系统模块化也是非常重要的,“Opto 22硬件的搭建有点像乐高套件。你只需选取最重要的那一块,系统便会明白你的需求。我们的测试站使用脉冲编码器、红外传感器、数据读取器、接触开关、压力、温度、条形码阅读器、伺服控制器、活动阀门。无论我们需要什么,都可用Opto 22的模块直接连接。”

“CLM实验室也同样需要负责全套系统项目的集成商。”

“新系统需要准确无误的组装,避免出现的任何错误的机会,”Estrecha说。“我们意识到软硬件以及设备安装转包给不同厂家的危险性,当出现了问题,谁都不会说是自己承担那部分出了错。”

当地的Optomation Systems系统集成商不仅解决了接线、试运转、资料库转移这些问题,也为CLM提供应用软件和所有可替换的硬件。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http://

Estrecha说:Optomation Systems公司承担了项目各部分的责任,提供“一条龙服务”,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篇四

第一章 基本内容第一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简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包括国有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亦称准国家工作人员。(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中的各级机关。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的各级机关也纳入国家机关的范围。此外,在行政机构改革中,一些原为国家行政部门的机关被撤销或改变体制而组成的“公司”,若靠国家行政拨款,主要担负行政管理工作的,亦应纳入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在这些“公司”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亦应视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国家公务员: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具体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界定是否属于国家公务员,条件有三个:一是依法履行公职,即从事公务活动;二是必须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如有一些国家的事业单位里的工作人员,他们从事的也是公务活动,但并未纳入国家的行政编制序列,因此不能认定为公务员);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综上所述,国家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是依次增大的,国家公务员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本篇主要介绍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基本原则和内涵(1)时代特征: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政治性和政策性兼有;稳定性和发展性相依;多样性和共同性兼具;服务性和权威性共存。(2)基本原则:法治原则,责任效率原则,服务原则,国家利益原则,保密原则,职业道德原则,清廉原则。(3)内涵:爱国忠民,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勤奋工作;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第二节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1)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2)依法行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3)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

二、遵循集体主义原则(1)顾全大局,从国家、集体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个人的、局部的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2)尊重上级,服从上级命令,维护上级威信,如实向上级报告和请示工作,正确对待上级的批评;(3)关心下级,尊重下级的人格、意见、自主权,肯定下级的成绩,帮助下级做好工作,奖罚分明。

三、爱岗敬业,勤政为民(1)尽职尽责,脚踏实地;(2)精通业务,勇于创新。

四、塑造自身新形象(1)文化知识修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要有与其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语言修养:日常用语要求标准和适用,语言要求确切、简洁、具有逻辑性;(3)仪表举止修养:公务员在职业活动中的仪表举止,要通过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做好。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公务员职业道德新理念

一、团结协作理念团结协作是指在职业中遇事从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又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职业人际关系局面,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道德精神氛围,以便形成职业发展的合力。团结协作主要包括:团结协作意识,团结协作行动,团结协作传统,团结协作氛围等。

二、服务创新理念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职业服务创新内涵,既包括职业道德思维方式和职业道德能力等操作层面上的创新,也包括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上的变革与创新。服务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自身工作的满腔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态度是服务创新的道德感情前提;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是服务创新的主体硬件;公务员要创造性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佳服务。

三、生态创生理念“生态创生”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必须自觉摆脱“自称老大”、单纯运用权力“管、卡、压”的维持性发展局面,走出经验性工作运行范式。通过党政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和艺术化,积极挖潜改造,吸引外界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财力资源,生态创生,自我造血,实现超越本区域时空的党政机关事业发展的思想与人、财、物、信等因子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创生。生态创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本地区党政机关的行政领导大胆解放思想,公务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运行方式;自觉打破本地区党政机关的自我封闭状态,是本地区党政机关事业实现开放,创生更大的发展资源;找准党政机关事业经费的生态依托,加强党政机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改善党政机关公务员的生活待遇;狠抓党政机关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把党政机关科研和本地区党政机关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狠抓对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理论分层培训,强化公务员的服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效益优先理念效益优先理念不仅要求党政机关公务员对内能够达到发展性的团结协作,对外能够达到维护本单位的形象,更要求公务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创造商机,为社会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章 功能和价值取向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1)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状况是衡量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2)职业道德建设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1)职业道德是个体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职业道德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规范和引导功能公务员职业道德不仅直接规范、制约着每个公务员的职业行为,而且对每个公务员的自身道德素质而言,职业道德对人的综合素质具有引导、提升的功能。

(四)调节和监督功能从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的角度来看,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自身的职业良心和职业责任感等道德情感来实现的。良心作为道德评价过程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另一方面来自于个体内在的秩序、心理倾向性。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1)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2)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3)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4)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第三章 公务员行为规范第一节 公务员行为规范及其意义

一、公务员行为规范的涵义广义:指公务员的言谈举止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进行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狭义:指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必须自觉遵守和遵循的各项基本准则,包括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办事规则、行政纪律等等。公务员行为规范较一般的社会规范内涵更为丰富和具体。无论是广义上的公务员行为规范还是狭义上的公务员行为规范,对公务员来说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由公务员自身的特点和国家对公务员的要求决定的。

二、公务员行为规范的特征(1)严肃性。公务员行为规范是国家各级机关从维护行政秩序和提高行政效率出发,通过一定的程序产生,以行政法令的形式发布的,每个公务员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公务员违反了它,便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制裁。(2)特定性。公务员行为规范对公务员的行为要求,主要是体现在行政活动之中,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按照规范的行政行为运作,不得随心所欲。(3)层次性。一般而言,公务员行为规范对所有公务员都具有约束力,但对不同岗位和不同职务的公务员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标准和要求。(4)政治性。我国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勤政廉政,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密切党群、政群关系为标准,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为内容,集中地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公务员队伍的基本要求和风貌,具有明显的政治性。(5)强制性。公务员行为规范是以保持政府机关的行政秩序,维护各级机关的声誉为基本目的的,是通过行政监督手段实施的,对公务员来说,要求无条件执行,这就决定了这种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三、公务员行为规范与公务员义务的关系公务员行为规范与公务员义务对公务员来说,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但是,公务员义务是相对公务员权利而言的,是从正面的角度,从宏观上支配和指导公务员的行为范围和行为方向。而公务员行为规范则是从反面的角度,从相对微观的方面约束公务员的行为范围和行为方向。前者指出肯定的行为,后者划定否定的行为。两者在行为方向上表现为一正一反,在内容上暗含着相辅相成,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

四、规范公务员行为的意义(1)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是建立和推行中国特色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需要。(2)规范公务员行为对加强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3)规范公务员行为对充分发挥政府机关效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4)规范公务员行为是密切政群关系,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有力保证。(5)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第二节 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加强各级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实现各级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由我国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原则,在公务员行为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公务员行为规范的精髓,是调整公务员一切行为的指导思想,是区别于不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根本标志。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1)摆正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自觉做人民的公仆。(2)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3)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忠于党和忠于人民结合在一起。(4)不畏艰险和强暴,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和错误作坚决的斗争。第三节 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行为规范政治行为规范是公务员在政治方面的行为规则。规定公务员的政治行为规范主要是由我国各级机关的性质和公务员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政治行为规范是公务员行为规范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一切行为规范的基础。政治行为规范的核心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政治行为规范要求公务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维护政府声誉。(2)政治行为规范要求公务员必须维护集体的统一与团结。

二、廉政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是指公务员在从政期间的一切行为必须廉洁行政,一心为公,全力为民,不谋求个人私利。廉政行为规范是对公务员提出的反腐倡廉的基本要求,是密切政群关系,提高政府声誉的重要措施;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1)廉政行为规范要求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行政的法律和规定,克己奉公,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2)廉政行为规范要求公务员必须爱惜国家资财,严守财务、资产管理规定,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业务行为规范公务员业务行为规范是制约公务员行政业务方面的规范,是指国家公务员在从事管理活动的任职期间,在实施决策、执行公务、处理事务、协调关系的各项业务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行为要求。业务行为规范涉及国家公共事务能否顺利执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形象、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和政府工作效率等问题。因此,它对公务员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钻研业务,熟悉公务员工作;应用现代技术,提高业务技能;拓宽知识,博学多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按照程序,有序工作;快速、准确,讲究效率;遵守制度,严于律己。

四、职业道德规范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专指国家公务员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公务员应遵循的,与公务员工作和公务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公务员的职业特征并反映公务员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忠于职守,一心为公;实事求是,秉公执政;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群众,平等待人;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五、保密行为规范保密行为规范是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规定和行为准则。这一规范较为完整地反映在党政干部的《保密守则》中,其具体内容有:(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能说;(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秘密事项;(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六、外事行为规范(1)外事活动中应该坚持的原则: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不卑不亢,内外有别;③严格执行外事纪律;④维护国格人格。(2)公务员出访时的行为要求:①熟悉外事礼仪,尊重各国习俗;②遵守外事纪律。(3)外事接待的要求:①必须坚持外事接待原则;②外事接待中的礼仪要求。

七、语言行为规范语言行为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传播各种信息,以表明态度,行使职权,处理公务。公务员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标准、适用;确切、简洁;逻辑、文雅;克服语病和语禁;运用语言的艺术性。

八、仪表举止行为规范公务员仪表举止行为规范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礼节、仪态、容貌、举止的总称。

九、交际行为规范公务员交际行为规范,是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在因公交往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交往准则和法规性要求。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交际双方在政治上平等,强调同志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二是交际的目的和内容是获得信息,相互理解,交流工作,而不允许公务员的交际行为夹带任何杂质;三是交际形式一般是公开的。公务员交际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服从上级;尊重并关心下级;尊重同事。

十、婚姻家庭行为规范国家公务员在婚姻家庭行为上既是普通社会公民,又不同于一般老百姓,公务员应学习掌握家庭行为规范,解决好家庭的内外关系,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婚姻家庭树立一个典范。(1)平等互爱的夫妻关系规范;(2)尊老爱幼的家庭关系规范;(3)和睦团结的邻里关系规范。第四章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重点加强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教育培训,着力加强基层一线、窗口部门等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公务员的教育培训。

三、培训要求

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作为每个培训班次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作为长期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有效方式,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四、培训内容(一)基础知识1.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2.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3.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4.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5.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7.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8.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9.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0.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

(二)相关专题

5.计量校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 篇五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 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精神,落实《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安全工作意见》和《国家电网公司2010培训计划》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督体 系,加强公司系统安监人员的岗位管理,规范安监人员行为,培养安全理念,创建安全文化,全面提升安监人员工作技能和素养,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国家电 网公司分别在7、8、9月共组织了3期安监人员培训班,共827人接受了培训。具体情况如下:

一、培训方式和对象

1.公司系统全体专职安监人员,分期、分级集中培训。培训方式采取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相结合,集中考试。考试合格发放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印制的安全监察证。

2.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培训公司系统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直属公司(以下简称:网省公司)的全体安全监察人员,发电公司、地(市)供电公司、输变电公司、超高压管理处和施工单位安全总监及安监部门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基层单位安监部门主要负责人)。考试合格后由国家电网公司发放安 全监察证。

2006年已取得国家电网公司发放安全监察证的人员,因工作关系不能参加培训的,经国家电网公司审查后,可申请直接换发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证。

3.网省公司负责培训其所属基层单位其他专职安监人员。考试合格后由网省公司发放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印制的安全监察证。培训时间、地点由网省公司自定。2006年已取得网省公司发放安全监察证的人员,因工作关系不能参加培训的,经网省公司审查后,可申请直接换发网省公司安全监察证。

二、培训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条例;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职责规范》等;大 电网运行现状与安全形势分析;电网安全管理与安全风险管理;基建安全管理与事故分析;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质量管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典型案例分析。为开拓视野、拓宽思路,还邀请了美国杜邦公司安全咨询专家、国家民航总局有关专家,介绍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民航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安全理念等内 容。

三、培训工作的组织

今年公司共举办了三期安监人员培训班,每期培训时间为3天,共计827人参加了培训。7月22至24日在长春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华北、东北地 区网省公司及所属基层单位,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直流分公司、国网交流分公司、中国电科院、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网信通公司,220人参加了培 训;8月3至5日在兰州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华东、西北地区网省公司及所属单位,西藏电力公司及所属单位,310人参加了培训;9月1日至9月 3日在郑州举办了第三期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华中地区网省公司及所属单位;国网运行分公司、国网新源公司、国网能源公司及所属单位,297人参加了培训。所 有参加培训人员均通过了考试,平均成绩为92.9分,学员考试成绩优秀率达到了90%以上。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安全总监李庆林三期培训班均亲自讲授《电网安全监督与管理》的课程。安监部副主任王利群三期培训均出席开班式,对培训工作 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讲解。为组织好培训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安监部专门制定下发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和细致安排。

培训前,安监部组织各位授课老师认真编写课件,统一课件风格、规范试题数量及形式、保证授课质量,对所有课件进行审核把关,保证质量和内容符合要求,并作 为培训教材统一印制,发放到每位学员。培训期间,组织授课老师进行认真讨论和总结,根据学员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督促老师充实完善课件,努力提高培训效 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工作。

针对参加培训人员多、结构层次多,培训学员有来自回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学员,安全组织和管理压力大,及时分析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或隐患,并从 课堂纪律、课间休整、外出活动、生活安排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以网省公司为单位逐级督促落实,保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确保了全体学 员的安全健康。

公司委托承办培训班的吉林、甘肃、河南省电力公司,对培训班进行精心准备,细致安排。

四、培训效果

培训期间,学员结合岗位实际,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了解了公司全局工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课余之外,学员之间相互交流、加深了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陶瓷工艺师 篇六

理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传统陶瓷(普通陶瓷)是以(C)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A、石英

B、长石

C、粘土

D、石灰石

2、传统陶瓷化学成份中,含量最高的是(B)。A、Al2O

3B、SiO

2C、CaO

D、K2O

3、下列材料中(A)不属于硅酸盐材料。

A、氧化铝瓷

B、玻璃

C、水泥

D、建筑红砖

4、下列材料中(C)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氧化铝瓷

B、玻璃

C、塑料

D、水泥

5、我国陶器起源于(D)。

A、4000年~5000年

B、5000年至6000年

C、6000年至7000年

D、8000年前

6、我国在(B)年前就有瓷器生产,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A、1000

B、2000

C、3000

D、4000

7、下列陶瓷原料中(A)含氧化铝最高。

A、高岭土

B、叶腊石

C、长石

D、膨润土

8、下列陶瓷原料中(D)属于非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A、粘土

B、高岭土

C、叶腊石

D、石英

9、下列陶瓷原料中(A)属于熔剂性原料。A、长石

B、石英

C、粘土

D、叶腊石

10、下列陶瓷原料中(C)属于可塑性原料。A、长石

B、石英

C、粘土

D、石灰石

11、(A)不属于粘土矿物。

A、滑石

B、高岭石

C、蒙脱石

D、叶腊石

12、纯高岭土含氧化铝为(C)%。

A、25至30

B、30至35

C、35至40

D、40至45

13、吸水后体积可膨胀多倍的粘土是(B)。A、高岭土

B、膨润土

C、瓷土

D、叶腊石

14、(C)粘土含有K2O。

A、高岭石类

B、蒙脱石类

C、伊利石类

D、水铝英石类

15、影响粘土烧成白度的杂质成份主要是(D)。A、Al2O3和SiO

2B、CaO和MgO

C、K2O和Na2O

D、Fe2O3和Ti O2

16、某粘土化学组成为:SiO2 46.42%、Al2O338.96%、Fe2O3 0.22%、CaO 0.38%、MgO、K2O、Na2O痕量、灼减14.40%,该粘土应属于(A)。

A、高岭土

B、膨润土

C、伊利石土

D、叶腊石

17、从化学组成来看(B)含量高的粘土耐火度高。A、CaO

B、Al2O

3C、MgO

D、K2O

18、高岭土结构水快速排出温度为(C)。A、100至300度

B、300至500度

C、500至800度

D、800至1200度

19、高岭石矿物理论化学式为(C)。

A、3Al2O3·2SiOB、2Al2O3·3SiO2·2H2O C、Al2O3·2SiO2·2H2O

D、Al2O3·4SiO2·H2O 20、石英主要化学成份为(A)。

A、SiO

2B、Al2O

3C、CaO

D、MgO

21、石英耐酸性强,除(D)外,一般酸类对它都不产生作用。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氢氟酸

22、石英相对密度因晶型而导,变动于(C)。A、1.4~1.8

B、1.8~2.2

C、2.2~2.7

D、2.7~3.0

23、石英熔融温度与晶体形态和杂质有关,纯的脉石英熔融温度在(B)。

A、1600~1700℃ B、1700~1800℃

C、1800~1900℃

D、1900~2000℃

24、石英有多种晶型,有自然界中大部分以(B)的形态稳定存在。A、α——石英

B、β——石英

C、鳞石英

D、方石英

25、α—鳞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温度为(C)。A、870℃

B、1170℃

C、1470℃

D、1770℃

26、石英晶型转化,体积变化最大的是(B)。

A、β—石英向α—石英转化

B、α—石英向α—鳞石英转化 C、α—鳞石英向α—方石英转化

D、α—方石英向熔融态石英转化

27、钾长石理论化学式为(C)。

A、K2O·Al2O3 ·2SiOB、K2O·Al2O3· 4SiO2 C、K2O·Al2O3·6SiOD、K2O·Al2O3·8SiO2

28、钾长石理论组成含K2O为(D)%。A、14.7

B、15.2

C、18.1

D、16.9

29、纯的钾长石熔融温度为(B)。

A、1100℃

B、1150℃

C、1200℃

D、1250℃ 30、钾钠长石相对密度为(B)。

A、2.5~2.6

B、2.6~2.7

C、2.8~2.9

D、2.9~3.0

31、长石在陶瓷生产中主要起(D)作用。A、增强坯泥可塑性

B、使注浆泥料有悬浮性 C、构成瓷胎骨架

D、在坯釉料中起熔剂

32、下列矿物原料,含K2O、Na2O最少的矿物是(B)。A、晶花岗岩

B、滑石

C、霞石

D、珍珠岩

33、锂辉石理论化学组成中,其中Li2O含量为(A)。

A、8.02%

B、9.52%

C、10.02%

D、11.02%

34、(D)可用于配制低热膨胀陶瓷,如耐热陶瓷煲。A、霞石

B、石灰石

C、长石

D、锂辉石

35、滑石理论化学组成中,其中MgO含量为(B)。

A、25.88%

B、31.88%

C、35.88%

D、43.0%

36、下列陶瓷原料中,(A)不属于镁质原料。A、硅灰石

B、滑石

C、蛇纹石

D、菱镁矿

37、下列陶瓷原料中(C)不属于碱土硅酸盐原料。A、硅灰石

B、透辉石

C、白云石

D、透闪石

38、下列陶瓷原料中,(B)不属于碳酸盐类原料。A、方解石

B、透辉石

C、菱镁矿

D、白云石

39、下列陶瓷原料中(D)烧失量最小。

A、方解石

B、石灰石

C、菱镁矿

D、透辉石

40、下列陶瓷原料中(D)不起助熔作用,而提高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A、滑石

B、石灰石

C、硅灰石

D、石英

41、下列陶瓷原料中(A)不起助熔作用,而提高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A、硅线石

B、方解石

C、透辉石

D、蛇纹石

42、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A)含量最高,是瓷的主要组分。A、SiO

2B、Al2O

3C、K2O与Na2O

D、CuO与MgO

43、影响陶瓷白度的成分是(B)。

A、SiO2与Al2O

3B、Fe2O3与TiOC、K2O与Na2O

D、CaO与MgO

44、长石质瓷胎物相中,(C)比例最高,占50%~60%。

A、莫来石晶相

B、残余石英相

C、玻璃相

D、半安定方石英

45、长石质瓷的烧成温度一般为(C)。

A、1050~1150℃

B、1150~1250℃

C、1250~1350℃

D、1350~1450℃

46、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D)含量不能太少,否则易变形。A、SiO

2B、K2O

C、Na2O

D、Al2O3

47、长石质瓷化学成分中(A)含量太高,会影响瓷器的热稳定性,易出现自行炸裂现象。

A、SiO

2B、K2O

C、Na2O

D、Al2O3

48、下列有关坯料可塑性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膨润土可塑性比高岭土强

B、颗粒越细可塑性越强 C、板片、短柱状颗粒比圆球状颗粒可塑性强 D、坯料含水量多少不影响可塑性

49、对泥浆的成型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动性

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 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动性越好

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50、骨灰瓷坯料中,骨灰含量为(C)。

A、10~20%

B、20~30%

C、20~60%

D、50~60%

51、镁质滑石瓷坯料中,滑石含量(D)。

A、20~30%

B、30%~40%

C、40~~60%

D、60%~80%

52、下列电解质中(A)不能用于泥浆解凝剂(稀释剂)。A、氯化钠

B、硅酸钠

C、碳酸钠

D、腐植酸钠

53、下列酸类中,(D)能侵蚀陶瓷釉和胎。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氢氟酸

54、下列氧化物含量(C)提高,会提高釉的高温粘度。A、K2O

B、Na2O

C、SiO

2D、Li2O

55、要提高釉的强度和硬度,在配方应增加(C)含量。A、K2O

B、B2O

3C、SiO

2D、Li2O

56、釉的膨胀系数和其组成密切相关,要降低釉的膨胀系数,应提高(D 含量。

A、K2O

B、Na2O

C、CaO

D、SiO2

57、对坯釉适应性叙述不对的是(C)。A、减少坯釉膨胀系数差,有利于坯和釉适应。B、增大釉的弹性,有利于坯和釉适应 C、增加釉层厚度,有利于坯和釉适应 D、增加坯釉中间层厚度,有利坯和釉适应)

58、下列有关原料精选叙述不正确的是(B)。A、淘洗法能分离出粘土粗颗粒的砂子

B、淘洗法能分离出粘土中木屑、树皮、草根等夹杂物 C、水力旋流法,能分离泥浆中粗和细的矿物原料 D、磁选法能分离原料中的带磁含铁矿物

59、不需预烧的原料是(D)。

A、滑石

B、氧化锌

C、牛骨

D、石灰石 60、可塑性成型用坯料含水率为(C)。

A、3%~7%

B、8%~15%

C、18~~25%

D、28%~37% 61、注浆成形用坯料含水率为(D)。

A、3%~7%

B、8%~15%

C、18%~25%

D、28%~37% 62、干压成形用坯料含水率为(A)。

A、3%~7%

B、8%~15%

C、18%~25%

D、28%~37% 63、坯料细度要达到过(D)筛以上。

A、50目

B、100目

C、150目

D、200目 64、下列原料中(C)不必用颚式破碎机粗碎。A、石英

B、长石

C、软质粘土

D、叶腊石 65、经颚式破碎机粗碎的矿石原料颗粒为(C)以下。A、1mm

B、5mm

C、10mm

D、40mm 66、经轮辗机中碎的矿石原料颗粒为(B)以下。A、0.1mm

B、5mm

C、10mm

D、40mm 67、有关球磨机工作效率叙述正确的是(C)。A、球磨机转速越快,磨料效率越高 B、研磨体(球石)越多,磨料效率越高

C、装载量适量,留的空容积为20%,磨料效率较高 D、水的比例越少,磨料效率越高 68、传统陶瓷主要原料是(C)

A、石灰石

B、石英

C、粘土

D、长石 69、不是硅酸盐材料的是(D)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塑料 70、从广义上讲,不属于陶瓷的是(C)。

A、红砖

B、铁氧体磁铁

C、煤碴砖

D、耐火砖 7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B)

A、陶的吸水率比瓷高

B、陶的烧成温度一定比瓷低 C、陶不透光,大部分瓷会透光

D、瓷胎玻化程度比陶高

72、据文物发掘和考古研究,我国在距今(A)年前就能制作陶器。A、7000—8000

B、15000

C、4000

D、2000 73、(C)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A、彩陶的出现

B、黑陶的出现

C、釉陶的出现

D、秦始皇陵兵马陶俑 74、(C)时期完成由陶向瓷的过渡。A、商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75、以下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A)。

A、建窑

B、官窑

C、越窑

D、定窑 76、我国(D)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空前水平。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初叶

77、从地表至地下15km的地层化学组成中比例最大的氧化物是(B)。A、Al2OB、SiO

2C、Fe2OD、K2O 78、应用铜红釉最早的窑(D)

A、哥窑

B、汝窑

C、官窑

D、钧窑 79、含钾的粘土矿物有(C)。

A、高岭石

B、蒙脱石

C、伊利石

D、叶腊石 80、以下四种粘土矿物,可塑性最好的是(B)。

A、高岭石

B、蒙脱石

C、伊利石

D、叶腊石

81、粘土中最常见的杂质是(A)。

A、石英

B、方解石

C、铁矿石

D、石膏 82、粘土化学组成中,含量最高的是(A)。A、SiO

2B、Al2O

3C、H2O

D、K2O 83、(D)是瘠性原料(非塑性原料)。

A、高岭石

B、蒙脱石

C、伊利石

D、长石 84、陶瓷生产中,最常用的石英类型是(D)。A、水晶

B、砂岩

C、石英砂

D、脉石英 85、(B)在坯釉料不能起熔剂和助熔作用。A、长石

B、石英

C、石灰石

D、滑石 86、日用陶瓷坯料中多选用(C)为熔剂。

A、钠长石

B、钡长石

C、钾长石

D、钙长石 87、石灰石化学式为(A)。

A、CaCO

3B、MaCO

3C、CaCO3·MgCO

3D、CaSiO4 88、牛骨煅烧后的骨灰主要成份是(A)。

A、Ca3(PO4)

2B、CaO

C、MgO

D、SiO2 89、烧成温度最宽的瓷质类型是(A)。

A、长石质瓷

B、骨灰瓷

C、滑石瓷

D、白云瓷 90、普通瓷器玻璃相在(C)范围内。

A、10-30%

B、30-50%

C、50-60%

D、60-80% 91、陶瓷坯体中,(D)多,大大降低力学强度。A、玻璃相

B、莫来石

C、石英晶体

D、气孔 92、(B)含量高,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高温粘度。A、K2O和Na2O

B、SiO2和Al2OC、CuO和MgO

D、PbO和B2O3

93、以下四种氧化物,降低釉的高温粘土最明显的是(A)。A、Li2O

B、CaO

C、K2O

D、MgO 8 94、有毒的釉原料是(C)。

A、滑石

B、氧化锌

C、铅丹

D、硼砂 95、(A)含量高的釉,化学稳定性差。

A、PbO和Na2O

B、SiO

2C、Al2OD、ZnO2 96、(B)含量高的釉,热膨胀系数高。

A、SiOB、Na2O

C、MgO

D、Al2O3 97、(D)含量高、会严重影响釉的白度。A、CaO和MgO

B、SiO2和Al2O3 C、K2O和Na2O

D、Fe2O3和TiO2 98、(A)熔融温度低,一般用于配制低温釉。

A、硼砂和铅丹

B、钾长石

C、钠长石

D、石灰石 99、瓷坯中(B)物相膨胀系数最高。

A、莫来石

B、残留石英

C、方石英

D、玻璃相 100、(B)对可塑泥团的可塑性影响不大。

A、矿物种类

B、烘干方法

C、颗粒大小

D、含水率 101、以下原料中(B)含Al2O3比例最高。

A、高岭土

B、蓝晶石

C、长石

D、滑石 102、以下原料中,熔点最低的是(C)

A、长石

B、石灰石

C、硼砂

D、铅丹 103、旋压成型的型刀厚度一般为(A)。

A.5—10mm

B.10—15mm

C.<5mm

D.15—20mm 104、型刀的刀口角度一般为(A)A.60—750

B.50—600

C.75—850

D.40—50° 105、旋压成型泥料含水率视制品大小与形状、泥料性能而定,一般为(A)A.22—28%

B.28—35%

C.18—22%

D.10—18% 106、成型机的主轴转速应视制品的规格而定,一般为300—600转/分,转速 9 高有利于坯体表面光滑,但过高易引起(A)A.跳刀、飞泥

B.坯体厚薄不均

C.排泥困难

D.开裂 107、可塑法成型的石膏模水份一般应控制在(B)A.<5%

B.5—10 %

C.10—15%

D.15—20% 108、旋压成形方法中(C)对提高坯体密度无关。

A.坯料的含水率

B.型刀的厚度

C.滴水抛光

D.坯料真空练泥 109、滚头的倾斜角一般控制在(B)A.5—100

B.15—300

C.25—300

D.30—40°

110、滚压成型时主轴转速与滚头转速的关系是(A)A.主轴转速>滚头转速

B.主轴转速=滚头转速 C.主轴转速<滚头转速

D.A、B、C都可以 111、滚压成型中出现粘滚头的缺陷是由于(C)A.泥科水份过低

B.主轴转速太快

C.泥料可塑性太强

D.泥料可塑性太弱

112、在滚压成型过程中如果模型太干或主轴转速过高易产生(A)现象。A.飞泥

B.花底

C.缺角

D.坯开裂 113、实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C)空心注浆用泥浆含水率。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A、B、C都正确 114、玻璃胶是泥浆制备中最常用的电解质,一般加入量为泥浆重量的(B)A.1—2‰

B.2—5‰

C.5—8‰

D.8~10‰ 115、注浆坯体,在横向和纵向的收缩情况为(C)A.横向>纵向

B.横向=纵向

C.横向<纵向

D.不确定 116、某10寸平盘显见面有线雕图案,应采用(C)的方法成型。A.空心注浆

B.阴模滚压

C.阳模滚压

117、坯体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排除要产生收缩,这种收缩叫干燥收缩,干燥收缩一般为(B)A.<4%

B.4—8%

C.8—10%

D.10—12% 10 118、在翻制石膏模时,调制石膏浆的石膏和水的比例,决定了石膏模型的强度和吸水性能,注浆用模型的膏水比例为(B)A.1:1

B.1:0.8

C.1:1.2

D.1:2 119、薄胎瓷、大花瓶等制品适宜用(B)上釉。

A.浸釉法

B.喷釉法

C.浇釉法

D.荡釉 120、熟石膏炒制温度为(B)。

A.700C以下

B.150—1700C

C.170—200℃

D.200℃以上 121、调制石膏浆的方法是(B)。A.把水加到定量的石膏粉中 B.把石膏粉加到定量的水中 C.水和石膏粉同时加入桶中搅拌 D.水和石膏粉那一种先加都可以

122、泥浆的流动性好坏可用(B)的方法检验。A.用勺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注浆桶中 B.用木棒插入搅拌均匀的泥浆中提起 C.倒余浆时看泥浆的流动状态 D.检验泥浆的流动性跟时间无关

123、三角锥是用碱酸盐材料加一定量的熔剂配制而成的截头三角锥体,使用时三角锥的下底插入用耐火泥制作的底座中约10mm,并使三角锥直角棱与底座平面成(A)的倾斜角。

A.80左右°

B.85°~82°

C.80°~75°

D.75°~70° 124、当压力测量表显示的数值为0.3个单位时,说明此时窑内为(A)

A.正压

B.负压

C.零压

D.不确定 125、降低坯体入窑水份,能提高烧成速度为实现快速烧成,其坯体入窑水份应控制在(A)A.<2%

B.<5%

C.<8%

D.<10% 126、对于含Fe2O3较高的坯体,在高温阶段的气氛控制应当采用(C)的 11 措施。

A.弱还原

B.强还原

C.先强还原后弱还原

D.先弱还原后强还原 127、在装窑时匣钵柱常采用“上密下稀”的码装方法,其目的是(C)A.美观

B.重心稳定

C.调节火焰流通阻力

D.提高热利用率

128、倒焰室、抽屉室烟囱抽力在烧成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在(D)烟囱闸门开度最小。

A.<3000C的低温阶段

B.300~10000C左右的氧化分解阶段 C.>10000C的高温阶段

D.高火保温阶段

129、所谓强氧化气氛是指燃烧产物中游离氧含量为(B)A.10—12%

B.8—10%

C.4—5%

D.1—3% 130、所谓强还原气氛是指燃烧产物中的CO的含量为(C)。A.2—3%

B.4—5%

C.6—7%

D.8—9% 131、在烧还原的隧道窑中,其零压面应控制在(B)A.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

B.烧成带与预热带之间 C.烧成带中部

D.预热带中部 132、最适于用作陶瓷工业燃料的固体燃料是(A)A.烟煤

B.无烟煤

C.碣煤

D.泥煤 133、普通产品在冷却阶段冷却时,一般采用(C)的方法进行冷却。A.快冷——急冷——缓冷

B.缓冷——急冷——快冷 C.急冷——缓冷——快冷

D.急冷——快冷——缓冷

134、变形是陶瓷产品常见的缺陷之一,在烧成过程中(C)会产生变形。A.强还原阶段快速升温

B.弱还阶段快速升温 C.中火保温时间太短

D.高火保温时间太短 135、在烧成过程中(D)不是产生开裂的原因。A.坯体入窑水分过高

B.预热升温过急 C.冷却速度过快

D.空气量供给不足

136、起泡的原因很复杂,但均和气体有关,(B)易产生氧化泡。A.高火炉温过高

B.小火炉温过高 C.临界温度偏高

D.预热带升温过慢 137、弱还原气氛不足易产生(B)A.氧化泡

B.还原泡

C.釉泡

D.过火泡 138、(D)不能防止产生烟薰缺陷。

A.适当增大烟囱抽力

B.严格控制临界温度

C.搞好风量平衡,防止烟气倒流

D.提高高温阶段还原气氛浓度

139、发黄是由于还原不足,高价铁(Fe2O3)没有很好地还原成低价铁(FeO),或发生二次氧化造成的,和(C)无关。

A.还原开始温度

B.烟囱抽力的大小 C.氧化气氛的强弱

D.还原气氛的强弱 140、空气过剩系数大于1时窑内为(A)A.氧化焰

B.中性焰

C.还原焰

D.不确定 141、硫酸盐的分解反应发生在(C)A.低温阶段

B.氧化分解阶段

C.高温阶段

D.冷却阶段 142、烧成制度中,(C)制度是其它两个制度实现的条件。

A.温度制度

B.气氛制度

C.压力制度

D.A、B、C任意一个 143、在烧结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C)A.气孔率不断降低

B.收缩率继续增大 C.气孔率和体积密度不发生显著变化

D.A和B同时发生 144、注浆时进浆的速度太快易使坯体产生(D)缺陷。

A.开裂

B.变形

C.熔洞

D.针孔或气泡 145、有关注浆成型用的泥浆性能要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C)。A.有良好的流动性

B.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

C.多加水,提高泥浆的流动性

D.尽可能低的含水率

146、显微结构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材料在(B)微小尺寸的组织结构。

A、10mm至0.1mm

B、0.1mm至数纳米 C、0.1mm至1mm

D、10纳米以下

147、在釉料配方计算中,一般先计算(A)含量。A、长石

B、石英

C、粘土

D、碳酸盐 148、莫来石化学式为(C)。

A、Al2O3·2SiOB、2Al2O3·SiO2 C、3Al2O3·2SiO

2D、3Al2O3·SiO2 149、以下原料(A)含K2O、Na2O很少。

A、蛇纹石

B、长石

C、伟晶花岗岩

D、霞石 150、配制乳浊釉,不能做乳浊剂的是(A)。

A、长石

B、锆英石

C、氧化锡

D、钛金石 151、釉的高湿熔体表面张力与(C)因素关系不大。A、釉的化学组成 B、烧成温度 C、原料颗粒形状

D、烧成气氛

152、以下四种氧化物,降低釉高温熔体表面张力最显著的是(DA、BaO

B、SrO

C、MgO

D、PbO 153、可明显提高釉表面硬度的氧化物是(D)。

A、Na2O

B、K2O

C、B2O

3D、SiO2 154、釉的抗张强度一般为(A)。

A、110~350Mpa

B、400~700Mpa C、5200~7500 Mpa

D、10~1000 Mpa 155、以下四种氧化物对釉弹性的提高作用最强的是(D)。A、CaO

B、MgO

C、BaO

D、PbO 156、(B)不能提高釉的白度。

A、降低釉中着色氧化物

B、提高釉原料细度 C、适量加入磷酸盐原料

D、适量加滑石原料 157、(A)不是水熔性原料,可用于配制生料釉。

。)A、碳酸锂

B、碳酸钾

C、碳酸钠

D、硼砂 158、(C)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氧化物,为网络形成剂。A、Na2O和K2O

B、CaO和MgO C、SiO2和B2OD、Al2O3 159、1mol纯钾长石中含(D)molSiO2。A、1

B、2

C、4

D、6 160.江西景德镇陶瓷在历史上是属(B)。

A、民 窑 B、官 窑 C、官办民窑 D、民办官窑 161.河北唐山生产的陶瓷是以(D)为主。

A、彩 瓷 B、青 瓷 C、工艺陶瓷 D、日用陶瓷 162.广东潮州陶瓷产区的产品主要特征是(A)。A、彩 瓷 B、白 瓷 C、黑陶 D、轻质陶 163.高可塑性粘土的可塑水量可达(A)。

A、28~48%

B、20~28%

C、15~20%

D、10~15% 164.下列那一点不是困泥(陈腐)的好处?(D)。

A、提高泥料的可塑性能

B、促使粘土中的氧化铁由高价转为低价,形成可溶于酸的氧化亚铁,从而被除去。

C、影响各种胶体的含量和pH值,改善泥料的粘度。

D、不利于减少半制品的变形与开裂。

165.下列那一点不是坯体加入少量滑石产生的优点(D)。

A、瓷化

B、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

C、调整瓷坯膨胀系数

D、提高制品的可塑性 166.熔剂含量较多的软质瓷烧成温度一般在(B)。A、1000~1080℃左右

B、1080~1150℃左右

C、1250~1320℃左右

D、1320~1450℃左右 167.在釉式中碱性氧化物的系数之和为(A)。

A、1

B、2

C、D、4 168.下列那一种氧化物系中性氧化物(C)。A、MgO

B、CaO

C、A12OD、SiO2

169.瓷器生产中一般坯料要求万孔筛的筛余量控制在(B)之间。A、0~0.5%

B、0.2~1.0%

C、2~5%

D、5~10% 170.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其产于十八世纪的(A)。

A、景德镇

B、唐山

C、德化

D、潮洲

171.滚压成形的所用坯料含水率比注浆成形低,一般在(D)。A、30~40%

B、小于19%

C、大于40%

D、19~24% 172.石膏粉在炒制过程中,炒膏的温度一般控制在(C)。

A、50~100℃

B、1 00~170℃

C、1 60~180℃

D、大于200℃

173.粘土中夹杂的铁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在(A)范围会发生分解和氧化反应。

A、350~800℃

B、100~350℃

C、大于800℃

D、小于100℃ 174.火焰的颜色和明亮度与窑内温度有紧密的关系,火焰为鲜亮橙黄色时,窑内温度约为(C)。

A、200℃

B、500℃

C、1200℃

D、700℃

175.三角测温锥是德国人塞格尔(H、A、Secer)氏于1886年创制的,使用时三角测温锥锥体的直角棱与底座平面成(C)的倾斜角。

A、50

B、60

C、80

D、90

二、判断题

1、玻璃不属于硅酸盐类材料。(×)

2、陶的吸水性比瓷高。(√)

3、陶器烧成温度一定比瓷器低。(×)

4、表面有釉的属于瓷,没釉的属于陶。(×)

5、官、越、定、钧、汝是宋代五大名窑。(√)。。

。16

6、高岭石没有可塑性高岭土有可塑性。(×)

7、粘土是自然界产出的多种微细矿物混合体。(√)

8、粘土是铝硅酸盐矿物的岩石长期风化或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的。(√)

9、原生粘土可塑性比次出粘土可塑性好。(×)

10、高岭土耐火度可达1580℃以上。(×)

11、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粘土叫膨润土。(√)

12、粘土中的细颗粒愈多时,则其可塑性愈强。(√)

13、粘土中的细颗粒愈多时,则其干燥收缩愈小。(×)

14、粘土的可塑性愈强愈好。(×)

15、方石英和鳞石英化学组成不一样。(×)

16、燧石、硅藻土属于石英类型。(√)

17、鳞石英转化为α—石英、胖随体积收缩。(√)

18、钾长石的熔融温度比钠长石熔融温度高。(√)

19、钾长石的硬度比石英硬度高。(×)20、滑石属于碳酸盐类陶瓷原料。(×)

21、伟晶花岗岩、霞石都含有Na2O和K2O,可代替长石使用。(√)

22、锂辉石常用于耐热炊具等抗热震性能好的陶瓷。(√)

23、纯的滑石要加热到1400多度才熔化,在陶瓷坯体、釉料中不起熔剂作用。(×)

24、硅灰石、透辉石没有烧失量常用于配制快烧陶瓷坯料。(√)

25、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是陶瓷强助熔剂,加入量越多,助熔效果越好。(×)

26、长石质瓷是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高岭土——石英”三组分系统瓷。(√)

27、长石质瓷配方中,用钠长石比用钾长石烧成范围宽。(×)

28、绢云母质瓷常用瓷石与高岭土二组分进行配料。(√)

29、提高坯料细度,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30、提高坯料含水率,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31、陈腐可增强坯料可塑性。(√)

32、釉是覆盖在坯体表面高温熔融,冷却成为玻璃质层。(√)

33、釉具有固定熔点。(×)

34、随着温度的提高,釉的粘度降低。(√)

35、随温度提高釉表面张力也提高。(×)

36、釉中碱金属氧化物越多,化学稳定性越差。(√)

37、釉的膨胀系数比坯体大较多时,易产生剥脱现象。(×)

38、釉的膨胀系数比坯体大较多时,易产生裂釉现象。(√)

39、坯釉中间层越厚,坯釉适应性越好。(√)40、釉层厚度越厚,坯釉适应性越好。(×)

41、水簸法(淘洗法)主要用于细颗粒的粘土和粗颗粒砂子的分离。(√)

42、滚压成形,旋压成形都是可塑法成形,对泥料的要求都一样。(×)

43、影响生坯干燥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所用粘土的种类和细度。(√)

44、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大小不影响陶瓷生产。(×)

45、球磨机转速越快磨料效率越高。(×)

46、粘土颗粒越细,塑性越好,干燥强度越高。(√)

47、石英是非晶体。(×)

48、石英是坚硬矿石,加热至1000℃也不变化。(×)

49、自然界中容易找到纯钾长石。(×)50、天然长石没有固定的熔点。(√)

51、滑石和粘土一样,具有可塑性。(×)

52、铝含量越高的陶瓷原料越好。(×)

53、区别陶和瓷主要看外观是否精制。(×)

54、传统陶瓷三大原料是粘土、长石、石英。(√)

55、影响粘土可塑性的主要因素是矿物类型、颗粒大小和形状。(√)

56、德化生产的白云瓷是属于精陶类。(√)

57、石灰石、滑石在坯釉中主要起助熔作用,配料时加入量越多,坯釉熔融温度越低。(×)

58、莫来石构成瓷坯骨架,防止瓷坯高温变形。(√)

59、瓷坯中玻璃相多,透明度好,但易高温变形。(√)60、原料颗粒愈细,高温愈易形成液相。(√)61、釉化学组成相同,高温溶化时,熔点相同。(×)62、釉的高温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大,釉越好。(×)63、釉层越厚,越有利于坯釉结合。(×)64、釉抵抗张应力比抵抗压应力的能力大。(×)65、一般情况,釉的弹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66、釉层愈薄、弹性模量愈大。(×)

67、因为Al2O3能改善釉的性能,提高化学稳定性、硬度等,所以配釉时应尽量提高Al2O3含量。(×)

68、配制生料釉,可用碳酸钠、硝酸钠引入Na2O。(×)69、烧成时保温时间愈长,釉中挥发物的损失就愈多。(√)70、原料颗粒愈细,混合的愈均匀,愈能降低熔化温度。(√)71、釉熔体的析晶过程要先有晶核,晶体再围核长大。(√)72、高温粘度小的釉,有利于晶体长大。(√)73、烧透明釉日用瓷,冷却要慢,光泽度才好。(×)74、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较多时,易产生裂釉。(√)75、同样组成的坯体越细,膨胀系数越低。(×)

76、陶瓷制品的成型,是将加工好的坯料用某种成型方法制成一定形状和不同规格尺寸的粗坯,然后经过干燥、修坯、上釉等工序制成半成品。(√)77、坯体成型常用的方法有滚压成型、旋压成型、注浆成型等。

(√)78、同一形状的制品,可采用不同方法成型等方法,而不同形状的制品,也可采取同一方法成型。(√)79、可塑法成型有滚压成型、旋压成型、它是借助坯料的可塑性来制作各种 19 陶瓷器皿。(√)80、印坯、手捏、拉坯等成型方法不属于可塑法成型。(×)81、机械成型的工艺流程为滚压(或旋压)→干燥→脱模→修坯→粘接→旋釉→检验。(√)82、旋压成型是由于排泥刀的剂压和型刀的刮削与定型作用,使坯体沿着石膏模型的工作表面上展开而形成坯体的。(√)83、型刀和石膏模的工作面形状构成粗坯的内外表面,型刀口与模型工作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即为粗坯的厚度。(√)84、旋压成型的石膏模以凹状为主,其内表面形状由型刀决定。(√)85、滚压或旋压成型只能用于生产各类圆形制品。(×)86、滚压成型坯料的含水率比旋压成型高。(×)87、可塑法成型用的石膏模型若太干易产生坯体开裂或花底缺陷。

(√)88、变形是坯体成型的主要缺陷之一,它和泥料、成型过程、设备、模具、干燥、脱模等均有关系。(√)89、滚压成型因滚压头与泥料的接触面大,压力较旋压成型大,所以坯体的致密度较高,变形大大减少。(√)90、滚头倾角越大则滚头的直径也越大。(×)91、常用的滚头材料有普通碳素钢、普通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和塑料王。(√)92、凡是形状复杂或不规则的制品均适合用注浆法成型。(√)93、注浆成型有空心注浆、实心注浆和离心注浆、高压注浆之分。

(×)94、为有利于注浆成型操作,要求泥浆流动性好,稳定性好,触变性好,渗透性好,含空气少。(√)95、注浆成型用石膏模其吸水性能越强越好,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96、空心注浆是利用石膏模型单面吸浆而形成粗坯,坯体的厚度取决于泥浆在模型中停留的时间,和泥浆的性能无关。(×)97、注浆成型倒余浆时应迅速将模型倒置,以使坯体厚薄一致。(×)20 98、实心注浆是利用模型两面吸浆而形成制品,两面模型之间的空隙即为坯体厚度。(√)99、为提高实心注浆成型的效率,一般采用压力注浆的办法,即增大泥浆的静压,从而提高注浆速度和坯体致密度。(√)100、在轻质瓷坯料中加入黑色的腐植酸钠可提高坯料的成型性能。(√)101、就陶瓷生产而言泥料的颗粒度越细越好。(×)102、注浆成型坯裂的根本原因是收缩过大或收缩不均匀。(√)103、成型后的粗坯,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水分,必须依靠蒸发而排除,这个过程称为干燥。(×)104、坯体干燥后其生坯强度也相应提高,有利于后工序的操作。

(√)105、工厂中常用窑炉的余热作为坯体、模型干燥的热源。(√)106、为防止石膏模型变脆而降低强度,要求带模干燥温度不超过700C,但脱模后坯体干燥可适当提高到1200C—2200C。(√)107、粘接有干接与湿接之分,无论干接或湿接,均要求附件和接口处精修规整,与坯体主体粘接处吻合,主体和附件的水分要基本一致,粘接后,其粘接处不允许有缺浆的空隙。(√)108、粘接用泥浆应采用同一坯料的新浆。(×)109、在可塑成型中,要求坯料的可塑性越高越好。(×)

110、注浆成型用石膏模的吸水性能越好,则成坯速度越快。(√)111、为防止熟石膏粉吸湿重新变为二水石膏,炒好的熟石膏粉应立即使用。(×)112、窑炉是“窑”和“炉”的合称,“窑”指工作空间,“炉”指燃烧系统,二者合起来就称为窑炉。(√)113、倒焰窑是由于火焰从燃烧室的喷火口上升至窑顶,然后在烟囱抽力作用下火焰由上往下流动而得名的。(√)114、高温日用瓷南方适宜用还原焰烧成其特色是白里泛青,北方适宜用氧 21 化焰烧成,其特色是白里泛黄。(√)115、不同燃料其热值也不同,一般来讲,天然气热值要比煤、煤气、重油高。(×)116、凡发热量等于7000千卡/公斤或7000千卡/标米3的燃料,称为标准燃料。(√)117、重油是石油在加工过程中,最早从蒸馏塔中分离出来的石油产品。(×)118、煤气种类很多,按煤气成因可分为天然煤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三大类。(×)119、窑炉系统内的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差的数值,称为相对压强,也称为表压,表压可分为正压、负压、零压三种,如窑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称为正压。(×)120、烟囱的高度确定后,其抽力也就确定了,它不随外界的环境条件而变化。(×)121、砂封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止窑内的热气体往下走,保护窑车的金属框架、车轮等不受高温影响,从而保证窑车的正常运行,二是防止车下的冷风窜入车上窑道内,干扰窑内的温度、气氛和压力制度。(√)122、在隧道窑的冷却带前端设置的急冷气带其作用只是为了使制品的急冷,缩短烧成周期。(×)123、排烟孔除了具有排烟的作用外,还可以调节窑内的温度、气氛和压力。(√)124、燃烧室分对称排列和交错排列二种方式,就温度均匀性而言,对称排列的方式较好。(×)125、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126、氧化焰也称氧化气氛,它是一种在空气供给充足,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火焰,它的特征是无烟透明,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CO2和过剩的O2。(√)22 127、还原焰是在空气供给不充足,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它的特征是有烟、浑浊,燃烧产物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可烧物质如CO等。(√)128、保温分中火保温和高火保温,其目的都是为拉平窑内温差。(√)

129、“高温快烧”适宜于烧成范围宽的制品烧成,“低温慢烧”则适宜范围窄的坯体。(√)130、常用的温度测量仪表有热电偶、测温三角锥、光学高温计等,其精确度都很高、误差很小。(×)131、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中的全部可烧成分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完全的氧化。(√)132、低温时温度上升一度比高温状态下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多。(×)133、重油的燃烧效果和雾化质量有关,同时也和所供给的空气量及其混合状态有关。(√)134、重油的牌号越高油越粘。(√)135、炽热的烟气把热量传递给制品,只是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来传递的。(×)136、传热的方式有传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137、为减少窑墙向外界传热,应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来砌筑窑体。(√)138、在烧成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大多数用于加热被烧成的制品。(×)139、窑炉的拱高越高越有利于烧成操作,所以在设计窑炉时应多采用半圆拱。(×)140、隧道窑结构中的气幕系统包括窑头封闭气幕,搅拌气幕、气氛转换气幕,急冷气幕,窑尾冷却气幕。(√)141、隧道窑的排烟系统按烟气流通顺序为排烟孔,垂直支烟道、水平支烟道、汇总烟道、烟囱。(√)23 142、在隧道窑中,隔绝车上与车下的联系通常采用曲封、砂封和车封三种形式。(√)143、排烟孔的作用就是为了排烟。(×)144、二次烧成是指高温素烧低温釉烧或低温素烧高温釉烧。(×)145、瓷器的白度主要和原料的纯度有关,和烧成无关。(×)146、注浆成型的工艺流程为合模→注浆→倒余浆→带模干燥→脱模干燥→修坯→粘接→旋釉→检验。(√)

147、坯体在干燥时有一定的收缩有利于坯体脱模。(√)

148、陶瓷所采用的原料可分为三大类: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和溶剂原料。(√)

149、粘土的工艺性能主要有可塑性、结合性、触变性、干燥性能、烧结性与耐火度。(√)

150、粘土可塑性随着粘土物料分散度的提高而降低。(×)

151、粘土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附着点越多,可塑性也愈大。(√)152、粘土薄片状颗粒易于相对滑动和结合,比棱角形的具有更高的可塑性。(√)

153、当粘土既容易成形又不粘手时,它的可塑性算是最大。(√)154、触变性是指粘土泥浆在受到搅动或振动时,其粘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又逐渐恢复原状的性能。(√)155、粘土的干燥性能包括干燥收缩、干燥气孔率和干燥强度。(√)156、在釉料中加入滑石可以提高釉的白度、釉面光润度。(√)157、SiO2由原料中的石英、粘土及长石引入,系酸性氧化物,是瓷坯中的主要化学成份。(√)158、A12O3.由粘士、长石等原料引入,系中性氧化物,是瓷坯中的主要化学成份。(√)159、CaO是一种碱土金属氧化物,主要起熔剂作用。(√)160、Mg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161、K20和Na20,由长石引入,属于碱金属氧化物,是瓷坯中的主要熔剂。(√)162、ZnO

俗名叫锌氧粉或锌白,是一种常用的制釉原料。(√)163、PbO

是一种最强烈的熔剂,铅化合物极毒,应先制成熔块。(√)164、球磨机最适宜的物料装载量以不超过球磨机内径的4/5时效果最好,也就是以达到全容积的80%时为佳。(√)165、泥浆中的机械铁主要与磁铁的磁力、泥浆的浓度以及泥浆通过磁铁的流速有关。(√)166、在同样的磁力作用下,泥浆浓度越大或流速越快,铁质被吸附在磁铁上越容易,工作效率越高。(×)

167、熔块釉是将一些能溶于水的和有毒性的原料先熔成玻璃,再配入融中而得到的一种釉。(√)168、冷滚的滚头可用聚四氟乙烯(塑料王)制成。塑料王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50℃。(×)

169、用模型内表面的形状来决定器皿外形的工作模,它的工作面内凹,用于形成器物外表面,该工作模为阳模。(×)

170、用模型的外形来决定器皿内部形状的工作模。它的工作面凸起,用于形成器物内表面,该工作模为阳模。(√)

171、不管是新石膏还是废石膏,刚炒好的石膏可立即使用。(×)172、石膏可以再用来制模(√)

173、石膏炒老了或炒急了,翻模时会出现硬化迟缓,吸水率、耐磨性差等缺陷。(√)

174、厚度大的陶瓷制品,易因晶形转变而造成制品开裂。因此,在生产中,一般要求在特定温度段适当控制升温与冷却速度,以防制品开裂。(√)

175、快速烧成是指制品的烧成周期从传统的数十小时缩短为数小时,甚至数十分钟的迅速烧成。(√)

176、传统倒焰窑内温度分布均匀,上下温差和水平温差都较小,(×)

177、由于隧道窑的烟气是平行流动的,一般是上面温度高,下面温度低,为了克服温度分层,装车时应本着“上密下稀"的原则进行。(√)

178、隧道窑的三带是指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179、烟囱的抽力与烟囱内外的空气比重(γ空气)有关,而空气的比重决定于湿度和温度,湿度越大以及温度越高,γ空气就越小,烟囱内外的压强差就越大。(√)

7.计量校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 篇七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指出,要充分发挥档案教育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为了加强对档案业务人员全员培训(以下简称全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 导,建设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按照党中央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工作,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对于全面建设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档案工作发展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进一步加大档案教育工作力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讲理想、讲道德、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全面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证。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是提高档案业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完善和优化其知识结构的需要,是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研究解决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好的,但是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档案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情况。从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全员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教育工作在培养和提高档案业务人员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是各级档案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档案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员培训工作作为关系档案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全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开展全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规定,紧密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以档案教育工作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培训制度为主线,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逐步形成与档案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全员培训新格局。

全员培训的工作目标是: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较强档案事业管理及档案保管利用能力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三、全员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

全员培训要以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要建立健全档案业务人员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档案业务人员参加全员培训的情况应列入本人档案,并作为上岗、任职的重要依据。

资格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各级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持证上岗制度,对不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档案专业学历的档案业务人员进行资格培训。资格培训要从实际出发,以档案工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则为主要教学内容,贯彻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资格培训的学习时间应不少于176学时。

继续教育要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以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从事档案专业技术工作的档案业务人员,要接受继续教育,不断补充、拓展和更新科学技术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要注意加强对中青年档案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从事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档案业务人员,也要接受以更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门业务培训,把学习理论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继续教育的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每年应不少于40学时。

要坚持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进修制度。为适应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应按照培养档案管理专家的目标,抓好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应2至3年参加一次国家档案局或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在职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60学时。

四、全员培训工作的分工 国家档案局主要负责: 1.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市档案局馆长,中央级和省级国家专业档案馆馆长,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档案馆馆长的培训;

2.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各人民团体档案部门负责人的培训;

3.对中央企业档案部门负责人的培训;

4.对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 5.对部分具有高级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继续教育的示范性培训;

6.对全员培训兼职教师任教资格的培训;

7.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各人民团体档案部门中不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档案专业学历档案业务人员的资格培训。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档案局主要负责: 1.对本行政区域地(市、州、盟)、县(区、旗、市)级档案局馆长的培训;

2.对本行政区域有关档案部门负责人的培训; 3.对本行政区域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

4.对本行政区域全员培训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5.对本行政区域档案业务人员的资格培训; 6.对本行政区域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五、全员培训工作的管理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统一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全员培训工作的领导,定期对全员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落实。全员培训的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全员培训课程与教材管理。

国家档案局负责制订档案业务人员资格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件1)和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见附件2)。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和科目指南,组织编写有关教材,并将编写的教材报送国家档案局2套备案。国家档案局将定期组织对备案教材进行评选和推荐。各地区在全员培训工作中应优先选用所推荐教材。

2.对全员培训兼职教师实行持证任教管理。国家档案局对从事全员培训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实行“统一标准、分级培训、持证任教”管理。国家档案局负责对兼职教师进行资格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资格证书,该证书有效期五年。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本行政区域的兼职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定期考核,颁发相应的证书,自主聘任,并实行动态管理。

3.坚持全员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各地区要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优化培训内容,着眼于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素质和能力,坚持从严治学,提高培训质量。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本行政区域实行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试卷,统一颁发证书。全员培训工作由各地区档案教育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培训班应由具有办学许可证的教学单位承办,杜绝以赢利为目的组织各种培训。

4.建立全员培训质量评估制度。

8.研发人员职业素质培训心得 篇八

良好的员工职业素质不仅是员工顺利工作并取得成就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公司特安排研发部人员参与了研发人员职业素质培训。

本次培训由华成研发管理咨询公司的讲师讲授,通过丰富的案例,配合生动的语言表达为我们讲述了研发人员应该有怎样的职业素质。个人比较认同以下几点:

(一)研发人员应培养准确而周密的思维能力,能根据已有的经

验和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平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有些是我们事先没有预计好各种突发情况导致的,也有些是必可避免的情况但遇上了又成了大难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事先对实际使用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在研发过程中针对实际应用情况做周密的安排,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排除掉。而真的遇上不可预见的问题后,也应该多多交流,集思广益,熟悉类似问题的同事应该主动提出建议,这样减少了重复劳动,也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平时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应经常把遇过的工程问题经验拿出来交流,提高团队整体实力,而不应该抱着英雄主义的心理,不愿意分享经验。

(二)研发人员也应具备市场意识。这一点让我觉得比较意外,但很快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平时偶尔会听到有些同事抱怨经常要改这改那,很烦很累。之前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感觉。而讲师巧妙地辩证解释让我很快明白了其中道理,“需求多说明产

品有市场,市场需求变化得越快说明市场需求也越大”。这也让我明白研发人员的意识不能仅停留在研发层次上,作为参与产品开发的一员,更应该了解产品开发的意义在于应对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认识到研发人员参与的并不仅仅是研发环节,而是整个产品的产供销大环节,仅仅因为工作繁琐就抱怨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研发应该由市场来驱动,而研发人员也应该主动体现自己的市场意识,在产品立项、开发、投放市场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要经常注意自己市场意识的培养,处理好与用户、市场部门、售后服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另外研发人员也应积极参与需求调研、客户拜访、投标应答、技术支持等,多参与行内展览、技术研讨会,多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

(三)研发人员应具备正确的创新意识。创新对于研发的意义已

无需多加说明了,但何谓正确的创新意识?一些员工在工作中偶尔灵光一闪,另辟蹊径地整出一些新的产品思路,其中也不乏技术含量很高的想法,咋看确实令人兴奋。但大量现实案例已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有实际价值,一个企业要生存必须靠出售产品获得价值,而有些所谓的创新,当真正投入研发后发现是一个资金的无底洞,或者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时候已经对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了。所以正确的创新必须是有序,有价值的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在发扬创新的同时更要把握需求,只有正对需求做出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

(四)研发人员应具备责任意识。员工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责任,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虚心接受批评;多注意他人的状况和难处,注意他人的需求与不便;上级安排的临时任务一肩挑起,毫无怨言;勇于承担责任。

上一篇:日语文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去企业参观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