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语教学初探(10篇)
1.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一
初探初中生物双语教学的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成功地加入“wto”世贸组织,人们与国际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学习外语的人们越来越多,英语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已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英语只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外语学习时间长达12―,仍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外语交际、表达思想的能力仍然不强。为了突破外语教学的难点,克服交际困难和哑巴英语,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具备良好学科外语知识的复合型双语人才,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从今年年初开始,率先在初中生物学科中试行了双语教学,由于现在既没有双语教材,又没有双语教学方面的范例,所以我只能自己摸索着给初中学生进行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试验,从中获得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教学体会,现简述如下:
一、初中生物双语教学的内容选择
在我从事的初中生物双语教学活动中,深感教学内容的选择很重要。我们现行的生物教材有些内容生物原理性比较强,并不完全适合采用双语进行教学。同时,我们的双语课堂不能把初中生当作成年人看待,如果每堂课或每种活动持续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我在每堂双语教学课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讲求知识性,而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研究性。比如,在讲《脑和脑神经》这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用英语讲述电脑有哪些功能,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脑(computer)引出人脑(brain),当讲到脑的结构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脑,使学生对脑的结构有了感性认识,井适时地安排学生用英语回答有关脑结构的问题。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初中生物双语教学中生词处理方法
1、词汇分类。语言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词汇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掌握的数量依次递增,它包括:能说的词汇(speaking vocabulary)、能写的词汇(writing vocabulary)、能读的词汇(reading vocabulary)、能猜的词汇(guess vocabulary),前两个层次属于能够应用的积极词汇(active vocabulary),后两个层次属于不一定能应用的消级词汇(passive vocabulary),在《脑和脑神经》这一课涉及到的生物专业英语单词有30多个,通过分析,我把单词分为三类,第一类单词要求全说会写(speaking and writing vocabulary),共有8个:第二类单词要求会读(reading vocabulary),共有10个;第三类单词只要求在听的过程中理解其含义(guess vocabulary),无需说写,这样重点掌握的单词只有8个,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2、掌握技巧、扩充词汇。为进一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我还教会学生一些构词法等技巧。英语的专业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构词法的规律产生的,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构词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脑和脑神经》中,列出这样的词movement―center(运动中枢):sense center(感觉中枢);seeing―center(视觉中枢);hearing―center(听觉中枢);language―center(语言中枢)来说明它们分别是由中心词加上不同的单词构成。事实证明,这种从词汇的组成上来解析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迅速扩大专业词汇量,减轻学习的难度,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初中生物双语教学的具体运用
首先,我在生物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外语讲述为主,以母语讲述为辅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外语的学科知识内容,教师不仅通过清晰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解,而且通过适当的母语提示帮助学生理解,使外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理解容易时,则加大外语讲述的成份;学生理解困难时,则适当地用母语补充解释,并用剪贴图、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辅助说明。
其次,在双语教学运用过程中,由于学生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班级授课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讲解以外还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双语教学的效果,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是加大了,但是,适时地安排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复述某些专题的内容,既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又给他们提供用英语讲述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仍不失为常用的好办法。
第三,力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双语氛围,是搞好双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英语听力心理障碍”。在《脑和脑神经》这堂课前,我播了一段英文歌曲,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事先设计好的语言情景中,为下一步课程的展开作下铺垫。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我还有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英语短剧,来调动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四、初中生物双语教学反思与设想
我通过一年来对生物学汉语教学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材方面,无论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双语教材可供参考,给“教”与“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我们的教师对于双语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些旧的理念很容易复出,影响双语教学“任务”的落实;三是学生的外语水平差距很大,尽管教师通过适当的母语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还是有个别学生跟不上,影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在下一步的实践教学中,除了具备双语教材和提高教师素质以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的基本框架,进一步筛选出一些好的教学方法。重点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一要创建课内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要创建课内语言环境,来营造语言的运用氛围。三要创建校内学习环境,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四要做好校内环境布置,布置英语语言、文化环境。
2.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二
1 解读“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是指高等院校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原版教材,同时采用两种语言(母语和英语) 进行授课,其中第二语言不仅是作为学习对象,而且是作为教学媒介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1]。通俗地讲即用英语或汉语讲授英语原版教学内容。目前,根据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实际,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模式大致存在三种类型[2]。
全外型:即所开设的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语讲授。学生以外文形式接受所学知识,这是属于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师生应分别具备教与学的外语水平和条件。
混合型: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是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语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这种模式与全外型比较属于较低一个层次,但对于学生来讲易于对知识的接受。这种模式有益于初开设或开新课的双语教学以及广大教师广泛采用,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
半外型:这种模式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较初级形式。即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外语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均薄弱所致。学生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攻读教材。既需弄懂外语的语言知识,又需学好专业知识。
2 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
2.1 选用优秀的原版教材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材虽然在不断的修订,新版教材也引进了一些新技术、新成果,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合理性,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或陈旧,许多方面跟不上当今科技文化的发展步伐。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内容体系,有利于追踪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鉴于这种情况,在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美国Benjamin Lewin编写的《GeneⅧ》,该书是20年来经久不衰的经典名著,堪称分子生物学的国际第一书。每一版的更新都紧跟学科发展,对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突出地阐明了基因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因这一观点。
2.2 选用英语素质较高的教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 双语教师必须是专业精深, 而且其英语水平不仅可以用来自由交流, 还能讲解、辨析、例证该专业的教学内容, 而不是只能看懂专业英语书的“哑巴英语”教师就能胜任双语教学。因此, 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英语素质,就能够在授课中自如地交叉应用英语和中文,对授课内容进行清晰的讲解,也能对学生提出的有关专业英语问题给出满意的解答。
2.3 选用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
在双语教学起始阶段, 由于双语教学受师资、学生现有英语水平的限制, 如果说开展双语教学就采用全外型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我们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刚开始可选用半外型或混合型,半外型主要针对学生外语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薄弱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攻读教材,既要弄懂外语的语言知识,又要学好专业知识。混合型是教师采用外语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或以汉语为主, 在理解中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用英语加以解释和说明;或以英语为主, 在用英语教学的同时, 适当辅以汉语的解释和说明。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学生和教师都能接受,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学习效果良好。当教与学的条件都成熟时,可采用全外型,即教师直接用英语讲授,这对师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4 课件制作及其他方面的体会
我们的分子生物学都采用多媒体上课,可以把微观的分子结构和一些反应机理形象生动地表示出来,课件制作(包括解说词)全是英语,并配以生动有趣地画面和录像,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试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形式,部分用英文出题,并鼓励学生用英文做答;在实验教学方面,组织教师编写配套的英语实验教材,学生的实验报告也是用英文书写,让学生真正进入英语思维状态,学以致用。
3 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 近年来,其发展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英文教材的双语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快速地触摸到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进展。回顾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历程,成绩是突出的。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应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也在双语教学的推动下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实施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3.1 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是要达到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同步提高, 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来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必须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前提, 英语仅仅是教学语言, 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的关系来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为中心的语言教学; 专业英语是以专业语言为中心,让学生掌握专业术语的英语常见表达方式的教学, 是为开展双语教学做准备和过渡的阶段; 双语教学是以专业知识为中心, 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在学科专业领域内, 通过双语教学, 能使学生以英语作为工具来了解国际上该学科的最新进展, 获取新概念和新理论, 达到提升我国的学科专业教育水平,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之目的[3]。
3.2 双语教学与师资培训力度
精良的师资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保证。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学校应给任课教师外出进行与“双语教学”课程相关的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各种技能与素质的综合集成能力,保证“双语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双语师资的首选对象是那些精通外语的学科教师,但也可以选择少量有一定学科基础的外语教师。在突破语言关方面,外语教师比学科教师更有优势,但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则胜过外语教师。如何将二者完美地结合,是优化双语教学师资的突破口[4]。
3.3 双语教学与学生基本素质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很难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双语课堂里的满意度,直接影响他们参与双语教学的热情,从而影响双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根据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大学二年级学生要求掌握4000-5000个英语词汇,能阅读一般英语文体并能够进行必要的会话,但还不具备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低年级的学生实施双语教学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语教学适宜在大学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中开设。
3.4 双语教学与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不论学什么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时,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使其具有深厚的功底,这是培养任何层次、类型、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2]。如前所述,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基本英语知识,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的同时,还要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基础,过早开设双语教学,会欲速则不达。所以基础理论课程不宜开设双语教学。
4 小结
双语教学是我国现今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双语教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蕴含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5]。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每所高校、每门学科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教学管理体制、教学配套设施、学生素质、师资水平来确定如何合理实施双语教学,以及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深度及广度。
参考文献
[1]肖英,洪波.对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1):13-15.
[2]付筱娜.试析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2(7):91-92.
[3]杨新文,徐杰,张本斯.普通高校合理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9):151-154.
[4]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探讨[J].教育探索,2005(4):61-62.
3.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浸入式双语教学法 中医院校 双语教学
前言: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目前已经在我国一些学校进行实践,并且就实践取得的结果来看,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医院校双语教学,旨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单单只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能够完成英语对话,实现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英语能力的提升对于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当下大的时代发展背景的,也是为了“十”字型人才战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素质技能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英语这门语言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院校对于英语教学要多加重视,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
双语教学的迅猛发展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中外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英语作为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英语教育如今已经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不管中小学还是高中、大学,对于英语都普遍重视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针对于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渐渐加深,各大高校相继对如何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行了规划,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是顺应当下经济发展浪潮和当下社会发展形势的,这是中医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必须要注重的问题,关系到了中医院校未来教学发展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必须摆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且需要加大投入,确保英语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目前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工作的进展
双语教学在中医院校已经得到了推行,但目前来看,经过对多家中医院校进行了实际考察,中医院校在双语教学工作方面的进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院校的专业知识更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针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中医院校采取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但对于英语教学,很多中医院校并没有太将英语教学放在心上,没有将英语教学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很多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英语教育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实际应用并没有多大用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这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有很大關系的,毕竟日后中医院校学生的就业方面与英语教育实际挂钩不大。但就长远角度来看,英语既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知识,它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于日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面向国际化和世界化,中外之间交流频繁,日后中医院校的文化与外国西医文化的交流肯定会增加,而这无疑需要极为流利的英语水平。所以说,目前中医院校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教学工作开展较为缓慢,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应切实改变这一点。
三、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对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和挑战,对于原本双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能够予以改正,并且极大促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浸入式双语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接受水平,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改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接受能力,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渐渐沉浸于语言环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口语水平,从而摆脱“哑巴”英语。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实现中医院校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实际动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对于中医院校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畅的口语交际,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与外界进行交流时,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内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能够重新定位双语的学习价值。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中医院校的学生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文化差异,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并且与人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中医院校加强双语教学,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提早树立起人才培养面向世界化和国际化的价值观,将目光看得更高,望得更远,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定位,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其在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中医院校培养十字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同时,浸入式双语教学应用于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对于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以更高的目光定位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四
摘 要: 微课和双语教学都是优秀的教学方法,微课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为实现泛在教学提供了好的方法,双语教学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国际学术视野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发现二者通过合适的教学组织,如反转课堂等,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实现良好对接,从而强化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 双语教学 反转课堂
一、引言
微课是一种将固定时间较长的学习过程零散化、碎片化的学习方法,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提供视频资源让学习者花费几分钟时间围绕单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较短时长,有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二是碎片化时间安排,可以帮助学习者方便抽出较短时间片获取需要知识。
优点突出的同时,单纯的微课学习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如为了保证微课视频的简短性,对知识点的学习往往来不及展开,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由于通过视频学习缺乏学习互动过程,因此会产生学习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建设视频相关的配套深入学习资源,让感兴趣的学习者自行阅读相关资料,以解决广度和深度问题,同时提供微课的在线答疑和讨论版块,以解决互动性缺乏问题。
对学习目的明确的学习者而言,微课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非常适合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这也是微课当前的主要服务方向,其服务模式为自主学习,服务对象包括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在校学生和终生学习的职业者人群。微课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能否服务于日常教学,为更广泛的普通在校学生服务,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方向,如果可行,那么微课如何与现有课堂教学融合,如何利用微课促进日常教学,利用日常教学扩展微课学习中知识广度和深度问题,强化教学互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
二、研究目标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推动双语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提高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是由当前的社会科技发展状况决定的,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团队在英语环境中进行交流,为了融入这个环境,迅速提高自身科研水平,要求科研工作人员具有使用英语作为研究工具的基本能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研工作者,高校有必要在其学习过程中引入双语教学,方便学生提高利用英语工具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已有研究指出,双语教学可分类为汉语铺垫式、英语引入式、英汉融合式、全英语浸泡式[1],随着课堂双语比例依次增高,双语教学效果也越好,但是对学生初始英语水平阈值也越高[2]。学生初始英语水平是不可控因素,但是可以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达到降低阈值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改造,利用微课模式提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复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生掌握核心专业知识的难度,利用反转课堂的相关理论知识,将课堂学习改造为双语教学模式,在保证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通过微课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寻求一种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率高且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专业课学习模式。
三、微课和双语教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微课教学、反转课堂和双语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微课教学为反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选项。另一方面,微课视频和配套资源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高课程学习效率提供有益帮助,学生通过碎片化的平时时间即可对核心知识点有较多了解,从而为反转课堂开展提供了前期必需的知识储备。而双语教学则是反转课堂实施的一种语言载体,相比于传统课堂双语教学的实施难度,反转课堂由于在开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充分了解,因此无疑降低了双语教学的学习门槛,同时反转课堂上的双语教学为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实现二者结合从而强化专业课教学效果,制订了如下方案实施步骤。
1.设定课程的每一次微课课程的学习目标并制订与之配套的教学计划。微课的核心是知识点,微课视频录制不是简单的时间划分,必须考虑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有目的地针对核心知识录制微课视频。视频录制采用中文录制,方便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点。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特别针对微课视频之外的非核心知识点的引入。
2.围绕微课课题制定学习素材、英语教学课件。学习素材是微课重要补充材料,主要包括要点简介、练习题目、课堂作业、延伸阅读等内容,让学生在脱离课堂时围绕微课本身就可以展开进一步学习。好的英语课件是双语教学的基础,通过关键词汇和短语的组合,让学生迅速抓住重点,避免教材上较为复杂的英语语句。
3.围绕微课课题制定反转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应用双语教学的反转课堂可以有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如话题讨论、小组研究、知识竞赛、学生演讲等多种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沟通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恰当的知识点制定不同的课堂组织模式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柱。
4.选择优秀的适用于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学资料和相关延伸阅读材料。TCP/IP编程课程的相关延伸阅读材料较多,在推荐阅读材料时,需要考虑资料的新颖程度、英语阅读的难度和材料的阅读量等诸多因素。英语教材影印版正式出版的较少,需要尽量寻找合用的英语教材或者提供电子版本供学生学习参考。
5.建立双语课教学中学生反馈和双向沟通机制。反馈内容包括微课内容是否清晰且易于理解,微课支持材料是否丰富,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水平,双语教学是否实现了预定教学目标等内容。
在二者结合的实现过程中,研究内容包括微课和双语教学是有效结合并相互促进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微课和双语教学的研究,研究其适用环境和应用目标,收集相关微课和双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资料。对微课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追踪最新微课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对全国高校微课竞赛中的优秀作品进行研究学习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提升教学效率,改变课堂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双语教学效果。通过研究双语教学+微课的课程组织模式,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确定合适的结合方法。方法研究中包括课程组织形式、微课知识点拟定、不同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双语教学下核心知识点的掌握、不同双语教学层次的效果分析等内容。通过对微课和双语教学结合的教学效果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有效的课程教学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对教学过程进行迭代改进,对于微课和双语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以便实时进行调整。调查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对双语课程组织方法的接受程度,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反馈,对课程核心内容信息掌握程度反馈,对微课内容的信息反馈,对延伸阅读材料和微课支持材料的满意度反馈,等等。
四、结语
微课和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模式通过反转课堂可以很好地组织起来。微课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较少的碎片化时间对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微课学习的学生带着一定的信息量参与反转课堂的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探讨和扩展,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又可以强化学习效果,将课堂教学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变成知识的内化吸收的过程。灵活开展的反转课堂,可以为双语教学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学生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倾听者,而且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加入到英语对话环节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微课学习可以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避免学生成为双语教学的哑巴和聋子,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5.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五
一、实施双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教育能改变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教育也能改变和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
在新疆两千万人口中,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有一千万。这一千万人的命运、一千万人的幸福系于新疆的民族教育,确切的说是系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建设新疆、提高新疆教育质量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缩小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民汉兼通”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城乡、民族、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强化基础教育的功能,推动少数民族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我校“双语”教学工作开始以来,我一直在潜心钻研初中数学的双语教学,我认为语言障碍问题是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最大的困难之一,也是每个双语老师都必须面临的挑战。
二、问题的提出。
本校的双语学生基本来自于三个牧区,他们上小学时用母语授课,汉语水平,表达能力非常薄弱,进入初中进行双语教学时,七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汉语水平低,理解数学概念,定义的能力较差,常常影响教学成绩和教学进度,所以在考试时学生学习成绩较低,部分学生就出现了放弃学习的现象,这样学生和老师的压力就更大了。
教学中我还发现,一节课若用汉语讲一遍,再用哈语解释一遍,那么教学任务常常就完不成。
另外双语班学生和汉语班学生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但每次考试评价的结果却相差很大。主要原因不是双语班学生不聪明或者不用功,而是他们的汉语水平低,対题意不理解,所以提高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未来数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双语教学经验以七年级双语教学为例就数学双语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语言障碍,提高汉语理解能力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体会。
三、解决方法
(一)、开设数学早读课并充分利用是提高学生理解数学公式概念的重要途径。
中学数学学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学习的概念多,而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基础,对它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一个刚从牧区上来学生在面对完全的汉语教材时别说理解就是完整流利的读出来都是很困难的事。很多双语班学生数学学不好,其根源往往是由于数学概念模糊不清而造成的。如何教给学生明确、科学的数学概念,这是双语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任何一个概念其基本的载体就是语言。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第一步就是感知和理解语言。所以,要让双语班的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只能首先从语言上下功夫。
大部分的学校是不开设数学早读午读课的,但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读一读每节课的概念,使其能在熟读的情况下逐步理解。
(二)、课前默写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中学数学章与章、节与节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之前学习的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后面课程的学习,而课前默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最佳途径。对于双语班学生来说课前默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三)、“说数学”让双语数学不再难。
“说数学”其实就是课堂上的口头交流,包括个人发言、数学对话、分组讨论等,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我对学生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用汉语来表达。
这样的要求不仅创造了一种语言环境,也使得那些害怕发音错误而不敢说汉语学生迫于教师的压力而开口。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问题不能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学生根本没有理解的时间,再加上问题又多是一些“简单化、封闭式”的问题,“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热闹非凡,但是这样不仅学习效果不好,也无助于学生提高其汉语水平。
(四)、“写数学”
“写数学”即书面翻译。针对双语班学生汉语水平低的问题,进行数学文字与汉语文字表达书面互译训练。
例如训练学生将2a+b用文字表述为:a的2倍与b的和是多少? 这看似很简单,但对于双语班学生来说能否熟练的做到将数学文字与汉语文字互译,关系到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培养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环节之一,常常被教师与学生忽视。阅读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课型,讲授不同的阅读方法,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目前还没有编写出适合双语班的数学教材,所以双语班的教材与汉语班一样。教材上的应用题文字叙述长,很多汉字很陌生,连题目都不“敢”去看了,更不用说去做题了。我觉得要想提高双语班学生对应用题的阅读和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
(六)、备课就是要备学生
上双语班的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听课效果也存在差异。所以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听懂、理解并吸收成为了双语教师备课时的头等难题。
面对刚从牧区上来就要直接开始拿起完全的汉语教材学习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中更要重视“备学生”。备好学生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儿的“了解”含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现状的熟悉,二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成长方式与目标的熟悉。
(七)、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
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双语班学生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
预习的方法。预习,即在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将不认识或陌生的字提前学会。这样就不会造成用汉语讲一遍学生不太明白,还得再用母语解释一遍所带来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问题。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八)、学会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指师生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交流方式。激励始于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不知学生之所需,不急学生之所急,激励只能是无的放矢。
中学双语班的学生由于已经进入青春期,很注重自己形象,因此在学习汉语时会出现不愿意当众说的情况。此时,教师的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真诚激励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发展。很多教师在表扬学生进步时,是真诚的,是自发的,说话的时候会脸带微笑,学生听了感到是一种关怀,感受的是一种温暖。这种激励,内容典型,细节具体,让受表彰学生周围同学也受之感染,甚至为之震撼。以上是我在这几年的双语数学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摸索出的一些简单可行且有效的几个解决方法,总结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评稿件
七年级数学双语教学中语言障碍问题初探
6.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六
人教网 2005-12-10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调查,在新疆1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占70%,双语人特别是熟练掌握汉语的双语人比例很低。4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80%以上人口生活在交通较为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提出了强化双语培训的要求。据区党委组织部的调查,全疆熟练掌握双语(能看汉文文件、用汉语谈论工作、能听会说、没有语言障碍)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12.76%,乡镇干部占16.54%;初步掌握双语(虽然能听会说简单的工作、生活用语,但不懂汉文,看不懂文件材料,听不懂报告)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53.41%,乡镇干部占42.16%;基本不具备双语能力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33.83%,乡镇干部占41.30%。在南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县、乡镇,熟练掌握双语的比例更低,基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干部多达50%以上。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2000年新疆民族学校汉语教师共有14993名,其中汉族教师不足2%。不少地方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汉语教师仅在小学或中学时上过少量汉语课,只会念课本上的几句话,基本上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质量。目前,新疆中小学汉语教师尚缺1万多名。
在学习使用好本民族母语的同时,掌握好汉语言文字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针对双语教学与各民族互学语言曾经作出明确指示:“学习现代化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各民族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汉族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这样才能适应我们共同的事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及人口素质,彻底改变封闭、落后面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加强汉语教学,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要把汉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突出地位”,并制定了“2005年,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从一年级开设汉语课,2010年,乡镇或条件好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中学逐步实现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用汉语授课”的规划。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一大批“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从新疆目前的汉语师资情况看,还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据统计,目前新疆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言授课的中小学上学的人数日渐增多,1999年达到96091人,其中高中7479人,初中24031人,小学64566人;15个地州市均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办了“双语”授课实验班,现已达到90多个。
2005-12-10
7.《发光分析法》双语教学初探 篇七
1课程设置
首先是授课内容的设置。笔者认为对于二本B类院校化学系学生,诸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主干课程,学生对中文的学习尚且吃力,所以不适宜开设双语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符合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选修课程作为双语课程,也可以选择一些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方向开设一门双语课程。笔者的《发光分析法》就是在专业培养目标范围内根据笔者的科研方向而开设的一门双语课程。
其次是授课学期的设置。由于二本B类院校学生的生源素质比重点院校的生源素质差,所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这样的学生开设双语课程,应当放在高年级开设。笔者开设的《发光分析法》这门双语课程就是在第六学期开设,学生通过对大学英语、仪器分析和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为《发光分析法》这门双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小一些,这样掌握起来也轻松一些。
再次,是授课学时的设置。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交流的能力,以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授课学时不宜过长,结合中国的一般教学周数,一般不超过36学时(18周周二学时)为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和提前预习。
2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依据。相当一部分学校直接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的内容虽然能体现理论的前瞻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实践动态,但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篇幅巨大,费用昂贵,而且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就自编了双语课程的讲义,自编讲义前三章是原版教材《Molecular Fluorescenc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Bernard Valeur等编著),介绍了分子发光分析法的概论和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原版教材中摘取并结合最新进展自编的内容,介绍了荧光分析法的仪器和重要的应用;第六章是根据两篇英文综述文献和中文专著《室温磷光分析法原理与应用》(朱若华等编著)摘取、翻译自编而成,介绍磷光分析法尤其是室温磷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第七章是英文原著《Chemiluminescence in analytical chemistry》(Ana M.Garcia- Campana等编著),介绍了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仪器和应用。笔者认为,这样的讲义不仅部分保留了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又能符合师生的认知水平,且成本较低,应大力加强建设。
3双语教学的实施
3.1课前的准备
由于受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学生学习双语课程一般比较吃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课前帮助学生预习。笔者就通过发放每一章的生词表(含音标)、预习思考题和课前辅导答疑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这样学生听课起来就比较有目的性,从而能够与老师在课堂上有比较好的呼应。同时,老师应当了解上课学生大致的英语水平,做到胸中有数,才便于课堂上正确引导。
3.2课堂教学
按照外语使用程度由高到低,双语教学模式分为“沉浸型”、“维持型”和“过渡型”。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能力来说,“过渡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双语教学改革初期的二本B类院校。所以笔者在《发光分析法》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加强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合理安排英语授课时间,循序渐进的增加课堂英语比例,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除给出英文原解释外还结合部分中文进行教学。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英语课件中设置了不少学生事先预习的预习思考题,在课上经常找一些学生用英语回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英语思维和英语的表达能力。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尽量不苛求其语法问题,从而克服学生的心里和语言障碍,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3课后复习和考试
课后的总结复习也是组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每一章讲解完毕后,笔者都给学生自编了一些思考题,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重点知识作为作业题。这样学生能做到及时复习并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此时对学生的语法问题应作严格要求,而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能为我的教学积累经验。
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譬如可以让学生查阅与本课程有关的英文文献写出一篇minireview,也可以让学生翻译一篇英文文献,还可以自编一套考试题实行开卷考试。笔者认为实行闭卷考试的方式不太适合现阶段的双语教学课程,一方面会降低学生选修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
4几点建议
(1)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1,2]。
虽然笔者曾参加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双语教学培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培训内容仍然是普通英语,而且口语的培训也局限在日常交际当中,根本与课堂教学所需的口语表达相差甚远。所以省教育厅应当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力度,可以采用“派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派出去”就是每年组织一批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访学,走入国外教学课堂,深刻领会英语国家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或者派到一些重点高校,走进国内双语教学课堂,让这些老师体会如何在中国的课堂开设好双语课程;“引进来”就是引进国外留学回国人员或聘请外籍专家和外籍教师甚至部分优秀的留学生辅助双语教学。
(2)鼓励普通英语水平达标的学生积极选修双语课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双语教学水平的高低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首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选修双语课程,同时,也对学生的自身英语水平进行检测,韩建侠等[3]根据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在双语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EPT考试,建议我国用CET4或CET6成绩作为测试标准,笔者认为是个很好的建议。
(3)加强双语教材建设[4]。
改编出版对国内高等院校切实实用且方便学生学习的英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而目前这样的教材极少,有的专业和课程甚至是空白,笔者建议从自编讲义出发,再逐步过渡到自编教材。而二本B类院校的领导应当给与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对双语自编教材的编写给与出版基金资助。
(4)加强双语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
与国家精品课网站类似,双语教学也需要有一个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才能加快双语教学改革进程,提高整个高校的双语教学水平。全国高校双语教学资源网(http://www.btrc.edu.cn)在2007年的开通确实给双语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但经常会出现打不开或资源不能下载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尽量做好网络的维护,并向全国高校实现最大限度的免费共享。
(5)加强双语教学管理[5]。
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双语教学的保障,一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中青年教师投入到双语教学的队伍中,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保障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双语教学能够持续稳定并健康的发展。
(6)加强校园英语氛围的营造。
校园英语氛围的营造往往对双语教学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对学校的网站、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画廊等尽量使用双语,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和场所,如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邀请国外专家讲学交流等。
总之,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上是我从事双语教学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与其他院校的老师共同努力,用于探索,大胆创新,使双语教学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红想,叶敦范.浅谈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因素[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2):100-103.
[2]武敬杰,许世彬,赵新雅.影响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64-65.
[3]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1):65-72.
[4]王梅,高占先,姜文凤.编写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3):94-95.
8.现代汉语双语教学改革初探 篇八
关键词:现代汉语 双语 教改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参与国际竞争,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在信息技术等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在接下来的2005年、2007年出台的文件中进一步要求,“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而且还成立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协作组”。由此可见,国家对双语教学的重视。国家之所以如此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与国际接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国外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2]所谓双语教学,是指采用母语教学的同时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对于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而言,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原版教材或自编外语(特指英语)教材,在课堂讲授、考核等教学环节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汉语和外语(特指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进行的教学。从长远来看,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际交流。
因此,现代汉语课程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双语教学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一大改革,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何进行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一、选用优秀的教材
任何一门双语教学课程首先要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优秀的教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选对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开端。由于现代汉语课程一直没有真正贯彻实施双语教学,所以目前国内没有已出版的现代汉语双语教材。自编也不现实,因为没有这方面教学的经验,即使编出来也不适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选择西方原版教材——美国著名汉学家Jerry Norman著Chinese(张惠英曾将它译成中文本,名为《汉语概说》)。该书作为现代汉语双语教材比较合适。它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汉语的历史、汉语的方言、汉语的音韵、汉语的文字及汉语语法等几部分,与国内现代汉语教材编写体例基本相同。该书专业术语规范,章节安排合理,由浅入深。由于Chinese是按照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中国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以适当地调整、加工,使教材具有实用性、规范性、可行性。经过几轮的双语教学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版教材或自编教材。
二、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
现代汉语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对于中文专业的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英语授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他们大都持有英语六级证书,但只是英语笔试好,听说能力欠缺,大多是“哑巴英语”,对学生的双语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现代汉语课程的讲解,教师必须提升英语水平。进修培训是提升教师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刘丽华(2008)提出,双语教学教师培训应该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教师职前培训的方式进行。[3]康淑敏、崔新春(2009)指出,可以采取基于与强校合作的E-Learning 环境下的双语教师培训模式,走“引领—体验—探索—提高”的模式。[4]
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定期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出国进修培训。学校安排教师到国外进行半年以上的出国进修,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二是国内进修培训。学校安排教师到一些知名高校、单位、培训机构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综合水平。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外教的帮助,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作为学校,要做好监督工作,对教师英语水平进行定期考核,以便查缺补漏。教研室也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从实际出发
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国外的双语教学起步早,教学模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沉浸式”模式(Immersion Model),即所有内容全用非母语进行教学模式;“过渡式”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即母语与目的语互为教学主体语言的教学模式;“维持式”模式(Maintenance Model),这种模式比较强调在学习、应用目的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
针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形式,康淑敏(2008)认为,应根据双语课程的目标和专业课程特点,从课堂教学语言媒介的使用入手,形成由低到高的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即汉语铺垫式、英语引入式、英汉融合式和全英语浸泡式。[5]程昕(2011)提出,应根据课程语言特点,对内容兼容词汇较多的课程宜采用强化型双语教学模式,内容强制性词汇较多的课程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内容兼容词汇和内容强制性词汇相对居中的课程适合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从专业课教学的整体出发,这些模式可以归纳为从低到高的“渗透、整合、思维”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6]
根据现代汉语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现代汉语双语教学形式宜采用过渡化教学模式,即从“维持式”→“过渡式”→“沉浸式”逐渐过渡过程,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中文系的学生学习的大学英语是通识性英语,接触不到专业英语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语言学知识,学习英文原版教材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而且,中文系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够好,若全用英语讲授抽象、难懂、枯燥的语言理论,除了部分英语听说水平好的学生听课没有困难外,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即使教师英语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所以,一开始,先采用“维持式”模式教学,即:使用外文教材,以中文为主进行教学,只是在一些概念和术语方面使用外语。这就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迫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英语学习。待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运用“过渡式”模式教学,即:一半用英语,一半用中文进行教学。直到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较高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浸润式”模式教学,即: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接近学期末才能使用。
这就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英文教材,熟悉一些术语的英文名称;课堂上认真听讲,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查缺补漏。在师生双方的共同配合下,现代汉语双语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普及开来。现代汉语课程是概念性、知识性较强的课程,更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不但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便于学生做笔记,加深理解。为了避免用英语讲授单一、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辅以音频、视频、图片等手段进行教学。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二来,加深对抽象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比如,讲授“文字”章汉字的演变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字(如“饮”“龟”“鱼”等字)的演变过程做成动漫效果,一步步地把演变过程展示出来,图文并茂,既有视觉效果,又有听觉效果,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再如,讲授语音的发音部位知识时,播放真人发音视频,把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迅速、便捷地掌握知识。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现代汉语双语教学难度大,内容多,仅凭每周两堂课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有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网络课堂里,学生可以下载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及图片、课后练习、往年试卷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上网自学,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五、教学方法多样化
现代汉语双语教学不能一味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太多,信息量太大,只会让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适得其反。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法、讨论法、自讲法。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股脑地把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些知识要通过启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比如,讲授现代汉语的四个特点时,教师应通过举一些例子,启发学生概括出特点。因为学生经过大脑思考后获得的知识更易于牢记。讨论法在现代汉语双语教学中十分有效,大家一起讨论,既拓宽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教师以时、体、态为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它在现代汉语与英语中的异同。讨论结束,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老师最后总结,详细列出异同点。这样学生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除了启发法、讨论法外,自讲法也是很不错的教学方法,只是有些教师比较保守,不敢尝试此法,一来担心影响教学进度,二来担心影响教学效果。所谓的自讲法,是指教师让学生当老师上台讲课的方法。教师提前安排某个学生讲授的内容,让学生课后准备。这样,学生为了满足好胜心,为了面子,课后会主动查阅大量的资料,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在备课的过程中,学生就慢慢把新知识掌握了,胜过老师讲授的效果。其他学生也会认真地听讲,观赏“老师”的水平,以便胜过他。这种心理也驱使学生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教师只要做必要的点拨即可。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是“一举三得”。
总之,现代汉语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掌握汉语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能够通过英语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本研究得到江苏师范大学教改项目[2014JSWJG]的资助,特此谢忱!)
注释:
[1][英]理查兹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2]W.F.麦凯,M.西格恩,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1989年版。
[3]刘丽华:《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重庆为视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康淑敏,崔新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9年,第3期。
[5]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外语界,2008年,第2期。
[6]程昕:《课程语言特点与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实证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辛禄高.现代汉语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
[2]陈如.新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双语式教学[J].语文学刊,2006,(3).
[3]方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
[5]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6]麻彩霞.高校蒙汉“双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9.我国双语教学初探 篇九
摘要:双语教学诚然是解决“哑巴英语”现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决不能一哄而起,而应结合校情、学情和区域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语教学 双语教师 学科渗透,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北京取得2008奥运举办权以及我国加入WTO后,人们都认识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语言的重要性,而学校教育中如何将英语与其他科目教学相结合以增强其实用性,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双语教学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而社会上更有层出不穷的双语学校乃至双语幼儿园。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对社会及学生学习英语日益高涨的热情感到欣慰之余,笔者亦发现在这股热潮中存在一些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以我校双语教学课改实验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我校地处福建省唯一“双世遗”地--武夷山市,与其他县市相比有着更多接触国际友人,使用英语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课堂所学的英语,我校于2003年开始在校内进行除英语教研组外各学科组推出1-2节双语教学探索课的尝试。通过对这一年的课改实验的参与与思考,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一、对双语教学内涵的理解
双语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中使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同时使用外语和母语进行教学的一种体系。使用双语教学,可使学生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培养外语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拓宽外语学习环境,扩大外语实践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加区分地在所有地区各个学科中都使用双语教学。根据我国目前教育情况,对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来说,即使是在高中阶段,要推广所有学科的双语教学,不但学生词汇量不足,就是现任的各学科教师也难以在短期内胜任。对此,笔者认为,可向双语教学的发源地之一新加坡借鉴。
1966年,新加坡政府开始正式实施双语教育,并使其逐步成为新加坡教育和教学的一大特色。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功与其国情是分不开的。作为官方语言,英语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作为母语的中文,学生又可在家中接触,因此学生拥有学习和运用两种语言的机会。由于在学龄前学生就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因此在课堂中使用双语教学有其可接受性。而对于我国常出现“哑巴英语”的学生们来说,双语教学需要有起步、运行、修改、完善几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在笔者参与听课的过程中,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堂物理课上,老师为了追求全英语授课的氛围,过分回避使用汉语,而用了好几个对高中生来说较难的专业术语。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局限,整堂课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起步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学科特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要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学到越来越多的词汇和句型,这也许就是起步阶段双语教学的内涵。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是否所有学校中有开设的课程都可进行双语教学呢?笔者认为,至少语文课不宜都用外语。语文教育是培养我们民族情结、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语言工具。语文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化心理的塑造,母语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一种亲情的联系。曾有一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用英语翻译一首唐诗。该班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也确实将诗的内容大体翻成英文,但让人读起来却总找不到用中文来读时的感觉了。其实,早就有学者提出过“诗的不可翻译性”。设想若用英语来朗读《诗经》时,学生还能感受到那种古典中国的韵味吗?因此,若不是上有关外国文学的内容,语文课都应该使用母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在这点上,我们依然可以参照新加坡的做法,即“文科用母语,理科用英语”的“双腿走路”教学方式。因为理科的许多东西,如物理化学的许多术语都来源于西方语言。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使在理科教学中,由于我国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有限,语言输入量不足,没有应用英语的语言环境,听说能力都远不及新加坡的学生,如果在学科教学中完全使用英语,还有可能出现不但英语没学清楚,连本学科本堂课该完成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完成的情况,造成学科损伤,本末倒置的后果。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课前,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将本班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参量加以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备出可让学生接受的双语内容,如不要出现过多过深的专业词汇等。
一年的尝试实践下来,笔者的体会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应一下子全面铺开,各学科都同时开展双语教学。最好能有一个过渡期,如以非高考科目的艺术、劳技等课程开始设置双语综合活动课,让学生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后,再开始双语学科课程。
三、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这么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从这个公式可看出,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不论什么学科,教师的素质对教学都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各地各实验校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双语师资的匮乏。
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而相应的师资培养也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在大学里,英语虽是各学科的指定选修科目,但除外语相关专业外,只要学生过了相应等级,学校就不再做要求。在许多的中小城镇,一般教师虽然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达到一定的英语级别,毕业后却由于没有经常接触而导致对英语的遗忘,甚至退化。目前,大多数学校进行双语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既学习学科知识,又提高英语水平。但很多教师虽有扎实的学科功底,却没有足够的外语语言能力,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如果让一位英语不达标的老师来上双语教学课,不但影响本学科教学,还势必影响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起始年段的双语教师,其语音语调一定要达到相当的标准,才不会让学生觉得与英语课上所学的英语不一致而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能担任双语课的教师,应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学科双语教师。如有些学校就对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的各学科精英进行分学科培训。培训后,再在小范围内进行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合格的复合型教师。此外,和一般学科教学规律一样,进行双语教学有一个师生磨合期。这就对师资队伍在达标之外,又提出了稳定的要求。
四.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中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不但对各学科是一种挑战,更可以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新课题。在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树立学科渗透的思想,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为各学科双语教学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虽然我校的双语教学课改实验是在除英语组外的其他学科组中进行,但笔者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1. 在规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学科渗透。在教一些单词时,除了教其作为生活语言中的意思,还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它们在各学科语言中的意思。如“lead”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领导”,而在化学中常作为“铅”解释;学生所学“energy”的意思是“精力”,而在物理中它可解释为“能量”。
2. 由于现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篇章的题材多样化,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笔者常找些与其他学科相关的阅读材料来给学生进行训练。内容涉及地理的地方简介、世界历史大事记、进口家电说明书、理化实验报告等。
3. 英语动词时态、语态、句式变化在科技语言中可得到比课本上例句更为生动、直观的说明。因此常在讲解语法时以其他学科的内容作为例句,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如: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一般现在时说明客观真理)
When a basin of water is put outside in the freezing cold, it is covered with ice soon. (被动句用于不强调动作实施者)
Measure the solution first, then stir the mixture thoroughly and watch it carefully. (祈使句直接陈述要求)
五、对今后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双语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双语教学的概念,把握双语课的实施原则,找好双语教学的切入点。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不要把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词汇课。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来进行学科教学,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其次才是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若要让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学科要求的思维能力保持同步,就一定要找好一个切入点。选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信息技术课开始双语教学,就比选择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数学课效果更好。
2. 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双语教学本身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双语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前阅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组际交流、主题陈述等主动的、合作性的学习。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和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英语语言材料,在他们的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帮助他们借助这些知识经验和语言材料去获取新信息、学得新知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作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应用。
3. 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双语环境。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是“习得+学习”的过程。只有课堂以内的学习而没有课堂外的使用,双语教学将难以超越语言问题的制约。因此,可在校园内使用双语标志、利用校园广播制作英语节目、把校刊办成双语版、以及开展英语角、英语周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双语气氛。
加强双语教学诚然是解决“哑巴英语”、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决不能一哄而起,而应结合国情、校情、学情和区域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达到形成一定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促进英语及各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1]姜宏德.新加坡的双语教育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1): 7-9
[2]皮文彬.上海培佳双语学校的个案研究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2): 16-20
10.怎样做好双语教学 篇十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双语教学是通过母语来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民族教育体制,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展双语教学,他们已初步建立起适合于本地区的双语教学体制。我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壮汉双语教学工作,20多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中,我区有壮族1553万多人,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6%,占全区总人口4489万人的34.6%。由于起步晚,广西的双语教育与其他少数民族省区相比还有差距,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在我区广大的壮族聚居地区,壮语是壮族思维和交际的主要工具。过去,壮族没有自己通行的文字,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壮族使用的大都是汉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派出袁家骅教授等十多位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壮族语言学家和前苏联专家组成壮语工作队来到广西,与当时称为桂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的语言工作者一起,对壮族聚居的47县52个点的壮语进行深入调查,并反复研究、讨论后,最终确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壮语为标准音,于1955年制定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壮文方案》(草案)。1957年11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壮文方案》(草案),并批准在壮族地区推行和使用,主要用于扫盲,但没有作为学校教学用的文字。
在这期间,壮族地区都是采用汉文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教材也是采用全国统编的汉文教材。在教学上,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教师还是先把汉文翻译成壮语,让学生通过壮话来理解汉文的意思,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种使用同一种文字教材两种语言授课的教学方式叫双语单文教学模式。至今,部分壮族地区的学校仍沿用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文的学习,只能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影响到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壮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造成思维障碍。在不通汉语的壮族地区小学阶段,没有壮语文过渡,一开始就用汉语来教学,让壮族儿童脱离他们熟知的壮语环境里的表象、概念,是难以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这样容易造成壮族儿童思维与思维工具的脱节,对开发壮族儿童的智力非常不利。语言的障碍,导致了壮族地区初等教育教学步履维艰,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造句、作文和数学教学等方面都普遍存在教学质量同汉族地区差距较大的问题。为尽快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我区于1980年6月决定恢复推行使用壮文,1981年7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壮文方案》(修订案),开始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在壮族农村地区部分中小学进行壮文进校实验教学,是这次恢复推行使用壮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壮汉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壮汉两种文字教材,并且教材内容基本一致,教学用语使用壮语和汉语,先壮后汉,以壮促汉,壮汉结合,目的就是在学好壮语文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文水平,达到壮汉兼通。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要保证壮文进校和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和完善壮文进校和壮汉双语教学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机构。第一,教育部门要把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充分认识到进行壮汉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地、市和县、乡镇的教育部门都要指定一名领导兼管此项工作,在基教科(股)或教研室配备一至两名专职(或兼职)壮汉双语教研员。第三,科学调整实验小学校点的布局,提高办学效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壮文实验学校。第四,注意加强宏观指导,及时总结双语教学经验,发现典型加以宣传,同时及时解决壮汉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双语教学初探】推荐阅读:
双语教学平台08-03
双语教学中学化学12-05
双语教学英汉对照12-17
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初探06-23
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初探10-23
双语教学培训心得总结07-16
双语教学课程标准08-20
辽东学院关于加强双语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意见11-24
怎样提高双语教学质量08-27
双语汉语学科教学计划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