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朗诵稿

2024-07-06

小学古诗词朗诵稿(精选9篇)

1.小学古诗词朗诵稿 篇一

六月·夏之歌

(柏)“六一”的太阳,为什么这样辉煌?

(婷)“六一”的花朵,为什么这样芬芳?

(玟)“六一”的红领巾,为什么这样鲜艳?

(勤)“六一”的孩子们,为什么这样欢畅?

四人合:你知道,他知道,大家全知道。

全班合: 全世界少年们的节日,已经来到,全世界最天真的节日,就在今朝。

-------(柏)弹去五月的风尘,我们迎来六月的朝阳,(婷)六月是愉快的。

(玟)校园里,我们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勤)听!牧童正愉快地唱着歌儿呢!全班合: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柏)六月是美丽的。

(婷)看!那露出尖尖角的小荷,不正像含苞待放的我们吗? 男生合: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班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玟)六月是与众不同的。(勤)六月的阳光灿烂无比,(婷)六月的大地充满希望,四人合:六月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如诗如画。全班合: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婷)六月像可爱的娃娃,充满朝气,它生长着。

(柏)六月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四人合:六月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女生合:上前去!

男生合:上前去!

全班合:上前去!

明月

婷:从古至今,明月一直是诗人的宠儿,在诗人的笔下它是懵懂时的好奇之源; 勤:它是年少轻狂时的志向所在; 杰:它是敏学之士清高的象征;

凌:它更是离乡之人浓浓的乡愁„„它就是—— 全班合:明月!

一、幼年识月

婷:儿时的月亮是银河中飘荡的弯弯小船,是嫦娥仙子富丽的亭台宫殿,更是被贪吃的天狗吞掉的洁白玉盘。勤:这条小船载满了幼年时对一切事物的好奇,这座宫殿充满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个玉盘盛满的就是那健康快乐的童年。古朗月行:(全班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二、背月而行

杰:明月依如故,物是人已非„„或许岁月的流逝让人不再相信那些美丽的传说,但皎洁的明月依然在黑夜中为人指明方向。

凌:它照亮了漫漫长路,它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它聆听了所有的忧伤,它承载了你我的梦想„„暮江吟:

(全班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三、睹月思乡

勤:满怀着九天揽月的志向,多少人离开了故土远赴他乡。

婷:离乡的人们也许还在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也许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出发的地方。

杰:那里的月亮是弯弯的小船,那里的月亮是嫦娥的宫殿,那里的月亮是天狗吞下的玉盘„„

凌:那里就是魂牵梦绕的故乡。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婷:明天就是中秋节了,预祝全校老师、同学: 全班合:中秋节快乐!

2.小学古诗词朗诵稿 篇二

一.掌握作品内容, 确定感情基调。

诗歌朗诵, 首先必须掌握其内容, 根据思想内容, 确定情感基调。熟悉作品的内容, 就是要熟悉了解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诗歌的意义。朗诵者对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事略、思想以及写作动机、意图等, 都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领会, 对文章的内容愈了解, 便愈能运用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听众。作为一个朗诵者, 他要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 亦即是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态度感情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 这个转化过程可以说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造。如果没有深入体会, 把握作品基调, 朗诵者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比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总体上体现了一种伤感的情绪, 在朗读时要保持一种哀婉凄凉的语调和感情, 充分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慷慨悲歌的苦闷心情。全诗的朗读在语速上宜慢不宜快, 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朗诵古诗,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必须用普通话, 学会并注意发音、声调、音变等的读法。掌握运用古音表情达意的规律。文言诗文的读音, 一般也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 不要读古音, 有特定要求的除外, 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不必泥古不化, 强求和谐。

二.正确划分音步, 节奏灵活变化。

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同音乐密不可分的产物。它的格律要求包含着一种特有的音乐美。这种格律要求主要表现为押韵和句子中的平仄安排。古典诗词的平仄安排主要是以两个字为一个音组, 或称音步, 交互轮换组联而成。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因为有了音步, 才使得古诗在朗诵的过程中产生了节奏, 使抑扬顿挫的效果更加明显。例如:“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 就是由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交互组联而成。每一句都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每一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 其平仄声都交错使用, 俗称二、四、六分明。这样, 就构成了诗句的高下疾徐, 抑扬顿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得较多的是五言或七言诗。下面就这两种格律诗的音步作简单的介绍:

1.五言诗的音步

从理论上说, 五言诗每句两顿, 分三个音步。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 即“二二一”和“二一二”。比如:孟浩然的《春晓》可以作如下划分: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但根据朗诵的需要, 五言诗的音步常常处理成“二三”的形式, 即: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所以在朗诵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采取停顿或延长字音的方式灵活处理, 使朗诵自然流畅,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 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 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 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明媚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 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 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 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2.七言诗的音步

同五言诗一样, 按理论七言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即:“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以贺之章的《咏柳》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朗诵时却根据需要往往把后三个字划入一个音步, 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在朗诵时要注意对形象的刻画。在朗诵“一树高”时“一”字变为阳平, 把一字顺势延长, 以更好地体现柳树的形象, “垂”字延长调值, 并加入一些虚声成分, 刻画出柳枝细长柔美婀娜的姿态。“不知细叶谁裁出”采用半起语势, 声音由低到高, 要有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音高降低, 气息下沉, 生理状态和用声状态松弛下来, 给人以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朗诵时不能完全根据上面所划分的音步而停顿。停顿只是声音的休止, 而非表情神态的停息。好的停顿, 还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表达异常与复杂的思想感情时, 为了渲染气氛或使情绪转化, 也可以延长或缩短停顿的时间而进行感情停顿。在句子中, 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得按需要而停顿, 以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明确, 使感情抒发更细致动人。如读“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为了表现批判继承的精神和今胜于昔的感情, 就要停顿得更长一些。

总之, 朗诵诗歌时, 要注意节奏鲜明, 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 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 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 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根据诗、文的内容, 有些词和词组必须重点强调。在诗歌中, 凡是内容上需要突出的词语或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一般要重读。不过, 重音的读法, 不是突然高声或尖叫, 而是用自然的声音通过适当增加音强的方法, 把重音同非重音区别开来。重音和轻音要解决诵材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重音和轻音一般以句子为范围, 句子中关键性的字词, 表达情感的所在, 都是重音和轻音的地方。重音不是“加重声音”, 轻音更不是像普通话的“轻声”, 重音和轻音其实都是出于表情达意上的需要, 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用轻重音技巧加以处理, 用意在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 使听众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加深印象。重音的表达方法, 有时是加强音量, 有时是拖长音节, 有时是一字一顿, 主要便是读大调值、增强音势;但也有一种重音轻读法, 它是有力地转读, 从音量上说, 它是轻弱的, 但却要求语气凝重、深沉感人。

韵脚:诗、词、曲、赋等韵文在句末或一联之末押韵的字, 称为“韵脚”。朗诵韵文, 要读出韵脚, 不要一律把它读成重音, 只要读得响亮、和谐、稍微拖长一些, 以便突出韵脚, 体现出音韵美, 增强节奏感, 从而更好地传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以李白《望庐山瀑布》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每句都由四个音顿构成。读时除了特别注意它的节奏要鲜明、感情要充沛外, 还要将韵脚稍稍延长, 把声音适当加重, 保持韵律的和谐与统一。要用声音使人感受到全诗充满磅礴雄壮的气势和诗人奔放不拘的性格。

3.抒情诗词朗诵稿 篇三

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轻轻的风青青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枯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悠远的春色里我遇到了盛开的她,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象一个美丽的童话。

允许我为你高歌吧以后夜夜我都不能入睡,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在眼泪里我能自由的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睫毛上,

梦里的日子很多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在那片青色的山坡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

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它们在世间传说。

纠缠的云纠缠的泪,纠缠的晨晨昏昏,

4.古诗经典诵读朗诵稿 篇四

男: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

女: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拥有楚辞、汉赋的绝唱,拥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诗歌顶峰。

男:今天,站在这文化的圣殿,请允许我们用稚嫩而嘹亮的童声,唱响千古流传的不朽名篇

《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女: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

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幅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晚景图画。

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让寒冷的冬天似乎抹上了一层暖暖的春意。

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怎样的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啊!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远望,远山的秀影,顿时映入眼中,这种“无我之境”,是诗中的最高境界。

男:的确如此,可你们知道诗坛中享有“千古思乡第一诗美誉” 的是哪首诗吗?(女生摇头)

男:那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内容简短,其中的诗意却让人回味无穷。男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有一首诗中塑造了一位伟大善良的母亲形象,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母原型。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男:哪一首呀?)孟郊的《游子吟》呀。

女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

男: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欣赏我们男生的“满腹诗书背古诗”.才艺展示----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男齐: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这个简单:

女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男: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等定当以身报国,请听-----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古“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请听----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女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男:其实古诗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演呢。请听我们“声情并茂演古诗”。《 水调歌头》

女:《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男:中华诗词情感丰富

女:中华诗词语言精练 男:中华诗词意境深远

女:中华诗词生动形象

男:中华诗词脍炙人口

女:中华诗词灿烂辉煌

男:让我们步入诗的王国

女:让我们品味诗的芬芳

男:诵读经典诗词,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

女:诵读经典诗词,漫步古诗苑,我们留连忘返

5.竹里馆王维古诗朗诵稿及赏析 篇五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非常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费什么气力去刻画与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与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与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与嵇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与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非常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与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6.小学经典朗诵稿 篇六

(2)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2)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合)亲爱的同学们,东营市第六十中学“经典诵读”又与您见面了。

(1)本周担任诵读任务的班级是四年级。我是刘海琳(2)我是邹霆钧

(1)今天请大家欣赏李白的《行路难》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行路难》共三首,这是其中的一首。作者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仕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

(2)请大家欣赏名家诵读。

(1)今天我们朗诵的内容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沧海一粟。

(2)但即使是一叶小舟,我们也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1)即使还是幼鸟我们总会羽翼丰满,去游览传统文化的万里画卷。

(2)就让我们循着圣人的足迹,前进,前进,前进吧!

(1)今天的经典诵读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收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7.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篇七

篇1: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我的祖国,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从远古走来,你经历了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你目睹了楚汗相争的壮烈与残酷。

你创造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你进行了文字从小篆到楷书的演变,你统一了度量衡。

你哺育了无数英雄,你滋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才子,你有《论语》、《史记》、《四库全书》、《清明上河图》……

你有秦兵马俑、布达拉宫、故宫、井岗山……

我的祖国,你幅员辽阔,山川壮美。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绵延的万里长城,挺拔的喜马拉雅,有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有美丽富饶的海南,台湾,有辽阔草原,茫茫林海,你有一万八千多千米的海岸线

和两万多千米的漫长疆界。

……

我的祖国,你物产丰富,地灵人杰。

你有稀世珍宝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东北虎……

你有罕见物种水杉、银杏、铁树、人参……

你有用不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

你有六合归一的秦始皇,你有光复中华,创立民国的孙中山,你有中国革命的救星毛泽东,你有改革开放的先导邓小平;

你有诲人不倦的孔子,你有怀才受贬,寄情《离骚》的屈原,你有精神世界的勇敢战士鲁迅,……

我的祖国,总之,你有勤劳善良的人民,你有爱好和平的天性,你有自强不息的传统,你有保家卫国的品格

……

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

唱百天下,唱响世界!

篇2: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篇3: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战争的硝烟之后

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消瘦的中国呵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软弱的中国呵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

走上了街头

面对淋漓的鲜血

面对惨淡的人生

她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她们就像一束束火焰

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此后,她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

她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

用铁锤砸碎黑暗

用镰刀收割光明

她们走过漫道

她们越过雄关

她们驰骋疆场

她们英勇杀敌

她们要以枪杆做笔

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

她们要以热血为色

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

许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她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

我又看见了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挂满汗水的面孔

我又听见了

她们嘹亮的歌声

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

她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

在悠悠岁月中

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

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

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

用太阳金色的语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

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

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中国!

8.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篇八

《我心中的月亮》

妈妈告诉我月亮像甜甜的麦芽糖

爸爸告诉我月亮像遥远的工程

爷爷告诉我月亮像岁月的齿轮

奶奶告诉我月亮像漂亮的梳子

舅舅告诉我月亮像美丽的眼睛

姨妈告诉我月亮和星星是一对好姐妹

我告诉自己

月亮像夜空的飞船

一路载着梦想不断前行

【篇二】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过年好!新年好

一声声拜年的问候

一篇篇祝福的文字

一张张喜庆的图片

穿越时空闪烁荧屏

愉悦耳朵传递心灵

远隔万里的同学

一声问候拉近了距离

闺蜜好友在拜年中

传递思念,链接深情

多年没有联系的战友

一条微信犹如亲兄弟

高中时代的老师

送来父亲般的关爱

新年快乐的祝福

和红红火火的年味一起燃烧

拜年增添年的味道

拜年把亲情拥抱

拜年让友情环绕

拜年让爱触摸每一次心跳

【篇三】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妈妈的爱》

小时侯,妈妈的爱藏在怀抱里,抱着它,暖哄哄的。

上学后。

妈妈的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的。

离家后,妈妈的爱藏在相片里,看着它,笑呵呵的。

啊!

妈妈的爱。

你无处不在,就在我身边。

【篇四】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池塘水涟漪》

天上还是层层乌云

雨却停了下来

池塘静静的水面上

又撑开了那道风景

秀色的映画

浪漫着清净的诱惑

狂风没有吹走池塘的记忆

暴雨浓彩了水墨意境

乌云悄悄地再次错位

唤起了更大的风声

吹皱了画卷

雨越下越大

密密麻麻

冲散了一地墨迹

雨越下越大

一直落打着水面

“哗哗”声

掉进了我的心里

【篇五】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祖国,感谢您》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让我的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让我在这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徜徉,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传授我渊博的知识!

学天文,习地理,明历史,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所给予我的一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9.党庆一百周年诗词朗诵稿 篇九

赵:当唱您的红歌再次响遍神州大地,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英明与伟大。

段:有人说,您是一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穿越时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张:有人说,您是一位天才的军事统帅,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王:历史长河中,您的思想走向永恒,峥嵘岁月里,您的人格越发晶莹。

赵: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段:敢与天地共同奋斗,愿与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一起奋斗。多么伟大的气魄,多么高原的志向,多么积极向上的精神。

张:是您,顶住内忧外患,是您,解放劳苦大众,王:是您,领导着中国共产党,挥舞着天锤,像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砸碎冰封的制度,解开羁绊和锁链。

赵:饥寒交迫的人民站起来了,段:中国共产党站起来了

张:新中国站起来了,王: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合:亿万中华儿女,挺起腰杆,扬眉吐气,站起来了。

段:百余年斗转星移,百余年大江东去,盛世中国告诉你一个东方的奇迹。

张:敬爱的领袖,伟大的主席,我想约你行走在彩虹里,那是青藏铁路正在穿越世界屋脊,那是西气东输通向天际的呼吸。

王:敬爱的英雄,伟大的主席,我想约你去新农村做客,那里的土地正翻种着时代的新绿,如今的田野传唱着三农新曲。

赵:敬爱的领袖,伟大的主席,我还想约你去浦东新区,站在亚洲第一高楼顶端,坐拥东海日出,云卷云舒。

段:敬爱的英雄,伟大的主席,我更想约你去港澳旅行,回归的紫荆花和金莲花交相辉映香飘寰宇,启动的两岸大三通啊,让亲情穿越台湾海峡直达同胞心里。

合:伟大的领袖,亿万中华儿女心中的主席.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您始终没有走远,您永远在我们心间!

《走向复兴》

段:百年春华秋实,百年日新月异

盛世中国告诉你一个人间的传奇,盛世中国告诉你一个时代的瑰丽。

王:百年波涛之上,百年征帆万里,盛世中国告诉你一个公开的秘密,盛世中国告诉你一个永恒的真理。

上一篇:水保护教学设计下一篇:理学院各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