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赏析

2024-09-18

把栏杆拍遍赏析(共10篇)

1.把栏杆拍遍赏析 篇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现代散文选修》

把 栏 杆 拍 遍

一、教学目的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2、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二、教学重点

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但也可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3 课时

2.栏杆拍遍无人识 篇二

关键词:文武双全;诗词才华;历史成就

历史上向来不乏将某一领域发挥到极致的天才,文有“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武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飞、“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但这些天才往往将自己的才华局限在一个领域,或文采斐然,留作文章传后世;或武功盖世,马革裹尸开疆土。但唯独有一个人,不管在文章的造诣上,还是军事武功上,都取得了卓然的成就,他就是文武双全辛弃疾。

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在出生时国家疆土就已残破不全,与金人的斗争成为辛弃疾成长过程中永恒的主旋律,他的祖辈在辛弃疾成长过程中时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告诉辛弃疾以后长大要立志恢复河山,辛弃疾年幼时跟随祖父辛赞在金人统治区内生活过,也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的各种屈辱,所以很早就立志以后要从军,带领军队收复失地,这一年少时的经历也使得辛弃疾具有一身的侠义之气,这种气质贯穿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其《破阵子》里体现的最为明显。辛弃疾最开始崭露头角是在绍兴三十一年,金国开始大举南下的步伐,在金国统治下的人民不堪统治者的无情压榨,开始奋起反抗。这时候的辛弃疾才仅仅二十一岁,但一身武功了得,行军布阵也深谙其道,辛弃疾此时觉得是起义反抗的大好时机,于是聚集了两千多人,参加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后来由于金人南下军队里内部矛盾频发,金国国主完颜亮被部下杀害,辛弃疾被起义军委以重任,派去联络南宋朝廷,试图相应朝廷号召,前后夹击,一举消灭金人。但当辛弃疾与南宋朝廷联络好之后,起义军叛徒张国安将领导人耿京杀害,夺去了起义军的控制权,起义军一时分崩离析。但二十岁出头的辛弃疾在此时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五十几号人马,直冲叛军几万人的营帐,并经过浴血奋战,在万人之中将叛军首领张安国活捉,交由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极高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使他名噪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此时的辛弃疾春风得意,眉宇之间都是英气与侠气,这一时间内创作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都使人热血沸腾。“了解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是此时辛弃疾的心声,但这也是辛弃疾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

二、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初入官场的辛弃疾以为自己能很快收到朝廷赏识,不断升迁,在抗击金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很快现实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自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之后,朝廷似乎再也没有想起过他,在接下来的当官生涯中,辛弃疾也做过一些努力,如上书《美芹十论》,提出许多有用的抗金策略,但由于朝政被宦官把持,主战派势力较弱,大部分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主张以和为贵,辛弃疾的上书最终也无疾而终。年少时候的轻狂热血早已被各种官场规则磨平,空有一身武艺和才华,却始终得不到重视,辗转多低,只是闲置小官,在一次去建康赴任的路途中,辛弃疾写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其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词,更是生动的刻画出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国土虽在,但国君不思进取,小人当道,这与国破家亡又有什么分别!赏心亭本临江遥看秦淮河,古人留在这里的都是风花雪月的,但辛弃疾在这里留下的缺失一声声的悲怆。“栏杆拍遍”,拍的不仅仅是栏杆,更是这个国家的良心,作者这一腔热血,又何时能上战场为国抗争呢?难道就没有人能了解这种报国无门的心情吗?“无人会,登临意”已经很明确的指出自己这种热血不被赏识的寂寞。这种寂寞是包含着诸多感慨,既有对自己年少时一腔热血战场杀敌的怀念,又有人到中年辗转漂泊的感慨,又有心有热血却不被赏识的无奈,君主被蒙蔽,国家在龟缩,我这一腔抱负又能在哪里实现呢?人到中年的辛弃疾,发出了饱含血泪的呼喊。辛弃疾在壮年时候不受朝廷重用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他自身的侠义之气太浓,这种侠义之气绝对不会被任何世俗权贵折服,所以在朝廷内外,他都不被喜欢。他永远具有一个热血的心,尽管在南宋生活了40年,调动过37次,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大力推行兵改,抓紧实干练兵,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官,他还创办了一个两千余人的军队,尽管其初心是好的,但容易招致闲话,受他人排挤。其二则是朝廷为各种宦官把持,内斗不断,没有一个能主事的人为他撑腰,他也不屑于依附权贵,这就造成了他永远只能在地方辗转,不能升迁,他的侠义之气,已经不是乌烟瘴气的朝廷能容纳的。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不管在什么朝代,激情的热血与腐朽的权贵从来都是对立面。

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十多岁之后的辛弃疾在江西度过了自己长达二十年的闲居生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用,自己的各项抗击策略也从没有收到过回音,辛弃疾的目光开始从国家领土收回到自己的家庭琐事,国家之大,容不得我半点操心;家庭虽小,却也能得天伦之乐。辛弃疾这时候开始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人已白发生,何能愁天下,不如每天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做点农活,过些田园生活安养晚年,这种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大儿锄豌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再也不用为国家事情烦恼,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辛弃疾是历史少有的文韬武略之才,但生不逢时,一腔热血无处散发,只能安慰自己觅一处农家颐养天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但其满身的侠义之气,还是在历史红尘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刘敏. 辛弃疾的隐逸思想及其对诗词创作的影响[J]. 长城, 2013(6):121-122.

[2]康亞伟. 辛弃疾民族主义情结再认识[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24):113-114.

3.《把栏杆拍遍》导学案 篇三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

编者:王永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

(2)细致地赏析文中所引用的八首诗词,体会辛弃疾借助诗词所表达出来的炽烈情感。(3)分析文中所使用的对比手法,进一步感受辛弃疾以及他的词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4)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独特魅力和作用,感受梁衡和他的大散文,并学习运用丰富恰当地联想、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尝试训练在作文时运用此技法。

(5)预学重难点: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但也可能给同学们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要细嚼慢咽,仔细品读。

二、资料链接

1、简要介绍

作者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创作了优秀散文《乱世中的美神》、《把栏杆拍遍》等,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把栏杆拍遍》题目是辛弃疾《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中的一句。

主人公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2、方法指津

(1)本文属于有特色的人物评传,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作者“以作品引用代生平记叙,以作品评析代人物评价”的艺术风格,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2)作者在文中先后引用八首辛弃疾的诗词,阅读时要能利用好相关鉴赏资料,读出辛弃疾借助诗词所表达出来的炽烈情感,并与作者在文中的评说结合起来,筛选整合、提炼概括,读懂梁衡眼中的辛弃疾究竟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3)要抓住作品中主要使用的两种艺术手法——大胆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对比手法。(4)解题时,要善于抓住文本信息中的关键词句,瞻前顾后,由表及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三、阅读导航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蹂躏 肘腋 押解 纸笺 磅礴 的卢 媲美 玉簪螺髻 ............悲怆 驰骋 蘸血 炽热 唠叨/叨扰 诽谤 似的 .........含情脉脉 翠奁 杖屦 踱步 遒劲/干劲 倾盆 淬火 ..........拧绞 地壳 歪打正着 掰开 ....(2)解释下列成语,并重点掌握其用法:

笔走龙蛇: 马革裹尸: 浅尝辄止: 振聋发聩: 歪打正着:

(3)试背几首辛词《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怜白发生!3,无人会,登临意。。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5 怨春不语。。6 闲愁最苦。,斜阳正在。7,爱上层楼。爱上层楼。8 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4)阅读文章,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在作者看来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正因为辛弃疾特殊的人生经历,他的词有哪些特点?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对文中引用的古诗,结合诗人的作品、写作时的境遇(可链接鉴赏材料)以及作者的评论,尝试为每首词拟一个标题。示例:《破阵子》——气势磅礴的报国之作

《水龙吟》——忧国孤客的悲愤之作

《菩萨蛮》——心忧山河的心郁之作

《永遇乐》—— 《摸鱼儿》—— 《水调歌头》—— 《丑奴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复读文本,局部探究

(1)作品属于评传性质的散文,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远远不足以打动读者的。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将这些融合到一起的?

(2)为了表现辛弃疾是历史上独特的并具有惟一性的词人,文中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四、质疑反思

1、质疑

联系文本,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说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为什么本文的题目也用 “把栏杆拍遍”?

2、反思

读诗要求知人论世,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应该是完整的,生动的,有趣的,富有个性的。那么怎么才能在文章中写活一个人呢?结合本文,反思借鉴梁衡的成功之笔,谈谈如何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写作。

附课外训练:

乱世中的美神 梁 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①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音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恐,怎一个愁字了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与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节选自《十月》2003年第三期)

14.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5.文章第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16.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

17.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意回答。(6分)

4.《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四

韩愈为官时期,因为勇于向唐宪宗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贬潮州,在潮州期间,他既不像柳宗元那样哀叹怀才不遇,也不像苏东坡那样无所事事便寄情山水,而是尽其所能为民办事,八个月时间做了四件大事,使荒芜之地潮州焕然一新。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以分为四种:

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

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

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

四曰生命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亦分四种:

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

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

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委屈,历史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5.《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篇五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

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6.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篇六

四年级第一节古诗,我们讲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给学生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开始了对辛弃疾的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在我的印象中,能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南宋爱国词人……这是大学时期我对辛弃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渐渐淡忘。再次捡起,我却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思路,这得益于老公推荐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着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查阅资料,补充知识,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交流。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人公——辛弃疾。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7.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篇七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xx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8.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篇八

看了这篇文章,首先会被辛弃疾的精神所感动,其次就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折服。辛弃疾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取得大成就的却是他的词,这在历也算是很少有的了。不平凡的遭遇,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更让他写出了千古绝唱,深深的让我们折服。正如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能与之媲美,还有哪个词人能写出这金戈铁马的战场场景,谁还能像他那样,有如此深的感触?

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而现实却将这一切无情的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有的只是一支羊毫软笔。他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一遍一遍的呼喊,一声比一声悲壮,为国为民的心,从来没有迷失。可留下的只有遗憾的叹息与无奈的自嘲。

那又怎样呢?软弱无能的南宋政府永远不会是辛弃疾那钢刀利剑的盾牌,它也永远不可能打压到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所以在他的诗词当中,纵有悲叹、遗憾、自嘲,大家记住的,最多的还是他沙场点兵的场景,和他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正常,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崇高的信仰: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正是这份信仰使他的一生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节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也不会后悔自己毕生的追求,因为信仰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经常思索,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重重阻力,经历各种失败和失意的打击,仍然能够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现在我会回答: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平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是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是无比失落,即使是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也一定会成功。

9.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篇九

这就不难理解,梁衡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

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

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

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梁衡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 栏杆产品质量保证书

★ 园冶栏杆读书笔记

★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 《把学校交出来》读后感作文

10.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十

摘自 把雕栏拍遍DD梁衡感想:辛弃疾的一生是壮口难酬心坎压制以及痛楚的一生。虽则他有着出色的才能以及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仍难于在嫉贤妒能的政界上驻足。末极,只能把自身一切的志向以及志向皆倾注到了诗词之中,露得清。在挖词家把雕栏拍遍的振聋收聩的声响中,人们读出了辛取徐实在的庞杂的心境:没有称心、愤懑、焦虑、烦恼、无耐、等待、仰望……这类情感,虽然不是低俗的“所谓的墨客”选一处洼地高声天“啊!”几声来表达“所谓的情感”,那类众多的“情感”几乎便是“阳春白雪”。梁衡的散文是“下里巴人”,他把辛弃疾写天那终有血有肉,他让许少人被辛弃疾的酷爱本人的国度情怀所感动,让很多人被他的才教深深呼引。反不雅观隐今社会形态,也有着很多的“辛取疾”面临着以及他当时同样的运气,我由忠的希望他们可以沉新被细心望,原创-“人生到处何所似”的下句,来他们来当的处所,做他们当做的事,不要让历史再沉演了。

上一篇:学习徐华事迹,说说我身边的好同事下一篇:借条存在的陷阱和避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