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教案

2024-09-06

青玉案元夕教案(精选5篇)

1.青玉案元夕教案 篇一

《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这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两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体会这首词的主旨。

2、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我们说“词言志,诗缘情”,如何把握诗词中诗人的情感,在于通过对文本地研读,把握关键语句,而词中最后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这首词的关键,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为:

【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辛弃疾写的思想性兼文学性都很高的一首词,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诗词,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诗词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本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诗歌的多方位的认识。

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

课前通过结合学案,预习这首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作者身世背景。(这对理解这首词把握词人情感很重要)

2、反复诵读诗歌,初步体会诗人情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基础,因此应很好的诵读体会其情感)

3、学生自己找出文本中不明白的地方,以便于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交流展示】

1、展示自己对于诗人身世背景的了解情况;

2、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互动探究】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教师经过整合后变成问题,并采用讨论的方法来逐一解答:)

1、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的内容肯定与元夕有关。我们首先看上片,词人写了元宵节的哪些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比较重要的东西,学生应该初步掌握,并且理解有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在这道题之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过的典型意象。如芳草、孤雁、杨柳、落日、浮云、梅、兰、竹、菊……)

(提示内容:火树银花,宝马雕车,凤箫,玉壶,玉龙形的灯。总之,这里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写元宵灯会,用满天星雨就已经形容了花灯的丰富多样,但是作者又用玉壶、鱼龙来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这种铺排的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意象—意境—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学生明白,①意象构成了意境②通过意境能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感情)

明确: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3、其实不独此处,上片中的某些意象和下片的这个孤高脱俗的美人也有关系,试分析。(主要从手法入手,这既重点也是难点)

明确:词的开头写灯火辉煌的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灯火越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性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对“那人”也是反衬。全词十三句,用做反衬的句子有九句,而写主要人物形象的,却只有四句。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这首词中寄寓了诗人自己什么样的“怀抱”?(这是一道探究题,在很多资料中都有,学生提出后在这里主要从感情入手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提示:①自怜②伤心人)明确: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自己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

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词中的“那人”形象,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好几年了。词里所谓“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是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精讲点拨】

(之所以设计这三个问题,因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应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3、下片写了哪些形象?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盛妆艳服的丽人和孤高脱俗的美人。用盛妆艳服的丽人来反衬孤高脱俗的美人。

【延伸探究】(板书这三境界)

王国维就曾把本词的最后一句话认为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这三大境界是: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你结合具体的人事谈谈自己对王说的理解。提示:①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②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③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是:(板书这三境界)①高瞻远瞩,选定目标-----“立志” ②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追求” ③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分析,到此我们已经明白了辛弃疾所写的“那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影子,写出了作者自己的孤独、寂寞、清高、脱俗。这节课也同时教会了我们一种众星拱月的写作手法,也就是用不同的景致事物衬托所写重点。

【迁移应用】(通过另一首辛弃疾的词来强化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炼字)明确:①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

②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

③领起“欲说还休”。

2、全篇突出渲染了哪一个字?作者又是如何突出渲染的?(主旨、手法)

突出渲染: 字

如何渲染:。明确:“愁”字;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俞平伯先生说本词“中间用叠字转折”,请任选上片或下片谈谈你的理解。(互动探究)明确:上片:“爱上层楼”叠句的运用,把根本不懂忧愁而喜欢登楼赏玩和因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勉强说些“愁闷”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下片:连用两句“欲说还休”,前句紧承“尽”字而来,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后句紧连下文,忧国伤时之愁在当时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课后自己可以找一些辛弃疾的词来鉴赏一下)

【课后作业】 背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2.青玉案 元夕 篇二

上元灯节,怎会无灯?早在几天前,路旁的店铺便陆陆续续挂出了各种式样的花灯,今夜的盛景更是美得不可名状:百十家店展出上千盏不尽相同的花灯,像是东风吹过后一夜之间千树的繁花盛开,又好像是漫天的烟花绚烂,如雨线一般乱落下来,引得行人的啧啧称叹。这景确实是那么的美,只是我无心欣赏。

在这人群中我更觉得有些落寞有些失意,被欢声笑语包围着本该觉着温暖的,而此刻的我偏偏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节日的气氛未能令我的心情有半点轻松,我只是苦苦的寻找着,寻找着……

远处有马车驶来,一木一雕尽显豪华。马车驶过,留下了满路的芳香。彼时,夜已深,悠扬的凤箫声在四处飘荡为游人们助兴,更是锦上添花,只是玉壶般的明月终究拗不过时间的软磨硬泡渐渐西斜,鱼龙灯在人们的笑语喧哗中飞舞了一整夜。贵妇人们多几人成行,打扮得珠光宝气;即便是寻常人家的女子也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首饰,精心装扮了一番。可这些,都不是我要寻的。一次次回首,一遍遍转身,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回百回,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的身影。

忽然,周围的景物开始不停地闪烁着,然后疯狂地旋转、扭曲……此时,是公元8月的一天,我正在家中一字一句地品读着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书上这样写到。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你寻的究竟是谁呢?是你追求的心上人吗?再或者,这就是你自己!

强敌压境,国事日衰之际,我能想象出你——稼轩当时是怎样的忧心忡忡;南宋统治阶级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你的心中应该更是焦急万分吧!壮士怀才不遇,欲补天穹却又无路请缨,连我也情不自禁地哀叹起来。元夕求索,朝廷苟且偷安也就罢了,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我好像明白了你为什么要“众里寻他千百度”而不死心,幸而,你寻到了她,她也非“蛾儿雪柳”之众,远离喧嚣的人群独自站立在冷落的灯火之下,孤寂、冷傲,颇有义士风范。

有人说,“那人”便是你英雄无用武之地,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我虽读不懂王国维的那三大境界,却也领会出了你心中的一点壮志、一点豪情,还有一点忧愁无奈。

3.青玉案 元夕阅读答案 篇三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元夕”指的晚上,此夜又称。(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

B.“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表现了人们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

C.“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和可爱。

D.词以“那人”所处地点之冷清,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的品格。

4.读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随笔 篇四

这首此乃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之大作,词意如下:满街花灯如同东风一夜间吹开了千树繁花,冲天的烟火又如同天上的陨石纷纷坠落。骏马香车熙熙攘攘,香气飘荡一路。箫声如凤鸣悠然而起,一轮明月在空中缓缓移动,这一夜真如鱼龙尽情飞舞。女子们盛装艳抹,雾鬓云鬟,满戴着精巧的闹蛾儿、雪柳和黄金缕,一个个欢声笑语带起一阵阵悠悠的清香飘远而来,我在众人中千百次寻找她的踪影,无意间回过头来,原来她在那灯火阑珊之处。

这首词看似是辛弃疾写给自己情人的。首先描写了临安城(今杭州)逢上元佳节城中繁华景象:花灯、烟火、骏马香车以及悠然的箫声;在描写众多女子盛装艳抹,头戴精巧的首饰,身穿华贵的衣裳······不过,这些都是为“那人”做铺垫,但是真正到了描写“那人”的时候,却寥寥几笔,既没有描写她的容貌,也没有描写她的打扮,而只是说在灯火阑珊(暗淡)之处。

然而,结合辛弃疾当时仕途的的遭遇,来细细品味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首词是采取暗喻的手法。临安城繁华奢侈的场面用来比喻当时的朝政,女子们浓妆艳抹比喻“主和派”们主政,而在“灯火阑珊之处”的“那人”则就是比喻辛弃疾自己了。当时辛弃疾怀才不遇、备受打压、闲赋在家,然而他却无时不刻得关心国家大事,想着北伐中原的梦想······

5.青玉案元夕教案 篇五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上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上一篇:合作协议书 doc下一篇:学习会计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