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共16篇)
1.安全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 篇一
本学期我参加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名师成长规律与教师自主发展》,从10月15日至11月15日,经过一个月的网络学习。我学习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内涵、渠道与评价方式方法”和“名师成长规律及其启示”两个专题。系统地了解到一名普通教师要成长为一名名师需思考的内容、努力方向等。特别是从“案例评析”中切实感受到名师广博的学识、高昂的教学激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执着的研究精神。
对比名师,我觉得自己需要成长的方面还有很多:
1、自身的知识储备。名师都是知识非常渊博的老师,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张口即来。数学理论和学生教材结合的完美无缺。他们运用深厚的知识积累既能深入浅出地把难点知识简单化,也能够游刃有余地把简单知识填充化、引升化。相比自己而言,我在这方面欠缺的还有很多。所以在平时要结合自己的学科深入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2、高超的教学艺术。名师在课堂上的引入,过渡语等都能很自然地将学生吸引过来并让学生充满兴趣。在处理一些教学难点、重点时也是“润物细无声”样地浸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而在整个课堂中始终能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反思自己的课堂,常常会有学生出现不认真听讲,练习时错误率高的情况,而出现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和课堂教学艺术有关。因此课余时间一定要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
3、精准的解读教材的能力。名师对于解读教材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曾旁听过一次名师的教研活动,这位名师随手拿出一本小学数学教材,将每一单元、每一课题都能做出流利得解读,包括前后内容整合,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某一内容上到何种程度的把握等等都分析地头头是道,让人佩服。相比之下,虽然我已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但在如何吃透教材、内化教材;如何尊重教材、用好教材资源;如何重组、优化;又怎样合理开发、创新教材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参加了这次网络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我与名师的差距。在今后,我将把这些感受和收获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更多名师的教学理念、个人魅力,博采众长,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更上一层楼,让自己离名师的水平更近些。
2.安全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 篇二
一、目标努力“瘦身”, 但仍不够精简
目标努力“瘦身”, 尽量体现一课一得, 已成广大教师的普遍追求。但“瘦身”后的目标真如我们希望的那样简约、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吗?请看以下案例: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教授神态、语言的句子, 体会老教授对年轻人的鼓励与关爱之情。
2.体会通过人物神态、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并在拓展练笔中运用内化。
乍看, 本课时目标紧扣人物的语言、神态, 既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 又抓住了文本表达的特点, 但结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仔细推敲, 就会发现以上目标依然显得庞杂模糊。崔峦老师一再要求把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 上成所教那个类型的阅读课”。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 什么样的目标更能体现“此年段”“此类型”的特点?细读文章会发现, 透过纷繁的人物对话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三个描写老人“平静”听琴的句子, 如穿过闹市后倏然听到的一曲舒缓悠扬的音乐, 直抵人心灵的最深处。老人就那样款款地、心平气和地坐在那里, 毫无条件地长久接受着一个小伙子“锯床腿”般琴声的“折磨”。她用“平静”抚慰着年轻人自卑的心, 用“平静”指导他走上曼妙的艺术之路。“平静”, 一个看似波澜不惊的字眼, 道出了多少深切的关爱!因此, 可以把目标修改为:
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教授神态“平静“的三个句子, 透过“平静”走进人物内心, 学习抓住典型语段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2.体会通过人物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并即时练笔, 在拓展运用中内化方法。
简约教学目标的确定, 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学会“勇于舍弃”。没有了教学旁枝末节的羁绊, 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引领学生层层深入, 实实在在地抓住文章的“魂”, 落实对含义深刻句子的含英咀华, 让学生在屏息凝神的思考中, 实现“一课一得”。
二、问题尽量精简, 但缺乏“整合”
“削减枝蔓, 直奔重点”, 已成为阅读课中的新气象。但我们因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请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段:
师: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 下面我们一起到租界看一看, 到底是怎样的“中华不振”?请反复读书, 读出画面。
1.哪个画面最让你揪心? (生:巡警、洋人、妇人、围观中国人……)
2.你看到巡警、洋人是什么感觉?妇人呢? (生一一谈:可恶、可怜等等。)
3.师出示重点语段:你看到可恶的巡警了吗?他们为什么颠倒黑白?朗读感受。
4.你看到可怜的妇女了吗?在自己的家园里, 她为何无处申冤?
5.你看到紧握拳头的中国人了吗?那握紧的拳头最想干什么?
把一篇10多个自然段的长课文上成了“一段” (描写“中华不振”段) , 教师直奔重点, 提高效率的意识很强, 同时, 也努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深读感悟。但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个现象:教师希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思考, 但潜意识中总认为学生体会离不开教师引导, 对学生干预太多。学生的阅读思考成了教师手中的“风筝”:看上去自由翱翔, 飞行的轨迹却一直掌握在教师手中。结果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主导”, 非但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成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干扰”。《人民教育》2010年第12期, 刊登了《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的一篇文章, 读后振聋发聩。文章指出, 要让学生思想, “我们就得既小小地释放出, 又大量地遏制住自己的思想, 让孩子们有自己思想的问题、方向和空间”。让学生“有自己思想的问题、方向和空间”, 很多时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整合。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可以整合为:
下面我们一起到租界看看, 到底是怎样的“中华不振”?请反复读书, 想一想:哪个画面最令你揪心, 哪些字眼深深触动了你?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一读、想一想, 准备与大家交流。
免除了处处受问题干扰的痛苦, 学生才会“真读书、真思考、真体验”, 走进自由思考的王国。从这个角度看, 增强问题整合意识, 打开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才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真作为”。
三、体现读写结合, 但指导过于简单机械
读了《穷人》, 随堂练习写人物心理活动;读了《鸟的天堂》, 练习动态描写、静态描写……读写结合, 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意图是好的, 但实际效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心有所感奋笔疾书者寥寥, 东拼西凑挤牙膏者居多。个别精英的生花妙笔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 但很难掩盖多数学生落笔生涩、言不由衷的尴尬事实。从《山中访友》教学片段中可见一斑:
(学习第4自然段描写树林的部分后) 师激情洋溢:“我靠在一棵树上, 静静地, 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 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 胳膊变成树枝, 血液变成树的汁液, 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是作者美妙的联想与想象, 让文章产生了如此神奇的效果!同学们, 你们也一定有很多亲近自然的经历, 拿起你的笔, 把你美妙的联想融入其中, 也来写一个片段吧!
(几分钟后交流)
生:我静静地靠在墙上, 仿佛自己也是一棵花。我脚下长出的根须, 紧紧巴住泥土;头上长出的花瓣, 吸收空气和阳光;胳膊变成花枝, 腿变成花根……
没有想象力的文字, 犹如没有生命的僵尸。树为人友, 人为树友, 人与树、与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笔下如诗如画的意境, 为什么在学生笔下变成了干巴巴的“鹦鹉学舌”?从领悟方法到模仿上路再到创造性发挥, 需要一个“吸收内化———应用外化”的心理过程;由方法回溯个人生活积累, 唤醒体验感受, 也需教师的巧妙引领。但是, 这一切都被教师忽略了, 变成了简单机械的方法“演练”。古人言:“情动而辞发。”“情”未动, “辞”由何处发, 如何发, 又怎么能发得出来?
3.文明,离我们还有多远? 篇三
冷漠的距离感只会加剧人情的冷漠
王淑菊女士是西安某高校的副教授,多年来患有一种疾病:一旦劳累,就会突然产生晕眩。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她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忽然感到天旋地转,于是不得不蹲下身子,以防跌倒。而每当这时,众多行人在她身边走过,没有人理会她,没有人搀扶或问候她一句,甚至很少有脚步在她的身边迟疑一下。她对此也习以为常,请求别人帮助的奢念在他脑中几乎没有闪现过。
三年前,王女士到瑞士伯尔尼大学参加交流活动。那天,她走在街上又一次感到晕眩,她连忙坐到街边的长椅上,仰头活动颈椎以缓解症状。这时,迎面走来的一个年轻人立刻加快脚步走到她身边关切地问:“这位女士,您需要帮助吗?”这令王女士很惊讶,按照在国内形成的惯性思维,她摸不准这个年轻人要干什么,于是警惕地摇头。那个年轻人说的是德语,以为她没听懂,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问话,见她依然摇头,才很不放心地走开了。在随后不长的时间里,又接连有七八位行人走上前来询问:“太太,您需要帮助吗?”渐渐地,王女士的惊讶神情被淹没在感动中。活了40多岁,这是她第一次受到这么多陌生人的关心,虽然只是一句话,温暖却直达心底。
王女士的经历让我想起两件事。一件发生在深圳:一个外地民工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飞驰的轿车撞进了街心花园,小伙子被撞断了一条腿和几根肋骨,动弹不得,他苏醒后扬起手无力地呼救,然而令人寒心的是,整整两天两夜,不知有多少人目睹了他的惨境,甚至从他身边经过,可是人们任由浑身血污的小伙子躺在那里痛苦地呻吟,竟然没有一个人伸出手来帮他一把!在那两天两夜里,小伙子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只是靠喝花园水池里的水维持生命,如果不是一个交警巡逻至此发现了小伙子并把他送进医院,那么小伙子必死无疑。另一件事发生在广州:火车站前,一个正准备进站回河南老家的老大爷不知什么原因忽然栽倒在路旁,仿佛有一个无声的命令,就在大爷栽倒的瞬间,人群呼啦一下散开,并且从此路过那里的人都和躺在地上的大爷保持一定距离绕道而行,似乎对这种事避之犹恐不及,更别说上前询问和搀扶了。就这样,大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静静地躺了将近三个小时,直到广州日报的两名记者闻讯(报料是能挣钱的)赶来后,才打120叫来急救车,可是,老人已经死了。
以上两件事绝不是特例,我相信非常多的中国人都曾有过冷漠待人和被人冷漠相待的经历。冷漠的距离感只会让人情更加冷漠,缺少人间真情的世界,即使物质世界高速发达,也无异于在精神的荒漠中前行,这时的文明之花,就像那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当我们的耳边也有幸响起王女士所听到的那一声声“您需要帮助吗”的问候时,我们国人实在是应该脸红的,进而应该在自己的脑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离动物行为越近的行为越不可容忍
1994年,国内一个代表团到俄罗斯考察交流。这天晚宴,宾主气氛融洽畅所欲言,为了说明俄国文化在中国如何受欢迎,中方一人提到了在中国热映的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大谈当年人们抢购电影票时排长龙、加塞儿等热闹场面。在一旁口译的随团翻译忽然为难了,因为他搜肠刮肚,也没有找到和“加塞儿”相对应的俄语单词,于是他只好将“加塞儿”的情景描述出来,然后问俄国人这种情况在俄语里应该怎样表述。“流氓!这完全是一种缺乏道德和修养的流氓行为!在俄语里还有别的单词表述这种行为吗?没有,只有流氓!”俄国人的回答被翻译成中文后,中国代表团的每一个成员都被深深地刺痛了!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如今的俄罗斯是否引进了“加塞儿”这个词不得而知,不过“加塞儿”这种流氓行为在中国依然随处可见却是不争的事实。每遇加塞儿,最令人气愤的是那些加塞儿者的表情,他们不仅不认为自己缺德,不仅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反而觉得自己有本事、占了便宜,因此总是显得心安神泰甚至理直气壮。毫无疑问,他们这种心理的养成很大程度得归咎于我们国民的容忍、麻木和胆小怕事。就像眼见小偷在掏别人的口袋而不敢吭声一样,因为怕招惹麻烦,我们鲜见对加塞儿者怒斥的举动,这无疑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鼓励。试想,如果我们对加塞儿者群起而攻之,或者群起而怒视之,那么这些加塞儿者还会这样肆无忌惮吗?
和加塞儿比起来,另一种流氓行为更令人恶心气愤,那就是当街小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街心花园几乎成了某些寡耻之士的小便池甚至粪坑,而在墙根、楼角和背阴处,看到污秽遍地以及墙上写着“在此小便罚款十元”的警告更是不足为奇。亚当和夏娃由于在伊甸园偷吃了感知羞耻的禁果而被放逐到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知道羞耻。可是,当那些男士“勇敢”地将自己的阴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他们的羞耻感到哪里去了?可以说,在那一刻,他们和没羞没臊的动物没什么区别。“离动物行为越近的行为越不可容忍”,遗憾的是对这种动物行为同样鲜见有人制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及见怪不怪已经成了我们很多国人的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
让我们“见怪不怪”的行为还有很多,比如当众挖鼻屎、在人群中放屁、坐公交车抢座、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笔者引述以上事实,不过是想以此来刺激我们有些国民麻木的神经,使其感到痛,感到羞,这样才能知耻而后改。
自律是戒掉陋习的基础
汪正奇先生是兰州正兴油品公司老板,儿子在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读书。2003年,汪先生到美国看望儿子,其间顺便拜访了儿时一起长大、现已移居美国的一个朋友。阔别多年相见,自然倍感亲切,两人到一家酒吧欢饮,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从酒吧里出来,两人钻进朋友的车,然而朋友并没有发动车,而是自言自语:“今天喝得不少,怕是不能开车。”汪先生看朋友的神情,觉得比自己清醒得多,再看看四周,目力所及连个人影都没有,于是他说:“没关系,你开慢点儿,不会有事的。我在国内就经常酒后开车,从没出过事。”朋友惊讶地看看他,然后一边笑着摇头一边招呼他下车。“咱们走回去吧!”朋友说,“你难得来美国一次,正好借机看看这里的夜景。”汪先生觉得朋友过于胆小,但又不好争执,只得无奈地跟朋友往回走。走到半路,汪先生把抽剩的烟头随手扔在地上,令他十分惊讶和尴尬的是,朋友竟然弯腰捡起烟头,走出几步将烟头扔进垃圾桶里。汪先生终于忍不住问:“你小子在国内时跟我一个德行嘛,来美国住了几年,咋就学得这么乖?”朋友想了想说:“环境影响吧!别人都这么做,你好意思不跟着做吗?”那次美国之行对汪先生触动很大。论钱财,朋友不如他;而论德行,多年来他几乎没什么长进,已经远远地落后于那位朋友。回国后,他印了一本小册子分发给员工,上面自暴其丑,然后向员工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人监督时,你在做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
没有人监督时,我们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没有警察时,经常会有人闯红灯;办公室里头儿刚一离开,立刻就响起说笑声;列车乘务员离开车厢半个小时,回来后保准烟雾腾腾垃圾遍地;旅馆服务员在客人走后收拾房间时,经常会发现床单上有客人擦鞋留下的泥土和鞋油;花展上值班人员去了一趟厕所,回来后发现几盆花不翼而飞;几年前,上海某公园举办万把红伞迎新春活動,一万把红伞竟然在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不能不承认,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想的就是如何钻空子!
自律是戒掉陋习的基础。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定是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是不需要被人监督的,如果有人对他的诚实有所怀疑而在暗中窥探他,那么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而我们有些人呢?就好像是在靠本能做事,有便宜就占,瞅空子就钻,得逞了,洋洋得意,一旦被人发现了,竟然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自己倒霉、运气差。
曾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一个美国年轻女教师来北京某大学讲课,在进行阶段考试时,每当她的目光移向窗外或黑板,很多学生就开始互抄卷子扔纸条,在多次制止无效后,女教师“扑通”一声给学生们跪下,泪流满面地恳求学生:求求你们别再作弊啦!那抄来的不是你们自己的知识啊!难道你们非要我的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你们吗?难道必须把你们时时置于别人的监督之下吗?这篇文章让人心酸,更让那些关注祖国未来的人们感到心寒。
除以上所列,诸如在公厕大便不冲水、男士小便不掀开马桶盖、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当众脱鞋脱袜、碰撞别人不致歉……随着我们出国旅游的人日渐增多,这些陋习越来越让发达国家难以容忍,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在公共场所竖起了用简体中文书写的对于这些陋习的警告牌。
这些影响我们直达文明社会的陋习缘何与国人纠缠不休?笔者认为,我们的国民养成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如果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为了肚皮,为了尽可能挤占生存空间和从外界讨得“便宜”,我们粗鲁、不拘小节甚至少羞寡耻还有情可原,那么,“仓廪足而知礼节”,在国运昌盛的今天,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再粗俗下去,中国迫切地需要一场陋习改良运动!我们离真正的文明到底还有多远?答案就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行动中!
编辑 陈霖
E-mail:chenlin719@126.com
4.自由离我还有多远 篇四
初中
“滴答,滴答”时钟不停地走着,清脆的声音像一首催眠曲,使我上下眼皮打起了交道.我连忙掐了一下我的手,免得一闭上眼就酣然睡去,但一想到还有成堆的课外辅导等着我去 “消灭”,神经系统就罢工了.我渐渐在睡意地包围下,进入了梦乡.
“哇,How beautiful!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鸟在欢歌,小花在摇摆,这一切都好似仙境.”我那被课外辅导 “催”得日日紧张的神经就在着一刻松懈下来,我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任那柳枝拂过我脸颊,任那太阳在我脸上撒下金辉,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
突然,一身影出现在我面前,我抬起眼皮,支起身子, “啊!剑桥……桥……桥英语书?!”我看着身影大叫起来.这剑桥英语书多了眼,耳,口,鼻,还多了四肢,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小人.看着英语书,我不免起了好奇心,从上到下,细细地打量起来,就在这时英语书开口了: “上课,上课,学习,学习.”我一听到这两词,神经系统立马产生了反映,两条腿飞快地跑动起来.身后英语书穷追不舍,身前又是一条小河,我不得不一个急刹车,反身向东而逃.英语书没反映过来,一头冲向了小河,在水里拼命挣扎.我心里刚在为甩掉了一个讨厌鬼而高兴,前面又凭空冒出了10本英语书,它们张牙舞抓地向我跑来,口里念着: “陆佳倩,学习,上课,学习,上课……”这分明是抓我去上课学习,我一惊竟忘了逃跑,直到一本英语书跑到我跟前,我才反身疾步朝别处跑去.英语书离我越来越近,就在这紧急关头,我身前又有10本英语书从地里钻出脑袋,渴望自由的心灵发出暗号,使我计上心头:英语书身大四肢短,样子十分笨拙,要是我跑上山头,那他们就别想抓到我.心动不如行动,我连忙改变乱跑的计策,掉头向一座小山跑去.
跑到山脚,我一手抓住岩石,脚踏在几块突出的山石上,等身子站稳我又向上攀登,汗在脸上徘徊,我顾不得擦汗只想为自己的自由而努力.这一招还真行,我爬上山头俯瞰,英语书果然不出我所料,笨拙的身子一次次攀登,一次次跌倒,始终无法成功.看着这一刻我高声欢呼: “耶,我成功了!”话音刚落几十枝画笔从天而降,和英语书一样,有了各种器官和四肢,它们蹦蹦跳跳地在我身边叫喊: “上课,学习,上课,学习……” “啊,我需要自由!”我大声喊出了我的.心声.可这些画笔至始至终地叫着让我去学习.我拔出铅笔决定大战文具,我用素描先生教我的 “明暗对比”打倒了一半画笔,接着我使出闪电别针│Ι│,│Ι│在空中打了一个弧线朝画笔飞去, “砰”的一声│Ι│在画笔周围爆炸了,画笔被炸得分身碎骨.我本想收起铅笔向别处逃跑,没想到英语书们乘着直升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山顶,看来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的了.我悲壮地对英语书们说: “我们本井水不犯河水,可今日你们敬酒不喝,喝罚酒,那可别怪我不客……”话未说完,那些被我炸的面目全非的画笔又动了起来,没一会儿便恢复了,他们合力趁我与英语书宣战时从背后偷袭于我,我防范不当,不幸中了一击.我倒在了地上,英语书们趁虚而入,把我压倒,不让我再次还击.它们定让我去学习,我不同意.英语书朝土地尖声呼唤: “二胡兄弟,二胡兄弟,你快来!”话声还在山涧回荡,一个清秀的小伙子已站在我们的面前.英语书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小伙子的脸开始发生变化,眉头皱在了一起,嘴气得都歪了,他吼道: “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懒的孩子,还不快快去上课外辅导课,做课外作业!”我一愣,但为了自由我壮着胆子回了一句: “我要自由.” “自由?”小伙子一字一顿地说, “好,我就给你自由.”他给了我最重的一击, “乐谱”,那攻击产生的气流朝我逼近, “救命啊!”
“丁零零,丁零零”闹钟响了,我也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中,我一屁股坐了起来向四周环顾,我没看到英语书和画笔向我 ,只有成堆的作业, “原来是个梦.”我吁了一口气,打着哈欠又做起了小山一般的作业.
独生子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的期望,父母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常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真想问: “自由离我到底还有多远?”
5.国债平准基金:离我们还有多远 篇五
国债平准基金是由偿债基金逐步演变而来的。偿债基金是18世纪由英国人瓦尔波首先提出来的,他主张由政府建立一种专门基金,用于偿债。17,在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的组织下,英国开始设置减债基金(SinkingFund)。178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根据理查德・普莱士关于“国家应当以单利息借款,以复利息放债”的建议,进一步修改了减债基金制度。普莱士认为,减债基金设立的理论依据,是按照复利累计计算法计算。他认为,如果以现存债额的1%为基金起点,用复利加以增殖,对3厘国债可以47年还清;对4厘国债可在42年内还清;对5厘国债可在37年内偿清。使用这种方法,可资用以买销国债的财源有二:一是政府每年提出的定额资金;二是已买销国债的利息增盈累积。当时英国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每年从国库收入中提出一定的金额,作为减债基金专门用来偿还国债。减债基金设有专门机构来负责管理。这一基金所生利息,按照计划以时价来收买国债,对于国库已经购进的国债,仍然付给定额的利息,盈利和余额归入基金,下年再继续购买国债,直到把国债全部买销完毕为止。设置减债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各年度的债务支出,使还债带有计划性和节奏性,使其发挥瞻前顾后、均衡年度间债务支出的作用。但英国在实际执行中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减债基金大部分被政府在财政困难时滥加挪用,使减债基金名存实亡。以后普鲁士在18也实行过减债基金制度。
日本是在19开始建立减债基金的。当时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债处理基金特别会计法,并设置了国债处理基金。国债处理基金的资金来源有三项:一项是转入一定比例的国债余额――定额转入;另一项是转入一般会计结余金额的一部分――结余资金转入;还有一项是偿还国债所需金额的预算――预算转入。
美国也曾设立了减债基金,19美国通过了战争借款法,以有计划地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累积的国债为目的`,设定了每年用于偿债的支出权限额;伴随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追加了作为偿债对象的支出,从法律上确定了这些持久性的支出权限额。具体编入减债基金有以下三种编入方法:(1)依据《1919年战争借款法》支出,其支出数额相当于1920年7月1日发行国债的余额减去同日政府持有外国政府债务额所得结果的2.5%。就利用减债基金买进或偿还的各种国债而言,其支出限额相当于当年应支付的利息额;(2)依据《1932年紧急救济及建设法》支出,支出额相当于该法预算支出的2.5%。当然,是否利用支出权限进行实际偿债,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到本世纪20年代,其权限额几乎被充分利用,从而使战时国债的清理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但是,由于30年代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此后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国债余额的增大,并因此使国债的偿还难以有规则地进行。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改行借新债还旧债的新政策。这样,减债基金的偿债目的逐渐消失了。
综上所述,随着各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日益庞大,当国债还债高峰降临时,最初以偿债为目的的减债基金已无法应付巨额的还本付息支出,这使政府不得不采取以新还旧的方式,偿债基金已名不符实,即其偿债功能丧失了,但其调控债市的功能却因基金较为稳定而越来越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平准基金逐渐取代了减债基金。
国债平准基金发展到现在,其目的和作用与以往的减债基金截然不同,减债基金原来是为均衡债务支出,直至全部消除国家债务而设,而如今的平准基金是政府为了保护较高的国债信誉,以增强政府的偿债能力,保持国债持有人的预期,鼓励投资者认购国债,维护国债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设置。现在,英国预算制度中的国民公债基金,实际上就发挥着平准基金的作用。它是由1966年以前的所谓“线下预算”转化而来的,事实上是国家的第二预算。国民国债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常规预算拨款、英格兰银行发行局的利润、对国营公司和地方政府贷款的利息及还款等。其资金运用主要是用来买卖国债以维护债市稳定、弥补常规预算赤字、对国营公司和地方政府贷款等。
日本现行的国债平准基金也是由减债基金演变而来。1965年,日本发行了所谓岁入补贴国债,1966年以后又陆续发行了所谓建设国债。这就急需政府建立有关偿还国债处理基金特别会计法(1968年5月公布施行,1967年度已开始采用),形成了现行的国债平准基金。在现行的制度中,平准基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每年在编制预算时,根据年初累计国债总额,按固定比率1.6%(大致相当于1/60)从一般会计预算中转给该基金;(2)一般会计预算还要根据各年度还债和调控债市的需要对平准基金作相应拨款;(3)一般会计预算如有结余,一半以上也要转入平准基金。以上三项构成了日本平准基金的主要来源。如1980年度国债费用预算中,国债偿还费为8232亿日元,其中定率转入365亿日元,占全部偿还费用的4.4%,预算资金转入1087亿日元,占全部偿还费用的13.2%。由于日本的平准基金的运作既谋求了财政负担的均衡,又可视基金的资金状况和债市状况而灵活运用,维护了国债市场的稳定。因此相比较而言,日本的平准基金比欧美各国的平准基金更胜一筹。
平准基金调控国债市场的功能主要在于:当国债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政府欲振兴债市,或当国债交易出现大量抛盘,有损持券者利益并对发行市场构成威胁时,政府可启用平准基金,大量买进二手券,借以刺激交易价格上扬,并可减少还本付息支出;而当国债市场过分火爆,投机之风盛行,政府欲给债市“退烧”,或当债市需求过旺时,政府可伺机抛出部分国债,使国债的收益率和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这种“蓄水池”式可进可退的调控机制有利于国债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一些学者认为,平准基金调控债市时,往往是低价时大量买进而高价时大量抛了,有与市场投资者“对着干”而从中渔利之嫌,结果有损债券持有者的利益。英国在偿付其整理国债或统一国债时,就常常选择当国债市价低于票面价格的时机大量购进,直至其债务归于消失为止。日本也采用买销法偿还国债,并限制国债市价低于票面价格时才运用。这也并不否认有时国债市价超过其票面金额时就不能使用此法。政府在国债价格低落时按价收买国债,从表面上看,似乎妨碍了国债持有人的利益,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交易市场上的国债是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的,即只有自愿出卖者出售国债时,政府平准基金才能购买,政府也只是市场上的买主之一,国债持有人也可能把国债以同样的价格转让于其他买主,买主之间、买主与卖主之间只有通过自愿的平等竞争才能实现交易,政府在债市上收买国债,将会制止国债价格的下跌,促使国债价格的回升,这对国债持有人还是有利的。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国债市场发展的实践已证明,国债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经济途径对国债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最得力、最
有效的手段。我国的国债市场可谓起点高、发展迅速。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迄今为止还未建立这种机制,以致1988年至1989年和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交易市场行情低迷,二手券收益率过高,以及1994年下半年市场行情过分火爆、交易价格居高不下和1995年初国债期货市场一片混乱时,政府却束手无策,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因此,建立平准基金已迫在眉睫。
国债偿债基金与平准基金就其使用目的而言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以平衡偿债为目的,而后者主要是以稳定国债市场为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单纯以偿债为目的的偿债基金是不经济的做法,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还兼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况且,维护国债市场的稳定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我国建立的国债平准基金,应当兼有稳定债市和偿还国债的双重功能,不需要分别设立平准基金和偿债基金。我国曾在1987年就有了设立偿债基金的设想,当时财政部决定在当年债务收入中留下5亿元用作偿债基金。当时是想作为以债养债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1991年国债的实际发行额超过计划发行99.3亿元,财政部决定,超计划发行的部分暂时不进入预算,留到1992年偿债高峰来临时再用。这样,建立偿债基金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目前及今后要做的工作,一是要确保当年资金不被挪用,否则偿债基金也会有名无实;二是要依据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状况,不断扩大偿债基金的来源;三是政府应启用该基金,使其在国债市场发挥平抑价格,维护国债市场稳定的功能,使该基金逐渐成为平准基金。
6.安全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 篇六
作者: 慧聪网 发布时间:2010-02-09 08:25:03 来源:RFID中国网 关键词: 智能交通 RFID 无线射频识别 研讨会 文档:
技术文档 | 技术原理 | 软件 | 产品资料 | 方案案例 | 智能卡
分享到 :
2009年11月3日,2009第四届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研讨会按照领域分为四个分论坛,分别是:RFID技术&制造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论坛、RFID技术&物流供应链技术与发展论坛、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和RFID技术、测试与标准论坛。各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商界精英针对不同领域出现的不同热点和问题组织产、学、研、企共同探讨解决 RFID的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继续推动RFID技术应用,分论坛可说是本次会议的升华篇章。记者发现,在此次分论坛中,参加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的人数相对较多。据了解,当初报名的时候,有80%的人选择了参加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而且这一论坛一直持续到11月5日的早上,可以想见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和被关注程度。
论坛伊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史其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宝国博士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陈智立分别在本次论坛上做了精彩的致辞。
史其信指出RFID具有车辆通信、自动识别、定位、远距离监控等功能,在移动车辆的识别和管理系统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关于RFID在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RFID从工具型应用向资源型应用的转变,本次论坛就是要从战略上、战术上和技术上讨论与这个概念相关的问题。
陈宝国阐述了《蓝皮书》的有关精神,指出智能交通领域RFID应用发展要突破技术攻关、工程应用研究、RFID在交通运输推广的一系列应用关键技术,培养同时具有交通运输专业和RFID专业背景的人才,努力取得核心技术的知识自主权。本次论坛必定会促进RFID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推动 RFID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模式创新,推进智能交通的结构调整。
陈智立指出,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交通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促进交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RFID在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科技部也做出了一些战略部署和安排。陈智立希望本次论坛能迸发出 RFID与智能交通的新的思路、理念和创新的想法,从而使RFID与智能交通更紧密地融合,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带动RFID的发展。
演讲节选
致辞结束之后,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上海)基地的副主任冀京秋女士做了开篇的演讲报告,题为“RFID产业化发展及战略联盟”。
冀京秋主要给与会者介绍了国家(上海)RFID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上海RFID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情况。
2006年的8月8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一个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基地。当时基地建设有一个总体目标:汇聚RFID研发和产业化的力量,实现RFID产业的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成为国家主导的RFID技术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基地推动的重点是芯片、标签、读写器和中间件等产品,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另外,基地打造了几个为RFID技术及产业发展做支撑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RFID更快的发展。而对于整个上海RFID产业来说,其RFID市场已经形成产业链环境。冀京秋尤其提到了2010年世博会的门票项目,这是继二代身份证之后中国的又一个较大规模的对于RFID产品的应用,其规模达几千万张,销售的预计人数在8000万人次左右。世博会的门票让上海的RFID制造封装企业拿到了一份大的订单,对产业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整体的应用来说,上海在探讨RFID的应用模式实现从闭环到开环的转变,也就是RFID应用从工具型到资源型的转变,冀京秋希望在车辆的平台上能先走出这一步。最后,她谈到中国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个创新联盟是一个合作形式的联盟,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融合RFID的应用和技术,以RFID的应用技术创新为基础,全面推动中国RFID的发展)来发挥优势,积极合作,共同发展。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史其信教授做了题为“‘车联网’打造智能交通平台”的演讲报告。史其信教授的演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成为服务ITS重要的信息技术;二是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是实现“车联网”的重要技术条件。
ITS(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车-路”信息系统一直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国际上,美国的IVHS、日本的 VICS等系统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实现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RFID技术近年来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如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号优先、智能停车场管理、车辆类型及流量信息采集、路桥电子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及车辆速度计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谈到“车联网”的时候,史其信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车联网”和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是基于RFID开发的涉车信息资源的应用技术,该项目是由国家公安部组织研发,经国家科技部认证后列为2007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中进行的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编号为2008BAF31B00)。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的开发将推进“车联网”和RFID产业化进程。
最后,史其信教授说到,国家一直将RFID技术应用作为产业化推进,虽然资助了一些项目,也取得了相关的应用效果,但一直没有找到我国实现RFID产业化的方向。公安部组织实施的《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系统世博会区域性应用研究》项目,对“涉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是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也为智能交通系统关于涉车管理提供车辆信息与应用的数据平台,可在公安、交通、城建等领域实现40多项社会服务功能。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可望成为我国RFID技术应用实现产业化的良好契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室李海峰博士做了题为“交通运输领域RFID技术应用需求分析”的演讲报告。他的演讲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交通运输领域RFID技术应用研究的背景、发展现状、应用需求分析、问题与建议。
目前,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是2008年世界GDP前3强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运输管理与服务受到更多的关注、运输工具(汽车)增长迅速等等,使交通运输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必然。在2006年发布的《白皮书》里提到的RFID的优先应用领域里就有交通领域。而《蓝皮书》里也把交通运输领域里的涉车管理服务列在其中,可见其重要性。冀京秋之前提到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联盟以工作小组作为实际项目运作的主体,其中涉车应用工作小组第一个成立并已经先期开展研发工作。
2009年8月,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征求对《关于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IC卡和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与信息采集领域的关键技术,也是国家大力引导和推进的信息化新技术,其应用有助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运输和物流企业实现对人、货、车、船等的有效管理,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具有广泛的行业应用前景。谈到交通运输领域RFID的应用案例,目前是以ETC、公交一卡通、铁路车号自动识别、集装箱的管理等较为突出。交通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在未来重点解决的问题为高速公路路径识别、高速公路全国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集装箱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和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最后,李海峰博士对交通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做了一个总结:交通运输行业必将成为RFID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电子车牌”)技术的提出将给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和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变革;RFID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环境已经基本成熟,应用需求非常迫切。交通运输行业急需应用RFID技术来提高全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相关产品核心技术、应用体系框架、公共服务平台、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推动开展涉车工程应用,争取未来中国率先在全世界实现“汽车电子车牌”;积极推动RFID技术与智能交通,智能交通与物联网之间关系的研究。北京标准信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基仁做了题为“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前景分析”的演讲报告。报告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响应市场的呼唤,RFID技术早已进入了智能交通领域;二是ITS对RFID的邀请,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需要RFID技术;三是RFID技术对智能交通的亲密拥抱,RFID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是加入“人与物和谐共舞”的新体系,RFID技术是连接智能交通与“物联网”的桥梁;五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在多维度背景下构建我们的智能交通系统。徐总谈到,《蓝皮书》总结了我国政府关于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以来RFID发展的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政策建议。其中对 RFID应用领域作出了规划,将我国RFID应用领域划分为“涉人”“涉物”“涉车”三大领域。“涉车应用”作为了一个专门的领域,并进行了具体应用细节的规划。而“涉车应用”领域的各环节与智能交通系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同时,国家公安部在给科技部对“蓝皮书的征求意见稿”的回函中明确提出:在基本完成二代身份证的发行工作后,公安部今后在RFID技术应用上的重点将转向对车辆身份的识别和管理方面。科技部和公安部在2008年设立了一个RFID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科技支撑重点专项——“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的区域性应用示范项目”。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系统的科学原理就是用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作介质,为被标识汽车建立起以身份特征信息为核心的、终身的、可靠的、唯一对应的“电子镜像”。依托RFID等系列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一“电子镜像”真实、可靠、完整地映射到应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上。通过对运行于这一信息平台上的“电子镜像”的监管服务,支持或实现对活动在实景现场的被标识汽车的物理实体的监管、服务。
徐总在谈到“人与物和谐共舞”的新体系的时候,笔者感到耳目一新。徐总讲这是一个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体系,是人类为迎接“知识文明”的到来而正在构建的创造财富的新体系。这个体系将邀请“物”也平等而能动地参与到人类创造文明的活动中来,通过“人”与“物”在这个体系中的和谐互动,进而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共存共荣,创造出更多更新的财富。“物联网”就是这个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这一新体系的一个代表。最后,徐总提出可以乘人类“物联网”创新活动的东风,在多维度背景下构建起我们的智能交通系统。将我们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创新活动放置到类似“物联网”这样的多维度背景下来进行,在研究“ITS”与“RFID”、与“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互动关系中寻求构造智能交通系统的新技术路径。
2009年11月5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浦东张江基地主办了“2009第四届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的“RFID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与应用”分论坛活动,这是11月4日分论坛的一个延续,胡传平所长、高鹏副所长、刘晓京所长助理、黄银龙主任等出席了此次分论坛活动,来自RFID和智能交通信息化技术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8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与会代表在论坛期间观摩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系统”研发成果的演示,演示由北京标准信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徐基仁讲解,与会者围绕RFID技术和智能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7.“网疗”离我们还有多远 篇七
8月的中国股市仍然翻江倒海、水深火热,今年年初政府提出的“互联网+”概念虽然在股市里有些偃旗息鼓,但在现实社会中,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不断从各个角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看病治疗、救医问药,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也是一件常常让人头疼的事儿。在大城市里的三甲医院里,我们每一次的看病经历不都是那么令人愉快。大医院里经常人满为患,在看病的过程中人们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没有“托关系“或是找“黄牛党”,想要挂一个专家号真是难上加难。也许你排上一天的队,也不一定能挂上专家号。
未来的移动医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种原始的、无序的挂号就医方式。当一个个诸如“挂号网”之类的APP导入手机后,人们发现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预约挂号了。不仅如此,患者甚至可以在绑定诊疗卡号后,实现交费、查询检查和诊断结果。以前患者要在挂号台、交费处等窗口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在都可以省去了。这样的变革,如同当年我们必须在各家银行排长队存钱、划款一样,如今都可以通过掌中的手机就轻易解决了。
“网疗”的威力还远不止于此。其电子资料系统形成的大数据,将改变甚至颠覆现有的诊疗方式。举个例子,我曾在一家医院的牙科拔过牙,在这之前,我要进行多项检查,包括拍牙部的X光片。而在半年之后,当我再次到这家医院看另一颗牙时,我惊讶地发现,一个陌生的医生很快就在他的电脑里,把我的X光片和其他历史资料都调取了出来。
过去,患者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家医院看病之后,去另一家医院再看同样的病,需要重复去做相同的检查,浪费钱不说,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忍受更多的痛苦。但如果将患者每一次的治疗都通过电脑记录和存储下来,把这些影像数据、检测数据和临床数据等全部资料电子化,并联到一个巨大的网络之中,所有的医院都能调取这些资料,那么无论你在哪家医院看病,医生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你的电子病历,获取你全部的健康信息。
在这样的大数据形成之后,远程医疗将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你可能躺在家中,通过视频就可以让屏幕里的医生为你看病了,因为那边的大夫已经全面掌握你的病历资料,你无需再跑到医院排队看病,甚至你在另外一个城市,也不必千里迢迢地赶往北京看病了。
在“未来医院”中,你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多家医院的知名医生介绍,并选择你喜欢的大夫,在网上与他们交流和看病。“在线医生”咨询和诊病,将会大大减少患者去医院的频率和次数。
看病如此,开药也如是。本期封面文章中介绍的一家“智慧药房”,只要你在医院里生成一张代煎药的电子药方,数据立刻通过互联网传到智慧药房中心,不到半天的时间,中药就已煎好,并送到你家门口了。
8.美丽中国,梦想还有多远? 篇八
态的统一,是十八大强调的“生态文明”与习近平提出的“美好生活”的统一,是国家“五位一体”实际发展与人民集体感受的统一。
“美丽中国”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从“人定胜天”到“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时代趋势,体现了人民呼声,凝结了民族与集体的智慧,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⒉建设现状:融入社会建设水平低,各地参差不齐
我国环保部门从1994年起开始制定《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1996—2050)》,此后,生态示范工作逐步展开。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环保部于2008年制定颁布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要求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支撑、环境安全、道德文化体系。全国已有海南、吉林等15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生态县(市、区),1559个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取得不少成绩和经验。
但是,总的来说,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水平较低,“融入”路径尚不清晰。同时,人们对美丽中国建设现状还不完全满意,对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与期待值显著提高,美丽中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由于我国东西部以及各区域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水平与地理条件的差异,美丽中国建设出现了东西部之间、省市之间整体水平差距大,各城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⒊建设前景:污染严重,投入不足
“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难以改变,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剧。人们不断向地球及后代子孙索要资源,以“吃老本”的方式透支生态环境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
目前中国生态已亮起红灯,环境进一步恶化,水质和空气污染尤为严重。2008年至2011年四年废水排放总量持续走高,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较差—极差”级别比例达55%,15.2%的监测点水质比一年前差。2011年上半年,90%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近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潍坊地下深井排污”和“请市长下河游泳”等事件都反映了民众对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担忧。同时,《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城镇化建设加剧了生态问题。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7.12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2.57%。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城市建设加快,能源消费扩大,机动车使用量剧
增,产生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多种“城市病”。原本美丽的乡村也成为污染重地。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和水污染。专业人士称,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都流入土壤和水体造成环境污染了。养殖业也成为部分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和65万吨,占全国氨氮排放总量的45%和25%。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改善力度不够。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等农林水事务支出仅为11903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9.47%;节能环保支出为293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2.33%。2010年至2012年,我国公共财政对节能环保的支出逐年增加,但比重逐年下降,从2.7%下降到2.33%。同时,国家在生态技术研究、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仍需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来自生态方面的舆论压力日益增加,国外媒体日益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信息,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公开的舆论要求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决心。深层问题亟须重视
“生态”“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概念人们已耳熟能详,有关方面也在不懈努力,为什么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呢?调研组发现了一些重要原因。
⒈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仍然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中国尚未全面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长期形成的“高增长——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仍是许多地区的无奈选择。调研中,一些地方政府讲述了他们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尴尬和困境。地方民生的改善,要靠地方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往往依赖于工业经济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很难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之,没有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百姓收入和就业的稳定与增长,又会引发新的、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了,老百姓不满意;“饿着肚皮、瘪着钱包看风景”,老百姓也不满意、甚至更不满意。
调研组还发现,一些地方在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希望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但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充分的工业化、现代化,而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没有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没有强有力的工业经济成果支撑,大规模的服务经济也就无从谈起。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对资源、人才、市场的要求都很高,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因此,如何在未充分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上,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面前的一大难题。
⒉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
生态环境立法不完善、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特定领域配套制度不完善,如尚未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目前我国的政绩考评仍然多以GDP为主要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规范较少,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核等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不够;同时,考评与任职周期短,造成了地方政府偏重短期利益,生态建设的长期效益被人为忽视,个别地方主要领导干部缺乏生态建设的动力。
环境管理体制不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分属不同部门主管,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较难。甚至由于部门间各自出发点不同、成绩考核标准不同,形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博弈,环保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协同难度大,互动机制不健全,最终造成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失灵。个别上级部门和上级领导对地方建设的干涉,成为影响地方生态建设不可抗拒的人为因素。当一些有背景的大型企业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相要挟时,地方政府往往被动接受企业的生态违规行为,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环保事件就是这一问题的佐证。
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
一、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
⒊国民缺乏“生态生产观、生态消费观”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但是,目前“美丽中国,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遍缺失,制约着“美丽中国”建设。个人价值观中的利益诉求、利己诉求过重,公益心淡薄,使得人们在生产、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个人方便,而非他人、集体、社会的长期利益,出现了农民“自己的菜不打药,打药就打商品菜”,市民“一边堵车骂雾霾,一边开车造雾霾”的社会现象。被邀下河游泳的温州瑞安市环保局局长就曾表示,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生活垃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享乐主义价值观和炫耀式消费行为在国民中滋生。一些人通过炫耀性消费博得社会艳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社会上的奢侈浪费之风有扩散的迹象。若不及时制止,人们的利己型生活观将加剧人们需求无限性与生态系统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威胁,成为影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也走过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到生态环境最终得到改善的道路,他们的经验值得充分借鉴。
⒈严格立法,为生态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成熟的生态建设法律体系,将“可持续发展”“以预防为主”“污染者承担责任”“公众参与”等原则纳入法律体系中,生态违法成本高昂。许多国家的环境保护法都有“按日处罚”规定,如美国《环境责任法》规定对违法者可处以每一违法持续日最高达2.5万美元的罚款;对累犯者则处罚额度更高,可处以每一违法持续日达7.5万美元的罚款。
⒉完善政策,税收、财政成为有力杠杆
美英法德等国针对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垃圾开征生态税,收缴的税金除用于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还用于回收新技术的研发,同时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项目提供抵税优惠。俄罗斯用于生态补偿方面的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3%左右;英国
对使用清洁燃料的对象补贴70%的改造费;日本政府对实施建筑物绿化的居民或企业给予50%到100%的资金补贴。为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欧美国家政府优先采购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
⒊吸纳社会力量,加强宣传教育
西方发达国家民间环保组织力量强大,而且专业化极强。英法美等国设有野生动物基金会、鸟类保护协会等。在社会生态建设层面,教会、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积极参加政府社会救助计划外,它们也制定和实施自己的救助计划,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医疗、学前教育、成年人扫盲、社区服务等内容。美国环保局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制定了“地球卫士俱乐部”计划,以益智问答的方式教授环保知识,并以证书和徽章给孩子们正式的确认,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新西兰环保部门在小学开设有机园艺种植课程,帮助小学生学会不使用化肥种植花卉和蔬菜。
⒋加大投入,保证技术研发力度
西方发达国家支持环保技术不遗余力。美国依靠“阳光美国计划”资助研发并减少技术市场化的障碍,增强太阳能的商业竞争力;加拿大政府前后投入20亿加元(约人民币120亿元)制定了“节能之星”门窗的严格技术标准;法国米其林集团投资15亿美元在中国启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环保搬迁改造及扩展项目,进行节能绿色轮胎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节油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策与建议
当前,建设“美丽中国”重在选好关键点,抓好着力点,解决好突出问题,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力争5年左右取得美丽中国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⒈构建绿色GDP与生态GEP结合的干部综合考评指标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资源、环境、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议有关部门逐步构建“绿色转向,分类评估”的干部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对资源状况、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而不同的指标间可以等量转换,便于统一评估绩效。一方面完善绿色GDP干部指标考核体系,将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从GDP中扣除。一方面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简称GEP)考评指标体系,把生态系统产生的效益总值纳入到生产总值中。
⒉逐步健全生态文明法制体系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法规立法的指导思想,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工业、机动车辆、居民生活等污染物排放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提出更加严厉的防治措施,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⒊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撑力度
合理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投入。重点支持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发展资源
循环产业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层面。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土地节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重点支持建立“美丽中国”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建立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农村的生态补偿机制。调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直接用于生态保护的比例,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生态保险制度,创新、丰富生态保险产品,支持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⒋实施“美丽中国”三大工程
一是“美丽空气”工程。首先应监测预警,国家研究出台PM2.5监测标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制定实施大气重度污染应急预案;二要分类治理,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的大气污染控制区,制定差异化的污染防治系列措施,同时对空气污染源行业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例如,针对汽车行业可考虑调整产业政策,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等;三是联防协控,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机制。
二是“美丽食品”工程。可利用物联网技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对食物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进行系统记录、追踪、识别和监测,使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均可查询、可溯源、可追责。对食品违法行为要大力加强惩处力度,达到“一次违法,终身后悔”的惩戒效果。同时,大力鼓励食品的规模化生产,既实现规模效益,也便于管理和监控。强化企业特别是龙头食品企业的生产标准与管理要求,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食品、绿色食品。
9.柯洁,距离大师还有多远? 篇九
孩子是职业棋手,常年沉浮在胜负世界,父母多难以超脱,但父母给予了柯洁极大的宽容与信任。柯国凡是水利工程师,周柳萍也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对儿子下棋从没有强硬的目标。“棋好,身体好,人品好”,这是周柳萍对儿子的期待。虽然看儿子下棋也会紧张,但对于输赢,她不过多干预。周柳萍考虑过,如果柯洁初中之前没有定段,或者没有进国少队,她就带着儿子回丽水重新读书,高考,过普通人的生活,也没什么可惋惜的。
柯国凡对儿子的期待更大。几年前,柯洁进入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叛逆、急躁。20下半年,柯国凡从浙江移居北京,守在孩子身边,一家人终于结束两地分居的状态。柯国凡对儿子严厉,刚开始的两三个月,父子冲突不断。但父亲的回归,帮助柯洁抑制住了焦躁。“现在,儿子有什么话,更愿意告诉他爸爸。”周柳萍说。
,柯洁在定段赛中9胜4负得到最后一个定段名额,成为职业棋手。
但之后两年,是他学棋以来最煎熬的时期。刚定段时,柯洁在全国排200多名,两年之后,排名降到257。
那时,柯洁面临无棋可下的窘境,一年总共只有十几二十盘棋。无人对局的时期,他靠着下网棋来一步步磨砺自己。
大量的网络对局是95后棋手们的主要训练场。过去的职业棋手要与高手过招只能通过比赛和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但网络给了年轻棋手们更多实战经验和与日韩高手对局的机会。
柯洁在弈城网上的账号叫“潜伏”,一如他当时的状态。到,柯洁在弈城网那里下了4000多盘,平均一天3.6盘。
定段后,柯洁连续三年参加了国家少年棋队的选拔,第一年倒数第二,第二年倒数第一,一直到第三年,逆袭成功,以第一名的身份正式入选。由此,他的自信才重新回来。
之前,在少年队的预选赛中,甚至有一盘棋,柯洁因输给了女棋手,而出不了线。
直到20之后的三年,柯洁成绩开始上升,国家围棋少年队教练黄奕中见证了柯洁的成长。“柯洁这一批同年龄段的棋手,从小有非常好的环境,又正好赶上互联网,通过下网棋,他们的训练量远超过上一批。柯洁18岁做的可能是我23岁才达到的训练量。”
黄奕中看到了柯洁的潜力。那三年里,柯洁在队内一直保持前两名的成绩。“他在同龄人里特别突出的一点,是死活题特别厉害,快且准,而且自己创作了很多死活题。局部非常敏锐,对棋型的.感觉也很好。”死活题是围棋的一种训练方法,帮助棋手提高对棋形的敏锐程度。在职业棋手训练中,死活题是基础。
黄奕中印象里,柯洁的棋艺一直“像火箭一样快速蹿升”。三年里,柯洁的等级分涨了200多分,“像他们这个年龄段,比赛积分很少,想要涨200多分非常不容易。”
年龄增长之后,随着大局观有长进,17岁时,柯洁积累的潜力突然爆发。一年内从60名左右冲入到等级积分前十名。
10.“人妖文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篇十
何谓人妖,其实就是通过药物和培训,使男性的形体逐步体现出女性的特征。男非男,女非女,谓之人妖。走向人妖之路,或因被人贩子拐骗,或因家庭贫困由父母出卖,间或也有极少数向往人妖生活自愿为之的。无论何种原因沦为人妖,通向人妖之途是痛苦的:药物的摧残,训练的严酷,性别的错位。舞台生活是难堪的:客人的骚扰,同伴的排挤,红颜的易失。结局是惨烈的:社会的歧视,爱情的渺茫,寿命的短暂。人妖在舞台上无论如何风光,人妖与太监一样其实都是玩偶,只不过太监是皇室的玩偶,人妖是民间的玩物罢了。
不知从何时起,国人对人妖也来了兴趣。在曼谷,在芭堤雅,观看人妖表演的以中国游客居多。不仅男游客看得如痴如醉,而且巾帼不让须眉,据说女游客在观看人妖表演时还存在着某种羡慕和嫉妒的心理。因为人妖的形体比一般的女性更趋完美,舞台表演更是风情万种。于是乎,有人动起了歪脑筋,开始在国内的一些地方组织起人妖或变相的人妖表演,牟取暴利。以至于文化部、公安部早在2002年年底就紧急发文:严禁组织或从事脱衣舞、人妖表演等色情演出。
人妖是不幸的。走上人妖道路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华丽、风光、妖艳的背后,是酸楚和苦涩。人妖表演基本上是色情的。由于人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演者和观者较少道德上的顾忌,因而人妖的表演更加出位,大胆,甚至淫荡。人妖的幕后生活往往也是污浊的。同性恋、卖淫、自虐、吸毒是其生活的一种常态。
可是,当我们带着一种不屑而又偷窥的心态,带着一种排斥而又欣赏的思维,带着一种欲拒还迎的意念看待人妖这一现象时,“人妖文化”,离我们就已经不远了。
“人妖文化”与“太监文化”有着相通之处,本质上都是以扭曲人性、违反天伦、自虐或他虐的畸形文化。太监文化是古代中国的“国粹”,但太监文化毕竟藏匿于深宫大院,属于皇帝或皇族专有的文化。而人妖文化却不同,它流行于市井之间,属于市民的文化。“太监文化”更多的属于奴性文化,他虐文化;“人妖文化”则更多的属于色情文化,自虐文化。正是因为“人妖文化”具有表象上的风光及色情,手段上的功利及满足,心理上的自慰与遐想,如果主流文化失守,“人妖文化”及其衍生品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一旦人妖现象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产业,哀莫大焉。
人妖是舶来品。地下的人妖表演进入国内也还是近几年的事。虽然尚属罕见,但应引起我们警惕。撇开人妖表演这一单纯的“人妖文化”形式不谈,如今,西风日渐,泥沙俱下,血腥、色情、暴力、乱伦、同性恋,已是见怪不怪了。业界批量制造美女俊男,无医学事由的性别改变,克隆人技术的迟早滥用,自然法则已显得无能为力。“人妖文化”一旦泛滥,直接后果是对人性的漠视,性别的迷失,欲望的膨胀,色情的张扬,灵魂的扭曲,医学的堕落,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邪恶风气。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妖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色情文化,娼妓文化尽管自古有之,但始终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今,社会的宽容,传媒的推波助澜,出版、影视业界的急功近利,主管部门的放任、渎职,致使经过华美包装的带有浓厚娼妓文化色彩的“人妖文化”有可能在我国登堂入室。
“人妖文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11.天堂到底还有多远伤感散文 篇十一
仰望苍穹,深深的对着远空呼唤,天堂你到底还有多远?我该怎么衡量与你之间的距离?
多少次在梦里一遍遍呼唤你的名字,不断幻想你的样子,那么美,使我不禁沉醉在梦里。
你的眸子如江南烟雨般温柔,委婉;
你的怀抱像草原般广阔、平静;
你的爱像大海般包容、温暖。
在梦里,你总是温柔的张开双臂,呼唤我:“孩子,回来吧!”在我激动的热泪盈眶,准备扑向你怀抱,像你哭诉我那些委屈时,梦却就此中断,每次醒来时,泪水总是打湿枕巾……。
我一直认为我是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你坚实臂弯里的一个角落。
在我醒来的时候落寞的发现我并没有在你的臂弯里,我还是存活于这尘世间。
天堂,到底还有多远?你怎忍心你的孩子在另一个世界流离失所?你怎忍心你的孩子在人世间流浪?
你可知道,为了回到你身边,我不惜那些冷言冷语,不惜那些伤痛、负累。可是我现在已经伤痕累累,我还是不愿停止脚步,我害怕,我怕我回不到你身边,再也见不到你。
可是我累了,很累,我承认我没有精卫填海的恒心,没有夸父逐日的勇气,我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再也无法支撑自己破旧的残躯前行了。
我一次又一次昏倒在路边,为了躲避炙热的阳光,勉强挪动身体到一处柳荫下,得以一片凉爽。那时我在想天堂应该有不少这样的柳荫吧?包括这处柳荫也是你赠给我的,您还是心疼我的,对吗?您只不过是在考验我,激励我。可惜我让你失望了,现在的.我孤独、焦灼、慌乱、茫然……,我没有方向,没有回家的方向……。
我不想沉沦,可是我真的没有力气了,如果您还怜惜您的孩子,就赐予我一丁点力量吧!哪怕仅仅一盏灯的光明,我都会站起来继续前行……。
如果我就此倒下您会不会心疼?您会不会记得我曾对您深深的虔诚?您会不会默念您还有一个孩子迷失在那个慌乱的世界里吗?
您是否如这个世界关心我的那些人一样对我失望呢?我还是感谢你们赐予我生命,只是,我还是会离开……。
天堂,如果您还爱着您的孩子,就让我彻底的消失在这个世界吧!别再有来世,免去那些轮回之苦吧!
天堂,太遥远;
归途太多荆棘;
漂泊太累;
12.四海为家的日子还有多远初一作文 篇十二
四海为家的日子还有多远?这一路上的辛酸与苦辣,有时,真的看破红尘。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都抛之恼后,可每当触景生情回忆从前时,那颗平静的心又开始沸腾,回忆着曾经,梦想着未来。
四海为家的日子还有多远?人的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见彩虹。人的一生,究竟有多远?是我们可以预言的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有时清醒,有时迷茫,有时开心,有时哭泣。自己似乎喜怒无常,难以捉摸。就这样生活着,转眼一过就是二十几年,朋友告诉我,坚持下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知道我也明白,可那些无形的压力总在缠绕着灵魂,让我一直走在背光的路上。
曾经,努力过,也成功过,忽然一天,又站到了从前激励过自己的.那面镜子前,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那份上进与拼搏,真是心老人未老。
13.杭州离“音乐城市”还有多远 篇十三
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能成为“音乐城市”呢?
提起“音乐之城”,人们首先会想到维也纳。维也纳是圆舞曲的故乡,18世纪,这里是“维也纳乐派”的中心,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这些大师的名字都和维也纳联系在一起。走在维也纳街头,随处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气息。一尊尊音乐大师的雕塑自不用说,街角一座不起眼的破旧小楼,都有可能就是某位音乐家曾经的居所。金色大厅早已成为全世界乐迷顶礼膜拜的圣地,连远隔万里之遥的中国“信徒”都以能到这里演出为荣,足可见“音乐之都”的地位。
如果说维也纳能够成为音乐之城是因为历史,那么纽约则是因为现在。作为当今世界的艺术中心,这座包容的城市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在纽约,街边拉琴的也许曾是某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而地铁里卖艺的将来也很有可能成为名扬四海的新锐作曲家。夜幕降临,浮光掠影的百老汇上演着别样的精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这里体味着不同的悲喜人生。
维也纳和纽约之所以能够成为音乐城市,是因为音乐已经流淌在这个城市的血液当中。即便拆掉所有的剧院,解散所有的乐团,这个城市还是可以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杭州号称人间天堂,一提起杭州,最先想到的就是西湖。可以说西湖作为杭州的城市基因已经深入人心。杭州今后要努力的,就是让音乐成为城市的另一种基因。
杭州能否成为音乐城市,不在于拥有多少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和音乐学院,也不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是否都有音箱,让人随时随地都能够听到美妙的音乐。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音乐的生活方式。
音乐存在于人的意识当中,这个城市的居民是否真正懂得用音乐的方式去生活,才是最主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应当从教育入手,大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点一滴做起,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喊口号搞运动。由表及里不怕,但一定不能忘记内在的本质在哪里。先把交响乐团和音乐厅建起来,把音乐学院建起来,然后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逐渐培养市民的音乐生活习惯。
14.文明离我们有多远 篇十四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举止文明能广受欢迎。但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其实,文明在行为上体现的更为广泛,但许多人缺少一对“慧眼”。在街道上散步时,你看到一些塑料袋,心理可能会想:“谁这么不文明,乱扔垃圾。当你看到一些人大步流星地从塑料袋上迈过的时候,你可能又会感慨了:“真不文明,竟然视若无睹。在发出感慨时,你有没有想:我乱扔过垃圾吗?要是我看见了垃圾会拣起来吗?其实,垃圾袋不是垃圾,是文明啊!你随手乱扔垃圾,你就是把文明抛到了脑后;你随手把垃圾拣起来,文明就在你心中。由此可见,文明离我们很近,近得只是弯下腰的距离。
虽然文明和我们有距离,但控制这种距离的权利在我们手中,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正确使用过这种权利。
辅导教师:石永成
15.安全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 篇十五
作者:兰舟幽梦 http://blog.sina.com.cn/u/2062342382
我国何时才能真正重视注册安全工程师?听说取得其他注册证的人员很吃香,他们的证很值钱,为何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不值钱呢?注册安全工程师证在煤矿等高危行业应该更加值钱才对啊,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搞好安全就是珍惜矿工的生命,就是尊重矿工的生命,就是尊重人权,人的生命这才是第一位的啊。
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什么发展缓慢,我认为一是考过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的人较少;二是因为大多能通过的人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骨干,不是在安全生产领域有影响的领导阶层,领导自己没有利益就不会重视;三是很多注册安全工程师待遇太低;四是国家和企业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机构。本人在基层煤矿从事多年安全生产技术工作,并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准备办理注册,对此方面深有体会。
下面把我考试办理注册之路在此一一详述,针对完善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未来之路,说点自己的看法。在此我不是批评那个单位和那个人,如今我年龄也大了,我只是抱着为了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和鼓励年轻人多学习煤矿安全管理知识,支持他们多多参与煤矿实践,呼吁更多的人走上注册安全工程师之路。我通过考试,领证,注册这一年多的经历,深感要规范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未来之路还很遥远啊。我只是用我个人一点经历说事,决没有攻击那个单位和个人之意。
一、考试之路。
我2011年6月之前,从没有听说过考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么回事,还是宣传不到位和单位考过的人员太少,因为单位要中级职称,我是助理工程师,晋升工程师很多条件达不到,单位领导对我们说可以考注册,我才开始报名,买书学习。当时我单位20人报考了,但是资料审核通过一半,到最后只剩下我们三个人去考试,有很多人中途退出了,有的甚至交过考试费用也没有去参加考试,原因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怕考不过,一部分人说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不值钱等,那些没有报名的很多人还处于观望阶段,怀疑企业是否承认这个证,有的人认为取得这个证和没有证没有啥区别无所谓,反正现在也不重用,还要辛辛苦苦学习考试。
但是,我单位新分来一个研究生向我询问考注册事宜,我很是支持和鼓励。我说,我也只是看了两个月的书就考过了,关键是要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书本知识如果不用于指导实践还是等于零。再者,我一次考过注册也是想证明一下我的能力,检验一下我二十多年在基层工作理论实践能力。关于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我建议,一是要大力宣传,鼓励有工作实践经验年轻人报考;二是要简化考试程序,最好让参加考试人员在本市区考试,高考就能落实到各县区,为何考注册非得让考试者长途跋涉到省里考试呢?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之路,当务之急是完善考试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力度,逐步提高注册安全工程师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考试行列,尤其是要让那些老安全员也参与考试。让他们重新拿起书本系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用于实践中去。
二、领证之路。
得知我通过了注册考试以后,就进入领证之路了,资格证下发到省里,考过者自己要开证明到省会领取,我询问单位领证开证明及盖章的事情,基层单位却没有人知道怎么办理的。好不容易开了证明,我还得长途跋涉到省会领证,恰好单位一位同事到郑州办事,我就让她替我把证领了。基层单位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比较混乱,从报名考试到领证到办理注册,基层单位各个部门之间也是互相推诿,一些单位说这个不归他们管等,我想问问国家安全总局这个注册安全工程师在基层到底归谁管理呢?我认为国家和企业当务之急是成立一个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领证、注册、继续教育等。
三、注册之路。
我领证后,还是比较幸运的,单位也聘任我为工程师了,我就想干脆就在本单位注册吧,也别在外面找单位挂靠了,就开始走向注册之路,开始上网查询注册程序,打印资料之后在本单位询问如何注册如何签字盖章等,可还是没人知道如何办理,后来我一直问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有一个负责培训的才说如果想注册的有资格证者要自己去省里办理注册。我想既然国家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鼓励安全工程师办理注册,企业也需要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何企业要让自己跑着去办理呢?这出差费用谁出呢?
自己去就自己去呗,可是我却白跑了一趟。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我看到一个通知说是 11月12日—16日在省会广发大厦集中办理注册,在网上输入了初始注册信息并提交打印了资料,在单位找到领导签字盖章后,我于12日请假乘车3个小时赶到省会找到广发大厦,哪里的负责人说我搞错了,他们负责办理非煤矿山注册的,煤矿办理注册归到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我对郑州不熟悉,问好地址赶紧打的找到河南省煤监局。上楼一问,一负责人说煤矿办理注册要在这个月底才开始,他们现在还不愿意先收下资料,说是怕丢了。我这不是白跑一趟吗?这一个来回搭上请假没有薪水外还要搭上一百多元的路费。个人办理注册之路之艰难之麻烦可想而知。我很是气愤,他们办事互相推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大老远的跑来容易吗?难道去办理的资料就不会先收下吗?再说那个广发大厦办理注册办公室电话通知上公开了,但是为何总是打不通?我临去之前打了好几个电话,甚至一天打电话十几次,却没人接电话,真不知道他们上班干啥去了。如果当时有人接电话说明一下,我也不会白跑这一趟的。煤矿企业内部是否应该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让个人去办理注册不合适,企业基层应该收齐资料统一报送省,省再报送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
因此,我认为国家和企业当务之急是成立一个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机构。方便注册安全工程师之间,个人和政府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我呼吁我国应该重视注册安全工程师,因为现在考过的人越来越多了,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注册安全工程师条例。尤其是针对高危行业如煤矿等,更用该重视。高危行业企业中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达到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人数的应不予以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我还听说很多企业对其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费用都不管,很是伤人心啊。我也一直在关注我注册后我单位会不会出继续教育费用?
国家和企业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注册考试管理工作,给考过的人员注册和开展工作提供方便,真正赋予他们技术管理实权,真正让他们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过程中去,从而提高煤矿安全。
不过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去年取得资格证后,今年下半年单位就给我下了聘书,聘任我为工程师,薪水也涨了,也省去了很多助理工程师晋升工程师的其
16.我们离低空开放还有多远? 篇十六
今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为关注低空空域改革的人们再次传递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低空空域改革的春天并不遥远。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万小时,年均增长19%的发展目标。同时,它还提出要做好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配套工作,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特点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
低空空域改革之所以备受瞩目又令人期待,主要在于其能带来规模巨大的低空经济“蛋糕”。《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目的是盘活中国低空空域资源,提高空域利用率,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从发展低空经济中尝到了“甜头”。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成立的江苏华西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今年8月取得了民航华东管理局颁发的商业非运输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空中游华西”成为了当地一道全新风景线。成功举办中国版“飞来者大会”的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计划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年产飞机1000架,带动相关年产值300亿元,并早日把该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千亿元产业集群规模的新兴产业基地。
据报道,未来10年,中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将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如果这些私人飞机的需求全部得到满足,将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有力地促进航空制造、维修、管理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通用航空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得益于低空空域改革的辅助。按照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案,长春、广州、海口“两区一岛”已经进行了试点放开。今年,低空空域放开范围已经扩大至东北和中南“两大区”,以及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六小区”。按照《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2015年底,将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虽然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低空空域改革仍要进一步深化,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更加先进合理,法规标准和服务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低空空域资源需要得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安全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推荐阅读:
还有话说作文06-30
距离2019高考还有07-19
我还有你作文07-29
还有多少意义诗歌09-05
故乡,你还有什么诗歌11-15
风雨过后还有彩虹作文12-05
世上还有爸爸好作文450字08-01
如果,还有如果的话情感散文06-10
假如我还有三天光明作文07-03
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教育叙事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