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

2024-07-23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10篇)

1.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 篇一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2013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七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以按期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金为代价而原始取得的一定期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土地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租赁是不同的,前者是以国家所有者为出租人,属于土地使用权的原始取得,而后者是以出让土地使用权人为出租人,属于土地使用权部分权能的传来取得。在实际操作中,租赁土地使用权发生在土地一级市场,租赁土地使用权应作为土地使用权登记;土地使用权租赁发生在二级土地市场,土地登记时作为土地他项权利登记。

1)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和限制

①租赁土地使用权的内容

租赁是一方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和合法使用权,而另一方可在一定期限内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对物进行使用和收益,因租赁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用地者与国家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因而租赁土地使用权人在租赁期限内,对承租土地只依法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而没有处分权。

依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主体统一、“房地一致”原则,租赁土地使用权人对其投资建造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享有所有权。这区别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中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归属。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后,承租人仅享有租期内的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并非土地使用权人,原出让合同仍由作为出租人的土地使用权人继续履行,租期届满而土地使用权未到出让年限时,出租人有权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上承租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自然归属于出租人。

②租赁土地使用权的权利限制

A、期限的限制

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可分别实行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对短期使用或用于修建临时建筑物的土地,应实行短期租赁,租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对需进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建设后长期使用的土地,应实行长期租赁,具体租期由租赁合同约定,但租期最长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的土地出让最高年限。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国有土地租赁,应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

B、用途的限制

从合同的角度出发,承租人作为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改变租赁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如需改变,必须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承租人需要改变租赁地块的约定用途的,必须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因此,在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内需改变租赁合同约定用途的,承租人应当向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租赁双方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或签订补充合同,并根据改变的用途相应调整租金。

2)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抵押、出租

①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

A、转让和抵押的要件

一是经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同意;二是按租赁合同约定投资开发,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已建成;三是已办理租赁土地使用权登记以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登记,并取得房地产权证书;四是租赁土地使用权,非随其地上物不得发生转让、抵押。

B、权利义务同时转移原则

权利义务同时转移原则,即“认地不认人”原则。是指租赁土地使用权转让时,转让人即原土地使用权承租人与出租人所签订的租赁合同以及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给受让人。但只能是原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因此,转让人对其转让的权利负担负有告知义务,受让人负有继续履行原国有土地租赁合同和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义务。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②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租

租赁土地使用权人转租其土地权利时,并未丧失其土地使用权,即未脱离原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的约束,其与土地所有者仍是合同的当事人。因此,租赁土地使用权转租可不经土地所有权人同意,但仍应继续履行原国有土地租赁合同。

(六)土地他项权利制度(熟悉)

1、土地抵押权的含义

土地抵押权是土地使用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不转移土地占有而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债权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对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依法进行处分,并以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性土地他项权利。

2、土地抵押权的抵押范围

1)可以设定抵押权的土地权利

①法律允许单独流转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②依法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被抵押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③依法承包并经登记的集体荒山的土地使用权。

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乡(镇)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

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可抵押范围

①根据《担保法》第34条第3项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7条第2款的规定,采取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连同地上建筑物一并抵押,也可以在无地上建筑物的情况下单独抵押。

②根据《担保法》第36条第1款、《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7条第1款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33条的规定,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时,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这里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以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为限。

3)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可抵押范围

①根据《担保法》第34条第5项以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依法承包并经登记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但需获得发包人的同意。

②根据《担保法》第36条第3款的规定,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该土地使用权不得脱离厂房等建筑物单独抵押。

例题:可以设定抵押权的土地权利包括()等。

A.法律允许单独流转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B.依法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被抵押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C.依法承包并未登记的集体荒山的土地使用权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乡(镇)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

答案:ABD

解析: 依法承包并未登记的集体荒山的土地使用权,不可设定抵押权的土地权利。可以设定抵押权的土地权利。

2、土地租赁权的含义

(1)土地租赁权概念

土地租赁权是土地承租人按期向土地使用权人支付租金而取得的一定期限内对土地使用、收益的土地他项权利。土地租赁权是指通过契约从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处获得的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与土地使用权相比少了一项处分权。主要包括土地转租、农村土地转包、城市土地出租。可分为有期限的或无期限的土地租赁权。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2)土地租赁权的内容及限制

1)土地租赁权的基本内容

土地租赁是土地使用权人在保留土地合法使用权的条件下,承租权人在一定期限内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对土地进行使用和收益,因此,土地承租权人享有租用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土地承租权人不享有土地使用权,无权行使转让或者抵押等处分权。依《合同法》第224条的规定,经土地使用权人的同意,土地承租权人可以将之转租,转租期限不得超过承租期限。

2)土地承租期间新增建筑物的归属

按照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主体统一的原则,确定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归属。土地使用权出租后,承租人仅享有租期内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但并非土地使用权人;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仍由作为出租人的土地使用权人继续履行,租期届满而土地使用权期未届满时,出租人有权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上承租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自然归属于出租人。而租赁土地使用权人投资建造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依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主体统一和“房地一致”的原则,其所有权归属于该租赁土地使用权人。这两者的区别应予以注意。

3)土地承租期间使用权转移对承租权的效果

土地使用权人将其权利出租后,在租赁期内又将其权利转让、抵押的,仍需保护原承租人的利益,维护原租赁合同的效力。

4)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参照《合同法》第230条的规定,确认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法律为保护承租人的权益,赋予其此种特权。因租赁合同为持续性合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承租人对土地进行了一定的投资,故需要对租赁物长期使用和收益。对此,法律应当加以特殊保护,以鼓励承租人进行投资,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5)出租人的交付义务

出租人依约应将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提供给土地承租权人而未按期提供,但尚未造成土地租赁合同提前终止的,出租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由此造成土地承租权人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

6)承租人的租金义务

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以向土地使用权人支付一定数额的租金为代价,根据租赁合同对租金支付方式、数额、期限的约定,土地承租人负有按约定支付租金的义务。土地承租人不缴纳、不足额缴纳租金或者不按期缴纳租金,未达法定期限,没有被收回土地承租权的,土地承租权人应当支付违约金,承担违约责任。

7)承租人遵守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义务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2l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租后,承租人应遵守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不得随意改变原有的土地用途;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合同规定用途内容的,必须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依法经过审批,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出让金,办理登记手续。

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2.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 篇二

土地管理是国家土地制度维护, 土地关系调整, 土地利用合理组织所选用的行政、经济、法律及技术等措施。通常情况下, 政府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土地管理。按照法律、法定职权相关部门实施土地管理的权利, 组织、管理土地等相关活动。

作为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土地的重要方式, 土地管理在土地宏观管理与土地用途管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土地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合理安排用地, 规范土地用途, 按照法律及相关规定, 合理规划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工作, 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 实施规划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土地管理的现状

(一) 农业生产用地管理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同时人口也持续上升。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尤其是建设用地的合理性, 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造成极大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下,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条件。以耕地进行分析, 全国耕地按坡度划分, 2度以下耕地7735.6万公顷 (116034万亩) , 占57.1%;2~6度耕地2161.2万公顷 (32418万亩) , 占15.9%;6~15度耕地2026.5万公顷 (30397万亩) , 占15.0%;15~25度耕地1065.6万公顷 (15984万亩) , 占7.9%;25度以上的耕地 (含陡坡耕地和梯田) 549.6万公顷 (8244万亩) , 占4.1%,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见表1) 。

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 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同时, 建设用地增加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但许多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峻。因此,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在严格控制增量土地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 建设用地管理问题

从土地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建设用地管理中存在不合理现象, 如用地粗放、不合理土地布局、建设项目重复等。城区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从根本上看, 还处于利用阶段, 如旧城区土地利用率低、大量闲置。在扩大城市规模时, 存在外延扩张发展现象。

在农村、城区等土地规划中, 存在较多占用耕地建房的情况。在安置拆迁、安置移民及新农村建设用地中, 存在规划不合理及批文不规范等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等。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土地管理的措施

(一) 科学建立城镇规划体系

城镇规划体系的科学建立, 是统筹规划城乡发展及区域建设布局优化的前提。知识经济时代下, 必须协调好各项规划内容, 确保规划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遵循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土地节约等原则,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实现土地管理的预期目标。在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统一制定中, 必须对各分区功能进行准确定位, 实现规划区域内产业之间的衔接, 优化产业布局,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作为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用地的重要管理途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合理利用对土地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自2006年开展后, 大多数地区通过增减挂钩方式的应用可以调整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 确保其能够达到土地管理的目标。

(二) 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近年来,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物权法的公布实施, 土地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受到社会关注。2009年和2010年, 修改土地管理法连续两年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规划, 但最终都无下文。2012年, 修改土地管理法再次进入立法计划。当年12月,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作说明时介绍, 征地补偿程序不完善、补偿标准偏低、一些地方抢占乱占土地等是农村土地领域最突出的问题。2013年和2014年,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再次出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 “根据情况, 适时安排审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要求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征地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三) 提高土地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土地管理人员素质, 可以对各方关系进行处理与协调, 在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等内容的基础上, 必须对土地利用、使用等程序进行熟悉, 土地管理人员还应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 在提高土地管理数据信息准确性的同时, 应加大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降低资源浪费。

(四) 规范土地承包程序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 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规范的实施办法, 建立配套的抵押资产处置机制, 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可以确权确地, 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土地管理发展角度来看, 土地成本的长期刚性上升及多种政策的改变是导致土地管理发展不稳定的直接因素, 这种情况下, 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大量产生。知识经济时代下,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 转变传统管理模式, 为土地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美球, 汪峰, 吴次芳.试论我国土地管理适应WTO的对策[A].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 2000.

[2]汪光焘.牢固树立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工作观念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土地的调控和引导[J].中国房地信息, 2004 (12) .

[3]王成, 赵万民, 谭少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10) .

[4]吴良才, 茶金学.知识经济时代的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3) .

[5]王印才, 金志培, 徐思华, 吴震强, 曲福田, 周超纲.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土地科学, 1997 (5) .

[6]董黎明, 袁利平.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 2000 (5) .

[7]王成, 赵万民, 谭少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10) .

3.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 篇三

[关键词] 管理教学 感性知识 课堂实验

云南财经大学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多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的两个学期开设。在大学本科生一、二年级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感觉最头疼的是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乏感性认识,听管理学知识一头雾水,进入不了管理的情景中,而管理实验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没有管理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管理实验可以加深对相关管理理论的理解,体会到相关管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初步尝试管理原理和方法的运用。管理实验从实验场地划分,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从实验方法划分,分为由真实人群参与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的实验。针对目前的学生情况和教学设施情况,最可行、最便利的实验方法就是把教室当作实验室,进行由学生和教师这一真实人群参与的课堂实验。当然,这种实验不可能是管理理论、管理原理的全新发现实验,而只可能是体验管理理论原理的体验实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上好课堂实验课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实验内容的选择问题;二是实验方法的选用问题;三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

一、课堂实验内容的选择问题

由于管理学教学内容多,54个课时相对较少,课堂实验不能占据太多的时间。因此有效选择课堂实验内容就非常重要。选择课堂实验内容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择管理学的重点内容或者核心内容;二是要便于实验操作。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课堂实验内容的选择按先后顺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管理活动实验。通过模拟现实中的某一管理问题,让学生体验管理在现实中普遍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等问题。例如,对书的管理实验、对班级的管理实验、对一个小商店的管理实验等均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2.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实验。被普遍认可的管理者角色是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上述角色和技能可以进行综合实验也可以进行单项实验。例如,让某位学生扮演管理者,处理某一问题,其他同学分析该同学所扮演的管理者角色及其具备的管理技能,这是综合实验。由于上述角色和技能多数在后面内容中要涉及,为了避免重复,可以主要进行概念技能这一单项实验。我曾在课堂上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让学生为某高校旧书商店抽象出反映其经营业务和核心精神的概念或者理念。学生抽象出“书虽陈旧,知识永存”、“轮回”、“价值再现”等概念或理念,学生反应非常好。

3.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的影响实验。这是配合梅奥人群关系理论所作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找出本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并让学生分析非正式组织对班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如在教学中,一个班的同学曾提到班上存在的“反恐精英游戏小组”。并分析了它的有利之处是:能够锻炼人的思维反应能力、明辨是非、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不利之处是:如果过分沉醉于其中,势必玩物丧志,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关心、支持和参加班上的各项活动。

4.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实验。这是配合信息获取这一章所作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收集本班的考试成绩资料,分析本班的考试和学习情况,站在班委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对策。

5.决策方法实验。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尽管这个概念不是很全面,但它反应了管理者所做的主要工作。因此决策方法的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决策方法实验包括头脑风暴法、集体决策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等。如在教学中,我曾用头脑风暴法做过“新型体温计”的决策实验;请同学扮演组织春游活动的“专家”,用德尔菲法作出有关春游活动的决策;根据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这一概率,让学生作出有关英语考级的决策来体验风险型决策方法的应用。

6.计划书编写的实验。计划书有多种类型,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设计构架,商业计划书(含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是一个空白点,管理学中计划部分可以补上这一内容。实验题目是:观察和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某一商业机会,编写一份商业计划书(或创业计划书)。在实验中你会发现,全班40~50份的商业计划书是那么丰富多彩,有关于在云南财经大学附近开设水果超市的商业计划、拟建大学生健身娱乐中心的商业计划、开设大学生旅馆的商业计划、创办旧书交换商店的商业计划等,同学们的创造性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7.组织机构设计和人员配备的实验。教学中可以模拟一个组织,给出组织需要做的工作和人数等条件,让学生为该组织设计组织机构并划出一份组织结构图,同时为各部门配备相关人员。也可以让学生为其创业计划中的企业设计组织机构并配备人员。

8.领导方式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观察一位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导,分析这位领导的领导风格和领导方式,指出其有效和不足的方面,探讨有效领导的对策,加深对领导理论的理解。

9.激励方式的实验。教师从一开始上本门课程就有意识地对学生采用某些激励方法,上到此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分析这些激励方法的利弊,探讨实现有效激励的措施。如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曾把作业和发言捆绑在一起,即布置作业时,允许同学以书面方式交或者课堂上发言完成,然后根据同学的选择方式和选择理由来分析这一激励方式的利弊。

10.沟通方式的实验。沟通方式的实验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中感觉最便于操作的是口头沟通方式利弊的实验和模拟一个沟通环境的实验。口头沟通方式的利弊实验可以从一个同学开始,让其逐个传递某一信息,传到十个或者二十个同学时,第一个和第十或第二十个同学分别说出他想说的和最后听到的是否一致,让同学们体会口头沟通方式的利弊。模拟沟通环境的实验可以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同学在沟通中的表现,分析其成功和不足的地方,探讨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11.控制方法的实验。控制方法的实验也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根据本门课程老师采用的考勤控制方法,分析这种考勤控制方法的利弊,探讨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控制。

以上课堂实验内容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及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相配合,教学中可以灵活把握,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实验。

二、实验方法的采用问题

要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还必须针对实验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实验方法。教学中归结起来的方法有:

1.利用上课时间进行的实验。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时间短,便于现场操作的实验。如上述内容中管理者概念技能的实验、头脑风暴法实验、德尔菲法实验、口头沟通方式利弊的实验、沟通模拟实验等。其优点是:直观生动、学生参与度大、课堂气氛好、实验效果好;其缺点是:占用上课时间多、其成功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现场控制难度大。这一方法的特点决定了其应是课堂实验的主要方法

2.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验。老师对本班教学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验。这种方法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学生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等到讲到相关内容时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分析,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此种方法适用于实验所需时间长,难以现场操作的实验。如上述内容中的激励方式实验、控制方法实验。其优点是直观生动、学生身临其境;其缺点是学生实验意识不强,对相关原理的体会不够深刻,较难进行控制。

3.布置学生课外进行实验,结果在课堂上交流的实验。此方法主要用于实验相对较大、占用时间长、课堂现场难于模拟的实验。如上述内容中信息收集分析的实验、商业计划书编写的实验、组织机构设计和人员配备的实验以及领导方式的实验。具体实施时,可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布置给学生,等到内容讲完时,要求学生也完成,同时在课堂上公布实验结果。此方法的优点是:学生选择余地大、灵活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其缺点是:对实验过程难于控制;实验的真实性、可靠性较低;当学生敷衍了事时,实验就达不到预期目的。

4.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的方法。单项实验灵活性强、所花时间短、便于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把握,但不利于对管理理论的系统把握。如头脑风暴法就可采用单项实验法。综合实验则相反,它有利于学生对管理理论的系统把握,但灵活性差、所花时间长。最典型的综合实验就是:让学生模拟想创办一家企业,在作出这一决策后,着手编写一份商业计划书,这份商业计划如果被风险投资家看中,则该企业成立了。作为管理者,要考虑如何为自己的企业进行机构设计和人员配备、如何对该企业进行领导(包括激励和沟通)、如何对该企业进行控制。这一综合实验囊括了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有其不同的特点,课堂实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单项实验或者综合实验或者两种方法并用。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

课堂实验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配合。教学中发现有的实验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大,有的实验学生兴趣不大、参与度相对较低。一个班还有极个别同学从始至终都对实验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呢?笔者的体会是:

1.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实验内容。管理学是全院性必修课,涉及的专业多种多样。对于管理专业及与管理专业接近的专业,学生实验兴趣较为浓厚,实验内容可以多一些、深一些。离管理专业较远的专业,实验内容可以少一些、浅一些。当然实验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使学生无从下手。

2.根据班级氛围,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教学中发现,不同的教学班,其学习氛围也不同。如有的班非常活跃,擅长口头表达;有的班比较沉静,思考能力较强;有的班理论功底较强;有的班实际操作能力又要强一些。对于活跃、动手能力较强的班,可以多选择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甚至是表演及动手的实验内容。对于比较沉静、理论功底较强的班则可多选择需要一定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一定理论分析的实验内容。

3.合理安排实验次数。实验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效果。实验次数太少,达不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实验次数太多,学生又会生烦,影响着实验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情况,合理确定实验次数。从本人的教学经验看,一个学期五次左右为好。

4.实验时间安排。一个学期实验时间如何分布、每次实验时间多长也影响着实验效果。我的经验是:实验可以在学生有初步管理知识的第三周开始,然后隔一周或两周一次。十四周以后学生已经产生厌倦情绪,加之忙于应对考试,实验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每次实验的时间可以在半小时到两个课时之间考虑。

5.参与实验的成果与学习成绩挂钩。为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及实验成果可以与作业、与平时成绩挂钩,进而与本门课程的成绩挂钩。现在的问题是,平时成绩在总分中只占20%,加上其他类型的作业所占比例,实验成绩所占比例就相当小,这当然难于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对于对实验丝毫不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更是不起作用。所以,我建议要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至少要达到30%。

强调课堂实验课在提高学生感性知识水平和感性认识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采用。课堂实验也还有诸如实验结果如何验证、实验内容如何具体化等问题需要探讨。但只要注意课堂实验方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努力探讨解决课堂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相信课堂实验课在管理学教学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迪昉等.管理学新视觉:实验管理学.管理学文摘卡,2003,(6):31.

4.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 篇四

一、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0.5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认为错误的涂“×”。答题错误倒扣0.5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建设用地的无限性是指建设用地能够从现有的建设用地即存量建设用地中经过再开发重新获得。()。

答案:×

解析:建设用地的再生性是指建设用地能够从现有的建设用地即存量建设用地中经过再开发重新获得。

2、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有可能通过征收而发生土地所有权转移。()。

答案:√

3、土地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两重性。从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它要服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其自然属性。()。

答案:×

解析:土地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两重性。从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它要服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其社会属性。

4、对申请人提出的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的申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

答案:√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的内容中,由本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规划成果评审小组,对各项成果进行检查评审。()。

答案:×

解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的内容中,由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规划成果评审小组,对各项成果进行检查评审。

6、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答案:√

解析: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建设用地政策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答案:√

解析:建设用地政策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

8、2005年3 月,A村村民将其住房出卖后,2005年7 月,申请宅基地,有关部门应予批准。()。

答案:×

解析:村民因住房出卖、出租而使用宅基地达不到标准,或没有宅基地的,不得申请宅基地。

9、目前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在土地市场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解析:目前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在土地市场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10、土地交易样本数据通过市场调查采集,采集的渠道主要是土地交易市场、土地交易登记部门和实际的市场调查,每年采集一次。()。

答案:×

解析:土地交易样本数据通过市场调查采集,采集的渠道主要是土地交易市场、土地交易登记部门和实际的市场调查,每季度采集一次。

11、土地执法监察的对象是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土地管理者、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

者。()。

答案:√

解析:土地执法监察的对象是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土地管理者、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

12、目前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答案:×

解析:目前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3、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答案:√

解析: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16、土地复垦,实行“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

答案:×

解析: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17、以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高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答案:×

解析:以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

18、复议机关可以使用行政复议专用章。在行政复议活动中,行政复议专用章和行政复议机关的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答案:√

5.土地知识问答 篇五

一、基本常识

1.问: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答: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

二、土地和土地日

1.问: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定要守住国家耕地不少于多少亿亩红线?

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39亩;要守住国家耕地不少于18亿亩红线。

3.问:我国规定哪一天为土地日?第1个土地日是哪一年开始?答:我国规定每年的6月25日为土地日,第1个土地日开始于1991年。

4.问:今年是第几个土地日?主题是什么?

答:今年是第17个。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5.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哪年审议通过?

答: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土地权属与利用

1.问:《物权法》于何时实施?它把所有权划分为哪几类?

答:新制定的《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它把所有权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2.问:我国土地按所有权分为哪几类?

答:我国土地按所有权性质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其中,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

3.问: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哪个部门代表国家行使?

答: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4.问:《土地管理法》把土地按用途分为哪几种?

答:《土地管理法》把土地按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三种。

5.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包括哪几种?

答: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包括划拨和出让。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有招标、拍卖、挂牌、协议。

6.问:现阶段我市经营性用地取得方式有哪几种?

答:现阶段我市经营性用地取得方式有招标、拍卖、挂牌三种。

7.问:对于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哪种方式出让?

答:《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对于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和招标方式出让。

8.问: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哪些内容?

答: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

9.问: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保护农用地、控制国有建设用地总量,有计划统一供应,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对经营性用地实行公开交易。

10.问:市级土地供应计划经哪个部门批准后实施?

答:市级土地供应计划经各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11.问:我国法律规定,哪些情况发生会引起土地使用权终止?答:《土地管理法规定》,以下三种情形可以引起土地使用权终止:在特殊情况下,国家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的;土地灭失的;土地使用年期届满未续期或申请续期未被批准的。

12.问:国家对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是什么?

答: 土地闲置满两年,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可无偿收回。

四、房地产开发方面

1.问: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多少年?

答:现行法律规定,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70年。

2.问:购房者在购房时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五证是哪五证?答:《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开工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3.问:政府保障性住宅包括哪几种?

答:政府保障性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4.问:我们通常所讲的两限房是什么?

答:两限房是指限制价格和限制面积。

5.问: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是否属于抵押财产?

答: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

6.问:经济适用住房居住满几年可以上市出售?

答:经济适用住房居住满5年可以上市出售。

五、土地权属登记

1.问:什么是土地登记?

答:土地登记,也称土地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实行登记的制度。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第二条规定,我国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

2.问:土地登记的内容是什么?

答:土地登记的内容是指反映在土地登记薄内的土地登记对象质和量方面的要素,包括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利客体以及与这三方面直接相关的其他内容。

3.问:土地登记的程序是什么?

答:《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分为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五个步骤。

4.问:申请人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土地登记,应当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包括哪些?

答:应当提供的必要文件资料包括《土地登记申请书》、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申请人身份证明和其他等。

5.问:土地登记的种类?

答:土地登记可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

6.问: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程序的内容是什么?

答: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调查取证、调解、调解不成、行政裁决、裁决不服、行政诉讼。

六、地籍和地籍管理

1.问:什么是地籍?

答: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薄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地籍的主要功能已转变为保护土地产权和课税服务,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

2.问:什么是地籍调查?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3.问:什么是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答:初始地籍调查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的权属、面积、用途、位置等基本状况进行的一项全面、普遍的调查,是开展初始土地登记的前提和基础。

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时利用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日常性工作。

七、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

1.问:什么是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

答: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简称土地储备开发)是指政府依法通过收购、收回、征收等方式储备国有建设用地,并组织实施拆迁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土地供应条件的行为。

2.问:入市交易的土地有的需要达到“七通一平”,这“七通一平”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6.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知识 篇六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

基金的发行是指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发行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将基金受益凭证向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或向社会推销出去的经济活动。

基金的发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基金管理公司自行发行(直接销售方式)。基金的直接销售方式是指投资基金的股份不通过任何专门的销售组织而直接面向投资者销售。这是最简单的发行方式。在这种销售方式中,投资基金的股份按净资产价值出售,出价与报价相同,即所谓的不收费基金;另一是通过承销机构代发行(包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投资基金的大部分股份是通过经纪人包销的。也就是基金的承销人。我国的基金的销售大部分是这种方式。在基金的分销渠道方面,目前最新的发展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基金的分销业务。

7.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初探 篇七

专业知识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本科人才培养是一种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由德、智、能、体等方面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来支撑, 而这些规格和要求又是凭借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及第二课堂等方面的教学来实现的。因此,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之间就构成了目标与手段、价值与工具的关系。 (见左图)

具有而言, 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主要包括优秀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体系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从精神层面界定了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主体的根本内涵, 是要把大学生塑造成真正的“人”, 一个认同和支持政治体系价值理念的政治人、认同和遵守社会基本规范的社会人和在公共和私人生活领域严格自律的道德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其核心是专业知识结构, 则使大学生成为可以从事某专业领域或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某种人”, 一个专业人,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 这种知识结构储备可能是他们今后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之所系;能力体系的本质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既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处理各种现实问题。

当然, 作这样的分析并不意味着这几方面是相互割裂的。实际上, 一方面, 它们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例如, 具体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往往不仅包含某种或某些深刻思想和理念, 而且包含某种或某些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 它们最终必然统一于行为和实践层面, 也即在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指导和规范下, 以一定知识背景为基础, 从事某种活动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可以视为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

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最终依赖于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学。现代大学教育试图让学生形成某种知识结构, 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来完成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一定组织和排列形式的一系列课程。对于任何一个本科专业而言, 这一课程体系都包括若干个不同板块,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一是按照课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不同, 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二是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 可以区分为专业课和通识课两大类;三是按照课程的主要功能的不同, 可以区分为工具性/技能性课程 (如英语、计算机技术、逻辑、文献检索、写作等) 、思政教育类课程、专业知识和理论类课程 (包括拓展知识面的其他专业或学科的课程) 等类型。当然, 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划分。

如前所述, 知识体系或者知识结构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来加以实现。本文讨论的专业知识体系就是按第三种分类方法划分的第三类课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些课程可能分布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通识必修和选修等类别中。当然, 这些课程在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称谓, 例如专业或学科基础课、专业或学科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等。

专业知识体系标识出某个学生是某“专业”的学生, 即体现学生的专业身份和归属。因而可以说, 专业知识体系是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人才培养规格进而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

影响专业知识体系建构的几个要素

从成为大一新生开始,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和环节影响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是培养方案的制订。这一环节一般是由各大学教务部门和承担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院系相关部门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共同完成的。如果说人才培养是一种特殊产品的加工, 那么可以说, 培养方案是学校和学院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计划书, 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培养“流程”等内容, 而其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方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规格和标准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由于有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课程体系等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政治学和行政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例, 大学英语、思想政治、体育等公共必修课的设置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学校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也有很大的交集, 一般都包含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比较政治、本国政治、国际政治等版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不同学校提供了差异性较大的通识类必修和选修课程, 其课程安排在科目名称、学分和学时、上课学期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 对于同一所学校的相同届别和相同专业的学生而言, 培养方案没有任何差异性。

二是教师对于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实施。尽管培养方案包含了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 但是, 它的实施一定是分学期、分学年地由不同教师分别进行的分散、独立的教学过程。在此环节, 即使是使用同一种教材的同一门课程, 不同老师之间由于存在知识积累、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其教学效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对于同一个班级而言, 这种差异也是不存在的。

三是学生的知识吸收和整合能力。培养方案要求的是培养具有某种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的人才, 而采取的策略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体系, 而某一专业的课程体系或课程群则构成了该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课程体系到知识体系有一个转换过程, 这些课程中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必须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这一环节加以整合, 才能形成系统和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环节上, 由于不同学生知识积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 在知识吸收和整合方面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这样看来, 培养方案、教师、学生不仅构成培养过程的三个重要因素, 而且构成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总体—分散—总体”的逻辑环节。对于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而言, 培养方案面向该专业全体学生, 具有普遍适用性;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每个学生而言, 是既非竞争性也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因此, 学生之间最后形成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作为具有学习和思考自主性的主体, 不同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内化是具有主体间差异性的。

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

既然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培养方案、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 那么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来建构专业知识体系。

首先, 从培养方案这一要素来说, 一是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和排列组合;二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尤其是应当通过专业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课程设置的意义、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整个培养过程中来。

其次, 就教师这一要素而言, 为了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教师除了要认真搞好课程和课堂教学以外, 还应该在多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培养方案,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 培养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传授学习和研究方法等。

再次, 在培养方案和教师这两个因素给定的情况下, 第三个因素和第三个环节就变得非常重要了。那么, 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应当如何去整合专业知识, 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呢?

一要培养专业兴趣。这一点对于重点院校大多数专业和一般院校社会公认的优势专业而言往往不是问题, 但是对于许多学校的不少专业而言,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调剂的问题, 因而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必然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 培养专业兴趣至关重要。

二是抓住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这一环节, 注重课程间的逻辑关联。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知识领域和知识体系,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一般能够体现这种知识体系。因此, 学好这些课程, 有助于形成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同时, 也正因为它是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体系, 所以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 以及在学习以后, 有必要把这些课程放到这个体系中去理解, 并进行知识整合, 使之融入到这个体系中去, 而不是当作独立的、分散的知识去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对于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非常重要。

三是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的配合, 处理好本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 不仅要精研专业理论与方法, 而且要博采各科知识与思维, 其中重要的是如何选择选修课的问题。对于通识选修课, 应当以增长知识、优化结构、博取众长为原则, 选修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的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类课程, 如: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而言, 如果下列课程没有可设为必修课, 应当作为通识课程来选修, 经济学基础、中西方哲学、社会学概论、世界通史等。选修这些课程有助于形成较宽广的社会科学的基础, 有利于专业学习的深入。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 课程的选择应以深化提高、培养兴趣、凝练方向为导向。当然, 要更好地掌握每门课程的内容, 还需要我们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强化课后的阅读和思考。

摘要:专业知识体系是知识结构中“专业”属性的体现, 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影响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和学生对于其中课程体系的把握。对于学生而言, 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从培养专业兴趣、了解专业培养方案、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的配合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专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整合,知识体系内化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 1997, 3.

[2]罗尧成、胡弼成.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目标及其优化[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1.

[3]姜凤春.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6.

[4]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3.

[5]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7]王彬斐.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7.

8.环境专业本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篇八

摘要:为满足中国当前快速发展的环境保护事业需求,环境专业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亟须构建一套有效、科学的本科知识体系,为社会输送人才。结合环境科学本身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环境专业“D12”知识体系的构建思路,并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探索设计了一套具体的必修核心课程体系。

关键词:环境专业:本科教学;知识体系;D12;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环境代价,当前整体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且复杂。与此同时,由于收入水平的提升,民众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愈发迫切。

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客观背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高速发展,环境类专业热度逐步提升,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环境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环境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任,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综合学科,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环境专业亟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过程的本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设定特色培养目标与配套的教学计划,以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服务。

本文在分析环境专业本科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科学本身的内涵,提出了“D12”知识体系的构建思路。同时,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具体设计了一整套必修核心课程体系。

一、当前高校环境专业本科教学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

我国环境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尽管发展速度较快,然而本身的方法学、知识体系等尚需进一步完善。总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以下四大方面的关系。

1.传统基础学科与环境专业的关系

不同于其他传统基础学科,环境专业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虽然在环境科学的起步阶段,其基础理论、方法等基本来自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但面对日趋复杂的环境问题,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方法体系。

具体到教学工作,当前环境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学习面过于广泛,涉及多个学科的课程,好似“理科综合”专业。导致什么都学,而感觉什么都懂或者什么都不懂,缺乏专业自信与归属感,甚至部分学生误将其当做环境专业的“特色”。而在继续研究生深造阶段,有些传统学科背景的学生在选择环境相关方向时更受欢迎,环境专业学生自身的优势反而没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因此,环境专业需要理清自身与传统基础学科之间的关系,构建一套特色的、有机整合的知识方法体系和能力素质结构,并设置清晰鲜明的培养目标,以避免学生迷失在多学科基础课程中。

2.“宽口径”与“厚基础”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工作中,普遍提倡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原则的通识教育。即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既需要具备厚实的本专业知识、技术,也需要有宽广的专业口径。

对于环境专业而言,其“跨学科”的属性决定了学生相对较宽的知识面,而在深厚基础方面则稍显欠缺,精、深程度不够。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应该是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既要保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方面知识技能的“宽口径”通识教育,更应进一步强化、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其在未来选择某些研究领域进行自主性深度学习时具备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

在整体知识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环境科学自身特征,从知识与思维两方面交叉考虑,把握好“宽”与“厚”的关系。

3.单个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本科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整体课程体系的设计。环境专业现有课程整体性不够充分,即便单个课程看起来“面面俱到”,却缺乏整体上的有机整合,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体系化的缺失令学生难以把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有的领域缺乏相关课程、有些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或交叉、不同学期的课程之间递进感较弱等情况。在本科教育初期,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本科生需要进行大量、多学科课程的学习,如缺乏整体的认知,很可能导致不易充分激发其对环境专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也令本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准备时,对学生的基础可能没有一个很好的预期,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不便。

碎片化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深厚专业基础的培养,零散的“点”状课程也无法让学生形成真正意义上较宽的知识面。需从环境专业的特色出发,在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下进行具体课程的设计。

4.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将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环境专业涉及技术性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加要求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

环境专业现有培养体系中,往往理论课程较多,配套的实践性学习内容不够充足,这将导致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难以切实应用,也不利于未来就业。数量方面,除相关传统基础学科的实验课程外,也需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安排;质量方面,应着眼于实践项目的内容设计,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时间方面,实践课程的及时性、衔接性需要强化,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或者刚结束后,需要紧密配套安排相关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清晰把握知识学习与实验、实习、未来就业之间的联系,有机整合方法知识与技术。

因此,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进一步补充设置规范化的实践项目,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实践项目的设置也应尽量与现实社会的环境问题解决需求相匹配。

二、环境专业“D12”本科知识体系构建思路

基于上述几大关系的分析,在明确环境科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提出了环境专业“D12”本科知识体系建设的构想。

1.环境科学内涵与特征分析

对于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认为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有学者认为“环境科学是以‘人类一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环境科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可以说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的科学。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科学是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型特征。随着原有环境问题的演化以及新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科学的发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环境科学是传统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环境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其系统研究必将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种传统学科。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环境科学还是一门社会应用型学科,需要为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与环境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的污染处理提供解决方案,为公众提供必要的知识普及和信息咨询服务。

2.“D12”知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架构

根据环境科学的内涵与特征,整体而言,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综合集成自然与社会两大学科,并考虑对现实环境问题解决的应用。本文将环境专业知识体系的设计概括为“Double 12(D12)”体系。

“D12”体系主要依据以下两大基本原则进行构建。(1)先问题、后科学。基于环境学科的问题导向特征,首先对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引发并培养学生对环境专业的学习兴趣,之后逐步引入环境科学研究。(2)先通识、后专业。在进行全面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总体来说,即一套“先分-后合-再分”的知识体系(见图1)。学生首先了解并把握现实的环境问题,引起自身思考与学习兴趣,之后全面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夯实相应基础后,进而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最终,依据自身选择的具体专业领域,深入学习某一方面的环境专业知识,包括环境自然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根据需要反过来补充对应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思想。

3.“D12”知识体系解释说明

“Double 12(D12)”知识体系的第一个“12”构成了环境科学的入门知识体系,“1”与“2”分别体现了环境科学的“问题导向”特征与“综合交叉”特征。

第一个“1”表示“环境问题认知”。环境科学是一门问题导向型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构建也应当遵循这一基本思路,由“环境问题”进行整个知识体系的导入。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需要了解这两个系统基本的运行机理,学习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即第一个“2”所代表的内容,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在内的基础自然科学与包括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基础人文社会科学。随着环境科学内涵的逐步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也在逐渐变化,纳入入门知识体系的具体学科也在不断调整。

“Double 12(D12)”知识体系的第二个“12”可以说是环境科学的进阶知识体系,“1”与“2”分别反映了环境科学的“独特性”与“专业性”。

第二个“1”代表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在经历了入门阶段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储备后,具备了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方法的能力。与第一个“1”仅是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解、认识相比,第二个“1”则是环境科学独有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学体系。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明确自身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第二个“2”即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环境科学目前发展出来的两大主要类别——环境自然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如学生此前在第一个“2”中掌握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足以支撑,则需要回过头来补充学习该方向的传统基础学科知识。

三、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体系设计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科学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环境专业人才。根据“D12”知识体系构建思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学院必修课程,具体设计了一套核心课程体系。

1.环境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

学科培养目标的清晰与细腻决定着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基于对环境科学内涵与特征的把握,秉承北京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的主要培养目标设定为“具有北大特色的未来环境领域的学术型领军人才”。

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具体而言,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人才:一是具有深厚科学工程基础的人才(同时具备社会科学知识),二是具有深厚社会科学基础的人才(同时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要“厚”,微观层面精通相关知识与技能;而同时在整个环境领域的学习要“宽”,宏观上了解领域整体的发展情况与研究前沿。环境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或者素养,唯有体现“综合交叉型”的知识架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环境专业本科生必修核心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依据培养目标与“D12”知识体系构建思路,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分为三类性质的课程:第一,学院基础必修课,注重学科通识,把握整体学科方向;第二,专业必修课,夯实专业基础;第三,专业选修课,根据教师研究方向设置,注重特色知识传授。此处重点介绍学院基础必修课体系。

具体而言,学院基础必修课应注重体现环境学科特色,唯有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方能真正成为环境领域的学生。课程选取根据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最大公约数,各专业均必须进行学习。学院基础必修课程由学院主导建设,符合学科规范。每门课程之间有清晰合理的逻辑与时序关系,同时自下而上设计不同深浅程度的课程定位与目标要求。课程的整体布局安排见图2。

除根据“D12”知识体系构建思路与培养目标设置外,具体课程的安排还考虑了学校对学生选课的学分要求等现实情况。

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各门课程有机结合,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体系构成了一门“大课”,从“环境问题”导入,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最终集成、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课程体系设计采取先合(专业基础课)后分(特色课程)的思路,这也与知道宏观、精通微观的领军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在课程设置时序上,大一主要通过环境问题课程进行环境问题的发现和认知,通过大量案例与知识介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环境专业的积极性;大二则通过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实验等专业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大三依托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与环境研究方法等专业课程提升专业水平,其中,环境研究方法课程强化专业系统思维与具体工具模型的结合;大四则进行环境决策案例分析,综合集成三年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实习课程(认知实习+学科实习+专业实习),不断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在必修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随着年级的升高,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学院也将提供多样化的专业特色课程模块、研究性学习项目等供学生自主选修,促进个性化发展。

同时,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保障制度。如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小组,设计并完善课程大纲研讨制度、建立听课制度与师生沟通制度等,以及开展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

作为新兴学科,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复杂,本文仅进行了初步探索与设计,具体的课程体系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未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环境自然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方向的沟通与协作、学生理论基础与能力的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尚需要深入探讨。

9.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知识竞赛 篇九

一、活动背景:

迎评促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我校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挖掘本校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达到迎评促建的目的。这次评估工作涉及面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力度也很大,反映了我国提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心情和决心与信心,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对本次评估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这次评估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为顺应我校迎接教学评估的大决战之势,数信学院响应学校的号召,展开了” 学校情知校史,同心赢评建,校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知识竞赛。

二、活动目的:

配合学校的迎评工作,响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号召,让广大团员同学树立起一种爱校如爱家的意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三、活动主题:

学校情知校史,同心赢评建,校在我心中

四、竞赛内容 参赛形式:

1、初赛:各班级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班级内部本科教学知识竞赛,每个宿舍出3个人为代表,以竞答的形式来决出优胜者。班级的第一名代表班级参加院里的决赛。(初赛题目由班长团支书协调出,主持人班级自定,规则可参考决赛规则)

初赛教室安排:11级在自己的固定教室,10数本在301,09数本在302,09网工在304,09数媒在211,09计嵌213。(地点有待变动)

时间:2012年5月29日

2、决赛:各个班级的第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决赛(11支参赛队伍)。

地点:理工三411

时间:2012年5月30日

3、邀请嘉宾:

4、比赛评委:

5、主持人: 文艺部(几名待定)

现场配合主持人的工作人员;办公室2名

6、记分员:学习部2名

7、计时员: 舍管部2名

五、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1、主持人宣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知识竞赛正式开始

(1)由主持人介绍到场的嘉宾(依次由校,院领导到学生会干部),以及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

(2)主持人向到场的嘉宾和同学们问好,致欢迎词,介绍嘉宾,(3)进入比赛介绍和参赛班级,及其参赛顺序。

2、嘉宾致辞

3、知识竟答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并驾齐驱”。该环节共有11组问题,每组问题包含3个小题,每小题10分,每题限时20秒。开始各组代表抽选题组,由主持人读题,然后各组依序回答。答对一道加10分,答错不扣分。

第二环节:“你争我夺”。该环节共有22道题,每题20分,限时30秒。首先由主持人读题,各组代表利用抢答器(现由手机代替,具体方法如下:由各组代表拨打主持人手中电话号码,在主持人手机上的第一个来电即获得答题权。)进行抢答。答对一道加20分,答错不扣分。

第三环节:“积极互动”。观众互动题,10道主持人提问问题由在场观众回答,答对有奖。(现场奖励)

第四环节:“争分夺秒”。均为判断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主持人尽可能多的报出题目,选手说对错,时间2分钟,5分/题,答错不扣分。

第五环节:“起死回生”。该环节题目分为难、中、易三种档次,分值分别为50分、30分、10分。每个小组分别有两次答题机会,轮流进行两轮。在选定相应难度的题目后作答,答对一道加上相应分值,答错一道扣掉相应分值的一半。由各组选定题目后,主持人读题,各组代表在限定时间内可以征求小组同学意见给出最终答案。

注意:

1、五个环节结束后,若有平分的队伍需进行加时赛决出胜负,加时赛形式和第二环节一样。

2、以上几个环节,若出现主持人无法肯定答案的对与错,皆由评委决定打分。

4、特邀嘉宾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5、评选出得分最高的一组并由嘉宾为获奖队颁奖

6、主持人宣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知识竞赛结束

七、工作分配:

1、前期准备

(1)校内赛事相关活动准备

①活动策划筹备工作

.就赛事各部分进行充分探讨,最终确定赛事策划书

②活动宣传工作

A.传单、海报

B.横幅

C.网络相关报道: :

D道具准备及制作

③学生会各部门共同就赛程达成一致意见,确定工作分配和具体分工安排

各部门主要安排如下:

1、舍管部

A.活动策划筹备工作

B.就赛事各部分进行充分探讨,最终确定赛事策划书

2、自律部及体育部

在活动过程中做好秩序的维护,保证活动欢快有序地进行。

3、宣传部

A.在活动前做好活动海报、传单等的准备工作。

B.做好活动的规则,奖项设置等的宣传工作。

C.做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的通知工作。

4、编辑部

A.对活动进行记录拍照。

B.活动结束后在12小时之内写好活动的报道。

6、女生部

A.会场前后布置

B相关奖品购买及弄好荣誉证书

7、实践部

A.积极与赞助商联系,尽力为活动争取经费。

8、主席团

做好活动的组织、协调、安排和监督工作。

9、资料命题:办公室负责第一、二环节的题目(形式可为选择,简答,填空等题型共要70题)

学习部“争分夺秒”的题目(判断题100题)

舍管部负责“起死回生”33题以及观众互动题10题

八、资金预算:

奖品:一等奖证书+200元 一名 二等奖证书+150元

二名

三等奖证书+100元

三名 参赛奖纪念品共100元 五名

证书20元(包括一、二、三等奖证书)

互动奖品笔记本10本30元

活动经费总预算:950元

九、赞助商家:

待定

十、活动意义:

我校做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之一,此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教职员工精神风貌、改革意识、工作水平和校风、学风的一次全方位评价和全面检阅,对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找准教学工作目标,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认真做好教学评估工作对我校的改革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迎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牢记教学评估指导思想“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和“改革为先、建设为本”的工作原则,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使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走向一个崭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10.土地调查技术知识点总结 篇十

1、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出发,谈谈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2、土地具有负载功能、养育功能、仓储功能和观赏功能。

3、简述土地的特性

答:土地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①自然特性:a、土地位置的固定性b、土地面积的有限性c、土地利用的永续性d、土地地域的差异性②社会经济特性:土地作为社会资产还具有社会经济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商品属性。

4、我国土地的主要特点

(1)疆域辽阔,资源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3)耕地后备资源少、质量差(4)土地资源、人口分布不均,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明显

5、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1)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委派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土地。(1)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3)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4)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收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6、地籍的定义: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7、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地籍行政管理的层次,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4)按城乡土地不同的特点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

8、地籍管理的内容

答: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1)土地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登记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依法实行土地的权属的申请、审核、登记造册和核发证书的一项法律措施(4)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面积、质量等级、权属、利用类型等进行统计调查、汇总、统计分析,为国家提供土地统计资料,执行统计监督的制度(5)地籍档案管理是以土地调查、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地籍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文件、1 图册为对象而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和编研等各项工作的总称。

9、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地籍管理是科学管理土地的标志,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作用:(1)制定土地政策的科学依据(2)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3)保护土地产权不受侵害,避免纠纷(4)为土地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10、土地调查的内容

答:土地调查纵向来说包括:土地权属状况的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和土地 条件的调查,横向来说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严格地说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范畴。

土地的自然属性(面积、位置、形状、适应性条件等)和社会属性(权属、价格、等级、其他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等)及其变化情况和趋势

11、土地调查包括哪三个方面的调查

答:①城镇土地调查②农村土地调查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权属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条件、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土地调查的特点

(1)土地调查是具有法律特征的(2)土地调查是定期开展的(3)真实性是土地调查的生命(4)土地调查的成果是地籍信息系统

13、GIS数据采集与数字化测绘的异同之处

答:相同点:对象相同;技术相同。

不同点:工作目的不同;工作内容不同;选取和抽象的原则不同;工作难点不 同;精度要求不同;数据组织和管理方法不同。

14、土地产权的类型

(1)土地所有权(2)土地使用权(3)土地他项权利

15、我国土地使用权的分类

(1)国有土地使用权(2集体土地使用权(3自然资源使用权

16、地籍的特点

(1)地籍由国家建立和管理(2)核心是土地权属(3)是以地块为单位建立的(4)地籍在记载地块的状况时,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5)地籍不是静态的,具有很强的现势性(6)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17、地籍管理的措施

(1)法律措施(2)行政手段(3)技术手段

18、土地调查的技术

(1)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2)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19、土地管理的手段(1法律手段(2行政手段(3)经济手段(4)技术手段

第二章 土地分类

1、土地分类的定义:根据一定的分类目标,将土地类型构成各要素按一定次序放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上作为分类标准,将土地分成相对于分类标准而言是性质相同的土地单元就是土地分类

2、常见的土地分类系统有哪些?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

3、土地分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继承性原则

4、我国的土地分类情况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城镇土地分类(3)全国土地分类(适行)(4)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使用)(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6、《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产生的原因

对于城镇和村庄以外的广大地区,由于目前调查比例尺较小,不能完全采用《土地分类(适行)》,作为过渡期,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

答:土地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统计汇总;文字报告编写;统一时点变更。(1)土地行政和权属界线调查(2)地类调查(3)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4)统计汇总(5)文字报告编写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1)准备阶段(2)底图制作(3)图像解译(4)外业调查(5)内业阶段(6)成果检查验收和核查阶段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前须准备哪些资料

收集基础地理资料、遥感资料、界线资料、权属资料、基本农田资料、已有的土地调查资料及土地管理有关资料。

6、内业解译的定义

运用解译标志和实践经验,对影像进行识别,从而获取实地信息的过程。

7、线状地物调查和图斑调查的要求。

线状地物调查的要求:线状地物宽度大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单线线状地物除调查其他地类外,还需实地量测宽度,用于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图斑调查的要求:

8、外业调查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任务是哪些?

基本内容: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物和地物补测

具体任务:(1)进一步确定内业解译时用文字或符号标示在调查底图上,需要在野外进一步核实和确定的地类界线和图斑类型(2)丈量线状地物的宽度(3)补测新增的地物(4)调查果园具体的果实种类。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为什么采用图斑在椭球面上的面积?为了避免投影变形对面积计算和统计带来的影响

1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有哪些?

(1外业调查成果(2)图件成果(3)数据成果(4)文字成果

11、简述如何利用正射影像图在南方CASS软件进行图斑解译?

第四章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内容

定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就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信息持续收集调查,开展系统分析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工作

目的:(1)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寻求达到土地利用最佳整体效益的配置方案,以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土地的需求(3)确定土地持续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持(4)实施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内容:(1)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监测(2)土地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监测(3)土地生产力监测(4)土地环境条件监测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包括哪四种?

(1)遥感技术(2)土地调查与统计技术(3)土地信息系统技术(4)耕地利用系统动态监测预警技术

3、简述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思路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主要思路是对多源数据进行纠正、配准、融合等预 4 处理,通过图像处理和影像判读来确定变化属性及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人工判读目视解译,发现和提取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实地核查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库。

4、简述遥感监测在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程序。

(1)遥感监测(2)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3)基本农田情况调查(4)更新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5)县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汇总和上报(6)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成果核查(7)用地管理信息审查和标注(8)数据汇总统计与分析(9)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第五章 权属调查

1、地块,宗地,图斑

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的土地空间区域图斑: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所划分的土地种类地块,它具有单一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明确的地类边界,由地类界限、线状地物、权属界线和行政境界线所构成的多边形

宗地:是指由权属界限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2、地籍调查的目的?

依照有关法律程序对申请登记的宗地进行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位置,病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宗地形状和面积的准确数据,从而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3、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的区别

城镇地籍调查是指在城市或城镇以及独立工矿建成区范围内进行的地籍调查,但重点是对建设用地类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调查;农村地籍调查则是指城镇地籍调查区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地籍调查,但重点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调查

4、地籍调查的内容?

(1)权属调查(2)地籍测量

5、地籍调查的程序?

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文字总结资料整理检查验收。(1准备工作(2权属调查(3)地籍测量(4)成果输出

6、什么是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设计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7、地籍调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1)法律程序完备(2)表图填制齐全(3)调查记录正规(4)数字准确可靠

8、城镇地籍调查前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政策性和法规性的资料(2)有关图件资料

9、简述宗地和界址点编号的方法

宗地编号的方法: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

界址点编号的方法:(1)按宗地编号(2)按图幅编号(3)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

10、权属调查在实地调查时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发放通知——审核权源——确认界线——设置界标——填写表格——绘制草图 内容:通过对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

11、设定界址标志的目的和种类

目的:确保该宗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 种类:界址线、界址点、界标

答:目的:①方便测量,保障准确勘丈,绘制宗地草图 ②有利于提高测量,绘图 的精度 ③作为实地的法律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 ④便于日常地籍管 理工作

种类:①混凝土界址标桩:主要埋设在较松软的地面界址点上 ②带铝帽的钢钉界址标桩:主要设在坚硬地面界址点上 ③喷漆界址标志:主要设在墙面、墙角的界址点上.12、绘制一张宗地草图,并说明宗地草图的作用。

作用:(1)作为原始资料的反映(2)地籍调查的完善与补充(3)解决纠纷的法律凭证(4)作为测绘地籍图的草图

13、简述界址调查的工作程序。

(1)本宗地、相邻宗地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权利人指界、认定界址点及界址线。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权利人同时到现场指界、认定有困难的,可分别到现场指界、认定后送达另一方确认(2)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标,绘制宗地草图,勘丈界址边长及关系边长,并将界标种类、现场界址调查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并签字盖章。

15、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是如何处理?

(1)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2)如双方缺席,其 6 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3)将现场调查结果及违约缺席指界通知书送达违约缺席者。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并负责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者,则(1)和(2)两条确定的界线自动生效。(4)指界人认界后,无任何正当理由,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可参照缺席指界的有关规定处理

16、界址设标的目的是什么?

(1)方便测量,保障准确勘丈,绘制宗地草图(2)有利于提高测量、绘图的精度(3)作为实地的法律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4)便于日常地籍管理工作

第六章 城镇地籍测量

1、地籍测量中坐标系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地籍测量的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

包括以下几种选择:

1、与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城市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一致

2、与城市控制网的独立坐标系统一致

3、建立地方独立的地籍坐标系统

2、坐标系转换的方法

答:地图投影转换的方法:解析变换法(间接变换法和直接变换法)、数值变换法、数值解析变换法。

间接转换(在已知两种比例尺地图的高斯投影方法或参数的条件下、利用高斯投影正、反算实现两种坐标系统之间的装换)直接转换(在不能确切知道两种地图投影的参数时,利用相似变换模型,用公共点计算出两平面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实施转换)

3、地籍控制网的等级及其布设方法

答:等级: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的选择,应根据测区大小、城市经济和技术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地籍测量的二、三、四等以及一、二级平面控制网都可以作(为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网。基本控制点的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0个。因此布设基本平面控制点时,采取逐级加密控制点的原则比较合理。加密控制网的方法一般都采取导线测量的方法。在建成区一般采用导线网方式加密控制点,少用单导线。

布设方法:为了保证基本控制点具有较高的精度,基本控制点都布设的比较稀疏,一般情况下每平方公里为10——20个点左右,其密度满足不了地籍测量的需要。

4、地籍细部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1)测量界址点的位置(2)测绘地籍图

内容:测定界址点、制作地籍图、宗地图、求算宗地面积

5、城镇地籍界址点的测量方法和检核方法

答:界址点的测量方法:解析法、测算法、图解法 界址点的现代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RTK GPS测量、数字影测量、地籍测 量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方法:重复测量方法、勘丈距离法

6、简述地籍测量的方法。

(1解析法: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使用光电测距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安置在控制点上直接测定界址点和地物点的坐标(2图解法:指全部或大部分界址点应用实测数据在图上用几何制图方法确定界址点位置(3部分解析法:将部分界址点用实测值按解析公式求得坐标,其余界址点依靠图解勘丈法

7、地籍图的性质及其地籍要素的内容?

地籍要素的内容:地籍要素、数学要素及地物要素

8、宗地图的内容? 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及界址边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线;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字;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

9、简述地籍测量技术书编写提纲。(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调查区的概况(3)作业依据(4)地籍测量(5)成果整理

10、简述地籍测量的工作组织与实施。(1)权属调查与控制测量同时进行(2)界址点测量要紧跟权属调查进行(3)地籍图测绘应充分利用界址点测量成果和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

11、地籍测量概念 地籍测量是借助于测绘、计算机等技术,对有关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利用的过。

12、地籍测量的特点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管理职能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行为技术。(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 8 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4)地籍测量具有勘察取证的法律特征(5)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学的观点,又要反映相关土地法律的要求(6)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13界址点对相邻土根点的点位误差是多少?

(1)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相邻地物间的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依测量数据裝绘的上述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2)宗地内外与界址点边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邻近地物点间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14、界址点测量的现代方法包括哪些?

(1)全站仪测量(2)RTK测量(3)数字摄影测量(4)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

15、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概念

地籍图是指按照特点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土地证的附图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16、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地籍图应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2)地籍图作为基础图件应有严密的数学精度,因此应有必需的数学要素(3)地籍图能用于多目的的是由于有一个良好的地理参考系统,因此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以表示(4)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

17、简述地籍图与地形图的差别

(1)服务对象与用途上的差别(2)表示内容的差别(3)精度的差别(4)作业过程的差别

第七章 农村地籍调查

1、农村地籍调查概念

农村地籍调查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内容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业用地使用权的地籍调查。

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主要是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对乡镇、村 9 或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权属界线、土地权利归属等的确认。

第八章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1.城镇地价体系包括哪几项内容

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估价 2.城镇土地分等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制定统一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的税收、价格的标准,规范土地市场,实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

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3)地域分异原则(4)定级与估价相结合的原则.3.影响集镇土地等次的因素有哪些

(1)城镇集聚规模(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3)城镇区位(4)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5)城镇基础设施(6)区域土地供应潜力(7)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因 6.土地定级和地价评估的关系

(1)土地定级为估价提供可比的地价评估区域,为评估地价提供基础(2)土地定级和地价评估的成果可以互为依据(3)土地定级因素为地价评估中区位修正系数的确定提供基础资料

7.土地分等定级概念。

上一篇:幼儿园种植园标语下一篇:颜色词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