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财政法规复习资料

2024-10-24

会计财政法规复习资料(共8篇)

1.会计财政法规复习资料 篇一

因时间仓促,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并做相应的修改,然后烦请上

传到QQ群上共享。万分感谢!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简述会计法律的定义及其构成。P1-21、会计法律制度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他授权机构制定的,用来规范会计核算实务、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主体和相关会计人员职责,以便及时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会计关系的各项规范性文件的总和,亦可简称为会计法规。

构成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地方性行政法规四个层次。

2、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6-17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应当在单位财务会计报表上签名并盖章,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对本单位内部会计制度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健全并确保其得到有效实施。

3、《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的内容有哪些?P21

七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4、什么是一致性原则?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P3334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事项时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当确实需要改变时,应将改变的内容、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等,在会计报表附注(或补充资料)中加以披露。两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或会计准则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2)变更会计政策以后,能够使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更为相关、更为可靠。

5、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有哪些基本要求?P42

(1)应该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应当明确重大对投资、资产处臵、资金调度、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天线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

(3)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以保证账实相符;(4)应当明确并严格执行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

6、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权利和义务的内容P43 45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违法违规的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检举违法违规行为。

7、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哪些方法?P45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8、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时应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49-50

六项:合法性原则;全员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原则;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9、《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哪些方面实施监督?P254

(1)是否依法设置账薄;(2)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10、取得会计从来资格的基本要求、条件是什么?哪些人员不得取得或重新取得会计从来资格?P65 65

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三个基本条件

11、什么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其特点和内容是什么P70 7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持续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和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12、简述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内容P77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13、简述会计工作的一般程序和内容P81-82

答: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关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离职或因病暂不能工作,都应按规定的要求与接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程序:提出交接申请;做好交接准备;申请监交;逐项移交;有关人员签字;移交清册保管。

14《会计法》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违反会计制度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P88

不依法设置账薄的行为。(2)私设会计账薄的行为。(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薄或者登记会计账薄不符合规定的行为。(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

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帐本位币的行为。注:民族或外商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行为。(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注: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

各单位和会计人员实施了该条十项违法行为之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法行为的性和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以对单位并

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的罚款,主管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20000以下的罚款。8种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什么是支付结算?支付结算的原则有哪些?办理支付结算哪些基本要求?P116-119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现金、票据、信用卡和结算凭证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原则是: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银行不垫款原则;(三条原则)基本要求: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开立、使用账户。(注: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款,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漏,不潦草,防止涂改。(注: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必须正确填写,不得更改)

2、简述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P124-125

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原则;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自愿选择原则;存款保密原则;监督管理原则;

3、简述基本存款户和一般存款户的使用范围P130-131

基本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存款人的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一般户:主要用于输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4、什么是票据?职能是什么?有哪些种类?P138

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职能:票据具有信用、支付、汇兑等职能。我国规定的支付结算方式包括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两种

5、票据丧失可采用哪几种方式补救?应符合什么条件?P1

42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丧失票据必须事实、失票人必须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丧失票据必须是未获付款的有效票据)

6、什么是支票?支票的种类?支票的基本当事人?签发支票必须记载哪些事项?P153-155

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受款人。必须记载:“支票”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金额;付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简述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内容?P162

基本内容: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基本程序:进行税务登记,同时建立健全账薄、凭证,包括发票的管理。

2、什么是发票?发票的性质是什么?P173-174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性质:明确经济责任的证书;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一种法律责任证书。

3、简述我国发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P176-179

种类: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两种(增值专用发票:只限于经税务机关认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普通发票:(行业发票、专业发票两种。主要由营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

4、什么是纳税申报?我国现行有哪几种纳税申报方式?P182 P185-186

《征管法》规定,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申报期限内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

5、现行税款征收方式有哪几种?P186-187

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其他方式(如自计自填自缴、自报核缴)

6、纳税人存在哪些情形下,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P187-188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臵账簿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臵账簿但未设臵的;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臵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经营的纳税人。

第四章 会计职业道德

1、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有几个方面?基本特征是什么?道德规范是什么?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有(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自律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以职业良心、职业精神为核心。他律是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会计职业道德基本特征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2、简述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P271-272

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3、“爱岗敬业”对会计人员提出哪些基本要求?P195-197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4、“坚持准则”对会计人员提出那些基本要求?197-198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会计职业技能包括哪些方面?“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10-211

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供会计信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参与管理;

5、会计人员应如何“参与管理”?212-213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6、“强化服务”对会计人员提出哪些基本要求?214-216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7、简述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272-273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区别;(性质不同、作用范围不同、实现形式不同、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8、简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273-274

内容: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警示教育。途径: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人员自我教育与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226-227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是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使其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

9、如何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274

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有(将会计法执行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会计待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依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0、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和实施有些什么具体要求?274

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企事业单位任用合格会计人员,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支持并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依法开展会计工作;社会各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1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人无诚信不立、事无诚信不成、国无诚信不威)“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12、“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从业者是否具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志。基本要求为: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安心本职岗位,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严肃认真,尽心尽力(真实与否,数字计算准确,手续清楚完备)

13“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2.会计财政法规复习资料 篇二

一、“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和“已结报支出”

“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和“已结报支出”是为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而设置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账户是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要用到的资产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在代理银行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业务。贷方登记财政国库支付机构当天发生的财政直接支付资金数, 借方登记当天国库单一账户存款划入冲销数, 当日资金结算后, 余额为零。

“已结报支出”是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使用的负债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财政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存款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额。贷方登记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当天与财政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存款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 借方登记年终转账数。当天业务结束后, 本科目余额应等于已结清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之和。年终转账时, 将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计入的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等结转入该账户的借方。

[例1]某市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为预算单位直接支付以一般预算资金安排的支出1000000元。账务处理:

[例2]某市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当日汇总“预算支出结算清单”, 其中财政直接支付金额1000000元, 该清单已送财政总预算会计结算资金。账务处理:

[例3]某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收到财政授权支付下代理银行报来的“财政支出日报表”, 列示当日一般预算支出500000元, 基金预算支出300000元。账务处理:

[例4]某县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年终将预算支出与有关方面核对一致后转账,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000000元, 基金预算支出6000000元。账务处理: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账户

(一)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收益, 主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国有股份的转让收入;国有独资企业清算净收入, 以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净收入;其他收入等。根据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的“类”和“款”如下: (1) 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包括利润收入、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 (2) 转移性收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的转移性收入类别, 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不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进行分类和核算, 而是作为补助收入等类别进行分类和核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收入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各级财政部门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贷方登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取得数, 借方登记年末转销数, 平时余额在贷方, 反映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累计数。年终, 应将本账户贷方余额全部转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账户。明细账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设置。

(二)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是指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独编制, 预算支出按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 不列赤字。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主要包括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的“类”和“款”如下: (1) 教育:其他教育支出。 (2) 科学技术:其他科学技术支出。 (3) 文化体育与传媒: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 (4) 节能环保:污染防治。 (5) 城乡社区事务: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6) 农林水事务:农业、林业、水利。 (7) 交通运输:公路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民用航空运输、邮政业支出、其他交通运输支出。 (8)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资源勘探开发和服务支出、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监管支出、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其他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9)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商业流通事务、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支出、涉外发展服务支出、其他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 (10)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工商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 (11) 转移性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支出、调出资金。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的转移性支出类别, 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不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进行分类和核算, 而是作为补助支出等类别进行分类和核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是支出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各级财政部门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借方登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发生数, 贷方登记年末转销数, 平时余额在借方, 反映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累计数。年终, 应将本账户借方余额全部转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账户。明细账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设置。

(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是各级财政部门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中调出, 用于一般预算支出的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是支出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调出。借方登记调出数, 贷方登记转销数, 平时余额在借方, 反映当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的累计数。年终, 将贷方余额全部转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账户。

(四)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是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收入减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后的差额。是各级财政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结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补助收入中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收入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补助支出中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每年年终结算一次, 平时不结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是净资产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各级财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的年终执行结果。贷方登记年终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收入”等账户转来的全年收入数, 借方登记年终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补助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等账户转来的全年支出数。本账户年终贷方余额反映本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滚存结余, 转入下一年度。

三、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有关账户

为适应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需要, 规范教育收费等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会计核算, 从2011年1月1日起, 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会计核算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一)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是指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入, 包括教育收费、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等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是收入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入情况。贷方登记资金收入的取得数, 借方登记转销数, 平时余额在贷方, 反映当年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入累计数。年终, 应将贷方余额全部转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账户。明细账应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设置, 同时, 根据管理需要, 按部门进行明细核算。

[例5]某市财政收到市教育局某中学交入财政专户的普通高中学费200000元。账务处理:

(二)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是指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安排的支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是支出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安排的支出情况。借方登记资金支出的发生数, 贷方登记转销数, 平时余额在借方, 反映当年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支出累计数。年终, 应将借方余额全部转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账户。明细账应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置, 同时, 根据管理需要, 按部门进行明细核算。

[例6]某市财政从预算外财政专户拨付某福利彩票销售机构业务费用支出20000元。账务处理:

(三)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是指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支相抵形成的结余, 包括教育收费、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业务费用等资金的结余。“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是净资产性质的账户, 用于核算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支的年终执行结果。贷方登记“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账户的转入数, 借方登记“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账户的转入数。本账户年终贷方余额, 反映未纳入预算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收支相抵后的滚存结余, 转入下一年度。明细账根据管理需要, 按部门核算。

[例7]某市财政年终结转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账户, 结转前“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账户贷方余额20000000元。账务处理:

同时, 财政总预算会计应结清所有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明细账的余额。

[例8]某市财政年终结转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账户, 结转前“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账户借方余额15000000元。账务处理:

同时, 财政总预算会计应结清所有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明细账的余额。

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尚在进行当中, 出台一部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还未到时机。相信当财政体制改革完成之后, 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会及时出台, 那时新增的会计科目就会集中完整的呈现出来, 而不是以办法或通知形式分散告之。

参考文献

3.会计财政法规复习资料 篇三

摘要:财政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它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_府的财政收支,还包括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财政资金是一个国家社会资金的主导,它对社会资金的运作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财政资金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和国家企业上缴的一部分税后利润,对于企业来说这部分资金的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新企业准则的规定,这里对财政资金的会计处理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政资金会计处理

0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财税[2009]87号)进一步明确。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从而取代了财税字[1995]81号。新规定与旧规定相比对适用范围、适用时间以及后续管理进行了细化,更具操作性。

1财政资金的分类

1.1国家投资,应当作为权益,计入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

1.2资金使用后要求返还的本金,会计处理应当作为负债,计入借款或其他应付款处理,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借款或其他应付款。

1.3企业取得的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财政资金,会计处理作为损益,原来有计入补贴收入的,现在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此外,为准确把握“财政性资金”的内涵,应关注以下几方面:①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资金都是财政性资金,不局限于财政拨款的单一形式;②直接减免应并入应税收入的只有增值税。其他税种的直接减免额不并入应税收入;③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属于税收优惠的具体形式,即由税务部门先足额征收,然后由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退还已征的全部或部分。只要是享有此类形式优惠的所有税种,均应计八企业当年收入总额;④出口退税款不并入收入总额,因为出口退税退的是上一个环节的进项税,是企业购进货物已负担的部分,不是本环节实现的税收:⑤某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采取各种财政补贴等变相“减免税”形式给予企业优惠,均应计入企业当年的应税收入。⑥“乱收费”项目不得税前扣除。

2新会计准则下财政资金的会计处理

根据政府补助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条的规定,企业收到的财政资金的会计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1企业收到的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性质的财政资金,如基本建设投资、国债投资项目,这类资金属于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增加“实收资本——国家资本”,对于超过注册资本的投资则应增加“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增加实收资本的,应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2属于投资补助性质的财政资金,如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补助、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补助等,这类资金是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补助,但是与前一类资金最大的区别是国家不一定以投资者身份投入,主要是政府为了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或实现调控目标,给予企业的具有导向性的资金,企业应当根据政府部门下达的文件规定增加“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或根据文件精神由某个单位持有或享有。增加实收资本的,应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3企业收到的大部分财政资金如粮食定额补贴、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的奖励款、贷款贴息、税收返还(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科技三项费用、挖潜改造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关闭小企业补助等,这类资金一般是对企业特定经济活动支付的成本费用的补偿,应按照政府补助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在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递延收益”。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时,相关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不再予以递延。

2.4企业收到的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财政资金,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资金等。这类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因此企业收到时应当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2.5企业收到的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时,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对未形成长期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在建工程”等。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上述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借记“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6企业收到的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的税收返还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2.7企业收到的增值税出口退税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3财政资金的税务处理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三种类型的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是财政拨款;二是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另外,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对“财政拨款”做了详细解释:“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所称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属于不征税收入的财政拨款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各级人民政府拨付的财政资金;二是必须是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拨款。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企业收到财政资金如果属于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政府转贷项目需要偿还的资金则不需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4.会计财政法规复习资料 篇四

整理来源:厦门会计之家

本节重点归纳总结:

1.会计法律制度构成及其地位;

2.会计法律制度4部分制定者及代表;

3.综合类会计法律制度和核算类法律制度的代表。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是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的总称,也可简称为会计法规。

会计法律体系(金字塔)=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1.制定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2.构成:《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3.制定时间:《会计法》是1985年1月21日通过,1985年5月1日施行。现行的《会计法》1999年l0月31日第二次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4.地位:会计法律所规定的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国《会计法》是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法律文件,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热线:400-088-9197

算,实行会计监督的基本依据,也是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进行会计管理的重要基础。

二、会计行政法规与会计地方法规——非“会计法规”

(一)会计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所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都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1.制定者:国务院——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2.调整对象:---某些方面

3.制定依据:《会计法》

4.构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二)会计地方法规

会计地方法规,也称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经授权的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如《深圳市会计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等。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制定者:国务院财政部门

调整对象: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构成: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一)会计规章

由财政部制定,财政部长签署命令形式

《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二)会计规范性文件

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

《企业会计制度》200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2、《小企业会计制度》2005

《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2007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96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前三层次:效力逐级降低

四、会计法律制度的其他分类

(一)综合会计类法律制度--层次最高的法规,针对重大的,带有综合性、根本性的问题

《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会计核算类法律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三)会计人员管理类法律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四)会计监督类法律制度

《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五)会计中介机构管理类法律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

《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六)其他会计类法律制度

5.财政学复习资料 篇五

财政学重点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 财政的基本特征:(MCH)1.公共性与阶级性

(阶级性: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关于公共性:财政具有鲜明的公共性。

(1)既然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国家或政府本身就具有公共性,所以财政就具有公共性。(2)财政是为国家或政府执行其职能提供财力的,属于“公办”、“公事”,所以财政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2.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强制性:财政的强制性指的是财政这种经济行为为极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无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偿还性是和它的强制性相一致的。国家征税后,税款就由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支有收,即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收支是否平衡或对称构成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收支平衡也成为财政运行和制定财政政策的核心)

 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判定标准)

(课件解释:所谓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上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其供给成本却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和地域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比如国防、路灯等物品。)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其特征主要有:

一、非排他性;

二、非竞争性(1)非排他性

一些人享有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益。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2)非竞争性

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市场失灵:(MC)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有效发挥,从而天然达到有效资源配置结果;而在另一些领域或场合,即使市场资源配置职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也不能达到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效果),我们称之为市场失效或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MCH)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 政府干预手段:(MCH)

1.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成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MCH)

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称为政府干预失误);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 财政职能(详细掌握)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一)资源配置是指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实现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众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合理运用多种财政手段(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一)收入分配职能

(课件上解释: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指由国家预算拨款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和补贴等),使得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财政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的平衡。

2、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3、利用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政策手段,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协调和高级化。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章

 公共定价及其方法

概念: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方法:

① 均成本定价法:指政府在保持提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②二部定价法:由两种要素构成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由于二部定价法具有“以收支平衡为条件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性质,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售价格管制的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方法)

③负荷定价法:根据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 财政支出的效率

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这实际上是研究财政支出的两个方面

(一)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也称为政府部门的X效率)

(三)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表现

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两个方法做MC掌握)

1.成本—效益分析法: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净收益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2.最低成本法:也成最低费用选择法,是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宜计量的项目。具体方法:首先根据已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几种备选方案,而后十分别计算各种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如果是多年持续的支出项目,还要采取贴现法折算出“费用流”现值;最后是按费用的高低排列顺序,供决策者抉择。

第三章

 财政支出的分类、名称及主要作用(掌握MCH)

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掌握公式)

1.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G(%)GGnGn1Gn1Gn1G(%)GDP(%)GGDPEgMGP4 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

(一)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此外,他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政府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会快于GDP的增长。

(二)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皮科克和威斯曼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的主要原因。

内在因素的分析是建立在一种假定上: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缴税,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支出的约束条件。

外在因素:发生外部冲突时,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即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MCH)1.经济性因素;2.政治性因素;3.社会性因素

第四章

 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公共事务”也日益增多,则必然带来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另外,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应是下降趋势,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如此

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及其项目(MCH)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消费性支出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

 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1)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2)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它们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

 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BOT投资方式是近几年发展和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件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MC)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继续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第六章

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JD)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结构改变需求结构。)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通过改变企业购进的产品价格(供给价格加销售补贴),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给予补贴可以降低研究开发成本,缓解风险,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从而推进科研与开发的发展。)财政补贴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财政补贴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 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 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JD)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收入。从作用来看,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

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等。这类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也主要表现在这里。刺激性税收支出又可分为:一是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二是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

 税收支出的形式(MCH)

1.税收豁免;2.纳税扣除;3.税收抵免;4.优惠税率;5.延期纳税;6.盈亏相抵;7.加速折旧;8.退税

第七章

 财政收入形式(MCH)

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

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第八章

 税收的“三性”(选择题掌握)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众需奥的必要保证。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种标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税收术语(选择题掌握)

(一)纳 税 人

(二)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重要标志

(三)课税标准。国家征税必须以统一标准进行计量。确定课税标准,是国家实际征税的重要步骤。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四)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政策。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它包括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政府的征税能力;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当局征收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措施。

(七)课税基础。(税源是以收入形式存在的,税基却可能是支出)

 税种及分类(选择)

(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从量税与从价税

(四)价内税与价外税

(五)中央税与地方税

 税收原则及其分类(JD)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分为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

1.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

2.能力原则,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按各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分摊。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是指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确实简化原则:其中的“确实”是指税制对税制要素,要在税法和征管法上作出明确而清晰的规定。

 税收中性(MC)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 税负转嫁方式及一般规律(JD)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1.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又称“顺转”;(2)后转方式,又称逆转;(3)其他转嫁方式,包括:混转或散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3.税负转嫁一般性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难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较易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第九章

 税收的经济效应(MCH)

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第十一章

 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MCH)

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就我国现行税制而言,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

同其他税类对比而言,商品课税具有以下特征: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

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 增值税分类标准(选择题程度)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增值税避免了征收的重叠性,这是增值税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流转税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根据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的不同,增值税可分为: 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不准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 收入型增值税: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

消费型增值税: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  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MCH)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

功能: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和“人为稳定器”)

第十二章

 国债的经济效应(JD):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国外政府或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债务。国债的经济效应分为资产效应、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

资产效应:国债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资产效应。

需求效应:国债融资增加政府支出,并通过支出乘数效应增加总需求;或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的增长。

供给效应:国债用于投资,自然增加投资需求,但用于投资也必然提供供给,而且用于投资领域的不同,也就同时改变供给结构,这就是国债的供给效应。发行国债作为一种扩张政策,当用于治理周期性衰退时,具有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国债同时具有增加供给总量和改善供给结构的作用。

 国债的政策功能:(JD)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其实质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民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小。

2.筹集建设资金。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绝对数和比重都大,如果不发行国债是必要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从这个角度上讲,发行国债具有明显的筹集建设资金作用。

3.调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地,短期国债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从而调节货币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手段。 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的基本表示(选择题程度)

债务负担率:国债负担率=(历年发行、尚未偿还的国债累积额÷当年GDP)×100% 债务依存度:方法1: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

方法2:当年财政赤字(当年发行额-还本数)/中央财政支出(本级支出)

方法3: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名称掌握)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国债市场:是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它是证券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证券市场中进行的国债交易即为国债市场。国债按照国债交易过程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功能:1.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国债市场具有顺利实现国债发行和偿还的功能

3.国债作为金融政策工具,国债市场具有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的功能

第十三章

 国家预算(MC)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重要的立法文件,其首要功能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是财政计划活动的中心环节。

 国家预算的类别(MCH)

1、以预算形式差别为依据——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为依据——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世界各国的预算,无论是但是预算还是复式预算,普遍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只用于具体收支项目上)

3、其他有:项目预算、绩效预算、基金预算、充分就业预算、工程预算、国民经济预算等

 国家预算原则(MCH)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性

 部门预算(MC)

部门预算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部门预算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包括部门的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支出。

 政府采购制度(MC)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MC)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 “收支两条线”管理(MC)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第十四章 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 预算管理体制及其基本内容(简答):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 分税制管理体制(简答)(与下一题不知道是哪个):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以及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和横向调节两种形式。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中央国家运转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作为中央固定收入;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的处理: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期后逐步规范化。

第十五章

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框架和名称掌握)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6.真是平衡与虚假平衡

 财政赤字预算恒等式:G-T≡(S-I)+(M-X)(X:出口额)

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简答):(再看一下书)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大于收入的状况。弥补财政赤字的两种常规的方法是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债务融资:又称赤字债务化,即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债务化融资不会扩大货币供给量,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融资: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通过货币创造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是直接的方式,即财政部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二是间接的方式,即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随后中央银行在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给中央银行将债务货币化了。

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扩张作用,因而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第十六章

 财政政策(MC)

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 货币政策(MC)

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分,如同财政政策一样,其最终目标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一致的。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货币政策是借助于货币政策手段即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

 财政政策的目标:(MCH)

财政政策的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一般是指:

1.经济适度增长;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3.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4.收入的合理分配;5.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 财政政策工具(MC)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包括财政补贴)、政府投资等。

 财政政策的类型(简答):

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作用,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第二,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如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二、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中性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就是平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如果总供求原来就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但是,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乘数:

税收乘数: 注:MC—名词掌握,MCH—名称掌握;JD—简答,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可以没有的~~~ 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MCH)

(1)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的贷款(2)存款准备金制度(3)利率(4)公开市场操作(5)贴现政策

 货币政策的类型:膨胀性、紧缩性、中性  不同的政策组合(简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举一反三)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有效遏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但长期运用这种组合,会累积巨额的财政赤字

 相机选择财政政策时滞的类型:(MCH)

6.【财政学复习资料】 篇六

1、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E、其他收入

2、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C).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公积金制

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E、国有资产

4、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D)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5、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劳动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6、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7、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C)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D.国际收支平衡

8、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B)A.农民

B.政府

C.社会

D.农业企业

9、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B)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定额税率

10、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C)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平分配

11、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指(A)

A.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B.行政国防支出

C.社会发展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12、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C)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国家主体性

D.公共性

13、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C),用以满足人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商业保险

14、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15、国防科研事业费属于(C)安排的支出

A.地方预算

B.行政管理支出

C.国防支出

D.科技支出

16、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是按(B)分类。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发展趋势是(D)A、持续增长

B、持续下降

C、首先持续增长,然后持续下降

D、首先持续下降,然后持续增长

18、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D)A、税收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E、瓦格纳法则

19、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C)

A.私人产品

B.公共产品

C.混合产品

D.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20、古典财政学的创始人是(C)

A、威廉.配第B、魁奈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1、税负转嫁最普遍的形式是(A)

A.前转

B.后转

C.税收资本化

D.消转

22、政府课税会影响商品比价关系,从而改变纳税人经济行为的税收效应被称之为(B)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投资效应

D、储蓄效应

E、劳动供给效应

23、下列公共收费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项目是(A)

A.高速公路通行费

B.工商执照费

C.药品生产许可证费

D.电话费

24、政府扶持教育事业的首要内容应当是(C)

A.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

C.全民义务教育

D.全民义务教育与中等教育

25、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A)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C、阿罗

D、布坎南

26、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B)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27、以纳税人在一定时期的收益或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是(B)。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

E、行为税

28、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A)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29、文化事业因其典型的消费性质,(B)

A.应当完全由市场来提供

B.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重不大 C.不应当由政府财政来扶持

D.应当完全由政府来提供

30、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31、财政补贴属于(D)A.购买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支出

32、在税制要素中,决定纳税人负担水平高低的最主要要素是(A)

A、税率

B、超征点和负征额

C、减免税

D、附加和加成 E、课税对象

33、税收制度中的征税对象是指(C)

A、交纳税款的主体

B、应纳税额

C、征税的依据

D、税源

E、税率

34、能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的政策效应叫(A)A.内在稳定器 B.乘数效应 C.奖抑效应 D.货币效应

35、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B)A.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B.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36、在财政分配中,购买支出的实现(A)A.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

B.不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 C.会直接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

D.会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

3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38、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E、国有资产收益

39、BOT投资方式指的是:(B)。

A.建设、转让、经营

B.建设、经营、转让

C.转让、建设、经营

D.经营、转让、建设 40、罚款是政府的一种何种收费。(C)A.专项筹集性收费

B.事业服务性收费

C.行政性收费

D.行为特许性收费

多项选择题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BCDE)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

C、价格变动 D、政府的职能及范围 E、技术进步

2、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指标有(ABCD)A.财政支出率

B.财政支出增长率

C.年度财政支出总额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

E.各级政府转移支出总额

3、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下列所得实行累进税率(ABDE)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E.个体工商生产经营所得

4、无竞争性而有排他性的商品是(ACD)A.有线电视

B.公共草场

C.文体节目表演

D.俱乐部物品

E.免费公厕

5、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的主要政策有:(ABCE)A.财政补贴政策

B.价格政策

C.低息贷款

D.社会政策

E.税收政策

6、与私人组织不同,政府具有以下特征(ACDE)A.拥有政治权力

B.具有经济人特征

C.合法性取决于公共选择过程D.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E.有义务满足公共需求

7、下列货物中征收消费税的有(ABCED)A、金银首饰

B、汽车轮胎C、啤酒

D、护肤护发用品

E、香烟

8、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农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BCDE)。A.农业面临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双重风险

B.农业比较利益低

C.农产品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发散型蛛网市场

D.农业的资产利用率低、资金周转慢 E.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较慢,农产品储运较困难

9、基础设施包括:(ABCD)。A.机场

B.铁路

C.水利设施

D.城市排污系统

E.商品房

10、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区别在于:(ABCD)。

A.提供的社会商品属性不同

B.行使职能不同

C.经费来源不同 D.运营方式不同

E.所有制性质不同

11、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是(ABCDE)

A、经济体制 B、分配制度及政策

C、价格变动

D、生产技术水平

E、经济发展水平

12、政府失效的原因有(ABCDE)A.有限的信息

B.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

C.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

D.政府行为的越界 E.政策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3、公共投资的方式包括:(ABCD)。A.政府管制

B.直接投资

C.间接投资

D.BOT投资方式

E.长期投资

14、政府投资的特点有(BCD)

A.盈利性

B.长期性

C.效益外溢性

D.非盈利性

E.短期性

15、基础产业包括(ABD)A.能源工业

B.基本原材料工业

C.纺织工业

D.农业

E.商业

16、增值税最大的特点是(BD)A、不以商品流转金额为征税对象

B、不重复征税 C、按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

D、将国民收入作为征税对象

17、下列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BCDE)A.公务员工资

B.价格补贴

C.税式支出

D.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E.公债利息支出?

18、国防支出的特点包括:(ABCDE)。A.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纯公共商品属性

B.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纯消费性

C.需求的外生性

D.供给的内生性

E.资金密集型

19、财政收入的数量和规模失当,其不良影响表现为(ABC)

A、收入规模过大,影响市场机制的良性循环

B、收入规模过小,影响政府职能的实现

C、收入规模过小,影响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

D、收入规模过大,容易产生腐败

20、下列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是(ACE)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2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ABCD)。A、二者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

B、二者的资金来源不尽相同

C、二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D、二者的保险原则不同

E、是否缴纳保险费

22、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ADE)A.公务员工资

B.价格补贴

C.税式支出

D.公共工程投资

E.政府机构经费

23、国防支出的内容包括(ABCE)。A.军队支出

B.后备役支出

C.国防科研事业费

D.防空经费

E.行政管理支出

24、公共商品的特性有(ABCDE)A.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

B.非竞争性

C.规模效益较大 D.非排他性

E.具有自然垄断性

25、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商品是(BCDE)A.有线电视

B.公海渔场

C.公共草场

D.拥挤的马路

E.免费公厕

26、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ABCDE)。A.提供的是纯公共商品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消费性

D.低收入弹性

E.连续性

27、按支出是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BD)A.经济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E.维持性支出

28、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CDE)

A、农民负担重

B、农业结构单一化

C、农业的投资收益率低

D、长期稳定的负担政策

E、农产品价格偏低

29、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有(ABC)。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积累式

E.积金制 30、政府收费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其作用是(ABCE)A.管理社会事务

B.筹集财政收入

C.管理公共资源D.增进社会福利

E.提高供给效率 30、政府投资的条件有:(ABCDE)

A.私人部门不愿、不能提供

B.弥补市场失败

C.私人投资导致基础产业资源配置低下

D.矫正市场失败E.政府预算约束

31、由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的项目是(BCDE)。

A、财产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E、工伤保险

32、下列有关税收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E)

A、税收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税收属于历史范畴 C、最早产生的财政范畴 D、国家是税收征收的主体 E、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33、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有(ABCDE)。A.机构设置

B.人员编制

C.内部约束机制 D.外部监督体系

E.公务员素质

34、按照部门结构划分,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BCDE)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35、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CD)

A、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B、调节收入渠道多样化 C、调节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

D、消除和缓解个人收入悬殊现象

36、下列属于财政支出现象的有(BD)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37、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具体包括(ABDE)

A、流通部门

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

C、工业部门

D、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

E、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38、社会性支出包括(AC)。a.科教文卫支出

B.国防支出

C.环保支出 D.基础产业投资支出

E.行政支出

39、下列属于管理性收费的公共收费项目有(ACDE)A.市场管理费

B.矿产资源补偿费

C.结婚证收费

D.进口许可证收费

E.商标注册费

40、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ACE)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41、无偿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AC)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C、罚没收入

D、各种借款收入

E、公共收费收入

42、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BD)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43、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ABC)

A、设置税种

B、调整税率

C、减免税政策

D、强制征收

大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

1、试述税负转嫁及其制约因素。

2、什么是公共物品?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分类。

3、试述财政的职能。

4、简述瓦格纳法则。

5、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

6、谈税收的基本特征。

7、政府自身是否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8、论外部性,并举例说明。

9、谈政府干预的范围。

10、简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1、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

12、简述税收效应。

13、简述商品课税的特点和功能。

7.探析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 篇七

一、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实质

从实质上看, 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沟通的桥梁, 是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 是消费关系、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等各种经济关系的综合反映。财政对财政税收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等的合理规定, 可以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保障了其正常经营;而微观经济对主体对会计工作的重视, 保证了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为财政税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实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工作的前提是财政管理

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 这种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财政在会计中重要地位, 衡量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是财政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各方面物质的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方式是财政收入。

2、财政的基础是会计

科学合理的会计工作, 能够完善经济管理体系, 提高经济利润进而奠定财政收入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 会计工作的好坏关系着财政收入能否真实足额实现, 所以财政的基础是会计。

3、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

我国征税的基础是会计帐务核算和相关会计资料, 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则是通过税收的形式来体现的, 可见财政的分配职能规定了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分配关系;而我国法律中的会计法、预算法和税法等, 又规定了财政和会计的法律关系。由此可见, 分配关系与法律关系均是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现实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的同时, 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1、实行集中核算的现实问题

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或集中核算制, 改变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的身份,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使贪污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 也缓解了会计参与管理与会计委派或集中核算之间的矛盾, 解决了经费来源和会计人员的晋升、考核等问题。

2、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的现实问题

我国稽查特派员制度的制定是以我国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来完成的, 是一种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其试图通过对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经营业绩的评价, 提出一些奖惩任免的建议, 以使对他们的外部压力得到持续保持。在这种形式下, 形成了一种财政和会计关系。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不完善和竞争无序等较多的问题, 这时的稽查特派员制度解决不了其面临的所有问题。

3、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为生产要素, 以通讯技术和信息为条件, 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其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给我国的会计理论、环境、观念和政策等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会计模式面临着创新的现实问题, 而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的财政部门也面临着合理的规范工作的现实问题。

三、协调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分权制度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我国财政体制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革, 不断丰富了财政分权理论的研究, 财政分权效果的影响也逐渐的受到的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级政府财政权利在财政分权下的博弈或者经济增长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是以往研究的重点。如果财政分权结果的评判, 仅从权利博弈和经济增长方面进行, 是非常片面的。财政分权在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变和经济转轨的形势下, 其具有复杂的影响。这就要求对其的研究分析需要从一个比较综合的角度进行, 对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把握, 以便能更好的对我国财政制度及影响进行准确的评价, 使财务分权体制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进而使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发展。

2、创造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企业在不断的发展、维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有利于企业的长久竞争优势得以保持, 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 保证了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从而为财政收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使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好的协调。

四、结论

针对目前我国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现实问题, 正确的认识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实质, 并通过采取一些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措施, 来协调财政和会计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促进财政和会计之间关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带来良好的宏观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赵海阳.财政与会计关系浅析[J].齐鲁珠坛, 2011 (01) [1]赵海阳.财政与会计关系浅析[J].齐鲁珠坛, 2011 (01)

[2]王善君.财政与会计关系刍议[J].潍坊学院学报, 2010 (05) [2]王善君.财政与会计关系刍议[J].潍坊学院学报, 2010 (05)

8.财政局如何加强会计预算管理 篇八

财政局是管理财政的具体部门,会计预算管理是财政局的主要工作,只有切实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才能够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笔者就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与各位同仁进行如下探讨。

一、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所存在的不足

核算范围缺乏全面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预算会计方式难以与新形势新情况相适应。财政拨款的形式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但是,会计预算却仍旧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手段单一,方式单调。此外,我国国库体系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国库资金实现了资本化运行的方式,很多国有资产都是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存在的。但是,我国采用的财务会计预算方式,只是核算财政资金的支出,没有核算国有股份、有价证券。

对财务报告的约束不力。从当前政府预算决算来看,采用的模式比较单一,无法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产等情况。从发布的会计预算信息来看,比较简单,对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清楚明朗,存在诸多漏洞,容易使腐败行为有可趁之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透明性,就容易发生贪腐问题,这样的财务报告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政府固定资产核算不完整。从行政事业单位来看,固定资产都要登记到账面上。但是,这种记录方式,只是记录固定资产的原值,而不进行折旧计算。因此,在预算报表上,不能查询到固定资产的价值、使用及耗损情况。这样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在账面上准确地反映出来,也无法反映出行政服务的成本,是财政资金的监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收付实现具有局限性。从现行的会计预算来看,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及反映国有资产及负债情况,从而就无法有效地控制财政风险。在会计预算时,无法将负债情况等反映出来,从而高估了支出,虚增了财政的可支配收入,同时,也掩盖了部分债务信息,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风险状况。采用这种方式,使财政支出与收入不配比,严重影响了收支结余的真实有效评价,使预算信息缺乏足够的真实性。

二、狠抓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切实提高财政会计预算管理成效。

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 一是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会计应该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管理权、监督权等权利,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做好会计工作。作为财政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切实依法履职,依法尽责,才能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如果不作为、乱作为,而滥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财政部门,处理要做好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地调节,切实组织落实好财政收入等主要工作外,还要切实履行好财政的监督职责,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发挥。

二是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财政部门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基础性工作,严肃财经纪律,从而规范财经行为,实现增收节支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督查落实力度,创新督查方式,减少财务管理漏洞,从而增强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效性,是监管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

明确预算监督管理内容。一是确保监督与法定要求相符合。重点产看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否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单位的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记录等是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要求相符合。检查各单位是否有与国家国会计制度所要求的资产、负债、支出、收入等内容的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是确保预算编制质量。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会计预算的重要业务内容,因此,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编制,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才能够从源头上提高会计预算管理工作质量。面对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动态化等发展形势,财政局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会计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收支目标计划里纳入收入、财务经营活动。针对相预算数据工作的需要,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业务素质。

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学习。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进行预算数据的填报,杜绝弄虚作假,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一是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针对财政预算,对于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到症结所在,积累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做好财政预算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对于财政预算执行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和原则落实的,甚至是违法财经纪律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依法依纪严肃追责,让违反会计预算管理者付出惨痛代价,使其得不偿失,从而筑牢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愿腐的会计预算管理监控的制度笼子。对于预算执行到位、预算控制工作业绩突出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也应该予以奖励,以此充分调动会计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实现全面核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财政预算会计方式,以满足新形势新情况发展的需要。采用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式进行预算管理,不仅要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核算,更要对国有股份、有价证券进行核算[3]。

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方法。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联系的紧密性,要切实加强财务报账工作,加强对单位的经费预算管理,加大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方面预算控制力度。着重分析财务经营活动,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的报告分析及总结。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管理对推动预算执行的积极作用,以此提高执行盘点、对账的工作效率,确保账目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多采用随机抽检、暗访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大监督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会计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以确保会计预算操作流程清楚,规范操作过程。

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一是加大财务报告的约束力。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的方式,完善预算信息内容,尽可能地减少财务管理漏洞,对财务报告提出更全面、更严格的要求。二是创新政府固定资产核算。进行折旧计算。在预算报表上,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相关情况。三是克服加强财务公开建设。通过财务公开,实行对财务管理的公开化、阳光化和全程化的监督与管理,增加预算管理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风险状况。四是强化会计业务培训。想法设法拓宽会计预算管理人才引入渠道,通过社会招聘和高校招聘等方式,不断增强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力量,科学规划,精心部署,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反设法地提高会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保证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总之,财政局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狠抓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会计核算、监察等工作,积极组建会计核算中心,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业务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多种方式有效配合的积极作用,提高会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方法,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

上一篇:小学生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下一篇:新颖材料课件配套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