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2024-12-11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共13篇)

1.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篇一

《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自鸦片战争之后,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便开始陷入内忧外患中,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国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与此同时,民间的起义力量此起彼伏,先有太平天国,后有辛亥革命,而后者成功地结束了清朝统治,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然而,仅仅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三个月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极其领导的北洋军便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在政治上,他恢复帝制;在经济上,他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的利益;在文化上,他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潮。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独立、民主、共和”一去不复返,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究其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

第一,革命纲领具有模糊性,最终导致革命主体的复杂性。以同盟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甚至幻想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同时,他们将所有矛头直指满清王朝,而忽略了力量同样强大的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使他们也混入革命阵营。如武昌首义后革命党人竟然推举反对革命黎元洪出任都督,这无异于养虎为患。阳夏之役后,革命党人与黎元洪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逐渐颠倒,后来,黎元洪窃取实权。最终,大权被袁世凯收揽。

其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虽然革命党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革命宣传,但却没有深入到最底层的民众中去,没有把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人民群众发动起来。晚年孙中山先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遗嘱中曾检讨了“唤起民众”之不足。

其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从革命政党内部来说,成分复杂、派系繁多、矛盾尖锐。如阳夏之役后,江浙联军攻克南京,革命中心有东移之势,此后,南北议和在上海举行,临时政府的筹备工作在沪宁一带展开。而这使得一些自居“首义之功”的湖北党人大为不满,孙武等人甚至从此屈从黎元洪。而上海方面光复会的章太炎等人早与同盟会交恶,所以也对黎元洪大加赞助。而这两个集团却忽略了共同的敌人——袁世凯。此后,袁世凯得以安全地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

其四,缺乏可靠的革命力量和忠诚的革命武装。革命党人的革命武装大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这样的武装不仅不能成为革命的有力支撑,有时甚至会断送革命。没有自己的军队,也不建设自己的军队,或者说,仅仅依靠出钱、去雇佣别人的军队,是孙中山一生革命而未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以上弱点和错误,辛亥革命注定不能成功。这也从根本上说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反封建必须与反帝国主义相结合。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以,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所有这些,都是辛亥革命留给历史的沉痛教训,当然也是先贤们浴血奋斗、艰辛探索留给后代的珍贵思想遗产,值得我们后人警醒和反思。

2.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篇二

关键词:辛亥革命性质,历史透视,探讨与思考

一、研究辛亥革命性质的现实意义

对于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 是辛亥革命研究诸多课题里饱受争议也十分重要的议题, 历史上相关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特色, 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进步, 在新时期重新审视辛亥革命性质问题, 历史性地回顾相关研究成果, 展开具体现实意义的透视探讨, 能够帮助我们梳理相关理论重点, 提高认知。这对于我们从新的角度出发看待辛亥革命性质具有积极意义。

二、回顾历史上具有推动作用的学术争论

(一) 21世纪前各种学术观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史学界也主张将辛亥革命的性质定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在台湾, 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倾向于“正统史观”,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应当归属于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范畴。

总之, 从很早开始海峡两岸对于辛亥革命性质展开了探讨, 成果颇为丰硕, 依照他们的侧重点, 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资产阶级革命”论、“新旧反满”论、“全民革命”说、以及“社会精英或绅士运动”说。研究学者们因为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有的侧重于阶级性, 有的侧重与社会性, 导致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但这样的分歧对于全面深入探讨辛亥革命性质是有益的。这种观点各异的情况, 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海峡两岸相关学者在辛亥革命性质上的积极探索。不同观点的碰撞势必会推动人们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展开更全面的认识。

(二) “否定革命”论和“全民革命”说展现出的学术研究缺陷

“否定革命”论起初是在国外史学届流行起来的, 提出这个观念的学者们以局部历史现象为依据否定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例如华裔学者陈志认为辛亥革命“不够真”, 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高慕柯将辛亥革命定义为“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而张玉法不但否认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还提出一个观念, 将其定义在“全民革命”的范畴内。他这个观点, 是基于中国虽然有资产阶级, 但资产阶级人数不多, 数量有限, 缺乏同质性, 且没有最终形成一股充沛的阶级力量上产生的认识。朱宗震也从辛亥革命的后果、最终成败批判辛亥革命, 认为革命之后中国的社会基础并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两种观念对于辛亥革命的局部意义研究较多, 认可它在方向上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却并不认可它在本质上具备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这在后来被许多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所推翻, 后来在21世纪的新时代环境下, 学术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发生改变, 这部分观念就被许多学者所否定。

(三) 新形势下的新标准

对于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性质, 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 21世纪的一部分敢于创新的学者提出了新的标准。他们认为, 判断革命性质应从革命纲领和实际效果这两点上来进行探索。辛亥革命在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诉求和利益要求, 就应当肯定它的资产阶级性质。还有学者认为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寻找其他方法看待辛亥革命性质问题, 暂时不下结论, 等方法论完善之后再综合各方的观点进行定义。

三、有关新标准的探讨与思考

纵观五十多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不难发现这些成果都与时代轨迹相吻合, 当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发生变化, 大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对过往珍贵史料的不断挖掘也致使学者们改进了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深度;近年来海峡两岸政治环境的变化、学术研究的交流, 也深化辛亥革命性质研究。

我们在透视历史研究成果后必须要展开深刻的思考, 思考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思考如何看待历史才能从根本上重现历史的真相。这两方面的思考不能仅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 还应当考虑现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多从政治、历史、社会学多学科的角度开拓研究。此外, 要避免脱离民族振兴的大方向, 理智地衡量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特殊意义。

有关辛亥革命性质的学术观点从过去到现在都在不断更新, 但论起研究目的和宗旨, 也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国内外的学者们在研究上呈现出方法论百花齐放的态势, 例如比较法、阶级分析法、系统考察法、综合分析法都被不同的学者应用。目前不能够断定哪一种方法最好, 但更科学的研究趋势正是融合各方研究方法, 最好不要以某个方法作为唯一标准, 而应进行多方面、多维性的研究。

郭世佑提出, 在判断辛亥革命性质问题上, 不能只根据当时资产阶级是否成熟来下论断。局部的结果不能涵盖整个历史事件的存在价值, 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分析, 才有助于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的真相。

那么, 现阶段我们在研究和确定辛亥革命性质时, 不妨先研究一下国内外学术界判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时所采用的标准, 再结合中国历史实际, 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革命的纲领、革命的实际效果都是我们建立新标准的依据。还可以将“革命具体体现了哪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要求”、“革命党人阶级属性是什么”都纳入标准的建立体系。

结束语

研究任何一个历史课题, 都要求我们尊重历史, 并且根据时代发展改进研究视角和深度, 加强不同区域的学术文化交流, 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善理论观点。我们期待着史学界终有一日能够在辛亥革命性质研究上达成一致, 为中国的历史研究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3.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篇三

大陆学界对辛亥革命史的建构似乎已经到了顶峰,解构开始在某些枝节、某些具体问题上悄悄进行,从去年底到近期,在中山、广州举行的几次相关学术会议上,出现了关于辛亥革命研究的话语系统问题的争论。一些中年一代的学者不满于辛亥革命叙事的话语系统多年来没有更新,老一辈学者对此则有不同看法。还有,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传统命题,过去有国外学者和台湾学者提出质疑,现在大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也有人针对传统结论提出了不同观点。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还有对清政府宪政改革的评价,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等问题。所有领导人中,只有孙中山在国外待的时间最长,当然他是被迫流亡,但这也使他广泛了解国外革命的实际状况,以至于能够提出“以社会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策略——克服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应该说,辛亥革命的叙述、话语建构及遗产都是非常丰富的,可以从政府、政党、民间社会等不同层面来考察,这方面我们过去关注比较少,现正在努力进行。近代史研究中还有一个缺陷:我们总是局限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段,而不去考虑它与当下的关系、对现在的影响,虽然我们总说要加强长时段的研究,但是实际做得还不够。

关于百年以来辛亥革命的历史叙事,也值得回顾与梳理。从武昌起义后不久即出版的苏生著《中国革命史》问世,以及民国初年首次以辛亥革命命名的渤海寿民编《辛亥革命始末记》出版,对辛亥革命历史的叙事也经历了整整一百年的发展演变。

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的早期相关著作,大多仅限于罗列资料,记述史实,学术性不强,但也较少受党派意识形态的影响。国民革命期间至国民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后,辛亥革命历史叙事则较为明显地在国民党意识形态影响下而不断地再建构,并很快形成了“辛亥”叙事中居主导地位的“正统学派”,其特点是大力宣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缔造了中华民国,“以中国国民党所组织之合法政府为正统”。稍后出版的冯自由著《革命逸史》、邹鲁著《中国国民党史稿》、罗香林著《国父之大学时代》等著作,虽不乏学术参考价值,但均在很大程度上囿于党派成见,带有某种官方色彩,打上了国民党正统史观的烙印。“写组织源流,以兴中会—中国国民党为正统;写革命领导人,以孙中山为中心;以一党一人画线,衡量是非,褒贬人物,不乏删削史实、涂饰功过之弊。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由于突出湖北革命团体日知会的历史功绩,竟被国民党政府以不符事实为由查禁。”(严昌洪、马敏:《二十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历史研究》二○○○年第三期)一九四九年国民党退居台湾一隅,为配合“反攻大陆”仍继续加强国民党统治正统性的宣传。“正统学派”的主要代表性学者,也都跟随国民党到台湾,在此特定政治背景之下台湾的辛亥革命历史叙事,依然基本上承袭了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的所谓“正统观念”,由此也使原有“正统学派”的辛亥革命历史叙事得以继续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下半期至六十年代上半期,在毛泽东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给以高度评价以后,大陆史学界也开始重视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一批较有影响的资料集、专著、论文陆续出版和发表,逐渐形成被西方史学界所称之辛亥革命历史叙事中的“新正统学派”,即主要强调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其重要地位与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但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最终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借鉴了辛亥革命的宝贵经验教训,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革命任务。在西方与港台学界看来,这种对辛亥革命历史叙事的新解释体系,也难免蕴含着论证中国共产党大陆统治合法性的政治意味。

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台湾史学界的辛亥革命历史叙事有所变化,开始在许多方面明显突破了以往“正统学派”的传统研究格局,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向。这一时期虽然早先的“正统”性研究成果仍占有相当比例,但做出的评价却相对平实客观,学术性更强,政治性则开始有所减弱。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辛亥革命史研究“一元化”时代不能入流的诸多研究内容,均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与此相反,大陆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不久就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停滞期,辛亥革命历史叙事也难免受到所谓“影射史学”的影响。“文革”时期的“儒法斗争”同样贯穿于辛亥革命史,被贴上“反儒尊法”标签的辛亥人物章太炎大受称赞,甚至出现抑“孙”扬“章”之情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均被“立足于批”而予以否定。

八十年代是海峡两岸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大陆,辛亥革命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九十年代以后发展势头虽有所减缓,但至今也仍然不断有新成果问世。与之相伴随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叙事内容更为丰富,新领域、新课题不断开拓,新观点、新见解也层见叠出。起初是对辛亥革命时期的商会与资产阶级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清末“新政”、立宪派与立宪运动有了不同的认识与评价,随后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乃至整个社会,也都有比较扎实的专题研究,对辛亥革命是否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也出现了争议,甚至还有个别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负面作用与影响也不应忽视。

4.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篇四

摘要:辛亥革命被称为“不结果实的花”,本文围绕着这一观点,以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程作为基础,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与其历史意义。不夸大辛亥革命的正面影响,也不对它的历史进步方面的意义予以抹杀,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袁世凯,失败,历史意义

一、革命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而帝国议会产生的历程和君主立宪制的实现,特别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激励了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日本实行宪政的步骤和朝野推动立宪的方式成为了中国朝野各界开展立宪运动的范例。

2、清末变革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发起“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导致流产。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令有心改革之士大失所望,转而同情革命,也敲响了亡清的丧钟。

3、文化与军队的革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4、革命团体的陆续成立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二、革命历程

1、武昌起义之前的革命活动

从1895年至1911年间,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而其他革命组织自立军、光复会等亦发动多次起义,其中著名的就是黄花岗起义。这十多次的起义虽仅昙花一现,但却在全中国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2、保路运动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部分原本民办商办的铁路路权收归国有,此政策一出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各省民众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其中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是四川。在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清政府为防止事态扩大急调大批湖北新军前去镇压,武昌城登时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在武昌起义。

3、武昌起义

由于武昌城内守备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在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领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覆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三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4、袁世凯上位

清帝溥仪退位后,1912年2月13日孙文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并电袁世凯前来受职(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总统继续执行)。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通过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5、二次革命及护法运动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而国民党方面缺乏兵力与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便宣告失败。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施停战,并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宣告失败。至此,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三、革命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而且,辛亥革命中还混杂了许多投机的旧官僚势力,致使辛亥革命后期袁世凯提出以大总统之位换清帝退位的条件后,在革命党人中产生巨大的回响,使孙中山处于不利地位。“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而后期建立的国民党也因即将担任内阁首相的宋教仁的遇刺身亡而分崩离析。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2、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袁世凯的北洋集团获得国内外大多数力量的支持,且拥有大部分新军的控制权,装备精良,实力足以压制全国。革命党在武力上明显处于弱势,不仅革命队伍里混杂了许多投机的旧官僚势力,而且当时的大多数势力派是不支持革命党的。实际上,各地军阀起义的原因不是为了推翻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是因为革命可以给他们独立的名义;而那些混进革命阵营的一些封建官僚,也不是为了真正的想要革命,而是为了保卫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由于革命党人在这上面并未深究,致使革命后期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使军阀割据时代的形成。而袁世凯是当时唯一有实力以及威望统领全国的人。与其说革命党推翻的清朝,不如说袁世凯以及各地军阀借革命的名义达到篡权割据的目的。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军政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张勋等人复辟失败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2、打击帝国主义侵略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但由于革命党人并未在纲领文件中提出反帝的口号,所以实际上辛亥革命并未实现革命的全部目的。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在革命政府的鼓励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兴起,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来临。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4、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的高潮,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思想界得以解放,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崛起承传中山先生志业奠定了思想根基。风俗习惯上: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还规定,民间普遍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还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社会习尚的变化更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南京政府宣布政府官员都是“人民公仆”革除等级森严的“大人”“老爷”称谓,改以“先生”,“同志”相称,剪发辫,废跪拜,改用握手敬礼,这些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折射出辛亥革命在又一文明领域的开拓。

五、结语

本文以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为基础,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历史意义。的确,辛亥革命确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革命背景及革命历程的部分介绍引自“百度百科”

[2]郑春奎《谈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6(03)[3] 李越《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新探》人文杂志

5.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篇五

1.知识与能力:知道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三民主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等基础知识;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归纳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掌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1.通过同盟会成立过程及其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2.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前后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前后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 “三民主义”的含义;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却为什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却为什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出生活中用“中山”命名的地名街道或物品。中山市、中山路、中山装、中山公园、中山大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以及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新课探究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简介 2、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3、孙中山早期创立的革命组织

名称 成立时间 地点 领导者 目标或纲领 刊物 性质或地位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19 日本

东京 孙中山(总理)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民报》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

评价: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任务。

二、辛亥革命

1、武昌首义

6.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篇六

本课内容选自川教版教材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3课《辛亥革命》。本学习主题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共分有三目:革命的酝酿,武昌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背景——爆发——结果——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分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在导学案设计中,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中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能力与方法

1、搜集孙中山革命活动相关的资料,了解孙中山的革命生涯,掌握收集史料,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内容的分析,培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3、通过课前小热身,使学生培养起自学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4、通过提炼教材,使学生学会历史的基本概括规纳的能力

5、通过资料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加强对事物本质的挖掘能力逐步掌握对历史事件的客观众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搜集孙中山的生平资料及图片,学习孙中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了解辛亥革命及一系列革命斗争活动,学习革命先辈们勇于探索,立志奋斗,不的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导学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孙中山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革命活动。

预习教科书,完成导学案——“课前小热身”。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师:今年国庆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生:略

多媒体播放国庆__周年阅年式的精彩片段,生谈观生感。

师:有没有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骄傲。回答(略)通过这次阅兵式可以看出中国的确是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学了历史就知道,__年前的中国是不是这个样子?生回答(略)那时的中国多灾多难,充满了耻辱和艰辛。下面就让我们从现实走近历史,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与旧中国形成强烈对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体会中国的发展强大来之不易。

(二)、链接旧知识,回顾近代以来列强发动过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

生:列举近代以来的四次侵华战争,及其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思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做的斗争和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生:归纳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回顾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斗争必须由改良走向革命,)

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开始拿起武装进行斗争,并于__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进行复习,有利于旧知的巩固,同时,自然地过渡到本课内容,使学生从线索上清晰地把所握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探索,认识到革命斗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课前小热身:学生小组交流课前预习的学习内容。了解本课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知识点。

设计意图:课前了解线索和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重难点问题和重要知识的理解落实。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课堂进行时——新课解析

1、小组交流: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引导学生分别从组织准备,思想理论准备,军事准备三个方面在小组间交流。

师强调同盟会,三民主义等重要知识的过手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找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落实重要知识点在学案上。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背景资料的介绍。

2、材料分析三民主义

出示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和三民主义的内容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这两段材料,分析出它们之产的联系。并评一评三民主义。学生记住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设计意图;三民主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资料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引用历史资料,以及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

师过渡:在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一大批革命志士投身于反清的武装斗争中,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革命的继续发展。不久,一场规模壮大的武装起义在武昌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武昌起义。

3、学生观看视频《武昌起义》片段,结合课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相关情况。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通过观察《武昌起义后国内形势图》说说起义的影响。

生:通过图片说出起义得到了全国很多省份的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影视资料中提取信息,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

师过渡:接学生回答,武昌起义使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中国社会也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4、合作交流,探讨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四件大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概括出这四件大事:(1、中华民国的成立。2、清朝统治被推翻,3、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学生通过课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掌握公元与民国换算的方法。了解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的实事。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一个完整地认识,体会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从繁杂的零碎的知识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师过渡:辛亥革命一方面推翻了清王朝,一方面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5、议一议:阅读材料,并在小组间讨论,根据材料评价辛亥革命。

7.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篇七

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历史场景、史诗般的宏大叙事、高亢的抒情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而独具特色, 自成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成荫导演的《南征北战》、《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优秀影片风靡一时, 这些影片以其宏阔的历史视野, 英雄品质的深情述说, 以及浓郁的家国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在中国电影史的历史发展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荫将其一生都献给新中国电影事业, 他梦想用电影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 透过宏大的叙述视角, 纪实性地表现那个时代, 他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电影, 以创新意识拍摄电影,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他取得了较高的电影成就。1995年12月28日, 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中国电影诞生90年, 由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在京举行, 有45位从影30年以上的电影艺术家获奖, 成荫以其独树一帜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入围15名优秀导演奖的行列, 标志着他在中国电影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 成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这些电影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同时也体现出成荫鲜明的个性特点。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在长期的电影创作实践中, 成荫探索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 这些影片的成功创作对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在1930年之前, 战争片是中国电影史缺失的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登上了电影银幕。“中国战争片则是在民族危难这样一个外因的推动下, 由内在的民族情结的喷发, 多少有点仓促但充满激情地登上了中国电影的舞台。由于‘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 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基地, ‘一·二八’事变就成了中国战争片问世的直接导火索”。[1]中日之间的八年战争为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提供丰富的题材和内容, 中国的战争片在这个历史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批优秀的爱国电影人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胜利进行曲》、《八百壮士》、《中华儿女》等抗战救国宣传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战争时期, 出现了金山编导的战争片《松花江上》和以战争为背景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的史诗电影, 这些影片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重要前期积淀, 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以后, 顺应时代的要求, 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就成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之后, 新中国电影人开始大量创作战争题材作品以颂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情怀、回顾我党的光荣历史, 《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停战以后》、《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等优秀影片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的电影银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国家体制更加注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唱响主旋律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1987年7月4日, 正式成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 1988年设立资助基金, 大力提倡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 陆续拍摄了《南昌起义》、《血战台儿庄》、《孙中山》、《开国大典》、《白色起义》等众多优秀影片, 九十年代之后出现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为代表的战争史诗, 这些影片真实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战争图景, 再现了国家领袖的历史功绩。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是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它根植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的沃土中, 并从中获取滋养自身的艺术养分。同时, 成荫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也见证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成长历程, 《南征北战》、《停战以后》在题材选择、内容表达、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产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树立了创作典范;1982年拍摄完成的《西安事变》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和演进过程, 再现老一辈革命领袖力挽狂澜的动人风采, 这部影片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奠基之作, 它从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范畴, 成为此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和反映民族历史的自觉意识, 为后世同类型影片的创作典范。

二、对后世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影响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方面受到体制的鼓励支持, 一方面在政治的严格约束下发展。进入新时期,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首先必须从急功近利的政治条条框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为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开阔空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内容还原历史, 澄清那些笼罩着重重迷雾的历史事实, 重现历史的庐山真面目, 并且在此基础上升华出历史的哲学意蕴便是此类影片谋求发展的突围方向。

成荫在其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中, 坚持贯彻自己的“真实观”, 主张电影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实, 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成荫的“真实观”在其后期作品《西安事变》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该片真实还原了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并栩栩如生地塑造这一事件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 贯穿始终的“真实观”使影片取得巨大的成功。成荫的“真实观”不仅指导了自己的电影创作, 也为后继者所借鉴, 八十年代以后拍摄的《大决战》、《孙中山》、《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等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并存的优秀影片立足于历史的制高点, 客观历史地看待过往的历史烟云, 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并力图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揭示出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丰厚历史内涵。将古今兴衰之理置于真实的历史画卷当中, 赋予历史以现实感和现代感。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历史传承来讲, 成荫是先行者, 他在其多年的艺术探索和电影实践中找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突围方向。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可以归入史诗电影的范畴。戎马倥偬的艰难岁月和坎坷多舛的民族命运是革命历史题材史诗电影的孕育摇篮。中国的近代史就是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血迹斑斑的战争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 作为从烽火中站立起来的伟大民族, 需要用电影来记录和反映民族的战斗历史和那段艰难的历史岁月, 比如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史诗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成荫继承中国史诗电影的优良传统, 站在历史的高度真实地反映历史, 书写战争, 相继创作出《南征北战》、《万水千山》、《西安事变》等具有史诗价值的优秀影片, 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同时也展现出觉醒后的中国民众为中国的自强自立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 具有沧桑的历史感。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 成荫的《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 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1982年成荫拍摄的《西安事变》结构宏大,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 从宏观上表现战争, 与战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以及具有影响全局意义的历史人物, 是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史诗。这部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在思想和感情上给观众以史诗大片的冲击和满足。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具有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清醒的民族意识, 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的生活图景, 塑造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群像,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成荫的电影实践探索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 同时也开启了新中国史诗电影的新篇章, 为后世史诗电影的创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摘要: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 他的作品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即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成荫,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影响

参考文献

8.《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篇八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801709929

出版时间:2011-06-01

版 次:1

页 数:200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普及读物

印刷时间:2011-06-01

纸 张:胶版纸

定 价:¥26.00

网上书店:¥16.70(65折)

内容简介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

辛亥革命距今不过百年,然而却恍若无限。这不仅因为我们有历史而无历史感,因为我们板结的历史讲述方式,也因为孳孳于生存的活命哲学。我们的思维被经典叙述统一,而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回望百年中国,无数个有意或无意被忽略的历史细节,在《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一书里得以呈现。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年幼时最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碰壁无数,头撞南墙不回头,不是墙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长,从黑板报算起,写过的文字无数,黑板报都擦了,小说都烧了,所谓的学术文字和随笔评论,留下来的比较多,有些变成铅字,好像有十几本了,均遗憾多多。平时写点时评。年过五十,没有长进,再活五十年也许能好些。著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北洋裂变》《辛亥:摇晃的中国》等作品。其中《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获得2010南方阅读盛典最受读者关注年度图书(非文学类)。

名家评论

张鸣写史,颇有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的风范;他的文笔恣肆汪洋,带评夹叙,非常好。

——粱文道

张鸣的文章是我一向喜欢的——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易中天

我们能不能找到真的历史?现在有学者零零碎碎、点点滴滴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这些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张鸣做的工作,就很重要。

9.关于革命历史的作文 篇九

站在五星红旗前,我们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的情景。站在一座座纪念碑前,让我感到那不仅仅只是英雄的纪念碑,而是一块块历史记载书,一座座巨大的奖牌。

站在五星红旗和英雄纪念碑前,我肃然起敬。脑袋中,像电影那样,回放着日本帝国主义者带给我们的种种伤痛,留给我们的一条又一条的伤痕。日本主义者给我们制造的伤痛是不能忘记的。但是,我们更不能也不应该忘记的是,为祖国而牺牲年轻生命的先烈们啊!

先烈们,如果没有你们,也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你们让祖国不再忍受侵略的痛楚,让祖国变得强大、繁荣。嫦娥一号、神州五号和神州六号,还有我们的北京奥运会……这一切,都不是让我们中国人倍感骄傲和自豪吗?

回想当初,我们饱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折磨,令我们生活在不堪回首的时代。是我们祖国的英勇烈士们,把我们救出了水深火热之中。

当我们唱着国歌和少先队队歌时,我们的脑子里,何尝不是满是中国的先烈们: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

其中,狼牙山五壮士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一篇是关于他们的英勇事迹的。他们五个壮士,为了阻挡敌人攻击大部队,把敌人引上了最险峻的山头。然后,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向敌人们推下,逼着敌人无法前进。最后,他们选择了跳崖也不让敌人抓到,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0.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篇十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11.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篇十一

毫无疑问,本书获得茅盾文学奖,作者徐贵祥在其中灌注的心血是相当巨大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对这部作品的获奖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在接触文本之前,更多的读者接触的是由张丰毅、殷桃、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正是由于电视剧的热播,文学接受者才开始注意对《历史的天空》的小说文学文本进行阅读,进而使其在图书市场的销售量大增,并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为该书的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这种电视剧热播、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紧随其后上市的情况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亮剑》、《父亲进城》(电视剧名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暗算》、《功勋》、《延安颂》、《长征》、《八路军》、《新四军》等等革命历史作品都是电视作品与文字作品的上市同时进行,甚至有的电视作品还先于文字作品。电视剧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影响莫过于作家权延赤的《狼毒花》了,原著的出版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文学评论界对其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外,并未产生更大的影响。但随着由于荣光等人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狼毒花》在2007年夏季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热播,爱睡女人、打仗不要命的“老常”一下子走进了千家万户。紧随其后的就是文学作品的再版与热卖,甚至连权延赤的其他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文学界也不得不对《狼毒花》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新解读与研究。而改编自都梁同名小说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央视热播,也获得了极高的收市率。紧接着该剧的原版小说便出现在中国大的大街小巷。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了剧本先行,电视剧亮相,然后才是文学文本的露面,宣告了政治/艺术/商业三位一体的红色影像文学的诞生呢?

事实上,这种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再度繁荣。对应着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时代语境的巨变促成了新的革命历史想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又无反顾地走上了经济体制改革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发生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它改变了中国延续了几十年时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意识形态不再是社会中的主宰力量。政治语境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动以及新的的社会文化思潮的涌动。这种变动表现在社会文化语境上便是:首先,政治与文学的规约、冲突日见其少,思想的空间日见其大。其次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立场、观点呈多元、分散的态势,比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再次,思想的探索与交锋更重视现实中的问题甚至是制度层面的、可操作的问题,比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以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问题等等。正是90年代文化语境中的这些变化,构成了以个人体验与趣味为核心、世俗价值观为底色的新的文学时代。新的文化语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创作观念,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体式来标明二者的联系: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文学语境的变化——文学创作的变化。关于这次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涌动,金元浦谈道:“在道德准则上,一批人实际上已经经历了由传统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转化,由崇尚精神完善到崇尚物质实惠的转化。人们的物质消费的欲望日益高涨,享乐型的生活期望日益膨胀:人们往往不再关注政治历史的伟大推动者和伟大主题,只关心生活和身边的‘小型叙事’;人们不再关注哲学文化的形而上终极探寻和未来世界的‘辉煌远景’。转而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关注所谓的‘生活质量’。”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行为的灵活性、自由性以及追求利润的合法性激活了长期被压抑着的国人的金钱意识和消费意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国家里。人们关心的是怎样获取自己起码的生活资料,怎样最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这一切都排斥着他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文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生存和发展环境被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彻底改变,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接受者阅读行为的改变。在新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大众的阅读行为虽然仍在广泛地发生着,但是他们的阅读对象发生了变化。普通大众是按照他们各自的兴趣和文化水平选择文本进行消费。他们的阅读动机转向了娱乐性、消遣性、感官刺激性、知识性。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也被纳入整个社会化生产与消费的轨道中,消费对生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是非常直接的。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虽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文学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的制衡仍然存在,文学仍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实现国家新的战略目标的需要。

归根结底,在幕后操纵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电视剧命运的无形之手就是电视媒体生产背后的市场商品经济运营策略,毕竟影视作品的传播归根到底是一个市场机制问题。市场经济的崛起,对国人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改变是显著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行为的灵活性、自由性以及追求利润的合法性激活了长期被压抑着的国人的金钱意识和消费意识。在这种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在实质上被纳入到整个社会化生产与消费的轨道中,消费对生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是非常直接的。因此,文化产品的投资者们便看中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这个巨大的潜能市场。一方面,它代表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其的生产、传播、流通必然受到国家的重视与保护,甚至有可能得到国家的部分资金援助:另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文化消费者群体是巨大,构成是多层面的。上到政府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具有浓厚的兴趣。普通百姓想从中看娱乐及刺激,政府则想让青少年从中看到民族精神与英雄精神,受到革命先

12.浅谈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 篇十二

传统革命历史小说常因为政治需要将革命理想化、神圣化, 新历史则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革命历史书写方式, 即将革命放入一个融入了文化、传统、人性、情感的广阔视阈中, 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其进行全新审视。而在审视的过程中往往得出了与传统革命叙事不一致的结论, 甚至流露出反思与回归的倾向。近年来, 已有研究指出了新历史小说在解构“革命”权威、还原历史原貌上所做出的贡献。但只“破”不“立”显然是不够的, 神圣革命的空白需要其他成分来填补, 而《白鹿原》中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白鹿精魂”与《丰乳肥臀》中象征着大地母亲的“丰乳肥臀”这两个核心意象无疑是两个成功的尝试。

一.革命与“白鹿精魂”

在白鹿原古老的神话中, 一只有着“白毛白腿白蹄”和“剔明透亮的白鹿角”的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周向西原跑了过去”[2], 为原上的居民去除了灾害、带来了福音。万物再生、毒虫消灭、废人恢复健康、瞎子重见光明、丑女变得美丽……原上的人们把朴素的愿望寄托在了飘然而过的白鹿身上, 这只冰清玉洁、美丽神秘的白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白鹿原的图腾。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进和文化熏陶中, 古老的白鹿精神逐渐演化成一种以“仁爱”为灵魂的儒家道德规范。[3]作品恰好发生在风云变幻、新旧冲突强烈的革命年代, 故“白鹿精魂”在文中又具体化为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个象征意义并不抽象, 它融入了白鹿原上特有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民俗传统。

如果说白鹿原上美丽神秘的“白鹿精魂”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那么博学多才却不问政事的关中大儒朱先生就是白鹿精神的化身, 而德高望重的族长白嘉轩无疑是其最强有力的捍卫者。作者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朱先生这个人物, 对其乐善好施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清高大家赞赏, 甚至镀上了一层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传奇色彩。同时不遗余力地描写白嘉轩带领族人翻修祠堂、修补乡约、求雨祈福的前因后果及具体过程, 极力渲染宗族仪式的神圣庄严与族长的恪尽职守, 目的就是将族长的众望所归与革命中良莠不齐、走马灯般的各类党政机关形成鲜明对比。二十世纪的国民革命不可避免的波及到水深土厚、民风淳朴的白鹿原上, 从黑娃、鹿兆鹏刮起的“风搅雪”, 到鹿兆海、白灵分别参加国民党和共产党而又先后死于内乱, 再到白孝文投机革命, 黑娃含冤被杀, 白鹿原成了国民党、共产党和土匪三家相争的“鏊子”。讽刺的是, 当黑娃回归传统、学为好人并成为朱先生最好的弟子时, 白孝文在精神上彻底断绝了自己与仁义传统的关系, 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者。但最后黑娃竟然冤死在同党白孝文的手里, 令人对革命的未来心存忧虑。

朱先生目睹了这鸡飞狗跳的世道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理想之间的差距, 很自然的其他革命形式也产生了几分疑虑。革命所固有的血腥、暴力与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宽容、中庸、隐忍等成分是相悖的。所以朱先生及其追随者白嘉轩对革命始终抱有一种由不信任而导致的排斥态度, 他们只能从延续了上千年的、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传统和立身纲纪中找到精神慰藉。今天的人们已经明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我们也必须理性而清醒的认识到, 企图通过暴风骤雨式的革命彻底解决社会问题是不现实的。在笔者看来, 《白鹿原》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缅怀并无全盘否定社会革命之意, 任何人都无法割裂自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脉关系, 我们没有必要纠缠于白嘉轩、朱先生身上残余的“封建思想”, 反而应该尊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依附, 并呼唤受到革命冲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

二.革命与“丰乳肥臀”

莫言在《丰乳肥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 自序中又进一步解释道“此书不仅是献给我母亲的, 也是献给天下母亲的”[4], 显然这是一本关于母亲的书。“丰乳肥臀”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是母亲们勤劳善良、自然质朴、大胆泼辣性格的象征。作品的主人公上官鲁氏出生于1900年, 这既是母亲漫长艰涩生命的开始, 也是百年中国革命历史的发端。母亲一生经历了战乱、流离、贫困、饥饿、屈辱、丧亲等无数苦难艰辛, 激荡的革命斗争与沧桑的历史变迁都贯穿在母亲辛苦维系的家庭里。“一个母亲受难的历史, 几乎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这部历史正是“以民间的视角、民间的观点”写出的民间革命历史[5]。母亲的丰乳肥臀哺育了代代儿女, 厚土大地则蕴育了人类文明。这位母亲也成为了遍体鳞伤的大地母亲的化身。

上官鲁氏孕有八胎九子, 又先后抚养了女儿们的八个儿女。她本人虽然没有政治觉悟, 但她生养的孩子及其构成的庞大家族则不可抗拒的与革命年代各类党派或政治势力产生了枝枝蔓蔓的联系:投降日本的游击队长沙月亮, 革命党司马库, 服务于国民党的美国参谋巴比特, 共产党军官孙不言, 共产党干部鲁立人和上官盼弟, 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的乔其莎, 改革开放后发迹了的鲁胜利和司马粮等等。他们所代表的势力是二十世纪高密东北乡革命历史的缩影, 作为家族核心的母亲也因此被卷入了纷乱的政治舞台上。面对众多政治立场迥然不同的亲人, 上官鲁氏不因为功名富贵而有所偏袒, 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他们, 用母亲的仁慈和悲悯保护他们。鲜明的革命目的和残酷的革命斗争使这些形态各异的政治力量之间冲突不断, 母亲无力平息这场发生在自己家庭中的战火, 只能默默地独自承担痛苦。作品一方面倾力突出母亲所承受的种种痛苦折磨, 另一方面表现母亲对孩子的宽容、慈爱和操劳。更讽刺的是, 埋葬上官鲁氏的坟墓被“公家人”勒令掘开, 母亲连回归土地的最后心愿也不能达成。

大地母亲的乳汁养育了每个孩子, 而人类频繁的战火斗争却是对她的无情伤害。作品的结尾处, 上官金童无助地坐在坟边, 饥饿驱使他吃下了一朵花, 竟然吃出了血腥的味道。“花朵为什么会有血腥味呢?因为大地浸透了人类的鲜血。”[6]母亲用血泪抚育了孩子, 而无休止的变迁却不能让母亲得到安息。这不得不让人对革命的意义和形式进行反思。诚然, 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革命过程中的战火和内斗、人性的泯灭和残酷却并非全都是必要的。尤其是以伤害大地母亲为代价的革命, 更是得不偿失。作品没有局限于某个政治视域, 而是将目光投向朴素厚重、滋养万物却饱受蹂躏的大地母亲身上。母亲的宽容和博爱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荒诞行为, 回归自然母亲的怀抱。

文学永远是一个向历史和时代敞开的话语空间, 而如何书写革命历史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文学话题。[7]在新的历史时期, 作家可以用新的历史观念和叙事方法来描写在不同环境下革命所呈现出的不同样态。《白鹿原》与《丰乳肥臀》的革命叙事并不尽相同, 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表现了“革命”中破坏性的一面, 前者表现了作者对儒家传统的推崇和缅怀, 后者更是直言不讳地描写了革命对大地母亲的创伤。两部作品流露出的对革命的反思、对传统与自然人性的回归是一致的。这无疑展示了新的革命历史书写方式所体现出的博大、厚重、多元的特色, 对广大文学工作者及读者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摘要:新历史小说代表作《白鹿原》与《丰乳肥臀》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历史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另一种书写方式。两部小说中的核心意象“白鹿精魂”与“丰乳肥臀”分别象征着传统文化与大地母亲, 作品中的革命叙事表现了革命对传统与自然的破坏性, 并流露出反思和回归的倾向。

关键词:白鹿原,丰乳肥臀,革命传统

参考文献

[1][2]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

[3]常志奇.文化在白鹿精魂中的光色——简论《白鹿原》的文化模态.[J].小说评论, 1993, (4) :48.

[4][6]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5]王尧林建法.莫言王尧对话录.[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13.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篇十三

1.19,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2.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该观点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3.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A.资本主义 B. 封建制度C.封建帝制 D. 帝国主义

5.杰出人物引领历史发展。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A.马克思一一与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孙中山一一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6.“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A.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A.②③⑤ B. 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⑤

8.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A.《国闻报》 B. 《新青年》 C.《时务报》 D. 《民报》

9.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是A.“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B.“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C.“民族”“民权”“民意”三民主义 D.“民主”“民权”“民革”三民主义

10.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这主要是因为(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列强奴役的历史二、非选择题

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什么?它包括哪三项内容?(5分)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4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虽然当时他们没有声音,但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股很强的义愤。“戊戌六君子一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对老百姓而言,康梁就是奸臣。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提到另一个问题:对于变法来说,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一……“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材料三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一、二的史实共同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据材料三,第三期中国人开展的探索是什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趋势是什么?

(5)材料四中确定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

参考答案

上一篇:警务毕业论文题目下一篇:初中英语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