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翻译赏析

2024-07-28

声声慢翻译赏析(共11篇)

1.声声慢翻译赏析 篇一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3篇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1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叶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叶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的开放在那深深的小巷,枫叶红红的映照着低矮的门窗,凄凉叶片都是那秋天的声音。豆子开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叶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的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老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叶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的风铃声?

系着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音叶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的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邻居的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谁知她叶边捣衣叶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叶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就像那数不清的蟋蟀声。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叶半分给那天空的大雁,让大雁代替她的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叶夜分为五更,叶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

谯门:指城上能望远的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的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的声音。

砧:捶物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赏析

在词中,词人写了叶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叶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叶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叶夜分为五更,叶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叶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叶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叶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创作背景

在深秋时节,词人凭窗聆听着连绵不断的秋雨声,不禁引起心中阵阵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词。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叶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2

声声慢·秋声

宋代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的开放在那深深的小巷,枫叶红红的映照着低矮的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的声音。豆子开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的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老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的风铃声?

系着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的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邻居的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就像那数不清的秋蝉哀鸣。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的大雁,让大雁代替她的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的.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的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的声音。砧:捶物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赏析

在词中,词人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创作背景

在深秋时节,词人凭窗聆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声,不禁引起心中阵阵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词。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3

原文: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雨开放在那深深雨小巷,枫叶红红雨映照着低矮雨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雨声音。豆子开花雨时候却来了下雨雨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雨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笳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雨风铃声?

系着彩绸雨号角发出雨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雨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雨声音。邻居雨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雨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雨,就像那数不清雨秋蝉哀鸣。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雨大漏,让大漏代替她雨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雨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雨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雨声音。砧:捶物时,垫在底下雨器具。

赏析:

以“秋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了。在词中,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2.声声慢翻译赏析 篇二

一、句法好不好?

高中阶段, 古典诗词的语文教学中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后, 应当力图摆脱疏通句意、翻译全词的套路, 转而将分析句法、章法, 寻找意象, 体会其意境, 陶冶情操等因素视为鉴赏诗词的最终目的。《声声慢》正是这样一首可以为教学提供范本的极为典型的宋词。

《声声慢》写了词人李清照秋天在自己家中独居生活的情景, 历来广为称道, 并入选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必修课本中。词作使用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 传递出一种无法化开、无法排遣的愁绪。但正因为它是一篇全情绪化、近于意识流表达的作品, 也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像阅读及讲解柳永的离别词《雨霖铃》或者辛弃疾的登临词《永遇乐》时那样有着清晰可辨的思路。

首先, 最明显的是, 《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在该词所在单元内, 甚至在大部分学生现有的阅读范围内, 是十分独特的。查阅相关文献, 此句历来是词家评论的焦点, 争议颇大, 现有资料中最早的当是宋代张端义《贵耳集》中的一段评价:“此词首下十四个叠字, 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下十四个叠字者。到黄昏点点滴滴, 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痕。怎生得黑, 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词笔, 殆间气也。” (P458, 《唐宋人词话》, 孙克强辑, 河南文艺出版社) 清代张德瀛《词徵》卷四称其“句法奇创” (P4157,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词作首句一气连用十四个叠词, 每组叠词都细腻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寻寻觅觅:动作;冷冷清清: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心情;因此全句整合出来, 便是女词人一种怅然若失, 无所寄托, 人生漫无方向, 心情凄惨忧戚的生活状态, 使人读之顿生惆怅, 倍感凄然。张端义将其比作杜甫笔下那出神入化的公孙大娘的舞剑, 足见其偏爱。诚然, 这样的句子在宋词中是不多见的, 一般说来, 以景入情, 以情衬景的写法比较常见, 从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 到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楚天千里清秋”, 更加上苏轼的绝唱“大江东去”, 很少有词敢于在开头即单刀直入, 抒情到如此痛彻心扉。这《声声慢》中独有的一点——句法之奇, 完全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借助前人的评价, 引导学生在单元内词作起句的比较中得出结论。

其次, 句法决定着章法, 进而决定着词境。何为“境”?笔者认为, 就是一首词能引发读者建立在本事之上的更高远的联想的特质。而晚清著名的词评家况周颐在《玉栖述雅》中说:“易安词 (《声声慢》) , 只是枨触景光, 排遣愁闷。” (P4612,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枨触景光, 排遣愁闷”——深想一下, 是一种杂有家国之悲的百无聊赖之举。词人寻寻觅觅的手足无措和终无所依的凄凉境地, 过早地将词作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后面也就无法像苏辛那样宕开去写且可放可收了。通观易安此词,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 均局限于庭院之内, 即取即用, 而境界, 也其实更多地系于个人遭际之上, 毕竟是封建礼教大行其道的古代女子的心胸和视野。也难怪清代《词综偶评》对此有尖锐的批评了:“易安此词, 颇带伧气, 而昔人极口称之, 殆不可解。” (P1578,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伧气”就是写得俗, 缺乏超脱的清致。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则更是对张端义的欣赏口味深表质疑:“然此不过奇笔耳, 并非高调。张氏 (指张端义) 赏之, 所见亦浅。”又说:“‘到黄昏点点滴滴……间气也。’此论甚隔。十四叠字, 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 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 不免魔障。” (P3944,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如果大家都以能否用得上叠字, 能否出语惊人来判断一首词的好坏, 那不但是“隔”——没有看到、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甚至是因魔障丢失本心了。

另外, 从蔡嵩《柯亭词论》中可以看到, 《声声慢》这样的词对倚声填词的初学者起了一些负面的误导作用:“叠字句法, 创自易安。以声声慢系叠字调名, 故当时涉笔成趣。一起连叠十四字, 后人以为绝唱。究之非填词正轨, 易流于纤巧一路, 只可让弄才女子偶一为之。” (P4907,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这样的句法学得多了, 只能是把词写得纤巧, 而这样的词究竟耐不耐人琢磨, 值不值得品味, 则另有说法了。其实说回来, 还是词境有限的问题。

因此, 这样的带有明显争议的词作句法, 实际上可以成为一个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古典诗词判断能力以及建立诗词阅读品味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 可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的比重, 在句法上, 相信既有学生像明代杨慎《词品》那样去盛赞:“声声慢一词, 最为婉妙。” (P450,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也有学生像上述批评者那样只是感觉一般;而在词境上, 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词作者个人的性别、年龄、人生遭际的差距, 都是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这几点, 大可以引导学生去向纵深处思考和讨论。

二、思路有几条?

众所周知,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时作品, 当时金兵侵据中原, 国破家亡的她流寓南方, 境遇孤苦, 关于全词的感情基调, 学生从“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直抒胸臆中就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到。那么在接下来的具体分析中, 如果让学生来复述一下该词, 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歧——这首词是不是从早晨写到了晚上?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诗词大家的观点:

其词写一整天, 非一晚的事, 若云“晚来风急”, 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 即前录《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 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 作“晓来”。 (P143,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词是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 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 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 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P27,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梁启超著, 台湾中华书局)

全篇用赋法, 写独处情景, 抒满腔愁绪。上片从早晨写起, 却以十四叠字发端, 其中前四字写人动态, 中四字写寻觅时氛围, 后六字写寻觅无所得, 徒觉悲戚。下片写到黄昏, 取满地黄花、雨里梧桐两景以作点染, 或象征, 或烘托…… (P264, 《宋词三百首注评》, [清]上彊村民选编, 王兆鹏、黄崇浩注评, 凤凰出版社)

这几种说法大同小异, 按照此中思路, 我们可以把该词描绘成词人早上起来即开始寻寻觅觅, 未果后小饮几杯淡酒, 而后在微冷的急风中依次又看到了过雁、黄花, 后来词人又独坐窗前, 终于熬到黄昏, 此时天气又来了点绵绵不绝的小雨, 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下在梧桐叶上, 这种愁绪不知何时可以停息。这种说法的出现, 应该说源于对一个版本问题的考证, 词作的第三句:“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晚”, 有的版本作“晓来”,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后面又有详细的分析:

“‘晓来’, 各本多作‘晚来’, 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 非一晚的事, 若云‘晚来风急’, 则反而重复。说‘晓来风急’, 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 古人晨起于卯时 (7-9点) 饮酒, 又称‘扶头卯酒’。” (P143,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然而, 是不是古典诗词中出现的酒, 一定都是早酒呢?或者说李清照的其他词作里酒是以扶头卯酒的身份出现, 于是此处也定为早酒呢?

但是也存在着没有将词作的叙事解实的评析, 比如吴熊和、萧瑞峰编选的《唐宋词精选》以及沈祖棻《宋词赏析》等相关篇幅。即词人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 (可以是早晨一起床, 也可以是中午, 也可以是快要接近傍晚时分) 里, 突然爆发出一种郁积的情绪, 而正是从寻寻觅觅开始的。接着, 词人点出节令是“乍暖还寒时候”, 忽暖忽冷的季节, 气候变化无常, 身体也难以调养——最难将息。于是开始饮酒、观雁、惜花、听雨。

两种思路的本质就是, 全词是否是从早晨写到晚上一天的生活。前一种说法由于支持者众多,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读词或讲词时就直接借鉴, 拿来一用, 讲解起来也更为简洁明了;后一种说法相较来说叙事轮廓更模糊一些, 只能靠分析意象的组合与堆叠来导出或强调全词的感情基调, 讲解起来也可以重点突出。说得更简略些, 作“晓来”的话, 全词即可解为“实写” (从早到晚一整天) ;而作“晚来”, 则全词可以解为虚写 (某个时段) 。

3.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篇三

关键词 叠字 悲凄 渲染 乐章 美心声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象这样使用叠字,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后世的词话家都赞赏她这样创造性地使用叠字,罗大經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徐釚的《词苑丛谈》中评道:“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二、层层渲染抒悲凄之情,

接下来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说的是什么季节?一般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早春天气,李清照在这里写得却是秋天的早晨。朝阳初出,故曰“乍暖”;晓寒犹重,故曰“还寒”。“最难将息”是“最难调养、休息”的意思。此句与上文“寻寻觅觅”呼应,说明自己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雁过也"三句,是说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三、以声摹情展乐章之美

综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一篇言愁绝唱,凝聚着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壮逝的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它的血泪交迸、感人至深之处,令注家甚至指认它是作者晚期的“悼亡之词”。它表现了一个女词人言必己出、多含妙悟的极其敏锐精致的语言感觉,简直可以看成一种深度生命体验和鲜活的语言学相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4.《声声慢》赏析 篇四

声声慢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5.《醉花阴》与《声声慢》意境品析 篇五

两首词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黄花、风、酒、黄昏。意象相同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创造的意境也不同。《醉花阴》是词人早年作品, 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志趣相投。时逢重阳佳节, 秋高气爽, 景色宜人。这一天, 应是家人团聚, 亲友相逢, 佩茱萸, 饮菊花酒, 可词人却与丈夫两地分离。重九佩茱萸, 饮菊花酒这种风俗从汉代就有记载, 后在文人中广泛流行。《西京杂记》卷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花酒, 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 杂黍米酿之, 至来年九月九日, 始熟, 就饮焉, 故谓之菊花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云:“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两句使用“酒”“黄昏”“东篱”意象。细加品析, 我们可感受词人内心的相思之情。古人有借“酒”的意象来消愁之意, 李白诗云“举杯消愁愁更愁”,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花阴》中, 词人也用到酒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愁绪, 可这种愁只是单纯的思夫之愁。“东篱”暗用陶渊明的典故, 借菊花表现词人品格的高洁、孤傲。“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诗句“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给人的视觉形象已是“憔悴损”, 凋零、枯萎, 不复充满生机, 且与前文的“寒”字暗合。如今再也没有人来采摘, 使词人想起过去的幸福生活, 细捻菊瓣, 含情相对。场景和谐而温馨。可冰冷的现实却是国破、家亡、夫死, 孤苦一个人, 内心凄凉、苦楚之情非外人能够体会。词人也饮酒, 酒只会使她内心的凄楚之情更加淤积, 不可化解。

“黄昏”是时间词, 古人常借这一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游子、思妇而言, 黄昏是最让他们不堪忍受的, 因为, 已近黄昏说明一天即将结束, 倦鸟亦会归巢, 可他们却身心无托。如刘方平的《宫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韦庄的《小重山》:“颙情立, 宫殿欲黄昏。”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冯延巳《清平乐》:“黄昏独倚栏杆。”《醉花阴》中, “黄昏”意象的使用与典故连用, 表达清寂的意境, 《声声慢》中, “黄昏”意象则与表达愁绪意象相组合。美学家布洛克说:“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橘子旁边, 它们便不再是一个柠檬和一个橘子了, 而变成了水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特性。“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意象从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来即含“寂寞”“孤寂”之意。“细雨”亦给人愁思如“丝”之感。绵绵秋雨下的人内心凄楚。词意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这种意象的并置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表达出词人内心无以宣泄的孤寂凄楚之情。另外, 两首词还都使用了“风”的意象。“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中, 风是季节的象征、时间的化身。风卷珠帘, 凸显的是帘子后面“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词人形象。而“怎敌他晚来风急”之“风”不仅是自然界的秋风, 更融汇了政治、社会的内容。

布洛克说:“诗的独特意义完全来自于它的各个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独特结合方式。虽然理解其中每件事物之一般意义时所需要的那种普通经验不可缺少, 但它的意义主要还是来自于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醉花阴》与《声声慢》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 可意象的组合方式不一样, 意境也相去万里。《醉花阴》中“黄花”与“东篱”“酒”“黄昏”意象连用, 营造了一种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中“黄花”意象与“急风”“梧桐”“细雨”等意象连用, 营造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意境。

摘要:针对李清照的两首词, 文章就相同意象的使用进行文本细读, 从组合方式角度探讨不同意象组合造成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意象,意境,品析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声声慢翻译赏析 篇六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受到俄国学者巴赫金的启发,朱莉娅·克力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任何一部作品里的符号都与未在作品中出现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文本都与别的文本相交织,每一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折射,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互相参照,彼此牵涉,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从而构成文本过去、现在、未来的庞大辐射体系和文学符号的演变过程。”(高路,高远,2003:83)许多学者如罗兰·巴特、德里达和哈提姆都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多层次的界定和分类。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互文性理论的提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秦文华,2002,54)。中国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丰富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的提出要求译者将文本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传统中加以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和内涵。本文拟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雁”这一意象的翻译,从而进一步证明将互文性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从互文性角度对“雁”的几种英译的分析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1

Myself, into woe, a flight of wild geese has thrown.But with them, very familiar I have grown.

——徐忠杰

译文2

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My old friends,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林语堂

译文3

Wild geese fly past, while I'm broken-hearted;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

——杨宪益夫妇

译文4

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许渊冲

译文5

Overhead, a heart-rending line-

South-bound wild geese at morn

Yet old acquaintances of mine.

——朱纯深

译文6

Wild swam, my old acquaintance

migrate in echelon,

leaving me more forlorn.

——潘家云

译文7

A flock of wild geese flew past,

It hurts to hear them cry, though

We are old acquaintances.

——龚景浩

(二)原文中“雁”文化意象的互文分析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互文指涉“雁”。首先,“雁”一词涉及到了不同作者不同作品间的互文。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雁”以其“秋雁南飞”的特性,触动文人的心弦,寄托着文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唐朝诗人赵嘏在《长安秋望》中写道:“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数点”和“长笛一声”里,雁与人都在塞边踯躅。更有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杜甫的送别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是离人泪”,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为了千古绝唱。此外,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等等,都是以“雁”表达思乡之情的典范。此外,文人还常借雁叹孤寂。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以雁喻孤寂悲凉,令人不胜唏嘘。

其次,“雁”还涉及到了同一作者不同作品间的互文。在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离别之后,词人利用鸿雁传书的雁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和无法派遣的孤独寂寞。在《声声慢》中,词人看到北雁南来,引起无限“伤心”,原来在北方时已是“旧时相识”,此时的“雁”,不只是指能够传书的鸿雁,还应暗喻北宋遗臣南渡之人,睹物思人,旧相识的鸿雁更加促起词人的感伤之情,对丈夫的怀念,对故土的怀念。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雁”一词既包含了同一词人不同作品之间的互文,也包含了不同词人和诗人不同作品的互文。这里,正是通过“雁”这一互文意象和其他意象的叠加,意境逐步沉郁,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女词人的孤独和哀怨之情。(张颖,2006:62—63)

(三)从互文性角度对不同译文的分析

正如舒奇志所言:“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他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舒奇志,2007:58)这里,词人李清照正是借助“雁”这一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表达了思念丈夫、思念家乡的感情和孤独落寞哀伤的情绪。在翻译时,译者要将这一互文性意象内涵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浸染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读者看到“雁”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种种意蕴,但大部分浸染于英语文化中的读者仅凭借字面固有信息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种意蕴的,因此,如何把这一互文意象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对译者显然是一个考验。

在选取的七种译文中,徐忠杰、许渊冲、杨宪益夫妇和龚景浩不谋而和,都把“雁”译为“wild geese”,在未加任何注解的情况下,译文读者很难通过这“wild geese”一词联想到其中饱含的词人思念家乡、思念丈夫和孤独悲伤的情绪。此外,在英语文化里,“geese”还含有贬义色彩,指傻瓜笨蛋,这更和原文的意蕴相差甚远;而林语堂把“雁”译文“geese”,和前面译文大同小异,未能将“雁”的厚重文化意蕴传递出来,丧失了原文通过无数互文积淀的联想意义;潘家云将其译为“wildswans”,“swan”是天鹅,常让人联想到高贵典雅之美,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在缺少有关中国文化的互文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从“swan”一词他们是无法联想到思乡和悲伤的意蕴的;朱纯深将“雁”译为“a heart-rending line-South-bound wildgeese”,他在自己译文的脚注里解释道,“译文用了a heart-rending line,放在wild geese之前,意在暗指书信或诗的一行,再转为雁阵的‘—线,暗示雁过人去不见音信的孤独悲伤。”(朱纯深,2002:94),这一译法不仅指出了秋天北雁南飞的特点,并且“line”在这里一词双关,既指书信或诗的一行,也指雁阵的“—”线,这样处理使“雁”这个意象的通过互文积淀形成的深刻联想意义表达无遗,非常有创意。(郑恩岳,2003:4)

三、结语

7.声声慢赏析 篇七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这个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8.《声声慢》中的“愁”赏析 篇八

起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话七组叠词,看似简单明了,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营造了有一种可以笼罩世界的忧愁氛围。词人在经受了国破家亡、丧父、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孤苦伶仃,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试着、幻想着去寻找那不可能拾回的过往,不过残秋无情,冷血的呈现出一片萧杀,更使词人感到凄凉悲切。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和“ 还”形象的描绘了秋天那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使得词人左右不是,无以适从。只能如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游离在这个让人坐立不安的世界,痛苦的搜寻着无人知晓的东西,是自己更加痛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不是酒淡,而是愁之深之苦,以至于烈酒都无法将其麻醉,无法让词人自己借酒消愁,而只会愁上加愁、愁更愁。无限惆怅袭来,在这个多事之秋,词人无力却只能抵挡那渐渐强劲的北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秋雁南飞,一如漂客回家过年。而流离失所的李清照无限伤心,看到连大雁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了自由翱翔,伤心之时,加重了作者思乡之情,在万般愁苦之中又深深地烙上了一刀乡愁。

下阕: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秋风吹尽落叶,吹谢了菊花,光秃秃地,如同坟墓上象征性的一棵小树,如同词人万籁死寂之后憔悴的容颜,已经不起任何蹂躏。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重感情的人是痛苦,总有被忽视的感觉,更何况国破家亡、丧父丧业的词人,只能独自娇弱的倚靠着那单薄的小窗,泪眼婆娑的巴望着那些曾经的温暖。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魁梧的梧桐树赤条条地伴着那刺心的深秋细雨,在黄昏这样一个让人留意却稍纵即逝的时分,让词人百疮千孔的心受着滴滴点点如打翻的五味瓶的折磨,连点滴之轻也承受不起。

9.《声声慢》的本色美 篇九

词有什么特点?“第一,词是一种都市的娱乐性的文学;第二,词是女性的软性的文学;第三,词是抒情细腻的文学;第四,词是感情低徊感伤的文学。当然这只是就词的本始面貌而言,也就是前人所谓词的本色而言,后来兴起的豪放词又当别论了。”当然,词与诗相比,还有许多的特点,例如与音乐的关系更密切,句子长短不齐等,但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几点。而李清照本人及其词在以上几个特点上的表现尤其突出。

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声声慢》的本色美的重要表现——语言的音乐性,并简单说说李清照。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叠词的运用,二是押韵。而本词的语言既有音乐性这一特点,又很好地同本词的情感特点及词的本色美统一起来。作者与词的本色美的关系表现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声声慢》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影响。

汉字是一种乐音文字,其语音本身就有音乐性,因为它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而每一个音节基本上都有一个元音。我们知道,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汉字有响亮的元音,再加上高低起伏的声调变化,所以一连串的汉字念起来,很像那宛转悠扬的歌声。中国人在南北朝时就发现了汉字的这一特点,所以当时的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的说法,并把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最终促成了唐朝格律诗的出现。“诗歌”一词,本身就说明了诗与音乐的紧密联系。而词则被称为“诗余”“曲子词”,同样也表明了它同音乐的密切联系。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特别强调的就是词的音乐性。李清照的《词论》说,“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又特别强调了词与诗在音乐上的区别,即词更加注重音乐性。

恰当地运用叠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因为音乐是讲究节奏的,声音的重叠,自然地形成了节奏,也就具有了音乐性。押韵同样会形成节奏感,使音乐性更强。《声声慢》的叠词有“声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押韵的字有“觅”“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叠词多,并且基本上是句句押韵,音乐性是很强的。这种音乐性,显现了“词是一种都市的娱乐性的文学”这一特征,让人在品味鉴赏词所创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还得到了一种优美的听觉享受。

应该说词这种文体都具有音乐性,但是由于《声声慢》的叠词特别多,押韵特别密,因此它的音乐的本色美这一特点就特别明显。不仅如此,《声声慢》的音乐美还同它的情感特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声声慢》的情感还是软性的,是低徊感伤的。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在低徊感伤时,他的呼吸声调是比较低而且细小的,如果这样的情感出自一位感情丰富的女性,就会更加低而细小。这样的情感,显然不适合用嘴巴张得很大的开口呼韵母,而要用齐齿呼韵母。我们仔细看看,《声声慢》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和押韵的字“觅”“戚”“息”“急”“识”“积”“滴”都是齐齿呼韵母,特别能够表现女性那种低徊的感伤的。但是李清照早年所作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是表现女性低徊感伤的,可是它押韵的字“秋”“舟”“楼”“流”“愁”“头”,却用的是开口呼韵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达的是相思闲愁,虽然愁,却还有大雁寄锦书,有人分担,是“两处闲愁”。可是到了写作《声声慢》的晚年却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为个人而愁的,也有为家庭而愁的,还为国家而愁。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愁的程度要远超《一剪梅》。所以《声声慢》押韵的字是齐齿呼韵母,这是为了音乐美同它的情感特点的有机统一。

“文如其人”,李清照本人就是词本色美的代表。因为李清照本身就是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是一个温柔多情的女人,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由于遭受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变故,李清照终于写出了她与词合二为一的能代表词的本色美的典范之作——《声声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的“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在笔者看来,从“词是女性的软性的文学”这一角度去解读,则李清照的《声声慢》又是这四首词的代表。这是因为《声声慢》的感情更丰富细腻,也更女性化和软性化。李煜的身份是南唐皇帝,虽然在歌哭,可是其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感情深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晏殊则是北宋的太平宰相,纯粹就是一个在外行走闯荡见多识广的男人,只是故意装出女人的腔调罢了,词的下片终于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山长水阔知何处”;柳永早年则是一介平民,多年怀才不遇,因仕途坎坷而抑郁感伤,经常出入秦楼楚馆,同那些歌妓混在一起,已经完全女性化了,所以写的《雨霖铃》,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的离愁别绪,不过也还是有些男人味,眼中胸中,不单有自己,还有天地间广阔的世界,如“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李清照才是一个纯粹的女人,是以女人的身份去书写女人独特的情怀,所以不用思考,只听听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声音,就知道那是女人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悲切切,抑郁感伤。

10.李清照《声声慢》叠字艺术阐释史 篇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1]

词作上阕“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和下阕“点点滴滴”四个叠字, 是词人在艺术上大胆新奇的原创, 其叠字的运用奇横超拔, 自然妥帖, 出奇制胜, 可谓字字珠玑, 字字传神, 字字蓄情, 手法独特, 妙绝千古!

清末沈曾植在《菌阁琐谈》论易安词影响曰:“自明以来, 堕情者醉其芬馨, 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有灵, 后者当许为知己”。就《声声慢》而言, 非自明始, 南宋张端义即首开其端, 最早对词中叠字的运用之妙给予阐释, 开启了绵延千年的《声声慢》叠字阐释史先河。其《贵耳集》卷上曰:

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之痕。

张端义是李清照《声声慢》叠字艺术的“发现人”。他最早发现词中叠字的新颖之处, 用“公孙大娘舞剑手”来比喻李清照叠字浑然天成, 自然洒脱的技巧。张端义此论卓有见地, 奠定了后世评论者不断深入阐释此词叠字妙用的基础。

自张端义始, 《声声慢》历经南宋、明、清、现当代近千年的阐释历程, 其叠字的解读也层层深入、步步升华。后人或惊叹词中叠字奇绝天横, 自然熨帖的独特创意, 从而称许李清照间气所生, 闺房胜流的藻思;或赞叹叠字之法情景婉绝, 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从而夸赞李清照不独雄于闺阁的才力;或标榜叠字运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千古词家叠字之法, 从而称颂李清照为苏、辛之亚。

自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称道此词叠字为“公孙大娘舞剑手”, “无斧凿痕”后, 宋人罗大经又在叠字发展的流程中比较考察这首词叠字的“创意出奇”之处, 他在《鹤林玉露》卷十二中说:

诗有一句叠三字者, 如吴融《秋树》诗云:“一声南雁已先红, 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连三字者, 如刘驾云:“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 如白乐天云:“新诗三十轴, 轴轴金石声”是也。有三联叠字者, 如古诗云:“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是也。有七联叠字者, 昌黎《南山》诗云:“延延离又属, 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 落落月经宿。訚訚树墙垣, 巘巘架车厩。参参削剑戟, 焕焕衔莹琇。敷敷花披萼, 睳睳屋摧溜。悠悠舒而安, 兀兀狂以狃。超超出犹奔, 蠢蠢骇不懋”是也。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 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罗大经列举诗歌一句叠三字、一句连三字、两句连三字、三联叠字、七联叠字的用法与李清照词中连叠七字之法相比较, 并惊叹身为女性的李清照的藻思。罗大经此论虽未对众多叠字之法的优劣高低作出评判, 但吴融、白乐天、韩昌黎等皆是赫赫有名的诗人, 罗大经将其诗句中的叠字之法与李清照《声声慢》中叠字的运用罗列出来, 无疑将此作为叠字之法的典范给予评说。

《声声慢》叠字艺术阐释史是其不断被阅读、理解、阐释的过程, 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在历史流动过程中, 在不同历史语境的阐释过程中, 《声声慢》叠字艺术的解读经历着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纵观李清照词学接受史的脉络, 南宋是其发轫期, 这一时期, 宋人对李清照的词评多限于寻章摘句式的解读, 多赞誉其佳句丽语。张端义和罗大经是南宋时期评论《声声慢》叠字艺术的开拓者, 综观二人的评论亦可发现, 他们评论的焦点主要在叠字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自然熨帖的运用之上, 多关涉形式表层, 而未曾深入肌理。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的评论奠定了后世议论的基调, 坚实了后代研究的基础。

由于传统的封建思想, 李清照在当时并未得到公平对待, 宋人论其词, 仅仅局限于“妇人”的行列, 没有把她放在与男作家等同的位置上去比较。张端义、罗大经均对《声声慢》中叠字的奇绝惊叹不已, 但只是惊呼“妇人中有此文笔, 殆间气也”[2], “以一妇人, 乃能创意出奇如此”。由此可见, 李清照在宋代只是以女性文人, 而非文人的面貌出现。

元代, 李清照的《声声慢》没有得到任何阐释。直至明朝, 词评者才重新聚焦《声声慢》, 关注词中叠字的构成艺术。明人在继承宋人观点的基础上, 增添了不少新的诠释。

茅暎在《词的》卷四指出:“连用十四叠字, 后又四叠字, 情景婉绝, 真是绝唱。后人效颦, 便觉不妥。”茅暎此论要点有二:一是意识到词中叠字并非单纯的构词技巧, 而是关涉到叠字构词所传达出的更深层次的情和景的关系。情景交融, 相得益彰, 婉妙绝伦, 堪为绝唱。二是指出了李清照词中独具一格的原创性内容及其优越性的显现。艺术最初产生的印象总比后来即便是最成功的回忆要辉煌得多, 它往往在最初的一次诗情迸发中达到以后无法超过的某种美, 而作家也会因为给他描绘的图景以后人无法企及的光辉, 从而成为影响后世的“艺术先行者”。《声声慢》奇绝天横的叠字运用手法使得李清照成为影响后世的“叠字艺术先行者”。

明代是李清照词学接受的转折期, 特别是在明中期以后, 李清照词作接受处于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在“主情说”和才女文化等兴起的背景下, 李清照逐渐脱离闺阁的拘囿, 跻身须眉之列, 以词人的身份步入词坛, 与优秀的男性词人比肩而论。

吴承恩评《声声慢》云:“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 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帷, 士林中不多见也。”[3]吴承恩认为《声声慢》中十四个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好似神来之笔, 超凡脱俗。此等才华, 士林中也实属罕见。在词评者眼中, 李清照不再只是独步闺阁的女性文人, 而是可以立身士林, 与众多知识分子一较高低的文人。

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卷三曰:“首下十四个叠字, 乃公孙大娘舞剑手。宋朝能词之士秦七、黄九辈, 未尝有下十四个叠字者。盖用《文选》诸赋格。……‘点点滴滴’四叠字, 又无斧迹。易安间气所生, 不独雄于闺阁也。”沈际飞此论极似张端义的论调, 但有两点异处:一是将张端义“本朝非无能词之士”加以具体化, 指明“宋朝能词之士秦七、黄九辈”。沈际飞以宋代著名的男性词人秦观、黄庭坚为参照, 认为李清照词中的叠字之法独树一帜, 秦黄等人亦不曾创见。二是将张端义“妇人中有此文笔, 殆间气也”变换为“易安间气所生, 不独雄于闺阁也”。前者言“妇人中有此文笔”, 后者则云“不独雄于闺阁也”, 前者赞扬李清照的文笔, 认为其为妇人中的文人杰出者。后者则在以秦黄为代表的著名男性词人类比中, 找寻李清照的位置——不独雄于闺阁也。沈氏打破闺阁藩篱的论调让李清照及其作品有了与其他作家及其作品相竞争的机会, 使得李清照及其作品的经典化成为可能。正如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所言:“这种能力 (作者的竞争和取胜能力) 或隐或现地展示在作者与其他作者及其包括《圣经》在内的文本竞争中。”[4]

清代是李清照词学接受相对繁荣的时期, 评论者对李清照词作的研究力度和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声声慢》中叠字的艺术在与其他作家作品的竞争过程中, 凸显出特殊的价值。

王又华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指出《声声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功力:

晚唐诗人好用叠字, 义山尤甚, 殊不见佳。如:“回肠九叠后, 犹有剩回肠。”“地宽楼已迥, 人更迥于楼。”“行到巴西觅谯秀, 巴西唯是有寒芜。”至于三叠者“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州还赴海, 阆州应更有高楼”之类。又如《菊》诗“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黄”亦不佳。李清照《声声慢·秋情》词, 起法似本乎此, 乃有出蓝之奇。盖此等语自宜于填词家耳。 (《古今词论》)

王又华以好用叠字的李商隐为比较对象, 在与前代优秀诗人诗句叠字运用的对比中, 认定李清照《声声慢》中叠字运用技高一筹、后来居上, 有“出蓝之奇”。

《声声慢》叠字艺术不仅有“出蓝之奇”, 更有“后无来者”之势。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云:

李易安词“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乔梦符效之, 作《天净沙》词云“莺莺燕燕, 春春花花, 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叠字又增其半, 然不若李之自然妥帖。大抵前人杰出之作, 后人学之, 鲜有能并美者。

陆以湉以仿效李清照《声声慢》叠字创意的乔梦符为评比对象, 指出乔梦符虽增至二十余叠字, 才气可嘉, 但终着痕迹, 不若李词自然妥帖, 浑然天成!由此可见, 李词树立的千古创格, 已然成为词家叠字之法的标的, 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和逾越的高度。正如陆蓥《问花楼词话·叠字》所云:“二阕共十余个叠字, 而气机流动,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可谓词家叠字之法。”

当清代众多评论者将《声声慢》叠字之法奉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神坛加以膜拜之时, 陈廷焯超出主流声音之外, 指出词中十四叠字不过奇笔, 并非高调。其在《白雨斋诗话》卷二曰:

易安《声声慢》词, 张正夫云:“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妇人有此词笔, 殆间气也。”此论甚陋。十四叠字, 不过造语奇隽耳, 词境深浅, 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 不免魔障。

陈廷焯此语超出时流, 别有新见。他认为诗词各有其境, 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诗有诗境, 词有词境, 诗词一理也”[5], 故此, 他主张论评词应从“词境”入手。陈廷焯针对张端义称《声声慢》起句为“公孙大娘舞剑手”而论, 认为世人徒赏李词词面, 未能深入其词境。此论正是陈廷焯对李词叠字艺术阐释的特殊价值所在。虽然陈廷焯并未对词中叠字建构的词境做出详述, 但他的洞见为后人阐释此词打开了新的视野。

现当代古典文学专家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对《声声慢》的剖析, 可谓陈廷焯观点的深入:

此十四字之妙, 妙在叠字, 一也, 妙在有层次, 二也, 妙在曲尽思妇之情, 三也。良人既已行矣, 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 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 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 用又“觅觅”;觅者, 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 是良人真个去矣, 闺闼之内, 渐以“冷冷”;冷冷, 外也, 非内也。继而“清清”, 清清, 内也, 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 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 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 则肠痛心碎, 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 自疑而信, 由浅入深, 何等层次, 几多细腻!不然, 将求叠字之巧, 必贻堆砌之讥, 一涉堆砌, 则叠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 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 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6]

傅庚生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声声慢》起首的十四个字:一是叠字之妙。这也是前人一直推崇的构词技法。二是层次之妙。傅先生精到而细致地论述了词人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由表及里、由内及外、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层次鲜明。三是曲尽思妇之情。论者深入词人的内心世界, 探寻词人由寻觅到失望, 因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境。只此十四字, 即将闺中思妇婉曲而又微妙幽深的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 达到了“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的强烈艺术效果。

自宋伊始, 到明清直至近现代, 评论者对《声声慢》叠字艺术进行了多元化、多层面、日渐深入的解读与阐释。它之所以能引发近千年的阐释, 根本在于其具有的旷古烁今的原创性魅力。作品的原创性是其要与传统做必胜竞赛并加入经典行列所必备的要素, 此种原创性的形成, 为后人设立了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难怪清人沈谦说;“予少时和唐、宋三百阕, 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 恐为妇人所笑。” (《填词杂说》)

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词作。词中叠字构词手法奇横超拔, 自然妥帖, 出奇制胜, 极具原创性。自张端义始, 《声声慢》历经南宋、明、清、现当代近千年的阐释历程, 其叠字的解读也层层深入、步步升华。后人或惊叹词中叠字奇绝天横, 自然熨帖的独特创意, 从而称许李清照间气所生, 闺房胜流的藻思;或赞叹叠字之法情景婉绝, 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从而夸赞李清照不独雄于闺阁的才力;或标榜叠字运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千古词家叠字之法, 从而称颂李清照为苏、辛之亚。

关键词:李清照,声声慢,叠字,阐释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

[2]张端义.贵耳集.转引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说类[C].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3]吴承恩.抄本花草新编.转引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哈罗德·布鲁姆著, 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1.声声慢的原文和赏析 篇十一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品赏析

李清照作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原文翻译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

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刘体仁《七颂堂随笔》: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许昂霄《词综偶评》: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陆鎣《问花楼词话》:《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

吴灏《历朝名媛诗词》:易安以词专长,挥洒俊逸,亦能琢炼。其《声声慢》一阕,其佳处在后又下“点点滴滴”四字,与前照应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声声慢 》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 ”,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 ”,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晓”,通行本作“ 晚 ”。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 ”,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 ”,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 ”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 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 ”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上一篇:新加坡留学课程及学费情况介绍下一篇:残留了一夜的碎梦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