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精选8篇)
1.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 篇一
一、凭借语文课文优势注重指导学习方法
根据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科学学习方法这一情况,我凭借具体课文的优势,指导学生掌握生本课堂学习的五种方法:
1.“读查法”就是结合课文,让学生在学习实际中学会运用工具书理解难懂的字词。
2.“读问法”就是通过读书和思考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再归纳总结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学中自问自答,在课文中做批注。
3.“读悟法”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时,逐句逐段体会、吸收,做到读中有悟,悟中有得。
4.“读用法”就是通过读悟出道理,然后加以运用,同时拓宽学生阅读面。
结合《主题读写》中的对对读,也就是和课文同一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并做批注,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并由此想到了(一句名言、一首歌、一句古诗等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按“总―分―总”原则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步骤
学习一篇课文,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
1.课前先学,初读课文。从总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和脉络层次。在课堂上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四人小组汇报,拉动下面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2.精读深究。顺着作者的思路抓住重要的词句,阅读思考披文入情,理解思想内容。
3.统读总观,把握重点关键,抓住精彩 篇章、自己喜欢的片段做批注、品味、吸收、运用。我在教学《窃读记》时,根据上述三个步骤进行,教完这课后又引导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这样学生在自学实践中,逐步地学会了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善于读书动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选择适当的课文,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养成自觉做摘录笔记,查字典、词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认字、写字、理解词义的能力,阅读、欣赏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读书笔记的情况,我经常检查,并定期组织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既学到了学习方法,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2.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 篇二
1.妙趣横生的生本识字前提分析
(1) 激发孩子积极主动的识字能力。一般来讲儿童时期是思维活跃的年龄段, 活泼好动,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开发儿童智力的最佳时期, 从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轻松愉快的气氛引进课堂, 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和自能识字的能力, 使识字成为他们的兴趣。
(2) 寄情于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识字教学应该运用多种直观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 创设情境, 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在教我国一些名胜古迹时, 可以结合多媒体的作用, 把每一个景点的名称、图片、简介都标附在上面, 附加适当的音乐, 使学生感觉像真正在游览一样,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妙趣横生的生本识字教学策略
(1) 建立有效的识字库。汉字随处可见, 像一些花、草、树、木之类常见的字, 教师可以分类清楚, 制作成精美的象形图片, 使学生看到图片就能想起对应的字, 很快就能认识它们, 简单方便、利于记忆。
(2) 加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识字趣闻, 同学们共同分享交流, 不仅可以扩大识字范围, 还能加深记忆, 达到培养敏锐观察力和增强口述表达能力的效果。
(3) 归纳总结分类识字。我国的文字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 同音异形字很多, 像雨、宇、语等字, 偏旁相同的字, 像拉、扯、扛、挑等字, 数不胜数,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类学习, 不至于造成混乱现象。
(4) 举行识字大比拼。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识字方面的大比拼, 挖掘他们的探究精神, 从比赛中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和激发学生的主动识字意识, 开阔眼界。
(5) 讲故事识字。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先将图片中的故事讲一遍给孩子们听, 然后再让孩子单独认识, 分析故事情节, 形象记忆, 对于在故事中不认识的字及时请教教师, 然后再将生字放回故事内容中, 再进行完整朗读, 使孩子在故事情节中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6) 自编顺口溜识字, 感受识字之趣。教师可以通过自编顺口溜来提高课堂气氛, 根据不同的字编相应的顺口溜, 像“烟”可以编为火字旁, 一个框, 一个大字里面藏;“炮”字编为:火字旁加个包, 鬼子一来放大炮;“师”字编为, 一竖短, 一撇长, 毛巾挂在横杆上等等。根据授课内容自编顺口溜, 不仅可以带动课堂气氛, 学生也会积极参与编顺口溜活动当中, 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7) 联想识字。据统计, 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常用字中, 形象字占136个, 指事字31个, 会意字422个, 形声字1908个, 其中很多字形都有相似之处, 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字而想出跟其相似的字, 并添加适当的修饰语, 增强趣味性, 例如, 晶和品, 可以这样添加修饰语:晶对品说你们家没有装修哟。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熊对能说:怎么穷成这样啦, 四个熊掌全卖啦……这样就可以增强孩子的联想思维, 不仅有趣味, 还活跃课堂气氛。
(8) 经常鼓励孩子, 增强识字兴趣。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 要以表扬学生为主, 因为只要得到教师的表扬, 学生就劲头十足。这样, 不管是教, 还是学, 都会事半功倍, 所以教师一定要多用“你真棒、真好、真不错”等词语鼓励学生的词语, 提高他们的兴趣。
(9) 借助辅助工具, 感受识字乐趣。字典是学生识字最重要的一个辅助工具, 学生不懂的字可以通过查询字典来解决, 还可以尽早的使学生了解音序查字法, 笔画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 让字典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3.农村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62-02
实施生本教育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形式悄悄发生了改变。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应该从学生本体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领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上,走向快乐的学习之旅,实现生本课堂的终极目标。
由于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使得不少学生缺乏亲情,缺少管理和教育。部分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而这些人中又有一部分在辅导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为了解决学生在课堂中兴趣不浓,小组合作学习或在写作时无话题可谈,生本教育在农村小学进展缓慢的难题,我在追寻生本课堂的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下面结合在语文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尝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语文生本课堂要注重细节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不能高高在上,要俯下身来教学,要平等地面对学生。“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一句简短的话,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亲切和平等。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在进行分组时,我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等因素,做到成绩优异、中等、后进的学生搭配、男女生搭配、性格内向者与外向者搭配,以4-6人为一小组。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让每个小组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了组名,并且每个小组有自己的口号。
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我根据农村学生的条件,让学生提前做生字、词语卡片,提前准备好课前三分钟展示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信心十足,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在进行小组合作展示时,由组长带头,按顺序上讲台,报出自己的组名,全组成员大声喊出自己小组的口号,接下来按顺序进行展示。展示完毕后,让其他同学来补充,然后进行小组评价,最后进行全班评价,由全班同学决定得几颗星。通过一段时间的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训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交流方式和评价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语文课堂中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农村家庭中网络也很少,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他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较大,因而更接近人的自然本性。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把课堂搬到外面去,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我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采取这一做法:一是教学内容与自然环境有联系的情况下,将课堂搬到相宜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与自然没有联系,但学生处于一种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管不住自己的状态时,我也让学生到外面去。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一堂课的后半段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管不住自己的情况,这时,我就会对他们说:“走,到外面去啊!”学生会很乐意,他们拾树枝,采树种,立刻有了精神。这时我让学生用自己采集的东西来摆 、画刚刚在课堂上学习的字,比赛谁摆得快,画得好。结果学生兴趣大增,在游戏中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在拼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字母特点自编顺口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解决了一些字母容易混淆的难题。
在识字教学中,布置前置性作业时,让学生制作生字、词语卡片。学生极富创新意识,制作出心型、树叶型、苹果型等各式各样的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由于准备充分,学生在小组展示时底气十足,加之表现优异的小组在“学习小组大比评”中获得的小红旗或小红花增多,其他学习小组不甘示弱,努力进取,从而在语文生本课堂中形成了小组竞争的良性循环,学习效果颇佳。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生字,我提前做好了“生字宝宝屋”,即把所有生字宝宝写在长纸条上,放在形似卷尺的 “大屋子”里,学生在复习生字时,把生字宝宝请出来,复习完后,又把生字宝宝送回“屋子”中去。学生运用时抽拉自如,兴趣大增。
在教学《司马光》时,问学生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将怎么办,结果学生设想出了很多情形,以及每种情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在低年级就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写一句话日记开始,到积累好词佳句,摘抄优美语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以上探索和实践,学生在思考、讨论、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语文,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感受大千世界的神奇与美妙。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因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而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有着更多与动物、植物亲近的机会。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家的猪狗牛羊生活的状况;可以亲眼看到自己家的蔬菜大棚中各种蔬菜生长的情形;可以看到玉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也可以目睹农民们在田地中收获的情景……
丰富的生活体验,同学们会感受到生在农村地区的优越。他们会把这些见识带到课堂中,写进习作里。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入了一泓活水。这样,他们会真切地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好语文能为生活服务。
4.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五步教学法 篇四
明 显 华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目前,广安区正在大力推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为配合区教研室推行的《区域推进“生本课堂”实效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提炼出了“导→读→悟→辩→评”五步教学法。
一、“导”
“导”就是教师上课前开课激趣,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而精心设计的导语。“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名言法”、“成语法”、“谜语法”、“”“朗读法”、“解题法”、“提问法”、“故事法”、“图画法”、“音乐法”等等。设计课前导语要紧扣教学内容,语言要精当,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导”是一种艺术,如果说设计课前导语是引导,那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就是指导,“导”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方法有“朗读、默读、背诵”;有“精读、略读、浏览”等等。要告诉学生,读书自学,不同的学习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于永正老师说“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而听老师讲懂,听同学议懂,只是得到了兔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读”,只有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学生才能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得到猎枪和兔子。
三、“悟”
“悟”就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体验、领悟、感受和感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里的“感受和理解”和“ 独特体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悟”不能任其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教师应当精心设置前置性作业,要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悟好词佳句、悟重点难点、悟写作方法、悟寓意哲理、悟人物品质、悟思想感情等等。
学生的“悟”,要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达成共识。教师引导学生“悟”,不能面面俱到,要坚持“一课一得”,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得即可。
四、“辩”
“辩”就是学生个人“读”和小组“悟”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开辩论,交流展示。“辩”不是吵架,是交流,是汇报。在“辩”的过程中,教师特别要学生注重表达能力和聆听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辩”而不乱,“辩”而有序,“辩”中有获,才能静待花开。
五、“评”
“评”就是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后,师生的总结评价。“评”首先是小组之间的评价,可以采取学分制,让学生说出各个小组的得分和理由。其次是教师的评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小结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总结学生的得失,要求学生整理完善课堂讨论笔记。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信任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真正的学习还给学生。这种理念为提高“生本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一年来,我校在去教研室的指导下,探索总结了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五步教学法,供老师们使用。希老师们在“生本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5.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 篇五
摘 要:“生本课堂”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也更加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真的学有所用。实践也多次证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将会深刻的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迅速转换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讲台上走下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生本课堂”教学,让学生心灵得到放飞,成绩得到提高,素质得到提升。因此本文也将围绕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阐述
引言:
“生本课堂”致力于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有趣、和谐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环境。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本课堂”教学也就没有开展的意义,在学习上只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二者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整个课堂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完善生本课堂教学,从而建构出具有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生本课堂教学的形态
1.1注重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有待开发这一现象,部分中小学校在开展“生本课堂”教学中逐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了一个十分显著的位置,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探究教学情景,把小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他们的个体能力得到了发展。
1.2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中国各中小学校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体而言偏差,主要表现为农村学生比城里学生实践能力差,这和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有一定的关系,也和课堂教学的方式紧密联系。而“生本课堂”则是针对我国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所提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在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3注重提升教师素养
小学语文实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毕竟教师在小学生心中具有依赖性和权威性。因此在开展“生本课堂”教育中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需要时间的磨砺,俗话说:“吾每日三省吾身”。学会对自我的言行举止进行适当的反思、总结,才有可能担当起开展文本课堂教学的重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本课堂教学
2.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发现虽然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简单易学,但是对于处于低龄段的小学生而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稍慢。因此要想把“生本课堂”教学融入到传统教学中则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授学生字词的时候,可以采用听写的方式不断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总之就是要求教师在遵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新的教学方法。
2.2教师迅速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观念主要是转变那些有着一定教龄的老教师的观念,他们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所以没办法很快接受“生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这并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给教师灌输生本课堂这一新理念,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从而逐步消除教师独自讲,讲的多而学生参与少,互动少的尴尬情形。
2.3课前积极有效备课
一堂语文课的精彩程度既和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取决于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考查一名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备课质量是其检验标准之一,“有备而来”始终要比“赤手空拳”胜算的机率会高许多。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问题内容,如果教师不去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本课堂”教学的适用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也就更无从谈起。
2.4师生之间频繁互动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生本课堂”教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所谓的互动无非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这会促使小学生的思维长期停留在一个根本无法开发状态。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起到带头人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课堂场景,触发小学生的情感,然后把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他们,师生频繁互动的“生本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开展的意义。
2.5开发学生语言的潜力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大量积累相关的语言。而一堂有效的“生本课堂”教学一定要给与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千万不要把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的内容转移到课堂之外来完成,毕竟小学生的自觉能力是相对较差的。而对于那些该背诵的课文和词语,教师最好是督促学生在课堂上以诵读的方式来完成。小学语文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的意义
3.1课堂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生本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实践并感受学习的快乐,很多平时内敛的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变得更加的积极,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能够主动举手作答。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之下享受着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这是小学语文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十分可喜的变化。
3.2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
“生本课堂”教学是对小学语文教育一次崭新的尝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发展,领悟语文学习的真谛。“老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将“生本课堂”教学进行到底,从小培养孩子的意识。这对今后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有一个引导和借鉴的意义和作用。结语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有生命,有想法的独立个体。如果教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语文思想,小学生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背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也要清楚的知道尽管“生本课堂”教学的理念在逐渐的推广和普及,但是在科学性、系统性上有仍然有所欠缺。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生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上依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生本课堂”,并使之更加具体合理化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国的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事业才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06
6.小学语文乐学会学生本课堂的论文 篇六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构成一定的结构,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为改变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弊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小学语文‘乐学,会学’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最终实现学生乐学、会学的课堂氛围。因此制定了课堂“1+5+15”的操作模式:“1”指课堂教学目标师生清楚;“5”指课堂有效提问控制在5个以内;“15”指课堂作业不少于15分钟。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着力于促进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小学语文‘乐学,会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是使学生乐于学习和学会学习。乐学是会学的前提,这是因为乐学给会学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支持;我们发现“会学的学生乐学”,这是因为会学所产生的高效率往往带给学生自信和自尊,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更大更持久的探求动力。会学的前提是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探索“乐学、会学”的生本课堂教学。
(一)激发兴趣
使学生乐学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采用如下方法:
1、创设情境,巧设悬念。
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同步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才能使课堂教学轻松、活跃、高效。在课堂中我经常采用“愉快的游戏”、“生动的故事”、“幽默的谜语”、“轻松的音乐”、“精彩的表演”等趣味活动,来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伯牙绝弦》一文中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随着配乐朗读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心息相通、互相理解的情感。通过配乐朗读,学生学习的情绪倍增,训练的重点、难点也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得到化解和落实。
2、引导想象,训练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结合课文,创设想象的情境和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教学《蒙娜丽莎》这一课时,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句,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我凭借图片和语言描绘,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让学生置身于欣赏世界名画的世界的同时,也学会了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接着布置一篇小练笔,观察学生们平时课间活动的图片,从他们的神态、动作着手写一段话。拓展想象空间,引导思维发散;最后以鼓励性语言“同学们,现在学好本领,将来法国亲眼目睹《蒙娜丽莎》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使他们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
3、激发学生乐读的兴趣。
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自觉看课外书籍的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会注意多加一点课外知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特意给他们讲了一些抗日战争中,关于鲁迅的故事,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我再问他们想不想再多听一些这样的故事,他们都说想。我于是因势利导,指出在图书馆里有很多书,里面的内容都是非常精彩的。这样,逐渐把他们的兴趣引到课外阅读中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经常开展一些小活动,如“比一比,看谁知得多”、“你知道吗?”、“小小问答会”等来激发他们阅读“历史知识”、“科技讯息”、“生活小百科”等书籍的兴趣。然后,再结合教学的实际,向他们推荐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优秀课外读物,如寓言、神话、故事等。学生一旦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逐步养成乐读、乐学的习惯。
(二)、教给方法
使学生会学良好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是积累的前提。教学时我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巧妙地使用直观教具、挂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教学看图作文《小鸭子过马路》,出示挂图后,我按照如下环节进行教学:①整体感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有谁?②让学生按顺序观察。指导学生从左到右进行观察,弄清楚小鸭子们在干什么?③重点观察。重点、详细观察小鸭子的动作、表情、神态,展开丰富的想象,分析它们在干什么?④让学生按顺序说话。⑤归纳观察方法,掌握观察顺序,抓住重点、特点进行观察,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说的顺序和看的顺序要一致。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吸收和积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理清句段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自己去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7.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 篇七
一、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缺乏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难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教师的预设会错意、表错情,甚至得到荒谬的信息。此时,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抓住学生的错误信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其相反的结果,并从体验中真正领会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给予及时纠正,以免下次再犯,同时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四年级上册《观潮》时, 有这样一段教学:
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同学们,观看完这一段视频,有什么感受呢?
生1:潮很美丽、很壮观、很雄伟……
生2:如同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一样。
师:嗯?你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日本鬼子扫荡是这样的吗?
生:刚看到这一视频时,不是见到很多人在奔跑吗?不是为了躲避潮浪吗?而且听爸爸妈妈说每年都有因为观潮而出事故的人。
师:我们快点逃跑吧,潮来了!
生:(哄堂大笑)老师,观潮的人都是站在指定的观潮区域里的,且观潮的人都是做好思想准备的。
师:那我们再试想一下,当潮来临时,观潮的人会是什么表情呢?或喊出什么呢?
生:有的人哇哇大叫,有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在这一过程中,这位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出的感想立即否定,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对其加以引导、点拨,从而使学生体会观潮的真正感受。
二、欲擒故纵,推波助澜——创造课堂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知识、经验及其各种能力存在着差异性,使得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语文课堂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其他学生并未意识到该问题的价值,此时,教师应将个别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提出,并让学生共同讨论,深化问题,从而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使其成为有用的课程资源。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时,一位教师这样教学:
生:老师,我们平常都说几根线,为什么文章中说是 “几痕细线”呢?细线怎么能用“痕”字来形容呢?是不是印刷出问题了?
师:(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问得非常好,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平常好像不说“几痕细线”,都是说“几根线”,是不是大家也想问了?那大家共同讨论一下这里的“细线”到底指的是什么吧。
生:确实是指电线。
师:那就奇怪了,为什么说是“几痕细线”呢?请同学们在联系上下文再次阅读课文,和老师一起找出其中的原因。下面分小组讨论,一会让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一番讨论后)课文中没有写错。
师:那是什么原因呢?有谁告诉老师呢?
生:因为“痕”与“根”相比,更能够体现出电线“细”。
师:形容“细”的词还有很多,为什么非要用“痕”呢?
生:因为电线原本都是非常细的,当架在电线杆上时,从远处看,不就显得更细了吗?如果不仔细看,有的人就看不出那是电线。并且,我们在字典中查到“痕”是表示“物体留下的印记”,可以理解为“少得有一点痕迹” 的意思。课文中使用“痕”来表示“电线”非常贴近,同时课文中也说了是“细线”,更能够体现出电线“淡淡的、细细的”特点。
师:嗯,解释得非常好,老师明白了,大家也明白了吗?
生:老师,我也明白了,“几痕”与“几根”表达都是正确的,都能够形容电线,只是“痕”更能够体现出细线的特点,也能够突出蓝天的蓝。
通过这一节教学,教师并没有被学生突如其来的疑问问倒,而是欲擒故纵,推波助澜,将其深化,引发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了解到作者用“痕”的巧妙之处,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
三、放大问题,拓展延伸——创设课堂生成性资源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课堂中遇到不懂或不知的知识,难免会向教师提出。有的问题可单独告知,但有的问题则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将该问题放大,使问题目标更为清楚,并将个别的创造转变成全班创造,实现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为课堂增添活力,同时也使该问题成为课堂中高质量及高层次的课程资源。如学习《变色龙》一文时,一位学生这样问道:
生:老师,我觉得奥楚蔑洛夫非常可怜。
师:嗯?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学生说他可怜的。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他也是为了生存,在那样的条件下,不得已丧失人格换取生存的空间。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是那时的环境决定了他成为那样的人吗?
生:对,正是由于当时丑恶的沙皇社会使奥楚蔑洛夫成为那样的人。
师:嗯,这篇课文不仅告诉我们有一群如同奥楚蔑洛夫那样见风使舵的奴才,而且还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向我们传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给予否定, 而是给予肯定,并将其放大,引导全班学生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加深主旨的理解。
8.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展示评价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师对课文进行无序的剖析,导致学生的思维散乱,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丧失,使学生对课文内涵理解不到位,进行枯燥抽象的理论说教,学生在心灵上缺少震撼……种种原因,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所以,将生本理念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打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就成为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热点关注和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多年,对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现结合自身经验,对此论题进行几点个人意见的阐述。
一、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致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提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索,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依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倾听,在预习时遇到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真正做到先学后教,实现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即生本教育。
比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我就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找出课文中三四十年过去后作者感悟的句子;(3)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4)找出文中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和严格道德教育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5)概括“我”心情的变化,谈谈自己的体会;(6)作者从《钓鱼的启示》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学习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我布置的预习任务,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分析和研究,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并对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共同探究,进而将问题弄明白。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到了先学后教,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良好贯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二、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实现生本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应改变以往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思维充分展示给大家,并和组员进行相互交流,实现不同学习思路的整合,如此,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还能做到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为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在讲解第四自然段时(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和交流:(1)仔细读这段话,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2)请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并把它圈出来,反复读一读这几个动词,试着用换词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将“触”换成“贴”是否合适?(3)小组成员合作,一人读这句话,其他人表演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这样,我通过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了爬山虎的特点,而且做到了使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良好的贯彻和实施,对于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设计展示评价环节,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舞台
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善于表现的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给学生布置了合作探究任务之后,设计展示评价的环节,即让各个小组对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同学和教师作出评价,如此,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学生也会通过小组的展示,迅速成长,这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对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分组准备介绍自己喜欢的桂林山水,介绍之前我对学生的介绍提出要求: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要介绍得清楚明白,如果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会加分。随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准备完毕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的准备成果进行展示,然后由我们进行评价,如“不错,说得有板有眼,语言也很诙谐”“非常好,条理清晰,口齿伶俐,俨然是一位真正的桂林山水小导游”“很好,不过我认为你们使用的语言再生动形象一些会更好”等,总之,对于每组的合作成果,我都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从而让学生尝到对小组合作成果进行展示的喜悦感,调动学生日后继续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本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个教学过程,希望广大语文教师都能够立足于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贯彻生本教育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宗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从而使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史玲.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2015(10).
[2]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2(12).
【小学语文生本教学心得】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心得08-21
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08-23
感悟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8-1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心得体会07-2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心得总结09-06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09-17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流程10-07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论文10-21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案11-03
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