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心监督管理机制

2024-09-22

创新中心监督管理机制(9篇)

1.创新中心监督管理机制 篇一

紧扣中心 创新机制全力推进组工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们紧扣组工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这个重心,通过吸纳和外传两个渠道,着力构建覆盖区、街、村(社区)的三级信息网络,牢固树立求实、求深、求快、求准四种意识,认真分析组织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关注新做法,动态报送新举措,切实发挥信息工作在全区组织工作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认识和做法是:

一、紧扣一个重心、把握正确方向,将组工信息贯穿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全过程信息工作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为领导决策服务,就必须准确把握决策的基本特质。以往工作中,为决策服务,我们强调得更多的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原始信息材料。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信息工作仅停留在服务决策的第一阶段,是不全面、不完整、不到位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动将信息服务领域延伸到决策:谋划、议决、执行与反馈等四个主要环节。一是为谋划阶段服务。针对某项具体创新工作,我们极力从不同角度捕捉信息来源,从不同层次收集初始做法,从不同主体征求意见和建议。初步筛选这些基本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整理其中的合理成分,形成比较详尽的第一手文字材料。例如:关于试行科级干部点名交流制度,我们就收集

到了来自各街道、机关各部门的26条建议类信息。二是为议决阶段服务。按照科学决策的选优原则,在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深入的理性思考,为集体讨论决策之前提供二份以上的可选方案。经过集体反复讨论斟酌,好中选优,最后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比如:在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我们从非公企业党员、党组织、企业发展等三个不同的优先切入点出发,提交了三份比较详尽的实施方案。三是为执行阶段服务。针对基层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把握不准的问题,在个别指导的同时,我们利用不定期的内部信息交流对面上加以宏观指导,既阐明制度施行的缘由,又介绍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做法,确保新制度在基层执行过程中的正确方向。四是为反馈阶段服务。一项科学决策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执行的实际效果不断地予以校正。基于此,我们积极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及时地将决策执行的效果及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加以反馈,为进一步完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同时积极、适时地向上级组织部门报送综合情况。例如:去年,我们在青年干部管理“三派”的基础上,推行了“述岗点评”制度。在5个月的反复讨论酝酿、运作比较成熟之后,我们及时向省市报送了这一做法。

二、利用两个渠道、强化综合协调,努力发挥组工信息的最大效能信息工作不是工作中心,但关乎中心工作;不是最终决策,但影响决策制定;不是大众媒体,但能够宣传自身。组工信

息工作更不例外。在做好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大前提下,我们利用吸纳和外传两个渠道,充分发挥组工信息在经验推介、树立形象和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充分吸纳,借水行船。就某项工作而言,一方面根据全区组织工作整体部署,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另一方面,结合具体单位的实际特点,不失时机地将区外先进地区的一些成功做法向其推荐,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嫁接”试点工作。这些做法在我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认真总结提炼经验,不断完善修订措施。在此基础上,按照先局部试点、后全面推广的思路,将经过局部试点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及时推介到其他部门或街道去,促进经验向薄弱环节的柔性流动。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利用信息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通过不同单位报送信息频率和侧重点,及时了解该单位当前组织工作状况及难点所在。必要时,直接上门督促指导工作。二是大力外传,宣传自身。我们注意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反映我区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党员教育管理、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的新做法和取得的新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们分别向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等相关部门报送信息共计118条,实际录用86条,其中中组部《组工信息》录用一条,《江苏组工信息》录用8条,市《党建纵横》录用16条,市委办公厅《南京快报》录用10条。

三、构建三级网络、实现互联互动,努力打造一

支高效有序的组工信息队伍多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很多经验都来自基层,离开或忽视基层的的信息工作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的组工信息网络,是做好组工信息工作的体制保证。经过几年努力,我们编织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级联动”的组工信息网络。

1、构建信息网络的领导核心。成立了统筹协调全区的组工信息工作区组工信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区组工信息的发展状况作出准确的把握,对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预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部长担任组长,组织部办公室负责日常信息工作管理。相应建立了信息季度例会通报点评制度,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通报本季度全区组工信息进展情况,内容有:各单位实际报送信息的数量、上级部门录用的信息数量以及我区在全市组织系统的排名;二是对信息工作完成最好和最差的单位进行“首末”点评;三是议定下一步的信息工作重点和报送要点。

2、搭建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各基层党(工)委在组工信息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各单位将信息工作作为提高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来抓,确定一名专职副书记主管组工信息工作,并明确至少一名组工信息员,负责撰写、上报信息及指导下属单位信息工作。在基层单位,包括社区和非公企业,凡是建立党组织的,也要确定一名兼职信息员。力争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组工信息员。

3、夯实信息网络的工作基础。我们针对信息网络的基础工作、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主要抓了几点:首先,严格把关挑选信息员。我们要求各各单位选择政治觉悟高、文字功底好、信息意识强、有责任心的同志

担任信息员,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建立组工信息员资料库。其次,不断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业务培训。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区组工信息员会议,邀请省、市委组织部门信息工作的专家对信息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其三,适时调整信息员。对经过考核,责任心不强,工作绩效不明显的,要求有关单位调整人选。对成绩突出的信息员,组织部门予以重点关注。

4、加大条块之间的互联互动。横向上,我们加强与区纪检、审计、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在这些部门中选定“特约信息员”,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报送诸如广大干部群众作对组织工作突出要求的信息。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组工信息内涵,实现内涵与外延的有机互动。纵向上,加强与上级组织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尤其是在一些创新工作中,对于拿不准的提法、吃不准的精神,及时向上汇报,争取上级对我们的业务指导。对下,我们建立了信息直报制度,有效地避免了村(社区)信息上报过程中,人为原因的删减失真和客观原因的时间延迟。

5、尝试建立“编外信息员”制度。即:探索在机关序列之外发展信息员。聘请一些政治素质高、热心基层事业、有一定组织工作经验的老党员担任“编外信息员”。主要职责:收集报送基层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反映;对农村党建、社区党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权利:可直接向街道工委或区委组织部报送信息、反映情况;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对反映问题的落实情况享有知情权。

四、牢固四种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努力确保组工信息的高质量质量是信息工作的生命,我们一直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把握。我们借鉴质量控制原理,把求实、求深、求快、求准四种意识融入到信息产出的四个核心环节,取得了一定效果。信息来源求实。为了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建立了信息报送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是明晰组工信息员的责任,严肃政治纪律,对报送的信息真实性、可靠性负责,出现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我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每位信息员,围绕党建和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实事求是地开展信息报送工作。杜绝编造情况和捕风捉影,坚决克服夸大其辞或以偏概全,对存在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不护短,确保信息调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去年,我们向省委组织部报送了一条《雨花台区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朝建夕撤”》的信息,后被省《领导参阅》刊发。主要反映了新经济格局下,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党员流动性加大、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面临着“建”与“撤”的问题。信息挖掘求深。我们注意加强对零散、局部的初级信息进行综合整理,通过积极开展阶段性信息和专题性信息综合,力求做到见微知著、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近及远,使信息工作对领导决策、指导全局、推动面上工作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同时,要求信息员对问题剖析要更深一层,使领导能更多的了解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对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要看得更远一步,为领导决策争取更多的主动。去年,省委组织部《领导参阅》录用的《雨花台区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金为企

业党建“买单”》信息原胚仅有2行字。信息报送求快。对信息报送时限作出了明确规定:信息报送要及时准确,保证时效性。原则上,中央、省委、市委及区委重大决策出台后,三天内要报送本单位、本部门的反映;本单位、本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的贯彻落实措施,要在作出部署的同时报送;开展的特色活动,要在工作起步初期及时报送;一般信息报送不超过四天。比如:在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组织部长会议结束的当天,我们就谋划贯彻落实措施,并报送工作计划信息。信息探索求准。将信息和调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调研证实信息、扩充信息、挖掘和开发高层次信息的作用。我们努力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上级组织部门最为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调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信息。

2.创新中心监督管理机制 篇二

1999年以后, 国家逐步在全国地级市城市设置本科院校, 截止2015年4月,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共408所, 占同期具有本科招生资格高校的34.3% (其时全国共有1191所高校) 。[1]可见, 新建本科院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的投入与管理原则主要是“省地共建, 以地为主”。然而, 由于地方政府或多或少存在新建本科高校隶属于省教育厅的观念, 加之, 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观念不强。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较少得到地方在政策和财政上的强有力支持, 在发展中显得捉襟见肘。

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为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内涵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走校地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校地合作是指以共同利益为纽带, 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大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共赢的互动合作, 这是“大学内在发展逻辑和社会需求在协同发展中寻求共赢的过程”。[2]校地协同育人是指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机构等主体共享人才、知识、物质资源, 结合教育教学和市场规律, 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而进行周期性活动。

近年来, 新建本科院校逐渐认识到立足地方、进行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树立了以地方为依托, 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观念, 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 都紧密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 努力成为地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中心, 为地方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加快了培育和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步伐。它们以学科优势为支撑, 坚持以行业发展引领和行业标准指导为重点, 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思路, 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我们以川东北唯一一所省属新建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为例来加以说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四川文理学院将办学理念定位为: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 立足川东, 服务四川, 面向全国, 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新成立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面对老龄化突出这一国家现实问题, 学校设立康养产业学院, 培养养老服务方面的专门人才。学校还成立校地合作处、发展规划处和校友工作办公室等对外联络班子, 加强与省 (市、区) 领导, 特别是学校所在地达州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联络, 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络。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与思路上的转变, 为校地协同育人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

1999年,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提出, 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2年,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率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2009年教育部在高校“质量工程”项目中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10年教育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贯彻劳动者就业的四个方针, 即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2016年, 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中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国家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大政方针政策的出台, 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全国普通高校申报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并纷纷设立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了“课堂式”、“实践式”和“综合式”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作为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 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职 (专科) 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下开展创新创业机制教育呢?

(一) 针对性地制定校地合作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核心是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首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种类。课程安排要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原则, 以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为抓手, 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可以为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比如四川文理学院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 即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别为50项和100项,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项, 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据此, 学校进一步制定了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第一学年:解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翻转课堂讲授《科学思维与方法》、《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职业规划与发展》等。第二学年: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 课堂讲授与实践《创造学》、《知识产权法》、《市场调研》、《项目开发》、《学科竞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应用实践, 学生可以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 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和就业, 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学年:专业教学与实践, 介绍学科专业前沿, 采用基于应用问题、项目深度研发、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等方式深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四学年:集中实践与创新创业成果导向教育。

(二) 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

一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作为办学指导思想, 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的合作, 建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基地;依托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 支持建立大学生科技园, 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 开办培养主体多元的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的主题创新实践班。

另一方面, 政府提供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 与学校共同建造科技园、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基地, 并将其打造成学生实习、实践、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校地资源互补的平台, 实现学科带动产业发展, 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需要进行创业模拟实践, 通过创新创业基地来孵化创业基因。下面, 我们重点讨论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应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精神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形成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校内基地建设的成型模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专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搭建的制度化平台, 主要设在高校校园内, 可以是课堂、宿舍、餐厅门口、体育馆休息区、图书馆空置房、大学生活动中心、实验室、实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这些场地由学校免费提供。基地主动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校内外著名教授、著名企业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或工程师担任创业导师。学生在基地内由导师指导实施创业, 孵化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创意项目。当然, 也可以以孵化基地为平台, 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项目推介服务, 让社会资源、产品订单进入高校,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相较于政府搭建的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园、动漫产业园等注册资金高、注册手续繁多、用工条件较高且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服务平台, 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成效”的创业模式。如四川文理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室, 学生在创新创业导师指导下的《凉山彝族“纪念版擦尔瓦”服饰创意设计公司》项目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弘扬了民族文化。“擦尔瓦”是彝族同胞平时穿着的一种民族服饰, 许多游客想有一件留着纪念, 但“擦尔瓦”纯手工制作, 用时长, 价格贵, 以前没有商店大量出售, 游客也因价格过高而放弃购买。该项目对“擦尔瓦”纪念品进行改良设计, 通过改变其材质, 降低成本, 添加了具有民族特色图腾的发光体, 使其外观更加新颖和具有吸引力, 不少游客在感受彝族风俗时, 都愿意购买一件甚至几件“擦尔瓦”作为旅游纪念品。另外, 四川文理学院成立了36个创新创业团队,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2014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达州市首届青年创业梦想大赛银奖等奖项。

(三) 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3]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精神教育。[4]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是指, “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与生活工作实践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心理素质。”[5]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 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可以让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形成坚定的创新创业意志。总之,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为着力点, 进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

(四) 提升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来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活动。每个院系的教师要在服务社会、行业、企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三点举措来提高教师到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锻炼的积极性。第一, 学校每年可有计划地推选一到两名专职教师到对口的企业、行业, 做具体的工作与业务, 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参与其经营管理, 为各自单位献言献策, 从而完善并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 形成新进青年教师上岗前在校地合作的相应企业、行业实习半年的制度。新进青年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很高的专业知识理论, 但在企业、行业的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有计划地组织新进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锻炼, 熟悉创新创业的教学流程。第三, 学校要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取得各种行业、职业资格证, 要对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做出突出业绩和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总之,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是人的发展教育、生存教育和终身教育, 是社会为迎接新挑战而对人才构成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校地协同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是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 使他们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不能“一刀切”[N].中国教育报, 2015-06-18.

[2]刘国瑞, 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2) .

[3]林周灵, 谈姗姗, 吴琼, 刘畅, 刘莱阳.创业梦想大学生面临三个艰难选择[N].北京日报, 2010-11-10.

[4]肖海平, 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2) .

3.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 篇三

创新投诉管理机制提高客户满意度

根据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统计,截至5月末,北京分行受理客户投诉38件,客户投诉化解办结率达96%。据悉,自2016年以来,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积极探索建立投诉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客户投诉平台,实现客户投诉有效处理全覆盖。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客户投诉有效处理,北京分行从四点着手落实工作。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据了解,该行行长亲自挂帅,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成员来自服务、运营、监控、法律、安保等各个部门。委员会通过分析总结,加大投诉案件化解力度,增强了各项业务推动工作的前瞻性。

二是强化协作机制,发挥联动职能。该行专门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作为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该中心承担统一管理、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据了解,该行借助投诉联动机制,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1%。实现了客户投诉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置”的目标。

三是健全考核制度,规范处理流程。该行将投诉项纳入全行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之中,对各营业网点及各业务部门进行监督与考核。一旦发生客户投诉,由分行在第一时间内对投诉进行核实。该行通过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完善投诉管理等措施,实现100%投诉回访。

四是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避免同质同类客户投诉问题在不同网点反复发生,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建立了及时总结典型性投诉案例机制。此外,分行对于员工在与客户交流及办理业务过程中容易发生投诉的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与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解决方案,供员工学习与借鉴。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将继续做好源头治理和预防性工作,全面推进“零投诉”工作目标,保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以全新的服务姿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实际行动充分践行民生银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理念,展现银行业的良好精神风貌。

启动“卓越领航”网点能力提升项目强化服务水平

为提高在本市银行中的竞争力,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启动了支行网点理财经理“营销能力提升及营销流程培育”培训项目。此次培训项目旨在为理财团队传递正确的营销理念,标准化营销工作流程,提升营销能力。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以及客户需求的提高的大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在既有基础上保持可持续增长同时兼顾销售风险管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其中关键。为了使培训更加接地,在开展本次行动培训前,民生银行通过与顾问公司合作,透过分行零售条线相关人员的沟通与调研,梳理现况与问题,总结支行网点零售队伍平日工作可能主要面临以下难点:

一是欠缺标准化客群经营管理流程,对存量客户欠缺深入了解,影响了客户价值的提升;二是零售支行长缺乏一套以营销过程管理为主轴,务实与长效的理财团队精细化管理及辅导模式;三是理财经理队伍可能受限旧有单向销售思维及惯性,缺乏新型零售业务的客户经营及复杂中收产品(基金、保险等)专业销售能力,以致无法达成重要业绩指标。

透过以上分析,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围绕自身网点产能提升目标的本质,以网点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营销能力建设及过程管理,通过对理财经理进行系统性的网点咨询辅导,通过高效客户经营及产品专业销售能力,不断强化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夯实自身零售核心竞争力、专业优势与品牌形象,逐步达成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成为市内零售银行领跑者的目标。

据负责人进一步介绍,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从过程管理、营销能力建设两方面着手,期望实现以下愿景:通过组织与个人的活动量管理,优化营销的量质利漏斗,建立网点过程管理理念;通过客户分群经营,实现新客户转化沉淀,老客户催熟生根,从而实现客户整体结构的优化,为产能提升奠定客群基础;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效率和实战活动量;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提升学员保险/基金产品方案落地能力,从个人营销能力与活动量两方面进行实践督导。最终实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更加专业的服务客户的愿景。

成立财富菁英俱乐部打造明星财富管理团队

近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了财富管理的“琅琊榜”——财富菁英俱乐部。据了解,该俱乐部财富管理经验丰富、客户满意度高,主要为深受客户认可的理财经理,集中力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负责人介绍,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一直致力于提供专业的投资理财服务,以期为每一位客户打造出合适的财富配置方案,做顾客贴身的财富管家。此次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财富菁英俱乐部的成立,就是为了培养一批懂市场、懂产品、懂管理的综合型财富管理专家。

据了解,首届财富菁英俱乐部经过数星期的评选共选拔出19名成员。成员人均6年以上理财经理工作经历;80%以上担任团队负责人的管理工作;85%菁英会员获行内外嘉奖。其中奥运村支行戴芃、朝阳门支行教海英、营业部支行冯苗苗和朝阳门支行齐亚飞还在2015年入选相关媒体评选的“北京十大最美理财师”。

4.创新中心监督管理机制 篇四

——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自2009年7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按照“政府规范市场、集中加强监管、廉洁高效运行、公开公平竞争”的要求,努力抓好“项目进场、业务监管、服务程序”三个规范,全力打造“交易服务、场地服务、信息服务、监管服务”四个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90个,成交金额132707.28万元,节约资金9325.91万元,增收资金29073.73万元。其中建设工程招标项目77个,中标金额54897.18万元,节约资金8389.79万元;组织政府采购项目193个,成交金额6994.05万元,节约资金936.12万元;完成国有企业产权交易5个,成交金额1876.05万元,增收416.73万元;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交易项目13个,成交金额64305万元,增收23195万元;完成水利河砂开采权拍卖项目3个,成交金额4635万元,增收3174万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尚勇,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汪毓华,分别于今年3月

20日、5月19日莅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视察指导,对交易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交易中心的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现将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体制。搭建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一委”是指成立了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是议事、指导、协调的非常设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综合协调、管理监督、指导,主任由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纪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

“一办”是指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其主要是承担公共资源交易管委会的日常工作。

“一中心”即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职能是: 1.为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交易场所、咨询和交易服务。

2.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市场秩序。

3.对进场交易的项目实行交易登记制度,接受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报名,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交易各方、中介机构进场交易进行资格审验。

4.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收集、发布公共资源交易公告、公示等信息。

5.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跟踪服务,对场内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依规依法处理。

6.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委托,负责专家评委数据库的维护、管理、使用工作,收集统计有关资料、数据,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7.负责投标(竞买)保证金的代收代退,按规定收取各类综合服务费。

8.对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业务指导。9.承担市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能。

(二)建设情况。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性交易服务机构,与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任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兼任,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一名副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内设机构中增设工程信息科、市场管理科、交易监管科3个正科级职能科室,增加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编制6名,专门用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人员。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产权交易管理中心、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统一进场办公,其人财物归属及工作职能保持不变,交易活动及工作人员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实行双重管理。市纪委监察局执法监察室、市重点办、市建设局招标办在交易中心设有驻场监督办公室。

中心办公和交易场所总面积为1200㎡,有开标室3个、封闭式评标室2个、办事大厅1个和侯标室1个,建立了三个系统:现代信息系统、全程监控系统、电子屏蔽系统,配备了大型电子显示屏、投影仪、音频视频系统、视频中控和电子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制作了有8台显示器的电子监控墙,为交易主体、代理机构和监督部门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交易中心的各职能部门办公场所进行了统一布臵,做到了制度及工作流程上墙。各部门计算

机信息网点均实现了局域网连接,实现了资源设备和交易场所共享,提高了工作效能。

贵溪市、余江县均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其业务归口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指导。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由于统一的有形市场涉及知识面广,程序复杂,技术含量高,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加强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等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实现“一人多岗、一人多能、一人多用”。坚持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研究部署本周工作。结合中心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积极性,增强进取心、荣誉感,提升了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意识,规范了服务行为,营造了争当先进、争创优秀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规范有序,我们始终坚持制度为先,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建立健全考勤签到制、挂牌上岗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评标专家守则、开标制度、评标制度、拍卖制度、保密制度等交易监管制度;结合惩防体系、廉政阳光工程建设,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工作人员廉政禁令、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确保中心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依。今年我们结合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了“少问一个人,少进一道门,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便民优质服务活动。

(三)完善招投标程序和办事指南。中心通过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制定了项目交易流程图,编印了招标投标工作手册,让每一个项目从招标信息发布到中标结果公示,都有一套严格而规范的程序,增强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使招标投标的各个环节都臵于阳光下,努力做到“过程阳光、细节阳光、全程阳光”,有效地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积极推行电子化评标。中心先后投入二十多万元,购买了2台数据库服务器、12台笔记本电脑、打印机、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用于电子化评标。2009年底,组织了专家评委、投标业主等100多人,进行了专门的电子评标培训。今年6月29日,在我市一工程建设评标中,我们首度尝试电子评标并取得成功。目前,电子评标工作进展顺利。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交易中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实现了“六个统一”:

项目统一进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市区内(含月湖区、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新区、信江新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统一平台,其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全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因条件所限须在场外交易的,应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意,报市监察机关备案后,方可另选交易地点。凡未经同意在场外交易的,不论是否存在以权谋私行为,一律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信息统一发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项目交易信息(含招标转让公告、资格预审信息、中标公示信息、成交信息、变更信息和更正公告等交易信息),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后,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信息发布手续。由招标人(代理机构)在招投标信息指定媒体上公告,同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电子显示屏公开发布,实现信息共享,防止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等违规现象。

场地统一安排。进场交易的各类公共资源项目,从项目报名、资格预审、招标答疑、开标评标等全程使用场地,由中心统一安排,确保交易市场的规范有序。

评标统一监控。中心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40多万元,建立了电子全程监控系统,在开标室、评标室设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监控系统实时备份,确保重要数据的保存,为交易主体、代理机构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监管部门的后续监管提供完整的历史数据。

专家统一抽取。进场交易活动中的各类评审专家的抽取,必须在相关行业监督部门的监督下,统一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抽取场所内进行。

保证金统一收退。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专门账户,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收取(退还)投标(竞买)保证金。

(二)达到了“三个明显”:

整体服务功能明显提高。通过内强素质抓管理,外树形象促品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显著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市场管理明显加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国土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管理中心的管理,由分散型转变为集中型,从单一性转变为复合式。

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交易中心现在不仅仅是交易服务平台,同时也是监管部门开展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重要平台。纪检监察机关、行政监督部门、交易中心等有关方面,均通过该平台对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实施监管,有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统一模式。目前,全省设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致有4种模式:独立的副县级自收自支单位(南昌),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下属副县级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九江、赣州、萍乡、新余),与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宜春、鹰潭),直属于市政府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吉安、抚州)。由于管理模式的不一,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建议建立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统一模式。

(二)解决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经费。从我市来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经费至今未能较好地解决。2010年,市财政预算未安排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任何办公经费,中心自身又无经费来源,目前办公经费尚未落实,水电费都无法缴纳,严重影响到中心的正常运转。为了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能更加高效顺畅地运行,建议明确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费来源。

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按照上级的要求,紧紧抓住机遇不放松,从严管理中心和发展中心,把中心打造成服务规范有序、信息高度集成、监管坚强有力的预防腐败阳光平台,为服务我市“四大一新”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5.企业人才管理机制创新 篇五

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撑,因而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从分析当前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中的科学人才观的缺位、人才结构有待优化、人才机制有待完善这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体会,提出了企业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与建议,认为要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和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方能实现企业人才管理目标。关键词:人才管理;国有企业;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才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就成为企业管理实践中努力的方向。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体会,就当前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效化解与创新,作以下探讨与分析。

一、国有企业企业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国有企业,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人才的引进只是人才管理工作的开始,如何对人才进行合理地配置与利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才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从当多数企业人才管理现实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人才机制有待完善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来看,人才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直接体现在一些列的管理制度方面。比如人才流动机制的缺乏,很多人才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又如在人才评价与考核方面,很多企业在引进人才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致使难以引进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人才。此外,在人才培训制度方面如果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就必然会出现员工知识不能适应工作需求,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凡此种种,都是完善企业人才管理机制方面需要通盘考虑的要素。一旦某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2.科学人才观的缺位

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企业纷纷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但是由于长期的体制原因,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对人才的管理上仍难以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从而导致在人才管理实践中缺乏科学的人才观,人才的选拔、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都缺乏科学性,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3.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在一些大企业其实并不缺乏优秀人才,其优秀人才数量完全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企业却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在人才结构上缺乏合理的结构。当不同人才在各自岗位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必然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就更谈不上形成合力以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人才管理机制创新对策分析 1.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

完善的人才考核与评价机制,是改善企业人才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也是一直制约各企业人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考核与评价涉及到诸多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如果能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可以量化考评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那么就必然会给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2.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有效的选拔机制有利于选到高质量的人才。因此企业首先应该从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入手,改变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企业来说,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主要是要建立和用好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两种制度。内部招聘,有利于鼓舞士气,对员工的激励性强,而且选择的准确性较高,招聘成本较低,但是存在选择范围较窄难于保证招聘质量,且容易造成“近亲繁殖”等缺点。而外部招聘选择面广,有利于招聘到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形象,但是存在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选择准确性低且招聘成本较高等缺点。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招聘不同岗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选拔方式。3.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有利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达到“人事相宜”的理想目标。首先,国有企业应开辟员工成长发展的新通道,要通过制度建设、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让能力强的技术业务人员和技能好的操作技能人员名利双收,得到实惠。其次,应引入竞争机制。在适当的时候,在一些大家关注的重要岗位推行公开竞聘,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选拔任用。此外,要加大人事改革的力度,进一步下放人事管理权,给予用人单位适当的用人自主权,这有利于人尽其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重用并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人才机制的创新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针对在人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企业管理者能从战略角度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复杂、艰巨、系统的工程。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各层次的管理者参与这项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有望创造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6.创新运行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篇六

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

--****年行政工作报告

各位董事、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董事会委托做****年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年工作回顾

****年是**公司成立的第*年,本着稳定发展的原则,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围绕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挖掘潜力,攻坚克难,落实考核,在机构设置、干部队伍调整、生产组织、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开发、技术改进、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开源和节流两大主要环节,实现了全年的目标利润指标。为了使****年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对一年的工作作一回顾,以便发扬成绩,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明确任务指标,分解细化利润

**公司资源整合后,根据董事会确定的**万元利润指标,重新核算制定了今年的生产经营计划,并对**万元利润指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将利润指标分解到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部门车间,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费用控制计划,每月按照绩效考核办法逐项进行严格考核,加强了目标任务实现的可控性。

――整章建制,规范企业运作

为了有序推进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公司组织力量制定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生产、安全、营销、财务、劳资、设备、质量、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的管理考核制度,规范了生产组织、质量控制、产品出入库、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程序,明确了部门、车间职责,逐步理顺了公司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规范了员工行为,保证了公司的正常有序运行。

――完善机构调整,合理配置人员,实现中层管理人员公开竞聘上岗

根据新的生产经营格局,公司对原有的机构进行了调整完善,成立了****的生产、管理机构,并重新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协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月份,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公开竞聘,以任务指标的完成作为主要条件,完成了各部室车间中层管理人员的配置,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并在正职的提名下,给相关部室和车间配备了副职及主办,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公司还对全体员工进行了重新摸底,建立完善了员工档案,通过三周的小时制工作写实试行,基本掌握了各岗位的工作量情况,为定岗定编定员工作奠定了基础。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发挥考核激励效应

区别生产、销售、管理等不同情况,制定了配套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了公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闭合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考核指标层层分解量化,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都参与考核,逐月对各项任务指标进行考核,并对部门、人员进行分类排名、末尾受罚,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配套制定了以岗技加绩效工资为主导形式的工资分配方案,实行一岗一薪,岗动薪动,体现了责权利相统一和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奖优罚劣的分配理念,发挥了工资分配的激励效应。

--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生产,以生产促安全,以安全保生产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公司区别各车间及各产品品种的不同情况,积极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完成生产任务。**车间在恢复生产后,公司积极组织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克服**作业和**作业受限等种种困难,完成产量**吨;**车间加强生产组织和控制,通过强化设备维护保养、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积极进行工艺技术改进等措施,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为了实现保质保量按时供货,公司上下克服了很多困难,加班加点,实现了按时交货;

安全作为正常生产的保证,也是公司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公司安全文件精神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重新制定了《**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及《**安全考核细则》,加强了安全网络建设,明确了责任,加大了走动管理巡查力度,增强了安全的细致化管理。同时,对**作业和高压用电进行了重点监护和强化管理,做到了重点区域重点对待,特殊作业特殊监护,保证了生产作业的安全正常进行。通过努力圆满实现了**年的安全工作目标。

――减少投入,加强维护,稳定设备完好率和运转率

设备完好是正常组织生产的基础,要想在尽可能少的投入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的需求,就需要加强日常的维护点检。为此,公司首先对现有设备进行了重新的摸底建档,并制定了设备维护、点检、检修等管理办法,实行了设备检修单制度,建立完善了设备运行、检修、润滑等各种记录,逐步规范了公司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各车间在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中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加强日常的维护、润滑、点检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物资修旧利废,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各车间的设备均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完好率和运转率。**年平均设备完好率达到 **%,平均设备运转率达到**%。

――发挥技术优势,加强生产工艺和过程质量控制,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公司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过程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充分发挥专家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工艺技术改进,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占领和拓展市场。在产品的生产中,从原材料的进厂、生产过程到产成品的出厂都进行了全程监控,并及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及时调整工艺配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得到了用户认可。全年产品质量基本保持了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没有发生较大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纠纷。

――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强化目标成本精细化管理

本着过紧日子细日子的原则,公司实行了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主线,以费用目标管理为侧重的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调整库房管理、出入库管理,重新确定核算管理办法等措施,进一步增强车间的目标成本管理力度,下移了财务控制的关口,变纯粹的一级核算管理为从车间核算控制开始的自下而上的较为精细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使财务数据更加准确,经营结果更加真实,管理也更为可行有效。通过每月定期召开的成本分析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进行解决控制;为了合理调配资金,公司每月进行费用资金计划平衡,对当月的回款、支出、费用等资金运作进行整体控制,量入为出,区别轻重缓急进行合理调配,做到既要保证重点也要兼顾一般,为生产、经营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严格执行公司“**”及“**”等相关费用管理制度,控制非生产性费用的支出。

――以市场营销为龙头,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努力扩大产品销售区域

在今年的市场营销工作中,公司克服了营销队伍力量薄弱、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业绩缺乏等困难,千方百计开拓,并制定出台了供销考核办法等政策,鼓励全员销售,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同时积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工艺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稳固现有市场,开发占领新的市场。对大订单,公司从原料进厂、生产组织、产品发运、用户现场协作指导、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保证了用户的满意。**产品市场先后开发了**、**、等多个新用户。

在过去的一年中,公司全体员工竭尽力量,克服困难,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拓创新精神不足,思路不宽;相互协作精神有待提高,公司基础薄弱,非常需要一种凝心聚力、团结奉献、坚韧不拔的团队精神,非常需要一种敢想、敢干、敢闯难关,谋大事、干大事的战斗作风,骨干力量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不高,考核不够严格。计划、实施、考核三个环节有脱节现象;需要做好技术的创新和积累,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周转资金不足,工艺较为落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须下大力进行解决。

第二部分 **年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

**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公司上下要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客观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努力使各项指标再攀新高,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年工作指导思想:

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是:

围绕以上工作指导思想和经营目标,**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营销队伍建设,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建立完善以销售为龙头的运行机制

**年,公司的营销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如何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辟新的多元化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关乎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年的营销工作应该着重在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市场开拓上下功夫。第一,鉴于公司目前营销队伍力量薄弱的现状,要强化营销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通过选拔、招聘等各种形式,充实壮大营销队伍。同时通过定期技术培训、业务理论学习等方式,加强营销人员对营销理论知识及产品性能技术指标的了解掌握,不断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产品销售的行家里手,最终实现营销员综合素质和公司整体营销水平的双重提高。第二,创新营销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营销监控机制、营销责任追究机制和营销激励机制,将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并实行以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末尾淘汰制度,加大奖惩力度,使每个营销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同时,本着企业得大头,个人得小头的原则,进一步放宽营销政策,鼓励全员销售,多渠道多方位地开辟新的产品市场。第三,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开发力度,重点突破,兼顾一般,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年的市场开发重点要放在利润点较高的**产品和**产品上。要将**市场的开辟作为**产品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利用**公司**政策,依托**公司的综合优势来发展自我。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及时掌握了解市场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积极推广宣传公司的产品,扩大销售区域,创造公司产品在各个领域的销售业绩,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广引深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创新激励考核机制,实行管理创新创效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精细、完善、高效的管理是企业人财物实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能的必要保障。**年公司要在生产、安全、机电设备、质量、成本等方面贯穿精细化管理理念,围绕“一个把关”、“两个控制”、“两个提高”下功夫,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一个把关”即严把生产安全关。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和谐是企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生产组织工作的重点。安全管理工作要以公司安全一号文件为主线,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同时要强化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督查落实,加大生产作业现场巡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纠正排查,防患于未然。加大重奖重罚力度,把安全考核同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充分发挥安全风险抵押金的作用,保证全年不发生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两个控制”即做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目标成本费用控制。

质量是产品成功进入市场的前提和必备硬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为此,今年的质量管理工作重点要放在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上。在质量控制环节上,原料质量的提高是首要问题,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对原料采购、过程质量控制等各项质量指标进一步细化、量化,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责,并责任到人,严把每道工序的质量入口关。通过健全和完善原料进厂检验制度,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的质量,质量指标不达标的坚决不能进厂。进一步完善原料出入库手续,在生产流程上控制不合格原料投入生产。在生产中要按公司的内控指标和国家、行业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工艺控制和过程质量控制,规范工艺操作,杜绝人为造成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避免产品产出销不出或销后发生质量纠纷等状况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质量问责制度,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损失,要由责任人承担。

目标成本管理推行以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事前控制管理模式,实现“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财务基础管理,重点突出财务管理的合理、准确和严格。首先要在市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准确地测算确定目标成本,尽可能将成本费用控制在最低额度。目标成本一经确定后,在目标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要始终贯穿目标选人的理念,严格考核。其次,要将目标成本尽可能的细化分解量化,加强目标成本的可控性,做到事前控制,而不仅仅是事后处罚。同时要充分发挥目标成本核算管理的指导作用,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时分析查找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第三,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原料物资采购、出入库管理、资金收付等管理办法,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生产经营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堵塞管理漏洞,挖潜节能降耗,控制管理、财务等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两个强化”即强化生产组织的合理性和设备管理的规范性

生产组织是实现市场销售的前提。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积极组织生产,强化生产组织的合理性和生产计划的周密性,搞好产、供、销的衔接工作。合理调配生产淡、旺期,做到淡期不闲,旺期不乱,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等综合生产力的效能,不断提高产品产量。特别是对临时性的销售订单的生产组织,要做到合理、及时、保质、保量,保证满足市场的需求,不能因为生产组织不到位而影响产品销售,如因此而造成市场丢失的,所造成的损失要由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承担。

设备完好是生产顺利组织的基础,设备正常运转是产量提高的基础。要保证这两个基础,关键是人,即人对设备管理的到位。**年设备的完好率要达到**%,在以销定产的基础上,当班的设备运转率要达到**%。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首先要建立设备分类管理台帐,做到计划检修与机会检修相结合,日常维护与重点检修相结合,完善落实设备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定期的维护检修,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其次,要加强设备事故分析和考核力度,增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责任心。对机电设备事故和人为生产事故要分清责任,严格考核,加大奖罚力度。第三,要严把生产工艺关和操作规程执行关,提高台时产量,杜绝空载运行和低负荷运行。

今年要继续推行完善绩效考核这一管理手段,不断创新公司激励考核机制,压力和动力并存,以提高员工收入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严格细致的管理考核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首先要通过岗位评价、绩效评定等环节,完善岗位责任制,从岗位描述、岗位责任、考核标准、岗位权力、岗位待遇五个方面对每个岗位进行明确界定;通过全员竞争上岗,实现能者上、庸者让的指标选人择优择贤择能机制,并将员工绩效、部门绩效和公司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平衡。其次要明确部门职责和权力,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完善相互监督制约程序,加强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避免使考核流于形式,促进从“知道”指标到“做到”指标的转变。第三,绩效考核结果要与激励挂钩,避免人为操纵,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和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奖优罚劣的分配考核理念

三、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公司目前的产品品种相对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今年,公司要着力于产品结构的调整,把生产重点放在适销对路、利润点高的产品生产组织上,以求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产品市场稳中有升,尤其是**产品市场有较大潜力,且利润较高,所以今年的**产品生产要进行调整,在岗位人员配置、生产设备加强等方面保证**的生产,同时提高工艺技术改进等手段,提高产量,努力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要针对市场销售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发**、**、**项目等所需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对产品进行分级分类,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利润。

四、发挥特有的技术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市场对**的质量和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公司要充分发挥特有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开拓更为广阔的新产品市场,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新产品开发的重点要放在**

** 等产品上。同时,还要致力于对公司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改进,通过调整产品配比、寻找低值替代原料等途径,提高产品技术指标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不断拓宽产品领域,实现企业由资源型向技术型的转变。其次还要借助股东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

五、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多层次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效益效率最大化

在各车间实现内部模拟市场运行,将管理权限下移的同时,将任务、责任逐级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充分发挥多层次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根据公司整体的经营目标确定各单位的任务目标,实行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总控制,其他方面由各单位自主调配的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管理模式;其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完善服务、监督、协调、控制职能,保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平衡;第三,完善奖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在动力和压力的双重驱动下实现最大的效率效益。在赋予中层管理人员更大管理权限的同时,也要增加责任和压力,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试一试的现象;第四,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使工作衔接有序,有章可循,避免责任不明、人为扯皮、相互推诿、只以小团体利益为主的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成果的实现。

7.创新中心监督管理机制 篇七

科技投入是战略性的投入,今天的投入方向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目前山西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必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为主体,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引导性投入稳步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的格局。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核心。要真正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必须创造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环境条件。一是创新项目的组织模式,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率先在循环经济及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服务产业层次的提升。二是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大力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产学研合作成为山西省研发模式的主要形态。三是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各类科技型企业,构建起具有山西省特色的现代企业集群。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支持企业建设一批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向企业倾斜布局,实现“5个主要”,即全社会新增的研发投入主要来自企业,高层次人才主要引向企业,新建的研发机构主要设在企业,发明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企业,科学技术奖励主要面向企业。使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

8.创新管理机制 增强服务能力 篇八

绽放的石油之花

近年来,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整体工作部署和各项工作方针,持续防守安全数质量“三条红线”,持续践行“三尊重”理念。坚持以零售为核心,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不斷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调整管理方式,突出服务和数质量标准;加强改革创新,增强油站服务能力,激发基层营销活力,以充足的资源、优质的油品和热情的服务保障整个汉中市场的成品油供应,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市场份额得到巩固、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公司2014年的销售总量是2005年的三倍,市场份额得到巩固,成品油销售业务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公司报表利润总额是2005年的三倍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油站管理、服务水平逐年提高。运营加油站86座,“油、卡、非、润”一体化业务持续、高速发展,终端市场控制力逐渐加强。

油库储运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三次新建扩建改造,汉中石马坡油库占地面积达到155亩,已成为陕南最大的汽油、柴油及各类润滑油收、发、储综合型现代化二级石油库。保障了整个汉中市场的成品油供应,为汉中工农业生产的需求提供了满意、高效、安全的优质服务。

精细的内部管理

一直以来,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内控体系,HSE体系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ERP系统、加管系统、油库管理系统、二配系统为代表的先进管理系统,配备了与之配套的高科技设备,形成了较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建成了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夯实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强劲持续的发展内力。

严守安全数质量“三条红线”。安全、数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决定着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在面对受交通条件和地理环境制约的汉中成品油市场,公司始终遵循“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把油品安全数量质量作为第一重任来抓。从油品的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严格数量控制,加大产品质量监督监测力度,为日常生产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油品的需求。

飞扬的国企旗帜

作为汉中境内最大的成品油销售流通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始终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以繁荣当地经济为己任,履行着国有大型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洪水、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及春耕三夏、市场保供等特殊时期,克服种种困难,积极组织资源,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油品供应,把油送到抗灾一线、送到建设工地、送到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树立了中国石油诚信负责任的国有大企业形象。

9.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方案 篇九

为了进一步巩固2012年“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成果,贯彻落实教育局2013年“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要求,进一步规范、精细学校管理,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我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制定 “教育管理创新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教育创新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生机和活力,促进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动力。遵循教育规律,突出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深化校内管理机制改革,振奋精神,强化措施,从严治教,狠抓落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

二、内容与任务

根据学校实际和工作重点,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三项改革、两个建设”,即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教师激励机制改革和“四个校园”建设、校风和师德建设。主要任务为解决“五方面问题”,即学校领导管理不够精细、思维创新力度不大;领导班子缺乏创新力;部分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人文性、可操作性;个别教职工思想境界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师表行为不规范;部分行政后勤人员大局意识不强、务实精神不强、服务观念不强。

(一)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1、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以实施教育局印发的相关制度为切入点,包括《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领导干部管理办法》、《教

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等,健全管理机制,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职责,特别是在教职工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教师师德考核和教职工绩效考评等方面,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努力构建适合本校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2、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坚持政务、校务公开,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计划总结、财务收支概况、招生工作、重大工程项目与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重要经济承包合同、教职工考核奖惩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要公开透明,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要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化、民主化。

(二)强化教师激励机制改革

1、转变思想观念。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强化教师激励机制改革。在实施绩效工资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努力使广大教职工端正思想,明确认识,调动工作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益的强劲动力。

2、坚持科学分配。实施绩效工资应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它工作人员倾斜并适当拉开档次”的原则。

3、制定分配方案。学校要积极研究制定并落实教职工教育教学目标考核方案,突出工作绩效,适度拉开档次,坚持民主程序,规范各类津贴,严肃财经纪律。

(三)加大考核评价机制改革

1、注重考核过程。各处室要坚持日常工作动态管理、硬件软件并重、关注管理过程的原则,改进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和办法,突出办学特色和重点工作,使各类考核评价更具导向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2、提高评价效益。根据《☆☆☆☆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提高考试评价对改进教学的积极功能,尤其是综合科目,要分解考评到科到人,充分调动所有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开展“四个校园”建设

1、平安校园建设。在“平安校园创建”的此基础上,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逐步施行校方责任险,开展经常性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配合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努力创建省级平安校园。

2、文化校园建设。要“国学经典”诵读和学校特色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校园文化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牌,让校园成为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育人场所。

3、和谐校园建设。树立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和谐校园的管理模式,形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睦相处、充满活力、有利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

4、绿色校园建设。不断提高校园绿化水平,营造更为怡人的育人环境。

(五)加强校风和师德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做到内容、时间、人员、效果“四落实”。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全校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记好一本读书笔记、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撰写一篇专业论文。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扬奖励。

2、转变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坚决纠正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全体教职工要振奋精神,凝神静气,积

极探索,团结协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校本研训,改进教学方法。

3、建设良好师德师风。教师要做到“十不准”,即:不准无教案上课;不准随意调停课;不准带手机进课堂;不准在教室内吸烟;不准酒后上课;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讽刺、挖苦、歧视、赶撵残疾或学困生;不准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不准利用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不准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在外办班、兼课,切实解决教职工思想境界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师表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4、规范办学行为。针对收费等敏感热点问题,学校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坚决禁止教育乱收费。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1日—3月31日)

学校3月4日教职工会开展“教育管理创新年”活动向广大教工进行了通报宣传,为此还要制定更为周密细致的活动方案,全面安排布置此项工作,使人人熟知、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二)调查研究阶段(4月1日—5月31日)

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更新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解决好学校发展规划以及执行决策的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等方面的问题。其次,着重查找教职工队伍中存在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后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以及师德规范落实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第三,着重查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责任心不强、爱心耐心不够、方式方法不当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调查座谈和反思,召开不同层次民主生活会,分析问题症结,为创新提高打下基础。

(三)创新提高阶段(6月1日—11月30日)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结合具体校情,以创新完善制度为

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大胆实践探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层面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建立动态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民主化,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四)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一是总结经验。主要看问题发现了多少,特别是深层次问题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科学对路,发现的问题解决了多少;管理水平是否有大的提高;教师、学生的满意率如何等。

二是表彰先进。根据学校考核评价结果,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将分别在学进行表彰奖励。

四、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职责。全体教工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管理创新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任务落实。为推动我校“教育管理创新年”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成立“教育管理创新年”主题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副组长:☆☆☆

成 员:☆☆☆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黑板书、校园网等加大宣传,进行创新论坛,对“教育管理创新年”活动开展情况及典型经验进行报道。

上一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会议发言稿下一篇:现场施工报告