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24-07-16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选12篇)

1.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环境工程 LYL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设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建设途径,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建设途径,意义.引言

2012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发展的新规划。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必须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为破解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保障。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宗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它必须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又要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和内涵。这里以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论述为依据,认为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至少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1]。

(1)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经济方面的活动都要贯穿生态文明的思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不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还要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3)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全民都要重视生态问题,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4)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改变不可持续和不够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和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的建设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然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则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对全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通过采取利用讲解、说教、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形式,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树立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从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实施,这也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政府不但要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和政策,加大对耕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力度。立法机关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奖惩机制。(3)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科技技术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减排、减污、降耗的高新技术,大力提倡生态科技,走生态化的科技发展之路,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观和消费模式转变传统消费观认为,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和改善,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的欲望却又是无限的,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惜以极大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奢侈性消费,把追求享乐、消费认为是人类最佳的生活方式。可是人们却不知道,以追求享受为目标的生活方式已经毒害人类社会,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反思。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追求自然、和谐、节约、健康的消费观,始终坚持人与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转变[2]。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有学者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朱红文认为,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布局中,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思想空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和社会、对人类历史的崭新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重要的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3]。有学者从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余谋昌认为,当今世界是面临一次根本性大变革的时代,世界从工业文明的社会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的机会,中华民族可能率先开启走上生态文明的道路。实施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战略体现了中国人民正在把握新时代世界历史性变革的伟大战略机遇,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4]!有学者从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陈寿朋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5]。也有学者特意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意义。陈孝兵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6]。吴晓琴、毛波杰认为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意义:一是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二是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发展质量生态维度的新期待;三是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应对生态风险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7]。

4总结

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而且包括资源与环境、制度与政策、道德与观念、生产与生活等诸多内容。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桂花,张建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J].理论学刊, 2014, 2014(2): 92-96.[2] 王帆,杨延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J].政治研究, 2013, 2013(14): 1-2.[3] 朱红文.国家意志与生态文明建设 [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2013(1): 21-24.[4]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 [J].桂海论丛, 2013, 2013(1): 12-15.[5] 陈寿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008(1): 11-15.[6] 陈孝兵.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自觉 [J].当代经济研究, 2013, 2013(7): 1-4.[7] 吴晓琴,毛波杰.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生态动力、环境保障和资源支撑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2007(11): 33-36.

2.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二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与先进文化密不可分。江泽民多次讲过,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早在1991年10月, 他在浙江考察时就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他进一步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认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表现在它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和腐败现象, 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 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 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 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同时要看到, 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对经济的发展、对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都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经济的健康运行必须有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文化方面的调节, 否则市场经济就会遭到扭曲。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一手抓物质文明, 一手抓精神文明,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总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 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3.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高校作为引领文化承接发展的主要文化机构,致力于引导培训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形中已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高校文化建设即符合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本质的要求。

关键词: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2-01

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发展最伟大的目标,是国家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最直接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独特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具有其不可复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时代下的重要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对社会文化发展上具有导向和带头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特征下的先进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与国民精神文明的融合。校园文化不仅仅反映了学校的治学特征和风貌,更是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反馈。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实践途径,对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促进和完善作用。

一、社会环境下高校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化,我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失衡状态日渐严重,这使得文化建设成为了当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基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新时期人民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具有导向作用,是思想与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出于社会文化需求高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校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信息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方式逐渐增加,范围日渐广泛。当代高校作为文化思想的主要接收平台,其文化呈现出典型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特征。传统的文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文化发展的需求,这使得高校文化建设与高校的文化需求之间出现差距。而作为这种校园文化主要载体的当代学生,其价值观念受校园文化的引导,高校文化建设的滞步,将会使他们对文化信息的篩选出现偏差,这不仅会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最终导致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偏离。

(二)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价值观的培养趋于表面化,甚至出现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的剥离。高校文化通常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共同发展,但实际上,现今许多高校都出现在实践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建设上表现出趋于表面化,只知道树立价值观却不知道如何树立的问题。更有甚者在文化建设中只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忽视文化发展规律,直接将精神文化从高校文化建设中剥离。二是高校文化建设中只注重创新,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高校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现今许多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创新意识,而忽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这直接导致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最终发生价值偏离。三是忽视社会文化与高校文化的联系,不重视社会文化需求。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高校文化建设应适应社会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但当今高校文化建设中却出现与社会文化建设“脱轨”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不根据实际变化调整文化建设方案,使校园文化背离文化需求,最终影响社会文化的建设。

二、如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影响

(一)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构建全面健康的高校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的重要思想文化保证。高校文化建设是多样化的系统工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缺一不可。只有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实现多种文化和谐发展,才可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确保高校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二)注重对历史的总结和传统的继承,对文化创新做出正确指导。

对历史的学习和总结是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任何的文化建设都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继承和分析,寻找到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才可以正确把握文化创新的方向,从而进行创新实践。这就要求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多开展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学习。

(三)注重社会文化需求,结合社会实际对高校文化建设及时做出调整。

高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为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高校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必须符合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高校在实际文化建设中应抓住校园文化开放性的特征,做到时刻与社会“接轨”。高校文化建设应根据社会情况调整文化建设方案,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求保持一致性。

三、结语

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在进行不断的探索,随之高校文化建设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但是,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并不会减弱。事实上,只有不断探索并解决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影响,才能使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薛文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3]荣建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J].科学之友,2010,(8).

[4]徐双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教育,2009

[5]李晓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四

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名族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名族精神是一个名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名族意识、名族心理、名族品格、名

族气质的总和,是名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名族文化最本

质、最集中地体现。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名族精神。这个名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推动力。

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一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

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

辟了当今中国又好又快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有着它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当今错综

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当下矛盾突出的国内环境下,失去这一精神基础,国家便失去长期统一、稳定,发展壮大,也就不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当今世界,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

化大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腐朽的文化渗透及经济扩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事威胁的结伴而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的错综复杂形式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自立、自强,在与时俱进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民族精神是提高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并成为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核心;民

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也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先

进文化就是代表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

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及追求崇高的理想

人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紧紧把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千百

年来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它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不仅仅

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指民族精神的失落。

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

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伟大事业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

产党人八十多年来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以及那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的精神、理想、信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名族的生命了、创造力和凝聚力治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的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把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个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族优良传统;包括了当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在社会主义健身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个名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名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在行动上去。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已经更深切地认识到,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才能健康地发展壮大。反之,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能逐步走向衰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源源不断地吸引或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技术、资本和智力,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推了中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中国出现了今日的兴盛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这使中国人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外开放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的必然性。因此,毫无疑问,进一步推动民族复兴大业发展必须坚持开放精神。

概而言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民气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建设和道德水准的提升,有利于激励奋发有为的精神和的民族创新力,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应当作为一项如同科教兴国一样重要的国策来全力推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熔铸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民族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奋力前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新世纪的大学生该如何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呢?

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

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

大学生要在培养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确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要立报国之志,应该对祖国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认识。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第三,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

青年大学生,要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有了报国本领,才有了实现报国之志的条件,也才能实施报国行动。

第四,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感想 篇五

丁东栋

生环学院

微生物学

21114051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完整而经典的表述,它主要涵盖了四方面的内容,这里稍微地重申一下:第一,是“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第二,是“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第三,是“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四,是我认为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点,“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一点告诉我们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

从文化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可以说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保证以及基础,因为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高素质、高能力、高素养的人才。

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这两方面的建设十分全面的概括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首先,先来说一下思想道德建设。我认为思想道德的建设是十分迫切的,第一,是因为它的基本任务而显示出它的必要性;第二,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现状,一些尝尝会在现实生活中遇见的不良的行为以及言论,从而显示出其建设得迫切性。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可以概括成: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爱国主义是个人对于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是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利益得到保障,人们必须自发地维护民族的完整性;而集体主义能够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让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还可以不损害集体利益,让集体(国家、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建设,由于目前社会上引起热议的各个事件,因此这三方面的建设在我看来是十分迫切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社会上一些缺乏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事件。2013年6月,武汉市公交集团举行的紧急安全工作会议上透露,近一个月来,全市近5000台公交车上配备的安全锤已经丢失了5000把,平均没台公交车上每个月就要丢一把安全锤,而我们都知道安全锤是在公交车发生事故时,乘客逃生时使用的,这种偷窃安全锤还有偷井盖、聚众哄抢公共财物等会对公民的人生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这种抛弃社会功德的行为需要及时的制止。近年来,人们还把焦点放在新闻工作者身上,发现许多的新闻工作者做一些有损职业道德的事情。例如:新闻工作者做一些有偿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向被采访的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现象;还有此外,由于社会媒体竞争压力的增大,新闻记者为了博人眼球而捏造、编造各种虚假新闻,这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同时,现在社会上频频发生的家庭暴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而造成孩子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言论还有引人关注的空巢家庭中老人和孩子的情况,这些都是继续要来解决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这三者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关系这人们的价值判断。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让我们放眼社会,不单单知识将个人的付出和获得放在首位,而是把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贡献放在首位,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心态就不会被束缚,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非常有意义。综上所述,思想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其次,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我们先来阐述一下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意义,要讲其意义,我们应该从教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讲述,文化与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虽然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但教育同样又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途径和条件,因为文化能够借助教育的力量来进行传播。文化的传播包括在民族内的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传播,还包括中国文化到外国的传播,而这两方面的传播都可以借助教育来实现。此外,教育能够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在这方面它与思想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随着这几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我们增进了外国之间的交流,从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和目的,我们发现了自己国家的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可能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中国贫富差距大、地域差距大,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努力去改变这些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可以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要对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好的学生,我认为这方面是很重要的,因为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教育机构:学生家长向老师赠送礼物或者红包,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照顾;最后,是改革教育制度,整顿社会教学秩序,要调节好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矛盾,平衡两者的教学设施。

其实,在近些年里我们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做了很大的努力,而且成效也是显著的。第一,很多人在国家的多次宣传强调下转变了自己的观点,不再单单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出人口地,而是为了服务社会,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在充分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国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目前正在热烈的对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进行讨论。第三,政府开始对一些私立学校进行宏观的调控,不再让私立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教育界独树一帜,平均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第四,我们还加紧了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更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学习,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良好的照顾。

6.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六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

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

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7.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七

1. 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 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 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 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 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

2. 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 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 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 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 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 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 而是“绿色”的发展。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 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 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改善生存环境。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 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 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 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 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 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 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 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 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 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主观方面的, 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 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 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 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 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 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 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 [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 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 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 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 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 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 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 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 因此, 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 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 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 措施

4.1 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 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 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 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 环境问题相对突出, 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 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 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 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 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 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完善法律制度, 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 违法成本过低, 处罚力度不强, 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2)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 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 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 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 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 利用大众传媒, 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 新时期下,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贯彻生态文明观, 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 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变革合理生产关系, 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 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 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 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根据中国具体实际, 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 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 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 放眼古今,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 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要: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 2008 (1) .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 2013 (1)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120, 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4.

[10]王宏岩.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8.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 篇八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 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色彩斑斓、面临多种选择的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 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的主要表现: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忧”的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炒作和不负责任的传播。

(3)对策: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2)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 落后文化是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如殖民文化、法论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 要克服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影响,公民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国家应该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要利用法律手段,加强立法工作,规范文化市场。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 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重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 重要途径: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六、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2.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空谈,重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七、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命题预测

本专题多以识记和理解的方式考查什么是大众文化,怎样发展大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有什么特征及危害,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基础等,也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考查。

例题精析

[例1]广州人素有图“好意头”的传统观念,由于“书”和“输”谐音,过年买书一度是不受欢迎的行为。2008年春节,不少市民读书、买书的热情则愈显高涨,有的长辈甚至以国学书籍做“利市”给小孩子过年。这说明了

A. 广州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

B. 落后、腐朽文化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

C. 广州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充实

D. 读书成为了广州人良好的生活习惯

[题析]广州人认为“书”和“输”谐音,不吉利,这是一种落后的传统观念。但2008年春节广州人把书当作“利市”给小孩子过年,说明了广州人逐步克服落后的观念。传统观念中也有积极的成分,故说传统观念发生根本改变是不科学的。这种新变化说明广州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答案]C

[例2]“八荣八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作用。这说明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适应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应该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相适应

[解析]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材料明显提到“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只有C合乎这一涵义。其余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模拟操练

1.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下列属于其积极意义的有

①在满足人们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落后腐朽文化的传播②文化知识的传播有了更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③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④它通过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推动生产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 据《焦点访谈》报道,近年来个别媒体的低俗现象有所抬头,大肆炒作明星隐私和绯闻,渲染色情暴力,注重感官刺激,迎合猎奇心理。主要原因是

A. 文化载体的多样性和传播工具的快捷性

B. 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变化的快捷性

C. 部分文化产品的荒诞和庸俗性

D.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3. 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落后文化的是

①电脑算命、看风水 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 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④婚事大操大办⑤讲排场、挥霍性消费⑥“法轮功”邪教

A. ①④⑤ B. ①②③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⑥

4.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 培育“四有”新人

C.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7.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 其核心是诚实守信

C. 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与前进方向

D. 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是

A. 科学文化建设 B. 思想道德建设

C. 培育“四有”公民 D. 中华民族精神

9.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说明了

①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②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③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造福社会④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重要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①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点拨

1. D(抓住题干关键词“积极作用”) 2. D(抓住题干关键词“主要原因”)3. A(抓住题干关键词“落后文化”) 4. A(抓住题干关键词“旗帜”)5. C(④表述错误)6. C(抓住题干关键词“基础”)7.C(抓住题干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 8. B(抓住题干关键词“灵魂”) 9. A(④表述错误) 10. A(抓住题干关键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九

第五周、如何看待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取得决定性进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空前繁荣,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大跨越,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显示出异军突起的良好态势。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这一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篇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通过认真阅读邓小平主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邓小平主席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论断。在这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讲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思想,作了十分精辟的论断。一个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要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契合

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103-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在五位一体中,文化作为最核心的部分,贯穿着整个现代化建设,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3个方面。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本文用的是广义上的文化内涵,不只是精神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方面的内容。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各民族人民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红色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新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所产生的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等等。中国人之所以把它们称为“红色文化”,是因为中国人与生俱来就对红色有着强烈的情结,他们认为红色代表着权威、勇气、吉祥、喜庆、美丽和革命,是象征着美好意思的,红色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要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文化发展中的精华与精髓,是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源头。

二、红色文化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有机契合

(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之后,胡锦涛同志更是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在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受到了西方多方势力的排挤,西方思潮的涌入,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导致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强调要不断加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国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比如来自全球化的挑战、来自传统文化的挑战、来自大众文化的挑战,所以本文将从红色文化入手,探讨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二)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有机结合

1.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一体的价值体系。首先,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革命先辈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造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密切关系;其次,红色文化产生于革命年代,它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一切敌对分子革命斗争所取得的成果,能获得今天幸福的生活,与他们的牺牲是分不开的,而他们也是因为有了这一共同理想,才能不畏艰辛,战胜一切困难,从这一层面来说,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不谋而合;再次,受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的影响,革命先辈们骨子里都流淌着一份对中国的热忱,他们秉承着对国家的忠心,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与时俱进,从而留给后代们一份宝贵的财富,直至今天,红色文化中还依然渗透着当时的爱国热情和与时俱进;最后,红色文化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情操,革命党人不怕流血牺牲,绝不向敌人低头下跪的荣辱观为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了楷模。

2.红色文化和公民道德素质的契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说明道德素质对一个公民、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公民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而红色文化倡导的主要是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自强不息、为实现国家崛起富强而奉献的精神就是革命时期的公民道德素质。革命党人践行的道德要求为今天的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3.红色文化与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契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百色起义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都是一个国家宝贵的遗产,宝贵的文化软实力,它们与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着莫大的联系。

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各种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更加激烈和频繁,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的文化进行渗透,企图把中国文化西化;我国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因为落后的生产力得不到满足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更有甚者,某些社会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而变得扭曲不堪等等,因此,用正确的红色文化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就显得更为迫切,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一)善于运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红色文化遍及全国各地,大力挖掘、利用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可以彰显当地的文化特色,因为红色文化是历史的、具体的,所以能使当地、使我国的文化更有独特性,更别具一格,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强,西方国家的一些不良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的思想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人们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受到了动摇,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旅游,通过纪念馆的参观、红色专题的讲座、革命遗址的观光等一些近距离的体验,提高人们抵抗国外不良思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红色旅游资源要开发出来不是易事,况且当初我们党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多数的红色文化资源都分布在偏远的地区,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那些地方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设备不完善,通行困难,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都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但是又恰恰是这些地方对人们的思想鼓舞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要加大投资,尽可能地把这些红色资源开发出来,通过各种形式把这些地区的红色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里面,如此,人民就更能自如地应对外来腐朽思想的冲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善于运用社会各种传播载体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深入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必须创造性地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播工作,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动性和感染性。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好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表现内容,红色文化产生在战争年代,我们不出生在那个年代,无法对当时的过程和其中的革命精神感同身受,那它的价值就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所以,要想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弘扬红色文化,需要科学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展现在人民大众的面前,慢慢的形成大众的文化。首先,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载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主流作用。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电视、广播、报纸、书籍杂志等都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换言之,这些传播工具就成了红色文化为众人知晓并深入人心的主要载体,利用它们我们可以让红色文化走进这些传播媒介,使人民群众首先知晓红色文化是什么,对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进而使他们对红色文化产生进一步的兴趣,一传十十传百,红色文化便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这让后代人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次,要紧跟网络技术大发展的脚步,大力建设专业性的红色网站,逐渐建立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阵地。从电脑被发明出来,网络就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人们的视线就不仅是局限在书籍、电视这种更新速度较慢的载体上,而更多地放在了具有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储存方便等优点的网络上,创建专门的红色文化网站,以其生动形象、丰富内涵来增强对人们的吸引力,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使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逐步深入到人们的头脑。

(三)善于运用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居于支配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是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主力军”。我们要传播红色文化,不仅仅需要红色旅游资源、各种传播载体,还需要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培养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深度认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还在接受着校园教育,但是我们也还是可以通过培养一支专门的具备完整的红色文化知识人才队伍,由他们来告诉大众,红色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学习红色文化有什么作用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讲述的,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重要,没有这支队伍的支撑,红色旅游资源包含的深层内涵依然无法为人们知晓,只能孤零零的呆在那不为人知的山区,后代人也不能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久而久之,属于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就会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思想中;而媒体缺少专业人士的支撑,对红色文化的解说也只能是泛泛之谈,无法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如此一来,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会受到阻碍,红色文化也会渐渐退出文化建设的舞台,这不是我们乐见的一个结果。因此,我们除了要建立一支专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运用他们的红色文化知识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11-08.

〔2〕杨兴猛.从党的十八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J].行政论坛,2013,(2).

〔3〕魏本权.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关系要论[J].求实,2012,(11).

〔4〕李婉清.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2012,(11).

12.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篇十二

一、当前制约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

1. 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淡薄

所谓法律意识, 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它体现了公民对法律制度的认知、信仰和依赖的程度。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法律认知的不足。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较长, 专制统治和宗法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民众潜意识中仍然把维权的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 忽略了法律在保护自己权利和利益方面的作用, 自身也没有学习法律知识的冲动和欲望。因此, 很多人不了解法, 不知道所作所为是合法还是违法, 法盲众多。二是对法律信仰的不足。在司法实践中, 存在着大量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 使公民对法律及其权威产生怀疑、失去信心;三是权利意识不足。把法律看作是约束个体、惩罚个体的异己力量, 而没有认识到它也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工具。

2. 各种保障制度、机制的失灵

(1) 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党内民主还不完善, 仍然存在以权代法现象, 人民民主尚不充分, 宪法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没有规范的有效渠道行使, 同时也没有科学的制度加以保障, 使人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事务的管理权只停留在法理层面, 社会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

(2)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人大的立法权、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及政府的行政权是各自独立和相互制衡的, 但现实的情形是, 其一我国没有建立由法律专家、学者组成的法律起草专门机构, 诸多法律出自行政部门, 造成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僭越。其二公职人员的双重身份, 很多人既是官员又是人大代表, 导致立法权和行政权的交叉和混淆。当前在我国三种权力一体化的情形下, 公民权利的实现只能寄希望于行政官员的道德自律和个人德行, 而这显然是靠不住的。

3. 法制建设的内生力不足

从其他国家法治建设的经验看, 一般都是通过政府主导和民众推动两种动力联合推进的, 然而,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背景, 没有法制历史, “官本位”、“官贵民贱”等观念根深蒂固, 因此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主客体出现了倒置, 政府成了法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 所有法律法规都是适应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需要由政府提出并制订的, 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并非都能表达人民的意愿, 加之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 难免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而公民成为法治实践的被推动者, 没有推动法治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最深层次的矛盾。

二、法治建设的主要路径选择

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树立权利本位观念

中国传统法过分强调义务本位, 忽视人的权利和利益, 一些公职人员仍居高临下地以法治民。建设法治国家, 就要树立权利本位观念, 就要使权利本位在人们的法律观念中占据中心位置, 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而在我国这样缺少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度, 人们法律意识、观念的养成, 更需要外在的宣传、教育, 一方面, 要加强在全社会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社会要利用舆论、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形成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的氛围;另一方面, 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把法律课纳入教学计划, 保证师资和学时, 通过学校教育渠道来实现国民法律素质的总体提升。

2. 建立有限政府

所谓有限政府, 即政府的权力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限制政府公权力的无限扩张。在旧体制下, 政府的权力无所限制, 使它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政府行为无所规范, 凌驾于法律之上, 从而导致政治腐败和专横。建立法治国家, 就要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一方面, 将立法的重心从偏重政府全能的立法转到规范政府行为和发展市场经济上来;另一方面, 法制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守法政府”上, 政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事, 法律没有赋予的权力绝对不能滥用。

3. 设计公正合理的司法程序

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但忽略程序要件建立, 使得有法不依的问题成为建立法治国家的巨大障碍, 公正合理的法律程序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石, 一是强化司法程序意识和观念。摒弃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习惯, 树立只有严格按照程序法、程序规则推定出的事实才是最公正最合理的客观事实, 并把它作为办案的根本依据。二是落实司法程序适时终结制度。现在的司法案件往往经历二审再审多次反复, 既浪费时间又消耗司法资源, 因此司法程序要有始有终, 使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尽快明晰稳定下来, 从而有利于体现司法的公正和权威。三是严格落实证据收集规则。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既要审查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 又要审查证据的发现、提取和保管等程序方法是否合法, 凡是违反法律程序收集的证据, 禁止在诉讼活动中使用。

总之,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一个崇高目标, 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需要我们在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但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观念设计、初步落实, 上升到高标准具体操作层面, 可见, 法治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从影响法治建设的观念、体制和动力等因素分析入手, 探讨中国法治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卓泽渊.中国法治建设行为模式的选择[J].《云南大学学报》, 2000 (01) .

[2]刘丽群.中国依法治国障碍之分析[J].理论导刊, 2005 (10) .

上一篇:2011秋季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下一篇:政治学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