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24-06-16

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精选16篇)

1.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篇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方法与管理

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得到有利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创设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提高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学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努力,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

一、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1、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

2、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分组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根据班额大小,分成4—6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组同质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班级混乱,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一名常务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如根据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负责1—2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也可以把桌椅摆放、桌面整理、卫生保持、公物保管、习惯养成等分别由小组成员负责;还可以施行值日组长轮换制,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本组管理的机会。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管理与评价

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后,管理及评价还应跟上,否则就会出现自由散漫、低效混乱的局面,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作用呢?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合力,变纪律约束的课堂组织形式为自我展示、积极竞争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四层反馈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层——小组长管理。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小组长(值日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记录,如课堂表现,发言、展示次数等,并在晚自习汇总后对全组进行反馈(也可随堂反馈),及时鼓励督促帮助后进生,使之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及展示中来,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值日班长处。

第二层——值日班长管理。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长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早读课前五分钟,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并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如:公开发言或展示一人次1分,违纪或没按要求完成任务扣除相应分数,班级可以自定)

第三层——常务班长管理。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管理,履行副班主任的职责。每周对各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班主任处,并在每周班会课上公布一周小组总积分,并组织小组长探讨班级内存在问题,给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积极建议。对班级内各组出现的矛盾或问题进行处理。

第四层——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关心学生的家长,支持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冷漠的看客或凶神恶煞的阶级敌人。因此,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还应协调好课任教师,经常到班级听课,对存在问题提出宝贵建议,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课任教师也应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自评、组际互评,教师也可综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

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

“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2.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篇二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实验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一部分, 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而初一新生在面对实验时, 总会显得异常激动, 不听教师指导, 使得整个课堂纪律混乱, 事倍功半, 老师教得累, 学生玩得爽, 而知识点掌握却是糊里糊涂, 同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 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此, 我们不难发现, 实验教学的处境十分尴尬:实验, 以讲解代替动手操作, 整个“一言堂”;或者借助多媒体动画,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影像, 学习实验, “填鸭式”教学实验;更或者让学生在实验室简单地以同桌或前后桌为组, 没有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事先准备好, 匆忙之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使得实验室出现聊天、开小差的现象;或者一部分学生积极与老师互动, 而基础差一点的或者不自信的, 跟不上别人的节奏, 在实验中处于游离状态, 出现“孤岛现象”。这样的现状都不利于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还会起到反作用。感兴趣的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科学实验, 在兴趣的指导下, 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会自发去查阅一些资料, 以求答案。而落下的学生会自暴自弃, 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任务, 死记硬背一些结论, 走进“死胡同”!

就教师而言, 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这也是一个问题。老教师可以驾轻就熟, 年轻教师可能对哪些实验不必在实验室进行, 哪些实验不必分组模糊不清, 如七上的“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等简单的小实验, 完全不必在实验室进行, 可以安排学生在放假期间自愿去制作。再如七上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实验, 可以安排同桌为一小组, 使用实验室里的相应器材, 两人合作, 共同完成。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也走过弯路, 比如平面镜成像实验。在教学过程中, 死板地将这个实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反而使得一些学生没时间观察, 或者没时间相互解释其中的原因, 实验只起到走马观花的效果, 弱化了这种模式教学的成效。由此可见, 合理分组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实验教学中的分组原则

现在的初中生, 从小生长的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在小学阶段掌握的知识都有所不同, 因此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在实验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式学习,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互补, 促进知识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充分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和学习过程的机会,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课堂中的资源共享, 互惠互利。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 大家有序分工, 安排得当, 发现问题时, 大家一起思考与讨论, 有疑问时一起商量解决, 有争议时, 各抒己见, 在合理礼貌的讨论环境中落实知识, 从源头掌握知识, 从而活学活用。

开学不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不太熟悉学生, 为了便于管理, 我盲目地以学生的座位为依据, 按照就近原则草率分组, 在进行了两次实验教学后, 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组别数量较多, 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学生基础不一, 好的几组实验时间少, 掌握知识好, 而落后的几组, 别组都已经收拾器材, 要结束实验了, 他们刚刚才开始着手实验, 相差甚大, 这让我措手不及。

后来我试着按照成绩高低进行均匀分配, 但发现这样分组也有一定的弊端, 好的学生有点不耐烦, 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会拖整个小组的后腿, 整个实验小组就像一盘散沙, 还有, 这样分组有可能会使得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优秀的组别上, 使得其余小组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而成无序状态, 甚至出现表面上看上去某些组别讨论得很热闹, 但仔细观察, 却只有几个相对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在操作, 从而在某一程度上使得学生懒于做实验, 渐渐养成“事不关己”的实验态度, 这样发展下去, 就容易养成“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背离了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后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 再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 我将我们班级在实验时的小组做如下分配:根据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守纪情况和性别比例等, 以6 人为一个小组, 这样可以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与借鉴,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同时给每一个小组分好工, 一名组长, 负责组织与讨论, 总体“管理”该组情况;一名记录员, 负责整理归纳实验成果;一名代言人, 负责将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向全班做汇报与小结;一名管理员, 负责维护和管理本组实验器材。

这样的分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如下优点:首先, 使得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职, 在这个小组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都能实现自己在这个小组中的价值, 也真正做到了人人管, 管人人;其次, 每次实验, 对学生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学生们十分感兴趣, 珍惜在实验室里的每一分钟, 干劲十足, 而且很期待下一次的实验;最后, 对于有些基础好一点的学生, 还会激发他们去预习下一个实验, 争取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表现, 起到了无形督促的作用。

三、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小组合作的学习

1.备好课, 备足课。

在实验组织之前, 教师应该备好课, 备足课, 就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并思考好处理的对策, 比如,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我考虑到学生可能很难在实验室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物相结合, 预先将以下问题备好课:

(1) 充分给时间, 让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 自己对光具座的特征进行小结与交流, 以此加深印象;

(2) 就“物距”和“像距”这对概念, 从名称上去帮助学生理解, “物”指的是光源蜡烛, “像”指的是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

(3) 像的一些简单特征 (放大还是缩小, 倒立还是正立) , 基于学生容易接受, 简单讲解, 而对虚像还是实像, 从光学原理上去解释, 教师先画成实像的一些光路原理图, 后由学生自己思考画虚像的光路图, 以此加深印象, 不仅让学生识记了理论知识, 更为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打好坚实基础;备好这些课后, 当学生来到实验室, 拿到光具座等实验仪器时就不会慌忙失措, 毫无头绪。

2.注重知识点的落实。

对于实验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能很多老师都会预见, 并且也会灵活指导, 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 还是得花大量功夫在知识点的落实上, 特别是有些爱动脑筋的学生, 针对一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而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讲解过, 会引发他们思考,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 老师必须备足课。如在进行“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时, 701 班有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向我提问:如果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出现小孔会怎样?这涉及到“气压”的内容, 而“气压”要到初二才进行具体学习, 所以从这个实例, 更加让我坚定实验过程中备好课至关重要。同时, 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 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 原本基础就比较好的同学容易引起老师注意, 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 老师更应该加以肯定, 不吝惜每一次表扬,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不一样, 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也有差别,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老师的领头作用, 及时鼓励学生,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去, 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益处。

3.及时巩固。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恐怕最容易忽视的是实验结束之后的及时巩固。老师作为学习小组的组织者, 不仅要在实验时负责, 更应该做好善后工作。如进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时, 702 班个别基础落后一点的学生, 对于天平的使用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而同组的组员们也只是简单地指出错误, 并不会就此帮助复习与巩固, 对于本人, 可能也只是敷衍了事, 简单将错误改正, 不会对此有更深的印象, 这样一来就忽视了以前学过的内容, 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复习机会。因此, 实验结束后, 我及时对本实验做出评价, 针对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 就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知识掌握问题以及纪律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等方面来一个小结, 这样虽然烦琐, 占据一定课时时间, 但就整体而言, 很好地复习了以前的内容, 大大增加了小组合作的成效。

四、反思

实验室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区别于课堂上的, 在教师分配好任务的基础上, 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 当然教师也要适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在这届学生的实验过程中, 渐渐由毫无头绪走向有理有据, 也渐渐掌握了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正确组织学生, 让学生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使得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学生,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分好组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守纪情况和性别比例等之后, 再给全班同学加以分组, 正确分组的基础上, 再分配好各个成员的任务, 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教师加以观察和指导, 对表现好的加以表扬的同时, 也不吝惜对表现稍差一点的组别的肯定和指正, 课后的反思也少不了, 这个善后工作在整个组织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教师, 纵观全局, 加以评价;对于学生, 进行自我客观评价, 更能促进自身成功, 所以不管怎么样, 实验结束之后, 双方的评估一定要及时进行, 画上圆满的句号。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初一新生, 面对科学这门新型的课程, 组织好实验教学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尤其是现在的新教材,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在普遍的实验教学中, 常会使用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 但就其能否真正帮助学生做好实验, 掌握知识, 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帮助, 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对小组合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分组原则与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做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教学分组,引导

参考文献

[1]毕志国.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理科考试研究.2015 (6)

[2]周正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5 (7)

[3]朱宁波、张萍.组织合作学习教师该做什么[J].人民教育.2003 (9)

[4]王攀峰.小组合作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 (9)

[5]刘荣健.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5 (7)

3.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篇三

一、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

1. 合作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的缘由。较长时间不更换组内成员角色的合作学习小组,既不能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又不能防止组间质量差距拉大,使小组内部的同质性不断增加,异质性则相对减少,还不能增强落后小组进取的信心与勇气,助长了小团伙的产生,并影响了班集体的团结。因此,教师必须定期进行合作小组“活动制”分组。

2. 合作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的界定。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划分的合作学习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运行之后,再重新划分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这种分组策略就是合作小组的“活动制”分组原则。

合作小组成员不应固定不变,而应动态变化,可依据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定期对组内成员进行更换(对组间某些角色进行轮流,组间男女生互换等),构建新的合作学习小组。对同一学科,可根据不同任务构建不同合作小组;对不同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构建相适合作小组。再如,对不同的活动主题,可师生协商组建合作小组。

二、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功能

通过认真探究研讨,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制”分组,具有如下功能。

1. 有效扩大交往,保持小组活力。便于学生个体学会与其他更多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进行交往,有利于学生个体学会和那些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和谐相处,有效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减少个别学生之间的偏见与敌对,使更多学生不断有机会了解其他新学生的观点,甚至使部分学生俩俩成为知心朋友,继而有效保持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力。

2. 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确保主动参与活动。能给每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即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与班内其他学生进行充分合作交流讨论的机会,继而消除优等生的权威,提升中等生与学困生的地位。尤其是学困生,更要有效体现生生“地位与机会”的均等,改变学生在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而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现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合作小组活动,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

3. 不同角色锻炼提高,个性张扬奠定基础。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新鲜感、兴趣与积极性,理解并胜任诸合作小组角色是缺一不可的,保证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互助合作,共同进步,有利于学生接触多元思想,使每位学生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奠定坚实基础,达到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目的。

4. 和谐情感日益加深,共同发展舒适接纳。既有助于密切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又有助于促使生生间、师生间的和谐、温馨、关怀、同情、支持、配合、互帮互助等合作情感的日益加深,还有助于生生共同发展进步与提高,并在组内形成一种舒适、被接纳和承诺的同一性感觉。

三、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注意问题

1. 活动制分组动态操作。合作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主要表现为人员的组合上,即保证组内成员具有适当的流动性,也就是每个合作小组成员的搭配应是动态的。具体地说,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应该对各个合作小组的学习效果做一次全面的评价,根据合作小组间的差异性重新构建合作小组,使新的合作小组也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对合作小组,教师要尽可能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如男女生流动互换、角色互换等;又如,让女生固定在小组的座位上,让男生流动:第一组男生到第二组,第二组男生到第三组……也可单数或双数互换女生等。

2. 活动制分组固定周期。即运用合作小组“活动制”分组原则进行分组,要有固定的时间周期,即要保持完整和足够长的固定时间周期,这个固定时间周期一般为半学期或一学期,特殊情形下也可(下转 58页)(上接 65页)适当缩短。教师要不断地调查学生学习质量发展状况,按固定时间周期准时调整合作小组人员,继而构建新的合作小组,这样既能确保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相对稳定性,又能使分组始终处于科学合理的状态。

3. 活动制分组更换次数。对合作小组每进行一次活动制分组,就使得新组内成员重新适应新搭档与新小组氛围,这就对新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挑战;优质高效合作要求组员之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彼此的能力、认知和学习风格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根据此活动制分组次数频繁,就会导致组员缺少默契。因此,合作小组的持续时间至少应保证组员能充分了解并形成默契,且能圆满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4. 活动制分组的问题与解决。如果新小组在组建后不断出现问题,具体反映在:“组员无法和谐相处或不胜任学习任务,经过小组内部和教师共同努力不能解决”。对此,教师应该当机立断地重新分配小组,比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对组员进行调换。

4.企业文化建设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篇四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成功构建企业文化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其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企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三方面加以论述。其二,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从企业强力灌输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三要遵循 “领导垂范”的原则,从领导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四要遵循“内外兼修”的原则,从企业内练硬功和外塑形象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建基本原则

为什么德国企业在精密制造业上领袖世界,美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占有240席,日本公司产品的成本最低------这一切都与文化竞争有关。文化决定了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我们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也是需要文化,即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我们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和形成文化竞争力,已经不是坐而论道的时候了,而是到了操作和实施阶段。我们必须认清面临的竞争形势,以此来觉悟、认识、建设和发展我们尚弱的文化竞争能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与不同国家制度、不同民族特点、不同经济环境、不同客观条件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员结构不同等,也都要影响到企业文化不同的取向。但企业文化还是有其基本规律的,建设企业文化应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的,这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根本不同。从企业内部看,企业不是单纯制造产品、追求利润的机器,而是使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事业追求,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从企业外部看,企业与社会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交换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主宰企业命运的,正是我们企业的员工们!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就是我们的真谛所在。” “以人为本”具体地表现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三个方面。

尊重人 美国公众议事日程基金会的一位官员指出,如今员工对工作提出10大要求,原来最热点的问题——保障高额薪水和优厚的福利,已不在这10大要求之列。这就是说,员工的需求已从以物质需求为主转变为以精神需求为主。因此,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懂得,人并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工作的,绝不能认为只有工资才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有效武器。要懂得使人们努力工作,还应该诚心诚意地把他们请进公司这个家族里来,像对待每一位家庭成员

一样尊敬他们。

理解人就是了解、熟悉员工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家庭生活以及个人需求方面的情况,对其观念与行为予以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与员工的沟通和交往,有很多企业的领导为了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友谊,建立起伙伴式的关系,采取与工人共进午餐,亲自参加公司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

关心人企业领导要多了解员工的需要和困难,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给予关怀和体贴,让职工充分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暧。

二、“知行合一”的原则

优秀的文化不可能在企业中自然长成,它必须有一个提炼、塑造和精心培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用企业所倡导的文化来武装职工的头脑,这是“知”的过程,与此同时,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努力地实践企业文化,这是“行”的过程。只有这两个过程的统一才能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强力灌输加大宣传力度,对企业员工进行强力灌输,让大家熟悉并掌握有关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质量观、用人原则等企业文化,获得心理上认同,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进行强力灌输的途径很多,通过板报、标语、会议、企业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文体活动、竞技项目等等途径,反复宣传,长抓 不懈。

实践操作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学习和认同,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初步理念,这种理念要想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地深入,就需要通过种种机制,正式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不仅如此,企业文化不是空洞的理论文化,而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实践文化,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良好的管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的。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绝不能只说不做,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应采取积极的行动,出台和完善实践企业文化理念的各种配套制度。

三、“领导垂范”的原则

领导干部既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又是文化的承包人,一个企业的文化能否真正建立起来,不仅要看他们设计计划的完美程度,还要看他们执行和维护计划的质量。具体地说,领导干部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言传企业领导干部要担当“传教士”的责任。有人讲中国人的会很多,其实跨国公司的会更多,国外公司的培训会很多。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文化,而且公司的最高领导要亲自讲课。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无论多忙,每月都要为员工讲几次课。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办的商学院开学时,公司老总也都要过来讲课。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身教在企业中,每个人都懂得去看领导干部的实践是否与其宣讲的原则相一致。在波拉德刚到SeviceMaster公司任高级副总裁时,第一个任务竟然是到医院和后勤小组一起清洁走廊、病房甚至厕所和马桶。SeviceMaster公司要求每个管理人员花时间去干一些所管辖范围内的下层工作,而且,不论职位高低,每年都要腾出一天到第一线去做面对顾客的服务。这就是现时代需要的领导艺术——当领导以服务他人引路,领导就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中国人讲“上行下效”,领导干部所倡导的精神,价值观、经营方针、道德准则等等企业的文化理念,只有在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处世行为中一丝不苟地实践着的时候,职工才能够信服、拥护和仿效。

四、“内外兼修”的原则

好的产品不一定是好的商品,但好的商品必定是好的产品。那么要想使自己企业的产品过硬,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是一个练内功的过程,同时,现在的社会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企业还必须着力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让公众在了解,认同,喜爱的基础上购买你的产品,从而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内练硬功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减少内耗,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比如,摩托罗拉公司在质量管理上实行“六个西格玛”,六个西格玛的目标,意味着每百万个零件中只允许有3到4个不合格。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含量问题,而且也是职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问题。海尔的张瑞敏在“等外品”的冰箱都有人愿意买的年代,砸了76台冰箱,从此海尔人再也不争论不合格产品要不要出厂的问题了。

外塑形象也就是企业形象设计,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本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对企业留下良好的印象。企业形象的价值并不是表现在商品上,而是表观在关于商品的文化上。像大家所熟悉的麦当劳,只不过是两片小圆面包夹着一块圆牛肉饼的快餐,为什么能如此风靡世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企业形象呢?究其原因,在于它确定的以品质、服务、价值和清洁四个方面为内容的经营理念和食品文化。

5.村民小组长任免应遵循哪些程序 篇五

村民小组长任免应遵循哪些程序

村民小组是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最基层组织,是村委会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民小组长作为村民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村民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选举产生。选举时,先由村民小组村民提名确定候选人,由村委会支持召开由本村民小组村民参加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或者直接选举产生候选人,然后采取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本村民小组由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户的代表投票,选举有效。采用无记名投票或者举手方式进行表决,获得多数选票的当选。居住在本村民小组的村委会成员经过村民小组村民选举,可以兼任村民小组组长。

村民小组长的罢免,由村民小组会议进行,村委会无其他理由,应当主持会议。村民小组内五分之一的村民提出罢免建议时,村委会应在二十日内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进行表决。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时,应当有本村民小组有选举权或的户的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罢免有效。

6.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篇六

体育锻炼原则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参与者安排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运用锻炼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下五项原则,是人们在体育锻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锻炼者达到理想效果而提供科学指导。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指体育锻炼者有明确的健身目标,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体育锻炼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并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各种困难过程。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作息制度作保证,把体育锻炼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奏效。

如何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

(一)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树立正确的锻炼目的,把体育锻炼当作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自觉需要,激发锻炼的主动性,从而调动锻炼的积极性。

(二)培养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一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对这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身心融为一体。

二、讲求实效原则

讲求实效原则是指选择锻炼内容、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椐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要求和原有的基础,以及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按科学方法进行锻炼,以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如何在体育锻炼中讲求实效?

(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用可行的锻炼计划或运动处方,执行时应当严格,并注意阶段性的调整。

(二)选择锻炼内容时,要注意它的练身价值,不要追求动作的形式,以及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去从事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训练,而应选择简便易行、锻炼价值大、效果好的身体练习,作为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容。

(三)安排运动负荷时,以锻炼者能承受和克服的难度,一般自我感觉舒适和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准(计量标准见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三、持之以恒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经常性进行,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对机体给予刺激,每次刺激都产生一定的作用痕迹,连续不断地刺激作用则产生痕迹的积累。这种积累使机体结构和机能产生新的适应,体质就会不断增强,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不断得到强化。因此,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能设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必须得长久的积累。

如何才能使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一)根椐个人能力所及,确立一个能够实现的体育锻炼目标(不宜太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能长期持)。

(二)强化锻炼意识,把体育锻炼列为日常生活内容,定期保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逐步养成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锻炼的效果并非一劳永逸,如果锻炼间隔时间过长,效果就会不明显。因此,每次锻炼要坚持安排合理的锻炼间隔。

四、循序渐进原则

7.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篇七

学校体育课余运动训练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其特殊的作用。其中作为课余体育活动一部分的高考体育训练,为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普及,丰富课余体育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课余运动训练中要时刻把握“速度训练”是关键,“力量训练”是基础这一主线。力量训练原则是力量训练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力量训练实践普遍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每个教练员在安排力量训练内容、选择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时必须认识并遵循这些原则,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否则,不但不能达到预期训练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一、超负荷原则

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负荷逐渐增大,超过过去的负荷,才能发展力量。

此原则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是肌肉和肌肉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的阻力练习时,可使肌肉最大地收缩,从而刺激肌肉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二是在负重训练的过程中,肌肉由于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这时,再使用原来的负荷进行练习,就不能使力量继续增加了,因此应根据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的提高,调整训练计划,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尤其是针对以加强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为主的力量训练课,大重量的负荷要占主导地位。为此,必须定期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监督,以便在安排时做到心中有数。运用此原则在增加负荷时,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增加负荷重量;二是增加练习手段的重复次数,由于机体对刺激的适应是缓慢的负荷的增加(重量×次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负荷重量的安排,起点要低于成年人,重量的增加要考虑身体发育的程度,并且总负荷量的增加,要优先增加重复次数。

二、专门性原则

即发展力量素质应符合专项需要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肌肉力量发展的针对性:即力量练习中应含有直接用来完成专项运动的肌肉或肌群。还要有意识地发展相关的薄弱肌群力量。

②运动形式的一致性:即负重抗阻力训练要表现出专项技术的特性,也就是尽可能地模拟专项技术的实际运动样式。如,负重高抬大腿,大腿尽可能地抬高;手持哑铃要求前后摆臂。再如,同样进行杠铃练习,对投掷运动员来说,以抓举、挺举比较合适,跳跃运动员以负杠铃蹲起为宜。

③发力特点的相似性:运动技术掌握过程也就是建立运动性动力定型的过程,而运动动力定型的形成至少部分地可归因于所从事专项要求的一种专门力量一速度关系。因此在力量训练中,所采用的手段不仅在结构上与专项一致,而且还要采用适宜的练习速度和节拍。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练习节拍是其运动性动力定型的重要成分,因此,应当用接近比赛时的动作节拍来进行练习,不仅最大限度地发展专项力量素质,而且能帮助改进技术。

三、负荷强度的目的性原则

根据一般力量的外部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最大力量(或称绝对力量)、速度力量(或称为爆发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类型,通常负荷手段及强度的选用取决于力量训练课的类型和目的。

发展动力型最大力量必须采用次极限或极限负荷强度(85%~100%)进行练习,力量素质提高的效果才显著。因为重量越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冲动就越强越快,中枢神经系统做应答性反应传出的冲动也就越强越快,从而能同时动员起更多的运动单位,使更多肌肉同时得到锻炼,还能有效地发展肌肉协调能力(一块肌肉内部的所有运动单位尽可能达到有目的的同步活动并尽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力量);但由于负荷重量大,所重复的次数少,能量消耗少,且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故对循环呼吸机能影响不大,增大肌肉也不明显。

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单用40%~60%的负荷强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提高速度很困难。实践中,往往采用一种综合力量训练办法,所采用的负荷手段大致分三类:一类采用大力量负荷(85%以上)来提高绝对力量,这在水平比较高、有一定接受能力的运动员训练中比重较大。二类采用中、小负荷快速练习的方法来提高动作速度,此类手段对于低水平或处于初级训练阶段的运动员训练比较好,因为它有利于提高肌肉的质量,如降低肌肉内脂肪含量,提高肌肉蛋白的含量,丰富肌肉内毛细血管网等等。对于较高水平运动员在大重量练习之后,采用此手段,能克服大力量练习时的速度不足,并防止肌肉僵硬。三类是采用比赛的动作、实际的负荷(与器械重量相当或采用器械本身)来练习,这有利于在大重量负荷之后将获得的力量能迅速地向专项转移。生理学的研究认为,慢速的练习对红肌影响较大,并使白肌、中间型肌具有红肌的特点。所以在负荷较小时,控制好练习速度,对发展力量耐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常,发展力量耐力,采用的负荷低于最大力量的50%,对于初级运动员,这个负荷还要小,练习时不注意速度,单要求次数或坚持时间。这样,负荷不大,运动神经细胞就不易疲劳,工作的持续时间就可以延长,肌肉活动的次数多,就可以使肌肉代谢过程加强。更有效地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如线粒体蛋白与肌红蛋白含量,从而提高肌肉的有氧氧化能力。尤其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运动员,他们进行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肌肉的结构,因此,小负荷的多次重复训练应占相当的比重。

四、安排练习的顺序原则

从整体来看,重量的安排应遵循由轻到重的顺序。在安排力量训练时,应考虑如何首先提高绝对力量,然后才能考虑怎样把获得的绝对力量转移到专项上去。通常,在大负荷力量练习之后,接着安排一些中小负荷的快速练习,如:各种跳跃练习、专项练习,这样既有利于机体恢复,又能促进所获得的力量向专项转移。在开始做大重量的练习之前,也可以适当安排几次略轻的重量作适应性练习,使其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但不要引起机体疲劳。在从事各种不同的重量练习之后,要有合理的间歇时间。当采用极限用力的5 0%以上重量作负荷时,重复练习之间的休息间歇通常为2~3分钟以上,极限用力需10~15分钟,在进行同等重量的多次练习时,可把多次练习分组进行,延长组间休息时间。针对各肌群,在负重抗阻力训练中,练习的安排必须是大肌群的练习在前,小肌群的练习在后,因为小肌群比大肌群较容易疲劳。为了保证大肌群的超负荷,故大肌群必须在先于小肌群疲劳之前练习。

不同项目,力量练习在小周期中安排的时机不同也会有差异。对速度力量性项目来说,力量练习最好安排在小周期的第一天,对力量耐力项目来说,力量练习一般安排在小周期的最后。

五、均衡发展原则

不同的运动专项对身体各部位有不同的力量比例要求,在进行力量训练计划的设计时,应包括全部大肌群的练习,按比例地均衡地发展肌肉系统。如果不按本专项所需的比例来发展肌肉力量,则某一部位力量过大,力量增长会不起作用,因为,除去其他因素(技术、耐力、协调等),单从力量素质来衡量,专项成绩是平衡于力量最差部位的。

事实上,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存在肌肉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影响了自己的专项成绩。如果短跑运动员和跳远运动员只对股四头肌进行增强训练,而很少对股后屈肌群和肩带肌群进行练习,这些发展薄弱的肌群在练习与比赛中不但容易损伤,而且往往影响专项成绩。其它项目对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比例如上肢与下肢、前部与后部、大肌肉群与小肌肉群、主动肌与被动肌、伸肌与屈肌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举重对运动员的胸肌与背部肌群、上肢与下肢肌肉力量有比例要求,这个比例是多少,需要教练员通过细致的分析找出,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使运动员肌肉具有强大力量的同时,也有个合理的发展,达到各肌肉群力量适合于专项要求的动力平衡。为了达到平衡,一方面要设计一些手段,提高薄弱肌群的负荷强度来提高力量的绝对值;另一方面,如果薄弱肌群力量未赶上来之前,暂时不发展已增强的肌肉群。

肌肉均衡发展原则对专门性训练原则是个重要的补充。专门性训练,含有人们应当训练所要增强的特定的肌群的意思,所获得的力量为专门性力量。但过度的专门性训练,是造成肌肉损伤的原因之一。所以,使用获得的综合的全面的方法成比例地发展肌肉力量,不仅有益提高专项成绩,而且可以预防损伤。因此,不管专门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都应包含全部大肌肉群的练习,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训练,全面的力量训练是贯彻全面身体训练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8.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篇八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遵循  原则

美术教学原则是一般教学原则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许多教育家及美术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前人的传统,合理地继承中外教学原则的精华,充分反映美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各种美术教学原则。我们在吸收以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美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精神和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美术教学原则:

一、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按照这个目标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的培养;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还要加强审美素质、审美能力的养成。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将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全人教育。

二、“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课标》规定:“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业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美术新课标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作为完整的目标任务提出来,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事实上,绝无只有知识而无能力的人,也无只有能力而无知识的人。知识与能力是当今社会条件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学段教育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也就成了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

三、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课标》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因此,要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视觉思维训练与创造性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美术绘画、写生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在基础课教学中 ,面对一组静物、几个几何形体、一个模特要找出多少思想性就很牵强。但在图案工艺课中 ,讲传统纹样、民间图案时就会很自然的寓思想性于绘画之中。因为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经过千百年的提炼流传下来的 ,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 ,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性 ,在创作课中就更要紧紧抓住思想性这一环。至于怎样深入生活 ,怎样发现题材 ,怎样提炼、加工表现等等 ,表面看起来是技术和表现方法问题 ,实际上是思想问题。如著名画家王式廓创作的《血衣》,作者是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因而能牢牢抓住广大贫苦农民控诉恶霸地主对其残酷剥削压迫这一典型场面 ,主题思想非常明确 ,在构图及人物处理上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在创作过程中构图、形象、透视、解剖、色彩等问题的处理上 ,虽然看起来技术性的东西多一些 ,但主题思想仍贯穿始终。因此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要着重在统一上下功夫 ,既要两者兼顾 ,又不能生搬硬套。

五、开放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理论可以知道,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着的,它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说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层次的以及各个等级的结构组成的,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且处于永远不止的运动状态之中。那么这就要求学前美术教学能够体现出开放性,学前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对于学前教育的课程而言,它们是一个繁杂的系统,这些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即艺术、健康、语言、科学以及社会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些领域所构成的系统与系统之间可以借助很多条途径或是通道来进行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学前教育教学设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于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更是如此。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体现了学前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发性。学前美术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够让其在美术课堂上学习到唯美的东西,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眼光,而且还能促使其对美术产生兴趣。开放性原则要求学前美术教学设计要面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形式、不同教学对象以及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物质环境能适时的变换程序和活动策略。另一方面要求对学前美术教学各要素进行分析时能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主题的内涵,学生与教师的经验、社会环境的需求等上位系统与平行系统的需求,以保证达成美术教学的目的。

六、生活化的原则

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于学生活动的主题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学前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原则,这主要在于生活化的原则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身心发展特征相结合,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这种学前美术的教学设计原则,势必会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实效性。美术教师能够多方位以及多元化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并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深入这些创设好的情景。对于这些情景而言,学生是非常熟悉的或是有一定印象的,感觉仿佛在哪见过。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的陌生感,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很有自信心,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对于美术作品,也能够进行比较深入地理解,且将其记入脑中,待以后教师问到时,学生也能很迅速准备地将其从大脑中调出。学前美术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引导,逐渐使其产生热爱美术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且将这种审美能力与生活结合,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应该遵循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麦欣.高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09,(2).

[2]王辉,谢敏.浅议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改革[J].新西部(下半月),2010,(5).

9.酒店装修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篇九

酒店装修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对设计师充满挑战性的设计。我们不能普遍的认为只要是装修公司就可以进行酒店装修设计和施工,因为酒店的装饰效果是和本区域的酒店消费群体的习惯和经济基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在星级酒店装修设计中,我们应当考虑一些高端消费群体的习惯,以及入驻酒店的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喜好来设计整个酒店的装修。所以我认为酒店装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酒店装修设计应遵循以人性化,自然化的原则。酒店装修主要以品牌材料为主,不能只追求表面的豪华而忽略了消费者的主导作用。一个酒店装修的效果好坏完全决定于消费者在酒店入住之后所带来的享受程度,因此我们在酒店设计中要摒弃奢华的传统设计方法,以人性化人性化,自然化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完美的酒店装修效果。

二:酒店装修设计应遵循材料配套整体风格统一的原则。在酒店装修上设计到的墙面漆,灯,壁纸,以及家具,门的颜色等材料颜色要统一,和整体风格要搭配,不能只追求档次的豪华而一味的选用品牌材料,这样即浪费材料又增加装修成本。特别是在客房的设计上我们要能提现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也要适当的提高客房的档次,在客房硬件配置方面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层次,来设计出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的装修效果。再加以配套的设施这样才能使酒店的整体装修效果提升档次。

三:酒店过道应结合灯光设计营造出安静的氛围。因为酒店内客房的走道是所有消费者的必经之路,所以走道的设计是整个酒店设计中最不能被忽略的一部分,走道要有一种安静的气氛,这种氛围我们可以配合灯光的设计来表现出来,灯光要柔和,配合地毯颜色这样就可以表现出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客房的门最好是向里开或者是凹入墙里,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在打开客房的门时不会影响到走廊内的其它消费者,但客房凹入门的设计也不能太深,要和整体的设计相融洽。

总之,酒店装修设计不像我们家装那么简单,对我们的设计师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这里建议酒店装修设计应该,专业的工装公司的专业酒店装修设计师来完成整个装修设计。因为他们毕竟专业,也是因为他们专业才能为酒店后期运营创造更大的利润。

原文地址:

10.办公室风水应遵循的原则 篇十

风水,这门令人朝贫夕富、占往知来的传统文化,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习俗,一门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科有关自然环境的学问,一类调整和改造命运的最高玄学,从古至今,令多少人趋之若骛,甚至倾其一生遍访明师。因为不好的风水会让人惹官非、犯桃花、患恶疾、走霉运,而好的风水会让人升高位、得横财、添贵子、获好运。

斗转星移,时光流转,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他们希望迅速的让事业成功,快捷的获得巨额财富,全身心的享受美好的生活,于是风水的热潮又再次席卷神州大地。有人说:“人的命运与生俱来,我们无从选择”。不错,命是先天就注定了的,但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与方位是可以选择的。好风水需要专业风水师来确定,但如果我们把握了一些趋吉避凶的原则,在生活中就能给自己和家人当风水师了。

办公室风水九大原则

从事脑力工作的人群每天的工作环境大多都在办公室里,无论是行政高官还是办公室职员,无论是集团老总还是大公司经理,办公室的方位和室内的摆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吉利的气场方位对人的谋略、胆识、智慧、财运、仕途都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更有利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才华,办公室的环境自然就会影响到决策的正确、事业的成败和生意的兴衰。由于当今社会的职业种类繁多,每个人的命局组合又不同,办公室风水布局,自然也不是千篇一律,我们就办公室的摆设归纳一些应遵守的原则:

一、忌背门而坐

如果办公桌靠近门摆放,人背门而坐,这是办公桌摆放第一要避免的基本要点。

门是人进入的必经之处,是办公室的气口,也是纳气之所,包括生气和煞气。人如果背着门口而坐,座后没有依靠,背后有人来人往的杂气冲击,长期如此,坐于此位的办公室人员会时常都处在一种潜意识的紧张状态之中,有时总觉得似乎有人窥视,导致思绪杂乱,决策失误,不能安定的做好每件事,总觉得浮燥,甚至会出现肾功能不好,腰疼,工作上遇小人、事非等等。这种情况在风水上叫“冷风吹背”。

化解方法一是调整办公桌的摆放位置,换到不是背门而坐的方位;但对于办公室的小职员就不太容易调整办公桌的位置了,因为很多办公桌的位置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摆放的,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张有靠背的椅子来坐,这样背后不但有靠了,还能阻断杂气的冲击。

二、忌坐靠走道的窗边

窗是房屋的一个进气口,会纳入生气或煞气,但是窗外有行人走道的窗,不但会纳入来来往往的杂气,还会有行人的脚步声,喧哗声,以及其它的噪音一类的声煞干扰自己的工作。如果将办公桌设于行人窗道下,就等于将写字台置于一些形煞之下;如果需要研究公司的机密,自然会担心有一些闲杂之人窥视。在这种靠近窗口的办公桌上工作会安不下心来做事的。

化解方法是:写字台要尽量离窗户稍远一些,远离窗口的距离为在过道之人看不清楚办公桌上的文件。同时也要利用窗帘,经常用窗帘遮住窗口,避免窗外来回晃动的人影影响工作者的思维。

三、忌座后有窗

现在很多高级办公室有明亮的落地窗,俯视群楼,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惬意。有的人喜欢将办公桌与窗平行摆放,将座设于办公桌与落地窗之间,将窗做为靠山,这样摆放的办公桌位置也是错误的。

座后有窗,就如同座后有门一样不可用。窗是光和气的入口,理论与忌坐后靠门一样。

化解方法:一是调整办公桌位置;二是选择一张有高靠背的坐椅。

四、宜座后有靠山

自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好风水的第一大原则是“山环水抱”,也就是说背后有山作依靠,来旺人,前面有水来环绕,来旺财。所以座位背后必须要有靠山才有利于工作者的事业,办公室里的所谓“靠山”就是一堵墙壁,座位要尽量靠着墙壁,墙壁与座位之间最好不要留太多的空间。

五、合理选择办公桌

现今办公桌的质量一般都以木质的为主,但如果对于命理上忌木的人使用木质的办公桌反而会出现不好之事。我们可以针对自己命理上的喜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办公桌。如果质量上的选择不多,我们可以从颜色和款式上来加以利用和补救。

属火的颜色:红色、紫色

属土的颜色:黄色、咖啡色、茶色、褐色

属金的颜色:白色、金色、银色

属水的颜色:黑色、蓝色、灰色

属木的颜色:绿色、青色、翠色

也就是说,如果命理上喜火的人,可以选择枣红色的办公桌,喜水的人可以选择深蓝色的办公桌,以此类推。还有,如果身体的脏胕有不舒服,也可以通过颜色来弥补。例如:有的人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应酬,喝酒是时常的事,长期如此,肝会受不了的,经常会隐隐作疼。我们就可以选择绿色的木质办公桌来补肝的五行。有的人肾不好,可以选择属水的颜色来补肾的五行。心脏不好选择属火的五行,肠胃不好选择属土的五行,肺不好选择属金的五行。我们在工作中不但有张舒适的办公桌,无形中还调理了自己的身体。

目前办公桌的款式引导主潮流的仍然是干练而简洁的长方形,其实懂点风水知识的人可以选择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办公桌款式,一种就是靠近自己三方还是直线条,而自己面对的最外面那条边却呈半圆形;另外一种办公桌却是整张呈圆弧,象一条腰带包着自己一样。风水是最讲究‘山环水抱’、‘玉带缠腰’等原则,这种环抱自己的办公桌不但有利于自己,让一些吉气得到聚集,而且最妙之处是能化掉自己面对的一些煞气,所以这种环抱自己的办公桌,对面最好没有同事,不然会给同事带来不吉。

六、忌镜子照射

很多单位都放有一张大大的整容镜,一些爱美的人士也爱放张镜子在办公桌上,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如果镜子每天都照射着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发觉自己经常会头晕眼花、决策失误、睡眠不好等等让人体质虚弱而产生的毛病。镜子在风水里叫“光煞”,是一种避煞的工具;镜子里的世界叫幻影,会让人头脑混沌、虚乱。现代建筑经常用玻璃贴满整幢建筑的墙面,这就是最厉害的光煞,被照射的阳宅内的人会出现很多不吉之事,厉害的光煞会招致血光之灾、是非、破财。所以当你经常被大镜子照射时,就不要再臭美了,还是避开为妙。

七、忌横梁压顶

办公室有的人头上正好是一个横梁,有的人头上是低矮的吊顶,这些东西在风水上叫“横梁压顶”,也就是长此以往,会让人在工作上产生压力,受到上司的责难,遭到小人的中伤,颈椎疼痛,运气阻滞。

化解的方法:风水里葫芦起化病、收煞气的作用,去工艺品店买几根带葫芦的装饰藤缠绕在上面,既美观又化了横梁压顶的煞气。

八、如何正当的旺“桃花”

很多人常常开玩笑问朋友:“最近有没有桃花运啊?”其实命带桃花的人是指人长得漂亮,有文学或文艺方面的天赋,因为人优秀所以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但此桃花是指正当的桃花,桃花运不旺的人可以在自己的桃花位布局,从而摧旺自己的异性缘,而不正确的摆设会给自己带来桃花劫。

希望旺桃花的人可以在自己的桃花位放一只装满水的花瓶,花瓶里养鲜花,有桃花的季节最好插桃花枝。

如何确定自己的桃花位呢?

生肖属猴、鼠、辰的桃花位在正西方;

生肖属虎、马、狗的桃花位在正东方;

生肖属猪、兔、羊的桃花位在正北方;

生肖属蛇、鸡、牛的桃花位在正南方;

九、有效摧旺财运

在办公室的财位放摧财的用品可以令整个办公室的财运转旺。财位需要风水师进行专业堪测才能定出准确的横财位或者偏财位、正财位。有些摧财的东西不能乱放,比如说饮水机、金鱼缸、冷气机等等,但有些摧财的吉祥物就算不懂风水的人看了本篇也会摆放的。

11.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篇十一

所谓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指的是翻译人员应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储存、提取以及处理需要翻译的信息, 它不仅是对于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和信息的交换, 而且是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与融通, 因此, 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 其前提就是必须掌握一定的策略和原则。

1 掌握基本商务英语词汇

1.1 掌握基本的、常用的商务英语专业术语

作为商务英语的翻译, 首先应该掌握普通的商业英语词汇, 因为词汇是翻译顺利进行的基础, 当商务英语翻译者拥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后, 可以很快地将其含义表述出来, 并有效提高在商业谈判或者业务往来活动的效率。例如, 对于在商务英语中常用的quotafree product (非配额) , anti-dumping measures (反倾销措施) 等词语都应该被翻译者熟练的掌握。因为这些都属于是比较专一的术语, 如果不能对这些术语有所了解, 而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的话, 就会闹出许多的笑话。

1.2 区分专业词汇和准专业词汇

专业词汇指的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只有专一的、单一含义的词汇;准专业词汇指的是在普通英语中, 其意思非常地熟悉, 而在商务英语中却拥有不同含义的一些词语, 例如, address在普通英语中是地址的意思, 但是在商务英语中, 就具有“满足 (客户要求) ”和“向…… (领导) 汇报工作或者作正式演说”的意思。如在:every effort is made to address customers’needs, 在这里address就是满足客户要求的意思, 其整句话的意思是说, “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尽量的满足客户需要”的意思。而在“the media relations manager addressed shareholders prior to the company’s merger with a Swedish company”这个句子中, address就译作“演讲”, 其整句话的意思是说, 媒体关系经理在与瑞士一家公司合并前向股东做演讲。Address除了以上的两种意思之外, 还有下面的意思, 在例句“in an attempt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major banks are about to offer start-up packages to assist new business”中, address是处理的意思, 整句话译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银行准备启动包协助新业务。”如同address这类型的准专业词汇在商务英语中还有很多。例如open policy cover应该译作“预约商业保险”, down payment应该译作 (分期付款中的) 首期付款。在以上所列举到的这些准专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以及场合所派生出来的含义是不同的, 只有在翻译中准确地根据上下文对其进行推敲, 才能真正地做到所译结果的精准无误。

1.3 根据语境将半专业化词汇准确译出

所谓半专业化词汇, 指的是在商务英语中有些词汇的含义是从普通词汇中通过隐喻、暗喻的方式引申出来的, 这类词汇与准专业化词汇的区别在于准专业化才会在商务英语中的含义与普通词汇毫无关系, 而半专业化词汇在商务英语中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与普通词汇所具有的含义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adaption本来的意思是“适应”, 而在商务英语中, 其含义引申为“重新打造, 以适应本土化”。如在“adaption may need to be made in branding labeling, and packing of the product”中, 译为“要重新打造使得该商品适应本土化, 就必须在品牌标签和产品包装上下功夫”。再例如, addition在普通英语中的意思指的是增加, 加法, 但是在商务英语中, 其含义为 (某一产品系列中的) 新增产品, 如在“KR700 is the latest addition to our rage of fax machines”中, 指的就是新增商品。

2 熟悉简洁用语的含义

首先, 在商务英语中, 广泛而大量的存在缩写的情况和现象, 如M/I是marine insurance的缩写, 意思是海险, M/P是monthly investment plan的缩写, 意思是月度投资计划, M.M是mony market的缩写, 意思是货币市场, OT是overtime的缩写, 意思为加班。在翻译中, 作为翻译者应该对这些缩写、简写的含义十分明确, 这样既明确又节省时间,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 在商务英语中, 很多的词都并不是单词都是通过词缀构成的, 也就是说, 一部分词语是通过前缀或者后缀派生出来的, 如transshipment, 使用前后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简化行文, 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

3 注意文化因素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影响

商务英语是文化浸染的产物, 其中具有文化的因素, 因此, 翻译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语义转化, 而是不同文化和信息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由于言语的接受者和被译对象二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始终存在, 所以, 在译作中, 必须保证两点, 首先就是将原文所具有的意思进行传达, 其次是要根据语言接受者的文化环境以及文化用语习惯等因素来有效地让语言接受者接收信息, 最大限度地使语言传达者和语言接受者可以有效、及时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因而, 考虑文化因素是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课题。

3.1 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 所以也必然存在着对事物认知上的差异。例如在英语中, blue sky指的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因为蓝色一般象征着忧郁, 容易让人联想起倒霉一类的事情, 因而, blue sky stock指的是没有价值的股票。由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并没有蓝色所代表的这种说法, 因而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 不能直接的翻译为“蓝色的股票”, 所以说,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习惯。

3.2 数字认知方面的差异

在东西方文化中, 数字的表述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例如, “13”在西方国家是一个禁忌, 因为在圣经故事中, 耶稣被他的第13个门徒所出卖, 因而“13”就代表着不吉利的意思,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却没有这样的说法, 而在中国, 如6、8、9等数字有吉利的意思, 这又是西方文化里所没有的, 所以, 在作品牌名称的时候会用到9、6等数字的象征意义, 如“三九药业” (999药业) 。在做品牌出口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到各地文化背景差异, 对于被出口禁忌的文化数字要切记小心, 否则会因此而贻误商机。

随着各国间的国际商务贸易事业的不断扩张, 在与国外人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 虽然有因为语言不同而造成的困难, 但更大程度上来说, 是由于各国之间文化差异而导致的, 因而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是进行贸易的双方避免失误的最有效措施。

因此, 在商务英语翻译之前, 商务英语翻译者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对其翻译对象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 尊重和重视文化的差异。

4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体风格

4.1 文体与句式、词汇

在英语中, 按照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 可以将英语分为五种类型的变体, 分别是庄重文体 (frozen style) 、商议文体 (consultative style) 、随意文体 (casual style) 、正式文体 (formal style) 、亲密文体 (intimate style) 。一般而言, 商务英语属于庄重文体, 是这五种文体变体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 掌握其中正式的文体,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思维上的清晰和有条理, 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求专业准确和标准化的效果。因而,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 一定要注意在荟萃的选用上多秀雅而庄重的词汇, 并且在句式上多用名词化结构来表现文体, 以使其显得规范。

除此以外, 在一些细小的环节如介词的选用上, 也尽量的避免选择专业性和规范性较强的一些, 这样可以反映文体的正式程度。如upon和on都是相同的意思, 一般的商务英语翻译中, 常常都选用前者, 其原因就是upon更加的正式。在英译汉中, 也同样是这样的, 必须选用正式的书面语来准确无误地表达意思, 而不用一些本身具有歧义和多意的句子, 这样会给贸易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因为在商务谈判中, 有时候会因为一个词的错误选用而造成贸易商的损失, 所以, 从文体到词汇再到句式的选择都要严谨, 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2 逻辑词与文体

在商务英语中, 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推理和判断以及逻辑关系, 如because, due to, owing to, 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等表示原因, suppose, supposing, provide, providing等表示假设关系,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otherwise等表示转折关系。

在英语的行文中, 随处都可以见到逻辑关系词, 这是因为在英语中特别重视形式逻辑和思维分析, 所以, 在行文中就在词语之间和句子之间借助各种逻辑关系词清楚表达思维逻辑和语意关系。

在商务英语中, 对一些特殊文件如合同、协议和法律条文的起草和翻译, 就必须做到专业、正式、准确, 从而确保这些文件的严肃性。例如, 在这些文件中, 如果要表达“事实上”这样的意思, 一般来说, 选用in effect而不选用in fact, 如果是表原因, 则多用by virtue of, 而不选用in due to。因为这些词语可以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为掺杂口语表述而带来的误解, 使文体显得准确、正式、无误。

5 商务英语翻译的方式及其原则

商务英语的翻译在双方的商务贸易谈判和贸易往来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次贸易洽谈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商贸谈判的结果, 以及贸易的发展方向。翻译作为一门技巧性学科, 其具有多种方法, 如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翻译方法的选用并不是单一不变的, 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以及所处的不同语境来灵活地运用某一种翻译方法, 或者将几种方法叠加, 但是无论使用怎样的技巧、怎样的方法, 始终要以忠实原文、保证连贯性作为原则, 只有这样, 才能翻译出流畅而地道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龚敏.图式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4.

12.幼儿园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篇十二

幼儿园的管理原则,是根据幼儿园教育任务、特点、管理规律及上述原理提出来的,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较多,这里主要针对办园指导思想和管理基本要求,强调下列五条,作为实施幼儿园管理的行动准则。即: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教养并举、保教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度化、规范化的原则;综合性与整体性的原则。其他,诸如科学性原则、机动性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激励性原则、效能最优化原则等等,有些已含在这五条中,有些在其他章节中涉及到,在此不―一阐述了。

1.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孩子,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幼儿教育的任务目标,是为培养幼儿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幼儿园管理活动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是我国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今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口号。它作为一条管理原则,是要求管理者:一要增强对“幼儿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二要强化“现代儿童发展观”意识;三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四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幼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五要树立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幼教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总之,要把这些意识和行为要求摆在首位,并渗透于幼儿园管理活动过程中。

2.教养并举、保教结合的原则

“教养并举”指促进幼儿身心同步发展的工作内容与要求,“保教结合”指教中有保、保中有教的工作方向和实施途径。二者统一为一条原则,既反映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和幼儿园工作的规律,也突出了幼儿教师职责的特性。这条原则是办园的指导思想、开展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也是管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强调寓保教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保证把培养幼儿知、情、意、行和能力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之中。这一原则不是抹煞保教人员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作分工,而是强调保教职能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反对“只管教、不管保”或者“只管保、不管教”的偏向。因此要求园长和教师带头贯彻这条原则所内涵的教育思想。

3.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管理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但各园在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办园经验、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都各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决策方向、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和评价效果时,都应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尤其在确立教育目标、制定计划中,应遵照“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教养要求的高度、难度和有效度。这条原则反对处处一刀切、事事齐步走的做法,因为任何脱离实际的行为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这条原则的核心是强调按规律办事,只有把管理建立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础上,管理才能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它要求管理者加强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活动,立足探索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谋取更多的效益和经验。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存在于实事求是之中,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4.制度化、规范化的原则

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建立较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即依靠制度化来保证统一组织和指挥,依靠规范化来促进管理的良性循环。制度化是规范化的基础,规范化是制度化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的宪法、教师法和幼儿教育的两个法规,已从宏观上为幼儿园贯彻“两化”原则规定了总依据、总准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制定的条例、规章制度,是实现“两化”的具体保证。贯彻“两化”原则,关键在于园长要学会以法治园,一方面要使“两化”内容切合客观实际,充分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用科学性和严肃性来增强其权威性;另一方面,领导应身先士卒,成为“两化”管理的热情宣传者和模范执行者,以榜样力量带动全体职工自觉接受法规约束,并重在培养行为习惯,形成良好园风,确保“两化”原则渗透于每个工作领域,贯彻于管理全过程。

5.综合性与整体性的原则

本章上述内容已清楚表明,幼儿园管理内容及其要素一方面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另方面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整体性。事物的本体既然如此,那么管理者在行使管理中必须掌握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学会综合思考,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综合调控管理过程,综合评价管理效果。总之,综合是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科学的时代特征,所以现代管理强调综合性原则。

整体性是管理系统的根本属性,是系统各构成部分的统一。它体现在:管理目标的确立,要求在整体上达到最佳化;管理系统的特性、运动规律和功能,都要在整合过程中显示出来;确定管理评价标准,要以反映系统的整体性为基础;考察管理的实际效应也应着眼于整体性。总之,管理要强调“以整体为准则,以整体为归宿”,要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只有把握了整体性这条原则,才能获得“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功效。

13.4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应遵循的原则 篇十三

为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建立健全贷款管理秩序,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贷款通则》规定,金融机构经营贷款业务,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合法原则】 金融机构经营贷款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的行政规章。任何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规章的,都必须禁止。而且,《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商业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

【自主经营原则】 金融机构有权根据自身信贷资金的营运状况、贷款项目的盈利前景、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和偿还能力等,依法自主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要求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应严格审查,加强管理,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确保贷款债权的安全,预防和控制贷款风险,避免发生贷款损失。金融机构经营贷款业务,应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加强资产的流动性管理。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 此项原则是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中,处理与借款合肥市其他有关当事人(如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当事人因借贷、担保而发生的法律关系,本质上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竞争原则】 此项原则是金融机构在开展贷款业务中,处理与同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应当公平竞争,相互协作,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在贷款业务上的不正当竞争,主要表现为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或者变相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

14.小组学习中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篇十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要发展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关键在于对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 才能充分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以国内一家从事油脂加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例, 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一家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近年来发展的势头很快, 尤其是在高水平人才的利用方面, 坚持人才储备合理、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培养、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建立创新机制及制定科学的保障措施等几个原则, 使人才队伍建设更加规范科学, 现针对人才开发利用方面结合该企业实际探讨一下应坚持的具体原则。

2 吸引人才应采取预先合理储备原则

规划能够实现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而提前进行准备。对于企业而言, 人才储备能够为人才建设起到重要物质基础的作用, 脱离人才储备, 就无法开展人力资源建设。由此可见, 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对人才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引进。企业通过力资源规划是加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清醒认识, 并在企业内部不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对外部环境加深了解, 能够抓住有利机会将不足向优势进行转化, 进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稳步提高。该企业在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 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断完善制度,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决策层领导将人才开发及引进作为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 制定了多项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采取高校招聘, 内部选拔竞聘等不同方式吸引多名高学历人才加盟, 使企业的科研研发能力与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为促进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在对人才的选拔上, 不论背景、资历等条件, 而注重人的能力与品德, 这样才会给有能力的人才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是加强储备高水平后备人才。在人才储备过程中应注重结合人才特点而配备相应的岗位, 认真抓好选人、育人、留人、用人四个重要环节, 加强建设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 储备一支专业过硬, 比例适宜的后备人才队伍,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

3 人才培养应采取多渠道培养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也具有更快的更新频率。为使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 就应拓展多种渠道开展人才培训工作。

一是对企业人才开展国际交流培训。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人才培养办法, 近年来企业选拔多名具有较高学历、较强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 选拔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业务关系的年轻后备人才, 向国外大型企业输送进行培养。

二是采取专业培训方式。为是企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企业遵循良好的用人理念, 根据“分类、反复强化培训”等几个原则, 对高层管理、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训。共举行100余次各类培训, 参加培训的有5000余人次。通过有关业务培训的扎实开展, 使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及对企业的归属感显著提高,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并不断培养后备力量以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进而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针对一线工作人员采取轮岗方式进行培训。企业基于实际而言, 有目标地选送一些重点及特殊人才, 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四是对企业员工的自学进行一定的鼓励。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各种岗位技能培训, 在短期内使人才短缺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4 把握用才应采取资源配置优化原则

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应合理, 不只是对各类人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进行充分调动, 还要确保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实现事半功倍的结果。在对人才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时, 该企业一直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一是应符合适宜人干适宜事的原则。俗话说的好:牛耕田, 马拉人;车载物, 舟渡河。几种不同事物代表能力不同的人, 充分表明人事配置适宜时才能人尽其才, 并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是应符合能岗配置合理的原则。就是说人的素质、能力应与所在岗位的要求配置合理。在有关条件适宜的情况上对于岗位具有一定的胜任空间。只有存在差距才会有追求的动力, 进而形成普通高层领导具有一定有事业心、中层干部具有一定责任心、职工具有一定上进心的良好局面, 从而为企业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是应符合适宜始终是动态的原则。过去的适宜目前不一定适宜, 目前适宜的不一定未来适宜。职工与企业一起成长甚至比企业发展还要迅速的思想在职工心中树立, 才能使职工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5 机制创新是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

在人才选拔与任用上, 该企业决策层始终坚持品德最为重要, 以业绩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的标准, 人才选拔中一直应按照下面的两个原则进行。

一是选拔应采取公正公开的机制。人才的正确选用具有无声的导向激励作用。人才选用应符合公正公平原则, 才会使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否则, 势必会影响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形象。结合近年来的具体工作实践, 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更为公正, 并实现公正、公开、民主的畅通渠道。

二是应采取有效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的重要体现方面, 对于企业职工中贡献特殊、业绩特别优秀、研发完成新产品、新项目、实现明显节能降耗效果的职工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措施能够使企业形成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能够使职工得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6 保障措施的完善是人尽其才的首选原则

为使人才脱颖而出并健康发展, 需要企业组织将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严格遵循的原则, 采取良好的待遇、完善的制度措施留住人才, 并确保人才的正当权益。一是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内容清晰,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 促进人才施展才能。二是薪酬体系应更为规范合理。构建稳定并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 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三是健全各项保障措施。为职工办理“五险一金”等保障, 使职工不具有心理负担的条件下,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为促进企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涛.留下该留的, 送走该走的[J].企业管理, 2013.

15.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篇十五

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时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1、安全性用药的安全性是指要求使用的药品质量合格、毒性低、副作用小、风险小。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促进合理的用药。安全用药的目的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可以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等报告进行选择,慎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在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避免毒、副作用的叠加。

2、有效性用药的有效性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关键。临床上,药物的有效性可分为:消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判断药物有效性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

3、经济性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用药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用药的经济性并非单纯地指尽量少用药或只用廉价药品,其正确含义是指用药时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所投入的用药成本应尽可能降低,以达到减轻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的目的。

4、适当性用药的适当性是指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用药的适当性包括6个方面:

①适当的用药对象。临床科室应该个体间的差异选择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即使能用同一种药物治疗,也要进行全面权衡。

②适当的时间。遵循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以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

③适当的剂量。应严格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给药。4.适当的途径。一般情况下应首选口服给药,既方便又经济;对病情较急、危重的患者可先考虑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给药。

④适当的疗程。没有依据地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细菌耐药、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

16.企业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篇十六

然而,在绩效管理实践中,企业由上至下往往会陷入这样的思想误区:高层管理者的“叶公好龙”现象,大家都说绩效管理好,不过那是针对下级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真的考核到自己时,往往会百般抵触;中层管理者的盲从思想,不着力追求管理方法的改进,仅仅认为这是公司要求这样做的,只要按规定完成考核表就万事大吉了;基层员工的悲观情绪,他们会认为,考核就是扣分扣钱,那是管理者给自己上的“套”,从而片面理解了考核奖惩的正激励意义。从考核成效看,“重结果、轻过程”是要不得的,“员工严、中层紧、高管松”更是要不得的,这样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注定不能长久坚持的。六原则助企业绩效管理效果升级

权责一致原则

各项绩效考核指标的主要作用,在于监控和考核相关的业务流程和每项业务流程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绩效考核实施前提是必须解决企业战略清晰化、部门职能规范化、岗位责任细致化和业务流程合理化等基础管理问题,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好绩效考核。

所以,绩效考核首先要求明确考核对象,对考核对象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的权利有明确的界定,从而明晰管理层次的关系,减少部门摩擦,降低对立情绪,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由此可见,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细致的《岗位描述》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对被考核者来说,只是考核你所在岗位的绩效表现,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绩效考核才有可能在企业顺利实施下去,才会对管理者和员工起到绩效牵引的作用。

量化考核原则

绩效考核是通过系统量化的方法,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绩效考核往往是单一的上级对下属进行审查或考评,考评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与员工的私人关系或个人喜好等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评结果。

同时,考评者常常由于相关信息的缺失,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评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因此,只有量化了的指标才具有操作价值。

在设置绩效指标时,对企业层面的关键业绩指标、部门层面的考核指标和业务层面的日常管理指标,要尽量做到指标量化,能用财务性指标量化的,尽量用财务性指标量化,不能用财务性指标量化的,尽可能准确的描述每种绩效表现和对应的奖惩幅度,从而使考评者能够准确把握绩效标准,公正的对被考核者作出评价。

兼顾公平原则

主要是合理设置考核权重,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关键是避免两重理解偏差:第一种情况是个人绩效突出,但因部门绩效不佳,受到牵连,导致个人考评结果不理想,从而极大的损害了员工的工作

热情;第二种情况是员工个人绩效极差,却因部门绩效较好,考评结果优异,导致员工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使依赖他人努力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得分,不利于改进此类员工的工作绩效。

因此,在实际绩效考核过程中,要结合部门和员工实际职责内容,制订和落实“30/70原则”,即中、高层管理者考核得分中,个人工作业绩权重为70%,企业关键业绩权重为30%,部门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直接关联度越大,此项权重就越大;员工考核得分中,部门业绩权重为30%,个人业绩权重为70%。通过合理设置权重,从而达到拉开差距、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兼顾公平的绩效考核目的。有效沟通原则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在绩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沟通,企业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但是由于管理理念差异以及重结果、轻过程等意识的存在,许多管理者不是很重视绩效沟通,尤其是员工的直接上级。他们不进行绩效沟通有三个原因:第一,没有时间;第二,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第三,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这样的沟通意识不利于员工素质和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因此,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对员工工作最终结果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还必须从思想认识、沟通技巧、绩效管理全过程跟踪等三个方面着手,从绩效计划环节中的合理分解指标和分配任务,到绩效实施过程中的辅导支持和管理培训,再到绩效周期结束后的纠偏分析、适时激励,从而把握绩效沟通过程的关键点,做有效沟通的管理者。

全员参与原则

全员参与绩效管理是提升管理执行力的关键,从企业高层到每位员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是高层领导的参与。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行为,是企业追求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系统,因此绩效管理必然是“一把手工程”,只有企业高管团队亲自参与,下决心并全力支持绩效管理,才有可能把企业战略目标逐级分解下去,同时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推动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来。

二是中层管理者的参与。

绩效管理不只是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企业管理部门在绩效管理实施中主要扮演流程制定、工作表格提供和咨询顾问的角色,真正的责任主体应该是执行层管理者——部门经理、行政主管、班组长,他们在绩效管理中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与下属讨论绩效目标、标准,经常进行检查,掌握下属的工作业绩,对下属进行反馈和辅导,评定下属的绩效结果,给予奖励和惩罚。

三是基层员工的参与。

让所有员工的绩效都与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紧密关联,使人人肩上都有担子,事事有目标,人人有事做,这往往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注重实效原则

持续的管理改进是绩效管理的根本意义所在。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计划(P)、绩效实施(D)、绩效考核(c)和绩效反馈(A)4个阶段的循环操

作,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发展的动态管理过程。

在绩效管理实践操作中,是注重短期结果导向还是注重长期过程改进,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设定合理的考核周期。如果考核周期设计过长,往往导致过程监控不力,变成事后诸葛亮。对很多企业来说,采用月度考核、季度小结、总评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好的兼顾短期(月度、季度)的管理改进和长期()的业绩提升。

二是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管理必须与员工薪酬挂钩。一般来说,企业将员工薪酬分为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个部分,考核权重各占50%,既保证了基本收入,也合理拉开了考核差距,达到奖优罚劣、激励先进的目标。

同时,考核结果要与员工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相互关联,通过绩效测评,疏通员工职业发展渠道,好的(升、奖、委以重任),差的(降、罚、再培训甚至淘汰),这样才能使员工更多的关注企业发展、个人绩效和学习成长,营造注重实效、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上一篇:企业ICP许可证审批流程下一篇:项目部用电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