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4-09-08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选8篇)

1.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一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省民生GDP发展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2013年3月8日

目录

1、GDP与绿色GDP、民生GDP

2、加快推进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

3、进一步促进我省民生GDP的发展

1、GDP与绿色GDP、民生GDP 1.1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指标,是衡量各级政府政绩最硬的指标,追索GDP的高速增长,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丰富,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自从采用GDP核算方法以来,GDP在我国的地位扶摇直上。但盲目追求GDP增长,也带来一些弊端。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GDP不能如实反映社会成本;

(2)GDP不能说明湖北省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3)我国GDP增长的高消耗、高排放,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消耗和污染物的巨大排放;

(4)政府职能未发生根本改变,唯GDP论盛行;(5)GDP不能如实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6)GDP衡量社会福利的缺失,未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耗。1.2绿色GDP、民生GDP 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表一份《人类发展报告》,把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的指标体系由单纯的“GDP”指标变为“社会指标,’(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同时在国外关于的GDP争论中,引入一个绿色GDP的概念。世界银行1997年开始利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地区)的真实财富。

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GDP能更好地体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李鸿忠书记在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提出绿色GDP、民生GDP的概念。

对于湖北而言,绿色GDP是“核心GDP”,即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GDP;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 GDP;创新驱动增长的GDP;可持续增长的GDP。

民生GDP是“根本GDP”,是体现经济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GDP,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增加值”,内涵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追求就业率高的GDP;第二,是追求人民收入同步增长的GDP;第三,是增加收入的GDP;第四,是落实社会保障的GDP。

王国生省长所作的湖北省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明确提出要确保公共财政投入的75%以上用于民生。

1.3绿色GDP与民生GDP总体把握

“绿色GDP”和“民生GDP”作为全省经济的两个纲要性要点,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夯实农业基础,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要壮大城市实力,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要着力办好实事,把民生保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特别是要围绕保粮食、强基础、兴加工、增收入、新农村,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要发挥投资的关键和基础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实做强投资;要按照党政主导、群众主体、规划先行、产业支撑、体制创新的思路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坚持以用立业,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大催生企业、服务企业力度,做多做大做强企业,培育壮大企业家群体,推进湖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国“稳中求进”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应该来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还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省民生GDP的提出时落实了十八大精神的成果。符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于“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中相关精神的。

2、加快推进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

王国生省长所作的湖北省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生态文明方面,要求生态文明效应明显提升,“两型”建设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同时建成一批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强市(县)。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承载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文明湖北建设“十大行动”。

为此,积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指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推进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

(1)严格实施《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对于禁止开发区域,规划划定了多条红线:要依法关闭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确保污染物的“零排放”,不合规的必须限期迁出;不发排污许可证;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禁止开发区域政策的开发活动。

此外,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还将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鼓励人口到重点开发区域就业并定居。同时,引导区域内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2)积极落实湖北省总量减排“十二五”规划,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区域、企业的总量减排核算工作,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总量减排核算任务。

(3)推进我省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强市(县)的建设,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中相关要求,指导省内各城市的创模工作。

(4)积极实施《三峡库区后期水污染防治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推进《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5)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水,是我省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持续推进产学研模式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更好地为环境治理及保护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要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持续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农村饮水安全评估等工作;切实履行环保职责有效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

(6)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3、进一步促进我省民生GDP的发展

民生 GDP是“根本GDP”,即追求就业率高的GDP;追求人民收入同步增长的 GDP;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福利的GDP;完善社会保障的GDP。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不断优化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是提升民生GDP的重要举措。从环保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

(1)积极探索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推进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经济政策研究内容。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已经开创了“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监管”的排污费征管新模式。成立了中部地区首个环境资源交易所。率先在全国省域范围内实行绿色电力调度制度。

(2)构建长效机制

加快形成推动民生GDP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清理和修订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政策,完善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机制。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

(3)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加强建设环保产业。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环保产业是建立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要以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为需求,以环境影响评价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环保装备业和环保服务业。强化环保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环保部门必须努力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加强环保基础设施、污染源监控能力、环保机构标准化、环境应急能力、环保科研能力建设。

通过以上系列举措,有利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得环境质量不断优化,为建设美丽湖北作出贡献,促使提升民生GDP,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GDP带来的实惠福利,享受美好生态环境。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湖北。

强化发展的生态刚性约束,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确保完成明年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2)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已经开创了“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监管”的排污费征管新模式。成立了中部地区首个环境资源交易所。率先在全国省域范围内实行绿色电力调度制度。

继续探索实施差别化用地、用电、用水、用气和补贴政策,创新排污权交易、绿色电力调度、脱硝补贴电价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形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加快构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加快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抓好低碳试点省建设,认真做好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力争明年启动交易。

(3)形成长效机制

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清理和修订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政策,完善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机制。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

(4)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加强建设环保产业。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环保产业是建立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要以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为需求,以环境影响评价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环保装备业和环保服务业。强化环保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环保部门必须努力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加强环保基础设施、污染源监控能力、环保机构标准化、环境应急能力、环保科研能力建设。

通过以上系列举措,有利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得环境质量不断优化,为建设美丽湖北作出贡献,促使提升民生GDP,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GDP带来的实惠福利,享受美好生态环境。

2.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节能减排,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工业部门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建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决定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在全党全国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时候, 建材行业更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要采取更加主动与自觉的姿态, 举全行业之力加速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清洁生产,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此,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联合各相关专业协会, 共同向全国建材行业发出发展绿色建材推进节能减排倡议。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要求, 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 而是使建设、生活、发展的环境与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相一致,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强盛的重要象征。

节能减排是工业系统摒弃和挑战传统工业弊端, 实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 也是建材行业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主动推进与实施建材工业节能减排, 不仅是建材企业自身生存和立足社会的需要, 也是转型升级、实现“两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 全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全国工业部门中列第四位。建材工业目前年排放烟气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达到约340万吨、160万吨和135万吨, 是减排重点行业;建材工业同时也是资源节约、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有优势、有擅长的行业。在当今形势下, 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的转变, 减轻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已到了必须采取进一步实质举措的关键时刻了。

全行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 深刻认识其内涵和紧迫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增强责任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清洁生产的发展理念, 以“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和创新产业政策”为手段,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理念全方位地贯穿于各产业及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政策制定、标准提升、基本建设、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 制定出针对性强, 措施有力, 有操作性的举措和办法。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 又是必须不断渐进、年年有新的作为的现实选择。通过全行业的努力, 要力争使建材主要产业能耗、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量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0%以上, 万元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8%以上。

二、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从根本上推动节能减排

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 坚定实施控制总量、创新运用“三新”、优化存量、开发与拓展新兴产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六位一体”工作格局, 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针对行业当前发展实际明确提出的工作指导方针, 也是整体推动行业节能减排的根本举措。全行业要采取措施, 坚决抑制传统产能的盲目增长, 在优化存量进程中实施节能减排, 在加快发展建材新兴产业、增加新产品、新品种的进程中, 推进节能减排, 在提高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中, 促进节能减排。

我们认为, “六位一体”方向很明确。全行业必须齐心协力, 建材行业各产业、企业, 各级各类行业协会, 与“六位一体”工作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都要研究制定各自的具体目标和切实措施, 都必须确立各自的路径与支撑点, 把推进节能减排、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创新运用“三新”, 夯实节能减排支撑基础

创新制定产业政策, 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和建材行业管理部门, 要在深入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 创新制定产业政策的思路。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行规的制定不能只局限于控制与淘汰的层面, 要努力联手与争取发改委和工信、建设、科技、国土、环保、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政府部门, 推动制定各种鼓励和激励企业降低能耗, 减少排放的优惠政策, 同时要积极创新经济、法律和处罚政策, 对在一定期限内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实施限产、停产或采取必要的处罚。

创新提升标准, 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凡是新建项目, 其能耗和排放必须适用目前的最高标准;在新标准的制修订中, 必须将提升节能和减排标准作为重要内容。要在行业中大力贯彻实施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新标准。积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规范、水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与标准的制定;加快推进新能源玻璃、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外墙外保温材料等标准的制修订与提升;完善陶瓷产品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提升与制修订, 重点推进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和建筑陶瓷薄型化、卫生陶瓷轻量化、节水型等相关标准的提升与制修订;积极开展具有节能环保、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标准提升与制修订, 大力推进烧结砖瓦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等重点标准的提升与制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建材设备产品标准的提升与制修订进程。

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在推进传统建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必须把节约能源、降低排放作为主攻目标, 并注重产品生态设计。特别要结合“水泥窑炉粉尘及氮氧化物减排关键材料及技术开发”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组织实施, 积极推动由政府引导、资助,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建立。

加快“两化融合”, 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产业, 积极开发和应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和装备,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要结合“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的创新技术研发, 着力突破运行智能控制、原料矿山智能化开采、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等技术, 以高性能产品及低环境负荷生产的综合技术支撑清洁生产。

四、将优化存量作为实施节能减排的主攻方向

我国建材主要产业的产品产量已分别占到全球产量的50%以上, 主体技术装备大多也已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奠定了超越与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基础。但在发展绿色建材, 推进节能减排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有明显差距。差距是潜力, 也是动力。建材行业各产业、各企业都应主动与世界先进同行对标看齐, 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 把企业发展经济, 壮大自身实力, 与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紧密结合, 把节能减排装备的研发、费用投入的增长以及专门机构与管理人员的设置, 与更新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改革落后的生产管理组织方式相结合, 提出系统的改造、提升的规划, 将节能减排落实在企业的各个方位和每个环节。

五、强化节能减排管理服务产业链建设, 发挥大企业的表率作用

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要制定独立的节能减排规划、独立的产业政策、独立的达标标准和级别识别目录外, 还应加快推进独立的管理服务产业链建设, 改变目前管理服务缺位的状况。

要积极探索建立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权威检测评估服务平台, 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 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效对标和能效评价体系, 在行业内开展节能减排达标检测、评估、认定工作;建立节能减排培训服务平台, 开展行业节能减排培训;组织搭建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咨询、技术改造与服务平台;建立奖先评优限劣机制, 在全国建材行业率先评定百户节能减排达标企业作为样板, 并推出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发挥榜样的力量, 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同时要充分发挥大企业 (集团) 和骨干企业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 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引导培育其率先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环保管理中心, 加大研发投入, 加快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和开发, 服务于行业节能减排事业, 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带头作用, 争做行业标杆。

六、加强对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与推广力度

大力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各类建材媒体、刊物都要将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期的宣传重点, 开辟专栏、专版、专刊, 组织精品稿件, 保持宣传力度和密度。建材行业组织开展的先进工作者、劳模等各项评比、表彰、推优活动中, 要将节能减排实施、推进情况和效果作为一个重要条件, 宣传、树立节能减排的标杆、典型。

建材工业节能减排是一项光荣的事业, 是一项惠及子孙的系统工程,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是我国由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迈进, 开始实施建材工业“超越与引领”战略的重要时期。面对实现两个“翻一番”、城镇化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面对“超越与引领”的光荣历史使命, 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之路是建材工业的必然选择, 必须把行业发展模式建立在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承载的基础之上。为此,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19个专业协会共同呼吁全行业的同仁们, 让我们携手并肩, 与全社会一起, 坚定不移地实施节能减排, 为全面实现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共同努力, 做出建材人的应有贡献!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中国水泥协会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

中国砂石协会

中国石灰协会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中国石材协会

中国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

中国建材机械协会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3.建设生态新村 推进绿色发展 篇三

一、全力整治环境,打造生态新村庄

在规划上,紧密结合资溪山区地形,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确保生态和谐。在建设中,一方面,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全面落实改水、改厕、改路、垃圾处理等项目。另一方面,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村庄后山林相,发展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利用房前房后的空闲地,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工程,连线连片种植果树、花草及观赏性树木,创造季节性景观,实现绿满资溪、花开百村的美好局面。目前,试点村村绿化率达到60%以上。

二、科学开发资源,发展生态新产业

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构筑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主要包括:合理利用山上资源,全力推进“以竹代木”工程,发展毛竹产业;深入开发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大力发展鳗鱼、烟叶产业;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重点扶持和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截止目前,全县毛竹林面积达50万亩,鳗鱼养殖面积2500亩,烟叶种植总面积达10069亩,白茶种植面积达5320亩。

三、培育文明理念,构建生态长效机制

不断加强生态教育、宣传和引导,培养农民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高群众的生态认识能力和环保思想水平。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制作展板、教育片、警示片,寻回展出(播放);在全县村庄开展生态村庄创建活动,定期评选和表彰先进集体。

同时,还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点上,大力推广运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照1000元/台的标准对新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进行补助;通过“企业带村”形式,鼓励企业参与工程实施,凡整村推行使用供应商提供统一的热水器品牌的,供应商每台须较市场价让利600-1000元。另外,将沼气建设与太阳能普及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长沙源、上陈斜、付家等村庄洁净能源普及率达80%以上。

4.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四

在党中央科学决策,全省上下统筹部署、系统推进加快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X发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新定位新使命的重要时刻,中共X区委召开政协工作会议,我作为政协委员代表发言,光荣和自豪的同时,必须以实际行动为凝聚出彩正能量、谱写出彩新篇章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交一份合格答卷。

一、使命为重,做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的政协委员

作为政协委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政治纪律意识,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做到靠得住、立得稳、敢发声。近年来,我结合自身工作和行业特点,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带有“X风味”的诸多提案、建议,或被列为区政协年度重点提案,或在区政协协商议政专题会上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补短板”“抓精准”“做精细”“统筹推进我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科技创新项目发展力度”“推动X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速增效的建议”等等。特别是通过区政协今年组织的专项调研,我撰写的《关于X工业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若干建议》于X月初得到中共X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二、体恤民心,做公道正派的政协委员

作为政协委员,就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真情为民,关心服务群众。X年初,中共X区委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以弘扬X同志X精神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我随即带领全所响应号召,将律所开办庆典经费节省下来,给X县X镇回民小学X名留守家庭的孩子们送去了崭新的“中国之队”运动服、新书包和书籍、教具。在71年国庆前夕组织了“童声颂祖国,书香满X城”牧真校园书屋捐建公益活动,奔波X公里,一次性在X县X镇、X县X镇、X镇和我区X实验小学、X小学、X学校捐建X个牧真校园书屋,捐赠各类图书X册。同时,通过发放X面国旗和组织X名学生《歌唱祖国》表达了真切的爱国爱党之情,以X政协委员“扶贫、助残、支教”的实际行动为国庆71周年献礼。为此,我本人被区政协表彰为“热心公益事业先进个人”。

三、围绕中心,做匠心专注的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要把事业放心上,把责任扛肩上,更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出现关、停、改、破的状态。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我以创业干事促发展的精神,影响和带动全所律师服务好每一位当事人,服务好每一位法律需求者,做老百姓信得过、用得起的“良心律师”,为企业和创业者“复工、复产”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帮助,并力争通过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公平正义。此外,我坚持下社区,走基层,讲法律、谈案例,免费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身体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法律服务。今年春节前,带领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到我区X、X等四个社区进行节日慰问,为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粮油米面、春联等生活必需品。X年X月我获得X省优秀律师称号,今年X月,又被认定为“X市地方突出贡献人才(D类人才)”。

四、修身立德,做“党委放心、自己舒心”的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社会知名度大、关注度高,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X年在区政协指导下,依托我所在律所成立的X区“政协委员之家”和我市首个“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室”,通过与律所加强思政学习和国学推广的“牧真书院”进行共建共享,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断锤炼道德品行,养成健康生活情趣,以模范行动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新风采。X年以来,市、区政协领导多次到我们的“委员之家”视察、调研和指导,并将政协委员“亮明身份服务群众,挂牌勇于接受监督”的“委员工作室”做法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5.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五

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荆门市环境保护局

毛凯

我们认为打造荆门旅游品牌,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基础,发挥本地区优势,打造出具有荆门特色的旅游品牌,从环保部门角度来讲,就是要突出生态、绿色、环保,打造荆门绿色旅游品牌。

一、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的意义

1、人们向往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不仅仅局限在吃饱穿暖的标准,回归自然,体验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已成为都市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态旅游的产生正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其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当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

2、荆门正在实施生态宜居城市战略。市委、市政府之所以作出建设荆门生态旅游强市的决定,就是为了贯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部署,深挖辖区文化内涵,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建设生态荆门、和谐荆门,以推动我

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

3、我市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起步较晚,在周边地市中还处于滞后地位。例如宜昌不仅开发了“三峡人家”、“昭君故里”、“清江画廊”等生态旅游景点,还开发了丰富的地方土特产品。如稻花香、枝江大曲、十八湾小瓶装酒、清江银鱼、三峡苕酥、香菌木耳、香椿葛粉、长阳豆瓣酱、远安冲菜、五峰名茶,还有干土豆、干苕米、干鱼、腊味香肠等。而反观我市,旅游景点开发无序,缺乏特色,土特产叫得响的牌子也屈指可数,只有京山桥米、钟祥蟠龙菜、栗溪香菇、金龙泉啤酒等寥寥几个,所以荆门更要发展生态绿色经济。

二、我市打造绿色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优越。我市气候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裕、热量丰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6-16.3℃,年日照时间1997-2100h,年平均降水量804-1067mm,无霜期239-255d,适合动植物和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地形地貌类型丰富,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簸箕状向南敞开,形成低山、丘岗和平原湖区兼具地势。最高海拔为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的斋公岩,高程1051米;最低海拔为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潘家湾河床,高程27米,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是全市粮棉集中产区。全市低山面积33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25%,平原面积

16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04%,水域面积1849.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16%。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泉眼、水库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形成以沮漳河、汉江、长湖和府环河为主的四大水系,连接着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库和12.15万口堰塘。现有林业用地64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森林覆盖率达到36.2%。生态环境优美,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

2、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纪山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也分布于此。这些自然、人文景观,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

3、生态经济效应显著。林业方面形成了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森林旅游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已达34亿元。农业方面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全市耕地保有面积397.8万亩,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诞生了“京山桥米”、“栗溪山缘香菇”等知名绿色食品品牌。工业方面有中国名牌“金龙泉啤酒”,开发了王牌、冰晶、纯生、黑啤、金小麦等新品啤酒,年啤酒生产能力达60万吨,产品行销全国28个省市,并通过边贸辐射到东南亚地区。这必将产生深远的辐射效应。

4、基础工作扎实。荆门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市。扎实的基础工作也为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一个城市的旅游品牌的炼成,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联想集团从一个校办企业发展成全国知名的上市公司,驰名中外,也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荆门市委、市政府之所以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打造荆门生态旅游强市,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我们在全省地市州的排名还比较靠后,在全国还没有拿得出手的“荆门名片”。我们认为,打造荆门绿色旅游品牌,带动三大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和外销,达到名利双收的双赢目的,才能充分体现我市的环境优势。为此我们结合环保部门工作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把传承传统文

化与发展现代文明统一起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推进“新农村文化繁荣工程”,建设一批文化体育设施,推动群众文化体育活跃繁荣。扶持民营民办文化发展,培育一批成长性文化企业,引进发展创意文化,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办好金龙泉啤酒节等节会活动,打响一批文化品牌。同时还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为载体,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工程,重点实施市区竹皮河河道“生态补水工程”,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县(市)、生态村镇、生态园区、绿色企业等生态系列创建活动,着力整治重点污染产业、区域、流域的点源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全面开展汉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治污减排工作。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首先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环保无公害型的绿色农业。围绕生态效益农业,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努力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要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传统大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有利条件,突出绿色、原生态、无公害等几大要素,抓好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开发和宣传。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病虫杂草无害化防治、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植保技术,指导农民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检测,严格控制农产品源头和环节污染,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做好绿色食品和名牌产品的认证工作。同时还要抓住我市纳入“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

游业,进一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原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推广自然生态旅游线路,开辟生态旅游新思路。例如长湖,是我省第三大湖泊,地处荆州市东北部、沙洋县西南,它西起荆州市荆州区龙会桥,北至沙洋县后港镇,东至沙洋县毛李镇的蝴蝶嘴,南抵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流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自古迄今就是荆门、沙洋、荆州、沙市通江达海的舟楫交通黄金水道,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的墓冢就在湖北岸。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长湖境内风光秀丽,有潘家台、王家台、月台、柳岗牧笛、长湖远帆、渔歌早唱、仙桥夜月、夕阳返照、书亭坠雨、凤山晓钟、白羽破金等“三台八景”,民风醇厚,水域内盛产鱼虾、菱、藕等水产品,又是各种水禽的栖息地,在调洪蓄涝、保存淡水资源、降解污染物、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可是目前,从近几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长湖所测指标中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超标,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营养状态级别为中度富营养,而且有恶化趋势,水体持续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长湖围栏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超过国家有关养殖标准要求,养殖户投肥养鱼,增加了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来源,加上湖区周围生产、生活废水的排入,降低了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加快了长湖水质的恶化,丧失了大部分水体功能,成了全省有名的“臭水坑”,长湖综合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长湖保护、治理和

利用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分管秘书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局、水产局、城建厅及荆州、荆门、潜江三市领导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湖北省长湖保护治理和利用规划》报告。报告中坚持“保护优先,可持续利用;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治湖,科学利用”的原则,按照“构建两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以防洪排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改善水环境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综合考虑供水、生态、景观、旅游等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宣扬“人”、“水”和谐的相处关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从而维护长湖生命健康,最终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之逐渐成为一处都市人休闲、娱乐、度假的良好去处,并可与纪南楚国城、纪山楚墓群等景点整合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进而转化为把荆门打造成湖北的知名绿色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在生产、消费、建设、流通各领域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重

点搞好矿山复垦、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等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抓紧建立健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目标,以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为主要补偿形式,以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等为重点补偿对象,通过地区间利益协调、生态补偿,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使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有偿化和效益化。

6.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六

张树林

2010年第6期 ——生态建设

英山作为一个贫困山区县,生态是规模最大、特色最优、潜力最强的资源。加快绿色繁荣进程,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既是英山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英山扬长避短、谋求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

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结构多元的生态农业

英山山水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山。为此,我们积极克服狭隘的资源观念和传统的农业观念的制约,坚持把山水当做耕地来种,把“绿色”当做资产来经营,着力在开发利用绿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上下功夫。

一是调整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按照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的原理,走出“别人种什么就学什么”,“短期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被动性和适应性调整老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茶、桑、栗、药等四大产业,着力构建支撑农民增收的绿色支柱产业。全县绿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60.8万亩,农村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园、户均2亩经济林、农民年均绿色产业收入过3000元”的目标。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6%来自绿色产业。为构建“一县一特”的特色经济,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茶叶大县”目标,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思路,狠抓茶叶产业化经营,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茶园面积达19.2万亩,年产干茶2.65万吨,茶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8.6%。英山已成为“中国茶叶之乡”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同时,依托丰富的草饲料和洁净的水源,大力发展畜牧、家禽、水产等产业,不断优化绿色农业内部结构,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结构多元、规模发展”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推广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标准化施肥、标准化使用农药和有机茶清洁化生产、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绿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技术进村入户、下田入地;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严格控制违禁农药、饲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生产环节,确保农副产品的品质;着力打造“英山云雾”有机茶、“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天堂山野菜”、“梦丝家真丝制品”等绿色农产品品牌,依靠品牌提升农副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涵养水源,建设绿色屏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综合整治山水资源,推进农业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互协调发展,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4%,水土保持率达到87%。

以“少污染、低消耗、高效益”为取向,大力发展科技环保的生态工业

英山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腿短”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市场主体不多不强、工业企业“两头(原料、市场)在外”、产业链条短、传统机械工业比重大、工业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为此,我们坚持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重点,始终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大力发展“少污染、低耗能、高效益”的绿色环保工业。一是突出特色兴工。立足茶、桑、栗、药等特色产业和丰富的竹木等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和近农工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丝绸纺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系列化开发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植了绿屏茶业、绿羽茶业、梦丝家丝绸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资源型、加工型企业。

二是强化招商兴工。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项目。树立理性招商的理念,在招商项目的选择上坚持做到“四个不引”,即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严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属于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的项目以及影响公共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项目等一律不引进,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几年来,怡莲阳光丝绸纺织、金新龙药业、北京同仁堂药业、天福茶业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的科技型、环保型项目先后落户英山。

三是实施品牌兴工。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申请国家质量认证,建立全员、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着力打造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名牌,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县已成功创建1个“中国名牌产品”(即“梦丝家”牌蚕丝被),5个“湖北名牌产品”(即“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耀明牌”玻纤布、“诚信阳光”丝棉被、“雍华”丝棉被、“固力发”五金工具),拥有省级以上品牌绝对数量居黄冈市各县市之首。

四是狠抓改革兴工。坚持以“三改一培育”为重点,在推进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的同时,引进节能型、环保型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工业,使企业实现降耗目标,达到环保标准。先后关停改造了造纸厂、石材加工厂等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的企业。

以“保护与开发并重”为主线,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生态旅游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植被丰富、山川秀美,生态优越、空气清新,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名山(大别山主峰)、名泉(地热温泉)、名人(毕升)、名产(茶叶、丝绸、板栗、山野菜),还曾是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城乡联动”的原则,大办旅游、办大旅游,不断加快壮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重新修编全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规划和景区详规,推进旅游资源有序开发,有效遏制了“滥开乱炸、乱建乱搭、乱砍滥伐”等破坏旅游资源、损害景区形象的行为。

二是开展旅游“三创”活动。积极开展创“湖北旅游强县”、创4A级旅游景区、创旅游名镇名村活动。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桃花冲风景区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目前正在加紧进行4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望今年通过国家评审验收;乌云山村、吴家山村已成为全省旅游名村,其中乌云山村被评为“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全县农家乐、渔家乐达216家。

三是着力推进旅游招商开发。依托山水资源,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开发旅游项目。目前,投资过2亿元、按5A级标准设计的温泉度假村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资过亿元的天福茶叶项目和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别山主峰索道项目即将动工建设。

7.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篇七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 发挥着宏观的生态战略政策导向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一) 生态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 它就像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能没有电和水一样。把生态植被做好了, 它赋予的治沙、水源、生物多样性等等, 都能改善公共生态环境, 所以生态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应该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视野里, 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力度和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于强化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地位意义重大。

(二) 生态修复要保护和建设并举

生态建设必须和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也就是说, 产业发展在摆正经济和生态这两点的关系上, 一定要保障生态优先。现在的问题是, 在有些地方产业发展往往是破坏生态。我们必须把产业建设生态化, 其概念即是针对目前产业开发缺乏对生态的评价而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 致使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 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 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用制度对以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行为给予制约和惩罚。

(三) 让人人具有生态意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离开了生态文明建设, 其他四大建设都难以为继。

首先, 要认识到,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生态建设, 就大大降低了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其次, 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其他四个建设“一体化”的关系。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四大建设的基础。再次, 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要让人人具有生态意识。人人都成为生态的保护者、建设者, 人人都应该成为生态文明的维护者。

二、建设生态文明在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 但不得不承认, 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 而改革不到位, 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中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 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 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 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 加剧了产能过剩, 而产能过剩, 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 由于土地可以卖钱, 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 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 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 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 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 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 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 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梦”, 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图景, 这不仅是一种号召, 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必须且应终身追究其责任。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 生态文明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 是否具有先进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 其表现形式有正式制度 (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 和非正式制度 (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 。

生态文明制度既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 同时也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的标尺。经常有人把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同起来, 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防治污染、修复生态, 只要环境质量改善了, 生态文明水平就提高了。其实,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是在“文明”上, 更多的是反映人类行为的进步。当我们投入几千亿元治理环境, 环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如果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水平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因此, 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 是否具有先进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 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

(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 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 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还没有完整建立, 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 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 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 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 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 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 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 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 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 等等。另外,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今世界, 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荒漠化、生态系统退化、海洋环境问题、新型污染物、农村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社会性群体事件等。对各类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 累计起来就会达到极大的数量, 庞大而全面, 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还涉及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这都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 生态文明制度必将是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体系。

(三)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容:“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 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领导力。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 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 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快资源环境部门的大部门制改革, 增加资源环境主管部门在经济发展决策中的话语权。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监督问责职能。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 特别是地方人大应加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条例。按照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加强资源环境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和软硬条件, 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司法力量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作用。

形成道德文化制度,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形成对保护环境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对企业家进行环境知识启蒙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激励激发企业家的环境慈善之心。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 逐步形成“利益相关, 匹夫有责”的社会主流风气。将公民环境权明确地确立在宪法中, 加大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11.

[2]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热点难点问题解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11.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8.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八

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完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选取57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提出福建、江西、云南、贵州、青海、浙江湖州等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研究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节能减排综合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 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加强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定期发布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强化问责。加强节能评估审查,研究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组织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印发《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继续推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布第一批节能环保汽车推广目录和第六批高效节能电机推广目录,以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1亿只。发布《能效领跑者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十二五”前三年万家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2.49亿吨标准煤,已完成目标的97.7%。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试点。加快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制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十一批)》。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2014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印发实施了《关于利用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意见》、《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和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等。确定10家再制造产品推广试点企业,对购买公告内再制造产品并交回再制造旧件的消费者进行补贴。推动示范工程建设,全年新确定25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6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7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预计年可新增再生资源集聚加工能力327万吨、处理餐厨废弃物80多万吨、生产工业油脂8万多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组织重大规划和示范工程的评估验收,对两批178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进行评估验收并发布公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工作,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开展节水和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配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开展第7批国家节水型城市评审工作。

四是着力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公告了钢铁、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环保产业,印发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建设的通知》。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去年新增污水管网长度1.6万公里、污水处理能力717万吨/日、中水回用能力42万吨/日、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1万吨/日,新增垃圾处理能力7.6万吨/日。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确认的85%和70%目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已接近完成规划目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率先突破,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2015—2017年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规划》,修改完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实施2014年落实“大气十条”工作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加强“车油路”统筹 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五是完善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发布《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发布《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4年版)》。研究起草《节能监察办法(征求意见稿)》、《餐厨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条例》。起草《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继续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新发布高耗能行业强制性能效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推荐性节能标准等24项。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调整范围由5种产品扩大到14种。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等。

六是加强宣传培训和国际合作。联合中宣部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组织开展曝光泔水缸行动、绿色照明行动、资源循环利用行动、人人节水行动、节约一粒粮行动、节能利民行动、试点示范问效行动、建筑节能行动等。组织开展第24届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推动节能减排进家庭、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召开第八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第五届中美能效论坛、中德能效论坛。承办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IPEEC)第十届政策委员会会议,组织对东盟国家节能培训。推进“淘汰白炽灯和推广节能灯”绿色照明、中国节能融资、亚洲能效障碍消除等国际合作项目。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201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4.8%,取得“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

2015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重点,突出亮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加强谋划,创造性地推动工作,切实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企业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下一篇:说服性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