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实施方案

2024-09-11

调整实施方案(16篇)

1.调整实施方案 篇一

附件3: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0年干部人事调整

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要求,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中层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加快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处、科级干部任职条件

处、科级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工作实绩突出。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立,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七)连续3年考核均在称职及以上,无重大工作事故。

(八)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三、任职资格

(一)正处职岗位

1、在任正处职(含正处级副处职)干部,男性年龄不超过57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2周岁。

2、任职满2年的在任副处职干部或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男性年龄不超过54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49周岁。

3、新提拔担任院系行政正职的应具有正高职称。

(二)副处职岗位

1、在任副处职干部,男性年龄不超过57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2周岁。

2、任主任科员满3年的科级干部、评聘副高以上职称满1年或

评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男性年龄不超过51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46周岁。

(三)正科级干部

1、在任主任科员,男性年龄不超过57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2周岁。

2、任副主任科员满2年的副科级干部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四)副科级干部

1、在任副主任科员,年龄不超过52周岁。

2、具备研究生学历且有1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且有3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的党政管理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五)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人,除具备以上相应职级的资格外,还应符合有关党龄规定的要求。

(六)任职时间和年龄计算至2010年7月31日止。

四、干部人事调整办法

(一)轮岗交流

1、符合任职条件的现任处级干部实行轮岗交流。处级干部在任满一届(3年)后,原则上应交流轮岗。因工作原因,需要连任的,在同一岗位上任职不得超过两届。院系行政正职可任两届,不得超过两届。

2、因年龄原因不能任职的处级干部,改任同级别调研员,退休前按原任职务待遇不变。

3、科级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满3年的,原则上也应在部门之间

交流。因工作需要不在部门之间交流的,党委要求所在部门对其工作作适当调整。

(二)空岗选拔

1、空出的处职岗位应采取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的方式选任干部。

2、空岗选拔的条件按本方案执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的程序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五、时间安排

1、动员(7月15日)

动员报告;

公布机构调整和干部人事调整方案;

个人填写志愿。

2、谈话(7月16—20日)

3、研究决定轮岗交流方案、公布空出岗位和选拔办法(7月21—23日)

4、空岗的推荐、竞聘、考察(7月26—30日)

5、科级干部推荐、考察(8月2—6日)

2.调整实施方案 篇二

一、维修方案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一般信息:包括方案的适用性、航空器使用特点和利用率、名词术语解释、维修方案控制和使用说明等。

2.载重平衡控制:包括空重及重心的控制、称重计划等, 但可不包括客、货配载控制部分。

3.航空器计划检查和维修工作:指按规定的间隔进行日常检查、测试和维修工作, 还包括以工作单卡形式说明正确实施、记录这些工作的详细指南和标准。

4.航空器非计划检查和维修工作:指由计划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机组报告、故障分析或其他迹象而导致的需要进行维修工作及其记录的程序、指南和标准。

5.发动机、螺旋桨和部件的修理和翻修:包括发动机、螺旋桨和部件有关的计划和非计划离位修理和翻修工作, 还应当包括这些维修工作及其记录的指南和标准。

6.结构检查/机身翻修:包括按照规定的间隔进行的有关结构检查和机身翻修, 还应当包括这些维修工作及其记录的指南和标准。

7.必检项目 (RII-Required Inspection Item) :指那些如果不正确的实施维修工作或使用了不当的部件将会危及飞行安全的维修项目, 运营人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在工作单卡中标明, 并规定实施这些工作的人员资格要求和程序。

8.维修资料的使用。

二、维修方案与维修成本

山航维修方案的宗旨是在保障运行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维修成本, 动态调整以达到飞行安全与成本效益的平衡。针对维修成本进行的维修方案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删除维修方案项目, 降低维修成本

737NG维修方案是以MSG-3逻辑分析方法为依据进行编写, 其范围包含飞机所有系统、发动机、部件、结构和导线等, 对适用范围内的对象进行分析后制定出相应的维修工作 (包括:检查、测试、翻修等) 以确保飞机整体性完整和运行安全;但在MSG-3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对同一对象分析出多个检查项目, 产生检查冗余, 此时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去除这些多余的检查工作。如:系统检查项目71-020-01、71-020-01 (目视检查左、右发动机风扇包皮的状况和安装牢固性) 要求每8000FH执行, 但该项目已分别被区域检查项目70-800-01 (一般目视检查左发和左发吊架整流罩, 间隔:560FC/90DY) 、70-810-02 (一般目视检查右发和右发吊架整流罩, 间隔:560FC/90DY) 包含, 其间隔和检查要求完全满足系统检查的要求, 因此在维修方案中删除系统检查项目71-020-01、71-020-01, 减少了维修工时, 降低了维修成本。

(二) 延长维修方案间隔, 降低维修成本

目前根据AC-121-53要求, 对维修方案项目间隔延长需要对机队进行取样收集可靠性数据后再评估间隔延长可行性, 该方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但山航通过每年MPD改版中项目间隔延长的契机, 从项目维修环境和气候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 从而与MPD中项目间隔尽量保持同步, 延长了项目检查间隔和检查频率, 从而降低了维修成本。如:系统检查项目27-122-00 (操作检查正、副驾驶员的驾驶杆安定面配平预位和指向电门, 检查由于单个配平电门移动所引起的安定面移动情况) 原检查间隔为7500FH, 随着737NG机队运行经验的积累与可靠性数据收集分析, 新版MPD (2014-2-15) 中将间隔延长为15000FH, 山航维修方案及时跟进评估后也将间隔延长为15000FH。

(三) 调整维修方案项目打包方式, 降低维修成本

维修方案中部分工作的工作前准备或工作后测试等有特殊要求, 此时可以将有相同要求的项目组合 (即打包) 同时执行, 降低了总体维修工时。如:系统检查项目28-060-01、28-060-02、28-060-03 (中央油箱燃油引射泵的检查) 原定检包为01005008 (首做5P定检, 重复做每隔8P检) , 该工作要求检查完毕后向中央油箱导油以检查引射泵的渗漏情况, 但在地面非试车情况下中央油箱的油无法完全倒回主油箱, 当中央油箱剩余油量超过453公斤时, 飞机必须加满大翼主油箱才允许执行航班, 若第二天为短航程航班可能会受到影响。为预防该情况的发生, 将该项目的打包方式更改为定检包01008008, 因为该定检包中有叶片润滑工作, 完成后需要试大车, 中央油箱的油可以得到充分使用, 避免了第二天的航班调整。叶片润滑和引射泵检查同时执行后, 既有效利用了中央油箱剩余燃油, 又避免航班调整或延误, 降低了维修成本。

(四) 更改维修方案项目要求, 降低维修成本

众所周知, 由于空气质量问题, 中国区航空公司737NG机队夏季空调故障多发, 经常造成飞机延误。其主要原因是热交换器内部堵塞造成整个空调系统冷却效果降低, 原有的热交换器水洗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空调冷却要求, 因此经过充分的可靠性评估, 将原热交换器水洗改为定期离位清洗+定期氮气吹除清洁的方式替代, 效果非常明显, 空调故障大幅下降。此外, 山航在定检中增加引气系统健康测试, 提前发现引气系统部件性能衰退趋势, 大幅降低整个机队的引气故障延误率。

(五) 维修方案项目整合, 降低维修成本

维修方案中部分检查工作的接近工作量巨大而且风险高, 单独执行会造成维修成本浪费和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在经过项目工作量及接近需求的评估基础上将该类项目进行了整合, 提高了安全裕度, 降低了维修成本。如:结构检查项目54-020-01 (一般目视检查左吊架前和后发动机安装组件到吊架剪切销) 、结构检查项目54-020-02 (一般目视检查右发吊架前和后发动机安装组件到吊架剪切销) 、系统检查项目78-011-01 (左发动机尾喷排放管检查) 、78-011-02 (右发动机尾喷排放管检查) 均需要将发动机拆下后才能执行检查, 因此, 山航将以上工作全部加入换发工作中, 即:当执行换发工作时同时执行以上工作, 有效避免了维修成本的浪费。

(六) 维修方案优化项目

波音目前正在对全球机队推进客户化维修方案优化项目 (OMP) , 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收集航空公司航线故障数据、定检维修数据、部件送修报告数据和其他航空公司ISDP数据, 然后运用SASMO软件对航空公司维修项目、项目有效性和维修间隔进行逐项分析并整合成适用于单独航空公司的客户化维修方案项目。波音同时根据各航空公司机队运行特点负责对所有维修项目进行打包并制定过渡检。但目前山航主要面临两个困难: (1) 很多历史的定检数据仅有纸张记录而在机务系统中没有结构化数据并且这些记录有很大一部分仅有中文而没有英文; (2) 中国民航局目前正在对波音的客户化维修方案优化项目进行评估, 还没有完成最后的批准认可。

三、结语

针对波音的客户化维修方案优化项目山航正在进行其预研工作, 已与波音取得初步联络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分析报告, 由于民航局一直没有明确其可行性, 且该项目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理维修数据, 目前技术部正在跟进该项目在国内的最新进展, 相关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摘要:文章分析了民用航空器维修方案的基本内容, 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维修过程中成本的构成, 并提出了降低维修成本的几种措施。

3.四大气质类型司机心理调整方案 篇三

多血质:可通过练习书法改变情绪。在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调查中,多血质的人排第二。他们灵活性好,但情绪容易波动,意志力弱,不易集中。而驾驶需要一定的平顺性。情绪起伏大的人,随情绪变化开车时快时慢。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工作碰到困难,不被同事接纳,或者在与亲友的交往中发生不愉快等。多血质人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这些压力的影响,不利于安全驾驶。此外,多血质的人比较粗心,时常疏忽对设备的定期检查,也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建议多血质的人可以通过习练书法等行为疗法改变情绪。

抑郁质:应经常作心理疏导。抑郁质的人思想比较狭窄,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做事刻板、不灵活,积极性低。他们在驾车中容易疲劳。由于对社会的适应性不良,社会支持系统较差,因而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也比较弱,容易受各种压力所拖累而造成交通事故。建议抑郁质的人应及时作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多寻找些释放压力的渠道,而不是将所有问题放在心里。

黏液质:应在决断方面加强训练。黏液质的人被认为是交通事故发生几率最少的群体。他们在驾车时操作稳定自如,不急不躁,有节奏性,且不易受外界干扰。但是他们自信心不足,在遇到突然抉择时容易犹豫不决。黏液质的人抉择的过程多、不果断,往往延误了短暂的判断时间而造成事故,所以应在决断方面加强训练。

不愿与人结伴的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表明,人的特质分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等等16种,称为16维度,16维度中对驾驶员情绪的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方面有: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幻想性、独立性和紧张性。

乐群性是指人们与他人结伴的愿望程度。乐群性越低的人,社会适应性也就越差,这种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稳定性则决定了人情绪波动情况,稳定性高的人比较中规中矩,情绪起伏小,开车时的安全系数也相对高。恃强性代表了一个人的好胜心理,通常开车时喜欢超车的人恃强性比较强。敢为性表现人做事的勇敢度,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冲动和富有攻击性。另外,紧张性高的人开车最危险,幻想性高的人容易“走神儿”。这样的人容易处于无意识驾驶的状态,给驾车带来一定的危险。独立性差的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比较低,需要别人的鼓励和帮助。这些人在开长途车的时候比较容易心理疲劳,最好配有副驾驶。以上所有属性中,紧张性高的人开车最危险,因此这些人尽量不要自己驾驶车辆。

4.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篇四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为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村小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一、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和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几年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调整结构、资源重组、盘活资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一些村小,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打破村村办学的“小而全”办学模式。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数不足15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小学。可设网点小学;距离中心小学较远的村,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网点小学;方便学生就学。

二、学校布局现状

(一)总体情况:我镇中小学布局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基本合理;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未来几年,我镇经济社会将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人口结构和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因此,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势在必行。

(二)教育资源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部分学校教育资源布局已不适应需要,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学生逐年减少,每个年级学生都在8人以下,全校学生也只有二三十人,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孟常小学,长发小学,双福小学德信小学、东北小学。

2.一些学校缺乏再发展的空间,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扩展。

三、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1.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解决学校布局与城镇建设和城镇整体功能不协调的问题。

2.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四、布局调整方案

(一)农村小学调整方案

1.原则:循序渐进、自然过渡,留足发展空间。

2.工作目标:原则上保留现有中学、完全小学。

3.布局调整重点:将年在校生低于40人的村小学学校逐步取消;重点规划孟常、长发、东北、太河、德信、双福等学校。

(二)村校调整规划

1.原则: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轻重缓急、稳步推进。

2.工作目标:

(1)成立1个农村小学中心点、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2),建设规范中学、小学和幼儿园。

3.布局调整重点:

(1)组建规范化中学,将二中迁入一中,对双中学进行扩建,规划等。

(2)调整结构,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合理使用,发挥效能。

将孟常小学、长发小学,规划到双兴小学,成立农村小学中心点。

将德信小学规划到双阳小学。

将东北小学规划到联发小学。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由中心校长牵头的布局调整规划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5.晨会调整方案 篇五

宗旨:提升士气、锻炼口才、学习分享

时间:周一至周六,早上 8:15~8:40

参与人员:营销中心全体

活动方案:

第一部分:提升士气

主持人可以任何形式、方式、方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心,让位锐达家人都获取正能量,以高昂的士气迎接每天的工作。

第二部分:学习、分享

每一轮都需要一个主题,每一轮的主题业务助理会提前公布给大家,每个参与人员在得知早会主题之后精心准备做主题演讲,要求演讲围绕主题,提炼经典,加入自己的思想,简短,时间约控制夺10分钟以内。

PS:必须是脱稿演讲。

第三部分:评分

6.2014补偿方案调整 篇六

根据南充市卫生局、财政局《关于下发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通知》(南卫发〔2014〕57号)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县新农合补偿方案调整如下:

一、县内一般乡镇卫生院及分院:起付线100元,补偿比例80%;

二、县内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指导站,友宜医院:起付线150元,补偿比例80%;

三、南充市中医院、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南充市身心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内4家定点民营医疗机构:起付线400元,补偿比例70%;

四、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起付线600元,补偿比例50%;

五、南充市外四川省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800元,补偿比例45%;

六、除上述外的其他医疗机构:起付线1000元,补偿比例40%;

七、公办医疗机构保底35%;

八、封顶线:15万元。

九、其他补偿,继续执行营府办发〔2013〕33号原补偿方案规定。本方案2014年4月1日起执行,以新农合系统核算为准。

由于补偿比例调整,请各定点医疗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并及时结算前期病人,请各位参合人员,特别是县外就医群众及时报账,以免受到损失。

7.调整实施方案 篇七

1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及工艺布局优化实施前的仓库情况

作为实施物资管理工作主要载体的仓库,由于“硬件”不达标,“软件”——管理刚起步,主要问题是实用面积小、设施不完全、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直接的结果是仓库不能满足正常的材料进出需要。

焊材库虽然设有一库二库,分别存放焊条和焊丝焊带焊剂,但有效面积不足,库位设置不合理,加上材料堆放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库存量又较大,(当时统计入库及待入库总数量达1000吨以上),造成库内材料滞胀,通道被占用,形成物流瓶颈。(见附件图片1)。当时的情况是“到货不好进,内部材料不好出,发料遍地找”。

综合库情况也很混乱,是真正的“综合”库,各种材料堆积如山,根本没有叉车通道,材料收发效率极低。大量焊材在开箱验收入库后不能及时转回焊材库,而综合库不具备焊材存储所要求的温湿度环境要求,无法保证焊材的使用性能,存在质量管理上的严重不符合项,可能给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库内无安全通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是整改的重点。

2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和工艺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

2.1 管理创新的理念

仓库管理工作,不能局限和定位于内务管理,应从整个物流链的管理来思考。仓库仅是这个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因而在规划库房物流时要多以上下游衔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具体就是如何衔接采购到货,如何与生产需求相适应。以此来加快整个物流链的速度。

2.2 计划优先的理念

计划工作是预见性的工作,所有工作都是先有计划,而后才能去实施,而实施过程的最好指导就是计划本身,它使整个工作不偏离既定的目标。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誉。

3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方案实施

3.1 做好计划

3.1.1 计划目标

要有明确的计划目标。

按工艺部出具的焊材库(包括新、旧两个库房)平面布局图和堆放方案,并结合仓库现有条件和实际运作状况将方案实施到位。达到库内三个分区(待检、合格、不合格)界线分明、堆放有序、堆码整齐、标识清晰的目的,使焊材库库容库貌有较大的改观。

3.1.2 时间

时间安排是计划工作的重点。

从5月28日起进行方案可行性论证,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分工,5月28日到6月15日(暂定的放徦时间)期间进行前期准备,6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6月30日全部工作结束。

3.1.3 人员安排及职责

人员安排是难点,要作到人员分工明确,责、权统一。协调工作是关键。

部长:全面负责整个计划的实施,对全过程指导和监控,负领导责任。

计划室主任:物管部实施计划的对外接口和联络人,负责整个计划的编制、协调和组织实施。

仓库管理室主任:负责整个计划执行期间内部人员安排,现场管理。

其他人员:相关库房的保管工、起重工、叉车工、民工,负责具体实施

3.1.4 实施方案(见表1)

对各环节考虑周全,注重细节,人员、设备,外部支持一样不能少。

3.2 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实施方案

3.2.1 仓库的平面布局方案实施要勇于创新,要与物流优化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对工艺平面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结合库房焊材发放情况和实际来料状况,焊条型号规格,包装盒大小,堆放层数,货架承重(每层800Kg),每炉批号焊条可能数量多少,搬运工具(电动,手动叉车)尺寸,制订出了优化方案:

①将前排货架减少两排,货架间距由0.8M变为1.1M,方案改原来由人工用人字梯上货变为电动叉车辅助人工上货,缩短了人工搬运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②将6层货架减少为4层,增加每层容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靠墙货架两个(工艺平面布局不合理,未考虑货架间距和实际需求通道大小,若按原案安放货架,通道最窄仅20CM);

③增加工装焊条区焊条货架由5排(2双1单)变为3双,增加了存储货位数量,,高了存储能力;

④考虑货架设置横平竖直,达到整个库房简洁美观实用的目的。

3.2.2 焊材库的平面布局和物流方案要与质量管理要求相结合,要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目的

焊材的管理,既是难点,也是重点。焊材是核电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对它的管理有很多特殊要求。

因此,必须要搞清楚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中对焊材管理的相应要求,通过研读公司DF/QM-00质量管理手册(ISO9001:2000版)、DFQ/N0606《焊接材料入厂检验》、ASME“U”、“U2”压力容器手册,DFHM-PK-C1-PQAP系列T&G包质保手册等质量管理文件,重点在正确认识分区要求:分区的具体要求,不仅是分为三个区,“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不同项目用料还需要分区。还有从整个库房特点和焊材特点来分区,如专门设置“工装焊材区”。

另外要正确理解隔离和实物隔离等概念的内涵,还有库房温湿度控制的方法,既要使这些要求在库位布局和堆放规划中得到实现,又不能过于教条,与实际工作背道而驰。

实际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分区设置上因地制宜,通过使用临时围栏和移动标识牌等方法,灵活设置“待检区”及“不合格区”的方法,解决了库房实用面积不能完全满足分区要求的矛盾。

3.3 过程控制

保证计划执行力。向计划参与人员宣布相关制度,通过固定每天开碰头会的时间和方式,明确计划任务落实的方法。

同时每天汇总各方情况,安排相关人员当天的工作,明确当天必须完成的目标。做到每天每人的工作有计划,工作量有考核,遇到困难有应对措施。

计划偏差修正。对每日工作完成情况用日志进行记录。对不能完成项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弥补。对确实不能完成的事项,据实修正计划。

加强沟通协调。由于整个仓库平面布局调整的实施涉及人员较多,不光有部门内部的几个不同工种,如起重、保管、叉车。还会涉及公司外部单位,如货架安装公司,外部起吊和搬运公司,外部叉车。另外公司横向联系单位如装备与采购都会有相关工作需要协调,而往往协调工作是制约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

4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和工艺布局优化方案实施效果

①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工作,计划目标得以全面实现。焊材一库和二库平面布局调整到位。库内分区清晰,标识清楚,通道畅通,材料全部上架管理,达到了材料堆放有序、堆码整齐的目的,焊材库面貌焕然一新(见附件1、2、4、7焊材库貌前后对比图)。

②通过优化货架摆放方案,将6层货架减少为4层,增加每层容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大了存储量;通过优化物流方案,改原来由人工用人字梯上货变为电动叉车辅助人工上货,缩短了人工搬运距离,提高工作效率(见附件5)。

③完成了综合库内已入库的焊材开箱共计226箱,约220吨,并全部倒运回库房,并按货位摆放方案上架,因此保证了焊材存放的温湿度控制的要求,完成了该严重不符合项的整改,满足了焊材管理的质量要求,通过了ASME压力容器换证、项目业主等多次外部质量监查。

④彻底解决了综合库物资堵塞,物流严重不畅的局面,并按要求设置了安全通道,消除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见附件6:综合库安全通道图)。

⑤通过此次调整,优化了焊材一、二库,综合库的物流状况,确保了材料收发的进度,满足采购物资及时回厂和生产用料需要,也为下一步实施材料盘点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唐纳德主编.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调整实施方案 篇八

1、原则上按照(药品)通用名制定医保支付标准

文件指出,已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者质量差异较小的药品,原则上按通用名制定支付标准。同一通用名称(相同剂型、规格)的药品,按最小剂量单位制定该通用名称药品统一的支付标准,逐步通过选取代表品并计算差价比价的方式,确定同一通用名称下不同剂型、规格的药品的支付标准,有关规则可参照药品差比价规则执行。仅限于儿童使用的药品应单列代表品。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中专利、独家药品:谈判确定支付标准。

2、同类价格比较或将被引入

支付标准主要依据药品实际市场交易价格、数量等因素制定,也可以探索引入同类药品价格比较、其他地区价格参考、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因素和办法,通过加权平均、中位数或者分位数等方式计算相应品规的平均价格,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支付标准。

3、支付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

文件强调,支付标准要根据药品实际市场交易价格、药品实际供应及使用情况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 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要加强对支付标准执行情况和药品实际市场价格的监测, 如出现支付标准与实际市场交易价格相差过大、支付标准显失合理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 应对支付标准及时进行修正。文件还要求,支付标准的调整要做好信息采集和共享。各地要加强医保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建立药品信息采集平台……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机制, 共享支付标准、药品集中采购、药品价格监测以及大型药品交易平台、交易市场的药品价格等数据信息。

4、对比销售价或将给药品市场格局带来重大影响

文件指出,定点医疗机构药品实际销售的价格等于支付标准的, 医保基金和参保人员均以支付标准为基础支付费用。定点医疗机构药品实际销售的价格低于支付标准的, 医保基金以支付标准为基础支付费用, 参保人员以实际销售价格为基础支付费用。按药品通用名制定支付标准的情况下, 定点医疗机构向参保人员出售药品的价格高于支付标准的, 医保基金仍以支付标准为基准支付费用, 在临床必需、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参保人员以实际销售价格为基准, 按医保规定的个人分担比例支付费用。值得警惕的是,大型药品交易平台、交易市场的价格也被纳入其中,像零售药店、网上药房、商业批发的价格,也将面临寒冬。

5、支付标准制定实施后的效果评估和分析工作将更为细化

文件指出,支付标准制定实施后,各地要做好效果评估和分析。在对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水平进行评估的同时,要从药品价格、使用量、费用、用药结构等多方面客观评估改革效果,及时调整完善政策。各定点机构应当在明显位置公布本单位所销售药品的零售价格、支付标准等信息。医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药品费用、医疗费用、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等指标的考核,避免转嫁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6、支付标准与药品实际交易价、实际供应价挂钩

“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的一旦被纳入实际参考数据,这也就意味着省级药品集采将被彻底击穿防线,尤其是随着愈演愈烈的试点城市药品采购(GPO)浪潮的蜂涌而至,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下行曲线日益明显。这还不包括省级入围、片区确标的“二次议价异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医院再次压价。

7、改革方案年内出台

征求意见稿最后,要求2016年,各省要按照文件精神,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应包括实施支付标准管理的药品范围、价格信息的采集和标化、支付标准计算方法和流程、使用办法等内容。

8、定价权由发改委转移向医保部门

按通用名制定支付标准,但把通过一致性评价作为能否到达支付标准的一个条件,这事实上是将支付标准间接变为一个“天花板价格”,类似于2015年6月1日药品价格放开之前的“最高零售价”。

那么这样一来,当年发改委作为价格制定者的角色其实是通过医保支付平滑过渡到人社部门,由于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毕竟是少数(至多在时间顺序上通过的前三才有价值),人社部门显然在新形势下承担了更大的价格机制形成作用。

9.工资调整方案 篇九

一、方案制定的原则

1.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

2.本着事业的发展与教师收入同步提升的原则。

二、工资结构与标准:

(一)幼儿园教师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由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组成。基本工资由基础工资、岗位津贴、学历补贴、教师资格补贴、教龄津贴组成;考核工资由基本工作量、浮动工作量、月绩考核工资组成。

(二)工资组成:

1.基本工资:

(1)基础工资:工作5年内的教师基础工资750元,每增加5年工龄,工资增长40元。

(2)岗位津贴:根据省优质幼儿园保教队伍设置要求及我镇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师、班主任、中层管理人员(安全办主任、总务财务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保健人员)、副园长、园长岗位。岗位津贴分别为教师150元、班主任200元、中层管理人员300元、副园长400元、正园长550元。

(3)学历补贴:本着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学历补贴分别为中专学历每月补贴100元、大专学历每月补贴120元、本科学历每月补贴150元。

(4)教师资格补贴:根据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要求,激励教师尽快取得合法的教师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业务素养,对已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每月补贴200元。

(5)教龄津贴:工作3年内不享受教龄工资,满3年30元,每增加1年加10元。

2.考核工资:

(1)基本工作量:每月350元。

(2)浮动工作量:班级人数在省规定的班额数内的每月50元,超过规定班额的,分别按小小班15元/人、小班12元/人、中班10/人、大班8元/人计算,园长按全员浮动工作量的平均数计算。原则上班级人数不得超过额定人数的20%。

(3)月绩考核工资:每月300元。

三、工资晋升机制:

在幼儿园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每两年调整一次,有幼儿园提交调整方案,经集体讨论后实施。

四、实施时间:

10.北京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篇十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促进本市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与本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侧重于近3年的目标与任务。

一、发展现状

本市物流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全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扩张、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已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三环、五带、多中心”的发展空间布局,物流业务网络辐射全国。

(一)总体规模快速扩张。

2008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4.1万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27%;从业人员45.1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2%,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5%。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006至2008年,本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900.5亿元,年均增长27%。截至2008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3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777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956公里,电气化线路营业里程达339公里;首都机场通航国家达88个,通航城市187个,货邮吞吐量近137万吨。

(三)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京发改〔2007〕377号)要求,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等物流基地以及一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初步构建了以物流基地为支撑,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专业化、规模化节点布局,形成了与交通干线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

(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全市共有限额以上专业化物流企业733家,业务涵盖“海、陆、空”各个领域。在2008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前4名均设在北京,前50名中有10家设在北京。“总部+物流”、“展示交易+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新模式日益成形,现代物流已成为推动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2007年,本市首次发布实施了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物流业发展目标和各项保障措施。2009年,国务院《通知》明确将本市列入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为本市物流业的振兴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尽管近几年本市物流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物流基地引导物流资源聚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以承担社会化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所占比例较低;三是部分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振兴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为契机,以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为基本立足点,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城市物流配送,积极拓展区域物流,着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升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符合首都城市功能要求的现代物流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加强规划指导,着眼长远发展。结合首都发展要求,针对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做好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大型物流项目建设,完善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完善物流体系,实现协调发展。进一步明确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努力实现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加快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调整城区内传统仓储物流设施布局和功能,形成布局合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物流节点空间格局。着力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城市的正常运行。

3.整合资源功能,实现集聚发展。加快城市物流用地、设施装备、信息系统等各种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鼓励物流企业向物流基地聚集,使各类物流资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4.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首都信息化水平高、科技资源丰富等优势,鼓励开展物流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绿色物流技术,促进节能减排,提升物流业整体效率。

5.优化政策环境,实现高端发展。研究调整价格、交通等政策,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引进高端物流服务业务,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京设立总部和营运中心。鼓励创建自主物流服务品牌,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

(三)振兴目标。

保持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近3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递增25%左右,到2011年突破7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到2011年突破600亿元,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

加快以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房山良乡、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物流基地(以下统称五大物流基地)为重点的物流设施建设,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都市型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对城市运行的服务保障能力。

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发挥物流枢纽的吸引辐射作用,实现高端物流业务集聚发展,使本市成为具有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基地功能。

继续推进物流基地道路改造、市政管线、场地平整、配套设施等工程项目建设,完善五大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带动社会投资。

加强分类引导,强化特色功能。加快推进天竺综合保税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吸引跨国公司国际分拨中心入驻;顺义空港物流基地要充分发挥北京临空经济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体现首都特色和优势的航空物流产业;平谷马坊物流基地要在完善设施和功能的基础上,加快与天津港实现口岸直通,通过海陆联运发展国际物流,为本市外向型企业拓展新的海运通道;通州马驹桥物流基地要加紧推进设施建设,为实现朝阳口岸功能平移创造条件;房山良乡物流基地和大兴京南物流基地要充分利用公路铁路联运优势,积极吸引物流企业入驻。

通过完善基地设施及功能,力争近3年内五大物流基地物流业务营业收入总额年均递增30%以上,到2011年达到500亿元。

(二)完善城市配送网络,建立应急物流体系。

调整优化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完善市内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支持发展专业化物流,加快建立食品、药品、农产品、冷链等物流配送体系。到2011年,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城市专业化物流网络,进一步提高品牌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建立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制定应急物流预案,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应急物流保障系统,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提高危机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引进、培育品牌企业,加快结构优化调整。

加快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有实力的内资民营物流企业在本市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力争在3年内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8至10家,引进国内百强物流企业15至20家。促进物流总部发展,支持开展资金结算、营运控制、信息管理等高端物流业务,提升本市物流业影响力,强化物流枢纽地位。

实施品牌物流企业培育工程。集成政策资源,加强分类指导,扶持龙头企业。到2011年,重点培育年营业收入百亿元、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3至5家;培育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以配送为主业、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5至10家;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食品、烟草、汽车等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专业化物流企业10至15家。通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行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

(四)推进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提升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程度。

引导工商企业外包物流业务,扩大社会物流需求。开展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试点工程,选择10家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作为联动示范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成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供应链合作伙伴,形成联动发展试点组合。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实施共同配送工程,发展面向商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通过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力争使试点物流企业增加物流业务收入30亿元。

(五)强化区域深度合作,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

发挥首都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物流合作,建立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多层次紧密合作机制,创办环渤海区域物流合作论坛。加强协调,推进区域间口岸合作,加快“大通关”建设,积极探索公、铁、海、空联合运输的新模式,提升物流基地口岸服务功能。发挥本市产业高端化优势,对于参与外埠市场竞争、输出技术和管理并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六)打造三大平台,建立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建立政策支撑平台。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要求,帮助企业解决重复纳税问题;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逐步实现物流企业用气与工业企业同价;认真梳理针对物流企业的各项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现行交通管理政策,借鉴奥运期间的经验,推动组建城市生活必需品绿色运输车队,使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物流系统实现常态化运行。

建立科技支撑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组织实施北京现代物流关键技术支撑专项,开展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管理技术和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一批在物流技术及管理模式上具有示范效应的园区和企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物流装备、信息系统及管理方法,提高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支持“电子商务+物流”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共同发展;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物流科技支撑体系,保持本市物流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建立信息支撑平台。支持建立北京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域间、区域内物流节点及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无缝衔接;健全本市物流统计监测体系及行业发展评价体系,为政府部门决策、引导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本市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研究解决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

(二)编制本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

认真编制好本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规划,确立“十二五”期间本市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高端、专业、冷链、绿色、应急”等物流为重点,编制专项物流规划,明确关键突破点、责任分工和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政府对物流业调整、振兴、创新的资金支持。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纳入本方案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或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物流业,支持金融、担保机构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四)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制定物流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五)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11.调整实施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规划环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环境目标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75-01

进行规划环评的意义主要在于使环境的规划更加的科学,科学的规划环评可以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规划环评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对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规划,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现,从而使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在最弱的环境损坏和影响下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是在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对规划环评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这主要是因为规划环评是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现今我国规划环评实际工作开展时经常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规划环评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1规划环评的思路

通常情况下,规划环评的步骤都是按照一条固定的流程实现的,根据相关经验可得出这条流程主要是指“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承载力分析→规划环评结论”。首先,对规划方案包含的规划区域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研究,然后再对这些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进行具体和全面的分析,得出该区域环境因规划所形成的环境影响,再将社会发展与环境承受力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具体的对该区域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将分析出来的结果与环境影响及区域评价的指标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之后,提出相应的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的建议;最后,在综合考虑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该区域的规划规模、结构、布局等三方面因素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因此,在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必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相关案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和周围环境的承载力上对整个规划环评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2结合案例来分析规划环评的协调性

2.1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进行分析

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有助于规划师更快的了解当地规划环评所处的环境背景,避免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对不同部门与层次进行规划时出现冲突或者断链情况的出现,所以对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不仅是规划环评中不能缺少的过程,还是对规划环评中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我们可以将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之内,不同规划内容一致和互相促进的程度”,主要包含了规划的相容性和互动性等两个方面,其中规划的相容性主要反映的不同规划之间存在的静态关系,而规划的互动性则体现了在通过一定的协调手段之后,根据需要将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各个规划之间能够互相适应,并达到相容形成一种和谐的动态关系。对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分别包含了对规划所处的政策背景信息进行整合与筛选、对规划协调性进行评价以及对规划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等三方面。在规划环评调查所得的生态环境报告中,需要将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规划环评方案的影响重点考虑进来,故而在设计规划环评的方案并对规划环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对规划与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上位规划之间的符合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还需要规划和同为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的整体规划、周边环境保护的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周围城市或城镇的整体规划、土地的利用规划以及能源和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等各方面规划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整理和归纳之后从规划的协调性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关键是要突出不同的规划之间产生的各项矛盾与冲突,然后再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

2.2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工业园区作为案例对象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对该工业园区所在地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规划方案的影响以及规划的协调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工业园区规划中的有一部分使用的土地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出现了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在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区域是属于不能用于建设的,更不用说用于修建工业园区等极易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用地。而因为该工业园区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规划产生冲突的区域主要属于围垦区,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围垦的滩涂作为建设用地应该要划入重点准入区。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规划环评的规划方案提出了调整该地生态环境区域的建议,有效的协调了双方的矛盾与冲突。

3环境承载力分析

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之内,在其它条件不变且周围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规划环评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规划环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是建立在对规划环评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的基础上的,然后在对规划环评工作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经讨论和研究之后,对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扰动情况等方面因素进行明确的评价,并在测算出周围环境纳污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开发会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符合性进行相应的明确。然后,对制约规划环评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

4结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规划环评所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范围上明显更加的宽广且包含的内容也更多,所以就需要综合周围环境各方面因素信息,整体的对规划环评的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进行规划环评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能够提出一些减少环境危害的建议,而且还需要对规划环评的具体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这也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自己对规划环评的理解,结合某工业园区的实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对规划环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相关的规划环评工作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曹晓红,吕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环评工作实践[J].环境保护,2009,(2).

[2] 黄川友.规划环评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9,(18).

[3] 佘春娇,陈伟亚.工业开发区规划环评水环境总量控制指标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2).

[4] 池金萍,周利萍,马树海,等.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要点和案例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

[5] 李慧明,王磊,刘倩,等.环境经济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4).

[6] 麦方代,周鹏.规划环评助力绿色矿区发展——山西阳泉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实践[J].环境保护,2009,(20).

12.浅谈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调整测算 篇十二

一、方案调整的前提

(一)筹资水平变化

新农合自试点至今,各级财政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人均筹资水平不断提高,由最初的人均筹资30元(政府补助20元),2012年提高到290元(政府补助240元)。筹资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对原来的补偿模式和比例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补偿标准。

(二)政策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提出:提高筹资标准、加快推进门诊统筹、提高补偿比例(政策补偿比达60%以上)、提高封顶线(封顶线不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等,这些政策规定,也要求我们要对原补偿方案进行调整。

(三)基金超支或结余过多

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要求,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因此当出现基金超支或结余过多时,应综合分析上一年度运行情况,结合当年筹资情况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四)参合农民医疗需求及医疗费用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新农合补偿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需求不断释放,就医人数产生了变化。同时新的医疗技术、医用材料、药品的不断更新应用,导致医疗费用不断增长。人数增加和费用增长,都会导致新农合基金支出增加,因此也需要根据增长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

(五)管理政策的变化

转诊手续和费用报销程序的变化,会导致一些不应转诊而转诊的情况,外转病人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基金的支出。实施过程中出台的一些补充规定,会扩大补偿范围,增加基金支出,这些情况带来的影响也要纳入调整的考虑范围。

二、方案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

新农合基金的补偿支出要量力而为,根据当年筹资总量及上年累计结余确定补偿支出规模,测算时要注意规避超支的风险。

(二)合理引导、优化流向

调整后的方案要具有利用报销比例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利用医疗服务,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减轻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保障新农合基金合理有效使用。

(三)尽力保障、略有结余

新农合基金在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保证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受益。按照国家对新合基金结余的规定,当年的基金结余不超过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基金的30%。

(四)优先测算国家重大疾病资金

国家的重大疾病报销政策是全省统一制定的,因此在测算报销政策时要把重大疾病报销资金先预留。

三、方案调整的准备

在方案调整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收集相关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调查等,为方案调整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要分别收集上年度门诊、住院在各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数、就诊人数流向构成比例、各级别就诊的次均费用、达到封顶线以上的人数、达不到起付线的人数等。同时还要考虑下年度价格因素、评估报销比例调整后的就诊人次变化,人次流向变化等。

四、方案调整的内容、方法

(一)基金重新切块

重新对新农合补偿金和风险金进行分配,如上一年结余较多,可把结余作为下一年的风险金,下一年就可不再或少提取风险金。医疗补偿金内部也可以重新分配,根据上年运行情况和当年筹资情况,可对门诊统筹基金和住院统筹基金所占比例进行重新调整。还可以根据政策新增或调整“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金”、“重特大疾病补偿金”等。以禄丰县为例,2012年的资金切块为先提取3%的风险金,剩余资金的24%用于门诊补偿,74%用于住院补偿,2%用于重特大疾病补偿。

(二)重新设定补偿范围

根据新农合运行实际、增减基本药物、基本诊疗项目的种类等。

(三) 调整补偿比、起付线、封顶线

根据资金量和政策目标,对补偿比例、起付线、封顶线进行调整,综合考虑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确定好补偿比例、起付线、封顶线后,根据准备好的数据,按照新农合方案测算方法对方案可行性进行验证。禄丰县2012年调整后的报销政策:乡级、村级门诊减免比例分别为40%、45%,乡级、县级、县以上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和起付线分别是90%、80%、60%,100元、300元、600元。全年门诊住院合计60000元封顶。

方案调整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要考虑参合农民潜在的医疗需求释放和医药费用上涨等因素,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适时、慎重调整补偿方案。应充分体现“受益、公平、效率”的宗旨,深入调查、科学测算,尽量避免方案的频繁变动,做到“适度、渐进、稳定”,切忌大起大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要:统筹补偿方案的设计、调整和不断完善, 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确保基金平稳运行的主要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 是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际, 对补偿方案调整的前提、基本原则、要做的准备工作、调整的内容方法等谈点自已的见解。

13.XX工资调整方案 篇十三

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XX年工资调整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这个牵涉到3700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办法,意味着我国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那么,职业年金是什么,何时开始缴纳,12%缴费的比例意味着什么,钱又从哪里来呢?

单位缴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4%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维刚说。办法明确,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为保证在特定时期(如C PI超高)职业年金收益可能面临通胀带来的缩水情况,办法还提到,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职业年金是什么?

职业年金是指公职人员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按计发办法可以分为待遇确定和缴费确定两种基本模式,即DB和DC两种模式,国外公职人员实行的是DB模式,企业的补充保险是企业年金,主要由一开始的DB模式逐步转变为DC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DC模式已经超过了DB模式。

职业年金的功能和企业年金基本一致,主要有:

第一,补充养老。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这种延期支付的目的是为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时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下降,职业年金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从这个基本功能,我们还可以引申出职业年金具有缓解国家财政压力的作用。所以,职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对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缓解财政压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福利激励。职业年金的实质是将职工现期的一部分工资转移到退休后,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如果将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手段或工具,方案,就可以给予职工薪酬福利方面的激励,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稳定单位劳动力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吸引和留住一些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

第三,合理避税。从企业年金的发展历史看,世界各国都给予企业年金一定的税收优惠。虽然在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中,对企业年金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对职业年金的税收优惠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从政策导向的预期来看,未来政府对实施职业年金的单位缴费、个人缴费以及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受益均给予税收优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第四,资源配置。职业年金资产一般会以基金方式进入金融资本市场,通过从分散的个体提供汇聚基金,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和产业提供经济资源转移。提供这种转移,个人可以在生命周期使资源分布最优化,同时,资源也可以被最优地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用途上去。企业年金基金是许多国家长期资本的一个主要来源,基金的投资相对自由,能够产生更高的收益,优化资金的配置,职业年金计划形成的基金也同样具备这一功能。

何时开始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维刚说。办法明确,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金维刚介绍,养老“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待遇发放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是一致的,这部分养老金的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不会超过60%,而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在70%至90%。

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投资运营等,预计能将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养老‘并轨’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收入不出现大幅下降。”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说,“通过综合测算,个人缴费4%、单位缴费8%的职业年金可以满足上述条件,与基本养老金一道成为养老体系的两大支柱。”

缴费基数是什么?

“我最关心的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国家某部委的公务员王钦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资缴费,那就亏大了。”他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改革性的补贴、奖励性的补贴暂时不纳入缴费基数。”这位负责人说。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按照现行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三部分组成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按照工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李忠说,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将通过调整机关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转发了3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目前,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钱从哪里来?

建立职业年金,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办法规定,对于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部分由财政支出,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

而对于非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由单位实际承担,采取实账积累。由此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公务员的供款渠道只有财政,所以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财政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不允许机关自筹自支搞小金库。”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

这样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呢?

“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引导企业年金更快地发展,使更多的企业职工能够不但有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而且有补充养老保险的补充保障,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胡晓义说。

陈步雷也认为,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而企业年金的建立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当前实施职业年金的重要原因,在于为养老保险“并轨”减少改革阻力,在短期内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解决之道还在于完善企业年金。

14.工龄工资的调整方案 篇十四

集团公司各部门及下属各经营机构:

为规范公司内部的薪酬管理,建立完整、公正的薪酬管理体系,为全体员工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提高公司全员的稳定性和工作激情,根据同行薪酬标准及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 工龄工资适用范围

实用于宝云集团全体员工(包括各经营机构所有带薪员工)

二. 工龄工资适用条件

1、凡在当年5月30日之前入职的员工,可在次年1月份工资

中开始享受工龄工资补贴。

2、凡在当年6月1日以后入职的员工,可在次年6月份工资中

开始享受工龄工资补贴。

三. 工龄工资适用标准

1、工龄工资分为:25元/月、40元/月、50元/月、60元/月。

2、高管及各经营机构总经理、副总经理按60元/月的标准执行。

3、集团总部部长、副部长、主任、副主任、主管及各经营机构

经理、副经理等按50元/月的标准执行。

4、集团总部财务人员、专员及各经营机构的部长、副部长、主

管等按40元/月的标准执行。

5、集团总部及各经营机构的普通员工按25元/月的标准执行。

15.调整实施方案 篇十五

关键词:抽油机井,盘根皮带,操作规程,改进,实施

机械采油是油田的主要采油工艺, 其生产能耗占油田总能耗30%以上。降低机械采油系统生产能耗是油田节能降耗、高效开发的重要途径。2009年统计吨液耗电高于全厂平均水平抽油机井耗电问题, 抽油机盘根松紧、皮带传动等参数不科学导致耗电是症结问题, 因此, 在采油过程中摸索抽油机井盘跟、皮带操作规程标准, 最大限度降低抽油机井用电负荷, 对提高抽油机井管理水平及油田生产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1 确定盘根最佳松紧度调整界限

通过盘根松紧度与能耗变化规律现场试验, 制定出不同类型盘根松紧度调整实施界限。

1.1 相同测试点数盘根松紧度的能耗变化规律

不同井盘根最松到最紧的圈数不同, 平均值为3圈, 即平均每隔1圈为一个测试点。通过统计, 得出盘根不同松紧度4个点的能耗值, 见表1。

在盘根由最松逐渐调至最紧的过程中, 由于盘根与光杆之间摩擦阻力增大, 使得抽油机负荷上升, 表现为有功功率增大、电流上升、系统效率下降。最松与最紧相比, 平均有功功率下降0.69kW, 下降幅度5.81%, 平均日节电16.56 kWh;平均系统效率上升1.72个百分点, 上升幅度5.49%。

1.2 相同圈数下盘根松紧度与能耗变化规律试验

根据4个测试点抽油机井盘根松紧能耗试验, 确定出盘根从松到紧4个点能耗成正比上升, 在最松点能耗最低。为了更加准确地认识其规律, 采用相同圈数进行能耗测试, 并且加密测试点数的试验方案。

现场试验42口井, 不同井盘根最松到最紧的圈数不同, 所以点数不相同, 无法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进行汇总。采用能耗比, 即最松点能耗为P0, 其他点为P/P0。通过汇总, 得出盘根不同点能耗的P/P0值, 绘制出变化曲线, 见图1。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 通过相同圈数加密试验, 规律与前期试验结论一致, 即最松点能耗最低, 随着盘根的拧紧, 能耗逐步升高。

2 确定皮带最佳松紧度调整界限

通过盘皮带松紧度与能耗的变化规律现场试验, 制定出不同类型皮带松紧度调整的实施界限。

2.1 相同测试点数皮带松紧度的能耗变化规律

以抽油机井皮带不打滑为最松点, 皮带绷紧为最紧点, 在最松到最紧过程中按距离平均选取2个点, 调整电机移动距离, 逐渐上紧皮带, 同步测试这4点的电流、能耗变化情况。

不同长度皮带的可移动距离不同, 平均值为22 mm, 即平均每7 mm为1个点。通过汇总, 得出皮带不同松紧度4个点能耗的平均值, 见表2。

2.2 移动相同距离皮带松紧度与能耗变化规律试验

根据前期抽油机井皮带松紧能耗试验, 从节能角度出发, 发现能耗最低点在皮带较松点, 并得出松紧度与能耗变化规律。但由于在总结规律阶段, 每口井只有4个测量点, 不能精确得出实施界限。为了确定抽油机井皮带松紧度实施界限, 后续采用移动相同距离进行能耗测试、并且加密测试点数。

以抽油机井皮带不打滑为最松点, 对于5380和6350皮带, 在最松到最紧过程中平均每隔3 mm为一测试点, 调整电机移动距离, 逐渐上紧皮带, 同步测试这几个点的电流、能耗变化情况, 直到最紧点 (皮带绷紧) 。对于8000皮带, 在最松到最紧过程中平均每隔4 mm为一测试点, 调整电机移动距离, 逐渐上紧皮带, 同步测试这几个点的电流、能耗变化情况, 直到最紧点 (皮带绷紧) 。

通过加密试验, 得出的规律与前期试验结论一致, 即从皮带最松到最紧, 有功功率先下降到最低后逐步上升。得出如下结论:对于5380型和6380型皮带, 距离最松点6 mm处, 能耗最低;对于8000型皮带, 距离最松点8 mm处, 能耗最低。

3 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1年试验摸索, 对抽油机井加盘跟、换皮带操作规程原标准进行了完善、补充, 按照新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后既提高了抽油机井管理水平, 又实现了节能降耗。截至2010年10月底, 抽油机井吨液耗电由2009年5.88 k W下降至2010年10月5.33 k W, 下降幅度达9.35%。

4 结论及认识

1) 针对机械采油井生产动态数据, 不同生产状况的抽油机井采取不同的皮带、盘根最佳能耗调整参数, 可有效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大化实现节能降耗工作。

2) 抽油机井加盘跟、换皮带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对抽油机井工作具有适应性、具体性、全面性、可操作性。

3) 抽油机井加盘跟、换皮带操作规程只有配合有力的监督才能真正贯彻执行, 通过监督才能及时掌握标准是否适应生产实际, 为修订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开展研究的过程, 既是一个实施已有抽油机井技术标准的过程, 也是修订、完善标准及制定新技术标准的过程。

16.调整实施方案 篇十六

关键词: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特点;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66

国有林场是生态建设的主力军,集中了森林资源的精华。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国有林场发展也出现了与其不协调和不相适应的一面。要保证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就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特点

1.1 林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特征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林产品构成等。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不再是单纯的消除短缺,实现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比例平衡,而是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全面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淘汰那些与市场发展需求不适宜的产品,让产业发展进入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新阶段。

1.2 林场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特征

进行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方式。林场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随时代发展而改变,以往偏重增加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新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新项目在产业结构发展中比重。今后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将着重对现有资产存量进行调整,对现有产业进行重组,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进而带动整个林场发展。

1.3 林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机制特征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国有林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时,只有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多元化投资。只有根据市场导向和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发展机制也进行根本性转变,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2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2.1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有待升级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出现严重缺位,所生产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优,产业链短,产品深加工率低,深加工和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主要以卖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以原木、纸浆为主的初制品和人造板等已从市场逐步退出,现代市场急需和热销的是以人造板进行深加工的高档次功能板、装饰板等。

2.2 发展非国有经济增长点较少

在国有林场中国有经济占比重较大,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林场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消极懈怠的思想已严重制约林场的经济发展。个别国有林场林业资源已经出现断层、林场木材出现损坏无人管,林地流失严重等问题。

2.3 国有林场产业化模式需改进

国有林场现有的产业化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林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积极进行改进。要推行加工型企业集团模式、专业市场型模式、合作组织带动型模式、科技实体带动型模式等产业模式。要坚持“效益优先,质量为本”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质量优、效益好、低耗能、见效快的产业及产品,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一批过硬产品,促进林场经济的发展,提高林场职工的收入。

2.4 林场产业技术需要大幅提升

国有林场产业技术虽然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但有的都是常规的产业技术,而且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要加快林场产业技术的高新化,通过高新化的产业技术,提高全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产品的加工深度,减少无谓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可以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增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功能,并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吸收转移出来的林业劳动力,从而带动整个林场的经济发展。

2.5 林场产业性结构谨防趋同化

国有林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很多林场竞相效仿,互相跟风,导致产业结构走上了趋同化的道路,给林场发展带来了新的困境。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好长远规划。要进行合理定位,同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各个林场的地理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等,制定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要求同存异,力争使每个国有林场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3 加强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方案

3.1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基础产业

国有林场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先要抓好森林资源培育产业,这是基础,也是林场发展的根本和强有力的保障。所谓森林资源培育主要是对林种、树种、林龄、林分结构等进行调整,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多发展阔叶林,少发展针叶林;多发展速生丰产林,少发展低产林;多发展大径材树种,少发展小中径材树种。要把森林资源培育和木材利用有效结合起来,提高森林资源市场化定向培育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森林资源的总体质量,为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2 扩大非国有经济产业增长点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国有制经济,让非国有制经济促进林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要通过对国有林场中国有经济资产的流动和重组,缩小国有经济在国有林场中的范围和比重。在保证森林资源培育和木材采伐业这两个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外,积极寻找扩大非国有经济产业增长点,要让非国有经济积极发挥作用,要在国有林场形成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参股以及多种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3 培育森林农业特色种植产业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仅仅盯在林业这两个字上,要转换思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森林农业特色种植产业,要走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化、产业保护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经济林、多种经营原料林和能源林,要积极发展特色种养基地规模,并积极培育林蜂、林菜、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链条。要实现产业化发展,真正让森林农业特色种植带动林场职工的就业,增加职工的收入,使林区的闲置资产得到盘活,森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4 做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建设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旅游产业,深受人们的热衷和喜爱。国有林场要准确把握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在严格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林场森林景观、经济林、苗木基地和闲置生产管理用房等资源优势,把培育发展森林生态休闲观光园区等特色旅游项目和打造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作为国有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独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天然氧吧的优势,积极规划发展建设一批特色森林休闲旅游示范园区,吸引游客来旅游参观,让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5 拓展林场产业市场经营空间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显著成果,就要不断拓展林场产业市场经营空间。要在突出森林资源培育基础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要着力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互动发展,有效弥补林业自身的局限性,要拓展林业发展经营空间,向森林要效益。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发展林果、林药等林下经济,推进“一场一品”产业建设,培育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国有林场构筑成人们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林场职工致富的绿色银行。

3.6 提升林场产业科技发展水平

国有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高速发展,可以优化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可以推进林业产业升级,促进林场职工增收。林场要加大科技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要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要把林业产业科技的重点放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要加快林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要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林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快速有效地进行,要真正让林业产业科技的进步惠及林场的职工。

4 结语

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盲目,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只有这样,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圆满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政.湖北省国有林场经营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

[2]杜玉平.积极创新经营机制 加快国有林场发展[J].甘肃科技,2014,(22).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下半年党建工作的通知下一篇: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