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动的作文800字,令人感动的作文

2024-10-02

令人感动的作文800字,令人感动的作文(精选20篇)

1.令人感动的作文800字,令人感动的作文 篇一

令人感动的一幕作文800字

他走上台了,苍老而布满皱纹的脸上却挂着年轻人一样的笑容,他斜挎吉他,迈着坚定的步子走上了舞台。当聚光灯照射到他的那一刻,他浑浊的眼睛中竟然迸溅出火花一样激动的光。

“他是谁?”我的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很快主持人解释了这个问题,这位白发苍苍的的老人竟然是当年令无数歌迷为之倾倒的台湾歌手陈彼得。岁月流逝,今天74岁的他又来到了《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现场为我们献上一曲《青玉案・元日》

他坐在了话筒前,伴奏音乐也随之响起,他也闭上了眼睛,脚踩节拍,嘴角挂着快乐的笑容。老人的手拂过吉他的弦,动人的声音响起,他开始唱了,声音带着一种迷人的磁性。唱着唱着他闭上了眼,头微低,好像沉迷音乐中的.样子,每当唱到“蓦然回首”时,他就会睁开眼,眼中闪着明亮的的电光,是的,我被电到了!

他唱完了,我的心里还在回味着那音乐。主持人撒比宁快步走上台问老人:在浩瀚的诗词中,为何唱这首歌?忽然间我看见老人的眼中闪起了泪光,他说:“这首诗是辛弃疾的词,辛弃疾生活在宋代,在那时国家衰败,被契丹人打得落花流水,辛弃疾满腹经纶,可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他多么想看到词中所描写的盛世中国呀!那一句‘蓦然回首’其实是在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元日烟花下得美丽的如同“下雨”一样的美丽中国!今天,他笔下的盛世嘉年出现了,我想告诉他中国站起来了,中国走向盛世了,他的愿望实现了!”顿时,台上台下掌声雷动,人们都眼含热泪,被老人、被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深深感动了!老人深吸一口气又说:“我这20来年,研究了很多古诗词,迄今为止我把好几百首诗改编成了歌曲。因为我收到了辛弃疾传给我的信号,他希望我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他晶莹的泪光在眼中闪烁,胡须因激动抖动不停,面向观众,大声询问大家:“大家收到了吗?”所有人都高声回答:“收到了!”这声音,响彻在演播大厅,响彻在华夏大地,响彻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里!

老人说他还有一首诗要朗诵给大家,那首诗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舞台又交给了老人,音乐响起,老人的眼中泪水潸潸。没有繁复的动作,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音乐,只有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九十度的弯腰,沉浸在诗歌里的感情里久久不能自拔,当他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我哭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永远……

2.令人感动的作文800字,令人感动的作文 篇二

先谈一个基本的问题, 使用“感动中国”人物材料有什么要求。我想如果要想成功使用“感动中国”材料, 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深入了解人物的事迹材料, 这是能够运用的基础。同时要正确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涵, 这是正确运用的关键。例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目是“肩膀”, “感动中国”人物中可用者很多, 如:桂希恩用仁者的肩膀顶住世俗的偏见, 让医学的死角得到阳光的普照;高耀洁用自己年迈的肩膀挑起了救助艾滋孤儿的义务, 让无助的孤儿得到了爱的力量;徐本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区即将倾颓的教室, 让贫穷和孤独望而却步……

2.写议论文时, 不要大段、详尽的叙述人物事迹, 叙述事例必须力求简洁而形象。“感动中国”人物仅仅是一些当今时代中鲜活的论据, 写作时要从古今中外相关论据中多角度选用, 只懂得运用“感动中国”人物材料, 可能会使作文显得单调和单薄。

3.一般不要直接、大量的引用人物颁奖词, 如果需要, 就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人物, 如果要引用原句, 则一定要做到衔接自然, 不要留下斧凿之痕, 不能给人牵强之感。例如下面的满分作文片断:

徐本禹, 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性, 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 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责任, 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 纵然你个人的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 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 刺痛了人们的眼睛, 同时也苏醒了人们的心扉。 (2006年广东卷作文《心有天使, 诗意人生》)

4.使用相关材料时, 形式上要力求创新, 做到与众不同。不仅要从语言上创新, 更应该在立意上创新, 从人物事迹和颁奖词中挖掘出更新更深刻的感悟、体验和认识, 从而言人所不言。

5.每个人物都可用于多个话题, 要结合自己的作文立意, 灵活使用, 切忌生搬硬套。例如: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到大山深处去教书而放下大城市的诱惑, 这曾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 而徐本禹却真真切切地将它演绎在了自己青春的人生中。他希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让每个大山深处的孩子都能满足对知识的渴望。这才是最高境界的人生, 是对安于平凡的最好诠释。 (2005年北京卷, 满分作文《说“安”》)

徐本禹的微笑, 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泪如雨下。当他带着那张微笑的脸, 走进大山, 以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的稚嫩臂膀, 肩负起倾颓的教室, 肩负起贫穷, 肩负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时, 有谁的心还不能为之感动? (2005年江西卷, 满分作文《微笑的脸》)

同样是徐本禹这一人物, 不同的立意就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素材, 上面两例就非常成功。

下面再谈一下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的方法问题。

1.运用“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引出论题或论点, 或者以“感动中国”人物故事开篇, 引人入胜。例如2006年上海卷要求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以“感动中国”人物开头, 既扣住了题目, 又将读者的心灵引向丛飞离世的悲情中, 构思精巧, 入文自然。

2.用“感动中国”人物材料作论据,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说‘安’”, 有一篇满分作文就以“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和徐本禹的事例为论据, 层层深入, 论证有力。

3.直接以“感动中国”人物为主角或对象, 围绕中心展开叙写、抒情或评论。

3.爆笑:令人捧腹的高考作文批语 篇三

方括号内为笔者点评。

1.在过去,这样的猛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上,如炸碉堡的董存瑞,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跳进冰湖去救人的黄继光等。[黄继光不去堵枪眼,跑到冰湖里逞什么能啊?]

2.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清照和李煜一起唱的吧?]

3.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拿破仑对蒙哥马利,关公战秦琼。]

4.看着天上阴沉沉的天……[天外有天!]

5.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汉时明月宋时关。]

6.战国时期的孟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为我们阐述了怎样选择的关键。[孟子真乃圣人,生在2000多年前,居然可以训示3000多年前的古人。]

7.适食物者为俊杰,适者生存。[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挑肥拣瘦,不是养生之道。]

8.一位猎人正在森林中追捕一只藏羚羊,肥硕、笨掘的羚羊已经在森林里舍生逃命,周旋了不知多少圈。[舍生逃命?藏羚羊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

9.映入眼帘的是方格子床单,白色的墙,以及一点一点往下滴的药瓶。[药瓶莫非是沥青做的?]

10.然天公不作美,小小年纪患上了尿毒病。[难怪南方地区洪水连连,原来是天公患了尿毒症。]

11.看过《生死抉择》的人都会被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面所触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李嘉诚,他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保持一个公产党员的忠诚,毅然的作出?“生死抉择”。[红色资本家——李嘉诚]

12.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吻[注:原文如此。]于乌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邓稼先的历尽千辛也毅然回国的“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传人!]

14.大地震来临的时候……昏天黑日,砂尘飞暴,鸡犬狗鸣,乱七八九糟。[我的头有点乱!]

15.小舅子痛我,经常给我买礼物,这时小舅子掉转话题对我爸说:“岳父,这个工程……?”[我没看懂,您搞清其间的关系了吗?]

16.解放军官兵……与洪魔抗争,往往是大堤一决口,他们就开工。[解放军官兵是包工头手下的工程队啊?]

17.面黄肌瘦的她妈三十多岁就如五岁的外形。[浓缩才是精华!]

18.2060年早晨,太原九泉太空装置发射基地。[是阎罗王建立的吧!]

19.我现在回想,我国的素质太差了,我不是讲我国差,这是有些地方的弊端,也是国民的一个先例。[您到底在说什么?]

20.一位病人,他的骨髓出问题,但是又没有抓到一位合适的人给他贡献骨髓。[继续抓,派警察守住车站、码头、路口,直到抓到合适的为止。]

21.忽然,汽车停了下来,上来了三个年青年,一脸的不正气……这时,列车员也发出了警告:“小心扒手……”[不知道作者坐的到底是火车还是汽车!]

22.他白天上学和打工挣钱,晚上就在阳光下偷看书……最后,它成为俄国的奠基人——高尔基。[晚上的阳光不知道晒不晒人?]

4.感动的作文800字 篇四

(一)感动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哭神泣鬼,只要能在平凡中给予温暖就可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它就那么简单。——题记

感动无任何华丽装饰,因为感动深深的荡漾整个生命,赋予心灵沐浴,我心已悠然,心也已随晚风吹拂到每一个墙角落,瞬间,丝丝感动无声地涌上心间。那次,也就是那次,让我感触到了感动其实就这么简单。

我也将一顶压鹅帽摆的低低的,手随意地插在口袋中,风荡漾于心中,街上没有人去领会这一番奇特,漫步于街上,无意走向绿荫,缕缕日光在绿叶中穿梭,在路上留下点点斑痕,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弓着背半蹲在那里着,白发杂乱地垂在背间,衣服上参次不齐的补丁显得如此的刺眼,简单的背包在她背上挎着,留下一股淡淡清香,显得风尘仆仆,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从干裂的口中喊出:“卖——橘子——喽,卖„„”不断萦绕于我耳边,不经呆住,汗水不断地于她脸颊边滑落。不久,耳边不再有那嘶哑喊声,只是连续不断的咳嗽声。再一会,她便双手艰难的撑起,侧着腰,将竹篮扛起,橘子沉甸甸的在竹篮中摇晃,缓缓地起身,她的腿在颤抖,我不住地向前迈了一步脚,她艰难地挪了几步,突然,她终究承受不住,身体猛的向下,就在那一瞬间我暗自喊了一句,脚快速向前,两手一撑,免受了一灾,许久她也稳住了身,暗暗松了口气,抢之提过竹篮,她缓缓转过身,激动地看着我,眼中似乎闪烁着光芒,我自然知道她想要说什么,我抢在她先向她笑了笑,因为我只是扶了一下,时间已晚,我看了看手表也将回去。

向她摇了摇手,随之走出树荫。再次转头看去,只见她将眼中的泪轻轻擦拭,但仍在树荫下坚持着,我不经吸了吸鼻子,我被她那坚持所感动,她或许也被我那一瞬间的动作所感动。“流星,虽然最终要陨落,可它毕竟明亮过。”其实感动就是这么简单,它源于感动,却蔓延于整个生命,就是那点滴的一刻,那可贵的坚持,使之飘扬在世界各个角落回荡于心中。

感动,其实就那么简单。

感动的作文800字

(二)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小学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

感动的作文800字

(三)有人说,母爱是那“临行密密缝”的关切;有人说,母爱是那“润物细无声”的叮嘱;我却要说,母爱是那“牛奶暖人心”的感动。

夜深屋明时,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学生正在孜孜不倦的复习。眼睛像天边星星般,眨呀眨呀,好几次闭上又睁开。信念告诉她:不能闭眼,不能闭眼!

这个人正是我。

这时,门轻轻的被推开了。我并不想浪费一点力气回过头去看看。只是„„一股比花香更浓,比奶茶更醇的香气飘了过来,我的鼻子不争气的嗅嗅。

“宝贝,学习累吧,喝杯牛奶吧!暖暖身子。”我抬头一看,妈妈端着牛奶正看着我。我的心里打起了鼓,妈妈应该不会批评我吧!平时不用功,现在才复习。我胆怯的接过牛奶,放在书桌一旁。妈妈担心地说:“牛奶热着呢,快喝吧,复习别太晚了,冷静考试一定没问题的。”我轻轻“嗯”了一声,又钻进书里。妈妈没有再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房间。

妈妈走后,我的心放了下来。端起那杯热腾腾的充满诱惑力的牛奶,送到嘴边舔了舔:“复习完,就来收拾你,小样儿。”我对着牛奶自言自语,随后把它放回原处。

已经十一点了。我伸一伸懒腰,抚摸了一下牛奶杯,眉头不禁皱成了倒八字,()牛奶已经凉了!“哎!”我叹息了一下,继续复习。心里抱怨道:早知道,就该把它喝掉的。

又过了半小时,我终于结束了复习。视察四周,似乎少了什么。牛奶不见了!我大吃一惊,神鬼之说涌到脑海。我大叫一声:“妈!”也巧,妈妈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牛奶来到我身边,笑着说:“宝贝,复习完啦,来,把这杯热好的牛奶喝了,早点睡吧!”我疑惑地问:“妈,你什么时候把牛奶端出去的?”妈妈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看你太认真,不想打扰你,就轻轻的走,所以你没注意。”我的眼眶慢慢溢出了泪水,一股暖流迅速蹿满全身。我抱住了妈妈,依偎在她怀里,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感动„„

5.关于感动的作文800字 篇五

关于感动的作文800字

(一)有人说,母爱是那“临行密密缝”的关切;有人说,母爱是那“润物细无声”的叮嘱;我却要说,母爱是那“牛奶暖人心”的感动。

夜深屋明时,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学生正在孜孜不倦的复习。眼睛像天边星星般,眨呀眨呀,好几次闭上又睁开。信念告诉她:不能闭眼,不能闭眼!

这个人正是我。

这时,门轻轻的被推开了。我并不想浪费一点力气回过头去看看。只是„„一股比花香更浓,比奶茶更醇的香气飘了过来,我的鼻子不争气的嗅嗅。

“宝贝,学习累吧,喝杯牛奶吧!暖暖身子。”我抬头一看,妈妈端着牛奶正看着我。我的心里打起了鼓,妈妈应该不会批评我吧!平时不用功,现在才复习。我胆怯的接过牛奶,放在书桌一旁。妈妈担心地说:“牛奶热着呢,快喝吧,复习别太晚了,冷静考试一定没问题的。”我轻轻“嗯”了一声,又钻进书里。妈妈没有再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房间。

妈妈走后,我的心放了下来。端起那杯热腾腾的充满诱惑力的牛奶,送到嘴边舔了舔:“复习完,就来收拾你,小样儿。”我对着牛奶自言自语,随后把它放回原处。

已经十一点了。我伸一伸懒腰,抚摸了一下牛奶杯,眉头不禁皱成了倒八字,牛奶已经凉了!“哎!”我叹息了一下,继续复习。心里抱怨道:早知道,就该把它喝掉的。

又过了半小时,我终于结束了复习。视察四周,似乎少了什么。牛奶不见了!我大吃一惊,神鬼之说涌到脑海。我大叫一声:“妈!”也巧,妈妈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牛奶来到我身边,笑着说:“宝贝,复习完啦,来,把这杯热好的牛奶喝了,早点睡吧!”我疑惑地问:“妈,你什么时候把牛奶端出去的?”妈妈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看你太认真,不想打扰你,就轻轻的走,所以你没注意。”我的眼眶慢慢溢出了泪水,一股暖流迅速蹿满全身。我抱住了妈妈,依偎在她怀里,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感动„„

那一杯牛奶的感动,让我在这个冬天感受不到寒风的呼啸,而只觉整个人洋溢在爱的春天里。

关于感动的作文800字

(二)犹记那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天早早便暗了。寒风凛冽,积雪冰凉。寂静中,总不断传来老阿婆嘹亮的叫卖声,甚至可听闻那辆破推车的“吱嘎”声。是那么清脆,久久回想。

我习惯每日放学便拿碗去买豆腐花,很便宜,冬日里吃感觉格外>温暖。那日放学晚了,天早已阴沉下来了,回到家,拿起碗,奔出门,却不见那抹苍老的身影,我有些失望,这时,却听见了破推车的“吱嘎”声,我循声望去,那不正是老阿婆。

她一步一步慢慢走着,踩着湿滑的雪,步缕蹒跚,她没有戴手套,两手紧握车把,她的手很红很肿,却握得那么有力。她头戴一顶紫红色的棉帽,一条粗毛大围巾,显得更加臃肿,笨拙。

我赶忙跑去,“阿婆,来3元豆腐花。”她停下车,不好意思地说:“小姑娘啊,卖完了。”我惊讶而后又失望,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望了望我手中的大碗,顿了顿,说:“这样吧,家里还有些,碗给我,帮你拿些来。”我急忙招手说:“不用了,太麻烦你了。”她笑了笑,拿起碗便跑走了。

我站在雪地中,身旁是这辆破推车,上边零零散散地放着瓶瓶罐罐的调味品,下边是两只空桶,还有一只塑料小盒子,里面只是一些零钱,天彻底黑了,更冷了,怎么老阿婆还不来,我跺着脚,嘀咕道。

这时,远处一个身影渐进,是一个跑动的身影,很滑稽,下身跑动,而上身却僵直着,步履很是笨拙,渐渐近了,的确是老阿婆,我仔细瞧着,不由惊讶,她捧着碗,窝在胸前,可能怕弄脏,又挺直了背,没有积雪的道路,她不走怕滑,便走在厚雪中,每一步,雪都陷到她小腿,她走得很快,抬头见我,还用她嘹亮的嗓音喊了句:“来了。”我不由得感到喉颈有些堵塞,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眼睛有些酸涩。

她跑到车前,手脚利索的加佐料,红肿的手明明已经裂缝了。她一边做一边说:“学生上学辛苦,喝点热豆腐花好呀。”此时此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愿张口,只怕一不小心,便涌出泪来。

那天的豆腐花很热很热,暖暖的,心中热澄澄的,同样也是明净净的。

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

关于感动的作文800字

(三)你还会感动吗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6.瞬间的感动作文800字 篇六

春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超市,超市简直是人山人海。快11点多的时候,我和妈妈买了一车的东西去结账,每个收银机面前都排着长长的队,每个排队的人都买了好多东西,我和妈妈走到一个队伍后面等。我一会儿不耐烦地探出头来,一个一个的数着,看看还有几个到我们,一会又来到近处的柜台前“监督”收银员结账的速度是否快。妈妈也是一脸焦急地等待,结账的每个人都和我们一样,急得探头叹气。这时,我听到排在我前面的两位阿姨,着急地说:“怎么还没到我啊?都快中午了,我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她们还都等着我的菜做饭呢!”。

突然,一阵哭声吓到了我,只看见隔着我们一排的队伍里的一个阿姨抱着一个小孩子,也不知为什么,小孩哭了,也许是饿了吧,想吃东西,看见小孩又蹬又踢,脑袋只往后仰,哭得满脸通红,阿姨都要抱不住它了,随手从小车里拿了一袋小食品给它,但还没结账又不能打开,小孩又大哭起来,给阿姨急得满头是汗,但周围的人都好似没看见似的,理都不理这两位母子,继续在原位焦急地等待。这时,有一个收银员喊到:“哎,小伙子,你去哪啊?轮到你了,你的账还没结呢!”。听到这声音,我们大家都朝那看去,直见一个20出头长得文质彬彬的哥哥拉着他的购物车走到那位阿姨面前,面带微笑地说:“阿姨,到我了,你去我那吧”。这一瞬间,所有的人都安静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很平静,没有疑惑,没有不解。虽然没有人为这位年轻哥哥竖起大拇指,但我相信,每个人的人心中都会由衷地赞叹这位年轻哥哥。人们纷纷让出一条小道,耐心等待着这位阿姨走过去,阿姨满脸的感激,默默地走了过去,收货员阿姨先拿了一个小食品扫码,然后撕开递给小孩说:“快吃吧,小馋猫,别再闹了”。小孩一见到吃的马上不哭了,阿姨结完账对大家说着谢谢走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我看着那位叔叔,他默默地等待着,刚才的事情就像没发生过一样,我的心里不由得也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7.“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设计 篇七

一、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1. 能从单元入手,整体感知本组课文的特点,明确学习任务。

2. 能诵读积累经典语言,通过对摘记内容的欣赏提高书写水平。

3. 能通过拓展阅读开拓思路,并根据习作目标搜集写作素材。

二、写作能力评价指标

1. 能主动积累素材,并从众多素材中选择典型事例。

2. 能从典型事例中提炼感动瞬间,通过比照范文片段、运用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把事例写具体。

3. 能根据写作内容给自己的习作拟定题目。

下面依据本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展示板块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整体引读

一、主要做以下事情

1. 诵读四字词语,指导学生积累经典语言。

2. 引导通读整组课文,运用阅读随笔整体感知整组课文,了解单元内容构成及特点,明确学习任务。

3. 开始列举习作主题,选择素材。

(备有“我的阅读积累收藏夹”,“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

本单元的几篇选文在表达形式方面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通过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二是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事情写具体。教学之初就要从单元入手,让学生了解。

二、重点环节设计

(导语:刚才我们诵读的格言警句都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有关,有些就来自本单元课文之中。这组课文讲述的事例都很平常,事例中出现的人物不管是大作家、科学家,还是身边的普通人,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品质。请同学们结合对单元目标的理解阅读这些文章,并填写“我的阅读积累收藏夹”。)

让学生明确本单元表达主题,与同学交流自己亲身经历或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并指导学生把积累的素材记录到“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中。这是来自学生生活的真实素材,习作课上教师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

(过渡语:本单元我们将一起写一篇作文,内容是令你感动的事。一提到感动,同学们可能会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其实,令你感动的事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读了这几篇文章你是不是有所感悟呢?请细细回忆,有没有亲身经历过令你感动的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概括事件,指导一个学生概括好,要求把这件事写在“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里,然后指导下一个。

(请将这些令你感动的事就像阅读记录表中“事件”一栏描述的那样,简要地记录到“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中,积累1~3件,这将是我们下一步习作的素材。)

三、课堂完成内容

1. 将发到你们手中的文章认真读一读。

2. 将搜集到的素材工整地誊写到新的收藏夹上,如果有图片可以粘贴到收藏夹的空白处。

3. 从“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积累的事例中选择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用一段话把这件事大体写一写。

第二课时:例文教读与拓展阅读

一、主要做以下事情

1. 诵读经典,导入课题。

2. 指导阅读《迟到》,回顾阅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钓鱼的启示》,推荐阅读《我给爷爷当老师》《擦鼻涕》《这件事令我感动》等,积累并尝试运用积累的经典语言及学到的行文方法。

3. 先搭大框架,再结合阅读的各个阶段逐步补充完善“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这是对学生上节课进行的素材积累、典型事例选择的积极回应,每节课都要进行。

先搭框架再完善,正好解决了从中年级“写清楚”到高年级“写具体”的不同年段教学重点,儿童的写作也实现了从“无意识”(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到“有意识”(可以自我完善和调控)。

二、重点环节设计

1. 课前翻阅学生的记录表,了解学情。

2. 展示“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

(导语:同学们,昨天拓展阅读课上,已知道今天的表达主题是“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已经阅读了几篇文章,并一起交流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积累的素材。)

要求学生根据课前积累3~5件事,课上选几位代表把积累的几件事读一读。

3. 选择典型事例。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积累了这么多感人的素材,可见同学们已经学会感受生活了。筛选,也是一种能力。下面请从你列举的众多事例中选择最令人感动的一件,并进行简单描述。)指导学生从积累的多件事例中选取一件作为写作的素材。

4. 拓展阅读,补充随笔。

学生自主阅读,根据需要将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素材补充到随笔当中,完成习作初稿。

第三课时:习作评改

一、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结合阅读记录表展示、交流并进一步完善“我的生活体验收藏夹”。给习作取题目,进行简单的布局谋篇。

2. 重点指导修改文章题目、篇章布局及不具体的事例描写。

二、重点环节设计

1. 提炼题目。

(导语:这次习作我们是围绕“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来写的,接下来,我们要想一想,给自己的习作取个好题目。下面我们以同学们的几篇习作为例交流怎样给文章取题目。)投影展示学生的习作。

预设可能出现的文章题目:

(1)直接点明是一件怎样的事,如《我给爷爷当老师》《这件事令我感动》。

(2)用事情的起因或结果做题目,如《迟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用事情中的某个细节做题目,如《擦鼻涕》。

(4)点明得到的启示或受到的教育,如《钓鱼的启示》。

(总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感情的凝练,具体选哪一个更合适,最后还得根据要表达的情感来决定。下面大家也根据这个方法给自己的文章取一个题目吧!)

2. 布局谋篇。

(导语:请同学们再来回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思考这些文章在行文方面有什么特点。)

交流发现:林海音之所以回忆起小时候迟到那件事就感动,是因为父亲生病永远离开了她,但父亲那严厉而温情的爱让她刻骨铭心,并影响了她一生的发展;《擦鼻涕》中小作者之所以会被老师为他擦鼻涕这样普通的动作而感动,是因为他特殊的经历;《我给爷爷当老师》感动人是因为年迈的爷爷学拼音时像小学生一样可爱……

(总结:要把令人感动的一件事写好,除了选择典型事例,写好感动瞬间,还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指导学生简单布局谋篇,检查是否写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3. 抒发真情实感。

(导语:大家都从众多素材中选择了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并进行了简单描述。接下来,如何把这件事写得具体、生动,表达出真情实感呢?下面我们以一位同学写的事情为例进行交流。)

指名读习作。

问题预设:

(1)谁听出来了,他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细节?你能再把这个地方读一读吗?

(3)再仔细读读自己的文章,体会一下是否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启发:如果只是简单描述这件事,我们感受不到作者的感动,如果将当时的一些细节描述出来,我们就被深深打动了。还记得我们昨天读过的《擦鼻涕》一文吗?文中的小男孩因为老师帮他擦净鼻涕而感动不已,小作者不仅写了老师当时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还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一下我们读过的几篇文章,再认真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及时发现学生描写不够具体的地方,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描述当时情景,并将描述的内容补充到习作中去;引导体会感情是否真实,试着把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四课时:交流展示

一、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略)

二、重点环节设计

1. 朗读与展示。

向同桌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不流畅的语句、不准确的词语等随时停下来修改。

2. 誊抄与发表。

将自己的习作工整地誊抄到“成长的足迹”中,办一期习作展览;推荐在班级博客、学校习作周报上发表。

本单元五个板块分四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展示第一张生活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素材中筛选典型事例;第二课时是最重要的一层,交流第二张生活观察记录表,并以一位同学的事件描述为例,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感人瞬间,将感人的部分写具体;第三课时让学生重新给自己的习作取一个题目,对习作进行简单构思,链接阅读与生活,补充事情随笔,完成习作初稿;第四课时写好后工整地誊抄到专门设计的习作表“成长的足迹”中,并通过发表对学生们出色完成本次习作任务进行鼓励。

8.令人感动的三种鱼 篇八

第一种是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母马哈鱼产完卵后,就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母马哈鱼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任凭小鱼撕咬。小马哈鱼长大了,母马哈鱼却只剩下了一堆骷髅,无声地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大马哈鱼是一条母爱之鱼。

第二种是微山湖的乌鳢,据说此鱼产子后便双目失明,无法觅食而只能忍饥挨饿,孵化出来的千百条小鱼天生灵性,不忍母亲饿死,便一条一条地主动游到母鱼的嘴里供母鱼充饥。母鱼活过来了,子女的存活量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大多为了母亲献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乌鳢是一条子孝之鱼。

9.作文身边的感动800字 篇九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他也许能从住不断的得到启示,无耻一些人生的哲理。到如今,使我记忆尤新的是——震撼我心的感动,与深深地自愧……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看外婆,当时正好是暑假,天气非常闷热。我一出门,就有股热流往我身上冲,身上的衣服马上就湿透了。妈妈看着我笑了笑,她就立刻跑到冷饮店给我买了一根冰棍。我对老妈说“知我者莫过于老妈也,儿子谢谢妈!”不容分说,幸福而激动的我三下五除二,冰棍就被我吃得只剩下一根木棍儿了,还意犹未尽地看着妈妈,希望再奖励一支。但是很快就从妈妈的眼里得到了答案“不可能”。我只好悻悻地低头嘬着木棍继续向前走去。走着走着,路旁不远处有一个垃圾筒,于是我对准它,一个三分远投……唉!没进,回去该练练篮球了。我转身看妈妈已经走远了,我想直奔她追过去。这时感觉身后有人拉了我的衣服一下,我回头看了一下“呦,是一个个头刚到我腰的小弟弟。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让人感觉十分可爱。”我正想开口,他就先来了句:“大哥哥,你看!”说着,指了指我扔在垃圾桶旁的木棍,意思是让我拣起来。”好个小不点,还想管我,再等一百年吧!”我心里想,不理他,趁他手一松赶紧“逃”,逃到妈妈的跟前的时候,我才发现,妈妈正在看着那个小弟弟。我也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他身上。只见那个小弟弟,正慢慢走向那个垃圾桶,嘴里还在不停嘟囔着什么,好像是:“大哥哥不乖,大哥哥不乖!老师说了,不能乱扔东西。”他拾起地上的木棍,扔进垃圾桶,这才开心地跑开了。等我回过头,发现妈妈正在看着我,弄得我脸上红红的,虽然妈妈没说话,但是从她的眼神里,我能感觉到她在说:“看看,连小弟弟都不如,亏得人家还叫你大哥哥呢!”。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感到很惭愧,也无法忘记那个让我震撼的小弟弟。

10.感动的眼泪作文800字 篇十

爱情是一种双向性的情感交流,是两颗心的倾慕,是两情相悦,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如果你不再爱我,再怎么刻意的去追求也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不再爱了,所以你可以很冷静很清醒地说:我们分手吧。

不想再流泪,我努力去控制自己,眼泪打动不了爱情,眼泪只是在自取其辱。就算用眼泪打动了你,这样得到的还是爱情吗?宁可选择相信,我们是真的已经走到了爱的尽头。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没有了任何人地球一样的转动,谁没有了谁都一样的活,除非是真的不想活了,否则谁也挡不了生的路。所以,我爱你,但我也要爱自己,没有你,我一样要活。

我明白你的心,你需要的是什么,你最恨的是什么。但是你明知道了只是个误会,可是以你的性子,明知是错了,也不会回头的,我清楚明白且悲哀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你会连一句道歉都不会给我的,你在怕什么呢?

只怪有缘无份。人往往都是这样,得到了的不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可贵,我又会在你心里留下什么位置呢?或许有天你会突然想起来,曾经有个傻女人真的很爱很爱你。

女人爱一个男人会是百分百,而男人却会留下一定空间的去爱,所以,男人会不断的出现不同的红颜、不同的知己,对于这个,男人总会有一种虚荣心。所以,当有一天男人对女人说:你要留下百分之三十爱自己。而女人会哭,因为这句话太晚了,女人早已为爱付出百分百,付出的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爱情没了,生活一样在继续。爱是种责任,如果你真的爱,请不要轻易说放弃,那不止会伤害别人,同样也会伤害你自己。对未来的承诺,如果你没有把握实现它,那么,请你也不要给我任何承诺,因为,我会当真。

快乐与伤悲成正比,我感谢你曾经爱过我,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也感谢你给了我痛和后悔的机会。因为如果没有爱过你,我可能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后悔,也不会知道世间竟会有如此这般铭心刻骨的痛。

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天堂!你的离开带走了我的天堂,也带走了我对未来的幻想。从此以后,我要开始正视我的生活,正视我现有的一切,我会认真对待,想尽一切办法去享受每一天的日升月落。

11.令人感动的作文800字,令人感动的作文 篇十一

这个短片没有华丽的镜头,也没有跌宕的情节,但传达了一个发人深醒的社会道理:信守承诺。也正是这样一个简单而直白的短片,让千万网友心弦触动。30万的点击量,折射出大众对当下中国社会的“诚信饥渴症”的担忧和反思。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现象,如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这都反映出我们社会的诚信修养多么欠缺!早有学者撰文称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但在中国,诚信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虽然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呼唤重建诚信,校园在呼吁诚信,商家也在呼吁诚信,大家似乎都患上了“诚信饥渴症”,可呼声越高,诚信反而越远离人们而去。

问题出在哪里呢?究其原因,这在于当前社会上弥漫着的浓重的迷信市场的认识误区,即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在“看不见的手”的神秘操纵下得到解决,走向和谐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规则突破经济的范围,向一切社会领域,包括道德领域进军。有人宣扬市场法则需要新道德,也必然会产生新道德,可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不但没有看见新道德的出现,反而只见旧有的良好道德基础在市场规则的打击下趋于瓦解,人们的道德水平日渐下降。真不知市场经济的新道德的黄金时代什么时候才能翩然而至。我怀疑,我们的等待最后恐怕只能成为“等待戈多”。

一位西哲说过:“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这句话就是说,市场的原则只能局限在经济领域,而不能被滥用到其他领域,否则的话,这个社会就会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

《郑棒棒的故事》走红,说明很多人对“诚信饥渴症”是有清醒认识的,对诚信社会的建立是有期待的。中国需要建立的是市场化的经济,绝不是市场化的社会。一个诚信丧失、道德低下的“市场社会”的丛林,即使遍地黄金,也绝不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贪官为什么不再忏悔

王巨川

前几年,但凡贪官犯了事儿,一般都会痛哭流涕,甚至捶胸顿足,悔恨交加,说自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父母和妻子儿女。这些忏悔也常被组织作为反面教材,制成影像带给党员干部播放。

可这两年,寻找这样的反面教材却越来越难了,原因主要还不是教育成果不大,腐败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在扩散,而是作为“反面教员”的贪官不再忏悔,甚至气壮如牛地咆哮公堂。先是说:我除了对不起家庭,谁都对得起!后来干脆说:“我在县委书记这个职位上,在时下的社会环境中,不犯罪是不可能的。”“反腐败是隔墙扔砖头,砸到谁,谁倒霉。”更有雷人的反咬:“要说我是贪官,说明官场的人都是贪官。凭什么专整我?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腐败分子反腐败吗?”口才真够好的!最后一句简直堪比相声里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了。

犯了事儿的尚且如此,没犯的就更嚣张。最近,媒体披露官员爆粗口骂群众“臭不要脸”,甚至连大闹报社媒体的也出现了。

贪官何以不再忏悔?首先是认为无甚可悔。在他们的容辱观里,贪污不算犯罪,腐败不是耻辱。俗话说“人无廉耻无法可治”,当丑恶不再被鄙视,说教就丧失了意义。这就告诉人们,防腐败和反腐败,都已远远不是在道德层面能解决的问题。

贪官不再忏悔,隐约露出了法不治众的难堪。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法律的警示作用往往大于本身,“杀鸡儆猴”,“杀一儆百”,是渗透在骨子里的惩戒目标。但是,当杀鸡不能儆猴,杀“一”也儆不了“百”的时候,法不治众就会开始试图让法律松动。所谓“贪官一般不判死刑”的说法,很难说不是在为“网开一面”做铺垫。

贪官不再忏悔,其实是官员从来不忏悔的延续。忏悔原本是个宗教词,也是个外来词,是基于原罪说而要求人自我约束、自我救赎、自我完善的操作形式。而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在这一点上截然不同,基于“性本善”的理念,中国人更强调的是“吾日三省吾身”、因果报应、修来世、许愿还愿等形而上的、自由裁量度很大的修炼。因此,从个人到社会,都习惯于歌功颂德,炫耀成就,追求辉煌。与此同时存在的是很少反思,认为那意味着失败、不完美,甚至是自我抹黑和自我贬低。大家都不认为反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即便做了错事,不穿帮就尽量隐瞒,包不住就敷衍了事道个歉,绝少“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更谈不上忏悔。近期更是出现了对媒体曝光不理睬,对大众舆情敢开骂的衙门和官员,摆出一副“我就这样了,爱咋咋地”的无赖架势。

12.那些感动的时刻 篇十二

一碗葵花籽

新生报到时看到一名特殊学生:一个因烧伤导致脸部变形, 口眼歪斜的男孩。当询问他相关情况时, 他微笑应答, 却致使其面部肌肉更加恐怖。我想, 班上学生会怎样对他呢?上课时, 看到他举起的手, 我犹豫了———是否该让他起立?当他回答完问题时, 我立即不失时机地给予他表扬、鼓励, 并希望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时刻不忘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的喜爱、赞扬, 并暗示班委主动与他讨论作业、交朋友。他也以自己的善良、友好赢得了同学的喜爱。一天, 他来到我的宿舍, 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饱满、略带清香的葵花子:“老师, 尝尝我家种的瓜子, 才收的。”看着他真诚而略带羞涩的笑脸, 一时间, 感动溢满了我的心田。

“我很失望”

一次, 带着学生去春游, 回校途中, 经过一个村庄时, 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将村民放养的几只鸡追丢了。班长向我汇报此事时, 我因怕惹麻烦, 不假思索地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告诉他们乘村民没发现赶紧走开。”此事过后没多久, 我接到了一封信:“老师, 我觉得你对这件事的处理不妥, 同学犯了错应该批评教育, 你却只是将此事草草收场, 我很失望。”看完此信, 再细想自己的做法, 我深感惭愧, 也感动于这位学生的坦诚。

“老师, 别走了”

我曾在职业高中担任过班主任工作。这群学生多数是没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后进生, 有些许的自卑感但又不希望他人轻视自己。从开学第一天起, 我便时刻不忘将他们当做一群可爱、活泼、有朝气的青年来对待。无论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运动场上, 我都给予他们鼓励, 注重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渐渐地, 他们淡忘了中考的失败, 又投入到了新的学习中。在他们高二时, 我因工作调动要离开这所学校了。在与他们告别时, 许多学生眼含泪水, 哽咽着说:“老师, 别走了, 还有一年我们就毕业了……”时至今日, 那些画面、那些言语还萦绕在我的脑际。

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三年前, 我接手了两个民族班的教学工作, 这些学生都来自山区, 父母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这些孩子求知的渴望非常强烈, 为人质朴, 勤奋好学。初一起我选定了课代表, 职责是收发作业、领读课文等, 三年来, 他们协助我做了多少事已记不清了。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课上课前, 课代表又照常到办公室替我拿书倒水。我说:“最后一节不讲课了, 同学有什么问题我随时解答, 不用倒水了。”可没料到, 这位同学却说:“老师, 再让我为你倒最后一杯水吧, 以后上高中到了别的学校, 就没机会了。”听了这话, 我深受感动, 搂着她的肩膀说:“好吧, 谢谢你。”看着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伴着淡淡的清香, 感觉暖阳在心中升起, 一切的疲劳霎时间烟消云散。

13.感动的泪水作文800字 篇十三

12岁那年,天真的自己在跟小伙伴玩泥巴,大家相互嬉闹着。也正是那一年,妈妈拿出积攒以久的五千多元钱,买回了一台崭新的电脑。那时,在我们村,有电脑的人可谓少之又少。拥有电脑的人家都可以算是小康级别的。我得意洋洋地向小伙伴们炫耀着。

起初,我对电脑是一窍不通,也不会打字。潜心学习一个月后,我的技术突飞猛进,很多都学会了,当然,也懂得怎么玩游戏。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几乎天天都要上网玩游戏,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上课老是走神,总在想网络所给我带来的新鲜、刺激。原本的优等生堕落到了考试不及格的差生。成绩的下滑使家长和老师愈发担心。

一天,妈妈把我叫到公园,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妈妈温柔地看着我,笑着说:“还记得吗?你小的时候,老是缠着我要来公园玩。那时候的你,像个野孩子,天天玩得很脏才回来。小时候,你向我很天真地说要考哈佛大学,孝顺我,并也因此去努力。”听着妈妈的话,我的灵魂似乎飘到以前作文wWw.ZuoWenwang.Net/,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快乐呢,和小伙伴一起疯,一起抓萤火虫,一起数星星,而现在,自己舍弃了那快乐,换了一台冰冷的电脑。我的眼眶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打转,晶亮亮的。

妈妈此刻已经抽泣起来了,泪水顺着妈妈消瘦的脸颊落下来。她看向远方的落日,似乎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现在,你让妈妈有点失望了。妈妈想找回原来的你。那个会笑着亲我一口的宝贝。妈妈不希望你做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妈妈只希望你拥有真正的快乐。妈妈相信,我的宝贝是最棒的。”我愣了,看着妈妈的脸,我哭了。那张原本焕发着美丽的脸已不在了,岁月给妈妈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妈妈原本修长、白皙的手已成为历史,而现在,则是布满老茧,粗糙不堪的。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心中最柔软的一处似乎被千刀万剐。我是多么不孝啊。妈妈把她的青春葬送在我这儿,我却给她留下伤痛。“妈,我错了!”我哭着喊出这句话。妈妈哭得更凶了,断断续续地说:“我……我的宝贝……又回来了!”

14.记忆深处的感动作文800字 篇十四

说实话,办实事,是他做事的标准,是他行医的准则,有人称他是“中国医者的一扇窗”,的确,“国士无双”,他担得起这一荣誉。钟南山院士——近耄耋之年,在劝阻别人“不要去武汉”后,自己却毅然踏上征程。十八年前,他是战胜“非典”的将军,如今,他再次出征,亲赴疫情一线。高龄不是他退缩的借口,而是他征战疫情一线的信心。有多少人,在听到他再次出征后,似乎便已看到疫情的胜利。他便是那一根定海神针,稳了民心。

非典肆虐之际,黄锡璆率领团队在七天之内完成了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建设任务。而在得知武汉市要建设新冠肺炎的集中隔离治疗点后,79岁高龄的他亲手提交了请战书:“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疫情)抗击工程”。当天下午,他在收到武汉市城建局的加急求助函后,立刻率领团队将小汤山医院图纸进行完善,78分钟后将图纸全部提交给武汉市城建局。这是“中国速度”创造的奇迹,是黄锡璆院士对祖国赤胆忠心的爱的表白。

青丝在首,她投身疫情一线;

一朝白发,她无怨无悔。别人因为疫情走了,她却因为疫情而来。作为一位女将,军人的气概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文m少将陈薇用数十年的光阴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一生和病毒“短兵相接”,一生“与毒共舞”,一生的光阴都为此付出,若不是疫情,她也许会默默一生,而无人问津。多少年的厚积薄发,矢志不渝,使她能够挺身而出拯救苍生。回想她当初亦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疫苗事业奉献一生的路,这就是“踏实苦干的人”,中国的脊梁。

一场疫情,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被吓倒,恰恰相反,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直都铭记于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传承了数千年。

千万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千万粒殷殷碎石筑成高山。无数的英雄前赴后继,撑起了中国的脊梁,筑起了生命的长城。每一个人记忆深处都留有一份感动,每一份感动都是一颗星辰,它高悬于历史长河之上,必将照耀百代,传承万世!

15.幸福,源自“童化”的感动 篇十五

也许, 你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写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一文。”其实不然!“变个小孩子”往往是小学教师的一个成长目标, 美妙而和谐的境界, 每每可望而不可即, 对于一般的师范生是这样, 对于身处第一线的我们亦然。尽管你可能以各种理由辩驳, 但严峻的事实还是会让你心悦诚服。

读着、读着, 我不禁想起近几年来的一些教育实践。虽说我已经工作了24年, 但是, 感觉自己俨然就是个小孩子也不过是近五年的事。

常有人说, 没当过兵的男子汉, 不能算是真正的男子汉。倘若此言有理, 我也要说, 没教过一年级的小学老师, 似乎不能算是真正的小学老师。这种感觉, 先前不曾有, 但当我有了一年级的教学经历之后, 便油然而生了。

2006年, 我到一所实验小学支教, 担任一年级 (3) 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那是6月下旬的一个中午, 我吃午饭的速度偏慢。班长徐心怡在我快吃完的时候, 来到我的跟前, 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 笑眯眯地。她的模样挺可爱的———扎着个调皮的马尾辫, 皮肤白皙, 一笑, 嘴巴上的两个小酒窝便“蹦”了出来。用罢午餐, 我对她说:“孩子, 谢谢你来陪我!”

可是, 她一声不吭, 还是一个劲儿地在笑。咦, 这个小家伙今天又要耍什么花样了?正在我纳闷之时, 她慢慢挨近我, 忽然说了一句:“于爸爸, 让我按一下门铃。”几乎是与话音同步, 她迅速地伸出右手, 用食指往我右侧的胸前轻轻按了一下, 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随后, 她立即转身跑远了, 身后洒下一串银铃似的笑声, 那笑声洋溢着一股得意与自豪。

我先是一愣, 继而也身不由己地嘿嘿笑了起来———哈哈, 这个小机灵鬼, 居然跟我来这一手, 在我猝不及防之时, 她居然轻而易举地“得逞”了!我坚信, 至少在那个下午, 她是全世界最最开心、最最幸福的人!

或许, 在常人的眼里, 徐心怡的举动乃“大不敬”, 而我却不这么看, 恰恰相反, 那一刻, 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按门铃”———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设计, 一个多么纯真可爱的“壮举”!它折射出师生情感上的零距离, 洋溢着温馨与友好的气息。这种浪漫而美妙的境界, 不正是我们为师者所梦寐以求的吗?

或许, 那一刻, 在她的眼中, 我已不再是老师, 而是她的玩伴吧!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言:“忘了你们的年纪, 变个十足的小孩子, 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吧!您若变成小孩子, 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 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 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在陶先生思想的感召下, 我一直努力做名身心“童化”的践行者:课堂上放飞童心, 下课后和谐共处……在每天下课后, 我时常陶醉于自己双手上各种各样的奖品———那是小朋友们从不同的角度夸我表现好而给我粘贴的“画纸”, 什么五角星啊、草莓呀、小动物啦, 可谓应有尽有。为了尊重孩子们, 我有时竟懒得洗手, 每天睡觉前, 总是习惯性地将这些宝贵的奖品小心翼翼地揭下来, 然后重新粘贴在一个专门准备的本子上。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于爸爸”———那可不是谁的命令, 而是某个小朋友的创意, 没几日, 大家都学上了这样称呼我。不过, 放学时, 也时常有孩子说“于叔叔再见”、“于哥哥再见”、“于雄健再见”。我呢, 不怎么介意, 依然笑眯眯地向孩子们一一“回礼”。孩子就是孩子, 他乐意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 没什么的。即使直呼其名, 也无所谓, 那大抵是跟我套近乎吧。言语与眉宇间都那样的纯洁、美好……细细回味, 那日我被“按门铃”, 大概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

16.歌唱何以令人感动? 篇十六

“桃花你咋就红来,杏花你咋就白,我瞎瞎的活了一辈辈呀,我可没看出来……”

“太行山你就开花走也走不到头,下辈子好歹要睁开眼,看看这圪梁和沟……”

2003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我第一次有幸观赏了左权盲人乐班的表演,上面两句熟悉而又陌生的歌词活脱脱地呈现出了他们用生命歌唱的状态。从那时起,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歌唱何以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声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每当遇到歌唱情感处理的教学问题,盲人歌手的震撼表演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据我了解,大多数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强调一个概念——“以情带声”,这不仅体现出了歌唱情感对于声音表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强调“我们为什么要歌唱”这个外延更广的问题。但苦于专业积累和能力有限,一直未能找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直到十年后对左权盲人宣传队“大事记”《向天而歌又十年》(2013){3}的仔细阅读、以及对相关表演视频的观看,才对歌唱情感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决定将期间的思考付诸于书面。

如果说音乐学家感慨的是“阿炳还活着”{4}、他们的生存与施乐状态令人看到了颇具价值的民间活态遗产,那么作为声乐工作者,我更希望将这份感慨与感动共情于声乐作品的情感处理与表达方面——将“何以被歌声打动”的思考应用于“如何用歌声打动人?”以此来完善表演、促进教学。而期间深藏的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问题、情感互动问题,则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甚至哲学的高度给予重视,然而,这正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缺项。鉴于在当下“时髦”的音乐话语体系之中,左权盲人歌手被视为“原生态”{5},而与我一样在音乐院校进行专业训练的人被划为了“学院派”{6},本文将在二者的相互参照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看似老生常谈、却总是存有新视角的、关于歌唱情感的话题。

一、主体间性体验:眼盲心明,朴素的歌声最动人

《向天而歌又十年》是继《向天而歌:太行盲艺人的故事》(2004){7}之后关于左权盲人歌手的又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编著者刘红庆作为左权盲人宣传队的“家属”,一方面帮助身为盲人的弟弟打理日常生活,一方面还帮乐班做宣传和联络演出,并在忙碌之余记录下乐班生存、行走、歌唱的过程及其间的点点滴滴。在这两部无声的书面文本中,看不到华丽的辞藻与刻意的美化,与盲人歌手的歌声形成了互文性效果,这令我深深反思——在无光的世界里,他们如何唱出这种光芒四射的歌声?在质朴甚至简陋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如何将音乐的审美推向极致?在长期的颠沛流离过程中,他们如何将歌唱状态调整至如此美好?……这一切,足以令读者与听众落泪,而这种能力与自然,正是“学院派”训练难以企及的。笔者认为,“原生态”的新鲜的确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但是刺激听觉与情感的却不能以“原生态”与“派”为前提,期间发挥作用的是歌声中超越“原生态”与“学院派”的情感,朴实地讲,这种情感状态就是“被打动”。而在我国极为丰富的音乐品种之中,太行山的盲人歌手仅仅是实践这种歌唱状态的一个个

案。

我们为何会被感动?是因为他们眼盲吗?是因为在我们固有观念中对身残志坚的弱势群体的敬佩吗?如若是这样,我们的眼泪仅仅代表了怜悯而并非感动,换句话讲,我们从未将它们视作普通人平等对待,而是将其视为与我们存在生理功能性差异的“他者”。网友们关于刚刚过去的2015年央视春晚“女神与女汉子”小品中是否存在歧视的争论,是否同样可以反思,我们对于盲人歌手的此种情感也带上了某种“歧视”的烙印?当然,大多数音乐人都不会将问题停留于这一层面,盲人歌手稳坐台上、仰颈向天而歌、身体随乐而动,那场景、那表情、那歌声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而在“学院派”的表演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强调“科学”的体位、发声、表情,但却很难与观众达到这种来自民间的共鸣,由此是否可以推断,“科学”至少并非是实践歌唱表演的唯一途径,但这种长期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学院风格的“科学观”的确已经限制了歌唱表达的可能性。此时,民族音乐学家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为声音与情感表达打开了一扇自由之门——歌唱方法与情感的表达因族群文化的不同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就是“学院派”一直在强调、也在努力借鉴的“风格”,只是由于对不同群体文化内涵的探究不深,因此对“风格”的学习与把

握有时不免会贻笑大方。

在左权盲人歌手的表演过程与生命历程中,让我们体会到民族音乐学家们常常提及的“文化震撼”,这种震撼显然不只是同情、怜悯,而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碰撞。这种被感动而产生的共鸣,不因为演唱方法、不因为美好的音色、不来自语言的通达,仅仅是一种无以言表、却又真实存在的状态与境界,而我在盲人歌手身上所观察与体会到的这种境界,可将其称为“朴素”,一种源于心地光明的朴素。也许正是由于眼盲,为他们屏蔽掉了世间的繁杂与不堪,留守了一片单纯的心地与一种洁白的情感。与那些眼不盲心却盲的人来讲,这何尝不是一种平等?由此可见,心地的光明才是歌唱情感的出路,而由此迸发出的身体能量与朴素歌声,则是打动我们

的基础。

对于“光明心地”的认知,来自于表演者与观众的共同体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无以言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歌声由口及而的传达,这可被称为“主体间性”,也是一种建立在某种共同经验基础上的“移情作用”。如果说盲人歌手与太行山地区的观众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经验、更容易产生情感的主体间性体验,那么他们与城市观众之间的共鸣又该如何被理解?本文暂且将这种经验作为音乐的自性与观众感官联觉反应的共同结果,但仅此作为一个开放性、可供探

讨的话题,望与学界同仁共同商榷。

二、同吃同住学艺:植根生命土壤,体察真实“民情”

不稳定、非主流、边缘化、弱势,是左权盲人歌手的基本存在状态,由这些关键词构建起来的人生多与苦难、贫穷相关。在其他服务行业尚不发达的左权地区,歌唱几乎成为了盲人谋生、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手段。盲歌手刘红权曾介绍,“以前,我们没有什么居住的地方,经常是有活动的时候,再联系大家,集中到县城一个指定的地方,然后再一起出去。一个村子一年演两次,我们背上行囊从离县城最远的村子,开始走乡串巷直至唱回县城”。{8}十多个民间盲艺人,无论冬夏互相搀扶着行走于太行山脉之中,在黑暗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与希望。这些植根于生命泥土的经历,使得盲艺人的歌声透露出深深的无奈、苍凉,同时也迸发出灌注于生命的体悟与超脱的情感。而这一切,对于在城市长大、衣食无忧的年轻人来讲,又何以体会得到呢?回忆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土洋之争”以及近些年来“原生态”唱法引发的反思,可以说声乐工作者在向民间学习、探索民族声乐的风格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但是如盲人歌手那般厚重的生活沉淀,又

何以才能学习、把握并将之应用于日常歌唱中来?

在多年教学探索无果之后,我仍然将视野转向了民族音乐学,发现这一学科研究方法中的田野考察,十分值得声乐工作者借鉴的。歌唱味道的学成与歌唱情感的准确表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到民间与艺人同吃同住,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跟他们一腔一字一句地学习。此时也许有人会问,如此一来,我们恐怕需要很久才能把握一种风格,而学院声乐教学仍然需要多元性,需要涉猎各个民族、各种唱法,这样的做法是否又与教学目标相违背、至少相偏离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如同做学位论文研究那样,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如上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寒暑假进行考察、学习,而期间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唱法本身,而是民间歌手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了解歌唱情感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将其共情于自身歌唱过程之中,这一过程与演员体验生活的方法非常相似。一旦掌握了方法要领,即可举一反三,如若没有大量的实践去考察实践,或可通

过长期的阅读来体验“民情”。

当然,在我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有些同僚问起,“我们若是把音乐学家的事情做了,学科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我们的目的并非是要划清界限,而是要提升自己,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音乐学家合作,这不仅可以解决声乐界的尴尬,同时也可以解决音乐学家不擅长声乐发声原理而遇到的研究障碍。音乐学家田青先生强调“最好的诗篇在民间,最穷的地方出最好的诗乐”{9},而声乐教学中强调的字正腔圆,与弥漫着乡土味道的“原生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有时甚至唱法方面形成了对立,因此,笔者认为,通过上述方法,尝试将这种“圆声”与“原生”结合起来,以达到歌唱技术与歌唱情感的高度统一,进而不仅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的声音表达,同时亦可以将民间传统保存于学校传

统之中。

三、让技术在哲学层面升华:坚守信仰,用生命歌唱

左权盲艺人表演时,有的吹唢呐和笙,有的拉二胡,有的敲锣等等,演唱的内容从抗战支援前线到解放时期的土地革命,从“文化大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左权民歌为基调、革命歌曲为背景,编词即兴演唱。如此宽广的时间跨度与红色题材的音乐内容,显示出左权的历史文化根基与底蕴,因此,“红色”不仅成为了左权民歌的文化标志,也同样赋予了盲艺人坚固的信仰。他们不卑不亢,虽然看不到观众,但以尽情的歌唱表达了对观众的尊重。他们不刻意迎合和献媚,承传者前辈们的歌声。由此可见,信仰或许是盲人歌手歌唱情感表达的又一基础,而这种信仰,不是宗教属性的,也不是政治属性的,而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坦诚。反观“学院派”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从未对这一环节进行强调,我们关心的都是歌词的表面内容,而对创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甚少关注,同时对自己感受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于观众心理的探索。从这一角度来看,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歌唱表述生命的歌词,而如盲艺人一般的民间歌手们却是在用生命、

甚至是超越生命的信仰在进行歌唱。

对传统的坚守与对信仰的呵护,是我们未经历过风雨的这一代最为缺乏的能力,这种缺失也同样表现在歌唱之中。很多学生在演唱《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歌剧唱段时,对于故事的相关历史背景毫无所知,单纯地读谱、唱词,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表达无法理解那一代人的革命信仰。同样,尽管我们现在一直在歌唱祖国、歌唱“主旋律”,但情感却始终无法兑现,只因我们似乎从未真正将其视作信仰。作为教师我们难以将问题全部归咎于学生,因为我们自己也难逃其责。客观地讲,无论是对传统还是对信仰的坚守都不容易,在经历了“文革”等特殊历史阶段之后,即便是要将其恢复也是需要实践和群众基础的,而面对歌唱,我建议声乐工作者、学生,可以权且将歌唱本身作为自己的信仰,进而为表达最真切的情感而努力考察、研究、学习,让技术在对人生的体悟

中、在哲学层面得以升华。

结 语

本文从左权盲人歌手的生命与歌唱状态谈起,从“原生态”歌手对歌唱情感的掌控的方法与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学院派”声乐教学种遇到的歌唱情歌问题进行了探讨。需要提及的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原生态的借鉴,而并非是对学院派的完全否定,仅仅是抓住了一个小问题,从而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文并非是想说明歌唱技巧的无关紧要,而是提出在具备歌唱技巧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表达歌唱情感,进而达到演员表演与观众双向互动的目的。总之,笔者旨在希望将“歌唱情感”作为一个理论性问题被声乐界和学术界重视,而本文仅仅是本人教学、表演过程中的一点儿体会,尚未将对于该问题的讨论上升至“科学”的高度,希望通过后

续的工作,与学界同仁进一步探讨。

{1} Blacking, John. “The Context of Venda Possession Music: Reflec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ymbols,”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17 (1985): 64-87.

{2} Becker, Judith. Deep Listeners: Music, Emotion, and Trancing.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P, 2004.

{3} 刘红庆编著《向天而歌又十年》,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3年版。

{4} 同{3},第3页。

{5} 本文权且直接应用“原生态”一词,来方便指代那些生长于民间,与周围环境相息相生的音乐类型,暂不对学界关于该词的争议进行说明。

{6} 学界常用“学院派”一词来代表在学校中进行专业训练的歌手,权宜之计,暂不就相关争议进行说明。

{7} 刘红庆编著《向天而歌:太行盲艺人的故事》,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年版。

{8} 同{3},第134页。

{9} 吴祚来《看左权县盲人宣传队演出》,网易博客——吴祚来的博客,blog.163.com。

谢飞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讲师

17.令人难忘的细节作文800字 篇十七

记得七月份,我与母亲去浙江杭洲西湖游玩,临行前母亲在一旁为我整理行囊,装了满满一整箱。我翻了翻,看见了用很大的塑料瓶盛着的一瓶水,心中暗暗责备母亲:“火车站,码头都有卖水的地方,何必费力地背瓶水呢?这不是多此一辈么?”

之前,母亲都默默地站在一旁,任由我从她装进去的东西里一件件拿出来。但当我拿出这瓶水时,她没有听我的解释,抓起那瓶水,重新塞进背包里。我又气又急,又重新拿出来。但是最后,我打破了僵局,问:“妈妈,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哪儿都有卖水呀的呀?”“还是带上吧,这次出门游行,妈妈怕你水土不服,特意为你装了瓶家乡水。”

顿时,我的心触动了,感受着那份细心与关爱。想说句感谢却又彳亍在那里,说不出来。母亲接着说:“你小时候,我第一次带你回老家。你闹肚子,人也瘦了很多。后来,妈妈听说这叫水土不服,老一辈的人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喝几口家乡水,肠胃就会好一些。之后我带你回你爷爷家时,妈妈总会在背包里放一瓶家乡水。这一招还真管用。现在你要出运门。带上它对你没坏处。"

这一次我没有拒绝,也不会拒绝,因为水中包含着母亲的爱。我鼻子一酸,泪眼婆娑地看着母亲为我做的一切。

18.感动的话题作文800字 篇十八

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给我们很多的感触,那些触动了心灵的人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就算你不是美丽的,你也可以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平凡的人会给我很多的感动,阳光下,一个驼背老人,又勾起了我的回忆。

一年级时,一个刚懂事的年纪,我随着妈妈来到了青云山。青云山上景色秀美,如诗如画。我像一只顽皮的小鸟跑来跑去,不时往山下张望,妈妈着急地跟在我后头“小心小心!”

一路玩玩闹闹到了半山腰,我看见了一个老人正坐在一个小木椅上编着什么,我好奇地凑了过去“爷爷,这是什么东西呀?”爷爷抬起头来,只见他满脸都是岁月的沧桑,深陷在眼眶里的眼睛一点光泽也没有,像弥漫一层灰雾。“这是竹编儿。”他说,并顺手从一个鼓鼓的袋子里拿了一个给我。是一只鸟,鸟用竹叶编成,十分精妙又十分栩栩如生,像要飞上天的样子。实在好看。

在那时的我看来,这是一件十分惊奇的事。老人的手呈古铜色,布满老茧,却十分灵活。

突然,只见一个东西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一个小孩,停也停不住。路上没有一个敢扶他。老人却一个箭步向前,迅速抓住了小孩的衣领,自己却差点被冲击力冲倒。大约三分钟后,小孩的父母心急地从山上赶下来,看老人救了他们的孩子,坚持要给老人钱,老人却摆摆手“不用了”……

虽然老人其貌不扬,甚至丑得有点让人厌恶,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感动了我。生活中平凡的感动无处不在!

生命,让我感动

上天让我成为一个幸运儿,在这么多的选择中,我被挑中了。我可以到世间去尝试一次生命的轮回,感受到生离死别的痛苦,捕捉到花开花落的瞬间。而我,真的明白了很多。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无数生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倒了。顷刻之间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变成一片废墟。水、电完全瘫痪。这场灾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灾民死伤无数,很多亲人阴阳相隔,很多儿童变成了孤儿。到处是哭声、喊声、闹声。几乎所有人都在恐慌和害怕中度过。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而国家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却不言放弃。许多武警战士穿梭在废墟之间,唤醒一个个因灾难而麻木了的心灵。霎时间,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然而,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许许多多胸怀大爱的人,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却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命。在受灾乡镇的一所小学里,一位老师为保护学生而死去。原来这位老师刚逃出教室,又转回身救四名学生。离开教室的路瞬间被阻,他让学生藏在讲台下,而自己在外护住。可正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师,却被水泥板压死了。生命的花朵在危难中绽放,生命的芳香在大爱中永存。感动,就在这时。5.12之际,电视上每天都会进行直播,而当我一次次看见原本天真的孩子因这巨大的灾难而哭的天旋地转时,心中总有一种冲动。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捉弄那些可爱的小生命?他们最应该得到被呵护的权利,但是,命运却夺走了那神圣的力量。而那些生命却又令我想为他们欢呼,他们将会克服我们一般人所克服不了的恐惧,去面对生命中一次次的挑战。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秋末之时,飘落的树叶,远离了枝头,我常常独自一人在树下,倾听着什么。深秋季节,寒风习习,满地的落叶在显示着秋天的成熟,我总会不禁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的流程,而花朵不惜自己生命的凋零,化作泥尘的挚爱来滋润大地。秋在我的心里是清高的,秋在我的心里也是寂静的。之所以赋予它这样高的意境,是因为它将生命的意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我,再一次被深深的感动了。

虽说都知道人生如戏,也都知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戏剧中扮演的都是主角,生命中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演的完美。但有时候你的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决定权却并非全在你的手里。因为你再怎么样也只是个演员,而不是导演,甚至连谁是导演也并不清楚,所以无法事先知道所有的情节和过程。这也就是生命之剧和其他戏剧的最大区别。

即使生命是场戏剧,但它的意义并没有遭到篡改。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享受,而在于付出,付出的越多,你的价值就越能得以体现。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总有一天,我们纵然会变成历史,倒不如留下些什么来诠释自己的生命。

19.定格·那些令人难忘的画面 篇十九

2009年11月15日晚上,穿着黑色帅气中性风套裙的裁判张茹拿着裁判单站到了舞池的西北角,在她面前的是拉丁舞职业组的比赛选手们。两天来,她在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许多令自己惊讶的“画面”,此刻她吸了一口气,心里说道:“见鬼了,这个比赛太厉害了!”

刚刚从舞协归来的张茹曾经在2004年以“栾江/张茹”的神奇组合获得中国体育舞蹈史上第一个黑池冠军—职业新星拉丁组冠军,现在,久未关注国内比赛的她在张家港站看到了更多的“新星”或“冠军”。她原先只对极个别选手的脸有印象,更多时候,张茹甚至连选手的名字都没听过,“我很好奇,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仅仅是一分多钟的时间就能吸引我的目光。”

第一天晚上亮分环节,她感到自己的手有些发抖,“紧张度和我做选手的时候不相上下,每一对选手都有自己光芒的地方,作决定很难。”最后,她为石磊/张白羽举出了五个“1”,考虑再三,她把三个“2”给了“初次见面”的范文博/陈世瑶,“他们太美了,我忍不住对他们看了又看。”

这是她第一次执裁大型体育舞蹈比赛,紧密的工作流程、不同部门的各司其职和完善的后勤保障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比赛太规范了,选手们都跳得很好,激烈程度完全是国际水准。”比赛中途,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问张茹,作为一位前辈对选手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她说:“选手应该珍惜系列公开赛的每一站,你们是幸福的一代。”

比赛结束后,张茹表示非常享受比赛。而她,仅仅是沉浸在公开赛张家港站的其中一员。

画面1党奇成新人

齐志峰/兰帆因为“甲流”缺席,吕杰/彭丁由于没赶上飞机而来不及报到,第一天晚上的职业组标准舞比赛,主角无疑只有一对选手——党奇/孙雅洁。虽然这对“新人”的名字叫起来有点拗口,但从他们踏上地板的那一刻开始,就仿佛有巨大的追光灯一直打在他们身上,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

党奇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淡出比赛,此后虽然屡次传出寻找舞伴或复出的消息,但是人们只能在领队席上找到他的身影。孙雅洁则是在上海站后就消失了,8月,所有人都听到一个“周吉天和孙雅洁要拆档”的消息,从此这对观众和品牌心目中的金童玉女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接受报名时听到党奇和孙雅洁牵手,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没决定自己要代表哪个地区的队伍。

比赛当天下午,党奇/孙雅洁出现在体育馆内排练开场舞,同组的一些选手也忍不住偷偷看了看他们,虽然看上去俩人的身材般配,但大家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他们的舞蹈搭吗?“我觉得很搭,党奇非常稳重,我和他跳舞心里踏实。”孙雅洁说,“我以前的舞伴吧,其实也很好,但是我们性格不合,现在我和党奇才练习了半个月,觉得所有都太完美了。”

半决赛前,在一边候场的党奇看上去非常紧张,不断在场边一个人练习快步舞的舞步。比赛后他拍拍胸口,坦白自己当时心情很复杂:“我真的很喜欢舞蹈,可一年多没有比赛了,不知道我能发挥得怎样,不知道裁判会不会喜欢我的表现,很多个不知道……”第一支舞,党奇/孙雅洁选择了最基本的舞步,当他们转到第二圈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另外两对选手,他们调整了下步子,再也没有出错。

整个半决赛党奇/孙雅洁都像四月的细雨,缓慢但连绵不断,有些温暖同时充满希望。到了决赛,他们终于放开所有的顾虑,在狐步和探戈中更加冷静,在快步舞中人们仿佛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看台上的观众不断地呼喊党奇/孙雅洁的背号并发出尖叫声,体育馆上空全是给予他们的掌声。

他们在亮分环节得到了34个“1”,最后获得职业组标准舞的冠军。但也有裁判持不同看法,像张世华和李建安就只给他们“3”或者“4”。“他们仍然处在磨合期,一些动作能看出俩人并不那么默契,我认为比赛就是要看此时此刻,这一刻他们是怎样就该获得怎样的排名,我们要给后辈一些鼓励,论资排辈的想法已经过时啦。”专家评论道,“我们能准确判断魏巍复出后的排名,又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次?”

与党奇/孙雅洁的还在磨合形成对比,王静/郝园园显得比较合拍,他们在比赛中准确、干净又优雅的舞姿让标准舞成为名副其实的“标准”舞,表现也像以前一样稳定,上述两位裁判的“1”就给了他们。

赛场上还有一对令人尊敬的选手,他们就是第四名黄忆/桂仕楠,虽然当晚出场时他们没有获得多少掌声,但所有的裁判都在心中对黄忆睿智的舞蹈风格竖起了大拇指,“他的舞蹈生涯很长,一直对舞蹈抱有持久的热爱,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光是这点就让我热泪盈眶。”对于黄忆最近要退役的传闻,一位裁判深有感触地说道。

画面2冠军真的是我们吗?

40多对选手经过一个下午混乱又激烈的比赛,一共14对进入了A组拉丁舞晚上的比赛。除了漆剑如/姜梦佳、孙看/谢欣、赵耀/陈贝这些熟悉的名字外,一对稍显陌生的选手赵乃千/莫叶也令人惊讶地入围了,上站比赛只排在该组别第36的他们在半决赛“吸引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不过,从之后的比赛来看,他们的舞蹈张力不够,架型和姿态都比较散,速度不够又过于用力,和其余的13对选手差距比较大。

一个小时后,14对选手只剩下7对,大部分的关注都落在其中五对选手身上,他们是:李文/黄欢、石磊/张白羽、王为/陈金、范文博/陈世瑶和侯垚/庄婷,当然,真正的“斗争”在石磊/张白羽和王为/陈金之间展开。

上一站比赛获得A组拉丁舞第一名的石磊/张白羽在决赛中感到一点都不踏实,从去年开始,他们就似乎患上了“中外裁判口味差异”障碍症,虽然在外国裁判眼中石磊/张白羽是这个组别中跳得最好的选手,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未获得过任何一场由国内裁判执裁的公开赛的冠军。“或者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说明我们还不够好,不够好到所有人都打第一。”香港站结束后,张白羽曾对记者说。

决赛中,石磊/张白羽表现得比以往更成熟和冷静,舞蹈像竹子一样有弹性并有韵味,身体稳健,斗牛舞非常有看头,“他们从前还是有点‘做动作’,今天看来两个人都在享受着舞蹈。”领队黄绮雯说。也许是一年多的比赛改变了他们,大量的国内外比赛和浮沉的成绩让石磊/张白羽开始选择自己的路。王为/陈金也展现出自己的激情,圈内公认的“拼命三郎”王为如今跳舞算是彻底弄清了自己的定位,不但放松,而且有丰富的表演性。“相比而言,陈金最近没有多大的提升,双人组合稍微有点失衡。”在最后的牛仔舞中,王为/陈金似乎体力不够,脚下的步伐陷入了僵局。

评分环节一直是令人屏住呼吸的环节,对于石磊/张白羽尤其是。他们首先获得了桑巴舞的第一,然后是王为/陈金连续获得了恰恰舞和伦巴舞的第一,两对选手的牛仔舞分数非常胶着,从现场来看似乎是后者获得了第一,即使随后石磊/张白羽得到了斗牛舞的第一,大家都认为他们又获得了一个公开赛的第二名。

然而15分钟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石磊/张白羽先被通知获得冠军;在半信半疑中,他们被推上了领奖台并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拍冠军照时,他俩还在怀疑会不会是一场闹剧?

最后的结局是:他们的确成了冠军!这是他们得过的最不可思议的第一名,也是第一个完全由国内裁判执裁的公开赛冠军,虽然过程有点奇特,但他们“优秀选手”的称号因此而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第三名的李文/黄欢得到了许多裁判的点名表扬,有裁判说道:“李文经常换舞伴,可他所换的每一个女孩都会在他的手中成长起来,变成一颗耀眼的星星,这也许真的要感谢李文。”李文的牛仔舞也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喜爱,大家在看台上纷纷为他送上了掌声。

画面3杨超/谭轶凌回来了

禁赛三个月后,回到赛场上的杨超/谭轶凌看上去让人觉得有点陌生,不过这种陌生感到半决赛后就荡然无存了——气质清新、移动得毫不拖泥带水、拥有赏心悦目的姿态、始终保持着让人熟悉的优雅态度,好样的!

即便是有些“没新意”,杨超/谭轶凌的夺冠是毫无异议的,他们并不像某些选手那样选择花哨的套路,也不是只有精力充沛的开头而没有后续力,显然这三个月他们丝毫没有放弃练习。他们除了狐步舞和维也纳华尔兹得到裁判许文彪所给的两个“2”外,获得了43个“1”,主持人在念到他们的华尔兹、探戈、快步舞的成绩时,用激情洋溢的声音说“全部都是1”。“他们终于回来了!”不少人心里说道。如雷声般的掌声随即响起,这些掌声甚至来自于那些同场竞技的对手。杨超/谭轶凌唯有向每一个方向的观众深深行礼致谢,最后一鞠躬时,谭轶凌眼中似乎有些湿润,这个场面对于他们来说是太好的礼物。

紧随他们的是吴稚安/郑岑和沈宏/梁瑜洁,这两对选手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来没有停歇过,到底孰胜孰负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不过复赛之后,由于郑岑换上了一件极其抢眼的服装,令人无法忽略他们,甚至整场比赛看下来脑海中只有他们俩。一位女观众向记者倾诉:“我很想把眼睛从郑岑身上移开,但即使逼迫自己注视别人,我的余光依然在看郑岑,她的服装很成功。”他们的维也纳华尔兹也很成功,如同蜻蜓一样轻灵,得到了第二。

在总成绩上获得第二的却是沈宏/梁瑜洁,他们有“即使杨超/谭轶凌回来我们也是冠军”的雄心,并表现到了脸上和舞蹈中,非常自信,虽然身体条件没有吴稚安/郑岑好,但是在这个晚上,坦白地说,他们的整体性做得真不错,梁瑜洁以往身体中段不够垂直的问题也有了改善。

踩点时间出了一个小插曲:当黎璐/万璐第一个走进舞池时,踩点舞应为狐步舞,但响起的却是华尔兹音乐,他们只好将错就错,快速穿过半个舞池换个起与位置跳起来。没跳几步,音乐又换回狐步舞,他们唯有在其余选手善意的起哄声中又穿过舞池回到狐步舞的起点位置。

这件事情让黎璐/万璐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和去年的大奖赛对比,他们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进步,细节的处理也好了很多,并且配合越来越好,不仅如此,万璐漂亮的脸蛋给裁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非常雍容华贵;黎璐的进步也很大,如果步伐再干净些,我认为在排名上他们可以是第四名。”

继续走欢快路线的陈龙/王旭静获得了裁判许文彪大方给予的两个“3”,它们分别是华尔兹舞和快步舞。和以往一样,陈龙/王旭静的快步舞让现场欢呼声一片,他们“不走寻常路”的思想得到了观众的承认。

画面4眼花缭乱的职业拉丁组

对于观众来说,能看到张家港站职业组拉丁舞的比赛简直像捡到宝一样,除了令人激动的“三强”张劲/罗文清、陆宁/张丁方、邵克强/杨娜,还有中坚力量王子龙/项莹、胡伏/胡青青、顾楠/谭维娜、李栾/张赤,以及搭手不久的侯寅山/田甜、王锦松/刘丹,连被称为“舞协三大帅哥”之一的贺军也再次携张敏而来,你见过比这更豪华、更完整的阵容吗?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进入决赛而谁又不能真是个难题。于是半决赛后的12进7成为第二天晚上最有悬念的时刻,每念到一对选手的名字就让人的心绷紧一度,到底谁能夺得为数不多的决赛入场券?

侯寅山/田甜带着灿烂的笑容迈进舞池后,一些观众不满意了,他们似乎更爱李栾/张赤,两人出色的配合和大气的演绎给大家带来的美好时光,甚至让许多人认为他们是七强之一(不过两人只排在了第1 1名),一些看台上的女孩为走下舞台的李栾/张赤献上了热烈的欢呼,并大叫道:“你们是最棒的!”

比赛进行到决赛恰恰舞后,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不单单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站起来打拍子,在牛仔踩点环节,一旁候场的陆宁和张丁方也一边跟着音乐跳起迪斯科来,当轮到他们上场时,两人还即兴在套路中加了许多“调情”的动作,让人有一种置身于热舞派对蠢蠢欲动的感觉。陆宁/张丁方这天显得很轻松,“也许他们想开了,不再纠缠在名次里,尤其是陆宁,这是他参加公开赛以来跳得最好的一场!”

虽然这里不是他们熟悉的舞台,贺军/张敏却有股“压得住场”的气势,他们节奏好,身材线条流畅,在赛场上能吸引裁判的目光,“有型”估计是他们最大的资本,每一次移动后的定格都成为一张优美的画面。最后获得第五名的侯寅山/田甜是一对“不安静”的选手,和侯寅山搭手后的田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变成了现在的“风情万种”,“我敢说她是现场最有表现力的女伴之一。”一位领队说。不过侯寅山/田甜也许还处在“和舞伴互相抢镜”的阶段,跳牛仔舞时节奏乱了,成了真正的“牛仔很忙”。

这天晚上,水平发挥一向很稳定的邵克强/杨娜的注意力似乎不太集中,“在舞蹈中,他们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去讨好观众,反而会让人忽略他们本身极具才华的表演。”裁判评论道。不管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观众们震天的“邵克强你最强”的呐喊声俨然是邵克强/杨娜每次出场的背景音乐。

曾经有不少人批评张劲/罗文清的舞蹈“太体育”,现在的事实是,连在经常输掉的桑巴舞中,他们的表演也充满戏剧感,温情在许多亲昵又暧昧的小动作中迸发出来,这种演绎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大家都不愿意让音乐停止。张劲/罗文清除了恰恰舞外,其余四个舞都得到了第一名,他们是这次职业拉丁舞的冠军,也是今年公开赛中唯一一对蝉联五站冠军的选手。

画面5不只大牌是明星

除了四大组别,每天还有近十个组别的比赛在进行着,这些组别的参赛人数反差巨大,有的组只有三对选手,所以一出场就是决赛。A组新星拉丁舞和少年组标准舞非常热闹,但只有个别选手值得关注,大部分人基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现在少年选手最大的问题在于持久度,他们应该学会留点力在半决赛之后。”裁判向记者解释道。

少年组标准舞上一站的冠军于珑琦/平甜甜的表现令人有些失望,他们的姿态从一开始就有些“勉强”,女孩身体也不够紧,裁判张雁和杨凯甚至给了他们“5”。同场的邱禹铭/徐菀却是现场的人气选手,他们是英国Intermational大赛该组别的冠军,女孩优秀的气质、富有智慧的风格随着比赛的递进逐渐显露出来,双方协调度很不错,探戈舞可以说是现场跳得最好的选手,获得了这支舞的8个“1”,最后把冠军奖杯捧回了家。他们第二天还参加了少年组拉丁舞的比赛,即便表现没有标准舞出色,也依然获得了第三名。

一向甚少受人关注的壮年组比赛这次诞生了一位明星,壮年A组标准舞中,来自上海黑池梦的肖建宏/孔庆铃一出场就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孔庆铃的服装是所有壮年组选手中最专业、最豪华的;肖建宏高大的身材在人群中也显得十分“职业”,更重要的是,他和日本版《谈谈情,跳跳舞》中的男主角长得太像了,现场有观众忍不住喊他“杉山先生”。

职业是商人的肖建宏和舞伴一路领先,他们的舞蹈是真正的舞蹈,不带一点功名成分,始终面带微笑,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真心热爱生活的味道,并为之动容。他们拿到了亚军,比赛后肖建宏说:“我非常喜欢舞蹈,平时下班没事就去练舞,这个舞蹈让我找到了平衡。”

除了激烈的比赛,张家港站处处有惊喜,这次的开场舞要归功于裁判沈毅和选手陈帅。沈毅所编的标准舞开场舞比较经典,偏重于舞伴之间的联系,以不同舞者不同角度的旋转达到绚烂的效果。值得一提的部分出现在A组标准舞的开场中,他们先是打乱了舞伴搭配,出现了吴稚安/毛畋丁、沈宏/周曼妮这样的有趣组合,当舞蹈进行到半分钟后,女伴围成了一个圈,让真正的舞伴来寻找自己,

男舞伴纷纷迈着优雅的步子前来握住她们的手,配合温柔的音乐,那一刻让人感动得几乎要落泪。

陈帅所编的舞蹈更像“热舞”,他在第一天选择了Pussycat Dolls新专辑中《Hush Hush (I Will Survive)》等三首歌来做背景音乐,在动作中加入了一些爵士舞和迈克尔·杰克逊的标志性动作,使得舞蹈看起来更时尚。第二天职业拉丁组选手们出场时背景音乐减少到只有一首,效果也很好,尤其是罗文清等四位女选手从舞池四个方向以性感的方式进入场内那一刻,我们仿佛在看一台精彩的欧美舞蹈表演。不过选手们再次做出男生围圈托举女生的动作后,项莹和田甜被摔到了地上,让观众为她们担心了一把。

画面6服装那点事儿

以往A组拉丁舞预赛是最容易出“雷人”服装的地方,但这次比赛大家都“规矩”了很多,唯一遗憾的是现场有太多大牌选手曾经穿过的款式“再现”,我们记录了一下,以下几个款式最容易被山寨:杨娜的“麦当娜式”拉丁裙,她第一次在海宁站穿过以后,山寨版就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了出来,每种颜色都有人选择过;陈世瑶的贴身长裙,这条创意来源于Anna Melnikova的长裙曾经是编辑去年的最爱,但是现在已经如诺基亚E71手机一样,成为人手一件的款式;陈世瑶式前胸镂空孔雀拉丁裙,似乎她的服装最容易被拷贝;罗文清的朴素流苏裙,这是山寨率比较高、成功率又比较高的款式,任何人穿上都不会难看到哪里去。除此以外,陈金的束腰裙、张丁方的透视长裙等都是追随者的最爱。

张白羽的眼装再次让我们惊喜,无论是下午的黑色彩条裙还是晚上的白色网纱裙,都很好地突出了她的优点,并让她看上去更高挑。张家港比赛的朱思莹让我们有点摸不着头脑,预赛中的短打“超性感”透视裙外加袜套令裁判“精神为之一振”,如果追求的是“特别”,她的确达到了目的。到了决赛,她的流苏连体裤备受赞誉,如果可以把金属色内衣变成黑色,这将会是继上一“两件套”后编辑的最爱。

和女选手沉闷的款式不同,男选手的服装却成了焦点,事实证明,现在的男孩什么都敢穿。例如窦征穿上了一套另类的红色西服式比赛服,虽然他自己表示“服装很帅”,但这身衣服遭到不少裁判的“炮轰”,一个裁判说:“看上去有点奇怪,实在太不适合在比赛中穿了。”职业组拉丁舞选手侯垚的裤子也是焦点,稍微收腿的造型让他的身型看上去有点失衡,或许换条延伸感长点的裤子会比较好。陈帅的比赛服装的确非常帅,反光性面料剪裁成的小挂脖马甲将他和别人一下区分开来,而决赛中所穿的水钻背带裤使他走上了“孔雀男”的道路,据说这些服装是他自己设计的。

此次职业组拉丁舞女选手服装的主题是“黑金”,她们中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黑色和金色,这一点和A组完全不一样,看上去更“专业”。决赛中的几条裙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首先是项莹的服装极其有创意,包身的闪亮泳装内衬,外面罩上一层黑色飘纱,重点来了,这层飘纱居然是一条“裤子”!另外,王晶的服装很漂亮,虽然和乔安娜的香港表演服有些像,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服装依然以闪亮泳装做内衬,外面包裹的是蝙蝠式的黑纱罩衫,罩衫边缘用水钻贴成四方图案,看上去像是Fendi、Gucci、Givenchy的混合体,一股时尚气息围绕着她。

20.令人苦恼的招商 篇二十

1.在哪儿招商?是在全国范围内捕商,还是只在一些特定区域招商?如果在特定区域招商,是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呢,还是选择邻近省份?简而言之就是,到底如何决策招商的区域范围?

2.招什么样的商?招的是经销商,还是代理商?是独家经销(代理),还是总经销(代理)?另外,我们对招商对象基本条件的要求是什么,比方说资金实力、从业经验和分销网络方面有没有特定要求?

3.通过什么途径招商?对于像清逸堂纸业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让人头疼。通过广告来招商,主要的问题在于费用高,但吸引来的人又不确定;而通过邮件或登门拜访的方式,又担心难以被对方接受,成功率低,如果通过展会来招商,则有展会本身不受我们控制的问题。

4.如何确定招商合作的条件,也就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什么?其核心应该是经销商所承诺完成的目标销量是多少,首次进货是多少,保证金是多少等等。另外,企业承诺的对经销商的支持是什么,完成任务的奖励是什么等等。

5.整体招商活动如何组织?假如上述这些关键问题都有了明确答案,那么实际开展招商工作时,第一步、第二步分别应该做什么,就应该有个详细的规划,确保整个招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取得预期效果。

6.招完商怎么办?大家都明白招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招商成功只是迈出了开拓市场的第一步。如何管理好、支持好招来的经销商,使其在所负责区域内取得良好的营销业绩,是一个我们事先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当然,单独考虑上述每一个问题好像不难找到答案,但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考虑却让人有点摸不到头绪。例如,假如我们把招商的区域限定在西南和华南,那么打了招商广告以后其他地区的经销商来了,而西南和华南的经销商却没来怎么办?如果不打招商广告,而采取派人登门拜访和发邮件的方法招商,那么找到的合适经销商数量不足怎么办?

上一篇:英国文学选读术语下一篇:社会保险缴纳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