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13篇)
1.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一
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教学
【摘 要】概念是指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生物学概念的原因;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高效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 概念教学 有效性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04
生物学概念是组成生物学知识和思维的基本单位,更是对生物学中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现象的归纳和概括,他反映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对初中学生而言,掌握生物概念往往是他们成功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具体来说初中生物学概念从性质上多为具体概念。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具体生物学事实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辨别、比较,对事实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进行归纳概括,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形成正确概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让学生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现在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实施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通常是教师告诉学生某个概念,学生就认真的把概念背下来。这种方式下,学生无论接受知识,还是吸收知识都是相对被动地,而且,知识的传授也是由抽象到抽象的。缺少形象的展现和学生的理解。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即使学生背到了需要掌握的概念,他们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依靠背诵而记得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不会深刻的,学生很快就会将其遗忘,同时还会逐渐对这个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事实证明,采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引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既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为概念教学获得成功打下基础。因为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新知这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例如让学生观察他们生活中经常熟见的生物现象,如生物的结构、形态、遗传、生理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直观现象,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现象形象的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形成初步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堆积进行归纳、深化,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科学概念。这样不仅学生的主体性的到了发挥,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会大幅度的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也就明显增长了。
二、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把它的几个要素找出来,解剖要素并把各要素关键词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简化的概念。如,光合作用概念中关键词为“绿色植物”、“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分别代表的内容。“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适用范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以体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所指的对象范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彻地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正确地运用概念。例如,对“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概念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变化是它的内涵。它的外延则是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对无性生殖、克隆均不适用;只讨论配子的形成规律,不讨论配子的结合规律;只讨论细胞核中基因的前后代传递规律,不讨论细胞质中的基因传递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四、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材料,主要是感性材料。总之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概念掌握越准确。例如“应激性”的教学,先演示盆栽植物含羞草,让同学亲自触摸,观察含羞草叶的反应状况;让学生自己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滴加NaC1溶液后它的运动方向;通过学生做实验亲自体验了这两个现象后,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对概念下定义,这样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深刻理解概念。
要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要备好课,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的时间,及时、科学地启发指导学生,经常体会和反思探究教学。同时幽默、趣味性的语言,能够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学的助推剂,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总的来说,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需要各位生物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但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多方面的实际,如何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都能够对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起到积极作用,是每一位教师所应该关注,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的最终目的的。相信通过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上,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我们都会起得诸多成绩的。
参考文献
[1]贺利辉.初中生物的概念教学探究[J].读写算.2010(09).[2]张华.浅析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概念教学[J].大众周刊.2011(03).
2.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二
一、开展有效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必须抓好备课这一环。生物是一门知识点繁多、零散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备课, 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设计, 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另外, 教师要打破以往的只备知识不备学生的做法。通过备学生, 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 教师才能有效制订教学计划, 设计教学方案。同时, 这种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教学方案, 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教师会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由, 这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也符合素质教育对生物学科功能的定位, 而在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中, 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高效。
二、进行有效预习
我们常常说, “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生物学科而言, 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把课堂时间浪费在一些简单的内容的传授上, 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前引导学生实施有效的预习, 让学生在课前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学习。这样, 教师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思维的训练, 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入、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在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 那就是由于能力和经验有限, 很多学生可能无法掌握预习的要领, 从而导致预习活动的低效。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可通过留课后习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预习, 也可通过发放预习提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规划预习行为。这样, 有了科学的指导, 学生的预习活动会更高效。例如, 在讲“水中生活的动物”这节课前, 笔者就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预习提纲: (1) 简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 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接下来, 根据这个预习提纲, 笔者还提供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填写预习内容。这样一来, 在走进课堂之前, 学生就已经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了解得差不多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有效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 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这种把知识蕴含于各种情境中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 多样化的情境还可以更好地还原和剖析生物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利于学生从本质上把握知识, 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例如, 在讲“传染病”这节课时, 笔者以2008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 给学生介绍非典传播的特点, 以及当时人们预防非典所用的各种方法, 其中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在学生对传染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判断哪些方法科学, 哪些方法不科学。这样, 将要讲的知识融入情境中, 使得学生在好奇的心理下自然而然地将重要的知识吸收,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轻松又有趣, 并且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设计有效提问
提问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提问可活跃课堂气氛, 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能开动脑筋, 发散思维, 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 提问要想实现以上提到的几点作用, 必须要是有效的提问。那种低效的提问, 如不分时机的“满堂问”, 没有价值的“是”或“不是”的选择性提问, 缺乏层次的“一把抓”式的提问都不能算作有效的提问。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 真正发挥提问应有的功能, 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功课, 注意把握提问的几个度:一是难度;二是广度;三是角度;四是坡度。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提问的高质量, 保证提问的有效性。例如, 在讲到“种子萌发释放能量”的实验时, 结合实验过程, 笔者这样设计了提问内容:哪个瓶子的温度上升最快?为什么温度会上升?这些热量的来源是什么?这个提问的过程就具有一定的坡度, 从直观到抽象, 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纵深,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相关的知识。
3.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三
关键词:职中;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探讨
TP3-4;G712
分层教学是进行基础智育的前提,是学生接受新知的良好基础,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由于其具有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从而深受学校和老师的认同。分层教学教育理念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自兴起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发展到90年代初后,分层教学的理念被传入到中国,中国的教师和学生首次接触到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并开始了实际的应用。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层教学对于职中计算机教师而言,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积极乐观面对社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虽然也了解分层教学的重要、掌握教育管理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缺乏一定的重视,很多教师从来不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分层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所以,职中计算机课程实现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另外,中职学生的自制力一般较差,所以要在这方面受到进行精心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顺应新课程改革标准潮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模式上的创新,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新高度,积极的诱导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具体化,逻辑化。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扮演着一个引路人的角色,为此,教师要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在传授知识时讲求新技能、新思想、新创意,向学生征求意见,根据学生的意见积极修改自己上课的方式,对学生的教导也应注重方法,循序渐进,讲求层次,先易后难,不讲究一次成型,积极引导与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新课标的主要要求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而在一直以来的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把精力放在知识概念的教导中,而忽略了实践的作用,所以中职学生学习起来大多会感到枯燥乏味,不知道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在哪里,即使学生明白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
一、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实现分层学习
不同领域对学习的要求不一,所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考虑到其兴趣和实际接受能力,教师需要针对各个学生的能力限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增添,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如果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强那就从浅入深进行教学,否则学生们一时之间消化不了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等想法。再者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任何调整过后的课程都应先投入使用一段时间,看看成效如何,不应将改革变成“板上钉转”的固态形式。在新学期初期,教师可以组织自己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考试,根据每个人的成绩,把学生划分成A\B\C\D四个小组进行分层教学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及计划,然而这样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近期的表现适当的进行层次之间的调整甚至可以组织合作化教学,使A/C、B/D,之间建成学习互助对子,实现资源良好分配。
二、恰当编写课本,合理划分重难点提高课本的使用价值
课本是学习知识的根本,倘若课本出了问题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课本进行合理的编写是职中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次要合理划分重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在篇幅方面应倾向于基础和重点,只有基本的概念掌握了才能把握更深一层的知识,重难点的划分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孰轻孰重有一个心理规划,学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对A层的学生应该拔高要求,以掌握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为主,对于B/C两个组,应该本着学好课本知识为主,尽量深化到课本主体,对于D层的学生来说,掌握课本最基础的知识就可以了,最后也是主要的一点,课本内容应有意识的激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本源才能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三、把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辅助结合起来
多媒体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而互联网拥有海量资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调用这些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就这一点来说,可以大大填充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而且上课有很多需要动画和图片的部分,多媒体以其自动化智能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途径,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便可迅速切换、删除视图,并且不存在“地方不够用”的情况,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学生们后续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增加中职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这对于改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大进步。
四、改变以学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为兴趣而学习
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的使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却忽略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中职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不适合严苛的教学方案,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学生接受知识,所以分层教育能够将一群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们集结在一起,发挥奇思妙想,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他们运用独立理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好让学生更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让计算机教学素材回归生活
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和老师更加贴近,缩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告诉我们,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亦师亦友,绝对不是传统式的夫子教学。这样老师在给予学生们知识的时候,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平等自由,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举个例子来说:中职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传送职业技术人员的,老师可以就学生未来职业目标或者职业追求方面询问学生们的经历,学生们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也可以讲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自身的亲身经历。这样就完成了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一次交流,这告诫我们全体教职工,在日常生活中,绝对不可以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六、总结
中职计算机课程实现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而这在教育改革中势必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們只要找出问题,对症下药,那么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下,终会找到其科学的发展轨迹,用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学生们接受知识,提高能力,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桂林.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崇高道德修养和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思想[A]. 叶圣陶研究会.叶圣陶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叶圣陶研究会:,2004:7.
[2]周钦青;傅仁毅;;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四
苏州市第十二中学徐伟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首先明确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施教,是对素质教育方法的新探索,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简单根据成绩分的分层教学对于过于感性化,易给学生贴标签而难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分层教学中怎么“分”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科学的综合分层标准,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将分层贯穿于教与学的全部过程,从而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和主体性教育原则。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综合分层
一、“分层教学”中“分”的思考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编组或同质编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 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目标的教学方法。简言之,分层教学,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大发展的教学策略。了解了什么是分层教学,我们不仅要发问:
1、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那么艺术的、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成为了分层教学的关键,如果简单的、教条的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其实就是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分割就不是分层而是分流,是人为的给每个孩子打上了A、B、C的标签,是人为的规定死了每一类学生的发展空间,那将让教师如何去为所有学生“最大发展”而努力呢?因此,分层教学的成败,关键是怎么“分”
2、分层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说,中考指挥棒下语数外等中考课目的分层不管教师如何科学、艺术,连每个孩子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的用“考试成绩”这把唯一的尺子去衡量、去分层的话,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生物学科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综合分层:第一,同一环节多标准分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根据不同标准提出不同的分层,让一个学生在不同标准下处于不同的层次,这个标准层次较高的那个标准可能层次就落后;第二,同一标准下也淡化不同层次的优劣,如果说根据成绩分,A类同学肯定比B类同学自我感觉优越的话,那么根据兴趣、根据技能熟练的阶段等标准来分,就算是C类的同学恐怕都不会有什么自卑感了吧,同时这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理解了这两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分层教学是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后在课堂教学上提出综合多样化的分层标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性的备课、引导;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针对性的评价。而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不同的场景中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教师设定好的层次中学习、实验、探究、作业并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中“分”的实践研究
根据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结合分层教学理论,笔者就怎么“分”这个课题在教学的几个环节进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1、激发学习动机的分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喜欢生物、至少不排斥生物呢?因此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学习态度优、良、差分层的基础上,同时可以根据兴趣的多寡可将学生分为:A、对生物科学充满了兴趣(成绩有好有坏)B、因生物学不是中考科目而无所谓(大部分成绩很好)C、对所有的学习都报厌恶态度(成绩基本不好)。
初中生物的第一课“走进生命科学”的内容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精彩一点的话,当然可以牢牢吸引住A类学生,也可能吸引一部分B类学生的注意力,但C类学生可能仍与己无关。这时适当的谈谈高中理科选修生物的学生比例和成绩比较、生命科学作为最前沿学科的前景和展望,立刻可以让大多数B类同学成为生物课堂的忠实听众,同时也可以让A类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动机;再谈谈水果的保存啊、宠物的饲养啊、盆载的养护啊、减肥啊、美容啊、健身啊一些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后,即使是C类同学在生物课也不再是“陪读”了。
2、明确教学目标的分层: 作为教师心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确立分层教学目标:C类同学至少应该达到知识目标,B类同学应该进一步得到一定的能力训练,而A类同学应该更进一步得到一定的情感体验并对今后的学习有更高的促进。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综合的评价自己:兴趣昂然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认真的,因此他们情感目标应该不难达到,但能力目标就有点难度了,而知识目标说不定反而达不到;学习认真的同学不一定是有兴趣的,知识目标肯定没问题了,能力目标教师重视度高点可能也没问题,情感目标嘛就比较麻烦了;一般厌学的同学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肯定问题很大,但能力目标说不定是他们最先达到。因此,每类目标都可能分为三个层次,处于不同目标的不同层次的现象,就会让每个同学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先发展区”,然后再指出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应该就会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发展都有所触动。
3、布置课后作业的分层:
这里的作业是狭义的作业,即生物学科的《同步探究》和《补充练习》的书面作业,从此类作业的编撰来看,已经进行了分层:知识梳理应该是A类了,拓展提高应该是B类和C类了。如果再换一个标准呢?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效果等情况综合进行作业完成方式分层:一边翻书一边做、先进行复习后再独立完成、先根据课堂学习完成作业然后再翻书检查修改。这样不管选择哪类完成方式的同学都达到了知识巩固的要求,三类完成方式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也是不同学习习惯的选择,如果再加上课堂经常进行作业完成方式的辅导,可能每个同学的学习习惯都会有长足的改善。
4、指导分组实验的分层:
初中生物是初中最早进入实验室的科目,在完成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实验态度、训练实验技能。作为新的学习模式,除了学习态度会影响实验进程外,还有接受能力的快慢、动手能力的好坏和实验条件的制约、对实验对象的好恶等诸方面因素影响着实验过程。因此一般可这样分层:在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要领后,一类同学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讲一步做一步,第二类快一点的同学就可以不必等大家都完成步骤而直接先自己完成以后的实验步骤了,最后在实验结束后还有第三类的一部分同学能进一步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或者独立设计类似的其他实验步骤。解剖实验慢的同学可能显微镜观察又快又好、显微镜操作好的同学会发现自己的绘图还不够好,实验操作遥遥领先的同学又不一定能完成分析拓展实验,因此针对不同实验或同一实验的不同步骤,这样的分层也是综合的,有目的的分层实施教学对每一类学生的不同实验技能都能有所促进,并使之不断进步。
5、进行科学探究的分层:
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生物教学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探究,从教材的体系就可以看出,从一开始的教材详细给出问题、假设、计划,到只给出探究计划而问题、假设的个性化,到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究计划,教材已经给出了三个明确的层次,因此从探究教学的组织上就可以对学生作出三个分层的目标要求:第一类能实际动手操作完成探究过程就应给予肯定、第二类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第三类能对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整理并能自行设计同类探究。例如:初一一开学的“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就可以做如下分层:对全体同学的基本要求是至少完成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的探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4组的全部探究过程,在完成探究交流结束后,再进一步提出对“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让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堂外,进一步自行设计、操作、分析、结论,并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成果,让所有同学都能分享他们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笔者认为这就给分层教学科学、综合分层提供了可能和依据,分层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上,而综合分层是更进一步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异,使“好”同学发现自己也有“高枝”没够到,“差”同学也能发现有自己够得到的“高枝”;并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分层实施教学,因人施教,鼓励学生勇攀自己的“高枝”。综合分层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适合自己吃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3]周俊肖婵婵《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研究>>2000年第6期)
5.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五
――在福田区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研讨会上的发言
深圳市南华中学 陈激扬
新课程改革已一年多了,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许多困惑,也作了许多努力。现应大会的要求,作如下汇报:
一、《学生成长记录袋(档案)》的建立与运作
袋中收录反映学生学习进步和学习状况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满意的试卷,作业本;单元知识总结与反思;自己满意的作品和自制的学具;自己解决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材料;课题学习的记录等等。袋中材料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辅助确定。记录袋由学生自己保管。袋中资料常有更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认为更好的更满意的资料更换以前的相同资料,教师只要确认其真实性即可;同时教师可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教师定期对学生的成长袋进行抽查,及时给予评定与帮助。
二、本校初二上学期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的评定与操作
采用定量评价:100分。其中70分为期末数学考试成绩;10分的作业考核:主要考查学生作业是否按时完成,是否如质如量完成,书写是否工整,作业态度是否认真积极等等。我们有作业登记表;10分课堂反映:主要考查学生课堂是否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是否愿意帮助同学,是否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是否自信等等,我们有课堂考核表;10分为课题作业和手工作品。
三、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的认识
拿到这个题目我真是头大了。想一想,认为谈认识应该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第一、谈评价的.必要性,即“为什么”。第二、谈评价的界定,即“是什么”。第三、谈评价的优劣,即“怎么样”。第四、谈如何根据自己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作用于平常的教学工作。
评价的“必要性”轮不到我来谈。想想第二点,什么是“教学评价”呢?应该包括对“教”的评价和对“学”的评价两方面。上面汇报和演示的是对“学”的评价,而且是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学”的评价。那么社会如何来评价我们的学生呢?到时高一级的学校如何来挑选我们的学生呢?会不光看它们组织考试的成绩而参考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和教师的评语吗?这倒是给一些特殊人物提供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美丽借口了(请原谅,这确实是现实中国的现实存在。)。所以,这个“是什么”我也回答不了。中考、高考到底怎么考呢?这个指挥棒注定要指挥我去评价学生,评价自己。评价“是什么”,怎样评价我们正翘首以待!
看来,我只能就我们对自己的学生的“学”的评价的点点尝试来谈谈它的“怎么样”了。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可以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成长袋的建立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个作品,培养他们处事认真、严谨的良好品质。其中每一单元的知识的规纳总结以及阶段学习的回顾与反思,能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进步;能使学生目的明确,积极向上。一旦养成了“习惯于阶段性的反思与阶段性确定目标”的良好习惯,学生将受益终身。但是,如果有过多的数学“作文”,会使学生产生逆反,产生厌倦,成为学生的负担,将削减它的优越性。所以,成长袋的建立一定要注意它的可操作
6.如何做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篇六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最基本最亲密的组织,而抓好班级质量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使其能健康成长是老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老师一直重视并且在不断思考摸索、尝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根据当今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我觉得要抓好班级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核心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指导。因为每个班级都有好、中、后进三个等级的学生,而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不可能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教学,也不可能用同样的要求和尺度去衡量,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何具体的分层分类呢?
一、课堂提问分层分类
课堂提问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通过一个个问题有机连接起来,才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因此对学生的提问要有质量,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备课时要设计好对不同学生的提问,比如,班中有四五位学生的语文功底较好,一般对课内容知识都能很快掌握。他们听懂后就不想再多听一遍,感到浪费时间,这样他们的语文水平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其他同学拉不开距离,长此以往容易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方法是利用好同学之间争强好胜、乐于接受挑战的心理在课堂上见缝插针,抓住时机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一两个具有难度和高层次的问题。这样激起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增长课外知识,有时还在课外展开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语文能力是有所提高的。而后进生上课不爱听的理由就是听不懂,无从考虑或是不感兴趣。如果上课的导入或是对一些基础问题提出一些发人思考,激发兴趣又较浅显易懂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对他们也是一点帮助。比如,班上有一位后进生李杰天资不错,但上课不愿听,有时想认真听却又不知所以然,反正我也不会,就自暴自弃,考试时又没有复习习惯。于是我先找他谈心,以鼓励为主,告诉他其实你不是真正的后进生,有能力学好,只要树立信心,对学习充满自信,努力付出一定有所进步。然后课堂上通过有意识的,提一些基础的问题,慢慢引导他动脑思考找到答案这样下来,渐渐地他对语文有了一些兴趣又对课堂中我提问的这些问题印象深刻,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就能答正确。这就更坚定了他学习语文的信心,从此以后该同学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二、课后作业分层分类
作业对学生来说是对掌握知识情况的一个反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不局限于课内的生字新词及句子的理解上,因为每次测试,基础知识都能得满分,失分较多的是阅读理解及写话或是作文,因此布置作业要灵活变通。少布置或不布置基础的机械作业,而多布置些课外阅读,多写话,然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这样题目做多了自然做出“精”来了。班中的李子恒同学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每次考试都是八十分以上,看他的试卷阅读都做得较好,回答问题思路也很清晰,与以前相比大有提高。而对中下等成绩的学生来说,课外不一定要做很多练习,但课内作业必须认真完成。班中有位后进生李子恒同学的作业错误率很高,有时抄生字都会抄错,订正也不止一次,这说明他思想上不重视,没把脑子用在写作业上。所以要指导好他的作业,首先抓思想,课后我找该同学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作业质量后进不是笨,是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要给自己信心,只要用心,作业本上一定会是“优”。经过我不断勉励,该生能使作业保持一定的正确率,而他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作业。
三、基础知识分层分类
基础知识看似分值少,但对优等生或后进生来说都很重要。优等生只有保证基础知识全对的基础上获得高分才更有余力,对他们而言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对后进生来说基础就更重要了,别的地方想要补缺还较困难,补基础知识较为容易。基础知识是后进生最能拿分的部分,只要下功夫把该背的古诗文都背出,该掌握的生字词都掌握就可以拿下基础的分了。比如班里有位王昌同学考试不及格,五十几分,再进几分就及格了,而基础部分就要扣掉将近十分,说明还有办法补救,只要盯住抓牢基础部分就能及格。而要抓这位同学的基础关键在于平时,每课的知识都要一个个的过关,王昌同学惰性强,回家根本就不背,那么就在学校盯着他背出默出为止。当然刚刚开始时不可能让他全部背出来,就一点一点背,背一段放松一下再背,只要没背错就表扬他,并鼓励他再接再厉。这样一点一点,他能背出来觉得自己也有这样的能力,自己觉得很高兴,于是越背越肯背,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可默写时字却写错了,照样一分不得。因此在他背诵的基础上再加强默写,加强质量。就这样该同学下了功夫,基础部分可以拿了十几分了,这样原来五十多分的成绩现在就能及格,而有些太后进生的同学按照这样的递进方式学习,却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上升一个台阶,树立能学好习的信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后进生来说就是要抓住基础,要帮助他们。
7.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分层教学 篇七
一、分层教学的原则
如果墨守成规, 按统一的标准, 实施“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势必将使部分同学无法领会知识要领, 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变成学习的“旁观者”, 成为班级教学的弃儿。而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实行分层教学满足了各种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 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从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分层教学方法
职高生处于青春期, 正是个性发展快、自尊心很强的阶段, 谁都不愿被视作“差生”。按照学校实际情况也不可能都实行“小班化教学”,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测试摸底, 充分弄清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应当强调对学生实行隐形分层教学, 将学生分为A优等生, B中等生, C学困生三个层次。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甜头, 这是改进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策略。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的进展, 对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层次作相应的调整。
三、高中生物的教学特点适合进行分层教学
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点, 即知识的安排是按照横的方向来概括介绍生物的共同特征, 并且进一步探讨生命问题的本质。教材内容既涉及了整个自然界, 又涉及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本身, 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 知识的安排是从分述上升到了概述阶段, 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另外更注重知识的运用, 要求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然现象。同时, 实验技能操作是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和形成基本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将学生合理分层, 灵活设计教学、确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教育目标, 通过互动和协作学习, 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 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而都尽可能得到发展。所以高中生物的教学特点适合进行分层教学。
四、生物课堂中渗透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 对学生分层
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情感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用同一目标衡量学生, 而应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分为A、B、C三层, 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为每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来学习, 保持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对老师而言, 可以更好的、更恰当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
(二) 对教学内容分层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主攻基本目标, 完成基本任务。在备课时, 教师就要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备课, 对基础内容, 提高内容以及拓宽知识都要兼备, 这样, 在内容上就兼顾了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 这也是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 实施分层交互式教学。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 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个体活动程度。比如提问动植物细胞结构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了不同要求。学困生要求对照动植物细胞的生物教学挂图指出不同点即可;而对于优等生, 除了指出异同点外, 还要会画出结构示意图并记住各自的功能。
再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为例, 就是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特殊的渗透系统,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在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对一般学生来讲, 只需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的即可。而对于中等生要以基本知识的熟练运用和适度拓展为主, 在前面掌握的基础上学会思考:为什么要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质壁分离的“质”和“壁”分别指细胞的哪部分结构?对优等生则应该以熟练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为主, 落脚点应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挥上, 在实验技能操作的过程中, 充分应用水分代谢的知识及渗透作用, 研究、分析如下的问题:质壁分离发生时, 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质壁分离复原时, 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如果用0.18mol/L的KNO3溶液做此实验,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 为什么会自动复原等等。这样, 就引导了学生立足生活实际, 在实践中应用, 在练习中拓展、创新, 使学生能练、善练, 练有趣味, 练得有益。特别有留足学生自主的时空, 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 在“分”的教学中, 注重协调作用, 注重巡视过程和个别辅导, 发现共性及时“合”起来解决, 及时把握“分”与“合”的时机。
(三) 对教学评价分层
教师要善于采用“表扬式”评价方式,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寻找肯定各个层次学生的精彩, 让他们都看到希望, 尝试到成功的滋味,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 从而树立自信心。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 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被充分地激发。在学习植物的营养器官章节时, 我把学生带到校园, 实地实物的讲解, 形象比较, 根据他们掌握情况,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考察、作出发展性评价。为了巩固课堂知识, 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 叶脉书签制作又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分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适度焦虑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性。
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分层教学已经体现出了它的魅力, 即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成功的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不同程度的进步中, 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树立了远大的目标, 为今后达到无层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分层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完成教学任务是生物教师们所面临的一个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生物课堂,渗透,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陆云国.职高英语实行分层次教学的综合效果[Z].2003.
[2]王松美.分层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Z].2006.
8.浅谈如何实现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自主学习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生物教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满堂灌输知识点,课堂教学较枯燥。新课改理念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总结如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老师把握学科的内涵,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中学习时间紧张,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提问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根本上改善生物学科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以提问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为什么跑步后会出现肌肉酸疼的感觉?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共鸣、思考。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通过小组表现和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评价每一个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不再只注重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生物这一学科。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在各高校普及,老师要适当地结合多媒体等设备进行教学,其具有形象直观、集成性、控制性等优点,比如,在学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这一章节时,首先通过相关纪录片来从整体上说明遗传的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随着纪录片进一步了解DNA的发现、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如何对人产生影响。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对遗传物质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进一步地按照教案内容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且本章节相对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奠定好基础对学生很重要。比如,在学习“人与自然”这一章节时笔者布置给学生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PPT展示,表达小组的主题思想,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了解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使学生树立节约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
三、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生物学科的特点涉及的范围很广,知识较多、较复杂,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较多。老师要尽量多地组织学生进行试验,在实验前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并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总结实验结果,从中对问题进行回答,自己的实验就结果与科学的结果是否冲突,若不一致为什么,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并实现有效记忆。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比如,在学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时,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用高倍镜探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利用细胞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特征进行标记,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记录各个时期的特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合作实验中,学生学会了有效地分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对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在合作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相互沟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信心。有的学生会提出想利用设备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实验教学虽然没有涉及,但经批准在老师的配合下完成了实验验证,学生在对设备功能使用掌握后,开始积极进行探索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教学方式,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逻辑上的细心、耐心等素质,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式,使其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张延龙.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5(7):158.
[2]廖胜波.浅谈构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课堂[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1):86.
9.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九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由于初中教材难度不大,侧重于记忆,学生易于接受,而高中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了教大的变化,许多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从而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特别是刚升入高中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极为必要。我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练习设计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等四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着重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教师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层)的教学目标,如在讲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但掌握氯水的成分,而且熟练掌握氯水与不同物质反应时体现不同微粒的性质,并且会设计实验验证各微粒的性质。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氯水的成分,能够分析在不同的反应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微粒的性质。C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其性质。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问卷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比如,让C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让B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练习设计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
练习设计与批改,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
1、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化学练习,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化学作业时,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可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化学,使课外活动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又使化学课堂教学服务于生活和社会。教师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1、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与辅导中的着力点。对化学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化学特长,可以适当进行调查研究;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与爱好。
2、要分
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化学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化学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化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较低要求的化学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研究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分层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确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跟得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在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提优补差。
浅谈分层教学 “以„本‟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努力程度、反应速度、对教学内容在理解程度等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不同的教 学内容学习上都会存在着差异。但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学生的差异被有意无意地疏忽了,这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是是相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的分层教学。
结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内实施了分层教学,并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业实际水平或思维类型等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低(基础级)、中(普通级)、高(提高级)三个层 次,以A、B、C组的形式揭示出来。A层次,要求:“低起步,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B层次,要求:“慢变化、多练习、重能力、勤反馈”。C层次,要 求:“多强化、重思维、促特长、求拔尖”。
2、将教学目标分层。我首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可能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以教学大纲和教 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是共同性目标,全体学生必须做到;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中、高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低层次学生尽其可能。即教学目 标做到“下要保低,上不封顶”。同时,我们各级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努力,在达到本层次目标后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3、课堂教学施教分层。我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运用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等手段,实施分层区别教学。如“分合式”教学,教学起始阶段是集 体同授,教师抓住当堂训练重点、难点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要点,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 学习。到教学进程的一定阶段时,将学生按层次分成“二股或三股轨道”。一部分学生继续接受老师的直接教学,一部分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两轨同步结束后,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以便及时进行反馈,整理知识、补救教学等。在此同时,教师有机结合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教师并做到不能有丝毫松 懈,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4、作业分层。在教学了新课后,我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有共同性的必做题,有选择 性的提高题和发展题。实行分层练习,异步指导,抓住多数“中间层”,兼顾优差“两头子”。C组以“优”带“中”,A层以师导“差”,提高练习质量。并做到 必做题当堂批改,选择题和发展题课后批改。使有余力的学生能增加食粮并吃饱。
5、分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在同一段时间里的学习中,都 能较顺利达标的学生,组织他们进行组间流动,并随着学生学业的发展和变化会有所变化,使得学生能根据能力选择学习进度,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
10.如何搞好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篇十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的层次不同,运用分层教学来实现高效课堂。采用温故而知新,为新授课铺垫;适时点拨,深层思考;教师板书,激发讨论等方法实行分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分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的层次不同,如何在45分钟高效快捷的实现课堂分层教学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有以下想法:
温故而知新,为新授课铺垫。复习内容应少而精,侧重知识的重、难点,为授新课服务。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新授内容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习惯及动脑、动手的习惯。对优生来说,通过复习铺垫,新授课的内容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对中等生来说,通过读题和思考,明确自己知识缺陷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地听讲、质疑和答疑。对于后进生来说,通过提前读题,理解题意,动脑思考,理解了题目,就可以尽量避免教师或优生主动讲解也学不会的尴尬现象。
适时点拨,深层思考。当优生完成后,为激发中等生动脑,此时教师不讲,针对中等生重点引导。引导可以设疑的形式,可从思路、方法上多引导。如专项训练综合填空题时,引导学生主动做题分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解答。如果这道题涉及解题方法较单一,又有90%以上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完成,就不需要引导。若需较复杂的解题思路,有90%以上的学生已独立完成,就可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思路解题,师生、生生间相互启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师板书,激发讨论。当中等生完成后,教师听取学生汇报,把各种不同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参与讨论。针对板书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个讨论、分析各种解法的特点,判断各种解法思路的对与错。讨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对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错的。适时的表扬和点拨,以优带差,促进学习。始终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人。
关注后进生,知识系统、结构化。为强化后进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后进生面向全班同学再次进行解题思路分析,不能就题讲题,重、难点,易错之处,要多加强调和指导。
巩固知识,灵活运用。需巩固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单一题型为复合题型。教师有意出示易错情况,以加深印象,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小组讨论、互评纠错。同桌、小组互评可以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容易取得满意效果。比起教师对答案而学生被动听效果要好得多。
针对情况,总结强调。针对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各种问题,在总结时作针对性强调,再次讲解分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纠正不正确的解题思路。
课时总结,提炼精华。课时总结,是对全课时的回顾,应突出重点、关键,特别是易错之处,指导学生做好错题纪录,及时归纳总结。结束讲课,布置分层作业。
11.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十一
關键词:体验;探究;和谐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活动需要课程目标来指明方向。新课程标准既规划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总体目标,也明确指出了具体目标。总体目标较宏观地描述了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具体目标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称三维目标)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这些目标都充分地体现了生物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课程观念,而落实这个课程目标的主阵地就在我们的课堂。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好课堂这个主阵地,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实际问题情境和人际交往中逐渐实现三维目标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资源,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灵感,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去发现问题。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具有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满堂灌,一言堂,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而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创设氛围,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体验去领悟教学中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利用思、论、辩等资源,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必修Ⅰ《分子与细胞》中讲解“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内容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情境: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由此来引入本课的学习,这样的事例学生都亲身经历过,因此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领悟到生物就在身边。又如,必修Ⅲ《稳态与环境》中“生态环境的保护”的教学,可以由缺水、污染、沙尘暴等事件引入,组织学生通过调查、讨论、辩论、拟订计划等学习活动来让学生体验三维目标的实施过程。这些问题情境的创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目标更容易实现。
二、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分享科学家探究的历程,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树立科学精神。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科学,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这是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也需要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以合作为基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探讨、猜测、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得到结论、迁移运用规律、固化规律。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引路者、合作者,在合作中,避免了与教师交流中的心理不平衡状态,给思维松绑,释放其创造潜能,在自然而又激烈的交流探讨中,自然地形成竞争心态,在课堂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渴望和智慧。
如,必修Ⅰ《分子与细胞》中的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所用材料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生在生活中也曾经遇到过相关的疑惑。由于此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简单,观察到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度,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检验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体验中获得了情感,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三、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三维目标相辅相成相融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其中,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任何回答,我们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们要设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在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后我们应给以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冷嘲热讽。以免学生对我们的课产生抵触情绪,那么我们何谈三维目标的实现。总之,要让全体学生在我们的课上感觉到有希望、有信心,爱上我们的课,上好我们的课,在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
四、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本。做预习学案或做预习实验。使课堂教学素材更多,教学更具说服力,更具参与性
高中生物的一些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进行收集,如社区调查、互联网、报纸。这些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容易开展,课外学习小组预先做一些实验,并拍成短片,在课堂上汇报这些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让学生信服。如我们的教学都要求学生预习课本,并独立地完成预习学案的填空,学生在课堂中由于已经初步了解了教材的大致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都会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在课堂中就不容易开小差,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三维目标的实现过程。
又如,在必修Ⅲ《稳态与环境》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中,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在课外开展,并通过录像记录实验的过程,在正式开展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出示录像或者图片并解说实验的操作条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向光性的真实’存在。这样的教学使我们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外得以体验,在课堂上得以更好地继续。这样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更能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也让学生更加懂得了学习生物的乐趣和重要性。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或者说是前提条件。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我们只有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够充分地实现三维目标。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过程与方法,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但是,也必须反对那种离开“双基”而孤立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做法。因此只有有机地结合这几个维度,才能够更好地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大放异彩。
12.如何实现高中生物课堂的“高效” 篇十二
一、学案的设计要简约
我们的学案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板块:
1.教学目标:此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将掌握的程度。
2.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不太好理解的那部分, 这样学生自学起来就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看书。
3.自主学习部分:本节知识点概括。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在课下完成这部分内容, 问题很简单, 在课本中都能找到答案。
4.小组讨论题:自主学习中设置以新人教版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题为主, 并紧扣文本适当延伸拓展。
5.学生自我梳理知识: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不一定要写, 但下课后五分内在脑子里把当堂课知识点过一遍。
6.课堂小练习:精选典型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加以巩固和提升。
这种简略的学案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逐渐恢复自信心, 很容易找出答案, 他们会感到成功, 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利用现实材料, 生动形象地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我往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从学生感兴趣时知识入手, 即熟悉的事情导入。比如在讲“元素和化合物”一节, 我以矿泉水广告导入, 让学生自己得出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观点, 再引申到课题。或以补铁口服液广告为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引入课题, 让学生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 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课本中很多演示过程是呈现某一过程图示, 再加上字幕的解释。基于我校学生的基础及自身学习能力, 我们用多媒体来演示和口述来对比学习效果。比如, 我在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 讲渗透装置示意图时, 长颈漏斗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课下我曾试过给其他学科教师口述, 他们觉得很容易懂。于是我一个班采用口述, 全班只有两名学生听懂。一个班用多媒体兼解释, 结果两个班能听懂的有80%以上。所以, 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能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力的一种方法, “高效”课堂的实现也必须依赖技术才能实现的。
四、设置班级讨论小组
新人教版生物课本中有很多问题探讨, 都是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知识的。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体现了学生自主性。讨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有价值的问题。授的模式, 同时也活跃来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开动脑筋, 拓展了思维, 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欲望。
五、充分利用课后拓展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生物课本每节的最后一道练习题是拓展题, 此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此题一定要自己做,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做这样的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看了别的同学的答案, 就如同写命题作文一样, 一旦看了别人的, 思路就被框住了。从学生的答题效果来看, 学生对这样的题还是很有兴趣的,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答题。培养了学生善于联想的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所有我认为我们不能将这种战略全部应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高中生物教师都知道, 高中生物课程课堂的容量都很大, 有的一课时的内容, 光靠教师不停地讲, 不顾及学生的话, 也要四十五分钟才能说完, 更别提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了。
总之, 我想在课堂实践教学中, 如果能结合自己学生自身特征, 通过多种方式的并用, 可以真正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则高效课堂就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严红艳、刘恩山,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生物教学的初步研究》, 《学科教育》, 2002
[2].王希华, 《现代学习理论评》, 开明出版社, 2003
[3].陈大伟, 《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4].刘旭东,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13.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十三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满足新世纪需求的合格人才,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学生分层
运用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七年级入学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 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采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根据学生的综合评定可随时变更,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一旦有同学上升为高一层,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而对于下滑到低层次的学生则采取鼓励为主的方法,希望他们不要灰心失望,加倍努力,力争下次上升到高一层次。让A层次的优生感到有压力而不是停滞不前;B层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迈入A层生的行列;C层次的学困生觉得只要通过努力,逐渐缩小差距,有希望向B层次甚至A层次迈进。通过这样的分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二)、教学目标分层
研究发现,设定了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则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因此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惯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对全体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优生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学困生却因觉得难以达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最终造成两级分化现象愈演愈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
(三)、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 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对 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小黑板出示各层学生的目标及任务,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对于A层的优生每节课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学内容,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地进行会话、复述课文,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每天的单词听写必须 100分。对 B层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初步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应程度的阅读材料,单词听写必须 80分以上。而 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见其文了解其大意。能听懂和进行最常见的日常会话,单词听写只要能写出一半就可以过关了。这样避免了许多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了 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作业分层
由于每个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必要性。如果布置的作业对每个学生都一样,那就会出现A层次的学生“吃不饱”;B层次的学生“吃不了”;而C层次的学生不知如何“下口”的情况。要解决上述问题,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作业分层的方法,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平时,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在布置作业时都各有侧重点。对于A层生要求做到免做一些常规的抄写作业,而重词汇、听说、阅读及作文方面的提高训练,这样他们做起来也很具挑战性,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使得优生更优。对于B层生,主要是要求他们尽量掌握好当天所学的知识,适当练习听力和写作以及一些少量的扩展练习。C层生,则要求他们重“双基”,对当天单词、词组力争“过关”,所以布置的作业主要是以一些简单的抄写为主,这样也助于他们强化记忆所学知识,达到复习、巩固、消化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教师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五)﹑课内辅导的分层:
①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英语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操练听、说、读、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进行呢?那就是把课堂操练也分层。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对于C层次的学困生,则要侧重于鼓励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②在课堂提问上,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其中对C层学困生的提问以识记单词和阅读课文为主。③在教师讲解方面应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对B层学生精讲精练;对C层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考核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按照不同标准考核,而且还将记入期末考试总分。在填通知书时,按照英语总分=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的计分办法。这就使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平时的测验和任务完成,尤其使一些B、C层生看到了希望,避免了以前那种单纯看期末成绩评定一个学生的弊端,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推荐阅读:
如何实现化学知识《燃烧和灭火》教学价值的最大化论文06-22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07-13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10-08
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10-22
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08-20
如何实现中国梦演讲稿08-27
青年员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08-14
如何实现U盘和电脑硬盘文件同步06-12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