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共2篇)
1.弘扬劳模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篇一
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2014年,兰考县委、县政府向总书记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严承诺。三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提出的“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指示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务实重干,截止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27%,顺利实现了贫困县脱贫摘帽。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是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准县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构建城乡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着重解决就业问题,让有产业发展能力的人发展产业,没有产业发展能力的人在产业发展中稳定就业。二是紧扣新型城镇化,加快改变兰考城乡整体面貌。大力推进城市综合提升和农村五项重点工作,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群众的现实获得感不断增强。三是紧扣民生改善,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先后开展“两违”整治、拆除违法加油站、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健全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等系列活动,让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四是紧扣责任分工,切实提升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水平。探索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所有常委参与抓、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模式,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全社会合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将“六个精准”落到实处
一是抓好精准识别,切实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主动开展精准“再识别”,逐村逐户逐人过筛子,确保“应进则进、应出尽出、应纠则纠”,并在河南省率先开展标准化档案建设,实现一户一个编号、一户一个档案,为精准施策提供最基础的资料。二是因村精准派人,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抽调345名科级后备干部,进驻115个贫困村开展帮扶,对335个非贫困村明确1名乡镇优秀干部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确保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驻村全覆盖。同时,不断强化政策、资金等保障,有效解决工作队帮扶工作效果不理想、发挥作用不均衡等问题。三是推进精准施策,突出解决“怎么扶”的问题。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县财政资金,针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兜底户研究出台12项具体帮扶政策;鼓励和动员行业部门将资源聚焦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探索党委政府主导,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协调负责,社会企业积极参与的社会扶贫模式,建立“爱心超市”,开展“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实施“巧媳妇工程”,开展“助学扶贫”,形成“群众干、干部扶、社会帮”的合力攻坚格局。四是严格标准程序,认真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严格按照中央和省有关要求,制定《兰考县贫困退出工作方案》,有序推进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的退出。贫困户退出方面,一是做好“脱贫不脱政策”的宣传;二是做好扶贫先扶志,正向激励,树立脱贫光荣的意识;三是严格程序和标准,并按照“两公示、一公告”退出程序进行。贫困村退出方面,在贫困发生率低于2%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达标。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等方面,必须全部达到标准。统筹考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完善后续的脱贫发展规划。贫困县退出方面,主要把握“三率一度”,即漏评率、误退率、贫困发生率和群众满意度。解决识别,能宽不严;解决误退,能严不宽;多措并举,降低贫困发生率。群众满意度是综合工作的体现,只有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脱贫、脱真贫,才能让群众认可。
三、坚持以上率下,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
焦裕禄书记曾经说过:“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兰考县坚持扶贫先扶志,形成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用我们的主动唤起群众的互动。按照当年焦书记“白天要搞调查研究,晚上要‘过电影’”的工作方法,县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讲脱贫攻坚专题党课,利用晚上时间开展集中研学;四大班子在白天调研的基础上,“百日攻坚”期间坚持每周至少住村1夜,督查指导驻村工作。各行业扶贫单位一把手坚持入村住村,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五天四夜”工作制,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大力开展“春风行动”、“五净一规范”,重点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家庭环境。开展贫困户干劲评比,提振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四、坚持改革创新并重,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
焦书记曾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兰考县大力发扬焦裕禄同志“迎难而上”的精神,以改革的思维破除脱贫攻坚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的举措应对脱贫攻坚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是深化金融扶贫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撬动银行发放贷款3.57亿元,培育壮大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93家,带动6000户贫困家庭增收脱贫;引入保险机制,对贫困人口的财产、人身、种植业三大类进行保险,做到脱贫路上“零风险”。二是创新扶贫资金使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创新教育扶贫。在落实好国家和省级层面教育资助政策的基础上,2016年县财政列支1162万元,实施分阶段教育救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是创新健康扶贫。做好住院医疗、慢性病、特殊病种等大病保障,进一步降低贫困群众看病负担。2016年,全县共发放贫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982万元,惠及群众6万多人次。
五、坚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
一是建强班子队伍,解决引领能力不强、精气神不足的问题。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逐村逐人分析评定。抓好村支部书记培训,给软弱涣散村支部书记“开小灶”,由优秀驻村干部一对一讲、手把手教。二是?血造血并重,解决无钱办事、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下拨均不少于20万元的扶贫、运转及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出台22项扶持政策,实施光伏发电和廊道育林,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188个。三是建立健全制度,解决管理不规范、群众不信任的问题。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村内重大事务都能听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有效解决了个别村干部脱贫攻坚中优亲厚友的问题。
六、坚持鲜明导向,严格督查抓落实
一是建立完善督查机制。组建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对全县重点工作实行台账化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较真碰硬开展督查。充分发挥督查利剑作用,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脱贫攻坚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督查,逐村交办问题清单,限期整改落实反馈。三是树立鲜明督查导向。强化督查结果运用,树立“重基层、重一线、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借鉴当年焦书记的好做法,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开展“重树四面红旗村”活动,有效调动了村级比学赶超、晋位争先的积极性。同时,对落实不力、敷衍推诿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全县通报,约谈问责。
(本文为作者在《老区精神与脱贫攻坚论坛》大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2.弘扬劳模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篇二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躬身为民勇担当”的第一书记文伟红、有“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贵州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有“用生命诠释最美青春”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他们倾情投入一线,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艰苦奋斗,为一方百姓摆脱贫困,出谋划策,不懈开拓;他们立足实际,履职尽责,用一片丹心为贫困群众撑起一片天——他们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领跑者”。
对于新时代年轻干部来说,要传承并弘扬好艰苦奋斗精神,用真行动、实业绩向祖国深情“告白”。
崇尚实干,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事劲头去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离不开实干,实干才能接续奋斗。是艰难的一年,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洪救灾的考验下,涌现出了一批批勇于担当作为、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干部们,他们用厚实的肩膀、稳重的步伐、坚定的目光完成了一次次挑战、跨过了一道道坎、攀登了一座座山。2021年,年轻干部要以实干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拿出滴水穿石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在干事中成长,在干事中磨意志、砺作风、提境界、增才干,以“干”为核心,做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到亲力亲为、躬亲实践,坚实“干”的作风,永葆“闯”的精神,拿出“拼”的劲头,用实际行动书写奋斗篇章。
夯实本领,锤炼“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过强能力去奋斗。“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奋斗者须有多项技能加身,只有足够的底气和过硬的能力才能奋斗不止、步履不停。年轻干部应时刻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理论学习上不放松、在本领提升上不掉线,不断在书本中、在实践中夯实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知识储备,认真研读著作,从《摆脱贫困》《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著作中感悟内涵、汲取养分、优化作风。端正学习态度,找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风气,理论学习注重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奋斗路上要“本领”在线,年轻干部要在实践中增强斗争本领,提升服务水平,主动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去经风雨、见世面,多学几门实用的本领,磨练岗位硬功夫,用过硬本领夯实奋斗底气。
甘于奉献,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去奋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孺子牛”比喻那些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真心诚意为人民着想的人。年轻干部要乐做甘于奉献的“孺子牛”,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人民解忧,在奋斗路上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用奉献书写无悔华章、用奉献装点奋斗征程、用奉献彰显为民本色。“岁月不居当初心依旧,为民情怀当抱朴为心”。年轻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坚定为民信念,站稳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做到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才能在奋斗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弘扬劳模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推荐阅读:
如何弘扬劳模精神11-26
弘扬劳模精神个人心得感悟07-29
弘扬劳模精神个人心得与感悟09-16
学习劳模精神的作文01-17
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体会06-21
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观后感08-02
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10-12
初一以劳模精神为题的心得体会600字07-14
学习习书记劳模座谈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0-01
弘扬革命精神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