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2024-12-18

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共10篇)

1.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一

社区发展中社区能力建设与现有农村基层组织的协调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组织的特点,特别是土地承包后,农村社区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讨论了参与式方法在乡村发展中对于社区组织建设的`优势,提出了加强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协调现有社区组织,更好地发挥农村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作 者:范隆庆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刊 名:林业与社会英文刊名:FORESTRY AND SOCIETY年,卷(期):“”(2)分类号:F32关键词:社区组织 能力建设 参与式

2.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二

一、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夯实办学基础。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从组织上、思想上和经费保障上加大力度。一是健全领导班子。为确保党校日常行政管理和教学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镇党委严格按照要求,组成了由党委书记任校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为成员的校务委员会,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了坚强的组织机构。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为确保党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依据XX省基层党校工作条例,结合XX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完善了《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教师工作条例》《学员管理制度》《教师聘任和培训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三是夯实办学基础。为提高党校现代化教学档次,镇党委不断加大对党校基本建设的投入,近两年共投资X余万元对党校进行装修升级改造,增设了多媒体电教室,购置了投影仪、电脑、摄像机、电子显示屏等教学设备,提供了完善的设施保障。四是充实师资队伍。为确保党校各类培训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在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调整筛选的基础上,又采取外聘和借用的方式,我们建立了一支由专职、兼职和外聘教师组成的三结合师资队伍。兼职教师主要由退休老干部、市(县)委党校和有关行业部门专家组成,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

二、围绕农业民生,精选教学内容,助推福民强镇。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农业民生和福民强镇目标,不断充实丰富党员教育新内容。一是坚持上好“必修课”。以打牢政治思想基础为重点,始终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必学课目,贯穿学习全过程。近年来,先后组织学习了《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九大系列全会精神和党中央的《六项禁令》《八项规定》、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内容,并通过知识竞赛、试卷测试等形式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实效,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神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意识。二是精心挑选“专业课”。以提高致富增收能力为重点,结合XX实际,把推动旅游三产发展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用技术作为培训的专业课目,精心设置内容。近几年,针对柿子、山野菜、老土布、大杏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联合旅游办、林果站、劳动保障站等相关部门,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及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管理人员、农业新技术推广培训,提高了农民致富增收能力。2018年以来,共举办“专业课”培训X期,其中参训宾馆饭店X余家,参训服务人员X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X余项,受益党员干部群众达X多人,并成功创建了一批“农家宾馆党员示范户”“核桃种植基地党员示范田”“农业生态采摘园”“特色旅游农产品企业”。三是合理调剂“辅助课”。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志愿服务能力为重点,坚持把常用的基本生活常识作为培训内容。在培训中,合理设置了有关医疗、卫生、养生和法律援助等辅助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开展“道德、养生、维权”等为主题的讲座,既满足了党员干部群众“合理、合情”的需求,又培养了一批有一定专业水平、一颗为民服务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受到全镇人民的普遍欢迎。

三、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在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同时,我们不断努力创新党校办班方式,灵活教学方法。一是创新“讲座式”教学。为提高教学实效,对过去纯粹的“讲座式”的党课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针对党员集中学习难组织的实际,利用召开各种会议之机,采取会训结合的办法,同时在乏味的“讲座式”教学中引入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而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吸引力。二是开展“研讨式”教学。将一人讲、大家听的“课堂式”教学模式改为参训党员互动的“研讨式”的教学模式,科学设置教学专题,由授课教师组织学员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自由发言,让大家在探讨交流中明辨是非、取长补短、提升自我。2019年,我镇党校共开展“研讨式”教学X次,其中围绕XX市“作风转变年”活动展开的“如何将作风转变的成效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和“XX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受到了市、县好评。三是组织“体验式”教学。为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育培训中,我们经常组织大家走出教室,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去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教育效果。四是进行“实践式”教学。首先是“走出去实地学”。即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地“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党员创业示范户”学习实用技术和种养技能。2019年5月,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先后组织村级党员干部到山东参观学习了XX市农业产业化、蔬菜种植以及XX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其次是“请进来现场教”。即根据时令需要,如甘薯种植期、小麦抽穗期和果树挂果期,把外地专家或本地致富能手邀请到田间地头,组织各村的种植大户积极参与实践,让专家手把手教。特别是今年1月份,我们邀请甘薯研究与开发的专家现场给大家讲解的甘薯插苗、中耕、翻秧技巧等,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3.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三

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定海区积极依托正在开展的“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这一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平台,把宣传文化工作与服务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通过网格成员的上门走访服务,解惑析疑,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更好更快地为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了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在教育群众、凝聚人心、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覆盖面、影响力、辐射力。

一、依托“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平台创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做法

1、健全机制,完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

一是建立团队服务机制。在“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中,定海区在15个乡镇街道118个社区,按照区域管理、地域相近原则,建立928个网格。每个网格组建管理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和辖区内教师、医生、民警等工作人员组成,吸收渔农村老党员(老干部)、优秀联户党员、社区优秀骨干加入。通过组建团队,将辖区内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科学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组建富有特色的部门网格服务团队,全面开展网格服务活动,有效推动了公共管理服务在网格的延伸。现全区组建了8+X特色网格服务团队1382支,总人数10345人。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把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建立完善了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了《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各级各部门“一把手”高度重视,定期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带头参与民情走访服务,带头解决群众反馈的民生问题。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带领管理服务团队成员深入网格,了解民情,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网格民情日志“通民情、汇民意”的重要作用,推行党政领导班子每周点评网格民情日志制度,督促机关干部、各服务团队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建立督查通报制度,通过不定期对乡镇(街道)民情日志记载情况、服务办事情况、群众满意情况等内容进行督查,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通报全区各乡镇(街道),起到以“督”促“干”的作用。三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工作例会、现场推进会、培训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认识。结合社区(村)书记培训班、科级干部研修班、年轻干部培训班等开展专题培训,杜绝运动化、活动化、任务化观念。同时在全区开展的理论宣教骨干培训班、社区宣传文化员培训班等培训中,吸收广大网格宣教骨干参加,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做好宣传文化工作的能力。

2、讲究方法,扩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辐射力 一是走访形式多样化。为增进网格成员与网格群众之间感情,切实增强网格走访效果,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问题,创新网格走访方式,实现“有效走访”。集中精力开展定期集中性走访,要求网格队员一年开展四次集中走访,做到能

进得了门、坐得下来、谈得上话,提高走访质量,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在集中走访的基础上,根据走访对象特点,科学安排走访时间,改进方式方法,突出抓好重点信访对象、重点高危人员的重点走访,全面掌握动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通过建立居民QQ群,开展网上走访等形式,有效解决走访对象经常不在家、走访难等问题。二是民情分析制度化。建立网格平台舆情信息综合分析研究机制,每半月对网格走访中搜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形成网格要情速递。建立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建立民情分析会制度,社区(村)每月召开一次、乡镇(街道)每两月召开一次,区里每季度召开一次,及时梳理分析网格民情,集思广益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整合党政、社会、条块资源,理顺相关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社区的关系,积极探索部门融入,推动劳动就业、治安管理、社会救助、法律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在网格的延伸。三是团队服务经常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网格专业服务团队积极主动地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帮助群众解决一批急需解决的问题,变被动联系为主动服务,把解决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特色性服务,认真做好解疑释惑、宣传政策、方便办事等工作,加强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3、创新载体,扩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影响力

一是文化服务进网格。根据各乡镇(街道)的网格数量,居民数量、社区面积等指标,稳步推进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

建设,100%的社区拥有了100平方米以上室内文化活动室, 70%社区达到文化设施六个一标准。引导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各网格,开展“百姓课堂”文化公益培训, 使网格群众享受“零距离”、“零起点”、“零费用”的学习培训。创新推出“唱响定海”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突出群众主体地位,连续三年掀起本土文化秀,累计在928个网格举办赛事近400场,50余万人次现场观看。二是文明创建进网格。大力开展道德点评、主题教育、公益宣传、礼仪知识、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六进网格活动。创新开展“我爱我家”魅力网格秀文明系列活动,以网格为单位,以群众为主体,招募千名文明志愿者,层层评选文明网格、网格道德示范户、网格文明之星、文明使者、网格新风事件、建立网格道德基金,精心组织“阿德”走进网格与你话文明、“播洒爱心、传递文明”双百结对等活动,将文明创建的触角延伸拓展到全区928个网格。三是理论宣讲进网格。让网格队员充当理论宣讲员,开展“理论宣讲基层行”——“十百千万”活动,组织千名宣讲员走进网格,把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和重大决策部署,以“面对面”和“零距离”的方法,送到群众手中,更好地发挥网格组成员党的宣传员作用,扎实推动科学理论进村入户,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

4、注重实效,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针对性

一是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格团队的纽带作用,让网格队员充当宣传员、调解员、联络员、登记员等多种角色,把握“结合、融入”这一原则,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问题,采用拉家常、民情恳谈、村民议事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围绕群众的所需、所虑、所求,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开展帮扶结对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青少年走访、春节

送挂历送书籍、文明创建宣传等活动。因地制宜,创新推行村民夜校、网格户主民主恳谈会等模式,把网格群众召集在一起开会、学习,讨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达到增进了解,促进和谐的良好效果。二是与服务重点项目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新矛盾的预防化解方法,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团队在重点项目宣传和政策处理过程中的纽带作用,提高服务重点项目水平。以服务群众暖人心、服务项目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组织引导网格服务团队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经济建设和民生工作的重点任务开展服务,努力使网格服务融入中心工作。如岑港镇、长白乡积极完善网格配合重点项目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团队在重点项目宣传和政策出理中的纽带作用,提高服务重点项目水平,先后促成了13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三是与教育群众相结合。当前部分群众存在是非观念不清、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教育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思想意识。按照年龄特点、文化水平、心理特征等实际,或采取拉家常式的交流,或举办座谈式讨论,或进行心理辅导、个别帮教,有时采用先入为主的单向灌输,还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服务对象。同时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有时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面对面地进行教育,主动宣传政策法规,耐心做好教育说服工作,形成广大群众支持开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依托“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平台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加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力量。网格化工作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每个网格队员都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通过各

种培训,让团队成员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及时掌握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宣教工作水平。通过基层走访活动,面向基层群众,切实把准群众思想脉搏,了解群众思想热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解疑释惑,做好切实有效的说服引导工作,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壮大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力量。

二是畅通了与群众的双向沟通渠道。在网格化工作中,创新互动交流方式,探索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进网格工作、“两代表一委员”联系包片网格制度、网格党代表工作室等民情沟通新机制。同时创新载体,通过文化服务进网格、文明创建进网格、理论宣讲进网格等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基层群众的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还因地制宜,积极推行新居民课堂、村民夜校、网格户主民主恳谈会等模式,把网格群众召集在一起开会、学习,讨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开展思想引导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与传播思想价值结合起来,达到增进了解,促进和谐的良好效果。

三是提高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亲和力。网格化管理坚持群众需求为中心,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关注群众所思所想,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更好地架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团队成员还可以利用熟悉基层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讲清道理,在情与理的交融中达成共识,使宣传思想工作生动鲜活、入情入理,提高了宣讲工作的实效。

四是建立了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通过制定比较完善的系列制度,实施网格平台运作常规化,坚持网格民情走访经常化,初步形成了三级定期分析研判机制,进一步确立了宣传工作的地位,明确了宣传工作的内容,并且通过指标量化的方式,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使宣传工作常做常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建立完善了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以网格暗访和民情日志通报为抓手,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了工作规范开展。区本级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进一步强化了网格化工作保障。

三、依托“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平台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是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做好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只有各单位领导重视这项工作,人人热情参与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服务网格群众的责任。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单位和乡镇还存在着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明确、活动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存在着服务意识不端正、联系基层不紧密、工作开展不平衡性等问题。部分网格团队服务成员也一样,总是以单位任务繁重为由,很少到联系网格去开展工作,去了也是“走马灯”似的转一圈,更不要说是解决实际问题了。

二是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主轴,网格服务团队成员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宣教工作效果。目前,网格服务团队成员除了一些乡镇机关、社区干部和责任医生、教师等外,大部分为社区(村)村民代表,不仅文化层次不一,而且与群众沟通交流、解答各类问

题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相对缺乏,尤其是向群众解答相关政策、法规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影响了网格工作在群众中的人气和威信。同时网格服务队员在走访中,内容安排比较单一,交流方式方法有所欠缺,民情走访不到位、主题不突出等不足,直接影响走访的质量效果,不能确保宣教实效。

三是问题解决机制有待进一步通畅。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宗旨就是服务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赢得群众的支持信赖。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都能及时予以解决。但是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面上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党政、社会、条块资源没有完全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关系没有理顺,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问题交办流转机制的不流畅,对基层反映的诉求不能及时进行答复或解决,群众没有真正从中得到帮助,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惠,造成了群众满意度的降低,工作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依托“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平台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规范运行,打牢基础。必须进一步规范组织架构,积极引导和吸纳乡土人才、致富能手、文体骨干及社会自治组织参与,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度。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网格划分、团队组建、走访服务、民情研判、考核激励、监督管理等工作,特别要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率,完善互动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要进一步规范团队管理服务,着力提升网格队伍素质。要进一步规范阵地建设,推进三级党员服务中心以及党代表工作室、网格民情工作室“一中心两室”阵地建设,使之成为传播党的声音、通达社情民意、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平

台。

二是要走访对话,解决问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最大优势是与群众面对面,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要集中精力抓好定期集中性走访,以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为目标,做到能进得了门、坐得下来、谈得上话,提高走访质量;要根据走访对象特点,科学安排走访时间,改进方式方法,突出抓好重点信访对象、重点高危人员的重点走访,全面掌握动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要建立完善民情分析会制度,及时梳理分析网格民情,集思广益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网格平台的服务办事功能,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响应,抓好问题解决、解释说明、情况反馈等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要强化网格团队服务社会稳定的功能,认真做好解疑释惑、宣传政策、方便办事等工作,加强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4.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始终把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了“对口支援、轮岗支教、名师送教、进城挂职和远程资源共享”等形式和途径,加大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今年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了“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计划”“名师送教下乡计划”“乡村教师进名校对口帮教计划”“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和“校本研修支持计划”等五个系统子工程,再构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支持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行对口支援和轮岗支教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建立并推行以强区带弱县(市)的学校对口支援制度,按照对口支援的任务、责任及要求,通过“包、帮、扶、带”等措施,使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共享。同时,还实施了轮岗支教制度,即每年将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派往农村学校任教一年,或将城市部分骨干教师派到贫困地区学校轮换任教。两项制度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结构紧缺的矛盾,盘活 了教育内部的人力资源,打破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固定模式,形成了城镇教师向农村流动的态势,加速了城乡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实现了教育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积极实行名师送教下乡计划,先后组织特级教师报告团和师德教育演讲团,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和前沿的科研成果及时送到农村教师手中,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今年,组织的到最边远的通河县进行送教下乡,遴选出5位名优骨干教师,选派6位教研员分别作了示范课和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得到了哈尔滨电视台、哈尔滨日报、农村报等媒体记者的关注与支持,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作了相关报道。我们还将各类培训与名师送教紧密结合,全市新评选的二十位名师亲自送教上门,使教师不出远门就享受了优质的服务,有效地减轻了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初步形成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以中青年骨干培养培训为着力点,实施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

对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免费培训,已经持续5个年头。我们的做法是,每年暑期都从贫困地区选拔一批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免费集中学习。今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条件下,仍克服困难,培训了1500多名农村教师,为贫困地区中小学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开展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的同时,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又组织全市10个县(市)120名农村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这些教师的差旅费全部由市里统一划拨。120名农村教师分别进入哈尔滨市区内的七所名优学校,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特色建设观摩等活动。具体围绕以班主任专业化为主线的教育实践研修、以新课程理念向实践转化为重点的教学实践研修、以课程开发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研修和以“校本”为主题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实践研修等四大板块展开。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内容的学习,老师们实实在在地有了收获,他们高兴地说:“我们就需要这种紧贴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式培训”。我市农村教师的免费培训工作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黑龙江日报等都先后予以报道。

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按照“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加强了教师教育远程学习资源建设,建成了教师继续教育信息资源的“三级五库”。“三级”是市教育信息中心网站,区、县(市)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中小学校网站三个等级;“五库”是指应用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远程培训资源库、学科教学资源库和校园教育教 学资源库。在横向上,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四位一体的优势,按照“工作课题化,成果课程化”的思路,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在纵向上,我们牢牢抓住构建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这条主线,以区、县(市)教师培训网页、专题学习网站、教师个人资源包建设为重点,强化和完善各级网络资源中心。同时,组织区、县(市)和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网络资源的展评活动,加快了本土化、原创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速度。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网上培训和网上教研为基本途径,把农村教师的自主研修、合作研修和探究性研修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开展网上研修活动。为了保证教师自主研修的顺利进行,我市明确规定,教师“网上学习,不少于各类培训的30%学时”,由此进行政策性引导。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学校“校型小、教师少、研修难”的问题,今年我们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实施了“校本研修支持计划”,借助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目前有三个区、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和12所农村中小学登录研修平台,全市教师一起共建“哈尔滨研修社区”,在研修中生成新的教育智慧。网络社区将农村教师紧紧地“网”在一起,拓展和延伸了农村教师的视野。

四、以团队为载体,校本研修的重心进一步下移 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是一 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坚持以校为本,实行重心下移”成为我市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思路。我们先后下发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实施意见》《哈尔滨市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评估标准(学习型团队建设部分)》等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学年组、教研组、相关学科组成的综合组以及问题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合作式的团队学习。总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尽快提高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思想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的做法,使我市农村教师 培训步入了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是师德、师风明显改善,广大农村教师忠于职守,不畏清贫,涌现出了一大批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为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广大农村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注重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和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不断生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与追求。

三农村教师培训基地。市、区县(市)、乡、校四级培训基地建设普遍得到了加强。

5.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五

黔西支行党委

基层党组织是农行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黔西支行党委始终围绕‚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使之成为战斗堡垒,在经营中充分发挥效用‛这一中心,把加强班子建设及党支部的思想政治领导,增强党支部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八大基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夯实组织建设基础,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堡垒作用

近年来,黔西支行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以创建‚四好班子‛为契机,不断强化班子成员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注重提高学习思辩能力。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道德观,价值观。同时,不断强化以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知识学习。二是注重提高

要求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等都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工作特点分别按营业机构、支行机关、退休人员建立了党支部。选配好党支部领导班子,尤其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无论专职还是兼职党支部书记都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模范作用

近年来,黔西支行党委把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强化组织生活制度和党规党纪的约束,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努力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干部一根标杆‛,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2005年,全行共有党员人80,其中机关在职党员人36人,离退休(含内退)党员44人,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支行党委根据上级行有关文件精神,紧紧抓住机关支部分设第一、二支部和退休支部的换届选举这一有利时机,在配强选优支部班子上下功夫,加强对各支部换届及选举工作的指导。通过换届选举,逐步形成支部班子团结协调,分工明确,既各负其责又通力协作,整体功能发挥较好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各支部认真履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能,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指定优秀老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确保新党

二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考核机制,对机关党支部实行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党支部活动保障制度,继续全面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员工双向选择的‚双聘‛制度。

三是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和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凡吸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都要向党内外群众公示,预审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与总结、考察登记表、党内外群众意见、参加培训材料等,从而有效地把好新党员质量关。

四是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支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 ‚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创建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分工,确定具体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形成以党委书记负总责全面抓,机关党组织负责同志、党办具体抓,其他成员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到人员到位。

五是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全面加强组织建设。支行党委把促进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为检验支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强化支部书记素质培训工作和考核制度,把党支部建设纳入党委目标管理工作。党支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来抓,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八项基本任务,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四、抓党建促发展,工作跃上新台阶

验收。

——2005各项经营指标超额完成上级行下达的计划,为全区农行完成全部大项指标的屈指可数的支行之一,被黔西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黔西县2003—2005‘九创一平’工程文明单位‛;2005年5月,省总工会毕节办事处授予‚毕节地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称号;黔西县总工会授予‚黔西县2005年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6.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六

全面提升物业管理中心创新文化能力持续发展

全面提升物业管理中心创新文化能力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握发展、创新、和谐这一主题,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物业中心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处理中心发展与员工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物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具体工作中,推动物业管理和服务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物业管理工作

1、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加强物业管理工作。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学校党委的有关部署,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和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加强全体员工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把物业中心打造成为“政治素质好,服务质量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要内容的坚强集体。

2、强化落实,加强了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建设,有效地发挥了基层支部的核心作用。制度是确保组织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一年来,直属党支部以深化精细管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物业中心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党支部工作制度》以及《基层党支部工作标准》等制度,并结合党员目标管理对基层党员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使每一名党员时刻处于制度的约束之下。直属党支部都能够处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正确处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扎扎实实地抓好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树立了基层支部在职工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以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党支部的建设,为物业管理中心的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物业管理 1 部门,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研究解决党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特点抓好党支部工作。

2、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教育广大党员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认真解决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日常支部生活中,促使党员经常保持自重、自励,做到不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能正确行使《党章》所规定的各项权利,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在本职岗位上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中心发展的中坚力量。

3、深化主题,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有效地激发了基层支部的争先意识。去年以来,直属党支部按照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结合物业管理工作实际,从教学服务、建筑维修、校园环境管护等工作的点滴入手,自觉变压力为动力,中心开展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学校发展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开展了“创优质、挖潜力、谋发展”的主题活动,掀起了一个人人争一流、个个查漏洞、自觉献良策的小高潮,同时也增强了中心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以规范管理、精细管理为着眼点,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1、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资金控制制度,规范资金运作程序,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内部审计,严格限制对外投资、借款、担保,防范资金风险。在资产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报损资产的管理,建立、完善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大控制与监督力度,避免出现帐物不符、帐外资产。要加强设备管理,从规划、设计、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直至报废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在审计管理上,重点搞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工程项目、投资和效益等方面的审计,加大内部监控力度。

2、完善规章制度。要继续完善各类物业管理规章制度,理顺管理职能,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管理效能的提高。

3、调整和完善考核体系。在总结物业中心过去一年管理考核办法执行情况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确定各项指标的考评量化标准,使管理考核体系更加科学。

4、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综合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物业中心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心范围内建立管理协同平台的同时,充分应用各种信息化模型为管理和决策工作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建立节能指标体系,明确节能目标,并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体系。抓好群众性的挖潜降耗工作,杜绝各种浪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单位。

四、强化责任意识,抓好安全和稳定工作

制定《西北师范大学物业管理中心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完善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好“打基础、提素质、反违章、抓落实”为主题的“安全素质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对事故隐患整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论证,抓好危险品、防盗、防火、施工现场等的安全管理,确保隐患得到根本治理。努力实现“零伤亡、零事故、零污染”的安全控制指标。

中心党支部将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心文化。中心文化是推进物业中心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心范围内进行中心文化的宣传,利用书刊、简报、橱窗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宣传,逐步建立、完善企业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仪式和主题活动,树立体现高效物业管理价值理念的模范人物,宣传反映科技企业价值理念的先进事迹。

7.基层农村文化建设 篇七

摘要: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由于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道德状况、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探索推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加强

0 引言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建设。但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和广大农村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影响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整体而言,我国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1.1 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家族观念、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特别是个别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想法,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家族、宗教势力兴起。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的道德状况普遍受到冲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不敢创新,发展、竞争意识不浓,一些传统陋习,如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1.2 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2007年,全国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投入56.13亿元,其中直接为7亿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财政投入为14.99亿元,人均仅2.06元。2008年,中央投入2亿元,安排12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11月,中央又专门安排8亿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虽然投入在逐步增加,但与农村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加上一些地方乡镇财力困难,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文化建设投入经费较少,一些农民文化站年久失修,图书和活动器材、设备奇缺,文化站、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活动经费,设施简陋不堪,还有的农村几乎没有文化设施。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单调,农闲时缺少健康的文艺活动,农民除了看电视,主要是打麻将和赌牌,还有的靠宗教和封建迷信填补空闲时间,导致农村社会风气复杂化。

1.3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文化队伍素质偏低。与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付出的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农村文化站文化专干不能专起来,资金投入不足,工资待遇不高,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职业培训机会,致使目前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种种原因导致较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难以组织和建设,队伍定性也不强,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4 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文学书籍,四是面向农村大众的文化娱乐。富裕起来的农民既需要帮助指导农民致富、维护农民权益的知识和书籍,又需要符合农村观众口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演艺文化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产品中,针对城市、关注白领的产品比较丰富,而面向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广大农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再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新农村建设的道德支撑,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友善的乡风、村风、民风,提高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平。

2.2 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基层文化必须有阵地、有设施,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要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2.3 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方针。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无论是进行文化建设还是开展文化活动,无论是创作生产文化产品还是提供文化服务,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

发,充分考虑基层特点、体现群众意愿。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饥渴得不到缓解,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关注农村社会、农民生活,聚焦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以农民为核心,把农村和农民作为我们的根、本,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做到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亿万农民歌唱、为亿万农民送欢乐,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4 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合当地风土人情,切合当地文化传统,真正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发掘各地的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文化资产优势,成为文化发展优势。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根雕、绘画、剪纸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扭转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现象,大力培育地方品牌文化。要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5 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人才队伍是巩固阵地、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根据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特点,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对农民有深厚感情、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善于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使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工作的主体,丰富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离不开他们自身的主动性,要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民间演艺团体的骨干带动作用,重视培养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农村文化能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部门要同教育、科技、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个方面密切协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共建、区域共建、工农共建活动,通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农村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各个地方组织一支文化科技队伍,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文化的培训,组织各种农业、科技组织,特别是农闲时节,给农民合理的安排,真正实现科教兴农,支援农村文化建设。要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文化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有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到农村和社区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为推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和爱护基层文化宣传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做出贡献的要给与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8.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八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A组

1.“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民谣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解析 材料中这首歌描述的是温州四季八节的民族风俗,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这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答案 A 2.韩滉《五牛图》堪称“镇国之宝”。图上五牛的姿态各异,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传统绘画()

A.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是源远流长的凝固艺术

C.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D.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

解析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D项对传统绘画认识正确;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B两项错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C项错误。答案 D 3.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行,切问而近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本上直接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C.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 A项说法错误,中华古籍记载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B项夸大了传统思想的作用;题干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D项与题意无关;公众对这些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的校训的认同,实质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同,选C项。答案 C 4.《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表明()①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③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保留其基本特征,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得到继承和发展,表明了①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夸大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排除③。答案 C 5.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而不是文化决定国家地位,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而不是都必须继承,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故入选。D选项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的不同并不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故排除。答案 C 6.(2017·江西南昌模拟)“还记得如何剪纸吗?”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叠数次,随意剪上几刀,再将其打开,一张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一款名为“妙趣剪纸”的手机应用程序,让人们体验了剪纸的乐趣。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A.促进了剪纸文化的交流与继承 B.是剪纸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D.丰富了传统剪纸文化的内涵

解析 材料强调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这表明科技促进了剪纸文化的交流与继承,答案为A;剪纸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B不符合题意;剪纸并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C不选;材料中做法只是促进了剪纸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并未丰富其内涵,D项不选。答案 A 7.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科技促进中华汉字文化的发展,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A 8.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①说法错误,因为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的是教育。②说法错误,因为慕 课是新涌现出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属于大众传媒的具体形式之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故排除。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答案 B

B组

9.“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材料中“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既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也说明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故①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辩证地看待,故③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故答案选C。答案 C 10.(2014·北京卷,24)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因 4 此A项观点错误;传统文化应适应时代变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据此可判断B项观点错误;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不一样,C项观点错误。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体现了D项,故答案选D项。答案 D 11.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发展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文化发展要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 D.传统文化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解析 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A项与此不吻合;保护,对发展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可见,材料反映的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故B与题意不符;D本身表述错误;C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C 12.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晚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人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很巴西”,也“很世界”,基本把巴西传统和现代的艺术精华都表现出来了,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直观而真实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说明()①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是民族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源泉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民族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③表述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很巴西”,也“很世界”体现了①;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把巴西传统和现代的艺术精华都表现出来了”体现了④。答案 B 13.(2017·山东济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中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形成的精神基础,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孝文化萌芽于尧舜时代,形成于西周,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历代统治者和普通百姓所尊崇。自汉代开始走向政 治化,宋以后出现了极端化倾向。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体系,孝文化在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

“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传统孝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金钱至上观念的泛滥,出现了人情冷漠、尽孝意识淡薄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家庭、社会的和谐。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传统美德重要代表的孝文化又得以发扬光大。重庆市万州区的李传梅用孱弱的肩膀背着婆婆到深圳打工,十三年不离不弃;河南工人谢延信赡养亡妻家人,几十年无怨无悔,普通百姓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

(1)在如何对待传统孝文化上,人们的观点不尽相同。甲认为:传统孝文化在维系家庭社会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应该尊崇传统孝道。乙认为:传统孝文化的许多内容已经过时,必须重建现代中国的孝文化,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2)请就弘扬孝文化写两句宣传标语。

答案(1)赞同甲的观点。“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核心思想仍然符合现时代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价值;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现代文化提供丰富的历史养料;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倡导传统孝文化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行孝的社会氛围,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或者赞同乙的观点。“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的愚忠愚孝是文化糟粕,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建立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现代孝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现代孝文化更易于为人们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例:中华五千年,孝字应当先。每一条标语都能反映一个主题,两条标语主题不能重复。

14.大理是文献名邦。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化,列入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处,拥有6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过,和许多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一样,白族文化也面临着濒危与消失的困境,大理的“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支持下,“抢救白族文化”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比如,在重点地区建立白族文化传习所,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让白族大本曲、吹吹腔、白族对歌、弥渡花灯等代代相传;让白族歌舞、戏剧进入校园社区,用科技手段建立影音资料库、提供数字化平台;让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使“非遗”的保护传承成为“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重要载体。(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抢救白族文化”的意义。(2)分析材料中“抢救白族文化”的举措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1)①有利于研究白族文明的演进,展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有利于培养白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③有利于满足白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维系白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

9.繁荣农村基层文化 篇九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009-05-07 15:21:19)转载▼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性战略工程,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由此看,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但文化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实践证明,发展农村基层文化,促进农村基层文化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深刻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人民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也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大任务。新农村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新文化,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意,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显著特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第234页)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建设文明的乡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公共空间,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等多种原因,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还比较低,不少落后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生活方式,不仅制约着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等基础设施落后,可供消费资源偏少,加之体制不顺、机制不适,使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适应。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

二、正确估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玉溪市着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云岭先锋、家电下乡、新农村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要清醒地看到,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这些年来,以封建迷信等为代表的旧文化在广大农村地区重新抬头,不仅存在于落后地区的农村,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同样也影响很大,危害很大,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很难想象,被落后文化影响的农民能够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由于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缺乏明晰的思路和理念,一些农民虽然经济十分富裕,但文化和精神相当贫乏,结果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黑恶势力猖狂抬头,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以及懒惰、空虚、骄奢等现象严重,部分农民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有的甚至直接导致返贫,三是“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情况虽已不是普遍存在,但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四是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还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文化内容相对贫乏,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体制、文化机制不顺不活,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

三、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项原则

首先要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的原则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五个基本原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有重大的实践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基层文化建设中来说,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实情,有针对性地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要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又要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既要加强政策调控和宏观管理,又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融入全局,着眼发展。

一是要坚持把繁荣农村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融合在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明确提出促进乡风文明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二是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融合在一起。三是要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融合在一起。(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二)以人为本,突出为农。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立足为农、突出为农,始终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升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立足多予,以城带乡。

经过多年建设,城市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大财政性建建设性资金向农村的投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繁荣的局面。把“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特别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文化队伍下到农村传经送宝,要坚持立足多予,加大投入,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倾斜;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机制,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文化公共产品向农村倾斜、城市文明成果向农村辐射。

(四)注重运作,改革创新。

发展文化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文化公益事业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必须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大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摘自《当代中国马克思概论》第148页),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重运作,抓好落实。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灵活机动地开展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重视挖掘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文化资源,赋予时代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五)务求实效,有序推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农村方化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逐步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查研究,结合各地方实情,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地搞好发展规划,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结合当地经济基础,量力而行不搞面子工程,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民主协商;分类指导,引导扶持;持之以恒,有序推进。

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抓好的几个着力点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持。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为,着力研究解决事关农村文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律、服务农村文化发展新格局。

第一、着力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农民。

建设农村文化,首先要解决“为谁”的问题,这是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下力气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实际,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摘自《当代中国马克思概论》第148页)二要富精神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形态是一个由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一定经济、政治的能动反映。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更高形态的社会,本质上应该是发展更协调、进步更全面的社会。从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出发,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8页)三要提高科技文化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教育和科学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臵。早在1989年12月,江泽民就站在应对世界经济科技挑战的高度强调“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摘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1994年6月,他立足我国的长远发展,鲜明地指出,“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民的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经济上去了,文化下去了”的农村不是新农村,“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也不是新农民。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体,从一定程度上说,其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必须要有全面的提高。

第二,着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限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这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教育素质。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110页》),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是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举,是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有于农村”的要求,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但依旧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共文化资源不足,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困难;二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大量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常年与外界隔绝,信息不畅;三是许多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无法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中央台和省台广播电视节目入户率,二是继续实放农村流动电影放映“2131工程”,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三是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以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五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六是抚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办文化产业。

第三,着力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实现农村社会的团结和谐,既需要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又需要精神支撑和文化氛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提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第四,着力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

农村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公益性文化。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事关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事关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一要加大投入;文化要繁荣,配套设施是基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表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适应,有四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瓶颈”之一。繁荣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搞好。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防止基础设施老化不适应的问题。要做到一个村要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实现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馆。这表明了国家加强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展新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五,着力创新农村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农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中国的农耕文化曾长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张骏《东门行》“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绿萍覆灵沼,鲜花扬芳馨”的诗句,描绘了优美醉人的郊野风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农耕文化的发达,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农耕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注重继承和发扬农村的各种具有传统特色的农耕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利用。与此同时,针对农村文化队伍老化,文化活动形式、内容陈旧,农村文化活动也相对缺乏教材、缺乏时代的气息等问题,要注意引导队伍和创新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要变过去“送文化”为现在的“种文化”,我们不仅要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还要让它们在农村扎下根、结出果。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如农民业余管乐队、民间剧团等都是活跃在广袤农村的民办文化,我们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同时要注意引导其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正确的文化经营活动,引导其成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10.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文化内涵 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篇十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 把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在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内容。中原地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推动中原地区农业现代化,关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战略大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在不牺牲农业(主要是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在中国的发展版图中属于相对落后的区域,这一区域一方面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所以不能不把农业发展,尤其是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一区域又是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的区域,发展的压力尤其是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压力很大,发展水平上不去,居民收入上不去,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目的、对不起广大群众,也会拖全国现代化的后腿,推迟全国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时间,而仅仅依靠农业、依靠粮食生产又是无法达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之目标的。要达到致富的目标,就必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必然要增加土地占用。所以,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与保农业、保粮食、保耕地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就是努力在不牺牲农业(主要是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与主要标志

1.什么是三化?

所谓 “三化 ”,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是指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小生产的过程,是由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向工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化一般指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农民向城镇转移并融入城镇的过程,是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和农民、农村不断减少的过程,是由农村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向以城镇为主体的社会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的过程。

2.“三化”之间的关系

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 强调要以工业化为主导, 即工业化主导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现代化的本质看,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 是加快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工业化, 才能有更多的工业产品和

先进技术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镇化, 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农村为城镇、“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只有加快城镇化, 才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业化、城镇化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一个与工业化互动的过程。没有工业及其为之服务的商业、金融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城市就失去了支撑;反之, 如果没有城市的相应扩张, 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上也会受到制约。

3.什么叫“三化”协调发展

“三化 ”协调就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 ”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掣肘、制约发展。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城镇提供食物、原料等基础供给,工业为农业提供农机、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为城镇提供产业支撑,城镇为工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和农业的规模化创造条件等等。“三化 ”协调的总目标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具体目标就是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就是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反过来,也不能走一条牺牲工业化城镇化的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中原经济区的构想首先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所谓“三化”协调发展, 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 统筹解决, 协调发展。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形成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 应着重处理好农业尤其是粮食稳定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又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既不能牺牲农业尤其是粮食为代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 又不允许以迟延工业化、城镇化为代价发展粮食生产, 要把粮食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 建立在主产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协调推进的基础上。

4.“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标志

中原经济区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是必然要求, 在全国也具有示范性。”三化”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以城镇为依托的发展方针, 其中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是”三化” 协调发展的关键, 其核心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特点是农业的工业化。针对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劳动力大省的实际, 工业化过程必须是能够吸收大量劳动的过程, 如果工业化过程不是大量吸收劳动的过程, 这个时候工业化很容易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割裂开, 就不能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主导城镇产业的发展;主导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就业、在城镇落户, 实现城镇人口、产业的集聚, 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 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由于农村人口的转移, 农村居住用地的减少, 还能够增加数量可观的可耕地, 这样就从根本上增强中原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近年来, 尽管党和政府实行了许多诸如“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减免农业税的惠农政策, 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从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较可以看出, 农民收入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据《河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所得, 1990 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为2.2 : 1, 1995 年为2.72 :1, 2001 年扩大为2.92 : 1, 2002 年又扩大为3.1 :1, 2004 年和2005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 :1 和3.22 : 1, 2009 年扩大到3.3 :1。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 : 1 的水平。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多

河南省人多地少, 2009 年人均耕地面积0.08hm2, 不少地方在0.04 hm2 以下, 再加上科技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近几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民外出就业人数较大幅度减少。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 2009 年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3 200 万人, 仅转移输出2155 万人, 尚有1 045 万人有待转移, 而且每年还要新增100 万人。由于河南非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所以非公有经济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随着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 由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加上农民进城务工政策性障碍较多, 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 缺乏有效组织支持等短期内无法消除的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然落后, 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例一般为3.5 :1, 河南省仅为0.9 :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农业产业链条短, 关联产业少, 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小, 附加值低。以加工业为主导的农业生产、加工、转化、流通、消费完整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农民未能完全分享到粮食加工、转化增值、产品销售等产业环节的经营利润, 农业的比较利益仍然不高。目前, 全省通过产业化经营组织并引导了600 万户农民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轨道, 占农村总户数的30% , 尚有2/ 3 以上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就处于产业化组织之中的农户来说, 这些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也是比较低的。虽然有“公司+ 农户”、“市场+ 农户”等组织形式, 但从总体上讲, 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松散型居多, 而紧密型较少。这些组织自身发展程度也不高, 加之缺乏资金、技术、信息和相应的管理手段, 一些产业化组织难以发挥“组织农户”的作用。

3.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镇化源于工业化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物流、餐饮、旅馆等服务体系的需求, 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 也是工业化发展的推动力。河南的工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 但河南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又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第一农业大省, 大量的农业人口需要通过向城镇转移实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也需要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所以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已成为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症结所在。

4.城镇产业集聚度不高

近年来, 河南省农村工业发展较快, 但也出现了农村工业分散化与城镇化

要求企业相对集中的矛盾。现阶段河南省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基本上是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格局。这种工业生产方式, 由于没有形成聚集效应, 因而使农村的社区结构并没有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根本性改变, 与此相联系的社会分工与服务行业也并没有随着农村工业产值的增加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直接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 必须调整工业化战略, 使农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向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集中, 不断扩大城镇规模, 提高城镇产业集聚度, 以加快河南省小城镇的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三、怎么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 ”协调

“三化 ”协调分两个层次,一个是 “三化 ”本身,就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另一个就是 “三化 ”之间的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建设中原经济区,彰显河南特色,要在加快 “三化 ”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 “三化 ”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大局上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基地,突出中心城市的主要支撑地位;工作措施上突出吸引产业转移,突出优化发展环境,突出农民首先是农民工转市民和农村土地整治,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在汇报和宣传上突出 “三化 ”协调,突出粮食生产核心区,突出耕地保护和和宜农地复耕。

第一,要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坚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2000年以来,河南省工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9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 1%,说明工业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首要地位,短期内不可能被第三产业替代,河南不可能绕过工业带动阶段直接进入城镇化和服务业带动阶段。“十二五 ”期间应继续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促进工业在全省范围内的集中集聚,建立健全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的集中集聚机制,着力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继续发展那些有市场、有基础、有比较优势、污染较轻的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突出中心城市的主要支撑地位,把统筹城乡的重点放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上,尽快做大做强郑州都市区和其他省辖市,大力发展县级市、县城和非农产业有基础前景好的重点镇。要调整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把城镇化改为城市化,正确理解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扩大现有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规模为主,以增加城市数量为辅,更加重视发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要尽可能促进非农产业和农民向大中城市集中,非农产业和人口能够集中到郑州都市区的,就不要去其他省辖市,能集中到省辖市的,就不要分散到县级市和县城,能够集中到县城的,就不要分散到乡镇,以获得尽可能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以争取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第三,把农民工转市民工程和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为三化协调的重点来抓,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和农村土地整治的持续稳妥推进。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在城乡关系的把握上,要在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把农民向 城镇转移作为解决“三农 ”问题的战略重点来抓,把缩小城乡差距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上,把解决多数农民民生问题的大方向定在农民进城非农就业上,积极鼓励、帮助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切实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使之真正成为市民,融入城市社会。要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办

法是把多数农民转变为市民,而不是在农村就地改善。

第四,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上,在减少农民、耕地集中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遵循客观规律促进城乡合理分工,把发展非农产业的重点放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以发展农业为主,慎提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树立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问题的指导思想,继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支农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引导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支农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推进农业结构升级,以农民向城镇的持续稳定转移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化。

第五,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建设中原经济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有利于中原崛起为标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用先进文化改造、提升中原文化,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利创新的先进文化,要按这样的要求来改造、提升、重构中原文化。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日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颁布,这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不仅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对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因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确立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地位,着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着力发展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农业,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州学刊2011/03

[2] 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11/06

[3] 王永苏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报告

[4] 杨春雨推进河南城镇化进程的路径选择河南日报2003/05

[5] 欧继中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定位河南日报2010/10

[6] 吴敬琏中原经济区理应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日报2010/09

上一篇:犯罪检讨书下一篇:药监局开展“学、树、保、促”百日主题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