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的民俗叙事文

2024-11-02

襄樊的民俗叙事文(共5篇)

1.襄樊的民俗叙事文 篇一

1、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元素

“民俗” (folklore) 这个词, 指的是学术意义上的“口头和习俗的传统”。美国黑人民俗即指美国黑人民间文化。张玉红运用民俗学理论对赫斯顿各部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现象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四类:文学型民俗, 包括民间故事;语言型民俗, 包括布道词和口头传统;宗教型民俗, 包括伏都教仪式;动作型民俗, 包括民歌和舞蹈。[3]本文将重点探讨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词以及伏都教这三类黑人民俗文化元素在赫斯顿小说人物塑造及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1.1 黑人民间故事

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 黑人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展现了黑人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赫斯顿把黑人民间故事巧妙地运用到小说中, 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黑人生活气息;同时她将黑人民间故事中象征寓意运用于小说中, 构成小说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凸显了小说主题。

1.2 黑人布道词

黑人布道词是黑人富于表现力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意象、象征以及词句重复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使黑人布道词充满激情,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极富感染力。赫斯顿将黑人布道融入文学创作当中, 赋予小说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

1.3 伏都教

伏都教是美洲黑人中流行的一种宗教。赫斯顿曾到美国南方新奥尔良等地、牙买加和海地对伏都教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收集第一手材料, 她曾拜著名的伏都教巫师为师, 亲身体验伏都教的巫术和仪式。她将伏都教写入作品中, 一方面为了展示她对黑人民俗文化的热爱, 另一方面是为了小说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塑造。

2、黑人民俗元素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在赫斯顿小说中, 多数女性主要角色都被塑造为正面形象:拥有高超的语言天赋和智慧, 通过传统的黑人文化形式, 尤其是口语传统, 反抗男性权威, 为自己赢取人格的独立和做人的尊严。而多数男性主要角色被塑造为压迫女性的“强者”形象。下文主要探讨黑人民俗文化要素在塑造上述角色时发挥的作用。

2.1《约拿的葫芦蔓》中的约翰和露西

小说塑造了一对鲜活的男女主人公形象约翰·巴迪·皮尔逊和露西·波茨。黑人布道词在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次布道, 清晰的勾勒出约翰这个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任自己欲念支配的“动物”, 又是一位在祈祷时想清除自己罪恶的牧师。他貌似强大, 其实很懦弱。他从不为自己的放荡行为承担责任, 遇到威胁, 就选择逃跑。

与男主人公约翰相比, 女主人公露西更加坚强。她虽身为女性, 但遇事有主见, 总都能镇定地应对困难, 并在约翰的关键时刻给他指点。可以说, 约翰的成功离不开露西, 她就像是他的人生导师。

2.2《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珍妮和《摩西, 山之子》中的摩西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 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摩西, 山之子》讲述的是摩西带领希伯莱人离开埃及的故事。在上述两部小说中, 黑人民间故事的运用与主人公形象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摩西, 山之子》中, 黑人民间故事对摩西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在孩童时代, 摩西非常喜欢听一个叫做门图的马夫讲故事。从故事中学到的生活哲学成为摩西成长的基础, 是他后来抛弃法老王朝的等级观念, 带领希伯莱人为自由而战的根本原因。

3、黑人民俗元素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3.1《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民间故事——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在《他们眼望上苍》这部以女性主义主题著称的小说中, 赫斯顿运用上帝造人的黑人民间故事来比喻珍妮女性独立意识的萌芽, 并引导故事情节深入发展, 即珍妮女性意识的最终成熟。珍妮对人生和爱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她在前两次婚姻中, 都是男人的附属物, 是任人摆布的沉默的客体。但她不想再忍受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歧视, 她要像被泥土包裹住的火花那样, 虽然承受着外力的种种压制, 依然顽强的不断努力, 力图发出耀眼的光彩。她要摆脱父权制社会的羁绊, 成长为独立、自主、自强的人。赫斯顿将上帝造人的这个故事运用的恰到好处, 它预示着珍妮即将开始人生的新阶段。

3.2《约拿的葫芦蔓》和《摩西, 山之子》中的伏都教法术——一把双刃剑

在《约拿的葫芦蔓》和《摩西, 山之子》中, 赫斯顿把她熟悉的伏都教仪式和法术等写入, 这些描写与小说情节的曲折起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约拿的葫芦蔓》中, 伏都教仪式作为破坏性的力量, 将小说主人公一步步推向灭亡。约翰的情妇海蒂花钱请一位巫师用伏都教术法诅咒其妻子露西。之后不久, 露西就病倒了, 不治而亡。这一次的伏都教仪式促成了海蒂和约翰的结合, 但也为约翰的灭亡埋下伏笔。

3.3《约拿的葫芦蔓》中的黑人布道——人生关键时刻的标志

在赫斯顿小说中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和伏都教等黑人民俗文化元素帮助作者创造出各种真实可信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并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通过表现更富于人性传统的黑人生活, 进而更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这种将民俗元素运用与小说写作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开启了美国黑人妇女文学传统, 并在黑人文学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摘要:在赫斯顿小说中黑人民俗文化元素帮助作者创造出真实可信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并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通过表现更富于人性传统的黑人生活, 更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赫斯顿,黑人民俗,民间故事,布道,伏都教

参考文献

[1]、程锡麟.赫斯顿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襄樊发现的明代青花瓷器 篇二

襄樊在古代一直称为“襄阳”,历史悠久,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襄樊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德镇青花瓷器就通过长江、汉江直达襄樊,河南、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的景德镇瓷器基本上也是通过襄樊中转过去的。由于商品贸易的需要,景德镇商人在襄樊专门设立了“江西会馆”,今天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正统元年(1436年),仁宗皇帝第五子朱瞻增自长沙徙迁襄阳被封为“襄宪王”,自此襄樊开始了明代藩王的历史,历经七代八王(襄阳王),成为明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襄樊由此变得空前繁荣,景德镇青花瓷器也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今天襄樊汉江上的挖沙船还经常挖出一些明代青花瓷片即可证明这一点。

襄樊发现的明代青花瓷器,一部分是解放前农民犁田耕地时发现的,当时农民生活贫穷,很多被拿回家作食用容器,也有的放在家中作香炉,大都保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发现的,当时正处在破“四旧”时期,农民觉得把这些陪葬的东西拿回家不吉利,因而这时期发现的明代青花瓷器大部分被损坏,只有小部分留了下来。

上世纪80年代初,襄樊明代青花瓷器在周末的“狗市”上出现,最早只有襄樊大学的几位美术教师感兴趣,但他们只是被这些青花瓷器上的色彩、构图、画工所吸引,没有想到将来会变得日益珍贵。90年代,襄樊的明代青花瓷器被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的古玩商知晓,此后十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或住在襄樊,或定期来襄樊收购,基本将襄樊自民国至今近百年来发现的明代青花瓷器全部收购完毕。据各方面不完全估计,近百年来襄樊发现的有一定价值的明代青花瓷器在1000件左右,其中约有500件被损坏,约有300件流向了北京、天津地区,约有100件流向了上海长三角地区,另有100件流向了广州珠三角地区和海外。目前,有一定价值的明代青花瓷器在襄樊已极为少见。

3.襄樊烤烟品比试验 篇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系)

CF205、YH05。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老河口市张集镇襄樊市烤烟试验站试验田内, 该田地势平坦, 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 肥力中等、均匀。土壤为黄棕壤, 土壤碱解氮116.87mg/kg, 速效磷11.45mg/kg, 速效钾120.12 mg/kg, 有机质2.1%, p H值6.6。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试验, 每个品种作为1个处理, 不设重复, 每个品种 (系) 试验地面积为0.2hm2。

1.4 栽培管理措施

采用常规托盘育苗, 移栽行距1.2m、株距0.55m, 施用纯N 67.5kg/hm2、烟草专用肥 (15∶15∶15) 375.0kg/hm2、过磷酸钙660.0kg/hm2、硫酸钾157.5kg/hm2、饼肥 (油菜) 187.5kg/hm2, N∶P2O5∶K2O=1∶2∶2。施肥方法:将全部烟草专用肥、饼肥、过磷酸钙及50%用量的硫酸钾条施用作基肥, 50%用量的硫酸钾在移栽后30d化水追施。

1.5 调查项目及方法

农艺性状调查按《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C/T142-1998) 执行;烟草病害分级与调查方法按《烟草病害分级与调查方法》 (YC/T39-1998) 执行;烟叶烘烤方法按照三段式烘烤方法操作;烟叶分级方法按《烤烟》 (GB2635-1992) 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CF205大田生育期123d, YH05大田生育期126d, 两者差距不大, 均在合理范围内 (见表1) 。

2.2 农艺性状及生长势

CF205打顶株高148.11cm, 茎围10.08cm, 节距5.35cm, 有效叶数26.3片, 腰叶长73.0cm、宽27.5cm。YH05打顶株高120.96cm, 茎围9.36cm, 节距4.68cm, 有效叶数25.1片, 腰叶长74.1cm、宽34.0cm (见表2) 。

2个品种 (系) 田间农艺性状均表现为长势强, 生长整齐, 植株筒形, 烟叶落黄均匀, 层次分明, 易烘烤。CF205株型偏高, 易倒伏。

2.3 抗病性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表明, 2个品种 (系) 对TMV、CMV、根黑腐病均有较好的抗性。CF205黑胫病病情指数为3.25, 需要进一步观察, YH05表现为抗黑胫病 (见表3) 。

2.4 经济性状

CF205产量1 894.5kg/hm2, 均价8.24元/kg, 产值15 610.68元/hm2, 上等烟占15.06%, 中等烟占63.52%, 下低等烟占21.42%。YH05产量2 122.5kg/hm2, 均价9.06元/kg, 产值19 229.85元/hm2, 上等烟占28.13%, 中等烟占58.11%, 下低等烟占13.76% (见表4) 。

YH05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高于CF205, YH05的初烤烟桔黄烟较多, 经济性状优于CF205。

3 结论与讨论

2个品种 (系) 均表现为长势强, 生长整齐, 植株筒形, 烟叶落黄均匀, 层次分明, 易烘烤。在抗病性方面, 2个品种 (系) 对TMV、CMV、根黑腐病均有较好的抗性;CF205黑胫病病情指数为3.25, 需要进一步观察, YH05表现为抗黑胫病。在经济性状方面, YH05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高于CF205, YH05的初烤烟桔黄烟较多, 经济性状优于CF205;YH05整体表现优于CF205。

摘要:2008年湖北省烟草公司襄樊市公司引进CF205、05 2个烟草新品种 (系) 进行烤烟品种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2个品种 (系) 均表现为长势强, 生长整齐, 植株筒形, 烟叶落黄均匀, 层次分明, 易烘烤;在抗病性方面, 2个品种 (系) 对TMV、CMV、根黑腐病均有较好的抗性;在经济性状方面, YH05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高于CF205, 05的初烤烟桔黄烟较多, 经济性状优于YH05。YH05整体表现优于CF205。

关键词:烤烟,品种,引种试验,湖北襄樊

参考文献

[1]高春洋, 杨全柳, 周正红, 等.几个烤烟新品种在永州的试种表现[J].中国烟草科学, 2008, 29 (3) :11-15.

[2]周金仙, 卢江平, 白永富, 等.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量、品质变化研究初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18 (1) :97-102

[3]刘宝法, 王华彬, 周宝仁, 等.几个烤烟新品种在内蒙古的引种试验[J].中国烟草科学, 2003, 24 (2) :25-27.

[4]贾兴华, 王元英, 冯全福, 等.烤烟新品种“中烟9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中国烟草学报, 2002 (1) :22-26, 35.

[5]李群平, 王素琴, 王海涛, 等.洛阳烟区烤烟新品种中烟100、中烟101的生产适应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 2005, 26 (1) :10-13.

4.襄樊烟草优化灌溉策略与措施 篇四

1 襄樊降雨量与蒸发量情况

1.1 降雨量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属亚热带向温带和温润气候的过渡带气候。襄樊气候既受东南暖湿气团的影响, 又受北方干寒气团的影响;既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又受西伯利亚冷气团的控制。据1961~2008年气象资料统计, 襄樊市年平均降雨量852.9mm, 4~6月、9月月均降雨量较小, 仅为70.4~101.7mm, 7、8月月均降雨量较大, 分别为139.8mm和126.1mm。月均降雨量的变化与烟草大田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基本吻合, 但各月降雨量的年际间变化较大, 特别是6~9月年际间降雨量波动较大, 4月降雨变差系数为67.45%, 5月降雨变差系数为46.89%, 6月降雨变差系数为49.59%, 7月降雨变差系数为50.97%, 8月降雨变差系数为63.44%, 9月降雨变差系数为76.46%, 而此阶段是烟叶大田生长期, 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说明襄樊市烟叶生产大田生育期需水规律与月降雨量之间存在阶段性不吻合现象。

1.2 蒸发量

据1961~2008年气象资料统计, 襄樊市年均蒸发量1452.3mm。4~10月月均蒸发量分别为:4月134.3mm、5月175.3mm、6月197.7mm、7月188.0mm、8月187.0mm、9月134.7mm、10月99.5mm。4~10月蒸发量一般都大于当月的降雨量。可见, 襄樊烟区易出现阶段性干旱, 造成烤烟产量、质量不稳定, 所以解决烟区的水分管理问题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问题。

2 烟草优化灌溉策略

2.1 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

襄樊市河流较多, 有汉水、渭水、沮水、漳水及其支流, 主要属于长江水系。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五丁关, 是襄樊市的过境河流, 在襄樊市的流域长度为178km。汉水在襄樊市的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8%。沮水、漳水发源于境内保康、南漳的荆山山脉南麓, 在襄樊市的流域面积为2 865.03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0.72%。襄樊市有效灌溉面积达29.07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52.14%;旱涝保收面积24.82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28.7%。襄樊烟区水资源紧缺表现为工程性缺水, 要按照多方投入、共同建设的原则, 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2.2 开发与推广节水保水技术

目前, 农业生产上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是滴灌、喷灌、膜上灌溉和分根交替灌溉。据报道, 滴灌和喷灌与传统沟灌方式相比可节水20%~30%, 烟叶产量可提高15%~20%。膜上灌溉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 将垄沟内流水改为膜上流水, 通过放苗孔或地膜侧缝供给作物水分的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技术[3,4,5,6,7], 该灌溉方式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我国新疆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膜上灌溉技术在棉花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 在小麦、玉米、果树等作物上也有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5,8,9]。康绍忠等[10]根据作物光合作用、蒸腾失水与叶片气孔开度的关系以及根系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功能, 提出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CRAI) 。这种灌溉方法通过不同区域根系的交替干湿锻炼, 提高根系吸收功能, 增加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 以不牺牲作物的光合产物积累达到节水的目的, 目前已在葡萄、苹果、棉花和玉米等作物上进行了研究和应用[11,12,13,14]。

3 烟草优化灌溉措施

襄樊烟草优化灌溉应坚持“蓄住天上水, 保住土中墒”的原则, 通过早起垄、深栽烟、抢墒覆膜等栽培措施, 满足团棵至旺长期烟叶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3.1 早起垄

襄樊烟区5月上旬栽烟, 在移栽前45~60d应完成起垄, 垄体规格要求垄高达到30cm、垄面宽30~35cm、垄底宽65~70cm, 垄体饱满, 一方面可以使垄体上虚下实, 另一方面可使垄体在吸收降雨后持有较多的水分。

3.2 抢墒覆膜

烟田起垄完成后, 如遇透墒雨, 应及时覆盖地膜, 可有效防止垄体水分蒸发。覆膜时要求地膜紧贴垄体, 地膜两边压实。

3.3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可抑制土壤蒸发, 减少地表径流, 蓄水保墒, 提高水分利用率, 可节水15%~20%, 增产10%~20%[7]。6月下旬, 襄樊烟区雨热同步, 在揭开地膜时覆盖麦秸秆, 通过秸秆的遮蔽作用, 可以避免垄体持水量过大, 造成烟株根系受伤;同时可以降低垄体温度, 防止垄体温度偏高损伤根系。

摘要:概述了襄樊烟区降雨及蒸发情况, 提出了烟草灌溉的策略及措施, 以期为烤烟栽培生产提供参考。

5.襄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篇五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与优势

襄樊发展乡村旅的自然游资源丰厚

襄樊地处湖北省西北部, 居汉水中游, 秦岭大巴山余脉。襄樊交通发达, 自古即为交通要塞, 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秦汉以前, 襄樊市为艰、卢、、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 随后为楚境, 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境内有许多三国文化遗迹, 是“古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景点除古隆中、水镜庄外, 引人神往的除徐庶故居、庞统故居、“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故居之外, 还有米公祠 (米芾) 、习家池 (习郁、习凿齿) 、刘秀故里、蔡仑故里等。著名的宝刹禅林有承恩寺、白水寺、广德寺、鹿门寺等。这些著名历史古迹大多“藏于深山人未识”。

近几年, 湖北省文物普查人员更是在襄樊市南漳县先后发现了一条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深山狭谷间, 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古民居、古山寨、古墓葬等, 数量众多、景观奇特、气势宏伟。初步统计, 共收录古民居76处、古山寨385处、古墓葬141处, 其中26处已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特色鲜明的春秋寨、卧牛寨是专家确认的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面积最大的古山寨, 号称“华夏第一大古山寨”。更值得珍贵的是, 这些古民居、古山寨数量众多, 分布集中, 保存相对完好, 为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开展文化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优良的生态环境, 就能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为襄樊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的人文资源丰富

相对保守的民风, 使数千年来襄樊许多村庄基本完好地保存和传承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这里产生了汉水女神和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襄阳城西10里处紧邻汉江边有一个小山原名叫方山, 后来又叫万山, 又名汉皋。汉代以来的注释家都认为《诗经·周南·汉广》是以发生在这里的汉水女神与郑交甫的人神恋爱神话传说为背景而产生的。宋庄季裕《鸡肋编》说:“襄阳的正月二十一日, 当地人说这一天是郑交甫向汉水女神求取佩珠的地方。襄阳郡的百姓都来到汉水岸边, 倾城而出地从万山乘船顺流而下, 妇女们在沙滩中寻找小白石头有窟眼可以穿透的, 用丝线穿起来。悬挂在头发上, 作为祈求生儿子的吉祥物》——是为穿天节。”七夕节也是从襄樊和汉水的穿天节、请七姐等古俗逐步演变成的。

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襄樊历史上名士灿若繁星, 堪称人文荟萃。这里是伍子胥、宋玉、刘秀、庞统、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的桑梓之地, 又是诸葛亮、王粲、米芾的第二故乡。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众多的英才, 为襄阳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轶闻传说。

这些历史名人游山玩水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 也是旅游区的一大笔文化遗产。如果在旅游文化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文, 让乡村游注入文化这一元素, 使游客在游览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同时, 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丰富了乡村游的内容, 提高了乡村游的品味。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得到政府重视

为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 襄樊市市委、市政府多次聘请专家就襄樊市如何进一步打造旅游城市开展论坛, 与武汉三特公司达成《南漳县古山寨文化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的协议, 最近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南漳古山寨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规划, 武汉三特公司计划一期开发建设春秋寨、卧牛寨、茅坪河, 以“山寨兵戈传奇, 荆楚民俗神韵”为项目形象内涵, 全力打造“荆山·楚源·古兵寨”项目主题品牌, 规划总投资1.2亿元, 项目建设周期为二年, 待相关部门审批后开始动工建设。主要建设两大主题山寨、东巩镇游客集散中心和茅坪河民俗体验观光游览带。具体项目有:一是春秋寨——传承历史与未来。完成春秋寨遗址保护、观光索道、古山寨博物馆、仿古山寨复建、游客中心、空中栈道等项目建设。二是卧牛寨——千年兵戈的传奇。完成卧牛寨遗址保护, 演武场复建, 团山寺修复, 古战实景演示, 登山索道, 山顶步游道等项目建设。三是利用东巩镇现有酒店、宾馆等接待设施, 完善度假接待功能, 形成游客集散中心区, 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的荆楚民俗资源, 开发地方民俗表演活动项目, 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旅游接待和文化休闲等综合功能的旅游小镇。四是建设茅坪河民俗体验观光游览带——田野牧歌的风情。完成茅坪河沿途象形山石景观营造、洞穴景观、生态景观走廓、古法造纸作坊、古石碾、古酿酒作坊、茅坪河漂流、田野牧歌景观等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以“东巩镇、春秋寨、卧牛寨”三大板块为主, 茅坪河民俗风光带为辅的“三区一带”空间项目格局。

按照规划, 南漳春秋寨、卧牛寨古山寨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后, 将成为集科学考察、历史观光、民俗表演、生态体验、乡野风情、水上娱乐等一体化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力争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对促进南漳旅游向更高层次的转变, 提升和丰富襄樊旅游形象, 完善襄樊旅游产品结构具有战略性意义。

襄樊乡村旅游的现状

襄樊市可供游览观赏的历史古迹、革命旧址、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甚多, 具有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目前来看, 许多旅游景点因地域组合不够理想而导致外地人到襄樊来只能看个隆中, 景点单一, 无法展示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如距枣阳48公里的邱家前湾与河南桐柏和随州市交界, 是个“鸡鸣闻三县”的地方, 现在住着近90多户人家, 有230间古建筑。据记载, 村寨是在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经考证, 这些民居的历史在200年至600年间, 如今大多保存完好。每家都有一个四合院, 门厅前的汉白玉石凳上刻有龙、竹等花形, 墙壁全是青砖砌成。正厅是两层小阁楼组成, 房顶的瓦片上都印有精美的“寿”字, 横贯全村的排水沟由石头砌成, 古色古香。规模如此大的村落遗存非常少见, 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 但发现后我们并没有进一步研究、保护、宣传它, 更谈不上开发利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襄樊市的一个旅游景点, 就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一样。

在襄樊, 一些旅游公司已经注意到了乡村旅游的价值和潜在开发意义。但到目前为止, 襄樊只有一些旅游公司零星地组织过到隆中摘樱桃、到老河口摘梨、到枣阳摘油桃等“参与体验型”的乡村游, 还没有形成大批量的“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据悉, 最近武大EMBA总裁班到保康考察, 欲巨资打造农业观光园, 以保康店垭、马良、歇马等3个乡镇32个村为中心, 发展以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 整个计划投资30多亿, 这应该是襄樊乡村旅游的一个重大创举。襄樊乡村游虽然起步较晚, 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政府主导的强大支撑和独具特色的娱乐项目, 将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景区竞争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

发展乡村旅游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 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 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 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 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来, 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 延伸了旅游产业链, 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 体验农村生活, 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 在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 不能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就将这些自然生态加上传统文化的古村落破坏。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 要以一种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发展乡村旅游, 要以环境为基础, 以文化为背景, 以特色为亮点, 深度挖掘襄樊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襄樊本土化的东西, 比如许多古村寨的街巷、民居、祠堂、公堂、寺庙、坊、墙、楼阁、市井、庭园等各种类型的建筑充分保留和体现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 选址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保护现在已经很有限的古村寨和古民居,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

上一篇:迪士尼站作文下一篇: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