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20篇)
1.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
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工作总结
导语: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
本学期的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谈谈个人的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 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知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2.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二
一、教学方法
1.研读大纲, 明确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生活为基础, 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而设置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意在教育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使他们能够充满乐趣地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创造生活, 逐渐热爱生活, 学会做人。新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特点, 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基础上, 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做了纲领性阐述, 有些甚至非常详尽。每位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都应细致解读新课程标准, 不能只限于每段每句的理解, 其中每个词语的运用都有其合理存在的深意, 作为教师要认真揣摩。诸如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每单元目标和每课目标的设定, 全册书内容安排的结构和顺序, 教学教法的建议等等。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制定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2.钻研教材, 把握内容。教材和教参是教师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依据和参考。教材主要分课前说明和教学内容。课前说明具有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质和作用, 有利于制定教学计划, 保证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 每单元涉及三到四课内容, 各单元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 构成了全面而又系统的整体局面。教师应该具体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都是与学校有关的内容, 分为 《我是小学生》《学校里的一天》《老师, 您好》《美丽的校园》四课, 包括学生对自己身份的确认,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对教师的尊重, 对学校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等。教师首先从总体上把握住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即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及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还要清楚几个内容安排顺序及用意, 再考虑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分析学生, 确定教法。教学的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生是上课的主体, 又处于人格塑造的启蒙阶段, 备学生成为教师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既要分析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 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这个前提下再考虑采取怎样的教法比较适宜。如果只是在课前翻翻教材,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意教学, 那效果可想而知, 而这种教学态度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教师在一年级学生入学前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 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教授《品德与生活》。
二、教学内容
1.弥补性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必然会存在许许多多还不认识的字词。那么教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课本内容设计为具体行为, 弥补基础知识欠缺的不足。可以是游戏, 也可以组织活动, 更可以以编排小戏剧的形式来完成学习。教材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属于抽象性的词句, 那教师一定要作具体解释。解释性的语言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来组织。如果语言浅显易懂, 教师有时只需一句话即可点透。只要有耐心和爱心, 坚持下去, 会发现学生不再懵懂无知, 开始有意识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和学习, 认知和实践得到培养。
2.形象化教学。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教学形式要形象生动, 教材中每一课每一节几乎都配有卡通图画和照片, 这些图画是辅助文字教学的极佳材料, 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它们, 使它们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还要注意讲解与肢体语言的结合, 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让语言本身的作用使内容变得形象可感。如教学《快乐的冬天》时, 采取这样的描述:“一场小雪下过之后, 地面变得湿漉漉的, 像洒水车给大地妈妈洗了澡;山上的树木更显青翠, 像盛装的新娘展现她美丽秀气的容颜, 有的还披着薄薄的白纱, 害羞的样子更显得妩媚动人;太阳温和地照着雪后的万物, 如母亲抚摸着, 令人暖洋洋的;远处海面上朦胧着一层雾气, 多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啊……”同学们听了这样的讲述, 显得很陶醉很享受, 静静地闭着眼睛想象着这神奇的冬日美景。再有, 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发达, 幻灯片、多媒体等各种设备都已经运用到教学领域, 教师可以把这些先进教学仪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使学生在影像视觉环境中轻松获得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而且还可增强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性教学。学习是一种天性, 如果学生在正式步入学校后, 教师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 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 严重的可导致厌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品德与生活》学科作为思想启蒙的计划与目标都会化为泡影。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举止言谈, 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大张旗鼓地予以肯定和表扬, 赞美性的语言带给学生的是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他们会想方设法把自己更多闪光点积极表现出来, 以博得教师和同学的赞许, 有的学生甚至由此产生新的闪光点或改缺点为优点。
3.浅谈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三
关键词:低年级 品德与生活 主动探究 关注 了解 发展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31
一、 关注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形象直观,教学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要做好《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教师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课堂教学活动尽量多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择活动的依据,找准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时,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有关“小马虎”的动画资料。我通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些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粗心。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传递悄悄话”“争做小教师”等游戏,将学生的生活与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这样,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活动都是非常真实的、自然的、所有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也是学生学会生活所必需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真正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实效性。
二、 了解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历都存在着很大不同,由此导致他们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气质性格和不同的特长。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这些规律和特点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当然,在刚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由于没有制定小组合作讨论的规则,常常会出现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之后,有些学生为了抢答,胡乱喊叫;有些学生为了提出独特的见解,只顾着想自己的答案,而忽略了倾听别人的看法;还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高声打断别人的发言,没有基本的礼貌可言……我曾经一度对小组讨论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可是,后来我还是会思考,既然新课程改革提倡这样的教学模式,它就一定有其独特的优势。我教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是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出现场面混乱的情况也属正常。同时,小学生又特别信任自己的教师,并且乐于模仿教师。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活动。一上课,我就坐到了学生中间,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以小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但是这一次我要当学生,所以我想请同学们来当教师,大家先来看看我们小组是怎样讨论学习的,然后大家再来说说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随后,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和就近的小组一起开始进行话题的讨论,其他学生都非常好奇,觉得非常新鲜,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地观察我们的举止和倾听发言。当我们讨论完成之后,很多“教师”都纷纷举起了手,他们发现的事情可多了:你们小组讨论之前,先规定好了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必须认真听;一个学生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其他学生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说得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夸奖他;有的学生接受了其他学生的帮助之后会主动有礼貌地说谢谢……别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可是他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把小组讨论的要点都挖掘了出来。这个时候,我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这些发现:“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希望同学在以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你们也可以像这个组的同学一样,甚至比我们更优秀,好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总是会抓住适当的机会进行强化,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教学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效果又可以真实地体现在生活当中。要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真正地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懂礼貌,是否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地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起积极主动的探索意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只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跟家长的沟通,由学校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学生其他生活空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彦才.《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祖国:建设版,2014(6).
[2]蒋后强.融入生活开放课堂——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2013(3).
4.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陈建国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上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每节课课前修改教案,课后反思小结。
并且,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交通标志和紧急电话这两个知识点,就让学生首先自己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展开,拓展开来,将知识点深化,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新的经验。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上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例如在上学期我在执教教研组长听课日的《春节知多少》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收到的效果甚好。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回顾我们刚刚经历的春节时光,了解传统习俗。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
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四)关注学生。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以上,是我对自己上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5.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四黄小学
张秋荣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
二、指导思想:
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把道德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生活背景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上,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资源,将生活中的素材整合为教学资源,才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
2.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关注同学,关注每一节课,关注父母,关注自己„„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周围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三上教材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总结、体验,关注身边的榜样,关注自己的学习习惯,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学之心。
3、富有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都留出了拓展的空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标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教材注意了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师能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照课程要求,安排了“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我们一起长大”、“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我喜欢的学校”四个主题。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五、教学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
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养成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使活动更具操作性,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
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六、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把《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专题。
七、课时安排与进度:
单元
单元及单元课题
节次
周 次 第一单元 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
总8节
第1-4周 我的一家 2 第1周爱的港湾 2
第2周
爱的港湾 1 第3周 安全地成长 1 第3周 安全地成长 2 第4 周第二单元 我们一起成长 总6节 第5-7周
说说我自己 2 第5周 夸夸我的同学 2 第6 周 同学之间2
第 7 周 期中复习2 第8周期中考试 2 第9周
第三单元 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 总7节 第10-13周
我爱我们班 2 第10周学习交流站 2 第11周 大家一起玩 2 第12周 大家一起玩 1 第13周 第四单元 我喜欢我们的学校 总6节 第13周
画画我们的学校 1 第13周 画画我们的学校 1 第14周 学校里工作地人们 1 第14周 学校里工作地人们 1 第15周 学校的变化 1 第15周 学校的变化 1 第16周
6.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在教会学生写爱心留言条的同时,通过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温暖,体谅天下父母心,并且愿意付诸行动。课后,我从学生日记中,看到了许多留言条的内容。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爷爷奶...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在教会学生写爱心留言条的同时,通过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温暖,体谅天下父母心,并且愿意付诸行动。
课后,我从学生日记中,看到了许多留言条的内容。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爷爷奶奶的,他们希望“妈妈少打点牌”、“妈妈不要太累了”、“爸爸早点回家”、“爸爸少抽点烟,注意身体”、“希望与爸爸妈妈平等对话”……所有这些真的使我感到很欣慰。我教会了学生通过爱心留言条交流感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7.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篇七
一、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融合的优势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在于构建了学生感兴趣的“类生活”课堂。这种“类生活”课堂从学生内心深处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唤醒学生创造力, 让学生体验德育学习的价值。也可以说, 这种“类生活”课堂就是“模拟生活情境”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从教学目标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获得感受体验, 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对话, 促进情感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刻板印象。
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思维为主, 他们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去感知, 而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品德教学所需要的大量素材。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及生活经验, 把学生熟悉的事融入到教学中, 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生活中体验知识, 在生活中实践知识,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把知识融为自身, 促使学生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升华为指导自己言行的坐标。因此, 把生活与小学品德结合起来, 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又能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二、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要通过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增强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实质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进而更好地学习、生活。因此, 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必须实施生活化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品德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开发的学习氛围, 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 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道德品质。因此, 品德教学不只是纯粹的理论, 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要发挥品德教育的意义, 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升华。为此, 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培养学生做决定的能力。
3. 教学活动生活化
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更富有创新性, 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组织, 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 互动游戏、实践性活动 ( 如采访活动、实验活动等) , 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 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活动中, 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达到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优化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 就是为学生营造生活化语境, 开展生活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参与生活, 达到品德的内化。
4. 教学过程生活化
品德教育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重视品德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因此, “生活”要贯穿于整个品德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拉进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发现问题,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 实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统一。
5. 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 就是把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价的基础, 突出学生的真实经验, 强调教学对生活的适应。在生活化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 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促使他们不断得到发展。
三、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1. 跳出教材, 实施人本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 品德教学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需要。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 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材中所呈现的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 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提示,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 寻找到学习资源, 进而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真实, 更加具有生命力。品德教育更加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 要们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从教师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更能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生活经验, 教师要利于这些经验来设计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出真实思想。
2. 挖掘生活资源, 整合教学资源
陶行知说过: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学习“和好书交朋友”一课, 学生在课外虽然初步懂得了和好书交朋友的好处, 但是该如何选择好书成为了另一个问题。这个时候,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让学生对好书和坏书产生的效果进行说一说、比一比; 让学生推荐书籍; 说一说读书的方法等。这样的交流使教学更加开放, 更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锻炼, 还让学生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达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
3. 解放学生, 体验生活
品德教学更应该加强生活体验, 这是学生获取经验、感悟、内化, 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对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进行整体的解放, 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德习中, 积极体验, 发现德育的价值,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小学品德与生活融合, 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出路, 而这也是我们对学生权利的尊重, 在与生活的融合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 要实现“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说, 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 与生活有效地融合,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建立以教材内容为中介, 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式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体验,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和态度。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谈一下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化,优势,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7) .
8.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生活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06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我们应在生活中开展教育,围绕生活这一中心来组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来调整课堂,跳出传统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活真实体验及所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所要学习的内容密切关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认知结构中快速纳入新的知识,做到“知情意行”。
一、丰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拓宽生活化课堂平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并延伸至课外,即将课内思想品德教学“搬”至课外教学模式下,将其融入生活,进而熏陶并影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跳出课堂范畴,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感受思想品德。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喜爱集体活动,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力,使之能够清晰认识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感情、友谊,提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笔者特地与授课班班主任交流沟通,组织学生参与了大扫除活动,然后通过班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劳动小组以及优秀劳动人员,并组织学生讨论各位同学在大扫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学生反馈结果进行评比。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及《红领巾胸前飘》时,教师可组织少先队活动来教育学生:通过“征集金点子”的方法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开展中队活动;通过举手表决以及集体讨论方式选择活动方式。然后,结合学生建议来组织当小交警、帮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等少先队活动。教师应对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加以充分利用,并在结束后开展活动经验总结和交流,以确保真正落实体验式教育。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情境,创新品德与生活教学手段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单纯依赖品德与生活教师口传心授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营造出生活化课堂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他们体验并品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并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实现思品教育的内化。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来录播一家人的日常点滴,并将其制作为短视频,然后在课堂上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及《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播放给同学们看,同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和同学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趣事,或者让学生与家人玩亲子游戏,做日常杂务等,也可组织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这一课堂活动,将学生的心声录制下来,放学回家以后交给父母观看。这样利用多种养成性课堂活动来增进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给予的幸福和温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此外,品德与生活教师还应对教学手段加以更新,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激发其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思想道德课中,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课堂教学应由单向式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交流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模式。教师也要由以往的训导者、长者以及说教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展示内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交流平台。
三、革新教学评价方式,实现生活实践与品德课的有效融合
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评价标准,对以往目标型评价体系与方法加以变革,既要重视学生参与思想道品课的积极性与知识接受情况,又要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予以关注。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及班主任的沟通,彼此做好立体式沟通协调工作,认真评估家庭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观察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分析不同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所存在的差异性,纵向对比学生的变化,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组织学生参与互评,树立榜样和典型,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桂玲.回归生活 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2] 邓正平.联系生活实际 深化道德教育——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四步法”[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4).
9.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九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编制了“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我们一起长大”、“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我喜欢我们的学校”四个单元,共12个主题,31个活动。 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爱家庭、爱家人,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和居家生活安全意识,行成真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系他人的生活态度。
2、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每个人各有所长,学会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诚实守信,平等相处。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人宽容。
3、学会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学习困难,取得成绩的乐趣。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
4、热爱关心学校,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学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能利用图例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图。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
2、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3、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 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10.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总目标要求:
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1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计十三课。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课时,每课时40分钟。教学进度为每课时一课,并在每单元布置进行调查、活动等,在一单元学习内容完成后,安排一课时进行调查、活动等的小结,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第一单元:家庭 学校和社区
1、我爱我的家(2课时)
2、我们的学校(2课时)
3、我生活的社区(2课时)
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
1、我学会了(2 课时)
2、向“谁”(2课时)
3、做学习的主人(2课时)
4、大家都在学(2课时)
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
1、则在哪里(2课时)
2、规则有什么用(2 课时
3、我们给自己定规则(2课时)
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
1、我是谁(2 课时)
2、我的责任(2课时)
3、我能做好(2课时)
文章来源莲山
11.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之我见 篇十一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品德学科 生活性 开放性 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23-0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生活性即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开放性即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活动性即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通过教师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来明辨事理,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播放录像,再现场景,体现生活性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录像《残疾人的一天》,有的学生看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的画面时眼睛都湿润了,有的同学则在暗暗地讥笑那些残疾人,接着我就让学生用红领巾蒙住自己的眼睛从课桌上把品德书装进书包里再拿出来,真实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的不容易。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时,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和培养当中最受感动的事例,接着播放《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音乐声中,让学生说说想对父母说什么,想为父母做什么,并在“亲情悄悄话“栏目上写下孝敬爸爸妈妈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学生自己的行动,看到事物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
二、下载图片,创设情境,表现开放性
小学生思想活跃,但分辨能力不强,我们可以下载图片创设一定的行为辨析情境,让学生通过训练,使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学会正确地认识道德现象,评价道德行为,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节约每一滴水》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水是生命之源的道理,通过下载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图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了水是生命之源后,接着再出示缺水地区喷水洗脸、土地干裂、禾苗蔫枯、人们排长队等水的情境,学生看后,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增强了节水意识,促进了学生节约用水的行为实践。把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诱导学生在动感中不知不觉的增长知识。又如在教学《我生活的社区》时,把课中公用设施的照片从网上下载后制作成一段动画,使这些公共设施变成了鲜明生动的动画形象。如,果皮箱被一群踢球的孩子打翻在地,废物撒得到处都是。后来,通过另一名学生的清扫、擦洗、整理,环境变得整洁了。画面上果皮箱前后不同的遭遇,娓娓动听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他们的心中产生了爱护公共设施的敬佩之心,激起了他们的道德情感,产生了爱护公共设施的强烈欲望。
三、查找资料,拓展课堂,体验活动性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学生道德品德能力综合体现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教育能力。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环境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学的目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验的机会,如上《做有心人》一课,我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前面,有时在后面?为什么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苹果会“冒汗”?为什么喝热汤时,要用塑料把的勺?等生活中有趣的小问号,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又如上《雷雨来了》一课,我给学生设计了“火热的夏天”活动,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找、到电脑里去找的环节,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发现了夏天雷雨形成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如教学《做个小沙包》一课,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沙包的制作过程,然后再亲自动手剪小花布、缝沙包,最后写出制作过程。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把信息技术融化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之中,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学生的视野、思想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课本和教室的空间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自觉地陶冶、内化,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12.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二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活动必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目光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理感知社会, 用自己的思想研究社会。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的教育主题与内容, 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为此, 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儿童学习生活经验
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里, 因而会发生很多故事, 他们往往会发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会出现在课堂里和书本上。在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点, 让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例如,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所选取的事例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比如“闹矛盾”、“结帮派”、“打小报告”等等。课文教学意图, 是考虑到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提高, 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 对异性同学有了模糊的认识, 也遇到了如何处理男女生关系, 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等困惑与烦恼。这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回想“你关注过异性同学吗?”“你和谁发生过矛盾?是什么原因?”“你和谁是朋友, 他哪些方面吸引你?”“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等等, 同时, 帮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评, 让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 相互理解, 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 相互尊重。
二、关注儿童社会生活经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学校不是真空,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离不开社会、父母和家人。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有积极进步的因素, 也有消极落后的原因。这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例如, 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让座, 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者视而不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辩论, 明辨是非、正误。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坚持正面教育, 弘扬正气, 多列举社会新风尚, 先进人物事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观念。否则, 品德与社会课就失去了思品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为儿童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目标和内容, 为学生创设一种供其活动的生活情景, 使他们感同身受, 体验生活, 提高认识, 指导行为, 更好地理解并吸收教师所讲解的内容,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 进行亲身体验, 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有些生活经历和生活现象, 是学生无法亲身体念的, 这就需要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条件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去感知。如教学《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时, 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杀影视, 再现南京大屠杀血腥惨剧,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四、组织儿童生活实践
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 课外导行, 除了课内教学, 校内训练, 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做到知行统一, 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 教学《地球变脏了》时, 先通过课堂教学, 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 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 不加处理被排放到大气、河流和土壤中, 污染了天空、河水和土壤, 教师接着组织学生来到集镇、河边、田间, 亲身考察污染情况, 让学生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在考察活动中, 学生们自觉地清理垃圾了。
总之,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观念, 让品德与社会课同儿童生活牵手。一方面, 要“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 要“让儿童走进社会生活”, 帮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提高, 从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摘要:本文就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 从重视儿童学习生活经验, 关注儿童社会生活经验, 为儿童创设生活情境, 组织儿童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为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找到有益方法。
13.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09——2010学上期)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孩子们有很大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了解和加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并且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了解家乡与校园,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用模范的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
2、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培养学生的荣誉心。
3、培养学生看着课文说出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实际。
4、通过教学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育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去想。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国庆、中秋节的有关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
4、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5、采用学为主体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辨别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假期小结提出希望
2我升入了二年级3、4我们班里故事。
5、6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第5周国庆节放假
7、好书大家看
8、秋天在哪里9、10秋天的收获
11、秋游去12、13 中秋与重阳14、15我棒你也棒
16、学做“小雄鹰”
14.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四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说声谢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连城县莒溪中心小学
傅叶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情景等感悟知道什么时候要说“谢谢”为什么要说“谢谢”以及表达谢意的不同形式。
2.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谢谢,感悟谢谢,学会谢谢。教学准备:
1.动画片《拔萝卜》、教材图片、歌曲《感谢你》《感恩的心》、诗歌《感谢》等。2.学生准备卡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能和你们一起上课,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感觉非常快乐,你们快乐吗?为了感谢大家给我带来的这份快乐,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拔萝卜》,看的时候可要仔细点,看完以后还要帮助老爷爷呢!
播放动画片《拔萝卜》,生欣赏。
师问: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多人帮助老爷爷拔出了萝卜,可老爷爷忘记对大家说什么了?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说谢谢呢?
师:那我们一起去告诉老爷爷吧!老爷爷,你应该对老奶奶、小孙女、小狗、小花猫、小老鼠(说声谢谢)齐读课题
二、回忆生活,说声谢谢 活动一:回忆生活中的谢谢:
1.刚才咱们送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份感谢,当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要说“谢谢”,你在生活中说过谢谢吗?你在哪些情况下说声谢谢,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
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评价。(板书:得到帮助)
2.刚才,同学们都谈到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应该说谢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时候,我们也应该说谢谢呢?(出示大屏幕图片)你可以认真观察大屏幕中的图片,看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对他们说谢谢,也可以结合生活中你遇到的、观察到、听到和想到的说一说。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再汇报。
3.学生汇报。(接受别人的服务)(板书:接受服务)
4.师小结:是呀,这一声轻轻的“谢谢”太神奇了,它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尊重。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还有哪些你不认识的人在关心你、帮助你、默默地工作为你提供服务呢!
出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图片。师小结:
1.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服务,他们的服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请不要忘记对他们说声谢谢。
2.是啊,我们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接受别人的服务后,都应该对他们说声“谢谢。”
三、体验感悟,认识谢谢 活动二:你得到过感谢吗?
1.我们经常送出自己的感谢,老师想知道,你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说你帮助别人得到感谢的事。
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评价。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我相信同学们做过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都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心里感到很快乐,这让我想到了两句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那有没有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没有得到感谢的时候呢?
4.学生汇报。师相机问: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5.师小结:生活中,有的人觉得为别人做了好事说不说谢谢没什么,因为他们很善良,很大度,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活雷锋,是不求回报的。不过一句简单的谢谢会使帮助你或为你服务的人感到更加快乐,所以请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有时,没有来得及说出的感谢会让人终生遗憾的,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个山里孩子考上了大学,却因家庭贫困上不了学,这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外地人给了他无私的援助。他想当面向恩人致谢,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这一心愿,三年后,他专程按汇款地址找到恩人家,没想到恩人已在几天前去世了,临死前,还给他汇去了最后一笔助学款。
他后悔万分,悔不该一拖再拖,使这句没有说出口的“谢谢”成了自己精神上永远的负担。他含泪在纸上写了一万个“谢谢”,泪流满面,跪在恩人的坟前,点燃了这一万个谢谢。
6.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忘记说谢谢,是多么遗憾呀!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会及时说谢谢)
四、真情放送,表达谢谢 活动三:谢谢大行动 1.送出感谢:
①、师:这位同学的话提醒了我,我也有忘记说谢谢的时候,上课前,班主任老师把你们带到多媒体教室,我还没有对他说谢谢呢!
②、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我也要对他们说谢谢。③、同学们,你们有没忘记对别人说谢谢,你们想对谁说“谢谢”
?(生说)说出了谢谢,心里感觉怎样?
④、师小结:说出了谢谢,心里感到轻松愉快吧,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一声“谢谢”真是太神了,它能给人带去感动和快乐。
2.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对于那些为我们提供帮助或服务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制作一份感谢卡,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写上你们最想说的话。
3.老师这里有几张我学生做的感谢卡,请同学们先看一看。
出示感谢卡,生读,是适当指导感谢卡的制作(配上你最拿手的图画,写上你最想说的话,这样你的感谢卡才更美观。)
4.生制作感谢卡,课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巡视。5.展示感谢卡,(谁愿意展示你的感谢卡,读给大家听一听)四人展示,师相机鼓励 6.谢谢同学们真诚的话语,那么除了送感谢卡,你还想通过哪些方式表达你的谢意呢?(写信、去看望他们、给他们表演节目等)
五、总结生活,心存感谢
1.感谢是一种美德,学会谢谢,心中有爱,才能使生活变的更和谐,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学会感谢吧!请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朗读《感谢你》
2.课件出示师生合作配乐朗诵诗歌《感谢你》
3.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感谢的话题是永恒的,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真诚的心灵去感受,用诚挚的行动去感谢吧!
.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解社会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辛勤工作的人,在发现、体验中有所感悟,激发他们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包括身边的人)的情感。学习参与社会,做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习惯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为回报他人。
二、针对以上分析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五个活动:
(一)故事导入,引出“谢谢”;
(二)回忆生活,说声谢谢;
(三)体验感悟,认识谢谢;
(四)真情放送,表达谢谢;
(五)总结升华,心存谢谢。
这些活动都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兴趣、需要、体验和能力基础上设计出的活动方案,这些“活动” 力求很好地为实现“目标”服务,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故事导入,引出谢谢这一环节,我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童话故事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在故事中设置悬念,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使得课题在孩子们的交流中很自然的引出。
2.在回忆生活,说声谢谢这一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亲身经历入手,引导学生梳理往事,学会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和关爱,让学生感到在接受别人帮助和服务后需要说声“谢谢
3.在体验感悟,认识谢谢这个环节,我主要抛出两个问题,“你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和有没有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没有得到感谢的时候呢?”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体验到得到别人的感谢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同时也懂得了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得到什么,提高了人的文明素养。并且通过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告诉学生说谢谢的重要性。
4.在真情放送,表达谢谢这一环节,我注意了学科整合,把用于美术课制作感谢卡用在品德课上来抒发情感,将美术课与本堂课联系起来。孩子们真实的情感在美丽的卡片上尽情挥洒,表达的谢意更加细腻、感人。最后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师生合作配乐朗诵《感谢》,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美的熏陶,懂得感谢是一种美德,学会谢谢,心中有爱,世界才更加美好,更和谐。
5.在挖掘课堂资源方面,我灵活运用教材,如文本中的图片,并且搜集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图片,还配上了有关感谢的歌曲和诗歌,这样既能活跃课堂,又能让学生体验、感悟、学会谢谢。我还特别注重课堂生成的资源,把自己的在课堂的亲身经历,对班级老师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忘记谢谢补上谢谢。对小组长帮忙分发卡片忘记说谢谢,也补上谢谢。从而影响了学生,当学生说忘了对自己班的同学说谢谢时,我马上给他机会,叫他主动补上谢谢。把握好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孩子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设计了提前留心观察、小组合作交流、创设情境发现、做感谢卡、诗朗诵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动心”到“动情”再到准备“行动”,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深情的话语。
7.三年级的孩子是低年级刚到中年级的第一年,他们的注意力的时间还不长久,所以也要注重课堂的组织教学,所以在课的始终,我用小组竞赛的手段调动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在课的结束,也有总结奖励。
存在的问题:
1.《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教学时感情投入不够,缺少教学激情。一节成功的课首先肯定是教师要能在教学时自己打动自己,特别是品社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如果不能百分之百感情投入,不能打动感染自己,也很难打动感染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觉得我这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参与不积极主动,影响了我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后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改正。
3.在制作感谢卡时,我只定格在一张感谢卡,所以学生也定式思维,大多都只写给父母,思路不广,所以在这里边听音乐,边制作时,可循环播放几张给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谢卡,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4.学生如果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效果就更理想。如在体验感悟,认识谢谢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在现,学生的感谢就更加深刻。
15.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五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 培养活生生的人。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毕竟,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一种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以社会为背景,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发展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谈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入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走进了课堂。终归,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依托课堂, 更要尽力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 选择学生刚刚经历的50周年校庆。导入时, 我选取50周年校庆时的几个精彩片断,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生神往。当录像结束时, 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 这时我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50周年校庆的演出?还有许多50周年校庆的参与者是舞台上看不到的, 你们知道是谁吗?”通过图片展示, 学生意识到:学校的教职员工、观看演出的领导、校友等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时, 我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积极参与校庆活动?当看到校庆的录像和图片时, 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假如只有一部分人参与, 这台节目会怎样?”当学生意识到集体活动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时,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校庆活动之所以成功, 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正因为大家的参与, 才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方式生活化
(1)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空间, 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 强调教师的实践组织。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是:知道长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了解长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培育的苦心, 感受长辈给予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的不易, 我精心设计了体验行动。早晨到校后,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体前面, 用一天时间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感受, 称为“背包行动”。学生一开始非常兴奋, 觉得很好玩, 等到下午思想品德课汇报感受时, 学生终于体会出“背包行动”的真正意图:母亲十月怀胎真不容易, 孩子应该体谅父母, 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即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时, 我创设情境:“每天上学时, 交通状况如何?碰到堵车时, 心情怎样?”学生表示:“城市道路非常拥堵, 特别是每天早晨上学时, 学校门口拥堵严重, 耽误很多时间。”随后, 我播放一段录像。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每天早晨, 在学校门口, 家长开车送孩子, 汽车蜂拥而至, 随便停靠、调头, 以致交通拥堵。接着, 我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和交通事故酿成的惨剧。创设这样的情境, 旨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即教师在课上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设计中, 我想到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的事。于是, 我将教学内容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与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联系起来, 从而将三个环节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既增强教学效果, 又把德育落到实处。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 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 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发挥好, 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那个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说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背后指责和议论那个影响全班成绩的学生, 你会怎样做?”就这样,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得出最终的结论:管这样的“闲事”是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主动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 这也是一种参与。
3. 教学延展生活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 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 拓展到社会,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明白道理, 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活,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树立环保意识, 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身边的环保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打造节水型社会”这一话题, 学生在课上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明确节水的重要性, 知晓节约用水的措施, 讨论目前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的节水行动。第一小组:设计节水标志, 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醒目位置, 以提醒大家树立节水意识。第二小组:专门就“废水如何再利用”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制作有关“节水小窍门”的宣传卡, 发放给社区居民。第三小组:各自回家与父母制订节水计划, 填写一周节水调查表, 完成后大家交流家庭节水的方法, 评选家庭中的“节水标兵”。当学生们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时, 他们才能真正领会节水的重要性, 树立节水的意识,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反思性
首先, 教师要注意选择真实的生活事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生认为老师选的教学内容不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那么就达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 教师要避免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不能仅热衷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 应避免引入与学科教学无关的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不应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16.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法初探 篇十六
一、参观感悟法
参观感悟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某些场所,直接观察实际事物,从而获得新的知识、领悟某种道理或蕴义的一种方法。感悟,原义为受到感动而醒悟。引申到教学中为由看到、听到或接触到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而使心灵和情感得到体验,领悟到某种道理或含义。感悟是与训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有形的、线性的形式训练”,感悟由于它的潜隐性和长期性,常常被忽略。其实,感悟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人的感悟可以驾驭众多的事物,在不同的学科都可以附着、迁移。它作为过程和结果的“合金”,将在教学中日益浮现出来。
参观感悟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以巩固验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讲到“学校的环境”部分,则可在根据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图片,认识学校各室(音乐教室、卫生室、阅览室、舞蹈室、电脑室)和各活动设施(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的基础上,由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或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探秘队”,每队推选一名领队(请高年级的同学担任),开展探索校园景点、发现学校的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不仅在校园里找到了课堂上认识的各室、各活动场地,而且发现了许多事先没有提到的场地,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欣喜,他们觉得自己是真正认识了自己所在的学校,并融入到学校中。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既认识了学校的环境,又对学校产生了新鲜感和自豪感,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认识所在的学校的环境,用感官直接感受新学校的美好,激起其爱校的情感。
二、歌谣诵唱法
歌谣诵唱法就是指学生根据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在课前收集相关歌谣,在课堂上诵唱、相互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借助歌谣,让学生在朗朗歌声中理解、感悟歌谣的含义,从而达成活动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可爱的属相”的活动,学生根据家庭成员的属相情况,把搜集到的有关属相的歌谣唱了一遍又一遍。如有的小朋友属老鼠,就搜集了有关小老鼠的歌谣:“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叽哩咕噜滚下来”、“一二三四五,来了五只鼠。大老鼠敲锣,二老鼠打鼓,三老鼠唱歌,四老鼠跳舞,五老鼠吹号,嘴巴吹溜鼓,吹来一只猫,吓跑五老鼠”;有的小朋友属牛,就搜集到了有关牛的歌谣:“秋秋放牛,大牛小牛,一头灰牛,两头黑牛,三头黄牛,四头花牛,灰牛黄牛黑牛花牛,数数算算有几头牛”;有的小朋友根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属相,搜集了有关狗的歌谣:“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小狗跑,小狗跳,跑跑跳跳真热闹,小狗藏在青草里,露出尾巴摇呀摇”。有关猪的歌谣:“小肥猪,圆又胖,呼噜噜,睡得香,耳朵盖在脑门儿上”;有关猴的歌谣:“两只小猴, 一对朋友,树上爬爬,地上溜溜,两只小猴,手挽着手,吃了桃子,翻个跟斗”等等。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属相歌“一鼠第一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坪,四兔游府城,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顾门埕,十二猪富贵命”。在朗朗的歌声中,同学们既加强了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又记住了属相的排列顺序,画出了家庭成员的属相图,课堂气氛格外热烈与和谐。
三、竞赛激励法
竞赛激励法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适当的比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鼓励他们为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奋斗的一种教学方法。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宁说:“竞赛被采用为教育方法,是从这样一个无可怀疑的社会心理事实出发的。这就是:企望参加健康的竞争,取得优胜的地位,渴求自我肯定,是儿童、少年和青年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在吸引学生为取得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最好成绩而奋斗时,竞赛可以把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上,促进积极性。”为此,教师可结合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一些竞赛活动。
例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吧”一课中,我设计“有趣的接力赛”这一活动,将参加比赛的同学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3~5人左右,完成事先准备的3~5项任务(包括:叠衣服、穿鞋系鞋带、戴红领巾、穿衣扣扣子等),比一比哪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比赛结束后,由胜出的同学介绍自己取胜的原因。通过比赛,许多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比赛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说以前自己在家,从不叠衣服,认为这是父母的事,通过这次活动,才感到一个人连自己的事都不会做,是一件多难为情的事呀,今后一定要多多练习;有的说自己以前不爱穿扣扣子的衣服,就是怕扣扣子太麻烦,今天看到有那么多小朋友都能熟练地扣扣子,很羡慕,以后自己也要多多练习,下一次再和其他同学比个高下,等等。教师由此可顺水推舟,鼓励落后者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动手,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也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力争不败。
四、角色扮演法
《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角色扮演法就是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项包含不同角色的活动,让不同的受教育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激发其情感,体验相应角色的种种内心感受,然后对其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评析,分析角色差距,帮助受教育者学习角色规范,调适角色冲突,以达到社会角色期望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总结出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1.导 言
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作简单的说明与动员。动员就是调动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积极性,说明就是向学生说明活动的名称、内容、要求;需要哪些角色等。
2.准 备
教师做完引导工作后,即进入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要进行简单的指导,看看学生分工如何,尽可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并提醒学生注意角色规范,注意角色间的配合,但不对学生具体的表演给予指导,以保证真实性。
3.表 演
表演是实施角色扮演法教育的中心环节,表演是演员按照活动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完成一定的角色行为。角色扮演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扮演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的要求。
4.评 析
评析这一环节是角色扮演法教育方式的关键。评析方式包括表演者自我评析与他人评析两种方式。角色分析可以对表演者的表演艺术作适当的评价,但主要是对表演者的角色认知与角色实践作出评价。评析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适当挑选一些学生发言,还可让演员们自己发言。教師可以维持课堂讨论的秩序,但暂时不发表个人意见。
5.总 结
教师要认真地总结、正确地指导,以便让学生对某些角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知道在今后社会实践中如何正确地行动,担当起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角色。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我爱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题为“当妈妈下班回来后”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为“当妈妈下班回到家,你是怎么做的”,由于这是学生每天都要遇到的事,所以他们的表演欲很强。明确任务后,先由小组内讨论试演,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包括道具准备、角色分配等)。接下来便是请学生上台表演,演一演当妈妈下班回来后,“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体会妈妈当时的感受和心情。表演结束后,由观众(即其他学生)评价演员演得如何,同时让当事人(即演员)说说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作自我评价,教师总结,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吧”一课时,谈到“一个人在家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演一演:一个人在家遇到以下问题(吃饭时间到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突然肚子疼了;想拿玩具但是太高,够不着;风一吹,把门带上了,钥匙又在家里,自己被锁在了外面等)时该怎么解决。之后由学生(观众)作评价,演员作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五、展示介绍法
展示介绍法是指根据课堂活动的需要,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活动内容的各类照片、图片、实物等资料,在活动场地进行一一展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使学生通过“搜集—展示—介绍(聆听)等活动,得到切身感受与体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一起迎新年”一课时,我设计了“春联喜迎新年到”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请教、向邻居请教、查书籍资料、上网查寻等),收集各式春联,或自己动手写春联。活动中,学生搜集的春联五花八门,如有四个字的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光普照,福气长临”、“春降大地,福满人间”、“春燕剪梅,喜鹊登春”;五个字的春联:“安定千家乐,辛勤五谷香”、“伯乐荐骏马,良师育良才”、“春促山河变,人描天地新”、“春风催万物,新雨润百花”;六个字的春联“爆竹声声除旧,桃符代代更新”、“爆竹声声祝福,灯花闪闪迎春”、“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七个字的春联:“八方安定人同乐,四化繁荣岁自丰”、“八路财神添富贵,四方福星保平安”;八个字的春联:“春风春雨春花灿灿,喜酒喜歌喜气洋洋”、“爆竹声中百花竞艳,红旗飘处万象更新”等等,在父母的帮助、指导下,学生理解了春联的含义。通过春联的展示与介绍,进一步感受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新型的活动课,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深地喜欢这门课,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场景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与亮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精彩。
17.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七
本学期我继续承当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全面掌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协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上课时我能够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自身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身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身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小朋友们做一个维护环境的好小朋友,提高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身边动身,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只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才干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沛的理论指导,才干防止以往满堂灌的错误。
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身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能够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
当然,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示在以下方面:
1、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2、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
3、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在今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我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电教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家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一起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示,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如:家长会等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18.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总结 篇十八
教学工作总结
秋梨沟镇学校
赵文礼
本学期的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谈谈个人的教学工作总结。
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四、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19.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九
一、用活教材
[案例]
一位教师在执教《父母的疼爱》(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课)时,对教材板块进行了调整。教材在起始部分的“故事会”(讲讲父母对自己疼爱的故事)后面接着,安排了“角色表演”。教科书上是这样提示的:你能不能将你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小剧本,由你来扮演你的父亲或母亲,通过扮演体验一下父母对你的那份深爱。执教老师没有在这个环节安排表演,而是将表演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讨论之后。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师生进行了合演(教师做孩子的妈妈,学生做孩子小强)。
表演过程:妈妈劳累了一天,天黑时才下班回来。妈妈因感冒坐在椅子上不断咳嗽。小强倒了杯开水,拿来了家里治感冒的备用药,劝妈妈吃药。妈妈吃了药后,看见地上脏了,就拿起扫帚准备扫地。这时,强强主动对妈妈说:“妈妈,你歇会儿,我来扫吧!”强强扫好地后,妈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说:“妈妈忘了给你买书了。我现在就去买!”强强赶忙拉住妈妈,说:“你今天身体不好,就别去了,明天我自己买吧!”(表演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评析]教材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案例和一些提示,是教学的一个载体。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述教学案例,教师没有在学生讲了父母对自己疼爱的故事后安排表演,因为此时表演难以收到理想效果。在角色分工上,让学生扮演父母和孩子,一是这个故事只有讲故事的学生自己知道,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学生因缺少深度体验而难以再现当时情景;二是学生年龄相仿,让一两个学生扮演其他学生的父母,观看表演的学生说不定会说些不雅的话,只要出现“不当”的笑声,表演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试教时,也确实发生了这样的情况。经过调整,表演安排在学生怎样报答父母,这一环节,教师扮演学生的妈妈,在年龄、生活经验上,学生都可以接受,所以,在表演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根据生活情境恰当地用行动来报答父母上。这样的表演,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链接生活
[案例]
一位教师在执教《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 1课)时,拎着一个袋子进了教室,让学生从这个袋子中取出圆珠笔、文具盒、小闹钟、手电筒等与塑料有关的生活用品,感受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教师让学生选择:班上要买一只洗手盆,是买木头的、玻璃的、塑料的,还是买铜的?学生选择了买塑料的,其理由是:木头的显得笨重,不易清洗,时间长了还会漏水;玻璃的易打碎;铜的太贵,掉在地上容易将地砖击碎。而塑料的既便宜、轻便、耐用,又有各种色彩,看上去很美观。通过判断,学生认识了塑料的优点,认识到塑料的发明是伟大的。接着,教师播放生活中因乱扔塑料制品而造成污染的种种“难看”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也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从而唤醒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评析]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就要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强调与儿童的生活“面对面”。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就教材说教材,而是千方百计地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第一步,不是单纯凭借书上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认识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是从一个个可感的实物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塑料制品。第二步,也是从生活出发。班上要买洗手盆,买哪一种?学生判断、讨论的过程,就是感受塑料的优点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过程。第三步,展示生活中的“白色污染”,那一幅幅目不忍睹的画面,来源于学校、家庭周边的生活环境,再让学生说说这些污染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对合理使用塑料制品,保护环境就有了情感基础。这样的教学因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而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注重体验
[案例]
一位老师在执教《我不胆小》(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0课)时,引导学生说了自己克服胆小的做法后,当场进行了训练。首先,请班上平时胆小的一位女孩子到讲台前唱一首歌。那女孩子羞红了脸走到讲台前,不愿开口。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声中,那位同学终于开口唱了,尽管开始时声音还不够响亮,但随着学生的掌声,她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之后,老师又让另一个胆小的学生去校长室请校长到班上来给学生讲讲如何克服胆小。与此同时,要求班上的其他同学将自己的作业送到听课的老师们面前,请老师提提意见,并与听课老师进行了交流。交流结束时,去请校长的那位学生和校长一起来到多功能教室。校长走上讲台,表扬了那位同学,并对同学们讲了自己小时候“克服胆小”的事例。
20.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二十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化教学;相关内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55-02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化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化课程目标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時候,授课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授课教师通过对学生性格特点的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课程目标的设定工作。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加强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能够使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感悟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教《父母的疼爱》这一节课时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学生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然后让学生对于短片的内容进行感悟。之后老师可以在进一步引进这节课所需要讲解的感恩父母的相关内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促进学生能够更加懂得珍惜父母,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设置生活化的教学任务。由于小学品德与生活化课堂的教学任务要求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即是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到品德与生活化课程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加深课程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在回家过程中的整个过程,其中又是什么维持着交通的安全?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问题,学生会联系到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回家的过程,等红灯、过马路等,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课程进一步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知识的参透。从而提高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在思考中了解到维护交通秩序的安全是伟大的一项事业,从而更加尊重交通、注重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三)举行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在进行品德与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时,授课教师应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授课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举例,让学生能够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究其根本,品德与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道德,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加强学生的自我管控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又或者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品德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形式,将一些自然景观的美丽和人民生活康健的图片进行播放,之后将一些受到污染的环境进行对比,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使之自然而产生一种愤怒的保护欲,加强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四)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学生在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化课堂的阶段中,授课教师在讲授课堂理论时不能仅仅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在课程之外的实际生活中的对于课程理论知识运用的体会。为加强学生的课外体会,授课教师可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让学生进入社会,使学生能够到教学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的真正意义,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除此之外,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老师仅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的交流和互动,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和生活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社会和生活,实现思想品德课程就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
(五)设置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加强授课教师的教学效率,学校应设置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是授课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于课程讲解的真实反应。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改正。也能在一些做的好的方面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室的授课效率。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就是把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价的基础,突出学生的真实经验,强调教学对生活的适应。在生活化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使他们不断得到发展。
二、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一)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小学品德与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时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保证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处理具体事务时能够提供理论依据。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教材中所呈现的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到学习资源,进而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真实,更加具有生命力。
(二)将生活与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资源环境,授课教师在进行备课的阶段应能过根据小学品德与生活化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选材,用作在学生课程中的理论实例。如学习“和好书交朋友”一课,学生在课外虽然初步懂得了和好书交朋友的好处,但是该如何选择好书成为了另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对好书和坏书产生的效果进行说一说、比一比; 让学生推荐书籍; 说一说读书的方法等。这样的交流使教学更加开放,更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锻炼,还让学生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达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
(三)解放教学方式,体验生活。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教授过程中,授课教师不应仅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学生进入实际的生活中,进行生活化的体验过程。是学生获取经验、感悟、内化,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对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进行整体的解放,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德习中,积极体验,发现德育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英. 贴近学生生活 打造品德高效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50-251.
[2]潘茂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231.
[3]吴济慧,蔡琴.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60-162.
[4]杜肆贰.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3:168-169.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0-22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06-24
教育科学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教学计划11-08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08-27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10-27
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总结10-31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11-09
二年级上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10-19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计划-教学工作计划10-27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