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精选8篇)
1.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一
浅谈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重庆市丰都县包鸾中学 朱光才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与引导,强调类比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促进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类比思想;教学实践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类比思想是理解概念,锻炼思维,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与引导,强调类比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促进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一、概念类比,理解本质辩异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概念本质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有效的进行突破呢?进行概念的类比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大量的概念,如果孤立地去理解与记忆这些概念,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负担。但从概念的定义形式上看,有一部分概念的定义形式是相似的。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类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概念分别为: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从概念的定义形式上来看,是对一类图形条件的限制,形式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一是三角形定义中没有“在同一平面”,二是组成线段条数,其他都是相一致的。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与高度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认识与理解,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二、策略类比,讲究学法求效率
学生对新信息的接收是有意义的,是从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出发来学习新知识的,在这一建构与认识过程中,类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整体性解决问题策略类比的思想方法,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采用整体解决问题类比的思想,把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像性质作为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习目标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流程设计如右。由于在教学中渗透了类比思想,在学习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时,学生得到了与课本不同的结果。学生类比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k的变化与它的图形产生直接的动态关系),在电脑上改变k的取值,通过实际的操作,发现如下新的规律:
生1:当k>0时,k越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越来越靠近坐标轴;当k<0时,k越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越来越靠近坐标轴。
生2: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即|k|越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越靠近坐标轴。
事实上,在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k与图象的这一关系,只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这一独立自主的发现,极大地震撼了我,使我认识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同时也说明了在数学教学中类比思维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思维的空间与方法。
在解决数学中的一个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搜索学过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到一个原问题,通过与原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类比,用原问题的解决策略去解决目标问题。例如,教学“求多边形内角和”。学生通过联想搜索,回忆求四边形内角和的策略――把四边形分解为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否可以用同样的策略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呢?通过图形的分割即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多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在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就可以求的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知识只有构建成网络后,学生才能从更高的角度整体地把握知识,而知识结构类比就是建立知识网络的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它能揭示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知识结构类比能使知识得到横向拓宽,也能进行递进的深化。
三、思维方式类比,突破难点会创新
数学思维的呈现形式常常是隐蔽的,难以从教材中获取,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思维方法的渗透。通过数学思维的类比,不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合并同类项”一课中创设了如下情景:
(1)实物归类
教师把学习用品、玩具、零食(形状有圆、方、三角形)混在一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①你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②假如分类标准一样,则分类是否唯一?③你有几种分类方法?
(2)多项式中项的归类
观察多项式-2x+8y- 4z+x- y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想把哪些项归为一类?
②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分类的?那么3a2b-4ab2-3+5a2b+2ab2+2ab-6ab+8呢?(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由代表集中发言,其他组进行补充完善)
实物归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分类现象,并且通过实物分类,让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与方法,事实上学生通过准确的实物分类理解了分类的意义与标准。
再出示多项式,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一定会与实物分类进行类比,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对于-2x+8y-4z+x-y,有的学生利用系数的正负来进行分类,而同类项只是分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数学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由表及里”类比,获得数学本质和模型。象上面生活中的分类方法与标准是原问题,是学生所熟悉的、了解的,由实物分类类比到数学分类,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那样的神秘与抽象,离学生的生活是那样接近,把日常生活中普实的方法移植到比较抽象的数学中,从而更容易、更切实地理解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加强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四、反思类比,提高思维深刻性
利用类比方法可以深刻地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的实质,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也可以数题一法,概括出一类问题的解法规律。但也要防止生搬硬套、发生定势思维的错误。例如:
在七年级下册“线段”的学习中曾出现这么一题: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问共有几条线段?
每个点出发可以画(n-1)条线段,n个点就构成n(n-1)条线段,但是每2个点之间按照上述方法计算重复了一次,所以要除以2,所以共有■n(n-1)条。
运用类比的思想,比较容易解决八年级下册“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个问题:一次聚会,出席的每位代表都和其他代表各握一次手,统计结果表明,一共握手45次,问参加聚会的代表有多少人?
设参加聚会的代表有x人。每个人握手的次数是(x-1)次,x人就握了x(x-1)次,但是每2个人之间按照上述方法计算重复了一次。所以要除以2,则有x■(x-1)=45。
上述两个问题是形变而神不变,学生在学习线段的基础上,握手问题易于解决。但在类比过程中,不能按其对象表面的相似机械地类比,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2.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二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类比思想更是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所谓类比, 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利用类比思想可以将数学问题简单化, 类比思想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 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类比思想, 转新为旧
这里所说的“新”指的是新知识, 是学生原来未学过的, 老师未讲过的知识.“旧”指的是学生已学过的, 并能理解和应用的知识.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类比方法使难学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 从而使问题简单、易懂.
如, 解方程:本题若两边直接乘以公分母显然有较大的运算量, 若是先变形为通过两边各自通分就会发现两边分子上都可以化为具体的一个数字.如, 左边两个分子中 (x-1) (x-8) =x2-9x+8, 而 (x-2) (x-7) =x2-9x+14.我们比较发现其中有两项一样, 它们相减正好消去, 只剩下-6.方程右边的分子也一样可化为3.这样用类比的方法使解方程问题化为分子化简问题, 应用了旧知识“整式的乘法”, 从而使复杂的分式方程简单化, 使新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衔接.
利用类比思想, 换繁为简
在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繁琐、复杂的问题, 教师要深入钻研, 抓住问题实质,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如, 把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对于此题, 可先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分子、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 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各个分数写成:
解此题的关键就是把四个分数先通过类比, 发现它们分母比分子大1的隐含条件, 从而各自加上1转化为简单的正分数比较大小, 进而得出最后的结果.
利用类比思想, 变难为易
有的知识不易理解, 教师要认真分析, 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从而使难以理解的知识容易理解.
如, 解方程用类比方法, 可由联想到方程的解为x=a或x=1/a.从而由
利用类比思想, 化深为浅
3.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数学教学;类比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64-1
一、旧概念与新概念的类比
用类比法引入新概念,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有类似的地方,在新概念的提出过程中,运用类比的方法,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被用于类比的旧概念是学生所熟悉的。故学生容易从新旧事物的对比中接受新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类比。教师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然后问,“如果我们将概念中的‘等式换成‘不等式会得到什么样的概念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新概念的建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这样的类比设问,将对新概念下定义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类比。教师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概念时,同样可以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然后问,“如果我们将概念中的‘一次换成‘二次会得到什么样的概念呢?甚至可以类比引入一元高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二、运算的类比
1.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与合并同类项的类比
例如:计算:(1)36-5-126+25+2,
(2)(2127-2318)-(43-412)。
(1)的计算类似于3a-b-12a+2b+2,(2)要先化简,再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从这两道题的计算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整式的加减的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而二次根式加减的实质就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利用类比的思想可以归纳出二次根式加减的步骤:一化简,二寻找,三合并。
2.二次根式的乘法预算与整式的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1)(512+23)×15;
(2)(3+10)(2-5);
(3)(3+2)(3-2);
(4)(3+25)2。
这四道计算分别类似于整式乘法中的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通过类比,让学生明白整式的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中仍然适用,使学生克服了二次根式运算中的畏难情绪。
三、解题策略的类比
1.举一反三,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同点。
例如:问题一、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问题二、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角?
问题三、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问题二可以在问题一的基础上通过类比迎刃而解,是因为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再看问题三,在问题三中寻找问题一和二的相同点,通过类比,让学生把解决一和二的方法进行迁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问一而知十的目的。
2.由简到难,化难为易。初中数学中的很多难题,通过思维方法的类比,由简到难,也就变得容易了。例如: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对角线BD上,求证:AE=EC。
如图②,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中,Q是边BC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求△PBQ周长的最小值。
这个问题如果光看问题2,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有困难的,但通过类比问题1和问题2,不难发现问题2中的PB=PD,要求△PBQ周长的最小值,即求DP+PQ+BQ的最小值,其中BQ是定值,问题就转化为求DP+PQ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很显然是三点共线的时候,于是这个问题便很轻松地得到解决。
四、知识结构的类比
代数式的知识结构,从实际情境列出不同形式的代数式,对其特点分析进行分类,从而有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概念,然后进行代数式的运算教学。
方程与不等式的知识结构,都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抓住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不等关系)列出不同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探索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并用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函数的知识结构都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列出不同形式的函数表达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讨论图象的性质,并利用函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从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四边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类比发现它们的学习过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给出的是图形的定义,然后是探索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而且很多性质的逆命题都可以作为图形的判定,有个这个类比,方便学生记忆某些定理,对图形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记忆与理解。
4.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四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期间的教学环节是否最优化、教学效果是否最大化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并长期思考实践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能力和素养的双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素养 能力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课堂教学任务达成的一个得力工具,并且仅限于某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运用中的优势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例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直觉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学生,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多媒体具有直观的教学效果,能够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八课的第一框题“了解社会”的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残疾人沿街乞讨的视频,播放一系列在社会上流浪的孤儿或者是老人的网站和图片,同时,播放“爱心与梦想”的歌曲进行渲染。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和文字说明,直观生动地展示了教材内容,化枯燥的知识为鲜活的素材,以此唤醒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环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教学任务、教学情景和学生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环节加以适当删减和修改,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展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等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不仅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学生还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比如,在进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的教学时,我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了解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并通过阅读、筛选、整理出自己的预习成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课上利用多媒体集中展示给学生。每个知识结构的展示,都是由学生自己到前边来解说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是适合于所有预设好的教学环节,而是对某一教学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加以巧用,而不在于用得面面俱到。其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就是很好的运用实例。
比如,在总结归纳的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导图”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丰富了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形式,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供了手段保障。
5.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五
内容摘要:“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十个问题”。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能尝试运用各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素质。物理新课程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是主要目标之一,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物理学方法要素。
关键词:类比、迁移、深化和理解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就是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规律同学生已经熟悉的物理概念、规律或其他生活现象进行类比.若我们在物理学中能注意将一些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相关知识和一些虽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在结构或分析方法上存在相似的知识灵活、合理的运用类比法对比迁移学习,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它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应用类比法学习和掌握测量仪器或仪表的使用类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用到的测量仪器和仪表很多,它们在使用时大都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常用测量仪器和电流表、电压表等仪表在使用前都需要先观察其单位、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分度值)等物理量。故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再学习其它常用测量仪器或仪表的使用方法是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和观察这些仪器或仪表,通过类比自己找出使用这些仪器或仪表前应观察的物理量。又如在使用各种仪器或仪表测量过程中对视线和记录数据的要求,使用各种仪器或仪表时应注意的的事项,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的校零等,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若在学习过程中能灵活、恰当地运用类比法通过对比迁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我们应用类比思想自学知识的能力。
二、应用类比法学习各种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定义相似的物理概念及相应表达式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速度、电流、功率、密度和压强等物理量都是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上另一物理量的大小来表示其物理意义和定义的。故在学习掌握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方法和物理表达式后,再学习上述其它几个物理量时都可以应用类比法进行自学和深化理解。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轻松自如的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对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都会大有益处。
三、应用类比法学习和深化理解相同模式的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初中物理内容中涉及到的模式相同的物理公式很多,如速度公式、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等都与数学模型“C=a/b”的表达形式相同,并且除“ρ=m/v”和“v=s/t”等公式需附加条件外,其它公式都完全符合“C=a/b”模型中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故在学习这些公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时,除“ρ=m/v”等需附加条件的公式要特别记住和正确理解外,其它公式都可以类比数学模型“C=a/b”中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应用类比法学习和深化理解表达形式相似的单位名称的物理意义
由于一些物理量及表达式的表达模式相同或相似,故其单位名称在读法和表达形式上也存在相同或形似之处。如速度的单位“m/s”、压强的原始单位“n/㎡”、功率的原始单位“J/s”等的读法和物理意义都可以在学习了速度单位后通过类比迁移学习其它单位的读法及物理意义。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深化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
五、应用类比法学习意义相关的的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两个概念在一系列属性上存在着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概念还具有其它属性”的相关概念。在学习这类物理概念时,我们可以根据已学过概念的定义来源、定义内容及影响因素等通过类比两个概念的共同和不同点,自己尝试着 出将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内容和其它应掌握的知识。如在学习“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等有关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时,可以在复习从宏观上定义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与以前学过的这些相关概念进行类比,总结归纳出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等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这两种能量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些相关概念的理解应用。在《电和磁》一章中,探究“电生磁”和“磁生电”产生的条件时,学生往往会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出两种现象的异同,明确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导体都要放入磁场中;区别是“电生磁”的条件是给导体通电,结论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磁生电”的条件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结论是导体中产生电流。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恰好相反。教学中,采用类比法让学生比较异同,在对比两种现象形成过程的同时,得出“差异产生于因果关系”的结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六、通过类比联想学习和深化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类比联想是指由一事物引起的和诸事物在形态性质上形似的另一事物的一种相似性联想。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不少概念或规律因为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或实验获得,故在学习和掌握这类概念或规律时往往感到很抽象。如电源的作用、电压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看不见也摸不着。若我们在分析和理解这些概念或规律时与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抽水机的作用、水压模拟实验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联想,一定能对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产生异想不到的作用。还可以这样类比学习电流、电压、电阻。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水在水管中流动时,水管两端必须要有一定的压力差,简称“水压”;同样,电荷在电路中定向流动时,电路两端也需要电压。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同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力,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看见,提出“电压(电动势)”、“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受了水流的启发,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再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类比水波提出了声波。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跟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还有再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应用了理想化模型法把组成物质的分子设想成球形;用类比方法把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想象成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综上所示,类比法是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推移到新的研究对象的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有助于提出假设,进行推测,有助于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类比法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意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是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积极的活动;学生逐步掌握类比法并加以应用,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6.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六
体会
信息时代的到来,的确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有了多媒体教学,课堂美丽了,生动了,既解放了教师的粉笔,又解决了许多“三寸不烂之舌”所不能言语的“海市蜃楼”的苦衷。课堂容量增大了,学生可以如饥似渴地在网络知识里汲取更多的养分,大大推动着教学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教学诸多推动因素中一个和谐的音符。我就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运用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通过多媒体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组织和编辑,把声音、图片、文字、影像,按照教学过程的逻辑需要组织起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能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例如如思想品德“依法保护环境”,可用一张活动投影片配合教师引导来开课。投影片内容为:树木被砍光后,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只有一个个树桩(真实照片),一只小鸟飞来(抽动片),无处安家,小鸟发出悲鸣:“我的家在哪里?”(字幕覆盖片)。教师用语言引导:乱砍滥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遭到破坏,小鸟无处安家。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是否也会失去家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样开课即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我们的教学内容,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我们就要感动学生,以往我们常常讲事例,但由于大部分教师讲读水平有限,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但若用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加上一段精彩的视频,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例如,在讲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发展”时,我们可以结合电影《红河谷》中的这一片断(课堂中插播电影片段):藏族的头人识破英国人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进而占领西藏的阴谋时,面对英国侵略者的挑拨、威胁,伸出五个指头,义正辞严地对英国侵略者说了这样一段话:“藏族是这个,汉族是这个,回族是这个,蒙族是这个,还有满族、维族„„。既然我们的祖先把我们结成了一个家,家里的事,就不当你的家来问了!”来说明民族团结的必要性。一个封建农奴主能说出这样有爱国热情的话语,那么,我们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激情地进一步总结,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以情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会收到特别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通过创设情景演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初一年级《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时,我们先放一段中央电视台关于一些青少年被非法侵害的视频,再用图例演示“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现场表演遇到侵犯时,如何选择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保护自己的途径
7.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七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等各方面都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起平时的教学工作.仅仅只是思想上的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思想上的重视,更应该有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善于利用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类比思想是指在数学领域中,两个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的或者相同的性质.当然,这个相似或者相同的性质只是在某个方面.那么,根据其在这个方面的相似来继续探究其在其他领域的相似之处,就是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思想的宗旨及目的所在.接下来,我们将会在论文中对类比思想做重点探究,力求通过对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来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类比思想,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解题的思维方式.数学这门学科与英语、语文等文科类学科大不相同.语文或者英语这些文科类学科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使学生掌握单词、句型等等的知识.而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宗旨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一道题的讲解,而使其掌握一个类型的题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类比思想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运用类比思想,旨在通过为学生提供类比的案例,而让学生自己来继续往下探究知识.这一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中直接为学生讲解出答案是相对的.它更侧重于使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探究知识.这样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传统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普通讲授法,教师很少使用授课技巧,只是一味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而且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的分数得以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新课标并不只是一味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新课标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因此,教师就要对教学策略加以改善,运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及思想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类比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就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并且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正式上课以前通过对类比思想的运用来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利用类比思想进行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这一教学方式的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将类比思想融入数学教学工作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造力.将之运用到课前学生的预习中去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如果学生不预习,那么学生在课堂听讲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预习的话,他们自己会很难抓住重点,盲目预习也是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效果的.所以,教师在课前通过运用类比思想对学生进行预习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为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之前,可以先让他们将这一章节的知识与曾经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对比,并且提出几个问题来.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答而对他们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在正式讲课之前,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预习这一环节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在讲课中利用类比思想将相似的知识连接起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课堂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对类比思想的运用应该重点放在此环节中.当然,运用这一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预习固然重要,但是课堂上是教师正式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环节,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运用类比思想将相似的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脉络,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更加容易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在这里,我们依旧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举例.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可以将之前讲解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与此章节的知识相对比来讲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二者的区别,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讲出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类比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应用.
四、总结
类比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本论文重点探究了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具体阐述出了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又详细地提出了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其中重点分成了课前以及课中两个环节.力求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廖永琅.数学中的类比与猜想[J].中学数学杂志,2012.
[2]宦磊.浅论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13.
8.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某种事物独特的属性和性质来推断其他相似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采用类比法可以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内在本质。将类比法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能够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来推断新知识和物理现象,通过对比得出新模型、定律和经验等。学生采用类比法能够准确地把握物理现象内在本质和规律,通过新旧知识对比分析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得出新的物理结论。
一、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类比方法的使用
1.解释类比
通常而言,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学校教学条件限制,教师无法向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图像展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着手,将新事物与学生了解的事物建立某种联系,将学生对后者的经验认知迁移到新事物上面来,以在缺乏教学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因果类比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具有因果联系、共同产生的影响以及相似的物理现象进行类比,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上静电场课程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重力场因果关系的特点来进行类比,帮助他们掌握静电场所具备的一些本质属性,也就是与重力做功没有本质联系的,但是在重力场中可以延伸到重力势能方面的知识,因此,通过采用因果类比方法,我们可以将原本没有关系的静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建立类比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二、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类比物理解题,拓宽答题思路
解题是指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联系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重要锻炼环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分析问题主要本质规律,将其与旧知识原型建立类比关系,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下图1和图2为例,甲、乙物质的m-V图像与A,B导体的U-I图像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分析图1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关系图像,我們可以很清晰地对比甲、乙物质的密度关系;通过类比分析我们可以将两段导体A,B两端电压与电流关系图绘制出来,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
针对上述题型,例如比较经典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等,都可采用类比方法来帮助学生加深物理坐标图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增强他们对课本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2.类比法构建物理模型
为了高效、快捷地解决各种物理问题,通常我们都会将复杂问题层层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物理问题和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其内部规律和特点,这就是物理模型建模。比如,在讲解电流知识点时,可以用水流来进行类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电流理解成水流的形成,用水泵将水位提高形成水压,水压在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这就产生了水流;相同的,电压在电源的作用下迫使自由电荷朝着某一个方向运动便产生了电流。因此,学生可以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结论。
总之,类比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类比方法过程中,要准确区分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在讲解新概念、新知识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类比法并非是万能适用的,它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尽管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能够找到许多应用类比法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推理方法,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在思维方面的“包袱”,不断提高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夏兰霞.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内容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8):198.
【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オ11-11
初中物理PPT课件设计运用浅见10-02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困惑06-20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1-15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0-10
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中的培养09-16
浅析仁爱版教材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8-28
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9-15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0-30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