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辉煌六十年观后感

2024-11-05

观辉煌六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1.观辉煌六十年观后感 篇一

《辉煌六十年》读后感

苍溪县陵江小学五.一班张煜玺

我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它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初期到二00九年,这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这六十年发生了很多令人振奋的事情:大庆油田的发现,让中国人甩掉了“贫油国”的昵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大戈壁深处爆炸成功,喜讯传进了中南海,传遍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因为,从原子弹到氢弹实验成功的时间,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树起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在经济发展上,钢铁巨龙腾飞,到2008年,我国钢铁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交通建设大发展,青藏铁路通车,被世人称作神奇的“天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也让中国走向了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富裕路…… ……

我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我在自己仅有的九年中,观看了北京奥运会的盛况,经历了“神七问天”的喜悦,这可是中国人百年甚至千年的梦想啊!当然,我也经历了2007年年底那场突如其来的雪灾,经历了2008年5月那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

震,可是雪灾虽然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地震虽然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遇难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

《辉煌六十年》中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个辉煌的成就与业绩,它见证了一句话: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了新中国,为了明天更美好,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建设祖国付出更大的努力!

推荐老师:刘永顺

2.观辉煌六十年观后感 篇二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1951年,中央政务院决定修建塘沽新港,成立了以交通部长为主任委员的“塘沽建港委员会”,港口工人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圆满完成了第一期建港工程,使几乎淤死的港口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于1952年10月17日正式开港。开港初期,没有大型机械和先进工具,天津港人靠人拉肩扛换来了当年74万吨吞吐量的骄人成绩。

1959年,国家在进行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天津港第二次港口扩建工程。至1966年,全港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吞吐量一举突破500万吨,结束了天津港不能全天候接卸万吨巨轮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解决全国性的压船压港严重的局面,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天津港第三期大规模扩建工程拉开帷幕。197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北方大港。

改革春风,焕然一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港乘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1984年6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天津港在全国港口中率先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财政政策,揭开了新中国港口史上新的一页。天津港积极利用外资、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港口效率,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成为我国港口对外开放的先行者。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视察天津港时,看到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高兴地讲:“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天津港直面市场竞争,不断拓展经营空间,先后开创出沿海港口中的数个“第一”:兴建了我国第一家商业保税仓库,开创了我国港口保税贸易业务发展的新模式;合资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营码头公司,开创了国有码头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的先河,实现了港口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率先进行港口企业股份制改造,“津港储运”成为全国港口第一家上市公司;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港口EDI中心,加快了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此外,为适应国际船舶专业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天津港加快深水航道和码头建设,陆续建成了专业化的石油化工、煤炭、焦炭、金属矿石和大型集装箱码头,启动了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开发建设。自1993年起,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连续每年以千万吨级递增,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跻身世界港口20强之列。

新世纪,新突破

进入21世纪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天津港主动把自身发展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要求紧密结合,提出并实现了“世界一流大港”的战略构想,完成了由天津港务局向天津港集团公司的整体转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启动了全国规模最大的30平方公里东疆人工港岛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四大产业为抓手,深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在世界港口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带动力不断增强。2001年实现了货物吞吐量亿吨的历史性突破,成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港。从此,天津港不仅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并且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及作用进一步凸显。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2003年,天津港主动把自身置于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大格局中考虑,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全新战略目标,从而将港口生产建设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天津港务局”整体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政企分开,当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2005年,中共天津市委第八届八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将“建设世界一流大港”上升为市委市政府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和战略目标;在举全市之力加快港口发展的浓厚氛围中,2007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完成了历史上第二次精彩的飞跃;2008~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蔓延,天津港积极应对,调结构、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继续保持了3000万吨以上的逐年高速增长,并于2010年实现了4亿吨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的奇迹。

截至2012年底,天津港共有泊位15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02个,泊位最高等级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3.81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1065万标准箱,航道等级25万吨级,码头等级30万吨级,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凡进入渤海湾的船舶都能接待,亦是我国沿海码头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港口。港区面积扩大到目前的121平方公里,集团公司资产规模超过900亿元,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在2012年全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居第403位,港口行业第一位。

融入世界,再创一流

在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下,天津港成为滨海新区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已经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港的天津港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要“把天津港集团逐步建设成为资源配置能力强、商业创新能力强、国际运营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素质强,产业结构优、经营业绩优、体制机制优、企业文化优、社会形象优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服务带动天津及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参与国际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发展目标。

天津港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将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到“十二五”末,港口装卸业运作更加成熟稳定,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以“四大产业”为核心的适度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集团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地区领先、国内知名的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港口开发商和运营商。第二阶段到“十三五”末,集团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系更加完备,形成较强品牌效应,集团综合实力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实现在重点产业的跨国投资运营,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进入中国企业100强。第三阶段到“十四五”末,多元化产业高度发展,全面参与国际资源配置,国际运营能力明显提升,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3.习酒六十年:越陌度阡,百战辉煌 篇三

艰辛立业,升降浮沉

1952年,在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在距茅台镇50公里的赤水河畔二郎滩头,当时茅台酒厂副厂长邹定谦到此负责兴办仁怀县郎庙酒厂,主持生产酱香型“贵州回沙郎酒”。1962年,曾前德接手后开始了新的创业,改造工厂、探索工艺,着手浓香产品的系统研制工作。1965年,仁怀县的回龙、桑木、永安三个区划归习水县管辖,原“仁怀县郎庙酒厂”随之更名为“习水县郎庙酒厂”。1966年,浓香型习水大曲研制成功,其后,它为习酒公司带来了省优、部优乃至国优等诸多殊荣。1967年,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习水县郎庙酒厂”改名为“习水县红卫酒厂”,生产“红卫”牌“红卫大曲”。1974年,“红卫大曲”改名为“习水大曲”。1977年,习水县红卫酒厂由贵州省商业主管部门接管,正式命名为“贵州习水酒厂”。1983年,酒厂恢复酱香型酒的生产,并大量投产。1992年,习水酒厂改制,成立“贵州习酒总公司”,公司列入“国家大型二档企业”。1998年,根据贵州省重振黔酒战略部署,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兼并贵州习酒总公司。

这就是如今的茅台集团习酒公司。

乘风逐浪,百战辉煌

陈星国,习酒历史上一个无法忽略、无法忘却的名字。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了陈星国的雄心和斗志,对习水酒厂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创新。“解放生产力”成为当时改革的主题词,一个小厂迅速扩张为一座宏伟壮丽的酒城。

1988年,酱香习酒已在市场上全面开花,并摘取了国家质量奖——银质奖。同年,酱香习酒再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爵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名特优新产品金奖。

作为国内市场意识觉醒较早的白酒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习酒销售网络就已遍布全国18个省市区,习水大曲、习酒畅销大江南北。鼎盛时期其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排名全国白酒销售十强。当时,习水县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二来自于习酒公司税收。

在大刀阔斧革故鼎新的同时,陈星国还在大力倡导一种济世情怀——君子情怀,为他人谋福祉,这种由陈星国时代延续下的君子情怀,在岁月锤炼中逐步升华为今日习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之一——现任董事长张德芹将其总结为“爱人”。

曾经低迷,十年复兴

在刘自力接掌习酒之前,那鲜花着锦的繁荣景象背后,已经蕴藏了诸多危机。由于在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过大,再加上1992年以后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及内部管理等诸多主客观因素,习酒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并在低迷徘徊。

1998年,在贵州省主管部门的主持下,贵州茅台酒厂兼并习酒总公司。习酒迎来了第一位外派“掌门”——刘自力。刘自力用他的名字诠释了什么是自力更生,什么是奋发图强。

复兴!复兴!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习酒人卧薪尝胆,百折不挠,齐心协力共进退:一年打基础、两年有起色、三年上台阶、四年大发展。不仅度过了当年的难关,还一路高歌猛进,以年均约20%的增幅,穿越低谷,重新步入辉煌。

10年之后,在公司召开的并入茅台集团10周年纪念大会上,时任茅台集团习酒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刘自力自豪地宣布:10年间,习酒累计实现销售24.64亿元,实现税金5.13亿元,上缴税金4.34亿元,实现利润1.38亿元,彻底甩掉了债务包袱,全面步入复兴之路!

这个当年中国白酒业著名的资产重组个案,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习酒这10年,演绎了一个‘凤凰涅槃’的传奇。

后来成为习酒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张德芹,将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提炼为两个字——崇道。这种品质注定了习酒此后的立足之道——习酒,以“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的笃信和万丈豪情再次步入辉煌。

续写传奇,畅想未来

2010年,功勋卓著的刘自力升任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总经理,习酒接力棒交到年仅37岁的张德芹手上。

这几年,习酒还有三件大事值得书写: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习酒面向全国市场推出的习酒·窖藏1988酱香系列与金质系列产品,在中国酱香市场上站稳脚跟,傲视群雄;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行为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的新视角,张德芹提炼了“君品习酒,厚德自强”的文化理念。

习酒跨入了黄金发展期。

没有邹定谦选址开办郎庙酒厂,就没有习酒发展壮大的基础;没有曾前德对习酒酿造技术继承创新的锲而不舍,就没有香飘万里的习水大曲和习酒;没有陈星国充满激情的革故鼎新大手笔,也没有闻名遐迩的“贵州习酒城”;没有刘自力力挽危局的承前启后,没有张德芹追求卓越的继往开来,今日之习酒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4.辉煌六十年读后感 篇四

六十年很长,也很短。在人类历史上,六十年也就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在我们的眼中,却是漫长的岁月。

六十年前,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小轿车,没有电视、电脑……六十年后的今天,什么都有了,大家的生活好了,都富裕了!可大家知道吗?我们今天的生活是谁创造的?是英雄战士,是爱国百姓,是伟大领袖的毛主席,是每一个人!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因为它来之不易,因为它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5.观辉煌六十年观后感 篇五

----《辉煌六十年》《跨越中国制造》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作者:张程程

学号:S31208010

4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8系

前言: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我非常荣幸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来观看大型专题片《辉煌六十年》、《跨越中国制造》、《公司的力量》。看完之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现今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

一、辉煌六十年

通过学习和观看大型纪录片《辉煌六十年》,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纲领、宗旨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辉煌六十年》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历史长河中短暂的60年,可是这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光辉的60年,是我们值得铭记于心中并且永不磨灭的60年。反映新中国历史成就的大型文献片《辉煌六十年》以史为据、以实论理、以理服人,具有真理的震撼力和艺术的感染力,给人以启迪和鼓舞,它是把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放到历史长程中去考察。

六十周年,沧海变桑田,共和国迈着矫健的步伐,取得令世人惊羡的成就:两弹一星,步入大国行列;生物胰岛素,走进医学殿堂的前沿;大型计算机,挺进科学王国最高峰;水稻技术,解决人类粮食问题;青藏铁路,清新夺目的天路彩虹;南极中山站,守望地球,拯救家园的科学考察;加入世贸,从此世界经济听到了最强音;举办奥运,历史悠久的中国正向世界走来;神舟上天,从此宇宙听到了来自新中国自豪的问候!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出国,已经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再没有人敢瞧不起中国,再没有人敢不重视中国,中国文化,遍布世界。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跨越中国制造

我第一次接触跨越中国制造这个概念时,是在准备考研究生时的政治复习中。那时对跨越中国制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认识。现在看过了《跨越中国制造》专题片后,我深深的理解了中国必须跨越中国制造的迫切性。

中国入世后,世界的经济格局影响着中国。金融危机后,随着社会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中国必须实现中国制造自身的跨越。

《跨越中国制造》——该片共分为《制造的竞争力》、《品牌在缝隙中渐进》、《创新的世界观》、《国际化之路》、《升级中国制造》等五集。每集一个主题,以故事化的手法,从竞争力、品牌、创新、国际化、升级中国制造等方面,探讨“中国制造”的现状与未来。节目以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的故事为载体,分析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拥有长久竞争力等内容,解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的提升路径。同时,该片以“全球比较”的视野,将中国的实践进程嵌入全球经济格局中去观察、比较,努力达到客观、全面、有效的传播效果,将复杂的观点和经济理论故事化、通俗化,深入浅出,吸引力强。

在整个影片中,既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事迹,也有知名经济学家和国际著名管理大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见解。“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遍布着为世界而生产的企业,它们和它们生产的产品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却造就了中国制造的一个时代。”这是《跨越中国制造》开篇的一句话。的的确确,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形成了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制造”的标签也走向了全世界。

以前只是感觉西欧、美国、日本是如何如何的发达,仿佛一切好的产品、一切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外国的,对中国制造业的理解远远不够,不知道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以为中国还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观看过《跨越中国制造》后,很多的了解了有很多的中国企业在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创造民族品牌、以创新的世界观走国际化道路并且升级“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些华侨企业家把加工基地逐步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众多的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他们从纽扣、拉链以及小螺丝做起,努力成为这些海外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他们以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制造业市场上逐步拥有的较强的竞争力,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雏形在中国东南沿海逐渐的成长起来,中国制造业也因此拥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意义和内容。

尽管中国制造业依靠人力资源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地位,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中国的企业能生产从从服装到高科技产品等等一切与人的吃、穿、住、行相关的产品,他们拥有和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制造能力和产品交付能力,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研发能力、没有直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他们做的仅仅是贴牌生产,依靠心血和汗水获得最低的利润。

虽然中国制造业有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但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同时、在以开放和市场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层面的变革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企业家也逐渐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他们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在积极的做出变革,用自己的努力提高中华民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在《跨越中国制造》第三集《创新的世界观》中,采访姜汝祥时,他说:“ 像技术的投资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这个背后它是一个机制,是一个商业的机制。很多企业都开始做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才是中国企业的希望,也就是说我们未来可以相信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自主的知识创新或者叫技术创新这条路上。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本身,最重要的是技术背后的企业机制,这还不是国家机制,是企业机制,这个机制我觉得才是国家经济强大的一个命脉。”

王传福领导的比亚迪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商之一,在此之前,中国市场上90%的电池都是进口的,三洋、松下的电池也是出奇的贵,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电池生产商,我们不得不依靠进口。虽然我们自己估算我们自己做的成本很低,依然不得不花费高价进口。王传福看到了这些,他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电池。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就自己设计制造生产线,依靠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半自动化+人工的生产方式”生产中国的电池。1995年比亚迪成立,1997年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2001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2.5亿支,2003年达到4亿支,达到了世界第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它也表明了中国民营企业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和信任。中国制造在世界有了自己的地位,也有了自己的竞争力、生存力。当今世界已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的企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都将面临共同复杂的挑战,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获得很大的生存空间。对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国际化经营、实现内向型企业向外向型企业的转变、以积极的态度国际化竞争、制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是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性大企业的根本之路。通过观看《跨越中国制造》,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看到了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的奋斗过程,还有很多国际经济学大师及成功企业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的探索,以及他们付出的极大努力。在新的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的民族企业也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后的“中国制造”不仅会变为“中国创造”,也会有更多像海尔、联想等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的诞生。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中国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公司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是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大型纪录片。它述说着几个世纪以来,公司的起源、发展、危机、创新、强大的历史过程,共同解读了公司这种具有强大能量组织的成长。公司对世界经济及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公司这种特殊组织的能量的强大性和生命力,具体的说公司所承载的制度、目标、责任、管理、效率、精神文化等,赋予其在过去和未来人类发展中屹立不倒。任何事物的发生都要有其生根发芽的土壤,公司的土壤就是市场经济,但是在市场经济这个大海里充满了各种危机,每个时代都要其不同的形势,或群雄争霸、或集权统治、或自由自在、或和平相处。

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改变这一切的,不是宗教,不是政治,甚至不是科学本身,而是一个叫作公司的组织。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纷纷写公司之名。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公司是一个过程,所有的国家都要用到它。

2009年时,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全球最大的10个

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巴黎高等商学院院长----伯纳德.拉马南楚阿:公司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先开始还不是很理解这位德国管理学家说的话,等看完了之后我才有了感触。

我们知道,公司之所以有如此高效的生产率,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造这么多的财富,根源就是人的好利本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基本准则。当公司有了一定的规模这种准则便会与其他人的利益产生冲突,尤其是社会责任的承担。很多公司没有考虑或者说不想考虑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然后就有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直至席卷全球。一个公司就像是“蝴蝶效应”中的蝴蝶,小小的变动就会引起不可估量的影响。

公司是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以后我们都要成为公司的一员,是公司的新生力量、创新力量,更是国家的未来。对我们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未来,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三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实践了近二十年,公司作为市场运行中的重要角色,为我们提供了寻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载体。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公司的成熟尚需时日。了解各国公司走过的历程,无疑将有助于中国公司的健康、壮大,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无论是从个人、公司、国家的方位,或是从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用一部诚实、冷静的纪录片来回顾公司的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以现实来设问未来。马云曾说:创造真正由中国人建立让全世界人骄傲的公司,这是我的梦想,也是这代人的梦想。

最后,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来作结:

没有人能够断言,处于矛盾、机会、合作、分歧种种复杂境地中的公司,最终将会走向哪里。但我们知道,历史不会回头!

没有人能够预测,在财富、权力、科技、文化等等的合力作用下,公司还有多少可以被激发的潜能。我们只知道,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以上就是我看完这三个专题片的一点感想,它将指引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同时,希望今后也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微薄之力!

6.辉煌六十年 篇六

辉煌六十年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作文网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每个中国人都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引起了所有中国人的重视。当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中国的人们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大家努力抗震救灾,使四川同胞们重新鼓起勇气,重新站起,从黑暗的阴影中坚强的走了出来。慢慢的,四川汶川变得更加美好,和谐。20,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作文网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许多人住上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天地,喜出望外,兴奋不已。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

瞧啊~这六十年的变化多大啊!这真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啊!

上一篇:2007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下一篇:学生会骨干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