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精选7篇)
1.浅谈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篇一
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珙县政府副县长郝辽钢
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持续的,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往往互扰互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重复建设等问题很难避免。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如果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就会出现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问题。反之,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必然会出现城市“空心化”、大量平民窟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践证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加快“两化”发展核心在工业,依托在城镇,关键在互动。
一、“两化”互动发展对于珙县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珙县是一个资源大县,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石英砂资源、陶瓷矿资源等能源矿产资源。十一五期间,珙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先后引进了中国华电集团、拉法基水泥集团、欧冠陶瓷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县内投资建厂,推动了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经济工作先进县。然而,与此并不适应的是,珙县8平方公里的狭小城区居住着15万左右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远高于成都的一些区县,人口居住拥挤,房价高企,宾馆酒店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了珙县发展当前面临着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这一严峻现实。要缓解这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确保珙县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抓手,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同步发展。因此,对于珙县这样一个以工业立县的县域经济社会而言,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对于实现全县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珙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策思考
(一)依托工业园区实现主导产业集群化,促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这个地区有没有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而评价产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有没有具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珙县工业园区分为余箐园区和孝儿园区两部分。余箐园区特色产业定位是建材产业,以拉法基水泥公司、五粮液环球集团浮法玻璃公司、欧冠陶瓷集团等已入驻企业为代表。孝儿园区特色产业定位是能源产业,以中国华电集团珙县电厂为代表。吸引这些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园区,促进了珙县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有助于珙县实现由矿产资源输出到产品输出的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逐渐掌控产业链的高端,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按照联动推进两化互动的要求,珙县工业园区建设目前仍然需要关注如下三方面问题和举措。首先,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园区有清楚的特色产业定位,这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围绕特色产业定位,完整的产业链还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也没有充分发挥。例如,余箐园区尚缺乏布局建材商贸企业、建材物流企业等,孝儿园区如果能够将一些新能源企业吸引入驻将有助于扩大园区在能源产业的聚集度和社会影响力。其次,产城一体化是工业园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如何围绕工业园区周边区域实现就地城镇化仍然需要进一步详细的规划。最后,为了解决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导致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将农民重塑为市民,同时也为了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廉价丰富的有技能的劳动力,可以考虑在园区布局一个职业培训学校,例如将职高布局在园区内或园区周边,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从业人员所需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二)瞄准工业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促进非农就业比重持续提升。在推进两化互动中,新型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根据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布局城市新区,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
和“产城一体”要求,围绕工业发展需求提升优化完善城镇功能,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空间布局,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扩张。因此,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对于县城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然而,珙县还有大量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这些乡镇应当如何推进“两化联动发展”?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仍然可以是这些地方发展的抓手。围绕特定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并协同发展乡村旅游业等服务业。一些较大的乡镇,可以发展成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鼓励该乡镇及周边乡镇的农户以参加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养殖业或种植业。一些条件适宜的乡镇,可以依托气候、地理与资源优势发展蚕桑养殖或茶叶种植,成为本县龙头企业(例如智溢茧丝绸公司、鹿鸣茶业等)的原材料基地,并通过合适的规划建设成生态示范园,带动集镇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围绕宜居城市建设,完善中心城区服务设施配套与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这需要首先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而其中的首要工作就是把“宜居”放在首位,把宜居、宜业、宜商三者统一起来,然后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并突出城市特色。珙县在县城所在地巡场镇投入了大量资金改造生态绿化,尤其是对巡场河的整治和景观工程,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住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宜居城市建设。然而,在宾馆酒店业、出租车业等影响城市功能和宜居城市建设等生活服务业方面仍然差强人意,例如缺少准四星以上的酒店,大型会议接待能力受限,出租车不在城区内运营等。一些棚户区脏乱差,亟待改造与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的短缺与水质问题也长期困扰着珙县的城镇发展。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以上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宜居城市的建设,并最终影响到对优质人才、优质企业、优质产业在珙县的生存和发展。
(四)规划城市新区立足高起点,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城镇化是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和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约束就在于,作为一个山区县,全县的城镇建设受到很大影响,城镇化发展需要在空间上拓展。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确定在金河组团开发建设新的城区。在推进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仍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城市新区规划要立足高起点,注重各部分的功能布局要协调。其次是要实现产城一体化,要围绕一个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新区,例如,如果将金河组团建设成为全县乃至整个区域内商贸中心,那么就有必要在商业设施建设、宾馆酒店业及配套服务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重点规划、重点布局。最后是结合宜宾建设“智慧城市”契机,提升城市新区的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新区宜居、宜业、宜商的能力,力争打造为城市新区建设示范基地。
(五)强化配套政策制订与目标任务分解,瞄准两化互动狠抓落实。在决定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方面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高效执行。首先是需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其次是需要引导新的政绩观,可以考虑将推进两化互动建设作为衡量各级党政部门的一个重要绩效指标,纳入对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最后是要规划好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将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下达,并落实专人负责各项任务的具体实施,专人负责对时间进度进行监控,实现责任到人。这中间比较关键的是配套政策的制订和出台,这需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例如,如何解决工业园区规划用地指标受限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的各项障碍?针对企业入驻园区,是否应当依据该企业所从事行业与园区主导产业的相关性确定如何享受配套政策优惠?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解决,也将直接影响到推进两化互动工作的成效。
2.浅谈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篇二
1 项目概要及背景
1.1 区位及规模。
霍林河新型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霍林郭勒市南区,距市中心7~8km,国道304线864公里处以西。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总占地面积7.08 km2。由两纵一横三条道路构成工业园区一期内部的交通骨架
1.2 开发背景。
出于对城市形象和环境建设的需要,道路景观中植物的生态效应在工业园区内尤为重要,同时道路空间景观的营造更可成为企业文化的展示平台。
2 总体构思
三条主体道路构成了整个园区的景观骨架,园区内实际产业分布的不同决定了景观要求不同,因此在设计中就要针对不同道路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来满足,要求创造出总体统一、主次分明、特色突出的道路景观。
2.1 设计理念。
2.1.1形象的体现。道路是城市的风景线,道路绿化应该反映工业区特色,体现工业区形象。2.1.2考虑动态观赏。提供良好、安全的交通环境是首要任务,体现在运用引导性、开敞式植物种植方式上。2.1.3植物特性。利用植物的自身景观特性来创造连续的构图,形成多层次的高度,使空间富于立体变化和韵律感。2.1.4植物搭配。植物的季相变化及色彩搭配灵活,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衬托、突出、对比等特点,体现现代植物种植的设计理念。2.1.5适地适树。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优越性,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突出的植物种类。2.1.6地域识别性。绿地布置使道路景观有所区别,增加了道路间的可识别性。
2.2 色彩基调。
确定园区的色彩基调,以植物配置及景观小品等园林元素组合的景观,展示新兴工业基地焕发的青春活力。以红色、绿色、蓝色、银色作为园区代表色彩,象征构成工业园区的多种元素,体现其发展、生态、活泼、现代的内涵。
2.3 景观定位。
根据现状工业园区内三条道路两侧的产业分布,将其分别定义为:能源大道、科技大道、工业大道。
3 详细设计
3.1 能源大道。
能源大道是园区内唯一一条贯穿全园南北方向的道路,横跨霍林河,全长1.7km,其中有0.8km与河道绿地向交,道路红线宽73m,车行道宽33m,道路中心有一条1m宽的分车绿带。
3.1.1基础优势。a.两侧绿地相邻的厂区没有出入口设置,保证了景观带的完整性。b.是唯一一条有分车带的道路,道路景观样式更具有多样化。c.与河道绿地相交,使景观视线更富于变化。3.1.2设计思路。此道路与河道绿地、公共绿地相交,可把这三种绿地形成一个整体的景观单元,统一考虑,使全园景观避免零散化,景观效果更突出,在游览过程中观赏更具有连贯性,使整个园区的景观骨架明朗化。3.1.3设计内容。两侧绿带采用自然式种植方式,充分考虑了因地区气候等原因,各种苗木之间的生长趋势及种植密度,采用合理密植的手法,争取在较短时间能体现景观效果。结合地形起伏,在竖向上形成高低起伏及进退变化,整体层次明显,季相变化突出。背景林选用三种乔木,常绿和落叶乔木相结合,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使背景林的林际线有起伏变化,成为河道绿地植物景观一个很好Å的延续,乔木相互渗透种植,景观更为活泼。开花亚乔和花灌木的栽种尺度加长,使其在开花季节景观个性更为突出,视觉更震撼。临近车行道一侧适当留有草坪,增大欣赏的空间视距,使绿地有进深感。
中央分车带考虑到分车带尺度较小,既要有放选虑防眩设计,设计用满铺小叶丁香篱,每隔5米种植一棵榆树球,使整个分车带简洁明快又有竖向的变化。
3.2 科技大道。
全长3.2km,两侧厂区现以基本入驻。红线宽64m,车行道宽16m。由于厂区的红线退让,使其有充分的空间形成植物景观。3.2.1数据依据。按照一般人眼需要5s注视时间才能获得景观的清晰印象的理论为依据,根据不同车速下辨认路边景物的最小距离可从如表1中推理。3.2.2设计内容。科技大道东侧是工业园区的入口,与304国道相交处,作为入口位置,绿地不仅具有生态,绿化功能,同时也应有展示功能。304国道和科技大道对景处,已经有大体量的硅化木雕塑林,避免入口处在空间上过分拥挤,不做大体量的入口标志,在开敞的绿地中内放置各企业的宣传牌,以一种含蓄的手法形成入口景观,距离拉长可留有深刻的印象。通透的场地更容易使人心情愉悦。其余绿地采用自由的林缘线构图,更接近自然化,乔木林大气开朗,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色彩的差异如同一幅水墨画,流线型的灌木篱如行云流水般交错,自由舒缓,是两侧规则绿篱的延续。在局部地带留有空地,可作为厂区的展示空间。
3.3 工业大道。
全长4.1km,两侧基本为空地。北侧绿地由以入驻厂区红线拉齐,绿地宽24m,南侧绿地根据总体规划,绿地宽1m,道路规划宽16m。3.3.1分析。北侧绿地较宽,适合景观的营造。两侧绿地宽度差距过大,不能形成对称景观。市政管线从绿地中穿过,对乔木的种植有一定局限性。3.3.2设计内容。工业大道两侧植物设计强调的是简洁,大气,避免过于花哨,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用少量的稳定的树种既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又可形成大线条大板块的效果,与工业园区的整体形象相符。以乔木种植为主,加入亚乔和灌木形成的曲线图案,层次分明。常绿树樟子松作为永不掉色的背景林,糖:为骨干树种,暴马丁香和金老梅构成前景林。弧线型杨树种植给植物更宽泛的生长空间,更能体现其树干挺拔的美感,与青扦,五角枫形成色彩的交替,使四季均有景可观。
3.4 景观小品。
根据现场以及整个道路建设的各种条件来看,把整条道路做成景观带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而完全是普通的植物种植就不能反映开发区的形象与品位,因此我们认为在道路的重要地段适当的增加与该段企业元素相附的景观小品,即可丰富道路文化氛围,又可发动全园区的资源。
3.浅谈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篇三
关键词: 中国元素 工业产品设计 切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与融合,这些都给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带来了观念上的更新。将鲜明的中国元素,恰当地切入到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符合我国当下的审美流行趋势与技术发展潮流。然而,对于中国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多数情况下还停留在表面上的模仿与堆砌,而非情感和精神上的认同。鉴此,本文对中国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切入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设计实例解读,深入发掘与研究中国元素与工业产品紧密结合的形式,使附有中国元素的工业产品闪耀于世界设计舞台。
一、概念的界定
1.工业产品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最早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在1919年提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产品设计理念始于德国的包豪斯运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曾5次公布或修订工业产品设计的定义。1959年公布的工业产品设计主要界定了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任务;1967年的定义支持者较少;1969年定义了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角度解决产品的外部特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980年的定义支持者较多;2002年的定义,没有明确定义出工业产品设计的具体工作或研究范围,专业性、体系性不够强。针对我国制造业现状,本文采用1980年ICSID在第十一次年会(巴黎)上的定义,即“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产品设计”[1],[2]。
2.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的概念首次由上海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峻在2004年的一次行业聚会中提出。目前,中国元素的盛行已是不争之实,但对于中国元素的内涵、概念的诠释,业界和学术界的理解不一。郭有献在《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中提到,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3]。成阳在《中国元素论》中说明,中国元素的本质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应定位在中国文化环境外在有形和内在无形的物质载体上来理解[4]。付璐在《论中国元素的设计与创新》中给出,中国元素是指被中华文化圈及世界文化认同的,其本质是特有地域的国家民族文明,积极正面的符号与精神形象[5]。2007年,文化部在创办大型系列活动“人文中国”时提出,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元素。综上,虽然目前中国元素的定义还未统一,但从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中国元素代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现出中国的精神。因此,本文所理解的中国元素内涵是,被历代中国人认同,承载民族文化精神、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具象物质和意象元素。
(1)具象物质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在这文化脉络中,具象物质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常见的具象物质分类:民俗民艺,如剪纸、中国结、春节;吉祥图案,如祥云、太极、福字纹、卐字纹;文学艺术,如唐诗、京剧、书法、汉字、水墨画;动物植物,如熊猫、梅兰竹菊;器物器具,如青花瓷、矛、算盘;服饰饮食,如旗袍、筷子、饺子;表演体育,如二胡、琵琶、功夫;建筑景观,如天安门、牌坊、飞檐斗拱;发明创举,如司南、中药;传说故事,如梁祝、白蛇传;纹路纹饰,如夔纹、蝉纹、蟠螭纹;其他,如长江、恭喜发财。
(2)意象元素
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灵魂,是意象元素的反映形式。思想文化影响最深刻的是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意识及其价值观体系。儒家提倡“尚中”思想,崇尚中庸、和谐之道,以和谐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重视独有的节奏感与韵律感。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是现代绿色设计、简约设计的根由,在设计中重视自然美。释即是佛,崇尚“心识”思想,强调美由心造、无心识就无所谓美丑,着力于对立两极之美、动静结合之美、空灵寂静之美。
二、对设计的认知过程
工业产品的竞争就是设计的竞争,人们对工业产品设计的认知,如图1,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设计不可能游离于工业产品的功能而存在。战国时期韩非曾说:“玉危无当,不如瓦器。”也就是说虽然是千金贵重的盛酒玉器,没有底,连水都不能放,其价值还不如普通的瓦器。说明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器物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要求更加关注与产品的情感交流。优秀的工业产品设计应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们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将中国元素恰当地切入工业产品中,使设计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满足人们情感交流的需求。
图1 对工业产品设计的认知过程
三、切入实例研究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彰显民族风格的中国元素数不胜数。对中国元素切入工业产品设计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因此不能不有所取舍,本文就所感兴趣的几个方面展开。
1.民俗民艺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与再创造
剪纸是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在简洁明了的构图和造型中表达出追求祥和安康、喜庆欢乐、美满幸福的生活愿望。例如,微软推出的珍藏版鼠标3500,如图2a,汲取传统的剪纸元素,晶莹剔透的纯白底色,传统的纹理,颇具古典神韵。如图2b,设计者将剪纸的吉祥寓意与高科技的电脑结合起来,既彰显出科技的魅力又体现出中国元素的人文气息。
在中国民间配饰中,有一种绳结源远流长,寓意深刻,被现代人称为中国结。绳结看不到开头和结尾,寓意永恒;四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寓;中间圆形路路相通,有处处顺畅之意。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图3a,中国结优盘具有精致的中国结造型,古老而时尚,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如图3b,中国结灯用于道路、广场、酒店等地方的装饰与照明,凝聚中华文化气息,烘托节日气氛,为城市增添光彩。
图2 剪纸艺术与工业产品
图3 中国结艺术与工业产品
2.吉祥图案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与再创造
我国民间吉祥图案寄寓着人们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在艺术形态上呈现十分丰富的特征,中国吉祥图案着重寓意着吉祥的内涵,重视结构形式,不追求对自然形象的真实摹写,而是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符号表现。如图4a,联想笔记本的“祥云”图案与“漆红色”色彩交相辉映,蕴含着吉祥的中国文化内涵。如图4b,LG冰箱面板上印有唐纹吉祥图案,为家居环境增添华丽与典雅,彰显出悠悠的古韵。
太极图亦称“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图形。太极图中的阴阳两面象征着事物矛盾体的两个对立面,它们彼此和谐相处、相互依存、浑圆一体,寓意宇宙万物遵循对立统一、生生不息的基本规律。依照太极图的构成形式,幻响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i-mu太极音箱,如图5a,音箱由一黑一白两个音箱组成,突破了我们常规印象中的音箱外形设计思路,给人一种非常惊奇的感受。将太极图形立体化,并巧妙地融入沙发的设计中,如图5b,这款设计获得了有“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设计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妙地运用到时尚之中。
图4 吉祥图案与工业产品
图5 太极图形与工业产品
3.文学艺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与再创造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汉字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形式美感,都蕴藏在一笔一画之中。例如,陈幼坚先生将中国书法与太极拳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太极马克杯,如图6a,选择跟缺失笔画部分造型接近的太极拳经典姿势动作图案,配合到三个书法字体当中,使之组合成为字体的一部分。华晨汽车集团中华轿车的车标是由“中”字构成,如图6b,字体是小篆演变过来的一个中字,很好地反映了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设计渊源。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例如,华日BCD-268(图7a)、香雪海BCD-290HN(图7b)多开门冰箱的钢化玻璃面板,施以中国水墨画花纹装点,极具中国风,时尚大气,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图6 汉字与工业产品
图7 水墨画与工业产品
四、中国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工业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同时,世界各国家、民族的文化也在相互交融、相互抵消。随着人们民族意识的强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发扬和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并将其赋予到工业产品设计中[6]。中国元素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存在无限的拓展空间,但同时面临严峻挑战与考验。如果仅将中国元素视为标签,只为迎合人们的心理诉求,成为潮流发展的附庸,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必然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如果我们把它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切入点,一种参与主导世界的意识形态力量,借助中国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所表达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工业产品设计理念得到发展和创新,那么,中国元素与中国工业产品必将作为品牌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参考文献:
[1]张磊,葛为民,李玲玲,钟蜀津.工业设计定义、范畴、方法及发展趋势综述[J].机械设计,2013(8):97-101.
[2]明月.中国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道[D].重庆大学,2011.
[3]郭有献,郝东恒.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成阳.“中国元素”论[J].文艺争鸣,2010(12):63-66.
[5]付璐,于彦博.论中国元素的设计与创新[J].求索,2012(6):169-170.
[6]李晶.中国元素与中国当代设计艺术[J].艺术探索,2010(4):140-141.
4.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演讲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招商引资-农业康庄。农业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富民强市的首选战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将是我旗建设中等城市的阶梯和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旗立足自身优势,坚持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并举,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大力发展煤电、光伏、有色金属深加工、煤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型高端建材这六大产业。
在煤电领域,XXX形成了以华电2×60万千瓦、神东2×30万千瓦、山晟2×15万千瓦为主的的电力产业。全旗现有35-220KV变电站11座,“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变电站6座,总容量达133万KVA,电厂装机容量达将到190万KW以上,这将为我旗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
在光伏领域,以新型工业园区光伏产业园为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光伏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培育壮大光伏及中下游延伸产业。到十二五末期,将形成10000吨多晶硅/单晶硅、2亿硅片、2000MW电池片及组件工程,并以此为依托,重点引进EVA胶膜、TPT背板、铝合金边框、光伏专用银浆和铝浆、超白光伏钢化玻璃等关键辅料配套发展项目,将XXX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光伏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基地和光伏产品交易中心。
在有色金属深加工领域,立足我旗区位和能源优势,依托包头市180万吨氧化铝、2万吨高纯铝以及我旗16万吨铝板、带的生产能力,加快引进一批铝板、带、箔及优质铝合金等铝精深加工项目,打造包头市铝型材和铝板材加工基地。
在新型煤化工领域,充分发挥我旗丰富的水、煤等资源优势,依托包头市神华集团煤制烯烃项目和我旗泛海煤化工项目,着力发展“煤-合成气-甲醇”、“煤-焦炭-氨化工”、“煤-焦炭-电石-氯碱化工”三大煤化工产业链。推进以神华集团包头公司为主体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建成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依托我旗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出规模,加快推进创美日处理5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项目、亨通新能源总规模为日处理8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项目、包头中援绿能建设日处理60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和配套加气站项目,积极引进液化天然气重型汽车改装及零配件配套项目。同时,结合我旗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引进新农村LNG气站项目,将我旗打造成为清洁能源城。
在节能环保型高端建材领域,依托煤矸石、粉煤灰、规划建设500吨/日超白优质浮法玻璃生产、30万吨压延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2000万件高档日用陶瓷生产、1000万平方米高档建筑陶瓷生产等项目。
加快招商引资是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任务艰巨,时不我待,作为一名招商工作人员,更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努力工作,为开创我旗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加快中等城市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和谐土右做出更大的贡献。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乘上希望之舟,披荆斩棘,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优良的服务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XXX经济快速腾飞!
5.推进桂东新型工业化的探索与思考 篇五
桂东统计局
(2011年10月9日)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桂东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虽然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工业结构逐步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城乡就业,为加速推进桂东新型工业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周边县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桂东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很低。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走出一条适合桂东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工业发展现状
(一)工业规模逐步扩大。一直以来,桂东的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1998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小水电的决定》以来,水电工业快速发展壮大,并带动了化工、冶炼、加工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工业效益稳步提高。2011年,桂东共有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硅业、化工业、纺织业等行业,全县经济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1-9月,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2亿元,规模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37.8%,1-9月累计增长率,暂时在全市排名第一。
(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桂东县实行了“以山造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绿色生态,做活“山”“水”文章。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工业,由于小水电的迅速发展,有了较为充足的电力资源,因而带动了一批化工、冶炼、加工企业的发展。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13家,多晶硅冶炼企业已有5家,多晶硅属于半导体材料,用途极为广泛,产品价格稳定,较为畅销;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竹胶板厂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起到了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需增强。桂东工业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差距很大。一般产品多,精品名品少,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少。
(二)人均生产总值偏少,产业化结构层次低。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不均。
(三)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工业产品结构层次直接取决于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就目前而言,桂东县工业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的产品仍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改造投入不足,造成了企业落后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改造更新;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差,引进的外来企业大多仅加工初级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三是科技开发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企业缺乏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桂东虽然是一个山区县,但对于发展工业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是有丰富的石灰石、钾长石、硅石、稀土、等资源;四是有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五是有丰富的粮食、水果、药材、竹木等资源,发展深加工前景广阔;六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桂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发展“红色”、“绿色”旅游前景极为广阔,从而可开发旅游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桂东初步形成了具有桂东特色的以小水电、化工、冶炼、来料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但在做大做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对推进桂东工业化进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一是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积极培植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强园区建设,搭建好企业发展平台;四是深化企业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因此,必须抓住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职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加快企业改制力度,焕发企业生机活力。要通过资产优化重组、整合提高,改变工业企业散、小、弱的状况,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搭好企业发展平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平台,这就要求统筹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桂东目前要重点抓好沙田工业园、大塘工业园的建设,完善园区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环境质量,增加园区吸引力,通过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加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保障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及资金支持,为工业项目的投资和投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一是整合水电企业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充分利用电能,壮大化工冶炼企业。桂东小水电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电力资源。
(四)发展产品精深加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桂东有丰富的石灰石、钾长石、硅石等矿产资源,目前只是对这些矿产品进行简单加工,有的甚至出售原矿,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极需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效益。
6.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科学推进研究 篇六
2007-10-2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双重转轨时期。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和必经之路。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要求我国必须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都完全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时间、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道路的根本指导方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意义。其主旨就是要在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和我国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端,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其科学内涵主要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早期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阶段,增长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随着工业化进程中诸多矛盾的显露以及某些工业化战略的失败,人们开始认识到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增长是发展的核心内容,但不是发展的全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整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理念有了很大变化,发展战略也出现了根本性调整,重视发展的全面价值,重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知识的作用,重视市场配置资源和制度创新,重视形成和适应更为开放的发展环境,重视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在内涵上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初期,在对发展要素的理解上,强调资本积累,认为资本积累是打破贫困循环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始收到成效,能源消耗强度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虽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西方国家工业化和我国传统工业化的教训均深刻地表明,再走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老路,新世纪头20年要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十分迫切,增长模式的转型过程,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推进新型了业化的过程。必须看到,资本的有效配置比资本积累更重要,人力资本和知识增长比有形资本更重要,注重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问题。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道路
发达国家既往的工业化道路是以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为主线的工业化道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采用的破坏性开发自然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虽然在其本国范围内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化以来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思想形成并逐步深化,当代人各种需要的满足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不要对后代人的牛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基于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必须在工业化过程中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增强自然资源的支撑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四)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
按照通常的逻辑,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工业化是自由经济的工业化模式,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其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国是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完全可以牢牢把握信息化时代提供的历史机遇,避免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把工
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发展对国民经济成长具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渗入、融合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加速完成工业化进程。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充分就业为先导的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的技术路线和主导产业选择上,发达国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方向迈进,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供给量人,成本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资本劳动比率持续上升,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减弱,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就业是民生之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重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缓解就业压力,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使更多的人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变人口压力为动力,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六)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工业化道路
上世纪中后期,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周期越来越短,国民财富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走—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权。
总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和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其本质,就是牢牢抓住信
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利用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不牺牲环境、既推进产业升级义能扩大就业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更好更快地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迈进。大量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个国家只有资源型、依附型和创新型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资源型,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二是依附型,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三是创新型,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具有决定性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转型与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保持较快增长和提高运行质量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发展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双重要求,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在这个阶段,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早现递减趋势,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传统工业化老路,无论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市场价格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比以往任何时候、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自主创新战略主线
要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工线,实行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紧密结合,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使新型工业化切实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对关系国家安全和难以引进技术的产业领域,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对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有机融合各种相关技术,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对国内外差距较大又有可能引进先进技术的产业领域,在引进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有业是生产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资、开发、转化和受益的主体,形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基本体系架构。要发挥企业在整合全社会技术创新资源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加快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用技术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三)突出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
要抓住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机遇,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比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提高重大关键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建设以技术、专利、品牌、标准支持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基础上,凝练目标、突出重点,在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以及纺织、石化、冶金、机械等优势传统产业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增强产业竞争力。
(四)突出信息化的核心作用
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核心作用。要坚持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紧密结合,加快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显著提高信息装备的国产化比例和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引领工业化的加速和提升。要促进软件、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从市场需要出发,立足我国现有的产业基础,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提高智能化和自动装
备的应用比重,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要切实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运用网络技术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提高工业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突出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
今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仍然要继续借力于国际化,要坚持引进来、走㈩去和本土化相结合,不断扩人和深化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人力开展对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引进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来。加强对引进技术装备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消化吸收,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并进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学光 来源:《国情国力》2007年
第10期
7.浅谈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篇七
一、就文本中矛盾冲突处进行提问
我们教材所选择的文章, 尤其是写人记事的课文, 多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手法———看似矛盾的手法。之所以说看似矛盾, 这是因为这种矛盾只是表面的, 而从本质上看, 它们没有对立之处, 一切都是为了写作与表现。老师在教学时, 要留意文章中的矛盾。著名的特级老师于漪曾说:“对立事物互相排斥, 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 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 抓住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可见, 矛盾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非常关键。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矛盾, 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矛盾都应该成为提问点, 老师要善用矛盾给学生开辟一条深入钻研的路径, 使他们能够体味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对“道是无晴却有晴”有自己的感受。
例如, 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孔乙己》的结尾, 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课例。作者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结尾中, “大约”与“的确”是相互矛盾的。或许学生会认为这是一个病句。然而, 正是这个“病句”式的表述为孔乙己的命运设置了悬念:鲁迅对孔乙己的命运最终到底交代没交代呢?如果交代了, 那是怎样的呢?鲁迅用这种方式来交代孔乙己的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层层深入地提出这三个问题,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揣摩这种既似猜测又似肯定的写法, 学生会发现这种表达要比直接说“孔乙己死了”更能将人情的冷暖、社会的悲凉、命运的悲惨体现出来, 这是一种更为有力的控诉。矛盾是最能激发学生热情的点, 在学生深入探究的同时, 老师可再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经典的语句, 使他们增强对语言的敏感度, 这最终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二、就文本中情感波动处进行提问
增强文章的可阅读性和表达效果是我们提问的目的。避免一味地平铺直叙是许多文章的写作特点, 或多或少地, 作者都会在语言表达方面展现情感的波动, 这些波动往往是文章的重要转折点, 它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情感波动。例如, 在《紫藤萝瀑布》中, 作者宗璞在结尾处这样写道:“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在动作上, 文章一开始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伫立凝望”, 而结尾则是“加快脚步”。教师针对此处对学生进行提问, 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变化。当然, 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受到文章中的情感变化的影响。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提问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重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反馈情况。
三、就文本中留白的地方进行提问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 在许多文章中, 作者对某些情节不但不进行细微的叙述, 反而还给读者留下了一些空白。这些不确定的空白使得文章“词有尽而意无穷”, 给读者的感觉是“欲说又止, 此处无处胜有声”, 其效果是让人浮想联翩。教师在提问时, 要善于利用文章的“空白”来打开学生的智慧,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最后一课》的结尾处, 作者写到:“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其实, 韩麦尔先生要说的话还有许多, 但却就这样停止了。这是为什么呢?每当读到这里,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作者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结尾的含义。这时, 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在韩麦尔先生这个手势里的复杂情感。又如《孤独之旅》的结尾是这样的:“八月的一天早晨, 杜小康打开鸭栏, 让鸭们走到水中时, 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 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 嘴里不住地说, ‘下蛋了, 下蛋了……’”鸭子下蛋了, 那么, “孤独之旅”对于杜小康来说就结束了吗?何处是他生活的方向?对于这些在文章中并没有具体交代的事, 能够调动起学生引发无数种假想。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点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对“孤独之旅”的体会就会更加深刻。
【浅谈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推荐阅读:
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9-03
绿色制造-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08-21
新田铺镇2011年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总结07-04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09-25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08-08
浅谈工商执法队伍的职业化09-22
浅谈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10-30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09-04
新型肺炎的作文500字07-08
新型玻璃的范文100字的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