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

2024-08-02

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精选11篇)

1.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 篇一

新学期九年级上政治第三单元练习:参与政

治生活

1.(2010年宁夏)2009年我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宁夏发展马铃薯种薯基地的建议,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重点督办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我区人大代表(C)①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②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 ④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0年山东威海市)2009年重庆市扫黑除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严惩黑恶势力

①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②偏离了国家工作中心,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③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④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A)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0年江苏常州)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C)A.国家性质 B.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 D.根本政治制度 4.(2010山东威海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选举权。这一规定(A)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说明我国法律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④说明我国已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0年广东梅州)我国每年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商讨、决策国家大事。会议期间,大会要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国家的一些重要法律、发展纲要等等。这表明(A)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有决定权、监督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唯一机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九年级上政治第三单元练习,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练习: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2015初三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练习题(必备)

2.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 篇二

【关键词】第一届国会;民主政治;政治参与

民国二年(1913),中国选举产生出了正式国会,即史称之第一届国会,这是中国由君主专制转变为民主共和之后的代议机关,而它作为近代转型时期推动民主政治的重要步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民国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试验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甚至会遭受挫折。笔者主要从袁世凯时期各派系对于第一届国会选举的态度来展开论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民初民主政治挫折的原因。

民初的政治势力纷繁复杂,大致可分为四种,力量最为强大的是以大总统袁世凯为核心的北洋系,其次是以前革命派为主体的国民党,再次是以前立宪派为主体的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三党后来合组进步党)。不同政治势力对国会选举的态度和参与程度有很大不同,因而在国会中获得的席位也大不相同,最终就形成了国会议员构成与实际政治力量格局的严重背离,这也直接决定了第一届国会、乃至民初民主政治的命运。

一、民初各派政治势力对于国会选举的态度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以后,曾讲道:“满洲专制政体倒矣,以中国史例征之,大可以本族专制政府代之,而乃不然,帝王思想不谋而绝迹于天下。意见虽偶有参差,无不同向于共和。”显然,孙中山对于民国初年国内政治态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事实上,之说以出现“无不同向于共和”的局面,其原因在于国内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取得了暂时的妥协。袁世凯攫取到了实际权力,立宪派以此得到了参政机会,革命党人则看到了通过议会制度实行责任内阁的希望。正是各方利益妥协与博弈之下,形成了第一届国会时期的政治格局。

1.国民党的态度:全力以赴,积极争取。主要以革命党出身的国民党对于第一届国会选举的态度毋庸置疑当然是全力以赴,积极争取。作为国民党议会政治派领袖之一的宋教仁便对议会选举工作极为重视。1913年1月8日,宋教仁在《国民党湘支部欢迎会演说辞》中就指出:“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兄弟非小视他党,因恐他党不能胜任,然后一切大计划皆可实行。”因此,他采取了如下举措来确保在议会选举中胜出。一方面,他通过改组国民党,在原有同盟会的基础上,吸纳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等政治团体,来达到其扩张党势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组织上,国民党于本部设“选举”一科,地方党部也有专人专职,“专注于选举运动。”此外,宋氏则利用国民党的宣传力量,营造选举的舆论氛围,并通过详细介绍国民党的政治主张,扩大国民党的政治影响力,以期获得国民的广泛支持。由于国民党的种种努力,使得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在参众两院都取得了优势地位。

2.立宪派各党的态度:意见分歧,组织分散。来源于晚清立宪派的共和、统一、民主三党对国会选举也很重视。以汤化龙为首的民主党,主要以清末咨议局为基础,“预备正坛演说资料”,“运动选举方法”。此外,共和党、统一党也不甘示弱。共和党甚至将选举视为一党胜负问题,“不啻即全国之存亡”,因此要求当然以基本党义为指导,在选举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统一党则试图通过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努力筹措竞选经费,来实现赢得竞选的目的。不过,上述三大政党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共和党、统一党反对“政党内阁”的政策,民主党虽主张“政党内阁”,但由于其自身力量弱小,实际上只是对一种政治理论的认同。由于没有通过政党内阁掌握政权的雄心,因此立宪各派参与国会竞选的原动力相较于国民党自然就大打折扣了,而从选举的结果来看,国会议席远远少于国民党,而最终还是通过三党合并为进步党,并在袁世凯大笔金钱的资助下才在众议院中扭转了劣势,而参议院仍被国民党控制。

二、民初民主政治出现挫折的原因

议会制度要想做到调和国内各派势力的矛盾、维持基本秩序、并正常运作下去,就必须囊括所有强大的政治势力的代表,议会的所谓决议和法令不过是这些势力之间经过在议会中的讨价还价而达成的协议。但是如果有一种或几种强大的势力游离于议会之外,议会法令也便会由于这些势力的抵制成为废纸,议会制度也就无法正常运行,政治矛盾的解决只好通过议会体制外的手段来解决。而如果议会始终能成为所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捍卫自身利益的有效场所,并较为准确的反映各派势力的实际力量对比,那么它们在议会斗争中无法获得的利益,在议会体制之外也不可能得到,这就包括了通过暴力斗争等手段。毫无疑问,民国初年最有实力的政治势力当属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系。在新的民主政治体系中,他们所主张的“总统制”的政治目标能否得到全部或部分实现,其现实政治利益能否得到真实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初民主政治的命运,以上的推论同时也符合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即“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

然而第一届国会既不是朝野各方政治妥协的结果,也不是各种政治势力利益平衡的体现,更没有充分承认当时左右中国政坛的北洋派系的政治利益。对袁世凯这样的实用主义政治人物来说,以较少的代价,攫取更多的政治利益是其最重主要的政治目的。袁世凯在1912年接受共和制度,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判断之上。他当然会期望民国国家元首的权力与地位要远远超过他在前清的职权。但是在一年多的临时大总统人气内,尤其是在《临时约法》与临时参议院扩权的双重压力下,他对民初所谓责任内阁制度的设计颇感失望,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的大获全胜,更加深了他对未来权力可能进一步被剥夺的焦虑感。既然无法用体制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那么袁世凯必然会通过体制外的非制度化的手段,包括使用武力等方式来达到其目的。

因此,国民党力图通过参加竞选,控制国会,绕开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系以及各地方实力派,从而实现“议会至上”的民主政治的实验注定是失败的。

代议政府(或称民治时代)不只是一种政治现象,它是一种囊括全民族的新的民族生活方式,是和传统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亦是中华民族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形态。而这种新的社会政治形态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我认为,民国初年出现的袁世凯式的寡头政治是在传统专制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二者异化而生的产物,具有历史传承性,也是近代中国迈入现代文明的必经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逐步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的蒋介石以及“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就是体现。唐德刚先生也认为此种寡头政治是帝制转民治的中途现象,是个流动的,权力递减的转型体制,甚至是个不可或缺的恶政。一言以蔽之,民初移植西方民主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国初年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缺乏实行民主政治的政治文化,没有一个积极倡导的政治群体和实行民主政治的良好的政治生态。

注: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3页。

[2]陈旭麓、何泽福:《宋教仁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46页。

[3]《民主报》,1913年3月19日,第3版。

[4]转引自张朋园:《从民初国会选举看政治参与》,《中国近代史论文集》,第19編,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89页。

[5]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6][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

[7]参见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3.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三

1、知识与技能:

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意义及要求;培养学生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3、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以问促思,加深理解,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体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重点难点】

重点: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及要求。

难点:体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自觉接受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播放世界科技发展方面的专题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专题片背景音乐的尾声中老师开场白: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瞬息万变,这些对我们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学生带着导学单中的问题看书,熟悉文本,勾画重要知识点,关键词语作好明显记号,对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小组长作好记录。

三、小组展示,交流提高

多采用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见解。老师适时评价、积极引领、及时总结。

四、质疑问难,师生互动

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不知道的问题和想知道的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或请学生回答,或教师回答。对回答不全面的问题,作好记载,课后查找资料后再与学生交流。

五、问题思考,深入探究

1、“让学生举例说明拥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探讨现在的在校学习属不属于终身学习?为什么?

3、小明认为现在不学习无所谓,到参加工作后,需要什么知识再学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六、习题训练,提升能力

让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提升能力。

七、相互评价,规范指导

让学生相互批阅,并针对学生训练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规范指导。

八、全面总结,巩固效果

学生小结、反思,并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拓展设计】办一份宣传终身学习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10.4拥抱美好未来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的重要性)

21世纪对我们

素质的新要求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的必要性)

4.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篇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逐步形成民主习惯。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制度。

二、教材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4“增强公民意识”。

本框由“民主的足音”和“新型的民主”两目组成,通过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曲折历程,说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以此为基础,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制度保障。本框是从国家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民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受年龄所限,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受知识所限,对民主政治生活了解较少。虽然学生民主意识有所觉醒但缺乏完整的认知。故此,九年级学生需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相关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任务1:什么是民主

指导反馈:

[镜头回放]:九年级(1)班要推出五名品德之星,同学们热情地议论起来。

甲:班主任直接指定多省事啊!

乙:让咱们班五个小组长各推荐一名就行了。

丙:这得经过全班投票选举、民主产生。

[学生思考、交流]: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公平、最被大家认可?说说理由。

[小结]:丙同学提出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最公平,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思想。

任务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是怎样的?

反馈指导:

[阅读教材]p31、32、33页的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

(2)这些探索的结果如何?

(3)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艰难探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任务3:如何认识新型的民主

反馈指导:

[阅读材料]3则

材料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据统计,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980名,他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障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材料2: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议案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325件、建议7100多件。代表建议关注较多的话题主要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医疗、教育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材料3: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要对国家重大问题依法决策,而在决策之前需要听取各界意见。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十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家发展提出议案。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或正在落实。

[小组讨论]

(1)材料1、材料2说明了什么?

(2)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班选出一名小记者采访各组,就小组讨论的问题交流,小记者简单总结。

[小结]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使决策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民主国家

1.民主的足音

(1)什么是民主

(2)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教科版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五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历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科技革命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状况,思考人类与科技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板书)

(一)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板书)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为世界各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地改变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当今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信息高速、广泛传送的特点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邮件,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

举例:

1、21世纪头中,将有5亿台人工操作的机器和数不清的装配在各种器具、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中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用于购买、出售和自由交换信息、信息服务。,通过因特网交易的总额上升到4亿万美元,占世界工业经济产值的1/4,交易业务主要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完成。

2、未来50年中,人们将制造出“微型机电系统”,把传感器、电动机和数字智能装置集中在一块硅片上,取代计算机硬件、汽车引擎、工厂装机线和其它许多生产过程及产品上比较昂贵的部件,应用于电信、无线电电机、计算机、航空、保健、包装材料、商业等许多领域,办公网络不必手工安装,可以在手提箱内自动完成。

3、生命科学将是21世纪的重点科学之一,在20世纪末克隆技术获得巨大成就及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毕的基础上,人类将破译遗传密码,从分子级的水平上重新认识自己。生物学将通过开发诸如DNA为基础的计算机和软件来改革信息技术,使计算机和软件能像自然界一样可自行修整缺陷。以神经智能系统为基础的未来机器人将全面代替人类的一些枯燥繁杂、危险性的劳动及充当工厂、企业、公司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甚至家庭保姆。

4、通过远程通信、视频会议、网络联系等,一半以上的各类员工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办公;利用远程传输技术,因特网提供从幼儿园至中学、大学的全套教程,学生利用虚拟学校的软件上网,可自定进度、自主学习;居民住宅拥有包括保安、通信、自控、监控、网上购物、医疗保健等全套智能服务系统,不出家门什么都能办到。

5、数字化地球:地球每个角落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并整理、归纳成有序信息,按照地球的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用全球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的数据库,使丰富的数字无处不在,这就是数字化地球。地球上每个人都共享这个资源,也都参与资源的积累。在数字地球展览馆,人们头戴显示盔,进入虚拟太空,可以穿越地球的每个角落。数字化地球,是真正的信息时代。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不断为世界各国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向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挑战。

举例: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

日本战后的迅速崛起告诉我们,谁能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科技革命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板书)

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因此,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否在科技上取得优势,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材料:

1、移动通讯技术在发达国家从模拟式发展到数字式发展,大体经历了1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不到5年,就使移动通信用户达到6320多万户,成为世界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印度由于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目前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爱尔兰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成为世界上的软件出口国之一,从而使爱尔兰一举从欧洲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变成了欧洲经济增长最快、失业率最低的国家。

2、翻开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先后出现过三次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超过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小国,如果能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发展中也能取得骄人的成绩。相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中国家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达国家虽然占有经济、科技实力的有利地位。如果不重视科学技术,同样也会在发展中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其经济地位、竞争能力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总之,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只有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落后他们几十年。如今,美国已宣布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而我还处于农业社会时代。

到底,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88.57万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66.56万人。而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97年我国为8.4人,而日本93年为79.6人,美国93年为74.3人,德国91年为61.5人,法国92年为54.8人,英国为48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抓住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鼓励在高科技成就上有突出贡献的人。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本国发展。

6.九年级政治拥护党的领导教案 篇六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阶段,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2.正确认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3.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什么?

导入: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新授:

第一目 高举伟大旗帜

(一)毛泽东思想

总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突出贡献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因此,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_

以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二)邓小平理论

1. 感悟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2. 探讨: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1)理论系统回答了在我们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2)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

(三)“中国特色”

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社会规律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目 “三个代表”在身边

1.看学习实践“三个代表”flash

2.交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含义: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努力体现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3.基本要求:逐一举例分析

(1)先进生产力

(2)先进文化

(3)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地位

提示关键词:“强大思想武器”“根本指针”“写入了宪法”

5.读名言,悟道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归纳总结:

7.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教案 篇七

1、知识目标

◇识记 :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4)人民群众的含义

(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4)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二、【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划分为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和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趋势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四、【方法点津】:

(1)运用对比方法认识几种社会生活概况。

(2)联系社会实际对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加以理解。

(3)撰写论文,深入理解某一知识点。

五、【课文导语】: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那么,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

第一框题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课堂探究:(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2)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探究提示:(1)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化发展完全是自进行的。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2)马克思能够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人的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而不是从主观思想动机出发。实践观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另外,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出现,是客观条件。

教材运用“相关链接”阐述了社会历史规律长期以来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原因,即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的条件,即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质生产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以及无产阶级的出现。

◇课堂探究:(1)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

(2)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宗教所描绘的事物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加工和再创造。

(2)人的这些念头、思想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实际生活超脱、虚幻的反映。没有具体的实际生活就不会产生相关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与思想。

◇课堂练习:教材中的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了人们的宗教思想和各种观念无论多么主观、神秘,归根到底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 )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产生的根源是客观物质世界这一知识点。A项本身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没有意识。B项错误,上帝作为:宗教中的事物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不是主观自生的。c项错误,上帝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对“上帝”反映的“上帝观念”。只有D项与题干相符,上帝观念的存在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教材用“相关链接”栏目介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组成部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1)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其动因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意识不同。

(3)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所以与之密切相联系的社会意识也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

教材用“专家点评”栏目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意识的不同,从而使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

◇课堂练习: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答案:D

解析:由“争论不休”到“很平常的事”说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随着人们对“试管婴儿”的产生发展过程的了解、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等这些社会现实情况的变化而转变的,故选D。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或不是选项。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课堂探究:(1)在社会主义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探究提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这些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产生于剥削阶级社会,是剥削阶级特定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尽管我们现在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这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不会立刻消失,它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落后于社会存在,故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2)在资本主义社会也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就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之后,这些思想不仅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矛盾和罪恶现象,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和设想,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这些社会意识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不满,渴望更好的社会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又高于社会存在,推动了社会存在向前发展。

(1)对这一知识我们应把握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绝对的,任何社会意识都根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其二,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存在时间上有时会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堂练习:在新时期,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其写入宪法,以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主要体现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故选C。注意区分B、C两项。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仍是二者辩证关;系的第一层,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与题干不符,B项不选。

社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冲”决定的。其实质都是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

※文科班补充: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4.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社会意识尽管带有主观色彩,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由社会存在决定其性质和变化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二者的紧密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文科班补充:历史唯心主义没有正确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把精神看作豢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也陷入唯心主义,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只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永远是处于被动地位。马克思主义论证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部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人们在实践中提升社会意识、改造社会存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课堂练习: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

答案:D

解析:考查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A项与B项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但不是本质。C项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仍未点明社会生活的本质。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只有实践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故选D项。

小结:(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社会意识

◇课堂探究:(1)想一想,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2)想一想,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寻找。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此知识点分三层认识,首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识;其次,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最后,得出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离不开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进行其他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活动,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课堂探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从社会形态的演变上说明了: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是客观的,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展。即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课堂练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答案:C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生产关系范畴,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故C项正确。A、B、D项不属于唯物史观内容。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课堂探究: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探究提示:因为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此知识点分三层分析,首先,明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的含义;其次,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最后,得出结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课堂练习: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B

解析:我们出台《行政许可法》就是使上层建筑——国家管理制度,适合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故B项是选项。

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这一知识点是对以上两个知识点的归结,也是本目内容的最终结论,阐明这两个规律普遍存在于任何社会,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论证其基本性,并阐明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意义。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教材运用“相关链接”介绍了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基础,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从而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的活动只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若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则不能实现其目的。走历史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课堂练习: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n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认识。①③④都正确。②错误,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故选D。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将往哪个方向发展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课堂探究:(1)想一想,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社会发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

◇探究提示:(1)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从社会形态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依次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是在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具体表现为: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和政治关系,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才能_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教材“相关链接”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资产阶级专政必然走向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走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前进过程中的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其发展的直接动力。

教材“专家点评”强调了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要用阶级分析法,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

◇课堂练习: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j

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③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对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认识。④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课堂探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探究提示:主要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实现。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内容: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的实现方式不是通过一个阶级_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改革。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又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挥它的优越性。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义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动力。

◇课堂练习: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答案:C

解析:考查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其中C项明显错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内容一致,但实现方式、解决途径不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故决定了其实现方式不是通过阶级斗争,而是通过改革,故选C。 教材插图体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小结: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具体表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图示为:

原始社会一阶级社会(奴隶、封建、资本主义)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总趋势:由低级向高级,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课堂练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人类的实践活动

C.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D.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答案:C

解析:考查对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理解。A项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项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都与题干不符。只有C项正确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D项是总趋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表现,故不选。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教案3

我的责任

(一)责任的含义

活动1里根的故事:(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引出责任]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答: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答:是父亲的责任,我国婚姻法也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活动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的智慧和本领增长了,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讲述:自从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课本划线]。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归纳责任的含义。 问题1:什么是责任?

责任应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的某些的事情。[课本划线] 活动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角色,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然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家庭

体贴孝敬父母 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承担一定的家务

不应该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学校

上课专心听讲

不应该逃避打扫教室卫生

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不应该抄袭作业

社会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8.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 篇八

中考网

第6课 综合创新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法治国家 B.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增强法治观念 D人人遵法守法()2.实行依法治国,关键是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B.公民依法办事 C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D.以德治国()3.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是

A树立奉献精神 B.树立法制观念 C树立合作意识 D树立维权意识()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下列哪两部法律是党和国家专门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而颁布的法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 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这个深刻的道理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6.九年级(3)班几个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 了热烈讨论。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②实行依法治国,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④依法治国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这说明

A法治建设比道德建设更重要 B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加强诚信教育比法治教育更重要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8.下面漫画中的小学生

(学生考38分,老师叫明天去测智商,如果低的话,就要转学)A.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B.学习不好,因为其智商比较低 C.应该听取老师的建议,自动转学 D.应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9.2006年12月18日法制网载文指出,“人的一生都免不了和税收打交道”,税收上系国家兴衰、政权稳固和社会正义,下系国民福利和财产权的保护,是各国立宪的重要内容。而我国有关税收基本原则和基本征纳制度等问题至今仍未明确立法,财税领域很大程度上“无法可依”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法治建设的“瓶颈”。这说明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0.目前,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婚姻一一“网婚”正成为一种新款游戏在部分青少年中流行。一些少男少女感情“走火入魔”,不计后果千里迢迢相会梦中的“老公”“老婆”。2006年9月26日的《重庆晚报》便报道了一名“网婚”少女会见“老公,时被强奸,后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邀人报复致人死亡案。为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应该

①制止青少年上网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③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

①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 ②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③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新华网合肥2007年1月30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对全国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电视电话会议批示强调,做好清欠工作关键靠法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体现了

A.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B.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C.依法治国的本质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性()13.下列选项不符合依法治国方略要求的是

A十届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中,共有76件立法项目

B.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之前,专门召开了有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的立法听证会 C执法机关依法查封了因生产假药而致人死亡的某制药有限公司

D.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某村委会向每户村民收取100元村容建设费()14.从2006年起,国家全部免征农业税。我国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就是变“人收税”为“法收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 ②这项改革削弱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③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④这项改革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2006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通知明确,此次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有利于 ①提高全民法制素质 ②提高全社会法制化管理的水平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老师:你简直是个废物 学生:老师骂学生接受惩罚)A该学生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

B老师是为了我们好,我们不应该小题大做 C.自己做的不对时,只能忍气吞声

D.青少年法律意识增强,都养成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17.“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副对联形象地说明

①“人治”以言代法,同“法治”是相对立的 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杜绝上述滥用权力的现象③“人治,轻视法律,不依法办事,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上述情况是难免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18.2006年12月2日《工人日报》报道,时下,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是在有的地方贯彻实施信访条例不力,信访对群众来说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地方或部门对群众的信访案件重视不够,或以“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好解决,我们正在研究解决,请你再等一等”为由搪塞,或层层批转,不给落实,让群众求告无门;有的甚至从中作梗,办“人情案.关系案”或“金钱案”,使问题得不到合理妥善地解决,甚至长期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群众反复越级上访,矛盾越积越深,最终产生对立情绪。这些地方或部门 ①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违背依法行政的原则 ③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④违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A.①⑦④ B.④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9.下面漫画中的行为告诉我们

(一群小朋友,在树上玩耍)A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B.应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C应该坚持依法治国

D.必须制定新的法律,实行严打

()20.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50%的人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虽然感到气愤,但惊慌失措,紧张害怕,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应该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C.多找些人进行报复 D.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A 7.B 8.D 9.A 10.D n.D 12.B 13.D 14.D 15.D 16.A 17.A 18.C 19.C 20.D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9.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感受对外开放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事实知道我国应该坚持对外开放。

3、知识与能力: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辨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持。

2、难点:对外开放十分重要,必须充分认识。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

在祖国六十华诞国庆阅兵的群众游行,是一个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欢声笑语的时刻。这里有一支由 118 名国际友人组成的队伍,他们来自五十多个国家,代表了所有为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请问这与我国实施的哪一基本国策有关?

学生: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师:猜测一下,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解读我们的基本国策?

学生:什么是对外开放?为什么对外开放?怎样对外开放?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教师出示幻灯片:我国对外开放大事回顾

(1)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明确我们开放的范围;

(2)知道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有步骤、有计划在全国范围,面向全世界实施的开放。

2、小组活动:我是发言人

模仿发言人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对我国的基本国策进行解读,明确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我们扩大了与世界的交流与联系,得出结论-----什么是对外开放(出示幻灯片)

(二)、坚持对外开放:

1、唐朝和清朝情况对比。

教师: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呢?

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播放多媒体课件)。

2.再回到阅兵式上

教师:我们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于 1978 年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0 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60 周年庆典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出示多媒体课件:阅兵式当天,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观看)

3、得出结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教师:你能从我们生活的周围感受到这种联系与交流吗? 学生:举例(略)

4、总结: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上海世界博览会获得了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即将于 2010 年举办的新一届世博会,270 多个国家的场馆已经开始动工布展,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出示课件)

5、请同学们思考:

(1)为什么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次世博会?

(2)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6、学生交流回答。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

教师: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我要问大家,是不分青红皂白全盘接受吗?不是,那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本基点是什么呢?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度?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两种观点:请同学们 各发表建议。

学生:略

一种观点是“独立自主,自创品牌。”

另一种观点是“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学生讨论后辩论。

教师:(出示胡锦涛主席阅兵时乘坐的座驾并简单加以介绍)上述观点都不对,在国产汽车的发展上,我们究竟怎么办呢?(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即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总结: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宽领域; 2 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总之,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把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四、拓展延伸课堂练习

五、谈收获:

10.九年级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清楚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教学重点

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

树立法制观念和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依法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认识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仅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名词——法治。法治离不开德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P73思想驿站:你了解这些法律吗?你知道这些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二、新课学习

1、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及基本忽略。(2)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①两者基础不同。人治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②两者特点不同。人治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③二者体现的原则不同。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

P74“各抒己见”:你同意哪种说法?谈谈你的理由。

2、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法治的核心是宪治,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宪治国。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三、课后作业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11.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十一

(1)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理解:a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3)分析: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意义、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知识导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过程与方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正确认识形势、明确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理。

(2)、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这既是一个思维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道德、觉悟提高的过程。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的依据:只有理解掌握了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才能正确认识形势、明确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理;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

教学难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

难点的依据:学生对哲学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没有系统地概括,因此不易理解,学生“对一个复杂事物不只包含一个矛盾”和“矛盾的不平衡性”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比较难以理解。

4、说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学情

哲学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高二学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维,却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对哲学有关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则会使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并能够加以应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应用哲学是学生自觉的行为,这也将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产生裨益。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作为这堂课的中心任务。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体验哲学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锻炼学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课前自主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

四、说学法及依据

学生学习背景分析:学生在小学开始学习成语,了解了一些哲学道理。高年级之后懂得用这些道理来阐释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初中以后懂得用一些诗句,长篇来体会人生。到了高中之后,有了哲学,应该能借用这一系统的哲理来体验人生。所以,要做好这个哲学的命题,就是让学生学了哲学之后能够自觉地利用哲学智慧来思考人生,经营人生。

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让学生把握一般哲学道理和哲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知识转化。充分利用学生的哲学道理积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课后自我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课后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设疑和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

1、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幻灯片《辽沈战役》(在攻锦、攻沈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毛主席攻锦的决心;解放军攻克锦州,辽沈战役的结局),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辽沈战役的首攻点选择在哪里?攻打锦州对辽沈战役和其它战场乃至对全国战局有何意义?东北战场存在哪几处敌我矛盾?哪个矛盾起决定作用?从哲学上来看,它体现了什么道理?学生边看边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思考,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2、新课讲授:讲议结合,导学相依

“学贵有疑”,精心设计问题,以疑导入,启发思考,层层诱导,讲议结合。

(1)对原理的教学:在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主次矛盾的含义、地位、作用等关系。可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设置以下问题:主、次矛盾是不是一个矛盾?它们存在的环境是什么?主、次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怎样的?什么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再请学生指出辽沈战役中的主、次矛盾分别是什么?并从理论上简要说明为什么辽沈战役的关键是锦州战役?及时加以巩固。

幻灯片:《辽沈战役》(我国在攻打锦州时对长春、沈阳之敌的包围,及黑山、大虎山阻击战的场景)设疑:在解放锦州的时候,我军对其它战场的敌人采取了什么策略?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指出:主次矛盾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这种关系要求我们在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

设疑:主次矛盾的地位是不是绝对的,永远不变的?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有哪两种情形?这里的一定条件指的是什么?投影出示图表(2)(略),学生分析说明两个图例分别属于哪一种“转化”情况?最后由学生小结原理内容,并齐读两遍

通过事例《赌饼破家》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牢牢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主次不分,丢了西瓜拣芝麻,因小失大,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通过朗诵诗歌

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然后设问: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我设制了这一探究活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老师引导:概括起来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肯定主要方面,不能夸大次要方面。评价一个人,评价一项工作,要分清功与过、成绩和缺点,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不能求全责备,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导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所以我们在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时,一定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由于学生刚接触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概念,容易混淆。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加以区别。

(2)对方意义的教学: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讨论、运用等多种方式来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请学生根据对原理的学习,从理论依据、正反对比、找出并分析教材上的相关俗语、成语、谚语、语录的哲学寓意,说明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重要性。

其次:投影出示漫画:“截指”、“投哪个好”、“圈套”、“儿童歌咏比赛”“世上最苦的人”“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等漫画,让学生幽默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通过自己分析哲学寓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及根本任务,经济建设和其他建设的关系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六、说板书设计

(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主、次矛盾的含义。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b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

第二,有的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a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b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a二者相互排斥。

b二者相互依赖。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坚持两点论:

a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

a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七、说教后反思

1.教学效果: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出。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了解了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和自我探究学习法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不足:

(1)语速较快

(2)学生辩论时,还可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3)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衔接不够紧密,浪费了一些时间。

3.教学心得:

上一篇: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下一篇:放飞梦想拥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