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024-06-20

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共12篇)

1.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一

孔子文化节,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地位

篇一:儒家思想现代意义

儒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其中的“仁治”、“正已”、“人和”等管理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重新理解儒学、准确阐释儒学对于我们当前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儒家与法家、道家管理思想的比较

(一)法家管理思想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商鞅、慎到和韩非子等。法家思想主要是克礼贵法。法家反对儒家所谓的礼教,认为儒家主张礼教实质目的是为了固化等级制度,并认为礼教最终导致贵族阶层的权力世袭和腐败重生。法家认可人的好恶之私心,认为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法家认为民之好利对于国家治理是一件好事,因此法家强调法制,通过法制的建设来定分止争,即通过对民众财产的认可来实现恒产者有恒心的社会状态。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进一步强调把“法”“术”和“势”相结合以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巩固。商鞅亦提出不要因循守旧的思想,强调“不法古,不循今”的改革主张。由此可见,法家强调外在的管理和控制,而儒家强调内在的修身和自省。

(二)道家管理思想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人。道家强调道法自然,提倡人应该顺应自然,实行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存理念。道家反对对名利的追逐,强调至虚守静。道家认为好的君王应该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达到无不为。道家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鱼,大道至简是治理的最好方式。因此道家强调对自然的效法,自然体现了事物的本质规律,自然而然实质上就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态度,对人民和君主来讲都应该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道家同时强调管理的艺术,认为“大音希声、大象希形”(《老子·道德经》)[1]

二、儒家管理思想简述,这种思想其实就是大智若愚的处世哲学。这种思想与儒家所倡导的克已复礼的入世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道家强调超世,儒家强调入世。道家的管理智慧在于率性而出、返朴归真。而儒家强调因循社会的变化而主动的调整和克制。前者强调从个体的本性出发来形成社会管理的模式,而后者强调要因循社会的变迁来完善个体教养的修齐。

(一)仁治的管理智慧儒学博大精深,儒学所谓的“儒”即指有学问的关心人类幸福的人。儒学亲仁爱、倡和谐,要达到孝悌信仁、无度不丈夫。儒家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仁”即人与人相处的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 对于如何实行仁政,孔子认为要举群贤之力,不耻下问。“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哉!”(《孟子·梁惠王下》)并且儒家认为仁者对“上”人要忠,对“中”人要恕,对“下”人要慈。忠诚、宽恕和慈爱的主张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十分有益。因此儒家的仁治并非人治,前者强调自身的修身和养性,后者强调对人治理上的专制和独裁。孔子进一步提出“仁政”说,并主张“宽猛相济”,可见孔子并非认为在治国策略上只采取“仁政”而彻底否定“法治”。儒家思想虽然与法家所谓“尊礼重法”和道家“道法自然”有所不同,但也并非完全的对立和不容,儒家更强调“仁者不忧”和“仁者忧道”,突出个人的“克已复礼”和“见义忘利”,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尚的人格要求和自我管理。

[3]孟子强调领导者要德才兼备,要对贤者充分的放权,这也是施行仁政的一种方法。孟子进而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指出君王要善于倾听多数人的谏言,“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3]

(二)正已的管理原则由此可见,儒家的仁政思想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非常具体和深刻的,它清楚明白的指出君子实行仁政时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并强调君子“选贤与能”时要察之慎行,这对于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选人用人机制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2]政就是“正”,所谓政治家的责任就是领导社会 行正事、走正道。政治的要求,就是“正己而正人”,自己先保持端正,然后才可正人,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和作为宗教家的甘地等人以感化的教育来转移社会风气,也可以说是“政者正也”的典范。帅之以正,这是孔子的定义,也是千古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名言。季康子是一个当权的人,所以孔子对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管理者带着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下面自然就风清气正了,这是偏重于为政,偏重于领导而言的。中国古代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即是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因而指出“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这都是强调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下属,管理者正则下属正,管理者不正则下属不正。孔子因此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礼记·大学》)[4]。孔子在这里所谓的絜矩之道就是规范人的日常行为的尺度。儒家实际是强调君子要正已和仁恕,对待周遭的上下级关系,儒家主张“子所恶,勿恶于人。”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也,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3] 儒家认为正已的关键在于“修身”。孔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孟子在这里指出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众支持之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可能会违反它;而良好的教育,百姓则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由此可见,君王行仁政,要通过善教和仁声来实现,而君王如何赢得声望,则必然需要通过“正已”来实现。[4] 孔子进而指出修身贵在“诚”。孔子说“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礼记·中庸》)[4]孔子进而认为能够天生真诚的人是圣人。孔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礼记·中庸》)[4]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强调通过修身来做到正已,而如何修身,最重要的是明善和诚身。当今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管理者都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只有通过个人的行为来示范,才能最终通过声望的魅力来实现最佳的管理状态和良好的组织氛围。这也就实现了儒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2]

(三)人和的管理境界的管理目标。儒家强调入世,认为个体要学会与社会大众的和谐共处。人和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3]孟子进而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儒家管理思想的有关内容,对于历史,我们要传承.正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等经典思想一样,儒家学说的管理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追求人的存在的完善发展和推进有道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人类始终在求索和践履的一个关于如何管理自身的永恒问题.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的自我主动认识和实践中,人类由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递进的社会活动,因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想答案,既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形成,也不可能一经形成而不再变化,它将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存在,并将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更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这一问题认识实践的丰富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对此具有很深的认识.从儒家文化的内容特征上看,还是从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看,都可以说,儒家文化实际上是关于如何管理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学说.儒家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它构筑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由于儒家的理论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对其中一些主要的管理思想进行一些分析.我们可以把儒家的管理思想分为这么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管什么?儒家的回答是“治人”;其次是谁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劳心者治人”;最后是怎样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和为贵”.对这三个方面儒家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儒家有一句话很能反映这个哲学.“天地之性人为贵”.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人看成社会的最重要的财富有关,那时是以人口的多少来反映国家的强弱.所以在儒家看来,一切的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既然是管理人,那么就要对人进行分析.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的本性看,人是可以使之成为善良人的,至于人的不善不能归于他的本性,这是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使他的善良的天性被掩盖起来了.另外,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去追求善,则善就会丢掉,而表现出来的是恶.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为儒家的“礼”而服务的,在于为实现国家的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所以,管理者们,必须对一般的老百姓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化和管理,这样才能使之从善,才能把国家管理好.儒家对于人性的假设,从理论的深度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偏重于道德.从管理的对象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是着重于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道德的研究,而且是偏重于如何管好管理者的理论.至于恶的来源,儒家的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来源于天生的,而改变人的本性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儒家在对人性的假设方面和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相当多的见解,认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解决,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个人最高的奋斗目标是做圣人,并提出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尤其是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和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学理论都有较多论述,当群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和谐,使之达到良好的组织运行.荀子认为:人们生来就有无穷的要求和欲望,有欲望而不能满足,则不能不去追求,追求而没有一定的限度,则不能不引起争夺,一有争夺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国家的管理者为了制止这种混乱的局面,就要制定礼和义,划分等级,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从而使人们的欲望不至于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至于因为人的欲望而用尽.这就是儒家对于由谁来管理和通过什么管理的要旨.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的内容有这样几点:首先就是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能称上仁,才

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弟子时,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回答,第一次回答是“仁者爱人”,第二次回答是“仁者先难而后获”,第三次则更为具体了:“居恭处,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和推行“仁政”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他认为:凡事以民生安定为第一位,这是实行王道政治的第一步,只有人民生活安定了,社会才会稳定.王道上位者本身具备“德”,再将“德”推广,教导每个老百姓的方式,也就是说与国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管理模式.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看来,管理者要讲求道德,以之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样自己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在儒家看来,要治理一个国家,只要集中精力制定和带头实行好的道德规范,就足以把国家治理好了.孟子还具体说明了德治是使王道得到较好管理效果的原因:恃仗实力来使人服从,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的实力本身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儒家的管理思想就是通过德治的力量使人心悦诚服,这样,天下无不心服地归顺于王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主要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管理的.在儒家看来,道德教化是一个国家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要想使一种政治措施能迅速地推行,管理者就要以身作则;要想使广大人民迅速地归附,这种归附是心悦诚服的,那么管理者就要道之以德才行.但是儒家并不是不讲外在的管理规则,他们用的是“礼”,即所谓的“齐之以礼”.我们知道“礼”实际上是社会各种活动的一项规则,是社会的一种控制手段,其本质是在于规范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这是一种外在控制,但是儒家的礼的外在的控制和西方的控制是有所不同的.总之,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的终极目标,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管理的前提条件,对人的内外控制,以德而使之转化为诚服的臣民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法来施行管理的.儒家的学说,从来没有提到效率和发展生产,这就给中国几千年的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为一个指导全国的文化体系却不能提高生产力,这不能不说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悲剧.虽然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但儒学依然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为后代所赏识,尽管在中国极度动荡的历史时期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却未能抹杀其光辉,尤其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一直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世界的东方以至于整个世界.其中既有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样也有着封建的糟粕.无论它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它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孔子讲“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首先可以诠释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原因,同时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来讲,孔子认为“和”是和谐与统一的意思。“同”是相同和一致的意思。和是抽象的,同是具体的;和是本质的,同是表象的;和是共性的,同是个性的。君子相“和”首先在于承认差异和矛盾,没有差异、矛盾和不同,事物就无法发展和进步。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和包容差异才能求“和”存异、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可见儒家强调人和,更高的境界是追求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追求那种表象上的相同,这也是当今社会人类共存的基本法则和行为规范。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实际上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最佳诠释。现代管理强调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如何实现最佳的人际管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儒家强调的“和而不同”对于现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理过程中对于具体事件的把握需要有求同存异的精神,特别是企业运营之中允许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所谓百花齐放的态势的同时又强调人和,对于现代管理十分有益。它不仅能够保证群策群力作用的实现,同时又能够保证企业整体的稳定与和谐。现代管理的每一个个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的工作者都有必要学习这种管理文化,这对于组织长期稳定的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西学东渐以来,我们加大了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学习和借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儒学因其被质疑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倍受责难。改革开放后,人们重新开始学习儒学、研究儒学,因为儒学毕竟是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血脉和管理智慧。我们有必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重习儒家思想、吸收儒家管理思想的精华,对于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篇二: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

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

作者:刘梦溪 《光明日报》(2016年01月18日 16版)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峻拷问。

蔡元培先生是何等样人,中国现代教育泰斗的称谓,他比任何人都当之无愧。但他不赞成读经,致使被请来与之共襄民国初立之教部的马一浮离他而去。当然不伤友情,十五年后蔡先生出掌北京大学,又礼聘马先生担任文科学长。马先生的回复是:“礼有来学,未闻往教。”以古礼婉拒。于是改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又请来胡适之执教文科讲堂。

读经和反对读经,成为当时学界和舆论界争吵不休的一桩公案。反对者显然占上风,连鲁迅也站出来发声,批评提倡读经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文革十年,不仅作为传统社会大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众矢之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所呈现的文化的小传统也被冠以“四旧”之名,必欲清除扫尽而快之。

改革开放后中国拨乱反正,重新起航,把历史还给历史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共同呼声。孔子由被幼童也参与唾骂的斯文扫地变而为正常的文化古人。

但儒学重启,则是近十年的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识者推动,但收效甚微。九十年代深入研究人文学术的风气开始出现,公正评价儒家学说、重估孔子历史地位的论著受到关注。但由于所经历的“毁圣弃知”的时间实在太长,难免积非成是,改变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的成见尚需时日。马一浮先生曾经拟过一副联语:“鲁国多讥儒及戏,秦人惟以吏为师。”诚然是借古典来嘲讽世情,但如果将孔子的家乡和儒家思想的故乡等量齐观,则儒家思想在百年中国的遭遇,就不仅仅是以之为戏了。

所以如此的缘由,也有对儒家学说本身存在诸多误读不无关系。我觉得有三个与儒学直接相关的问题,需要予以澄清,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评价孔子和儒学的历史地位。

第一个问题,需要明了在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或犹有未及。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他因此想起而矫正此种“仁义充塞”的时代风气,欲以承继虞舜、周公、孔子的圣道为己任。

第二个问题,汉代中期汉武帝听从大儒董仲舒的建言,实施“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学的地位骤然提升,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儒学以外的学说仍有存在空间。东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即为明证。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玄之风大炽,其思想所宗更非只有儒学一家。隋唐佛教发展的势头,亦不在儒学之下。但如果认为隋唐时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轻忽儒家的地位,又有误读古人之嫌。直承郑康成而撰《五经正义》的孔颖达,即是当时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明清以还,儒学的地位日趋稳固,但佛、道两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也开始定式成型。

第三个问题,儒家思想在宋代呈现变易之势。二程和朱子等宋代大儒,诚然是承继了先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朱子的理学实为思想大汇流的产物,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一起参与进来成为理学 的助发资源。“三教合一”在学理上得到论证,肇始于唐,而宋代实为集大成,此即陈寅恪先生所谓“新儒家之旧途径”是也。

我提出上述三个问题,是想证明儒家是具有包容性的学说。儒家的包容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儒家所以具有包容性,在于儒家不是宗教。陈寅恪先生对此十分肯定:“中国自来号称儒释道三教,其实儒家非真正之宗教,决不能与释道二家并论。”(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版,第219页)儒家也重“教”,那是“子以四教”的教,“有教无类”的教,“教化”的教,而非宗教的教。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大传统的代表,处在不断地被检讨和重新诠释之中。经过检讨、诠释,便有增加、有变易、有更化。儒家由先秦而宋,已经是在增加、变易和更化了。明代心学出,是又一更化。王阳明的学理初衷,本在减少(他认为朱子增加的未免过多),但阳明心学很快被边缘化,可以为后学所宗,却无法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潮。

学者有“制度化儒学”之称,这在唐宋以前并不明显,主要是明清两朝,伴之以科举命题以“四书”取义,儒学不仅制度化,而且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影响尤为深钜,因此其存在形态难免因固化而僵化。儒学在晚清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大变局”中出现危机,实与儒学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直接相关。所谓危机,恰好是“制度化儒学”的危机,而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的危机。

这里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变易与更化给儒家学说带来了活力。但儒家精神亦有不变的一面。这让我想起《易》有“三易”,即不易、简易、变易。儒家原初思想的“简易”,有《论语》可证。孔子深知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所以出语至简,有时至于说“予欲无言”。理由是:“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所不变者,是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六艺”经典的核心价值。

“六艺”后称“六经”,有的或为孔子所作,有的是前于孔子而为孔子所删订的典籍文本。孔子思想与“六经”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论语》即可视作“六经”的简易读本,只不过表达方式已化作日用常行。马一浮不称“六经”而称“六艺”,是沿用典籍的初称。孔门之教,分技能训练和典籍传习两大类。技能则礼、乐、射、御、术、数,此处之“礼”,为“执礼”,类似礼仪程序的排演,“乐”则咏歌诵唱,不学无以为能。典籍传习则《诗》《书》《礼》《乐》《易》《春秋》,以为传道之本。两者都称“六艺”而型态不同。

马一浮所述论之“六艺”,自是后者,故他说:“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泰和会语》)马一浮的发明处,是将“六艺”和诸子、四部区隔开来,称“六经”为中国文化最高的特殊的文化形态。而熊十力则标称,“六经”是中国人做人和立国的基本依据。这样,“六艺”即“六经”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系统中,便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诸子、四部无以取代,与现代学术的文、史、哲科分亦不相重合。

“六经”的形上意义在于它的系统的价值伦理,也就是马一浮所说的“六艺之道”。唐宋儒所致力的“传道”,所传者即为“六艺之道”,也就是“六经”的价值伦理。近年我从《易经》《礼记》《孝经》,以及孔子、孟子的著作中,抽绎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念,包括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而不同等,经过分梳论证,我认为它们是几千年以还一直传下来的,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的永恒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也

适用于当今的社会;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可以适用于全世界的人。此正如康德所说,道德理性具有绝对价值。

“六经”义理内涵所呈现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具有绝对意义的道德理性,永远不会过时。《易经》乾卦的《文言》引孔子的话说:“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现代人的人生选择虽然更趋丰富,但其大道要旨,亦无非进德与居业二事。因此忠信和立诚便成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道德理性,甚至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论者有谓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的转化,其实就道德理性的建构而言,“六经”的价值伦理进入现代人的精神血脉,自是顺理成章之事。可惜百年以来的现代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忽略了“传道”的内容,致使一千二百年前的韩愈之叹继续成为我们的今日之叹。

虽然,古与今宜有别也,礼俗政俗亦因地而异。但正如孟子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所以如是,盖由于人之心或曰人的心理,有理之“所同然者”(《告子上》)。故孟子又云:“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离娄下》)而近世大儒钱锺书先生则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中华文化的最典范的价值伦理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正不足为怪。篇三: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然而历史在不断前进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口号已经成了封建王朝的断壁残垣下的尘埃。我们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似渴地汲取着不同的思想,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我们以为孔子和茫茫历史长河中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只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几颗字眼,或者是偶尔矗立在某处风霜雨雪中的一尊雕像,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不是,孔子曰,学而不厌,孔子曰,温故知新,孔子曰,诲人不倦,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出来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孔子教育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做到以上为人的基本要求时,再去学习知识。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知

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我们高尚的道德素养,增长我们的知识学问,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人生价值。

孔子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除此,我想还应当学习他的这种谦逊和大度。

2.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二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画,功能作用,历史价值,现实意义

历史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古老画种之一, 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历史画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 现存的陶器、青铜器、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上面都有表现。由于历史画的特殊性致使它没有像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那样被明确的界定出来, 而是被划分在人物画、风俗画之中。历史画的出现最早是宣传教化的社会功用,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的教化功能。历史是由人类创作的, 所以历史画的内容多以表现人物为主。随着人物画技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历史画发展到隋唐时期便进入了鼎盛阶段, 此时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历史画作品和著名的历史画家。历史画也由最初“成教化, 助人伦”的功用转变为具有较高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作为上层建筑的历史画, 不仅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往往通过真实的历史瞬间, 反映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 从而使人们认识真理。

1、中国古代历史画的历史价值

人类自从登上历史舞台就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是以各种形式留下的, 其主要形式包括文字和绘画等。绘画, 就是以生动而形象的方式记录了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画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 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1 历史画是反映社会活动的一面镜子

在古代, 人们想记录下自己的历史以及各种情景人物和他们所认为的美好的事物, 只能借助于文字和图画, 在没有现代先进设备仪器的情况下, 产生了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的绘画作品, 而它们最初的用途和创作动机是记录下历史, 后世可以根据这些先人留下的画作研究历史极其以前的社会活动, 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2 历史画是为统治阶层控制的

在古代整个社会为统治阶级服务和控制的, 除了统治阶级平民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 当然这也包括言论自由和绘画自由。而统治阶级则会利用其为手段和工具来为他们歌功颂德, 流芳于世。有些真正反映历史的绘画很有可能不被允许, 而被统治阶级毁掉, 以至于正史上所记载的一些事件是否被统治阶级篡改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清代皇室很是热衷于用宫廷画来记录历史, 例如《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南巡图》等等作品, 这些经典作品都表现并再现了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3 历史画影响着平民百姓的生活

历史画又为历史添加进了新的元素。历史画不仅仅只停留在审美欣赏层面, 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特点, 例如记录和写实, 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及活动, 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谋生手段等等, 历史画的独特特征, 具有相当的乐趣玩味和历史研究价值。其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首都汴梁繁荣景象, 是最有特色的。

1.4 历史画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历史不断更替, 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事迹, 由于种种原因记载变得模糊, 只留下一部分。有些历史画往往保留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画像经历, 这对后人了解画像主人的生平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利用绘画和文字记载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更加有利于我们研究有价值的历史事件。

2、现实意义

历史的过去并不是指简单的过去, 过去的历史对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历史画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交流。历史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画家和我们一样处于历史之中, 他们用历史画记录历史, 为人们重现的历史时间的某一片段, 起到美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照片、影像资料似乎替代了历史画的某些功用, 但是历史画的艺术价值是照片无法比拟的。历史画不但将史实表现出来, 同时给人以美感, 欣赏者在欣赏历史画的时候, 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作品, 从而可以提升审美能力。

中国古代历史画是中国特有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有结果, 它与古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历史画不但是一件美好的艺术品, 它还记录了历史, 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历史画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它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 并作为民族艺术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3]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李霖灿.中国美术史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5]陈传席.中国绘画美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6]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3.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三

关键词:英美文学;精神价值;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85-01

前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综合软实力的体现,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作者在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情感时,也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启发。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价值、理性主义、黑色幽默价值等几个方面,下面就此进行介绍。

一、英美文学文化环境的整体概述

近现代英美文学人文内核完整的承袭欧洲文学中的倡导的追求社会群体在发展物质社会下的自我价值、自我精神救赎和自我警醒变革等,并在这种基础上同工业文明阶段现状相结合,并逐渐上升为个人主体自我创造与社会系统协同变革理念导向价值诉求,在光怪陆离的文学流派下,文学载体表体语言语法再创式运用、内在的内涵诉求和手法技巧多元化的另类性表达为突出的表现。英美近现代文学作家群体也喜欢在传统文学基础中激发灵感来源,寻找相应的创作素材,进而探析再造、修饰改良和具体构建文学创作表体形式,最终营造异彩纷呈和丰富多姿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语境。基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基本架构没有出现根本动摇散释,因此,现当代英美文学流派风格相应的文学载体文化语境也具有一定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导向下的模式结构,(1)在现实主义基本框架下的理性式、集中性和群体化等语境表达,如美国的马克吐温、杰克伦敦和英国的狄更斯、萧伯纳等;(2)在现代主义中脱胎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文学理念下的纯粹性、个体化和意象式语境体现,如美国的福克纳、庞德和英国的伍尔芙、王尔德等。这为英美文学的多元化延续创造一定精神支撑和理论指引。

二、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

(一)人文主义价值。

在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其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就在于人文主义价值上面,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利用精神、思维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从而将精神价值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而这种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英美文学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精神价值不断传承,赋予了英美文学作品强烈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成为相应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引,被社会群体所认可。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美文学的创作背景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在物质文化不断充盈下,文学被更多的赋予商业因素,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代社会娱乐和罗马神话故事的结合,从而体现出人们对冒险的追求。在人文主义精神价值的指引下,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创作出来,如《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系列》、《达芬奇密码》等,这些文学作品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轰动,这不仅体现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价值,也实现了文学作品和经济价值的良好转换,这对当代英美文学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全新的道路。

(二)理性主义。

索尔·贝娄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理性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对拜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展现出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在追求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发生了冲突,作家索尔·贝娄将工业时代下人们面临的困境,完全展现了出来,其代表作《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更是将工业后期人们的消费情况体现了出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将消费看做是一切的重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为一切的关键,而作品《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则通过文化层次对这两种主义进行了深刻批评和讽刺,期望通过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思想。在作品《赫索格》中,索尔·贝娄将工业后期的物质化社会现象深刻展示了出来,也将自己厌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物化关系表现出来。在作品中,作者通过描述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表达出人们之间的精神沟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追捧。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是GDP,而社会关系的主要因素则是金钱,所有的人都在为金钱、名利生活,这种扭曲的价值背后隐藏着当时社会的现状。索尔·贝娄通过理性的思维,对人类精神演变进行了哲学思考。

(三)黑色幽默的价值。

用大笑代替悲苦情感为黑色幽默,主要是通过看似荒诞的行为发泄情感的文学艺术。一般情况下,受到周围环境带来的巨大压迫,作者采用该种创作形式来表达自己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并将这种不协调的现象扭曲和放大,使得它们看起来较为滑稽,但背后隐藏着深重的情感苦闷及情感枷锁。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逐渐开始流行黑色幽默,并且这种创作模式在西方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二战后,黑色幽默的别名为大难临头和绞刑架,通过近乎荒诞的表达方式成功的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清寒消除掉,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悲剧中的厌恶情感、通过大笑的方式表达较为凄惨的情感,为一种既无能为力,又不能改变的情感体验。黑色幽默同传统的悲喜剧不同,在黑色幽默中隐藏着一定的悲伤,这种悲伤主要是通过笑来表达的。在美国这种物质较为发达的国家,情感和精神都较为缺失,社会意识冲击着美国社会,较多文学评论成为该时期荒诞的文学形式。

三、英美文学的现实意义

(一)文学来源于生活,但超过生活,在每个成功的文学作品中都包含这作者的经历及情感态度。在西方,作者主要描述的为人民生活真实状况,让读者通过阅读作品了解西方文化。(二)英美文学重视完善的人格,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逐渐完善自身人格,促使读者完善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

在社会精神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英美文学精神带给我国文学一股新的潮流,对英美文学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我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架构的调节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孙香雪.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分析[J].才智,2015,(6):65-66.

[2]刘丽华.关于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32-33.

[3]樊雅桢.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5,(29):16-17.

[4]盛明佳.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及现实意义[J].金田,2015,(7):81.

[5]姜春香.浅谈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科学中国人,2015,(5):46.

4.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四

●举世瞩目的十七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我们学习领会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又一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书,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次会议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次会议将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将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为特点载入史册

举世瞩目的十七大,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胜利地召开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我们学习领会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呢?

这次党代表大会承担了五项重要任务:一是听取和审议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是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是选举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五是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体现这次党代表大会的主题和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的,是胡锦涛同志代表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即我们常说的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主题和贯穿这个主题的整个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第一,这次会议深刻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五年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

十六大以来这五年,是我国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也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进一步联系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我们的体会更多更深刻。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76万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实际增长都在4倍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2000万人。胡锦涛同志在总结这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时候,深刻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第二,这次会议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就成了许多人关心的根本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而且,他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他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可以这样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又一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书。

第三,这次会议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

我们注意到,胡锦涛同志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包括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十七大报告专门论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论述了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且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具体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防建设以及推进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各项工作。这对我们今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四,这次会议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最后集中论述了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关键问题。他强调,我们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还根据这一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对今后五年党的建设作了具体部署。这一切,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五,这次会议突出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的党内民主。

我们高兴地注意到,这次会议将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将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为特点载入史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的党内民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和推进。在这次党代表大会筹备过程中,无论在党代会议题征集和文件起草、讨论过程中,还是在党代表选举和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在不断完善。

这次会议还将进一步展示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后继有人。大会将选出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继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可以说,这次党代表大会,已经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这是

5.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五

叶树珍

11级###班48号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它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因此,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当代意义

正文: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20世纪最辉煌的精神成果,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运动的必然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合乎规律的发展。它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原则的代名词。因此,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规律。从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而言,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

毛泽东思想,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宇宙观与社会观——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即在坚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这个民族的特点,依靠近代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极端丰富的经验,经过科学的缜密的分析而建设起来的;也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的。

二、毛泽东思想是开拓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锐利武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结晶,它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毛泽东思想是世界革命局势影响下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指导中国革命根据地迅猛向前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和走向,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甚至语言和文风等,无一不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新中国的社会精神风貌。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当中逐渐形成的,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仍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当前学习毛泽东思想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昨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近现代中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了解中国国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执政都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分不开。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就不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不会了解20世纪的中国。

6.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六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1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23

作者:空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战略部署的盛会,是展示我们党团结、胜利、奋进的盛会。

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和神圣使命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举国关注。人们从历史比较和现实观察中深切体会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联,而中国未来十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又与党的十八大紧密相联。

党的十八大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进步。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我们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外都关注我们党的战略决策和具体部署,关注我国的政治走向和内外政策。归结起来,就是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十八大的热切期盼。

党的十八大审议批准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充分肯定了十七大以来中央的战略决策,在认真总结十年来党和国家发展的宝贵经验基础上,科学制定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审议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反映了近年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新经验,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顺利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从而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报告回顾了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精辟分析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鲜明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十八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第一,鲜明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确定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

这一鲜明主题,宣示了我们党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是指引方向的灯塔,旗帜是成就伟业的基石。一个党、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就必须树起一面能够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这一鲜明主题,宣示了我们党遵循的指导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经受了当代中国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的验证,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新形势下,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这一鲜明主题,宣示了我们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面对艰巨的使命任务,面对人民的信任重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奋发有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担当历史责任、接续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这一鲜明主题,宣示了我们党坚持的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历史昭示我们: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这一鲜明主题,宣示了我们党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彰显了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与建设目标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党的宏伟目标、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全面阐述了过去十年的辉煌成就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很不寻常的十年,党和国家在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无论是继续解放思想还是深化改革开放,无论是推动科学发展还是促进社会和谐,无论是推进伟大工程还是领导伟大事业,都显示出党中央运筹帷幄、驾驭全局的高超本领,求真务实、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十年的辉煌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年的伟大实践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丽画卷。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报告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重大部署。这些重大部署有原则要求,有政策安排,有举措办法,体现了战略设计、宏观谋划与实施步骤、具体措施的统一,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报告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郑重选出了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九十多年来,正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主要由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干部组成,整体结构合理,平均年龄56.1岁,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新老交替的制度化和有序性。一批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体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风亮节。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结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把深情厚望寄予我们党。经过党的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在我们这个有着八千二百多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手中高高举起,在我们这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上空高高飘扬,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对于中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七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茶历史的具体起源学术上一般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唐人陆羽根据《神农食经》中:“茶茗久服, 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 断定饮茶始于神农氏。但笔者认为, 以所述书的时代断定书中所载食物的年代, 是具有不严谨研究倾向的。其次, 据后人考证, 《神农食经》一书本身就是后人托名的伪书, 故此饮茶起于神农之说, 是不可信的。学术界公认的饮茶起源, 在于三千年的跨度区间, 而史有明文记载的饮茶源于三国时期。

探究茶历史的本质, 笔者发现, 茶的发展本身经历由饮用功能转向药用功能最后至文化功能的趋向。茶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 其茶性具有不偏不倚、坚忍不拔等美好品质, 这是主观层面;客观层面, 古今喜好饮茶的文人以魏晋为首, 将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内容加入茶文化之中, 这样主客观结合发展, 茶的历史演化逐渐具有了文教功能, 而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茶文化中渗透了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融合了中华各民族的传统美德, 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宝贵精神理念, 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在历史的发展中, 民族精神始终作为国人的精神支撑与各民族之间彼此融合的枢纽而存在, 深深的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普及民族精神对于大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将使学生明白爱国的概念和作出爱国的良性行为, 其次, 对于传统美德的植入, 也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鉴于目前的民族精神课堂教学, 狃于传统僵硬式的填充式教育方式, 因此笔者认为, 以茶历史以及茶文化为切入点, 寻求一条民族精神的新型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 以茶历史为切入浅析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的变化是不断发展的, 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而存在。故此, 探索民族精神, 必须从中华五千年历史入手。茶历史作为中华历史的组成部分, 里面蕴含了大量与民族精神相关的可贵文化品质, 以茶历史为切入, 研究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 是切实而可行的。

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与茶历史中的茶性、茶道、茶德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性中的不偏不倚、不迁不移的特点, 本身便符合爱国主义的要点。作为茶性与茶道升华的茶德中, 又深入地蕴含着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的诸多美德。在下文中, 笔者将先行综述以茶历史为切入点的意义, 再详述以茶历史为切人, 民族精神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对于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2.1 以茶历史为切入点的意义综述

2.1.1 茶作为古代开门七件事之一, 探究其历史, 能从中深入挖掘传统民族精神的精髓。从魏晋以来, 茶作为文人品性清高的象征, 一直与文人墨客为伍, 在历史的发展中融合了传统文化而演化成一种精神。而茶性本身具有的高贵品质, 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 故此, 以茶历史为切入而探析民族精神, 是由茶本身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决定的。

2.1.2 在茶历史的发展中, 茶性、茶道、茶德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最初的茶性, 往往是古人朴素唯物观中的茶的本质。茶生长于潮湿的江南丘陵, 或是悬崖峭壁之上, 凌云而背负青天, 具有不偏不移的中庸特点, 其枝叶不开鲜艳的鲜花, 朴素大方, 其生存不需风和日丽, 坚忍不拔, 这本身便与民族精神中强调的对祖国不迁不移, 在人生观、价值观领域要勤劳勇敢、爱好和平极为相似, 甚至可以说, 茶文化代表了大部分的民族精神。以茶历史为切入浅析民族精神, 将对民族精神的阐述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2.1.3 针对时代的要求, 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反映意见, 传统的书本灌输式教育已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接收需求。对本宣科式教育也将逐渐被摈弃。因此, 以茶历史为切入, 浅析民族精神作用和意义, 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 将对学生的求学需求, 以及课堂教育效果起到良好的辅助意义。

综上所述, 以茶历史为切入, 在民族精神的教育传播中引入茶文化, 将使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 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接收与领悟, 都起到无可替代的辅助的效果。

2.2 民族精神对学生世界观指导作用

世界观是指人们在探索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总的观点和看法, 而这种看法, 对于个人的世界定义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效果的。我们知道,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同样会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民族精神中包含了古人以朴素的唯物观点探索世界的进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的看法, 即为古人的世界观。因此, 在民族精神传播与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起到影响作用的应为总体的世界观。

民族精神中包含的世界观对学生的作用主要在于:

2.2.1 对于世界的热爱。在传统文化中, 不同时期的文人追求, 哪怕是隐入山林的田园派诗人, 都通过作品表达出对自己国家、对整个世界的热爱。这成为民族精神蕴含的世界观中的一个共识表达。

2.2.2 如何去改造世界为人类贡献。与西方式的以有限资源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望追求不同, 中华传统的世界观也即是民族精神的世界观,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保留资源即可持续发展。例如愚公移山的传说, 后羿射日的传说, 都是强调古人为了众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的享受机会, 但其中改造的自然理念又是建立在促进世界的发展上, 而非一味向自然索取与破坏。

故此, 以茶历史为切入, 通过对茶文化的历史性探究, 能够在展示了茶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同时, 达成了对茶历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世界观的阐述, 从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教育意义。例如, 史有记载的饮茶之风盛行时期是在魏晋时期, 魏晋文人的豁达风气与自由世界观作为该时期的重要民族精神世界观通由茶历史很好的传达出来。

2.3 民族精神对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以世界观为基础所形成的具体的个人化的人生原则, 学生的世界观往往会决定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在论述以茶历史为切入、民族精神对学生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时, 笔者先行阐述世界观且分列论证。

民族精神中体现的人生观, 首先体现在为国家做贡献。传统文化中任何时期表现出的人生意义, 都在于为国贡献。屈原爱国而投江自沉, 文天祥为国捐躯, 这些强调爱国与贡献的内容是永恒不易的。其次, 便在于知识与劳动。民族精神的人生观强调了对知识要“自强不息”地去学习, 同时要勤劳勇敢地参与社会劳动, 古人甚至提出了“一日不耕, 一日不食”的观点。价值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具体取舍, 在民族精神的价值观中, 首要在于贡献而非索取, 在于坚持道义而非金钱, 在于劳动而非享受。事实上这种价值观贯穿我国发展的历史, 在民族精神的孕育下, 伟大的人物层出不穷, 李大钊、朱自清、陈寅恪, 都是民族精神下坚守民族价值观的伟大人物。

民族精神中蕴含的爱国、贡献、追求知识和劳动的人生观与由之体现的国家至上、贡献大宇索取、道义贵于金钱、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而以茶历史为切入点, 通过对体现民族精神人生观的茶性的阐述与教学结合, 对体现民族精神价值观的茶德进行历史发展讲解, 详细说明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 将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

由茶历史的产生由来, 谈及茶历史的民族精神意义, 再由之具体地详述民族精神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茶历史的起源更是早在茶文化之前, 茶历史中既有对古人朴素唯物世界观的包含, 也有对后代加入其中的民族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阐述, 故此, 以茶历史为切入浅析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是必要的。

3 结束语

一个没有民族精神观念的国家, 将不会是一个长久的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演越烈, 东西方乃至多元文化的碰撞变得异常激烈, 在文化植入与碰撞的大环境下, 贯彻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是迫在眉睫的。学校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场所, 在学生的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 将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启示作用。茶历史的发展中蕴含了极为深厚的民族精神因子, 以茶历史为切入浅析民族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实际可行性的。笔者希望, 学生们能在掌握茶文化历史的基础上, 完成对民族精神的继承。

摘要:随着文化强国理念的进一步强化与渗透, 民族精神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最精髓内容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受到国家与社会的进一步重视, 在大中小学生课堂中贯彻民族精神势在必得。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历史蕴含了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 对于茶文化的探索便是对于民族精神的部分探索, 故此, 笔者准备以茶历史为切入点, 浅析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茶历史,民族精神,学生,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维锦.试论中华茶文化精神与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4:286-287.

[2]徐柏才, 李从浩.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6:86-89+115.

[3]张勇.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06:107.

[4]陈季君.论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 2006, 03:99-100+108.

[5]裴亚婷.新媒介环境下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呈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3:39-41.

[6]魏登云, 冉光彩.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 2014, 36:86-87.

8.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廉政建设;意义;基层

1 .廉政建设的意义

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兴衰的战略国策。

在我党初期因为历史的原因,国家穷,人民穷,大家都穷,廉政就是很自然的事,再有我党的纲领和目标也使党自然廉洁。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形势帮助党在廉政。在建国初期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和广大党员已形成了廉洁的风气,并影响了一代人,社会风气良好。这时我党的执政地位非常牢固,人民无限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各种意识形态、宗教迷信、自由主义等思潮蜂拥而来,中国再也不是封闭的时代,再也不是一种声音说话。中国共产党再也不是单纯的国内党,而是国际党了,我党必须要融入到这其中。这就给我党自身建设和各种建设提出了现实和更高要求,也是考验我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我党适应这种形式,赶上这种形式,超越这种形式。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形式。

2.廉政建设是历史赋予的任务

既然中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那么党就要始终担负起历史的使命。讲党的光荣历史固然重要,也有必要,但重视现实最重要。

我党的廉政建设是关系到现实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可以说我党是靠廉政起家的,靠廉政走过党的八十年,靠廉政走过执政60多年,是建党之基。

现在是我党、我国关键时期,改革开放走到半山腰,是前进还是后退,党的廉政建设是其中主要一环。腐败能亡党,能亡国,历史已反复证明了的东西。党再先进,纲领再高,政策再好,执政党要是腐败,那都是一句空话。

党只有正视现实,重视现实,正确看待自身,敢于改正自己,改进自己,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3.廉政建设现实的需要

我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好和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兴衰。执政党的进步和兴衰,廉政是关键。

我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有七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成为执政党,这里有很多原因,但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是关键的原因之一。人民需要的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我党能够一路顺风走来,靠的也是这样做法,也是取得胜利的法宝。

只有廉政才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大公无私,才能说话要分量,有底气,才能正自正人。

那么为什么又要提廉政建设呢?这就说明我党在这方面存在问题,要是没有问题就不会这么大张其鼓的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指出我党存在的廉政方面的问题,提的很明确,也很尖锐,很切合实际,指出这将是我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如在现实党员队伍中,组织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作风漂浮,道德操守不保等。更有甚者入党为当官,为发财,就是入党为私。这样的党员能不腐败吗?你还认为他会为人民谋福利吗?不是现在人民群众不相信党,而是痛恨党内的腐败分子。骂党,是骂那些不作为,腐败分子,在骂党的败类。

从客观讲,人民群众还是相信党的,希望党能够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搞好建设,发展经济,振兴中华。那么我们党就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风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纯洁党的队伍,不要看党的数量,要重视质量,更不应该规定每年发展党员数量。

廉政建设不是整治几个贪官污吏就算了事,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在政策上加以逆制、在组织上加以整治、在行动上加以管制。廉政建设是重要任务,艰巨任务,也更是迫切任务。以国、以党、以己都是应该做好的。

4.如何在基层做好廉政建设

大家普遍认为反腐倡廉是领导的事,与普通党员没有关系,所以基层积极性不高,不关心。理由有:没有权,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人光顾,那来的腐败。

当然这是事实,也有在理的一面。但从党员都是组织一员,党员有党的组织纪律讲,在组织内加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从党的组织内加以控制是所有党员都应该去做的,这是其一。

党员修养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做到的,这里有政治修养,有道德修养,有文化修养等等,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识别能力,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不能只光恨贪官,又没有办法和能力去作斗争,特别是同腐败作斗争是要有勇气、智慧和知识的,这是其二。

普通党员也存在私心杂念,这样或那样不健康想法,也是党员队伍腐败的根基,也有影响作用,这是其三。

普遍党员也存在公与私的界线,有可用不可用,可拿不可拿的分明,这是其四。

9.精神分析法的现实意义 篇九

由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精神分析法,其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而它具有极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三个方面: 1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始终贯穿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是违反道德和伦理的,因此必须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的愿望而退缩回来,不得不从享乐主义原则回到现实主义原则;而想象的、幻想的王国却是一个避难所。艺术家就像一个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回来,钻进他自己想象出的世界中。他的创作、艺术作品,正如梦一样,是“潜意识”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尽管弗洛伊德的这些思想如同他的整体精神分析大厦一样 缺乏坚实的基础,并且没有充足而严密的科学证明,但他却受到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盛赞。可以夸张的说,随便翻开西方任何一本文艺评论的书,我们能够找到弗洛伊德的名字或看到他的影子,因为许多艺术家正是以这个理论所提供的原则去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2其他方面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作为一种心理学派对心理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里,特别是在美国,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一般意识形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文学艺术,而且对宗教、伦理学、历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图腾与禁忌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代表。

3人道主义方面影响:埃里希.弗洛姆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弗洛姆早年也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一生致力于研究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并极力主张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结合起来。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建立了新人道主义的人学理论。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理论。弗洛伊德所发现的无意识心理过程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他不仅捍卫了人的自然需要和权利,而且“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从而改变了未来关于人的图景”。但作为一名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他与其他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一样,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有片面性,其片面性在于对人的无意识本能的过分夸大,从而把人的本性归结为性欲等生物需求。在弗洛姆看来,人的本性并不是生理上种种需求的综合,也包含着社会过程所创造的需求,即人的个性也受社会环境或社会文化的影响。

10.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十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指导意义。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简要梳理10年来我们党的相关阐释及理论界的研究动态,有助于深化对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切地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综观这10年,我们抓住机遇,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不断深化对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更加深切地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一、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多次对这一创新理论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作重要阐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原则。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由以上看出,随着时间推移,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

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这些年学者们展开了积极研讨。从总体上看,关于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显得较为突出,主要在下述两个方面有深入阐发。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指导意义。针对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观点,有学者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3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道德和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决不是什么个别的、局部的具体政策,而是总揽全局的重大战略思维和决策”;另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还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只有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指导意义。不少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包括在发展问题上存在片面认识;这不仅涉及我们的发展还能不能继续下去的问题,更涉及在新世纪里我们党究竟要领导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全党确立一种与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国家性质相一致的正确的发展观。有学者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认识到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根本方法,使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正确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理论界给予充分肯定,并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研讨。一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中的地位。有学者分析提出,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若干战略指导思想中,科学发展观与其他战略思想之间是统领和被统领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其他战略思想其中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二是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关联与定位。多数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与其是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和深化、发展和超越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前三个“是”,主要从理论角度阐述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定位;后两个“是”,主要从实践角度阐述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指导意义。

二、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全党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了突出位臵。从2008年9月起,全党用一年半时间,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等方面的认识和阐发进一步深化。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显现出用科学发展观来概括党的十六大以来所有理论创新成果的趋势,提出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继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切实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或全面工作的长远指导意义,提出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来坚持;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把它作为具有前瞻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贯彻落实到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各个领域。

三是进一步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之后,理论界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关于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阐发。这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二是从发展理念的角度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站在了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头,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有学者提出,“联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的特征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根本的重要性,就可以明白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六大至今,我国通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展世博风采,圆飞天梦想,最近又首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人工交会对接任务,喜讯不断;妥善防治非典,全力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早在2005年即有学者分析提出,“中国的成功,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成功;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提出和逐步落实,更加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优势,必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成功。”这道出了中国与西方在发展观、发展道路上的本质区别。

三、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两个基本结论:

一是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已经为全党全国人民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越来越深入党心民心,形成高度共识,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1.让雷锋精神穿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篇十一

在今天,这个标尺仍然在度量人心,这面镜子仍然可烛照人间。

那就是人们年复一年渴望给他“户口”、不要“三月来了四月走”的“雷锋叔叔”。

一个普通、平凡的士兵,之所以感动中国半世纪而不衰,成为不朽的丰碑,就在于:

---作为道德的标杆,雷锋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者爱人”情怀,历久而弥新。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几代中国人争先进、做新人。温暖他人、贡献社会的风气应当主导当代中国的风尚,滋养中国人的心灵。

---作为永远的榜样,雷锋精神在年复一年的“学雷锋活动”中不断强化、升华,凝聚成崇尚服务、奉献

的社会主流价值,无数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其中,涌现出的无数英模人物又以榜样的力量丰富、充实着榜样的内涵。我们的社会需要始终昂扬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朴实的语言,穿越时空,在任何时候、每一个人,从中都能感悟安身立命之道。获得力量与幸福,原本如此简单、寻常,惊天动地不常有,脚踏实地的善行与义举却可以每天践行,不需要多高的门槛。

说到底,榜样,只有植根民间、感动百姓,才能真正有示范之力。雷锋精神启示我们,一个平凡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抉择,都可以显示人性的光芒,显示道德力量的伟大。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需要立足于从普通百姓中挖掘道德建设资源。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看到,贪贿的官员、堕落的“明星”、为富不仁的“老板”、黑心的造假者,肯定不是社会的主流。无数诚实劳动的普通百姓,认真生活的“平实的大多数”,才是社会的主流,才是民族的脊梁。挖掘普通公民人性的光辉,道德建设的资源宝库,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道德建设比过去更加重要。毋庸讳言,一段时期以来,像“小悦悦”事件中一些人的冷漠,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中一些人道德底线的失守,假货、假文凭、假论文等诚信缺失,自私、无聊、低俗等“精神滑坡”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在新媒体时代,其传播效应无疑会被放大,导致人们对道德失范深感忧虑。对此最有力的校正,除了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规制,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过国家的倡导,让蕴含在民间、草野的道德力量茁壮生长,以道德力遏制贪欲,以崇高遏制信仰物化,以服务精神遏制野蛮逐利。

从这个意义上讲,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生长在民间草野、充满道德光辉的平民英雄雷锋的形象,不仅永葆生命力,更有时空穿透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今天的中国,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坚守良知和节操,承担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匡正道德失范,矫治不良世风,重建诚信环境,不仅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市场经济也才能健康发展。

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越是要弘扬雷锋精神。经济学家常言“交易成本”,我们认为,减少“交易成本”,固然需要制度的改进、法治的昌明,同样需要道德诚信的社会环境。人人守信遵规,经济活动就会简约为“在服务他人中接受他人服务”的服务交换,在一个无须互相戒备、彼此提防的交易环境下,经济发展将会迸发出无穷的活力与创造力。

令人欣喜的是,雷锋精神的内核不变,但学雷锋的方式却在与时俱进。今天,不仅涌现大批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爱心接力的英雄模范,也出现了众多将雷锋精神与现代公益慈善活动相结合的新形式学雷锋活动。爱心助学、免费午餐等草根公益行动,日益成熟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行动,都是雷锋精神的新创造,都是学雷锋活动的新表现。

这个伟大的时代,虽不完美,但我们周围,“草根英模”无时不在,“身边的感动”总在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他们以各种方式服务、奉献并报效于社会,造福民众、净化心灵,承继了一脉相承的雷锋精神。而唯有雷锋精神的永存,社会才能更加美好,人间才能充满温情,国民幸福感才会不断提升。

12.兰溪鱼鳞册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篇十二

一、历史上有关鱼鳞册的文献记载

鱼鳞册从宋代就开始编造, 明代初年朱元璋下诏命全国各州县分区编造。之后, 明中后期及清代各时期都在此基础上修订, 民国时及新中国仍然有编造之举。曾任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 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楼鈅 (1137~1213在《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中有“熙宁……自有保甲法, 鱼鳞薄是也”的记载;《明史.食货志》:“洪武二十年, 命国子生武淳等, 分行州县, 随粮定区。区设粮長四人, 量度田亩方圆, 次以字号, 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 编类为册, 状如鱼鳞, 号曰鱼鳞册。”“鱼鳞册为经, 土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 赋役之法定焉。”清代黄宗羲在《明夷待仿录.田制三》中有如下论述:“鱼鳞册字号, 一号一一亩准之, 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 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 不妨一号。”《史稿.食货志》载:”寻又丈放凤凰、岫岩、安东苇塘约十余万亩, 按地编号, 居鱼鳞图册, 事在光绪末年。”吴晗在他著的《朱元璋传》中以有涉及到鱼鳞图册。他在第三章中记述:“张士诚从起兵到败死, 前后十四年, 城破前他把征收赋税的鱼鳞图籍全部烧毁。”

二、兰溪鱼鳞册的编造历史

兰溪在宋嘉定十年、明洪武十九年、清康熙六年、同治四年、民国二十三年曾五次编造过鱼鳞册。

据文献记载, 宋时婺州及漳州二地即已编造。《宋史.食货志》记载:“魏文豹代师岩为婺州守, 行之益力。于是向之上户析为贫下之户, 实田隐为逃绝之田者, 杰然可考。”兰溪属于婺州, 历史上曾多次编造鱼鳞册。南宋嘉定年间 (1208——1224) , 婺州知州赵夫在本州推行经界是在兰溪试行的。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土地调查, 明万历《兰溪县志》载:“明洪武十九年遣官经量田土, 时监生铁某、李某躬临本县, 将各都各乡田土一一经量, 编画鱼鳞图籍以记之。”清康熙六年 (1666) 在明代鱼鳞册的基础上对全县的土地重新进行了清丈, 填造鱼鳞册, 归户办粮。清咸丰十一年 (1861) , 太平军占领兰溪, 县衙被焚, 鱼鳞册尽毁。同治四年至十年 (1864—1871) 以石、斗、升计量重攒鱼鳞册。至民国时因保管不善, 图册遭鼠害、虫蛀、霉变, 已失200册。民国二十三年实验县时 (1934) , 曾重新复丈、核对、补编。

兰溪已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鱼鳞册”保存在兰溪市财税局, 是清代同治年间编造、民国实验县时补造的, 有746册, 缺74册, 分藏十箱, 载有清同治年间兰溪城区及乡区35都159图的田土、山林、地形、地貌等情况。

三、兰溪鱼鳞册的外貌特征

2008年, 兰溪一文化工作者在本市一古董店发现了一册明代初年的鱼鳞册, 为“兰谿县鱼鳞流水之册”。该鱼鳞册为纸质, 雕版塡写本, 线装, 半页纵34cm, 横26cm, 残存壹仟壹拾壹至壹仟陆佰拾号, 计149整页及二个半页, 每页四图, 共600号田土。每页之间盖有红色篆书骑缝章“兰谿县印”, 印面纵6.5cm, 横6cm, 版心书口有“兰谿县鱼鳞流水之册”字样, 少数图叶有“对同”朱印。每图分左右二部分。以壹仟叁佰玖拾玖号为例, 左边从上至下印刷及塡写 (黑体为印刷字) “育字贰保壹仟叁佰玖拾玖号, 土名:栆木塘角业主:陈子升系本都本图本甲户收”。左边部分分三格。上为田块形状及长宽步数。中有“分拍各户都图甲”。下有“原丈积步:田壹佰陆拾壹步柒分, 地拾陆步伍分。折:田陆分柒厘肆毫, 折:下地柒厘。今减积步:田壹佰伍拾贰步, 地拾肆步肆分。折实在:田陆分叁厘叁毫叁丝, 下地伍厘九毫捌丝。麦米东至:塘号。西至:壹仟叁佰玖拾陆号。南至:壹仟肆佰号。北至:塘号”。

从其他图页及土名得知, 本都为拾玖都, 即现今兰江街道汪高岭行政村、洪大塘行政村, 赤溪街道东徐行政村附近一带。

目前, 兰溪市财政局保存的同治年间编造, 民国实验县补造的鱼鳞册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地目:在鱼鳞册的左上边标着土地的地目, 有“田、地、山、塘、滩 (坎) ”。

2.等级:在地目栏的右方有红印盖上这块土地的等级印章。田的等级分上上田、上田、中田、此田、下田;地分为三等:上地、中地、下地。

3.图形:在地目的右上方, 按照土地的形状, 绘成平面图。四周如有坟墓、井、树、塘、庙宇等明显的固定的标志物, 以一并绘上, 并注明名称、所有者。

4.字、号:在鱼鳞册的右上方, 标出字、号。清同治年间, 兰溪乡村社有149个图, 城区设有10个坊。每个图和坊按《千字文》选取。字确定后依次编号, 为确定这块地的四至打好基础。

5.四至:在册的左下方标上东南西北四至, 与谁的土地相邻。看去一目了然。

6.业主及其住址:四至的右边有一栏为业主姓名和家庭住址。家庭住址很详细, 分别有都 (相当于现在的乡镇) 、图 (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 、庄 (相当于现在的自然村) 。

7.实积和坐落:在鱼鳞册的右下方, 是土地的实测面积, 按亩、分、厘计量。地积的下方是该地的坐落。

8.主要是土地的变更情况。有业主变更、等级变更、地目变更、坐落变更、地积变更、荒种变更、土名变更等。

9.册中有很多地方都盖有红色印章, 分别有“对契过戳”“给印单”“兰溪县政府土地推收处验讫”“校”, 还有检验人的名字印章。

鱼鳞册的这些内容保证了它的完整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它通过文字标记、绘图定位, 便于查阅、核对、保存, 如有变动均有记载, 盖上印章, 说明它的权威性, 具有公正性, 可得到法律保护。

四、兰溪鱼鳞册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时代,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稳定自己的政权, 围绕土地, 千方百计进行改革。实践证明, 鱼鳞册就是最有效的措施。鱼鳞册不仅记载了土地的类别、田块名称、地亩图形、田界四至、步尺面积、赋银额度等总体情况, 有的还清晰地记录了每一块 (丘) 土地的图形、四至、步尺、科则、面积、赋银、业户、佃户等详细的内容, 是管理土地、交纳田赋的重要档案资料, 有的甚至还保留了土地交易的信息, 成为了解土地最原始的资料, 对研究中国封建时代农村传统社会的土地分配、土地登记、土地交易、租佃关系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明清时期的土地登记制度, 它具有地籍性质, 其历史功能主要有土地核查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速度的功能、土地所有权质证功能和遏制规避赋税的功能。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梁敬明称, 这部“鱼鳞册”记录了兰溪全县自清同治至新中国成立近百年各类土地变迁信息的档案。就规模和完整性而言, 如果不是绝无仅有, 至少也是非常罕见。”“是一份集稀缺性和完整性于一体的档案资料, 对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古代晚期历史 (明清史) 乃至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1.鱼鳞册是地籍管理的重要资料。鱼鳞册可反映一个地区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土地占有、产权所有、地质优劣等资料, 为提供地籍管理提供了直接、客观的实物资料。

2.鱼鳞册是编制征收田赋清册的重要依据。田赋是历朝历代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而田赋的征收又是根据当时的人口、土地的情况来确定, 使其合理负担。因此, 鱼鳞册是制订征收田赋清册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后, 兰溪当地政府为征收农业税和土地改革参考这些鱼鳞册编制了《土地所有证》,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为发展当地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鱼鳞册中反映出来的有关土地的情况可为当地发展生产提供制订规划的信息。如, 根据平原、山区、丘陵、河流、水源等情况制订发展林业、养殖业、种植业的规划, 又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有利于发展经济、促进生产,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鱼鳞册还可为维护产权、解决纠纷提供依据。鱼鳞册是经过当时政府组织编制, 得到业主和大家的认可, 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证明了的, 具有公正性、权威性, 受当时的法律保护, 因此具有相当强的可信度。解放后, 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曾发生过多起产权纠纷、地区界限纠纷, 双方均以鱼鳞册为依据进行调解, 化解了矛盾, 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上一篇:七年级学生能力提升计划下一篇: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