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共10篇)
1.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篇一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儿童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等。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儿童时期,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案例:
昕昕,男,8岁,一年级学生。主要表现:上课折纸,把废纸往地上乱丢;下课经常去惹班里的孩子,往孩子们的身上吐唾沫,抹鼻涕,也往教室的墙壁上抹。另外还对玩泥巴和蜗牛感兴趣,有段时间一上课就发现他的小手上全是黄泥巴,走到他的座位上瞧瞧,桌洞的边缘上摆了一排的蜗牛,而且桌洞里塞的全是废纸和垃圾。早晨穿的整洁的衣服到放晚学时浑身污泥。同学们都嫌他脏,不愿和他打交道,因此,他也没什么朋友。
案例分析:
这个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原因之一是家长娇宠惯了,父母工作忙中午根本见不到孩子,给孩子放在学校小饭桌看管,晚上大多数时间是待在姥姥家,老人也宠爱孩子,教育他更是力不从心;原因二是他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正因为他是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他才会有这样的行为表现。
教育措施:
一、加强引导,提高儿童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我首先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见到垃圾主动捡,让他明白,脏的、没用的废品,就是垃圾,应该把它们放入垃圾箱。教育他,让他知道随地乱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充分利用同学们的监督和指导,帮助他渐渐掌握垃圾要放入垃圾桶的道理,逐步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在此基础上我还与家长加强联系,并向家长也灌输在家不乱扔垃圾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在家中潜移默化得到熏陶,思想上自然形成垃圾不能乱扔的意识。
二、经了解孩子有鼻窦炎,整天鼻塞不透气,我教育他有鼻涕应该准备卫生纸,擤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告诉他唾液中都含有细菌不能随地吐痰,更不能往别人的身上吐。
三、针对孩子玩蜗牛和泥巴的现象,我耐心地告诉孩子蜗牛是一种农业害虫,整天待在潮湿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动物身上都带有很多种病菌,拿来玩耍是很不卫生的,泥巴中的病菌更是繁多,粘在手上不洗手误食口中,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案例反思:
经过一番耐心的教导,孩子的不良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也赢得了其他任课老师和班里孩子的表扬。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在短短几天,几个月中就能够扎根的,需要长期努力坚持,不断去完善去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道德舆论的监督,才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风气。
将热爱劳动进行到底—小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开学一个周以来,每天早上或午饭后都能看见班里的孩子在认真地打扫卫生,甬路上,几个男孩子已经扫干净了一小块空地。走廊上,三五个孩子正拿着抹布擦着瓷砖。教室里,几个女孩也拿着笤帚在打扫教室,有的已经打扫完了一排,正在帮别的孩子打扫呢。看到忙碌劳动着的孩子,心里就会感觉欣慰,毕竟我们的孩子正在慢慢养成每天到校先打扫卫生的习惯。虽然依然会有几个顽皮的或是不爱劳动的孩子在教室里坐着,但毕竟是少数。况且,孩子们一见到我就会向我检举:XXX来了不劳动,在那玩„„一副严肃的样子还挺可爱的。
课间在办公室里跟别的班的班主任聊起,唐老师也说我班里的孩子真是听话,一早来了就打扫卫生。我也实话实说,其实,我对于这些每天到校打扫卫生的孩子都是特别表扬或奖励的。每天早上晨读的铃声一响,孩子们也基本上打扫完毕,我就安排所有的孩子进入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当然,之前一定会先腾出时间进行表彰,那些认真参与劳动的孩子就会非常自豪地站在位置上,等待着我给他们盖上“小红星”。这些“小红星”也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为了避免滥竽充数的孩子,我在实行这一措施的第二天就规定:只有认真参加劳动的孩子才能得到老师的“小红星”。怎样才算认真呢?打扫教室必需要扫好一排;打扫甬路必须专心,边玩边扫可不行;打扫走廊的要把整个走廊都扫干净;擦瓷砖的要擦干净半面墙的瓷砖。只有这样老师才会表扬。所以基本上在劳动的孩子都是相当认真的。
唐 老师似乎这才恍然,原来我是以表扬来激励孩子的。于是,她又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今后不再奖励他们‘小红星’了,孩子们是不是就不去打扫了呢?”我笑了。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已想过。确实,我完全相信会有这种可能。但我还是会这么做。因为我觉得,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从 老师口里知道“要爱劳动”,究竟怎样才是爱劳动?这就是。孩子们能通过这一天又一天的劳动实践明白“爱劳动”的真正含义,尽快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小红星”只是在习惯还未养成之前的一种激励手段而已。当然,这样的激励手段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调整,刚开始可以宽泛些,以后的要求逐步提高。待习惯养成后再安排定比较正式的值日生表进行轮流打扫。在我班里,孩子们每天进行早上和中午两次打扫卫生,早上以自觉为主,重在参与,目的是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中午则指定一个或两个小组进行打扫,我也参与其中进行个别指导,重在指导孩子的劳动技能,教给孩子正确的打扫方法,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苦后甜,等孩子们学会了,我们老师也就会轻松许多的。
期待着轻松的日子早日来临。
“垃圾入桶”四部曲——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校园生活,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言行习惯。
“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小学 教育是基础教育,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校园生活,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言行习惯。
作为一名多年的 小学 班主任,我自认为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得不错,尤其是卫生方面值得自豪。可是近期,我却发现,教室的卫生状况大不如前,特别是垃圾桶周围的卫生状况最差,不是垃圾落于垃圾桶四周,就是垃圾爆满。见此情景,我很是恼火,于是心生一计:收起垃圾桶。学生无奈,只好纷纷自备垃圾袋,自行处理垃圾。这样一来,班级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值日生也清闲了许多。
可是,没有多久,我突然发现:虽然“这一角”洁净了,但有些孩子的桌洞却成了垃圾洞,还时不时地有垃圾掉到地上,看到这种状况,于是我又心生一计:限制学生吃零食。谁能保证垃圾不掉到地上,对谁就可以开绿灯,否则免吃!看到孩子们不情愿的表情,我也有些不忍。我开始动摇了,问自己:难道为了保证教室的洁净,就只剩下“向垃圾桶说再见”和“限制学生吃零食”这样的办法了吗?垃圾并不会因为你的取消和限制而不产生,反而还有可能造成其它地方不干净。我这样做不是典型的“懒政”和“暴政”吗?这样学生也不会服你!
突然,我想到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上介绍了“企业怎样戒烟”:第一步,干部会上,领导宣布自己不再抽烟,请大家监督。第二步,领导开展了一次支持戒烟的集体签名活动。横幅上书“防火人人有责,提倡人人戒烟”,员工在无统一号召的情况下在横幅上签名。同时在大门外2米处划上一条很醒目的黄线,大书10个大字“重点防火单位,严禁吸烟”。第三步,颁布一条纪律“不许流动吸烟”,并规定3处可吸烟区。第四步,“全厂禁止抽烟”,并将此条写进员工守则,连来公司的客户都同样做到。
这一“戒烟四步曲”可归纳为:示范——暗示——明示——固化。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新政的推行不是雷厉风行、一步到位的,而是和风细雨、逐步到位的。班级管理,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借鉴“戒烟四部曲”,我奏响了“垃圾入桶”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四部曲:
1、宣传“垃圾入垃圾桶”的意义——“多走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洁净的学习环境。
2、大家思考、小组讨论:在垃圾桶旁写什么样的温馨提示语最合适?结果,王媛晖组设计的“请送我回‘家’”这一图文并茂的提示语入选,并张贴于垃圾桶上方。随时提醒每一位扔垃圾的同学。
3、明确规定:必须把垃圾送到垃圾桶中。
4、请专人监督“垃圾入垃圾桶”情况,及时表扬、惩戒。这样,一步一步推行“新政”,学生经历了“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然就会走向“行为认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终于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班上的卫生状况特别好,不但没有垃圾乱扔的现象,反而出现了一种只要有垃圾不小心掉到地上,大家便会争先恐后的抢着去拾,真的成了一种很自然的习惯。
小学生性格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它方面文化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亲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言行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年儿童在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必定带有各个家庭的影子。家庭教育如何,在孩子身上必能体现。良好的家庭氛围,能让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在学生成绩、待人接物、文明礼仪人际关系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反之,异然。
案例:李先想,男,6岁半,一年级学生。主要表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有暴力趋向,老师教育帮助他时,不理解,对老师大打出手,最后打同学,将怨气发泄到其他同学身上。
评价: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应从家庭背景开始分析。家庭情况: 父亲
酒店领班 母亲
钟点工 姐姐
高中学生
案主 家里唯一的男孩 家庭教育情况:
父
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辅导家庭作业。但因为是男孩所以在很多地方放任发展,一犯错就开始打骂、体罚。
母
学校的联系者。以言教子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注意言教,但不注重身教。姐
对学生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
造成个案上述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析与诊断:
1、家庭文化的影响
父母、长辈的个人素质不是很高。本身有些不良的坏习惯,并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不良影响。存在农村封建思想,重男轻女。所以学生不犯错就放任发展,一旦犯错就用打骂代替讲道理。
2、家长依赖、应付心理
家长认为学生的衣食住行是家长份内的事,而教育则由学校、教师负责。见到教师就忙不迭地再三说明:“你们学校的老师都很负责任,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低,不懂教育方法,不能辅导学生,这孩子平时只肯听老师的话,我们只好拜托老师多多管教。”这爽直的几句话就把教育子女的大事拱手推给了学校,依赖老师去管教学生。家长的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学生只是老师的事,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只管自己的孩子“吃饱穿好”,较少过问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子女的缺点。
辅导策略与实施:
家庭教育讲究有效的方法
有教育专家指出,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做人修养,比爱更重要。因为它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家教的灵魂。因此,家长必须注意在言传的同时还要做到身教,身体力行的做事,用无声的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正面的教育。同时,必须改变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过分维护溺爱孩子,会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缺点。在教育的时候,多用讲明道理代替打骂。
实践巩固
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注重说理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而个案所存在的问题,正是生活中常常碰到。家长有意识的带他到电影院、车站等地方,告诉他,必须遵守那里的规定。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学习谦让和友爱,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勇于承认,并虚心改正,不能用暴力对待一切。注重细节教育,比如不对着别人咳嗽,随手关门关灯,离开同伴家时把玩具放回原处等等,而这些细节教育常常是一种好习惯培养的开始。
严于律己,从我做起
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使作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左右着学生的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养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在对案主进行不良行为习惯的辅导与矫治的同时,我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样才能赢得的敬重,在他心里树立起威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案主,影响他,促使他往好的方向转化。在上班的每一天,我都早早的到校。上课零声响时,我总能准时出现在教室里。我时常告诉孩子:老师要遵守学校的工作制度,学生要遵守学生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我要求个案以礼待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人,那么当个案热情向我问好时,我也会热情地回应。当我用了学生地物品时,在归还时我会说谢谢。当个案犯了错还不知悔改时,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敦敦教导。
本个案总的说来辅导干预时比较成功的。通过个案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给个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境。同时,随着个案年岁的增长,及多方面的教育,内因起了变化,在认知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外界条件约束了原先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个案意识到要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受人尊重。通过个案自身的努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在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听20多分钟的课,作业也能认真完成,和同学也能和谐相处,跟老师能大胆的交流。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魅力两惯
润泽校园”教师教育案例
------行为习惯篇
一、实施背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
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随着城市的扩大到我校就读的农村学生打工子女逐渐增多,家长望子成龙片面追求分数,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以权谋私等消极腐朽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二、主要做法: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
三、基本成效: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以等待“习惯成自然”,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习惯的形成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应能动地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寓教育于具体的、生动的活动当中去,融教育于课堂之中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小学生终身锻炼习惯培养教学案例
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背景
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倾向,他们对体育学习目的的认识也比较肤浅,体育学习的动机不正确,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学习的自制力、自控力较差,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坚定,这给体育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加强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教育,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而且还能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帮助他们养成各种学习习惯,从而培养起他们坚强的意志、毅力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有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基本都明确了为什么要参加体育学习,但问题是,正确的学习认识并没有使他们真正产生积极的学习行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的说教,而没有从思想上、行为上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或者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过于简单、粗浅,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了只知其理,却未能促其行动的学习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重智轻体的社会环境和教师、家长过于看重文化成绩的社会现象,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影响了他们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体育教师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他们对体育学习涵义的深层理解,把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把对体育的兴趣由乐趣向志趣升华,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体育学习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就小学生而言,强烈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最大的学习动力,这就促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以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小学生存在好动、好胜和好玩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在指导和组织他们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充分挖掘运动的内在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生动、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指导学生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跳橡皮筋,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再如,让学生一边排队做早操,一边唱儿歌。这样的锻炼会使他们感到愉快和喜悦,并使身心都得到锻炼。
此外,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特点选择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的氛围,给他们一个参与和感受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养成自觉、自愿地运动的习惯。当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发展和巩固后,老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以增强他们自觉锻炼的意识。
四、掌握科学锻炼的知识
体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动,如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还有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并学会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怎样促进人体的生理变化,等等。比如,运动中的饮水卫生、脉搏的监测作用、运动损伤的处理等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地练习: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运动后又应做哪些整理活动;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的活动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了解一些常见运动项目;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此外,体育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身体锻炼。
五、培养坚强的体育意志
体育意志是学生自觉地确定参与体育学习的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志,提高他们的认识,明确活动的目的、作用,让活动成为他们的需要,并使他们能从切身利益出发,主动地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要向学生明确提出活动的要求,并指导、监督好活动的过程,以使他们在一定的纪律约束下,提高活动的自制力;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帮助他们制订有个性特点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并严格规定锻炼的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此外,还要引导他们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在学习困难面前,要给予学生恰如其分地具体指导,并不断给予他们意志和情感的鼓励,运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要怕,你一定能行”、“由于你不怕困难,意志坚强,才完成了任务”等鼓励性语言,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逐步形成不畏困难的精神,并不断提高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本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培养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谈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今年初,我读了《影响孩子的36种好习惯》一书,感触很深,决定在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曾经说过,他不是在什么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告诉人们:“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段话用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位科学家所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人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品德、态度和习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可忽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叶圣陶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当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如何做好这件工作,更是值得探讨,现结合本人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理
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在对学生进行“自觉排好路队”、“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做眼保健操”等教育时,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当然,在说理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时,可结合讲“邱少云”的故事,对学生排路队的教育时,可结合一些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的具体事例进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导行
解决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后,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该怎样做”的事情了。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行动指导,如:读写姿势要做到三个一,“一寸”、“一尺”和“一拳”;路队、集会要做到三个字“静、齐、快”,课堂上专心听讲,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又如: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呢?削一个苹果给妈妈吃是孝敬,妈妈生日送她礼物是孝敬,其实,上学不要父母接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梳头,这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烦父母也是孝敬。这样的指导,给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行队礼的训练,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有时还采用表演的方式,学生编小品、相声,利用教材编成课本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四、督促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因此,每次写字时,做作业时,我总忘不了对学生说声,“注意三个一”。平时,在集队、集会中,发现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
五、评比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形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如:整理书包大赛,消灭错别字大赛,礼貌表演大赛等,给成绩最佳者受予“自理能手”、“纠错卫士”、“礼仪标兵”等称号。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要抓紧,抓细,抓实,反复抓,抓反复,还要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出实效。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让我们共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吧!
2.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篇二
我们究竟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下面我结合本校近年来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教育改革实践, 谈一些个人看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只有一句话, 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本薄薄的仅有几万字的小册子中, “习惯”一词出现了不少于12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本质、核心、职责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人的社会化的需要, 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福南小学在陈华顺校长的带领下, 始终不渝地以“课堂质量、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为中心, 立足课堂, 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改革课堂, 严抓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创新, 引导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学行为, 完善教学策略, 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福田区政府、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等领导的关怀、指导、支持下, 我校加大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力度, 以“自主、灵活、扎实、高效”为原则, 创出了一种“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书本为载体, 以课堂为平台, 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所说:“有效的教学, 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贯穿课堂的主线, 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从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教师自己制订, 仅在课堂呈现,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 往往会让学生措手不及, 茫然不知所措,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定会大打折扣。古人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那么怎么让孩子有的放矢地学习,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以为应该把教学目标细化为学生的预习目标, 让学生在每课的预习目标指引下在家自主预习。在制订预习目标环节, 我校语文科组迅速成立各年级备课小组, 多次召开教学沙龙, 以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为原则, 认真吃透教材,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 充分调用教师的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 利用深圳书城、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积极备课, 反复研讨, 最后生成每课的“预习目标”, 然后教会学生如何预习, 明确要求, 接着让学生围绕“预习目标”, 积极进行课前预习, 慢慢学会对文本进行初步的采集、分析、加工、储存、传递、归纳、提升。在交流课上, 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预习目标”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发问释疑, 讨论本组的“展示任务”和“汇报形式”。汇报形式是多样化的, 让学生根据汇报的内容, 自行选择, 可以是用小品、诗歌、朗诵等形式。在展示课上,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台下的学生可以积极发问, 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就这样, 一个自由、民主、自主、合作、探究、求实、求真的教学氛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能力的不同,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认真做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协助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深挖文本的广度、深度、高度, 协助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整个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在这种新方式下, 既让学生获得知识、锻炼思维、树立自信、提升能力, 又不断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潜能, 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才艺。这种让学生“自动化”的学习行为, 在课堂舞台的反复锤炼下, 逐渐养成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动力定型。就这样,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
3.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篇三
初一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困难,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为语言学习的英语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语言有别于其他学科,因而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专家认为语言不是知识,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习得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课程科目增多,有些学生仍未将小学与中学的界限区别开来,贪玩的习性没有改变。学习年段的上升,特别是初一的知识难度的加大,这两类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自己苦恼,家长着急。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就英语学习而言,初学者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培养听的习惯
众所周知,“听”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习英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每天养成听录音的习惯。通过经常练习,学生听力有了提高,单词也记得多了,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培养说和朗读的习惯
对我国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缺少学习英语的环境,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愿积极参与的心理障碍。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只有认真培养学生的说和朗读的习惯。学习语言的方法有很多种,读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他虽然写不出几个字,但他能基本掌握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是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不懈地朗读英语。另外,大量的朗读能够促进听力、口语和语感的进一步完善,而广泛的朗读更能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教师每次上课时,都要安排学生朗读,对一些经典的课文,学生最好能背能默写。
三、培养写作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学习必须以听和读为前提,在读和说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但要真正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仅靠听和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写来检验和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在入門阶段,书写教学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或句子的能力,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等书写格式,书面造句、回答问题、看图写话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写的训练能促进听说读的能力。它还可以与听、说、读的训练结合起来。在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可谓是众所周知的现象,随着听、说不断受到重视,笔头工夫尤其是写作成了学生的难题。所以从七年级第一学期起,笔者就特别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每天都要学生写几句话,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二十中学)
4.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篇四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强调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任务决定的,中小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条件。其次,养成教育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们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养成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作为中学生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呢?
一、老师示范与引导,强化课堂常规意识,从日常常规做起。
一节课从上课到下课,学生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这些课堂常规许多学生虽然知道,但还不能铭记于心。强化学生课堂行为意识,我们在教室张贴课堂常规或制定班级课堂常规,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除让学生知道还不行,必须引导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平时在学生课堂常规行为养成教育方面是这样去做的,首先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具体可感知的事做起,如上课的坐姿、书本的摆放、发言的举手姿势、发言时声音的控制、上课时候不准吃零食、不准交头接耳,尤其不允许迟到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另外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我在当班主任时先和学生一起分析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不足处,再一起提出班级课堂学习常
规要求,使全体学生对常规有统一认识,老师带头执行常规,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对于学生中的典型,老师积极树立,以此为榜样,形成班级正确导向,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风气。
二、老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为了让各学科老师能形成合力,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各学科老师根据本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形式来进行养成教育,收到了成效。如:课堂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创设机会与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老师柳小芳,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在学生弄懂数学基本原理基础上,充分创造条件,给学生机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老师林红兵,在写字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写字中找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写字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样,养成教育渗透在写字教学中,写字教学包容在养成教育里,他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保证。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感受表现音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演唱姿势的培养与学生听音乐的习惯培养。经过训练,学生养成了上音乐课的好的习惯。如每当课上播放音乐时,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仔细聆听,打起节拍。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对将来学生进初中学习英语将起到深远影响。在教学中,老师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趣。如会话、游戏、歌曲、绕口令、谜语,并且采用图文并茂形式,激发他们热情。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采用情景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快乐乐、说说笑笑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产生兴趣,激发热情,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总之,老师们都根据本学科特点,去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写的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老师的有目的的训练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教育专家说过,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小学思品、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提高了自主能力。如一年级语文老师胡小琴,利用教材中的故事来说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教学《有趣的作业》一课,在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花儿也有生命,文中的作者没有摘花的举动,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校园、公园看到美丽的花儿,你想摘的时候,你去摘吗?并让学生说出原因。我想,学生从文中,从老师的启发教育中,知道应该怎样去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了。这是低年级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高年级重在明理与体验了。六年级的高进新老师,充分利用语文丰富的教学资源,影响陶冶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利用詹天佑用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修建了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其独立自主之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有重大影响。又如,老师教学《将相和》,利用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学生之间要宽容大度,团结友爱。这些教育内容的渗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它学科老师也充分利用本学科优势搞好渗透教育。如数学课,利用数学课严谨循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自然、社会挖掘常识学科科学客观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心环保的积极态度。体育课,教育学生敢于向自我挑战,不断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校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发挥各自学科的教学特长,及真切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养成。
5.初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 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发现我们中学生存在以下情况:我们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开始放松了,学习目标开始不明确了:上课不专心,举手不积极;作业马虎,拖拉,抄袭;星期天在家不好好学习,去网吧,去溜冰场,上网打游戏;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胡思乱想,想着追星,想着打扮。。。现在我们已是处于初二上学期了,再过一年就要升入初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怎样去迎接2013年的中考?难道大家想把自己以往的努力全部否定吗?
今天我们集中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学习成绩对我们学生的重要性。毕竟学习成绩还是评价我们学生最重要的标准。怎样改变我们的学习状态,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
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途径,这旅途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学习目的的确定在不同的时代是不相同的。就农家子弟而言,旧社会的小儿郎读书的目的只是“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也不过是想“跳出农门成为公家人”。当然,他们的理想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无不与当时的时代相辅相存。新的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处在这种时代条件下,我们所面临的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世纪,所以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将来能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学习目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争取每一次机会”,读完初中、高中、上大学,参与大范围的竞争,因此,增强竞争能力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理想。“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
当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有一个心理障碍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身上,由于学习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缺少心理准备,学习表现被动,信心失落,殊不知,自信心不足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大敌人,因此,暂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千万不要气馁,不要灰心,更不要回避困难,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直追,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只争朝夕”的心态把握自己的学习。
二、掌握学习方法,养好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学习成绩之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方法不同。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学得轻松、成绩不错;也有的同学学习刻苦,却收效甚微,这主要就是学习方法问题。因此,我们主张:
一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是因为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包括练习的精选、适量和质量等,同时注重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二是要严格按照我们学校所规定的“小组合作教学”的要求去做,对于这个基本要求,不仅是我们学习的一种常规,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体现。当然,学习方法作为一项学习技巧,应因人而异,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心向学的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等等,同学们也听到过: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瓦特、牛顿平时养成了一心向学的良好习惯由此才创造出了伟大的奇迹。
三、培养并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责任既是使社会规则有序的保障,又是保证个人有所成就的可靠基础,也是为人处世所必备的基本要素。责任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现和基础。因此,责任意识是建立一切优秀品质,培养一切美好行为的首要因素。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不值得信赖,不能托以大事,更不足以立身。一个没有强烈责任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我们要培养并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主要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自省意识
要有责任感,首先须学会对自己负责。自省是建立一切良知与自我约束的基本要素。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正是以这种自省意识,奠定了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卓越的地位。人要有自省意识,随时地反省自己,才能使自己少犯错,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才能有所成就。不少同学之所以容易犯错,且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除了其世界观尚待完善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自省意识。故而他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或利益冲突时,或做事不成功时,总是寻找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却很少反思自己,因此他们也就常常做出不明智的举动,犯下错误还理直气壮。为此我们要学会自省,学会自我反思,学会查找自己的失误。人只有学会自省,自尊自信才会使他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才会养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否则就会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结局,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培养正确的自主意识
人要能够对自己负责,须首先学会把握自己的言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光有自省是不够的,如果他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遇事没有什么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也就不能承担任何责任。有许多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往往只是由于追随“朋友”,讲哥儿们义气。这充分显现出了他们自主意识的薄弱,以至不能把握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正确的自主意识是需以正确的道德意识及正确的人生观为支撑,再辅以自省意识自律自强来完成的。要培养正确的自主意识,树立做人的责任感,除了要培养我们的自省意识,增强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之外,还需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道德意识。
(三)培养纪律意识
强烈的责任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具有严明的纪律性。因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既享受着他应有的权利,又必须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保证他本人和别人能够充分享受权利的必要条件。而要使人能够履行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就必须靠纪律来维持。严明的纪律性常常是许多高尚行为和英雄举动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从个人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私欲,面对危险与恐惧都有逃避的欲望,面对诱惑也常常会有非分之想。但有责任感的人,却严守纪律,约束自己的欲望及行为,使自己不犯错误,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需要人具有坚强的自制力,一个人若把纪律性化为他行动的指导,他就会以纪律约束自己,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规则和纪律。而当今的青少年多受父母师长的溺爱,故而他们身上一般都有放纵自己欲望、较为任性的特点,且做事常以自己为中心,较为自私,纪律意识差,只想享受权利,却不情愿遵守纪律及履行他们应负的职责,所以一些人就在“忽然”之间走上犯罪道路。学习遵守纪律是人在社会上所需经历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我们只有认识到纪律这一铁的方面,我们的身心成长才有可能是全面的,我们才能有良知,才能学会负责。
(四)要培养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本质是强烈责任意识在人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古人讲“在其位谋其政”,俗语也云“当一天和尚就须撞一天钟”。既然承担了某一项工作任务,就要尽心尽力地把它干好。在这一点上雷锋的钉子精神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率,雷锋精神中的“挤”和“钻”是为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顽强地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要使他们养成必要的敬业精神。要使我们养成敬业精神须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从家庭劳动到班级值勤,从学习知识到校外活动,都可以培养我们的敬业意识。敬业意识一旦培养起来,我们就会自觉地履行把学习的职责,厌学、辍学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进而我们的品德及意志也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同学们,不专心、不努力,浑浑噩噩,即便你的条件再好,再聪明也难成大器,难当大任。在此,我要专门奉劝那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至今还在错误的理解是在为老师、为父母而学习的同学,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学习怕苦怕累,存有任何侥幸和投机取巧的心理。学习有方法可循,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适合自己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以此共勉:
种子为了寻找阳光,冲破土壤,茁壮成长;雄鹰为了击破长空,仰望蓝天,展翅飞翔;轮船为了到达彼岸,驶向大海,乘风破浪!
做最好学生动员大会学生誓词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在这珍贵的一天里,我将这样度过: 我要用响亮的声音迎接朝阳,用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用勤快的双手打扫家园,用甜美的微笑应对挑战,动起来,我们互助、迅速、漂亮,说起来,我们勇敢、标准、响亮,思起来,我们周密、准确、谨慎,静下来,我们严肃、刻苦、认真。我不负父母的期待,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不做怯懦的退缩!不做无益的彷徨!
相信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争创辉煌
开学典礼书记讲话稿:养成良好习惯,打好做人做事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1年2月21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来了新的学期。在这万物萌动生机的日子里,我相信,每一名同学一定有许多新的心愿、新的目标,并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开端,通过努力取得新的成绩。
然而,要实现新的目标、取得新的成绩,则需要我们对以往的学习生活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善于总结和反思,才会有大的进步。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讲,学习暂时落后的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共同的原因。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我们在查找问题并改正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比一时的考试成绩更重要。一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可怕,我们可以查缺补漏、及时补救。但学习习惯不好,却会长期影响人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发展。习惯决定命运。这是大多数教育家公认的教育原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论著中有百余处涉及到“习惯”的表述,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字典上说,习惯就是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它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不需要特别受思想和意志的努力,也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刚从大学毕业,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捡废纸”动作。福特应聘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实际上却是必然的。他那下意识的动作是他具有良好习惯的体现,也正是这种良好习惯成就了他的事业,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
还有一个相反的案例:几个高学历的年轻人到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应聘,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几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有的随便翻看文件,有的翻看来信,有的甚至依坐在桌上大声闲聊,话语间还带有脏字。几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疑惑不解:“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习惯不好的人。”
可见,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习惯不同,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钥匙,不良的习惯可以把人引向失败。对于中学生来讲,我们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那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 第一要养成提前预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克服只满足于听懂学会被动学习的习惯; 第二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克服上课三心二意、精神不集中的习惯; 第三要养成积极思考、爱提问题的习惯,克服满足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习惯; 第四要养成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克服不动脑子、抄袭他人作业的习惯; 第五要养成及时改错的习惯,克服知错不改、得过且过的习惯; 第六要养成遇到问题查寻资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习惯,克服遇到问题自己不动脑子就问他人,遇到困难便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的习惯;
第七要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克服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不细心钻研的习惯; 第八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克服只看书、听讲,不作笔记、不做练习的习惯; 第九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克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的习惯。
第十要养成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习惯,克服只重视分数,不分析错误原因的习惯。同学们,养成良好习惯并不难,关键是你要坚持用心去做。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势。大量实践证明,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改正,年龄越小越容易,时间越早越有效。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罪。
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说: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最后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会决定你的命运。谢谢大家!
初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
灌南县田楼中学
孙年明 各位同学:
你们好!
初二是初中三年中最重要的一年,因为初二是学生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一年,成绩好的同学越好,而成绩差的同学越差。有些同学想等到初三才认真学习,想提高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但由于初二基础较差而心想事不成。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成绩一如既往并有所提高呢?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自我提问的习惯、“不耻下问”的习惯、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首要的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下一节上课做好充分的思想基础。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了,需要每天坚持预习。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
2、上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战场。上课的时候,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课上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随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要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要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以便逐步加深和更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3、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过程。课后一定要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对课上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哪个地方会了,哪个地方还不会。
4、善于自我提问的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是自学能力强的标志之一。
5、“不耻下问”的习惯。
有些同学有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又死要面子,不肯问人,这样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6、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向老师、家长和同学请教外,还可以利用工具书求得解答。学生都要备有必要的工具书,特别是《新华字典》《英语词典》。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好比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如果你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有效地利用时间,就需要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高中阶段同学门应该着力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一心向学的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你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第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专家曾有人做过对比研究:请来两组知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让第一组的同学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加法习题,而第二组也做同样的两件事,但是两项内容分开进行。同样的时间后,检查加法题的成绩,并请每个人复述听过的故事。结果是:第一组习题与复述的错误率都明显高于第二组。由此看来,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同学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笔,一手画圆儿,一手画方,双管齐下。其结果必然是圆也不圆,方也不方。古语“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专心致志,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第三、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人脑也像机器一样,功率是一定的,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因此,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锹挖个井”,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说,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
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记忆任务,包括外语的单词、语法,数理化的定理、定义、公式,语文的字、词、语法、修辞等等;二是必须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例题和习题)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使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完成上述三项任务的情况下,可选择做一些课外的数理化习题,做一些外语的阅读与理解练习和听力练习,进行语文的作文写作训练等等。
第四、认真思考的习惯:
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不仅能鉴别和选择书籍,而且还能够死书活读。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第五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
同学们,高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同学们,在这里,我还要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首先,我希望大家要自重,要自爱。要知道你就是你,你是不可替代的。你是你父母以上中的掌上明珠,你是你们家庭当中的全部希望,所以不管你是够聪明还是不够聪明,够英俊还是不够英俊;也不管你的学习成绩是好或是不好,你都必须自重,必须自爱,决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人领先,也会有人落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允许落后,你也可以落后,但是你不能甘于落后,这就像打仗一样,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不能甘于失败,我们要敢于去争取胜利。所以我要求初三的全体同学,不管是在春风得意的时刻,还是处于大雪封山的困境,我们都必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人生,面对我们的学习,我们一定要下一个决心、持一个恒心、确立一个目标,昂首向前,一步也不要回头,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相信自己,也相信老师,让我们高涨我们的情绪,沸腾我们的热血,让我们每天对自己说:“我在进步,我能成功!”我们坚信,成功一定会与我们相伴!
暑期初二优秀学生大会发言稿
------------------
2008-7-8
平湖市城关中学
同学们,再过一个暑假你们就是初三的学生了,你们即将肩负自己的人生理想、承载家长的殷切希望、铭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去迎接人生的—次检阅!这个暑假是你们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这是我们用来查漏补缺的最好时机,这个暑假过的怎么样,将直接影响你们初三的学习,你们得好好把握。我们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在暑假结束后,成绩能突飞猛进,为什么呢?那时因为别人在休息时,他在学习。在今天的大会上,我想说四点建议:
一、我首先想说说中考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高考很重要,但高考可以考很多次,甚至有七十岁去考的,理论上说大家可以一直考下去。而中考只有一次,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有高复班却没有初复班,所以中考更加不容有失。同时从未来升学方面讲,中考可供选择的学校比较少,就简单把同学分为了几档,所以就容易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现象。
高中学校的差异往往会导致高考成绩的差异、见识志向的差异和为人处世的差异。在好的学校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接触好的老师,结交优秀的同学,同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考取一级高中不容易,必须做到学科平衡。去年平中分数线687分,今年为平中为681分,当湖中学660分,嘉一中的分数更是达到705分,要求相当高。中考中,语文、数学两科总分均为150分,科学200分,英语120分,社会思品80分,体育30分,实验操作10分,总分740分。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一个学生:语文考到125分,数学140分,科学190分,英语115分,社会思品70分,体育实验操得满分,已经很不容易,但即使这样总分才680分,未到平中分数线。反过来说,如果有一门薄弱科目,考取的概率几乎为零。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均有冲击一级高中的实力,必须做好学科平衡工作。一靠平时的努力,二靠假期、空闲时间的查漏补缺。两个月的暑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每一位同学都得好好把握。
三、作为一名优秀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家是否记得杨奇同学的经验介绍:“我在城中三年间,我的数学老师张君贤老师让我利用数学课时间自学高年级课程和竞赛教程,初三时自然老师张建琴老师也允许我在自然课上自学,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我参加化学竞赛,化学竞赛对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自学大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组合化学等课程。多亏了初中时培养的自学能力,使我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竞赛学习任务,在高二以后五次化学竞赛全部位列全省前四名。
自主学习意味着自己在充分认识自己现状的前提下,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所以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竞赛有益,对平常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预习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自主学习,如果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就是自学了么?每天自学一课书,日积月累自学几册书不就远远跑在别人前面了么?” 如何做好暑期自主学习,我建议:
借来初三各科的书:英语重在背诵(字、词组、课文);把数学、科学的书看一遍,最好能做一套配套练习;要重视语文学习,(语文是拉分科目之一)语文重点是看有益的课外书,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从近几年的中考看,对学生课外的阅读、分析,十分重视。当然要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背出,这是基础。重视写作,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
四、为自己在假期的学习,量身定做一个适合的暑期学习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就是有计划地做事,中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有计划性。
学习计划就是对时间进行科学的分配和使用,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活动。暑期时间较长,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想到哪学到哪,就会陷入主次不分,盲目学习,随意忙乱,顾此失彼,浪费时间。所以,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要科学利用时间,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利用时间的模式。实际情况也表明,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明确,计划性越强,时间利用就越充分,学习效率就越高。
建议:
1、制定暑期的总体安排:如前20天重复习,首先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复习工作。针对学习中薄弱学科和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后三十天重预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同时自主预习。
2、每天的学习安排: 制定一张简单易行的时间计划表,可以帮助你科学计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做什么,以分钟计算,在每个时间段内安排你的自主学习、活动内容,内容的多少最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内容的安排要科学交叉,短的、零散的时间学习零散的知识,安排容易做的事,长的时间学习较完整的知识,安排复杂、有难度的事。坚决不把时间用在毫无意义的事上。
3、要注意突出重点和自己的弱科,弱科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瓶颈,补弱科必须适当多占用一些时间。还要使计划稍有余地或机动性,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是文武之道。随着学习的进程,你可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使之更符合自己的实际。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制定这个计划表最重要的是使自己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学习时间,把假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积少成多,用在正事上、学业上,就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更强的能力。
4、把握假期前几天,计划的执行重在坚持。许多中学生在刚放假后的前几天不能安心学习,给自己找个理由“学了半年了,放松几天总可以吧,七天后我再开始学习”。但是,往往一玩起来,就收不住心了,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候,发现作业还没做一半。更可怕的是,很多学生在假期玩散了心后,开学后也很难进入状态,成绩下滑就成了假期学习的必然结果。即使计划中需要拿出几天时间去玩,最开始的几天也要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先调整生物钟做一个计划。制订计划表是容易的,天天坚持下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人往往是懒于行动的。仔细观察,我们周围不少人也在讲他是如何计划自己的学习的,有多少事要去做。然而,再了解一番,就会发现,他很少去认真落实、执行自己的计划,不是成了空头支票,就是半途而废,久而久之,仍然是成事不多。所以要进行自我提示:有计划的做事就是成功的开始!!要自我督促:计划决定的事就要坚决完成!今日事今日毕!!同学们,学习犹如种地,暑假是“抢收”“抢种”的季节。系统复习,把上学年的知识漏洞补回来是“抢收”;提前预习新学年的课程是“抢种”。暑假是新旧学年的衔接期,“双抢”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下学期的成绩。希望同学们,在假期里一直保持着一种学习状态,经常提示自己,使生活学习有规律,这样一开学就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相信暑假预复习做的好的学生一定会比其他学生更优秀。
同学们,为了飞,让我们学会奔跑。在非洲的大草原,羚羊不学会奔跑,就会被狼和狮子吃掉,狼和狮子不学会奔跑,就会被饿死,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得学会奔跑,从现在开始跑起来。
6.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篇六
龙梅
我校是体育运动特色学校,我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运动伴我成长,习惯成就未来”,可见,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也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由此看来,低段教师除了教学生知识外,更应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那么如何使低段的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结合这些年来自己的一些体会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树立形象。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们经常谈起会从孩子的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可见,孩子就会像老师说的那样去做。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要求孩子要服装整洁言行礼貌而自己却语言粗鲁穿着邋遢,试问,孩子又何时才能养成讲究着装注重外表形象的行为习惯呢?我校要求老师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穿有损坏教师形象的服装,但并不是限制老师打扮得漂漂亮亮,我认为把自己打扮得体既自己舒心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我最有体会的是我变个发型孩子也会好奇的跟着学,可见孩子是多么的崇尚老师,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作为教师不但要学高,还要身正、言正、行正才能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二、尽早开始培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因此,越早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当孩子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重孩子的课前准备,让学生明确上课时应该怎么做。如:课前要准备好上课的书、文具、学具等,都统一放到课桌的上角。上课时双手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抻进抽屉。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声音要响亮,说话要完整等。读书时做到“三到”(手指指到、眼睛看到、嘴巴跟到)。上课时要做到“四
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写作业时一手压本子一手写字,腰要直,眼睛离桌面一尺远,写的时候要把字写好,不能贪快,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等。总之教师要说得非常具体,非常细。开学初,我们宁可把知识点讲得慢一些,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了,以后上课就轻松了许多。
三、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教师工作要做得非常细,时刻留意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好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校内外相轨并行。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充分利用校讯通的作用,达到与家长一对一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避免陋习。
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7.浅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七
一、转变教育理念
1.对比中感悟。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高效的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提携一起走;传统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高效课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在新课程中, 学生由接受式、被动式学习变为思考式、探究式学习;由他主学习变为自主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念的比对、学习, 改变自己固有的传统观念。
2.统计中发现。
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发布实验报告:教师讲授24小时后, 知识的巩固率是5%, 学生自己阅读24小时后, 知识的巩固率是20%;有多种感官刺激如多媒体所得的知识, 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30%, 用讨论、交流所得的知识, 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50%。从这个实验报告中可以看出,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巩固率并不高。因此, 教师要变换自己的角色, 少讲、精讲,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思考中明白。
现代教育,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传授学习方法。同时, 教师要经常问问自己:语文课该上什么?语文课的功能是什么?课堂该是谁的?你设计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吗?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联系紧密吗?你设计的目标落实了吗?学生有自己的疑问吗?我们的课堂为教育、为社会做好准备了吗?课堂上你把时间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吗?只有养成常常自问的好习惯, 才能把握教学方向,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习型、社会型、创新型的学生。
4.践行中获得。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它需要教师丰厚的理论功底、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的潜心专研、不断的总结概括。一个优秀的教师, 课前一定是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与他人认真研讨, 反复研究教学的策略、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化,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深刻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才会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理念的转变, 才能有所思、有所想, 从而主动引导学生随之而变, 也才会想办法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培养预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因此, 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学生, 课前预习要求不能太多, 不能超过这个年龄段该承担的学习任务,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培养目标意识。
有了教学目标, 教育就有了方向, 课堂也有了方向。每一节课, 要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每天的目标是什么?每周的目标是什么?每学期的目标是什么?因此,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很关键, 首先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 仔细斟酌目标的数量与难易度, 防止目标脱离了学生实际。其次要研究学习内容。依据课标要求, 确定既适应学生学习又能与课时教学内容合拍的教学目标, 然后围绕目标处理教材, 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切不可仅有预设的目标而无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相应活动内容。最后, 要研究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
3.培养质疑习惯。
(1) 读题质疑。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就是质疑。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所以,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质疑。标题是文章的“窗口”, 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 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深思熟虑而提炼出来的。预习课文时, 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看到课题, 就把产生的问题及时用铅笔书写在课题的空白处, 等待上课时提出自己的质疑。
(2) 读文质疑。课本上的文章有的是寓理于事的叙述, 有的是自然环境细致描写, 有的是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里细腻刻画, 这些都离不开关键词、关键句的表达。深入学习课文时, 每读到不懂的词句, 就要养成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的习惯, 以便学文时细心揣摩体会, 掌握词句运用的技巧。质疑需要引导, 需要鼓励, 需要培养, 在不同的质疑声中每个学生定会有阅读能力的提高。
4.培养倾听习惯。
听的时候眼睛要求学生要看着讲课的教师和发言的同学, 让他知道你在认真地听, 尊重地听。听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 如果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定等他人说完后才能举手, 得到教师许可方能大声发表观点、看法。听的时候手和脚都不动, 包括文具、书、桌子、椅子都要悄悄的。需要的时候要静静地把听的要点记下来。听到精彩的地方, 点点头, 微笑一下表示认同和欣赏;听到不同意的地方也可以皱皱眉, 或者轻轻摇摇头。听清说话人表达的意思, 找准关键词和主要意思。要听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 体会其思想和情感。
5.培养探究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怎样让学生由传统的“听、记、背”变为自主、合作学习呢?首先, 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思及作用, 其次, 教师教给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旦读书就要圈圈点点、勾勾画画, 谈体会、做批注、写感受等。最后, 教师利用认真编写的导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转变评价机制
8.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篇八
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数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就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笔者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写字习惯较差,字迹潦草,文面不整洁;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应付差事、一带而过等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教师引导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学生最初不喜欢预习教材,即使预习,也只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总是不愿意深入进去,不愿积极思考问题,以致抓不住重点,看不懂例题的解题过程等。课前预习,首先要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进行逐字逐句地研读,读懂课文所学的内容。遇到概念,则要画出重要问题,然后说出这样认为的理由。
在预习中,如能引导学生自己从中探索出知识生成的奥秘,那么这样的预习会使他受益无穷。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预习中,可以给每个同学发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出示以下问题:
①用你学过的方法测量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②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③画几个长方形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预习,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就都有了自己的见解。“老师,可以画方格的方法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而在数的时候就直接数长有几格,宽有几格,然后再相乘。”“我是用摆一摆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但我发现不需要用小方格将长方形摆满,只要将长的一条和宽的一条边摆满,知道了长是几,宽是几,然后把它们相乘就能算出面积。”……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了推导,思考了它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和运用新知。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督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特别是书写格式,要求从作业中寻找解题的思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考:解题过程中你是如何找出解题途径的?只有经常反思,就会发现解题的关键因素,并而发现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勤反思,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
的习惯。有句话说得好,“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深究这些错误的原因,分析形成过程,寻求预防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吸取教训,减少类似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然后让学生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割然开朗,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二、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正确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
困难。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千万不可让问题聚集,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要帮助学生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迎难而上,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遇到难题,不妨先从简单情况考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2.提高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能
力。专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因为每位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教学观念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步调不相一致,教师又不太可能去适应每一位学生,这时我们应该根据教的特点,教育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改进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努力使自己的学习能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3.推荐尝试几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给学生推荐几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法,如:超级学习法,快速记忆法,快速阅读法等等。超级学习法由保加利亚的罗扎诺夫博士所创,就是将人的精神引导到松驰状态,使学生在呈α波状态尽最大努力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平静反应,回想曾经的成功,在精神的松弛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去记忆概念和公式,还可通过朗读与深呼吸交替进行,同时播放一种特别的音乐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养成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
9.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篇九
临泽县鸭暖中心小学 李芙蓉
根据我校指示精神,我校认真地开展了“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此项活动即将告一段落之际,进行一下细致的总结。
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根据指示精神,我班制定了关于落实此项活动的方案,确定了我班学生的行为教育重点和学生应该改掉的各种不讲卫生行为习惯,还写了“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倡议书。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板报、晨检、午检时间对广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对此项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会,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三、认真落实。
1.针对此项活动,严格按照计划认真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确实改了许多不文明行为、不讲卫生习惯,同时使每周的教育重点深入到了学生的心中,在活动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和小干部,给全班学生树立了榜样。
2.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我们要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家里要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
1.坚持早睡早起,起床后能自己整理被褥,做到床铺干净整齐。2.要求每位学生每晚9:00前上床休息,坚持早晚洗脸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专心,也不挑食。4.每天为父母亲洗一次碗或扫一次地。
5.勤洗澡、勤换衣,能利用周末时间把自己的衣服洗一洗,6.学习用品摆放整齐,书包干净并能够自己整理
(二)在学校要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
1.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做好值日生工作。2.保持桌椅的干净整齐,定期整理抽屉和书包。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4.看到地面上有纸屑、果皮、塑料袋等,应主动捡起来。5.看到乱扔垃圾的同学敢于提醒和监督。
6.课前学具要按要求摆放整齐,课后及时摆放桌椅。
四、认真总结,深入思考。
1.在周一的班会上召开班,宣读倡议书倡议全班学生争做卫生之星,争当先进卫生标兵班营造氛围。并让学生带给家长一封告家长书。
10.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篇十
大地苍茫
关键词:
习惯 良好语文习惯养成 教育 阅读 搜集资料 预习专心上课 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 善于提问 切磋交流 独立作业 仔细审题 复习归纳 练后反思
内容摘要:
文章就“农村中学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问题,指出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提出农村中学学生需要具备的十种语文学习习惯,并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这些习惯进行了探讨。
正文: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良好的习惯如何定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习习惯形成研究成果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习惯一旦养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应遵循的心理规则。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再者,语文是百科之母,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更能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什么是语文学习习惯,所谓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后形成并发展为学生个人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语文的倾向。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以农村中学生为培养对象,以语文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最终使学生沿着自觉、自律、自省的学习道路,有效率地学习。
农村中学学生限于家庭、接触面、幼儿教育等多方面原因,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点“先天不足”,进入中学后,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有的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的甚至没有学习的习惯。那么,农村中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语文学习习惯呢?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习惯呢?
1、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通过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增加经验,积累知识,把握知识的本质。中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读的形式需从念读过渡到意读,从有声读逐步过渡到无声读,从粗读过渡到细读、精读。读的内容应从浅显的作品逐步过渡到较深的作品。读的范围应从教材内过渡到教材外,从单一的文体过渡到复杂的文体。读的时间应逐渐加长,并坚持每天保持。读的数量应逐渐加多,到每天二万字左右为宜。只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增加阅读数量,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形式,使学生能科学的阅读。可采取的措施有:每天规定学生阅读量,第二天检查;向学生推荐好书;鼓励学生读报;定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定
1期进行阅读竞赛等。
2、搜集资料的习惯
语文是人文性最强的学科,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丰富的积累是不行的。搜集资料是获得积累最有效的手段。搜集资料需重视记录,因此可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对好的文字、段落、篇章进行摘录,在写作训练时对引用恰当的作品进行表扬,培养学生搜集的兴趣,引导学生拓宽搜集的途径。搜集资料还需甄别,因此,要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搜集,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运用时要指导学生针对学习要求进行选择。
3、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在学生习惯的初步养成阶段,每次的预习可作为作业部署,预习作业要有明确的熟悉教材,疏通生字等要求,并坚持每天定时检查。在中间巩固阶段,预习要求要有所提高,如找出疑难、划分段落,并督促学生落到实处。在提升阶段,应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明确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自我完成初步学习。
4、专心上课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上课,要参与,要听,要说,要写。参与什么?参与课堂一切活动,如阅读活动,探究活动,写作活动等。听什么?听教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重点、难点、疑点。说什么?说对问题的探究,说对知识的理解与整合,说自己在本堂课的学习所得。写什么?积累词句,记录理解,写作创造。养成这些习惯还不够,还要积极思考。课堂中,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本课知识,也还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记忆理解一些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定位自己的主导角色,设置好的课堂情境,扣住学习的重难点,控制课堂的节奏,时时关注学生,力求组织好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都能学有所获。
5、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
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有想的意思,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培养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达成敏锐的观察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对于自己无法通过这二者解决的问题,要向老师、家长、同学求教,做到不懂就问。
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而教师遇到爱问的学生不能简单斥责,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使其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突破。
6、切磋交流的习惯
《论语》中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遇到问题要交流讨论,要互相指导,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每个学生都应该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
7、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
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语文作业一般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知识积累运用练习,二是阅读练习,三是写作练习,这三部分都有两种形式,一是书面的,二是口头和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差,也不是为了应付家长。有些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学生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解题的思路,整合解题的步骤,记忆答案的内容。写作时要独立思考,不能光靠借鉴和抄袭。而教师应坚持按时认真检查作业,对能独立完成作业者多进行鼓励,表扬,奖励,对完成状况不佳者多进行个别指导。
8、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专项练习和检测,要求学生做到解题时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材料、法则、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9、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一课学完后复习一下。一单元学完后进行单元复习和归纳。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课甚至每期的知识是孤立的、分散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记得进行小结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小结。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知识点。每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要把分散在各课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成面、最终结成网,形成体系。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规范化、结构化、系统化,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0、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明确:习题做完之后,可以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这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诺贝尔奖获得者米斯特拉尔曾说:“很多必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但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脉正在生长,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就是今天!”时不我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尽快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引导我们的学生从每天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培养一个又一个良好习惯。让好习惯伴我们终身,成为
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桥梁。
主要参考文献:
【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推荐阅读:
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1-09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09-11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09-24
11、14国旗下讲话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07-07
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12-19
闵孝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12-23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其自我发展论文08-18
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