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备课(共8篇)
1.小学书法备课 篇一
第1课
笔法
教学内容:笔法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并点名。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2)笔头尖;(3)有弹性;(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4)身法——坐势、立势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
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2.小学书法备课 篇二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书法教学的老师来讲, 认为书法教学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
一、书法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实际上从小就开始了。当小学生用双钩红线在九宫格的练习本上描摹的时候, 当一些简单的汉字“上”“大”“人”等通过柔软的羊毫呈现在宣纸上的时候, 学生们已经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审美世界。或许, 这一切看起来还不那么明显, 但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已经在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了。
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具有一种图画美, 而毛笔千姿百态的变化正好呈现了汉字的这种美。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和一个不练习书法的学生在审美的能力上是不一样的。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能透过书写的汉字直通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台湾美学家蒋勋说过:“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实一直蕴含在汉字的书写中。”笔者认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的汉字每一个都透着一种深厚的文化。书法的演变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史, 篆隶真行草也是中国人审美发生变化的历史。小学生练习书法, 也会从中国古老的艺术中认识和学会欣赏中国人的艺术观。小学书法教学应该提高到小学生美学启蒙的高度, 才能真正认识小学书法教学的意义。
书法当中的结构、布局很主要, 这些东西何尝不是我们写文章的要求呢?一种艺术通达另一种艺术, 少年习书, 在纸上画来画去, 最后都会成为一种心境、一幅画、一种感觉, 带入到对中国文化深沉的记忆当中。
二、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性情
很多学生家长让孩子学习书法, 是因为孩子爱动, 专注度不够, 他们认为学习书法可以让孩子安静一些。其实, 从表面上看, 这一点没错。但是为什么孩子能安静?他们还没有看到实质。笔者认为, 书法培养的是孩子的一种性情。孩子的性情改变了, 自然他的行为习惯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 它是一种艺术, 是艺术就要通过一种长期的修练, 掌握其技艺。它首先要求孩子有一定的专注度。学习书法是要点“童子功”的, 所谓的“童而习之, 习与性成”“少习若天性”。那些点画使转, 当少年时练得如用筷子夹菜吃饭一样, 长大后再习书法, 就会顺畅多了。
学习书法有很多规矩要遵守, 学习书法学生们学习的也是一种规矩, 要横平竖直, 不能越“界”等, 要掌握结构规律, 要凝神屏息, 要端正, 不能“歪”, 这些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做人, 培养他们儒雅的性情。笔者教过的一个孩子, 平时很活沷, 可是一到写字案前, 就立刻安静下来。实际上, 她的性情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顽皮, 而是一种“动中有静”的活沷与阳光的性格了, 这是书法带给学生最大的礼物吧。
三、书法教学是学生们习得古典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书法习的是繁体字, 繁体字又包含了很多古典文化信息。比如写繁体的“万”字, 学生们会知道这个字原来是“蝎”字借来的;繁体的“云”上面有雨, 是云朵的意思, 而人云亦云的“云”在古代并不是简化字, 不能写成带雨的繁体的云。在书法教学中, 可以学习一些古文, 一篇篇地临帖。一些古文看似很难, 临了几十遍, 自然会成诵了,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很多学生的古文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背下来的, 到了初中、高中还用得上, 这又何乐而不为?再如临古代书信的帖, 学生就会知道古代人是如何写信的, 他们信上的称谓、祝语、落款等是怎么回事。还有的古文中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这些对于学生来讲, 都可以说是意外收获。
此外, 书坛中的一些故事, 也是学生们很好的励志教材。比如怀素贫无纸, 曾经种万余株芭蕉在上面习字;酒喝多了, 在寺院的墙上、衣服上、器具上等到处写字, 终成一代大师。这些故事又何尝不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呢?
四、书法教学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这么重视书法教育呢?书法教学在大学有专门的院校学习书法, 在中小学甚至安排了专门的课呢?就是因为以前大家忽视了书法教学。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舟, 是中国人魂的寄托、情的寄托, 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门艺术。
实际上, 书法教学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传承这项古老的艺术。现在日本和韩国幼儿教育都有书法训练。韩国的一些大学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认识1500个繁体字。中国文字每一个字都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是中国人智慧的高度体现。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情况下, 很多青少年“提笔忘字”的情况下, 书法教学对于书法艺术来讲, 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 书法教学在对小学生的美育体系中、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在发展传统艺术方面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只有站在更高点, 认识书法教学的重大意义, 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虽然古人云“书法是余事”, 但是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 笔者认为, 书法教育不只是“余事”那么简单, 同时书法教师也应当有一份担当和责任, 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这是历史赋予书法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书法教学的培养是当前的一项教育工作,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之一。
3.浅谈小学书法教育 篇三
关键词:小学;书法
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汉字书写教育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造成书法教育在广大中小学校一度中断。二O一一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在这一系列讲话和文件的指导下,与汉字书写“久违”了的孩子们,又可以在校内课堂上接触到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了。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呢?《指导纲要》给出了四条核心回答:第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根基是汉字素质教育。“文书合一”、“文书相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指导纲要》中强调写字课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其教学目标也重在训练学生用硬笔和毛笔书写出规范、匀称、美观的汉字,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汉字综合素养与书写水准;第二,重视汉字书写共性美。在小学的书法课堂上,教师要传授给孩子们的是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它们是千年以来汉字美化书写的根基,代表了书法的传统精神,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让学生详细了解书法美的标准;第三,在共性美的基础上,引导与加强学生的书法审美体验,接受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书法精品的美的熏陶;第四,书法艺术的教育是对小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小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另外,小学生学习书法还有其他一些好处: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字如其人,写字越漂亮的小朋友,当然越受人喜欢,无论升学、比赛、参加活动、考试、写作业……都胜人一筹!让孩子更多自信,更多机会;二、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細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素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三、提高孩子观察、分析、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点画的形状特点、书写方法、形式效果等,来完成每个字的书写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得到发展。
当前,小学生书法教育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方面,时下的少儿书法教育较若干年前有了长足发展,各地小学对书法教育越来越重视,逐步纳入正常教学,各类校外书法辅导机构也越来越多,成为学校书法教育的有益的补充。重点谈一下“忧”的方面,一是小学书法师资力量奇缺。大部分的基层小学多年未开设书法课,都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大都是由语文老师或其他“写字好”的老师来上书法课,水平参差不齐,无书法教学经验,老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更吃力;二是书法教材不统一,或有统一教材又太笼统粗放。有的学校让任课老师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书体字帖当教材,不能照顾到学生的选择,不能因材施教;三是教学场所配备不规范。学习书法应有专业的教室,配备专门桌椅、投影仪、洗笔池等,现在大多数学校是在平时上课的教室内上书法课,桌面太小,不适合于写毛笔书法;四是尚有部分学校对书法教学不重视,只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甚至书法课被其他科占用。《课标》中规定的每周一课时本就不多,如何利用好这不多的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应是各个学校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校外各类少儿培训机构同样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规范化的问题。培训机构教师队伍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水平差距很大;其次是有的培训机构迎合家长急功近利思想,教授一些短期内看似有成效的不正规练习方法,养成不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三是培训费用越来越高,本来在学校内就应教好学好的东西,反而要到校外去学习,给家长和学生都造成了额外负担。
下一步的小学书法教学对策:
一是加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的小学书法教师队伍亟待规范和提高是毋庸置疑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方面学校招聘专业院校的专业书法人才来配备书法老师,另一方面是加强对现任书法老师的培训。因为第一个途径受诸多因素影响,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到位,第二个途径是当务之急。要建立书法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对现任书法教师进行定期、连续地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书法理论、技法及书法教学基本规律,以适应小学书法教学的需要。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除关注技法外,还应培训一定的文字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老师的审美眼光。另外,学校要加强第一个途径,尽可能招聘专业人才,逐步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彻底解决师资问题。
二是加快试验总结,形成规范系统的小学书法教材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解,教材是教学的灵魂,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教材的要求是要系统且实用,内容丰富。系统才能跟上学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内容丰富才能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
三是强化硬件建设。学校配备专业书法教室和专业设备,配备书法展览场所,为小学生学习和练习书法提供必要的保障。
4.书法课怎样备课与上课(黄治金) 篇四
黄治金
书法教学全过程主要由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课外活动及考试等环节构成。现就课程理念、备课、上课问题概述于下。
一、关于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兴趣为动力
审美为宗旨 能力为核心
技法为内核
文化为根基
习惯为重任
取法经典
临创结合二、关于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指教师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换言之,就是指教师在学习《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懂弄通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进而创造性地设计出目标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
如此说来,要备好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吃透教材 把准目标
认真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关键,是设计教学方案的前提,也是全面提高书法教
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1)认真学习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和掌握小学书法教学的整体目标和要求,明确小学各年级要完成的书法教学任务,弄清各年段之间书法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彼此差异。
(2)通读书法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范围和编排特点,知道教材的整个体系,分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每册教材中的具体教学任务和知识点的分布,以及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书写技巧等。
(3)认真钻研教材中每节课的内容,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避免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应紧紧围绕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把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为主要内容,设计好教学方案。
(4)深入分析每节课的例字。弄清每笔每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提按、轻重、疾缓、转折、逆顺、回出、中侧,以及长短、曲直、粗细、斜正和高低等写法。弄清例字各部件组合遵循了哪些原则,体现了怎样的关系,如平正、疏密,呼应、容让、变化、大小、高低、宽窄、长短等。教师掌握了这些例字的特点,方可以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教学目标拟定
0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拟定易出现的误区:一是目标过大过空,放之四海皆准,不具体,不易或不能被检测,往往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二是行为主体不明,有时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有时是以教师为行为主体;三是目标缺维,只重双基不重情感态度与过程方法。四是课型不明,不能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叙写要点:
一是目标具体,三维并重,可供检测;二是学生为行为主体,以学生为主语叙写教学目标;三是目标难易合度,80%以上学生能够达到。
2. 了解学情 选择教法
只有对学生有较清楚的了解,对其进行书写训练才会有针对性,才能因势利导。了解学生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
(1)了解学生对书法的态度。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于书法的态度不可能整齐划一,他们对书法的兴趣有浓有淡,有的根本不爱书法。有无书法兴趣,这关系到书法教学的成败,作为教师都应该深知这一点。
(2)了解学生书法的程度,已有经验与知技,分析新的知识技艺增长点(难点)与实际困难,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材,确定教学内容要求,以适合学生书法的实际水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多元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基于书法课程的基本理念:“兴趣为动力,审美为宗旨,继承为前提、技法为内核、文化为根基、习惯为重任、能力为核心”
教学法的选择,主要是要突出视觉体验,体现学科特色;凸显课型目标,重在实践操作;彰显学生地位,体验成功的幸福。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训练技巧,就需要不同的教法,诸如演示法、观察法、对比法、展评法、拼组法、赏析法、讲练法等。教学方式上可采用启发式、尝试式、激励式、归纳式、诱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教法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书法基础都应该是教师选择教法的出发点。不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势必影响学生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要和教学内容和书写技巧结合起来。如教学“横折”笔画,如果教师只是用讲解法告诉学生横折是横画与竖画相连接所形成的笔画,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把折处轻滑写过或折处写得很复杂(体现横的收笔和竖的起笔);如果能用示范法和演示法给学生以形象实感,那么学生就会有法可循,认识和掌握横折的写法了。
第三,要从实效出发,灵活多变。教法的选择不能哗众取宠,耍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在保证实效的前提下,教师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灵活多变地选择教法,以吸引学生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形成新技能。而单调呆板的教法则会窒息学生的书法兴趣。
3、利用资源 做好准备
·教材、教师用书、生字本或练习册、毛笔字帖、书法教室、书法工具、书法教师、书法展馆、多媒体等。
4、过程设计,模块应用
书法临习课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或称五步教学模式与模块): 正——察——导——临——评 模式解析:
正(价值观):正姿、正手、正心、正气、正字。从读音、部首、结构、笔顺等方面,帮助我们把字写规范、写正确。“端端正正书法,堂堂正正做人”;强调书法“修身”的功能。 察:即读帖。一要看准形态(即“黑”的部分)、二要看准位置(即白的部分)、三要看准笔法(即动态的过程)。用眼、用心、用线格。“线格对位”、“田字格”、“承接对位”。 导:即引导。师生一起析字与品字,要具人文性、趣味性、艺术性。
并及时示范演示,以师为主,也可师生互动。
临:即将字帖或范字置于左边或前面,边看边写摹仿练习,从几眼一笔——一眼一笔——一眼几笔——一眼一字。 评:三要+端正+整洁(三要——部件形态立要准,位置要准,笔法要准)可以自评自校,也可以互评互校,或是老师、家长评、校,使评价方式多元化。 书法欣赏课五步教学模式
赏—议-析—临-评
书法创作课五步教学模式
选—查-思—写-理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师根据教案内容,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和规律,进行书写技能训练,是小学书法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的书法能力,相当一部分是从课堂教学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上好课,认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1.上好书法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
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2)教材处理适当。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是上好一节课 的关键。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材,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又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要紧扣教材,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适当删补一些教学内容。
(3)教学结构完整。教师要根据备课时的计划、规定的步骤和环节,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既要有良好的复习检查或组织教学的一节课的开端,又要有教师精要讲解、直观示范演示和学生充分的有序有效练习的主体过程;既要有教学评价,又要有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整个课堂必须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轻重适宜,时间分配合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也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按照备课时所确定的最佳教法,尤其充分利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5)教学基本功扎实。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其一,要具备渊博的书法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其二,教学语言要清楚准确、流畅精练、生动形象;其三,要有较高的书法基本功,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板书要布局合理,位置适宜,简明扼要,整齐美观;其四,要沉稳而富有情感,教师的表情、动作要自然优美,感情要充沛,富有感染力;其五,要有绘画能力,象形是汉字的一大特征之一,学生对汉字形体的掌握往往是通过形象化的实感来接受;其六,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演示示范,做到得心应手,纯熟自如。
(6)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教学的成败,最终要看教学效果的高低。教学效果好的标准是高质量,低消耗。所谓高质量就是书法知识、要领、规律、技能和技巧学生掌握得好,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评析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所谓低消耗是指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师不过多用时,学生能有效地充分利用时间进行书写练习。
附: 书法教学方法(外一则)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它解决教师怎样教,以至于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身心发展。所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和手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是任意的,也不能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据学科的性质特点、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的。书法教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至今还少见有系统完整的一本书法教学法,本章根据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目标要求和以临摹教学为主的特点,列述了两类教学方法:即临摹练习法和一般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来之于传统的练字经验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虽然不够系统完善,但也有助于教师的选择应用。
临摹练习教学法
临摹练习教学法是小学书法教学的主要方法,临摹练习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法知识,通过一定程序的摹写实践,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书法是操作技能训练,它能使学生运用书法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模仿能力、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这一节提出8种书法临摹练习法。
一、摹临法
摹临是传统的书法教学方法。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要求学生准确地记住每个字的写法已属不易,还要他们从微观上准确地把握每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写法,难度甚大。“摹临教学法”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难度。
“摹”就是让学生把半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直接描写范字,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摹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字形,包括字的笔画、构件和整个形体。一个范字,应引导学生反复摹写几遍,而每次摹写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第一轮摹写,让学生重点领会每个笔画的用笔、走势等;第二轮摹写,让学生着重明确笔画之间的组合关系;第三轮摹写要求学生把握字的整体形态。这样,学生对字的感性认识逐步加深,从而逐渐掌握书法的要领,再升华为理性认识,其头脑中就打上了“字”的烙印。
接着就应及时组织学生临写,并且要注意,每次临写的字都要以范字为标准进行比较,写一个对照一次,找出不足,逐次改正。切忌“接力式”连续临写——仿教材或教师的板书先临写第一个字,然后,依次“接力”临下去。这样的临写,若首字临得不好,那么后面临写的字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越临越走样,实际上是不断重复缺点,致使错误写法形成习惯,与临写的目标背道而驰。
摹临法普遍适用于各个年级段的书法教学。但目前缺少相应的摹写训练本,老师往往让学生把白纸蒙在课本或练习本上描写,很不方便,也较散乱。教师最好能自己动手编印出与教材相应的摹写训练本,学生人手一份,边识字边练习摹写,操作方便,训练有效。
“摹临教学法”简便易行。此法可在课上运用,也可在课后使用。课上重在“悟”,要学生边摹边悟出字的书写要领;课后重在“练”,学生掌握了书写要领,必须通过反复巩固练习,才能形成技能。
实践证明,以摹为依托,摹临结合,易学好记,是一条大面积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的成功之路。
二、描、摹、临序列法
描、摹、临序列法是一种先易后难,由浅人深的训练方法。它减缓了学生练写的坡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由扶到放的策略。其具体操作过程是:描红——摹写——临帖。
描红。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笔方法,用毛笔将红色的范字一气呵成地盖罩成墨色。描一遍是不可能就描得完整无缺的,因此,教师要及时指导,让学生每描一遍,都要看看范字的哪些部位仍露出红色或墨已溢出笔画边缘,以便在下一次描写中改正缺陷。教育学生描红字时,不能机械地把红色的范字填满为目标,而是要边描边观察,一要观察范字的每一笔画如何落笔、行笔、收笔,领会运笔要领;二要观察范字的结构,笔画之间的间距,起落笔位置等,领会其结构特点。
摹写。最常见的摹写方法是仿影,即引导学生把范字衬在透明的白纸下进行摹写。由于字形半明半暗,若隐若现,运笔既有依靠又不能完全有依靠,仿影就较描红难些。进行仿影之前,教师要特别强调对范字的笔画、结构再进行一次观察、琢磨、思考,使学生仿影时心中有形,下笔有数,这样就不至于被动摹写,信笔涂影。每仿影一遍,都要和范字进行比较,看看哪些笔画写肥了,哪些笔画写瘦了,力求一次比一次进步。这样反复仿影,使学生对范字的感性认识逐步加深,为临写打下了基础。
当然,在由仿影向临帖的过渡阶段,对于毛笔字,还可穿插双钩摹和单钩摹这两个步骤,为正确临帖进一步夯实基础。
临帖。临帖教学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对临。即让学生将范字放在习字本前,依次观察范字的整体形态、笔画的位置、方向、轻重、长短等,然后在脑中回忆一遍,如有模糊的地方可再有重点地读帖,力求在落笔前,对范字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真正做到意在笔先。每临写一遍后,都要和范字进行比照分析,查找差距,剖析原因,逐步提高。第二步背临。即让学生将范字盖上,依靠临写时留下的印象进行“默写”,然后再引导学生与范字对照,找出缺点,认真纠正,再次背临。
在硬笔字教学中,同样也可采用这一训练方法,就是“描摹人手——仿影过渡——临写上路——独立书写”。
描摹临序列法是受学生读帖能力的限制的。读帖能力强效果则较好;反之,效果则较差,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读帖能力。
在使用这一方法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描红时,要一笔写成,切忌涂改。
二、摹写时,一定要运用所学到的用笔方法,增强主动意识。切忌被动描摹,完全依葫芦画瓢。要选用透明度较好的薄纸,以便保护学生的视力。
三、描、摹、临可分阶段逐步实施,也可同时实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实际书写水平,对三者的训练做到有分有合,有所侧重,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四、在描摹临序列法的运用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巡视指导。
三、比照练习教学法
比照练习教学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临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比照出自己临写的字的结构、笔画与范字的区别,从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的临写明确目标,使学生再次临写时更准确、更熟练。这是训练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比照是观察的深入,是对临摹范字的客观检验,是自我评价的一种手段。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学生的眼睛并不是摄像机,即使观察得仔细,但经过手的再现,总会与范字有些差距。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比照练写这一方法。
例如,在教学生写“之”字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之”的整体形态,学生会发现“之”较扁平;接着让学生观察点画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之”字中“横”短而斜,“撇”斜向左下,“捺”为“平捺”,再观察起落笔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字尽管注意到了这些方面,但看上去总觉得还不很像。这时,教师就让学生采用比照的方法,找出存在问题。绝大部分学生的缺点就发生在“
”笔画上,他们把“
”写成了“
”。此时,教师让学生采用“描摹”的方法进一步体会“
”的用笔走势,使学生意识到“
”夹角要小,“撇”画向左下行,且用笔较细,形断意连。这样,学生再次临写时,就能纠正第一次临写时的不足。经这样的反复比照就写得比较像了。
采用比照的方法教学,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照观察。有比照才有鉴别,才会发现不足。经常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能力。
四、扶放练习教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教就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不光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扶放法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同时它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扶放练习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可有两种方法:①传统的习字方法:描红——仿影——临写——独立练写;②示范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迁移性练习。
例如在教学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左中右三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作如下设计:
第一、示范性练习
出示例字“谢”,运用定位辅助线提示各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并逐步减少定位辅助线直至不用。
第二、模仿性练习
学生模仿上例自己试着分析三个左中右结构的字。
“激”(宽窄变化较大)
“树”(长短变化较大)
“脚”(高低变化较大)
第三、巩固性练习
练写“谢、激、树、脚”,力求写得既紧凑又匀称。
第四、迁移性练习
依照上法观察分析“渐、湖、蝌、例、咖、维、撤、附”等字的宽窄、长短、高低并试着书写。
从这里不难看出,随着定位辅助线的依次减少,练习的逐步成熟,其教学目标渐渐达成。这一训练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五、动态演示教学法
所谓“动态练习教学法”,是把静态的汉字付诸动态演示过程,使学生比较清楚明白地了解笔画、结构书写的全过程,使学生的观察更为真切、具体的一种指导方法,这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在书法教学中的体现。
我们平时指导学生总是先指导学生读帖,即用语言来表述字的结构形态、笔画的粗细长短、方向态势等,这种纸上谈兵的指导观察,对于学习来说是很难做到心领神会,更难转化为学生的操作行动,往往是学生听得唯唯诺诺,说得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起来却和要求目标大相径庭。譬如说,要求学生做到“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如果教师不进行动态演示,不让学生亲眼所睹,要使他们领悟这些要领并独立完成这一动作过程,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大”字时可分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大”的第一笔画是一长横,首先告诉学生长横要写得细而挺,呈弓势。接着,就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示范。一边讲一边示范:“逆锋起笔,转锋顿笔,提笔右行。略向右上方,中锋行笔,笔尖着纸,至横的末端,稍驻,向右下方顿笔,回锋向左下方收笔。”笔随话行,学生亲眼目睹这一书写过程。重复上述两次,要求学生轻轻跟着老师讲,并辅以书空练习,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一操作过程。待学生心中有“横”画后,再让他们在相应的位置上写出“长横”。第二,“大”的第二笔是“竖撇”,学生往往容易写成“斜撇”,教师继续示范:“起笔先竖,直至与横笔画交叉后,向左下方提笔缓行,直送到撇尖。”如此反复两遍,让学生书空练习,再在相应位置完成“撇”画。第三,“大”的第三笔是“斜捺”,学生往往写成僵硬的“直捺”或臃软的“翘尾捺”,这些都是没有把握好起笔、顿笔的轻重和行笔的方向所造成的。这时老师还要给学生示范:在“横”和“撇”交叉点稍偏下处逆锋起笔,先往右下行,渐渐按笔铺毫,至捺脚处稍驻,再慢慢提笔拉至捺尖处收笔。这样的讲解示范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意在笔先”的习惯,不再是盲目机械地书写了。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汉字书写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态练习教学法”可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使笔画书写流动起来,这样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感兴趣,效果会更佳。
在运用“动态练习教学法”时,教师要注意做到:第一,动作示范与语言解释相结合;第二,整体示范与分解动作相结合;第三,示范动作要重复演示,动作过程要清晰;第四,指导学生观察示范过程要辅以书空。
六、节奏练习教学法
节奏,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如演讲中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体现了演说的节奏,声调的轻重缓急体现着音乐的节奏„„同样我们书写的每个点画以至整个字形都是在提按顿挫中运笔的,而不是平均使力的匀速运动,这种在运笔上有节奏的提按顿挫、轻重快慢的起伏变化能使笔画刚劲有力,呈现出一种内在力度和质感,使人感受到笔画、字形的结体美和书写的节奏感。因此,在书法教学中,为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笔画、字形的书写要领,编制一套运笔口令,让学生根据运笔的轻重缓急和口令的节拍进行练习,我们把这一书写训练方法称之为“节奏练习教学法”。通过教学实践,这一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它遵循了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原则,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操作过程是:识记——示范——书空——描写——临写五个环节。
请看三年级毛笔字“横”的教学过程。
(一)识记:出示“横”画的放大双钩图片,教师先指导学生初步感知“横”画的书写有“起、行、收”的运笔过程,起笔主要有两个运笔动作(按、转),行笔主要有一个动作要领(中锋行笔),收笔有四个运笔动作(稍提、按、稍顿、回收),教师在图上分别标上节拍数字和运笔动作名称(如图)。因而口令便这样编:1.(按笔)2.(转笔)3.(中锋行笔)4.(稍提)5.(按笔)6.(稍顿)7.(回收)。
(二)示范:教师进行两次示范,第一次喊运笔名称(按笔——转锋„„)进行示范,第二次喊口令节拍(1.2.3.„„)进行示范。
(三)书空:学生集体伸出手指,边看图示,边跟着老师书空,嘴里边轻声“1.(按笔)2.(转笔)„„”喊运笔名称与喊节拍交替进行,如此反复多次。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许多学生跃跃欲试,而且在循环往复的书空中,学生对“横”画的运笔要领也渐趋明朗清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节奏意识感。
(四)描写、临习:学生动笔按要领描写、临习“横”画。
这里的节奏练习法,主要适用于笔画教学。当然,在字形教学时,因为一个字中的笔画轻重粗细有别,运笔快慢不同,也可慢慢地将这种节奏意识逐步渗透到字形中去,以显字形的起伏形态。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所编口令必须准确、合理,喊口令时,要注意语调轻重缓急的变化;尤其注意的是,要使学生依口令书写,还必须保持行笔的流畅、连贯,不能有十分明显的间隔、停顿(特别是毛笔字,否则会形成“墨猪”)。同时还要注意用笔的轻重适当,否则会产生“火柴棒”的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七、多重练习教学法
书法是一种技能训练,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多练。按着书法技能技法形成的规律(认识、分解、定位、自动化)有层次、分阶段地反复训练,使学生分步到位,逐步提高的教学方法,称为多重练习教学法。
请看钢笔字“心”字的教练过程:
(一)描摹人手,初步感知。首先让学生把“心”字描摹两遍,初步领悟其形体特点:较宽扁。
(二)分解到位,逐渐提高。
1.教师讲解:“心”字要写得较宽扁,关键是“卧钩”,要写得稍平些,且行笔稍带弯弧。
2.学生临写两遍后,集体评析(关键看“卧钩”写得怎样)。
3.学生再练。边练边提示:“心”字中三点的摆布又有什么特点?(三点成一弧线且间距均匀)
4.师生评析(除了看“卧钩”写得是否到位外,还要看三点的摆布是否合理)。
5.教师出示放大的“心”字笔意连贯图:心(可用行书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心”字要写得更灵活、更美观,在用笔上还要注意什么?(点画与点画之间笔意相连,互相呼应)
6.学生边看图示,边反复书空领会,而后动笔临写。
(三)巩固练写,形成熟练技能。
学生再次练写“心”字,要求写得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速度。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心”字较难写,教师便采用”化解要领,分步到位,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多重训练法”来组织教学,步步以“练”为中心,处处围绕“练”,层层紧扣“练”,从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尤其要注意的是,这里每一步练习,都有不同层次步步提高的要求;且练习形式多样,或描摹,或空书,或对临等,这种训练方式符合书法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八、滚动练习教学法
为了巩固练习效果,练好一个字后,再练一个字,练完第二个字,接着把这两个字连起来背临,再练第三个字,达到“形似”后,再把三个字连起来背临。„„这样滚动推进的练习方法,称为滚动练习教学法,也有人形象地称为“滚雪球”练习教学法。
书法教学的起步阶段,练习基本笔画就可采用这种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写好“横”以后,再练习写“竖”。在写“竖”之前,把“横”背临几遍,这样复旧迎新,既巩固了“横”的写法,又迁移到“竖”的用笔。事实上,八种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是相通的,写好了“横”,再写其他笔画就容易多了。
进入单个字练写阶段,运用滚动练习法效果更佳。道理有两点:1.如果我们看一遍写一遍,字形只能扎根在眼里,脱离了帖,学生写成了“自我体”。而要达到背临的程度,字形耍扎根在心里。就要求学生仔细地读帖,这样临写的效果就提高了。2.学生如果长时间临写一个个单字,会感到很枯燥、单调,如果
把练的字组成词滚动背临,就增加了新鲜感和练字的兴趣。
临写一个警句或一首短诗运用滚动练习法效果特佳。因为一句话或一首诗便于记忆,不仅记住了字形,还丰富了自己的文采;二是整体背临还能领会作品的章法及气势,学习书写作品的能力。
一般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应用上来说,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功用。这一节介绍书法课常用的12种一般教学方法:有师生双向活动的讲练法、“读”写法、欣赏讲评法;有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尝试法、互评互学法;有增强视听感知的形象比喻法、歌诀引路法、拼装法、图解法;有逻辑推进的收缩法、迁移法;还有评价激励的竞赛法等。
‘
一、讲练教学法
讲练教学法是书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讲”就是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要求指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领悟书写要领,“练”是书法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讲和练的有机结合是融感知、思维等认识活动与动手操作活动为一体的教学活动。
教师的讲,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力求准确精练、形象生动,要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练要在教师讲的指导下练得充分而有实效。整个过程可采用“讲-练-讲-练”的形式。这当中每一讲每一练其要求都有所不同。一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讲解要领,二讲是在学生练习后有针对性的评讲;一练是学生根据书写要领初步练习,二练是学生根据自己书写情况进行巩固性或纠正性练习。这种循环推进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如左偏旁“、木、禾”及带有这些偏旁字的教学过程,即可采用讲练教学法。教师先用指导性的语言及示范动作指导学生观察“
”的形态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一偏旁特点是:形体窄长,“竖钩”与“横”的交叉点偏右,“提”右伸。紧接着就让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在掌握“
”写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木字旁”、“禾字旁”的写法。第二步教师指导写“松”字”。先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木字旁”占字格的三分之一,“公”占三分之二,且“公”字的上下部都呈“△”;再让学生观察笔画特点:“公”中“撇”短,起笔低,“捺”长,起笔高,笔画姿态舒展。紧接着就让学生根据结构特点练写“松”字。教师桌间巡视,及时找出学生在临写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用投影仪展示在屏幕上。如发现“公”字中“捺”写得不够舒展,“厶”写得和“八”不对正,就在投影仪上示范,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松”字的写法。最后再次练习。通过这样的讲练,学生就能把“松”字写得比较规范了。
采用讲练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教师在揭示字的特点和要领时语言要准确、精练,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第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要让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要精讲多练,让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第四,在学生的书写实践中,教师必须及时收集、掌握反馈信息,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辅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熟练技能。
二、“读”写教学法
这里的“读”就是我们平常所指的“读帖”。“读”写法,也就是一边观察一边练写,它是指学生在书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细体味,记住范字的笔法、间架结构,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俗话说:“练字先练眼”,实践也证明,只有眼高,才有手高;只有观察得细致、准确,才能写得形象、神似。临写中注重读帖训练,并不断丰富读帖内容,提高学生读帖的准确性和敏锐性,使之养成边练写边读帖的良好习惯,书法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读”写法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读”写呢?
(一)培养学生读笔画的能力,学会观察笔画的写法
1.笔画的特征,包括笔画的长短、粗细、姿态(俯仰、斜正、曲直等),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行笔的方向等。
2.笔画的起收笔的位置,即笔画搭配的位置关系。
例如,临写柳体字“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这样读帖、观察:
第一,从长短、粗细来观察:第一横粗而短,第二横细而长,大约是第一横的一倍;
第二,从姿态来观察:第一横仰,如帆船,第二横俯似拱桥;
第三,从起笔的方圆及收笔的藏露来观察:两横都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且均为方笔。
通过这样的读帖、观察再去临写,学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二)培养学生读间架结构的能力,学会观察结体的方法
1.读骨架,目测轮廓。
利用作图法读出字的轮廓,例如:“金、青、京、紫”等字一般都是上宽下窄,“都、即、郑、部、新”等字,一般都是左高右低,读出这些结构组合形式,临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2.读结构,明确关系。
合体字或一些对称型的独体字,要读出它相应的位置关系,如对称、对正、平衡、穿插、争让、呼应、向背等,而一些非对称型的独体字,要读出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读整体轮廓,再读笔画书写,最后回到整体。例如,临写“金”字,教师应引导学生这样观察:
第一步先从字形特点来观察:“金”字“上宽下窄”。
第二步再从笔画特征来观察:“撇”轻“捺”重,“横”轻“竖”重;“撇”短“捺”长,一、二两横较短,第三横稍长。
第三步最后从结体来观察:“金”字上下对正(“撇”、“捺”交叉点与“短竖”在一条中心垂直线上;左右对称(“撇”与“捺”、“挑点”与“撇点”分别对称于字的中心线);笔画顾盼、呼应(主要体现在左右两对点上)。
通过以上细致观察,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默读字的形象,在脑海中再现深
刻的印象,紧接着临写,这样既易收到练写效果,又能使记忆持久。
三、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近年来在全国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以获取新知,发展探索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注入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教师可设计一个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解答,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从单纯技巧性教学转变为探索思考性教学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了“悬针竖”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撇”的写法。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悬针竖”的写法,通过仔细观察、比较、练写,知识迁移,便能自行领会出写“撇”的一些基本要领:起笔作顿,向左下渐行渐提,收笔轻快。也可以让学生先练,教师后讲。在练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行笔太直,没有弧度;收笔太浮,形成“鼠尾”现象等,教师就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纠正。紧接着再让学生练习,直至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先练后讲,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师讲得精当,既节省时间,又突出了重点。
又如:在学习了“横折”后,可让学生自学“横撇”;学习了“提土旁”后,自学“王字旁”。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内容安排作适当的调整。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书法知识和技能以后,更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尝试。有的知识点内容较简单,如“单人旁()”、“八字底
(八)”的写法等,学生通过自学、自练便可掌握,教师只需作简单的指点。有些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如“心字底”的写法,教师可借助于课本上提供的几个范例——“思、想、念”三字,先练后讲,引导学生去发现“心字底”在不同部件搭配中相应的变化,并掌握其变化规律。
尝试法,必须在学生具备相应的书法知识、书法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要让学生体会到“尝试”后改进错点,发现问题,悟出真知的喜悦。教师则要善于捕捉学生“尝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地予以肯定或点拨、指正,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书写要领,提高书写技能。
四、比况教学法
形象比喻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的年龄特点感知常不甚精确,抓住笔画或字形特点加上恰当的想象,对字形作通俗形象比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根据笔画、结构的形态巧妙比喻,让学生易懂易记,产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如指导柳体字中“三点水”的写法,教师可首先讲解“首点”的形状如蒜瓣,“提点似拖把,三点汇集像引弓。再根据学生在练笔时易出现的毛病进行指点,如一、二两点不能写得无头无尾太臃肿,“提点”不能写得头轻尾重不平稳,三点组合不能像线绳上串辣椒等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点画的内涵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再如指导学生学习运笔时,教师可作如下比喻:“起笔方折”像“脚刀”,“长横特长”像“一根悬挂重物的扁担”,“长撇舒展”如“兰花叶”,“捺”似“足球运动员的一条腿”等等。一旦学生将这些日常的形象运用到技法练习之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形象比喻法教学,学生不但学得有趣,记得牢固,而且有助于培养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运用此种方法也必须注意:第一,形象比喻既要形象生动,又要充分体现汉字字形本身的特点,不能信口开河;第二,形象比喻要简单通俗,只言片语便形象地分析出笔画的特点,切不可把书法课上成故事课,教师讲得娓娓动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哄堂一笑,结果是喧宾夺主,书写效率却很低。
五、拼组教学法
拼组教学法就是在字体结构教学中把字拆成几个部件,让学生对着范字拼摆,在拼摆的过程中,领会笔画形态,字形结构、特点。这是一种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此法可以促使学生的脑手和眼睛得以综合应用。
例如指导学生写“州”字。教师把“州”的六个笔画分别用吹塑纸剪成,反面沾上水,这样可随意粘赔在黑板上,简单易行。“州”的六笔是互相照应的,第一点与第二点、第三点的位置是不可互换的,三个“竖”的位置也不可颠倒,互换、颠倒就不协调。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把握笔画、部件在字形结构中的搭配位置关系。
再如教“故”这个字,教师可同样用吹塑纸剪成范字的两部分,学生都说这样的字松散无神,很不美观。于是教师继续移动,使两字靠紧,学生又说这样的字笔画交错太多,很不自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要使“故”字写得匀称美观,两部分间的笔画应怎样摆布呢?学生用心观察,反复拼摆、讨论,最后将“故”字搭配得匀称、合理、自然、美观而有神采。同时,学生对部首间的主次避让关系心领神会,且记忆清晰。
六、图解教学法
在字形结构教学中,借助一些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帮助学生找准点画的位置,把握笔画走向,熟悉间架结构,增强书法技能。这种方法称之为“图解教学法”。此法易于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引进“平行”概念,写好重叠笔画
汉字中,有不少字里面常出现平行排列的重叠笔画,在书写时,应遵循“平行”原理,教学中教师只需作几条简单的辅助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
例:王建形勿树川
(二)引进“夹角”概念,写好特殊部件
“建字底”、“走之底”的形态有些特殊,学生难把握。画上两条辅助线,不仅暗示了笔画的走向,而且定准笔画的位置,这一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三)引进“圆弧”概念,写好弯钩
“飞、凡、风、气、心”这些字,写起来很困难,因为这些字中的弯钩不容易写好,;有的同学把竖弯钩写成“
”,卧钩写成“
”,把弯写成折,为了让学生有形象感知,可以作圆弧图,“
”、“
”,学生一看就明白这竖弯钩、卧钩可以像画圆弧那样写。实事证明,这一招很有效。
(四)引进图形概念,把握字的形态
汉字的外形实际上就是一些几何图形。尤其是独体字,如“正”口、“会”
、“
口、“血”口、“之”△、“夕”
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画字的外轮廓,再让他们在图中临写,如此笔画结构都容易到位。
另外,对于字中各部件的大小、高低、长短、宽窄等特征或笔画的长短、伸缩、交叉特点,也可通过简单的辅助线,让学生明了。例:
有了这些辅助线条的提示,学生就容易把字写好。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图解法往往可综合运用;同时,辅助线应力求简洁明了,不可繁琐;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基本相似”即可。
七、迁移教学法
迁移教学法是指对于部首、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汉字,在教学中,教师可“举一”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出练写这一组汉字的共同性的规律和方法,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相同结构的其他汉字的练写中去。这种方法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遵循了主体性原则,充分体现了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这一教学思想。
迁移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一)指导范例,授以方法;
(二)找准联系,归纳共性;
(三)运用方法,迁移练习。例如:在教“株、栋、柱、检、枕”这一组左右结构的字时,就可运用这一教法。其教学主要环节是:
首先,把“株”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总结出“木字旁”的自身书写特点:“横”画较短,略微上仰;“竖”画穿过“横”画偏右;“斜撇”枕在竖画上,且注意收缩;“斜捺”变成点,且明显下垂。“木字旁”在“株”字中的特点:形体窄长。“株”字结体上的特征: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上下基本齐平,右半部分的一“撇”穿插在“木字旁”右下方。
接着,引导学生找准这五个例字之间的联系,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部首都是“木字旁”,且形体窄长,结体特征都是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上下基本齐平,右半部有些笔画穿插在木字旁右下方,使结构紧凑。
然后,鼓励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规律、方法逐个练写“栋”、“柱”、“检”、“枕”。由于木字旁一类字的练写规律和方法已掌握,练起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当然,如果对这一组汉字练写得比较扎实,还可更进一层迁移,即让学生思考如何写带有“禾字旁”的字。
迁移法既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优点,又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受学生能力、水平的限制,适于理解能力、概括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对于理解能力、概括水平较差的学生,就难以顺利运用。第二,受汉字笔画、结构的限制,迁移法只适宜于部首、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同族汉字。而对于部首、结构差异较大的一组汉字,则难以使用。
在使用迁移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范例教法是操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是迁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范例的书写特点清晰、明了,迁移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2.要不断提高学生概括知识、归纳共性、总结规律的能力。
3.在学生运用迁移方法练习时,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深入学生之中,巡视指导.尤其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重点辅导。
八、欣赏讲评教学法
欣赏讲评教学法,是指教师把学生习字作业中具有典型性的汉字或笔画选取出来,进行评点,供学生欣赏借鉴,以提高学生习字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先由教师选择优秀习字作业让大家欣赏,并让学生谈谈好在哪里;也可让学生自由讨论推出最佳习字作业,并陈述当选为最佳习字作业的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让大家欣赏。
使用欣赏讲评教学法,教师应注意:第一,每次讲评都要精心设计,选字要精,要围绕训练的重点或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可无目标地拿幅习字作业,更不能随手抽一幅根本无优点可讲的习字作业来让学生赏评。第二,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可以选取整幅、整页的优秀习字作业,也可选取一般习字作业中的个别好字,即使是一个字中写得好的部件、笔画,也可以作为欣赏性讲评的内容。这样,可以做到“人人欣赏人,人人被欣赏”,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第三,讲评时,要让学生紧紧抓住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字写得好?”这种求知心理,会促使学生有意识地仿效,把欣赏和借鉴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评后,也可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习字情况与心得体会。
九、互评互学教学法
互评互学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同桌或小组之间对练写的字互相评议,取长补短、促进互教互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这一教学思想。
这一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读——比——评——读——练五个环节。
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帖并练写一个“理”字后,同桌交换习字本。首先,在评议之前,再认真“读”一次帖,进一步加深对“理”字书写要领的理解:“王字旁”的书写特点:“上横”稍长向上仰,“中横”略短中线躺,“提”画笔尖向中央。“理”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最后一横穿插于王字旁右下方。然后,把同桌的习字和范字进行“比较”,假如同桌中,生甲的习字是这样书写的:“理”,同桌生乙通过比较,就可以发现其优点:“王字旁”的“上横”稍长,“中横”略短,结构左窄右宽;也可发现其缺点:王字旁的第一横未向上仰,“提”画没有尽量斜向右上,“理”最后一横未穿插到“王字旁”右下方。接着,生乙把自己通过对照比较得出的看法和建议告诉生甲,即“评议”生甲的习字,生甲若有不同意见,也可提出辩论,争持不下可请教老师。依此类推,生甲同样如此评议生乙的习字,当双方评议完毕,意见完全一致时,各自再根据对方提出的缺点再一次“读”帖。这次读帖,不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应针对对方提出来的、自身书写中有缺点的部位进行反复观察,强化记忆,再进行“练写”,练写后再读、比、评、读、练,如此循环往复。
互评互学法既有其十分明显的优点,又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优点是:第一,经过反复评议,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某个笔画或某个汉字的书写要领,而且对这些书写要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身的书写能力。第二,评议别人的习字,容易发现、学习别人书写中的长处,对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可引以为鉴。第三,互相评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局限性是:互评互学的效果受学生学习水平、书写能力的限制,有些学生读帖能力差,比较能力差或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同桌的习字就难以切中要害,评议往往模棱两可或“黑白颠倒”,就会对受评者进行误导。
在运用互评互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素质的特点、差异。评议的双方学生要搭配得当,便于互相取长补短。习字水平处于好差两个极端的学生要搭配在一组,便于评议时“好生”能准确、全面地指出“差生”的优缺点,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便于“差生”能学习到“好生”习字的优点。
2.在互评互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对于评议失当的要进行个别辅导,在巡视中发现的共同问题教师要集中指导。
3.互评互学要指导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这样,在评议时,学生才能既诚恳地向对方提出建议,又虚心地接受对方的建议。
4.在互评互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益,而且要激励学生形成一种互相竞争的学习态势,提高学生练字的积极性。
十、竞赛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是根据儿童好强、好胜、好表现的特点,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习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习字兴趣,提高习字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批阅学生习字作业时,就可在“优圈”上大做文章。大圈与小圈、单圈与双圈、圆圈与半圈都是刺激学生习字取得进步的“加速器”,还可以通过开展“百圈竞赛”来激发学生习字的热情,保持学生习字的积极性。
5.小学书法备课 篇五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做出了“请教育部研究中小学开设书法课问题”的重要指示,教育部立即回应,向中央呈报了《教育部关于落实长春同志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指示精神有关情况的报告》,提出来一系列具体措施,并于8月初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这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但是,我们对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老师们要做哪些思想的和专业的准备才能胜任书法教育,这些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笔者作为以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为己任的学术团体的一员,想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同道们切磋。
一、书法和中小学书法教育
什么是书法,专家学者们历来见仁见智。我的理解是:“书”是书写,“法”是法则,那么“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则”。即如1931年出版的《中国文艺词典》的定义:“所谓书法即写字用笔的法则”。我想这应该是书法最本源的含义。因为汉字书写“与生俱来”就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品格,同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又出现了两者逐渐分离的趋势,所以我认为这个定义应该既涵盖以实用为目的的写字用笔的法则,也涵盖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写字用笔法则。这个定义是广义的。硬笔的广泛使用加快了汉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分离的步伐,硬笔书写主要是为了实用,而毛笔书写则更趋向于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毛笔书写的法则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备,其创作也越来越繁荣和普及,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所以在许多场合书法指的就是书法艺术,也出现了反映这种认知的书法定义。1989年版的《辞海》就把书法定义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请注意,这里特别限定“用毛笔”,而且是“圆锥形”的)。显然这个定义是狭义的,它不仅不包括以实用为目的的、一般意义的写字,而且也把“硬笔书法”和用扁笔写美术字排除在书法之外了。我们平时说到书法,大概不外乎广义和狭义这两种含义。我认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书法”,应该是广义的。中小学教育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成材和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不是专门教育。当然,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也不是专门的书法艺术教育,它应该是基础性、普及性的书法教育。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从硬笔书写教育开始,打好书写技法、姿势、习惯的基础,写好硬笔字,逐步过渡到毛笔书写教育;毛笔书写教育要在基本技法教育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初步的审美教育和书法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感受、喜爱、欣赏、初学书法艺术。当然,以硬笔为书写形式的实用性教育,应该兼具艺术性;以毛笔为书写形式的书法艺术教育,也不能完全离开实用性;要处理好实用性和艺术性相依相伴、有主有次的关系。普及性是指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把字写好,首先是把硬笔字写好,都学到基本的书法知识,具备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不是培养书法专业人才或书法家。当然,书法教育普及了,必然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热爱书法艺术,有志于书法事业,有发展潜力的书法新苗,对此我们要及时发现,予以特殊关照,为其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谁来担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任务呢,当然是教师,首先是语文教师,因为国家的课程标准规定,书法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且对书法教学提出了总体的和分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先学写硬笔字,再学写毛笔字;先学写正楷字,再学写行楷字;先把正楷、行楷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再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自始至终要求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书法修养问题。
二、书法修养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书法方面的修养,是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是语文课程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职务的要求。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不仅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并准确有效地运用于交流和沟通,而且还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要通过其全部教学内容和全部教学活动来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而且提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此课程标准对书法教学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前文已经提到。
为了贯彻中央领导指示最近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除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之外,还特别明确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原则:“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并分别提出了两个教学阶段的要求,即“写字的基本要求”和“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前者是:“书法教育应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是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后者是:“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第一阶段侧重于实用性教育,注重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则向艺术性过渡,更注重人文教育;当然这两个阶段不仅紧密衔接,而且相互渗透,是密不可分、逐步过渡的。从中央领导到教育部为什么如此强调加强书法教育?教育部的意见说得极为透彻:一是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因为“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教育部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书法教育在语文课乃至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位将得到空前的提高和有力的保证,也必将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修养、素质产生深刻影响。真正把书法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实在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最终还是要靠第一线的教师。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书法方面的专业准备和修养怎能担此重任!
从我们在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到和调查到的情况来看,老师们在这方面普遍准备不足。责任当然不在老师,而在于我们的教师培养和培训在这方面长期存在严重缺失。以培养语文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许多都不开设书法教育专业,甚至连学生的书写训练都很少顾及。反倒是当初的中等师范学校很重视学生的“三笔(钢笔、粉笔、毛笔)字”训练,并大多开有书法课。在我们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众多的实验学校中,能基本胜任书法课的教师,许多都是老的中师毕业生,也有一些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毕业生,或自学成才的老师,以及从校外请来的兼职教师。这些学校也大多是由一两位有专长的老师专门上书法课,而不是由各位语文教师来任课。长时间以来大多数中小学校不开书法课,师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在面临教育部开设书法课的要求,遇到的首要问题还是缺乏具备书法修养、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师资。
三、中小学语文教师从哪些方面提高书法修养
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解决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我认为现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培训或自学提高书法修养,尽快适应书法教学要求,则是当前最重要的途径。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书法修养应达到什么水平,需要学那些课程,通过什么样的考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想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教师的专业标准将来是会有的。目前对于在职的老师来说,只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能写会教”也就可以了。按“能写会教”的要求,老师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书法修养呢,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首要的是练字,下功夫把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练好。这个“好”的标准开始不妨可以定得低一些,就是语文课标要求中小学生达到的标准,从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法做起,从规范、端正、整洁做起,逐步提高。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对书法教学的要求,在课标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练。同时还要阅读有关笔法、字法、章法和描摹、临帖等各种基本技法的辅导读物,一边练习一边领悟,逐步掌握、会用正确的书写法则。还有一条很重要,即写字要临帖,尤其是写毛笔字,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法帖来临摹,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练字的优势是观察、理解能力强,控笔能力强,又有书写经验,只要路子对了,见效会比较快。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方法对头,用足功夫,在较短时间内可初见成效。当然要想大见成效,还得长期努力。成人练字也有劣势,即如果多年来养成了不良书写习惯,则需要努力克服,否则很难入轨。如果能参加一些培训,或多向身边的老师请教,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这样的练字过程一举多得:字写好了,可以给学生示范了,就取得了教书法的最起码的资格;学习和掌握了课程标准,教书法课就有了依据和遵循;掌握了书写的各种基本技法,并学会了运用,有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生就能抓住要领,指导准确到位,不会是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所以,学好基本技法,把字练好,实在是做到“能写会教”的基础。
当然,提高书法修养远不可止于此。还要通过学习关于汉字的知识,字体源流,书体知识,书法发展史,历代名家名作,碑帖知识,篆刻知识等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器用及其使用的知识等,对书法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还要学一些美学知识,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创作的知识,并且多看、多听、多写、多思、多评,使我们对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有的特质有更多的了解和体认,从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我们的审美品位和评析能力。老师有了这样的积累和底蕴,我的书法课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技法、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层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带入书法文化的殿堂,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助力。这样的书法教育才是完全的,才能完成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的教育目标。
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书法修养的目的不是做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学问家,而是为了教好学生。所以写字首先要追求中规中矩,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读书要从最基础处开始,逐步求深求博。当然,如果通过努力不但“能写会教”,而且成为了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学问家、教育家,那是再好不过了!以上说的这些话不一定全对,与老师们讨论、共勉。
6.小学书法比赛总结 篇六
杨眉
为更好地贯彻《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精神,落实小学英语书写教学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的培养,规范小学生英语书写,提高小学生英语书写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我校四年级举行了小学生英语书写比赛。
比赛中,同学们十分投入,神情专注,一展身手。一个个美观的英语单词和句子从学生们的笔尖流淌出来,仔细端详,它们是那么的玲珑纤巧、秀丽可人,它们犹如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谱成了英语规范书写的美妙乐曲。
赛后将由年级全体教师根据书写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评选出各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其中一等奖作品还将在校园内进行公开展示。本次比赛一方面使老师们深深感受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同时也促使同学们对英语的规范书写更加重视。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并通过此次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附件:获奖名单
167班: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168班: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169班:
一等奖
二等奖
7.小学数学备课改革研究 篇七
关键词:教学,备课,小学数学
备课工作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 如何进行合理的备课工作, 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教学的效果. 下面, 我们对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备课工作以及如何进行备课改革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目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备课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极其简单、易于操作, 不用在课前进行繁琐的备课工作也可以高效地完成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 这一批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课前备课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他们的备课工作完全是出于应付教学业务检查. 所以, 其整个课前备课工作都是走走形式而已, 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自然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没有任何作用.
其次, 由于一些教师的年龄相对较大, 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都过于陈旧, 所做的课前备课工作自然也是完全没有灵活性可言. 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 对所有教学内容都无比熟悉, 根本用不着课前备课. 另外, 就教师群体在备课过程中普遍存在抄写教材的情况. 随着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发展, 教学设备和资料越来越充裕, 相关教辅资料基本上是人手一本. 这就导致教师们都不太重视备课环节, 而是直接抄写教辅资料的情况不断出现.
二、小学数学备课改革的具体策略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备课环节所存在的流于形式、备课效率低下而且实用性差、备课工作根本无益于课堂教学等情况, 特提出以下几条改革策略.
(一) 改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整个社会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和适应知识竞争时代的潮流.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小学数学教师, 首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教师们如果想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工作, 培养出能够完全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质量人才, 首先就要做到“活到老, 学到老”,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 另外, 广大教师也应该重视备课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 做好备课工作, 不仅仅可以提前熟悉教学内容, 而且有可能在备课环节出现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灵感涌现”情况. 对于那些已经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老年教师来说, 备课是他们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 从而使教学效果得以改善的绝佳手段.
(二) 注重备课环节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备课工作一直存在没有创新意识, 不具有教学实效性而且浪费相关教师时间的情况. 但是,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前提下, 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备课环节一定要注重实效性和创新性. 可以通过切实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等手段, 把广大教师从繁琐复杂、流于形式的“无用功”备课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样就可以做到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备课环节的改革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从而提高整个小学教育水平.
(三) 注重备课细节, 从根本上实现备课改革
备课改革是一个时间漫长、 程序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只能通过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来响应备课改革的号召, 实现真正的备课改革.
关于教材以及教辅资料方面,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深刻理解基本常用教辅资料中所有的知识内容. 并且,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做到细心揣摩教辅材料编写者的意图和培养目标, 具体搞清楚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另外, 还要学会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教材编写者的教学思路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在熟练掌握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所有内容的基础上, 选择出最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就应该把自己当做沟通教辅材料以及教材编写者与相关学生之间的桥梁, 应该主动去促成学生与教材编写者在知识、方法技巧以及思想上的交流.
关于学生,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在整个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都要将学生作为“主体”.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体现在备课教案中, 就应该是在考虑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养成的基础上, 做到对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一些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 在引导学生对具体学习内容进行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工作时, 首先自己应该做到举一反三, 甚至“反更多”.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良好的备课准备工作, 不仅可以帮助相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环节十分必要, 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好、做精备课工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丽莉.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备课[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4) :226-226.
[2]方莉.让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备课中得以体现[J].新课程 (教研版) , 2012, (10) :171.
8.浅议规范小学书法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书法;规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44-01
目前,有一个严重的事实,同学们的书写能力实在太差,先不说要求写的好,即使把字写对都很成问题,最让人头疼的是“不认识”。在当今书法无法,书写无法的今天,已使汉字的造型变的无关紧要,随意书写、变形、夸张,已完全取消了汉字的基本造型。
今天的电脑打字已经日常化了,写不好字,不写字甚至提笔忘字的人与日俱增。是公众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当今小学书法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2011年8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这表明党和国家对汉字书写教育的关注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写字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识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已经把中小学生书法教学列入素质教育中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方面,学校已把写字列入课表,并开展课外书法艺术活动,为尽快使中小学写字教学走上轨道,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人根据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谈谈中小学书法(楷书)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执笔
掌握正确执笔及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本人曾在小学挂职的一年中进行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执笔和书写姿势不正确,导致坐姿不合理,头眼过分凑近笔尖,歪头、躬背、爬在桌上、本子左斜30°至90°等,各种不正确的姿势普遍存在,特别在执笔上的问题更大。(1)、不会执笔: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母指压、食指按和中指托,形成三指执笔,无名指和小指托抵中指。拇指和食指的指面向内形成合围的凤眼状,整个右手的执笔形成指实掌虚。掌中空间越大小,影响五指活动范围。空间合理,八方呼应。所以说执笔是书写的最重要的环节。
(2)、握笔太紧、笔按的太重, 练习书写是一种巧力和愉悦活动,用力太重,写透数张纸,不是挖地,必须使多大劲挖多深才是。我们所使用的书写工具很容易在纸上留下痕迹,无须用很大力。笔握的紧,用力过重,长时间书写手指易缺氧而麻痛,这种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孩子厌学。古人云:“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因此,必须抓好学生的真确的书写这一关,养成书写规范,姿势正确,在学习中不断巩固,进一步完善。
二、精心设计、编写教材练习本
设计编写书写练习本,要适合各段孩子们的特点,做到由简到难,顺序渐进,范字的笔画一定要规范,横、竖笔画符合字的间架要求,是初学者必需要掌握的基本要求,孩子在学写硬笔字之前一定要先学写毛笔字,因为汉字的笔画,是用毛笔写出的笔画,是书者用毛笔的按与提和转笔等笔法写成的汉字。对用何种笔法写出汉字的笔画,如果不掌握些。学写硬笔字就较难掌握。因世间万物都各自有各自的像。例如:我们汉字的结构笔画也不例外。如:点、横、竖、撇、捺、提、横折等笔画都有自己个自的外形特征(像),而汉字笔画随文字笔画需要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高、或矮、或斜倚、或呼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从众多中区分出来。在书写设计、编写范字时,线集一些简单独体字作范字练习。逐步增加难度。初学用回米格、回田格书写最好。它的优点在于字的大小框定在中间这个田字或米田格子上些,能避免初学者易使笔画随意拉长,结构松散的毛病。通过回田格—米字格—田字格—方格这种由简到难,顺序渐进的练习方法,最终达到脱离格子,并能熟练的书写成行、成列、写好每一个汉字。我们不能死写,而要时常做到读贴、读字、临写、摹写、背临、评字等环节。対范字要仔细反复观察,它们结构比例关系,位置、斜倚、角度。用目视、指划、心记、点滴在心。逐渐减少对范字的依赖,增强了默记的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动笔逢字必规范,
就像刘晓云所说:如若规则根本改变。那么,性质就根本不同了。学习书法写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应是一个有机连贯的学习过程,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大,字没有巩固定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所以,要提高写字质量,不仅是语文、书法教师的事,所有教师布置的作业,都要有要求,规则(书写评分要求),除教师要求外,父母的作用更不可忽视,首先父母要掌握书写的姿势及要求,在家写作业时父母要不断的提醒更正孩子的不良姿势。毕竟是小学生,在学习成长中,难免定力不够,需要更多的老师及家长监督。
四、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书法的积极性
写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练习,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我们要抓住少年儿童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讲述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依据教学内容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学书法的小故事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刻苦学习的坚定毅力。汉字是人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它的书写不规范直接影响交流。写字要规范、要有法,这样写的汉字是统一而规范的汉字,大家都认识的字。我们都知道好的习惯终身受益不尽。另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学生习作展览和竞赛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以及全国的软、硬笔书法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有利于书写艺术不断地提高。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尊心理、好奇心和荣誉感,使之成为学生学好书法的兴奋剂。愿与所有的书法教师们一起,为使写字教学过程更具体化,合理规范化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欧阳中石.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 刘晓云.书法有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3.
[3] 吴 雪,张学群.书法新论.“团结出版社”.1990.
【小学书法备课】推荐阅读:
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教案08-13
小学书法月活动方案07-08
小学英语书法范文09-04
小学书法教室管理制度06-28
小学书法特色学校年检报告07-01
小学硬笔书法大赛方案08-23
小学少年宫书法班08-24
小学作文学习书法的体会11-11
小学生毛笔书法竞赛总结07-10
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